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19:45: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等教育体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生涯规划实际上是落实全人教育的一个关键性的主题,它可使人了解本身的问题。从了解自己、关心自己到了解别人、关心别人,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双胜双赢、利人利我的人我关系。是一个人尽其所能地规划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在考虑个人的智能、性向、价值以及阻力、助力的前提下,做好妥善的安排,并借此调整、摆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以期自己能各得其所[①]。涵盖人生生涯的生命、生活、职业生涯三个部分,涉及人生必须面对的一些问题,如自我了解、对生命及死亡的认识、个人理财、信仰、人际关系的处理、时间管理、职业规划等等。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加深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领悟,培养一种快乐、自信的生活心态,并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使大学生能快快乐乐学习、快快乐乐生活、快快乐乐工作[②]。
生涯规划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并于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门包罗万象、内容广泛的学科。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美国等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逐趋成熟。然而,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内才刚刚开始,目前基本上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即便诸如笔者所在学校在内的少数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应当说也只是实验性的有益尝试。直至目前,全国只有极少数高校试点性的开设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我国生涯规划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有一些关键问题没有解决,要开展完善的生涯规划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我国高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尝试中出现的问题
近几年来经过在部分高校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我们在使学生明确就业目标、促进人与职的匹配、帮助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现状也不容乐观。当前我们所实验性开展的所谓的“生涯规划教育”尚不能满足大学生成才、就业的需要。在尝试中也已经显现出一系列问题,如在教育内容的选取上的功利化脱离使人教育思想、与该教育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教育方式仍显单调、专业化的师资力量稀缺、本土化有待加强等,这些都需要学者们更多的去研究和探索。然而,我们认为在这上系列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人教育思想尚未深入人心
从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发展指挥棒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可以看出,功课学习之外的德、体、美等其它因素仍处于次要地位,且在实施过程中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流于形式。由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高校教师需求量猛增,总体来说当前我们的高校师资队伍中全面均衡发展的教师也不多论文怎么写。不少大学生对上大学的真实目的还停留在学习一门专业,毕业找个饭碗层面上,“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而大部分学生家长则把教育的重任几乎全部推给了学校,甚少过问。这就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提倡的全面教育不全面。全人教育不深入人心,生涯规划教育自然就缺乏根植的土壤。
2.生涯规划教育管理归口的纠结
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包括理论教学、体验与实践、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就业指导与服务等环节。但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理论教学归口于教务部门,体验与实践归口于团委,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归口于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就业指导与服务又归口于就业部门,这样就导致了生涯规划教育的管理归口问题纠结混乱。有归口教务部门,开展理论教学、开设讲座的;有归口于就业部门,建立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库,开展理论教学、组织讲座的;有干脆另外设立生涯规划体验中心(部门),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组织体验活动的;也有仅设一名或几名行政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兼职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协调与团委、就业等部门合作的。不是深感“独木难支大厦”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总之,工作很难开展得有条不紊。
3. 生涯体验项目零散,流于形式
生涯体验是当前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体验项目包括政府机构体验、亲情体验、非营利组织体验、学生社团体验、跨文化体验、营利组织体验、拓展训练体验等。以使大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外在环境的挑战中去,在现实的环境中,亲自处理和解决问题,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认识自我,感悟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培养良好的生活心态,同时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可喜的是试点的几所高校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注意到了生涯体验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社会、政府、家庭的广泛支持,一些项目往往无法实施,即使是亲情体验和学生社团体验等比较容易实现的项目也由于缺乏专业、专职的指导教师而流于形式。
由于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在尝试过程中并不仅只是这些问题,但却是几所高校尝试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集中体现出来的几个问题,也说明了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正处于开始阶段,与之相适应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尚未形成,这也正是真正落实全人教育,使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走上正轨的最大障碍所在。要改变现状,归根到底还是要建立科学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二、构建科学完整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既然构建科学完整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是解决当前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关键问题的必然途径,那么,我们应该构建什么样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呢?很明显,照搬西方无异“缘木求鱼”,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教育对象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只能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而定。具体来说,科学完整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全面贯彻落实全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构建好高校内部的教育体系与外围的政府、社会、企业和家庭等支持体系。科学、健全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是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的必备条件。而高校内部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和外围的政府、社会、企业和家庭等支持体系这两大体系又是缺一不可。
1.全面贯彻落实全人教育思想
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通过全人教育,学习者身、心、灵将得到全面且均衡的发展。如果说全人教育是我们的愿景职业生涯规划论文,那么生涯规划就是我们的使命。生涯规划是落实全人教育的工具,可使人了解本身问题,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从而清楚并准确地判断,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生涯规划先从“了解生命”开始,做到了解自己的身体与生理,其次“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心理等”,做到正确地评估自己,关心自已;再次“了解别人、关心别人”,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双胜双赢”的人我关系;而对工作各方面各领域的了解,对时间、压力、个人理财等周围环境的了解与掌握,都有利于帮助学习者忙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从而有所成就,更可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完整的人”,而这正是全人教育的目的所在。如果“全人教育”仍只是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上,那么高校的生涯规划教育也无疑是无法真正到位。
2.构建高校内部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高校内部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可以按照如图表1所示来进行构建。首先,因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有力措施,因此高校应该把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由校长亲自牵头、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工作的副书记共同负责来构建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无疑是切实抓好该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其次,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主要由教务处(部)、团委和就业工作处(服务中心)三个职能部门共同承担。教务处下设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中心和生涯规划咨询室,分别承担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和个体生涯咨询工作。团委下设生涯体验中心,在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中心的协助和指导下开展工作;成立大学生生涯发展协会,除了作为共同学习探讨生涯规划的一种学生团体外,还可参与生涯规划教学辅助工作、生涯体验的组织管理工作和就业处的相关事务性工作。就业工作处(服务中心)下设日常事务部、市场服务部和信息技术部,分别为学生提供各类相关就业服务工作论文怎么写。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相对科学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内部体系,共同为大学生提供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和服务。
图表1 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服务体系
3.构建和谐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支持体系
显然,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仅靠高校也是难以担此大任的,还必须要有外围强大的支持体系,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才能得以科学有效的实施。如图表2所示职业生涯规划论文,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支持体系,必须要以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主导,由全社会包括高校、企业和学生家庭共同支持,并以学生为中心。
图表2 政府、企业、家庭与高校共同组成生涯规划教育支持体系
在政府层面上,应高度重视全人教育,以法制来强制有关学校(可以高校为先导,继而在中小学,甚至学前教育中全面铺开)把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实施全人教育的重要工具,并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另外,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以鼓励企业积极支持各级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改革国家用人选拔制度,制造正面积极的舆论引导家长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与学校配合共同培养身、心、灵全面均衡发展的“完人”。家庭层面。“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自孩子出世至成人阶段一直陪伴其成长,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长经历,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有较大影响力,原本应该是实施全人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但是,由于不少中国家长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以及“教育学校为主”的思维定势等原因,不少的中国家长往往只起到“养育”之“养”的责任,而把教育的重任推给了学校,造成了许多家庭“养育”之“育”的缺失。尤其是当孩子处于大学阶段时,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缺失更加明显。所以,近年来不少学校都发出“家校合作,共建育人平台”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是我国“优生优育”基本国策下的必然趋势。企业层面。当代西方正兴起的企业哲学伦理学认为,企业要承担一定的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财富》、《福布斯》等商业杂志在企业排名时也增加了社会责任标准,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使企业增强可持续竞争力、吸引优质的投资者、建立可持续和更加公平的增长机制[③]。从实施生涯规划教育落实全人教育的角度来讲职业生涯规划论文,企业可承担的社会责任可以包括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职业体验岗位和相关培训,以及适量的生涯规划教育基金等。高校层面,主要是在政府、家庭、企业三个层面的支持下,按照上述图表1所示的结构构建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深入贯彻全人教育十大原则,落实全人教育,具体实施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总之,科学完整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必须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全人教育思想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在政府、家庭、企业和高校共同配合支持下,构建科学健全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结构体系,科学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I]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首届教师科研项目,JSKY09015
[①]洪凤仪著,《生涯规划自己来》,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48.
[②]黄天中著,《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9.
[③] baike.baidu.com/view/1628879.htm.
论文摘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等中医药人才是新时期中医药教育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提出从培养周期、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实践、考核等环节的改革来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国50多年来,中医药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基本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教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时期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体系由于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复合人才的需要。
1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
1.1学制太短
现行中医教育普遍实行五年制培养,七年制专业只是少数院校开设。通过五年培养周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甚牢固、动手能力不强,中西医都懂一点但都不精的情况。
1.2培养目标存在误区
一是求全: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医疗、科研、教学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二是求备:中医药高等人才培养追求中、西医兼顾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但两种医学领域里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要求,在短短的几年时一间里,不可能完成设想的培养计划。Www.133229.cOm
1.3课程体系重复繁琐
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弊端:
(1)中医学科界限不清,中医课程内容与课程界限不清,内容大量交叉重复。
(2)素质教育薄弱。
(3)课程结构单一,造成基础过窄。
(4)反映在中医课程体系上的中医理论无明显进展,临床课程停留在证型论治上,缺乏临床思维训练,学生临证能力差。
(5)西医课程知识模块沿用了西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压缩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处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症能力差。
(6)中西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比较的桥梁课程,未能达到整合目的。
1.4教材编写滞后
内容陈旧,且重复无序,教材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很大。
1.5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两个互相独立的阶段,临床实习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理论教学难以保持前后一致,学生临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1.6综合素质培养不够
重专业学习,忽略其他自然科学特别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差,知识面窄,适应社会能力差。
1.7考核制度死板
考试以考核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忽视了临床能力的培养。
2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笔者认为,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前提下,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
2.1培养周期
现代社会的中医院已经远非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医诊所相比较,因此对中医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医学知识的系统性要求不断增高。为了保证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要有足够的培养周期。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探讨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学制的合适年限。
关键词:高等教育;效率;公平
一、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1、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起点不公平,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受教育条件与机会远远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经济条件差的地方的学生还普遍面临上不起大学的问题。
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不公平,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差异较大,造成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表现较大差异[1]。如图1-1与1-2分别显示了2013年我国“211”和“985”院校数目以及经费情况。
3、高等教育资源结果配置不公平,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女生就业率比男性低13.8个百分点,性别歧视非常明显,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狭小、就业难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
4、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是普遍缺乏效率的,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教学资源丰富甚至过剩问题,而西部等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教学条件艰苦,其次存在高校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的脱节现象,造成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存在结构化人才短缺并存的局面。此外,由于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在现有的财政拨款制度下,存在着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不均衡等问题[2]。
图1-1 2013年我国不同类别高等院校分布情况
图1-2 2013年我国高等院校经费分配比例示意图
(二)政府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策作用分析
1、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是指,政府通过遵循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在制定或者优化与教育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为整个教育系统提供教育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员等,通过财政政策等手段,实现宏观调控,最大程度的使教育资源供求均衡,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进而推动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3]。
2、政府调控不合理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非均衡的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是计划经济国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因此政府是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对高等教育资源过于垄断,市场没有发挥作用的余地,学校高层无法参与其中,政策不够健全,制度不够完善,在资源配置中出现问题需要改进时,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与保障;与此同时,政府也未能有效借助社会力量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公平等。
(三)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市场作用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随着我国对市场的逐渐放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市场本身相对于政府调控就有着独特的优势,如资源配置效率高,公开透明度高,优胜劣汰机制完善,有助于发挥社会各阶层力量,有助于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等,市场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是价格、市场供求与竞争,因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有助于公平性的实现[4]。
二、美日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给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教育体系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国借鉴。
(一)市场主导型国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美国作为典型的市场主导型的发达国家,其高等资源配置的途径主要是市场。美国教育非常发达,理念非常先进,并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发展个人的天赋与能力。总体来说有以下优点。
1、资源充足。美国高等教育资源总量非常充足。根据出资方的不同,美国的高等院校可以分为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其中私立院校占到学校总数的59.8%。其优秀的教育资源、健全的教学设施、完善的教学制度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海外学子前来求学,因此美国是世界上留学生最多的国家。
2、市场化。美国是典型的市场型国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一直以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引导高等教育资源根据市场与社会需求,适时作出调整,市场上雄厚的资金来源为美国高等教育源源不断的提供教学资金支持,为健全美国的教育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图所示为1999-2000年度美国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主要经费来源。
图2-1 1999-2000年度美国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经费来源构成
除此之外,美国政府还采取多种措施为学生提供资助,比如奖学金、大学学费预付计划、助学金、学生贷款、半工半读等等,间接地降低高等教育的价格,提升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从而增加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3、政府辅助资源配置。虽然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但是要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高效率与相对公平,还是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实践证明,政府在美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料显示,政府投入在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中占有较大比重,达到8%左右。与此同时,政府可以针对性的对资源配置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时作出调整,并以财政投入和立法为手段,将高等教育问题提升到与国家命脉休戚相关的层面上来。同时美国联邦政府的资金投入根据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与可以发达程度,对不同学科、项目的特点实行差异化投入。
(二)政府主导型国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日本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国家,教育制度非常健全,私立教育也很发达。日本十分重视国民教育,教育支出在其财政支出中占据很大比重,因此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讲包括以下特征。
1、经费来源广泛。日本的教育模式是以政府调控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在日本,公立大学仅占20%,而私立院校要占到80%。在私立院校中,涵盖大量的国际知名院校,包括早稻田大学、上智大学等,私立大学的经费来源涵盖范围非常广,其中学费收入是主要来源,约占70%,其次是政府投入,再次是社会服务收入,包括学校地产收入、医院对外服务、学校设备租赁等,还包括个人、团体捐赠与校友捐赠,科学研究收入等。
2、打破高等教育设置主体。20世纪末,日本实施了高强度的教学改革,将教改战略核心定位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并建设了30所国际一流的高等院校。在实施过程中,日本打破了传统的高等教育主体限制,选出了多所研究型大学,通过财政支持等手段,完善学校基本设施、改善科研条件,加快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进程。
日本教育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除了作出上述努力外,和其先进的制度是分不开的。包括合理定位政府教育投资,强化法律保障,利用竞争机制,及时调整制度等[5]。
(三)美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经验给中国的启示
美、日两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其先进的教学模式是分不开的,值得中国借鉴。一方面表现在两国政府均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将其放在国家发展大略的重要位置,并从财政支持与立法支持两个角度积极参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同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自由调配作用,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引向更为均衡化与效率化的方向。二是及时改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两国高等教育体系十分健全,具有专业化与规范化特征,变革的主体小到课程安排、专业设置,大到教育目标和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改革使其内外环境达到平衡,整体达到协调状态,有助于培养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三是教育法律体系非常完备,美日两国不仅社会制度非常完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也很完备,完备的教育体系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公平性与效率性提供了保障。
三、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意见与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以下见解。
(一)提高高等教育资源投入
1、增加国家资金投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资金规模比较小,单一的投资渠道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改变这一现状。具体来讲,应该提高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多渠道挖掘资金来源,打破学校设置主体限制,扩大教学资源。
2、规范大学发展战略。目前,我国把高校的数量与规模作为衡量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指标,这是不合理的。提升教学质量才是当务之急。具体来讲,首先应该限制招生规模,提高高校的进入门槛,优化审核标准,其次应该避免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引导高校正确转型,去除高校领域的浮躁之风,增加办学特色,规范办学标准等。
3、完善用人机制,吸引优质师资。优质的教学资源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条件的主要指标,应该把师资力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具体来讲就是精简行政人员,改善教学观念,鼓励现有教师参与培训,对不同类型的教工进行差异培养,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同时提高教师的薪资、福利水平,设置合理的教学竞争模式,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
(二)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多元化
1、政府为主。作为政府主导型国家,政府应该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承担起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与效率性的主要职责,代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采取社会协商的等民主方式,并注意与市场机制的结合。
2、市场为辅。我国对市场的逐步放开使高校自主性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私立院校成立,自主办学成为一大特点。但是,目前国家对市场的简政放权力度不够,市场化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市场未能完全发挥作用。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放开市场,完善市场调配机制,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专门人才,引导高校之间公平竞争,采取优胜劣汰机制,提高高校整体办学水平。
3、全民参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不仅仅包括政府与市场,采取多元化配置渠道有助于弥补政府低效和市场失灵。其方式就是通过培育更为成熟的公民社会,全面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采取更为民主的方式,激发起公共参与决策的热情,发挥公民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协调功能,缓冲市场与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出现的摩擦。
(三)健全教育法律体系
健全教育法律法规,发挥其权威性、稳定性与适应性作用,严格执行相关的教改政策,保持外部环境与教育体系的整体统一性、教育目标的稳定性。为教育政策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参考文献:
[1] 高军慧.我国东西部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及对策研.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3-15.
[2] 宋捷,黄波.美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重庆大学,2010
[3] 黄秋t.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政府作用.兰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2-10.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 现状 全球影响
自199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所发生的变化在文献中少有记录,但是这些巨大的变化对中国和全球的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经济体。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变化
1. 高等教育接受者数量的巨大增长
中国现在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数量在过去六年里翻了两倍。在1999年以前,每年的从学校毕业的人数和新入学学生人数持平。1988年,高等教育毕业生的人数大约为83万人;而到了2005年,毕业生的人数是306.8万人,增加了3.7倍。在1998年到2005年间,新入学的人数增长更快,近似为5倍。在2000年到2005年间,学士(及以上)学位获得者以平均每年7.5%的增长率上升。这些巨快的增长都发生在教育改革以后。
2. 中国将比美国拥有更多的博士学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在工科领域与科学领域这一变化更为明显。与美国相比,现在中国培养的工程师的数量是美国的三倍,所以广泛认为到2015年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工程师与科学家将超过美国。在2001年,获得科学和艺术学士学位的24岁年轻人中,在美国只有5%的工程师,而中国有39%。国际科学基金会(NSF)最近的资料也表明,与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亚洲相比,美国现在培养的工程师的数量最少。诺贝尔奖获得者R.E.斯莫利总结说,到2015年90%获得博士学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将会在亚洲,而大多数亚裔的博士工程师和科学家将会诞生于中国。
3. 农村和城市改变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幅改变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的特点是提高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缩小农村和城市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城市(包括县和城镇)中高中毕业生中能上进入大学的比例只占30%,而到了2005年比例上升为50%。在1998年城市和农村的招生率分别是42%和32%,到了2005年,招生率分别上升到了68%和63%。与城市招生率相比,在过去的十年里,农村地区的招生率上升的非常迅速。高等教育的准入主要限于城市地区,但是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社会和谐问题,教育成就的经济数据更多的现实为农村参与未来的高等教育体系。
4. 中国精英大学的晋升和其他大学的整合
中国高等教育现在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巩固其他大学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推动精英大学的发展,控制精英大学的数量。精英大学就是在中国综合排名前十名的大学,它们有优先选择通过国家入学考试的学生及其他研究资源。现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扶持少量的高等教育学府,使其进入世界级地位。近两年,受中央部委指令,几乎所有大学都在以每年增加30%的速度扩招本科生,使得很多高校的基础设施与所能培养学生的数量比例严重失调。
在中国许多城市,很多大学为了提高排名将四五个小型德尔高校合并,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地方政府激励当地高校合并,为了获得更多的中央资金。中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60%的高校合并都发生在1999年到2006年间。这种合并甚至也包括不少的精英大学。这响应了中国教育部在90年代中期发起的“211高等教育发展项目”对中国高校的重新定位。例如北京医学院于2000年并入北京大学,并更名为北京大学健康与科学院。
5. 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改变
中国高等教育这几年的变化也表现为1990年的时期注重数量的增加调整为现在注重质量的培养。高等教育资金的投入现在不仅以学生的数量作为唯一依据,高等教育学府也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客观综合排名来获得更多的资金帮助。国际期刊上论文的发表、论文引用、以及国际合作都变成判定个高等学府排名及资金投入多少的标准。而的数量也变成了评判中国学者任命、职称维护及提升的依据。高校也每年给自己设定关于教学活动及世界排名的目标。这些都即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能有效提高高校的培养质量。这些变化很明显,例如,1998年中国在科学和工程方面的论文产出只占亚洲总产出的14.54%,而到了2003年提高到了22.43%。在社会学和商学也有较快的发展。
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对国内的影响
1.评估中国教育改革回报收益
评估中国教育改革有效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计算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根据赫克曼和李在2004年做的一个评估报告中显示,中国关于教育投资方面有十分可观的回报。他们初步估计,对于一个接受四年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比没有接受教育的年轻人一生将多赚46%。另一方面,教育的社会回馈也有助于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2.教育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进一步评估中国教育改革产生的影响在于考察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教育大幅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收入的不平等。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农村到城市中国的基尼系数比为1.8;但是根据2007年的评估,基尼系数已上升为3.3或者3.4。这一变化似乎与中国前几年关注初等和中等教育有很很大关系。现在中国通过对高等教育改革来维持经济的增长政策将进一步加剧收入的不平等。
1.美国高等教育学制为4—2—4(。6),实行完全学分制。本科教育招收高中毕业生,学习期限为4年,毕业后可获学士学位。若继续接受硕士教育,学习期限为2年,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硕士学位持有者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限为4~6年。多样化是美国高等教育学制的重要特征。除了本科教育外,美国还有短期高等职业教育,学成后可获得副学士学位。若继续修习本科高年级课程,毕业后同可获得学士学位。硕士生培养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型(如牙医、法律等)两类,所修学分因学校、专业不同而异,专业型硕士须有6学分来自具体专业实践,学术型硕士则要求提交学位论文。各类高等教育相互沟通是美国高等教育学制的重要特征。提供短期高等职业教育的社区学院与实施普通高等教育的四年制院校通过签订校际间或全州范围内,甚至是跨州的转学协议进行沟通。此外,普通高等教育中学术型和专业型教育也自然融通,如工程类本科教育之后分化出工程硕士和工程学硕士两类,前者强调技术领域课程学习,后者侧重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但进入博士层次两者又合二为一。
2.俄罗斯高等教育学制为5(6)一3与4—2—3双轨并行,实行学年制。单一与多级并存是俄罗斯高等教育学制的重要特征。旧学制略显单一,高等教育只有文凭专家和副博士教育两个阶段,学制分别为5~6年和3年;新学制较为多样,高等教育分为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两阶段。其中,前者又是由不完全高等教育、基础高等教育和完全高等教育三个相互衔接的教育层次组成。基础高等教育招收高中毕业生或不完全高等教育毕业生,学习期限分别为4年和2年,毕业后获取基础高等教育证书和学士学位。若继续深造,学习期限为1~2年,毕业后获硕士学位或专家文凭。硕士学位或专家文凭证书持有者攻读副博士学位,学习期限通常为3年。本科教育长学制是俄罗斯高等教育学制的基本特征。在旧体制中,文凭专家教育就是本科教育,旨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基础高等教育毕业生,学习期限分别为5~6年和1~2年,毕业后获取高等教育文凭。在新体制中,本科教育包括学士和硕士教育,因现行俄罗斯硕士培养目标与苏联时期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几乎没有层次上的区别,至今硕士教育仍被视为本科教育,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基础高等教育毕业生,学制分别为6年和4年。各类高等教育自然融通是俄罗斯高等教育学制的重要特征。俄罗斯人秉持“大职业教育”理念,将整个高等教育视为职业性教育,而通常所指的狭义的高等职业教育则被划人中等职业教育范畴,属于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相当于不完全高等教育层次…,它与普通高等教育均按基础职业教育大纲实施教育,毕业生可直接升学进人大学或学院三年级相应专业学习。此外,在完全高等教育阶段,按科学硕士和文凭专家分类培养人才,毕业后都能直接升人副博士教育层次,又融为一体。
3.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学制为4—2(3)一3(4),实行学年学分制。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理论型专门人才,招收高中毕业生,学习期限为4年,毕业后获取学士学位。若继续接受硕士教育,学习期限为2~3年。毕业后再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限为3—4年。职、普两类高等教育自成体系、并驾齐驱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学制的显著特征。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相平行,高等技职教育体系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旨在培养各级应用型专技人才。专科招收高职毕业生,修业期限为2年。二技本科招收专科毕业生,学习期限为2年;四技本科招收高职毕业生,学习期限为4年,其中实务课专题需1~1.5年完成,毕业后获取学士学位。若继续接受技职硕士教育,学习期限2~3年。硕士学位持有者攻读技职博士学位,学习年限2~7年。职、普两类高等教育沟通程度从本、专科层次较难向博士层次逐渐变易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学制的重要特征。在制度建设上,两大体系各层次均可交叉转学,但实质性沟通在于课程沟通。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两大体系在本、专科层次就互开一些选修课,但沟通程度不高,进入硕士层次,两大体系课程内容才随教育层次高移,相似性增强,趋向融合。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学制特点分析
1.高职教育学制长短不一,却不影响升学路径
美国、俄罗斯及台湾地区高职教育学制长短不一,悬殊很大。然而,不管高职教育学制长短及是否形成独立体系,都不影响学生升学路径。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分工明确,但在制度层面上通过签订院校间合作协议,在课程设置上通过学分互认和课程对接等方式实现双向沟通,故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虽近似单轨型,却能自如应对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俄罗斯情况也类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系统中,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分工明确,前者层级完善,后者也一贯到底,形成并驾齐驱的两大体系。在制度层面上,两类教育交叉沟通;在课程设置上,两类教育在本、专科层次沟通困难,但并不因此阻碍高等技职学生升学路径,而是通过同体系内升学,继续接受高等技职硕博士教育。而且,自硕士层次向上延伸,两类教育渗透性增强,趋向融合。因此,各体系内层层衔接,体系间交叉沟通,人才成长畅通无阻。
2.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单向或双向沟通
美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高职教育办学层次相差甚远,美俄高职教育只是专科层次;而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则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各层次。但不论何种情况,美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均相互沟通,且沟通方式各具特色,主要有:一是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彼此开放,双向沟通。美国就属于这种情况。二是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单向自然沟通。俄罗斯就属于这种情况。三是职、普两类高等教育相向发展,随教育层次高移沟通程度由难及易,趋向融合。台湾地区是个典型例子。
3.高等教育学制分为多类,不同类别差异较大
普通高等教育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前者通常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层次,是各国和各地区出现得最早的高等教育类型。在美国,除了学术型高等教育外,19世纪下半叶为适应工商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越发突出,培养方式日渐多样化,专业型硕博士教育开始出现。研究生在招考方式、培养方法、课程设置、学位要求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趋向二元化发展。后来,为集中力量办好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教育,使大量高中毕业生能进入大学低年级深造,副学士教育产生了,并于二战后随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职能日趋多样化,除了转学教育外,还提供职业教育等。俄罗斯也是如此。总之,市场对高等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日益加大,高等教育势必要走出象牙塔,关注市场需求,由此高等教育学制为学术型、专业型和职业型,学习期限因学制类别不同而异,成了高等教育学制发展的共同趋势。
三、中国大陆高等教育学制改革
1.延长高职教育学制,构建独立体系
任何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学制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根据本国本地区社会发展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例如,美俄存在高职教育,但并不发达,修业年限短。方面,这种情况与美俄存在本科及以上层次应用型高等教育息息相关,如美国有专业型硕博士,俄罗斯有文凭专家等;还与美俄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不无关系。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美国高等教育紧随市场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俄罗斯秉持“大职业教育”理念,将高等教育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是更加关注市场需求的表现。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与美俄职、普两类高等教育自由融通直接相关。美国通过学分互认实现职、普两类高等教育的顺利转学,俄罗斯通过学大纲实现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自然衔接。
因此,对美俄高等教育而言,建立一个类似于台湾地区的高等技职教育独立体系是没有必要的。恰恰相反,台湾地区高职教育特别发达,自成体系。这不仅是因为台湾地区除了理论型高等教育外几乎没有应用型高等教育,还因为台湾地区本专科层次的职、普高等教育沟通困难,为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便发展出了高等技职教育独立体系。因此,大陆高等教育学制改革既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国情。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要树立国际化意识,吸取境外的有益经验,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四通八达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另一方面,要立足大陆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大陆尽管存在占高校总数32.6%的专门院校,但除医科大学外,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理论型教育。而且,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彼此割裂。因此,有必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延长高职教育学制,构建起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高职教育独立体系。
2.实行弹性学制,保证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学制取决于民族传统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教育任务又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而变化,自然各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学制也就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都是以确保教育质量为终极目标。大陆高等教育学制改革既要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又要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首先要确定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一般规定。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场景性,如美国高等教育学制的单轨性源于其社区学院的基本功能是提供转学教育,而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学制的双轨性则源于其高等技职教育自成体系。因此,大陆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应符合历史发展阶段与文化传统,在走向国际化的同时应保持自身特色。
其次要分析不同教育类型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学制。学术型高等教育注重理论研究,学制可以长些,如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3~4年;应用型高等教育强调实际应用,学制可以短些,如本科4年,硕士2年,博士2~3年。职业型高等教育是根据具体工作岗位或行业设置专业,更加注重实际运用,学制可以与应用型高等教育相同或更短些,如本科4年,硕士1~1.5年等。最后要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行不同学制。比如,在建国初期,为弥补博士数量不足,不少硕士毕业后走上教学科研岗位,故将硕士学制定为3年;如今大量硕士毕业生纷纷走向实践工作岗位,可适时将学制调整为2年。又如,过去大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高职教育可以停留在专科层次,学制2年。但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可以突破专科层次,将学制酌情延长至4年或6年。
3.沟通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形成立交桥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创新;服务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5?0034?03
澳大利亚未来学家埃利雅德在《21世纪教育面临的挑战》中指出:“未来并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1]这就为教育指明了旨向,其目标就是培养人的创造力。1998年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明确指出在扩大教育机会的同时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强调高等教育应培养学生批判、独立的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鼓励创新和多元”。国际化人才应具备全球化视野与多元价值观,在创新中形成应对全球化问题挑战的能力。由此可知无论是国内的人才发展规划,还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都突出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全球化时代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内在需求。根据这种需求,结合当前高校教育状况提出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想。
培养创业人才的创业教育体系包括课程设置的改革、学习方式的革新、教学方式的改革、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跟踪档案的建立等诸多环节。从目标的向度看,就是强化创业教育、塑造创业环境、建立创业通道,提供创业服务。
一、强化创业教育
我国教育的最初含义是在教中化育,通过上行下效激发受教育者的善性。因此,非常重视教育工作者的学识与品德,强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英文中的“educ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educate”,本义是“引出”或“导出”,后来引申为通过一定的方法,把某种本来潜在于人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基于这种文化背景,西方更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现代教育的发展轨迹更接近西方教育的内涵,在教育的诸多功能中首要的是促进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高校现行的是专业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选择所学专业。为了适应专业内部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又设置了专业方向。应该说这种教育体制正是基于教育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作用,包括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但在教育过程中重视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忽略了个性化。创业教育并非只是嫁接性地开设一些针对创业的课程,这是急功近利的做法,也不现实。在专业课程之外开设大量这样的课程,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修完,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另外,国内目前还没有专业性的创业教材,也没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大量专业教师。创业教育是在专业教育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化。
首先,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历程的概论性课程应列入专业必修课。目前高校的专业学习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性学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这在一定程度上顾及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但是无论从课程内容还是学习状态都偏离了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尤其在就业压力下出现了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在国外如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人文学科并不亚于理工。在学习计划中,要保证学生人文素养发展需要的课程的比例,保证介绍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历程类课程的比例。缺乏了人文关怀,学生的专业技能再强也是狭隘的,无法从人类发展历程的视野中定位自己的专业价值。培养的只是为工作而工作的工具化了的具有稍高素质的劳动力,而非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人才。
其次,专业学习变教师讲授或引导为主的模式为问题解决性的任务型学习模式。公共课应针对学生的社会化特征,培养学生的人类关怀意识、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化问题、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教师与学生根据专业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学习任务或疑难问题,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以社会调查、交流合作等方式予以解决,鼓励学生给出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方案。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自然地激发出自身潜在的创造性特质,结合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个体价值,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再次,要改变只开设《创业经济学》等一些以名字吸引人眼球的课程和讲座的做法。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开设专业性的创业课程。同时向社会开放,打破唯文凭至上的教育机制,选聘有成功创业经历的企业家及社会人士担任课程教学任务。[2](178)
二、营造创业环境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大学不再是往昔的象牙塔。高校扩招后,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们行色匆匆地忙于选课、上课、打工兼职。静谧、博雅的校园也日趋变得世俗浮躁。在这种时代氛围下,高校要着力塑造具有浓厚学习、学术氛围的校园环境。同时在校园大环境下营造培养学生创业才能的创业环境。创业环境的营造分为创业人才成长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层面。
职业教育论文要注意选题的理论价值。我们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区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职业教育论文题目,供大家做个参考。
1.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分析
2.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
4.职业教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基于对全国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
5.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均衡测度与比较分析——基于京津沪渝的实证调查
6.职业教育课程地位的理性思考——基于宏观政策的视角
7.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觉的思考
8.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9.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
10.加拿大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特色探析
11.日本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
12.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
13.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逻辑和立体路径
14.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15.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农村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16.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特色研究
17.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18.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一)——基于横向维度延伸发展的趋势:定界与跨界
19.职业教育集团化体制改革路径探索
20.高中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更有利于增加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
21.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
22.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问题表征与统筹保障——以重庆市为例
23.创新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内容体系——行业英语教学研究
24.中德职业教育公共财政支持机制的比较研究
25.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走向分析——1995~2008年中国职业教育政策文本的定量分析
26.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27.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二)——基于纵向维度递进发展的趋势:定阶与进阶
28.国家工业化与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分析
29.高等职业教育:来自瑞士的创新与启示
30.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度研究
31.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动力
32.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33.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基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农民工的调查
34.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成绩、问题与政策建议
35.职业教育:从集团化走向战略联盟——基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现状的研究
36.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
37.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功能及其构建
38.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收入回报之差异
39.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三)——基于纵横维度交替发展的趋势:实然与应然
40.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应然之策——关于《职业教育法》修订的跨界思考
4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索
42.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3.职业教育对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城市动态面板数据
44.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45.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
46.五个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47.试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东莞市职业教育为例
48.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其国际比较
49.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异化与矫正
50.职业教育数字校园政策的价值分析及实现策略
51.德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战略决策——德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与结构调整十大方略解读
52.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成绩、问题和对策
53.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
54.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与对策研究
55.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
5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职业教育培训路径
57.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分析
58.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59.职业教育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及应用情景研究
60.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及其主要特点
61.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多重治理逻辑
6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6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主体博弈与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64.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
65.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的缺失与建构
66.我国政府购买职业教育服务的运行机理、实践困境与发展路径
67.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制度设计及启示
68.论职业教育的尊严
69.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建设研究
70.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理念和观念的影响
71.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的分析框架
72.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
73.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投入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74.农村职业教育投资回报率的变化:1989~2009年
75.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参考框架分析
76.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理论循证与实践形态——兼谈我国“工士”学位制度建设
77.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基本理念与建构策略
78.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及其再认识
79.德国职业教育改革重大举措——德国新《职业教育法》解读
80.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
81.基于Malmquist指数模型的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内部效应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82.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
83.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84.公平视野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建设与关系考量
85.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86.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探析
87.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
88.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89.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
90.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初探
91.中国职业教育与劳动力需求的匹配性研究
92.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93.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的建立——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
94.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95.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96.以机制创新推进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基于江苏省的实践研究
97.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98.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对北京部分大型企业的调查分析
职业教育层次随经济发展上移是国际共识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由新技术革命、产业结构升级、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培养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工作的本科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0世纪中叶起,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规格层次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有计划地布局和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逐渐形成了包含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各个层次在内的上下衔接、左右贯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创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内的近300所大学开设四年制高职专业,有200多所社区学院同时提供副学士和学士学位,与普通大学合作培养人才,使得社区学院声誉大增。德国1976年颁布《联邦高等学校总法》,明确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是与UNI同处于一个层面的教学机构”,FH快速发展,成为“德国工程师的摇篮”。瑞士从2006年开始,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试点,2008年普遍推广。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向本科及更高层次上移,成为一种国际共识。日本的技术科学大学、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印度的工程技术学院和技术大学、爱尔兰的理工学院等,都是以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并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
根据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国际经验表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德国、瑞士等西欧国家提升其产业、企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就是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当前,我国进入了“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步入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度发展,成就显著,但过去推动经济发展的五大要素:人口、土地、资源、资金、技术,前三项基本上用尽了潜力,今后最大的希望在技术上。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特别是促进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最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高技能的知识型产业工人和高端技能型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点偏低,高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短缺。据联合国发展组织统计,我国的劳动技能指数仅居世界第59位。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中都存在高技能、技术型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等结构性短缺较为突出,亟需提高技能人才培养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短板。在经济深度转型期,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依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
同时,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来看,也急需完善教育体系,提升层次。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把整个教育分为七个层次,第五层为高等教育的第一阶段,包括专科、本科以及硕士学位课程。第五层按不同的课程计划又分为5A、5B两类,5A相当于传统本科课程,是强调理论基础、为从事研究做准备的高等教育,5B是实践型、技术型、职业性的高等教育,强调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显然,5B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层次、类型到课程特征上都是一致的。“高等职业教育”(5B)作为“职业定向”的一种特定类型,与“普通高等教育”(5A)相对,有分类标准上的依据,也应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而不应仅仅局限于专科层次。
目前,由于制度瓶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高层次只到专科阶段,上升渠道的受阻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片面认识,导致近年来高职专科出现招生难、就业难等问题,例如,江苏省2012年高招本三批次和高职专科批次的分数竟相差95分,创历史新高;山东省虽然高职录取线已降到180分,但仍有96所学校三次投档无一人报考;有些省份高职院校试行“注册入学”,不划分数线,依然难完成招生计划,这些都折射出专科高职的艰难生存处境。许多考生不愿就读高职,一方面是觉得读高职低人一等,受人歧视,另一方面是因为高职上升通道狭窄,难以继续深造。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果职业教育在高职本科层次出现“断层”,将造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链条的断裂。当前,教育部正在抓紧编制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从宏观上构建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国家体系、国家政策,打通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展通道,推动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路在何方
党的十报告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选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引擎的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中国经济转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升中国制造水平,必然要求整体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造就一流技能人才队伍。在2011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明确表示,“我国将探索建立包含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官方对高职本科发出的首次信号。同年,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应用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等培养层次。”同时,教育部要求,引导近年来已设立的高校重新定位,向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型,新设置和更名的本科院校要重点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国家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为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让高职院校看到了希望。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开展四年制本科试点,一些省市率先探索,如天津市提出,深化中职、高职衔接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启动四年制高职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深圳提出“探索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及以上层次应用型技术教育,构建起中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齐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宁波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立有中职、高职、本科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
虽然一系列政策信号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但它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首先,应消除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当前,我国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高等专科学校放在一起,并列招生,“高职高专”似乎成为一个固定概念,严重混淆了类型与层次的概念和区别,人们习惯于把高职教育作为普通本科教育的下一个专科层次来管理,这也是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限定于专科层次的认识根源和政策根源之一。要尽快转变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歧视,提升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
第二,要加强职业教育立法。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寻找突破口,突破制度藩篱。目前,应该尽快修改《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同时要提高生均拨款标准,将高职办学经费列入政府教育经费计划内统筹解决,从立法角度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
第三,通过改建、衍生、试点、交叉等模式,适时审慎发展职业教育本科。建议从全国300多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高校、独立学院中选取部分“转型”为职教本科。因为此类院校均定位为培养直接面向区域经济和企业技术生产一线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其培养规格及目标与高职本科教育非常相近。目前,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已启动中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2013年6月,批准由35所地方本科院校发起成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
此外,职教本科要走出自己的独特办学之路。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应以所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以应用技术创新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着重培养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体现高层次、高素质,面向行业或职业,而不仅仅是某个岗位。
职教本科应该更加注重紧贴市场需求。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一般设立在著名大企业的附近,如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的附近有奔驰、博世等大企业。而我国高职院校热衷进驻大学城、职教园,但是往往远离企业,与行业、产业结合不够紧密。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前言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对高等人才的要求正向多元化发展,对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而中国梦提出——让每个人共享出彩机会,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新的亮点。将中国梦与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在创业训练中展示自我,实现多元化发展。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1.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国家的发展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竞争激烈,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创业型人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批视野开阔、知识广博、具有市场开拓意识和雄才大略的创业者。通过大学生创业教育,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摆脱大学生安于现状的心态,养成新一代大学生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个性。
2.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变革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就业问题尤为突出。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毕业生,如果他们不能顺利地就业,就会反过来制约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就业教育思维模式,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不断进行变革,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业创新型人才。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变革的必然选择。
3.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
首先,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前提。实现大学生自主创业,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使他们了解自主创业所需要的条件,包括自身素质和外部条件,使他们掌握自主创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青年人是最具活力、最具创业激情、最具发展潜力、最具创造力、最能把握商机的群体,是创业的重点、创业的主体、创业的希望。通过创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三、“中国梦”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我国与国外发相比起步较晚,提供给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平台较少,创业训练不多,创业意识缺乏。将中国梦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相结合,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思想。“中国梦”强调的实干精神,也是创业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其专业优势,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创业教育为组织形式的实践群体。
四、对策建议
我国传统的教育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因此,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推进大学生全面成长,加快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个合理、有效,有发展潜力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大学生创业训练营造校园内的良性创业文化,让大学生深刻感受到创业的氛围,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利用学校的广播、校报、校刊、板报和橱窗等宣传创业成功案例,使创业的思想深入人心,让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能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
2、科学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建立起一套较符合当前情况的创业教育体系,全面开展面向全校学生必修和选修的创业教育课程是发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条件,通过课堂理论的学习从而在潜意识层面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
3、选拔或聘请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因此可以依托校企合作、校友会等资源聘请企业经理人为创业教育客座教师。聘请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上课更具有说服力,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接受教育,增加创业教育的可信度。
4、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熏陶和培养出良好的创业品质和创业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5、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硬件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仅要进行理论教育,同时还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如提供办公场所和设施等,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保驾护航,可以借鉴股份制公司的做法,学校也可作为出资方给学生以物质和经济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马金霞.浅谈构建吉林省创业教育体系的紧迫性与重要性[J].现代教育科学,2006(6):143-145.
经精心编辑打造的《南方教育评论――2016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思维盛宴》《第四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实录》DVD,已于近日分别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是中国南方区域对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重大问题研讨与对话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第四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于2016年7月在广州举行,围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发展”主题,邀请国内近50位知名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大中小学校长、教育研究机构负责人和论文作者代表研讨交流,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言献策。
经过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们认为: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动力,协调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人文情怀,开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追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对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增强教育发展动力、优化教育发展路径、厚植教育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由此衍生的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举措,要真正内化于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关键有赖于社会各界特别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的执着追求、不懈行动和稳健步伐。峰会汇集优秀论文近百篇,发表主题演讲42人,14位专家学者和参会者与主题演讲嘉宾对话研讨。
为更好地宣传推广本届峰会成果,与一切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的人们分享专家学者们的智慧精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将峰会论文和主旨演讲整理结集为《南方教育评论――2016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思维盛宴》,从“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现代化、引领基础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引领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估监测等方面对本届盛会的真知灼见作详实反映;将峰会现场盛r拍摄剪辑编制为《第四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实录》DVD,包括开幕式和闭幕式及2场综合论坛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3场平行论坛等10张DVD光盘,高度还原专家学者们精彩激烈的思想碰撞、与会者积极主动的探讨互动。
《南方教育评论――2016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思维盛宴》全书视野宏阔、结构严谨、文笔流畅、深入浅出,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读性,与配套的《第四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实录》DVD一同,努力为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启示和重要参考,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筑理论高地,为国家及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理念引领,为体现教育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的地位作用迸发思想动力。
对《南方教育评论――2016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思维盛宴》感兴趣的读者,可联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营销发行中心吴经理,电话:020-87553735;对《第四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实录》DVD感兴趣的读者,可联系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市场营销部,电话:020-8332808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133-02
收稿日期:[HTSS]2007-04-30
作者简介:李益生(1955-),男,山东烟台人,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指依据现实条件来确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定位、师资定位和教学方法定位等。定位是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明确自身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别,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其办学特色。
(一)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技术型教育
笔者认为,根据高等教育的类型分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定位于高等教育中的技术型教育。技术型教育,不论具体专业如何,实际上都是要培养工作于基层的“转化”型高级人才,此种人才应具备把工程设计、技术规范、管理法则转化为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层次定位
1.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定位
性质的准确定位,应把握以下基本特征:第一,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本科、专科教育等同。第二,高等职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第三,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的行业职业岗位的需要。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岗位,适应我国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既具有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协调发展,能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又有一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定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应定位于新版ISCED5B,学制上至少应包括大学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高职本科等同于延长了的高职专科,也不能把高职本科等同于普通本科。在培养目标上,专科高职教育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量的高级技术工人;本科高职教育培养高科技部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师资等任务。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定位不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缺乏灵活性;高职院校师资缺乏;高职教育中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高职教育发展途径的问题等。
首先,社会总体对职教的定位,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其次,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提高及推行。第三,政府机构调整还未顾及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虽然呼声很高,但实施中碰到许多困难,政府职能的定位还须等待;一些政府部门在政府行为上受某些领导偏见或认识不足的影响,法规制度形成的动力不足。第四,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职教。第五,对各种独立的职教管理标准、规程、制度,没有被进行统一的整理、修订;质量考核标准,国际规程等没有全面引入职教考核范围。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树立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既要有高等教育的共性,更要坚持自己的特色,这样才有其存在的必要,其发展才会有生命力。现代社会,人们的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类型、金字塔型的,对于占据金字塔主要部分的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区分,主要依据劳动中的智力成分,前者偏重掌握理论技术、创造技能;后者偏重掌握经验技术、动作技能。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特色:
第一,专业设置。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由于学科是相对稳定的,而职业岗位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因此,要结合这种变化灵活地设置专业。世界高等教育会议的宣言中提出,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办高等职业教育更要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并依此设置新的专业。
第二,教育内容。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原国家教委曾提出高职教育的理论学习应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应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定。重视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突出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应完全按将来就业的岗位需求来设计课程。
第三,师资队伍。师资是实现高职教学计划的关键,应大力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际的“双师型”队伍,包括大量聘请社会上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的兼职教师。这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而且可以使专业易于调整,还可以降低培养成本,密切学校和社会的联系。
2.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流、层次衔接、类别沟通的终身教育体系
要改革“独木桥”和“一次教育定终身”的教育制度。实践证明,高等教育只有普通高校一条“独木桥”,不利于广大青年按自身条件和潜能选择成才道路,不利于调动人们发挥最大聪明才智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力量。要为青年学习成才铺设多条道路,使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这就要破除学习、职业阶段论,破除一次教育定终身的观念,建立终身教育制度。
3.发展民办高校,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高等教育是一项高投入事业,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比一般普通高校的投入甚至还要大。我国的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目前发展高等教育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资金。因此,在“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确立以后,还必须解决资金难题。其中,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在国家法律政策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加快体制改革,依靠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私立民办”等多种所有制条件下的民办高教体制。这种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是一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路,拓展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此外,普通本科院校附设“职业技术学院”和自学考试等也是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4.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高职教育如果缺乏正确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是很难发展的。首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高职教育要不要“大力发展”。陈至立部长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九次会上讲到:应“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这一方针,反映了科教界和广大人民的呼声。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向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当我国经济调整到主要依靠科教发展的道路时,应取适当政策,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国家的重视,我国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教育资源,在高教方面尤其如此,高职教育可以利用的资源是很丰富的。当然,只有在高中阶段的教育基本普及以后,经济和社会较发达的地区或城市才有条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是面向新世纪高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战略方针,具体实施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有步骤、有计划地去实行。
对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一线人才,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又千差万别,因此管理权最好下放给省和直辖市,让他们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求和条件去办。第二,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充分的自,让他们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同时有竞争、有淘汰,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第三,鉴于我国高职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因此应鼓励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对专业设置采取指导性目录,主要为防止重复建设和指导发展新专业。办学条件要有一定要求,允许和鼓励使用社会资源,并允许逐步完善。办学要依法注册和监管。第四,高职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原则上应按成本收费。目前可采取政府、用人单位、学生三方成本分担的办法,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比例分担。第五,提倡三教统筹,综合发展。应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结合、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不要各搞一套。
参考文献:
[1]杨定亚.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改革主流思想[J].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999(1).
[2]侯玉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导向[J].教育与职业,2005(9).
[3]陈宝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1999(3).
[4]贾晓燕.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OL].省略/blog/txysxu/MyAriticleDetail.asp?id=881.2007-03-1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1]至今已有40余年,信息素养是人类在信息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已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作为一个极其特殊、复杂和广阔的领域,信息素养涉及的知识技能涵盖诸多学科领域,且不断深化融合,在哲学、人文、技术、社会、经济、管理和法律等领域保持联系。信息素养既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它与道德品质素养、文化知识素养均为大学生基本素养的构成要素,成为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当前,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正在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在积极推进内涵式转型发展,因此,适应转型发展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面临重构,相应的理论与实践也需要摸索。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及现实需要,剖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人才培养基本特征与要求,重点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体系建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1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1.1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借鉴欧美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提出的,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理想模式。在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构建具有应用技术大学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尤为重要。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实践动手能力偏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创新思维滞后等现象,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及成功案例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3]。其重要原因就是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还未达到相应要求,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整合、与新岗位所需技能信息的融合不足,从特定行业、工作领域、事务范畴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意识与能力都较欠缺。西方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办学模式成为国家重振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助推器,这些大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大都具备较为扎实的信息素养能力,能够极快适应各个岗位,极大地降低培训成本,加速技术创造,稳定社会秩序,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因此,重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导向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无法回避且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基础。长久以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就不断探求适合自身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改革在教育理论界与实践改革界取得丰硕成果。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打通知识、实践、创新与创业的关键环节,大学是使学生真正具备终身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的重要教育模块,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多样性、动态性和复合性等内在特性,因此,构建适应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必须加大实践力度的重要支撑载体。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拓宽与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成人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日益受到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重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在全国高等教育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化,已积累的诸多成功经验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改革发展进程。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未来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信息素养教育在内的教育教学改革必然成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有益补充。
1.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现状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研究应用技术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我们结合文献调研及课程教学经验,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进行总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1999年国家高等教育扩招后产生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高校一般位于地级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应用性等特点,其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也必然带有显著的特色。当前,国内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以信息资源认知、数据库检索及信息研究与开发(文献综述撰写等)为主,教师队伍主要由高校图书馆馆员和相关学科专业的院系教师组成,上课形式基本分为理论教学及上机操作,大部分属于公共选修课,一般为20~50学时,教学对象以本科生为主,各校自主安排教学时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重视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课程面向度不够、课程边缘化、课程资源调配困难、教师队伍不稳定等。②课程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五花八门、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材老化现象严重、教学针对性不足、实践实习教学力度不够等[4]。③课程总结不足,效果不佳。信息素养课程因前述原因无法得到科学动态的总结与反馈,教学质量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未尽完善的评价体系也导致课程教学效果无法评判。
2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体系建构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了基于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框架。
2.1总体思路与目标
在吸纳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良好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以职业技能为导向[5],实现职业、行业及产业需求与信息能力高度融合,实施精细化、重交叉、强实践、可发展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立螺旋式多元教学模式,打造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求,符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实际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2.2基本原则
应具备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①多维建构原则。进一步保持大学生信息素养层级性、多面性等特点,多维度实践、应用与推广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②纵横发展原则。坚持多元化教学模式,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完美嵌入整个大学生教育体系中。③因地制宜原则。各高校应该根据所在学校实际条件,制定符合本校教育教学特色的信息素养教育方法。④开放集成原则。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综合体,在其他课程教学或实践中可以融合互鉴、集成创新。⑤持续发展原则。信息素养是大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素养知识随着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因此,必须坚持持续学习、发展学习、创新学习[6]。
2.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整体框架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综合框架,具体见图1。整体框架体系包括能力训练模块、知识学习平台、课程(内容)配置结构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实训技能平台4部分。能力训练模块是与大学生信息素养4要素相对应的必备核心学习单元,主要包括信息专题研究、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检索利用、信息素养与意识4部分。其中,信息素养与意识训练模块主要有信息文化、信息知识、信息思维、信息伦理、信息法律等内容;信息检索利用主要训练大学生信息检索的基本技巧、数据库操作方法、文献检索方法等;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涉及有关信息检索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内容;信息专题研究主要是大学生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本专业研究热点追踪、行业领域就业信息、行业市场调研情况、必备的报告撰写基础等。知识学习平台为创新创业平台、学科课程平台、行业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是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载体,其中:专业课程平台主要为信息素养基本课程平台、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平台;行业课程平台主要是为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相关行业领域竞争情报的平台;学科课程平台为大学生学科专业更高级别应用研究型知识学习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信息储备支撑平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实训技能平台主要是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训练平台,贯穿于能力训练模块、知识学习平台、课程(内容)配置结构。课程(内容)配置结构主要是相对应的具体课程设置,体现在能力训练模块中,以知识学习平台和实践实训技能平台为重要载体。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整体框架是一个有机系统,以能力训练模块为主要教学设置基本目标,以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配置结构为基本课程单元,以知识学习平台为基础理论载体,以实践实训技能平台为实践应用载体,四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紧密围绕并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
2.4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框架
信息实践教学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吻合。笔者结合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的一般规律,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整体框架及其框架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实训技能平台,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框架(图2所示)。该实践教学框架主要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及其实践目标,课内实践主要包括信息检索上机实训、行业考察总结、课程期末考察、毕业课程设计等内容,课外实践主要包括自主专业知识巩固、社会志愿信息服务、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开展等内容。这两大块实践教学以基础能力认知、体验真实技能、仿真综合应用和专题信息开发为主要目标。这些目标是检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成效的主要标杆。
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建议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诸多内外要素,根据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状况及前述构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整体框架,笔者对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加强重视,改变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地位。积极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信息素养教育的地位,按照实际情况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通用必修课或重点选修课程或通用平台类课程,加大课程学时学分比重,针对本科生灵活选择上课学期段,在教学立项、经费资助等方面对信息素养课程予以政策倾斜。二是要建设完备的、更有针对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素养课程链。要进一步规划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应至少包括信息基本素养、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因特网素养、信息识别与检索素养、信息伦理与安全素养等七大模块,同时信息素养教育应有机融入相应的专业课程中。三是要不断丰富信息素养课程课堂课外教学形式与方法。除了主讲教师讲授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上机实验外,还可以邀请校外网络安全专家讲课,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企业及图书馆竞争情报部门、信息统计分析部门、网络安全部门、信息资源存储与开发部门学习相关实践操作与应用原理。四是要不断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相关教学或研究基础的教师都可以加入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除了图书情报学科以外,还应包括计算机学科、市场营销学、经济管理学、工程管理、社会心理学等。五是要强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材品牌本地化建设。要及时跟踪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研究热点,吸纳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编写符合本校电子资源实际、学生能力范畴之内、与师资队伍研究密切相关的本地化品牌教材。
4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必然要求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目标服务,需要紧密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核心特征、任务指标开展。本文从理论框架层面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体系框架,并提出相关建议。鉴于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复杂性,相应的机理分析、动力分析及实践应用等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娜.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4):123-125.
[2]刘跃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西宁:广西大学,2014.
[3]肖检蓉.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5):69-71.
[4]王友富.普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振图书馆学学科地位[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2):68-71.
[5]卢雪英.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4(1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