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

时间:2022-11-18 05:36:27

学校德育管理论文

第1篇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以及高于国家标准的班主任津贴,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如评职指标受限时,确有够条件的班主任,实行校内低评高聘的政策,并与工资挂勾,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巴蜀好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评为巴蜀好职工,进行奖励。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我校多年来重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参与了市、国家级科研实验,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及"以红岩精神为主导的小学生责任感启蒙教育"等。通过科研实验培养、锻炼、提高了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大家思想解放,努力实践,勇于探索,获得了丰硕成果。

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统一用磁砖烧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巴蜀艺术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学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的大型活动传统。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五、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小学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系统论的核心是"整体性原则"。小学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它几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从大教育观的高度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一个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超级秘书网

第2篇

一、他律与自律的涵义及二者的关系

“他律”,指依靠外部力量使人接受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履行一定的道德规范,并依据社会舆论、社会奖罚惩等为动力,促使人在思想上和言行上循规蹈矩。故他律不是重视主体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而是规范人、约束人的东西,泯灭人的主体价值存在;不是靠主体的理性和信念,而是靠外力强制;不是靠人的自觉、自为,而是推崇对上和服从权威;不是靠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的良好运作,而是突出“人治”的色彩。道德他律有权威性、强制性、约束性、被动性、他教性等特点。

“自律”是指个体的人依靠理性、信念和伦理良心,靠内心的自省、自觉和自为,来调节自己,丰富、发展和圆满自己的言语、行为。故道德自律不是靠外部强制性,不是个体的人屈从于外界的控制或压力,而是尊重个体的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强调自主、自觉和自我教育,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智慧和创造力,升华为人的存在价值。道德自律具有特征自觉性、自主性、自教性、内控性等特征。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15)马克思这句话明白无误地就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的关系揭示给我们。这就是说,人的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过程。他律是低层水平,自律是高层水平,达到自律的人思想就解放了,就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道德是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道德的最高境界是道德主体的自律,这也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美学主张。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道德,不仅在于他律能为人的发展提供一种有章可循、相对稳定的社会交往环境,更在于自律本身能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存在价值。

二、道德的困境与出路

道德的困境即道德他律的困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国道德教育现状大量存在“道德规范”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道德教育泛政治化。“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注:德育原理.胡守fēn@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教育界认可的这一观点强调政治而轻道德,德育主要是“育政”,而非“育德”。加之历史原因,道德教育不时被送上政治运动舞台,成为政治的附庸。忽视甚至拒绝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道德情操的培养,驱使他们参加政治学习和政治运动。直到今天往往还以政治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道德品质政治化还在发展,完全混淆、抹杀了道德与政治的界限与作用,践踏了人类道德的尊严。

2.道德教育不以人为本体中心,是被动而不是主动地发展人。人在道德上的发展和完善,应是建立在道德主体性基础之上的。而道德的他律则把受教育者当成一个被动接受道德的“容器”。一种脱离了人对自然的劳动关系而孤立地执著于人际关系的社会体制,即使管理者追求道德的最高精神,也是贫乏的而且一定迟早会腐化为反道德。(注:现代中国社会中精于人事与疏于业务仍是内耗性的“窝里斗”根源)

3.道德教育方法的贫乏。在德育方法上,我国学校教育通常采用说服、榜样、指导修养、品德评价等,这些教育方法本身多少带有强制意味,再加上施教者由于要完成规定教学任务以及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施教过程中强制学生接受的方法也经常出现。这些强制性的“灌输”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心理。

4.法律、法规体系运作不健全。一个知识、文明和进步的国度应该是建立在良好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运作基础之上的,而不是让道德来承载法律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职能。相反,只要国家内部尚未健全发育出来充分体现人民的立法与监督机构,让道德来承载、负重法律,则人民的存在就必然会通过对立的外部“天下”显示自身,必将导致文明的丧失,无序状态社会的出现,专制暴君的横行。现实的情况法律还有待健全和运作须更加有力,道德他律还承载着过多的本该法律所尽的职责,道德自律的建构举步维艰。

走出道德他律困境的唯一出路是道德自律,这是人类文明社会的召唤,是美的理念的一种召唤,是人的价值全面自由实现的召唤。这一理性的呼唤是建立在良好、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运作基础之上的。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用法律取代任何超经济、超社会和超意识形态的意志和权力。在一定意义上带有近代政治现代化的特征。社会主义体制的改革应当正视社会主义历史和现状中前资本主义关系的存在和事实,从综合并发展人类文明的高度去批判地吸收西方民主政治现代化的反历史经验。就道德自律与政治关系而言,二者的功能虽有联系但有区别。政治实质是对社会生活中人们现实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控制,道德自律则是丰富、圆满和发展人。道德适用的范围远大于政治并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每一角落。因此,我们应发挥道德的相对独立性,为道德自律创造条件。在道德的教育方法上,要改变道德他律强制性、约束性等特征为道德自律的内控性、自觉性等特征的教学,突出理性说服,关注爱的施予,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等。

人类是社会的主体,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社会主义为人的主体发展开拓的一切条件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也就是我们冲破道德他律的封固拥抱自律精神的勇气和力量。青少年是中国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庞大的后备生力军,其更应该成为自主自觉的群体,成为道德自律的主体和社会文明的开拓者。

三、自律精神的塑造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青少年身心发展经历了由尚未成熟到成熟的过程。高层次的品德教育(自律)重视青少年学生身心变化发展所表现出特征的正面效应,是更有益于对道德自律精神潜移默化的接受,并融入于自身行为之中保持长久。下面就青年学生自律精神的塑造手段予以阐述。

首先,是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道德自律的重要保证。在自律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培育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必须贯彻民主性原则。教育民主化中师生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合作,以及教师对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关注和尊重。平等才能达到交流,理辩才能分清是非促进共识,促成学生自律意识的提高。

第二,显性、隐性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通过显性课堂教学介绍政治、社会、法律、道德、哲学、文化等,教育指向性明确,就是培育学生具有与社会现实相适应的价值观。即通过学生个体采用“价值澄清”、“明辨”来达到与社会主体价值取向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隐性科学则主要通过“活动教学”,如演讲,主题讨论,辩论等,反映社会伦理、人生价值、政治制度等焦点问题,来提高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增进自律精神。

第三,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校园课外活动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意识,从而建立自律意识。如社交能力的训练,主题日活动,勤工助学活动,联谊活动及形式与内容多样的夏令营等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使学生形成自律、自治、自教的意识,并具有牢固性和持久性。

第四,通过广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德育。广泛、多层次、重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把自己的才识、理想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敬业精神和为自己理想努力开拓的意志和情操,为将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认识就业环境作好心理上的必要准备。如了解社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植树等),参观企业、农村和政府。

自律精神的培养是当今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课题。虽然任何科学理论和道德观念不是自发形成的,在我国法制尚未健全及良好运作情况下,道德理论的反复灌输是必不可少。但我们应从未来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着眼,自律精神的建构更需要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更需要个体自觉、自为的行动。自律精神的塑造不仅是青年学生冲破他律禁固,张扬着人的生命激情,成为道德自律精神的身体力行者,完成和实践着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注:所谓“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语),即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实践“自由自觉”所概括的涵义也包括社会性、创造性诸特性)状态,达到道德美的崇高境界,而且更在于它有助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德育管理;问题;思考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德育的管理。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是农村中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了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所以必须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学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1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学校领导不重视,机构不健全

首先,部分校长没有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所谓的“校长只操两份心,检测成绩和资金。其次学校德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各项德育计划难以得到落实。农村中学都设有主抓德育的副校长,政教主任,下面是各班的班主任,学校的主要德育管理系统就是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这样单一的管理模式,一般的任课教师虽然名义上有德育的责任,但实际上任课教师的任务就是上好自己的课就行了,班级德育活动、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主要靠班主任一个人来完成。学校虽然设有学生会、团委等,但是这些组织往往是有名无实,很少组织活动。学校虽然都有年度德育工作计划,但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这些计划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1.2德育责任模糊,德育工作者积极性不高

倡导落实全员育人、大德育观的背景下,教师的德育观念日益淡化。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害怕承担学生问题带来的责任,工作中只管教学,不管教育,课堂上没有体现德育渗透,对待问题学生不敢管不愿管、放任纵容、很少主动配合管理班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推则推。

另一方面,班主任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严重挫折。教师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往往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较少,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配合。在应试教育和重压之下,个别老师也出现了一些相互拆台的现象,给学生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1.3德育观念陈旧,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不高

面对教育形势的变化,农村中学的部分教师的德育观念陈旧、素质不高,影响了德育的实效。一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仍然习惯以权威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采用强令式、指令式的教育方式,借奖惩权威,专制压服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则,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忽视对学生人格特点和个性发展的尊重,不善于化解师生间的矛盾,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德育的实施。还有不少教师缺乏终身学习观念和自我提升意识,不能主动把握社会道德动态和道德信息,不注重自身道德知识的更新和充实,不注重德育方式方法的改进提高,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特点研究,德育能力落后,德育技巧缺乏,不能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新要求。

1.4教育网络脱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不到位

表现表现在学校方面,学校的教育活动仅仅局限在校园范围内,与社会、家庭联系较少,不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由于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多为“封闭式”,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未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与失败。

2对农村中学学校德育管理问题的思考

2.1加强领导。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

加强学校中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组建一支负责任、能力强、办法多的德育工作队伍至关重要。理所当然,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负责机构是党、团组织和政教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班主任。因此农村中学要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形成(1)在党支部、校长室领导下,由学校中层行政以及班主任为骨干,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2)在团委、学生会、少先队等部门组织下,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工作网络。(3)由班主任全面协调、具体操作,任课教师参与的班级工作网络。在组建德育网络的同时,务必使各科室要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并制订相应的考核要求和奖惩条例,形成较为完备和规范的德育管理制度。校长要做好德育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及时提出改进建议;组织教师认真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以中学督导评估细则中的德育内容为依据,对相关德育工作者进行考核和奖惩。要强化制度导向,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德育成为教育中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的形式,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

2.2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位教师的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在农村中学,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所以明确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的责任,调动其积极性对于学校德育工作就有重要意义。

第一要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学校要翩定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剐,明确班主任的责任,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感。

同时学校要同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首先,对班主任实行目标考核激励机制,提高班主任待遇。学校要建立合理公平的班主任目标考核机制,在班主任完成目标的情况下,提高班主任的津贴待遇。班主任津贴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劳动所得,也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可以更好的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让班主任参与班级学校管理,提高班主任的地位。班主任在班级教学管理上要拥有更多的自,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也要有自己的发言权。班主任只有参与管理工作,才容易产生认同心理,增强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才能强化动机,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要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使道德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普遍存在并居于主导地位。

如果不达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这句人们做熟悉的话就会成为伪善的托辞。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都要以以知识为载体,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要制定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优秀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

2.3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观念的更新,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要做好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要针对新形势下农村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学校要鼓励教师进行德育研究,对德育研究作出成绩的要给予鼓励和表彰,以此调动广大教师进行德育研究的积极性。

2.4加强联系,积极拓宽农村中学德育途径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在当代农村社会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德育具有综合整体的特点,因此,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要形成合力,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是互相割裂。在三者之闭,学校因为具有大批精通教育规律的专职人员而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不但要搞好学校德育,还要积极指导家庭德育,影响社会德育,从而使三者形成一条连续的“德育之链”。

第4篇

1贵在理念,增强角色意识,加强工作中的协调性

在学籍管理机制和体制上,不同高校各有特色。但不管实行哪种管理方式,都要明确"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学为中心"是高校的办学主旨和治学根本,而且学籍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既涉及学生的安全稳定,也是激励先进促进后进的有效载体,学工部门与教务部门在学籍管理工作方面有共同的工作对象那就是学生,有共同的工作目标那就是服务学生成才,二者统一认识,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是做好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证,特别是要强调步调一致的工作理念,即面对一个学籍管理工作项目。学生工作和教务工作两个部门,按照同一指导理念,即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中心,和谐有序的开展工作。每项学籍管理制度的出台,学工部门和教务部门都应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调研,每项学籍管理制度的落实,学工部门和教务部门都应联合下文,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在制度宣传,信息畅通、学风建设、考风建设,学习注册等工作环节上分工负责,协调配合,步调一致,同台唱戏、同时还要注重强化学籍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形成"抓基层、重落实、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和制约机制,教务部门要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和信息反馈工作;学工部门要集中精力把工作重点放在考风教育,学风建设及日常教育上,配合教务部门做好学籍管理制度的宣传工作,强化在校学生的学籍意识,实现学籍教育的全程化和规范化,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遵守学籍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严肃性。

2志在和谐,增强教育意识,加强工作过程中的时效性

学籍管理是对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的管理。其根本就是要稳定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发挥约束力和强制的同时,还要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充分注重学籍管理工作在促进学生自律、优化德育教育和警示违纪学生等方面的作用,特别是要强调"管与育"、"教与学"这两对关系的和谐。工作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是提升学籍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在学籍管理工作的"管"中,切实加强德育教育工作中的"育"、是形成"两手抓、两不误、双丰收"的相互促进关系的关键和保证,在学籍管理工作中药充分发挥评优评奖过程中的育人功能,强化树立先进,宣扬典范的作用,使受奖者得到进一步的激励,使其他学生受到鼓舞;要充分发挥学生学籍处理过程中的警示和导向作用,下力气做好学籍处理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受到学籍处理的学生明白错误的本质,对所受处分真正从内心接受,让其他学生从中吸收教育,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主管能动性,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发挥教学和学生工作主阵地作用,正确把握"教和学"这两个主要环节,倡导和强调理论教学是学生培养全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教师要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强调师德修养,增强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课堂秩序,与学工干部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理论课教师要定期向学生工作部门提供学生的学习及课堂表现,学生工作部门也应主动到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及课堂表现,学生工作部门也应主动建议,使学生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在双方的相互沟通和共同努力下得到妥善解决。再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维护好制度的严肃性和解决具体问题的灵活性之间的关系,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繁琐而又严肃的工作,涉及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处理每一个学籍问题时,不但要考虑问题的本身,而且还要充分关注与问题有关的其他因素,,如学生的心理感受和认知问题,以及学生的人身安全,等等,总之,在处理学籍问题时,要始终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从严管理,严而有格,灵活处理,活而不乱",实现严和活的统一,从而有利地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3重在扎实,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工作中的灵活性

学籍管理的对象是富有朝气的青年学生,他们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因此工作实践中,要注重政策性,原则性和服务性,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紧紧抓住制度建设,注册考试和教育警示三个主要环节。,才能促进学籍管理工作科学规范、依法有效、安全扎实地开展、。第一。要建成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扎实抓好制度建设环节。学籍管理工作原则性很强,处理相关问题要始终坚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不徇私情,在广大学生中形成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氛围,维护学籍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学籍管理工作的杠杆作用,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强调要考虑周全,遵循教育和教育管理的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心理反应和人格尊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引导学习落伍学生重新步入勤奋学习的轨道。第二,要坚持预见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扎实抓好注册考试环节。要在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分析其本质的基础上,对因各种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实行跟踪式的帮扶措施,尽最大努力挽救学生,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对社会负责。另外,学籍管理工作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又因为管理对象的随机因素很多,很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因此,相关预案要不断完善,处理问题时要保证措施果断、流程清晰,从而才能取得管理的主动权,收到较好的管理效果。第三,要坚持教育性和警示性相结合的原则,扎实抓好警示教育环节。在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章制度的同时,还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以教育为主导,以处罚为手段,达到提升学籍管理水平,促进人才培养的目的,在落实学校学籍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把工作做细、做实,特别是在对考试违纪作弊学生做出处理时,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要成立联合处理工作小组,现场办公,在事实认定的基础上。缩短处理时间,处理结果及时公布,增强警示力度,并由相关学生工作干部负责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达到教育和警示广大学生的目的。

4结语

总之,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工作实践中,要树立服务于学生的科学理念,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以高度的责任感不断规范和优化学籍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籍管理的杠杆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郑安波 单位:北华大学美术学院

第5篇

确立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我们应根据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关系的特征,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本精神,从总体上认识这一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这说明我国经济运行的机制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它既不等同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又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有着明显区别,还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单一公有制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商品经济,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其它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有着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并存。它既不同于原始社会的自然经济,也不同于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经济,还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产品经济。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形式并存,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这既不同于原始社会公有制的平均分配,又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按私人占有分配,还区别于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特别要把提高青少年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新人。用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思想文化建设,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所以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这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现实地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个阶段的最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起码的文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起码的公德教育;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正确人生观教育,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主导内容是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理想性内容是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教育要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服务和服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大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说明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都要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纲要》还明确指出:“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这些都是我们确立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与层次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内容

在学校道德教育体系中,确立它的基础性内容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是做一个社会主义公民起码的公德要求,也是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时代的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由于过去一段时间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而又由于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忽视了学校基础性道德教育,如文明处事、礼貌待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讲得不够。尤其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基础道德观念更是淡薄。从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看,礼貌待人,热爱劳动,勤奋求学,爱护公物,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等没有成为普遍的道德行为。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层次中,必须确立它的最基本的内容。要从做人的基本道德入手,从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必备条件入手,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广泛教育。也就是说,从他们接受学校教育开始,就应对其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使他们懂得文明待人、刻苦求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等是一个学生起码的要求。不具备这些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内容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就失去了赖以升华的基础,不重视这些做人的基本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也难以收效。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与人生观教育有机结合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重申:“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这说明,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长期的重要内容。

从当前国际形势特点看,虽然比过去有所缓和,但国际冲突的隐患并没有根本消除,国内外敌对势力总想在中国搞“和平演变”。从文化教育方面看,西方的资产阶级战略家对中国采取了“西方文化合力”攻势,比如,用黄色文化打开中国“市场”,毒害广大青少年;利用西方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腐蚀;极力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鼓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人权自由,使一些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向青少年学生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否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当受骗,失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由此可见,“西方文化合力”攻势,其目的就是全盘否定中国文化,搞乱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实现他们“和平演变”中国的战略野心。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前人的得失中起到鉴往知来的作用,从中国近代史的史实中,我们可以得到深刻的启迪,帝国主义殖民统治者,为防止被统治者的反抗,首先就是使他们忘掉自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今天我们面临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同时又面临着“西方文化合力”的攻势。如果不让当代青年接受中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就很难保证他们在祖国困难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为国分忧,更谈不上历史责任感和为祖国献身。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既是抵御“西方文化合力”攻势的有力思想武器,又是增强青少年学生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感的有效途径,这就决定了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再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教育方面有失误,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教育中关于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不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仅知道中国50几年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新中国是从旧中国演变过来的,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优良爱国主义和文化传统。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数出生在十年浩劫之中,一般都缺乏新旧社会对比的经历和实践经验,缺乏对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还不具备很强的辨别是非能力。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形势下,他们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思考、实践、鉴别,以确定自己的信仰和人生道路。这样就需要我们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这种教育,使他们正确地认识我们今天走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增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的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使他们能够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道路。

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要求我们加强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和法纪教育,培养他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正确的相应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的正确人生观。在当前,就是要引进吸收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和新意识,丰富当代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使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增强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和时代感。这种现实性和时代感就是要教育广大青少年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学校、爱科学、爱劳动,使他们在“五爱”的教育活动中树立自己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性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占居主导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对广大青少年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与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基本制度的质的规定性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在我国人际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为了集体利益,绝大多数人能自觉地摆正国家、集体、个人间的关系,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是我国现阶段的道德主流。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性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重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并非是以淹没个人价值为代价的。相反它是把社会、人民的价值与个人价值科学地结合在一起,从个人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过程中来实现个人的价值。现实地看,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绝大多数人能把振兴中华,把实现与创造社会集体的价值放在首位,这是一种先进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学校道德建设中应大力提倡,积极宣传。也有一些学生奉行贡献与索取等价交换的原则,认为社会集体价值的实现,要充分让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不主张讲奉献精神,这种价值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奉行。对于这点,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我们认为,即使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不能笼统讲等价交换。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还是要把社会主义的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时也要牺牲个人的利益。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行业中,有很多无名英雄,有许多社会主义建设者,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为着祖国的事业,为了集体利益作出奉献和牺牲,在我国航天和“两弹”建设事业中,成千上万的军人、技术人员、专家、教授在大西北沙漠艰苦创业,他们无私奉献,过着艰苦的生活,就是在六十年代初,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日子里,他们几乎断粮了,然而这些建设者们仍然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同志曾说过:“这些专家是靠吃粗粮和喝野菜汤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工作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无法相比的”。在大西北沙漠,这些同志奉献了青春、才能和辛勤的劳动,牺牲了家庭的幸福,他们几代人在那里奋斗,才使我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工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在我国体育战线上,就有许多陪练运动员,为了他人利益和祖国的利益而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在世界冠军的后面有他们巨大功劳和无私奉献。人民战士的楷模雷锋;工人的榜样王进喜;人民的公仆焦裕禄;科学界的忠臣蒋筑英;大学生的榜样张华;老山前线的战士等等,他们的价值观仍然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取向的主流。也有少数学生,奉行利己主义人生哲学,有的人为了个人利益,出人头地,而不顾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甚至还有的学生出卖人格和国格,这种现象在学生中也是存在的。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集体主义教育既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核心。集体主义从原则上讲是以个体、群体、社会的和谐统一为理论前提的。集体主义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思想体系中,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在现阶段,由于市场经济利益关系表现出一个多样性与一致性相统一的特点,因此集体主义就有特定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作为个体存在与发展,又作为类的社会的人存在与发展。可见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是:把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公众利益表现出个体、团体、国家利益的一致性”(《马恩全集》第6卷263页)。这说明集体主义也包含在社会集体中发展人的个性和个人利益。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培养“四有”新人。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贯彻到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就是要树立起个人服从组织,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热爱学校,热爱学习。同时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助,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第6篇

论文关键词:行政系统;德育管理体制;新主体论

中共中央在1994年8月发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都要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不管学校实行何种领导体制,校长都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学校都要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接着,原国家教委又在1995年5月颁布实施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要求:“党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应研究德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任务和重要问题,主持制定德育的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定期分析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德育工作状况。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校长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

以上两个文件都十分明确地规定了学校德育管理体制应当是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这一规定,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党组织既部署又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应当说是一项重大改革。其中对“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新概括,是新中国学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以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理论新突破为依据的新主体论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关键在于党的正确领导与科学管理。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制度和管理体系,把各方面的力量统一起来,形成合力,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为提高德育效果发挥了重大作用。可以说,每前进一步,都要求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理论的突破与之相适应,而《意见》和《大纲》突出强调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正是在总结新中国50多年来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基础上,以德育管理体制理论新突破为依据的新主体论。

第一,“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对传统的一元化领导管理体制予以否定的主体论。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党的组织在大学内公开化和学校党委的建立,学校党建工作得到加强,一些党员干部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使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作用得到实现,党的政治核心地位得到保证。进入60年代后,党对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在党的工作中确立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教育部门的一些负责同志也过分夸大了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在德育领导体制上更加强化党组织的领导作用。1964年以后,一些学校根据中共中央批转的《高等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立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报告》的精神,设立了政治部,作为行使学校党委职能的工作机构和学校主管政治工作的行政机构,实际上进一步消解了校长和学校行政对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使学校德育管理体制逐步走向“一元化”的领导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削弱了行政及教学系统的德育责任,导致了德育与业务工作彼此游离的“两张皮”现象。

第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重新赋予德育管理体制新含义基础上的主体论。长期以来,我们把德育领导等同于学校党委领导,即使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基本上强调的仍然是党委的领导作用,形成了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行政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的工作格局,即形成了党委领导、党委负责,党务系统和党的基层组织负责实施的领导管理体制。《意见》和《大纲》强调要全面认识德育管理体制的新含义,认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和必须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来建设高等学校德育领导体制,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如果说党委领导注重政党的优势,发扬党的战斗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作用,重点是从性质把握德育主导地位,那么“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新体制,重点则是从德育效绩出发,着力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的局面。

第三,“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充分体现德育管理体制构建渗透性原则的主体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每时每刻都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快”、“慢”变量的作用和影响。渗透性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将道德教育的功能目标以一定的载体渗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之中,通过在受教育者周围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丰富多彩并为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对他们进行熏陶感染,寓教育于文化、科技、娱乐、管理、教学活动之中,开发心智,培养能力,塑造性格,陶冶情操,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之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愉快的情绪和环境中,自我感受和领悟“为什么”和“怎么办”,通过量的积累,引起思想发生质的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实质上是在管理体制中建构以影响力和渗透力增强为前提的主体论,而不是过去那种依靠政党行为的控制力——党委“包打天下”的主体论。

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着力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科学性的新主体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迫切要求高校德育在继承以往德育工作优良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增强道德教育的科学性,更新德育观念,充实新的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对德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和创新。建立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正是增强德育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管理载体的体现。

第一,它着力于更新德育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德育管理新体制,必须首先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一是转变德育的功能观,确立政治功能,人文功能和开发功能统一的新观念。当今世界的各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问题上,德育除发挥它的政治功能外,还应致力于研究探索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开发作用,以实现德育的政治、人文价值、思想道德和开发功能的综合效应。二是转变“封闭”、“单干”的小德育观,确立“开放”、“全方位”的大德育观念。我们面临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学校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必须树立开放观念,走向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育人的合力,促进学生的不断全面进步。

第二,它着力于丰富德育内容,变单一型为综合型。德育不仅仅是思想品德教育,而是要把提高一代人的素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德育管理新体制有利发挥行政系统的优势,不断丰富内容,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影响,引导、强化适应市场经济的时间、效率、竞争、开放等观念,提高学生竞争、交往、变通的能力,自主教育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第三,它着力于拓宽德育渠道,变单线型为网络型。现代道德教育要求学校德育与广泛的思想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即有党委、政府、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协会参与的纵向德育工作体系,又有学校和家庭、社会相配合的横向德育体系。行政系统实施的机制有利于学校道德教育围绕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构成多经纬、多渠道、多方位的德育网络,从而把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德育系统与其他部门的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全员德育格局的形成。

第四,它着力于更新德育手段,变传统型为现代型。现代高科技已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拓宽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生活的内容,提高了学习生活的质量,如果德育还使用“我讲你听”的传统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以校长为主实施的体制有利于加大德育经费的投入,更新德育设备,促进德育的信息化,综合化和科学化,实现收集处理德育信息手段现代化,创造新的道德教育感化方式。

第五,它着力于改革德育考评,变阶段性为经常性。传统的德育考评都是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一次,虽然对促进学生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就整体而言未免失之粗放。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机制就将阶段性考评改变为记实考评,以学生的行为记实为依据,评定相应的等级和名次,作为奖惩的依据,使德育变成“硬杠杆”“实指标”,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三、“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注重在德育实现形式多样化上创新的新主体论

在全面认识德育科学涵义的基础上,提出德育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理论,将进一步丰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内涵,大大增强学校德育运行新机制的活力。

第一,德育决策体制与德育实现形式的双重完善是“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运行机制的内在活力。由于道德教育特殊的社会属性,高校道德教育不仅依赖于德育决策体制的力度,同时还依赖于德育实施形成的多样性的支撑作用,“党委的统一部署”就是德育的决策机制,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运行机制则是德育实现形式的表现。

其一,德育决策机制与德育实现形式是可以分开的,并且德育决策机制相对稳定,德育实施形式相对活跃,变化较快。

一般而言,任何一种德育的决策机制及其实现形式,都要适应社会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发生适应性变化,但是变化的程度、形式、节奏却明显不同。一定性质的社会建立起来之后,在社会性质根本改变之前,作为最能体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德育及其决策机制,由于包含着十分明确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不会也不能轻易改变。但德育的实现形式作为一种德育决策体制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为了灵敏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以及切实执行德育内涵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其实施形式必须经常变换,即在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实现形式一定要多渠道和全方位,既需要有政治的、行政的手段,也需要有教育的方式。可见,高校道德教育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并不会改变德育的政治属性,而只是党政密切配合,各有侧重,形成一个整体,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说,德育实现形式的多样性不可能改变德育的基本社会属性。

其二,任何德育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效果的有效发挥,总要依赖于德育实施机制的不断变化和完善。如,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主流社会意识,经历了述而不作——独尊儒家——科举制八股文的考试等各种方式,足见封建社会道德教育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这不但没有改变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性质,反而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强化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可以说,道德教育实施形式作为一种变化的载体,从某种程度上会促进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德育决策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应是德育决策体制发生质变前的一种普通存在的现象。

第二,重新塑造新的德育实现形式是优化学校德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所在。德育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关键举措。从一般意义看,高校德育资源可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涉及德育教学的德育教师、设施、课程等;二是涉及面向学生的党、团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和活动;三是学生在学期间接受德育所需的时间、空间、信息及校内外提供的环境与设施,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基地等。应该说,学校的德育资源并不贫乏,但总是有限的,主要表现在: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能够投人的时间、精力、人力和财力是有限的;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在学期间接受道德教育受一定时间、空间和精神上的限制。有限的德育资源以及加上受教育者发展的社会性实现条件,与社会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要缩小这种距离,客观上要求调整高校德育工作格局,不断创新高校德育的实现形式,使学校德育资源得到最为充分,最为有效的利用。可以说,以行政系统为主实现形式的创新将有助于德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并将成为一个突破口,有助于目前各种德育工作问题的解决。

四、“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落实德育首位的新主体论

实行党委统一部署,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是高校德育运行机制的一项深刻的变革。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机制,并不意味着党委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削弱了,而是旨在理顺领导体制,明确职责,继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德育首位优势。

第一,从德育的属性拓展德育的内涵。高校德育目的的最终实现必须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从而才能真正切实保障德育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的实现。要使以行政系统为主的德育实施体制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最重要的是克服“两张皮”现象的客观存在,使德育实施方式走渗透性和党政密切配合之路,而非德智和党政“分江而治“的道路。特别是改变德育“无所不包”、“包打天下”的格局,而转向为加强和改进党对德育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控制力和引导力。因此,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体制对于落实德育首位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第7篇

大学生德育实践经历高校主体德育模式、学生主体德育模式和双向主体德育模式,目前走向三维立体德育模式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该研究结合各时期德育理论指导下的德育模式理论依据、发展历程、利弊以及创新发展,探究大学生德育模式创新路径以及发展趋势。大学生德育德育模式创新路径高校作为大学生德育理论创新和实践的主阵地,近年来大学生德育模式依次经历了三大探索:高校主体德育模式、学生主体德育模式和双向主体德育模式。随着双向主体德育模式探索实践的主体分离倾向与实用主义盛行,德育一体化与系统化重新得到理论重视,突破德育主体论,构建三维立体德育模式理论模型,多种大学生德育模式的探索实践构成了德育创新路径。一、高校主体德育模式建国以来,大学生德育工作受到理论重视和实践指导。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成为大学生德育的指导理论,苏联大学生德育实践成为中国学习借鉴的模板,高校自然而然成为大学生德育的主阵地,该阶段的德育探索为理论界总结为高校主体德育模式。1.高校主体德育模式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建设论述的主要理论之一,理论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包括德育是一种外在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的社会意识产物。2.高校主体德育模式利弊分析以高校为主体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内容主要围绕两条主线、三个层次、四种载体。两条主线即德育内容紧紧围绕树立中国灵魂、强化国际意识展开教育。三个层次是指德育内容遵循道德发展规律的三个层次:道德认知、道德实践、道德理性。四种载体是指德育内容的践行中依靠德育课程、主题教育、文化建设、活动教育等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和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主体德育模式不断发展完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纳入高校道德教育中。 二、学生主体德育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德育的主体从被动转向主动;德育内容从知性德育转向生活德育;德育的运作方式从群体转向自组织;德育实现方式从理论灌输转向自我实践等标志着学生主体德育模式探索的肇始,高校主体地位日益弱化而学生主体地位相对日益强化。 1.学生主体德育模式理论依据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威特洛克在总结西方教育学多年认知发展、学习模式、学习迁移等科研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学习生成过程模式即学习过程是生成过程。德育同样是学习者自我自觉学习过程,而不是灌输过程。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博瑞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基础上提出博瑞发展模型(即智能发展模型和伦理发展模型)。该模型指出智能和伦理发展四个阶段:二元论阶段、多元论阶段、相对论阶段、实践相对论阶段。2.学生主体德育模式利弊分析2004年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拓展命题。提出利用网络的手段进行学生德育教育,学生主体德育模式主要通过学生自组织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喜闻乐见的德育形式融入德育内容,实现学生自我德育教育,辅以高校常规化德育。 基于对高校主体德育模式的完善和创新,学生主体德育思想获得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学生主体德育模式理论上解放了个性德育,实践中导致高校德育尤其是两课德育工作的形式化与凝滞化,促进了以社团繁荣片面代替道德教育倾向、以学生素质拓展代替全面发展,学生主体德育规避了高校主体的强制性,解决了大部分学生的德育自主性,同时没有妥善解决少部分学生个性德育培养,也没有较好地协调师生双向德育关系。三、双向主体德育模式基于避免学生主体德育模式弊端同时继承该模式的优势,更加妥善处理少部分学生个性德育培养工作,协调师生主体地位关系,双向主体德育模式获得理论支持和实践,核心是协调双向关系,重点是少部分学生个性德育。1.双向主体德育模式理论依据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思想认为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即教学的道德性和功能性相互统一,教学内在目的追求和外在工具价值相得益彰。认知因素的道德素养可以通过一般教学活动获得,非认知因素的道德素养需要通过课堂之外途径获得。2.双向主体德育模式利弊分析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同时,重视高校以及教师的引导性,更加重视师生互动关系中德育。在学生主体方面继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品牌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德育内容融入;在教学方面,不断调整两课计划和内容,更新两课教学形式,通过网络方式授课;大范围推广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介入学生德育过程。双向主体德育模式毕竟为了克服学生主体过重而学校主体地位失衡而开始探索的,首先,不但注重高校主体性同时注重学生主体性并试图平衡双向主体地位;其次,该模式探索一度纠正了学生主体德育模式实践中以校园文化建设代替德育建设的倾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德育困境。 四、三维立体德育模式德育具有层次性,具体表现在三层次:生命教育、公民教育、信仰教育。家庭教育中德育更多倾向于生命教育,学校教育中更多倾向于公民教育,社会教育中更多倾向于信仰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理论上继承德育系统论和德育整体论,在实践中呼吁更多家庭教育的介入和社会组织的德育功能,呼吁高校与家庭、社会组织的合作,鼓励学生经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培育。1.三维立体德育模式理论依据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是大学课堂德育的必要补充,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已为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并被各高校普遍接受。2.三维立体德育模式探索实践高校德育的现代转型首先是德育目标的确立,道德理想人格处在人的高层次道德需要,是一种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具有最高境界的人格典范,反映一定社会在人的道德完善上追求的崇高境界,体现着一定文化在某一历史时刻所确立的理想人格。三维立体德育模式尝试不仅关注道德主体德性发展,还试图突破道德个体发展单独关注,把个体德育发展建立在社会、自然和谐基础上,提高德性发展的维度。 3.三维立体德育模式实践倾向高校德育迥异于一般学科专业化教育,需要长时间、连续的、多方位的配合促进个体认知模式的转变,实现个体内心自觉促使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学术界提出的三级管理网络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补充,一级管理网络由较高威望的专业德育专家组成德育工作指导中心,负责指导全校德育工作;二级管理系统由经过系统专业培训并具有长期工作经验的院系专业德育工作者组成德育实践小组;三级管理网络由学生组成大学生德育自助组织。三级管理网络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动员师生双方优秀人才参与,形成全方位、多向度的个体的与和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常新雨.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990,(11):60.

[2]田小红.西方比较教育发展阶段的知识论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11,(5):34.

[3]李振全.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 2005,(7):17.

第8篇

论文摘要:道德范畴的核心是尊重和公正,道德教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实现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本文拟从复杂性理论的视阈考量中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呼吁构建真正的走进学生心灵的德育。

学校德育管理研究,是当代学校管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复杂性,是一个组织本身所具有的重要特点之一。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学校德育管理的复杂性来分析中小学德育低效管理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中小学德育低效管理、提高德育管理效能的策略。

一、中小学德育管理复杂性问题分析

(一)学校德育管理对象—学生作为个体人的复杂性

人是复杂性动物,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性,其行为是复杂的,有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情感因素,还有其他非理性因素。特别是学生的德育管理,是从学生的思想上人手,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思想的影响是无形的,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出来,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也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

(二)当前德育改革背景的复杂性

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发展的格局,多种文化观念和文化标准彼此之间相互冲撞、交流和融合,既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图景,又产生了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不仅给学校的道德教育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也给学校德育带来了难题。

(三)学校德育评价制度的复杂性

近些年致力于德育评价理论的学者大多都呼吁建立开放性德育评价模式,即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样化、侧重于评价过程和侧重与自我评价。无论是传统的德育评价模式还是新的评价模式,德育评价始终是一项动态性的复杂工作,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评价的主体和客体均是具有主观意识的人,更使评价过程和结果变得复杂化。

(四)学校德育管理环境的复杂性

学校德育的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指的是在学校中影响人的各种观念体系和物质条件。个人价值的不同,致使所形成的各种观念体系会有很大不同,使学校德育环境趋于复杂。外环境是指影响学校德育的所有外部条件,如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社区影响等。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要向前发展,就需要与外界进行信息和物质交流。在此过程中,必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校德育管理的效能。

二、中小学德育管理低效化的成因

学校德育管理的复杂性,使管理中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德育工作者不能及时把握可能出现的情况,不能很好实现制定的德育目标,造成学校德育管理的低效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德育管理的混沌性

复杂科学中的混沌理论有一个特点: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比喻的说法就是蝴蝶效应:输人的一个四舍五人的微小误差,可被系统指数发散串级向上,湍流式放大,对输出值产生巨大影响,使结果变得与预料的截然不同。混沌理论揭示了系统如何进人其复杂的甚至完全不可预测的行为状态:一个初始条件,由于其敏感性,当它达到了一定的域值,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混沌理论告诉我们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某些因素由于初始条件的敏感性,慢慢地积累,达到一定的域值,发挥其负面影响,致使这个学校管理系统陷人瘫痪状态。而这些因素,往往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因素,学校德育管理者经常忽视它们的存在。比如学校广泛存在的“重智轻德、唯分为上”的现象,教师和学校领导人把分数看成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学生的品德教育,长此以往,混沌理论发生效应也是在预料之中,其后果是不可忽视的。

(二)复杂理论中非线性因素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管理者经常运用线性思维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这些线性思维是建立在以下假设之上的:对给定的刺激有且只有一个反应;任何输人和输出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系统恰好是各部分的总和。但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绝大部分都受非线性因素的制约。这些非线性因素使管理的结果有了多种可能,使管理者无法预测未来,继而间接造成学校的德育管理低效化。如果说学校领导者可以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属于学校德育管理中的线性因素,是可以控制和实现的,但是学校德育管理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除了学校主流文化是学校德育管理者可以倡导和间接引领的,除了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非主流文化,是学校德育管理者无法通过线性思维来应对的。外环境方面,学校除了要和政府部门、下属部门、兄弟院校有很好的联系,还要和学生的家庭进行必要的沟通,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纯靠线性的点对点关系可以管理的。所以学校德育管理中的非线性因素不可小觑。

(三)学校德育管理实践中的整体原理

复杂科学的整体原理强调系统要素的协调性,认为系统各部分只有相互协调作用,共同组成整体结构,才能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而在当前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学校的德育管理机构虽然比较健全,但机构之间欠缺相互协作的现象依然存在,上级领导将德育指示层层传递下去后教师和直接德育管理者不能很好地遵守,上级也没有任何检查措施,导致学校德育管理实践低效化严重。整体性和协调性在德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很重要,各个德育部门应该紧密联系,互相协作,把德育目标落到实处。

三、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水平的策略

尽管学校德育在管理过程中受到复杂性因素的影响,使学校德育管理的发展具有模糊性,管理者不能正确地预测学校德育未来的发展。但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管理者也应可处理由于复杂性而出现的问题,并利用其复杂性为学校德育管理服务。

德育管理必须转变观念,确立新的理念,实施真实的德育。笔者认为,真实的德育应该是以人为本,充满人性;应该淡化说教,教育无痕;应该塑造灵魂,充满灵性;应该面向未来,放飞心灵。

(一)德育目标多元化

一是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目标。学校的德育工作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而学生因个体差异、家庭背景、年龄的不同,其德性是千差万别的。德育管理工作采取一刀切的模式,不能因材施教,导致德育工作不能有序开展。我们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不同的德育目标。这需要德育工作者通过家访、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方法对不同学生的道德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以便对制定每个学生的德育发展目标提出正确的依据。

二是允许不同的价值观并存。学生身处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文化相互撞击,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单一的和所谓“标准观念”已不复存在,尊重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德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德育工作者要营造多元价值并存的空间,提供足够多的表达和争论多元化观点的机会,不以个人价值取向压制学生的不同观点,建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允许学生个性化行为方式的存在,时时刻刻把握住学生思想动态的脉搏,不能一概整齐划一,搞一刀切。当然,要对学生出现的有悖社会主流价值的观念进行引导。

德育目标多元化是人性使然,是学校德育管理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建构真实的德育的基础。

(二)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生道德品格的形成不是单靠传授和灌输完成的,而是学生通过自我建构、自我教育的结果。外因只有转化为内因才能真正起作用,学生接受教师的德育灌输只有通过自身内心消化才能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训练。让学生自我确立发展目标、自行确定活动方案、自主体验活动过程、自由发表对问题的见解,自我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行为,让学生在自主的德育活动中汲取德育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德育观。当然,学生自我发展不能否定教师的作用,只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从单纯传授德育知识的智者变成学生的参谋、引路者,为学生制定目标、设计活动时提出参考意见,或在学生迷茫时、价值取向错误时给予适时的指引。所以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德育建设,提高组织效率,注重师德建设,学校德育领导人要为第一线的教师提供更多的“解放”、更多的“援助”,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德育、研究德育,从而不断提高德育的实践智慧。

(三)走进学生心灵世界,还学生一个真实的德育

我们正处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价值冲突。这些价值冲突也冲击着我们的学校德育,由此带来许多困惑,教师为德育的低效而烦恼;家长为子女的道德成长而忧心;社会对青少年的思想面貌多有责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就学校德育内部而言,根源在于学校德育的理念,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没有深人学生内心,没有触及学生灵魂,没有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德育说到底是心灵的培育,“以合乎人性或人道的方式对待人”,尊重、关怀、信任应该成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管理的主要依托信念。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恐惧、害怕容易转化为攻击、仇恨,而安全、信任容易转化为同情和爱。所以,我们在德育中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和谐融洽、安全有序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空间。

走向心灵的德育,就是要求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上,以关注学生心灵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反对目中“无人”的教育,反对把教养与教育割裂开来,反对不能激起学生感受体验的形式主义的活动,要求教师成为有情感素养和能力,能走进学生心灵的人。

走向心灵的德育,包含着三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情感是道德发生的基础。情感的培养不应被视为局部的狭隘的培养目标与教育任务,而是学生道德面貌形成过程的本质。人的同情心、善良、怜悯、敏感性、友谊、义务感、责任感等情感力量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只有在学生体验着这些道德情感,进而达到高尚的情感激动时,道德概念才能变为道德信念。情感的培育不是靠理论的灌输、故意的和人为的做法,而是需要营造丰富的情感环境。情感环境的实质在于,人用心灵来感觉别人内心的极其细腻的活动并通过自己的精神活动来回答它们。

其次,德育是心灵沟通与精神建构的过程。长期以来,德育过程被等同于德育工作、德育活动,注重活动形式和外在化的行为表现等,这是非常不妥的。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形式主义给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儿童和少年做的许多事情没有触及到他们的内心,而仅在意识表面上爬行。只有在人有内在的感受、属于自己的感受时,道德才能在人的心灵中扩展。这种靠内在起变化的质性特征,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性特征。因此,德育的过程首先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过程,只有教师用心灵去感受学生,甚至把全部心灵献给孩子,学生精神建构的过程才成为可能。

第9篇

关键词:德育导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24-04

独立学院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较快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较为自主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种延展和补充。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本科类民营性高等院校,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以及办学理念上,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较大差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规模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来说较小,办学理念上更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同于普通高校在专业学术理论上对学生的更多要求。独立学院更强调对学生在“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等方面的培养,强调自身办学的专业特色和民营高校自主性较大的管理风格。因此,在独立院校这一片“教育特区”,在大学生教育及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相较于普通高校来说,更需要行之有效、完善成熟的教育教学制度。

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实施的一种教育教学措施,这一制度不仅解决了教师授课与对学生管理的脱节问题,更发挥了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人文情怀涵养等方面的导师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过程,是一支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

一、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与必要

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独立学院,由于其自身在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特殊性,这一“教育特区”内教师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成为容易被忽略的一块地方。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优秀德育导师队伍的过程是培养独立学院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过程,更是提升这些教师职业素质、德育品质、人文涵养水平的过程。因此,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育导师制度更是实现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保证从这一“教育特区”走向社会的青年学生的德育、人文、思想政治素养水平的重要举措。

1.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德育导师制度不同于普通高校实行的学业导师制度。德育导师制度既继承了西方早期教育发展中的导师制,也发展了我国普通高校学业导师的优秀因素。德育导师制度不仅是对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的一种全过程关注、帮扶、督促、教育和管理,而且是对青年大学生在数年大学生活中的德育素养、人文涵养、思想政治理论的养成与提升。如果说独立学院侧重于职业技能、专业能力方面对学生的培养,那么德育导师制度则在这一类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同时保证这些学生的“德才兼备”。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育为先”是实现教育本义、保证教育方向正确性的必然与必要。德育导师制度成为独立学院为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量身打造的一种培养机制,是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自身的必然与必要。

2.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思想理论定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于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于独立学院树立的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德育导师制度是保证在这一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职业伦理道德和品性的重要措施。德育导师制度是实现培养和提升青年学生“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体现独立学院培养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君子之风”,这是德育导师制度的重要使命。德育导师制度对德育导师的要求,不单单是对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与课后辅导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德育导师,不仅要具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指导学生德育、人文、思想品德等“软实力”方面的素养以及联系、组织、管理学生的各种应变能力。德育导师不是代替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更不是重复宿舍管理员的职责,而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后,为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在思想道德修养、理性思维、人文知识的情怀和品性涵养上,与学生深刻、广泛地探讨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习惯,培养独立创新的思维,顺利并高质量地完成大学学业。一支专业水平过硬、思想政治理论觉悟高、德育人文修养深厚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成功的关键。

3.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独立学院在办学与管理方面,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有着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它们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向与水平的体现,更是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稳定、教育教学优质的保证。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建设的关键。因为德育导师的质量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性与完善程度的关键。德育导师一般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来担任。这是因为德育导师不是学业导师,不仅要对大学生的学业、学生生活进行指导与管理,还要关注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培养、人文素质涵养、人格品行提升等方面的指导与管理。高校中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中,与学生在德育、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知识等领域的交流最多,对学生的状态最了解。这些教师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学工作,也使他们成为担任大学生德育导师的最佳人选。

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将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职业水平直接延伸到课堂之外,与青年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还加强了在课后课外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德育素质、人文涵养的指导和管理,解决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问题。在德育导师工作中,这些教师不仅巩固、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而且加强了自身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人文情怀,为独立学院优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必要途径。认定德育导师资格,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内容,实施德育导师考核机制等,是德育导师制度的基本内容。

1.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德育导师必须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来担任。这种任职资格确定的理由是,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全校所有学生,在自己所担任的课程任务内,接触、熟悉、指导、管理学生的时机最多,条件最便利,影响最大。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哲学类课程教师的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是对学生影响深远。大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养深度,是青年学生衡量一所大学优劣的标尺之一。德育导师关注学生的思想理论动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些职责内涵要求德育导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最合适的人选。

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在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德育导师制度成为必备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措施,德育导师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所有中青年教师担任,并且将德育导师工作考核与教育教学考核相结合,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只有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水平、授课能力、职业素养、品性涵养等达到德育导师资格认定的要求,才能担任德育导师。因此,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过程,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与水平提升的过程。这些思想政治稳定、职业素养高、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成为独立学院师资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影响极其深刻。

2.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制定德育导师规范,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德育导师这一职责做到名副其实的重要方式。德育导师制度的规范要求德育导师必须做到:第一,是承担学校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教师,且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在这些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中,德育导师必须承担至少一门大学一年级新生课程,力求让大学新生从入学教育开始就能直接接触德育教育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第二,德育导师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教学工作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与教学理论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德育导师的工作既是独立学院管理学生的一种有效制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相对自主的教学管理氛围,利用课后辅导、座谈、讲座、各类竞赛活动、博客、微信群、QQ群等现代网络条件与技术,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道德品行的塑造与涵养,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贴在一起。第三,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德育导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将大一新生的个人信息、入学知识状况与德育导师课堂学习状态、德育活动状况、个人发展(尤其是入学后有入党、考研打算的学生)需求等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重点辅导、督促青年学生。再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学校要求每一位德育导师每学年重点辅导的学生数不得少于所授课程班级人数的20%。在实施了两年多的德育导师制度后,该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和学生德育状态成果显著。

德育导师的职责不仅是针对大学新生,他们对学生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后课外的德育培养、人文素质训练等工作也是伴随大学生的全部大学生活的。德育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是大学生评优、入党、申请学位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德育课程不过关,学生不论专业成就怎样优秀,都不能完成学业。因此,德育导师的评价和德育课程成绩,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此,德育导师职责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为了保证德育导师工作的细致、严谨与公正,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专业水平、自身道德、品性、素养的要求,必然是严格而高标准的。只有这支队伍的建设成功了,德育导师制度的质量才有保证,独立学院的德育教育与管理才能成为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

3.德育导师考核机制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标尺之一。独立学院对德育导师的考核不仅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实施和监管的保证,而且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德育导师不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而且在专业科研领域也要取得相应成果。德育导师的舞台不仅锤炼了这些中青年教师管理学生的能力,而且提升了他们将专业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德育导师队伍的建设,带动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热情,推动他们更严格地要求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德育导师工作成为这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三、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不仅丰富了对现代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理论研究,而且扩大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的视野,为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范例,成为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培养并储备优质教育人才的重要渠道。

1.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是加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独立学院这一类高校中,青年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培养与人文情怀涵养,主要集中在德育政治思想理论课程的设置与人文学科培养方案中。担任德育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德育导师,是实现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与道德人文素养训练的最主要力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和建设,不仅极大地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而且极其深刻地影响了青年学生德育素养的内涵与水平。高校教育,尤其是独立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正确性和进步性的保证。德育导师制度不仅坚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保证了独立学院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稳定与方向的正确,而且活跃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对青年大学生实行导师督导,更加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

2.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设过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导师职责履行、德育导师工作考核,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内容。德育导师制度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力量聚集起来,并且将这一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政治方向、思想觉悟和素养内涵直接定位在高标准的坐标中。实践的效力远远超过了枯燥单一的理论灌输和政治说教,中青年教师在德育导师的工作中必然成长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型,必然在自己的教学、教育实践中成为青年学生的示范与引导者。一支优秀的德育导师队伍也必然是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德育导师制度保证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稳定性和方向正确性,更保证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素质和水平,为中青年教师锻炼职业能力和自我完善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3.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为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空间。德育导师制度的制定、导师队伍的建设、导师工作实践与经验教训等,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论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打开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窗口,是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和校级管理的一个新的理论范例。

4.德育导师制度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的探索。德育导师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独立学院相对独立的办学管理模式,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难度;独立学院学生层次的问题,也成为德育导师工作有效性的严峻挑战;德育导师职责贯穿学生4年大学生活的连续性与时效性,其具体实践的难度问题;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德育导师工作的工作量矛盾等问题。任何一个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都存在一定的经验不足,只有在不断解决问题与完善制度中,才能不断进步,并取得更大成效。

德育导师制度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养、职业水平、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提出了严格要求,进一步加强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研究的深度,拓宽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向。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教育理念和思想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一,“周记一,威烈王二十三年”[M].中华书局,1956.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 困境 模式

[作者简介]梁亚宁(1972-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秦皇岛 066311)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44-02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困境

(一)“德育首位”落实难度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1996年,我国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只有把养成教育、诚信教育与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社会竞争力的人才。当前,虽然高职院校初步确立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但学校教育评估的硬指标仍然指向教学质量和水平。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师生认为,只要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就能找到好工作,导致德育工作严重失位。

(二)学生现实与社会需求差距大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生源的质量不断下降,高职院校录取分数比普通本科院校平均要低200多分,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更差。不少高职学生缺乏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感,诚信缺失,自制力差,盲目追求个性、自我。具体表现为早晨不起床,上课迟到、早退,随手扔垃圾,张嘴骂人,动手打架等。当今社会,企业需要的是具有上进心、专业知识扎实、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不仅看重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也关注人才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但是,高职学生专业知识系统性不强,学习品质和意志品质较差,与社会企业用人标准相差甚远,社会竞争力极弱。

(三)堪忧的网络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政治素质、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德育工作而言,网络利弊兼有。网络中西方自由化、物质化的东西使得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见多识广,更有主见、更有个性;网络的虚拟世界使部分学生沉迷其中,借此逃避现实世界的困难和挫折;网络中的色情、凶杀和游戏使得学生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给德育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二、高职院校强化德育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营造和谐德育环境

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结合学院特色及学生的特点,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严格按照教育部1∶200的师生比例带班,实施辅导员专职化建设;实行辅导员定期培训制度,针对政治形势分析、德育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常识等涉及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各个方面内容开展培训,使德育队伍从专职化向专业化发展,提高整个队伍的德育工作水平;完善德育工作者的管理力度,使之科学化、制度化,使德育工作者明确责任,不断创先争优,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1.建立一支专职化、专业化、稳定化的辅导员队伍。建立一支专职化、专业化、稳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首先,要在待遇上给予适当的倾斜,提高辅导员待遇,形成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的氛围。其次,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时事政治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最后,拓宽辅导员出口,加强辅导员的交流和提拔,激活用人机制,从制度上解决好辅导员的教师编制、岗位津贴、职称评聘、职务竞聘等待遇问题,实现“优出”,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

2.完善辅导员工作考核机制。要建立科学的辅导员量化测评体系,科学考核辅导员,保证工作质量。测评分为月考核和年终考核两部分,采取学生测评、(院)系测评、党委学工部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测评标准按照《辅导员工作管理规定》执行,共包括五十多项指标。在测评中学生测评权重最大,学生对辅导员能否经常深入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及时落实各项工作等方面进行测评,可以直接反映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情况。

(二)完善德育管理体制,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

高职院校在继承原有德育管理模式长处的基础上,吸取大学管理中创造宽松自由氛围的优点,摒弃原有模式中管理过严的缺点,克服过于粗放的弊端,逐渐形成“严管厚爱”的德育新思路。“严管厚爱”即“严在当严时,爱在细微处”。建立在高职院校学生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基础上的严格管理,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可靠保障,是学院责任的体现;爱是学生成长发展道路上的动力和源泉,“厚爱”能激发学生学习、工作中的潜能,让学生的人生道路闪烁夺目光芒。“严管”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厚爱”是为了服务得更好,“严管厚爱”的管理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形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和谐,从而构建了安全稳定和谐的育人环境。

(三)充分发挥两课教学德育主阵地的作用,提高德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两课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基本理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和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研究探讨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主动地适应时代的要求,认真研讨时事、跟踪热点,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事件导问题,以问题引理论,以理论析问题解事件,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回答学生关心的社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难点、热点、疑点,力求做到理论讲透、是非分清、以理服人,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学生自我实践的空间

实践活动是德育必有的形式,是培养学生特长、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极好的舞台,而文化则是这些活动形式的精神内核。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以多种形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搭建个性发展舞台。

1.拓展展示平台,提升综合素质。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展示才能、锻炼自我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可以在原有的课外活动小组的基础上组建青年志愿者协会、沃野文学社、英语兴趣小组、旅游爱好者协会、日语协会等学生社团,定期开展与学生的专业、兴趣爱好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社团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厚德载物”的博爱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以及吃苦耐劳、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都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备德行。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的特点,与时俱进地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绿色课堂”教育活动,规范学生的文明礼仪,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良好品质;可以举办“经典诵读”大赛,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可以邀请专家开设“国学讲堂”,为学生讲读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五)重视特殊群体教育,推进德育向深层次延伸

经济困难学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与资助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德育工作的两个难点。

1.建立经济支持、制度激励与思想育人相结合的资助机制。一是创建勤工助学专项基金,为勤工助学提供有力的保证。开拓勤工助学岗位,建立固定与临时相结合的制度,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同时,吸纳社会资金,加大学院投入,鼓励师生捐款,建立“经济困难生基金”,帮助困难学生渡过难关,顺利完成学业。二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随着国家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及管理愈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必须通过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及资助办法》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明确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管理要求,使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和管理趋于科学化、规范化。三是注重资助同育人相结合。要不断强化贫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指导贫困生自发组织“自强协会”。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培养贫困学生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同时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学校、感恩社会。

2.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心理咨询队伍。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测,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组织学生成立心理协会,“心协”成员出版《心语月报》,创办《心灵驿站》风雨橱窗,通过心理健康周、系列讲座、心理话剧、心理电影、征文、展牌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在一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在二年级开设人际交往选修课。在班级设立专职的心理委员,形成班、系、院三级预警机制。

(六)占领网络阵地,构建德育工作新框架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环境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和新特点。要做好德育工作,作为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者必须主动占领互联网阵地,构建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新框架。

1.以校园网站为平台,搭建多层次的网络体系。在校园网站的基础上,由党总支、学工办和学生社团分别建立党建网、政工在线、青年论坛等独立网站或二级网站,为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搭建良好平台。

2.以形式多样的网上理论专栏为依托,开展德育工作。“党建网”存储大量党史知识和党建资料,既方便学生查找理论学习资料,又是学生党支部开展网上组织生活的基地。“政工在线”开设解读“和谐社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等专题,“青年论坛”开设讨论专区定期组织学生网上交流活动,发表对热点问题的看法,与同学共享和交流学习体会。

3.组建网上德育队伍,加强网上舆情引导,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合力。学工办选派学生网络信息员,组建网上德育队伍,及时捕捉、反馈网上信息,清除垃圾信息,针对社会热点问题,以积极健康的主流信息引导网上舆论,形成正面舆论的强势。

[参考文献]

[1]陈捷.浅谈“德育首位”传统的现实挖掘[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4).

[2]张子豪.探索和创新是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动力[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3]曲洪志.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6).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学;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20-03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学势因

网络管理学是关于网络管理理论与管理过程的科学,网络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互联网延伸,是管理技术和管理理论信息化的体现。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的深入和普及,网络管理已经广泛的运用在高校网络教学、网络德等各个领域。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网络管理学知识开展工作,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同样具有其目的性和自觉性: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性使然。2004年颁布施行的中央第16号文件明确规定了“要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将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确立下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直接与学生接触,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也是班级事务的管理者、组织者。专职教师通过课堂和书本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组织授课、考核考评等过程也是管理的过程。高校教务的管理者、课改的实施者、舆论的宣传者、引导者直接承担着高校的管理、运行责任,是直接的管理者。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与传统管理一样,网络管理包括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反馈等环节,这些环节都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借鉴和吸收网络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可以将网络管理学的科学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绩效。可以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可以充分发挥管理的激励、惩罚、控制、反馈等功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管理的困境

借鉴和吸收网络管理学的知识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在借鉴和吸收网络管理学知识,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网络组织管理不规范,经验管理性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是一种目标管理,最终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普及和建立,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效果的实现。②这一过程,即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的过程。

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网络组织管理上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主要是经验管理贯穿了教育的全过程,影响了教育效果的实现。网络组织管理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实施网络教学的目标不明确、网络管理与一般管理的权界不清、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网络德育缺乏实质性的领导体制和奖惩机制等。在具体工作中,管理理念陈旧,管理知识缺乏,经验管理占据主要位置、缺乏科学的管理思维和方法,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应对不力。这些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科学化的效力。

(二)网络管理过程僵化,缺乏创新和人文关怀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是主要客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的“客体中心主义”,将客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这与当前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方针不谋而合。而在开展网络德育、网络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存在管理僵化、缺乏创新和人文关怀的情况。

一是网络管理主体,即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对自身角色认识不到位。网络管理不仅仅是对具体的计算机业务的管理,更是一种全局化的科学管理方式。高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办公、网络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承担起网络德育讲师、网络教学专家的责任。而由于对这一点认识不到位,使得管理主体的角色、职责单一,认为管理者只负责行政事务,与具体的教学任务无关。管理者只负责发号施令,负责奖惩和监督,这样的理念使得管理者对管理的过程只求稳定,不求突破。管理模式和方法显得单一和僵化,缺乏创新性。

二是具体的施教者,专职教师和辅导员服务学生、服务管理的意识不强。在网络教学、网络德育、网络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没有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尤其是在当下流媒体、微网络全面深入宿舍、深入课堂的情况下,在引导学生应对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舆情等方面关怀不够。利用网络知识,做好网络班级管理,实时了解学生动向,心理变化等方面应对能力不足。在管理过程中,由于对网络管理知识、管理经验的缺乏,使得管理方法简单,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支持。

(三)网络管理机制不健全,效率与效果不成正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网络管理机制不健全,效率和效果不成正比的情况。

首先,管理定位和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聚合力。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人怀疑这样的管理是否存在。在行政管理的主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管理,从属于学校的整个行政权力管辖之下,网络德育、网络教学的管理显得相对乏力。

其次,理论指导具体实践不足,理论借鉴缺乏科学性。网络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不同,网络管理理论侧重于实践指导、机制构建等方面。因此,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学习。目前高校网络德育的管理,主要由与大学生直接接触的辅导员和专职教师承担。因此,从知识构成上来说,辅导员和专职教师对网络管理理论相对缺乏,对理论的运用也缺乏规范化。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网络管理理论的实践指导不足,网络管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较差。

再次,管理机制建设滞后,管理效率与效果差距大。管理要发挥其优势和效果,就不得不保证其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转。在管理中,竞争机制、绩效机制、激励机制、反馈机制和控制机制等都是必须要具备的。而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机制,依然从属于行政管理,网络管理机制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凸显。在追逐管理效率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效果难以呈现,行政管理的高效率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弱效果相对突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学构建

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的重要性,构建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科学管理的认同机制是必然选择。

(一)加强网络组织管理,实现经验管理向规范管理的转变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前提,是实现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必要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网络管理,需要在科学管理的指导下开展。加强网络组织管理,实现经验管理向规范管理的转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出路。

首先,要明确管理目标,建立目标管理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网络管理属于目标管理,通过网络德育平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育、引导,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网络管理的目标,要建立网络目标管理体系保障管理活动的开展。建立目标考核体系、明确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权限职责、建立专门的网络管理队伍、开展网络管理技能培训、建立网络奖惩机制等是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规范管理的基本条件。

其次,要树立科学管理理念,促进网络管理的规范化转型。目前高校德育网络管理,依然停留在经验管理的层面。经验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从科学管理的角度而言,经验管理是基本的经验总结,算不上科学管理的理论。而且由于经验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个体性,因此经验管理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经验很难发挥其作用。因此,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开展管理技能和知识培训,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实现经验管理向规范管理的转变是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如图1.1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的模式构建:

从图1.1中可以看出,学校党委及教务管理者、辅导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三个主体运用网络德育管理平台实施教育,通过实施网络管理的目标化和科学化,最终形成绩效机制,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实现。

(二)创新网络管理方式,凸显教育管理的人文性和服务性

管理的过程对管理目标的实现极其重要,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以计划为中心的、各个管理职能交替发挥作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法约尔的管理理论也被称之为“管理过程理论”。在他提出的14条管理原则中,几乎囊括了管理过程理论的所有思想。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直接决定了管理目标能否实现,管理效果能否达到。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的过程着手,创新网络管理理念、管理方式,营造积极和谐的管理氛围,凸显教育管理的服务性和人文性是应对之策。

一是管理者要更新管理理念,重新认识和定位自身角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既是网络行政管理过程的控制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过程的控制者。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管理是一种全局化的管理方式,网络管理是行政办公与网络德育的契合,管理者应承担起作为网络德育讲师、网络德育专家的责任,既要做合格的行政事务办理者,也要做优秀的德育网络教师、德育网络管理者。

图2.1展示了影响网络德育工作开展的几个主体,学校党委和教务管理者、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德育组织协会构成了网络德育工作的四个主体,其中前三位主体属于网络管理组织体系,四个主体通过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实现。

二是具体的施教者,专职教师和辅导员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意识。管理即服务,这是管理的本质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网络管理中,也要突出这种服务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认真学习和考察流媒体、自媒体、微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影响,在实施网络德育、网络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出现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在网络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应对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舆情等网络管理问题的出现,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和网络班级管理制度,实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和心理特征。要加强网络技能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网络应急处置能力。

(三)健全网络管理机制,实现管理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网络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效率与效果不成正比的问题,应从健全网络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机制的管控作用方面做起。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管理的重要地位,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网络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聚合效力,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有效开展。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网络管理上升到教务管理、战略管理的层面,凸显高校网路德育管理的重要性,尽量减少行政管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的影响和干预。建立与网络行政管理机制相区别的管理机制,形成独立的网络管理体系,实现高校德育网络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改变逐渐被边缘化的局面。

其次,健全和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实现管理效率与效果的统一。要健全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网络管理的组织机制、控制机制、奖惩机制、培训机制和评估反馈机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特点,建立适应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彰显服务和个性的网络管理机制。将管理的效果放在第一位,同时坚持管理效率的提高。实现管理的高效率与效果的高质量的统一,彰显高校网络德育管理的实效性。如图3.1所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的绩效管理过程,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从图3.1可以看出教育主体通过德育网络开展教育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德育目标指导绩效的实施开展,并通过网络管理与控制进行调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绩效改进和导出,完成绩效管理,最终实现网络德育目标绩效。

再次,加强培训教育机制建设,建设网络德育管理队伍。要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为突破口,以高校辅导员和专职教师为主力。组织和建立专门的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管理教育培训,编写管理教材,组织管理竞赛。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辅导员和专职教师的队伍构成,更新管理者、辅导员和专职教师的知识构成,加强管理者、辅导员和专职教师的管理学知识培训。建立培训考核机制,着重检验受训者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实现网络管理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融合,实现理论借鉴的科学化、实践化。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网络管理,需要从认识上、理论上、机制上获得突破。借鉴和吸收网络管理学的知识,不但能够克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网络化、信息化的难题,也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43页。

②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参考文献:

[1]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方世南.网络管理学与管理学科的创新[J].学海,2000,(6).

第12篇

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的队伍,德育教育工作者要有前瞻性的理性思考和研究。学校领导和教师肩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到领导管理的效率、决策,而且对广大学生起着极大的教育示范作用,甚至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注重加强领导和教师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一是抓好领导干部的学习制度。学校应该重视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要求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抓好教职员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学校应要求教职员工每月政治学习两次、业务学习两次,提高师德师风和教师自身素质,进而在全体学生中树立榜样;三是抓好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及教务管理部门应每周安排一次班团活动(时间大约1小时),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政治学习,可以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加强学习,广大师生加深了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了以德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2.抓好管理,建立规章,形成科学的德育管理模式

构建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力保证,近年来,我校坚持“德育为先,以德育人”的工作思路,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在组织机构上,我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补充,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顶层有学校领导统领,中层由各部门负责人指挥,底层有班主任、骨干教师及学生会干部具体实施,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制度上,我校建立和健全德育督导评估制度、德育档案管理制度等,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德育工作实施计划,层次分明、责任落实到人,严格奖惩制度,确保德育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3.抓好载体,力求创新,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值十七八岁,处于人生历程中的第二“断乳期”,也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为青少年成长的“危险期”。如何帮助青少年在其“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他们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课题。针对他们求知欲强、精力充沛的这一身心特点,我们应积极探索实施德育教育的好办法,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1以重大节日为载体,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可利用清明节、“五四”、国庆节、“一二·九”等重大节日的纪念日或庆祝日,组织扫墓、表彰或“树校园新风”主题教育活动;举办读书节、“一二·九”演讲比赛等,使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才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新时期创新精神。

3.2以“献爱心”为主题,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学校青年志愿者的宗旨是“立足校园、服务社区、面向社会”。校团委应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卫生清理、送温暖献爱心、“一助一”帮困助贫活动,使他们在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社区的活动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3.3开展“诚信树人”的主题活动。学校应全面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坚持以诚信教育活动推动“学雷锋、树新风”建设,推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班风、校风建设。“诚信树人”主题教育活动可由学校团委与学生科共同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比如让学生在印有“诚信树人”的巨幅上签名,誓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通过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

总之,学校应坚持以德治校,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在创建德育工作特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探索,深入贯彻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发扬开拓创新精神,把学校德育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把学生培养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用型、技术型、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