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2-06-05 13:20: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第1篇

关键词:中庸 中西文化比较文学

译介学,即翻译学,既是比较文学学科赖以存在的传统基础,又是对其存在局限性的冲击乃至挑战。发生于欧洲的比较文学,从起源处就根植于欧洲文化的巨大翻译传统之中。中庸之道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的哲学观念和践行标准。在古代中国,“中庸”被誉为本体论意义上的“至德”“中和”。而在近现代中国则被看作折衷主义、明哲保身等而备受质疑批评。当代学者以更为平和的学术态度和全球化中的东方文化身份重建的新视野,重新检视《中庸》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义。[1]正是基于这种辨证统一、多元开放的学术研究态度,使当代中国学界对《中庸》的研究更为学理化,中庸思想的各个维度和被掩盖不彰的深意,也逐渐得到中国学术界和国际汉学界重视。而东西方的关于“中庸”、“中道”思想的论述,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孔子“中庸”的“中”有很浓的人性仁爱意味,注重以内在的心灵之“诚”去把握世间万物,而亚里士多德“中道”的“中”表达出西方哲学智慧知性的对象化特征;东方“中庸”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致中和”而达到的心灵“和谐”境界,而西方的“中道”寻求的则是城邦法律的平衡“公正”;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底线是国家的“礼法”,要求个人服从社会的整体,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在社会准则中选择符合中道的同时,对个体意志自由的充分尊重;中国的“中庸”思想,更多地强调日常人伦的中节、持中、现实和谐感,西方的“中道”更多地强调本体论中的人的知识和美德的形而上思考。通过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可以看到被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的中国先秦和古希腊思想“中庸”思想,在历史长河中按照各自的轨迹发展,具有和而不同的特点。相对而言,中国的“中庸”思想发展更具有体系,而且更具有人生在世坚持“中度”、“中节”人生操守的意义。可以说,东西方的“中庸”思想都产生于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人类思想的发源地,影响东西方的重要思想历史进程。

东西方到了当代都遇到了“反中庸”思潮,表征为中庸思想的失落或中庸之“度”与“用”的失落。不难看到,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社会节奏和生命观念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中庸思想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被东西方人们所普遍质疑。在西方,由于片面强调发展、竞争和大国霸权,人们逐渐越过了中庸不偏不倚的平衡发展之道,导致过度开采、涸泽而渔、盘剥自然、国际霸权,最终出现大面积的精神缺钙和人与自然的疏离对立,导致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双重失衡。如果说,西方是因为“过”而要退回到中庸,那么,东方正在“过”与“不及”之间重新寻求已然偏离的中庸之道。

事实上,东方在现代社会中成为欠发达第三世界,正在史无前例地抛弃中庸精神。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在不断照搬西方模式,人们对技术对财富对社会话语权力的渴望大幅提升,从过去注视个人的内修道德到现在过分注视外在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偏离了中庸之道。东西方社会在偏离了中庸之道之后,都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困境和社会弊端。在全球化时期,“中庸”作为一种人类精神遗产被重新提了出来,表明“中庸”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思想魅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重提中庸就是要在今天的全球化、现代性当中去发现过去那些思想当中还有生命力的部分。

中庸是一种哲学本体论,之所以在一百年来逐渐失效,大抵因为它生不逢时――现代社会“反中庸”。在反中庸时代重新提倡中庸,显得更为迫切。因为社会经过了否定之否定后,人类思维更加成熟,也更加希望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自己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充满冷静的思索和辩证的互看,从而把握中庸之道。今天,中庸的意义正在显示出来,在反省现代之路的偏激和极端之后,人类才会迷途知返遵循中道,而走向具有生态文化意义的“诗意地栖居”。人类和平和谐才会成为手中之物,而不只是空中楼阁。

参考文献

1.谢振天《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49年。

2. 吴怡著《中庸诚字的研究》,台湾(台北)华冈书城1974年版。

3. 宋天正注译、杨亮功校订《中庸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4. 陈满铭著《中庸思想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80年版。

5. 萧公权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年版。

本课题系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资助

课题名称:

项目名称:基于文学典籍英译本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译介研究

项目编号:Fs201016

第2篇

关键词:和;天人合一;礼义廉耻;中庸之道;和而不同

一、引言

矛盾无处不在,人能够做到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吗?

众口难调[1]:有一古碑上面刻着唐太宗李世民与许敬忠的一段对话。李世民曰:“满朝诸卿,惟卿最贤,然亦有言卿之过者,何也?”许答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乐而玩赏,盗贼厌其光辉。天且不如人意,何况臣乎?”

谚语云:众口难调。要想取悦于每一个人是很难办到的,只要为人处世依正道而行,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正如古人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唐朝诗人刘禹锡感叹曰:“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生如水,方可潇洒一生。

正是因为众口难调,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把个人融入到社会分工中去,这就要讲“和”。

二、和的定义

和——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和”是人类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天人合一是“和”的最高境界。“和”就是各种平衡:热力学平衡、化学平衡、遗传平衡、心理平衡、生理平衡……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孟子?公孙丑下》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天时、地利、人和讲的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主张内中,外和的。中庸之道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论语?学而》曰:“礼之用,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谐生福。和于物,则诸事顺;和于人,则得多助;和于心,则处之泰然;和于行,可左右逢源!

随机应变[2]:早上小刘很不高兴地进了办公室,嘴里还嘟囔着:“这些破电话真是烦死了。”

这时对桌的的大杨看见忙问:“大清早的什么事啊不高兴?”

“别提了,最近总是有一些“骚扰电话”,不是信息服务,就是推销咨询。不接吧又怕是真有事,接了就没完没了,人家电话里特别客气又不好拒绝,真是烦人。”

大杨一听笑了起来,“嘿,我以为什么大事呢,我也经常接到这种电话,可是我只要说一句话对方准说打扰您了,不好意思。然后就挂了。”

听了大杨的话,小刘有点怀疑地看着大杨:“不可能吧,那你说的什么有那么神?”

大杨神秘地朝小刘做了一个鬼脸:“等着瞧吧!”

一上午小刘都在琢磨大杨有什么好办法,中午吃饭的时候,大杨和小刘一起到食堂吃饭,路上大杨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大杨看了是个陌生的号码,知道可能是“骚扰电话”,就故弄玄虚地对小刘说:“听好了。”然后开了免提,“喂,那位?”大杨问。

“您好,打扰您几分钟,请问您有时间吗?”V

大杨一笑说:“你说吧什么事?”

“您好,请问您需要掌握天气方面的信息吗?我们可以全天24小时为您提供天气方面的信息。”

“是吗?我是在气象局工作的。”

“哦,那不好意思,打扰您了,再见。”

这时大杨自豪地对小刘说:“怎么样?”

小刘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这不是骗人吗,你什么时候到气象局工作了!”

“嘿,这不就是随机应变吗,要不他至少要缠上你好几分钟。我用这个办法每次都管用。要是卖保险的,你就说在保险公司工作,要是信息服务,你就说在电话局工作,要是办证的你就直接说你是警察,保证他再也不给你打了!”

小刘会心地一笑说:“高,实在是高!这个办法还真不错!”

晚上,小刘正在家吃饭,忽然电话响了,小刘一接就听到:“您好,可以耽误您几分钟吗?”

小刘一听是“骚扰电话”,心想刚学完这招正等着用呢,就笑着说:“你说吧什么事?”

“是这样,请问您最近有旅游的计划吗?”

“我是一名导游。”说完小刘自己差点笑出来。

可电话里又说了,“那您要不要订购便宜的机票?”

“小刘一愣,想了想说,哦,我爱人是在航空公司上班!”

“谁着电话里又问,您是否对股票感兴趣?”

小刘一听,今天是遇到硬茬了!不耐烦地说:“我哥在证券公司工作!”

“好吧,请问您最近是否准备做一次体检?”

小刘觉得自己遇到了大话西游里的唐僧。

大声地说:“我告诉你我爸是医院的院长,我妈是学校的校长,我老丈人是搞房地产的,我丈母娘是卖汽车的,我叔叔是警察局长。你还有事吗!”

只听电话里一笑说:“哈哈,你通过检验合格了!”

小刘这才听出来原来是大杨用陌生电话在考验自己是否掌握了他的随机应变阿!

人与环境和谐了,避免了无聊的磨牙。

三、“和”的应用

管仲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今日君欲立国之纲纪,必张四维,以使其民。则纪纲立而国势振矣。”

桓公曰:“如何而能使民?”

第3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粹和谐思维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标准、规律的科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美学学科,但却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研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粹,对于丰富中国现代美学,促进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和之美

所谓“中和”,是指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易传》中有关“中和”的论述不下三十处,其中凡带“中”的卦艾都是吉卦、吉艾。“凡吉占都是因为能‘正中’、‘得中’、‘中正’、‘黄中通理’等”。这说明当时人们对“中和”、“执中”、“尚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执中”、“尚中”的中和思维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发展,并逐步演化成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除了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外,中和思维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和思维的理论基础。“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采取“适度”原则,反对“过”与“不及”。从哲学视角看,中和思维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表现。辩证法认为,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度两端的关节点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因此,凡事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中和思维正是对“度”的正确把握。从伦理学的视角看,“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孔子明确提出了“中庸之德”的观点。《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在孔子的影响下,荀子一也主张根据“中庸之道”来修身养性,培养中和思维。

从美学的视角看,“中和”是儒家的最高审美标准。《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主张执两用中,注重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在做人方面,孔子认为“中和”是君子应有的美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Lzl在艺术创作方面,孔子评价《关唯》是“乐而不,哀而不伤”,实现了“中和之美”。《乐记》把“中和”作为音乐的审美标准,认为“中和”是音乐的本质,以“中和”为美;“乐者,天地之中和也”。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和之美”成了中国历代艺术家推崇的审美标准。与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相比,西方古代也有讲“中和之美”的学者,只不过时间稍晚于中国。德漠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虽然也谈及过“中和”问题,但未能展开。在古希腊,对“中和”或“中庸”研究最深刻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他明确指出:“过度与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他还说:“人们对于优秀成果的评论,习惯说增一分则过长,减一分则过短。这就是说过度与不及都是对优秀的破坏,只有中道才能保持它”。川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之美”与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十分相似,反映了人类审美思维方式的共性。但西方的中道思维未能传承下去,后来被西方近代的“对立思维”所取代。而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却一直延传到今天。因此,可以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显著特色。

二、协调之美

所谓“协调”是指事物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各种相关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协调或和谐是世界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这就是说,物以和为常,协调和谐是万物共存的一种稳定秩序,认识了“和”,也就认识了事物的规律,认识了规律(常),人就变聪明了。《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荣亡”;“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善以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必须遵循和谐协调的客观规律而运行。协调思维也叫“和谐意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1993年第三届“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国际研讨会纪要指出:“源远流长的和谐意识是中国社会自秦以来高度统一的重要原因之一”。张岱年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协调即美”、“和谐即美”,是中西传统美学的共同观点。中国传统美学历来主张“和谐即美”。儒家强调“人和”即社会美,道家强调“天和”即自然美,佛家强调“心和”即心灵美。而各家各派都主张“乐和”即艺术美。中国传统美学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审美标准:“和谐即美”、“协调即美”。和谐、协调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征,就像一幅图画的美就在于它的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协调与和谐;一首歌曲的美就在于它的音调、音色、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协调与和谐。协调、和谐是各种不同要素的最佳组合,是各种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即美”、“协调即美”不是中国传统美学特有的观点,西方传统美学也有这样的观点。在西方传统美学里,“不管是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还是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和谐都被认为是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在毕达戈拉斯看来,“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他认为,因为圆形是最协调和谐的,所以是最美的。他还从“数”的角度探讨了形式美,认为数量的比例协调是美的典型表现方式;他还认为“数”的比例最协调的是“黄金分割律”。赫拉克利特指出:一切美都是从对立面的和谐协调中产生的,柏拉图强调:“音乐就是和谐,和谐就是美”。亚里士多德也有由对立面的协调统一形成“和谐之美”的思想。他说:“自然界喜欢矛盾,并且从矛盾中而不是从相似中逐步形成了和谐。……显然,艺术在这一点上模仿了自然”。可见,无论中国传统美学,还是西方传统美学,都赞成“和谐即美”、“协调即美”的观点。但仔细分析,中西传统美学还存在下列差别:其一,中国传统美学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协调,而西方传统美学只重视形式的和谐、协调;其二,中国传统美学主要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论述“和谐之美”、“协调之美”,而西方传统美学则主要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阐述“和谐之美”、“协调之美”。

三、和善之美

所谓“和善”是指和谐的形式与仁善的内容的有机统一。所谓“和善思维”,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把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联系起来思考的思维方式。“和善思维”是中国传统审美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色。

何为善?善即仁。《论语》说:“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又说:“君子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就是说,只有君子才有仁善之德,小人不可能有仁善之德。什么是仁?《辞海》解释:仁是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说文解字》称:“仁,亲也;从人、二”。《礼记·中庸》释:“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的本意是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即“仁者爱人”。孔子所讲的“仁”,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梯等道德内容。概言之,“仁”即“善”。中国儒家美学把道德观与审美观结合起来,认为“仁”是美的内容,“和”是美的形式。“和善之美”是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善即仁,是内在美,和即协调,是外在美。《论语》说:“尽美矣,又尽善矣”。尽善尽美,至善至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和善”观,具有世界性意义。日本学者今道有信高度评价了孔子的和善审美观。他说:“孔子最卓越的学说之一,是其艺术论。他劝导人们以典礼音乐为基础,将日常的起居举止都予以美化,这种礼的思想,是世界的艺术与道德理论中最有兴趣的学说之一”。西方传统美学大多从形式方面来论述美,但也有少数学者从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统一来论述美。柏拉图热忱地追求美的表现与善的心灵的一致,很有点像孔子赞扬“尽善尽美”,欣赏“和善之美”。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写道:“艺术、工艺的美,都由于心灵的聪慧和善良”,“最美的境界是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和谐一致,融为一个整体”。可见,柏拉图的审美观与孔子的审美观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和善思维”是中国传统审美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把和善思维运用于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它要求我们在艺术设计中,力求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使作品起到审美与教化的双重功能。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只讲道德内容,不讲艺术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二是只讲艺术形式,不讲道德内容的“形式主义”。

四、和合之美

“和合”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大特色。程思远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重视和谐与统一的审美方式界定为“和合文化”,并认为:“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之一和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整体系统思想”。西方传统文化主张“主客二分”,强调天人对立;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主张主客统一,强调天人合一。从审美思维方式考察,西方传统审美思维倾向于局部性、分析性、思辨性、对立性;而中国传统审美思维则倾向于整体性、综合性、辩证性、和谐性。

“和合”审美思维的最大特点是整体性,无论是儒家、道家,都强调整体观点。所谓“整体观点”,就是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与物也是一个整体。整体是由许多部分、要素、方面构成的有机系统,要想了解各个方面、部分或要素,必须了解整体。《周易大传》强调:“观其会通”。也就是说,观察事物的整体联系,就会通晓事理。惠施宜称:“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他肯定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点最显著,认为天地是一个整体,人存在于天地之间,与天地息息相通;人的身体也是一个整体,身体与各个器官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汉代以后的儒家崇尚“天人合一”,其主要意义是肯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和合审美思维的整体性观点与现代系统论的整体性观点是十分相似的。现代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整体性,整体功能往往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可见,掌握和合审美思维对于理解现代系统科学是有帮助的。

和合审美思维的第二个特点是“兼收并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主流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道家、佛家、墨家等诸多学派的思想及其他外来文化而形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兼收并蓄”的特点。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现时代,中国文化应当发扬“兼收并蓄”的优势,批判吸收现代西方文化包括艺术设计中的有价值的因素,使自身不断得到繁荣和发展。

第4篇

关键词:李安电影;民族文化;思想内容;影像造型

李安是世界知名的华人导演,同时也是华人世界通过自己努力荣获多项奥斯卡奖的第一人。纵观李安的电影创作,其作品中有着很深的个人印记,浸透着李安对于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他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长大,所以其作品中深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响。中国民族文化的展现在他的电影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一是李安电影中所折射出来的儒家思想,其二是在影像造型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民族元素。

一、思想内容上儒家观念的凸显

李安自幼在台湾书香门第中长大,中国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深深的影响了他的价值观念。之后在美国学习戏剧导演和电影,更是使得李安本人具有强烈的怀旧和思乡情结。李安凭借电影这一途径来追寻中国民族文化情感和审美愿望,拍出了一系列具有民族文化情怀的电影,如《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等,这些作品无处不闪现着儒家思想的光芒。

和谐是儒家思想的首要价值观念,也是其人文精神的精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以来是古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弥漫了儒家思想对于人与人之间人文规范的要求,也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之道。同时,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而“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等观念更是体现出了中国文化对于和谐思想的追求。正是由于李安对于儒家思想和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所以在他的电影中大都体现出了和谐的思想。比如电影《推手》中,郎雄扮演的父亲虽然和美国的洋媳妇在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有很多不和谐,虽然因为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但是父亲却始终为儿媳妇着想,给她用太极的方法治病,为她夹菜等等都传达着“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再比如,《饮食男女》中,每逢佳节家里所有人都会回到父亲家,所有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体现出“团圆”的和谐意味,既是李安电影中传统家庭观念的展现,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深刻反映。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是儒家倡导的为人处世的哲学,即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讲究性情的中和淡远,提倡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做事讲究分寸,使事物能有最好的表现。李安在中国传统的家中长大,身上本身就有着非常典型的儒家气质,这种气质反映到制作上来讲是不疾不徐的电影节奏,反映到影片内容上则是电影中的主人公处世态度的中庸平和。比如电影《推手》中,因为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父亲最终还是无法融进儿子的家庭,随即自己从儿子家里搬出来,一个人居住在唐人街。对于父亲而言,他知道矛盾无法解决,但是为了家庭的大局,他采取中庸的处事方法,自己谦让一步让矛盾得以缓和,让事情得以顺利解决。《饮食男女》中,老朱是了不起的厨师,三个女儿性情各异,不过老朱却凭借自身厨艺维系着全家的和睦。女儿们逐渐长大,都有着各自的问题,老朱始终保持着中庸的态度周旋于他们之间,最终使即将破裂的大家庭再度团聚。李安在自身的处事始终坚持的端正的态度,在电影作品中也体现出了民族文化深厚的价值底蕴。

二、影像造型中民族元素的展现

李安作为世界知名的华人导演,其在中西方都获得了了一致的认可。在好莱坞电影大行其道的今天,能够坚守民族文化精神开拓世界电影疆土实在难能可贵。李安电影不管是在“家庭三部曲”还是在《卧虎藏龙》中都闪现着浓郁的儒家文化思想,同时在电影的影像语言上也采用了大量的民族元素,探讨了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命题。

在电影《推手》中,李安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移民美国的家庭所遇到的矛盾和困惑。太极拳师老朱来到美国儿子的家里生活,却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美国的儿媳妇冲突不断,最后老朱离开了儿子的家,独自在唐人街生活。李安在进行电影创作时,选取了众多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造型元素,把中国历史悠久的太极文化、京剧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很好的融入到《推手》的剧情当中,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影片中,为了展现中国民族文化,细节处理上,多次出现老人练太极的镜头,多次出现书法创作的镜头,多次出现关于中国饮食的细节;在场景的选择上,李安导演把故事也多次放置在中国民族文化比较浓郁的美国中文学校和唐人街:在情节设置上,导演李安也设置了很多表现中国文化的桥段,比如教中文、中国烹饪等,把中国故事以及中国民族文化传统通过影像载体表现的淋漓尽致,有力的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在美国主流社会文化的逆境中顽强的生命力,也真实的在现了美国社会中移民家庭各自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不同心态。

在电影《喜宴》中,导演李安更是将由中西方文化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升级,运用同性恋的题材来探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同样的,李安在拍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元素来塑造影像细节,尤其是将中国饮食的方方面面加以强化。饮食细节被大量用于结婚的喜宴上,极富中国特色的菜谱,极具中国风情的花样,中国的饮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集中的展现。除此之外,《喜宴》还通过结婚的一些中国传统流程来展现民族传统礼节和文化,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结婚仪式、服饰等来展现民族文化元素。影片中环境造型、服饰造型、红包、首饰以及闹洞房,这些中国民族礼仪文化在李安电影中的多次出现,强化了民族文化的魅力。

第5篇

    关键词 台湾广告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出中华文明的灿烂多姿,传统文化,尤其是儒、道思想中的仁爱道德、忠孝信义,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对现代中国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这也在其广告中有着明显的体现:从低卷入度商品——茶饮料广告、酒类广告到高卷入度商品——房地产广告,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或多或少的应用。

    一、台湾茶类广告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唐代陆羽的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开始,“天下益知饮茶”,从不同制茶方式到讲究的茶具再到各式的冲泡方法,茶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承载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两岸的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台湾茶源于大陆,其茶文化也打上了大陆茶文化的深刻烙印,不但继承了老祖宗有关茶的经验与智慧,还在保存了茶独有的韵味的同时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古人喝茶,多与精神意义相关:文人墨客借品茶赋诗来追求高洁的精神品质,高人隐士通过钻研茶道寻找人生的智慧,贵族士大夫用好茶待客以显示自己尊贵的生活品位……而如今,现代繁忙的人们已没有空闲慢慢地醒茶泡茶喝茶,取而代之的是风靡全球的茶饮料。

    茶饮料现今已是随处可得的便利商品,街边商店无论大小总会有茶饮料醒目地摆放在柜台上,古人精工细作的泡茶方式已被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所遗忘,现代人总是嫌洗茶倒茶渣太浪费时间,于是,如速溶咖啡一般便捷、高效的喝茶方式也随之出现。

    台湾茶的两大巨头“康师傅”和“统一”无疑占据了半壁江山,再加上一些其他品牌如“古道茶”、“御茶园”等,台湾本土品牌已牢牢统治了本地市场。在它们的广告中,运用传统文化进行诉求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无论是从传统艺术美学的角度还是从中医养生的观念,诉求于中国人心中对传统文化或景仰或尊崇的心理,营造传统文化中注重人格修养的氛围,是台湾茶饮料广告诉求一个不可忽视的手段,这使得很多的茶饮料广告都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1 台湾茶广告中的传统艺术美学

    台湾的茶饮料广告中经常表现以礼待客、尊师重教、孝敬长辈等场景,在优美的意境中体现道德仁爱、友情信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传统艺术美学思想在台湾茶广告中的体现。

    台湾明星林心如代言的“古道茶”系列广告中的“古道梅子绿茶”,展现的是以茶会友的场景,“古道葡萄红茶”追求的是亲近自然、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徐若瑄代言的“御茶园”广告中的“奉茶篇”讲述的是向老师奉茶以表敬意的故事,“会面篇”同样表现对长辈的尊重。

    中国人对这些传统美德的追求恒久不变。通过塑造与此相关的广告场景,唤起人们对古典文化的追忆,广告诉求的不仅仅是茶饮料本身,更是蕴含在其中的传统道德标准与修生养性、自我提升的价值观念。茶文化这种古老的文明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而是在新时代_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是现代人对优良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传统艺术美学的核心价值。 值,而“风云”酒正是有了许多人的研发、改进,才能成就今日的辉煌。“成就风云”一语双关,既鼓励人们要成就风云人生的理想。也体现了“风云”酒来之不易的成就。追求人生价值是中国酒文化的一种重要精神理念,这在台湾风云酒广告中被很好地体现出来。

    三、台湾房地产广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家”的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无论是贵族的宫殿还是白丁的茅屋,或大或小的房子里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深深眷恋,这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寓所,还是对人生、对情感的寄托。

    台湾的房地产广告多注重对心理、对感情的诉求,往往用最质朴愿望、最单纯的情感去打动消费者,而不仅仅是诉诸理性,把房屋结构图或装修效果图简单地铺陈于宣传单页中。

    1 借用古典文学作品,打造人居文化

    台湾新竹科技同一个名为“荷香别墅”的楼盘广告。极富特色,其宣传册的第一页,是一幅清秀高洁的荷花图,下面所配文字,极具文化底蕴,节选自宋朝大文豪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段文字咏赞荷的高洁,以荷比君子,将它用在楼盘的宣传中,就是采用联想嫁接的方式将荷花高洁的品质附加到楼盘上来。

    这则广告将“世外桃源”作为其文化定位,赋予楼盘更多的文化附加值,让消费者对广告中所描绘的美好生活产生向往,并以此为目标不懈追求。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不仅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提炼,更是对人格的提升、对人性的完善,也是对楼盘在消费者心中地位的有效提升。

    在台湾这片喧嚣的土地上,为心灵寻找一个家,让身心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繁华的闹市中追求一种恬淡、抒情的生活方式,广告所塑造的意境正好满足了消费者对“世外桃源”生活方式的追求与认同。借助古典文学,楼盘成功塑造了独特的人居文化。

    2 继承古代思想精髓,重寻和谐家园

    台湾房产“林与堂”的广告文案不仅包含了陶渊明“隐士”的风范,更进一步发展为孔子“中庸之道”和老子“大隐隐于市”的精神价值观,其“居所·归心”篇文案如下:

    生活的最典型为中庸生活,在动与静之间,找到一种完全的均衡。——摘自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一书。精神与物质兼顾,生命才能从容,颠峰人士的事业与生活,像一座越来越难平衡的天平,车水马龙的市中心,帮阁下赢得事业的效率,却赔掉居家的宁静。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邻近公园,静巷内的住宅,比大马路旁还要受欢迎。“林与堂”隐身在繁华都会的静巷之中,散步到大安森林公园,开窗看见台北远企中心,享有盛世的繁华,也拥有远世的宁静。

    此文案强调都市生活所需要的均衡,物质与精神之间、动与静之间、事业与居家之间,无论是哪个方面,都要追求中庸之道的生活方式。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的境界。广告以繁忙都市中渴望拥有和谐生活的人们为诉求对象,以古代思想理论的精髓为手段进行说服,以至诚至善的心态容纳疲于应付生活的世人。闹市的喧嚣与静巷的安逸、盛世的繁华与远世的宁静和谐归一,一种大隐隐于市的绿意,将居家静静地包围,住在这里才是真正的智者。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台湾广告的疗方面面。

    台湾广告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是对古代历史文化的继承,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台湾广告注重文化价值的塑造,借助传统文化构建出与众不同的文化意境,诉求于人们内心对古典文化的认同感,在现代社会繁忙快速的生活节奏下,帮助人们建立贯穿古今的深厚的价值观。

    2 台湾茶广告的中医养生观念

    中国人讲究养生之道,中医养生保健之法古已有之,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基本上都可以从食物中得到满足,因此才有了“药食同源”、“食疗”等说法。茶的作用早已不局限于止渴,其保健及药用价值也早已被人们所认知,因此,中国人自古就养成的饮茶习惯对于日常的养生保健有着积极的作用。

    康师傅大麦香茶的广告就是诉求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中医很早就认识到大麦的药用价值,称其味甘、成,性微寒,有益气补中,利水通淋等作用。如《本草拾遗》说它能“调止中泄,令人肥健”;《调燮类编》认为“大麦性平凉,助胃气,为面胜小麦,而无燥热”。康师傅大麦香茶就是取大麦温和养护的特点,研制出的去油解腻、消热解暑的天然茶饮料,这款绿色天然的产品,既符合中医养生观念,又满足了现代人列天然健康饮品的需求。

    康师傅推出的大麦香茶广告,非常注重对健康的诉求,无论是选择金色麦田作为背景还是对六棱大麦的细节表现,都从各个角度体现出自然、绿色、健康的中医养生观念。广告文案“上选六棱大麦、细火煎焙、麦茶温和养护”表明原料的优良品质、加工过程的精细和产品健康的特性,并且同时推出无糖和低糖两款产品,更加契合现代人对美、对健康的追求。

    二、台湾酒广告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发扬

    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从《诗经》里的“八月到枣,十月获稻,为此舂酒,以介眉寿”到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再到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跨越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古典诗词见证了酒文化的发展与兴盛,也从酿酒、酒具、酒的精神价值等不同方面阐释了传承几千年的中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

    1 台湾酒广告对“人情味”的传承

    酒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作为一种情绪和体验的文化,它更多地融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当中,酒文化中蕴含的人情味,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无法比拟的。以酒会友、以酒论情,酒远不止是满足人们口腹之乐的玉液琼浆,更是一个传承“人情味”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良好的礼仪,优雅的气质,高尚的情趣和超脱的心境。

    台湾玉尊威士忌酒广告就在广告中体现了浓浓的人情味,主要表现为朋友之问的深厚友情:朋友们没有忘记夏天的约定,每年都在海边餐厅聚会,在海风的吹拂中畅饮威士忌,不变的酒象征着朋友之间永恒的友谊。广告注重营造一种自然洒脱的气氛,在酒香情谊重的环境氛围中将玉尊威士忌酒的“人情味”体现出来。

    广告表现的是人们感情的真实流露,是对友情的释怀,这种强烈的情感观使人们对玉尊威士忌酒所蕴含的浓厚“人情味”产生认同,而正是这种认同感反过来再把更为深刻感情价值赋予玉尊这个品牌,使它对“人情味”的传承更为深刻,也使“玉尊”的品牌内涵在酒文化的滋养下酿造得更为深厚。

    2 台湾酒广告中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第6篇

“天下乌鸦一般黑”是主张一竹杆打死一船人,一个活口儿也不留。在管理学上这叫“晕轮效应”,例如:谈到东北人,马上就有人接话道:“我知道,东北人都豪爽。”谈到河南人,马上就有人接话道:“我知道,河南人都爱骗。”这些都是受到“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俗话的影响。最惨的就是男人,有句俗话叫“猫就爱偷腥吃”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翻版。

苍蝇不叮无缝蛋

“苍蝇不叮无缝蛋”是散播和加速散播谣言的有力“理论基础”。余某和把某是邻居,村子里传称把某杨某。在谣言散播过程中,邻居余某相信“苍蝇不叮无缝蛋”,煽风点火,说把某一定是干了这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并四处散播。最后把某忍无可忍,竟然用菜刀将邻居家妇女余某杀害。这大俗话“苍蝇不叮无缝蛋”不仅能害别人,还能害死相信这句话的人的性命。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是成功者欺骗失败者的有力借口、谎言和工具。在机会面前,不可能是人人平等的。什么是机会?机会就是给予具有某些掌握资源者的选择和回报。例如招聘,某公司打出招聘总经理的广告,对应聘者所要具有的条件列出若干。如果把总经理的职位看成一次机会,把看见这则消息的人视为“机会面前的人人”,表面上,大家都有相同的机会,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平等的机会。如在条件上要求硕士学位,大多数人就没有机会了,再要求在同等岗位上工作8年以上,又有一些人掉头走了,再要求在同行业内工作5年以上,恐怕所剩下的就那么几个了。

人挪活,树挪死

“人挪活,树挪死”是目前“跳槽族”自我“鼓励”有力的理论支撑点。当在某个岗位上干得稍微不顺心的时候,一些人就开始想入非非。这句俗话实际上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逻辑推理。生活在城市,街道两旁的树都是挪来的,都活得好好的,所以说“树挪未必死”。人挪就活吗?也不一定,看见过很多在各单位之间跳来跳去的人,也很少看见有所突破和提高的,相反,倒是有很多踏踏实实在原来岗位上努力勤奋的人做出了一点儿成绩,所以人挪也未必“活”。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经常看见一些官员模样的人说话喜欢旁敲侧击,声东击西,捕风捉影:“对于最近单位传闻的单位内婚外恋问题,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听者往往不知所措,说谁呢?大家猜测不止。本来很安静的单位,一时间就会满城风雨,议论纷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句话,给没有“真凭实据”的说话者找到了杀人的“刀和枪”。

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是年长者对年轻人“不听话”的告诫。判断问题的对错和年龄无关,扯上年龄就是“拉上虎皮”,为自己的心虚鼓劲壮胆。如果年龄就是一切,那么一个学校的校长一定是该校年龄最大的,一个企业的总经理一定是该公司最老的。事实显然不是,对待某个具体问题,谁的观念最接近“最优”,和年龄关系不大。“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是对年轻人的不尊重,也是对知识的亵渎。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主张以地区为线,画出友谊的大门。前几年南昌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三大队将抓获的杀人犯罪嫌疑人谢应福移交给广州警方。据悉,谢应福为20万钱财,竟将从小一起长大的老乡杀死。这里就不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而是“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近几年来,老乡谋害老乡的案件时有发生,网友们一定要保持警惕,既不能见到老乡就“不设防”,也不要一见老乡就“谈乡色变”。

各人自扫门前雪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主张圈地为牢,倡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扫门前雪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这几年几乎每个季度都有媒体报道,有女孩儿在光天化曰之下被了,而且围观者数众。这些围观的人实际上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俗话坚定的支持者。现在小偷猖獗、抢劫犯疯狂――不能说跟“各扫门前雪”的信奉无关。在“各扫门前雪”的大俗话前,“见义勇为”正在沦落。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庸特产。主张把交流情感、加强感情放到第一位,比赛输赢是次要的。真的能做到吗?不可能。比赛就是要分输赢的,就是要争第一的,否则比赛就成了形式主义和工具,比赛中的参与者也无法体验比赛激烈对抗所带来的精神享受,观众也看不见比赛的激情和悬念。这样的比赛还能叫比赛吗?“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虚伪的代名词。

第7篇

【关键词】服装设计;传统文化元素;设计理念

一、中日服装设计的文化基础比较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信奉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封建社会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环境中,人们追求中庸之道和清静无为的生活方式,儒家思想和道家学说成为思想主流,统治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哲学和美学理论基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的气势使人升腾达到超越自我的限制,实现超凡入圣的天人合一的意境。”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艺术的创作信守神理,不提倡人们的创造力和革新力。

(二)日本传统文化的特点

剖析日本传统文化,从伦理道德和,还是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日本都和中国都十分接近。但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不同,日本的宗教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诚意和对自然界中生物的敬畏。日本文化在信仰上帝的同时也重视“精神”和“心”,用心去感受自然,在自然的感觉中寻找到美的方式,将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精神相结合,从而实现“物我一体”。

二、中日服饰文化元素特点分析

(一)中国服饰文化元素特点

中国传统服饰是以民族文化符号、传统的面料、鲜明的色彩,给人以视觉上感受。在款式上以平面结构和直线造型为主,以旗袍最为典型,成为中国的服饰形式代表。面料上,丝绸是中国享誉世界的服装面料。色彩上,“红、绿、蓝、黄、黑等传统色彩都极具代表性,充分体现了人与宇宙、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观。图纹上,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和祝愿,如龙凤呈祥、花开富贵、连年有余等,不仅隐喻着图腾崇拜,也反映了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希望和祝福。”

(二)日本服饰文化元素特点

日本传统服饰以和服为代表,和服的裁剪几乎没有曲线,但却给人以优雅的美感。由于和服的裁剪制作的特点,所以在量体裁衣方面,多以层叠、悬垂、包缠等手段形成一种非固定结构的着装,带来一种庄重和平静的感觉,符合日本女人的气质。色彩上,“日本人受禅宗的影响喜好清雅的冷系色彩,偏爱白,金银色及中间色,较少将浓艳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服饰色彩素雅而内敛。图纹注重线条的单纯性和色彩的淡薄性,以幽婉清丽的情趣为主,富于恬淡的韵味。”

三、中日服装设计师对民族文化的元素的应用

(一)日本服装设计师对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

三宅一生是日本世界级的著名服装设计大师,他的时装设计一直以深向的反思维进行创意,摆脱了西方传统的造型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无结构模式。设计构造惊人奇突,同时又具有宽泛、雍容的内涵,反映出日式关于自然和人生温和文流的哲学。高田贤三年轻的时候就在法国求学,他的设计原则是“自然流畅、活动自如”,追求对于身体的尊重。他对日本的和服设计进行了开创性的革新——直身剪裁技巧,即使采用柔软的面料,也能保持和服挺直的外型。川久保玲是一位日本本土成长的设计师,她的设计将东西方的概念以独特的方式进行融合,设计风格独立、自我、大胆前卫。日本现代服装设计将西方时尚艺术与日本民族文化元素完美结合起来,在世界服装设计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中国服装设计师对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日本的服装设计已经开始在国际时装界崛起时,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国人对时尚概念的理解还处于觉醒阶段。面对色彩缤纷的时装,模仿成为服装设计者的设计法宝,限制了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片面地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漠视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经济发展的背后是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迷失。表现形式上简单复制历史,缺乏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探索,没有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对外交流的发展,设计思维的开拓和产业环境的改善,国内的服装设计师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地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中国制造也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影响。

四、现代服饰设计对中国的启示

现代服饰设计越来越认同民族化。深入挖掘本民族文化元素的内涵,将传统文化元素与自身的设计理念、设计个性进行融合和升华,是设计民族化的精髓。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设计资源非常丰富,获取方式也变得更容易,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许多意象性和抽象性还需要设计师们潜心研究、挖掘和融合,才能为现代艺术及设计所利用,将本民族传统的文化发扬光大,在世界时尚舞台占有重要一席。

参考文献:

[1]文霞.折射中华文明的中国传统服饰[J].中国艺术,2012(02).

第8篇

一、引导—视觉:可视的思维

王建伟曾表示:人们在“看”,更是在“思考”,视觉实则是思维的另一种模式。这是指导我们在向国际交流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项目中的理论基础,也启发了我们在这该阶段中需努力的方向和达成的效果。

作为践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新模式的第一步,我们希望通过带领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交流生观赏我国历史悠久、极具代表性的建筑,从而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中,七宝古镇则是相当契合我们想法的一种体验形式。在七宝古镇中,沿水酒肆、旧式茶楼、石桥、凉亭、长廊曲径、牌坊、钟楼、碑廊一应俱全,无一不展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国特色。而于外国友人而言,这一切的视觉体验是新奇却极富冲击力的,结合我们从文化角度的叙述与解读,不仅向他们呈现了一种画面,一番印象,更触发了一轮思考。

二、桥梁—行为: 实践的传递

在该阶段,我们通过开展各类动手实践活动,让这些交流生们亲身实践,从中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我们可以请会写书法的同学,一笔一划地带领外国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简单的讲,书法可以认为是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写汉字的艺术。这种艺术不仅能让国际交流生在挥毫间感受汉字的力量,更能够让他们从中领会“中庸之道”。另外,我们还能根据节日的需要,在端午节教他们如何包粽子,在包粽子期间必定会引起他们对于这项传统习俗的好奇,也由此可以循序渐进地向他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一边是热火朝天地包着粽子,一边又是津津有味地听着屈原的故事,这样的“动静结合”更能让故事的内涵渗透进留学生的心里,同时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这类“行为的传递”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模仿者在反复体会、自行摸索的过程中接收到更多的讯息,并通过身体力行后的收获更易铭记并留存。

三、启示—共鸣: 人文的感悟

在第三阶段,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人文的展览来引起交流生的共鸣。例如在上海城市规划馆,国际交流生在这里能够从这一个小小的展馆之中窥视上海的变化,乃至中国的变化。在那里不仅能回顾远久的过去,还给人们呈现一个快速发展中的上海,这不但体现出了中国的飞速变化、祖国的腾飞之势,更是展现了为之奋斗过的人们一滴滴的血汗。交流生们可以从“城市、人、环境、发展”这四个角度来细细咀嚼这整座城市,从而对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未来有个系统、全面的感知与了解,通过生动的画面、高科技的手段以及最与时俱进的信息,丰富了作为一个外国人脑海中对于我们城市,乃至对中国的单一、片面的了解。要了解一个城市,必定要去当地的博物馆转转,让交流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开阔,在这些带有厚重历史感的事物面前会引起思想的共鸣,从而让他们获得对于中国文化的启示。

四、延续—文化: 观念的养成

就微观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中起着统领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是和谐。而在与国际交流生,尤其是来自欧美文化的友人交流后,亦感受到他们是如何讲求生活的平衡。因此,如何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国际友人的文化传播与渗透,于他们而言,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则是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的养成。然而,考虑到文化并非朝夕之间可以习得,故我们安排了典型代表传统文化理念的活动形式,以期使国际友人感同身受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

结 语

传统与新兴,在此项目中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了一起,也正是这种融合,给了我们项目的特色一个得以多方面彰显的立足点。作为90后的孩子,新兴一代的骄子,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就与各种新潮文化、外来文化以及网络虚拟文化紧密接触,在这个对传统文化淡漠的时代,年轻一辈对我们祖国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更是知之甚少。然而,我们清醒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传播中国文化的必要性,毅然扛起被遗忘已久的传统文化的大旗,并承担起文化传播的重要历史担子。

【参考文献】

[1]艾鱼,冯念康. 七宝古镇[J].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

[2]王建伟. 视觉抽象——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J]. 艺术教育,2012(7).

第9篇

2009年*月*日至*月*日,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下,我十分荣幸幸地参加了***培训班,进行了为期*个月的学习。对于组织上安排的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倍加珍惜。通过本次学习培训,使我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曾接触过的新知识,领悟了许多新思想,提升了自己的境界,开拓了思路,增长了见识,为自己今后开展司法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通过本次学习,我认为:一是内容全面系统,针对性强。本次培训班历时*个月,设置了包括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领导科学、管理科学和领导艺术;司法行政业务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有关内容,这些课程包括了东西方前沿的理论知识,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既有宏观的概括,又有微观的分析,可以说内容很多,知识面很广,是一次难得的开阔眼界的学习机会。

二是开放性强。在*个月的培训中,教授、学者们各展其能,他们治学态度严谨,见解独到,结合案例教学和讨论,不断给自己以启迪。期间既有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评价,又有对在改革发展稳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社会矛盾深入的分析,甚至是尖锐的批评。听到的不只是一家之长,而是百家争鸣。这使自己在增强紧迫感和压力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思考增加了更多的路径,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

这次学习给了我一次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水平的机会,通过参加培训,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是学到了前沿的知识和理论,提高了对司法工作的工作水平。通过对现代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政策、管理学等课程的学习,不仅获得了许多公共管理、创新思维、区域经济发展等领域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前沿信息,更学到了教授认真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精神和思维方法,极大的激活了自己的思维,开阔了胸襟和眼光,提高了履行司法职责、从事司法服务的认识水平,同时也树立了新的管理理念,认识了司法服务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意义,做到了在一些问题的分析上既知其然又知所以然,在学习了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后,对当前我国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对全球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今后开展司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增强了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意思是:事物的这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那一面,事物的那一面也就是事物的这一面。通过对国学知识、人治与法治等知识的学习,使我受益非浅。特别是有的倡导道家,认为道家思想是当代领导必修之学问,有的又否定它,而独尊儒学。在儒家与道家、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人治与法治上,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唯一的选择和唯一正确的吗?如何把握一个事物好的方面和不利的影响,从而做出最佳选择。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到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和相互依赖的关系,认识到在一些问题是和非的判断上并不一定有明确的标准,正如***教授讲到:“法律大多数是妥协的结果,有时并不是最好的。”从而为自己全面的理解司法政策,正确把握问题实质,更好的做好工作,稳妥处理各种问题提供了借鉴。

三是增强了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老师讲:中国农业为了应对加入WTO的挑战,大规模调整种植结构,从而造成了粮食种植面积的萎缩,为了粮食安全,又再一次调整了种植结构。她说:“调整种植结构有助于农业应对WTO挑战,但关键要把握好一个度。”度的解释就是合适、适度。在发展中,如何理解适度?在学习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科技革命》、《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和《管理经济学》等课程后,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必须是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尊重客观规律,避免急功近利。

四是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了冷静的认识。在培训中,通过专家、学者对国情的分析和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层面面临的问题与矛盾、机遇与挑战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大学的孙立平教授把当前面临的道德秩序、信用结构评价为不可治理状态,使自己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转型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认识,有利于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避免盲目乐观,时刻增强紧迫感和压力。

五是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个月的培训使自己认识到:要想做好事,先要做好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做好工作的基础。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深刻理解了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语》讲:仁、义、礼、智、信,给我们讲出了做人的标准。但有时为什么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出现错误和不应有的失误,通过对国学等知识的学习,找到了答案。归根结底,就是缺乏境界和定力。《道德经》讲:致虚极,守静督。就是说达到无限的境界,要切实保守定力。要作到有定力,就要树立良好的心态,抵住诱惑,经受考验,宠辱不惊。有了定力,才会有境界和智慧,做事情,干工作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才能不偏不倚,符合中庸之道。如果把定和境界看作是内在的,那么智慧就是外在的表现,同为一体,互相依存,如同心口,内外一致。这也是加强个人修养的根本。

六是掌握了有效处理问题的工作方法。司法工作人员作为国家在司法活动中的化身,是国家司法权利的具体执行者,其在司法活动中所实施的行为无不与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统一实施密切相关。可以说,司法工作人员能否代表国家正确行使司法权,是我国从人治走向法治,真正依法治国的关键。因此,司法工作人员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秉公执法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确保司法公正、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学习,掌握了诸多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对危机管理的学习,对自己分管的司法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在学习了***老师的现代管理学课程后,初步掌握危机管理的理论知识、处理方法和处理技巧。

在**培训班*个月的学习使我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感悟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供自身的工作水平,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的学习并没有结束。感谢组织、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使我有机会领悟这么多的新知识、新思想,有机会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我一定不辜负组织和领导的希望,用所学更好地为司法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10篇

【关键词】管理;科学管理;人本管理

管理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是人、事、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人类的管理史。因为大到国家的兴衰,小到企业的成败,都与管理是否得当有着密切的联系。粗略地讲,中国文化的重感性与西方文化的重理性直接导致了其在管理思想上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其实,片面地强调人本管理或科学管理都是不正确的。

1.对中国管理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精髓在于和合的文化传统,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和为贵,以义代利”,关注人际关系间的和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本主义哲学并初步建立起了以爱人贵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体系的国家。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儒家思想对“仁、义、礼、智、信”推崇倍至,并提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及“和为贵”等主张;在个人修养上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谋事方面强调天时、地利不如人和。而道家思想中的“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将人与“道”、“天”、“地”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更是强调要治国,必须把自己的利益和意志放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之后。这些都表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本为核心的,也就是说,从管理学的角度,即把“人”或“民”看成管理活动的首要因素, 看成是管理活动的根本,其它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 强调管理者要关心人、爱护人, 为他人着想, 并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只有这样, 才能成功地进行管理, 达到“仁者无敌”的境界。这种以“仁”为本、“立德”为先以及对“天人和谐”、“人际和谐”、“情理和谐”的全方位关照正是使得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并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其糟粕的一面,比如过分强调一团“和”气往往会导致在管理过程中重人轻法,人情风盛行,讲平均主义,忽视制度建设,以至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常常成为司空见惯之事;而“”以及“中庸之道”,说到底是一种否认斗争、排斥竞争和简单协同的行为准则,它以忽视个体的发展与独立人格的形成为代价,将直接影响组织的活力与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2.对西方管理理论要辨明良莠,善于扬弃

渊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的西方管理思想, 特别重视理性的科学精神。从20 世纪初泰勒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到管理实践中以来,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管理理论已演变成为具有一定科学形态的管理体系,并因其在管理过程中对制度、规范和条例的头等关注,实现了管理的有序化和有效化。

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发现了管理学的普遍规律,并建立了一套有关管理理论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使得管理者开始摆脱凭经验和感觉进行管理的传统。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这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而要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就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二战以后,科技的迅速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方管理学界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数学、系统论、信息论、博弈论和网络技术等理论基础,诞生了众多学派并存的现代管理理论学派,又称“管理科学学派”。

这些管理理论有较好的统一性、稳定性,不会因一时一地个别人员的变化而影响整个管理系统的运行。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国家的治理,还是企业的运行,均有赖于力求完备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唯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纲举目张”。而这些“法”、这些“纲”正是我国未来管理模式必须加以借鉴的。

当然,发展到“管理理论丛林”阶段的西方现代管理学说,始终没有超出理性主义的传统,将人置于技术管理手段的控制之中,过分强调 “工具人”的有效性而忽视“目的人”的价值性。对理性的盲目崇拜,对物质的过分迷恋以及对定量化和技术手段的完全依赖,造成了对管理的“灵魂”――文化价值观的忽视,特别是对人的精神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巨大能动作用的忽视。正如美国学者卡尔・佩格尔斯所说的:“在西方世界, 雇员基本上是被看作一种生产要素, 跟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一样。”也就是说,西方的管理者通过一整套规范制度, 把人和物都纳入其中进行组合。人在劳动中实际上不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会思想、有情感的能动主体,而是被物化成为整个物质机器的一个部件而存在着。人被当作了一种与物同样的因素, 是物及其制度的配套物。亦如马克思所言:“劳动者只是被当作单纯的生产资料, 以食物给予他们, 就像煤炭添入蒸汽炉, 以油脂注入机器一样”。这种管理模式忽视对人的情感、精神需求的重视,把人当作一种资本、一种生产要素,将人物化为经营活动中的一部机器。在现代复杂的管理问题和现象当中,它呈现出一种捉襟见肘之势。继而,科学管理的机械主义如何应对日益人性化、知识化的群体协作就成为西方管理学界难以避免的挑战,亦促使我们尝试用新的视角为管理研究和实践去开辟一条新路。

3.中西合璧的管理之道――科学与人本的相融相谐

西方管理模式高扬理性,崇尚科学,注重制度、规范,强调物的使用和效率的发挥,属于“硬性管理”,因而在面对“有人参与的”复杂系统时,这种理性、线性、确定的管理模式就会出现“控制”困难和“合成谬误”。而东方非理性文化模式具有浓烈的人本主义色彩,重视自我修养与内心世界的平衡, 强调人的重要性及整体协同,以至于管理以柔见长。柔性管理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创造性,而硬性条理化制度的约束在管理过程中又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孟子所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我们今天强调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其实就是对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反思的必然结果,是用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两类不同方式去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日本在短短20年里就从二战的废墟中堀起,究其原因,一半在于执着地把握科学管理的工具和技术,一半在于吸收、借鉴了中国人本管理理念的精髓,是中西管理思想结合的最佳典范。因此,未来的管理趋式理应采取一种中西合璧的模式,将二者进行补充与融合,这种补充与融合并不是势均力敌的杂拌,而是有倾向的交合融汇。只有将人本管理与法规管理结合起来,通过组织成员的统一意志及和谐协调行为的形成,提高管理的效益与效率,才能实现人物相宜、刚柔并济。

总之,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已历经了上百年的历史,其完整、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自有其合理性,而东方文化的重整体、重情感,植根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又是处理西方管理症侯的最佳出路。我国学者据此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该理论在体系的构建上体现了古今贯通、中西结合及文理互补,它”不仅关注现代管理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也吸收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精华;既借鉴了西方先进的管理科学,也注意反映中国国情和民族文化传统“。可以预料,随着东西方科学、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双方管理文化的融合及形成统一的世界管理文化的步伐将会比以往更快,它们之间定会更多地互取长处,弥补不足。因此,我们有理由深信,中华民族的管理文化需要吐故纳新,只要我们善于为东方管理思想的新陈代谢提供养料,拨开观念、思维上的雾蔼,就能使先进的管理文化走向圆融,迈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尚玉钒等.和谐管理理论[M].中国人大出版社.

[2]杨先举. 老子管理学[M].中国人大出版社.

[3]席酉民. 管理之道[M].机械工业出版社.

[4]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思想与当代和谐管理理论[J]. 西安交大学报.

第11篇

在中国行政法学界,尽管同意“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是平衡论”这一命题的学者越来越多,但暂时仍持相左意见者也为数不少。行政法学界关于现代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理论分歧主要针对平衡论的研究方法与现实基础。平衡论者并不否认平衡论有理想成分,但更不容否认的是作为整体的平衡论无疑是来自现实、服务现实、指导现实的;暂未接纳平衡论的学者则认为平衡论避“实”就“虚”,其研究方法不太科学,理论主张也缺失现实基础,故将其视为“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言过其“实”。

评判平衡论的“实”与“虚”,首要的问题是达成评判标准上的大致共识。作为理性思维的产物,任何理论都不可能与实践一一对应,理论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并通过标明现实的完善方向与完善方式而体现其理论指导价值。平衡论亦然。而且,较具体的行政法理论而言,作为理论基础的平衡论只有更具抽象性才能更好地起宏观指导作用。因此,行政法理论基础必然是形而上的,而非形而下的,但绝对不能据此就认为平衡论就是“虚”的。如果将平衡论的“实”定位为对行政法制现实的消极反应,就正好否定了平衡论的行政法理论基础地位。因此,评判平衡论的“实”,关键在于考察平衡论是否揭示了行政法制的“真际”———隐藏于行政法深层次的“理”或“道”。

由此可见,评判平衡论“虚”“实”的标准主要有三:

第一,平衡论的研究方法是否符合社会科学方法论要求;

第二,平衡论是否成功地揭示了行政法的历史延续性;

第三,平衡论是否回应了来自经济、政治、社会与法律文化等各方面的现实要求。

与此相对应,关于平衡论的理论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平衡论的研究方法;平衡论的现实针对性;平衡论的经济维度;平衡论的政治维度;平衡论的人文精神维度;平衡论的实践性;平衡论的法治意义等。以下分别进行讨论。

二、平衡的研究方法:平衡论远离实证?

质疑观点:平衡论只是一组纯粹应然命题的集合,整个理论体系缺失实然层面;或者,平衡论的构建方法是纯粹规范性的,缺少实证分析。

对照社会科学方法论,一种缺少实证支持的规范性理论很难经得起实践考验,行政法基础理论的形成也必须遵循社会科学方法论规则。平衡论是由一组具有内在逻辑性的、相互支持的观点而构成的理论体系,平衡论者坚持事实与价值二分的哲学思维,这就保证了每一重要理论观点的形成都既有实证支持(事实),也有规范分析(价值判断)。大致说来,平衡论的研究方法至少有三种:矛盾分析方法、理想类型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

> (1)矛盾分析方法。平衡论认为,行政法是一个围绕行政主体与相对方这一行政法核心矛盾而展开的规范体系,行政主体与相对方是行政法内部的两个矛盾主体。平衡论采用了辩证思维,将行政主体与相对方视作对峙互动的矛盾双方,既正视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又顾及矛盾双方的合作性。

(2)“理想类型”方法。实践证明,韦伯提出的“理想类型”研究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科学方法,它已被国内外行政法学者所广泛运用。平衡论者提出管理论、控权论与平衡论等三种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理想类型”,以及管理法、控权法与平衡法等三种行政法“理想类型”,与“理想类型”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谋而合。作为平衡论的对立理论形态,管理论与控权论也是平衡论首先提出的,这“两论”本身也是平衡论的基本理论主张。尽管有些学者一方面断然否定平衡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却又在事实上接受了管理法(论)与控权法(论)的理想类型,此即反证了他们实际上是承认平衡论者采用了“理想类型”方法。

(3)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平衡论者在型构平衡理论的过程中,既通过探究行政法制实践,以实证的方法得出一系列理论主张,又并不隐瞒自己的价值判断,力求以实证分析保证理论的现实性,以规范分析保证理论的前瞻性。惟此,平衡论旨在揭示行政法背后的“真际”,其理论构建方法符合思维规律,基本上做到了(从行政法制实践中抽象出共性的)形式逻辑与(以行政法学理论指导行政法实践的)辩证逻辑的统一;而且,还强调具体理论观点与(经济性实证分析的)数理逻辑要求相吻合。

三、平衡论的现实针对性:平衡论回避了现实?

质疑观点:平衡论是一种简单的“否定之否定”的结论,是一种对管理论与控权论的折衷处理,是一种回避现实的中庸作法,缺乏反映中国行政法制现实的针对性。

作为一种在回应时代需求的行政法哲学,平衡论的确是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在“管理论”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消亡而衰微之后,“控权论”曾一度活跃。然而,在现阶段的中国推行“控权论”并不实际,这不仅归因于英美控权法是以健全的司法审查制度与完善的行政程序为主要控权手段,而且还具有权利本位、自由主义、消极政府、企业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等现实基础,而这些思想观念与制度环境,在90年代初的中国并不具备。此外,发端于70年代末的世界公共行政改革了也要求各国重塑一个“有活力”的政府,英美传统的控权模式也因此处于修正之中,以谋求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由此可见,管理论与控权论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中国行政法学界只能直面现实,构建自己的理论基础。正是迫于这种理论困境的压力,平衡论才应运而生。可以说,平衡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行政法学界针对中国的实际,选择了超越管理论与控权论的“第三条道路”。

熟悉平衡理论体系的人是不会提出“平衡论只是对管理论与控权论简单折衷处理的产物”之质疑的。实际上,管理论与控权论作为两种极端的理论模式,它们的价值取向、功能定位、动作机制、制度体系等都迥然不同,二者在理论模式上无法进行折衷、整合。平衡论之所以能超脱原有的理论困境,只能归结为其理论框架的超越性,突破了管理论与控权论思维定势,凭借全新的辩证思维来考察具有互动内倾的、对立统一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形成自成一体的关于现代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价值目标、功能定位、运作机制、制度创设与变迁等的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平衡论与管理论、控权论,可谓存有天壤之别。

四、平衡论的经济维度:平衡论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市场模式?

质疑观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推行的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平衡论提倡在行政法内搞平衡,是一种不关心市场经济的表现,置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于不顾。

毫无疑问,经济是基础,行政法必须面对经济、适应经济需求;因此,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就会有什么样的行政理论基础与行政法律制度体系。众所周知,平衡论一直关注市场经济,并依据经济规律构建其理论模型。平衡论的经济维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顺应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呼应“对策均衡论”的博弈主张。

(1)顺应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

平衡论顺应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主要表现为制约与激励机制的构建。市场经济是一种以理性开发能力为基础的信息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之所以愿意去努力发现信息、利用信息,可归结为信息的回报性,此即市场背后的激励。钱颖一教授认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是否用价格实现资源配置,更本质的是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同;简单来说,市场经济通过制度安排来给经济主体提供强有力的激励;同时它又对每一个经济决策者产生约束,使得他要对自己的经济决策后果负责,因此,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法治的作用在于既约束政府又约束经济人。据此,平衡论认为,现行行政法应该有助于政府与市场的“双驱动”,现代行政法机制应由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整合而成,以适应市场经济之激励与约束的制度化要求。由此可见,平衡法的制约与激励机制,主要是对市场经济的制约性与激励性的积极回应,平衡法的既制约双方、又激励双方的制度体系,有助于形成一个有活力、有效率、有秩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鉴于此,质疑平衡论不关心市场经济毫无根据。

(2)呼应“对策均衡论”的博弈主张。主张博弈的“对策均衡论”,以当今主流经济学的姿态主导和预示着未来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平衡论分享了“对策均衡论”的博弈主张,二者具有相容的内在机制。这既包括方法论上的共通性,也包括利益动机、行为环境、主体、行为等各种理论前提上的异曲同工:

第一,方法论。对策均衡论与平衡论都旨在通过对内在的经济规律的认识,促成经济主体行为更趋于理性。平衡论与对策均衡论所主张的博弈观,其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博弈主体的讨价还价以公平地分配利益,更在于通过双方的真诚合作以创造更多的利益。

第二,利益动机。主体行为直接取决于利益驱动。公益与私益的统一性是对策均衡论与平衡论的共同理论基石:利益对立性表现为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竞争性与斗争性;利益统一性表现为双方合作有利于利益增值。理性博弈既有助于节约因过度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又有利于实现公、私益的“双赢”。

第三,环境。任何主体都是一定环境之中的主体,主体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都不可避免地受制于特定环境的影响。因此,平衡论谋求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的结构性平衡,就必然要如同对策均衡论一样关注环境与主体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二者都持有一种与现实背景相对应的、涵义常新的、动态的均衡观。

第四,主体。主体是指掌握信息、处理信息的具有有限理性的人。由于主体获取的信息越多、处理信息能力越强,在博弈中优势就越大、从而获利就越多,因此,平衡论与对策均衡论都主张行政相对方(经济主体)广泛地收集信息,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以“局中人”的身份能动地追求利益的增长。平衡法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明确的、具有激励性的行政法律制度来降低经济交易不确定性以节减交易成本。

第五,行为。平衡论与对策均衡论既重视利益分配上的结果公正,也关注利益分配过程的民主与公开,这主要通过平衡法来保护博弈过程的公正、公开与公平,既体现程序正义价值,也有助于实体正义的实现;既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又有助于保证财富分配的公正。

五、平衡论的政治维度:平衡论没有顺应民主政治潮流?

质疑观点:法律,尤其是法学,应相对独立于政治,但平衡论的政治味道太浓,是一门政治法哲学;而且平衡论不符合现代民主政治“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

不可否认,法律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自古就非常密切,宪法、行政法尤然。行政法作为一个关乎政府与公众关系的部门法,素有“小宪法”或“静态宪法”的别称,因此,行政法必然要关注政治。但是,现代行政法不仅可以相对独立于政治,而且还有助于将传统政治改造为民主政治。现代政治在本质上是民主政治,平衡论的民主政治维度主要体现为:政治民主制度化、公共行政组织精干化、行政管理模式多元化与相对方参与制度化四方面。

(1)政治民主制度化。当今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两个转型:与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相对应,治国方略也由“人治”向“法治”转变。转型的主题是经济自由化与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的根基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体现为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各种渠道与途径,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与经济文化事业的“依法治国”。政治民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行政民主问题,由此决定了依法治国的重点、难点与核心是依法行政。平衡法的历史使命在于以行政法治革除行政专制、以制度化民主代替“大民主”、以民主参与防范行政专断、以适度的社会自治代替政府包办。因此,平衡法中的政治民主,不仅体现为政治决策的正义,更体现为决策过程的公开与开放,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民主。

与管理论、控权论相比,平衡论是积极的行政法哲学。政治民主制度化有助于压力集团正常地、有序地释放能量,真实地反映、凝聚民意,积极地化解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对抗,全面展示“人民政府”的内涵。由此可见,平衡法体现着民主政治的正当要求,正视政治、回应政治而又不过分依赖于政治,它以民主的精神来感化政治、以理性的规则来约束政治。

(2)公共行政组织精干化。区别于管理法中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吞噬,也区别于控权法下亦步亦趋的政府与固步自封的市民社会,平衡论主张建立“精干政府与自治社会共生共促”的模式。当然,有鉴于中国行政权非常强大的传统以及市民社会极其弱小的现实,平衡论主张在精简行政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大力培育规范化的社会中介组织,扩大公民参与,以壮大社会自治的力量,从而形成社会自治与行政法治的良性互动。

(3)行政管理模式多元化。平衡论主张构建一种多元复合行政管理模式,现代政府在保留必要强制性行政的同时,广泛地采用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灵活多变的非强制性行政,积极地整合行政目标与相对方私人目标,充分体现行政民主化。

(4)相对方参与制度化。平衡法的功能在于使得相对方参与程序制度化。相对方参与行政主要在两个领域:其一,参与行政法律规则制定。由于行政立法直接关乎多数人利益,强调行政立法过程的公开与开放,主要旨在防止多数人专制。行政立法的理性程度往往与公众参与程度成正比。其二,参与行政法律规则实施。行政执法中的相对方参与是行政立法参与的自然延伸,也是兑现立法参与结果的必然要求,它主要包括两种性质的参与:一是制约机制中的消极参与,以维护既得利益,二是激励机制中的积极参与,以争取更多增益机会。

六、平衡论的人文精神维度:平衡法远离人文精神?

质疑观点:当代哲学面临着恢复人类“爱智”的任务,当今中国应将计划经济中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倒立过来,而不能搞什么平衡;平衡论提倡平衡,岂不与人文精神相悖?

作为一种关注人类终极价值的行政法哲学,平衡论尤其强调行政法的人文精神。平衡论认为:行政法精神只有同社会上流行的人文精神相吻合,规则才能真正富有实效;平衡法的人文精神既体现于具体规则之中,在一些基本原则中更有明显体现。概而言之,平衡法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主体尊严、中庸、平等、合作、宽容等价值序列。

(1)主体尊严。平衡论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人从以往非理性制度的层层束缚下解放出来,将行政法改造成捍卫人类主体尊严的规范体系,而非相反。重塑行政法中人的主体尊严,对于行政主体与相对方而言,有着不同的含义。第一,对于行政主体而言,要将其与无限理性的迷信相剥离,恢复公务人员的真实人性,将行政主体视作“应该”代表公益的人的集合体,而非“当然”的公益代表。第二,对于相对方而言,恢复其主体地位,有双重含义:一是将公民从管理法中的客体身份恢复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是将公民从控权法中对行政权的无限畏惧、消极防范中解放出来,培育起对政府的必要依赖意识。

(2)中庸。平衡法的中庸性意味着制度体系不偏不倚、不愠不火,从而与管理法、控权法明显地偏袒一方、制约另一方形成对比。平衡论旨在消解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对立情结,在二者之间筑建起一种温和的法律联系与真诚的合作框架。因此,现代行政法要兼顾公益与私益,只能择中庸之道。

(3)平等。平衡法的“平等”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场经济的平等属性。平衡法的平等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相对方之间的平等;其二,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的结构性平衡。此外,在主客体关系学看来,竞争源自人的“恶”性,平衡法的平等精神也可视作一种对人的竞争本性的尊重。

(4)合作。平衡论不仅直面行政主体与相对方之间对峙的现实,而且正视双方潜在的合作的可能;平衡论提倡合作精神,也是对人的“善”性的反映。平衡法所主张的合作,不仅体现为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以及行政主体之间的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平衡法还鼓励、支持行政主体与相对方之间的真诚合作,以实现公益与私益增长的最大化。

(5)宽容。一方面,在平衡法中,政府对人民宽容,主要表现为尊重人民的意志与意思表示,这主要体现为行政立法参与、行政执法参与与司法审查;另一方面,公众对政府也应具有宽容的襟怀。政府必然要受制约于特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它不可能满足公众超越时空的物质要求。公众对于政府的宽容,还表现为公众对政府有必要的信心与信赖,给政府以必要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而不应将行政视作行政法的奴隶。此外,平衡法的宽容性对于行政主体与相对方而言并不完全相同,譬如,体现平衡法的宽容性的“法不禁止即可为”原则只能适应于相对方,而不能适用于行政主体。概而言之,平衡论旨在创造一种确定而不僵化、宽松而不随意的、宽容的行政法律文化。

七、平衡论的实践性:平衡点的坐标值是多少?

质疑观点:平衡论主张现代行政法的价值目标是平衡,这难以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主张权利义务平衡并非为行政法所独有,其他部门法———尤其民法更强调这一点,因此在行政法领域强调平衡并无什么特别意义;其二,平衡论主张要实现行政法的平衡,能否找出一个明确的“平衡点”?如果平衡论连平衡点都不能找出,还谈何平衡。

这种质疑埋伏着若干个对平衡论的误解、曲解,或者一知半解。

(1)行政法关注平衡的特别意义。平衡论主张现代行政法应追求平衡,主要是指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的结构性平衡,这可分解为相对方权利义务的统一、行政职权与职责的统一。“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的结构性平衡”这一命题,意指双方法律地位的平等,从而区别于“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对等”的命题,此亦区别于民法上所强调的“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对等”。民法上的权利平等,是一种同质权利之间的平等,从而区别于行政法内处于对峙状态的、异质的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之间的结构性平衡。实际上,正是由于行政法内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并非天然地处于平衡状态,但行政主体与相对方之间又存在着互动合作的可能,因此,追求平衡之于现代行政法而言,才有特别的意义。

(2)平衡并非平衡法的终极价值目标。平衡论者从未将平衡定位为现代行政法的终极价值目标;而是正相反,它只是一种度量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结构和谐状态的尺度。实际上,平衡法的价值目标有三:维护必要的行政法律秩序的初级价值、实现行政法治的中级价值、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基础之上的人的自由的终极价值。

(3)平衡论所主张的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当然,由于自然与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平衡法的“均衡点”的位移也遵循着内在的规律;作为自然与社会的应变量,“均衡点”总是处于由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所构成的坐标平面之上,其移动轨迹是一条有一定斜率的曲线。因此,平衡论的真正压力并非在于寻找一个“平衡点”,而在于发现“平衡曲线”的演变逻辑(即曲线斜率)从而指导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八、平衡论的法治意义:平衡论与法治行政相悖?

质疑观点:第一,中国当前行政权十分强大,法外行政屡见不鲜,当务之急是控制行政权,平衡论提倡行政法平衡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行政权的官方理论主张;第二,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法人与其他组织的行政违法、破坏行政法律秩序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相对方的管理,平衡论强调行政法的平衡势必会降低行政权威、不利于维护行政法律秩序,从而与法治行政相悖。

这是两种关于平衡论、平衡法与行政法治原则的似是而非的理论主张。之所以有此“质疑”,归因于未能弄清平衡法机制与行政法治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12篇

目前,国内外有关赏识教育的专著并不多见,而现有的专著和论文对赏识教育进行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认识并赏识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增强自信、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1]32。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2]16。“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3]8赏识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对其予以重视或赞扬。笔者认为: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在充分认识受教育者的前提下,对其所取得的任何成就和其所具有的闪光点给予充分重视并及时地肯定、赏识,从而有效地培养受教育者的知识及技能,充分发掘其优势和潜力,帮助其将集体的目标内化为个人目标的管理方式。赏识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4]85

1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1)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化即对某种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赏识教育从强化理论出发,提倡多给员工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对表现差的员工,亦应给予特别的关怀,竭力找寻其具有的闪光点,对其实施正强化,以激发其学习动机。(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求外,其更高层次的需求便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及他人的赞赏。[5]23-25通过赏识教育让每个员工找到归属感,从而满足其自尊需求。

2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

赏识教育的落脚点是育人,即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培育,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因此,赏识教育自然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其一,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思想道德品质所进行的一种积极的、正面的、鼓励性的评价。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是一个将外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自身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6]85在这一过程中,赏识教育作为一种评价,能最直接明确地对受教育者的品德及言行作出褒贬判断,并反馈有关其思想言行的价值信息,不断地增强积极方面,抑制其消极方面,从而提高他们的善恶观、是非观及荣辱观,激励他们按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去待人处事,调节并抑制违背社会要求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质。

其二,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种很有效的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在德育目标及德育内容一经确定后,德育方法的运用便成为影响德育成败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德育方法运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德育效果。赏识教育顺应了当前强调民主化、注重情感化、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及个性培养的趋势,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改变教育者硬性灌输现象。它要求教育者热爱并关心受教育者,以非权威的身份和他们平等相处,理解他们的心理,尊重他们的人格,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道德需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赏识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激励性的评价,同时又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可以说,赏识教育的实质是一种赏识德育,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3赏识教育中应遵循的原则

(1)赏识要以信任为基础。领导赏识是对员工工作业绩的一种充分肯定,同时也是对员工付出劳动后的一种真诚的精神鼓励。这种回报和鼓励能够让员工自愿去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一个开明的企业管理者将某项任务交给员工后,一定会相信他们有能力去完成任务。这是对员工的充分信任,是激发员工巨大潜能的关键要素。这就使得员工往往怀着感恩的心去完成工作,以报答领导的知遇之恩。同时,赏识的激励作用不仅体现在精神鼓励上,也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当员工取得成绩和进步时,要给予其充分的鼓励和表扬,当员工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及时给予排忧解难,使其振作精神,不断开拓新局面。

(2)赏识要公开进行。赏识的黄金法则是赏识应公开进行,批评应在私下进行。赏识要公开、公平、公正。赞扬要当着其他员工的面,且赞扬时管理者要用与员工平等的心态,切不可自觉高人一等。[7]97-99尽管赏识有很多优点,但是管理者也不能缺少批评这个工具,批评运用得好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甚至让员工产生自强不息的心理。如何运用批评?非常简单,只需要记得:批评要私下进行。员工不小心犯了错误,管理者可以把其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指出其错误并进行批评,然后对其鼓励,提出一定的要求。相信这样的批评指正要比当场指正其错误有效得多。

(3)赏识要正视个性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员工有个接受、消化、理解和吸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个体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结果也就决定了认知水平和认知效果的差异。随着知识的增进、能力的提高及个性的发展,员工的选择性、鉴别力逐步提高,逐渐形成了各具鲜明个体特色的专业特长和个性特征。无论员工的表现形式和反映程度差异是多么复杂,管理者都应该充满理解和包容,对于这些个体差异鲜明的员工,要充分考虑他们的主体性及个性差异,运用赏识教育理论确定分层目标和方法,形成分层定位、因类施教、全体参与的局面,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员工都能参与管理过程,获取成功的喜悦。

4运用赏识教育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