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时间:2022-09-08 04:18: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1篇

1.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A.2017年12月11日 B.2017年1月1日

C.2017年7月1日 D.2017年1月1日

2.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负责定期将应归档的会计资料整理立卷,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的部门应是()。

A.单位的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所属机构

B.单位的档案机构或档案人员所属机构

C.单位的人力资源机构

D.单位的有关业务部门

3.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这里所说的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的时间应为()。

A.1.5年 B.半年 C.2年 D.1年

4.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也是一种重要的会计档案,它的编制部门是()。

A.单位会计机构 B.单位行政办公室

C.单位人力资源部门 D.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5.根据规定,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的部门应是()。

A.单位会计机构 B.单位办公室

C.单位人力资源部门 D.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6.根据规定,属于企业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是()。

A.总账 B.银行对账单

C.财务会计报告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7.根据规定,保存期为30年的会计档案是()。

A.总账 B.银行对账单

C.财务会计报告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8.下列不属于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是( )

A.总账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9.保存期为30年的会计档案并不少,但()例外。

A.总账 B.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C.会计凭证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10. 关于会计档案所涵盖的范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计档案,即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

B.会计档案既包括纸质的会计资料,也包括一些电子的会计资料

C.由于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均不属于企事业单位的原始凭证,所以它们也就不属于会计档案资料

D.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的基本建设拨、贷款年报(决算)不属于会计档案资料

11.关于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均应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填制

B.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均属于会计档案资料

C.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的保管期限并不完全相同

D.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产生(或填制)的时间并不一致,涉及的当事人也不完全相同

12.关于会计档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总账、明细账是会计档案,而固定资产卡片和辅助账不是会计档案

B.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单位负责人不需要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C.对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的部门是立档单位的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

D.根据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应暂由会计机构保管半年

13.关于会计档案的销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保管期满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不得销毁

B.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C.会计档案销毁需要单位会计机构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D.会计档案销毁需要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与会计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14. 关于会计档案保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十年和三十年

B.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C.单位的总账和年度财务报告均属于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

D.会计档案的保管办法所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

15. 按照规定,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并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的部门,是指()。

A.财政部 B. 国家档案局

C. 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 D. 人大财经委员会和档案部门

16. 关于电子会计档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

B. 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必须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

C.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应当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D.档案接受单位应当对保存电子会计档案的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确保所接收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和安全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4分)

1.财务会计报告属于会计档案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里所说的财务会计报告具体包括( )。

A.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B.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C.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D.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2.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的依据是( )。

A.《企业会计准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3.《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使用的范围包括( )。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事业单位 D.其他组织

4. 对于会计账簿,以下属于会计档案的包括( )。

A.总账、明细账 B.有关辅账簿

C.日记账 D.固定资产卡片

5.对于会计凭证,以下属于会计档案的包括( )。

A.原始凭证 B.文件与合同

C.记账凭证 D.预算

6.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所规范的会计档案内容有很多,比如其他会计资料就包括( )等。

A.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B.银行对账单

C.纳税申报表 D.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7.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并形成电子会计档案,必须同时满足许多条件,这些包括( )。

A.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

B.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

C.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

D.能够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8.单位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进行移交。以下属于正确说法的是( )。

A.纸质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保持原卷的封装

B.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

C.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D.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9.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 )。

A.10年 B.30年 C.20年 D.15年

10.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会计档案鉴定工作应当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牵头,并组织单位有关部门共同进行,这些部门应当包括( )。

A.会计 B.审计 C.纪检监察 D.有关业务部门

11.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包括拟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和销毁时间等内容。为了明确经济责任,会计档案销毁清册还需要有关机构的有关人员签署相关意见。这些机构的有关人员包括( )等。

A.单位负责人 B.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

C.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 D.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

12.根据规定,单位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的规定,并由以下部门共同派员监销完成( )。

A.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B.单位会计管理机构

C.单位信息系统管理机构 D.单位人力资源部门

13.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会计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会计凭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得销毁

B.纸质会计档案应当单独抽出立卷

C.电子会计档案单独转存

D.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会计凭证需要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14.根据规定,对于单独抽出立卷或转存的会计档案,应当在相关资料中予以列明。这些资料包括( )。

A.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B.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C.财务会计报告 D.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15. 单位因分立原因会导致会计档案的保管发生一定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B.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各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C.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D.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中介机构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16. 对于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B.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有关负责人负责监督

C.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元数据一并移交,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D.档案接受单位应当对保存电子会计档案的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确保所接收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和安全

17.关于会计档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会计档案是各单位档案的重要种类之一,也是国家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B.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可根据需要对会计档案进行拆封

C.凡是具备单独会计核算的单位,都会形成会计档案,这是会计档案特征中的

普遍性所决定的

D.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只能保存磁性介质的会计档案,不能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

三、判断题(每题2分,本题共计50分)

1.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

2. 由于财政部门属于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因此,财政部门应当负责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

3.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

4.根据规定,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单位不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5.《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所规范的会计档案有很多,但是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属于单位档案的重要内容,不属于会计档案所包括的内容。 ()

6.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 ()

7. 不管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还是企业,按照规定,固定资产卡片的保管期限应为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

8.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1年,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的,应当经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但是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超过两年。 ()

9.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会计档案临时保管期间,出于工作的需要,单位出纳人员可以在此期间兼管会计档案。 ()

10. 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 ()

11. 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利用会计档案,在进行会计档案查阅、复制、借出时履行登记手续,严禁篡改和损坏。为了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律不得对外借出。 ()

12.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根据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档案归档保管后的第一天算起。 ()

13.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 ()

14. 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会计档案鉴定工作应当由单位会计机构牵头进行。 ()

15. 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对于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一定要进行销毁。 ()

16. 根据规定,会计档案销毁工作应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并与会计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但是对于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还应当有信息系统管理机构派员参与监销。 ()

17. 单位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办理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原单位保管,承接业务单位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对其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承接业务单位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

18.根据规定,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解散或者一方存续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由上级主管单位统一保管。 ()

19.根据规定,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仍应当由原各单位保管。 ()

20. 根据规定,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会计档案,需要移交给建设项目接受单位的,应当在建设项目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时及时移交,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

21. 单位委托中介机构记账的,应当在签订的书面委托合同中,明确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及相应责任。 ()

22. 一个单位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也适用于《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23.不具备设立档案机构或配备档案工作人员条件的单位和依法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其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不适用于《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第2篇

一是完善了会计档案的定义和范围;

二是明确了会计电子档案管理要求;

三是增加了实行会计档案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的管理要求;

四是进一步完善了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程序;

五是明确了会计档案出境的管理要求;

六是对会计档案向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移交的时间做了更加灵活的规定;

七是对定期保管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作了调整,延长了凭证、账簿和辅会计资料的保管期限。

下面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定义和范围、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会计档案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的管理要求、会计档案的鉴定要求和销毁程序5个方面的修订进行说明。

提出电子会计档案概念

新《办法》第三条明确“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会计档案”是电子会计档案。本概念既参照了《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DA/T58-2014)中的电子档案的概念,又不同于下定义,而是以范围界定的方式确定了什么是电子会计档案。在这个表述中,特别强调了电子会计档案的原生性,即是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形成的,以区别于将纸质会计档案扫描形成的数字化副本。

提出会计电子n案管理要求

与原《办法》相比,新《办法》此次修订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主要修订要点如下:

一是明确了“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这与原《办法》中“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备案”的要求是截然不同,不用报备即可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

二是对电子会计档案移交与接收提出了要求。要求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电子会计档案接收分为单位内部会计部门向档案部门移交的接收和单位之间的移交接收。对于前者,要求“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对后者,要求“档案接受单位应当对保存电子会计档案的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确保所接收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和安全”。

三是要求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修订会计档案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的管理要求

为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对于电子会计资料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的方式,新《办法》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是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

二是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

三是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

四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

五是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六是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

七是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

以上要求中:第一、七项规定是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真实,第二、三、六项是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第四、五项规定是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安全。单位内部生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必须同时满足第一至六项规定;单位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必须同时满足第一至七项规定。

修订会计档案定期鉴定程序

定期鉴定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优化档案资源,去除无利用档案,确定档案存销的又一次鉴选。会计档案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各单位应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置。原《办法》规定了会计档案销毁的具体程序,要求“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但未明确销毁前的鉴定工作和有关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将销毁的最主要责任归于单位负责人,致使大多数单位不敢销毁会计档案,那怕已到保管期限。大量已失去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占据了储存空间,造成了资源浪费。

根据新《办法》要求,单位不仅“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而且“会计档案鉴定工作应当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单位会计、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或人员共同进行”。参加人员至少应包括会计机构、审计机构、纪检监察人员,必要时还应法律部门参加。“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由于各单位每年都会产生会计档案,每年都有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到期,是否需要每年进行鉴定呢? 这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果每年到期档案量不大且库房空间充足,可几年鉴定一次,如果每年到期会计档案量比较大,且库房空间有限,可每年开展一次鉴定工作。

会计档案定期鉴定时为什么要会计机构、审计机构、纪检监察人员参与呢?因为档案部门不一定能全部掌握本单位哪些会计涉及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和未了事项,这些只有会计机构、审计机构、纪检监察机构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全部掌握。设有法律部门的单位,还应请法律部门人员也参与会计档案的定期鉴定工作。这都是避免将涉及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和未了事项的会计档案被销毁的有效措施,是保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的需求。

具体鉴定时,可先由档案部门会同会计部门通过逐卷、逐份档案阅读的方法,提出初步的鉴定结论。鉴定时应考虑本办法第十九条的要求。鉴定结论可以是销毁或继续保存期限。初步鉴定结论提出后,形成初步鉴定意见,然后召开鉴定小组或委员会会议,对初步鉴定意见进行讨论审定,形成正式鉴定意见书。经鉴定可以销毁的会计档案,编制销毁清册。

修订会计档案销毁程序

由于会计档案包含较多的敏感信息,因此,会计档案销毁工作重点防止会计档案信息外泄,因此新《办法》首先要求对可以销毁会计档案,“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拟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和销毁时间等内容”。

为了防止错误销毁会计档案,新《办法》还设置了销毁前再次确认程序,要求“单位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监销是保证销毁工作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的一项制度安排。原《办法》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单位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

会计档案销毁属于单位的内部管理事务,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再由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监销,既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也难以真正发挥监督作用。为此,新《办法》删除了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监销的规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单位内部组织监销的有关要求,即“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并与会计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监销人在会计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进行清点核对;在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新《办法》还规定,“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的规定,并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第3篇

一,当前国库会计档案管理现状

(一)纸质档案名目规格各异,整理、分类、归档难度较大

国库会计档案因不同时期经办的业务种类不一,如乡(镇)金库设立时的各类档案,国债实物兑付期的各类凭证、报表,各个时期收集、整理、归档的档案名目各异,规格各异,数量庞大,加之国库经办人员的新老更替,现有档案管理人员对历史业务的陌生等因素影响,给国库纸质档案的整理、分类、归档带来的难度较大。

(二)档案管理办法几经更替,持续性、完整性不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新的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各极分支机构应按照新办法,新的保管期限,完善会计档案管理流程,组织开展会计档案清理工作,银发(2005) 309号文件印发的《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管理规定》同时废止。至此,人民银行的档案管理办法已几经更替,会计凭证、账簿、报告、登记簿及其他会计资料的保管期限数次变更,部分档案已依据原有的管理办法进行销毁,致使现有国库会计档案的持续性、完整性不高。

(三)部分纸质档案时间久远,字迹模糊,修复难度大,不易长期保管

国库会计档案从人民银行履行经理国库职能时就已产生,至今已有二三十年,时间久远,受当时手工编制、纸张质量、打印和复印的清晰度等因素影响,部分档案字迹模糊,辨认难度大,不易长期保管。另外随着人民银行办公楼的新建、维修、改造项目的实施,国库会计档案多次搬移,纸质档案破损比较大,新的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各级分支机构及时修复保管期内有破损的会计档案,但部分档案破损严重,修复、保管难度大。

(四)纸质档案成本高,不符合低碳、环保、绿色的科学发展理念

国库会计纸质档案收集了每个工作日及决算时打印的预算收支日报、月报,原始凭证、机打凭证、余额表、集中支付报表、库存日报、年终决算报表、分析、报告等会计资料,耗费了大量纸张、打印机及耗材,国库工作人员在打印时已投入了诸多工作时间,收集、整理、装订、归档又需花费大量精力,国库会计人员每年1-2月份均忙于本年度档案整理,上年度档案移交工作,纸质档案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不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倡导的构建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的低碳、环保、绿色的科学发展理念。

二,国库会计电子档案管理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一)新档案管理办法对加强电子会计档案提出了明确要求

新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核算部门重新设定会计应用系统中电子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会计应用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对符合仅采取电子形式保管要求的会计档案,可不打印相应的会计资料。这为国库会计实现电子档案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

(二)国库信息化系统建设发展为会计档案实现电子化奠定了基础

2000年《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TBS)在全国推广上线,开启了国库信息化系统建设进程,2006年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试点成功,揭开了人民银行国库信息化系统数据集中的序幕,随后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国库信息管理系统(TIMS)相继在全国上线运行,各级国库的所有业务数据由全国数据处理中心集中存储,国库会计业务纸质凭证大幅减少,国库核算逐渐向无纸化迈进,为会计档案实现电子化奠定了基础。

(三)国库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势在必行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以大容量的数据存储、精确的数据保证、便捷的检索功能促使国库会计档案向电子化管理模式过渡,电子数据的存储、传递、利用等优势使电子档案替代纸质档案成为必然。

三、推动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过渡的意见及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国库核算数据的高度集中,为各类国库核算数据的电子存储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库部门应根据新办法要求,积极开发和建立科学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立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使各级国库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高效利用电子会计档案。

(二)设立电子签名审签程序实现电子档案安全管理

电子档案在管理中存在容易销毁、丢失、篡改、破坏等问题,环境影响、意外事故、自然灾害、人为破坏都有可能给电子档案管理带来难度,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这些因素给电子档案带来的损害。为此,国库电子会计档案一方面需设定经办、复核、审批等必要的电子程序;另一方面建立电子档案备份制度,分别保存制度,有效防范存储介质失效、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三)建立档案电子化管理制度

电子档案的管理一方面需建立移交、保管、调阅、传递等环节的管理流程,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的数据和信息整理完成后应按照制度规定刻录光盘、备份,分类进行存放,管理人员应根据介质特性定期检查复制、维护,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法律、法规授权的外部单位查阅国库会计档案时,应持有效证件和文件,经国库核算部门、档案保管部门负责人审核并报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批准后,在专人陪同下查阅,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电子签名审签制度,规范管理电子档案。

第4篇

一、实行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行各业对现代化信息要求越来越高,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成熟,电子会计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这些都要求会计档案管理要与时俱进,推进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对未来会计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绿色环保,减少资源浪费。会计工作耗材成本巨大,日报、月报、年报所需纸张加上色带、打印机等各类耗材,无以计算,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由于大量的会计报表、报销单据及记账凭证等都以纸质档案呈现,给档案管理及档案利用带来诸多不便,以我校为例,一些科研项目结题审计、学科评估、教学评估等等不仅需要大量的原始票据凭证,还需要例如合同、协议、文件等原始凭证等,这些文件材料大部分都附在会计原始单据后面,这样一来,一个项目查下来就要翻阅少则一年多则五、六年,甚至十年的原始会计凭证,另外由于复印、照相、扫描不清不详,还要往返档案馆查找多次,耗资耗力耗材,给会计档案的利用带来诸多不利。如果实行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就不一样了,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电子会计资料和电子会计凭证都可以同纸质档案一同归档立卷。这样会计档案利用者就可以通过电子会计平台迅速查到自己需要的会计原始凭证,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耗材成本,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便于会计档案管理。纸质档案在形成和保管、利用的实践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近年来纸质会计档案,尤其是记账凭证成倍增加,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一些馆所由于缺少现代化、标准化档案库房管理,出现会计凭证摆放杂乱、无序的现象,给工作带来极大不利,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出台,以它独特的便捷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加速了会计信息资源的传递速度,进而提升了会计档案的利用率。

(三)有利于现代化会计大数据事业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财务会计大?稻莸闹С帧Mü?一些会计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决策。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出台,将有利地推动电子会计大数据的实现,为机关企事业管理者提供更准确、更真实、更可靠的一手数字信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好参谋。

二、建立严谨的、规范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完善的管理进行,它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无论在制度管理,还是业务流程,以及安全防范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为保证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科学、规范,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应该从规范管理、组织流程、建立安全防范体系几个方面落实。

(一)制定完善的电子会计档案的制度。新《管理办法》明确了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规定电子会计档案在接收、传输、保管、利用等环节,要遵循建立与纸质会计档案相关联的会计档案检索系统,并且强调同时要符合长期保管的条件。规定从外部接收的符合存档条件的电子会计资料,同时其电子签名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要求。

(二)健全电子会计档案的移交手续。规定指出,电子会计档案在移交时,应严格遵守电子会计档案与其元数据一同移交的规定,并且要求电子会计档案在形成过程中的文件格式必须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强调如果是特殊的电子格式必须连同电子会计档案的读取平台一同移交归档保存。

三、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电子会计档案安全保障制度

电子会计档案归档,应当从它形成的全过程加以监控。首先应当从电子会计档案的收集、传输、整理、保管开始,到最后的移交,形成电子信息一体化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体系;对其形成过程中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安全性一一进行严格的检测把关,真正符合规定的会计资料才可以接收归档。

(一)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从管理系统、网络传输、到电子会计档案的利用,档案部门应协同会计部门、信息技术管理部门一同建立安全有效的防范体系,严防电子会计档案利用中的丢失及篡改。

(二)建立电子会计档案的备份制度。防止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

(三)建立电子档案查阅权限的控制机制。防止电子会计档案内容的篡改或泄露。

第5篇

(一)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相对滞后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会计档案的管理目前还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从技术条件讲,首先是操作系统的版本偏低引起生成的会计信息出现运行问题;其次是系统软件的升级可能会造成旧数据无法读取。这不仅会导致信息资源的流失,而且也会对将来的会计核算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负担。

(二)会计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

在单位内部,作为重要资料管理的会计档案工作,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是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事业单位内部通常对支出和收入状况相对重视,没有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在经济管理和活动中,会计档案管理也未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效能。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而且大多数档案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这样工作的开展。

二、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应当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以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同时,财务部门也要参考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从实际出发制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细节内容包括定期规范打印产生的会计账簿、报表、凭证、日志等数据条款,然后通过统一装订并存档处理;会计账簿的处理一定要填制科目目录以及启用表,并把单位和账簿名称工整填于封面。同时,文件目录和卷宗目录也要正确填写,并在打印的时候必须附上相应的页码;事业单位的档案移交工作也必须制定专门人员来负责,认真做好交接任务,确保会计档案完整无损和送档和归档无误。对于电算系统产生的会计档案,事业单位要进行必要的备份管理。首先是专用计算机的备份;其次是使用光盘和磁盘备份;然后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档案进行异地备份;最后是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和保存。

(二)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硬件管理

事业单位应该设置专门的电子会计档案室,在硬件条件上要具备防潮、防尘和防磁的功能。会计电算化在入库的时候,管理人员必须装入软件盒子中,并且要把这些盒子进行防磁处理后放置在统一的固定位置。建立有效的授权批准制度,便于对这些电子数据的查询和归档。除此之外,研制计算机防火墙和病毒库,确保计算机数据安全,以避免数据丢失和外泄带来的损失。对计算机系统加强监管,一般的计算机不要安装光驱和软驱设备,系统员统一安装必要软件,根本上避免中毒的可能。

(三)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

在国内,搞好会计档案工作的关键的前提条件是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招聘上,单位要站在全局利益的高度,择优录取。把那些有能力、有经验、有责任心的人员引进到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事业上。设置奖惩措施,优则奖,劣则罚,公平对待。定期组织人员积极学习相关业内知识,把激励制度引进单位内部,不断提高会计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与此同时,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也可以作为会计人员学习的参考内容,让他们从知识和思想上认识到会计档案的重要性。会计档案的借阅手续制度和和使用权限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避免数据流失和泄漏。定期检查存储会计档案数据的盘片,从而避免档案数据的流失。

第6篇

[关键词]会计;档案管理;事业单位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159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8-0209-01

1 会计档案的分类

会计档案主要记录与单位业务经济相关的重要资料、各种收据和历史记录等,方便单位查证和核算,包括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以及财务相关报告。主要有以下几类。

(1)会计凭证类:汇总凭证、账目凭证、原始凭证以及其他会计凭证。

(2)会计账簿类:日记账、辅助账簿、明细账目、总账目、固定资产卡以及其他会计账簿。

(3)财务报告类:年度、季度和月度的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注、附表和相关文字说明等。

(4)其他类:银行对账单、银行款项调节表、会计档案流向清册、会计档案注销清册、会计档案托管清册以及其他需要留档的会计核算相关资料。

2 当前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电子数据档案应用不广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推进,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放弃了旧式手工纸质记账方式,而采用电算化进行会计工作,给会计核算工作带了诸多便利。财政部门专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并详细定义了电算化会计档案内容,规范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防护工作,要求做好防潮、防火、防尘和防磁细节,养成备注双份重要会计档案的自主意识,以备查证。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单位因为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自身问题等各种原因,忽视电子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只是把计算机打印的账本和凭单等归纳到会计档案进行保管,没有做好双份备注工作。也有些单位单纯依赖计算机电子数据备份,一旦电脑出现故障就可能造成备份数据丢失,或者财务软件更新后未保存原有数据,致使电子数据无法查阅。

2.2 部门预算方法新形势的要求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于1999年1月1日实施,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中的部分规定已无法适应新形势需求。2002年,我国已经开始全面实行部门预算,所有事业单位都实行了编制部门预算方法,这种部门预算方法在事业单位中得到广泛接受和实施,并取得良好反响。部门预算方法统一和规范了编制预算办法,使财政保障的程度显著升高,有效促进社会经济事业的和谐发展。在事业单位实行部门预算方法时,进行的“二上二下”编程会产生一系列对应的输出表,是部门预算的相关细则业务材料,在会计工作中的意义重大,有着较强的可比性和连贯性,如果只是保存其文书档案的话,无法对财务情况进行准确、有效地分析利用。

2.3 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主管部门不明确

很多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的主管部门是由出纳兼任的,明显违反了行业规则。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主管部门很少关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档案部门的年度档案业务培训也没有将会计档案人员包括在内,会计档案管理处于无人管束的境地。企业的会计工作很受重视,每年都会投入资金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这些培训虽然偶尔会涉及会计档案管理内容,但大都偏重于理论方面,缺乏实践指导意义。这导致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质量不高,档案封面信息填写不齐全,装订不够规范,档案分类归纳不够到位,很多档案没有目录或者目录不够详细,使得会计档案管理的处于混乱状态。

2.4 单位财务部门和档案部门职责不明确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且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很多单位虽然设立了档案机构单位,但是会计档案仍然由会计机构进行保存,由于档案机构处理的档案比较繁多,很难及时对会计档案进行及时归档和整理,会计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处理方法明显不妥,影响到档案的处理有效性。

3 如何解决会计档案管理问题

3.1 加强对会计电子档案的管理

会计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档案比纸质档案有更多的优势,很多档案都以电子档案的形式保存,但把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档案,并不意味着档案管理工作的结束,还应严格按照《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要求,对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备份,根据档案重要性的不同,选择电子档案的存储介质。载有会计档案数据的光盘和磁盘应该放在防潮防磁的容器里。

3.2 修订会计管理办法的规范操作制度

应该扩大对账单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银行出具的对账单,部门预算表也应该纳入会计档案中,使会计档案起到还原企业经济活动和组织活动历史画面的作用。

3.3 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对于会计部门也是如此。财政部门和档案部门应定期对档案人员进行培训,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档案分类、立卷、装订、移动、编写目录等具体操作,把会计档案管理纳入企业日常工作检查中。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校 财务 会计 档案 管理

根据《会计法》和《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和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会计基础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规范化程度决定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

一、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专门为档案管理立法,足以说明档案工作在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财务会计档案作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其记载反映的内容主要是与财务计划、经营、收支、管理有关的经济事务,是单位经济活动的主要历史载体。而高校财务档案就是高校建设、教学、科研过程中经济事务的主要载体。

高校财务会计档案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各种审计财务检查工作的基础、是保持工作连续性的载体、是各种经济事务发生的证据。所以说加强对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会计档案管理的现状

1、“三重、三轻”现象突出

(1)重纸质档案、轻电子档案。只注重纸质的凭证、账簿、报表的归档管理,而对电子档案的存储缺少必要介质的备份建档;对财务系统,包括财务辅助系统(含学生收费系统、工资核算系统、校园卡系统等)的软件环境的电子档案更是缺少必要的存储立档;对软件系统不断的升级和改造过程中的记录可以说是“交白卷”。

(2)重会计档案、轻文书档案。只重视会计档案的管理,凭证、账簿、报表、预决算资料的管理,而对于文书档案,如上传下达的文件、某些基于账簿的独立性工作报告、平行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文件,以及和外界订立的合同的管理则不系统、不规范,甚至出现丢失的情况。在具体工作中,财务人员容易简单地认为,账簿、凭证、报表是重要的档案,除此之外,其他文书档案不是财务档案的主要内容,在管理上不能给予应有的重视,结--果大量的文书档案散落于各处,时间一长,往往会丢失。

(3)重立卷归档、轻日常管理。对立卷工作比较重视,而对平时的管理则比较松懈。尤其是档案借阅管理,缺少登记管理制度、缺少必要的逐级审批报告制度,对查阅者的身份、查阅的内容、查阅的时间没有限制,存在随意性,大大降低了财务会计资料的保密,甚至直接造成财务机密的泄露。

2、”四不”现象严重

(1)时间不及时。《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当年的档案却迟迟不能归卷建册,甚至要延迟到下一个会计年度才能完成。另外,在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时也同样存在时间延误的现象。为查阅方便,财务部门往往会将财务会计档案保留在本部门两年甚至三至五年以上。

(2)内容不完整。高校会计档案,在类上主要是指前面所述的电子档案、文书档案,在具体业务上主要是指校园一卡通、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预算决算分析、纳税申报等财务档案。随着高校财务管理职能不断延伸,其业务范围也相应拓展,除了基础工作的记凭证、报账表外,还更多地参与到经济活动的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分析,会计人员在完成处理工作之后,却忽略了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给之后的信息查阅及前期工作的追溯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外,会计人员的交接记录档案、财务软件系统升级改造的档案等事项容易被忽略,造成这部分工作档案缺失。

(3)立卷不规范。会计凭证装订后没有封粘,或者已封粘但在封粘处没有会计人员签章,会计凭证装订封皮项目填写不全;有些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文件资料混乱放置;活页账簿没按统一标准填写封面,会计报表各月份分散存放。会计档案移交时双方没有按册清点,没有移交清单,没有按照永久、定期两类分保管,不仅查找非常困难,而且销毁档案也不及时,造成会计档案积累过多、无处存放,从而影响了档案整体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程序不合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程序不合规,主要表现在整理立卷程序不合理、移交保管程序和销毁程序不符合规范等。整理立卷程序中没有按照统一分类标准、统一管理要求、统一档案形成的“三统一”的办法执行。移交程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档案交接前没有充分的准备工作,移交点收不规范,没有专人监督或监督人员身份不称职,无法履行监督人的职责,交接后的事项办理不完整等,这些都是档案交接程序不符合规范的表现。销毁程序不规范主要存在未按照程序审批,档案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未共同派人员监销,销毁不符合保密要求,直接以废品变卖形式代替的现象。

3、“七防”措施不力

缺少防火、防潮、防盗、防虫、防尘、防光、防霉等“七防”的必要设备设施。这直接影响财务会计档案的使用效果和寿命,给高校带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大大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水平,影响了财务工作的可持续和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三、成因分析

1、认识不到位

工作中存在着侥幸心理、走过场心理、无所谓心理的会计人员,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马虎了事、得过且过。这种认识不到位,与当事人的责任心有着密切关系。认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高校财务工作的开展。

2、制度不完善

除《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外,高校自身缺少具体的财务档案管理细则,这使得高校财务档案工作在本行业上缺少针对性。同样,不同高校内部也存在着千差万别,尤其在涉及校园一卡通、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预算决算分析、纳税申报、文书合同等财务档案管理时缺少统一规范的措施,无据可依,无章可循。

3、执行不得力

在财务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直接导致了执行不得力。而执行不得力又导致了现状的发生和发展,其本身既是后果,又是起因。

4、约束不强效

财政部门、高校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把监督的重点一般都放在经费的审批和使用上,对财务档案疏于管理,对违背法规的行为大都采取以教育为主的从轻处罚方式,对档案管理的违规行为缺少威慑力和强有效的约束力。

四、建议和对策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领导重视是搞好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关健。高校会计业务主管部门、校内的分管领导、财务处长等各级领导应引起重视,加强对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主管部门可对各高校财务档案制度的建立健全进行指导,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及时、全面、完整进行检查,督促各高校将财务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布置、落实,常抓不懈。校内的分管领导、财务处长及其他有关部门领导应充分认识会计档案是所提供的史料和证据,对学校制定事业发展方针和战略、预测经费收支、查证经济问题、防止贪污舞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条件的高校应独立设置财务会计档案科室,配备有一定专业素养人员,通过岗前业务培训,使其认识财务档案岗位的重要性,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各岗位财会人员应提高认识,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同样重要,会计档案、文书档案一并立卷归档,要在日常管理上下功夫。广大财务工作者还应清醒地认识到财务会计档案工作是一项细致严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档案的重要性是在以后工作需要时才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有一定的滞后性。有的档案的重要性在整理初期并没有显现出来,如果这时候粗心马虎,甚至置之不理,档案形成有缺失,内容不完整,以后需要时却找不到,事后补救又来不及,很可能就造成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所以财务人员在档案工作上一定要细致耐心,应该做到事无巨细,养成良好的档案工作习惯,应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把工作的每一步都做好做扎实,也应该增加些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

2、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将校园一卡通、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预算决算分析、纳税申报、文书合同等方面的财务档案管理纳入学校档案工作的总体。要使高校财务档案规范化,必须制定高校财务档案工作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并建立健全一套档案管理制度,如《高校财务档案工作人员职责》、《立卷归档制度》、《高校财务档案保管制度》、《高校财务档案保密制度》、《高校财务档案移交、销毁制度》、《高校财务档案查阅制度》等,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利用等各项工作程序,使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3、严格执行管理程序

严格按照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的时间、内容、程序要求来推进工作的顺利进展。在整理立卷程序中按照统一分类标准、统一管理要求、统一档案形成的“三统一”的办法执行。移交程序中按照移交前、移交时、移交后的要求规范执行,档案交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移交时认真点收,专人监督,监督人员身份要符合要求,完整办理交接后的事项等。销毁程序按照程序审批执行,造册登记,未了事项另行立卷,档案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派人员监销,销毁彻底,防止泄密等。

4、增加投入,提高软硬件环境

按照“七防”的要求建设符合条件的档案馆(室、间),保证财务档案的安全。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在档案馆内外安装电子监控和摄像,以进一步提高安全度。同时保证房屋、设备、家具的日常修缮、维护保养、更新代。

在财务年度预算中应足额安排财务档案管理经费,并按照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确保其专款专用,并将其纳入经常性项目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挤占档案管理经费,必须保证档案管理经费充足,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LZ],1999-Ol-01,

[2]谢德宽:高校财务档案管理问题探析田,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lO(2)

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会计档案管理 制约因素 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37-01

国家财政部、档案局颁布了在2016年1月日开始执行新修订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这一文献对我国会计档案管理规范进行了制度层面和实践方面的设计,提出了具体性的操作办法和要求,对于提升我国会计档案管理水平具有原则性的、必然性的刚性引导力和约束力,是我们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贯彻执行的根本大法。

一、“互联网+”时代会计档案管理显露出的制约因素

首先,财务档案管理制度滞后。制度规范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必然规范形式,财务档案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实务的规范。制度先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尽管曾经的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指导财务档案管理实践发挥了正效应的指导性作用,但是,并不能契合“互网+财务档案管理”的实践需要,譬如对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对会计核算多维信息的档案管理,对会计档保管形式的规定等方面都可以查找到滞后的制度规定,尤其缺乏行业财务档案的细规。其次,会计档案服务于会计实践的作用体现得不充分。一些会计档案一经存储,就被僵化,会计档案所应有的借鉴作用被忽略。三是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足,信息化档案管理意识和实务能力欠缺,单位和个人都缺乏提升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紧迫意识和行动。四是会计档案管理量大,所需管理成本高,相应的投入不足。五是会计档案数据激增,网络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不足,会计档案管理安全被挑战。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当信息化遇上互联网+,使得档案管理面临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机遇,更使得档案电子化不再是简单的扫描编辑、查询共享了,而是提出了档案实施立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档案价值的更高要求。”[1]

二、满足“互联网+”时代对档案数据管理新要求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更新会计档案管理理念

会计档案管理单位和具体工作人员对互联网+时代新形势下会计管理工作新变化、新特点要有足够的认识,要通过认真学习、认真思考的途径来感受解放思想、更新会计档案管理理念的必要性。必须认识到,互联网+时代对于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理念的挑战和变革,并非曾经的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就能够取代的,而是以信息化遇上“互联网+”为鲜明标志的,“互联网+”引发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服务方面的挑战和机遇,档案管理的旧格局被打破,新格局在形成,持有老观念和停留在老做法基础上的工作状态就是落后,继而能够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接受新观念,尝试新做法,在开拓进取中胜任本职工作的需要。

(二)管理创新,在档案收集管理利用上提速增效保安全

“互联网+”时代的会计档案管理是管理创新意义上的实践,管理创新是手段,体现在管理观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但落脚点也即管理目的,就是要实现对会计档案管理利用上提速增效保安全。从“互联网+”时代的会计档案管理的“收”“管”“用”看,都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但这三个方面又均需要在大数据环境下依靠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形式来进行,电子文件的存储、信息的制作加工与传播、利用云平台的分析提取和预测、信息共享下的信息联盟与信息利用,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不再同日而语,这些新特点需要新知识、新方法予以支撑和保障,因此,管理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求会计档案管理单位和管理工作者予以充分的认识和积极的工作实践。

(三)提升素质,加强会计档案管理队伍的自身建设

会计档案管理队伍是实施会计档案管理的具体责任人,要积极提高会计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使之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必须组织档案管理单位和档案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现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基本精神,在这个基础上,“对于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定期进行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学习观摩、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来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和安全意识。”[2]要舍得对档案管理队伍的业务培训做投入,要重视对会计档案管理所需要的硬件设备的投入,并培训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引用信息技术的业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打造一支专业技术强的会计档案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姚艳.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分析[J].大科技,2010(20).

[2]戴立新.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J].办公室业务,2012(11).

作者简介:马丽娜,临沂日报报业集团,中级,本科,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第9篇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会计档案;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 会计委派制概述

会计委派制是由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代表政府和产权管理部门监督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的一种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是我国会计管理工作中的新生事物,是对传统会计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有两种形式,一种叫“会计委派直接管理”,另一种叫“财务集中制”。

1.1“会计委派直接管理”形式

即以地方政府的名义向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直接委派会计人员。在这种形式下,委派对象大多是单位的财会负责人、主管会计,管理方式大多采用直接管理,即对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晋升、工作调动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会计人员独立,并实行在单位之间定期轮岗制度。

1.2 “财务集中制”形式。

即在基层成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中心,在保持各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各单位不再设置会计机构,不配备会计人员,只设报账员,将招考来的会计的行政关系等转到核算中心,割断了会计人员与其服务单位的人事隶属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将会计核算权从单位行政管理权分离出来,取消各单位银行账户,统一进行会计核算、报送财务报告,保管会计档案等财务活动,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融会计服务与监督管理为一体。委托单位资金的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不变,委托单位有权向会计核算中心查询本单位的财务状况、资金结余等情况。核算中心是在双方签订的委托书所授权的范围内对单位资金享有财务核算权和资金使用的监督权,无支配和使用权。

2 会计委派制下会计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会计委派制下会计档案管理的现状大致是:

2.1 委派会计受财政部门委派,直接到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工作,所形成的会计档案由委派会计整理立卷,会计档案实体仍在原单位保存,即保持了原单位全宗的完整性。但这种模式到了基层,特别是乡村一级,会计档案管理方式却发生了变化。各村的财务全部由乡镇的委派会计统一核算、报账,各村形成的会计档案也集中在乡镇统一管理,不再向各村返回会计档案。

2.2 会计集中核算地区或部门,在会计核算中心形成的会计档案由核算中心进行整理、归档、保管、提供利用。这其中,有的核算中心将委派单位的会计档案暂保管一年后向委托单位返回;有的则不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及时向委托单位返回,而是自行保管。由于没有专门的会计档案库房和专门的档案员,加之各单位的报账人员频繁往来,环境嘈杂,十分不利于档案的安全保管,其形成的会计档案也基本没有规范整理,混乱堆放在柜子里。

3 会计委派制下的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会计委派制下的会计档案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3.1有的会计核算中心没有或不及时向委托单位移交会计档案

这不符合《档案法》特别是《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指出:“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结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形成的会计档案是委托单位委托被委托单位进行会计核算而形成的,尽管会计档案的实体由于保管单位的变更而变更,但他的所有权仍是委托单位,属于委托单位全宗的一个门类,应当保持一个单位全宗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3.2 纸质会计档案与存储会计数据的磁介质档案没有同步归档

会计工作由传统的手工记账形式到运用电子计算机形式记账,会计核算形式发生了变化,财政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第四章第七条明确指出:“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四十五条规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有关电子数据、会计软件资料等应当作为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然而实际工作中,会计委派制核算的地区或部门,基本都实行了电算化会计,形成大量的磁介质会计档案都保存在会计核算中心,即便是定期向委托单位移交会计档案的核算中心,也只移交纸质会计档案。

3.3 会计工作与会计档案管理相脱节

会计档案是会计核算的产物,它产生于会计业务工作中,是会计工作的延伸,也是会计工作的终结。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委派制管理下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非常熟练,经常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和学习,但对档案知识,特别是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标准知之甚少,也没有参加过会计档案管理的培训与学习。各单位普遍重会计业务,轻会计档案管理。在各单位制定的会计制度中突出强调了会计业务,却忽视制订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把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纳入会计人员岗位职责中。在会计人员上岗前,没有邀请档案专业人员讲授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造成会计档案整理质量不高,封面内容填写不全,装订不整齐,有的分类、排列不规范,无目录等现象,使整理出的会计档案没有达到规范化标准,更谈不上科学管理。

3.4 财政部门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

由于会计委派制是近些年来新型的管理模式,其业务主要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管。然而从其成立至今,无论财政部门还是档案部门都没有对新管理模式下会计档案的管理作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档案部门也没有主动地介入其中进行业务指导与监督。财政部门只管会计业务规范与否,而对会计档案规范与否少有问津,使会计委派制下的会计档案基本属于“失控”状态。

4 会计委派制下的会计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针对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给会计档案管理带来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理顺会计档案管理体制

实行委派制管理的会计档案,应严格按照《档案法》、《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明确会计档案的所有权是委托单位,将委托单位的会计档案整理规范,在核算中心暂保管一年,期满后编制会计档案的案卷目录,连同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和存储会计数据的磁介质会计档案,向委托单位的档案机构移交。

4.2 加强会计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会计档案的案卷质量

会计人员是会计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会计人员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的熟知、熟练程度,决定了会计档案案卷质量的高低。因此,必须将会计档案管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上岗前的培训,从会计档案整理的基础业务学起,使其熟练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而从源头上做好会计档案的整理规范工作。

4.3 财政部门与档案部门联手,共同加大对新的会计管理体制下形成的会计档案的监管

结合实际,联合制发包含新的会计体制下会计档案工作内容的《会计档案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会计档案的分类、组卷、排列、编页、案卷目录、装订、移交等操作规程。在各项会计业务工作检查中,将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纳入其中,加大对会计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检查与监督。

第10篇

【关键词】会计档案;问题;对策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应经济业务的专业材料,是重要的历史材料和证据。具体的会计档案是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财会部门或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直接形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材料,还包括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存储软件、会计数据磁盘、磁带、光盘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都对会计档案的界定、装订整理、保管使用、移交销毁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会计档案在管理中还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影响会计档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充分的认识,意识淡薄,导致档案管理职能缺失。许多单位只重会计业务,轻会计档案管理,没有专职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一人多岗现象,对于财务档案管理职能,则由专职会计人员担任。这样,在人员精力、主要工作职能与档案管理发生冲突时,往往会以弱化档案管理职能、降低档案管理质量为代价。这种现象,必然使得档案质量下降,不能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规定收集,保管、使用。

2.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与监督不够。原始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重要资料和证据,它的真伪决定着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由于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制假票据现象,真假很难区分;其次对于发票收据的使用范围没有严格的界定,只要有税务监制章或财政监制章,不论记载的内容是否属于票据的适用范围,一律按合法的处理;再次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等地差异,最终都导致不合法原始凭证在会计信息资料中普遍存在。有些单位存在一些财会档案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坚持原则,不按规定去做,甚至违法乱纪、伪造、篡改、变换记录凭证;开假发票、建假账、建账外账、虚列成本。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3.会计凭证填制、档案装订、整理不规范。有的财务部门领导认为规范要求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导致会计凭证填制不规范,档案资料装订松散,档案标准不统一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会计档案的齐全性和完整性。

4.电子档案管理不到位。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实施,电子档案已经成为会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的安装的光盘、升级程序、定期备份的数据、电子报表等。由于财务工作人员不是专业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对于软件及计算机的维护、数据的保护等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都在电脑上存放着,不会出问题,不会丢失,但是一旦机器由于人为及自然灾害受损,丢失的数据将无法弥补,造成会计电算化档案无法调阅。

二、解决的对策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提高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规范管理。《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五条指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对本单位档案工作的领导,保障档案工作依法开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四条则更加明确地规定:“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由此可见,是否重视对会计档案的管理,是一种严肃的法制行为。各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提高依法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从法律的高度来依法加强管理,切实把会计档案管理列入领导工作的议事日程,使会计档案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制定详细的会计档案管理岗位职责,在职责中明确岗位责任,制定岗位标准,提出岗位要求,以便真正把档案用活用细用充分。

2.加强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会计档案的案卷质量,会计人员是会计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会计人员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的熟知、熟练程度,决定了会计档案案卷质量的高低。因此,各单位应该依法加强对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把增强会计档案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会计人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除要搞好关于会计和档案的岗位培训外,还要搞好后续教育和培训,才能针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食物新问题找出不同情况情况下地业务处理规范。只有不断组织学习和培训,才能让会计人员及时掌握业务的新形式和特点,针对性的提高业务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会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统一思想,坚持科学管理和责任心,则可以有效地防范档案管理工作中诸多问题,使得档案相关信息在质量上得到提高,对企事业增强活力、竞争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规范会计档案装订、立卷、归档和销毁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订会计凭证必须使用会计凭证装订封皮,粘封装订线,并在粘封处加盖会计人员印章。封皮表面的有关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装订完毕必须按月份的先后顺序放入会计档案(凭证)盒中,必须认真逐项填写档案盒面上的内容。第二,综合档案室的单位,财会部门应按综合档案室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将会计档案移交综合档案室保管。未建立综合档案室的单位,会计档案暂由财会部门妥善保管,要明确专人负责保管工作。要配置专用箱柜及防盗、防火、防霉、防蛀设施。第三,各单位的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要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务会计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后,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机关和事业单位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销毁;企业单位经企业领导审查,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销毁。对于其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并在销毁清册的备注栏内及保管清册的相关栏内注明,直到由会计档案保管部门保管到结清债权债务时为止。

4.结合会计电算化工作特点,制定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将软件交档案室保存;会计数据定期备份至少两份,分别存放,存放时应注意磁性储存介质应该放置在远离磁场的地方,并注意防高温、防霉、防尘保护;在保存好电子数据的同时,将与之配套的文档数据及时打印归档;安排软件维护人员,定期对软件进行维护、升级;安排专业计算机人员定期对计算机运行状况进行检测、查杀病毒;做好计算机硬件的配备工作,建立局域网络,不要将安装了财务软件的计算机与互联网直接相连。在近几年财务会计档案查询中,常常出现打不开档案管理系统的事件。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由于计算机现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保存资料的系统版本不一致。只需将系统恢复到旧的版本即可解决,但该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在进行管理系统升级时,需要同步升级旧的资料文件。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会计档案工作必须要紧紧联系时展要求,要从观念上更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档案现代管理模式,提高会计人员责任心和使命感,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就会取得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马秀英.谈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J].天津财会,2007(4).

第11篇

关键词:会计档案 问题 对策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一个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会计档案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容易被忽视,形成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直接了影响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档案管理是一门学问,需要会计人员去认真学习、去积极探索。通过学习和探索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自身素质。因此,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可以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服务。

一、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缺乏充分的认识, 意识淡薄,导致会计工作与会计档案管理相脱节。许多单位只重会计业务,轻会计档案管理,没有专职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会计人员上岗前,很少进行会计档案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大多数是由会计人员兼管,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不懂得档案的基本操作规程,对财务档案的归档范围和标准不清楚,导致整理出来的会计档案达不到规范要求,更谈不上科学管理。

2.会计档案资料收集不全。有的单位只重视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专业资料的归档,却忽视了会计文件材料的汇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严重影响了会计档案的齐全性和完整性。

3.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单位存在一些财会档案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坚持原则,不认真执行制度,不按规定去做,甚至违法乱纪、伪造、篡改、变换记录凭证;开假发票、建假账、建账外账、虚列成本。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影响了国家宏观决策、危害极大。

4.财务档案管理不完善、不规范。设置财会档案管理机构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法律规章的需求,但实际工作中财务档案工作均不完善,不规范,都未设置此机构,档案工作由会计人员兼职。财务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往往不受重视,许多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多年来只归档不鉴定,更不销毁,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难以开展,从而影响了档案整体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5.纸质会计档案与存储会计数据的磁介质档案管理不同步。 有的单位将会计信息存人磁性介质后,对磁盘、光盘中的会计信息疏于管理,造成会计信息的丢失;由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升级换代很快,许多单位没有把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从而造成会计电算化档案无法调阅。

二、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提高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规范管理。《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五条指出: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对本单位档案工作的领导,保障档案工作依法开展。”《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四条则更加明确地规定: “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由此可见,是否重视对会计档案的管理,是一种严肃的法制行为。各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提高依法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从法律的高度来依法加强管理,切实把会计档案管理列入领导工作的议事日程,使会计档案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2.加强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会计档案的案卷质量,会计人员是会计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会计人员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的熟知、熟练程度,决定了.会计档案案卷质量的高低。《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八条则将“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档案工作人员培训”,作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档案法》第九条规定: “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因此,各单位应该依法加强对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把增强会计档案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会计人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除要搞好关于会计和档案的岗位培训外,还要搞好后续教育,在财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统一思想,坚持科学管理和责任心,则可以有效地防范档案管理工作中诸多问题,使得财务档案相关信息在质量上得到提高,对企事业增强活力、竞争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建立健全财务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要使财务档案规范化,必须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总体,制定档案工作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并建立健全一套档案管理制度,如《财务档案工作人员职责》、《财务档案保管制度》、《立卷归档制度》、、《财务档案保密制度》、《财务档案移交、销毁制度》等,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利用等各项工作程序、使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4.要定期进行会计档案资料鉴定销毁。《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条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的销毁程序作了明确规定。会计档案人员会同财会部门,积极搞好会计档案的鉴定工作,有价值的妥善保管,无价值的大胆销毁,对于涉及保管期限已满、暂未清结的债权债务和其它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重新立卷,并在销毁清册的备注栏内及保管清册的相关栏内注明。

5.同步计算机相关系统和档案管理文件的升级。在近几年财务会计档案查询中,常常出现打不开档案管理系统的事件。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由于计算机现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保存资料的系统版本不一致。只需将系统恢复到旧的版本即可解决,但该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在进行管理系统升级时,需要同步升级旧的资料文件。磁性储存介质应该放置在远离磁场的地方,并注意防高温、防霉、防尘保护。

第12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7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18-01

企业中建立良好的企业档案是非常重要的,会计档案反应着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者很好的依据。但是在企业中我们发现,往往忽视企业会计档案的整理,这就是公司财务的失职,档案管理的好坏反映着一个人的财务的素质,所以我们要做好档案的管理。另外,档案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我们需要仔细的去研究、探索,并不是像整理衣服那么简单,除了归类还有很多是需要我们去做的,另外,提高公司的财务的水平,我们就必须要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以便公司的发展,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

1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会计档案保管不规范保存好会计档案是今后整理的关键,所有的信息都在这里面了,但是我们发现有的企业的会计档案的管理还是很粗放的,责任不明确,有的是交由档案室管理,有的直接交由会计自己管理,这就容易发生偏差,领导对档案管理的流程也不是很熟悉。首先领导要明白档案管理的条例,明确档案管理的具体的人员,我们要有具体的科室人员来对企业的会计的档案进行归纳和保存,切不可随意的堆放。

12会计档案立卷不规范企业虽然有相应的管理人员,但是还是缺乏对会计档案整理的流程的具体的认识,有的公司虽然是有相应的会计的凭证,但是没有进行仔细的粘贴,或者出现了会计信息不完整的情况,这个都会对之后的工作产生影响。另外,会计的凭证、会计的相关的账簿和报表都应该是分开的,不能随意的乱放,每个会计报表都是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保存的,我们还要分时短期的、永久的,这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另外还要对会计档案进行有效及时的归纳,以免耽误了时间。

13纸质会计档案与存储会计数据的磁介质档案管理不同步。企业出现了两者不同步的现象,会对之后的审核或者校对造成很大的困难,工作能在同一时间进行的我们要在统一时间进行,如果出现了两者不同的现象,此时我们需要马上的校对。磁盘或者电子要保存好,另外有的企业的电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此时我们就要将企业的这些软件进行及时的更新,并且进行仔细的保存,两者而统一。

14会计档案资料收集不全在进行会计档案的整理的时候,我们除了对凭证、账簿进行归档,还需要对有关这个会计的所有的资料进行有效的归档,为今后的查询提供良好的基础。

2解决会计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措施

21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理顺会计档案管理体制实行委派制管理单位的会计档案,应严格按照《档案法》、《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明确会计档案的所有权是委托单位,将委托单位的会计档案整理规范,在核算中心暂保管1年,期满后编制会计档案案卷目录,连同打印的纸质会计档案和存储会计数据的磁介质会计档案,向委托单位的档案机构移交。

22规范会计档案立卷,装订会计凭证必须使用会计凭证装订封皮,封粘装订线,并在封粘处加盖会计人员印章。封皮表面的有关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装订完毕必须按月份的先后顺序放入会计档案(凭证)盒中,必须认真逐项填写档案盒面上的内容。年度终了必须封账,活页账簿必须将空白账页取出,已设置会计科目但无业务发生的账页则应保留。必须按账页编号顺序填写“目录”及“账簿使用登记表””与账簿一并装订。装订后要将装订线封粘,由会计人员在封粘处加盖印章。年度终了必须将会计报表逐页编制序号,分别填写“会计档案卷内目录”和“会计移交清册”。

23规范会计档案保管如果在企业的内部,我们已经做好了相应的档案的管理的科室,我们就要做好相关的手续,确保每一次移交会计档案的过程都是符合公司的流程,确保移交的档案是正确的,如果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科室,而是由个人负责,那么我们就需要为个人提供最基本的档案的存放的柜子,并且确保存放的地方是安全的,并且要办理相关的移交手续。

24规范会计档案保管的期限管理和销毁管理,各单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要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销毁时,由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会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后,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机关和事业单位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销毁;企业单位经企业领导审查,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销毁。对于其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会计档案保管部门保管到结清债权债务为止。各单位按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在进行立卷移交的时候,我们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负责,并且要进行核对,在销毁之前,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监督并且在册子上进行盖章,并且将具体的情况报告给上级。

25我们为了提高档案的管理的,就必须对档案的管理的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的培训,强化一些法律的最基本知识,并且通过对会计人员的训练进行熟练程度的提升,这样才能逐步提升档案管理的有效率,并且定期的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将具体的运作的规范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