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理工科专业论文

理工科专业论文

时间:2022-06-07 22:21: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理工科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理工科专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AHP MatLab毕业论文;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4-0769-03

当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教育领域的规模在日趋壮大,21世纪是一个注重质量的时代,尤其是大学教育,高校人才的质量在培养人才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水平与质量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但是,由于社会和学校机制的影响,目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尽人意,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该文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并据此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评价体系。

1 以往存在的问题

以往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评价,主要由指导老师评价,以及评阅小组交叉评阅,答辩过程中的答与辩等环节组成,最后打分。这种方式往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对于同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评阅小组,给出的分数往往差异较大,甚至存在较大争议。这些问题,都削弱了对以后的毕业生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2 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及权重

构建理工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模型,本模型一共分为三层,其中有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组成,如表1所示。

表1符合AHP要求中的指标分层,但是,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体系中的每个层次以及每个指标所占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该文采用AHP法,将所有指标因素的相对权重进行确定,并将层次间指标进行总的排序。

2.1 递阶层次结构的构造

由表1所示,在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模型中,所要达到的总目标,为目标层,即表中最左侧的。方案层也是措施层,在表中最右侧。那么中间层就是准则层以及子准则层。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就形成了递阶层次结构:

总目标:对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审核;

准则层:五个一级指标,S1、S2、S3、S4、S5;

子准则层:16个二级指标,P1、P2、P3、P4、P5、P6、P7、P8、P9、P10、P11、P12、P13、P14、P15、P16。

2.2 比较判断矩阵构建及其一致性

当这种递阶层次结构被我们明确下来以后,每层元素之间的关系就清晰明朗了,通常采用定性分析将上一层每个因素两两进行对比,确定每个因素相对的重要程度,这种方法容易分出好坏程度,因为这属于单一目标的决策,采用的是标度法,如表2所示。

则j与i的重要性之比=bji=1/bij\&1~9的倒数关系\&]

我们将指标进行两两比较,请专家打分赋值,由此算出每个指标的数值以及指标含义。依据AHP的原理,根据表2,构建判断矩阵U1,U2,如表3所示。

各项指标权重赋值是运用和积法来求出,将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1)根据表3构建矩阵U1,U1为比较判断矩阵。

U1=[1141151341413211411513535143123141]

2)第二,按列将矩阵正规化,得到U2判断矩阵。

U2=[0.0710.050.0710.1010.0430.2860.20.2860.1680.2610.0710.050.0710.1010.0430.3570.60.3570.5040.5220.2140.10.2140.1260.13]

3)将矩阵U2按行求和后,得到矩阵U3。

U3=[0.3360.2010.3362.340.784]

4)将U3正规化,得到矩阵E。

E=[0.0670.240.0670.4680.157]

5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

ES1=0.067;ES2=0.24;ES3=0.067;ES4=0.468;ES5=0.157。

2.3 单排序层次,检验一致性

通过以上构建的矩阵,就可以进行评价和分析了,但还必须通过一致性的检验,才能确定计算的结果是否科学、合理。而一致性检验就是上面计算中最大特征值。

1)计算一致性指标:

[CI=λmax-nn-1]

n——矩阵阶数。

2)相对一致性指标计算:

[CR=CIRI]

当CR

通过查表可获得RI,不同的阶矩阵RI取值不同,具体数值如表4所示。其中RI与阶数有关。

判断矩阵U1,U2的一致性检验:

CR=(1/3)/1.12=0.029

通过计算CR

2.4 整体的排序以及检验一致性

所谓层次总排序,就是指在结构模型中,各层次的所有元素在总目标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整体排序,是通过每个单层的排序权数结果计算出来的,其计算公式为:

[CR=i=1maiCIii=1maiRIi]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P层:

CR=0.0385/0.7406=0.0520

参数CIi——表示单排序一致性指标;

参数RIi——则表示与单排序相对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CR

因此,说明所赋的值是科学合理的。

2.5 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估以及各指标权重分析

合成权重的计算方式:

合成权重=各二级指标分类权重*所属一级指标权重

合成权重体现的是,在该模型中二级指标相对重要程度,具体结果见表1所示。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评价系统模型中的二级指标,按照相对重要程度,比较靠前的为: EP9创新能力;EP10运用知识能力;EP6实验技能;EP13逻辑层次分明性;EP5专业知识;EP14结构合理性。合成权重分别为:0.238;0.153;0.137;0.07;0.069;0.054。此体系从客观上展现出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评价标准,每一项指标权重将整个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化与系统化。

3 总结

采用 Matlab 进行分析,对毕业论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给出较为合理的权重,使得毕业论文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完善。这相较于以往靠主观判断来进行评价,更趋于合理。

参考文献:

[1] Saaty T L.J.Math[J].Psychol,1977,15(3):234.

[2] 徐萌萌.基于AHP法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模型[J].教育与职业,2011(11):185-187.

[3] Saa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New York McGrawHill,Lnc.1980:287.

[4] 胡明甫.AHP层次分析法及MATLAB的应用研究[J].钢铁技术,2004(2):43-46.

第2篇

(一)重视专业课程,轻视公共课程

理工科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特殊性,非常重视专业课程,包括教学计划内开设的专业课和实习、实验课程等,学好专业课程是理工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它们在理工科大学生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公共课程主要是指国家规定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多理工科高校对该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此类课程可学可不学,理工科大学生自进入大学起便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轻视甚至歧视公共课程。

(二)重视科技知识,轻视人文知识

理工科的专业背景让他们对科技知识非常重视,甚至是崇拜,但对人文知识不屑一顾,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能实现国富民强,而人文知识大多是一些空洞的、索然无味的理论性东西,对生产力的发展几乎没有促进作用。许多理工科高校都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选修课,但是愿意去选修的学生寥寥无几。理工科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都会不自觉地关注一些科技方面的知识,扩展自己的专业素养,但是对人文社科类知识置之不理,其结果造就了一大批理工科大学生中的“人文知识文盲”。

(三)重视个人发展,轻视团队配合

理工类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刻苦学习,潜心钻研,使得他们养成了“独行侠”的行为个性,加之他们的实验多、课业负担较重,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也导致他们的团队配合意识较差。理工科大学生往往重视个人发展,对团队、集体的概念较为模糊,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膨胀,集体意识、团队意识淡薄,缺乏协作精神和利他精神,心高气傲,对团队、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四)重视物质生活,轻视精神生活

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强调应用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专业学习造就专业思维,实用主义思想在理工科大学生思想中根深蒂固,具体表现为:重视物质生活,轻视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过分重视,使理工科大学生中“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现象泛滥,追求物质享受,追求物质攀比,精神生活空虚,心理比较脆弱,满足于感官上的刺激,忽视精神层次的提升,导致价值观念错位,生活品位低下。

(五)重视专业素养,轻视思想道德

理工科大学生就业相对于文科来讲较为容易,在他们的思想中,“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观念仍古上风。所以,他们非常重视专业素养,为将来找到好工作和实现个人良好发展打下基础。但是,在重视专业素养的同时,大多理工科大学生都忽视了思想道德修养,办事浮躁、急功近利、缺乏责任心、缺乏社会公德、举止不雅等问题层出不穷。重视专业素养,轻视思想道德,使许多理工科大学生在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层面严重脱节。

二、理工科院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挑战

理工科院校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学风建设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的产生既有社会层面的原因,也有学校层面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理工科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思想道德滑坡

理工科大学生注重专业学习和科技知识,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育,导致一些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现象层出不穷,例如高傲自大,见到领导、老师,不是礼貌性地问好,而是视而不见;公共场合着装不宜,身着背心,脚穿拖鞋,站不直,坐不端;语言粗俗,举止庸俗;穿名牌、摆阔气、讲虚荣,不理解父母的艰辛;缺乏关爱之情、仁爱之心;违法、违纪频繁发生。理工科大学生思想道德滑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严重阻碍着学风建设的有效推进。

(二)学习目标模糊

理工科大学生相对于文科大学生来讲,进入大学后更容易放松自己。大学舒服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他们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丧失了奋斗的激情,学习目标模糊,浑浑噩噩度日,荒废学业,开始出现厌学、讨厌所学专业的现象。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目标模糊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经调查,仅有5%的人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10%的人有比较模糊的职业生涯规划,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根本没有想过职业生涯规划,一般都是随波逐流,按部就班地重复枯燥无味的单调生活。

(三)迟到旷课普遍

理工科大学生的拖拉、懒散、松懈的行为习性直接表现为上课迟到和旷课。理工科大学生中迟到、旷课现象普遍,形势不容乐观。迟到方面,经观察统计,基本上保持在迟到5-10分钟,特别是上午的第一节课,上课铃响过后,拖拖拉拉的“迟到队伍”仍慢悠悠地出现在教学楼内,年级越高,迟到现象越严重。旷课方面,出现“两头多、中间少”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开学初和期末旷课的少,学期中间旷课的多。旷课的学生基本上是在宿舍睡觉、在宿舍玩游戏、在校外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迟到和旷课严重影响着上课质量和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学风建设的重大阻碍。

(四)考试作弊严重

理工类学科是一个逻辑性、连贯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理工科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学习纪律散漫,治学态度不严谨,为考试及格,不惜铤而走险,考试作弊。部分学生平时就养成了抄袭的习惯,抄袭作业、抄袭实验报告、抄袭论文等,在考试时,考试违纪和作弊时有发生。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利用各种高科技产品进行考试作弊的行为也逐渐增多,呈现出考试作弊“组织化”、“科技化”的特点。考试作弊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律不强的主要表现。考试作弊性质恶劣,在学风建设中影响极坏,经统计,在某理工科高校中,因考试违纪和考试作弊受到学校处分的学生占受处分学生总数的一半之多。数字触目惊心,情况令人担忧。

(五)沉溺网络游戏

理工科大学生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沉迷网络游戏”。随着电脑的普及,理工科大学生由于学业需要基本上都配备了电脑,很多学生购买电脑时的目的是用来学习,但买回来后竟变成专业游戏机。“早上不起床,起床就上网,上网就游戏,游戏到天黑,天黑不睡觉”,这是许多理工科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有部分理工科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几乎“走火入魔”,结果是考试成绩几乎科科“红灯高挂”,只能是退学。

(六)校园文化匮乏

理工科院校有其自身的校园风格,处处透露着严谨、科学、求知的气息,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就稍欠火候。理工科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校园活动就是各种学科竞赛,例如挑战杯、科技立项等。受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理工科大学生也特别重视科技类的校园活动,轻视人文类的校园活动,或者举办的人文类校园活动讲形式、走过场,没有深入到理工科大学生的心坎,没有起到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理工科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新模式

(一)贯穿“一条主线”

构建理工科院校学风建设新模式,首先要围绕“立德树人”的主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严格管理。十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理工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二是积极引导理工科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中之重,将国家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和理工科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以理想教育促进学风建设。三是在理工科大学生学风建设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四是将“育人”的工作理念内化到学生教育工作中,贴近理工科大学生的需要和实际,认真组织开展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二)强化“两个重点”

理工科院校学风建设要强化两个重点,即强化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这两个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抓好学风建设的关键,加强养成教育是学风建设的助推器。一是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想理论体系的学习,切实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二是深入掌握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以思想引导为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三是贯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各种贴近学生实际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和树立新时期的优良学风。四是要注重养成教育,教育学生以刻苦学习为荣,以虚度光阴为耻;以求真务实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以诚信守纪为荣,以作弊违纪为耻。

(三)依托“三支队伍”

理工科院校学风建设要依托三支队伍,即团结和依靠教师队伍、学生工作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教师队伍主要指专业课教师,学生工作队伍主要指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骨干队伍主要指党员、团员骨干以及学生干部。一是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根本任务,确立清晰的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技能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二是要提高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综合素质,以身作则地引导学风建设。辅导员、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情况的掌控力度,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坚持堵疏结合,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能力。三是利用好学生干部队伍,充分调动学生骨干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动效应,用学生干部自身人格魅力去感染服务对象,要求全体学生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学风建设活动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四)突出“四个抓手”

理工科大学生学风建设要突出四个抓手,分别是抓教风考风、抓校风班风、抓第二课堂、抓服务质量。

1.抓教风考风。

广大教师要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为人师表,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教师要严格上课纪律,勤点名,对经常迟到、早退和旷课的学生要及时反馈,使学校管理人员及时掌控学生的课堂情况。上课前应认真备课,努力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按时布置和批改作业,按时答疑辅导,积极接受学生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意见。同时,要紧抓考风,杜绝考试作弊。欲正学风,先正考风,考风是对学风最终的检验。教师、学生、工作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学校相关考试管理规定,对学生考试舞弊、抄袭作业、论文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学校要定期召开学生考风考纪教育大会和主题班会,结合学校考试违纪作弊学生处分和学籍处理典型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教育和警示学生严格自律,诚实守信。

2.抓校风班风。

学校要强化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进行端正学习动机的教育,努力营造勤奋向学、环境励学、多方助学的氛围。要大力推进以寝室、班级为基础,以典型为示范的学习型寝室、优良学风班的创建活动,营造刻苦学习、团结互助、争先创优的良好班风,形成“比、学、赶、帮、超”的风气。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学校、学院、班级的学风建设方案,严格请假制度、严肃课堂考勤,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和学生的入党、评奖评优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建立学校、学院、家庭联动机制,及时将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反馈给家长,请家长协助学校做好自己子女的教育引导工作。

3.抓第二课堂。

要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突出学风建设。要营造以传统文化和优良校风为积淀、学术科技文化为载体、文体艺术活动为重要形式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鼓励、支持学生科技学术创新和实践,大力开展学术报告和讲座等活动,在师生中广泛进行学术交流,组织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作品展、学科竞赛、学习研讨等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接受教育、增长知识、锻炼才干,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加强校园文化宣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

4.抓服务质量。

第3篇

关键词:理工科研究生 科研创新 综合评价法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c)-0030-02

研究生是国家未来创新的中坚力量。国家科学技术竞争力的提高有赖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待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的科学化[1]。教育部为了培养和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启动了“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研究生科研创新问题的学术论文数量急剧增加,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2]。

我国目前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包括如下5个方面:

(1)提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级标准[1];

(2)具体分析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3-4];

(3)分别以工科研究生、经管类研究生、理科研究生和文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了如何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5-7];

(4)分别以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例论证了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8-9];

(5)将美国、英国等外国研究生培养经验与我国进行对比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10-11]。

现有的研究方法大多是理论层面的定性分析,定量研究相对较少,文献[6,8]分别基于调查问卷和灰色聚类模型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做了定量评价。

相比于定性研究的现状,如何定量评价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该文将在综合分析定性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取出衡量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根据频数统计法确定指标的权重,进一步通过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对理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

1 综合评价法在理科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整理文献[1-11]中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的分析及提出的改进意见,结合理科研究生的专业特点,该文共确定5项评价指标,分别是:

(1)招生机制的完善性;

(2)学术氛围;

(3)学术交流机会;

(4)学科竞赛的参与力度;

(5)课外实践实习机会。

各项指标的具体解释与量化如下。

1.1.1 招生机制的完善性

现有招生机制的完善性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上。为了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招生规模应该维持在一定的区间,该区间的上限和下限与导师职称、学校水平均有关,通过对部分研究生导师进行访问,结合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实际,定义招生机制完善指数

(1)

其中n为导师所带的研究生总数,(1)式表明当导师所带的研究生过多或者过低时,招生机制完善指数均较小,而当招生规模越接近于合理上下限区间[2,20]的中点时,招生机制完善指数越高。

1.1.2 学术氛围

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科研创新能力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以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来衡量学术氛围,用IFi表示研究生发表的第i篇学术论文当期的影响因子,定义学习氛围指数

(2)

其中为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总量。

1.1.3 学术交流机会

学术交流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学术会议等级的划分,学术界主要是基于论文进行评价[21],该文根据参会论文被检索的级别将学术会议分为如下3个等级。

一级:论文被SCI,EI,PANS,F1000等数据库检索;

二级:论文被CSCD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检索;

三级:论文被其他数据库检索。

根据论文被检索的等级的不同,分别赋权值2,1,0.5。假设研究生参加三个等级学术会议的次数分别是,则定义学术交流机会r3为研究生参加的学术会议对应等级的加权和,即

(3)

1.1.4 学科竞赛的参与力度

学科竞赛也是一条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用参与学科竞赛的获奖级别来衡量学科竞赛的参与力度。定义学科竞赛的参与力度指数与获奖级别的数值映射关系如下:

(4)

1.1.5 课外实践实习机会

课外实践实习能够让研究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对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定义课外实践实习机会指数r5为研究生参加课外实践实习的总次数。

1.2 频数统计法确定权重

通过整理总结定性研究的相关文献中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形式及改进措施等结论,该文在武汉市面向不同层次的在校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企事业管理人员及其他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背景的人员发放了180份调查问卷,问卷有效回收130份,回收率为72.22%。问卷主要统计结果显示如下。

(1)41.30%的被调查者认为理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可以用来提高我国科研整体水平,26.30%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用来提升研究生个人科研水平,31.50%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用来提升研究生个人就业竞争力。

(2)87.70%的被调查者认为即使理科研究生毕业之后不从事专业科研工作,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依然为个人发展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3)61.50%的被调查者认为科研创新能力较高的理科研究生社会需求量很大,22.3%的调查者认为一般,16.20%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

(4)90.80%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理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亟需提高。

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尽管针对不同的问题,大家的结果不完全一致,然而在总体上,大家都一致认为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创新型理工科研究生的社会需求量是很大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国家和个人科研水平,还可以提高个人就业竞争力。

在上述基础上,该问卷对衡量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5项指标的被选择频数做了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以5项指标的被选择频率作为其权重,即可得到5项指标的权重

(5)

(6)式表明,在这5项评价指标中,大家认为最能反映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前三项指标依次是学术氛围,课外实践实习机会以及学术交流机会。这三项指标囊括了学术论文、学术交流以及社会实践,也是目前许多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个人所非常看重的指标,说明了本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实际情况相符。

1.3 综合评价模型的选择与构造

选取线性加权法为最后的综合评价模型,则第个评价对象的创新能力指数

(6)

2 实证分析

为了检验上述模型的合理性,该文选取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共计10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10名研究生的数据信息,整理得到他们的指标得分,如表2所示。

从而根据模型(6)求的10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指数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1)科研创新能力指数较高的研究生大多选择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进入博士后站点或者留在相关科研部门。这属于典型的“人-岗匹配”,说明本模型的建构比较合理。

(2)科研创新能力指数相对较低的研究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在读研期间的积累,选择相对应的工作,或者因为毕业以后不会继续奋战在科研之路,在读研期间理所当然地培养课外兴趣、职业技能,以此提升自己的就业砝码。

综上所述,本模型可以较好地反应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使得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和技能水平,主动地在读研期间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

3 结语

该文提出了基于综合评价模型对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一种定量方法,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了衡量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5项指标,建立的评价模型可以对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从而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理科研究生本人及相关培养单位做评估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0-13.

[2] 徐亚清,王怡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8-101.

[3] 李小昱,王为.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100-103.

[4] 肖云龙,周治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三大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24-27.

[5] 吴祖芳,张艳丽,翁佩芳.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81-85.

[6] 马一博.经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7] 宋京霖.人文知识与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8] 孙静.论文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D].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12.

[9] 黄永荣.论基于科研项目为核心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18-120.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作者和同事们的实际教学经历为背景,通过对讲授理工科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当前理工科类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些误区和教师面临的严峻问题,提出了把理工科基础课程应与专业实际相结合、由各院系专业课教师来担任这些课程的讲授、并且将这些基础课程逐步融入专业课程的想法,旨在为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和参考。

1.研究背景

一般来说,目前各个高校理工科类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类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知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里的这些基础课程的教学发展呈了新的态势。担任这些课程的老师们往往承担着巨大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学校教学考核的重点对象。学生们在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之中,在低年级的时候就会面临这些课程,而学生们在大学不及格的课程往往是这些基础类的课程。也正是因为这些课程不及格,对大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兴趣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文献[1]对计算机类基础课程的现状进行了非常详尽的研究和分析,并且提出把计算机课程让各院系的专业课教师承担的想法;文献[2]也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和同事们之间相互交流得到的信息,以及和其他高校的同仁们相互交流得出的结果,对如今高校的理工科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如下看法:这些课程应该渐渐归为由本院系的专业课老师担任,逐渐让这些老师回归到正常的教学研究上来。

2.大学理工科类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分析

笔者对在高校从事理工科类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专业结构和研究背景,生存环境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了解与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教师付出了比其他教师多得多的劳动,得到的却是比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少很多的待遇,并且面临着巨大的心理生理问题。现在的情况严峻异常,急需改变。

2.1理工科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专业结构

担任理工科类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是科班出身:教数学类课程的都是学数学专业的,教物理类课程的都是学物理的,教计算机基础的都是学计算机专业的。部分专业因为是基础研究类的,就业面窄,造成了以高学历的教师为主。他们自身的研究内容往往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基础研究,并非面向应用型的或者技术型的。

2.2理工科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面临的各种问题

2.2.1教学任务繁重,身体负担重

现在各个高校都建立了新校区,新校区往往离原来的老校区都有相当的距离,一般来说,乘坐校车在两个校区之间单程需要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之上。由于种种原因,新校区服务于教职工的一些项目往往滞后很多,比方说教工宿舍、办公室建设、幼儿园、教工食堂等。大部分的教师不得不往返于新旧两个校区之间。这样,单程花在路上的时间至少在一个半小时以上。现在的高校很多把低年级的学生放在新校区而把高年级的和研究生放在老校区。而承担理工科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往往是承担低年级教学内容的,是学校教学的主力军。并且教学任务极其繁重,上了一节课又一节课,从一个教室赶往另一个教室,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们还往往是站着授课,担当这类课程的教师每周平均上课在20学时以上。这样极大地消耗了教师的精力和身体,很多中年女教师在上课到7-8周左右的时候往往就要到医院解决身体的各种毛病了。而且对于家庭子女的照顾也变得很困难。

2.2.2教学内容单一,看不到发展前景

长期从事这些课程教学的教师,课程内容单一重复,经过几年、几十年的打磨,他们除了感到身体疲劳,思想变得麻木,看不到发展前景。更何况这些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上投入很多的时间,而这些投入与他们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他们在专业上研究成果少,专业领域内不管是评职称、申报项目都缺乏与同行之间竞争的优势。

2.2.3教学考核多,心理压力大

讲授专业课的教师,往往教学压力不大,大部分的精力可以用在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上。这样出来的成果可以一眼看明白,极其容易获得同行和校领导的认可。而对于讲授基础课程的老师来说,由于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成果的难以量化性,各个学校非常喜欢用各种各样繁琐的细则来限制教师的教学工作。比方说,上课要提前多长时间到教室,不许提前下课,要改多少个学生的作业,要点多少次名,备课必须按什么标准,教案要按什么标准,考试要按什么标准,监考按什么标准,改卷又该按什么标准,这些细节如果一一枚举出来,恐怕让人看得头都晕。而制定这些条条框框的人,却是根本不上讲台的人,何其可笑!而所有这些细则,与教师的教学质量根本就没有太多关系,君不见流传历史的名师有几人是整天做这些细致繁琐而没有成效的工作的。所有这些教学的考核,除了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实在没有什么帮助。这样造成的结果是这些教师晚上睡不好,生怕大清早赶不上校车;上课的时候小心翼翼不敢发挥自己的特点,生怕哪里违反了某条规定;出卷的时候不敢出任何具有思考性和趣味性的题目,生怕大部分学生做不出而不得不让这些学生不及格。

总之,教学考核多,考核准则细致繁琐,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自由和发挥空间,让教师变成了机器人,失去了自身的风格,也让学生失去了听课的兴趣。要是教学也能标准化,那还要教师做什么,不如直接播放视频就得了!

2.2.4教师待遇低,不满情绪严重

各个高校出台了各种奖励规则,大部分是针对科研的,奖励几万甚至几十万屡见不鲜。很少有听到说某位教师由于讲课极其受学生欢迎,而得到校方奖励多少万元的,最多也就是得到讲课比赛或者其他的教学奖项而得到几千元的奖励。这就造成了高校里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从事理工科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由于大部分的精力都被得不到认可的教学时间所挤占,在科研上落后于其他教师,因而待遇也往往低很多。这样,从事这些课程教学的教师们,不满情绪变得非常严重,心理变得极其不平衡。辛辛苦苦从事着第一线的教学工作,忍受着最多的考核,却拿到最低的待遇!

3.解决方案与对策

如何提高这些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最关键的问题。笔者经过思考,觉得最佳的方案是:把理工科类的这些基础课程分散到各个学科专业中去,让各个专业的老师来承担这些课程,把这些基础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之中。理由如下:

第一,在国外的很多高校里是没有开设工程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机基础这样的课程的。因为这些课程和应用都联系紧密,各个学科的老师对课程的理解完全超出了专职担任这些课程讲授的教师,并且可以结合各个专业的实际问题来讲授,这样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

第二,各个学科的教师和自己专业的学生往往联系紧密,他们来讲授这些课程,更能联系本专业的实际情况,也更容易和学生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互动。

第三,理工科的教师,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教育,都具有深厚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应用的功底,完全有能力来讲授这些课程。

第四,强化了各学院学科主体办学的思想。课程由各个学院自己设定,由自己学院的教师来讲授,使得课程设置更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内容更贴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结语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他们主宰着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当我们在探讨大学理工科类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时,尤其要重视教师本身的因素对该门课程改革起到的决定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所做的一切才有实施的可能,才具备真正的意义。关于教学改革的方案,应该尊重教师的想法,如何提高理工科类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应该由担任这些课程的教师自己做主,而不是由不上讲台的管理者来凭空想象做出规定。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 英语专业 改革

[作者简介]张琪(1973- ),男,四川自贡人,重庆科技学院外事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20世纪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法。(重庆 40133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21-03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具有英语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是200多所,在2004年变成了598所,到2011年有959所,现在全国上千所本科院校中,除了部分音乐学院、体育学院、艺术院校等尚未设立英语专业,其他学校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专业由此成为覆盖面最广、在校人数最多的专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理工科高校便纷纷开设科技英语专业本科或专门用途英语专业本科。至2007年止,在我国高校中,1/3以上的英语专业教学点是在理工院校设置的。理工科背景的高校的主流专业、师资力量、科研团队以理工科为主,学生就业也相对较好;相形而言,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师资普遍不强,专业影响力较小,学生在理工科行业的就业率低,发展速度慢,这直接影响到英语专业学科和人才培养等发展。最近十年,外语界专家、学者和一线外语教师就理工科背景下的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很多研究,提出了大量的观点,这些观点既有相同点,又彼此相异,甚至彼此相悖。但是,争论最为重要的观点还是趋同的,主要涉及理工科英语专业的指导思想、自身定位、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

一、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的现状

理工科高校开办英语专业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近30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其教学状况和学科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直到实行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统考后,人们才发现理工科高校还存在一批质量不错的英语专业学生。然而,近年来,随着更多的理工科高校开办英语专业,其培养的人才质量开始下滑,学科建设现状、教师队伍建设也不让人满意,专业的自身定位问题也不明确,理工科英语专业进一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此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明确英语专业的学科性质,如何界定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平衡外语技能的训练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如何规划英语专业的师资发展等问题成为理工科英语专业发展亟须解决的课题。

1.指导思想的僵化。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大纲》明确规定高校在4年中开设的英语专业课程的总学时数不应少于2000学时,并将英语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等三个模块,在此基础上列出了建议性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通读《大纲》,人们发现这是一个几乎完全按照传统英语专业量身定做的大纲,而且几乎只能适应纯粹的英语语言文化专业的培养,根本不能满足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客观而论,这是一个极其僵化的教学指导文件,不论院校,全国一统,忽视个性培养,强调千人一面,其结果就是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在“985”高校、“211”高校甚至文科高校的英语专业冲击下死无葬身之地。

2.专业定位的困惑。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追求“宽口径”“全面发展”“特色生存”,课程设置上“大而全”和“四不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采取“英语专业+理工科课程”的简单复合办法,既想强调语言技能的培养,又要狠抓英语语言文化的通晓,还要重视理工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这样的培养模式费力不讨好,结果就是专业定位不准,特色丧失,学生语言技能低下,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一知半解,相关理工科专业技能不强。因此,尽管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先天上占有跨文理学科的便宜,但培养的学生最终在人才市场上的认可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在相关理工科专业领域内就业人数稀少,学生后续发展缺乏动力。

3.教师队伍建设的尴尬。纵观这几年理工科高校开设英语专业的缘由,其目的不外乎三点:一是增加学校的学科门类,向综合型大学冒进。这是近十年来众多理工科高校的通病。二是适应学校办学依托行业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培养能在行业就业的英语语言人才。三是解决庞大的公共外语专业师资队伍的个人发展和提升需要。不论哪种原因,很多理工科高校开设英语专业都存在盲目性,缺乏充分的就业市场调研和自我的发展规划,往往是在师资队伍不到位的情况下匆匆上马;在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专业地位低下,学科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等问题。此外,英语专业的教师普遍同时承担着公共大学英语课程,工作量普遍超重,没有时间自我提高,严重影响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由于英语教师大多为英语语言文化专业毕业,相关理工科专业知识缺乏,无法承担相关理工科类课程的教学;而理工科专业教师虽具备专业知识,但是英语语言能力相对较低,往往不能胜任英语授课的工作,理工科专业教学无法纳入到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之中,学科交融存在脱节,不能统一协调进行。

4.课程设置的随意。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是否也要遵循文科高校或者综合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路径?囿于《大纲》的束缚,以及专业设置的模棱两可,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显得格外别扭,既要兼顾英语学科的课程,又想以就业为导向向市场靠拢,开设专业课程。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大部分理工科高校都采取“英语语言技能+文化文学知识+理工科专业核心课程”的做法,认为在传统的英语语言课程上加上某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程就能完成培养文理兼容的复合型人才。实际上,这样简单课程“复合”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如传统英语专业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也不如英语水平相对较好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不受就业市场的青睐。

5.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取舍。对于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而言,英语究竟是一门工具还是一门学问?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的一线教师,而专家对此也争论得格外厉害。何其莘就指责目前的部分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大纲》的要求有一定距离,过多关注所谓“复合”专业的知识(特别是国际经贸、国际金融等带有“国际”字头的课程),而忽视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人文学科课程。然而事实上,强调语言技能、人文素质和相关专业知识的齐头并进往往导致“四不像”,其结果就是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低下,英语语言知识贫乏,相关专业知识不牢靠。

二、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为了走出英语专业面临的困境,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本科建设和发展必须依靠学校的办学行业背景和优势学科群进行,立足行业特点,办出专业特色,增强学生的理工科知识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鲜明行业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英语人才。

1.专业指导思想上坚持差异化发展。《大纲》虽然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但是作为纲领性文件,未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院校、不同行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上的差异,以同一个教学大纲指导条件、水平、背景迥异的理工科高校教学很难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说,《大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中国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社会需求,研究制订适应不同情况和条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于教学实行更细化的实行分类指导,在共性的基础上强调个性化发展,特色发展,鼓励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结合自身办学的行业背景和优势学科建设英语专业、培养英语人才。对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而言,要力求区别于文科高校的英语专业,敢于创新教学理念,牢牢树立为行业发展培养人才的理念,立足特色,以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谋生存,求发展。

2.学科发展上依托行业背景和优势学科。特色立校的根本就是依托学校办学的行业背景和优势学科进行办学,英语专业学科建设也应如此。理工科高校办学普遍具备行业背景,具备相应的优势学科群,这也使得理工科高校的毕业生特点突出,个性鲜明。显而易见,理工科高校的办学背景和优势学科群就是该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英语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建设英语学科,如果不依赖于理工科高校办学的行业背景和优势学科群,其学科建设的结果必然是向文科同类专业靠拢,学科发展趋于同质化,学科特色丧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个性化丧失,特色不明显,在人才市场上也缺乏竞争力。因而,理工科院校的英语学科建设就必须旗帜鲜明地依托该校办学的行业背景和优势学科群,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并将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于满足该行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3.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科交融和复合。理工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当建立三个模块: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前两者从根本上体现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内涵、研究范围和知识结构;后者涉及相关学科知识,在学科本体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形成办学特色。但是简单地进行模块化教学并不能帮助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形成特色,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理工科专业知识课程的相互融合,既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又兼顾专业知识的建构,把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英语文化知识的传授与理工科高校办学的行业背景、优势学科群结合起来,相互融合或者复合,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学习英语文化知识、获取理工科专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此外,在课程设置上还要切忌追求“学科门类齐全”,避免出现简单的“英语专业+理工科核心课程”这样简单的“融合”或“复合”,在课程设置上需要考虑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与相关专业只是培养的平衡,弱化英语语言知识,加强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强化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在专业范畴内统筹考虑语言、文学、文化的和谐发展。

4.教学实践中强调语言的工具属性。对于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首先是也必须是一种交际技能,是使用者对于语言的“器”的属性的掌握和使用,而并非“道”的追索和诉求,所以对于理工科英语专业而言,语言的工具性属性当属第一追求目标。在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就是要强调英语作为工具为行业服务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依托办学行业背景和优势学科群,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并在教学环节上加强语言工具行业中的实践应用教学,为学生提供仿真甚至真实的英语语言实战机会,通过参观学习、资料翻译、生产实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理工科专业知识,培养行业就业技能,同时锤炼英语语言,不断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5.师资队伍建设上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不同于文科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师,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专业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理工科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这就是目前高校普遍提倡的“双师型”教师。目前,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有两个来源:一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二是理工科专业毕业、英语能力较为突出的教师。前者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良好的英语语言技能,但是缺乏基本的理工科专业知识;后者具有良好的理工科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技能,但是相形之下英语语言技能相对低下。因此,要改变英语专业的师资,就必须建立合理的英语专业教师进修计划和制度,鼓励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教师进行理工科课程进修、现场蹲点实习,强化其科学素养,鼓励其获得相关理工科专业资格证书;对于毕业于理工科专业的教师,要采取措施促进其外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实际上,随着近几年理工科高校发展的需要,不少理工科专业教师都具备海外留学的经历,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技能,能够胜任理工科课程的双语教学甚至全英文教学。需要说明的是,在实践教学中,不能用同一语言标准来衡量上述两类教师的语言水平,对于前者应当强调其语言技能,弱化理工科专业知识;对于后者,则重点强调理工科知识结构,弱化其语言能力。

6.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双学位”或“主辅修制”。为了更好地促进文理的相互渗透,促进学科的相互融合,培养英语技能良好、相关专业知识结构扎实的文理复合型人才,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应该积极探索“英语+专业”“主业+辅业”的办学思路,要求和引导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辅修学校的优势专业课程,如石油、冶金、电力、动力、通信、汽车等专业;同时,以“2+2”或者“3+2”形式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双学位”或者“主辅修制”,努力拓宽人才培养的路径和人才培养的效率,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精英语,懂科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同样,为了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在录取学生阶段应该区别于文科英语专业,只招收理工学生,以保证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

三、结语

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要在当前的形势下走出困境并得到发展,就必须依托学校的办学背景和优势学科,坚持走学科渗透、文理兼容之路,立足特色,弥补不足,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等方面着手,狠抓实践教学环节,大胆改革和创新,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强、相关专业知识结构扎实的英语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时代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张雪梅.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2007(4).

[2]韩高军,张媛媛.“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6).

[3]何其莘.中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历史回顾和展望[N].钱江晚报,2012-

07-07.

[4]刘祥清.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人才培养:回顾、问题与思考――兼论英语专业教育中的人文主义传统[J].外语界,2007(3).

第6篇

关键词: 中职理工科专业 语文教学 目标 任务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职业和拓展三个模块。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拓展模块则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面对语文不容乐观的教学现状,尤其是以男生居多的理工科专业,教师该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我们迫切需要对当前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重新定位。

一、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就当前中职生源素质而言,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还是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观念下,要改的只能是教学内容。为了使中职语文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完善人格、丰富个性等方面真正发挥作用,语文课程必须着眼于学生实际,准确定位。

(一)体现基础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决定中职语文的基础性。语文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工具,中职语文学习是中职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或这个基础不扎实,职业技能就难以获得。

(二)体现应用性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准备教育,与普通高中相比,更注重知识的实用。中职主要培养的是操作型、应用型人才。中职语文也应为这一目标服务,讲求应用性。

(三)体现发展性

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还要体现发展性。语文教学体现发展性,就是要关注和重视语文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应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加强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中职理工科专业语文教学的目标

理工科专业语文学科教学目标应该进一步明确,教学中应突出职业特色,注重加强对这群以男生为主的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注重基本技能和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

(一)突出职业特色

中职语文教学在遵循语文教学“共性”的同时,更应体现中职教育的“个性”。也就是说,要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凸显职业教育特色。教师要在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基础上,着力探寻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契点,让语文教学与专业能力提升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重视实用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直接面向专业、服务就业。重视实用教学,这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针对理工科专业男生居多的特点,语文教学必须结合理工科专业特色,合理开发、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训练要点,大胆取舍,不求理论精深,但求具体实用,并力求在实际的应用中指导学生巩固和迁移,重点进行实用文体的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

(三)注重人文培养

中职理工科专业学生底子普遍比较薄,文学素养差,而且他们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是一个更为特殊的群体,接受完两年的学校教育就要直接走向社会。他们接触社会的时间比普通中学生要早得多,况且又正处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因此,中职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之外,更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促进学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也是语文学科的灵魂。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当前的教育的立足点只是教会人“如何而生”,但没有教学生“为何而生”。长期以来,人们把职业教育理解为技术学习,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所谓的“范例模式”,其特点是忽视学生个人的主体意识,职业教育甚至等同于职业训练。这些观念和做法反映出强烈的工具主义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文的教育内容,使职业教育丧失了育人的本质功能。

中职学生没有了升学压力,挣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教学就应该感悟生活、体验人生、熏陶性情、塑造人格,成为有知识、有技能、有职业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中职理工科专业语文教学的任务

中职理工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会直接进入企业从事机械等方面的加工生产。他们更需要的是什么呢?语文学科该选择哪些内容作为教学的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一)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中职学生在阅历、思维,特别像辩证思维能力方面不够成熟;在心理特征上还保留很多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自我控制能力和承受挫折方面也比较脆弱。不少学生目光短浅,不能正确对待“就业难”问题,从入校门就抱着混日子的态度;部分学生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无所适从,缺乏进取精神。理工科专业男生显得尤为突出。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可以把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和开拓精神的人,但首先应该要求学生学会做人。人文素养教育能教育学生“何以做人”,促进学生在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我们还应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内容,潜移默化,重视学生的心灵感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另外,更主要的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可以选择推荐一些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强,与学生阅读情趣和理解能力相适应的读本,使他们更好地接受读本中人文素养的熏陶。

(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理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与生源素质,充实、加强说明文的教学,既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这一文化课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俗易懂,是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之一。除少量专业术语之外,词汇一般很少生僻或晦涩,句式也不是多变和复杂的。再者,说明文往往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无需作多少语法分析,可以通过说明文阅读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通过适当的逻辑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阅读说明文,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把握文章所传播的信息,可训练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进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逻辑的推理、概括等阅读能力。

(三)强化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要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企业招工,绝大多数都采有应用文为主的考试进行挑选。对中职学生来说,应用文教学显得比较重要。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语文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可能要低一大截,要教他们写好结构严谨的议论文、生动形象的记叙文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应用文的教学和训练,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知识获取 现状

知识管理是当今国际管理领域成功运作的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目前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知识管理过程的起点,知识获取是知识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知识获取是从已有的知识源(包括显性知识源和隐性知识源)中得到有用知识(包括经验、事实、技巧、规律等),并用各种知识表示方法表示出来的过程。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必须学会运用知识管理策略,从浩如烟海、日趋复杂的信息海洋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大学生的知识获取现状,为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知识的共享、应用和创新等提供参考,以进一步促进其专业成长。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大学生知识获取的能力与途径为研究对象,将辽宁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书店、图书馆等途径,广泛查阅、收集有关的论文、著作等参考资料,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围绕研究的目的、内容编制《大学生的知识管理状况调查问卷》,根据专家修改意见和预调查情况对问卷进行修正、定稿。调查问卷共发放800份,回收725份,有效673份,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6%、92.8%。

(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

能力是与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大学生能否有效识别、高效取得所需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取决于他们的知识获取能力。在此通过大学生快捷查找学习资料情况的调查来反映他们的知识获取能力(调查结果见表1)。

从选择“有时如此”以上程度的百分比来看,72.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快捷地查找到所需的学习资料,说明大学生们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其中男大学生对此的选择比例(76.1%)大于女大学生(66.4%)。通常情况下多数男生倾向于具有外向性格,做事麻利、思维活跃的特点使他们善于抓住问题的大方向直接切入主题,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图书馆、书店等资源查找各种学习资料,而且男生更喜欢上网,相比女生更易于利用网络资源这一知识获取途径。虽然女生查找学习资料的快捷度不及男生,但做事认真、思维缜密的性格优势更利于她们提高查找资料的质量,正所谓事半功倍。

调查结果表明,25.2%的大四学生认为自己“总是”能够快捷地查找到所需的学习资料,可以认为大四学生此方面的能力最强。在完成各门课程学习任务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把获得多种学习资料的行为贯穿始终,使高年级的大学生拥有相对多的机会去发展他们的资料查找能力,从而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能力也就自然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高。通过比较选择“有时如此”以上程度的比例可见,文科生以75.5%的比例远大于理工科生(63%),可以认为文科生获取学习资料的能力强于理工科生。理工科学生所学的主干知识基本可以从课堂教学和教材获得,且理工科的知识和信息也不像文科知识那样具有更快的更新节奏,从而培养了文科生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

2.大学生的显性知识获取途径

显性知识是指经过人的整理和组织后,可以编码化和度量,并以文字、公式、计算机程序等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通过正式的、系统化的方式(如出版物、计算机网络等)加以传播,便于其他人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我们通过调查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方式来反映他们的显性知识获取途径。据本次调查,听课、教材、网络、人际交流、实习、社会实践等是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见表2)。

听课是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首要途径。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主要来源于通过课堂教学而进行的师传徒受活动,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大一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沿袭着中学时依靠教师讲授来学习知识的习惯。调查结果显示,较多的理工科大学生通过教材获得专业知识。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展开教学活动所应参照的必备学习资料,理工专业大学生所学习的主要是反映客观事实及真理性质的知识,学习内容基本能够涵盖在教材之中,而文科生所学的知识往往要借助于听课和书本以外的其他途径来不断补充。

调查表明,不同于较多的理工科学生通过听课和教材获得专业知识,文科生通过网络和人际交流途径获得专业知识的比例均不同程度的高于理工科学生。由于文科知识中包含大量的人文社科类知识,文科生经由人际沟通与交流来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是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对于把写毕业论文、搞毕业设计、考研作为重点学习任务的大四学生来说,通过网络资源收集、整理学习资料是必须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致使大四学生利用网络途径获取专业知识的比例在年级特征组中最大。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通过实习和社会实践获取专业知识的百分比随着年级增高而升高。低年级大学生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而在大三、大四阶段,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专门化程度逐步加大,为了巩固、提高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认识和实践能力,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占有相当大的课时比重,旨在促进大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工科学生认为实习是其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理工科学生,到生产现场参加见习和实际操作能够极大地培养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以此实现所学专业知识与未来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3.大学生的隐性知识获取方式

隐性知识(或称隐含经验类知识)是与人结合在一起的经验性知识,很难编码化并将其文字化或者公式化,它们在本质上以人为载体,因此难于通过常规的方法收集,也难于通过常规的信息工具进行传播。大学生的个人学习方法、技巧属于典型的隐性知识,在此通过调查大学生的学习经验来源来反映他们的隐性知识获取方式。按照调查结果显示的百分比大小,大学生的学习经验来源依次为自己摸索、老师传授、同学交流、书籍、网络、实习、社会实践等。

男女大学生对自己摸索和老师传授两种学习经验获得方式的选择具有特异性。74.9%的男生通过自己摸索来获得学习经验,表明男生在形成适用于自己的学习经验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而女生对“老师传授”的选择比例高达77.3%(男生仅为63.6%),可见女生在形成学习经验方面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她们比较习惯于从教师那里获得帮助。

在年级特征组中,大四学生对“同学交流”、“书籍”和“网络”方式的选择比例均为最高。毕业设计(论文)、就业、考研等是大四学生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要解决好上述问题需要大量的方法、技巧类知识作为指导和参考,这些经验性知识仅靠自己摸索和老师传授是不够的。通过同学交流可以方便沟通、及时互通有无,而书籍和网络方式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弥补通过人际交流获得隐性知识的不足。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选择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的大三、大四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要多于低年级大学生,那么高年级学生通过亲历实践活动和指导教师的传授自然积累了更多的经验类知识。另外,由于学科专业的不同,理工科学生侧重于通过到生产现场参加见习和实践来获得实际操作经验,而文科生主要依靠调研、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学习经验水平。

三、结语

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知识获取能力,且不同特征组之间的能力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强于女生、文科生优于理工科生,其中大四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尤为突出。

不同特征组大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有所区别。在积累学习经验方面,男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女生更习惯于从他人身上获得帮助;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高年级大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丰富高年级大学生学习经验的有效方式;理工科生侧重依靠课堂和书本获取专业知识,且重视通过实习来培养动手能力及获得操作经验,文科生把网络和人际交流作为专业知识获取途径的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张润彤,曹宗媛,朱晓敏.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80.

[2]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2.

第8篇

【论文摘要】 大学物理课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传统的理工科物理必修课过于强调“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应用性”,使物理学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针对非理工科学生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来弥补普通物理教育的不足。本文对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有利于高等院校非理工科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的实施。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已步入知识爆炸、高科技和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高等教育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这一问题,首先是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过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潜意识的观念,现在已经基本得到澄清,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大学本科要立足于培养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培养专家,本科教育主要是打好科学文化素质基础,尤其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1]

物理学是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适用于一切科学研究。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费曼所言:学习物理学,就是要学习怎样由未知进到已知的科学求知方法,就是要学习如何尝试和纠错,就是要学习一种普遍的自由探索的创造精神。大学物理课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传统的理工科物理必修课为了培养研究和应用型人才,是为理工科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打基础,所以很强调“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应用性”,并且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采用统一闭卷考试。受此制约,物理学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针对非理工科学生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来弥补普通物理教育的不足。大学物理选修课对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特别对提高非理工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一、大学物理选修课教学目标

大学物理选修课程教学内容并不是理工科物理教学内容的缩减,不能把大学物理选修课程体系当作理工科物理体系的缩影。大学物理选修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力图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即物理学研究的是什么;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知识的探索精神;提供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现代观念和思维方式;开拓视野,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前沿;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物理基础;了解物理学与社会、环境、能源等方面的关系,物理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有什么贡献与影响;了解科学家创造性的工作特点和研究方法,获得科学方法论的教益与启迪。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针对这一目标,大学物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应通过身边的物理、生活中的物理以及工程技术中的物理直到最新科学动向(如高温超导、纳米材料、反物质世界等)导入物理基础知识,应强调:

1、定性与半定量,对计算能力要求不高[2]

由于非理工科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高,因此为了让此类学生对表现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有明确直认识,应采取定性、半定量及适度的定量方法来阐述物理学的概念、理论和规律。注重教学内容中的语言描述,降低物理学科中的定量要求,给出清晰的和较宽阔的物理图像、科学观点和思维方法,并注意将研究方法、思维方法渗透其中,以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领会了方法。[1]

2、增加物理学史的讲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原理和物理概念

每一个物理概念、每一条物理定律的形成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条件,都少不了物理学家的科学思想的逻辑发展和历史行程。回顾这些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的逐渐建立的历史过程,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正确运用物理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3、从哲学角度考察物理学的思想根基

古代物理学的理论形态实质上是自然哲学,它是未分化的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把自然界当做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认识它。从16世纪起,自然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物理学开始了它的近展时期。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上一切客观的东西都是永恒的运动和变化的,它从不把自身的理论当做一部不变结论的汇集,而看做是同样必然地要不断发展变化的斗争。这样的思想贯穿在物理学里,如:物理规律是普适的、场是运动变化着的、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能流是有方向的等等。

4、物理学方法论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无数物理学家对物质世界的物理现象和事实进行科学实验和科学思维,在建立物理概念、揭示物理规律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产生了物理学方法论的科学。物理学的方法论是介于哲学原理和物理学理论之间,对物理学探索和物理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起指导作用的普适原理。课程中应向学生介绍研究物理学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和实验、科学的抽象、理想实验的方法、类比的方法、假说和模型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数学公理化的方法等等,培养学生多维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的科学思维方式。

5、内容广而新

覆盖面要广,除了介绍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产生、发展、应用,更要阐明物理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物理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发展和物理规律在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和科技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量扩大,知识更新速度快。物理学在近生了重大革命,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科学,并在实践中获得了重要应用。因此课程要充分体现近代物理学的内容以及当今某些物理前沿内容及其重大应用,以便学生对最新的物理学理论、应用及科技发展动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三、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1、教学方式

大学物理选修课不是进行系统的物理学理论知识学习与研究,而是从欣赏的角度,以科普的形式,力求轻松、有趣,侧重身边物理、生活中的物理及趣味物理,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这样学生渐入状态,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会被激发和调动起来。在教学安排上,可以不强求系统性,不严格遵循物理学发展的顺序,而是根据一些起源于物理学、现在已渗透到各学科甚至人文学科的概念、方法和技术开设若干专题讲座,如航天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地球系统、环境科学等。[3]

大学物理选修课的主要对象是非理工科学生,不需要讲授繁琐的理论推导过程,故传统的“边板书、边讲授”的方法不适用,而应尽量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4]。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阅读文献,收集和制作课件、图片、flash动画、音像影视资料,做到音像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引人入胜地传递教学信息,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考核方式

与强调“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的理工科物理不同,大学物理选修课可以不采用解题、统一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查找文献撰写专题论文;撰写读书报告、课程心得体会;由学生独立完成演示实验或自我设计探索性实验;甚至分组研讨某些物理问题或口试答辩等等[5]。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最普遍规律的科学和最成熟的自然科学。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这要求课程结构要趋向综合化,文理要相互渗透。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可以弥补普通理工科物理教育的不足,对非理工科学生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知识结构具有启迪思维、萌生感悟、提供思想方法、树立创新精神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促进作用。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徐婕,詹士昌,杨建宋. 加强文科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 [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2):180-184.

[2]周雨青. 东南大学文科物理教学改革的反思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0(2): 89-92.

[3]何晓燕,陈小凤,李侠. 大学文科学生物理通识教育问题探析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4(4): 95-97.

第9篇

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实施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从已有的研究和笔者的经验而言,目前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既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也存在着个性化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共性问题的分析。

一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同质化,鲜有特色

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一大弊端是各高校间的差异程度弱,同质化程度高,培养目标雷同,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近似,缺少特色。

我们以山东省理工科高校的广告学专业为例,对比分析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培养计划,不难发现这5所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雷同,课程设置上相似,主干课程基本没有差别。胡丹蕾对湖北6所地方工科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调查表明,6所高校的教学计划中,相同的课程占64%,必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77%,选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42%。

2课程体系单一,培养目标固化

课程体系单一是指课程体系的最终教育目标单一,课程体系不具备培养多元化人才的功能。培养计划是一个专业建设的指导性章程,培养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必然要落脚到课程体系上。课程体系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目标一致性的特点。目前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单一化,已经导致了培养目标的固化。课程体系的单一,制约了高校提供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能力,加剧了学生的被动适应,激化了个性成长与标准化教学体系的矛盾,造成人才的单一化。

3课程体系封闭,融合度低

从高校内部来看,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开放程度不够,甚至自我封闭,与理工科专业的课程融合度低。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科之间的分化与融合已经成为趋势。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渗透,从其他学科借鉴内容和方法,甚至交叉形成新学科。这种趋势在新世纪体现更为明显。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理工类高校在开办文科专业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小文科”理念来指导办学。以“小文科”视野指导专业课程建设,结果就是将专业局限在狭隘的范围里。使得新办文科专业只能遵循按部就班的老路子,难以形成超越常规的跨越式发展。以“小文科”视野指导专业课程建设,结果必然是忽略学科之间的融合互补,自动放弃理工类高校的特色,放弃大量优秀的专业外办学资源。

4课程比例失衡,缺乏灵活性

课程体系的结构表现为课程结构呆板,课程比例失衡,缺乏必要的灵活性。首先必修课比重过大,较多理工类高校的文科专业的培养计划,必修课的总比重约为70%,其中公共必修课的总比重约为25%。其次,选修课的性质存疑。在大部分非完全学分制的高校,选修课往往沦为“必修选修课”,同一年级的所有同学有可能都要选修同样的课程。课程体系的呆板结构,使得教学计划的执行变得机械,不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更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5规范化程度低,随意设置课程

课程体系的建设缺乏科学论证,迫于各种因素制约,具体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一方面,新开办文科专业的理工高校,会大量借鉴其他高校同专业的培养计划。这种借鉴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往往缺少充分的调查和论证。另一方面,理工类高校在开办文科专业时,一般着眼于那些应用性强的学科,为了能将“应用性”落到实处,确保毕业生就业,就会盲目倾向于“实用类”课程;而开设长线类文科专业的理工类高校,发生了同样的问题,甚至造成专业名称与课程体系之间不相符的情况出现。最后,迫于办学资源匮乏等现实因素,存在因人设课和无人开课等情况。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文科专业在理工科高校中的定位不科学、不准确

仔细剖析理工类高校办文科专业的动机,可以发现,理工类高校的“综合性大学”创办文科专业是为建设综合性大学而服务的。创建综合性大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现实情境之下,文科专业的建设就必然地带有功利性色彩。别敦荣和徐警武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针见血。他们在分析理工科高校的文科专业发展遭遇到的困境时,总结了四个原因:(1)高校在建设综合大学过程中,学科种类发展贪多求全,把“学科门类齐全”作为综合大学的标志。(2)学科门类的发展采取“拼盘”方式,忽视了大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3)旧瓶装新酒,导致学科畸形发展,新增学科难成气候。(4)为综合而综合化,偏离了综合性大学的根本办学宗旨。

如此一来,文科专业在理工类高校中的定位就会失准,直接导致文科专业课程建设问题层出不穷,这是根本性的原因。

2教育管理部门管控过严,使高校失去办学自主性

教育管理部门的管控过严,是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设置诸多问题产生的制度性因素。教育管理部门规定专业的学科性质和归属,规定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培养目标,设定人才的培养框架,规定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决定专业的生死存亡,在高校的专业建设方面形成了“一刀切”局面。

3理工类高校办文科专业基础差、底子薄

缺乏经验,缺乏人才,是理工类高校开办文科专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文科专业的课程建设与完善,要依靠一代代文科人的努力,依靠经验的不断积累,依靠知名学者和团队的不懈坚持,承认理工科高校开办文科专业时存在的不足,承认客观条件的差距,是正确解决理工类高校中文科专业课程建设诸多问题的理性基础。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1课程体系建设要坚持开放、融合的原则

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课程建设一定要善于利用所在高校的优势,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突破常规,采取兼容并包,融合发展的策略。要明确专业办学的理工科大背景,通过开放和融合的课程体系,确定学科的基础走向和服务的范围领域。

首先,文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明确专业特色与发展方向。其次,课程设置要文理、文工互跨。“均衡教育”理念要贯彻到文科专业课程的建设中,要根据发展定位,结合学生兴趣,有针对性地开设适合文科专业学生的理工类课程。再次,课程建设既要服务专业发展,又能促进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的提升。理工科高校开办文科专业,不能为专业而专业,还要负担起全校人文素质提高的任务。

2建设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高校在办学时会采用不同的课程观来指导专业课程设置,进步主义课程观认为,“高校课程的选择、组织、实施、评价应该心理学化,与学生的兴趣相联系,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为基础。高校应采用一种适切性课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在学生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基础之上、适合学生自由发展规律的课程。”方文彬认为,“就大学课程体系而言,应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积极创造良好的开放自主环境,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上课时段与教师、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安排大学的学习进程”

建设个性化的课程体系,落实到操作层面,即在完全学分制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在确保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跨年级、跨专业、乃至于跨校选择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建设,以社会实际需求或特定技能的养成为导向,将学生的能力加以专项深化培养。

3建设有实效、有特色的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对文科专业学生成才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如何建设有特色,能产生实效的实践课程体系,则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摸索。

实践课程建设一直是文科专业办学的软肋。首先,高校对文科专业实践课程建设欠账较多。其次,如何构建文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经验缺乏。第三,文科专业的实践课程同理工科专业确实存在较大不同。以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来说,工科专业的实习基地一次性接纳学生的数量多,课程集中度高,便于管理和考核,而文科专业实习基地一次接纳学生的数量多在个位数,实习分散,管理难度大,考核也难。

面对上述种种问题,文科专业在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时,要注意开发适合本专业的实践考核标准,建立文科专业实践管理章程,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面形成独到的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的具体框架,可以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展开。在校内,注重文科实验室建设,发掘课堂教学潜力,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在校外,要积极引进校外智力资源、技术资源,开发建设优质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校内外联动的格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肯定能够客服困难,有效解决诸多问题,办出特色,办出实效,促进专业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磊砢.跌宕起伏的文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9(2):58.

[2]胡丹蕾.我国地方工科高校文科专业改造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11.

[3]别敦荣,徐警武.我们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0(6):92-96.

第10篇

理论课是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但其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影响因素包括多方面,如教学内容、教材问题、教学方法问题、考试方式等,在这所有因素中,笔者认为,第一线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最关键的。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与教学水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论课教育的目的才会实现。

一、理工科院校理论教育有其自身特点

教育教学理念要求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育学里有一个原则叫做“因材施教”,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应该深入地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理论课教育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的健康成才服务,如果培养学生像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一样,那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理工科院校实施马克思理论教育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特点。

1.理工科院校学生与综合院校学生的共同点  目前无论是理工科院校还是综合性院校,学生对理论课的认识都存有偏见。理论课在高校中口碑普遍不好,在接触到马克思理论课之前,很多学生已经产生了先人为主的抵触情绪,把理论课等同于纯粹的政治说教或空洞理论的述说,认为这门课程应该是无聊的,甚至是“恐怖”的。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加剧的竞争,还有一部分学生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从实用的立场出发认为理论课与以后毕业找工作、个人发展关系不大,从开始就没打算认真对待这门课程,为了在未来的择业中处于有利地位,这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抓得较紧,而不注重理论的学习。

2.理工科院校开设理论课应把握的自身特点  (1)理工科院校学生对马克思理论课的需求有其自身的特点。长久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文理严重分科的教育体制,理工科院校的院系设置以理工科为主,相应地,课程设置也以理工科课程为主。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人文修养,虽然一些理工科院校在文史哲和艺术门类中开设选修课,但从总体而言学生对人文科学的接触是有限的,选修课的设置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人文教育的需求。理论课作为理工科院校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主要渠道,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会把这门课作为开阔人文视野的窗口,把自己对人文知识的渴望寄托在理论课上,希望通过这些课程了解更多的现实与历史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理论课抱着看似矛盾的态度:希望与失望并存,对马克思理论课即抵触叉渴望。(2)在理工科院校开展人文学科的教学,教学方式有其自身特点。理工科的学生有别于综合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他们往往不能把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加以区别对待。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把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花费在做题目或做实验上,而做题目或作实验都要求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久而久之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就会形成固定的套路,凡事都会试图寻求固定答案,用“对”或“错”、“是”或“非”来评价所遇到的问题。一旦找不到固定的答案,学生就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而作为一门人文科学的理论课,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作出评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人文学科区别于其他知识性学科的特点,把理论教育同自然科学的知识教育和技术教育区别对待。教师应该积极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其进行适时、恰当地引导,把他们从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引导出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开阔学生的思路和对他们未来从事自然科学研究都会受益匪浅的。

二、理工科院校理论课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兴趣

在我国高校开设理论课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生硬地把马克思理论课当成“填鸭”式的说教灌输给学生,这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法调动起来,就会采取缺课、逃课等方式消极对抗,教师只好用点名、缺勤者给予扣分的方式予以处罚。这种教学方式是无法实现理论进学生头脑目的的,教师只有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理工科大学生的兴趣所在,才能提高马克思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得知,几乎没有学生喜欢纯粹理论性的说教,大多数学生对理论课提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理论联系现实,二是要求理论结合历史。

1.课堂中把理论恰当、紧密地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现实”主要指两方面的现实: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现实生活。

(1)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关注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理工科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几乎整天沉迷于题海中,对外面世界和现实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少,但是大学生主体是关心社会、关心政治的,学生会强烈地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教师就需要了解学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现实中学生关注的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与理论结合起来,并作出恰当的评述,特别是为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经验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果能够这样做,学生是需要的、欢迎的。(2)学生希望通过理论学习来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以及他们的未来相关甚密的问题。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无可否认这是一个价值观普遍迷失的时期,学生自身存在的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他们对学习生活和人生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很多困惑,渴望得到思想上的指引。理论课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的健康成才服务,而不是去讲空话敷衍了事,学生就不会再说这是一门“没有用”的课程了。事实表明,当代大学生对理论不存在天然的隔阂,关键在我们的教育工作是不是真正做到家了。

2.课堂中把理论与历史结合起来很受学生欢迎  所有重大理论观点、重要论断的产生都要其历史脉络,理论也有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相对匮乏,教师应该充实进理论发展史的有关内容,使学生知晓思维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了解理论的发展,把哲学课的讲授放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予以把握,这样呈现给学生的就不是一种僵死的教条,而是一种活生生、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另外,教师还应进一步做到史论结合,引导学生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对史实作出分析,对理论形成的历史作出评价,这样不但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会提高他们对理论本身的兴趣。

3.要做到联系现实和理论并结合史实必然要诉诸于案例  教学目前我国教育界对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还没有形成统一、一致的观点,反对案例教学法的观点认为案例教学法会导致理论庸俗化、会淡化理论的意识形态性。尽管对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存在着异议,但是案例教学法在理工科院校的理论课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理工科院校的教师如果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纯粹的理论,绝大多数学生是会感到头痛的,倒不如通过生动的、深入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并不是为了迎合学生、取悦学生,而是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思考。事实上,能否恰当地运用案例、从案例人手解析理论恰恰是一个教师教学能力与自身素质的体现。

三、提高理工科院校理论课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基本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教师只有从考察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总结教学的经验和技巧,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提高案例教学的实效性。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既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又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背景。

1.教师应该关注社会现实,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  理论课是一门全校公共课,其工作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很大的重复性。同样一节课要在不同的班级讲,在不同的学年轮番讲,这种授课形式容易使教师产生惰性,把讲课完全当成了一种重复性的简单劳动,有的教师讲了一辈子理论课,对每一届学生所讲的内容几乎是大同小异,甚至快退休了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教案。如此必定无法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1)教师应该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把学生关心、关注的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即时变成案例,成为当时马克恩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这是克服当前大学生马克思理论教育脱离学生思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对现实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时做出反应,编选资料及时运用于当前教学。这样的教学目标本身就对教师的科研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教师努力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要用深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去支撑高水平的教学,用自己深刻理解和真正把握了的科学理论去讲解,才能说服学生、打动学生,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理论进学生头脑的目的。(2)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关怀,有针对性的选编案例。在我国,在专才教育体制成长起来的理工科学生往往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对自身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难以有一个宽阔的视野和深谋远虑的计划。单纯科学性与技术性的教育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唯科学主义的信念,而随着科技深深介入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科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科学本身在这个时代的正当性问题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反思的问题。教师应该联系理论恰当引入案例,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开展关于科学的反思和理解,使学生更为深入地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在课堂上,我们节选英国bbc纪录片《爱因斯坦三部曲》给学生放映,并针对片中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使他们切身体会一个伟大科学家的人文关怀,正如爱因斯坦本人在对加州理工学院的讲话中所说的:“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该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于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2.教师应该拓展人文社科知识  在理工科院校开设理论课教学不能完全等同于文科教学。从教学方式上看,文科专业课教学要求“专”而“细”,而理论课教学适宜“泛”而“博”。为了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好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应该具备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流派,熟悉学术前沿和学术动态发展情况,在理论层面上应该尽可能地“广”,这样在教学中才会有“底气”,才能够提出思想深刻、内容生动的案例。为此,要求教师在知识储备上应该具备两方面的基本素质,(1)才能熟悉思想史。不熟悉思想的历史,就无法洞悉思想的本质,就提不出有说服力的案例分析。(2)了解当代各种思想流派。不了解各种学术思想,不能对各种思潮作出评介,就只能是就“书本”,讲“书本”,把理论作为单纯的知识传授。以哲学为例,首先教师应熟悉哲学史的相关内容,把马克思哲学具体原理和哲学史结合起来讲解。比如讲唯物辩证法,可以从介绍哲学史上关于辩证法理论的典型案例人手,如古希腊的芝诺悖论、智者学派的二难推理“半费之讼”、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等。通过对哲学史的回顾,不但会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会引发他们课外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应加强西方哲学的修养,了解当代西方哲学的各种思潮,加强和西方哲学的“对话”。在讲授哲学时,可以适当介绍一些西方哲学家的基本思想,提取与哲学相关的理论甚至对立的观点引发学生的思考,这对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启发学生智慧是有帮助的。有人视对立的理论如洪水猛兽,唯恐对立观点的介绍会引起学生对理论的叛逆。实际上这样的忧虑大可不必,理论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理论,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我们介绍不同的观点,其目的是在批判的分析中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只要教师能够作出恰当的引导,西方理论的介绍不但不会引起学生对理论的反感,反而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有益的。

3.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自然科学知识素养  理工科院校的理论课教师,除了拓展自己的社会科学视野外,还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素养。面对受专业知识训练的理工科大学生,教师如果能够把自然科学的知识融人案例教学中,如大家所关注的科学史或者科学思想发展逻辑行程和历史行程中的相关内容选编为案便。这样不但会加深学生对理论本身的理解,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他们学习本专业的科学理论也是有益的。

选取科学史中的材料作为案例,需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大多数理论课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同样一节课的内容,不同专业学生的反应差别很大。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是不同的,教师应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对授课内容作适当调整,选取不同的案例,增强与学生专业学习的结合。比如在讲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问题的时候,对生物系的学生,以达尔文和华莱士同时发现生物进化论作为案例;对化学系的学生,以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素、伦琴偶然发现x射线为案例;对数学系的学生,以牛顿与莱布尼茨同时发现微积分案例。在教学实践中对于上述教学方式,各系学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第11篇

Abstract: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ESP)"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Need analysis is the core of ESP teaching. This study, through questionnaire to the postgraduate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igates their need for ESP from six dimensions: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learners, current ESP level of the learners, learner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attitude, learners' learning goals, ESP teaching material selection and ESP teachers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in ESP learning.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理工科研究生

Key words: ESP;learning need analysis;postgraduate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0-0165-03

0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作为中介语的英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并且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学术语言之一。全球主要数据库(如SCI,SSCI,ISTP等)收录的期刊绝 大部分都是英文出版的,绝大多数的世界性学术会议也用英语进行交流。罗娜(2014)认为英语在学术交流中的霸权地位决定了即便是在以英语为外语的国家和地区,研究生业需要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普遍认为理工科研究生比文科研究生更需要使用英语,因为语言的选择受到目标读者群的影响,由于硬科学(理工科类)地域差异小,研究者通常会尽量用英语写作,增加其影响范围,而研究与本地域关系密切软科学(即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一般会选择用本族语发表成果,因此,理科研究生对英语读和写的需求都比文科生多(Flowerdew&Li,2009)。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这种英语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明确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如根据学生需求教授医学英语、学术英语、商务英语、英语论文写作等(蔡基刚)。根据英语语言教学树形图的描述,专门用途英语(ESP)和通用英语(EGP)同属于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EFL)范畴。其中ESP还包括EST(科技英语),EBE(经济/商贸英语),和ESS(社科英语)。ESP教学希望网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公共英语的同时,学习并提高本专业的相关英语词汇和表达,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专业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并力争达到终身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目标(Hutchinson&Waters,1987)。《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国教育部高教司,2007)指出:“大学生应该首先完成初级阶段的英语学习,然后进入高级阶段学习专门用途英语和高级英语”。为满足高校英语课程的要求,我国许多大学都在尝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尤其是研究生阶段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ESP与需求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的需求分析受到了学者持续的关注,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研究,如Richterich, Munby等。Hutchinson和Waters(1987)认为“没有需求分析就没有语言教学,如果完全没有需求,学习者为什么要把时间、金钱和精力浪费在英语课堂上?”随着对需求分析的不断深入,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其研究领域从最初的职业英语逐渐转变到学术英语,随后需求分析又被应用到了通用英语领域,最近,其研究重点又回到了专门用途英语上。

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100名理工科研究生为例,通过定量的研究方式来分析理工科研究生对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ESP学习,促进其学术发展。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

①理工科研究生对于自己目前的ESP水平是否满意?

②理工科研究生的ESP学习动机更倾向于工具性还是融合性?

③理工科研究生对于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态度如何?

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印度,印度人Micheal West将这一概念创造性地运用在中学的公共英语学习者上。20世纪60年代,专门用途英语这一概念出现并与需求分析联系在一起。20世纪70年代,欧洲委员会在专门用途英语领域正式推出了“需求分析”这一概念。许多学者都曾对其发表过自己的理解。如Munby(1978)认为需求分析的目的是调整语言课程以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水平、具有不同目标的学生群体的需求。Richard,Platt&Weber(1985)认为需求分析就是了解并确认语言学习者的需求并按照其重要性安排学习需求的过程。Hutchinson&Waters(1987)认为需求分析包含两个方面:①目标需求,及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中需要做什么;②学习需求,即学习者为了学习需要做什么。West(1994)认为需求分析指在目标情境中学习者对外语的需求程度以及学习者如何才能在学习期间掌握目标语言并达到最佳效果。Iwai et al.(1999)认为需求分析就是收集各种信息,而这些信息则是制定满足特定学生群体需求的教学大纲基础。

Widdowson(1981)认为需求包括两个层次,即:①以目标为导向的目标需求;②以学习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需求。Hutchinson&Waters(1987)在Widdowson的基础上将需求划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两大类。其中,目标需求有包括必备需求,缺失和主观需球。“必备需求”是学习者在目标语言环境虹履行职责时所必备的英语语言技能;“缺失”是学习者个人现有水平与“必备需求”之间的差距;“主观需求”是学习者自我感知的需求,这种需求和教师或雇主等人所认为的需求之间可能会有出入,但如果在需求分析和课程设计时不理会学生的自我感知需求,其学习动机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罗娜,2013)。Berwick(1989)强需求分为自觉需求和感知需求。自觉需求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即学生自我感知的需求。相反,感知需求的主体是其他人(教师、行业专家等),其内容为教师和语言学家经过分析所定位的学生需求。在这些匪类中,Hutchinson&Waters的定义得到了相对广泛的认可。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昆明理工大学2013、2014、2015级全日制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其专业为机械工程。采用整体抽样方法针对ESP课程学习需求进行问卷调查。

2.2 研究工具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即采用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研究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设计问卷。首先,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设计ESP学习需求的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基于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理论。问卷采取半封闭式问题,分为两个部分,共涉及六个方面: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学习者现有的ESP水平、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者学习目标、ESP教材选用以及ESP教师和教学方法。其中,第一部分为学习者基本信息,即1-10题。第二部分中,1-4题为学习者现有的ESP水平,5-8题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态度,9-12题为学习者的学习目标,13-17为ESP教材的选用,18-20题为教师和教学方法。问题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二,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回收率为76%。

第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研究者采用SPSS11.5对文件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理工科研究生对ESP学习需求较强的因素。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学习者现有的公共英语水平:在有效的76个被研究者中,未过四级者人数为6人,占百分比为8%,过四级者人数为39人,占百分比为51%,过六级者人数为31,占百分比为41%。在被研究者中,仅有2人认为其总体英语能力很好,占百分比为3%。24人认为自己英语水平偏低,占百分比为31%,50人认为自己英语水平较高,占百分比为66%。词汇量也是评估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标准,其中32人(42%)认为自己词汇量较低,34人(44%)中等,10人(13%)较高。

学习者现有的ESP水平:就ESP听力来说,29人(38%)认为自己听力水平偏低,33人(43%)中等,14(19%)人较高。对于ESP口语“说”,34人(44%)认为自己口语水平偏低,22人(29%)中等,20人(26%)较高。读的能力:32人(42%)偏低,29人(38%)中等,15人(20%)较高。写的能力:37人(49%)较低,25人(33%)中等,14人(18%)较高。

从数据中看出,大部分的学生ESP处于初级水平,被研究者自认为自身写的能力最差,说和读的能力相对较好。

ESP学习兴趣和态度:62%的学生对ESP学习感兴趣,38%不感兴趣。根据数据,69人(91%)学生都表达了自己想要提高ESP的愿望。并且认为自己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最有提高自身英语的愿望,占到总比例的34%,水平较高的学生占29%,而较差的学生占1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英语水平较高和中等水平的学生愿意不断学习英语提高自己,而英语较差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ESP学习动机:根据数据,29人(38%)学习ESP的最主要动机是未来工作的需要,21人(28%)为了拿学分,13人(17%)为了通过相关考试,13人(17%)单纯对ESP感兴趣。同时,在“ESP能够使我阅读专业文献”,“ESP能够使我了解本专业发展”,“ESP能够帮助我写专业论文”和“ESP是使我参加学术会议”这四个选项中,“ESP能够帮助我写专业论文”这个选项获得了最高的认同,占百分比为34%,而“ESP使我了解本专业发展”这个选项的选择率仅占17%。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ESP学习的工具性动机明显高于融合性动机。

ESP学习目标:对于学习目标来说,被调查者对于ESP水平期望各不相同。在听力方面,59%的学生希望能听懂大部分专门用途英语,能听懂一般ESP的占20%,希望能完全听懂专业英语的学生为15%,剩下的6%的学生认为能小部分听懂专门用途英语就足够了。口语方面,38%的学生希望能够用ESP就专业话题展开一般的讨论,25%的学生希望能和外国人进行专业英语交流,追求能够自如的运用ESP进行交流沟通的学生占20%,17%的学生指要求能用简单的ESP表达自己的思想。阅读方面,62%的学生希望自己能够阅读绝大部分的专业文章。写作方面,82%的学生都希望能够用ESP进行专业论文的撰写。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于ESP的期望较高,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希望能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发展。

ESP教材选用:对于现行教材,57%的学生认为正好合适,30%的学生认为较难,而13%的学生觉得容易。但是对于教材的掌握情况来说,虽然认为教材难度适中的居多,但是能够完全掌握教材内容的学生仅占10%。63%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掌握了教材的内容,19%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不太满意,而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掌握情况很不好。对于教材的形式而言,43%的学生希望教材是英文原版教材,39%的学生认为中文引进教材较好,而剩余的18%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同时,有65%的学生支持推行网络版教材。就教材内容而言,54%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应该更加丰富,30%支持保持不变,而1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教材能有所改进。

ESP教师和教学方法:相对于单独将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作为教学重点而言,学习者更偏爱英语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占百分比的62%。在教学模式方面,25%的学生喜欢以讲授为主,23%喜欢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32%的学生喜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剩下的10%喜欢综合教学模式。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完全用英语讲授”和“老师英汉结合讲授”的学生人数相差不多,分别为29人(38%)和32人(42%)。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大部分学生对于自身现有的ESP水平并不满意,并表达了自己想要全面提高的意愿。②学生的工具性动机大于融合性动机。③学生希望教材和教学方法能够有所改进。

所以,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将重点转移到课程内容设置的问题上来。从师资建设,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全面的改革。

具体措施如下:①英语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英语知识技能,对ESP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专业发展具有敏感性。②教学对象应该对ESP感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这是ESP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③关于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方面,教学内容要与学习者的专业领域有关;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也要考虑难易度的问题,不能造成学习者过大的负担。由于当前“一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建立在学习者的需求上,并根据学习者需求决定学习的侧重点。

4 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理工科大学生对ESP学习存在者水平不高、兴趣不足以及对教材和教法不满意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三点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改进能够帮助理工科学生提高ESP学习水平,增进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学术能力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Chambers F. A re-evaluation of needs analysis in ESP [J]. The ESP Journal, 1980(1): 25-33.

[2]Gardner R C, Lambert W 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Rowley, M A: Newbury House, 1972.

[3]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5]Iwai T, Kondo K, Limm S J D, Ray E G, Shimizu H, Brown J D. 1999. Japanese language needs analysis [OL]. http: // nflrc. hawaii. edu/ Networks/ NW 13/ NW 13.pdf.

[6]Long M H. 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7]Munby J.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8]Richterich R. Model for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needs of adults learning a modern language [M].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1972.

[9]Robinson P C.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Ltd., 1980.

[10]West R. Needs analysis in language teaching [J]. Language Teaching, 1994(3): 1-19.

[11]Strevens P. ESP: An analysis and a survey [J]. Language Learning, 1977.

[12]Widdowson H G. 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

[13]Xiao L. What can we learn from a learning needs analysis of Chinese English majors in a university context?[J] Asian EFL Journal, 2006(8):74-99.

[14]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125-130.

[15]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120-123.

[16]陈勤.基于需求分析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ESP教学模式研究.中国ESP研究,2012(1):71-77.

[17]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8]罗娜.理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研究――武汉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ESP研究,2014(1):24-32.

[19]沈忆文,仵胜奇,苏乐舟.外语院校英语双学位高年级ESP教学研究[J].中国ESP研究,2014(1):44-50.

[20]王蓓蕾.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J].外语界,2004(1):35-42.

[21]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2]徐微.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研究综述[J].中国ESP研究,2012(1):131-139.

第12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素养;理工科;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宏观核心战略。近年来,我国相继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相关重要文件,明确提出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要求。高校是科技创新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体和重要力量,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目前,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加强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与现实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二、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现状与分析

(一)学生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目前,高校理工科学生很少能接受到知识产权教育,不够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和基础知识、实践应用等,以为知识产权是文科甚至是法学学科的专业课程,理工科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不受重视。具体表现在:第一,很多理工科大学生从未接触过知识产权教育方面的课程,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和基础知识,甚至都不清楚知识产权的概念[1 ];第二,开设知识产权课程的院校授课时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学生实务知识和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二)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知识产权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除了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管理等内容,还需要将法律与科学技术、科技发明等技术有机融合。但是,目前主要是法学专业教师授课,他们的技术理论和理工科背景知识较为欠缺,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案、创新之处和核心发明点,实践经验不足,受到知识结构的局限,很难真正地指导并提高学生的知识产权素养。

三、基于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构建教学平台-教师-学生协同的教学过程,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融入工程实训类课程

传统的知识产权教育是学生选修法学专业的课程,课堂上,文科教师讲解知识产权理论,学生听讲、做笔记。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孤立地听课,处于被动地位,且缺乏实践锻炼,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该情况,团队结合理工科学科特点,在卓越工程师综合实训、工程综合实训等实践训练课程中,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有机融入实训课程的各个环节,构建基于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教学模式(见图1 )。第一步,教师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自身学术科研内容或学科前沿动态,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形成选题策略并引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第二步,学生成立课题小组,通过协同合作进行课题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课题相关的技术理论,结合课题有针对性地讲授知识产权理论,并指导学生的研究过程。第三步,在课题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后,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评价、凝练多种形式的研究成果。对于实验探索性课题,在完成实验过程、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形成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对于机械创新设计类课题,指导学生完善图纸、完成说明书、专利撰写及申请、成果转化等。此外,还可以确定与学科竞赛主题相契合的工程问题,参加学科竞赛等。通过上述工程实践训练、产生并凝练知识产权成果这一系统性的步骤,在强化学生知识获取能力、提升自主创新和工程能力的同时,达到培养与提高学生知识产权素养的目标。第四步,学校明确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和完善教学平台,整合优化校内外资源并建立实训基地,使学生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进行实践训练,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建立知识产权实践基地,为实训项目提供政策、场地和资金支持。

(二)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有助于提倡和有效保护创新行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技术创新走向良性循环。因此,培养知识产权素养,还需要依赖合理的奖惩制度。笔者认为,高校理工学科可从三方面改进教学模式。第一,改革课程学分与成绩考核办法。明确创新学分的判定标准和范围,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在成绩考核时,改变闭卷考试、平时作业和结课论文、上课出勤率等传统考核和评价方式,改为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积极性的新考核方式,并将其作为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第二,完善奖励制度。对取得知识产权成果、依托发明创造参与学科比赛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学校给予政策支持和适当奖励。第三,营造良性的知识产权氛围。通过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讲座、知识产权研讨会与交易会、到高新技术企业参观实习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浓厚的知识产权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让学生切身意识到技术创新、技术保护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动力,增强学生保护创新成果的意识,提升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同感和参与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三)丰富创新思维方法理论,深化教学内容

创新技术与成果,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主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形成有价值的技术成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晰创新成果的价值;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有效维护自身权益,这些是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课程教学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讲授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不同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形式,如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权等。第二步,结合理工科专业特点和优势,引入专利权概念及特征、类型及特点、专利授权的实质性条件。根据多年专利实务经验,结合专利申请、撰写及答复等案例,重点布局和关注技术方案的创造性。第三步,结合专业领域特点,完善创新理论与方法的教学实践,指导产品及方法概念的创新。以机械设计专业为例,笔者团队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创新设计方法具体有群智集中法、仿生创新法、反求设计法、移置技术创新设计法、类比优化创新设计法和TRIZ[2 ]等其他创新理论及方法。反求设计法案例:测定典型的机械零件尺寸得出相关数据,并据此设计出三维模型;然后通过仿真模拟、优化设计手段,对零件进行改进,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设计制造效率。移置技术创新设计案例:板栗食品味道甘美、营养丰富,在板栗加工过程中,要经过划口、脱壳等工序再进行包装,传统的人工划口方式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通过调研和文献查阅,将军事领域的激光技术移置到板栗划口这一农产品加工领域,利用激光束能量及部分燃烧产生的热能在板栗表面形成划口和切缝,并通过进一步设计板栗激光划口机的具体结构,以及调控激光功率、进给速率、离焦量等参数,最终形成板栗激光切口技术方案。通过创新思维方法训练与培养,帮助学生分析技术矛盾、构建创新解决思路模型、丰富并拓宽解决矛盾的思路。

结语

高校理工学科是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学科,具有专业技术的独特优势。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应该发挥自身专业特色优势,在教学中融入知识产权理念,强化学生尊重知识及科学技术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不断探索培养知识产权素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与实践途径,进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