时间:2022-03-20 17:00: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生科技研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增进交流小学生沉迷“偷菜”
梁心怡原本是绵竹中心小学的一名学生。“5·12”汶川地震后,她在2008年8月转学到渝中区解放东路第三小学。因为爸爸妈妈在重庆一直忙于工作,9岁的心怡平时放学后就按时回家,周末在家里通过网络与家乡的同学和朋友联系。这个时候心怡发现大家在课余时间都谈论一种“偷菜”的游戏。“后来有同学愿意教我偷菜的方法,我就立马加入进来。”心怡说,她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网进“农场”。
没想到这一“偷”竟然“偷”上了瘾,不仅一回家就上网偷菜,还专门拿了个本子记录“农友”作物的成熟时间,一到点,都会冲到电脑前“抢收”。
6岁小女孩现实偷菜
昨天,在学校五年级2班46名同学面前,老师让玩过农场、牧场、抢车位的同学举手,36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放假的时候我每天都要泡上两三个小时,要是我妈不在家,我能在网上玩一天。”苏欣说。
心怡说,让父母帮忙“偷菜”的同学不少,她自己上课和做作业时也会走神,担心自己菜地的菜被人偷走。由于长时间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心怡的成绩也迅速从平均分95分下降至80多分。心怡的妈妈彭莉看到女儿沉迷“偷菜”非常着急,和她谈了几次心。
心怡到同学家里玩的时候,看到同学6岁的妹妹竟然也在网上“偷菜”,女孩有一次和妈妈上街买菜,在菜市场抓了一颗红豆后还得意地告诉妈妈,她又偷到菜了。意识到这个问题很严重,心怡就克制自己不去玩游戏了。
戒掉游戏写调查论文
心怡从2009年9月起开始在图书室和网上查资料,在杨兴老师的帮助下对学校四至六年级段的同学们及网吧部分初中学生展开了调查。她的论文获得了第25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研究论文一等奖。
家长引导好 “偷菜”也能变好事
为什么小学生爱“偷菜”?新鲜感,还能显得自己合群,增进友谊
同学们喜欢玩“偷菜”最普遍的原因是新鲜感,“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能偷菜,但在虚拟网络可以得到满足。”心怡说,游戏也在学习之余,让同学获得适当的休息,显得自己合群,增进友谊。
家长该怎么引导?不能全面禁止,也不能做“门外汉”
“我们小学生其实也有一定判断是非的能力,只是很多时候管不住自己。”心怡觉得,学校可以建立一定的制度,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游戏中的“偷”在现实生活中,是不道德的行为。另外,父母帮孩子偷菜也是不可取的,他们原本是希望孩子把心思全部放在学习上。但孩子会在潜意识里认为,父母是支持自己玩,会更加沉迷于游戏。
摘 要 篮球运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充满魅力的项目。孩子们也喜欢打篮球,小学生通过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多方面的身体素质,也可以从小养成一个运动的好习惯。本文通过对昆明市一些小学篮球运动的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小学生篮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一些好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篮球运动 小学生 解决措施
篮球运动在小学是非常易于开展的一种运动项目,也深受广大家长朋友们的喜欢。除了平时孩子们的文化课学习外,他们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学会课堂之外的知识。篮球运动可以培养孩子们更加顽强拼搏的性格,也可以提高孩子们的人际交流水平。但是,目前篮球运动在小学开展状况不是很理想,出现了好多问题。本文对目前小学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些好的发展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昆明市的一些小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登录中国知网文献资料库搜寻相关的论文,并查阅相关的一些图书资料,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2.访谈法。通过访谈一些小学生和一些家长朋友,了解他们对篮球的一些看法,并访谈一些小学体育老师,得到关于本论文一些支持。
3.逻辑分析法。通过自己的分析,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与分析,运用逻辑学方法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得到一些更好的理论知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开展篮球运动的好处
孩子们通过篮球运动可以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在篮球比赛中,可以培养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1]。现在的孩子们都不太喜欢跟其他人交流,篮球运动是团队项目,孩子们通过和其他孩子一起打篮球,可以更好地与人交流。在一天的学习之余,通过打篮球,出出汗,可以缓解他们的压力,缓解他们的情绪。 (二)学生们刚开始接触篮球运动的方式
通过调查发现,这群小学生刚开始接触篮球项目的方式不一样。大部分学生初次认识篮球这个运动,是通过学校体育老师上篮球课;有的学生是因为父母本身喜欢篮球运动,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还有部分学生通过在校外上篮球培训班;有的是通过观看电视上的篮球比赛,了解到了篮球项目。总之孩子们刚开始接触篮球项目,方式是各不一样的。 (三)制约篮球运动在小学发展的因素
1.学校和社会上篮球场地设施缺乏。众所周知,完整篮球场和篮球设备对于学生们发展篮球运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篮球场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们开展篮球运动的需要。还有一些学校的篮球场地已经有了破损,但是又没有人去修补这些篮球场。还有一些学校的篮球场地是标准的成人场地,这些学校没有考虑小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标准的成人篮球场的篮筐对于小学生们来说过高,他们投篮就很困难,慢慢的就会降低孩子们打篮球的兴趣。好多小区的篮球场也是这种情况,篮筐偏高,不利于孩子们投篮。而且好多篮球场都是商业化运营的,都是需要收很多费用。对于广大家长朋友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2.因为一些安全问题,家长和学校不支持学生们广泛开展篮球运动。现在好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在家长眼里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长眼里,他们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安全问题。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非常激烈的运动项目。一些家长就非常担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就不太鼓励自己的孩子们从事篮球运动,相应的减少了学生们的发展。学校的体育老师们也是很担心上篮球课的安全问题,也就相应地会减少篮球课的上课次数,使得篮球运动在小学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
3.一些学校体育老师的篮球教学知识缺乏。学生们刚开始接触篮球运动,体育老师们是他们的启蒙老师,对于孩子们的兴趣的启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的一些体育老师,不是很了解篮球运动,不懂得目前篮球教学的最新方式方法,也不懂得篮球的裁判知识。这些因素就会阻遏孩子们未来篮球运动发展。 三、对小学生篮球运动开展的建议 (一)学校和社会增加篮球场地的设施投入
广大学校应该加大体育资金投入力度,并且要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增加一些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篮球场。学校可以购买那种可调节高度的篮球架,而且应该增加篮球场的数量,也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学校维护部门,定期进行篮球场的维护工作。我们的小区也应该多设立一些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的篮球场。 (二)家长们应该转变观念,体育老师们增加安全意识
家长们应该转变陈旧的体育观念,体育老师们应该脑海里应该时刻树立安全的意识。在上课之前,体育老师们也要给孩子讲好篮球课上的注意事项,带他们做好课前的热身活动。体育老师们也应该掌握必要的伤病救护技能,这样更能够保护好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上课之前,体育老师要检查一下篮球场上的器材设备是否安全。 (三)体育老师要加强师资培训
体育老师们要多参加一些篮球的教研活动,多学习现在先进的篮球教学方法,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从各方面全面提高体育老师们的教学能力[2]。学校应该多邀请一些篮球教学方面的专家,在学校给年轻的体育教师进行指导,使得老师们拥有科学化的训练方法,完善体育老师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科目,也是对语文有举足轻重的语文水平表现,那么小学作文论文参考文献的写作标准格式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作文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欣赏阅读。
小学作文论文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杨树芳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秦训刚、宴渝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张贵新、侯国范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徐静.把作文的批改权还给学生[J].考试周刊,2012,(61).
[5]郑海珊.作文评价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读者意识[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6,(20).
[6]赵存.关于作文评语的新尝试[J].文学教育,2012,(6).
小学作文论文参考文献:
[1]李建平.谈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0(09)
[2]李银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0(29)
[3]冒树红.让作文教学水到渠成——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j].内蒙古教育.2008(06)
[4]张正阳.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中).2011(03)
[5]李晓丽.小学语文教师习作课堂探微[j].语文学刊.2010(06)
小学作文论文参考文献:
[1]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9)
[2]陈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3]丁建凤.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1)
[4]葛金枝.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师,2015(09)
[5]刘新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5(02)
1986年春天,唐山市举办“中小学生科技小发明、小论文作品竞赛。”我在班上发出了号召:希望同学们对自己身边、周围遇到的各种自然现象、生活现象认真思考、提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解决相关的问题,然后,将研究结果写成小论文或做出相应的成品。
那时,我还不知道“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也不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我只是感觉到:如果学生没有对目前还不清楚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实践,很难写出有自己独特发现的科技小论文。由于当时完全是一种自愿的课外活动,加上为了参加竞赛,我只是利用课余时间,对个别学生进行了指导。杨小明是其中的一个。
在前期的“提出问题、确定研究问题”过程中,杨小明提出了一个当时让我也感到困惑的问题——“老师,彩虹为什么是圆形的彩带呢?”那时,他还没有掌握“弧形”的概念,把弧形说成了圆形。我的脑子里立刻呈现出了“呈弧形彩带状”的彩虹的美丽景色。这孩子真不错,我看彩虹20多年,竟然没有想过“为什么?”按照当时我指导其他学生的思路,只要学生从能够生活实践中提出问题,我基本上可以给他结论或告诉他从哪里去找到结论,然后,让他在用事实说明一下,小论文就本上就完成了。但是,杨小明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一下子犯了难:是啊,为什么它是弧形的彩带呢?对学生来讲,这是两个问题——弧形、彩带。对我来讲,一个半问题——为什么是弧形的,我解释不了,至于为什么是彩带,或许能够用“光的分解”来解释,图透镜(小水滴)是否具有“分解光”的特性,我实在不清楚了。
“这样吧,周六下午,咱们到图书馆去一趟。”我对杨小明说。
我们到了当时的县图书馆。图书馆内的馆藏很少,除了《十万个为什么》再没有什么“光学物理”方面的书。我们师生二人翻呀翻,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没有结论。
孩子看着我,发愁了:“老师,怎么办?”“走,咱们到新华书店。”我用自行车驮着学生,来到了新华书店。书店里有很多熟人,我说明了情况,他们让我和学生到柜台里面去差。我负责找可能有光学知识、通俗科普方面的书,学生负责翻书查找,然后,我再复查。
天渐渐黑下来了。我的眼睛都有些发酸了。但是,我们硬是没有从各类物理教材、科普读物中找到关于“光、镜、彩虹之间关系”的内容。
正在犯难之际,我忽然想到了一位高中的物理老师——就在城里,住中学的家属院。它原来是教研室的教研员。在刚毕业时,我在当时的文教局呆过一段时间,跟他熟悉。
“明天,我们去城关中学,找高中的物理老师。好吗?”
星期日,杨小明早早来到我家。我们一起来到了城关中学。很巧,在中学门口,我们正好遇到了这位已有20多年教龄的高中物理老师。我们向他讲情了我们的问题。他想了想:“让我解释这个问题,还真有点难为我。不过,我好像在那本书上见过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有一本书。这样,到我办公室,我们查一查。” 但,我们高兴的期盼很快成了肥皂泡——他没有能够给我们找到那份资料。
我们悻悻的往回走。我看看学生,他只是在望着我,什么都不说(在那时,我是很威严的,我不说怎么办,他怎么敢说什么呢?如果是现在,我一定会问他有什么想法,)“水滴......透镜......光......分解......”回家的路上,我的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思考着这几个词,拼命想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
“这样,回家咱们再想想,能跟谁问就跟谁问,看会不会有什么结论。对了,我那儿有高中的物理,你试者看一看其中的光学部分,如读不懂,向父母和你姐姐请教一下。” 一晃,又到周六了。“小明,有什么新想法了吗?”
“老师,还没有。但是,这几天我看了您给我的一些光学书,姐姐给我讲了有关的知识。我想,能不能说水滴就是凸透镜?但,书上没讲弧形,也没讲彩带呀?”
水滴!图透镜!我的脑子里亮了一下。“明天上午,咋们做试验。”我从学校的仪器室里借了一个凸透镜,一个三棱镜。
周日上午,阳光很好。我来到了杨小明的家中。他父母出去了,姐姐在学校补课。正好,没谁干扰。我们先做“光的分解试验”,很成功,小明马上理解了“棱镜能讲光分解成带状七色”的原理。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呀?水滴毕竟不是三棱镜。我们拿着,没目的地隔着他想四处看。我看了一会,目标落到了远处的房檐。嗯?房檐怎么了?“小明,拿着凸透镜,看远处的房檐!”杨小明面向房檐,把凸透镜,放在了眼前。“发现什么了吗?”“房檐弯了,而且,老师,好像边沿部分,也有七色的光!”他非常兴奋。“我们再看看别的地方。”于是,我们举着凸透镜,看远处的墙沿、架子......凡是能在眼前的凸透镜中“形成平行入射光线”的物体,我们都作为目标仔细观察。
“老师,凸透镜能够使光线发生弯折。好像,也能分解光!”杨小明兴奋地叫了起来。
.......
终于,杨小明的小论文《彩虹为什么是弧形的彩带》完成了。他用我们的试验,讲情了这样的道理:“小水滴可以看成凸透镜。雨后的天空布满了无数的凸透镜,促成了一面打的凸透镜。凸透镜能够使平行入射的光线发生弯折,也能将光分解成七色。”
这样解释科学吗?再一次请教了高中的物理老师。他点点头:可能是这样。唐山市中小学生科技小论文、小发明竞赛揭晓了。杨小明的小论文的了二等奖,并且,他到会上进行了论文答辩。
事情已经过去16年了。今天再来分析那次指导经历,我突然发现:那次个性化的作文指导,对我们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来指导学生学习、作文,竟有很多的启示。
第一:关于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学生可以研究进行研究性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在16年前,各方面条件(包括我这个老师)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四年级的小学生,就已经能够涉猎到“高中物理”这样的知识层次。为了解决他感兴趣、他关心的问题,再深奥的知识,恐怕也能用他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而且,前人没有答案的(起码在他能涉猎到的范围内),他们能够用通过实践、观察、试验、阅读,对问题进行“自己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真实的“类似科学家做研究”的科学探索过程。实践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第二、作文源于生活,源与创造。学生只有在生活中,特别是在他们的创造性的探究活动中,才会有所发现、有所真实的经历,有所真实的体验。这时,他们不但有话可说,而且,他们独特的发现,是他们发表的极大心里动力,这时,学生才真正能够“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同时,这样的作文指导,学生真实地经历了作文的整个过程(不仅仅局限于写),在过程中,他们学到了写好作文需要的方方面面的东西。
第三、课程整合的理念。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课程的整合。如何整合?上面的这一次作文教学经历能否告诉我们:作文教学,是不是可以跟“综合实践活动”、跟“校本课程”、跟“科学、品德与生活”等相互整合呢?我个人的观点是:能。而且,去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小学语文班的培训时,我将之确定为研究课题。
第四、文体多样化。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以什么文体为主?过去,我们是以记叙文为主。修订的大纲、新的课程标准,已经不再提“以记叙文为主了”,是既要倡导“多样文体”、“注重实际应用”的理念。这样,才能切实解放思想,把作文变成学生终身有用的东西。那么,今后的作文教学,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一个问题就是——让作文为学生的表达交际服务,切实是作文成为学生表达交际的工具。
当然,按照课程改革的理念, 16年前的那次指导,限于条件、水平、观念等方面,问题同样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
一、大赛主题
本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题确定为“创新•体验•快乐•成长——展现我区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
二、比赛项目
比赛项目分科技发明创造、科学研究论文、科技实践活动、科学幻想绘画四类,分小学组、初中组进行评比。
三、提交时间
2021年10月12日前
四、评审方式
评审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参赛者完成作品后,拍摄成照片或视频,由辅导教师在“斗门区教育资源服务平台(dmjkp.org.cn)”注册并登录后,在右上角点击“我的工作台”上传(科学研究论文及科技实践活动在“文章”处上传,科技幻想绘画在“资源”处上传,科技发明创造在“视频”处上传,公开方式选择“公开”,上传内容中不得出现作者、学校等信息。每个作品上传完成后会生成一个网址,辅导教师于2021年10月12日下午17:00前点击以下线上收集表提交作品网址(线上收集表:docs.qq.com/form/page/DWXl0Rld0eVl3eUhs)。作品要求及上传内容如下表:
项目
作品要求
上传内容
发明创造作品
作者限2人以内
作品照片、作品说明(200字以内)视频简介(5分钟以内)
科学研究论文
作者限2人以内
论文全文
科技实践活动
作者限5人以内
活动报告全文,活动过程照片
科学幻想绘画
作者年龄限于7-14岁的中小学生,要求画面尺寸为54*38cm(4开),可在纸或是其它材料上绘制。参赛作品应符合主题,充分体现科学幻想这一宗旨。参赛作品限个人原创作品,不接受集体作品参赛,不得抄袭他人已发表过的作品
作品照片、作品说明(100字以内)
四、奖励办法
根据作品质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表彰。大赛同时设立优秀科技辅导员奖和优秀组织单位奖。获奖作品将按名额择优参加珠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展评活动。
五、往届优秀作品参考
1.第33届珠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网址:zhast.com.cn/wszl/d33jzhsqsnkjcxdszpz/fmcz/edj/index.html。
2.2020年第九届斗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作品。网址:dmjkp.org.cn/showNews.do?siteId=5&newsId=6613。
斗门区科学技术学会
斗门区教育研究中心
从某种程度来说,学生所进行的猜想与假设活动是学生探究活动中的一个难点,因为猜想与假设活动包括学生思维活动从具体经验向抽象思维的跨越、对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加工应用、思维活动的冲突与升华等,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的利用学生的猜想,避免学生怎么猜也猜不到,猜想漫无边际,猜想付诸实验,针对这个问题对此进行研究。
一、探索出了培养学生学习猜想、利用猜想的方法
1、给学生猜想的空间。
教学中需要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同时,更要了解学生心里需要什么,怎样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有所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活动”或者完成“探究过程”。尤其注重学生猜想资源的有效利用,激发学生猜想。可使学生的获取知识并得以巩固、深化和发展。让学生多思考、多猜,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教师在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潜能的发挥,设法调动学生头脑中的信息,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编排、重新组合,从而获得问题的猜想,绝不是凭空想象,是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
2、给学生搭建猜想的可能。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作为教师从学生的猜想资源入手,鼓励的同时并有效利用,而不是扼杀学生的猜想,把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扼杀在摇篮中。我们要大力提倡学生并致力于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能力,但为此学生必须科学的猜想,而不是凭空捏造。为此,我校科学组吕笃康老师积极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渠道,为学生搭建猜想的可能,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室、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参观新疆中小学首个组织培养实验室,组织“绿拇指”种植园、成立科学俱乐部,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学知识,给学生搭建猜想的可能。
3、给猜想资源的利用提供平台。
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局面,事实表明,这种教学方式只能使教学陷于脱离实际、毫无生机的陈腐状态的深渊中,使学生与教师的对立情绪越来越大,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一味的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来进行教学只能抹杀学生的猜想,更不能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结果的体现。我在课题研究中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采用合作式学习,探究性学习付诸于实践,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以校科技节、科普活动、各种主题日活动、杂志社为平台,让学生的猜想提供平台,一方面能够有效利用学生的猜想资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科学、爱科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通过构建有效利用小学生猜想资源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的方法与策略全面调动学生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大家都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学生反应灵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2、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的猜想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不仅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而且能够向老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习过程主动、活泼,既减轻了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习质量,尤其是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地发展。有意识的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3、评价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意识。
在教学中,尝试建立态度、情感、能力、知识并重的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把评价焦点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扩展到参与状态、交往状态和情绪状态等方面,有效地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有效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和教科研能力。
①在对学生科学学习猜想利用的过程中,教学手段变了,课堂结构变了,评课标准也变了。教师认真收集各种反馈信息,把这些信息作为猜想的资源的有效整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策略,使教学目标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作用于教学,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也要求教师需要较强的创新能力的体现,吕笃康老师自教学以来,积极撰写论文。有多篇至国家期刊。正因为有了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对学生猜想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创新的平台。如辅导学生《绿色无烟 清新自然》发表至《少儿科技》,《创新 体验 成长》发表至《少年发明创造》,辅导学生,《绿色无烟清新自然》科技实践活动荣获兵团科技创新三等奖,《香烟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小论文荣获兵团科技创新一等奖,至《少年发明创造》。树叶贴画《牛》、《牧童骑黄牛》被《少年科普世界》录用。
②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灵活全面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大家都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学生反应灵敏,让学生敢于猜想,从不同角度科学有效的猜想,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得到了学生、专家、领导、老师们的认可。
③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注意积累材料,编辑了《绿色无烟 清新自然》系列活动的材料、《小探索者小论文论文汇编》等,这些材料中详实地记载着有效利用小学生猜想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过程,是我们后续研究的基础,也为有志于此项研究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素材。
1 移动学习的发展现状
1.1 国外移动学习的发展现状
移动学习在国外的研究较早,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自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人机交互研究室2000年开始启动了名为“MobileEducation”的项目以来, 全世界的教育界和移动无线设备研发商都开始密切关注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在欧洲,学者们先后组织了30多个移动学习的项目,对移动学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戴斯孟德?基根博士在《学习的未来: 从E-Learning到M-Learning》一书中,以较大篇幅概述了当前国际移动学习领域的30个行动计划,其中包括欧盟资助的诸多研究计划。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Berkley)分校在2000年针对一些中学生做了使用手机的教育实验,讨论了在虚拟大学中的移动应用。实验结果表明,移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国外的移动学习研究的比较早,从数字学习逐步向移动学习转变。虽然移动学习的发展时间不长,但就目前的进展来看,关于移动学习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关于移动学习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很广,研究形式也多种多样。
1.2 国内移动学习的发展现状
2000年春,国际远程教育专家戴斯蒙德?基更在上海电视大学的报告“From E-Learning to M-Learning”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由此移动学习在中国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丁兴富教授翻译了戴斯蒙德?基更的报告,成为最早的移动学习研究著作。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已于2001年12月做出了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在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的主持下,“移动教育”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移动教育”项目的核心内容有两个,一是建立“移动教育”信息网,利用中国移动的短信息平台和GPRS平台向广大师生提供教育科研、教学管理、生活资讯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二是建立“移动教育”服务站体系,在各主要大学建立“移动教育”服务站。北京大学开展了“基于短信的移动教育系统结构”的研究,设计了基于短信中心及单机串口通信的短信[1]。总之,移动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目前我国的移动学习体系虽然还不完善,但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应用方兴未艾。
2 移动学习的教育优势
2.1 诠释了终身学习理念
未来的社会将会是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不论是未来社会的需要还是个人的需要,都要求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例如:有的人用电子书看课外知识增加知识的宽度;有的人用PDA查找资料;有的人用PDA打游戏等等。移动学习符合终身教育的要求,未来的教育在传统的教育基础上对教师和学生有了新的要求,教师给学生上课不能还保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按照课本的内容给学生照本宣科。现在需要提高教师再学习能力,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之上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点。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查看优秀教师的备课教案和上课视频,吸取他们好的教学方式。学生也应利用通信设备可以和老师探讨问题,也可以把问题快速地反映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快速地找到解决的办法。学生还可以利用设备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总之,未来的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终身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2]。
2.2 突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
移动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学习者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没有整段的学习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学习者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片段学习,如可以在去商店过程中听听英语。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教学,可以将自己最新的教学资料传到网上,随时对教学资源库进行修改更新。这样更加方便了学生和教师,学生不需要总是面对面地请教问题,更加的自主化。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作业的提交,教师可以在网上批阅作业,那样更加及时[3]。
2.3 实现了资源的多元化
移动学习的资源可以来自网络各个地方。如中国知网的资源来自中国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新版)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这就给学习者搜索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资源可以有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共享,如我们可以把我们写的好的文章上传到博客上进行分享,文章内容可以是自己一段旅游经历。学习者可以在网络上下载各种软件进行学习,现在许多的软件有破译版,还有汉化版,这样就方便学习者进行学习。
2.4 支持了学习的个别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从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向以“学”为主的教学转变。强调学习者的自主能力的同时,给了学生以极大的自由学习空间。以往的传统教学,如果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就得留到下次的课堂上解决,使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是随时通过移动学习设备向其它学习伙伴或老师求助,使得问题能及时解决,通过移动学习可以及时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查,老师可以随时检查同学们学习的情况,比如:随时给同学留作业或进行测验,同时测验的结果也会及时地反馈给学习者,使得学习的反馈能够及时进行,有利于学习内容的掌握[4]。网络的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机会,他们可以跨越时空和不同的人进行个别交流。
2.5 增加了教学模拟与游戏
移动学习设备具有模拟各种环境和情境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移动通信设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如:给小学生上认识水果这节课,老师不可能把水果实物都摆在小学生面前,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计算机设备播放水果形状和颜色,小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就可以掌握知识。移动学习也可以应用于教育游戏,如我们可以利用闯关类型进行学习,可以把游戏设置成加减乘除,全部算对过关。随着关卡的增加,题目数目增加,题目难度逐渐提高,这样就可以使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5]。
关键词:提出问题;自主创造;制作
一、提出科技创新问题
在科技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用课本上和通过其他途径学到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和实验,获得创造知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在教师的辅导下,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制订计划和亲身实践,在实验中积累数据,在研究中分析数据,直至撰写科技小论文或创造出有价值的科技作品。每当学生完成一个研究课题,他们就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从而学会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解决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在科技创新活动时,学生提出一些研究问题或研究方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和积极引导。我校是农村学校,夏季学生家里苍蝇很多,胡婷玉同学在灭蝇时发现问题:用苍蝇拍虽能打死苍蝇,但会留下死苍蝇的内脏污点,很不卫生;如果用粘苍蝇纸,只等苍蝇“自投罗网”,不能主动出击,效果不佳。在教师的指导,从研究苍蝇拍开始,直至设计制作卫生灭蝇兜。卫生灭蝇兜不但能灭停着不飞的苍蝇,而且还能逮住在空中乱飞的苍蝇;还会让苍蝇“自投罗网”。这个小发明获得嘉兴市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学校图书室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借书后,借书证放在图书室内。当学生到图书室还书时,图书管理员要在一个班的借书证中,找到还书学生的借书证,不是件容易事。来还书借书的人多时,学生要排着长队等候。为此,一对同胞姐妹郭婴祎、郭婴霞动起了脑筋,想了很多办法,经过反复尝试,动手实践,不断改进,每一次的改进,都向前跨了一步,终于设计制作出“寻找方便的借书证”。这个小发明获浙江省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二、探究科技自主创造
自主创造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学生探究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在科技教育实践中,要使学生发展个性,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促进创造力的开发,就必须让学生自己主动大胆地去设计,突破原有的知识圈,打破常规,而产生新的设想。特别是对那些有新意、有创见的方面,哪怕是星星之火,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如,朱懿超同学发现:不少人爱用一次性杯子,尤其是用一次性杯子招待客人,而客人也喜欢用一次性杯子喝水喝茶,认为这样干净卫生。但是,目前的一次性杯子都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一袋一次性杯子中的杯子是一模一样的。在人多的场合,杯子放手后,往往由于认不准自己喝过茶水的那个杯子,而再用新杯,造成严重浪费,污染环境。
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减少一次性杯子的浪费呢?朱懿超同学进行了研究,想到了多种方法,最后设计了:“有编号的一次性杯子”。有编号的一次性杯子,是把一袋一次性杯子中,给每个杯上分别印上不同的编号:1、2、3……,再在杯上写上“用杯记号,再喝找它,减少用杯,环保第一”的字样。
用简单的编号来区分一次性杯子,避免人们在一个场合用两个以上的杯子,减少一次性杯子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发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这个“有编号的一次性杯子”小发明,获得嘉兴市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三、实践科技制作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点,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努力营造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做科技创新的主人。
如,在船模活动中,船模制作完毕,要进行试航。船模试航是调整船模的稳性、航向、航速和航程的重要措施。但是,绝大多数学校没有船模试航活动的水域,校园内没有供学生船模活动的水域,妨碍学生船模活动正常展开。以前,我校船模活动只能组织学生跑到校外的池塘边去试航,要花很多的时间,又不安全,特别危险。
在船模活动中,李伟同学想到,学生中午洗饭碗的地方,有个长方形的水槽,只要堵住出水洞,在水槽中可做船模试航,这样既方便又安全。
李伟同学的船模在水池内试验中发现:船模的航行方向,当船艏前面顶住池壁,船艉向左摆动,船艏是向右偏航,船艉向右摆动,船艏是向左偏航,只要调整到船艉不摆动,船模的方向就准了。
船模的航行方向解决了,航行速度怎样测试?李伟同学想到了科学课上做实验时的测力器,把测力器钩船模的尾部,拉力大,就是航行速度快。通过用测力器,试验船模的航行速度果然很好。
实践证明,船模试航用仪器在水池中可以进行水密性、稳性、航向、航速和航程测量得到正确的数据。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十分方便,更安全,可以边做边试验,大大提高了研制船模的工作效率。我校船模选手在我的指导下,参加桐乡市、嘉兴市、浙江省比赛取得了好成绩。我们研制船模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奖,更重要的是在研制船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创新能力、树立了创新观念!
这个小发明为广大船模活动爱好者解决了没地方试航的问题。这篇《船模在普通家用水池中试航的研究报告》科技小论文获得桐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我们的船模活动,不但与课本知识、科技创新、技能技巧相结合,而且把这个科技创新活动的收获经验上升为理论。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内容,他们将不断地开拓思路,不断有新的尝试,新的创造,不断进入自身理想驰骋的新境界。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育人目标为核心,以“道德、语言、数学、科技与创新、健康、艺术”为基础学科领域。在此基础上,丽泽分校基于学校特色,结合北京市“我与太空种子共成长”――太空种子种植实践活动,开发了地球探索研究主题下的“我与太空种子共成长”栽培实践校本课程。丽泽分校一直以大课程理论指导学校文化构建,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都市里,脱离了农业生活,没有亲手栽培过植物,所以对于种植知识一无所知。我们在芳草园中建立了“太空植物种植基地”,学生在科学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太空植物和普通植物的对比栽培实验。栽培植物就是一个和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校本课程名为“我与太空种子共成长”栽培实践校本课程。栽培的太空植物有航茄3号、太空鸡蛋茄、太空五彩椒、航椒10号、太空绿钻、太空黑钻果实、太空孔雀草、太空雪、太空葫芦、太空玩偶南瓜、太空特大南瓜、太空红皮南瓜等。栽培对比植物有绿茄、圣女果、胖墩黄瓜、金丝架豆、黄金瓜、袖珍西瓜等。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植物进行养护,认真观察、记录太空植物的生长情况,并根据实践撰写种植小论文。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从他们种下一棵小苗开始,他们就在关注生命本身。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完整地体验到了呵护生命的辛苦和快乐,也给童年留下了难忘而甜蜜的回忆。课程中,芳草学子们既动手又动脑,田间劳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也让学生体验到田园生活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丰富了课外知识。芳草学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真正地和绿色亲密接触。学习植物栽培,体验到农民的辛苦、父母的恩情,同时也感受到大自然孕育生命的神奇与博大。栽培实践课程既能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珍惜生命的情感,让学生从小形成环保意识,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现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平台,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也为绿色、和谐、低碳、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两年来,学校学生参加北京市中小学生“我与太空种子共成长”太空种子种植大赛,共58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成绩,学校因此获得了北京市中小学生航天科技体验与创新设计大赛优秀团体奖。
“太空种子种植栽培”实践课程既发挥了科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又顺应了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体现了学校“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构建生态”的课程实施理念。在栽培实践体验中培养了学生劳动观念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种植经营的管理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突出一个特色,实现德育花开满园
以“与智慧相伴,与科技同行”为核心理念的“科技教育”是高都小学的办学特色,学校依托省级课题《小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开发了科技系列校本课程,内容有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实验、科技小论文、科学家故事等,把德育融入科技校本课程之中。例如,学校的无线电测向项目,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而且学会了同伴之间的合作;在全省无线电竞赛中,队员们在山地里团结奋进、共同克服困难;在科技种植园里,同学们懂得了“粒粒皆辛苦”,也懂得了国家的进步和强盛需要不断创新的道理;学校开展的小发明、小制作、小绘画、小考察、小论文等科技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树立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世界观,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技教育”让学生从内心到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德育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田。
经过几年的发展,“科技教育”已经成为高都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学校寓德育于科技实践之中,开辟了德育工作新途径,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营造一种文化,创设校本德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催生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深厚土壤。学校制定了《临沂高都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相结合。
学校在理念文化建设、视觉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以幽雅的校园环境、生动有趣的科技廊道文化、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多彩的学生生活文化、高雅的艺术体育情趣,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学校精心打造“心育文化墙”“科技文化教育墙”。教学楼的宣传标语、走廊的名人名言,让墙体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珍惜光阴、勤奋学习、学会做人;少年宫的廊道充满科技文化气息,并且贴近学生实际,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特色,让学生能够时刻感受科技的力量。学校的“墙文化”让师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会渗透于心,化为品质与行动。
让每一棵树都会传情。学校种有多种花木,过去,不仅是学生,即便是老师对它们也不甚了解,关爱不够。为此,学校组织教师上网查资料,整理出这些花木的科属、名称、习性、用途等相关信息,增加学生对花木的了解,也培养了对花木的感情,增强了环保意识。学校的每一棵树成为每一个班全体学生的“感恩树”“心愿树”,“树文化”成为校园又一道新风景。
搭建一套平台,开展校本德育活动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渗透德育需要一个平台,需要一种动力,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去经历。学校不失时机地利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开展德育活动,利用班队会、教师例会、升旗仪式等大型集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活动的检验。例如,学校开展了“文明礼貌月”“网上祭英烈”“首个烈士纪念日”“向国旗敬礼签名”“感恩母亲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了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效果显著。
每年的科技节,学校组织开展科技节系列活动,科技手抄报、科幻画、科技研究论文、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创造等学生所喜欢的科技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地为青少年提供了科普活动平台。学校开展的“鸡蛋撞地球”“纸质结构承重”“科幻画”“科技模型”“科技制作”“科技小论文”“纸飞机滞空时间”等科技竞赛活动,提高了队员的动手能力,开发了队员的科技智力,让队员们在体验中成长;学校还开展了《无线电初步知识讲座》《电子入门知识讲座》等专题讲座10余次,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了科技的魔力,了解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重大影响,唤醒了他们对科技知识的渴求;另外,学校引导学生阅读科技类的书籍和报刊,读书的过程就像同许多品德高尚的科学家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的严谨,使自己的语言、行为和精神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纯净和高尚。这些活动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校基本情况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始建于1973年,是区属初级中学,占地面积98亩,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2439名,教职员工245名。
学校特色
学校全面启动名校品牌战略,成功打造了以“诚、承、成”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品牌,立志将学校建成具有人文气质、现代气息、超前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校园。学校充分发挥师生的智慧,征集并确定了每一幢楼宇、每一处校园景观的个性名称,将校园的综合教学楼分别命名为诚信楼、承当楼、成才楼,将两个操场命名为诚信广场、成才广场,将连接两个广场的大台阶命名为承当梯,使学校的主体建筑从意义上浑然一体。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倡导师生“修己以安人”,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举办班主任论坛,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要求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学生坦诚相见,与学生平等相处、平等对话、沟通与合作,用宽容、耐心、诚心唤醒每一位学生心中的潜能。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搭建了促进教师勇于承当、全面成长的活动平台。学校积极推进“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工程”“教坛新秀工程”,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一个以名师为核心、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师群体。学校定期举办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骨干教师创新课评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教师网络培训渠道等;鼓励教师参加市、区各类教学比赛及论文评比活动,大力表彰获奖人员。学校开展教学能手、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活动,成立学校名师工作室,选拔科研能力强、教学业务过硬、有丰富带徒经验的骨干教师加入。
学校申报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8项,均已进入开题研究阶段。国家级子课题“科技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进入实施阶段,教师们在承担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学校获得的荣誉
学校定期举行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竞赛、小实验家比赛、电脑制作比赛、奇迹创意比赛、简易机器人比赛等活动。学校的科技创新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全国团体金奖一项,全国个人一等奖16人次,省级一等奖1人次,市级一等奖79人次,两名教师获2012年中国创新型名师奖。一名学生的摄影作品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淄博市规范化学校、淄博市文明单位、淄博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学校、2012年度中国创新型学校。2014年6月,学校还承办了淄博市第十四届中小学生布谷科技节创意车竞速赛,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编组、选题;
B、聘指导教师;
C制定活动方案;
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G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例附后)
三、注意事项:
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
2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2、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3)市区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市区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5)市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6)市区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7) 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8)小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9)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1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我市中小学零用钱数量的调查
3、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20__年7月4日
下发《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布置暑假社会实践工作。
20__年7月5日——7月9日
学生6—10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每班至少4组),推选出组长自主选题,自己聘请1—2名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或家长),初步制定《小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20__年7月10日—8月23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__年9月5日前各班向行政办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总结材料:<R>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2、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每班4份,其中必须有一份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
4、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20__年9月初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具体时间待定)
1、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板报、专刊、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3、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