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03:28: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专业见习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 学生 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44-0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属于职业英语,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交际能力。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了解学习者要求,并根据轻重缓急程度来安排学习需求的过程(尹春霞,2012)。教师通过需求分析,从而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姬姝(2011)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反复地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调整。需求分析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同时考虑学习需求和目标情景需求。其中学习需求分析涉及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尤其涉及对教材和教法的要求与自我评估;目标需求为分析涉及学习者的态度、动机和目标。满足学习者需求既是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也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因而,需求分析在合理制定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容忽视。基于此,研究者从需求分析理论视角出发研究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说明一点:本研究是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调查并分析高职商务英语学生的需求。
1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是南充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2013级的100位学生。研究目的为通过调查得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操作起来分为三个阶段:(1)课前分析:通过学生背景信息了解学生需求。它包括学习的兴趣、态度和目标,即目标需求分析中的学习者态度、动机和目标;(2)课中分析:它涉及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内容、教材使用、考核方式的要求,即学习需求分析中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尤其是对教材和教法的要求;(3)课后分析:这主要涉及学习成果,即学习需求分析中的自我评估。问卷答案采用单选和多选相结合的选择式,答案从A-K不等,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增加了问题的难度,二是给受试者留有更多思考余地。有效问卷为94份,有效回收率为94%。
2 调查结果和分析
问卷调查情况如下:从课前分析我们得出高职商务英语学习者的态度、动机和目标。55%的学生表示会利用课下时间主动学习英语,20%的学生表示会利用课下时间主动学习商务知识,27%的学生表示会利用课下时间主动参加商务英语相关比赛。这说明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兴趣和态度都有待提高。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商务英语专业,75%的学生选择求职需要,22%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仅3%的学生选择应付考试。这个数据说明学生的学习目的很明确,大多数学生选择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就“我目前的学习目标”这一提问,58%的学生选择商务英语词汇、术语和句型表达,85%的学生选择商务英语听说技能,58%的学生选择商务英语阅读技能,88%的学生选择商务英语翻译技能,88%的学生选择商务专业知识,58%的学生选择人际交往能力,53%的学生选择团队合作技能,70%的学生选择创新思维能力,63%的学生选择自主学习能力,66%的学生选择解决问题能力,42%的学生选择自我评估能力。不难看出学生尤其希望加强商务专业知识和商务英语翻译与听说技能,这对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就“我目前的考试目标”一题,86%的学生选择大学英语四级,73%的学生选择大学英语六级,92%的学生选择专业英语四级,25%的学生选择专业英语八级,88%的学生选择英语职业技能考试(口译、商务、文秘及其它),64%的学生选择课程考试。这表明学生的考试目标也较明确,他们尤其希望通过专业英语四级考试、英语职业技能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因为这些证书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影响较大。相比较,选择希望通过课程考试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至于仅25%的学生选择希望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是因为专八是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英语能力鉴定较有影响力的证书。
课中分析涉及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教材使用、考核方式的要求。首先是对教师要求的调查,50%的学生喜欢有商务知识的英语教师授课42%的学生喜欢英语好的商务专业教师授课,8%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这说明学生偏好英语教师教授商务英语专业课,毕竟商务英语属于英语专业这个大方向,学生喜欢甚至习惯于英语作为授课载体。这也能在“授课语言方式偏好”题目中得到共识,2%的学生喜欢中文授课,11%的学生喜欢全英文授课,7%的学生喜欢中英结合,中文为主,80%的学生喜欢中英结合,英文为主。那么怎样建立一支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又有一定商务知识的教师队伍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重头戏。就对教师背景需求来看,从助教到教授的选项比例变化不大,这说明学生不太在乎教师的职称,他们在乎能否学到实用的商务英语知识和能力。其次是对教学内容的喜好,78%的学生喜欢英语听力,80%的学生喜欢英语语音,63%的学生喜欢英语写作,56%的学生喜欢英语语法,71%的学生喜欢英语口语,75%的学生喜欢商务英语综合课,47%的学生喜欢商务英语视听说,39%的学生喜欢商务英语阅读,没有学生喜欢国际贸易实务。这些结果除了和教师的教学风格有关,还和课型关系较大。我们比较容易看出学生乐于接受英语语音、商务英语综合课和英语听力,因为这些课程建设比较成熟,也容易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情感需要,学生希望通过这些课程来培养商务英语能力。但仅学几门学生喜欢的课型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学习的内容还要满足学生将来职业和个人发展要求,我们需要加强国际贸易实务这一专业课的建设。这说明课程设置需要满足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再次是学生对教材的要求,14%的学生选择翻译版英文教材,48%的学生选择原版英文教材,12%的学生选择中文教材,35%的学生选择双语教材。这说明学生较喜好原汁原味的原版教材,但由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双语教材成为了第二选择。最后是考试方式喜好调查:44%的学生选择试卷(开卷),17%的学生选择论文,37%的学生选择见习报告,76%的学生选择平时成绩,没有学生选择目前比较普遍的闭卷考试。排名前三的为形成性评价、开放性评价和实践性评价,这说明考核应该多样化和尽可能实现教考分离。我们需要通过学生平时表现以持续评价学习成果并不断培养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开卷考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见习报告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新专业知识、做好正确的自我评估以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并提高职场竞争力。当然,论文考核是一种有效地形式,它可以锻炼学生的文献调研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及论文写作能力。但应该增加专业实践性选题的比例,让学生感觉考核方式和市场接轨。从学生对闭卷考试的不支持,我们可以看出应试教育得不到高职学生的欢迎,因为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实用性的职业教育。
课后分析涉及学习成果。在“学习一年商务英语专业课后我觉得以下哪些技能比较欠缺”这一题中,88%的学生选择英语听说技能,37%的学生选择英语阅读技能,75%的学生选择英语翻译技能,58%的学生选择英语写作技能,90%的学生选择商务技能,39%的学生选择人际交往能力,24%的学生选择团队合作技能,64%的学生选择创新思维能力,50%的学生选择自主学习能力,37%的学生选择解决问题能力,22%的学生选择自我评估能力。这说明多数学生对商务英语阅读能力持肯定态度。但除了能看懂相关的英文合同、单证、说明书、广告等,我们还需加强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培养,如商务技能、英语翻译技能、听说与写作技能,高职商务英语不仅要求有专业的商务英语会话、翻译和交流,还要求学生会书写简历、商务函电、合同、广告、通知等。我们更需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能力培养,如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第一,学生对高职商务英语的学习目标和考试目标较明确,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待提高。尤其需要在课内、课外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第二,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师的要求有待提高,首先教师需要是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其次教师需要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和学生不断地交流使得教学信息及时共享。第三,多数学生承认自己商务技能欠缺,甚至觉得自己学习的英语与商务关系不大。可见,目前我市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不够突出商务知识和职业化教学,尤其体现在教材选择和课程设置上。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相关时,即能满足当前社会所需的专业知识,学习才会成为有意义的学习。于此,我们的教材选择和课程设置需要突出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人文素质相结合的整体性、知识性、有效性和发展性以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并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第四,学生不支持闭卷考试,考核形式应该多元化和实践性,如见习报告、平时成绩、论文和试卷,甚至可采用证书认证的考核形式以提高学习针对性和热情。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这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3 结语
本研究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调查和分析是探究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这样能深入了解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以期构建一种适合我市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框架,进而培养出基础宽厚、知识面广,以商务专业为主的“商务+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姬姝.专门用途在英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1(5):136-137.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1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我国在更大范围内、更深程度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些也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作为当今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大多数有英语专业的专、本科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相关课程,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社会需求推动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和科研相结合;教学必须紧贴市场的脉搏。从“产学研结合”的育人模式来看,高职教育应该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专门教育。然而由于一些专科高职院校受到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教育目标不突出、教学体系不合理;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善、专业特色不明显且专项资金匮乏,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备,无法满足国际商务活动的实际需求。
面对国际环境的日益变化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办出特色、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对新形势的挑战,便成为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一项艰巨任务。为此,从实践层面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师结构进行深入探讨显得尤其重要。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实践思路
(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商务英语专业特色体现在“商务”和“英语”的有机组合。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商务技能的掌握,必须与相关知识进行协调;做到有效衔接、以促进各项技能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工作者需要大胆尝试并努力创新,不断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
1、教学方法和手段。商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十分重要。
(1)可以采取将英语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课程讲解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法。在提升学生语言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针对不同课程,分别采用现场观摩、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演讲报告、角色转换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内容教学。
(2)应把教学与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结合起来,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全面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操作规范和专业技术。我们不仅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多媒体、网络课堂、模拟会堂等,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商业动态;还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到相关成功企业参观学习,鼓励其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学习方向、及时调整状态、完善自我。
2、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已经被发达国家实践证实了的一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成功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讲,要培养“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就应按照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特别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获得;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掌握各种关键技能,形成职业能力。
(1)实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分担课程教学: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
(2)各高校可尝试与境外合作办学,提高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水平和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据悉,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现已与英国、日本、乌克兰等国家合作办学,并接受境外人员的访问。尝试这一做法,主要可以通过引进、“嫁接”;了解其他国家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组织;汲取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从而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新途径。
(二)实训基地的建设。实验教学和实训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方式。当今,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重点高校可以享受国家的配套资金支持,而非重点院校及民办院校由于资金缺乏,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难以开展。
1、根据专业的特性和学生的需要,实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各高职院校可利用本校计算机中心,选择一些性能较稳定的标准机房,将其建成“多功能语言实验室”和“办公自动化实训室”。教师在模拟实训中运用系统的教学设计,有目的地创设各种仿真商务场景,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和商务技能的灵活运用。
2、根据高职教育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原则,建立与专业相适应的校外实训基地,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开展积极有效的创业见习,组织学生到相关外贸公司、企事业单位实地考察,了解外贸业务流程和商品产出环节;增强学生对岗位的感性认识,完成理论学习向实际应用的转变。
四、结语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广大教研工作者共同努力;从实践性和可行性原则出发,不断探索、创新、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更有效的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程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8):26.
[2]谭小娅,柳吉良.论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建设[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6.
[3]原庆荣.商务英语学科定位分歧辨析[J].Sino-US English Teaching,ISSN 1539-8072,USA,2009,(4):6.
【关键词】课程体系 改革 目标 措施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07-02
应用英语专业作为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崛起的热门专业,起步于上世纪 90 年代末,经历了一段规模的快速扩张期,目前开设应用英语专业的高职院校已超过千所,成为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为了迎合市场需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于2007年在校企合作单位诺亚舟小新星英语教育科技集团订单支助学生学费的情况下成功开设,2008年开始正式招进5年制自费生,可以算是一个起步比较晚,但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专业。
一、现状分析
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巨大变化以及英语专业人才的与日俱增,从高职院校毕业的英语专业学生由于其文凭和专业能力上的“弱势”,使得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与课程体系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当前对课程理论及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多集中于普通高等院校,导致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上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同于研究型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讲求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化,强调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发展要想突破自己的“瓶颈口”,则必须注重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本位的课程模式,按照岗位、职业所需能力为核心展开。
1.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设置
目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以岗位(幼、少儿英语师资教育方向)为发展点,按照“公共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构建课程组合模式,打破了本科学科课程过分知识化、系统化的倾向,采用模块化课程将相关的职业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相结合,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过基于本专业发展较晚,实训条件差,在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块中缺少统一实践教学环节,大部分学生仅仅只是在大四第二学期的时候统一接受长沙小新星总部派来老师的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因而学生实践教学能力较弱。同时在原有课程设置中,部分课程开设过多,比如综合英语每周达到10课时,并且所使用的教材也比较陈旧,一直沿用新概念英语课本,虽然教材经典但课文中许多词汇及场景在如今日常生活中使用很少,但基本上所有的授课老师依旧按照课本逐课讲解,导致学生五年的时间也只能学到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英语基础仍然非常薄弱。
2.就业跟踪调查情况
自2007年开办以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就充分体现了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自与小新星教育集团正式形成合作关系以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引导和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2012届第一次安排工作就业率就达到了100%,08级毕业学生除17人自主择业,其余全部安排到位,分布到7个省(分别是湖南、湖北、浙江、广东、福建、江西、河北)一个直辖市(北京市),40多个城镇地区,待遇较好,试用期三个月期间包吃包住,工资达1800元,并承诺试用期满后工资达2500元以上。同时根据就业跟踪调查现已工作两年的07级毕业生,工资在4000元—5000元间,工作环境较好,有的学生现已担任学校的领导职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通过跟踪调查也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如少数学生成绩较差,专业技能不强;部分学生好高骛远,对于到基层工作不安心;少数学生的语言能力,肢体表演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也有待加强,以适应就业的人才要求。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1.根据市场需求,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2.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就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报告来看,学生将来从事幼、少儿教育英语的工作,需要在掌握英语各项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幼、少儿实践教学能力。
3.加大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打造“硬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打造“软环境”。
4.研究课程设置的方法,由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课程,尽量走“订单式”培养之路。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根据调查研究及市场需求,开展课程体系改革
1.根据市场需求及毕业跟踪调查报告,结合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同时通过学院教务处、系教研室等部门收集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及教研室老师的反馈意见,提出可行性方案,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
2.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制订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双证书”制度(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二)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推进教学改革
1.英语基础课程要突出听、说、读技能的培养,淡化系统的理论知识,强调实用性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加强课程实践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分比例,给学生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建立由英语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构成的完整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中,每一学期的专业教学都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肢体表演及实践教学能力来展开,其他专业课也要围绕着这条主线进行安排。
2.加强课程内容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可根据授课老师和学生的反馈,并结合学院实际,适时调整教材,编写有专业特色的教材讲义,加强课程内容改革。同时在实践教学课程中如小学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学书画实训等,主要教学内容围绕中小学及幼儿的英语教学工作环节展开,增加学生英语教学实训机会。
(三)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大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更新教学手段。现在湘西职院应用英语专业里基本上仍然是“黑板、粉笔、教材、录音机”的上课模式,每个系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目前尚无语音室,导致英语教学基础设施缺乏,无法满足学生对新式教学资源的需要。今后学院应加大教学硬件设施投入的力度,更新教学设备,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引进到高职英语教学领域。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知识水平,利用多媒体网络创造交际语境,促进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根据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情况整合教学资料,可适当降低课程难度,加大课堂英语活动的比例,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真正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应用英语专业的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标准纯正的语音语调和地道的英语口语水平,而且还要对相关专业领域有所了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能力的需要,必要时还需要给学生补充一些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学院应通过内培、外引、聘任等方式有计划地扩大师资队伍,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技术部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积极创建校外实践基地,学院可以跟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平台,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为学生的就业作好准备。像我院应用英语专业(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方向)除了跟诺亚舟小新星合作外,还可以跟其他培训机构,或联系当地幼儿园、小学作为学生的教育见习和实习的基地,拓宽就业渠道。
四、结语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不仅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而且具有一定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英语人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结合能力素质教育,在分析岗位要求的基础上,实现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专业的发展。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不仅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且掌握儿童英语教学法的应用型高素质英语人才,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完全使用英语进行幼、少儿学前英语教学。我们深感高职教育任道重远,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新问题的解决办法,使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真正能够培养出社会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陈修梅.地方师范学院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巩檀芳.中国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优化初步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4.
[4]盛湘君.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社会需求与课程设置改革[J].韶关学院学报,2006(2).
[5]束定芳.外语教育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童生海.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3).
[7]宋殿娇.当前英语专业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界,2007(12).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英语专业 多元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14-02
1 引言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实践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仲伟合,201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应该“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又进一步明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具体到英语专业则更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在2000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对于实践教学的要求是“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发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仲伟合(2015)指出,“实践教学”在即将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课程体系中也是一个重要部分,旨在强调实践育人。然而当前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相当薄弱,制约着英语类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设计和构建符合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2 研究基础
国内学者对于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秋芳(2014)认为,无论是语言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都需要在实践板块中融合,这种综合性实践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做事和成事的能力。张健(2011)在能力本位思想的指导下构建的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基本技能包括语音、听力、口语、阅读等语言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指笔译实践、口译实践、演讲与辩论、毕业实习等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主要包括毕业论文、科研实践、课外实践活动等。韩红梅(2014)将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内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实践型课程、分散实践和集中实践;课外实践是指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参与、教育实习基地实习等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项目。张建平(2012)结合学校特色设计了“三阶段”式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见习实践,针对性实践和深入实践。文献研究发现,不同院校不同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将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情况设计和构建多元化的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 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3.1 设计指导思想
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多元化的指导思想。首先,多元化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多元化,应该包括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其次,多元化还体现在实践教学内容应多元化,从课内实践到课外实践形式多样,英语演讲、辩论、戏剧表演、经典朗诵、英语故事会、英文报纸编辑、教学技能比赛等。再次,多元化还体现在实践教学的评价形式应多元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尤其在实践教学中贯彻形成性评价尤为重要,建立学习档案,跟踪记录学生在课内外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为实践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实践教学中不仅评价形式需要多元化,评价主体也需要多元化,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学生自评与互评,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
3.2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体系坚持“时间上四年不断线、内容上阶梯式提升”的渐进化、一体化的原则,从大一到大四科学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提高实践内容的层次。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规定了含有课内实践的课程,这些课程贯穿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四年,代表性课程有学科专业基础课模块里的《英语语音》《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笔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口译理论与实践》;专业课模块里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等。各个课程组根据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制定了具体的课内实践落实的形式和考核方法。由于课内实践涉及课程较多,本文不再一一叙述。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是对课内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这里重点介绍一下课题组在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设计。
第一学年:以英语口语、语音、阅读、视听说课程的课堂教学和课内实践为基础,课外实践活动包括:英语电影配音、英语演讲、读书报告会、英语歌曲演唱、英语故事大赛,强化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第二学年:以英语写作、综合英语、阅读课程为基础设计的课外实践活动有英语美文朗诵、英语写作比赛、英语阅读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手抄报制作,英语微电影拍摄,帮助学生继续发展各项语言技能、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年:课外实践活动以英美文学课程课堂教学为基础,组织学生排练莎士比亚戏剧、表演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每年一届的根据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话剧比赛和莎士比亚戏剧大赛已经成为外语系最受学生欢迎的实践活动。
第四学年:上学期课外实践活动以英语辩论、英美诗歌朗诵、笔译口译比赛、教学基本功大赛、课程论文撰写、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为主,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本学年下学期是毕业论文撰写和毕业实习集中实践环节。
笔者所在学校英语专业属于师范类,学生不但要具备一个英语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还要具备从事英语教学的能力,基于此,师范类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还应在构建上述实践活动的前提下设计安排培养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实践活动。为增强实践教学服务于合格英语师资的培养,2015年修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加大了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开设了以课内实践为主的《英语书法与简笔画技能训练》《英语演讲技能训练》等课程,增加了原有课程《中学英语教材教法》课内实践比例,调整并延长了学生集中实践教学的时间。
3.3实践教学保障
四年不间断,内容逐年提升的实践教学设计的实施需要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尤其是课外实践教学方面更需要教师精心的计划和组织,并注意根据学生的需求反馈及时调整和改革不适应专业能力发展的实践教学形式,尤其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应在传统课堂教学、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更积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网络服务于实践教学,构建更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都需要客观科学的评估手段。终结性评价是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估,无法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反馈,运用注重过程性评估的形成性评价,综合使用教师观察、调查问卷、座谈访谈、学习档案记录、学生自评与互评等手段全面鉴定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和进步,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更有利于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此外,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都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成效,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定期到实习基地挂职锻炼,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设良好的实践教学硬软件环境,这些都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
4 结语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的着力点,地方本科院校设计英语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应构
建四年不间断的课内、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的组织、综合评估手段、优秀的师资队伍为保障,实现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韩红梅.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2]文秋芳.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二[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
[3]张建平,周加洋.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6).
[4]张健.应用型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1,(6).
[5]仲伟合.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
[6]仲伟合.《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J].外语界,2015,(3).
1.1时间多用于听课,造成上课时间少
现阶段的教育实习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实习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听课上,从而造成自己上课的时间过少。在检查听课时,对一些院校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教育实习的时间并不充足,不能够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学生、家长甚至是实习的学校对实习生的认识都有一定的偏差。中小学院校普遍的关注升学率,而为了不影响升学率和教学质量,很多学校都不为实习生提供上课的机会,只是让实习生批改作业。这样就造成了实习生没有足够的讲台去充分的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以至于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知识表达、组织教育管理方法和师生互动技巧等教学能力。实习生不能很好的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不能升华自己的教学艺术。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复杂性、创造性和丰富性、教育教学的记忆和内涵都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很难使实习的质量得到保证。
1.2实习生不能规范的设计和书写
板书对实习生进行听课检查可以发现只有少量的实习生可以使用板书和教学简笔画,而大部分实习生都不能够规范的设计板书而且书写差。主要具有下面几个问题:在备课时,学生并没有准备板书,从而造成课堂上的板书不规范,设计不合理,内容没有条理性。整个板书显得凌乱、英语大小写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整体效果差。板书书写的随意,分不出主、副板书,特别是主板书上的内容过多、过杂,分不出上课的重难点以及关键知识,导致重点不突出,并且板书时通常只有文字而没有图形、图表,没有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没有起到突出教学信息的强调功能,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不利于学生领会教师授课的思路,从而达不到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效率的目的。
1.3新课导入方面
部分实习生上课时导入新课环节太过简单,不生动,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甚至与所要讲授的内容无关,导入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4教学互动方面
实习教师在课堂上一般不要求学生起立回答问题,学生很少回应教师的提问,师生之间没有互动,导致教学互动难以展开。有的课堂虽有一定互动,但也仅限于课堂提问,导致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大多数实习生在课堂上只起到一个知识传授者的作用,在讲课时不能关顾整个课堂,照顾全班学生的上课情绪。对于课堂上学生睡觉、说话、吃东西、发呆的情况不知如何处理,从而使得整个课堂显得凌乱,嘈杂。
1.5教态方面
讲课时,实习生在讲台上只是低头讲课或者频繁踱步,或者整节课站在同一个位置原地不动地讲课,教态不自然。
2实习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笔者通过到实习学校检查听课、指导,并进行实地调研等方式,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下面的对策。
2.1重点加强对实习生教学工作的指导
高职院校应从加强实习生的课堂教学技能、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解读以及班级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来指导实习生。高职院校和实习学习的实习指导教师应该联合起来共同的对实习生进行指导。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认真的听取各个学生的上课内容,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另外还需要提高实习生的听课效果,让实习生意识到在听课时,应该从教师的角色和角度去进行听课,注意教师讲了什么、如何讲及为什么这么讲。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备课方法、写板书和教案、导入新课的方法、提问技巧、课堂上重难点的处理、师生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教学技能得到提高。备课还包括备教学理念、备学生、备教法、备教材、备教学思路,另外还应该注意略案和详案之间的关系。加强对知识目标的重视,利用发现法和启发式进行教学,设计合理的课堂情景,对知识进行联想和迁移。最后还需要对重难点进行研究,多次的理解教案、推敲教案,使学生上课时能表现得游刃有余。
2.2加强师范专业建设的优化调整
在开设专业学科知识课程、师范素质拓展课程、教学技能实践课程方面应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及困难做相应调整。在师范专业建设中适当增加教育实习学分,加大教师职业技能课训练,如三笔字、普通话、编写教案、制作电子课件、试讲以及英语教学简笔画训练等。每学期组织学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在教育见习环节上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听取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了解常规的教学技能、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表达技巧、处理课堂应急事件的方法以及进行教学评价等方面内容。高职院校也应长期聘请各个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定期为学生讲公开课或做专题讲座。
2.3加强对实习生的思想教育指导
指导老师到实习学校进行指导,除了指导实习生的教学工作外,还应了解学生在实习学校的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其消除在实习学校所产生的焦虑、茫然情绪。要求实习学生递交实习日志,定期组织实习生开展实习经验交流会和报告会等交流经验和心得,总结教训。
2.4帮助实习生进行角色转换
教育实习要求实习生能够做到“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以教师身份履行其教育教学工作职责。实习期间,实习生既是实习的学生,又是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这使很多学生没有办法适应新的身份,在实习时表现出“身为教师,心为学生”的“重教学轻管理”的形象,不符合教师的身份。为此,高职院校的指导教师应在指导过程中,要加强实习生的角色转变教育,帮助实习生进行角色转变,就在实习学校怎么成为一名教师,怎样掌控课堂,怎样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工作,怎样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处理所在实习学校的其他教师的关系等方面加强指导。
2.5实结
严格细致的实结和经验交流以及多元评价,对加强实习学生对教师的职业感受、自我体会、合作精神、教学团队意识、自我奉献精神的培养很有帮助。总之,教育实结尤其重要,通过实结,学生们能找出差距,发现不足,即时反省自己,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3结语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一、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一)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文件精神及“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为指导思想,以现代教育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地方教育局、地方中学、教育机构为合作伙伴,培养师德高尚、语言功底过硬、教学技能突出、理论基础扎实的、自我发展能力强的高水平中学英语教师,为中学和各种社会办学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合格的中学英语师资。
(二)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集团)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
1.协同合作办学
实施“引企入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开设“卓越英语教师班”。与新东方投资集团(香港)、南宁星火教育、明大教育等教育培训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引入以上教育培训集团落户学校,开办对社会开放的教育培训学校。聘请教育培训集团经验丰富的教师为英语专业(师范方向)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协同制定培养目标、建设课程资源、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设计评价体系。
2.协同制定培养目标
围绕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集团)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3.协同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以新东方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教师教育专业主干课“新东方英语教学法”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
4.协同组织教学团队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聘请百色市教育局中学英语教研员、中学优秀老师、教育培训集团经验丰富教师为兼职教师,加入学院英语教师教育团队,参与课堂教学、学科竞赛、实践教学及就业指导,实行教师和中学教师、教育培训集团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
5.协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引企入校”,把百佳新东方、南宁星火教育等教育培训集团建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培训学校担任助教与教学实习工作,学中做,做中学,是一种在岗式学习,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也可以从中获得报酬。
6.协同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协同研究师范生培养中的重点、难点和其他突出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协同申报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评价体系,校内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校外,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对学生见习、实习的评价。
7.协同开展“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百色市教育局、中学、教育培训集团协同开展教学专项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有计划安排教师各高校或赴境外访学进修、见习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加强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首先,在教学理论讲授课上,教师讲得少,学生讨论活动多;照本宣科少,实际教学问题探讨的多;师生互动多,学生分组讨论活动增加,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通过组织研讨小组、学习沙龙、工作坊、名师讲堂等多种方式与途径,培养学生学习研究兴趣,加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
2.加强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积极建设网络教学环境
不断完善课程资源库建设,加强网上教学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拥有的多间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验室和校园网、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英语在线学习软件以及调频台等现代教学设备与条件,改善课程的网络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构建开放式、立体化评价体系
实践课程评价内容:微格教学技能,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等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期末考试与课堂表现、考勤与学习态度相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毕业论文设计、调查(读书)报告、实践测评等多样化评价方式,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结合见习、实习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真题真做,改变毕业论文设计单一化模式。
二、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培养成效
(一)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成效
1.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语言运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学科竞赛成绩良好2010年以来,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人才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3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
2.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社会服务实践能力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已在百色市东合小学等中小学开展支教活动10余次,参与师生人数达200余人。
3.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科研创新能力
近三年来,参加见习活动近1000人,参加教育教学实习近100人。学生基于实践教学基地的见习、实习活动,撰写教学论文143篇、毕业设计77篇。学生参与教师教研课题近20项。
4.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创业就业能力
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立项42项,其中国家级7项、区级31项。2010年起,在学校、培训机构等担任英语教师的学生有560人,毕业生自主创办培训学校的案例有30多个。
(二)师资培养成效
1.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大为提升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参加广西高校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获二等奖2人次。受聘为广西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受聘为广西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素质提升实验项目”自治区级指导专家2人。指导百色市中小学教师获得各级各类英语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人次、二、三等奖5人次。与中学、企业合作开展教育研究相关课题2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各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教师教学大赛20余项、教学多媒体课件大赛20余项、教学论文获奖10余项等。
2.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近几年,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教师外出到兄弟院校听课、参加专业教学技能培训等近200人次;6人获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双师型教师44人;校外兼职教师共51人。
三、结语
一、“EIO”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提出
(一)人才素质需求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江西省,尤其是赣西北对小学英语教师的需求状况,我们连续三年展开人才需求调查。调查发现: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的英语师资教法陈旧,对新课标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不适应。我区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需要能准确解读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掌握英语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教师的职业技能,具备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各个学校选用英语教育人才时,不是看重学历,而是更注重其英语教学实践技能和经验、沟通协调的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于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EIO”式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运而生。
(二)“EIO”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EIO”式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历经三年的整合与修正。“E”是英语单词employment,表示“就业”。“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在教学内容中实施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岗位适应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I”即infiltration,表示“透入、渗透”,即强化“全程渗透”的观念。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宗旨,在理论课中加入实践课时,在实践性课程中加大实践内容的比重,实现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从入校至就业前的全程关注、全程实施。“O”即英语单词open,表示“开放”。实行“开放式”实践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目标,破除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英语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和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有机融合到课内外、校内外实践中,同时采用有效的评价机制,从而构建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将英语专业技能训练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到每个学期的各阶段课内外教学之中,确定实践课程和实践项目,采用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内容、方法和手段,使英语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形成了一个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紧密配合的有机整体。
二、“EIO”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一)调整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特点
以往的高职高专实践性课程常被作为“附带”课程,典型地表现在实践性和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教育类课程与总课表的比、率明显偏低。针对英语教育人才应用型、技能型特征不明显的缺陷,我们根据就业岗位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模块,对职业能力要素进行分解,与每个学期的各阶段相关课程一一对应。先后增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英语视听说等实践性课程,将多媒体课件制作、英语教育有关技能训练等与英语教师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将英语活动、音乐、体育舞蹈、演讲与口才等实用型课程列入选修课范围,强调教师教育课程的情感培养。至2009年4月,经过多次调整,三年制高职与五年一贯制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课时在总课时的权重比分别达到了58%与53%。主要的实践实训环节包括:(1)必需教育,即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军事训练;(2)基本技能,即英语听说技能、教案设计与教学模拟技能;(3)专项技能,即教师口语技能、英语读写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4)职业综合能力,即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有集中实习和顶岗实习两种形式。从每个实践实训环节的组织落实、监督检查到验收总结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和举措。
(二)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
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是落实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在历次修订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时,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应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精讲多练,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门课程、每个教师的教学之中。授课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课堂讲授、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小论文、研究性学习、课下阅读、课后辅导和网上答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英美文学选读》课程适当以讨论课形式呈现:《英语精读》采用研究式、角色扮演、任务型、模拟教学法等,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英语活动》课程以英语歌曲和英语游戏为手段,把教学模拟作为主要实践方式,在课堂中进行实训。
(三)创设学习环境,拓宽自主实践,
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做到实践教学课内外、校内外呼应。
1.教师主导下的自主实践。为激发学生学习主体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我们编撰了《外语系学生学习指导手册》,在入学教育阶段就安排学生学习,并安排教师进行专题解答,使学生了解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实践要求、实践实训环节,其别制订的“第二课堂活动规定”向学生明确课外实践的必要性。2009年10月,我们建成的省级精品课程《英语精读课程》网站成为良好的自主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在线练习与测试及在线讨论。我们还从课程角度悉心研究、着力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英语活动》的授课教师根据小学英语课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实施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默契衔接的教案计划,选派学生组织我校附属小学八个班级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未进入实践小组的学生可以随堂听课。《英语教学法》与《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开课后,又安排学生分组以活动课形式承担附属小学的英语复习课,并指定老师每周对学生的课外实践进行指导。这种课程实践方式惠及学生与实践学校,深受各方好评。
2.集体活动式的校内自主实践。每学年安排英语技能月与英语文化月活动,规定集体赛事必须学生人人参与;承担我校广播台每天的英语节目,各班轮流做节目,给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口语实践的平台;与外教一起组织学校的每周英语角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积极倡导的校外自主实践。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分散见习,或者在课余时间做公益活动、英语培训兼职、家教。、大学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协会活动也是全方位实践的绝好舞台,学生可以实践英语教育专业技能。
三、“EIO”式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注重实效和过程评估
建立有利于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评价学生的主体性、评价的过程性和评价的多元化。学生的课程成绩由“课堂表现+课外实践+考核成绩”三部分构成,其比例为3:3:4。形成性评价指课堂表现和课外实践。课堂表现包括口试、课堂表演、课堂讨论、见习报告、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其中,自我评价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从而自觉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课外实践的成绩有第二课堂活动表现、校外授课记录或听课记录(或评议等),以及“职业相关证书”的获取情况等。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主动认真地接受技能训练,提高了训练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实践教师也有很大的触动,有利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强化实践教学制度建设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外语系实践教学的教育质量,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及教书育人必备的基本技能,我们制定了“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规定汉语言文字基本功、英语语言基本功、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五项训练内容及训练要求和训练方法,又修订“英语教育专业实训项目及实训考核方案”,其中包括教师口语技能、英语听说技能、英语读写技能’、教案设计、教学模拟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等项目的实训与考核。制定出一系列关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确保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常抓不懈、保障有序,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完善专业基础教学条件建设
作为校级重点专业,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实训条件较优越,现有的语言实验室可同时满足360名学生的语言实践教学。学校定期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及时添置适用、先进的模拟软件,提高教学软件体系的效用。学生课余可利用连通宿舍的校园网及计算机中心的电脑网上平台搜索相关学习内容,上网提交练习、要求教师进行网上答疑或与教师沟通探讨专业问题等。
(四)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
英语专业 实习 收获
因为以前担任小教英语专业毕业班的英语课教师,所以按照学校的惯例,这学期也“顺理成章”地要随毕业生到小学实习。从实习前的试讲,到对学生实习的动员;从到小学联系,到检查学生所写的实习日志(其中又穿插了两周对见习学生的指导);从多次回学校反馈实习的信息,到接受新的实习任务;从小学中的座谈,到深入班级听课,指导学生讲课;从记录学生的考勤,到开展学生的思想工作,再到实习照片的拍摄等,笔者都作了大量工作,力争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以下是笔者带领学生实习后的调研报告,择其主要加以说明。
一、写实习日志的重要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实习生活,挖掘他们要去学的东西,为其即将参加的招教考试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让学生将实习生活中令人感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随时记录下来,并在随后整理成实习记录,以便对自己的思想随时作出整理,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实习工作,不断地取得进步,虽然有时学生写的只有三言两语,但确实对自身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听课及听课的感受
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的实习,在学生实习期间,笔者几乎听遍了每个学生的课,有时是自己单独听,有时是与其他实习同学一起听,有时小学的英语指导老师也加入进来一起听,有时小学英语指导老师还在旁边帮着组织课堂,通过深入听课,一方面,促使了实习生更好地参与实习工作;另一方面,则强烈地感受到了综合课程在小学的体现,感受到了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感受到了生活化在小学课堂的体现,感受到了活动在学生课堂中的巨大作用,同时看到在那么大的班级,小学生天天要交很多作业,感受到了小学老师的艰辛,正是他们的默默奉献,托起了祖国未来的希望,所以社会应尤其对他们要表示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敬。
三、对实习生活的记录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习生活,进一步增进与小学的联系,在学生实习期间,笔者几乎走遍了学生实习的每个教研组,在向小学同行取经的同时,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为了反映学生的实习生活,在听课的过程中,在到教研组的时间,用相机对学生的实习生活都作了记录。
四、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己
让学生在实习之余认真看书,号召他们积极参加四六级、专升本,招教培训和各类招教考试,为学生的前途着想,帮助学生对其未来作出打算。学生在较好完成实习任务、深得实习学校好评的同时,积极进取,努力上进,对自己的学习也有了新的安排,并且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在实习中,学生除了听课、送路队、改作业、当实习班主任,讲课、有的学生还协助所在学校排练六一演出节目,他们的实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实习,同学们普遍感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提高。
1.在实习中,同学们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增进了对小学常规英语教学实然状况的了解。通过实习,同学们对小学的现状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对学生的学习有了更为恰当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更为真实的体验,这些都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第二,作为英语准教师的业务提升。通过实习,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和师范生从师任教技能,克服了胆怯心理,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第三,增进了小教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价值的认可。通过实习,同学们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因而更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
第四,小学英语专业的实习生比以前更加“敢于说英语”了。通过实习,同学们增强了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5分钟的课堂讲授,无疑是口头表达的最好锻炼方式。组织活动更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和才艺。
第五,了解了当今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潮流。通过实习,了解了本专业的前沿科学及发展方向,为更好的有效学习提供了依据。
2.学生个人的实习感触
学生普遍反映,尽管实习中有各种酸甜苦辣,但实习着实让他们“过了一把教师瘾”,以下是学生个人的深切感触举例:
学生T:“这次实习的时间里,我并没有做到一名好老师,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我,但只要有一名学生记住我,那么我的第一次实习就不遗憾了。记得那是第四天,一个学生递来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师,我喜欢你的微笑,当你微笑着走近我时,使我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亲切,我很喜欢你”。这是我在实习里收到的最好的,最值得珍藏的礼物”。
学生W:“带我的M老师告诉我: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
学生L:“我觉得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但老师要认真投入教学,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做老师的目的―把知识真正传给学生。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也是辛苦的,但要做个知识的传播者―人民教师,我要努力学习,将来当一个出色的老师”。
学生Z:“3个月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作一位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
学生B:“整个实习期间,我觉得班主任的工作最令我难以忘怀。由于一年级的学生都还小,自我组织和约束能力都还很差,特别是后进生更差。这就需要老师牵着他们走,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我特别注重对后进生的工作,要实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想,因为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因此,我非常注重我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这方面,我绝不训斥他们,而是耐心地教育他们,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对症下药。制造机会让他们参加班里的活动,让他们知道,老师是重视他们的。学习成绩好只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方面,不能因为成绩不理想就怀疑孩子的能力,因为才能是多方面的”。
学生Y:“时间过得真快,短短3个月实习生活已经结束了。这3个月的实习,使我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我时刻不忘超越自己,面对教育事业时的满腔热情,将鼓舞着我不断前进”。
以上仅选取笔者所带部分实习生的发言作为例子,其实同学们的感受还远不止这些。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综合职业能力
一、就业对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进入跨越性发展阶段,2007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27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分支,也在飞速发展和扩大。随着学生人数增加和来源的分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动机及需要也变得多种多样,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持学生的教育质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社会对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了。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可见,新课改、新课标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多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要改革,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是关键。课程改革最终是对授课的改革,因此,教师的知识、经验和积极参与对于课程改革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云浮市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担负着为粤西,尤其是云浮市、罗定市培养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重任。为适应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及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外语系结合实际,以就业为导向,制定了英语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了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更要多方面培养学生胜任基础教育教学的能力。
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一)现代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培养
1.听说能力突显、注重交际的课堂教学策略
听说能力属于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是学生多元智能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因此,提高学生听说水平,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流能力尤为重要。而要提高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找出适合于他们的教学新路子。现代外语教学关于语言培养方面的理论非常丰富,交际法理论就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指导英语语言交流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系统,它的基本功能是交往和交际,其结构反映其功能和交际用途,语言的基本单位不仅仅是它的语法和结构特征,还反映在话语中的功能和交际意义的范畴。受交际法影响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往往会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倡导有意义的表达,注意语言使用的得体性、教学材料的真实性、教学过程的活动化和活动的交际化,能将真实任务引入学生的语言学习中。”[1]基于上述理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按照目标展示或说明、创设教学情景、师生或生生互动、教师总结等步骤组织教学。
首先,目标展示或说明。教师向学生讲清每次课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任务,目的是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掌握的目标上。目标不清,学生将感到困惑、无所适从、浪费时间,导致课堂听说训练无效,甚至课堂秩序混乱。
其次,创设教学情景。建构理论认为,人是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和构建者,知识的建构是在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教师应创设有丰富信息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最恰当最真实的语言信息输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真实的环境或者图片等方式创设教学情景,以这些真实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到英语语言学习任务中。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也认为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置身于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可以将英语课堂教学系统中的主体(学生)、客体(英语)、教师和环境四要素紧密联系起来。情景教学理论吸收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优点,就学习环境来讲,提倡学生的学习应该发生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就学习内容来讲,强调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指导学生探索并解决问题;就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而言,情景教学强调主动参与性、灵活性、情境性等知识价值要素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从教学模式上来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一种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和交往-交流智能。在互动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启动和指导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顺利实现的前提。当然,互动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并使他们在外语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这一能力。
2.多方面语言综合能力并重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著名教育家科德说,“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2]56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多感官参与学习的活动,例如,视(图画或文字)、听(录音)、唱(英文歌曲)活动相交替,说(口语)与(角色)表演活动相结合,以训练学生多方面的智能。这方面成功的案例当数课堂中的即兴5分钟表演,表演围绕一定主题,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创作,教师随机指定一组(2至5人))学生进行表演,时间为5分钟。要求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内至少有一次上台表演的活动,此项活动必须用英语进行。该项活动至今已经实施一年有余,总的来讲效果非常好。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团结协作精神。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创设相关的情景,利用直观教具或实物,把游戏引入课堂,模拟生活,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英语与交流英语;根据学习的阶段,把语言学习与智力开发相联系,通过作业、小组研究项目和讨论,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合作能力、自我认识等各方面智能;运用各种评价工具,评估学生的智力表现,促进他们综合地运用多种智力,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英语课堂教学也是生命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养成快乐而自信的学习心态,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3.建构立体式的课外自主学习平台
学校课堂中的教育就像一座冰山的顶端,它只提供学生在校期间所获知识的一部分,大部分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课外而获得的,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通过课外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有专家指出,“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实践机会由于教师素质、班级规模和学生素质等的原因,实践机会是非常有限的。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真实交际的环境中对语言的应用。任何有组织的课堂教学都难以为所有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使用环境。”[2]1因此,建构立体式的课外自主学习平台就有了必要性。为了使学生通过课外自主学习达到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目的,我们采取以下措施来确保训练的质量。
首先,以英语协会和校园英语角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交际和口语能力。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我们尝试创建英语协会和校园英语角,将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交际需要;其次,重视网络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专家指出:“网络教学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的特点,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3]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明确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二)就业导向下的教师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1.“两笔四项”教学基本技能训练
“两笔四项”技能训练中的“两笔”是指对学生进行钢笔字、粉笔字的训练;“四项”技能训练是指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英语儿歌、简笔画、教学游戏组织等中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此项技能训练以提高职业基本技能为中心,以口语表达、汉字书写、课堂教学、艺术修养为技能训练基本点,训练中小学英语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学形式以实操为主,教师指导、督促为辅,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两笔四项”技能训练每周开展一次。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每周写两篇(版)钢笔字和粉笔字,要求书写要规范、清晰、平行整齐、间隔适度。训练时有教师在场指导,每月评选一次,以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小学英文歌曲教唱、简笔画、英语教学游戏组织等更是中小学课堂上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对于英语儿歌训练的要求是,学生要熟练掌握中小学英语课本所有英文歌曲并能进行教唱,训练时指导老师现场指导,并在期末进行考核。对于英语教学游戏组织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50个常用英语课堂教学游戏的组织方式,训练时学生按要求组织一个英语教学游戏,整个过程要做到有组织、有条理、有秩序、有效果。对于简笔画训练的要求,学生能用硬笔(钢笔、铅笔或粉笔)在一分钟内完成任务或动植物简笔画一幅(指单独物体)或日常用品简笔画二幅、几何图形简笔画四幅。
2.见习、试教
通过见习,使学生初步接触真实的课堂教学,体验真实的教育教学氛围,增强其从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初步基础。见习的途径是让学生到中小学听各种类型的课。通过听课,让学生了解课堂基本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课堂气氛的控制,板书的规划与书写,初步接触教案的书写,课堂听课记录的书写等。
在见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试教技能训练。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试教指导教师。试教内容包括:教案编写、说课、试教、课件制作等,并对每项内容制定出相应的操行标准。在试教过程中,随机巩固英语字母、国际音标、朗读、课堂用语、钢笔字(英)、粉笔字(英)、普通话、英语儿歌、简笔画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试教形式的设计与实施:以教师听学生试教为主,通过评议学生的试教,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出优缺点,最终让学生掌握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技巧。试教的作用在于,通过对中小学英语课堂授课的实训,让学生掌握英语教育、教学必备的基本技能,熟悉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以后实习、从教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试教的指导以宏观指导为主,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不规定统一的要求。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编辑出版的《教育展望》期刊曾指出,“对于实习教师和教学实习生,不应仅以规定的一定方式训练他们使用一定的技巧,而应以适应性的、提问式的、批评性的、发明创造性的和自我审视的方法向他们传授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心理学方法。他们必须有权去掌握这些技艺,这样他们就能在多种情况下灵活地运用它们。”[4]
3.培养反思能力
目前,在国外师资发展中提倡发散性教学模式(reflective model),其目的是在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师范生“学会教学”。作为未来的英语教师“如果不能不断学会教学,那他就不可能不断地教学生学会学习”[5]。对自身的教学法实践进行思考,使之系统化是教师提高职业水平的最好方法。教师只有培养了批判性反思的能力,才能改进其实践。
近些年来,在我国也有诸多学者提出“教学反思”及“反思性教学”。要使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全面发展,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关键要培养他们反思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见习、试教、听报告等诸多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提高其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32.
[2] 杨晓任.英语教学与课外活动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杨连瑞,肖建芳.英语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283.
关键词:ESP;商务英语报关;项目化教学;内地民族高校
商务英语作为外贸业务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曾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之时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生机与活力,对推动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根据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世界经济在政策刺激下维持“弱增长”格局,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成为世界经济弱势复苏的重要特征。在整体经济环境低迷,外贸业务萧条之时,如何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一专多能型”、“复合应用型”人才,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加学生的就业率成为许多内地民族高校的重点考虑之一。办理海关进出境手续报关是必不可少的一环。2014年得益于“三令优化合一”政策的实施,注册报关企业激增,而2003年-2013年,注册报关员仅有182337人。按照一个自理报关企业配备五个报关员的标准配置,人才供需差距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商务英语增设报关方向既抓住了市场发展的契机,又有利于整合课程的资源优势。
一、内地民族高校商务英语报关的教学现状
(一)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目前,许多内地民族高校商务英语报关使用的教材不外乎以下两种:一种是与“一本”、“二本”相类似的教材。这主要是由于国内针对报关的教材开发力度不够,连本科规划教材也只有有限的几种,适合于高职院校的更是少之又少。这类教材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研究,在教材的编排上忽略了报关工作流程的连贯性,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也不够,与内地民族高校“重应用”、“专技能”的教学方式相去甚远。另外一种便是直接采用报关员考试培训教材。此类教材价格昂贵,篇幅过长,涉及面广,重点不突出,根本不适合内地民族高校正常教学应用。[1]
此外,报关课程带有一定的政治性和时效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某些重大国际贸易条款会进行增补、修订,这就要求调整相应的报关内容,甚至颠覆以往的专业知识体系。而大多数老师在上课时会以课本为蓝本,无法及时把握相关的政策变化,进行相应的知识补充,往往会影响教学效果,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学错误。
(二)教学难点不易消化
对于报关方向的学生而言,报关课程之难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鉴于进出口货物的各自特性及其不同类别,在通关过程中,海关也会对其采取相应的监管。作为初学者,学生要在识记的基础上熟悉各类通关货物的报关流程,理清不同类别货物的监管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瓶颈是识记量大,重点不突出,所学知识全新,这也是一大较难突破的教学难点。二是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填制。报关单的填制特别繁复,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外贸单证业务知识以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才能较好地根据海关总署制定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以及相关原始单证对应报关单上的40余个项目进行填制。在很大程度上,报关单填制的正确与否与学生的业务水平密切相关。除此之外,由于全部是英文原始单证,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而言,难度很大,工作不易上手,易产生畏惧心理。三是进出口商品归类的规则和方法。进出口商品归类是报关人员必须掌握得技能。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是海关监管,海关征税的基础,归类的正确与否不仅与报关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会直接影响到进出口货物的顺利通关。尽管在商品归类总则中只有6条,但用于海关税则、国际贸易统计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将各种进出口商品分为21类97章。[2]每个章节都有各自的章注、类注、子目、注释,要把握其规律,熟悉商品分类目录,并灵活运用难度非常大。
(三)实训项目训练不够
目前,许多内地民族高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引入一套口岸报关仿真系统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实践教学条件显得相当困窘,而报关课程又属于操作性极强的课程,由于缺乏真实的报关环境,学生很难掌握实际的报关操作。在实训条件跟不上的情况下,大部分内地民族高校开设的理论课时明显偏多。还有一小部分内地民族高校,硬件设施的配置比较到位,有国际商务实验室、电子报关实验室、单证缮制实验室等,但也存在理论与实践无法真正融合在一起,与真正的进出口实务脱节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让学生真正到报关企业中去见习、实习。但除了实习生稳定性低,经验缺乏容易出错,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外,进出口实务中的每笔贸易涉及到的工作内容都不尽相同,尤其在细节方面稍不谨慎便会泄露商业机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大部分用人单位并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即便有个别企业勉强接受了学生的实习,也大多是做些常规性事务,极少参与报关活动。学生很难通过报关实习、见习这一途径获得报关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
(四)课程考核形式单一
传统的考核形式侧重试卷的卷面分,通常是通过一张试卷来评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考核除去形式单一,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剽窃、舞弊、投机取巧等因素不谈,考查的重心针对的是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缺少实操能力的检验,一则难以真实反映学生水平,二则也体现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知识实践运用能力的盲区。实操动手能力是与学生今后的工作息息相关的,他们必须要学会实际运用。考核重心的不当放置会让学生,尤其会使理论知识掌握好的学生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知识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游刃有余,实际上纸上谈兵是很盲目的,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知识的考核要结合相应的工作场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使考核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更加明确、到位。
二、ESP与报关英语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缩写,意即“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ESP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学习目的明确,教学内容侧重通过对相关专业英语的学习来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提高在特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像旅游英语、汽车英语、计算机英语等都属于此类。
商务英语报关旨在为报关行业或国际货运专业培养急需的一线人才,作为一名合格的报关员不仅要能看懂装箱单、海运提单、商业发票等外贸英语单证,还要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报关单的填写或进行更改。除此之外,海运操作要进行港对港、堆场对堆场,还有国外港口的一些信息沟通,所以对专业英语的要求高。
报关英语将英语作为一项基本技能与报关专业紧密结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ESP教学实践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具体的工作情景,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水平,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取能胜任工作所需的相关能力。
三、ESP理论下内地民族高校商务英语报关的项目化教学
(一)项目化教学的概念
项目化教学起源于美国,发展于德国。它主要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行为导向为方法,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再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3]项目化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一个完整项目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然后根据具体的工作流程将要解决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各小组完成,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完成项目任务。项目化教学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强调“学中做、做中学”,不仅加强了学生合作沟通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强化了职业核心能力。
(二)项目化教学的思路
项目化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商务英语报关课程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报关工作流程,突出商务英语报关的行业特性进行项目化教学。具体思路如下:
1.创设仿真工作情景。ESP理念下的项目化教学强调的是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对接,缩短企业人才的培养期,因此,仿真的工作情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需求。项目化教学究其本质是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奠,学生协作共同参与的一种创造实践过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问题指向,以理论为支撑,依托于基本理论的学习以寻找实践问题的解决,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4]在此过程中,老师只起指导作用,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实施全靠学生自己,因此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
2.优化教学素材。目前内地民族高校职院商务英语报关专业使用的教材大多是按照传统的单元形式排列,在ESP理念下进行项目化教学时,就要打破原有教材体系,授课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重组、整合,对与工作流程相关的章节进行增补、扩充,对过时的知识点进行删除、更新。教学素材的选择应该与学生基础相匹配,难度适中、循序渐进,授课教师在不断更新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同时兼顾语言的掌握。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项目化教学项目教学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教学过程只有充分吸收学生参与,实现师生互动,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5]项目化教学除了以“项目”为中心外,还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教学为中心。这就明确了学生是项目化教学的主体,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他们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解决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来。学生知识的习得不再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母体供给,他们在项目实操过程中通过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增加了知识储备,而且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1.确定项目内容。ESP理论下项目化教学的内容主要由授课教师进行把握,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按单元顺序进行授课的惯例,根据课程的知识体系,设计出合适的项目内容,一要符合商务英语报关的教学要求,二要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具体英语学习水平和业务能力。因此,项目内容既要新颖、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又要紧密结合学生即将从事的具体工作岗位,让学生体验到生动、客观、真实的工作流程,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2.分配项目任务。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之初,授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优良中差的搭配原则,根据项目任务,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再将项目任务分派给各小组完成。比如在进行进出口通关流程这个大项目时,可以细分为对外贸易管制、配合查验、缴纳税费、核销四个子项目,这样通过一个个子项目的内容和设计,有系统、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达到了总项目设计的要求,实现了学生的团体合作、自主探索。
3.开展项目实施。拿到子项目以后,项目小组成员根据各自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准协商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制定项目执行方案,然后按照已确立的步骤和程序工作。在项目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难点,可以通过团队协助和教师指导的形式来解决。在仿真工作情景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可以获得全面、感性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使知识内容与工作情景直接联系,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验到真实的职业氛围,体验到作为一个职业人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实现学生职业角色意识的转换,从纯粹学习者的角色转向学习者、工作者同一的角色。[6]
4.评定项目成果。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后就要准备展示项目成果,回答教师、同学的提问,在项目成果展示之前,教师要面向全班简单的介绍子项目的内容和意义,看项目成果能否应用于实践。教师可以采用综合评判法来给每一个项目小组评分,将“自评、组评、它评、师评”结合起来,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对学生学习效果动态的、持续性的跟踪。
综上所述,ESP理论下的内地民族高校商务报关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应用型、复合型职业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推动高职教师的成长发展,为他们的学术研究与专业成长提供途径。但与此同时,项目化教学还需要不断探索完善,不断成熟,以期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唐卫红.关于内地民族高校开设报关课程的思考[J].全
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13).
[2] 张克金,瞿莉莉.商务英语报关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经济视角,2011,(10).
[3] 袁建.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河南农业,2011,(6).
[4] 怡.内地民族高校公共英语课程项目教学探究[J].
重庆城市管理职院学报,2012,(3).
[5] 王海波.“商务英语”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J].中国大学教学,2013,(8).
年级:2009级学号:
实践者姓名:报告撰写人:
课题题目:滨州市未就业毕业生 3、关于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基层团支部的成立,40%同学希望它能提供考研信息咨询,35%的同学希望它能提供推荐考研学校的帮助,20%的人希望它能提供住宿等生活帮助和心理压力疏导。此外,同学们建议基层团支部应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附近,并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管理,随时了解未就业毕业生存在的困难,能够及时和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
4、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面对未来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找朋友倾诉和记日记、网络日志的方式缓解未就业带来的压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自己倾心的工作。
5、经调查统计,自己的性格和兴趣、薪酬与福利、个人发展机会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前三位因素。对于自主创业,被采访者普遍认为最大的困难是财力不够和缺乏经验。关于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扩招造成的应届毕业生供给过多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是毕业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如50%的同学认为是自身专业专业知识不足,另外各有35%同学认为工作经验欠缺和无社会背景造成自身就业困难。
6、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的生活水平处于中等,月消费在500元左右,由家里供给,主要作为基本生活费。
(二)面对面采访部分:
下面将逐个分析了解到的滨州医学院、滨州职业学院、滨州学院和滨州技师学院的就业情况及未就业毕业生的思想现状。
通过与这些大五的学生进行交谈,我们了解到,医学类院校中普遍存在着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原因已经在前文中分析过了),大部分人选择考研。如该校一个70人的临床医学专业的班级会有50-60人选择考研,最终大约能考上20-30人,除此之外,还会有4-5人选择从事医药代表的行业,2-3人选择与公立医院签订五年工作合同的合同工(每月工资800-1000元),4-5人在个人诊所等地临时就业以及3-5人其它选择,也就是说未就业毕业生大约占45%的比率。这些未就业毕业生还会有一半选择继续考研,另外一半的同学通过降低对工作环境、薪水的要求(如选择在乡镇医院就业等)临时就业。据了解,私立医院对医学类毕业的同学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但考虑到其不稳定性且没有“五险一费”的劳动保障,因此,几乎没有同学选择去私立医院工作。择业时大部分人选择回家乡就业。就该校来说,影像专业和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能达到50%-60%。总的来说,与其他几所学校相比,滨州医学院的同学承受的就业压力最大。
谈到未就业毕业生,历史与社会学系的一名辅导员老师这样说:“就业目标偏高是造成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通过与滨州交运集团的积极沟通,起初社会学专业的九名同学与此单位签订了有养老保险等就业保障的正式的就业合同,后来一名同学专升本成功,还有一名同学觉得在大厅工作比较底层也比较累就放弃了。还有几名在鲁滨金店工作的同学也是因为觉得工作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而离开。另外,毕业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进入工作单位后不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慢也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一大因素。”还有一名英语系的辅导员老师说:“专科学生的就业要求低,反而比本科的同学更好就业。”该系中分为商务英语(专科)和英语师范类(本科)两部分,据该老师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在本地普通的外贸出口企业工作,就业率能达到95%,而英语师范类毕业生未就业率超过50%,这些同学大都因为本科学历对自己定位偏高,对一些普通的外贸公司看不上眼,中小学教师编制又基本处于饱和,少数同学因此选择在一些不知名的私立学校任教。
3、滨州职业学院和滨州技师学院:很遗憾没能联系到这两所学校的辅导员老师和未就业毕业生,我们仅通过该校就业处的老师了解到一些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技术类和高职类院校,这两所学校的就业率在这四所高校中位于前列,特别是滨州技师学院,未就业率最低,仅为4%-5%。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学校进行定向培养、订单培养,专门面向有招工需求的企业工厂培养所需数量的技术人才且专门培训相关技术,基本做到毕业即就业;另一方面,毕业生实践能力强,上岗后很快能适应环境完成相关工作,且这些毕业生就业目标要求较低,基本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如滨职的家纺专业、滨州技师学院的电气专业等。
二、反映出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
2、未就业毕业生普遍反映自身工作经验不足,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建议学校或者基层团支部与各地区人才服务中心或大型企业单位联合成立就业见习基地。如滨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就与北京神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就业实践基地,让毕业生就业前有机会根据需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工作素养,以达到“上手快”的目的。
3、若要减少未就业毕业生的数量特别是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的教育机制也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第一是学校开设的课程、专业与社会需求差别大,许多交叉学科师资不够,如据滨州学院计算机系的一名辅导员介绍说,工科类专业大都只是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毕业生数量够质量不够。去年中卡通公司来我校招聘同时具有卡通绘画基础和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的毕业生,结果没能招到。这也是需要学校思考和改进的地方。二是不同学校间重复设置相同的专业,比如说山大和滨州学院都设有计算机科学系,那相比较来说当然是山大的同学更容易就业。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面向社会需求多设置一些特色专业提高就业率,如滨州学院设置的航空专业,该专业的学生未毕业就被一抢而光,就业率高达100%。三是学校只是单纯的讲述理论知识,同学们缺少实践机会,到工作单位后“上手慢”,因此学校应该争取让教学实践相结合。
4、对于未就业毕业生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各地的就业招聘信息,因此基层团支部不仅要对本区域内的未就业团员进行档案化管理,跟踪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还要在网上及时提供各类有价值的招聘信息,还可以多举办几场可操作性强的招聘会。
5、未就业毕业生中几乎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除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外,资金不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基层团支部可以加强对未就业团员的政策扶持,如提供小额贷款担保等,鼓励同学们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6、基层团支部要加大对“三支一扶”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入伍预征、招考士官、支援西部等工作的号召力度,引导未就业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关键词:边疆高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55-0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是在学生已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一定的专业方向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专业教师设计的实训项目,在教师指导下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的综合训练项目。高等师范院校设置英语教育专业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其培养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实践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很多学校都不重视这门课程,担任教学的也大多是兼职教师,因此有必要对它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研究。近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具体表现在对它的概念及内容界定;课程实施状况研究;实施过程中各方面支持因素的分析;评价研究与现状反思以及该课程的开发研究。现阶段的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般的概括以及对城市地区已有成功经验的介绍和研究等方面。对农村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的课程研究还比较少。这些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从关注理念到关注实践的转变。该课程的前期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课程的性质、特点等一些理念问题的阐述上。随着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关注的角度也从最初的理念层面转到实践环节,以期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从一些宏观性的论述转向了微观分析。3.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扩大。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一些问题的重复性研究多,未有实质性突破,仍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当前研究中仍存在专家学者多、一线教师少,理论阐述多、实践验证少等问题。
一、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352人,其中专兼职教师261人。以培养培训中小学师资为主,涉及英语教育、数学教育、中文教育等35个专业,目前在校生数目已突破6000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的必要保证,包括教育见习、实习、专业实践、毕业实践、实验教学、毕业论文(设计)、劳动、军训和社会活动。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实践环节的学分占总学分的30%,高职类专业的实践环节的学分占总学分的40%。外语系是我校建系最早的系部之一,共有教师33人,其中在读博士1人,研究生22人,本科生11人。每年有12个英语专业班,2个缅语班,学生500多人,主要是培养中小学英语师资。三年制英语教育专业的实践分为实验实训和实践环节两部分,总学时数为918学时,51个学分,占总学分的40.64%。三年制应用缅甸语专业的实践总学时数为1062学时,59个学分,占总学分的44.36%。
我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历时一年,主要由实习实践和论文写作两个部分组成。为期十八周的教学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六学期完成。实习是一个过程体验,论文写作则是一个实习结果的分析、整理和呈现。首先,系里组织对指导教师的培训,让指导教师对自己的指导工作有细致的了解。其次,给学生做岗前培训,培训方式主要采取讲座和具体指导相结合。第三,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习单位(初中/小学)所上英语教材内容完成教案的撰写。第四,试讲。在完成教案撰写工作后,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两次教学试讲。第五,进入具体的实习阶段。实习学校可以学生自己联系,也可以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去实习之前要和指导老师商定好论文题目,拟出提纲。论文题目都与英语教学有关,以便学生在实习中收集资料和进行调查。第六,次年3月返校继续学习,交论文初稿,经多次修改于6月定稿。
二、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
一是教师的角度。
第一,专职教学的教师兼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在开设课程的时候,都没有专职指导教师,只是由专职教学的教师兼职该课程的指导工作,导致指导力量不足。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或办公室工作,因而难以全程指导学生活动,跟踪服务与评价的状况并不乐观。再加上近几年高校扩招,在校学生数目不断增加,导致指导教师工作量加大。以2009级学生为例,共有三个班,学生176人,实习指导教师21人,平均每位教师都要指导8-9个学生。指导教师从哪里来、如何选派指导教师?这可能不仅仅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技术问题,更是学校教师岗位体制的问题。专职教师策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既有利于对教师的管理又有利于对教师的培养,还能减少教师兼职上课的现象。就长远来看,不但有利于提高整体管理水平,而且更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过,由于编制紧张的原因,学校很少会划出一部分编制来招聘该课程的专职教师。因此,人手不够的问题似乎还将继续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且,除了编制的问题,还有这部分教师的职称评定问题、教师工作量的计算问题等。所以,不仅要设置专职的指导教师,还要建立全新的教师政策。教育部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教师编制、为学校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主要负责人提供可能,明确该课程教师职称评定的方式与程序,确定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基本标准。
第二,教师缺乏对未来问题和困难的预设。在学生进行实习活动之前,指导教师会对学生的实习活动主题做出一个具体的指导方案。具体表现为根据学生实习的学校、内容、时间、步骤以及论文研究的方向等给予提示并帮助学生确定实习活动主题,并要求学生写出计划和提纲,再提出一些建议以完善之。可以说,我们的指导教师都认真地在6、7月份完成了制定活动主题的指导方案,但是问题在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具体的问题和困难缺乏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换句话说,可控制的是学生在本校的实习演练,不可控制的是学生的实际实习过程。提前做实习岗前培训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培训不能预见全部的问题,但是可以根据以前指导实习的经验和经历选择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来讲,为实习做一些准备,也为学生奠定必要的认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培训方式主要采取讲座和具体指导相结合,由本系主管领导、教师以及中学优秀教师来给学生做讲座,培训内容主要有教师职业道德、教案的规范撰写、专业授课要领、课件与多媒体使用和班主任工作等。
第三,缺乏对实际调查过程的方法指导和掌控。在近几年的教学和实习工作中,我发现教师的指导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进行调查,搜集资料等工作,但是究竟如何进行调查,如何收集资料?又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呢?学生往往对怎样制定一份合理的调查问卷、怎么进行有效访谈,如何分类和整理资料,怎样分析资料证明或者证伪观点一头雾水。而且,对于个体的实习学生来说,指导教师对他们的实习过程是无法全部掌控的。我们只能预测实习中经常出现的、普遍性的问题,并不能预见特殊性的问题。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可以为实习提供方法指导。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住居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它是民族学研究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民族学工作者的看家本领。田野调查方法主要有:1.文物文献搜集。2.直接观察与参与观察。有目的地细致、全面、深入地观察,注意观察的技巧,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设计提纲,进入研究现场,进行观察活动,记录观察资料,整理和分析观察资料,检验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等。3.个别访谈。访问的对象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内容紧紧围绕调查主题。包括制定访谈提纲、访谈对象的选择、访谈中的提问、访谈中的互动、访谈记录等。4.问卷法。问卷法是调查中为观察研究而采用的一种由调查对象填写表格的方法。5.座谈法。6.影像技术。民族学对调查者在方法的培养、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培养方面都有一套体系的训练方法。我觉得都可以把这些训练方法借用到学生的实习活动中来。只不过民族学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是文化,而实习则以实习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为对象,主要内容是拟定的论文主题。
二是学生的角度。
第一,①选题的盲目性、无创新价值和程式化。学生在写论文之前遭遇的首要难题就是不知道选什么题目来写,通常选的都是以往写过很多次的题目,缺乏创新价值。项目教学法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在指导2010届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时,我的项目小组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导入策略”展开,根据各个学生的专业特长,跟学生探讨并商定了个人的侧重点,拟定个人的研究方向,例如导入策略的理论研究、多媒体在导入策略中的运用、文化导入、导入策略的有效性、导入策略的多样性、接受者对导入策略反应的个体差异等。经过两年的实践,我发现项目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选题盲目、无价值和程式化的问题。但是,提供的这个主题不一定每个学生都感兴趣,而且如果他们不熟悉这个领域的话,对主题的掌控难度也大。这仍然需要指导教师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切入点,再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第二,对实习和调查没有预设。很多学生在去实习之后都反馈,虽然去实习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做,自己不会主动寻求指导,都是等着实习学校和指导教师来安排。我觉得还是可以借鉴上文的田野调查法,在学生去实习之前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查培训和具体的任务安排,此不赘述。
第三,缺乏实践机会、课程和社会资源。鉴于教学质量的考虑,大多数的实习学校都不敢让实习教师给学生上课,怕教不好反而耽误课程和学生,只是程序性地、象征性地给他们上几节课。学生大多是在跟着老师听课以及批改作业,教学实践的机会比较少。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增强对对方的信心,为双方提供启发与帮助,减轻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实现共同发展。要打破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的界限,积极开展两校间的观摩、研讨、成果交流等活动。要充分发挥实习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他们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实习教研组,让实习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习经验,增加实践机会。增加经费投入可以帮助增加课程资源,但这受到整个教育体系以及学校的整体经费筹划的影响,如果能吸引到一些校外的资助则更好。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与其他学校、科学研究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再者,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师指导的需要,研制指导性强、有针对性的学生活动资源包和教师指导手册,开发“资源包”,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受到足够的关注和研究,它的有效实施,就如它的名字一样,需要学生、教师、管理部门、学校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综合”协作,单一一方的努力都无法达到最好的实施效果,要解决来自学生、教师、学校等方面的问题,而且要加以时日,任重而道远。近几年,随着桥头堡建设的契机,德宏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者和建设项目,发展迅速,成为通往东南亚的一个重要门户。这无疑会对边疆的政治经济建设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源和资金,加强社会各行业的合作;最重要的是,它对教育行业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为学生以及教师、学校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和社会资源、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有着特殊地理区位优势和良好发展契机的德宏师专,应该抓住这个发展的机遇,推动边疆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J].[updated23Febrary 2008;cited 3 September2011],Available from
[2]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6
[3]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近期研究述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