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1 18:38: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技能培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基本情况
我市每年城乡退役士兵约有XX人左右,近年来,培训人数逐年增加,从XX年开始实行了城乡退役士兵一体化培训,当年达XX人,2008年增加到XX人;培训项目有计算机维修、计算机操作、硬件组装、计算机制图、电工、汽车驾驶、厨师等七个项目,根据退役士兵要求还可以临时增加;学历教育方面,中心和XX学院合作,举办了高中起点升大专和大专起点升本科的学历教育,中心从学历教育应收费用中给予每一位参加学历教育的退役士兵XX元优惠,到目前为止,已有XX人参加学历教育;推荐就业方面,2008年中心已安排就业XX余人。
1、完善机构。我市退役士兵培训中心成立于XX年,但当时只是挂牌,退役士兵培训工作是东找一家西找一家,培训质量不尽如人意,鉴于这种情况,我局于XX年上半年正式确立市科技局科网中心为合作培训机构,明确培训中心负责人,中心成立了管理部、教学部、就业办,直接为培训工作服务的管理人员与教师有z人,管理人员和教师由中心招聘,工资、福利、保险等都有中心支付,中心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政府只是按退役士兵的数量拨付培训经费。
2、运作方式。中心隶属市安置部门领导,中心各部门领导对中心主任负责。一是严格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培训大纲,所有培训都做到按培训大纲规定的范围进行培训。二是采用“两化”教学方式,即教学管理现代化、教育模式现代化,提倡学员对任课教师民主评议,教师认真检查学员的学习效果。
3、培训方法。采取集中授课加实习的培训方法,首先进行集中授课,弄通培训专业基本知识。其次是动手操作,第一步在培训中心提供的设施基础上进行操作,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增强学员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4、时间安排。根据参加培训的退役士兵家庭住址的远近和具体要求等情况安排不同时段进行培训。如住地远的安排在周
六、周日学习,近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安排在上午、下午、晚上培训,尽量使更多的退役士兵在适合自己的时段参加培训。
5、推荐就业。中心对每一位参加培训的退役士兵都制作了专门档案,并把有关信息输入电脑。对农村退役士兵和学习较认真的学员优先推荐就业。2008年已有zz余人推荐就业。2009年3月份,中心将举办一场大型招聘会,组织至少20家有影响的民营企业提供不少于zz个就业岗位供学员进行双向选择。
二、拓展功能
2008年我市在退役士兵培训中心应有功能的基础上,根据我市安置矛盾比较突出的形势,逐步把培训中心打造成退役士兵的心理驿站、安置政策宣传的前哨阵地、安置部门和退役士兵的沟通平台,努力使退役士兵培训中心成为安置部门的得力助手和适应新形势的有效延伸机构。
1、温馨的心理驿站。退役士兵刚从部队退伍,心理上暂时不适应、就业形势的压力容易使他们产生焦躁情绪,这其中包括农村退役士兵攀比的情绪、城镇退役士兵不能安排就业的情绪、特招士官征召时的征兵宣传和政策不对号的情绪,严重的可能产生敌视政府、敌视社会的的极端情绪。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疏导,将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扰乱社会的稳定。我局领导要求培训中心,一是所有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对待退役士兵要和蔼可亲,要做到有问必答,态度不要生硬。二是确定培训中心的主任和管理部主任为疏导退役士兵情绪的责任人,具体负责退役士兵情绪疏导和平时的观察工作,发现有情绪不稳定的苗头,及时进行疏导和解释工作。三是尽量为参加培训的退役士兵提供生活上的方便,特别是对农村退役士兵的就餐提供便利,积极联系有国防观念的就餐单位,尽量提供质优价廉的食品。培训中心还准备饮水机、空调、常用的药品等,努力为退役士兵参加培训提供良好的条件,使他们真正把培训中心视为他们的贴心人,有的农村士兵就说,没想到培训中心还能把我们农村孩子高看一眼。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退役士兵的情绪有了明显的改观,部分经常有牢骚、说怪话的退役士兵也了解了民政部门的良苦用心。
2、安置政策宣传的前哨阵地。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的宣传,我们除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外,退役士兵大量集中的地方——培训中心是一个极好的面对面的宣传阵地。我市从退役士兵回到家乡后就开始培训,今年首期已开办11个班,市局分管领导和安置部门的同志,对每个班都进行至少两次的安置政策宣传和解答退役士兵提出的问题。如退役士兵提出为什么机关事业单位不安置?我们就宣传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的规定和不能再进退役士兵的必要性;农村退役士兵提出为什么我们和城镇人一起当兵,尽同样的义务,城镇的不能安置工作还有补助金,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要上访等,我们就耐心解释安置政策的演变及我们今年将优先推荐农村退役士兵就业,说政府并没有忘记他们;特招士官提出为什么征召时征兵部门宣传回来都能安置工作,而现在连安置资格都没有等棘手问题,我们都耐心地进行解释解答。通过培训中心这个事前的前沿宣传阵地,使我们的安置政策宣传工作争取了主动,有效的避免了可能的上访和过激行为,给民政部门的领导、安置部门的领导减轻了压力。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强化
Abstract : By face the full realization of a well-off grand target, and fac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need, face the challenge of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migrant workers to strengthen training, improve the scientific culture quality of the farmer, strengthen the occupation skill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placed in a more prominent position. This paper mainly on strengthening occupation skill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do some in-dept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 occupation skill training; strengthen
中图分类号:B848.2
引言: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解决“三农”问题及推动城镇化战略的有效途径。它对于农民工劳动技能的提升、职业适应性的增强、就业部门和工种岗位的改善、收入的增加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民工“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因此,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可谓任重而道远。虽然最近几年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文件和政策,但是,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新机制。
一、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各方主体对其认识不足 首先,政府认识缺乏高度是影响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最大因素。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事关国计民生,农民工素质的高低不仅仅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社会大局的安定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然而,教育部、农业部等多部门多方参与农民工培训却缺乏集中统一领导;农工教育未包含在教育发展主要战略之中;政府投入有限,全国数量庞大的农民工难分其羹。显然,政府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次,一部分用人单位不能及时更新观念,没有认识到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所具有的长效性,从而缺乏参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便这些企业认识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长效性,他们也可能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相对更强而不愿投资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最后,农民工自身认识不到位,缺乏培训的长远眼光,自我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一些人可能并不缺乏长远的眼光,但没有多余的钱和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2、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经费投入不足质量不高
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滞后,最直接地表现在培训经费的投入上。当前,培训经费投入基本是以政府和用人单位投入为主,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中央财政用于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仅有“阳光工程”的12.5亿元,地方配套的资金也仅为5亿多元;用人单位的培训经费是按工资总额1.5%~2.5%计提的,但实际上用于农民工培训的费用是少之又少,这对于解决2亿多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来说是杯水车薪。投入的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3、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缺乏科学的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虽然政府规定企业要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但实际上多数企业出于控制成本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用于农民工的各种支出。还有一些企业以农民工缺乏稳定性为由,拒绝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此外,农民工大多数进入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而非正规部门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要求并不高,工资待遇也远远低于正规部门,所以农民工也不愿意投资于职业技能培训。
二、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
适度的政策,帮助农民工从各方面完善个人素质。农民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成为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的个人质素、掌握职业技术的程度,从小的方面说影响他们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从大的方面说,这些都将影响到我们整体的工业发展进程和整体的实力,进而对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年轻的农民工们,他们的职业化程度和水平关系到大局,必须努力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来促进经济的进步。没有自己特长和可以傍身技术的农民工,只能被隔绝在城市之外。鉴于此局面,政府需要花费足够的努力,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宣传,让广大农民主动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国家向来都非常重视农民工的素质培养工作,多次发文强调必须加大对农民工素质的培育,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继续接受教育的农民工,政府可以建立免费的职业教育架构,让这些人掌握一门可以安身立命的技术,使得其成为合规格、达要求的劳动力储备。可以采取的政策是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使之完全达到免费化,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将新一代农民工培养成合格的技术人员。相对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年轻的农民工们也要具备足够的自我发展意识,适应城市生活的节奏,主动融入城市生活,致力于提高自身素质。
2.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一是农民工法制环境和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优化。要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的“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里面用于职业技能教育的比例,基本地区不低于20%,已经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的规定;要坚决贯彻《决定》中指出的职业学校所收的费用,各级政府都没有权利截留、挪用,以“保证学费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建设”,真正做到政策落实到实处。同时,要逐步健全新一代农民工培训的法律保障体系,虽然我国《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企业有举办教育培训的义务和责任,然而具体实施方案尚未跟上,或操作困难,不易落实,并且对违反法规的事例无监督、约束、制裁。二是拓展职业学校这一渠道,进行年轻农民工教育工作。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各类中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等职业类培训学校在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这些优越性包括:职业学校拥有理论和实践兼具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还拥有非常齐整的实习训练场地和器具,更重要的是,该类学校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这些条件使得此类学校能够具备及其完备的设置。政府在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要使职业教育效果最大化,而达成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对政府埋单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进行公开招标,然后赋予农民工自主决定接受培训的权利(农民工可以自由抉择接受培训的地点和内容)。为了保障培训效果的最大化,政府可以委托一些独立的民间机构,不定期不记名对农民工的培训进行抽查,这些机构建制完全独立,定期从政府那里领取相应的报酬,最大限度保证鉴定的公正程度。另外,还应当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开办专业,也可以和大型企业直接签订人才培养计划,按照企业的需要来生产“产品”,争取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市场的需求,培养适应市场的技术工人。除了一线的流水线熟练工之外,各学校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完成从工业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移,以灵活多变的策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赶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之前,做好产业转移和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三是加大企业培养的力度,最大限度培养出优秀的工人。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很多农民工希望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培训专业水平,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开设农民工技能培训学校,利用业余时间对农民工进行培训,不定期开展技能比武活动,使得培训和工作完全对接,针对性更强更有实效。
三、结束语
总之,农民工是经济体制转型与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特殊群体。农民工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虽然在市民化进程中,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只要顺应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把握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总是能够找到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郑功成,黄黎若莲,等.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程新征.中国农民工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当然,最大的变化就是农牧民的思想方面,参加了职业技能教育的人对于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至少在思想上有了比较积极的影响,农牧民不再以打工务农就不用文化知识这样的陈旧思想,转变成了学习科技文化可以改变自身的生活面貌,让自己的收入获得一定的提高。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人也开拓了视野,为自己的子女能接受到很好的教育而开始奋斗和努力,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在家里开了养猪场,还有的自己做起了相关的农副产品的销售工作,有的开始种植了经济作物,改变了单一农作物的种植观念。外出打工的青年人还从外地引来了外地小商贩的经营理念,这种变化是多方面的,是有着一定的连带作用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就是一把希望之火,是提高农牧民素质的一个起步。
二、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遇到问题和解决方法
1.培训人数少
虽然政府今年来对于农牧民职业技能教育有了足够的重视,先关的工作也相继开展,但是每年参加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的人还是较少,一个原因是因为,很多人不具备培训的资格,因为语言水平或者知识水平达不到,面对这种问题我们提高宣传力度,这一部分我们应该针对性的做出培训,或者循序渐进首先打好基础,或者提供其他农牧产业的培训工作。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也是能够有效提高农牧民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从而在一定层度上提高农牧民普遍素质。培训人数少是制约目前农牧民职业培训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2.培训内容类型少
2012年到2014的职业培训主要围绕种植业和农牧产业,而且种植业培训单一,主要围绕蔬菜的种植,并不能有效提高农牧民的技术水平,畜牧养殖业也并没有特殊的培训类型,而且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培训导师没有具体的实践操作和跟踪指导,这就导致,很多农牧民学了,但是没有收到很好的成效,相关培训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也是制约培训类型的主要因素,结绝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我们首先要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可以去教育部门申请,在学校设立远程教育教室,弥补我校在某些领域缺乏对应人才的不足,把农牧民远程教育加入到培训工作中来,让专家走进培训团队,提高权威性,加强培训的科学性,完善培训的类型。
3.对培训效果不够关注
培训的过程过于形式化,导致培训结果不佳,这一方面跟培训老师有直接关系,对培训老师团队提高学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培训团队的思想素质和他们的责任心,给老师们分配工作,每个老师主管几个农牧民的学习成果,经常的帮助他们,监督他们的学习进度。如何针对性的完成对农牧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可以的,看农牧民自身的资源,自身的喜好来觉得相关方向的农牧民技能培训也能强化培训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提高培训的后续跟踪走访工作,加强相关专门机构和部分,分工合作,来提高我区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
三、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办于2008年11月对x××镇、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部门,采取深入实地走访座谈、听取建议意见、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就如何更好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如何更好地促进就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做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根据实地调研数据显示,我县劳动力实际特点是:一是新增劳动力保持上升势头。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逐步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高峰再次涌现;二是根据人口调查资料显示劳动力现状是,就业需求最活跃年龄段人口(18--35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农村劳动力占总人口的44.16%;从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8.9%,女劳动力占41.1%;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来看:初中文化以下占62.3%,高中、中专以上文,占36.7%,大专以上占1%。
综合以上因素,近几年随着我县矿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我县的城乡劳动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压力较前几年有所缓解。但仍存在着以下现状:一是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企业用人需求与我县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不高的矛盾日益突现。二是行政区化面积大,村、乡镇之间距离较长给乡镇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三是我县属于一个以哈族居住为主的多民族县,民语专业教材和双语教师的相对缺乏,对乡镇民族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难度大。四是乡镇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后稳定就业率不高。
三、今后中的工作思路、措施
(一)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培训宣传。在掌握各用工单位用工需求和技能需求的同时,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新增长劳动力及六乡三镇73个行政村的农村劳动力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各类求职人员的就业动向和培训意愿,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深入全县各类企业进行走访调查研究,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在××电视台《劳动保障在线》电视专栏深度宣传国家就业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职业培训政策,把政策宣传到万户千家;通过县乡电视栏目、政府网、用人信息专栏,及时空岗用人信息,职业培训信息,更好地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等求职择业以及各类工种培训;充分发挥城乡各基层劳动保障站、所的作用,将就业培训政策宣传到户。大力宣传先进经验、好的作法及先进典型。同时,要积极与乡镇加强联系,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在农牧区的宣传力度,使培训政策深入民心。积极引导全县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广大农牧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对各类人员普遍开展职业指导和引导性培训。要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等多种宣传手段和教育形式,对新生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指导,组织学习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促进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市场就业意识。
(二)强化就业准入制度和资格证书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规范用工行为,各部门组成领导机构,共同实施劳动执法监察,对违反规定,随意招用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人员就业的,依据《劳动法》责令纠正并给予处罚。督促县内各类企业单位严格按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要求,对本单位职工进行技能性培训和技能升级培训,今年重点对从事矿业企业的行车工、司炉工、电工、钳工、电焊工以及建筑行业的筑彻工、钢筋工等工种工作人员作为就业准入的突破口。劳动、安监、工商等主管部门进行联合监察,并对其严格要求,无证从业人员必须参加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并经考核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会同工商、旅游个私协会加大对个体、私营业主,民营企业等县内各类企业的劳动监察力度,把重点放在宾馆、酒店、超市、商店等各类服务性行业中的无证从业人员中,促使他们参加本岗位的技能培训,经培训考核并取得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三)充分发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培训中心为基础的作用,走校企联合之路。定期招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与企业建立长效联系机制,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劳动人事、安监、国土、经贸、环保等部门,对县域企业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空缺岗位和计划用工情况的详实调查。及时全面掌握企业空岗信息,特别是新组建的企业和扩建企业的用工信息,根据企业所需岗位、工种开展定单委托培训和企业储备人才的培训,即:先拿“定单”,再招学员,然后输送到用人单位就业,明确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企业接收培训中心学员实行制度,鼓励企业与培训机构实行联合办学,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咨询、协调机制。可采取短、中、长期的培训模式,办学模根据企业需求而定。
组织深入开展企业用工培训需求调查。根据我县以工矿为主的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我县现有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新引进企业用工需求和培训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做到摸清底数,了解和掌握动态,并进行短期或中长期预测,组织开展定单培训培训。通过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衔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需求制订全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指导意见,并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开展企业定单委托培训;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培训专业和人数,为企业输送符合需要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员工,力求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企业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解决企业人才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设置课程和培训内容,做到按需培训,并与劳动部门、劳动力场、劳动服务中介组织签定培训就业合同,双方按合同履行各自义务。
(四)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劳动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资源整合的优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配合我县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全面启动送培训下乡工程,使农村劳动力就近参加培训。针对我县农村劳动力点多线长、相对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把技能培训班扩展到乡镇、村,将技能知识和就业信息送到农户,提升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把就业的方向定位在矿业、建筑业、道路施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种养殖业,以及县内客房餐饮等服务性行业。根据各用工单位实际需求,以定向培训的方式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农牧民收入的增长。职业技能培训要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一般为30至90天。根据我县以工矿业为主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主要以矿业职业技能为主。
(五)联合社会力量,加强创业培训。下大力气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增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能力。充分发挥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倍增效益,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面向城乡创业者广泛开展创业培训,不断提升创业能力和经营能力,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创业培训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全面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努力开创培训工作新局面。创业培训由我县劳人事局牵头,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开展创业指导、优惠政策、项目运作、法律常识等专题讲座,从不同方面满足创业者的实际需要。在实践培训中重点锻炼劳动者的自主创业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促进他们自身就业的同时,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劳动人事局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扶持等服务。主要做法是:通过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和提供政策扶持,使其明确创业思路,掌握创业方法,提高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逐步实现自主创业。结合我县的实际,以阿苇菇种植、大棚蔬菜种植、牛羊育肥、獭兔养殖,小店经营管理为主要内容。力争创业成功率达到60%以上,每个成功创业者提供2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六)加快发展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步伐,建设符合我县经济发展的学历教育、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职业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劳动法》、《职教法》为依据,紧紧围绕我县工矿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市场化的办学行为和灵活办学机制的改革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进一步扩大培训中心与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本着“盯着市场办培训、瞄准岗位设课程、绑着企业办职教”的工作思路,开展“1+2”1+3”制学历教育培班,即,第一年在培训中心学习基础文化课;后两年在联合办学的院校学习专业课程,并进厂实践操作学习,学员合格毕业后将由院校推荐安置就业。重点对我县未能继续升学又有学习愿望的、因家庭困难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开设学历教育和职业高中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中职学历教育进一步加大与各院校合作,职业高中课程设置以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学习期满经考核鉴定后发放相应的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重点确定几个与培训工种相适应的重点企业,将企业的生产、加工基地作为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培训实习基地,并建立与之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站。逐步形成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推荐就业于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继续做好村干部学历教育工作。
(七)根据实际需求,做好实用技术培训。立足本县实际,配合我县“农牧民党员能力建设工程”,结合农牧业经济发展状况,根据农村劳动力自身需求,利用时间差,开展适合我县农村的特色实用技术培训,如晚熟哈密瓜种植技术、反季节蔬菜生产技术、食葵种植技术、打瓜种植技术、大棚阿魏菇种植技术、青贮玉米种植和獭免养殖等,使农村的种养殖逐步由小家庭人作坊式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农机方面,围绕饲草料加工机械技术、激光平地机推广、联合收割机操作技术进行培训。三年拟培训实用技术人员2000人。
(八)以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翻译培训教材为突破口,进一步解决少数民族学习技能的困难。少数民族的就业难问题是当前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难点,目前我县哈萨克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70%,有近45%的少数民族没有汉语表达能力。因语言不通,缺乏就业技能,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劳动力就业。因此解决少数民族的语言关、文字关是关系少数民族能否学好技术技能的关键所在。对有学习技能愿望的少数民族开展短期的基础汉语培训,以解决少数民族听课难的问题。尽可能订购哈语培训教材以便哈萨克参训人员方便学习知识,尽快掌握技能。
四、工作建议
关键词:机加工;职业技能培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069-03
在长期的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及管理工作中,笔者注意到有些培训效果不尽人意,分析后发现,主要是培训中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师大多采用“理论照书念,操作按书干”的灌输式注入方法教学,学员被动接受,难于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训效果很理想。职业技能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两部分,笔者及团队根据其培训特点,在培训方法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如对于理论培训,运用头脑风暴法、启发诱导法、问题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对于操作技能培训,采用四阶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口诀教学法及经验公式法等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下面以机加工常用工种,如钳工、车工、焊工为例就职业技能培训教学方法有关问题加以探讨。
一、理论培训教学方法研究
要提高理论培训质量,必须改变教师照本宣科,学员“坐、听、记、背”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启发诱导法、问题驱动法等方法。
1.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就是以小组会议的方式,教师引导学员就某一问题展开思考和联想,进而提出各种设想和方案,以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由于采用集体讨论,某一个人的“想法”可能会引发或激发其他人的联想,进而又会引起更多人的联想,这样与会者相互启发,就很容易提出许多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措施,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就是这个道理。培训中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就宜用此法,如焊工培训中的“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车工中的“降低车削面粗糙度的方法”等。
2.启发诱导法。启发诱导法,就是教师以生产实例或生活常识来启发诱导,以调动学员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如在焊工培训中讲授“焊接变形防止措施”内容时,可以以焊工操作及考试试件必须制作反变形为例作启发进行讲授与说明。又如在钳工及车工培训中在讲授“硬质合金刀具”时,可用生活中家里做馒头的过程来启发诱导讲解。我们知道,硬质合金是由碳化钨粉末用钴作粘结剂,经高压成形再高温烧结而成,并且粘结剂的量对刀具的切削性能有影响。这就好比面粉加水做馒头的过程,面粉相当于碳化钨,水相当于粘结剂钴,做成生馒头相当于高压成形,生馒头蒸熟相当于高温烧结,和面时加水的多少影响馒头的软硬相当于粘结剂钴含量多少对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通过这一形象贴切的生活常识来启发诱导,学生很快地就掌握了硬质合金刀具粉末冶金的过程及不同牌号刀具切削性能不同的原因。
3.问题驱动法。所谓问题驱动法,就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学员分组按“问题”根据教材或资料学习相关知识,教学中学员与学员、教师与学员可以互相讨论,教师主要起答疑和总结作用。这种培训方式的关键就是教师要预先确定好“问题”,“问题”不仅要做到难度适当,而且要覆盖相关知识面,最好还是生产中的常见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如钳工培训中可把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工艺各归纳为一个“问题”模块;又如对于焊工培训,我们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内容,整合成二十三个“问题”模块,每个“问题”模块中包括与此相关的内容及要求。教师答疑和总结时,应通俗、直观,少公式推导,少罗列名词术语,尽量结合实际例子作启发说明。
二、操作技能培训教学方法研究
操作技能培训是职业技能培训最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培训效果较好的方法有四阶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口诀教学法及经验公式法等。这些方法特别适合于操作技能培训的教学。
1.四阶段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是将培训教学过程分为讲解、示范、模仿练习和总结评价四个阶段来进行的教学法。讲解就是讲解本操作技能相关的工艺知识,包括工艺方法确定、工艺参数选择、工艺步骤、规范的操作动作等。讲解时可通过说明所学内容的意义而引入新课,也可通过回忆前面学过的与本课题相关的技能和工艺引入新课题。讲解要做到准确、生动、内容具体、重点突出。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讲解时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幻灯、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等。讲解时要特别指出的是,要增强安全意识,注意防止事故的发生(如触电等),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操作示范就是以身示范,告诉学员正确的动作要领、操作姿势和合理的操作方法,供学生学习或模仿。示范时,教师可先将整个操作过程演示一遍,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分解动作边示范边解释,即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应注意哪些?示范操作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由局部动作到整个操作的过程。模仿与练习,就是学员通过模仿练习对教师的示范操作要领自我领会与消化,直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此阶段教师巡回指导,进行释疑解惑。巡回指导采取个别指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原则,即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集中指导。此时教师要做到五勤,即腿勤、眼勤、脑勤、嘴勤和手勤。总结评价是四阶段教学法的最后一步。即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与不足,以便下次做到更好。评价可采用学员自评、学员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方法。如钳工培训“锯削操作”时,教师以常见的“锯木头”为例引入教学内容,讲解锯削工具、锯条选用方法、工件如何装夹及锯削操作要领等基本知识。然后将锯削操作过程示范一遍或几遍、重点讲解起锯角、锯削压力及速度等参数,接下来学员模仿锯削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教师与学员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并加以改进。
2.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就是学员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达到学会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如可把每项操作技能作为一个项目,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学员自己完成该项目来学会参数选择及掌握技能要领。如在钳工技能培训中,加工“四方体镶嵌块”时,就把“加工四方体镶嵌块”作为一个项目,学员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咨讯(根据项目任务收集信息)、决策与计划(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实施计划)、检查评估(检查完成情况及评价)步骤完成四方体锉配训练。学生通过完成这一项目,学会或提高了划线、下料、锉削等方法技能,掌握了平锉刀、扁锉刀、三角锉刀、塞尺、划针等工具的使用的知识与技能。
3.口诀教学法。口诀教学法,就是教师把一些难理解、难掌握要领的操作技能用简练的语言编成口诀或顺口溜来进行培训教学的方法。焊工培训中,焊条电弧焊的基本操作技能“引弧、运条、焊缝的起头、收尾熄弧、连接接头”的操作要领就可归纳成口诀:“引弧两方法,直击或划擦;运条不能急,送进、摆动、慢前移;起头引弧弧稍长,收尾熄弧填满膛;焊缝接头匀连接,头尾相接常多些”;又如焊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就归纳成顺口溜:“一嗅二看三检测,易燃易爆要专设;环境潮湿易漏电,加垫绝缘为常见;衣裤鞋套加面罩,辐射灼热伤不到;经常检查除隐患,人人都要来负责。”实践证明,该法实用易记、通俗易懂,使用起来事半功倍。
4.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就是在操作技能培训中使用一些经验公式来选择工艺参数的教学法。我们在焊工技能培训中,发现很多人不会正确选用焊接参数,特别是初次培训考证人员。分析发现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相关专业资料给出的范围太大不好选;二是学员操作技能经验不足。后来我们在培训中,采用了一些经验公式,如铸铁攻螺纹底孔直径d=D-(1.05~1.10)P(D螺纹大径,P螺距),焊条电弧焊焊接电流经验公式I=(35~55)d(d焊条直径)等,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证明,采用经验公式法培训学员,接受能力快得多,培训效果要好得多。
三、培训教学中需注意的两个问题
1.理论培训要纠正轻理论倾向。在理论培训中,必须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少学员有轻理论倾向,认为操作技能是“练”成的,如车工是“车”成的,焊工是“焊”成的等,不是靠学理论“学”成的,因此理论培训第一课就要解决这个问题,纠正这种错误观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况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渐被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设备所取代,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靠手上那点操作技艺,是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生产要求的。试想一个不懂六点定位原则、不知如何运用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来保证尺寸加工精度的钳工,来进行钳工加工是不可想象的。
2.技能培训要注意感觉技能培养。感觉技能是指与感觉器官的敏锐程度有关的技能,简单地说就是操作中的感觉能力,如汽车修理工能凭听觉判断发动机工作是否正常,钳工时凭手感就知道一次锉削的锉削量。所以在钳工、焊工、普通车工等以手工操作为主要技能的工种培训时,特别要注意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不仅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而且更要培养出一定手感,因为感觉是否正确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加工工件的质量和速度。这就要求学员手脑并用反复训练,最后自然会水到渠成。
四、结论
1.理论培训教学中,必须改变教师照书念,学员“坐、听、记、背”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实践证明,教学中采用头脑风暴法、启发诱导法、问题驱动法等方法,能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理论培训必须要纠正轻理论倾向。
2.操作技能培训是职业技能培训最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较好的培训方法有四阶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口诀教学法及经验公式法等。此外,技能培训还要注意感觉技能的培养。
3.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应用、研究各种培训教学方法,并灵活应用,才是提高培训效果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邱葭菲,文建平,张迎春.焊接专业教学法[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2.
[2]邱葭菲,蔡郴英.焊工培训与考试的研究及实践[J].电焊机,2009,(3).
关键词:中职学生;就业指导;多元化
中职学校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就业多元化的重要性。目前,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1],以就业教育为主题、生存教育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成为当今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要求
中职学生既无学历优势,又无实践经验优势,如何使他们能顺利地走上社会、服务社会,并在多变、竞争、复杂的企业间、行业间实现成功性就业,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课题。因此,要积极开展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重视和加强就业指导,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面向社会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就业时存在的种种心理障碍,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探索中职学生就业多元化
①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2],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②要面向地区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③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职业教育应当是思想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文化教育是基础。
中职教育首先要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理念,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改进教学方法,有的放矢,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在教学、实习等各环节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3探索中职学生就业多元化的实施
3.1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实施"双证书"人才培养
3.1.1根据用人单位提供的人才培养规格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贯穿"以解决岗位实际问题"这条"主线"、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接轨、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接轨[3],建构"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岗位实训课程模块",形成自成体系的"工学结合、双证书"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3.1.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双证书"人才培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通过引进、培养和培训等途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①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整体发展总体规划范围,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②通过实施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等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③引导、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相关工种的培训和鉴定,使其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④通过学校与企业机构联合办学的渠道,安排相关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走出校园到临床、生产第一线参加实践,以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技巧。
3.1.3加强职业技能教师培养,提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质量 学校结合职业鉴定、培训的实际,对所有从事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中青年教师,通过专业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使其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娴熟的技能教学技巧。职业技能教师的培养,坚持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以在职培训为主,脱产培训为辅。①建立健全了各项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种的实训中心,开展1次/年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强化实践操作。②4定期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考评员培训班,聘请省内外相关专家对职业技能教师进行短期培训,规范职业技能操作,提高实践教学水平。③对于新开展的工种或需要大力改进的工种,学校选派教师到相关机构脱产进修。并将评选出的优秀职业技能教师送出去,在社会上参与行业技能培训、鉴定活动交流,扩大知名度,增加社会效益。
3.2积极探索对接和"多证书"教育机制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实施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对接教育机制和“多证书”教育制度。对接教育机制是在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学时间的前提下,根据职业岗位所需,按职业标准制定实践教学操作规范,将职业标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减轻额外技能培训的压力。并按岗位操作流程加强技能考核,由整体考核变为独立操作考核。鉴定考试合格后,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且鉴定考试成绩可替代相关专业核心课程的成绩“多证书”教育机制是根据岗位需求制定满足多证书培训要求的教学计划,其中基础课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并兼顾未来发展的需要;专业课教学内容以突出实用性、针对性为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设置各专业培训模块,并制定相应的培训和鉴定计划,强化培训、鉴定,将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通过"多证书"考核,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常军胜,刘远杰.论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使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0):138-143.
[关键词]培训 技能鉴定 关系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99-0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壮大,职业技能培训已经成为企业培育合格的技能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对于技能鉴定前的培训各企业常常遇到一些问题,其一,培训中的工学矛盾如何解决;其二,培训的重点是什么;其三,培训的形式是什么。若是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技能鉴定的效果,现针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明确培训和技能鉴定的目的
1、要明确为什么要培训
培训的目的在于更新职工的知识结构,提升职工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而不仅仅是为了通过技能鉴定,提高鉴定的合格率。
2、要学会运用培训技巧来提高培训效率
如果能通过运用一些培训技巧来提高提高培训效率,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培训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学矛盾。
在企业中,职工往往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以前企业只重视对学历文凭证书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而且企业行政管理道路比较单一,给职工晋升的空间比较狭隘,职工看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工作没有目标,缺乏积极性。而企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对于克服人才培养培训方面的缺陷,开辟广大职工发展成才的通道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而且能够调动他们钻研、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培训工作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打破传统的培训模式
弄清楚培训与技能鉴定培训的差别,职业技能培训必须要做到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职业技能的关键在于体现职工技能水平的高低,而不仅仅是提高理论知识,因此,在实施培训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清楚得认识这一点,这会直接影响到相应的技能鉴定的效果。我们企业的大部分操作工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他们不善于在日常的工作生产中总结工作经验,容易在日常工作生产中形成一种固定的操作模式,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即使有违规操作的地方,也会习惯性的认为那是对的。所以,我们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能只是传授给他们理论知识,更应教会他们寻找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本质上解决他们对“学以致用”的疑惑。因此,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他们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在改进和提高操作技术的前提下,还能够严格按规程操作,所以,我们技能鉴定培训工作的重点之一将是在培训过程中引入实际操作演练,加强现场的实际操作培训。
三、探索培训的形式
职业技能鉴定和其他培训不同,他受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的影响较大,企业不可能为了搞培训和鉴定而停下生产,毕竟无论是培训或是技能鉴定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的生产,在这种前提下,要求培训的形式必然是多样化的。
1、加强生产中的“师带徒”的培训
师傅带徒弟是传授技能、手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具体体现。通过师带徒的培训活动,既能使老师傅们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很好的传下来,又能促进员工之间的凝聚力;既能节约培训成本,又能有助于创新;既能避免一般培训带来的“工学矛盾”,又能弥补一般培训脱离实践的不足。同时,通过职工与师傅的交流合作,能够从最大程度上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磨练,用师带徒这种手把手、面对面的方法来把他们培养成操作技术人才,对于新操作人员而言这种“师带徒”模式的培训应该是最容易接受的,也更能够直观的对职工进行实操的培训。
2、在生产中适时引入理论知识培训
每一个生产环节中都开展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让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了解、熟悉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有利于今后对他们开展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培训。
3、加大宣传力度也很重要
提高社会各界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认知程度,提高技术工人技能鉴定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要求,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强化服务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我们要全方位多媒体地对国家有关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政策进行宣传。利用媒体、信息、节日、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培训考试中心工作人员经常深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给学生讲课进行宣传。
结语:总体说来,企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不是为了培养出一批考试型人才,而是为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操作人才。“培训工作与鉴定工作同样是为培养造就操作人才服务”,因此,培训和技能鉴定目标是统一的,然而,很多人都肤浅的认为培训只是为了提高鉴定的合格率,其实培训本身的宗旨同样也是为了提高职工的技能操作水平,因此,转变认识将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有效发展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222)
摘要:以世界技能大赛中汽车技术模块的竞赛内容为基础,与我国职业院校汽车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总结了我国职业院校汽车技能大赛竞赛内容与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模块的差距,提出了我国汽车维修职业培训应采取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模块;竞赛内容;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8-0066-03
世界技能大赛是全球年轻技术工人展开技能竞赛的国际比赛,被称为技术工人的奥林匹克,代表着世界最先进的科技及技术。我国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全国汽车技能大赛。这些比赛引领着我国汽车技能的发展方向,代表着我国汽车领域最先进的科技。下面结合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模块的相关内容,探讨完善我国汽车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改革我国汽车职业技能培训。
一、世界技能大赛的汽车技术模块
(一)大赛范围
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模块主要包括电气系统、制动和稳定性系统、转向和悬架系统、发动机机械维修、传动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包括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大赛要求:参赛选手必须了解上述各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并能够对各系统进行故障排除、维护和修理,但是不进行理论考试。参赛选手必须遵守健康与安全法规,整个技术操作过程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
(二)能力要求
世界技能大赛的目的是为了展示与评估参赛选手的技能,因此大赛项目仅仅测试参赛选手的实际工作能力。参赛选手应具有汽车相关的知识以及维修轻型汽车的能力(最大载重量不超过3吨,包括4轮驱动车辆)。
1.需要了解的知识
劳动安全规则,包括基本安全及紧急状态应变程序,能够为自己和他人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2.具备的能力
能够阅读汽车维修手册(包括线路图),并从中提取技术数据和操作说明;能够使用并维护轻型汽车维修服务的测量设备;能够选择和使用工具和设备,包括汽车维修服务使用的安全和维修工具及设备;能够书写例行的程序文档,保证使用正确的语法及标点符号,并能够完成标准的汽车维修表格;能够操作用于轻型汽车保养和维修的计算机(包括扫描工具)。
(三)大赛内容
大赛内容如下页表1所示。
(四)竞赛方式
竞赛方式:依次完成六个独立的竞赛内容。所有参赛者必须完成大赛规定的全部模块,所有的竞赛内容必须在18~22小时内完成。
二、汽车技术模块竞赛内容的比较
为了使我国汽车技能大赛更接近于世界技能大赛,提高我国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使我国在今后的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对国内汽车技能大赛与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模块的竞赛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表2是我国技工院校举办的汽车技能大赛与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模块竞赛内容的对比。可见,世界技能大赛着重于汽车相关系统的检查、测试和修理以及故障排除;我国技工院校的技能大赛也侧重于汽车相关系统的检测与维修,内容大约有67%相同。但是,我国技工院校的技能大赛竞赛内容较少,没有关于悬架及转向系统、变速器、柴油系统的检查、测试和修理部分,也缺少故障诊断内容。因此,为了使我国技工院校汽车技能大赛与世界技能大赛的汽车技术模块相接轨,应增加相应的竞赛内容。
我们也对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汽车技能大赛(中职组/高职组)与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模块的竞赛内容进行了比较(见下页表3)。2013年我国职业院校汽车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无悬架及转向系统、变速器、柴油系统的检查、测试和修理内容,只包括电气系统、变速器、故障诊断三个方面的竞赛。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我国职业院校汽车技能大赛与世界技能大赛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竞赛内容,世界汽车技能大赛竞赛内容为6项,3个小时完成,而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汽车技能大赛(高职组)的竞赛内容为3项,3.5个小时完成。中职组竞赛对电气系统、变速器的维修内容没有要求;对于设备,世界技能大赛的车辆为至少4款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的汽车,而我国汽车技能竞赛的车辆——中职组为雪佛兰科鲁兹轿车,高职组为实训台架。另外,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汽车技能大赛的竞赛方式为理实一体,而世界技能大赛不考核理论部分。
我国汽车技能大赛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竞赛内容,提高竞赛设备的水平,改革竞赛方式。例如,增加悬架及转向系统、变速器、柴油系统的检查、测试和修理,使其竞赛内容更接近世界技能大赛;竞赛设备以实车为主,而不是实训台架,使竞赛内容更接近于工作实际;改革竞赛方式,以实际操作为核心。
三、我国汽车职业技能培训的改革探讨
如何面向世界技能大赛改革我国的汽车职业技能培训,实现职业培训与实际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完善汽车职业技能的培训内容,是提高我国汽车技能人才技术水平的关键,也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汽车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培养维护或修理汽车的专业人员。汽车维修技术等级及其培训特点如表4所示。
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模块竞赛的内容涉及我国汽车维修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的培训内容,包括中级工阶段培养的汽车基本维修能力,高级工阶段培养的高级汽车技术的维修能力,如检修自动变速器、悬架等,技师阶段培养的较高层次的故障诊断能力。我国应完善汽车技能培训体系,在汽车维修高级工培训阶段加大培训内容,加强实车故障诊断能力的培养,并且注重汽车维修精度与质量的培养。在培训中要注重对操作过程、操作规范及安全生产意识的考查。
总之,我国汽车技能大赛应增加竞赛内容,提高竞赛设备技术含量,改革竞赛方式,与实际工作情景相符合,使我国的汽车技能大赛不断向世界技能大赛靠近。改革我国汽车维修职业等级培训的内容,将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结合,追求高质量、高精度的维修技能,推动我国汽车技能向高科技、高水平发展,培养出技术与品德并存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健.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J].中国培训,2012(6):49-51.
[2]王波.世界技能大赛对国内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的启示与改进思考[J].职业,2012(11):25-27.
[3]任凯.技能大赛影响力与职业教育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0):16-18.
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我校抓住农业行业就业准入制度实施的契机,积极配合各县农广校鉴定点,开展农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根据省鉴定站2009年鉴定工作的布置和安排,××州农广校计划鉴定250人,经过努力,全州农广校实际鉴定了672人,占计划任务的268.80。其中,果树工中级工324人,沼气生产工初级工188人,农机操作工初级工160。超计划圆满完成鉴定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2009年取得的经验及成绩
(一)明确工作思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报名
开展农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达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推进我州农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我州农广校把农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鉴定作为每年的重要工作任务抓紧抓实,按照省农广校“特有工种农业—251号鉴定站”下达的任务,年初就召开全州农广校会议,由校长对鉴定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各县分校结合本县实际,找准切入点,狠抓落实。加大宣传力度,并针对14种农业行业就业准入职业,积极组织报名。一是对农机技术人员、农业种植行业技术人员、沼气建设技术人员开展宣传;二是针对职业中学学生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在参加高考中可以加分的政策,各鉴定点人员深入职业中学和农村中学开展宣传;三是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四是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开展宣传。 (二)强化伍管理,部门配合,精心组织实施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需要精通专业理论和技能操作,懂得培训方法和鉴定程序的考评员队伍的强力支撑。为此,州、县鉴定点领导把考评员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开展农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实。到2009年,全州农广校具有考评员资格证的教师达到了19人,建立了由333名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实施涉及多个单位部门的共同参与,因此,全面协调是保障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2009年我州鉴定工作就是分别与丘北、西畴县职业技术中学,马关县农业机械学校,砚山、丘北、××县农业环境工作站等单位的紧密配合下实施的。 (三)注重培训效果,确保考评质量
农职业技能鉴定是依据农业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程,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的方法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任职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活动。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我校在开展鉴定工作中注重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让学员经过培训后成为懂理论、善操作的技术能手。参与鉴定的学员在报名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为了保障技能鉴定的质量和合格率,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学员的文化程度和水平,根据所学专业和鉴定的不同等级,严格按要求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实作,培训教师都是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担任。操作的,考评小组就分为三个小组,每组配备3个考评员打分。学员按考评内容分小组参加考试。参加考试的学员才能进入场地,非考评员和考试学员不可进入考试现场。对于识图和口答类题型,按照要求准备足够题量,由考评员随机抽题让学员解答。技能操作中由学员独立完成各
项考核内容,考评员不得进行任何提示。考评过程中由考评员按照各项评分标准严格打分,确保了考场的纪律和鉴定的质量。
(四)认真统计数据,及时上报材料,做好工作总结
每次技能鉴定完毕,州农广校都要求各县技能鉴定点认真统计汇总本次鉴定的有关数据和信息,及时制作需要上报的表册和材料,仔细核对,确保无误。对鉴定过程进行总结,为今后的鉴定工作积累经验。 (五)存在问题
1、经费不足,难以在农民工中开展鉴定
我州农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自2002年实施以来,多数参加鉴定的人员是参加“三校生”考试的职中学生,事业单位农技人员和工厂职工。由于我州属农业大州,经济不发达,培训经费不足,加之多数农民工文化素质低,经济困难,培训费难于承担。因此如果没有专项培训经费,很难在农民工中开展培训和鉴定,鉴定面难以拓宽。
2、缺乏地方农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标准
国家对职业技能鉴定制定了收费标准,但没有把农职业行业特有工种具体分类、分级并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一些省市针对各行业工种制定了地方性收费标准,但云南省没有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标准的具体文件,致使在鉴定收费中出现了困难。
3、鉴定教材不配套,培训场地不完善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员参加鉴定的工种也随之增多。但由于农业部多数工种没有统编培训教材,培训内容与考试教材分离,影响了学员的考试成绩。各鉴定点培训和鉴定场地条件设施不完善,当培训和鉴定人数多时往往要借用协办单位设施和场地,制约了鉴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二、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全州计划开展农职业技能鉴定300人,为顺利完成鉴定任务,特提出如下措施:
(一)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鉴定辐射率和规模
按照“多一项技能,多一本证书,多一条就业出路”和“培训一个专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学员实际,选择不同的工种和等级进行培训及鉴定。特别要深入农村开展培训和鉴定,使农职业鉴定工作辐射到农村,使青壮年农民受益。培训经费由学员出一点,各级政府配套一点,在农村组织青壮年农民工培训和鉴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组织各县农广校继续深入职中、农业、畜牧、水产、林业等系统及农村开展招生宣传,积极组织学员报名,提高鉴定辐射率和规模。
(二)鉴定工种与培训教材配套,完善鉴定点设施条件
根据不同工种,尽量选用与本专业内容相近的教材进行培训,提高学员理论水平,熟练掌握实践技能。尽最大努力,逐步完善鉴定点的场地和硬件设施建设,把传统教室升级为多媒体培训教室,健全鉴定所需的设备。
关键词 技能大赛 选拔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kills Competition player selection has become a hot spot to explore in various vocational schools, the paper Nanji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school skills competi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us quo analysis, vocational school skills competition rout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athletes and to improve the overall skill level of all students provide appropriate solutions.
Key words skill competition; selection; training
1 技能大赛选手选拔的现状分析
1.1 国内技能大赛选手选拔现状
目前各职业学校及专业教师纷纷从实践和理论层面对技能大赛选手选拔进行了探讨,如:吴旭乾等在《高职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大赛有效结合模式探讨》中提出以职业技能培训考核结果为依据,选拔技能竞赛选手;吕霞等在《职业技能大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提出以任课教师推荐选拔选手;胡延华在《构建经管类专业职业技能大赛选手选拔培训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中提出学生协会、社团、任课教师推荐选拔选手等。但如何建立合适的选拔机制,体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还需进行深入探讨,以便提高选手选拔的效率并提高全体学生技能水平。
1.2 我校技能大赛选手选拔现状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校积极开展技能大赛选手选拔方面的思考,如在单片机技能大赛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强的选手可以缩短培训周期,同时能对其中程序设计进行相应优化,从而有效增加选手获得优良成绩的几率;另外在文科类职业技能大赛导游项目的比赛中,一名普通话标准、才艺出众的选手一般会成为该项目的优选对象。针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教练探索了一些方法,目前主要为校内竞赛、任课过程挖掘两种方式,其中两种方式的出发点很好,但由于职业学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依然不高,很多参赛选手从最初的热情似火到后来的冷若冰霜,往往出现技能大赛选手选拔难、教育难、吃苦意识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也导致技能培训覆盖面不广,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与技能大赛的初衷有出入。
2 技能大赛选手选拔途径探析
技能参赛选手的选拔关系到学生能否从市赛突围、省赛夺牌,关系到社会对学校的教育产品的认可。在上述国内及我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目前各职业学校在技能大赛选手选拔上可以采取“三培二推三赛”选拔机制。
2.1 宣传发动及技能选手初选阶段
在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时间安排流程中,从12月的市级比赛到3月份的省级比赛再到5月份的国赛,时间对每个参赛学校、参赛选手都很紧凑,留给各个学校选手选拔的时间基本为6月~11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选拔出优秀的选手,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在校内营造技能竞赛的氛围,此阶段主要宣传技能获奖选手的学习深造、就业情况,组织上一年获奖选手现身说法,并通过主题德育班会宣传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在加强宣传的同时进行第一轮选手的报名工作,在初选阶段通过总结我校的经验及相应思考,笔者认为采用导师推荐、任课教师推荐、班主任推荐、学生自我推荐、协会推荐及班级间技能考核获胜选手6种推荐方式进行。其中在导师推荐上,主要是在学生入校第一年学习后,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技能指导教师选择,并由被选择的指导教师负责该生后4年的技能学习辅导工作,由于导师制的推行,学生更加明确今后技能要求与自身的技能短板,同时导师在推荐技能大赛选手上更加有针对性。在6种方式中,我校为提高全体学生技能水平定期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技能比赛,以及对学生进行随机技能抽测,通过班级比赛及技能抽测能及时发现学生中技能爱好者、技能水平拔尖者、技能水平欠缺者,从而有利于选优补缺,提高选拔的效率并提高学校学生整体技能(下转第46页)(上接第17页)水平。
2.2 培训―竞技―培训阶段
在此阶段,因各种方式推荐的选手对技能大赛相关知识点了解不一致,所以先对初选出的选手进行学习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技能大赛基础知识为切入点,培训时间为3天左右。通过对初选选手的培训及过程性考核,可以在短暂时间内考查选手的学习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抗压能力等。在经过初次培训后,组织校内各类项目技能竞赛,如我校一般选择在5月开展校内技能节,通过技能节的竞技,从初选选手中筛选出市赛允许报名选手数量两倍的比例进入后续再培训阶段。在第二次培训中,需深化技能竞赛的知识点并对技能规范提出一定的要求,此阶段培训方式可根据各学校校情,采取封闭或半封闭方式进行。
2.3 校内二轮选拔阶段
为提高比赛的激烈程度以及学生展示技能的机会,在对选手进行二轮培训后,学校可组织第二轮选拔, 时间一般放在6月底7月初,参赛选手增加导师推荐选手及自我推荐选手。通过增加选手,让一部分在初选中发挥失常的选手参与到比赛中并获得出线机会,同时也提高参培选手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从而更好地发现人才。为提高此阶段的公平性,学校编制的技能知识点及技能要求读本需发到相关专业每一个学生手中,并通过实验实训室的定时开放来增加未参培选手的学习练习机会。
2.4 组建团队―培训―选拔阶段
在校内二轮选拔后,本年度参赛选手队伍就比较稳定了,为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我校在此阶段会组建专门的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团队,主要由有经验的技能竞赛指导教师、企业专家、年轻教师、系部领导组成。指导团队主要负责7月~11月期间的培训计划制定、指导、实施,并注重针对选手的特点开展个性化辅导。在此段时间中,我校加强选手的过程性考核,主要考察其职业素养,并要求选手每天写好反思日记,指导教师每天进行批阅,以便及时发现培训的不足,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在经过大约两个月的培训后,对参培选手进行市赛前最后一轮的选拔,此阶段的选拔可适当按照省赛或国赛的要求进行,以观测选手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能。在经历以上四个阶段后,参加市级技能的各位参赛选手均经过技能和心理的考验,已经具备较高的竞技水平。
3 总结
技能大赛选手的选拔不仅仅关系到学校能否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也关系到学生整体技能水平的提高,在选拔过程中,学校需加强技能选手梯队建设,注重利用国赛、省赛获金选手辅助选手培训,从而提高技能选手板凳的厚度,并提高学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项目资助:本论文得到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单片机技能竞赛与课程教学互动建设研究》(课题编号:B/2012/07002)资助
参考文献
[1] 吴旭乾等.高职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大赛有效结合模式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2013(5).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场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1
学校对人才进行培养和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实践,特别是重视学生的实习以及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相关的内容。学校是为社会培养爱岗敬业的高素质人才的基底。因此,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将这一内容作为主要目标。
一、职业技能鉴定的现状
1.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场所、设施等硬件不足
相关学校对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不是十分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实践工作的投入不够,导致学校实训设施专业水平较低。当下,有较多学校在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缺少实训基地,实训设施不够健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进而降低了职业技能鉴定质量。
2.高校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重视力度不够
大部分学校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重视力度不够,没能将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内容归纳到日常教学规划中去,没有认识到职业技能鉴定对学生的重要性。部分高校专职职业鉴定考核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甚至有些学校并没有职业鉴定机构,导致学生无法在校内进行职业资格考试的报名,从而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降低。特别是一些地方性高校,其职业鉴定工作仅处于初始阶段,专业水平不高,导致职业鉴定质量达不到应有效果。
3.部分工种鉴定收费不合理
对于一些工种,对其实施职业鉴定时,已有的收费标准还不能满足当下的培训需求。例如一些数控机床之类的考试,学生在接受考核的过程中,需要上机操作,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消耗一定的材料,并要求相关教师和管理人员对现场进行管理。对于这种类型的职业鉴定,其考核收费要比实际收费高,为劳动者接受培训带来了阻碍。
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措施
1.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对学校教学进行深度改革,并积极进行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帮助学校教学满足企业需求,进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近几年,我国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因为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人们生活环境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1]。这就使得一些新的行业和新的工种大量涌现。这种情况下,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学校对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当将一些先进技术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等在教学计划中体现,从而促使学校的教育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当下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对人才的需求作为依据,在学校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方案,首先组织学生在校内接受集中培训,其次在让学生接受企业的顶岗实习,积极实施教学改革,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障学校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和学校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
例如,某学校结合教学内容和职业技能鉴定规定,采用了以下措施:学校将职业鉴定相关内容归纳到教学大纲中,将这些内容和日常教学以及“理实”一体化教学共同实行,同时经职业鉴定相关内容和学校考试结合在一起,将理论考核方面的内容适当的减少。与此同时,在学校内部为学生设立独立的实践基地,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实践培训。并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技能鉴定提供保障
在学校内部为学生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保障技能鉴定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一些学校因为实践所需仪器相对陈旧,致使实践教学基地的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对其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与此同时,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以及技能的鉴定带来了阻碍。因此,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对职业技能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相关设备的投入,在学校内部建立一个设备较为齐全,有着完善功能的学校内部实践教学基底,进而满足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并且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此外,学校还应当多与一些知名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在校外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并使企业承担一些对学生进行职业鉴定的任务,进而保障学校培养出职业素质较高的人才。
例如,某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建设实践基地放在了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通过企业赞助等多重渠道,为实践基地的建设筹集了相应的资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元合作的教学方式,前后建立了9个实训中心[2]。
3.加强质量控制,规范职业技能鉴定行为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质量,直接关乎我国职业资格证书是否具备权威性。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过程中,要将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此外,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要将国家的相关规定作为依据,加强现场考核,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同时对职业技能鉴定结果进行反馈,并实施较为规范化的管理,保障职业鉴定工作足够公开和公平,同时将职业鉴定工作向着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推进。无论是对考评员进行申请,还是推荐、审批或者聘职等,均需要对管理机制进行进一步完善[3]。还需要对考评现场的设备做出严格鉴定,引进先进设备,对考核过程中所需满足的条件进行科学完善。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具有一定针对性的仿真技术,以分工中测试的方式进行检测,在保障鉴定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升鉴定效率。此外,对于一些职业院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学校要高度重视职业鉴定工作,在学校内部建立相对完善的实训基地,并和相关企业进行联合,组织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接受实地训练,进而提升学生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朝军,王晓贞,纵凤侠. 我国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2:85-90.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168shanglv”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一季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1年一季度,全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历年,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人社部、省人社厅工作部署,积极实施2021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计划,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就业和城镇居民增收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计划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9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56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3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计划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051人,完成年度计划的31.96%,超时序进度6.96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333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4.96%;全市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572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8.45%。
一季度,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65%,控制在4.5%的计划目标以内,低于年度计划控制线1.85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6.4%,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四;绝对值14432元,全省排名第三。
二、社会保险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计划分别为111.03万人、53.47万人、52.32万人。
一季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0.66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99.67%。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9.51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99.56%;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11.15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0.63%。
一季度,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56.75万人,同比参保人数减少1.29万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51.81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96.90%;全市参加工伤保险51.93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99.25%,
三、人才队伍建设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计划数为10000人,其中: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4000人,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390人;技工院校招生计划为3400人,其中:新技工系统培养2400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5800人,其中: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人数300人,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人数14500人,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14500人,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650人,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人数12000人。
一季度,全市新增新增高技能人才260人,完成年度计划的2.60%。其中: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260人,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97人,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6.50%、24.87%。
一季度,全市技工院校招生1205人,其中:新技工系统培养人数1119人,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35.44%、46.63%。
一季度,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6388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1.45%。其中: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人数0人;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人数3822人;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人数0人;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人数3363人,完成年度计划的28.03%。
四、劳动关系协调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计划为60%,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计划为92%。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计划为96%,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计划为98%。
一季度,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分别为78.88%和81.55%,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已达到年度计划要求;一季度,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为100%,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计划为100%。
五、能力建设计划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