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0 23:38: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效率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不要没有重点、面面俱到。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合理地运用这短短的45分钟,如果教师不能把握教学的重点,就会出现课堂效率低下的结果。因此,教师的讲解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能大讲特讲,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抓住重点?我认为这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在课前要用充足的时间去研究教材和资料,对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做到胸有成竹,这样,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才能更加自信,才能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
二、转变教学观念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实现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要实现合作和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的过程。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只是自己在表演,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着距离,没有平等和民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数太少,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走思,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那么,怎样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是考虑自己在课堂上说什么、讲什么,而是考虑学生怎么学,怎么才能使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动脑去思考。此外,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太多,否则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要因势利导,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转化后进生
现在的中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很多学生不会学习,不爱学习,在游戏上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学习上的兴趣,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和制止,他们很可能成为后进生。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否则会导致他们周围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出现更多的后进生。因此,要想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努力转化后进生。
四、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经常反思,反思对教师的发展非常重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也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教学反思就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自己的感觉进行思考,总结经验和不足。在每一堂课结束后,教师都要总结失败和收获,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教学手段是否适合学生否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学习状况如何,学生的参与率多少,学生有没有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高等等。教师要通过反思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并努力去改进,避免同样的问题再出现,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进行,才能根据自己总结的得失,对症下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这块阵地上,教师要不断摸索和反思,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吴敏华单位: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
l控制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以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的符合程度来衡量的.如果目标不正确,教学过程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控制好教学目标很重要.要上好每堂课,就必须围绕大纲的总要求,即总目标,分解出每堂课的具体目标.可是,在现行的体育教学中,有些体育教师注重了教法的改革,却忽视了对大纲的学习、领会,因此,往往教学目标不明确,或要求过高,学生不能接受,或要求过低,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吃不饱、不够吃”的能力浪费现象.因此,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大纲,科学地制定出每堂课的具体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前提条件.
2控制教材内容
在一堂体育课中,依据教学目标,能够传授多少知识、技术、技巧,培养哪些能力,这要由教师本身的素质和学生的身体基础及学习积极性来决定,不能不顾学生接受知识、技术、技能的能力而“多多益善”,否则欲速不达.比如,在上“纵箱分腿腾越”第一次课时,就要求学生领会动作要领,掌握动作的重点、难点,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完成过箱动作,同时还为学生讲授第一腾空和第二腾空的作用及教学步骤等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对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与能力培养都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会把学生弄得晕头转向,心理上产生惧怕情绪,课堂教学效率降低.相反,如果教师对知识传授总量和技能训练总量及教材内容、难度等的控制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学生就会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3教师教学状态的自我控制
教师对自己教学状态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课堂信息反馈来进行的.课堂教学是个可控反馈活动.教学的反馈就是将信息输出去,又把信息的作用结果收回来,并进行分析调节,再把信息输出去.通过调控,不断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偏离和失误,使师生双方始终保持信息畅通,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具体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控制.
(1)根据学生的情绪实行控制.教师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巡视辅导等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可以从学生的面部表情中反映出来.如果大多数学生全神贯注,情绪高涨,说明教师的教学(包括讲解和示范等)已经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学内容巳为学生所接受,所理解,教学方法已为学生认可,教学进度适当.这样,教师即可按原方案继续进行教学.如果大多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说明对教师的讲解、示范不感兴趣,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及时调整讲解、示范的方法和速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改变教学方法.假如学生表现出困惑或畏缩情绪时,说明学习和练习中有了疑难,教师必须及时处理,或降低动作难度,或降低器械高度,或采取诱导练习,或改变练习方法,以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面部的排汗量,及时调整练习密度和运动量等
(2)通过练习的反馈实行控制.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后,要了解学生所掌握的情况,就必须恰当地安排练习.通过练习,及时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间题,并采取补救措施.例如在学习“纵箱分腿腾越”完整过箱动作时,有些学生会有手臂不敢远撑而骑坐在箱上,完不成过箱动作.这时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抓住该项技术主要环节—上板与起跳后“体上腾、臂远撑”的动作进行反复讲解与示范,其次采用高垫“鱼跃前扑”远伸臂以诱导练习;最后,可在箱的远端画一条清晰的标志线作为臂撑线.这样的间题设计与控制,对学生尽快完成过箱动作会起到积极作用.
4控制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师应及时控制好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使师生的信息输出与输入同步,思维与内容同步,才能真正优化课堂教学.
(1)通过指令、诱导实行控制.为了使学生进入适宜的学习状态,在各个部分教学环节的开始阶段,教师可采取指令、宣传等方式,对学生讲清道理,提高其认识,或通过感化、激励等感情作用,以支配学生自觉地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例如,在上“前滚翻”课时,一开始就提出“团身要紧”的动作要点,然后做“圆球”与“方木”滚动的演示,并提间:“圆球为什么易滚动,方木为什么不易滚动?"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讨论的基础上理解了动作原理.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就被调动起来.通过这样的指令、诱导控制,对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动作要点的理解和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作用.(2)通过间题实行控制.用间题控制是教师常用的方法.间题在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问题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经验的教师设计间题突出教材的重点,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集启发性、趣味性于一体,从而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控制范围,达到其预定目标.例如在进行急行跳远踏跳动作技术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踏跳的原理,教师可以提间:“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讲解踏跳的原理和作用,学生会很快理解,并掌握动作要领.
有些教师喜欢提出不经学生仔细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由于没有一定的难度和启发性,虽然表面上很热闹,实质上却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和窒息.这不能不说是控制的失误.
法理学的学科特色及本科教学环境与要求解决上述问题,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效率、目标、乐趣法理学本科教学应当注重效率。学时紧张几乎是国内各个法学院的共同问题,教改可以做些微调,但论证耗时、协调关系复杂,远水不解近渴;更重要的是,即使增加学时,以法理学对时间消耗的大胃口,可能也只是缓解。效率是本科法理学教学必须重视的。这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取舍比覆盖重要;启发比包办重要;慢比快重要。
1.效率要求课堂讲授有重点有取舍。
(1)教学体系安排中的取舍。法理学教材内容繁多,以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法理学》为例,全书分为六编:导论、本体篇、发展篇、运行篇、价值篇、法与社会篇。全部讲授的话,教学时间不足难以展开,初学者也无法完全接受。教师上课并不需要对教材内容一一覆盖,可根据经验形成教学侧重点。以笔者的经验,对大一新生而言,从体系上讲,基础内容是应当保留的,如本体篇、运行篇等:抽象、思辨性内容则可适当舍弃,如价值篇、社会篇。当然,这种取舍弃并不是说思辨性内容不重要,那恰恰是法理学的精髓。舍弃是因为面对从未接触法学又毫无社会经验阅历的初入门者,担心欲速则不达。当然,如果法理学可以分为两个学期上的话,思辨性的内容自然可以在第二学期系统讲述。
(2)课堂讲授中的取舍。与体系上的取舍正相反。课堂讲授重点应围绕思辨性内容。基础知识在教学框架上是重点,但讲授的时间应当多花在思辨上。可将价值篇、社会篇的内容零散运用于课堂讲授中,使初学者不用面对复杂的抽象体系,也能管窥其中奥妙。同时,也能使课堂更具备“法理”气息。
2.效率要求课堂教学重启发。具体知识性内容课堂上点到即可,学生们课前必须做功课,预习知识性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更需要做的是把知识性内容有选择地展开,注意介绍相关学术成果;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3.效率要求课堂讲授“慢”。从效率上讲,课堂教学应当“慢”,而不是“快”。效率并非要求教师快马加鞭甚至语调加速,那必定影响教学效果,没有效果也就没有效率。唯有“慢”才能将宏大、抽象的问题讲清楚;才能把看似“无用”的知识讲“有用”;才能气定神闲、工笔细描,传达思辨之妙。“慢”要求将一个具体问题讲透彻,可以不厌其烦地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再将具体问题抽象化。在有所取舍、以启发为目的的前提下,“慢”与有限的学时也并不冲突。
(二)目标
好的教学首先要有明确、适当的培养目标。结合法理学学科特色,培养目标应包括:
1.要求学生掌握课程中的知识性内容,这是法理学教学的基础。法理学教程里的知识性内容,如基本概念、原则是法学入门的基础,应要求学生掌握。
2.进行思想启蒙,这是法理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目标。“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应当是简单地解读教科书,而应当是在法治理念和法学原理上多下功夫”。这至少包括:
(1)哲学思想的启蒙。在教学中,可适当介绍一些东西方经典哲学思想,这对学生深刻把握法律思想和原理有很大助益;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法律思想的启蒙。溯源法律思想史是必要的,这是法理学入门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这种启蒙,无论告诉学生那种法律理念或原理,都可能成为纯粹的思想灌输,而难以培养有思维能力的法律人。深厚的内功是思维的基础,也是法理学的基础。
(3)法治思想的启蒙。“我们培养的高校毕业生,包括已经从事法律实务的毕业生,常常表现出法治理念的缺失和对一些发法学基本原理的曲解,与大学的教育方式不无联系。法学教育应当重视法治思想的启蒙,而不仅仅注重作为技术的法律。
3.思维方式的培养,是法理学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应当是方法的传授,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单纯的知识不再稀缺,知识的神秘性被打破,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凸显价值,传统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思维方式的培养对法理学教学来说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鉴于目前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模式,本科生的思考能力着实堪忧,作为法学入门向导,本科法理学教学不得不加强这方面的引导:这包括:
(1)必须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不盲信偏听;
(2)必须强调客观思考的重要性,思考者本身所具有主观性可能会影响结论的真实,只有尽可能摒除主观性,才可能获得可靠结论;
(3)必须强调学术的诚意;
(4)必须强调逻辑的重要性;
(5)必须强调“体验”的重要性。知识来源于传承,也来源于体验,否则难以摆脱盲目的窠臼。其次,要培养学生专业思维方式。法学方法论的介绍在专业思维培养方面极为重要。方法论可能繁复深奥,本科教学中,可以去繁就简,对其做简略、通俗介绍。应尝试引导学生多做这方面的阅读。没有广泛阅读,不可能学好法理学,特别是阅读经典著作,必不可少。阅读面不限法学,可以非常广泛,哲学、历史、社会学、经济学等均可涉猎。
(三)兴趣
要消除初学者对抽象、枯燥理论的恐惧感和茫然,必须提升学生兴趣。这需要:
1.深入浅出,将复杂道理讲得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更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学术底蕴,也要求教师对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兴趣爱好有恰当评估。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理论具体化。教学中应多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增加对社会现实问题或案例的分析。可选择有针对性、启发性、代表性的案例或社会热点问题,运用专业理论进行分析,使抽象理论在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中变得容易触摸和接近,对学生也更有吸引力。
兴趣是学生力求接触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将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可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经常使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三角板做压强实验,用纸张和橡皮做惯性实验,用纸张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平口玻璃杯和纸做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用鸡蛋和盐水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
2.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情的需要,不断地创设物理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的兴趣由弱到强的发展,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环节上,合理运用多媒体可收到显著效果。
?例如: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猜想:鸡蛋是沉入水底还是浮于水面?学生讨论气氛很快便热烈起来,正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教师在多媒体实物展台上演示该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的发生:
a:将一只生鸡蛋投入盛水的烧杯中,发现鸡蛋沉于水底;
b:再将这只鸡蛋投入浓盐水中,鸡蛋却浮于液面。
学生通过投影仪在大屏幕上看到如此之大的反差,出乎自己想象的实验现象时,个个感到异常惊奇和兴奋,跃跃欲试,这就营造了学生参与探究的浓烈氛围,接着让学生用器材(橡皮泥、塑料小球、金属球、水、盐、弹簧秤等)动手做探究,学生人人参与,教师恰当把握时机,掌握学生追源求根的心理,适时用课件呈现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讨论物体是浮或沉的原因,并思考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当学生感到困惑时,放一段实验录像,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并揭开谜底。
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气氛活跃,形成学习,促进学生在学习探究中完成由猜想——观察——思考——探究——获得结论的认知思维过程,学生为自己的探究结果能被教师和同学认可而倍感兴奋和自豪。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学习了知识,还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3.通过教师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的知识面越宽,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越强。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一位历史教师上了一堂极为成功的公开课,他的每一句话都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当听课的邻校教师问他备这节课花了多长时间时,他答复说:“这节课我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个故事说明了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教师只有努力拓宽知识面,认真琢磨教学艺术,才能引导学生经常保持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现代教师讲课时如果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既显得诙谐,风趣,又不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使学生愿意听并能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长技能。如此,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
如笔者经常引入一些成语典故来吸引学生,讲平面镜这一节笔者先引导学生回忆儿时学习过的“猴子捞月亮”,成语“杯弓蛇影”等。学光的直线传播时讲“凿壁偷光”的故事。
还有,在举例的时候,经常举一些他们日常中经常碰到而又容易理解错的现象,并把这些例子形象化使他们听起来觉得浅显易懂,又感兴趣。
例如,在热现象学习中,学生经常将温度升高或降低说成增大或减小,将吸热或放热说成加热或减热,虽然意思差不多,但同样不符合物理含义。笔者举了这样的例子:笔者说:张三是胖人,李四是瘦子,胖跟粗差不多,瘦与细差不多,我们干脆将张三说成粗人,将李四说成细人得了,你们同意吗?学生哄堂大笑之后,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二、通过培养学生能力、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提高课堂效率
虽然大家早已理解到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学生的主体作用等新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但传统的教育、教学和考试选拔体制决定了人们必须让所有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学习内容。
确切地说,应试教育仍是当前教育的主流。我们所能做的是如何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尽量地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少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物理自然现象进行多方位观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通过“讨论探究”进行分析、推理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实践、思维活动,达到解决问题、学好物理知识的目的。
例如:学习连通器原理时,可要求学生先观察并思考,茶壶的茶嘴为何总与壶盖保持一样高?确定了思考目标,带着问题让学生观察实物,明白茶壶是由壶身和嘴两个器皿构成,教师出示壶嘴去掉一节的茶壶,让学生先猜测,后装水试验,再让学生在茶壶嘴上套接课前已准备好的纸折空心圆柱套管,做改变嘴的长短装水的试验,使学生观察到壶身矮了,将不易随心所欲地倒出水,身高了,水未装满就会从壶嘴流出的现象,以此启迪学生。
在教学中,笔者还经常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直观演示启发、“设疑启发、引趣启发、攻难启发和求变启发等方法的选择,尽可能把讨论探究的问题,设计地新颖有趣。
如:在探究“运动的相对性”时,笔者常借用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配之以图,巧用情景诱发思维。这样不仅直观、生动、形象,而且在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过程中能促使学生身临其境、爱我河山、向往美好的艺术情怀,大大增强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笔者同样做了尝试。
例如:在学习“简单机械”一章时,笔者在让学生复习了以前所学有关摩擦和压强知识,认识了杠杆及滑轮后,发现有些学生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不了解自行车构造,于是笔者布置了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生在家拆自行车,了解它的构造;有的结伴到修车摊观察自行车修理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04.
[3]李磊.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J].中学物理,2005(6).
Abstract:“Qualityeducation”and“Droppingburdens”havebecomebasicrequirementsinthecurrenteducation.Thispaperdiscusseshowtoarousestudents’learninginitiativeandimproveclassroomteachingeffectviatheauthor’steachingpractices.
一、课前准备具目标意识: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习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例如:教学“组合图形”时,可让学生自制七巧板等学具,课上用来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抓住求“面积和”、“面积差”展开教学。
二、新授知识具突破意识:
一般说来,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在新授时,教师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呢?设计练习时就要围绕“突破”二字下功夫,一般地,可以有:
1、基础性练习:新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作铺垫的。例如教学小数除法时,可先复习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先复习长方形面积及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
2、针对性练习:新授后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作文章。例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可先通过确定谁是单位“1”的量,找对分应率,填写关系式和作线段图等练习来分散难点,突破重点。
3、操作性练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通过学生用自制正方形纸对折成二个三角形或把小三角形三个内角对折,拼成一个平角、或者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在桌上拼成一个平角等操作手段来达到目的。
4、口述性训练:通过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理,培养初步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教学一般应用题时,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讲解过后,可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达的意思,试着让学生独立分析,如何从问题推算到条件,对数量间关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三、巩固知识具强化意识:
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化,一般的有:
1、巩固性练习:对知识加深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分数小数
四则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对运算定律的运用。
2、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求三个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可以通过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及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3、变式练习:摆脱学生装一味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变。例如在学生会解基本形式工程问题后,可加强变式练习,可出现全程为“1”的相遇问题,可变换工作方法,出现“合做……完成一半……”、“独做……余下合做……”、“合做……余下独做……”等题目类型,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4、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正反比例应用题”时,除了掌握所教比例解外,启发学生寻找多种解法,可用整数方法解,分数方法解等等,把新知、旧知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四、课堂小结具反馈意识:
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这表明,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值越大,教学效率越高;比值越小,教学效率就越低。提高教学效率,就是要提高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语文教学效率包括知识的数量、能力的训练、思想教育的效果等。决定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但教师因素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一、人格与效率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人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么?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学习这门学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着。
二、思想与效率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引自黄品泉《试论钱梦龙的“人格总体论”及语文教学观》一文。见1990年第6期《语文教学论坛》)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出处同上)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有些小说,为什么学生课下初读时兴味盎然,而在课堂上经老师讲解后反而兴味索然呢?除了与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外,还有一点,就是某些教师的思想观点过于保守,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如学习《故乡》,在分析了闰土的种种不幸之后,一定要冠以这“正是揭示了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的中心(人教版教参云),将一个活生生的闰土贴上历史标签。其实,在文中,作者又何尝没有对“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的悲哀情感呢?由此可见,教师缺乏思想的深度,唯上唯书,怎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提高教学效率呢?
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技艺与效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语文教师必然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
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
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书龙飞凤舞,杂乱无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
语文教师还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体现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贵独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例如教《荷花月色》这篇课文,若逐段讲析,肢解课文,必然使学生感到枯燥,这就需要教者从艺术的角度去发掘。若注重朗读、设置情境,让学生去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那种“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从而深刻地理解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效果要好得多。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做到“五个转变”和确立“四种教学观”。
“五个转变”是指:①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②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③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④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⑤由教学方法的“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四种教学观”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如下四种观念:①整体观。即是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从整体上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等)的积极性,使它合理组合,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②重学观。就是要求教者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地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③发展观。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更重要的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④愉快观。要把愉快因素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数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目标制定明确,便能发挥如下功能: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有定向功能;对教改程序的有效进行,有控制功能;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有协调功能;对减轻学生因题海战术而盲目训练所造成的负担,有效率功能;对教改工作的科学评价和管理,有竞争功能;对统一标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稳定功能。
由此可见,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项的达标要求。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①基础知识方面:结合直观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②基本能力方面:能应用分数表示图形里的阴影部分,能在图中画出阴影部分来表示分数,在数线上标出一定的分数;③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养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并且把这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各项要求组成一个整体,做到在教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全西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科学化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
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象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
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角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堂结构高效化
现代教学论认为:应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变课堂为学堂。据报载,美国中小学校的许多教师每节课只讲10分钟,剩下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问、消化,教师引导、释疑、解惑。无独有偶,国内已有很多学校要求教师一节课最多只讲15分钟,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学效果也很不错。不同的课型有各自的基本结构模式,同一课型的结构模式,也会因教学指导思想的不同、客观教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课堂结构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节奏和高要求,一个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课堂结构,必须具备如下六个因素:构成一个“环环紧扣、层层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相适应;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程度;学生当堂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课堂信息反馈畅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时反愧及时调节;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六、基本训练序列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加强双基(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训练),什么时候加强双基,教学质量就高;什么时候削弱双基,教学质量就下降。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应注意如下问题:①首先应确定哪些是基本训练的内容,然后根据各年级的教学要求,由浅入深地安排,形成一个符合小学数学特点和儿童特点的基本训练序列;②训练的时间多长,数量多少,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以便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③习题的编排应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悦;④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精心选编习题。例如:为引人新课,选编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题、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
以上六项基本要求,体现了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集中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实施这六条基本要求,就能优化课堂教学,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提高数学记忆效果十法
许多数学知识,不仅需要学生理解,更要让学生记住它。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记忆数学知识的效果呢?下面介绍十种方法。
(一)归类记忆法
就是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分类,以便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学完计量单位后,可以把学过的所有内容归纳为五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和容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前四类包括公、市制和换算,第五类包括世纪、年、月、日、分、秒及其进率。这样归类,能够把纷纭复杂的事物系统化、条理化,易于记忆。
二)谐音记忆法
这种记忆法即是利用某些识记材料的谐音来进行记忆,使学生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三)比较记忆法
有些数学知识之间是很容易混淆的,可以应用一些概念的对立关系,抓住概念中关键地方进行比较,便可帮助学生区别和记忆。
(四)歌诀记忆法
就是把要记忆的数学知识编成歌谣、口诀或顺口溜,从而便于记忆。比如,识记分数乘、除法法则,就可编出这样四句歌诀:“分数相乘很分明,分子分母各相乘,分数除法不一样,除数颠倒再相乘。”采用这种方法来记忆,学生不仅容易记,而且记得牢。
(五)理解记忆法
理解是一种有效的最基本的记忆方法,丰富的数学知识,靠死记硬背是容易忘记的,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记牢。因此,对概念、性质的概括、法则的得出、公式的推导等过程都必须一清二楚。比如,各种面积公式,其中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最基本的,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都可以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中推导出来。学生理解了推导的过程和关系,就容易记住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了。
(六)规律记忆法
即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进行记忆。比如,识记公制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现单位的化法和聚法。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联系,即高级单位的数值×进率:低级单位的数值,低级单位的数值+进率=高级单位的数值。掌握了这两条规律,化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规律记忆,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对所学的有关材料进行加工和组织,因而记忆牢固。
(七)列表记忆法
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识记材料列成表格,达到记忆之目的。这种方法具有明显性、直观性和对比性。比如,要识记质数、质因数、互质数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就可列成表来帮助学生记忆。
(八)重点记忆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学的数学知识也越来越多,学生要想全面记住,既浪费时间且记忆效果不佳。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记忆重点内容,学生在记住了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过推导、联想等方法便可记住其他内容了。比如,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者关系中只要记住了第一个数量关系,后面两个数量关系就可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来。这样去记,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提高了记忆的效率。
(九)联想记忆法
就是通过一件熟悉的事物想到与它有联系的另一件事物来进行记忆。比如,从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联想到小数加、减法的法则,由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联想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联想可以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关键词:毕业论文指导;效率;共性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11-02
一、导论
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学计划中关键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整个大学期间综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的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综合反映了大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很好的衡量大学生是否具备继续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国家先后两次决定扩大本科生的招生规模,以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短短16年时间,从1998年的9.8%跃升至2014年的37.5%。在此大背景下,与毕业论文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随之出现。其一,每位教师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学生数量相应上升。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必将对毕业论文教学带来压力,教学资源趋于紧张,毕业论文教学的师生比相应上升。而毕业论文指导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无法像课堂授课一样可以对众多的学生同时传授知识。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上升,中国高等教育一举从精英化时代进入大众化时代,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随之有所下降。因此,对于每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毕业论文指导时间内指导较多的学生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从而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效率,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毕业论文指导环节存在的效率问题
由于上述现象产生的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效率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毕业论文单次指导耗时较长。由于一位导师所指导毕业论文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有时可能达到十几位学生,假设每位学生指导至少10分钟以上,那么一次当面指导总共耗时可能达到3小时左右。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全神贯注的专注时间过长;而另一方面,学生等待被导师指导所需的时间也较长。
2.毕业论文指导中重复性工作较多。在毕业论文指导中有很多环节存在一定的共性,学生写作论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如果指导老师对每位学生都针对类似的问题指导一遍,会有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而且教师也容易感到乏味和疲惫,从而最终影响指导效果。
3.毕业论文指导中容易出现疏漏。由于指导教师精力有限,而重复性的工作很容易使人乏味,因而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可能会容易出现遗漏,忘了对某些学生纠正一些重要的错误,导致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下降。
要解决上述三类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的效率,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对较多的学生实施有效的指导。这已经成为一个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所面临的非常现实的课题。
三、提高毕业论文各环节指导效率的措施
针对上述三类效率问题,可以考虑在毕业论文指导的共性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以提高论文指导效率。对于毕业论文,学校一般会从论文的选题、写作时间、论文格式等方面制定一些一般性的规定,而具体的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正文写作以及收尾检查等工作均需指导教师因材施教,分别指导。不过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中存在一些对所有学生均适用的共性环节。对于这些共性环节,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相对标准化的表格和参考文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以下将从毕业论文指导进程中的五个环节入手,分别提出具体对策。
1.论文选题环节。论文选题是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一般是在当年的12月份进行。在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指导教师可以考虑进行以下工作:①将学生手机号、邮箱分组,方便与学生联系和沟通毕业论文。②编写《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工作安排》文件,在办公桌前粘贴并发放给学生,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整个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安排及相关内容、格式、字数等基本要求。③设计《毕业论文进程一览表》并粘贴出来。可以考虑按毕业论文指导的内容设计该表格,这些内容包括:第一次与导师见面、与导师讨论选题、上交开题报告、上交论文初稿、论文修改稿以及论文最终稿等。待以后学生完成特定任务时,可以记录下其完成的时间。这样做学生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毕业论文进度是否达到学校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同学之间互相激励。④编写论文《等级评价标准》并告知学生。等级主要分为优、良、中、及格,细化每个档次应达到的论文质量具体要求。学生看过之后就会有明确的努力目标,并了解实现目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⑤编写《论文选题及资料查找相关事项》并发放给学生。对于论文写作经验较少的学生可以较快速的熟悉查阅资料的方式和途径。⑥设计《开题报告写法及格式》、《论文写作提纲写法》等论文写作的前期参考资料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向学生群发。
2.交开题报告环节。这个环节一般是在次年的3月中旬进行。在此环节可以做以下三方面工作:①编写《开题报告写法及格式》,并发放给学生参考,指导开题报告写作。通过此环节,学生可以了解开题报告的基本写法。②告知学生《教师指导记录手册》的写法。③约定每周见面一次的时间,要求学生与导师见面时上交至少一章的论文内容,并告知论文第一章即《前言》的写法。这样可以对学生起到定时监督、及时指导的作用,将论文写作和指导工作化繁为简。
3.正文和结论的写作环节。在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前言之后,紧接着在4月份开始正文及结论的写作。可以编制并向学生发放《毕业论文正文写法》等相关资料。简单的来说,正文的写作可以分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在正文写作完毕之后,可以告知学生《结论写法》。比如可以将结论写成三段式:第一段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第二段可以写该选题可能的发展方向;第三段为论文的不足之处。
4.摘要、目录、参考文献、致谢和外文翻译的写作环节。在论文主体部分写作完成之后,通常在5月份学生将开始摘要、目录、参考文献、致谢、翻译的写作。此时可以设计并向学生发放以下资料:《摘要写法》、《目录写法》、《参考文献写法》、《致谢写法》和《外文翻译写法》等。
5.收尾检查环节。最后,最晚在6月初将进行论文最后的修改和格式调整。此时可以参照学校发放的《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对学生论文进行检查。可以重点检查以下四个容易出格式问题的环节:①页面设置;②目录;③页码编制;④表内文字大小。同时可以制作《检查项目一览表》,对照该表让学生互查,教师最终审核以下内容:①各处中英文题目是否一致;②务书是否填写;③中英文关键词是否对应、格式是否正确;④目录中标题页码是否与文中一致;⑤参考文献格式;⑥外文封面的题目;⑦外文原文及译文装订顺序是否正确;⑧论文全部内容是否成功刻录到光盘中,光盘能否顺利读取。通过这样细致的列出检查项目,可以有效的减少错误和遗漏,提高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性。
四、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环节效率的其他对策
如上文所述,毕业论文是对本科毕业生的一个综合考核,教师在有限的精力下需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除上述针对毕业论文指导五个相关环节中的一些策略之外,还可以在前期采取一些对策,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效率和毕业论文质量。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撰写小论文。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写作技巧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适当的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穿插课程论文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可以依据授课的内容,向学生提供一些选题和收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按照专业论文的写作要求撰写课程论文。这样可以让学生习惯论文的基本写作框架,从而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减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量。
2.在大学生训练计划项目中指导学生依据相关选题写论文。为了提高本科生的素质,各个学校都会开展类似的大学生训练计划项目。这些项目实施类型不尽相同,但若可行,可以尽量让参与训练计划的学生依据自己的项目撰写相关论文。如果论文质量较好,可以由教师指导后在杂志上公开发表。如此,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还有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一对多指导论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后续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也日趋普及。计算机辅助高等教育评估是其中一个比较新的分支,它的出现不仅改善了教育评估方式,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传统教育评估方法向高效率、高质量和更加准确可靠的方向转变,促进了教育评估系统的改革,推动了教育评估方法的更新。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则是本科生培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做好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估工作,有助于改进建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遗憾的是,多年来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估工作普遍重视不够,或者虽然重视,却仅仅停留在定性评价的阶段,缺乏准确可靠的评价标准,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将计算机引人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估活动中来,可以大大改善这种状况。计算机具有存储量大、可连续工作等特点,而且利用计算机处理评估材料,获得评估结果,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结果可靠的特点,只要指标体系建立合理,计算机能不受任何人为因素的干扰,提供给教学管理人员实事求是的结果,成为他们工作中得力的助手。为此,我们开发研制了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辅助评估预测系统(以下简称评估预测系统)。
二、评估预测系统的开发研制
(一)基本原理与方法
如何实现评估过程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是开发研制该系统的关键所在。我们依据高等教育评估的原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的量化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毕业设计(论文)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为教师、学生、选题、客观条件四个方面。各方面再细分则为二级指标,如:教师方面分为准备工作、课堂讲授、出勤率、答疑情况、教学方式、教师职称等六个方面;学生方面分为学习态度、平时成绩、计算书完成情况、图纸完成情况、创新情况、译文完成情况等六个方面;选题方面分为结构类型、课题新颖程度、计算机应用合理程度、题目性质、外文资料、创新性等六个方面;客观条件分为设计教室、绘图仪器及图板、机房及出图设施、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等四个方面。
2. 设立评价等级V,V=1好(VI),较好(V2),—般(V3),较差(V4)|。
3. 构造单因素评判矩阵R,
其中,R中每一个元素rij表示第i个评价因素对第j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
4. 设立各评价因素权重集A,例:一级指标权重集八=(0_35,0.35,0.15,0_15),八的取值可根据经验,并依据以往各届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结果经反复试算确定。
5.计算综合评判矩阵
6.对各级指标体系重复步骤
7.计算测评结果
求得最终评判矩阵B该量化模型针对毕业生总体进行评估,评价毕业生的综合质量,改变了过去仅片面地对个人进行评估的状况。
(二)评估预测系统的计算机开发语言
系统采用流行的Windows人机交互式界面,力争做到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根据本系统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我们选用了Windows环境下的VisualBasic5.0可视化编程语言开发本系统。VisualBasic5.0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功能十分强大而又简单易用的可视化编程环境,编程速度快,界面质量高,是编写Windows应用程序的最佳选择。使用VisualBa¬sic语言开发本系统充分体现了本系统处理数据、信息快捷方便的特点。
(三)评估预测系统的总体结构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安装本系统后,启动系统,进人主菜单,依据界面提示您就可以轻松完成评估工作,系统主框图如下:
三、评估预测系统的优点
1. 量化评估,提前预测,动态管理。该计算机辅助评估预测系统能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可能取得的效果进行预测。教学管理人员只要依据该系统的提示输人各项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的参数,系统随即能计算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成绩,从而对各项工作方案的结果作出预测。通过反复改变参数——计算成绩,教学管理人员就能够发现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即哪一项安排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有利的,如果实施下去会取得好的工作效果;哪一项安排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不利的,实施下去必将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绩下滑。这种预测如果安排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之前,管理者就能有效地对毕业设计(论文)方案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满意的效果。我们将99届与往届的工作方案作了一下比较,发现由于老教授退休较多,本次毕业设计年轻教师比例上升,但年轻教师职称偏低,讲师居多,教授、副教授比例严重下降,用该系统初步预测发现毕业设计整体质量将要下滑。根据这个信息,系学术委员会马上采取措施,对年轻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指导教师中讲师一级必须具有硕士学历,且应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在课题选择及指导上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最后经系学术委员会严格审查后方可上岗。再用本系统预测后发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最终得分并未降低,反而稍有提高。目前,99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已经结束,最终得分的确较98届有所提高,与系统预测结果吻合较好。
2. 有效监督,对症下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到中期时,系里为了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监督管理,一般要求安排一次中期检查。该检查能发现一些问题,但对这些问题造成的结果却很难预知。这样的话,发现缺点往往不能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必将导致不良后果。这时,如果用该计算机辅助评估预测系统进行一下“中期评估”,各种问题可能导致的结果将一览无遗,且该系统会帮助教学管理人员清楚地发现各种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绩偏低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对缺点进行纠正,对优点给予肯定,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顺利进行,最终取得优异成绩。例如,99届某老师所带设计组,由于指导教师出勤率过低,中期检查时系统评估预测该设计小组成绩偏低,系领导马上对指导教师进行了批评教育。由于纠正及时,最终这个小组成绩达到了总体平均成绩。
3.总结校核,公平合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系里要对指导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成绩进行评定。由于诸多非客观因素的影响,结果往往难以做到公平合理。此时借助该系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成绩进行校核评估,可使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1:作更加公平合理。该软件是“诚实的检查官”,只要输入的各项参数正确,系统将实事求是地予以评分,这就摒弃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关键词】独立学院 毕业论文质量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055-02
毕业论文写作是对大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和检验,也是衡量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近年来因各种因素影响,独立学院的毕业论文的质量出现滑坡现象。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越来越被用人单位青睐的今天,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应更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规范毕业论文的管理是独立学院的当务之急。本文以笔者就职学校的药学专业为例,对影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进行探析。
一 毕业论文工作的现状
1.指导教师情况
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主要依托母体院校的优秀师资,尽管随着学校发展成熟,引进大量自有教师,但能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师数量甚少。以我校药学专业为例,毕业论文完全由实习基地的带教老师指导完成,虽然在实践中完成论文是一个特色,但因带教老师非本校教师,再对其指导能力、论文指导过程的监控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和提高。
2.实习基地状况
从建校起我校就和一些医院协作成立了兼顾毕业论文完成的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基本保障了学生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但随着扩招,现存实习基地的规模已远不能供应所求。虽然每年都有开辟实习基地的计划,但能带毕业论文的医院却屈指可数。
3.毕业论文管理现状
我校虽然实行院、系毕业论文二级管理工作机制和质量监督机制,严格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过程的管理。但从总体看,分级负责制虽然可以保证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但各个环节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也会出现失效或失真的现象。
二 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
1.参与主体的因素
第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首先,选题主动性差。从选题来源上看,主要是从导师所给的选题范围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只有极少数是学生自己有想法,与导师商讨后定的选题。由于不是主动选题,部分学生没有对论文题目进行细致研究,也不了解论文的写作意义、价值等,书写论文时只是一味地依赖老师的指导,或东拼西凑,影响论文质量。
其次,时间精力投入不足。毕业论文工作一般在第七学期末到第八学期内完成,从导师的选择、选题、开题、撰写论文到答辩都要在这数周内完成,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实际上这期间能全身心撰写论文的学生数量并不多。近年来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加上有些用人单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独立学院的学生,使他们就业压力越发巨大。考研、求职应聘、考公务员等占据了学生的相当一部分时间。相对于就业压力,论文书写的压力就显得无足轻重,“及格就行”是一些学生的“追求”。精力、时间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再次,专业知识根底不牢。在当今的大学生学习中,自主学习较之于课堂学习而言,显得更为重要。“自主学习是一个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学习者基本上不依赖作为教学管理者与方法提供者的教师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的过程”。而部分学生因为自主学习能力差,从不翻阅和专业相关的文献和书籍,以至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加上学校很少有针对学生举行的专业学术讲座,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表现在论文撰写上就是因为学术水平低导致论文深度不够,没有多少实用价值。
最后,写作能力不足。独立学院的入学门槛较普通高校要低,其生源的综合素质也相对低。据调查: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较差反映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表现为书面语基本功差、观点提炼能力弱、只会罗列数据、分析方法较少、外文阅读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等,有些学生甚至连基本的写作格式都不懂。
虽然针对写作不规范问题,已详细制定了写作规范细则,但部分学生根本不阅读,由于是在实习中完成论文,带教老师对论文格式的要求也不了解,所以学生写出的论文格式错误百出。尽管论文在答辩前有格式审查这一环节,但时间短、学生多,错误格式不可能都细致地审到。
第二,指导教师方面的因素。
首先,实习基地质量参差不齐。前文所述,近几年随着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实习医院的缺口也在不断扩大。很多医院愿意收实习学生,但不愿或没有能力指导论文。而现有的实习基地中还有几家基地由于新建设,对本科生论文的指导还没有经验,师生双方还处于磨合期,有学生还担忧毕业论文不能如期完成。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学的知识点也就不同,势必会影响论文质量。
其次,指导力度不够。虽没有教学任务,但实习基地的导师身负临床工作、科学研究等任务,因工作繁忙,导师很少有精力去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课题,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力度欠缺。虽然也有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但一方面能给予学生的课题相对简单,另一方面学生能力有限,导致某些教师对此部分课题不重视,当然也不会花太多时间去指导。
再次,指导能力不足。实习基地的一些导师虽然有丰富的临床或技术经验,且职称较高,但由于他们并非是高校专职教师,虽然自身科研能力强,但因没有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经验,且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论文工作程序不熟悉,很难保证论文的质量。
最后,责任心不强。由于自己非高校教师,指导学生论文也不是教学任务,一些导师对学生的要求并不严格。毕业论文要求一人一题,某些导师为图方便,给予自己指导的几名学生相似的题目,甚至只是把药名进行更改,导致论文内容重复、相似。个别导师对学生上交的设计方案草草过目甚至不管不问。导师责任心不强还体现在对论文审批表、开题报告、指导记录中导师意见敷衍了事,或直接让学生自己填写,甚至指导教师评分也有导师让学生自己打分,造成指导教师评分和评阅教师评分的分差出现过大的怪现象。这种情况下高质量论文根本无从谈起。
2.学校管理环节的因素
组织管理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组织管理出现问题,将影响论文的质量。
第一,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如前文所述我校制定了严格的论文管理规范,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缺乏力度。由于教学管理人员与论文写作的主体间有空间距离,所以不能当面沟通,而单纯依赖电话或邮件联系,不能做到对毕业论文的整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因为管理制度未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选题、学生开题报告、指导过程记录等情况检查也流于形式。
第二,工作效率不高。现在我校的毕业管理工作还未使用教务软件,从论文的选题到答辩的全过程所有信息须教学管理人员手动操作,人工操作难免会有差错,反复查对、修改等致使工作效率不高。
第三,管理人员自身因素。(1)工作繁忙精力不足。独立学院因自身体制原因,相对于普通院校人员精简,以我校药学专业为例,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包括各年级教学安排、考试与考核、实习安排及毕业论文工作组织与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所有相关教学工作。因为工作繁忙,对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投入不够深入,对学生上报的论文资料只能进行常规检查,对所写的内容却关注不多。(2)专业水平制约。由于缺乏药学专业专职教师,受专业水平制约教学管理人员只能按照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对论文的格式进行审查,无法对论文内容进行评价,对于督导组提出的建议也只能在写作规范上进行改进。
三 提高论文质量的意见
1.端正学习态度,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毕业论文撰写是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学生迈向工作岗位前对其综合素质和培养效果的最后一次检验。因此,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对论文写作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
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的因素,可以在学生进行实践前以讲座形式讲解论文写作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技能。另外独立学院在注重实践的同时,也应设计和实施学术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其了解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水平、前沿动态等,既开阔了视野也为完成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注重教师培训
以我校药学专业为例,学生的毕业论文都是在实习基地完成,因此对实习基地与师资队伍的建设,应格外重视。学校应积极开拓优秀教学基地,不仅是医院,优秀的药物研究院(所)、制药企业,如果其具备科研条件及论文指导能力也应纳入基地建设的范畴。
论文指导是毕业论文保证质量的重要因素。指导教师在有丰富知识体系和科研水平的同时,也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因此对于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也要规范管理。在实习前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应到各个教学基地为指导教师讲解实习的要求、论文的写作规范以及论文的管理过程,写作期间还要定期与指导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写作时出现的问题。只有加强与实习基地的交流,提高实习基地的教学能力,才能高质量地完成论文。
3.信息化管理过程,构建相互监督的机制
论文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程序性的复杂过程,用人工管理存在工作效率低、出错率高等诸多弊端,因此采用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强化管理势在必行。其作用不仅是提高工作效率,也使前、中、后三阶段检查公开、透明,保证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毕业论文工作完成的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因此毕业论文质量的保障应全员参加管理。(1)导师应定期检查进度与质量,督导学生按期完成各阶段的毕业论文写作,认真完成各项检查。(2)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同时,也要参与全程管理,对不合格的导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有权要求其指导、管理公开化,尤其是优秀论文评选工作的透明化。(3)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从根本上调动其积极性,才有利于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执行。以上三者相互监督加上督导组专家的全程跟踪会更有效地保障毕业论文质量。
4.打造品牌效应,创造就业机遇
在就业竞争激烈今天,再加上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认可度低,独立学院毕业的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因此独立学院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品牌建设也尤为重要。学校应一方面利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形象;另一方面与医院、企业加强联系,以招聘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渠道,解除就业的后顾之忧,让学生踏实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保证论文的质量。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吸收了现代语言的教学思想, 强调语言功能、意念、结构、话题相结合,改变了传统教材中以语法为线索的编排体系。现代高中英语教材的编排模式, 曾一度使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片面追求教学中的交流化, 不重视或不进行语法教学,致使英语教学中语法被淡化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
【关键词】现行高中英语教材 吸收了现代语言的教学思想 强调语言功能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 职称论文投稿 职称
【正文】
一、前言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吸收了现代语言的教学思想, 强调语言功能、意念、结构、话题相结合,改变了传统教材中以语法为线索的编排体系。现代高中英语教材的编排模式, 曾一度使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片面追求教学中的交流化, 不重视或不进行语法教学,致使英语教学中语法被淡化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把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放在了课程目标结构的中心位置, 并从“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学习策略, 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各方面明确了高中英语实施的目标。但是, 很多在一线工作的教师面对教材和高考还是困惑和无所适从: 现在究竟要不要教语法?教授过程中该如何教授语法?学生该如何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语法知识? 从狭义来看,“语法是研究词形变化和句子结构的科学。”“学语法是为了掌握语言, 不能为学语法而学语法”,“语法的学习不能脱离语言的全面实践。”这是我国公认的英语语法界权威张道真老师的论述。这里我们一定能得到一些启示, 其实, 不重视或不进行语法教学是对语法教学的误解。笔者作为一直工作在基层一线的英语教师,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学生对语法结构模糊, 写作中语法错误百出, 阅读中不能正确理解等等。而且国内外语言教学界都形成了语法必教的共识。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为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流打基础的。语法是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手段, 缺乏语法知识会严重影响运用能力。因此, 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是很必要的。关键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看语法、教语法。
二、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误区实施新教材的几年来, 大部分高中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忽视语法教学的倾向。在教学中, 有的教师过分追求教学过程的交际化,不重视或根本不讲语法,使学生丧失了最基本的分析句子结构、把握曲折附加成份的能力,在言语交际中,遇到与课文内容一致的,张口就来,十分流利,稍加变换便错漏百出,在书写练习和测试中,动笔就错,语言的逻辑和规范性及变通能力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大概有如下几点:
( 一) 片面理解大纲精神,轻视语法教学。教学法的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更新。多年来,“淡化语法教学”的口号喊得很响。新大纲对语法项目的要求降低了,强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许多教师把语法教学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是,语法尽管失去了以前的中心地位,并没有丧失应有的功能。《大纲》中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基本的语法和句法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要发挥好工具的作用,必须掌握其基础语法知识。
【文章来源】/article/66/4386.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趋势。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从全新的角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体现了现代外语教学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的理念。
【关键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 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趋势
【本页关键词】欢迎论文投稿 省级期刊征稿 国家级期刊征稿
【正文】
一、引言近年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趋势。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从全新的角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体现了现代外语教学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的理念。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平台技术支持下,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 即信息的交互性和开放性, 个体交流的虚拟性和个性化特点, 在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无法和所有学生个体交流的束缚的前提下, 使以交流和实践为教学目的的大学英语教学得以真正实现。然而, 随着新教学模式的推行, 有些大学英语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和前景产生了迷茫、惶恐和仿徨, 不知该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扮演何种角色, 如何给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新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进行探析。
二、大学英语教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载体的新教学模式, 具体表现为教学的信息化、数字化与网络化, 即以计算机为辅助教学手段, 将声音、图像、文字与动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打破了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 通过高科技手段, 实现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互动式学习, 确保学生的信息是立体的、直接的、印象深刻的。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 改革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模式, 更新了教学观念, 也对高校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重新定位的问题。
( 一)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1.学习的指导者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教, 亦即传道、授业、解感, 教师只要把知识的内涵讲清楚了, 学生理解了这些知识点, 就算达到了教学目标; 而在以网络和多媒体为基础的新教学模式下, 学习的控制权交给了学习者, 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2.学习的参与者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 教师经常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活动, 自己在教室里“巡视”, 最后在结束时纠正典型错误、问题, 提供反馈信息、建议。然而, 久而久之, 教师与学生会习以为常地把课堂活动视为教学任务去完成, 这样以来, 课堂互动性减弱, 交互式语言教学并没有真正得以实现。其实, 教师也应该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大多数教师可能都有过亲自参与学生活动的经历, 也会发现作为参与者, 教师更容易从活动内部激励活动内容与课堂气氛。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反馈, 他们希望教师更多地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之中。3.学习的促进者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与学生的沟通仅仅局限于课堂与课外面对面的交流, 这种渠道不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而在网络时代, 信息技术打破了以前教师所独享的知识“霸权”和“垄断”地位, 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化。在新教学模式所形成的开放式教育系统, 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得以逐步建立, 教师应成为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学习促进者。
【文章来源】/article/66/4384.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