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9 07:51: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消毒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随着医学科室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医院的心脏部门--消毒供应室[1],供应室在"医院管理年"和"创群众医院满意医院"的活动中,顺利通过检查,现将成果予以介绍。
1 提高院内感染的认识
消毒供应室发生医院感染的根本原因在于对院内感染的认识不到位,对院内感染的风险存在轻视。甚至部分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认为消毒供应室并不是控制院内感染的主要科室,消毒供应室不应该花费力气在院内感染管理方面。针对消毒供应室对院内感染管理人士不足的情况,在供应室从事消毒方面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并取得相关的培训结果,加强其理论知识与熟悉基础操作流程,对院内感染的基础知识有明确了解,对于消毒灭菌处理机器相关物理化学知识都需要有不同程度掌握,做到供应室操作的专业性与科学化。同时,定期化开展相关的课题讲座、研讨会议,鼓励相关人员交流经验。对于业务骨干,还鼓励并支持参加全国性、地方性的各类学术会议,积极学习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以更好的改善我院消毒供应室的院感管理。
2 完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完善制度、确保有章可循是消毒供应室院内感染管理的制度保障,为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了制度基础。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我院成立了院感科。该科由分管副院长出任组长,将供应室的护士长与不同病区的科护士长任命为组员,共同制定关于消毒、隔离的相关制度,对控制院感及规范供应室管理方面做出详细制度,严格制定的相关制度执行,保证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各类临床器械及相关物品回收与处理必须严格到负责人,需要负责人对其进行签字并负责到底。就整个制度而言,以质量控制为核心,以奖惩制度为保障。质量制度围绕着卫生部等医疗卫生主管部门所确定的相关标准,层层落实责任和具体的管控目标。奖惩制度则从消毒供应室最关心的工资、奖金、职称评定等环节,对于质量控制目标未落实到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相关人员,不仅工资和奖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在一定年限内职称评定也会面临影响。
3 严把质量
3.1严格一次性用品管理
3.1.1医院使用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对其进行监管,在物品进入到消毒供应室之前必须对物品进行核对与处理,验证外包装是否完整与记录完整。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外包资料不齐全或者是已经过了安全期,则嘛事停止使用,并将其整理好呈交相关部门。
3.1.2储存管理 为了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需要,同时也为了节约成本,医院往往需要储存大量的一次性用品。在储存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也会引发院内感染。针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我院采取了专柜存放,离地20cm,离墙5cm,室内通风良好,保管室内空气菌落数≤500cfu/m3。建立储存动态管理机制。对于超过保质期的医疗用品及时清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3.1.3使用后处理 使用后的管理是规避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观念下,往往注重使用前和使用中的管理,至于使用后的管理重视程度较差。事实上,一次性用品在使用后的管理也是重要的环节。我院消毒供应室为了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在一次性物品回收后,注射器、输液器立即毁形,引流管放在消毒液内浸泡30min后毁形[2],每日下午下班前由专人全部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对一次性用品使用后的及时管理,很好的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风险。
3.2重视洗涤质量 清洗是消毒供应室的重要职责。虽然近年来一次性用品不断增多。但是如果全部器械都使用一次性器具取代,不仅会导致患者医疗成本加大,而且在一些大型设备方面也不适用。部分器械的重复使用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要注重洗涤质量,严格控制洗涤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器械清洗作为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国外供应室经过大量临床实验总结出一句话:"清洁可以不灭菌,但是灭菌绝对不能不清洁",这就体现了洗涤的重要性。我科根据不同器械的使用范围、污染程度、是否有管腔跟轴节等要求来进行严格分类。在分类后,严格按照消毒、冲洗、含酶洗涤剂浸泡、常水冲洗、纯化水精洗、烘干、上油保养、检查洗涤质量的流程进行操作,充分达到程序化与科学化,保证每一个器械都消毒洗涤到位。在每个环节,都会按照卫生部等医疗主管部门制定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质量抽查。对于不合格的清洗,将会重新清洗。
3.3严把包装关 包装是保证已经灭菌物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保存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包装内的物品质量。在对物品使用前应该检查其包装是否完整与是否存放指示卡,外包上门是否贴有相关胶带与说明,在说明上面是否有包装人签名。明确专人负责包装质量检查。如果质量检查不合格,将会责令相关人员重新操作。
3.4正确灭菌方法 对器械进行灭菌处理是供应室工作的主要工作,也是所有工作中的重点,对于降低院内感染具有突出的价值。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讲,灭菌效果的好坏决定了消毒供应室工作成效的好坏。灭菌器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内相关制度进行操作,在整个灭菌过程中要坚守工作岗位,科学熟练掌握灭菌器的操作方法与检测方法,注意灭菌的3大要素:温度、时间、饱和蒸汽。在灭菌前后需要对灭菌器进行严格检查,使用后需要对其进行常规检查与维护,保证管道内冷凝水充分排除,一般都需要10min左右。灭菌后物品手感干燥,水分≤3%,灭菌合格率应达到100%。对于灭菌不合格的器械和设备,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操作再次灭菌,直到达到灭菌效果。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原因分析,查找灭菌未达标的原因,避免以后发生类似情况。
3.5加强灭菌后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 灭菌完成后,并不意味着相关的器械和设备就会立即投入使用。大多数灭菌物品可能需要存放一定时期后才会得到临床运用。因此,强化灭菌后的物品管理对于控制院内感染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合格的灭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有效期、合格标志,灭菌后物品应放入无菌间的柜内,并按有效日期的先后顺序分类固定放置,对发出去的物品,在回收后不论其是否使用过,都需要将其视为污染物,不能松懈杀毒灭菌流程。
4 供应室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是控制医院的关键
4.1对压力蒸汽灭菌进行严格监测 严格按照卫生部和上级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对每锅次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工艺监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对化学监测需要每包都进行监测,对脉动真空灭菌器的监测需要在每日首次使用前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则需要每月1次监测。
4.2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 工作人员的手细菌需要每月进行常规监测1次,需要做到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在200cfu/m3内,而操作台的工作人员相对更为严格,需要在≤5cfu/m3内。做好日常的管理和教育。尤其是要对工作人员强化专业知识的培训,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
4.3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 对于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必须坚持现配现用,每日更换,决不能因为省事或者节约成本多次重复使用。在每次配置后都需要采用专用的化学试纸对其进行浓度测试,并在每个月中都进行抽查1次,做相应的染菌量监测,监测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3为达标。
4.4紫外线消毒 每月进行1次紫外线消毒监测。对紫外线的灯管强度严格按照要求设置(要求照射强度≥70uw/cm2),当紫外线强度达不到则需要进行立即更换。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度,医院的消毒供应室也朝着国际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进行有效提升,拓展知识面,严格相应地操作流程,保证整个医院器械得到有效消毒灭菌处理,为达到医院0院内感染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熊小江,李利.新世纪医院诊疗质量管理实务[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07.
[2] 黄秀兰.二级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集中管理的探讨[J].华夏医学,2013,26(3):614-6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S].
第二条混合消毒牛乳只限同意的受援企业的生产加工,凡生产混合消毒牛乳的企业,事前应向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审查许可后方得进行生产。
第三条凡从事混合消毒牛乳生产的企业除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及《乳与乳制品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外,还须遵守本办法。如有违反行为,按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七条之规定,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
第四条生产混合消毒牛乳的企业,其场地环境、车间设施、设备条件、工艺过程及卫生制度等必须符合乳品厂生产卫生规范外,还需做到下列卫生要求:
1.对配制再制奶的原料(脱脂奶粉及无水黄油),应按卫生部有关脱脂奶粉和无水黄油卫生标准进行逐批严格验收。凡发现原料有不符合卫生要求者,均应及时报请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进行监督处理,不得擅自动用,原料验收合格后,应置于专用仓库妥善保管,以防变质。库存原料在使用前必须重新检验有关可变性指标,不合格原料不得投产。
2.凡生产再制奶的原料(脱脂奶粉及无水黄油),必须接规定加工成液态奶,不得直接作为商品出售。
3.凡生产混合消毒牛乳用的新鲜生牛乳必须符合国际有关规定要求。
4.生产混合消毒牛乳时,不得加入任何添加剂。
5.混合消毒牛乳的用水,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6·脱脂奶粉和无水黄油配制过程必须认真过滤、均质,并立即冷却至0~5℃,配料的半成品(再制奶)应立即使用,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且须在保冷条件下运送。
第五条凡与混合消毒牛乳直接接触的机械设备(水粉混合器、均质器、净水器和冷却器等)、容器、工具等在生产结束后要做到彻底清洗,使用前必须严格消毒。
第六条生产混合消毒牛乳的企业必须对每批产品按规定采样检验,凡不符合卫生标准者,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改进措施,并将卫生质量检验情况按月上报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
第七条根据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三条和《乳与乳制品卫生管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该产品的外包装必须严密完整,并在商标“消毒牛乳”名下具体标明“同脱脂奶粉,无水黄油和不少于50%鲜牛乳配制而成”字样。并按规定标出厂名,生产日期,星期调等字,使内容与标志相符。
第八条混合消毒牛乳生产后,必须立即于0~5C冷库存放,并只准当天销售(指生产后不超过24小时),不得出售超期或隔日产品。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一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我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领导我院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我院感染工作,以住院病人和院内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监控实施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三、分析评价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资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控制在10%以内。
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五、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加强医院感染的业务培训,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六、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实践管理,预防医务人员的感染,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七、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积极控制。
2、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一、感染管理科每年年初必须制定出该年度的培训计划。
二、全院医务人员、行管人员及工勤人员都必须积极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
三、不定期对全院医务人员、行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活动。
四、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业务学习。
五、临床科室不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业务学习,时间不少于1学时,根据各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措施,降低本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率。
六、感染管理小组每月对全院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薄弱环节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一、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
二、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同时在出院病例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内填写医院感染疾病名称,并且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四、感染管理小组于每月30日后到各临床科室收集情况并签收。
五、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4、洗手制度
一、全院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认真按照六步洗手法清洁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四)当医护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医护人员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洗干净的手不得配戴饰物。
三、医护人员使用肥皂洗手时,必须保证肥皂干燥。禁止将肥皂直接浸泡在不漏水的肥皂盒中。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二(一)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监控组织。
(二)医院感染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问题随时召开。
(三)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全院控制医院感染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环境卫生、微生物污染、固体废物、消毒灭菌、污水处理等进行抽样调查与检测,定期进行院内感染发病率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
(五)定期对全院各科消毒隔离情况进行检查,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进行考核。
(六)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
(七)科室应当指定医师或护士专职或兼职负责科室医院感染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积极改进。
(八)认真做好各项监测工作,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发生,做到监测与控制相结合。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三1.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院长重要的职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病人感染率。
3.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4.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确定临床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管理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5.把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定期考核与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定期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并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
6.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与教育。
7.医院须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8.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
9.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二)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和反馈。
3.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每年监测人数的10%,漏报率低于20%。
4.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
5.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目标性监测。监测目标应根据本院的特点、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决定。
6.对重点部位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制定监控指标。
7.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效果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监测方法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和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医院是各种感染性疾病所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场所,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疾病谱发生了巨大改变,特别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现代传染病”的迅速上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无论大小医院所面临的主要控制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SARS病毒的出现,给医院感染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因而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据报道,新上岗医务人员及临床实习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全面了解的不及67.4%[1]。尽管%多数医院针对其存在医院感染知识欠缺的问题,制定了岗前教育计划,但从教育到实施仍显力度不够,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关键则在意识的培养,树立医院感染重在教育,学校应首当承担。目前,我国医、护教育体系中尚无系统的医院感染知识的课程及教材,因此,开设“实用医院感染学”课程非常有必要[2],现将有关设想介绍如下:
1 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充分认识“实用医院感染学”的重要性,树立较强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在临床诊疗活动中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交叉感染,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以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2 课程计划
2.1学时数
授课总学时18学时,其中理论14学时,实验4学时。
2.2授课形式
由于医院感染知识渗透于各学科中,树立预防意识的教育应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即开始根植,最后通过集中的“实用医院感染学”课程进行知识系统强化和技能的训练。
(1)各学科中的教学:首先从改变观念入手,树立防止意识。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医务人员不怕脏的奉献精神,有时给学生造成错觉,认为讲奉献忽视了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教学中应将二者置于同等地位,有利于学生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养成,学科教学在特性情景中应适时进行医院感染知识教育。例如:《护理学基础》课学习各种注射法时或《诊断学》课学习各种临床技术操作时,可传授洗手、手消毒、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处置要求等知识。
(2)系统的课程教育:由于各学科中传授的知识相对零碎,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易造成遗忘,在学生进入实习前一个月进行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则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2.3授课内容简介
根据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授课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
(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总则;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职责;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院感染的监测;医院感染的控制;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污物的管理。
(2)《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与灭菌方法;手术器械和用品的灭菌;输注器材的灭菌;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内镜的消毒灭菌;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皮肤与黏膜的消毒;医院室内空气的消毒;餐具和卫生洁具的消毒;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口腔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与灭菌;织物的消毒;污水的消毒处理;污物的消毒处理;尸体及其相关环境的消毒;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
(3)《消毒管理办法》:总则;消毒的卫生要求;消毒服务机构监督;罚则;附则。
(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总则;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的集中位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及附
则。
3 方案
3.1 师资培训
由于实用医院感染学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所以各任课老师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学科间彼此沟通、彼此关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只有师资在理念上达成共识,同时各任课老师备课时要广泛收集有关医院感染方面的知识,注重临床实践,以便在各学科的相关情景中给予传授,集中系统的课程教学由专业教师完成。
3.2教材
由于目前尚无“实用医院感染学”的专门教材,所以教材需由有关专家及教师依据国家卫生部下发的有关规范、管理办法及条例等进行编写,内容设置力求最新的知识点最实用的技能,医、护学生的侧重点有所区别,不断更新。
4 评价
课程的评价包括教师的评价、教育管理机构的评价及对学生的评价。前二项评价按常规课程设置的方法体系进行,这里主要介绍单项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方法。评价的辐射范围近期评价和远期评价:近期评价在考察结束时可以考试、提问、论文报告的形式进行。考试以开卷形式为主,主要是考核有关理论知识和综合知识的能力。远期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日后工作中的临床应用能力、技能的评价。这需要对学生毕业后的情况进行追踪随访,并进行实验研究,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3]。
“实用医院感染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教育到管理均给予足够的关注。学生医院感染控制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每位学生应将其作为工作职责之一,并在工作中合理运用临床技能。除学校教育以外,医院应将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列入继续教育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申晓梅 对实习护生岗前掌握医院感染知识的调查分析 当代护士, 2003,3
[2]黄春晓,王义兰 浅谈实习医学生医院感染的分析与对策现代医药卫生, 2004,21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29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453-01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但不包括病人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感染是客观存在的,对患者、医护人员和社会人群的身体健康都会构成极大危害,引起了各级各类医院的高度重视。医院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活动中,也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列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如何抓好此项工作,粗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 建立管理组织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组织是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基础。
为了切实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医院应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体系即医院、职能科室和科室三级管理体系。一级管理体系为医院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为主任,成员由感控科、护理部、药剂科、检验科、后勤、供应室、手术室及临床各科室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划和突发医院感染事件的调查处理等工作;二级管理系感染管理控制科,由两名专职人员组成,负责全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医院感染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对医院感染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监督指导落实,对严重违反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据医院规章制度进行处罚;三级管理系指各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由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医师、护士组成,科室主任为医院感染控制科室第一责任人。科室感染控制小组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监控、检查和指导工作。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各级网络组织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同时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无缝衔接,共同抓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
2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关键。年初要制定医院感染培训计划,根据培训计划和内容分期、分层次进行培训。
2.1 师资培训。对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人员的培训采取以师资的形式,派出去参加高层次医院感染控制培训班进行培训,增长管理人员的见识,让他们掌握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新动向,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学习回来后再对医院各层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院整体管理水平。
2.2 全员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可采取自学、医院组织培训、科室集中学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也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来院讲课,让医务人员了解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提高医务人员的参与能力和自我遵守意识。另外要重点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前要做好培训,让他们在没有上岗就深深打上医院感染控制的烙印,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会在他们以后的工作中受益非浅。
3 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完善各项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保障。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卫生部对医院感染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规范也相继出台,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程》等。作为医院感染控制执行者医院也应依据这些规章和规范制定本院的相关制度。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各项工作才能得以落实。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季度要召开例会一次,遇有重大问题或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召开,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与科室人员的绩效或奖金挂钩。感染管理科每月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对各科室进行一次考核,每周下科室检查医务人员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并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每季度将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汇总、分析、评分、反馈给分管业务副院长和相关科室。使医院感染工作能达到持续改进,并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4 抓好核心工作,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4.1 加强对重点部门的监测: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要重点对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产房、儿科、产科、内镜室、口腔科等存在感染因素多的科室进行重点监测加强管理。对手术室重点监督医务人员的洗手规范化、室内消毒、无菌操作执行情况等;对供应室重点监督器械的清洗与消毒保存等;内镜室重点监测对器械的清洗消毒与保存等。做到抓重点,控环节,有的放矢,做好重点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4.2 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如儿科是一个特殊人群,机体抵抗力比较低,属于易感人群,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针对这种情况,要加强对空气消毒,减少陪护人员,对新入院的儿童和入院时间长病情得到控制要痊愈的儿童分开病房治疗,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的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4.3 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消毒药械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建立档案,采取责任追究制,杜绝不合格一次性医疗用品流入到临床科室。临床科室在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前,认真检查产品质量和相关信息,对有问题的用品严禁使用。在使用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生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做好登记,上报有关部门,并配合调查取证。
4.4 加强对医疗废物、污水的管理: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的有关规定,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污水处理制度。投入资金建立医院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污水处理。与县其他医疗机构合作在城建和环保部门的参与下共建一所医疗废物处理场,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存放,并由专人负责本院医疗废物的收集和运输,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保障了医院的安全,减少了医疗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一、牢固树立餐饮服务单位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杜绝发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
二、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食品安全意识、行业自律意识,保证向消费者提供健康合格的食品。严格按餐饮服务许可证核定的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
三、建立并落实食品、食品原料以及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认真做好进货台帐记录、进货验收工作,食品索证验收登记台帐建立率达100%。对库存食品及原料要定期进行清查,发现过期、变质食品及原料应及时进行销毁处理。
四、采购的畜禽肉类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必须从正当渠道进货,证、票齐全,杜绝使用病死或来源不明的肉禽及其制品。
五、杜绝使用“劣质食用油(地沟油)、不合格鲜肉或肉制品(瘦弱精)、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六、保证所有食品从业人员按规定进行健康体检,合格后持健康证上岗工作,食品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率达100%。
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并坚持每日进行检查,督促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八、不得滥用食品添加剂,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并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台帐。加工制作凉菜必须在凉菜间内进行,并做到专人、专间、专用冰箱、专用空调、专用工具和容器。“五专”实施率达100%。
九、随时维护维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设施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转使用。
十、加强餐(饮)具消毒工作,掌握正确的餐(饮)具清洗、消毒和保洁方法,餐(饮)具消毒和保洁合格率100%。
十一、保持餐饮加工经营场所内外环境卫生,垃圾桶应密闭加盖,并做到日产日清;做好防蝇、防鼠、防虫工作。
十二、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时,要在第一时间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主动做好善后工作,不得迟报、瞒报。
十三、在进购食品中因不慎、疏忽购进不合格食品(三无产品);不得销售来源不明、不合法、票证不齐全的食品,凡擅自进销者,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石狮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责任单位
(盖章) (盖章)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字)
摘 要:全国院内感染事件时有发生,近期国内有报道出现超级细菌,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以往医院院感监督管理只停留在表面检查,为此要开始积极开展医院消毒隔离监督监测,将面上检查深入至实质监测,以达到全面、有效监管,将院感监督管理工作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到实处,以真正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文章首先探讨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大消毒供应设施投入、健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科学布局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和加强消毒供应人员防护意识。
关键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问题;对策
最新统计显示,美国医院感染率约为5%,而我国的医院感染率却明显高于上述国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0(1):39.
【关键词】供应室 院内 消毒 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014-02
Supply room and control of hospital cross-infection
LU Rengui
(Fushun County, Zig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of Zigong 643 2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ways of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supply room and control of hospital cross-infection between.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2005, 2010, two years of hospital infection studi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use of statistical software hospital infection occurred in these two year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2005 and 2010, two years, hospital infections, in Table 1.2010, compared with 2005, the number of cases of infection, infection, infection renewal rate, infection rate compared to the omi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the supply room hospital disinfection control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医疗器械和无菌物品消毒及保存以及污染物品回收的场所[1] 。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院内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医疗服务的质量。故而,医院供应室是医院的核心部门,也是预防与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重点监管部门[2]。只有不断加强其管理力度,实施更加合理的管理措施,才是今后医院工作中的必须要做的任务。防止由于供应室监管不善而造成的交叉感染事件发生。本文选取我院2005年、2010年这两年的医院感染情况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供应室管理与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关系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2010年这两年的医院感染情况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这两年,我院均严格按照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予以执行的。尤其是在2010年,我院在结合院内供应室的特点以及供应室相关工作制度要求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现将这两年发生的医院感染情况输入统计学软件后再进行比较。
1.2 方法
2010年我院采用以下办法,综合治理院内供应室。
1.2.1 完善规章制度
在2010年开始,我院完善了对供应室工作制度、查对制度等10多项制度。真正做到了供应室工作上: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规范并约束院内工作人员的行为, 保障了院内物品可以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也让供应室工作逐步迈向制度化、法制化、正规化、规范化的理想轨道。避免了以往在工作上的随意与过于漫无目的情况继续发生。
1.2.2 做好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高低是做好供应室消毒工作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为了能够让我院供应室工作人员能够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正常的工作理念,真正弄清楚到供应室消毒工作肩负着有效控制医院交叉感染的重任,我们对他们进行了相关的业务培训。通过对《消毒供应室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内容的学习[3] ,让供应室工作人员从中可以清楚的了解消毒隔离知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他们控制医院交叉感染事件发生的责任意识。
1.2.3 加强各区管理
分别从各个环节做好供应室的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管理,限制其它人员随便进入,工作人员进出各区时,必须穿戴各区专门的工作衣服、帽子、鞋等[4]。保证每天进行定期消毒及紫外线照射。
1.2.4 处理好物品管理
再生物品需要进行充分的消毒灭菌才能继续使用。故我院严格控制其消毒过程。如医疗器械类,则应先浸泡在含氯消毒液中半小时以上,然后封包后由供应室单独回收处理,进行再次的消毒灭菌工作。此外,还有专门的质量检测管理人员进行消毒后检查,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一次性物品在采购上要做到五证齐全 [5],并且有供应室专职人员检查合格证方可使用。且使用后,由医院专职人员回收, 做无害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数据包进行处理分析,资料用卡方检验, 且当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005年与2010年两年医院感染情况比较,见表1.2010年与2005年相比,在感染例数、感染率、感染续发率、感染漏报率方面相比,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表1 2005年与2010年两年医院感染情况比较
注:在2005年里,发生感染的168例患者中,包括各种肺部感染139例、病毒性肝炎29例。而在2010年里,发生感染的82例患者中,包括各种肺部感染79例、病毒性肝炎3例。
3 结语
在我院领导的大力肯定与支持下,加强医院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管理的同时,还进行了供应室的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各区管理及处理好物品管理等工作,使得我院2010年里全院感染率的发生大大降低,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孙家志.采供血机构的消毒管理[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9,(04).
[2]刘悦.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及消毒技术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02).
[3]刘莎,哈景华,董文婵.完善供应室工作环节查对制度[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01).
【关键词】 医疗废物
2003年春天,SARS暴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教训。以香港淘大花园SARS暴发流行为例,329名居民被感染,42人死亡的事件触目惊心,不容忽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将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提上了议事日程。2003年6月6日国务院总理签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1] ,同年8月14日卫生部吴仪部长又签发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 ,10月10日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3] 。现在医疗废物的管理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医疗废物的危害在于它不同程度地含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及其他有害物质。相当一部分的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播源于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重复使用 [4] 。部分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造成“二次污染”威胁人民的健康。70年代就曾发生过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引起乙肝传播流行的事件 [5] 。
1 医疗废物处理状况的调查
2003年SARS发生后,我院将医疗废物处理列为重点管理项目之一。为了解当时临床医疗废物的处理状况我们对临床医疗废物的产生、处理、收集、去向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医院住院部各科室,调查方法以问卷、视察的形式进行,同时收集资料,并进行总结。
2 分析和总结
各临床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渠道大致分为三个途径:第一,临床一些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都装入黑色垃圾袋由工人每天收到垃圾暂存处,再由特种垃圾厂工人运出后进行处理;第二,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在病房先进行初毁形和消毒再由工人收集进行再次消毒毁形,院感科管理人员监督处理;第三,病人的排泄物、大小便进入下水道,由医院的水处理站集中消毒后排放。
我们认为现行的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关部门管理不够规范,未完全落实相关制度,监督机制不够严密 [6] ;分类不够科学,造成垃圾量大,不利有效防止污染;病房的垃圾每日只清运一次不能满足一些大科室的需要,有些垃圾要在病房存放到第二天才得到运出 [7] ;临床工作人员忙于开展业务,在配合处理医疗废物方面不够积极主动;工作人员在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防护不够规范。
3 处理医疗废物的措施
3.1 制定医疗废物处理的有关方案 按照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首先,建立组织机构,成立管理小组。各科主任、医院感染组长、护士长为小组成员。明确责任分工,临床科室负责废物的分类、收集、装包、封口,服务公司负责医疗废物的清运,房产基建科负责医疗废物的暂时存放和与特种垃圾厂交接转运。医院感染科进行严格监控,以及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清运、处理“三环节”和操作规程、人员防护等提出指导意见,再就是制定奖罚方案 [8] ,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院感染质量检查项目,进行医疗质量评分,与科室奖金挂钩。
3.2 加强宣传,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 宣传有关医疗废物的危害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医务人员环境卫生意识和“标准预防”意识 [9] ,促进人们积极地配合医疗废物管理。
3.3 注重分类回收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在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着重处理好感染性废物。严格分类收集,用有色袋分装 [10] ,便于重点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及传播疾病。
3.4 提高医疗废物处理工作效率,后勤服务于临床 过去的医疗废物每日清运一次,现在改为即产即清。过去,行政管理办法是要求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等在病房内进行消毒和初毁形。现在改为由工人收到暂存地集中消毒毁形。减轻临床工作量,避免造成污染 [11] 。
3.5 接触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 严格着装操作,掌握消毒隔离常识,防止医疗垃圾渗透和污染,一旦自身被污染或被锐器刺伤时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12] 。
3.6 支持和鼓励每个公民对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医院职工发现有以下情况均可报告医院感染科。如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在非指定地点收集、存放、或倾倒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流失、渗漏、污染环境和威胁人体健康;未经允许打开密封的医疗废物等等。靠少数管理人员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发动全体人员对身边的医疗废物多关注一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03.
4 李月东.医疗废物的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39.
5 张屹.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5):154.
6 徐淑慧,高文花.医疗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医药动物防治,2002,18(1):51-52.
7 梁道宝,李书建.医疗垃圾集中处理管理模式探讨.中国公共卫生,2002,18(2):252-253.
8 Escaf M,Shurtleff S.A program for reducing biomedical waste:the Wellesley Hospital experience.Canadian Journal Infect Control,1996,11(1):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2,4.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警示标识规定,2003,
一、人员执业、地址变更问题
【法律规定】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执业医师法第十七条: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当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变更注册手续。执业医师法第三十条:执业助理医师应当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其执业类别执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从目前我市检查的情况看,有近10%的诊所不是开业申请人在执业,而聘任的人员多数没有办理医师变更注册。有的诊所有医师没护士、有的有护士没医师,个别诊所甚至是护士现场执业,近期,市监督所对一家诊所进行了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是因为没有坐诊医生,由护士进行现场执业,导致患者延误病情死亡。这样的事例不少,由于人员执业导致的医疗纠纷在我市屡屡出现。关于诊所聘用人员行医问题,卫生部有专门的司法解释:第没有取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和已取得证书未进行变更注册的人员都视为非卫生技术人员。一部分执业人员未及时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变更注册。关于诊所擅自变更执业地点问题,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时候,已经对诊所进行了核准登记,核定了诊疗科目和执业地点,不是随便可以变更的,变更要首先进行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更。今年,我们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5家诊所擅自变更了执业地点,均进行了行政处罚。
二、超范围执业和夸大宣传问题
【法律规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六条医疗广告内容仅限于以下项目(一)医疗机构第一名称;(二)医疗机构地址;(三)所有制形式;(四)医疗机构类别;(五)诊疗科目;(六)床位数;(七)接诊时间;(八)联系电话。
根据检查情况,多数诊所能基本按照核准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但是有个别诊所存在超范围执业情况,有的内科诊所公然宣传治疗妇科、外科、皮肤科、儿科等疾病,目前,我市审批的诊所中除内科、中医、口腔诊所外,只审批了1家美容诊所和1家皮肤科诊所。检查发现有个别诊所甚至违法开展妇科手术、放环、取环、流产输卵管结扎术、早期终止妊娠术等项目。关于夸大宣传的问题,个体诊所在媒体医疗广告的现象比较少,但是个别诊所通过散发小广告,门头广告牌宣传的现象很普遍,多数有内容违规,新《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了医疗广告前的审查制度,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成品审查,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后方可。二是限制了医疗广告内容,限于医疗机构第一名称、医疗机构地址、所有制形式、医疗机构类别、诊疗科目、床位数、接诊时间、联系电话等8项内容;同时,规定医疗广告不得出现以下八项内容,即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药物的;保证治愈或者隐含保证治愈的;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的;、迷信、荒诞的;贬低他人的;利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以及其他社会社团、组织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的;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并规定禁止利用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类专题节(栏)目或变相医疗广告。
三、消毒、隔离技术规范问题
【法律规定】《消毒管理办法》第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医疗机构使用消毒剂必须索取生产经营1、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2、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3、产品检验报告或合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是医护人员消毒隔离观念差,消毒剂、消毒器械使用不正确、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使用过期消毒剂的现象。二是紫外线消毒不规范,个体诊所不做消毒记录,有的做记录但是没有紫外线消毒累计时间,大家知道,紫外线消毒是消毒的重要环节,每天必须严格执行,才能保证物体表面及空气质量,保证注射室的无菌状态。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是,有的诊所注射室存放生活物品,甚至将注射台当餐桌吃饭。这种情况不在少数,这是极不安全的行为。
四、医疗文书书写、保存
【法律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第五十条:处方由调剂处方药品的医疗机构妥善保存。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品和第一类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
处方的主要问题:1.医师不签名或者签名不全;2.不具处方权的开处方;3.处方不按要求存放和保存(随处乱扔);4.药品剂量不规范;5.处方格式不规范(有的未按要求使用新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应分别为淡红色、淡黄色、淡绿色和白色,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注明)。
处方是诊疗行为最重要的医疗文书,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具有法律、技术、经济责任。大家一定要重视处方的书写规范并按规定保存。没有处方权的一定不要在处方上签名。我们目前已经统一了处方,有个别诊所还未使用。
五、传染病管理方面
【法律规定】《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第三十条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传染病管理工作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目前情况看,多数的诊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一多半的诊所没有建立传染病登记制度,总以为传染病与自己无关,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对传染病有救治义务,第一次接诊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医疗机构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拒绝接收传染病人,要按照要求及时办理转诊手续。这次,我们为大家统一配备了传染病登记簿,当你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一定要认真登记,并按时限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六、医疗废弃物处置问题
【法律规定】《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七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第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第十四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第十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通过检查,我市个体诊所在医疗废物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多,1.医疗废物随处乱放2.未分类3.无警示标识4.未用黄色塑料袋包装甚至有个别单位将医疗废物进行买卖。今年,我们对诊所统一进行要求:由于我市已经建立了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必须按要求集中处置,这次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提供了资料,大家尽快与处置中心联系,根据各自的情况与处置中心签订协议。我们在明年四、五月份将联合环保部门进行检查,对不能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的单位,将进行行政处罚。
七、内部管理方面
1.门牌不一致现象突出:多数诊所悬挂的门牌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许可名称不一致。有的叫“康复门诊”有点叫“某某社区门诊”、“某某小区门诊”有的门牌上宣传治疗疾病内容,这都是不规范的。
2.内部账册记录混乱,门诊记录、消毒记录乱写乱画,好的用笔记本,有的用学生演草纸五花八门,不严肃。
[关键词] 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4(a)-220-02
目前很多医院感染登记工作不完善或无登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工作执行情况及工作质量完全依赖于医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规范登记工作可了解科室工作执行情况,也便于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隐患,防止院内感染暴发流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 表格的建立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职责要求,结合我院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设计统一的、便于操作的表格(A4规格),先试用,如有不妥之处进行修订,定稿后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全院各科室正式使用。
2 应用
2.1 消毒隔离登记表的设计及应用
消毒灭菌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手段,加强消毒灭菌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1]。表格的应用可规范科室各类物品的消毒方式、消毒时间、浓度及责任人,避免因消毒方式选择不当或浓度不够所导致的医院感染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可追踪到责任人。因此,可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规范消毒隔离登记工作,提高医务人员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依从性。
2.2 紫外线累计时间及强度登记表的设计及应用
紫外线灯是目前基层医院作为空气消毒的主要器械。表格的建立能帮助科室医院感染监控人员和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及时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新灯管,并更换使用中达到规定时间及强度低于标准的灯管,确保消毒效果。设计内容包括日期、消毒起始时间、管号、累计时间、灯管的擦拭方式、消毒对象、功率、强度、监测结果、更换时间等。
2.3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的设计及应用
表格的应用可强化科室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避免了医疗废物因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所造成的社会危害。设计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体积、交接时间、最终去向及经办人签名等[2]。
2.4 医院感染病例报病卡的设计及应用
加强医院感染患者的管理,旨在提前对散在病例进行干预,防止院内感染暴发流行。表格应用有利于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本院院内感染高危科室、高危人群、好发部位、易感因素及抗生素使用合理性,便于拟定合理的干预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率。设计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基础病诊断及医院感染诊断、易感因素、微生物送检情况、发生医院感染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局部应用情况,易感因素可根据医院收治患者的情况拟定。
2.5 一次性用品及消毒液检测登记表的设计及应用
医院使用的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的质量与效果与医疗安全密切相关[3-4]。依法对一次性用品及消毒器械进行管理,旨在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临床,防止院内感染暴发流行。表格设计内容包括日期、名称、生产厂家、有效期、失效期、浓度、“三证”、监测结果。
2.6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的设计及应用
表格设计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科室、联系电话、职业)、既往传染病史、免疫情况、暴露(时间、地点、方式)、刺伤的器具(针头的型号)、暴露或刺伤的部位、暴露源患者(一般情况、患传染病情况)、暴露源、暴露经过、紧急处理情况、暴露级别评定(只限HIV)、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
表格的应用能帮助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安全隐患,并针对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防范,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正确实施安全防护措施,同时促使医疗机构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保护,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使他们健康、安全地为患者服务。
2.7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报告通知单的设计
在医院感染的控制中,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隔离和无菌操作技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加以分析,找出危险因素,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发挥预警与防范作用[5-7]。表格的设计内容包括科室、时间、采样标本合格情况,科室自查超标原因,拟定整改措施。
3 体会
笔者先后在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多年,体会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从规范相关登记工作入手,可强化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意识和责任意识,并能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消除医院感染隐患;表格简便易行、操作性强,可提高医务人员的执行力。自表格建立以来,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更加符合规范要求,医院感染率不断降低,消毒灭菌合格率逐年提高,真正做到了全过程质量管理,从而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转芬,苗勤,王,等.某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7(6):4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36号令.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S].2003:10-11.
[3]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26,28
[4]邢庆华,宋志芳,于淑丽.加强护理管理工作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发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7,52.
[5]宣艳.护士在预防医院感染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86-87.
[6]潘玉波,王清,王秀萍,等.医院感染状况与防范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4):32-33.
为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确保全镇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免疫、监测、消毒、检疫、监督和应急管理等综合性防控措施,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畜禽群体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链球菌、狂犬病等疫病要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猪、牛、羊耳标配戴率100%;主要动物疫病(抗体)监测任务完成率达到100%;畜禽圈舍、屠宰场等重点场所消毒面达到100%;免疫记录规范;与规模养殖场签订防控工作责任状,全面实行兽医人员与规模养殖场(户)“一对一”监管;防疫宣传、疫病普查、免疫监管、检疫监督覆盖面达到100%。
二、工作要求
1、强化基础免疫。各村(居)要以进行自行免疫的规模养殖场(户)为重点,开展集中检查,督促其按程序科学免疫;防疫监管人员必须及时登门配送疫苗,并现场监督免疫接种。对散养畜禽和不具备自主免疫能力的养殖大户,要组织防疫人员,集中进行拉网式、地毯式免疫。兽医站要加强免疫档案建设,建立完整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规范填写养殖场(户)免疫记录,所有牲畜均需佩戴免疫标识。
2、强化消毒灭源。在开展免疫工作的同时,要以养殖密集区、行政区域交界区等重点区域,以完善畜禽圈舍、屠宰场(点)等重点场所消毒制度为关键,以合理使用、定期更换消毒药品为抓手,严格执行消毒程序,科学规范实施操作,扎实做好辖区内重点场所的消毒灭源工作,确保消毒彻底有效。
3、强化应急管理。要按照《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进一步建立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举报核查制度,落实防疫资金,加强物资储备,强化队伍建设,抓好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能够及时、妥善处置。
4、强化疫病监测。兽医站要充分发挥兽医实验室的作用,对本镇内家禽规模养殖场(户)进行定期采样检测,及时评估免疫效果,对于监测抗体水平不达标的,要进一步加强免疫。
5、强化检疫监督。按照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加强检疫证、章管理,规范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要认真抓好屠宰、经营、运输、储藏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监督检查,认真查证验物,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6、强化防疫宣传。各村(居)要加强对养殖户等管理相对人的防疫知识普及和《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重点做好常年强制免疫病种、免疫程序、养殖环节监管、产地报检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的宣传,引导养殖户科学防疫,增强其履行强制防疫义务的自觉性。
三、时间安排
此次春防行动从3月8日开始,4月30日结束。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3月8日-3月19日。制定春季防疫集中行动方案,做好免疫物资储备、经费安排、人员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3月20日-4月20日。监督、指导自身具备免疫条件的规模养殖场,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实施免疫,落实监管、消毒和封闭式饲养管理等各项防控措施。组织防疫人员,逐村逐户对所有散养户进行拉网式集中免疫,并做好养殖密切地区、行政区域交界处、屠宰、加工、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免疫、消毒、监测、检疫监督等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应防尽防,不留死角。
第三阶段:自查整改阶段,4月21日-4月30日。对春防集中行动开展情况自查,并做好免疫抗体监测工作,查漏补缺,完善资料。对免疫不到位或免疫抗体不合格的进行补免;在综合措施落实上存在漏洞的,及时整改。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地主政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防疫工作责任制,镇成春防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强化防控措施,强化防控措施,落实防控经费,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缝隙、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