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2 14:0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扶贫总结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关于完善“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发〔〕37号)精神,做好我县“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试点,改革“雨露计划”实施方式,对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进行补助,引导和鼓励贫困家庭子女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后,继续接受高、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提高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其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两项制度”衔接成果,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雨露计划”实施与管理机制。
(二)试点期限
年秋季学期至2012年春季学期。
(三)补助对象及标准
1、补助对象。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中-2012常年接受本地和异地高等职业(一、二、三年级)、中等职业(一、二年级)教育及一年以上技能培训(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除外)的学生。
2、补助标准。每个补助对象的补助标准为1500元。其中,年秋季学期补助700元/人,2012年春季学期补助800元/人。补助对象同时享受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减免学费和生活补贴政策,以及一年以上职业培训优惠等政策。
(四)方法步骤
本试点为期1年,从年7月开始,至2012年8月结束。试点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1、调研筹备阶段(年7月1日—8月15日)。对已就读的高职、中职学生进行调查摸底,估算年新入学的高职、中职学生人数,初步测算符合补助对象的数量,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2、政策宣传阶段(年8月16日—8月31日)。试点工作方案经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确认并报国务院扶贫办备案后再付诸实施。召开动员会议,利用本县电视台、网络等媒体,以及通过学校、乡村设立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引导,达到全县贫困户家喻户晓。
3、农户申请阶段(年9月1日—9月30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贫困户向所在村委会、乡镇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统一印制的《雨露计划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补助资金申请表》(见附件2),由所属行政村、乡镇政府签署初步审查意见,并加盖公章。同时,对于县外就读学生,由学生家庭负责提供就读学校的学籍证明。由乡镇将县外就读学生的资料汇总后,登记造册(见附件3),送县扶贫办审核。对于县内就读学生,由县扶贫办联系学校,由学校负责统一提供学籍证明,由学校将学生的相关资料汇总后登记造册(见附件3),送县扶贫办审核。
4、确认对象阶段(年10月1日—10月31日)。
(1)初步审核。由村委会、乡镇政府对申请对象进行初审,县扶贫办、财政局对申请对象进行再审,审点内容为:①申请对象是否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②贫困户子女接受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籍证明是否真实、有效,是否符合补助条件。
(2)社会公示。经县、乡、村审查确认后,通过扶贫网或者财政网以及学生家庭所在乡村对社会进行公示;同时,县内学校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地址、家庭状况、就读学校及年级、补助标准、举报电话等。
(3)确定对象。对社会公示无异议的直接确定为补助对象,对通过公示有异议的进行复核。对确定为补助对象的由县扶贫办、财政局在《申请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在此基础上,对补助对象进行汇总,并登记造册(见附件3),并报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备案。
5、第一学期补助发放阶段(年11月1日—2012年1月31日)。经过确认的补助对象,由县财政局发放第一学期补助700元,采取一卡通方式直接发放到贫困户。
6、第二学期补助发放阶段(2012年2月1日—2012年7月31日)。通过县内实地抽查、县外电话抽查等方式,复核补助对象,对中途辍学和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取消该学期的接受补助资格。复核确认后,由县财政局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第二学期补助800元。
7、验收总结阶段(2012年8月1日—31日)。对试点工作进行认真总结,评估试点效果,总结试点经验,及时改正存在的问题,向省、市主管部门上报总结材料。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试点工作由县扶贫办、财政局共同负责完成。成立以县扶贫办主任任组长,县财政局副局长陈家祥、县扶贫办副主任为副组长,扶贫办、财政局工作人员和乡镇扶贫专干为成员的“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扶贫办副主任向希红任办公室主任,县财政局指派专门工作人员参加,负责试点日常工作,以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大宣传力度。多途径宣传雨露计划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动员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高职业教育,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加试点工作,为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更多的支持。各乡镇扶贫办要把宣传资料发到每个村每个贫困户,做到家喻户晓。
3、部门协调配合。加强扶贫、财政等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扶贫部门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补助对象的确认、动态监管等项目管理工作;财政部门做好补助资金的发放和监管工作,及时划拨试点工作的宣传和工作经费;乡镇、村做好补助对象的调查摸底和前期审核工作。
4、加强资金监管。加强对试点资金使用的内外部监管,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试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纠正,坚决杜绝和严肃查处虚报、套取、私分、截留、挪用试点资金的行为。
二、短期技能培训方案
1、补助对象及标准。
属于农村扶贫对象(两项制度衔接、建档立卡农户)、年龄16—45周岁、有转移到非农产业从事务工经商和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愿望的农民。接受短期技能培训的,每人一次性补助600元。
2、农户申请程序。
当年参加短期技能培训,并取得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贫困农户,到乡镇申请,经乡镇初审,若属建档立卡人员,则由乡镇扶贫办提供表格,由参训者本人填写统一印制的《雨露计划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登记卡》(附件2),经培训基地签字盖章后,并附上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复印件,由乡镇对补助对象进行汇总,并登记造册(见附件3),送县扶贫办审核。
3、补助资金发放方式。
由县财政局复核相关资料后,采用“一卡通”方式一次性直补到户。
2009年,在各级党委和主管的下,我局扶贫工作以和“”的思想为,紧紧县委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州、县的安排,把剥隘镇那长村委会列为我挂钩扶贫点,我局在的,把定点挂钩扶贫工作提到议事日程,精心安排部署,抓好工作的,了的。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一年来主要工作回顾
(一)思想,,为扶贫开发组织。
年初,在全系统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局班子把扶贫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安排部署扶贫工作,层层签定责任状,了各位干警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自觉地把思想到县委的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各股室人为的扶贫开发工作,并设立了办公室,为此项工作的了组织保障。
(二)加大经费投入,扶贫挂钩点基础设施。那长村委会有13个村,共有713户3456人,地处偏僻,经济发展缓慢,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人均收入低。县委县安排部署后,我局与剥隘镇签订扶贫建设责任书,指定专人工作的情况。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拿出0.5万元投入到定点挂钩扶贫工作上,有25名党员与12户结对帮扶,捐助物资0.6万元,我局还组织人员到扶贫点为想方设法发展经济,排解纠纷、消除矛盾,共调处矛盾纠纷6起,为该村法律援助1件1人,减轻了的经济负担。
(三)以法律救济手段,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了自我发展能力。
我局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司法法制宣传职能,以“送法下乡”活动为载体,把与生产生活息息的编印成册后,发放到手中,户均一册,为学法用法了便利,到村委会法制广播宣传,为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一年来,到扶贫点法制宣传教育2期,:广播录音宣传1期,定点法律咨询服务1期,受教育人数达2000余人(次),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了的作用。
(四)搞好调查,有性地扶贫工作。班子不解决扶贫挂钩工作的和问题,共解决问题3件。组织干部职工到挂钩村调查,为挂钩村发展经济出谋献策,清理发展思路,考察人数达8人(次)。组织党员捐款捐物,节假日慰问贫困老党员,解决其面临的和问题。
二、和问题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大唐飞雪”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任城区2020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20年11月30日
全市脱贫攻坚大会以来,任城区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核心指标,从养老、医疗、教育、住房、低保等方面集中发力,对扶贫对象全面落实各项基础保障性扶贫措施。通过政策性保障和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分红和带动,全区1777户4122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观,每名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全面提升。全市脱贫攻坚半年考核取得第4名。
一、实行战时工作机制。成立任城区脱贫攻坚战时指挥部,由区委副书记任指挥长、区政府副区长任副指挥长,实行战时机制。组建战时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决战脱贫攻坚统筹协调、政策落实、信息汇总、迎评验收等相关工作。成立综合协调、政策落实、项目管理、数据信息、督导检查、宣传舆情、庭院环境等8条工作线,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核心问题、重点问题、一般问题的整改提升和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全面强化督导力度,倒逼责任压实,采取“一天一督导、一天一通报”的跟踪督导模式,同时不定期开展“暗访抽查”、“模拟测评”,对镇街开展情况进行排名,对行业主管部门政策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切实提升各镇街、各行业主管部门保持决战决胜的压力感、紧迫感。
二、全面提升脱贫质量。一是压实帮扶责任,推进问题整改。3月16日启动“百日清零”活动以来,共排查问题4907条,化解问题4907条,问题化解率达到100%。在问题清零的基础上,7月份按时启动 “百日保零”活动。区委、区政府与各涉农镇街签订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责任书,进一步夯实镇街责任。按照市办培训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梳理制定工作要点和工作指南,3月份以来,先后开展业务交流会、培训会22次,全面提升全区789名帮扶责任人的业务水平。指导贫困户认可收入、熟悉政策,对自己的情况“一口清”。进一步强化工作督导,优化人员配置成立督导工作专班,聚焦脱贫质量、“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行业扶贫政策落实、扶贫工作群众满意度,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接到村到户到现场,现场反馈问题,能够现场整改的,要求立即整改到位。对每天督导查实问题当天反馈镇街,确保问题“即时发现、即时整改、动态清零”。二是高标准整理2020扶贫年度档案资料。针对“三单一册一袋”的整理工作,区指挥部召集涉农镇街业务专班,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集中学习、梳理、培训。按照市里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炼总结出工作指南,精准指导每一名帮扶责任人掌握工作标准、正确填写“脱贫成效清单”、“享受政策清单”。镇街工作专班采取集中办公的形式,逐户对照、逐项核算,确保高质量完成2020扶贫年度收入核算工作;行业部门认真梳理2020扶贫年度所有需要兑现的政策,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与镇街信息进行详细比对,确保政策一项不漏、证明材料精准无误。
二、推进扶贫政策全面落实。突出“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等核心指标,组织教体、医保、住建、残联等11个行业部门,对全区建档立卡户的政策落实情况,与各镇街的台账信息进行比对,推进扶贫政策落实兑现。教育扶贫方面,对全区所有贫困家庭就读学生,实现了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在上级规定1250元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再增加1000元。财政兜底列支275万元,为310名贫困学生落实高校免学费、雨露计划、五免一享政策。健康扶贫方面,全面落实“六重”医疗保障,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贫困人口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1970人,为全区贫困户购买以医疗商业保险为主的扶贫特惠保险,为1539人次贫困人口理赔413万元,实现了住院费用和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一站式”结算。住房安全方面,全面完成贫困户房屋安全等级鉴定和挂牌工作,完成改造233户C、D级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在上级奖补资金的基础上,改造所需资金不足部分由区财政兜底,总计每户最高可补助6万元。兜底政策落实方面,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3337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307人,落实孤儿、困境儿童救助143人。残疾人政策落实方面,为符合条件的1560人办理了残疾人证,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303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47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1130例,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全覆盖。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彻底解决自来水“村通户不通”问题。
三、突出抓好项目规范提升。目前任城区共建有10个产业扶贫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145.2万元,每年预期收益77.19万元,覆盖贫困人口266户,带动每户每年增收2000元左右。一是做好前期项目的整改提升。对照省、市出台的50条“是否”的评估验收标准和33条红线问题,对2016—2019年度建设的14个产业项目进行全面整改,严格把控确权登记、运营管理、收益分配、公示公告四个关键环节,逐个项目“过筛子”进一步规范档案资料,确保资产确权到位、收益分配到户。14个产业项目,累计发放分红141.11万元,带动受益的贫困户户均年增收600元以上。按照市、区工作部署,回收2016—2019年度建设的10个注资类项目资金691.69万元,保证了产业扶贫项目投入资金的安全。对保留的4个建设类产业扶贫项目,开展项目现场环境卫生整治,确保项目现场整洁、资产齐全、标识清晰、运营正常、管理规范、监管到位。二是做好2020新项目的建设运营。为进一步实现长效收益带动贫困户增收,统筹运用往年项目收回资金和市级专项资金共889.75万元,投资建设2020年度6个项目。严格按照省定标准高规格编制实施方案,对2020年新建的6个项目,实行镇街党(工)委书记包保制度,签订责任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6个项目均已按期完工实现运营。
四、大力实施专项扶贫。在就业扶贫方面,累计开通精准扶贫就业直通车15车次,接送扶贫对象和就业困难人员430人次,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9万余元,组织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18场,促进扶贫对象就业55人,开发70个乡村精准扶贫公益性岗位。金融扶贫方面。实行“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多元化贷款模式,在帮助增收脱贫、提高扶贫成效上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2020年9月,共发放“富民生产贷”2800万元,带动320人次,年增收1500元;发放“富民农户贷”61万元,扶持13户贫困户创业。
五、开展扶贫工作群众满意度提升行动。一是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执行力。充分借助全区正在开展的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积极动员全区扶贫干部,提升宗旨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真正把扶贫工作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以贫困户满意、贫困群众精神状态转变为工作的初心,以优良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做好扶贫工作。开展帮扶责任人入户活动,准确掌握贫困户家庭情况和扶贫政策,及时帮助贫困户办理相关业务,真正实现用心、用力、用情帮扶,确保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扶贫工作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日活动,各镇街、各部门结合工作开展情况,积极筹备扶贫日各类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扶贫日活动开展情况,着力营造全社会了解、支持、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三是引导社会参与,共建大扶贫格局。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社会资源的积极作用,树立政策兜底为主、社会力量参与为辅的理念,形成社会共建扶贫工作的氛围。认真总结扶贫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事例、感动人物、扶贫公益活动等,尤其是贫困户自我发展、自我革新的鲜活事例,营造全区积极向上的社会正面舆论导向。
六、完善防贫工作机制建设。把辖区内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排查管控放在重要位置,把动态监测和防贫机制抓紧抓实,特别鳏寡孤独、残疾人等生活困难人员、特殊群体,各部门、各镇街认真排查,建立台账,对发现有返贫风险的群众,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加大救助力度,确保应保尽保,提前消除返贫隐患。
一、指导思想
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认真落实中、省、市、区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部署,以“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为基本要求,以“六个精准”(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为努力方向,以“五个一批”(产业培养扶持一批、能力提升就业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重大项目带动一批)为重点内容,整合资金资源,扎实推进贫困村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环保、卫生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农户创新创业,加快贫困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
二、工作内容
(一)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脱贫攻坚目标,制定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销号工作方案,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整合资源力量,补齐达标短板,确保如期完成剩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二)加强脱贫监测预警。对脱贫监测户和户边缘户适时开展监测,逐户制定巩固脱贫成果方案,定期分析情况,落实各项措施,加大帮扶(助)力度,确保稳定脱贫。定期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进行监测预警,每月摸排并建立监测台账,切实提高脱贫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常态化开展发生贫困人口和贫困边缘户摸底工作,将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对象,将贫困边缘户纳入帮助对象。
(三)扎实推进专项扶贫。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科学规划道路建设项目,根据退出村实际情况,分类别、分区域对脱贫人口、退出村开展差异化、精准化扶持。
(四)抓好住房安全保障。通过集中培训、集中组织的方式,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住房安全保障突出问题,对存在安全鉴定不准确、危房改造不彻底、住房功能不完善、偏房质量不安全、改造意愿不稳定等问题逐户制定措施,今年6月底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五)抓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全覆盖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饮用水保障情况,重点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量、水质是否达标,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对存在季节性缺水、水质不达标和已解决安全饮水问题的贫困人口又出现饮水困难的逐户制定措施,今年6月底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工作。
(六)抓好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加强排查贫困户各类政策落实情况,整合资源力量,及时对标整改。教育扶贫政策方面。继续落实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对因病、因残不能到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全面落实送教上门政策,确保贫困户家庭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落实省外就读学生资助、义务教育“三免一补”、贫困中高学生“雨露计划”等各类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学生资助实现应助尽助。健康扶贫政策方面。继续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政策,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十免四补助”和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确保县域内住院自付费用占比不超过10%。持续开展慢病认定,提高慢病政策知晓度,确保县域内慢病门诊个人自付费用占比不超过10%。完善贫困群众健康档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七)抓好数据质量核实核准。按照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录入要求,开展部分村数据质量剖析,抓好培训,采取大排查的组织方式和录入方式,全面摸清建档立卡和项目库建设数据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的问题,核实核准整改到位。加强数据统计监测,确系统数据、帮扶手册、明白卡与扶贫对象实际情况“四个一致”,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根据中、省安排部署,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普查,重点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获得帮扶、参与扶贫项目情况,村级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精准帮扶、资料归档等内容做好普查准备,做到脱贫攻坚过程清楚、结果真实,确保脱贫攻坚全面普查过关过硬。
(八)抓好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按照镇村申报需求、部门踏勘规划、会议集中审定程序,统筹安排扶贫道路建设项目。对扶贫道路项目顺排工序、倒排工期,坚持每月调度,落实主管部门一线指挥督战、实施单位一线主战推进机制,全面加快项目进度,严把项目质量。优化资金拨付和报账流程,健项目评审、竣工验收、财务决算机制,确保年度支出进度达到95%以上。
(九)抓好各类问题整改。抓好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和“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回头看发现问题彻底整改,抓好脱贫攻坚年度成效考核、巡视巡察督查、审计监察、绩效评价等各级反馈各类问题整改,梳理台账,落实措施,明确时限,逐条验收销号。
(十)严格驻村和结对帮扶管理。加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管理,对能力不能胜任、履职不合格及时调整召回,同时加强干部结对帮扶的动态管理,根据人员变化及时调整更新,确保所有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全覆盖。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局成立了精准扶贫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局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精准扶贫日常事务。
(二)强化责任落实。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责任,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协调抓,联系领导具体抓,驻村工作队一线抓,帮扶成员结对抓的工作格局。
(一)突出抓好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坚决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一是认真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二是严格规范征地程序和补偿标准,切实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三是配合有关部门严肃查处制售假劣农资问题,加大对区域性制假、售假及造成农民减产绝收等问题的行政问责力度。
(二)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进一步加大日常工作的督查力度。今年要以群众举报和媒体曝光问题为线索,分春、秋两季继续开展全区教育收费大检查;以治理“小金库”为重点,继续开展全区“收支两条线”大检查;以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开展全区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租赁收入和房产的清理登记工作;以切实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为重点,开展全区农民负担大检查和农资市场执法大检查;以资金监管为重点,开展社保资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检查;以巩固公路“三乱”治理成果为重点,开展涉路执法检查。
(三)紧紧围绕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着力解决卫生、教育、公路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1、以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为重点,结合国家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重点任务,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监督相关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实施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医疗器械的集中采购,大力推进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试行农村和城市社区药品零差价销售。二是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和城镇职工、居民医保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安全、使用合规。三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坚决查处各种乱加价、乱收费和开单提成等行为。
2、继续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力度,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切实履行投入和监管责任,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二是加强对办学收费行为的监管,严肃查处违规统一征订教辅材料或暗示诱导学生到特定书店购买教辅材料、开办有偿补习班、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违反“三限”(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政策,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等问题。
3、以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公路“三乱”治理成果。一是监督有关部门全面清理涉及交通和车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该取消的一律取消。二是严格规范上路执法人员执法管理行为,严禁以罚代纠,严禁没有上路执法权的部门上路执法。三是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确保车辆通行费免缴政策得到落实。严肃查处各种名目的公路“三乱”问题,遏制公路“三乱”纠而复生、重复反弹的现象。
(四)继续抓好“四项资金”监管工作,确保资金安全、有效。
1、加强社保基金监管。重点督促各地和相关单位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排查、防范资金运行中的风险和隐患;认真开展重点抽查和督察,严肃查处贪污、截留、挤占、挪用、骗取社保基金等违法违纪行为。
2、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进一步完善公积金管理机构内控机制,逐步实现对大额资金的实时监控;加大对各类违规资金的清理回收力度,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挤占、截留、挪用住房公积金等违法违纪问题;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提高使用效率。
3、加强救灾、扶贫资金监管。强化对各类救灾救济、扶贫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和财政监督,坚决纠正滞留、浪费、违规使用资金等问题,严肃查处贪污、挤占、挪用、骗取救灾、扶贫资金等行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确保资金安全、及时、公平、有效发放。
(五)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和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加强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各部门、各行业都要把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作为政风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和人民满意的政府部门活动,着力抓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探索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切实把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继续开展对基层站所和学校、医院的民主评议活动,大力倡导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逐步建立民主评议结果逐级报告和通报制度,并将评议结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部门绩效考核内容。建立和完善政风行风热线以政府为主导的责任机制、多种媒体互相配合的联动机制、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评价机制、不断创新的长效机制,促进政风行风热线工作质量有提高,运作更规范,解决问题更及时,人民群众更满意。
(六)以解决过多过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为重点,坚决做好清理和规范工作。继续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着力解决过多过滥问题。逐步建立健全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长效机制,坚决纠正和查处党政机关利用举办节庆活动铺张浪费、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等各种违规行为;切实做好“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巩固减轻企业负担等专项治理成果,防止反弹。
二、认真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
年纠风工作的职责分工是:
(一)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和纠正损害农民利益工作,由区农委牵头,区财政、国土资源、物价、教育、建委、水务、林业、人口计生、劳动保障、民政、工商、环保、交通、审计、监察等部门配合。
(二)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工作,由区卫生局牵头,区工商、物价、劳动保障、商务、监察等部门配合。
(三)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由区教育局牵头,区财政、物价、文化广播、农业、审计、监察等部门配合。
(四)巩固公路“三乱”治理成果工作,由区交通局牵头,区公安、林业、农业、水务、物价、监察等部门配合。
(五)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工作,分别由区劳动保障局、建委、扶贫办、民政局牵头,区发改委、财政、审计、农委、监察等部门配合。
(六)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由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牵头,监察局、纠风办组织实施。
爱岗敬业,责任意识较强。该同志以“有为则有位”的精神,做到爱岗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基层党建工作往往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在繁重的工作面前,他从无怨言,兢兢业业,亲力亲为,任劳任怨不惜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做好本职工作;作为组织科科长,他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部领导的参谋助手,并把党建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谋划、去思考、去推进,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上级组织部相关科室的充分肯定。作为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贫困村X镇X村“第一书记”,他能积极协助帮扶单位搞好脱贫攻坚工作,开展“XX”抓党建促扶贫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注重创新,组织协调能力较强。该同志注重创新党建亮点,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都较强。XX年担任组织科长以来,注重与上级组织部门及兄弟县(市)组织部门的学习交流、沟通联系,总结提高。近年来,该同志先后参与X年、X年和X年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负责的总结、汇报等材料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好评。同时,该同志善于提炼、探索创新,打造了不少党建亮点,为不断提升全市党建工作水平付出了辛勤的汗水。XX年省委实施“书记项目”以来,该市每年的“书记项目”都列入省委和X市委组织部“书记项目”库。如XX工程、推行流动党员“XX”工作机制等“书记项目”入选了省委组织部“书记项目”库;XX党建工作被列为X市党建示范点创建对象,并打造了一批省、XX市党建示范点。
热心指导,文字功底扎实。该同志作为组织科长,他统筹安排分工,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努力做好传帮带,热心指导下属提高文稿撰写质量,得到了年轻同志和上级组织部门相关科室的好评。该同志在工作中,能认真整理提炼基层党建实践中的经验做法,并形成组工调研文章。如负责执笔的“XX”入选X省党建研究会X年度重点课题,被评为自选课题一等奖;撰写的《X》等被《X党建》采用。X年至今,该同志撰写反映党建调研文章和信息被各级采用X多篇(条),多次被XX各级组织部门评为“组工通讯优秀通讯员”“组工宣传标兵”和“优秀调研信息员”等称号。
廉洁自律,自我约束严格。该同志严格约束自我,把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作为修身做人、用权律己、干事创业的标尺,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做到不触红线、不越底线、不碰高压线,自觉将“三严三实”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带好头、做好榜样,以实际行动维护干部形象,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主要不足:XX。
根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强化中学生思想行为责任感,引导学生养成爱学习、守规矩、懂感恩的良好习惯,培养和增强学生优秀品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领导小组
组 长: 彭 锋
副组长: 周明祥
成 员:王名庆 刘良文 刘云贵 陶红霞 各班班主任
三、主要内容
市县调考、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在即,我们将5月定为“责任感教育”活动月。责任感教育包括岗位目标教育、惜时教育、激励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四大部分。以岗位目标教育为“责任感教育”的切入点,以惜时教育为“责任感教育”的保障,以“激励教育”为“责任感教育” 的主要方式,以习惯养成为“责任感教育”的落脚点。
四、活动安排
(一)岗位目标教育(5月4日----5月10日)
1、以五四青年节为契机宣传教育:中学生的责任
(1)政治处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部署班级责任感教育与培养工作。
(2)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调整分工,强化工作责任感。
(3)分板块召开学生会,指出责任感缺失的表现及规范努力的方向:
刘良文负责召开4栋学生会议
刘云贵负责召开通学生会议
陶红霞负责召开1、2栋学生会议
(4) 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加强责任感教育: 总结得失利弊,强调过硬措施。(班主任手册,刘良文主任负责)
2、制定班级学生岗位责任制目标及强化措施
(1)班主任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奋斗目标及强化措施(安全、纪律、品德、学风等方面)并概括为本班班训由班长负责交政治处陶红霞。
(2)政治处开辟橱窗展示各班班训。(陶红霞负责)
(3)各班班委会安排记载上课自习迟到缺席请假学生名单等情况,由班长交政治处。班级记载的具体事实不作为班级评分的依据。但要实事求是,记载情况与政治处检查情况严重不符,予以严厉处罚。(刘云贵负责)。
(4)政治处检查各班目标及强化措施落实情况。突出四方面
安全目标:无安全隐患、无偷窃失盗等;
纪律目标:无翻墙上网、无打架斗殴等;
品德目标:无损人利己、无乱丢乱扔等;
学风目标:无顶撞老师、无逃课辍学等。
(除了乱丢乱扔、请假销假和逃课辍学等情况由刘云贵主任负责组织检查记载外,所有项目主要由政治处政工值日员检查记载)
(5)综合评价各班岗位目标教育与实施情况,总结表彰优胜班级。(政治处情况汇总,刘良文负责)
(二)惜时教育(5月11日----5月17日)
1、惜时恳谈:政治处召集上周责任得失典型学生恳谈会。
2、惜时要求:在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的基础上,政治处对几个关键时段作出特别规定。
(1)每天上第一节晚自习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
(2)每天午睡和晚就寝提前5分钟进入寝室。
3、惜时教育:责任告诉我们:不能逃避现实,只能勇于担当。岗位责任目标要靠珍惜时间才能落实。班主任利用有利时机进行惜时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作息时间,严格按照政治处关键时段特别规定办事。(班主任手册,刘良文负责)
4、惜时宣誓:要求各班班委会研究写出本班班级誓言,并利用一个专门时间,班长领誓,全班学生举起右拳进行宣誓(学生会检查)。
5、惜时管理:
(1)班级誓言全班同学签名后由班长交政治处陶红霞。
(2)各班班委会负责安排记载遵纪守规情况并评选出遵纪守规优秀同学2名由班长交政治处。班级记载的具体事实不作为班级评分的依据。但要实事求是,记载情况与政治处检查情况严重不符,予以严厉处罚。(刘云贵负责)
(3)政治处跟踪督查和突袭检查。重点检查和追究的是
午就寝迟到(要求提前5分钟);晚就寝迟到(要求提前5分钟);就寝吵闹或缺席等。(政工人员按就寝区域检查)
翻墙上网;早自习下午第一节上课迟到;晚自习第一节迟到(提前5分钟);不经请假出校门、通学生违规等 (政工值日安排检查)
(4)政治处总结表彰优胜班级,总结表彰优秀学生,做到学有榜样。(政治处情况汇总,刘良文负责)
(三)激励教育(5月18日----5月24日)
1、榜样激励:各班团支部负责将上周优胜班级和优秀学生之典型事迹写成广播稿由团支部书记交校园之声广播站大力宣传。(团委会检查并评出等级)
2、竞争激励:班级之间、小组之间、同学之间要有挑战和应战,形成竞争氛围。后劲赶先进,先进更先进,全班齐头并进。各班团支部负责写出本班挑战书或应战书,团支部书记利用恰当时间在全班宣读、激励竞争并交广播站广播宣传(团委会检查)。
3、教师激励:班主任老师每天做到“三个一”,即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鼓励学生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心。对学生既鼓励又提醒,防止情绪不稳定。对学生要多关爱,要多找他们的长处,多表扬,鼓励他们奋进。(班主任手册,刘良文负责)
4、自我激励: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生活在自信的氛围里。
(1)政治处发放资料:自我激励100条(供参考)
(2)各班团支部书记负责安排每天在黑板上写上自我激励语一条(团委会检查)
(3)各班团支部选择或自创一条以上适合本班且同学认可的最有感召力的激励语作为本班的座右铭并由团支部书记交政治处陶红霞。
5、评价激励:
(1)班主任总结评价本班管理教育情况。谈谈班风有什么进步,形成了哪些班级管理特色,有哪些人所不知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要有具体事例并组织成文由团支部书记负责交政治处评出等级(陶红霞负责)。
(2)各班班委会安排记载那些不利于班风建设的迟到缺席等违纪违规情况由班长交政治处刘云贵。
(3)政治处检查各班班风情况。好的班风特别注重五有
有科学富有活力的舆论导向----不反感、不逃避、不懈气等;
有严明的纪律----无翻墙上网、无打架斗殴、无打牌赌博等;
有安全整洁和谐的环境----无安全隐患、无偷窃失盗、无乱丢乱扔等
有浓厚的学习气氛----无顶撞老师、无逃课辍学、无违规课堂等
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扶贫助困积极、公益活动积极、团结凝聚积极等
(4)评教议教。
政治处对照班风5方面要求针对各班班级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评出等级。(刘云贵负责)
(5)政治处综合评价,总结表彰优胜班级。(政治处情况汇总,刘良文负责)
(四)习惯养成教育(5月25日----5月31日)
1、班风开道:各班根据《中学生守则》,结合本班班级管理特色,提炼出具有本班模式的“班风”。由团支部书记负责交政治处陶红霞。
2、习惯教育: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能载着你走向成功,也能驮着你滑向失败。你想成功吗?那就及早培养有利于成功的好习惯。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35岁以前养成的习惯决定着你是否成功。(班主任手册 刘良文负责)
3、自我找茬:班委会组织同学对照本班班风要求找出班上还存在哪些不良习惯,研究出改正措施和落实办法。由班长交政治处陶红霞。
4、习惯养成:
(1)各班班委会对本班仍然存在的迟到早退缺席等不良习惯详细记载,由班长交政治处刘云贵。
(2)政治处加强日常规范的检查。强调五大好习惯
负责: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忠、孝、信。
守规:遵纪守法,规范秩序,安全行为,明辨是非。
关爱:关爱生命,关爱自己他人和环境,扶贫助困。
礼让:礼貌,谦让,宽容,团结合作,关系和谐。
上进:进取,认真,严格,自信,创新,重视奋斗过程。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雷锋精神,践行“行胜于言”理念,要积极宣传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工作要求,让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把握主线、聚焦重点、结合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得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学得全面、学得深入、学得辩证、学得实在。进一步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科学化、制度化、专业化发展,根据本单位愿者服务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和谐城关镇建设做出贡献。
二、志愿活动原则
(一)公益性原则:志愿服务活动是志愿者自愿为群众提供的公益,不收取任何报酬,是出于人文关怀和博大爱心而付出的无私奉献。
(二)实效性原则: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要从志愿者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条件,把自愿者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把群众的需求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注重服务质量和效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三)规范性原则:参加服务队的志愿者要在志愿服务队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并每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后相关应征材料报到局党建办。
三、主要措施
(一)明确参加对象
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的对象是全体干部职工,重点是党员和领导干部。
(二)把握志愿服务活动内容
1、关爱老人。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每位志愿者走访两到三户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困难老人,开展精神慰藉、家政服务、陪同就医、保健指导。
2、环境整治。组织志愿者对辖区内的垃圾、杂草、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清理,并宣传大家都来维护小区环境,不要在墙面上乱涂乱画,乱扔垃圾。
3、节假日送爱心。志愿者对结亲户,关爱对象进行节日慰问,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让他们感受节日的气氛。
4、法制、安全警示教育。在本单位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讲座。
5、结对帮扶。志愿者结合扶贫工作,对贫困家庭实行走访慰问,和他们聊天、谈心,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问题。
6、植树活动。在植树节时组织志愿者开展植树活动,为改善温室效应做贡献,倡导大家保护环境。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单位要把志愿服务活动列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作为年底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做好宣传发动,动员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二)做好志愿者日常管理。志愿者服务队每次服务活动后,要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虚心接受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总结服务开展情况。相关应征材料报到住建局党建办。
(三)营造活动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宣传途径,大力宣传在志愿者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个人,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参与的自觉性,扩大城关镇志愿者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
(四)加强督查考核,确保任务落实。所有党员干部以及下属单位要按照方案活动的要求,抓好落实。局党史办将对各下属单位活动开展情况,采取全面检查、重点督查、随机抽查等监督考核,并对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工资。
一、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快建立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
把农村公共品纳入财政负担范畴。加大转移支付,筹集资金重点保障乡村两级运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优抚、五保户供养、计划生育等方面支出。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乡村基层组织职能转换和机构调整工作,加大并村并组工作力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和管理方式,认真研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继续做好乡村债务化解工作。
二、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要继续推进农村“五项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发展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加快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提高产业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方面,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农业节本增效。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把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工作与解决“三农”问题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
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建立支持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稳定投入机制,并创新支持方式,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投工投劳,财政在材料等方面给予适当补贴。同时,筹资用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保安工程。二是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建设县际、县乡公路。三是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将土地出让平均收益的15%专项用于土地开发。四是支持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建设沼气池,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五是严格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加强农村集体土地和征地款管理,解决征地后农民生活保障的问题。六是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林补贴制度,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加大对困难乡镇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较困难乡镇财源建设,同时支持扶贫开发,引导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计划,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以村级扶贫规划为载体,以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投入为核心,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开发。以剩余劳动力转移为重点,整合资金、整合力量集中投人,整村实现扶贫规划目标。同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和产业化建设引导性扶持,重点扶持产值达到一定规模的扶贫龙头企业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工作。切实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帮助进城务工农民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增强农民进城的素质能力。要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实施“阳光工程”,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积极创新财政补助方式,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益。
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要真正落实中央提出的把农村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真正实现政府办农村义务教育,必须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中央和省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市县财政也要积极努力。要加快步伐,对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人人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关键词:参与式扶贫;运行机制;层次分析;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2-0094-06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农村扶贫政策经过两次大的调整,第一次是1994年提出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第二次是2001年制定和实施了《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总体而言,农村扶贫的主要政策包括:满足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扶贫双重目标、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的开发式扶贫、采用区域瞄准方式和推动政府主导下的全社会扶贫,其中,政府主导是我国传统扶贫政策的主要特点之一。近年来,国际通行的“参与式”农村扶贫模式因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化、规范化的实践程序和明显的扶贫效果,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建设以及向穷人赋权观念的引入,我国也正在将参与式发展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在扶贫工作中加以运用和推广。目前,各地正在以贫困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在扶贫开发项目的选择、设计和实施中,充分发挥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以此来提高项目设计的针对性、实施的成功率和效果的持续性。参与式扶贫开发的实施效果及具体项目经济效益情况是各级项目管理者及实施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影响项目农户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强扶贫活动中的统计、监测和评估,对现行的参与式农村扶贫模式进行绩效分析。
2.参与式扶贫模式的特征
“参与式”扶贫是指政府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以贫困村为平台,为贫困农户创造表达意愿的机会,赋予贫困农户知情权和监督权,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发动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过程,从而提高贫困农户自主脱贫、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2.1 参与式扶贫的理论来源
参与式扶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扶贫方法,其核心是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外来的施援方与当地贫困人口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参与式扶贫是“参与式发展”理论被用于农村扶贫工作而形成的一种扶贫模式,“参与式发展”最初由美国康乃尔大学的Norman Uphoff教授最早提出,他认为:发展对象不仅要执行发展,还要作为受益方参与监测和评价。这个思路引申出了“参与式计划监测与评价体系”,当这种方法的理念和实施程序被扶贫实践所采纳,就成为提高扶贫效果的有效手段,我们将之称为参与式扶贫模式。
2.2 参与式扶贫的方法和步骤
开展参与式扶贫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是采用参与式村级扶贫规划,在确定目标贫困村后,参与式扶贫的实施主要有以下两个步骤:
2.2.1 贫困村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编制过程。具体程序依次包括:①贫困村基本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实地考察、关键人物访谈等参与式工具,了解基本村情,内容主要包括贫困村的自然地理状况、人口、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状况;② 村级扶贫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分析。摸清贫困村基本村情以后,需要对贫困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首先,由农民代表利用贫困树等工具列出经济发展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依据轻重缓急对这些问题进行排序;然后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以此来作为选择扶贫项目的依据;③扶贫开发项目的确定。针对分析得出的贫困问题,需要选择扶贫开发的项目来解决贫困问题。在尊重村民发展愿望的基础上,利用当地已有的农业技术和成功经验,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初步形成可能的项目内容。最后,在当地技术人员的协助下,采用优势劣势分析法(SWOT),从资金需求量、技术的可操作性以及环保等各个角度对农民提出的这些项目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经过详细的筛选与分析,最终确定村级扶贫项目的内容;④明确村级扶贫项目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在确定具体的扶贫项目之后,需要确定谁来参与各个扶贫项目的实施,谁有权从扶贫项目的实施中获得收益。基本的做法是由村民选举产生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各子项目能力建设小组,并根据贫困户的贫困程度和其自身的条件确定项目农户;⑤明确项目的实施细则。由技术指导人员通过召开村民研讨会,根据村民已掌握的技能技术,在征求村民同意的基础上,就各个项目的实施细则作出部署;⑥根据以上步骤,编制贫困村村级扶贫规划,形成文本规划。
2.2.2 贫困村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实施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项目的实施:对于需要投工投劳的项目以“以工代赈”的方式实施,对于没有能力完成的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对于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由扶贫部门安排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②物资的采购:由乡上统一按项目采购计划采购物资,下发到村上由各项目的能力建设小组组织实施;③资金的运行和管理:在县扶贫办设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储存、封闭运行,采用世界银行的报账方式进行;④项目检查和验收:项目实施小组和各能力建设小组负责项目的检查和验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对于达不到技术标准的,验收组有权责令返工,并提出补救措施。
2.3 参与式扶贫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有益创新
我国的扶贫任务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目标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外界扶持和帮助提高参与群体的发展能力,赋予发展群体更多的参与机会,使这些群体逐渐走上自我觉醒、自我提高的道路,最终彻底摆脱贫困。实践证明,参与式方法基本体现了这种要求,是我国扶贫模式的有益创新:一是扶贫理念的创新。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扶贫的重点也从救济、救助、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开始逐步转向培养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二是扶贫主体的创新。传统的扶贫开发模式缺乏贫困人口必要的参与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使得扶贫在形式上演化为政府包办,“参与式整村推进”则突出了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贫困人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扶贫效率;三是扶贫方式的创新,与传统自上而下的扶贫方式相比,“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则采用的是自下而上扶贫方式,由贫困人口和专家共同参与项目的选择;四是扶贫项目的创新。项目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产业、基础设施和收入,而且还涵盖了民主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村容村貌的建设等其他方面;五是资金管理体制的创新。采用设立资金专户的方式,对所有进入专户的资金实行专户储存、封闭运行,所有项目的实施全部借鉴世界银行的报账方式进行,保证了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增强了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
3.参与式扶贫模式的运作机制
3.1 贫困人口的参与机制
高效率的扶贫开发需要贫困人口在各个方面的积极参与,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要发挥主导作用,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就提供了贫困人口全面参与机制:
首先,在扶贫项目的选择上,由村民、外来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根据轻重缓急对这些问题进行排序,作为确定发展项目内容的依据,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以当地现有资源和已有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确定项目内容;
其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村民选举产生的项目实施小组和能力建设小组在村党支部的同意领导下代表村民行使参与权,全面负责组织项目农合参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并通过召集村民代表参与制定适合本村发展实际、规模适度、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对项目资金作出统筹安排,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验收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
此外,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每一环节在事前都要由各能力建设小组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事后发榜公布,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
3.2 有效的扶贫资金管理模式
现行的农村扶贫投入除财政扶贫资金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为无偿投入外,其他的均为扶贫贴息贷款和自筹资金。筹集渠道少,资金相对分散对扶贫资金的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让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是农村扶贫的难题之一。借鉴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先进的扶贫资金管理经验,经过多年的实践,参与式扶贫开发总结出一套有效的资金管理模式:
首先,采用资金捆绑投入制。将财政扶贫资金、世行贷款资金和各部门对口扶持的配套资金捆绑使用,统一规划,并建立资金专户,对所有进入专户的资金实行专户储存,封闭管理。有效地降低了扶贫资金被挪用、漏出的几率;
其次,在扶贫资金的发放过程中实行部分垫付制。在各乡工作站设立分账户,由县、乡、村共同按照实施项目的需要采购招标、签订项目实施协议书,并且由实施责任单位向县扶贫办提交资金申请报告,县扶贫办审查通过后,从专户中向实施单位借给20%~30%的资金,使用预拨和自筹的资金,在技术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按照要求和规定实施项目。启动垫付实施项目,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解决了项目资金到位迟的问题。
第三,推行扶贫资金报账制、公示制和备案制,确保扶贫资金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各省、区必须提前制定并报送扶贫资金使用计划,防止随意改变资金使用计划和挤占挪用扶贫资金此类情况的发生;所有使用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省、区、市都要在当地报纸上公布扶贫资金分配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项目完成或竣工验收后,凭培训、招标采购、验收等过程中形成的支持性证明材料和票据,经过村民代表签字,乡政府审核,由县扶贫办审核报账。并由村实施小组向村民公示每个项目的投工投劳、项目资金的使用及工程预、决算情况,同时进行资金移交和后续管理工作。
第四,建立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制,将扶贫资金的分配与各个项目的扶贫效果结合起来。建立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跟踪监测网络,对每笔扶贫资金的流向、数量、拨付进度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测。
实践证明,上述举措较好地完善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机制,取得了较好效果。
3.3 完善的村级扶贫规划制度
参与式整村推进是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以贫困村完善的村级规划为依托,以贫困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首先,村级扶贫规划的内容以发展经济和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为中心,力求山、水、田、路综合治理,坚持教育、文化、卫生、精神文明共同发展。项目的内容不仅涉及到群众生活中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问题,如饮水、交通、通讯等问题,而且涉及文化建设、民主建设等事关农民长远利益的内容;
其次,村级扶贫规划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整个村级扶贫规划的目标定位,到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具体到项目的实施细则,村级扶贫规划都是以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为主线的,建立了一套能有效发挥贫困人口主体作用的参与机制。贫困人口可以通过有效渠道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并参与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增强了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功能,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第三,村级扶贫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是紧密结合的。贫困地区是新农村建设最难啃的“骨头”,村级规划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而产生的,通过调整、充实贫困村的村级规划,使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目标和要求与新农村建设要求对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3.4 政府主导下的一体化服务机制
我国传统的扶贫开发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政府主导,政府在扶贫活动中不仅负责政策的制定,还主导了资源的筹集和分配,甚至扶贫项目的选择。政府的过度主导过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是由于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所导致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参与式扶贫开发由于将贫困人口定位于反贫困主体,政府的主导程度有所降低,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转变。
首先,技术服务。围绕项目和农户的需求,由扶贫办协调,组织省、市、县、乡技术服务单位,对村实施小组、能力建设小组、项目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为项目农户引进、推广先进、适用、实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通过培训、指导、示范、推广和应用提高了项目实施效果;
其次,部门的对口扶持。作为各级扶贫领导小组的成员,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教育和卫生等各个部门除了需要负责贫困地区的相关事业的发展外,还要直接参与相关扶贫项目的实施。例如,较大的和技术性强的项目主要由乡政府的业务部门组织施工。
第三,为了提高扶贫效率,防止扶贫资源被浪费或挪用,政府必须加强扶贫活动中的统计、监测和评估活动,协调各部门的扶贫活动。
3.5 政府和市场互补的开发机制
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应当统一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中。由于环境和条件的缺陷,贫困地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一种劣势地位,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扶贫开发工作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扶贫效果,所以,还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发挥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区分二者作用范围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相互补充的机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面向市场需要,发展高效益有竞争力的产业。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主动地弥补市场的缺陷,筹集必要资金,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满足贫困地区的公共需要,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抓好信息、科技、销售、融资等各种服务工作。真正发挥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职能,解决好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
3.6 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扶贫任务任重而道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贫困是贫困人口能力低下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对于已经脱贫的人口,在受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不利影响时,随时都有面临返贫的危险。对待这部分自身缺乏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仅仅采用常规的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扶贫开发模式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首先为其按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提供其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使其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如何有效地开发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源,是能否有效地帮助其脱贫的关键,也是参与式扶贫模式的关注重点。
首先,注重项目的后续管理。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脱贫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寻找合适的发展项目,以及有了项目后如何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扶贫项目对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带动作用与项目的受益期的长短有关,项目的可持续性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情况有关系,项目的验收完毕并不意味着项目管理工作的结束,而应该本着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后续管理。参与式扶贫模式不仅注重扶贫项目的前期实施过程,而且注重扶贫项目的后续管理,坚持实施与管理并重,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对已有的养殖业、经济果林进行改造,增强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注重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传统以自然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扶贫战略,往往因为人的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而出现不可持续的状态,限制了扶贫开发预期效果的取得。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强调贫困人口的社会发展实际上是贫困人口人力资源开发的三个方面,即贫困人口的健康保障是其体能得以保持并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是使其智能得以开发的有效途径,而各种技术培训则会提高其技能。参与式扶贫通过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参与式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发展后劲。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部分,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扶贫开发的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经济意义上的脱贫致富,而应该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各个方面,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局面。参与式扶贫开发着眼于贫困村、贫困人口的长远利益,结合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不以环境为代价进行经济建设,为贫困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参与式扶贫开发的绩效评价方法
农村扶贫开发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综合开发过程。评价一种扶贫开发模式的扶贫绩效,不仅从宏观上考察整个扶贫开发过程在目标区域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绩,而且要具体到微观层面,考察贫困村、贫困人口从贫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所得到的经济实惠;不仅要从量上考察扶贫项目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考察扶贫项目给贫困农户带来经济上的实惠,而且要考察扶贫开发过程在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甚至扶贫开发给贫困人口带来的精神面貌的变化。因此,对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的绩效评价应该是全方位的评估,在选用技术方法上也应该构成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技术方法体系,不仅要体现扶贫开发所取得经济效益,还要体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协调性,所以只有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构建出一套科学全面的技术方法体系,实现扶贫的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样才能对参与式扶贫开发的绩效做出尽可能客观的评价,才能给我国政府扶贫开发的绩效评估技术方法体系选择和构建过程提供有效信息,提高政府对于扶贫开发存在问题的诊断能力。本文建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参与式扶贫模式的绩效进行评价。
4.1 层次分析法原理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ng,AHP)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第教授(T.L.Saaty)提出的,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排序的原理,具体可描述为:层次分析法首先将决策或评价的问题看做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大系统,而且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制约的,这些因素可以按照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排成从高到低的若干层次,这种排序的过程叫做构造递阶层次结构。然后请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对各因素两两比较重要性,再利用数学方法,对各因素层层排序,最后对排序结果进行优化分析,辅助进行决策和评价。它的主要特点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出来并进行科学处理,因此,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参与式扶贫模式进行绩效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较准确地反映参与式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2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参与式扶贫绩效评价的步骤
4.2.1 因子选择和构造递阶层次结构
应用AHP分析决策问题时,首先要明确影响问题结果的因子,因子的选择要遵循指标选择的一般性原则:重要性、可测性 、可控性和关联性。按各个因子属性的不同、实现功能的差异,将系统分为几个等级层次,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递阶结构。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的层次数不受限制。每一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以贫困村为单元,根据参与式扶贫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以及对贫困人口的行为方式影响,对参与式扶贫模式的绩效分析要从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村民能力建设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参与式扶贫开发绩效评价指标层次如表1所示:
4.2.2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在层次分析中会用到大量的原始统计数据,这些统计数据大多情况下不属于同一层次,显然不能将这些原始数据同时作为分析数据,但往往需要同时考虑这些统计指标,所以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正规化方法,即把数值标准化到0~1的范围内,具体公式如下:
对于正面指标Cij CCij =100%•(Cij -Cjmin)/(Cjmax-Cjmin)
对于负面指标Cij CCij =100%•(Cjmax-Cij)/(Cjmax-Cjmin)
其中:Cij为指标转换后的标准化值,CCij为指标转换前的原值,Cjmax为指标中的最大值,Cjmin为指标中的最小值。
4.2.3 进行层次排序,确定因子的权重
层次结构反映了因子之间的关系,但各个层次对于研究目标的重要性不同,各个层次中的各个因子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相同。首先要确定各个层次重要性的大小,并以此对各个层次进行排序。在确定影响某因素的诸因子在该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这些比重常常不易定量化。此外,当因子的个数较多时,常常会因考虑不周全、顾此失彼而使决策者提出与他实际认为的重要性程度不相一致的数据,甚至有可能提出一组隐含矛盾的数据。对于如何确定各个因子的权重,可以采取对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成对比较矩阵的办法来确定各个层次中每个因子的权重,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
4.2.4 计算各类指标值
各项指标值:Kij=aijCij,aij为第i类第j项指标权重系数,
各类指标值:Ki=∑i=1WiKij,Wi为第i类指标权重系数。
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先采用多因子分析法,首先确定影响目标贫困村可持续综合发展能力的各个因子,再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因子的权重值,然后用各因子分值乘以权重再加总,得出单项指标的具体得分,这样,就可以客观评价参与式扶贫开发在贫困村的实践绩效。
5.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绩效综述
在总结“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新的纲要强调了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应该采取参与式扶贫、以村为单位进行农村扶贫综合开发。为了加快实现纲要目标,在各地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全国范围全面展开了以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为切入点的参与式扶贫工作,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已有4.51万个贫困村初步完成参与式村级扶贫规划,“十一五”期间扩展到全部14.18万个贫困村。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实施结果报告,参与式扶贫开发已经在全国有了很好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5.1 贫困程度稳定降低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发生率持续减少,贫困人口由2000年底的3200万减少到2006年的2148万人,贫困发生率也由2000年的3. 4%下降到2006年的2. 3%。200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78万人,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以来减贫速度最快的一年。
5.2 贫困村的收入明显提高
尽管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与非贫困村农民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有些地方还存在扩大的趋势,但总体来说,贫困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2002~2004年,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11. 55%,比同期全国人均纯收入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高4个百分点。而且,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贫困村的收入结构也不断优化,其中,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大,收入结构的合理化是保证农民收入稳定的条件之一。
5.3 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继续改善
与其他扶贫开发模式相同,参与式扶贫开发也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扶贫开发工作的突破口,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入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并且整合各方资源,采用集中投入实施基础设施项目的方法,解决了多年来贫困村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的“顽疾”,如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本解决了贫困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看电视难等问题。除此而外,许多贫困村还开展了以改水、改路、改沟、改厕、改圈和家园美化
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使得贫困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大为改观。
5.4 贫困村的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参与式扶贫开发通常采用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即“参与式整村推进”。该模式是一项综合性扶贫工程,它以村级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建设内容上以发展经济和增加贫困人口的收人为中心,力求经济、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各贫困村都把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事业作为整村推进的重要任务,大力开展教育、卫生、科技文化扶贫“三下乡”活动,使得贫困村相关的社会和人类发展指标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村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对文娱活动的支出以及身体健康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学龄儿童失学率、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比例、非健康状态人数比例等项指标都在下降。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5.5 农户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
通过参与机制的设计,参与式扶贫将项目的实施效果和收益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项目选择符合当地实际,项目进展顺利,就会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农民也就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正是这种利益上的紧密相关性,使得农民把发展项目当作自己的事情,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在实施基础设施时,农民自己组织投工投劳;在施工中遇到技术问题,农民主动寻求技术人员的帮助;遇到项目资金不足,农民甚至自己筹资。这种“主人翁”精神正是保证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取得胜利的动力源泉。
5.6 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参与式扶贫开发的过程中,从项目的选择、实施到项目的跟踪管理,农民都有充分的参与权,从而能熟悉整个项目的运作,并能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对自身发展项目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以甘肃省徽县麻安村的养殖业为例,养殖业能力建设小组组织项目农户参观学习了附近比较先进的养殖技能,然后在本村进行示范性圈舍改造和良种引进,经过推广,除已经确定的项目农户外,非项目农户也自筹资金开始养殖。经过三年的发展,养殖业在麻安村已具规模。而且,部分农民开始发展与养殖业相关的配套产业。而且,通过共同参与项目的运作,农户之间增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遇到共同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最后发展成为各种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解决生产中的原料、生产和销售问题。以前是农民自己找市场,现在是市场找农民,农民在市场上的谈判能力不断增强。
6.参与式扶贫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为一种全新的扶贫年开发模式,参与式扶贫模式以其先进的扶贫理念和规范的操作程序为现阶段的农村扶贫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贫困地区早日脱贫致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可贵的经验,为我国今后的反贫困行动指明了方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的贯彻执行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很多地方的参与机制仅仅流于形式,农民尤其贫困人口所应该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并没有真正实现;而且,由于参与式扶贫开发以农民为主体,政府参与角色由传统的“主导者”向现在的“协助者”转换,并不存在明显的利益分割机制,这种角色和职能的转换,使得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贫困人口之间产生了利益上的不一致性,导致有些地方政府在推行参与式扶贫模式时不能深入执行中央政府的扶贫政策,影响了参与式扶贫模式的实际效果。鉴于上述不足,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参与式扶贫模式,使其真正做到“扶真贫”和“真扶贫”。
基金项目:西北师范大学第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基金项目“新农村建设与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对接研究”(项目编号:NWNU―KJCXGC―03―1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全省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简介[R].2003.
[2]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张宏.欠发达地区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7,(06).
[4]龚冰.中国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策略与效果评价[J].学术论坛,2007,(11).
[5]王国良.中国扶贫政策――趋势与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双扶贫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4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对校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和引导作用,虽不同于社会工作者对受助对象的帮助、治疗和预防,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对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开展有许多启发意义,其目标是在充分利用好国家各项关于高校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将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与贫困生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问题,保障学业的顺利完成,也帮助贫困生做好心理建设,从而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
然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国家不断加大高职院校资助政策的力度,大学生贫困人群也越来越多地受益于国家资助政策,但是国家资助政策的扶持对象范围、资助周期有限,不能顾及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工作的范畴也应包括贫困生资助教育工作。因其本质都是为了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促进人与环境、社会的和谐。
1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现状
1.1 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落差大
高校资助体系涵盖了奖、助、贷、勤、减、免、补等资助政策。由于各高校对政策的解读不一致,体系理论落实不统一,导致资助体系出现各高校自成一家,相对不完善,资助效果也不明显。一方面,国家资助体系中的奖、助学金的资助面相对比较窄;另一方面,高校自身能够提供的奖、助学金十分有限,这样就造成了,体系看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却“空无一物”,无法落实,因此,“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诉求在高职院校资助中显得异常强烈。高职院校资助体系的设计与实际操作之间有很大的落差,这些都需要克服。
1.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体系:不科学
全国省、市和高校相继出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办法。一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一份贫困证明、一份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表,三份材料齐全,基本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再通过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分为特别困难和一般困难。其中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家庭经济困难证明都需要盖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村委、街道或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公章。但是大多数家庭情况调查表格或证明的填写都是学生自己填写,相关负责部门盖章,而具体内容相关负责部门是否进行了核查,高职院校无从得知。因此,对这样一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的真实性,笔者持怀疑的态度。
1.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忽视
经济层面的差距,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带来了心理层面的负担。其要么是一定程度的自卑,要么是一定程度的自傲,要么是一定程度的自尊感极强,要么是一定程度的神经敏感,带来的后果就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极度伪装自我,不敢流露心迹,交际圈窄,不愿意“抛头露面”,情绪化严重等。而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往往忽视了这类心理问题,大张旗鼓地进行资助,伤害部分贫困生的敏感心理,挫伤了一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导致有些学生即便得到了资助,仍然不懂得感恩学校和国家,反倒有一定的仇视心理,仇视周围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学生矛盾问题。
2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双贫”
2.1 经济贫困
高职院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大学生总人数不断增加,贫困生人数也不断上涨,导致贫困问题日益突出。且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占据其中的大部分。究其原因,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几点。
(1)低收入。造成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劳动力少,经济来源单一,家庭总收入低,导致无法承担学生基本的生活费、学费。这部分学生的家庭构成基本分为:单亲家庭、多子女家庭、无谋生特长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同时失去工作家庭、主要靠耕种为收入的农村家庭、突遭天灾人祸或家长失去劳动能力的家庭、文化水平低的家庭、以打工为主的家庭等。总结来看,这些学生家庭的经济来源单一、途径十分有限;要么很不稳定;要么是收入来源脆弱。带来的问题就是尽管已节衣缩食,但仍难以缴付高昂的学费。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经济困难。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带来了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有些学生生活在西部地区、革命老区等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他们来到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上学,导致无法承担所在学校高昂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这也是在校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
2.2 心理贫困
高职院校大学生经济困难是表象,深层次进行追究,发现心理贫瘠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2.2.1 失信现象
完善的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缓解了资金的压力,也扩大了受助大学生的覆盖面;另一方面,无形中也造成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按时还款、不守信、欺骗等失信现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尤其是新生入校后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2.2.2 依赖心理
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是奖、贷、助、勤、补、减、缓等资助政策,但是其中却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有偿的,另一种是无偿的,这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不劳而获,倾向于无偿的资助体系,对申请助学金、学费减免、医疗补助等政策热情高涨,而对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望而却步,甚至表现出排斥的心理。因为他们习惯了“搭免费便车”的依赖心理,不愿意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经济的改善,更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贫困,靠自我的能力去度^经济的难关,这种依赖外界直接物质帮助的心理,对大学生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2.2.3 自卑心理
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心理方面承受着比正常学生更大的压力,一方面有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还有生活的经济压力,更有甚者,还承受着人际交往的压力。这就造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卑心理。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的人际交往,都表现出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不敢积极主动发言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仅仅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更重要的心理问题并未涉及,需要更多的心理疏导来完善高校资助体系。
3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双扶贫”
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有完整的资助体系,对贫困学生的“双扶贫”要从以下几点进行。
3.1 经济扶贫
3.1.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体系要科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资助工作的开端,没有一个好的开始,就无法达到最终资助的完善。而认定体系既需要一个基本的指标,作为判断的依据,同时要根据各地区、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不可直接死搬硬套。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体系,既要有科学的标准,又要具备可操作性,这样认定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并得到完善。
3.1.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要完善
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内容丰富,但国家助学贷款与一般资助形式却不相同。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有偿的资助,它能提高大学生自力更生和独立的经济意识,也能强化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增强其信用度。国外越来越多的成功经验体现出,国家助学贷款对大学生的整体成长和成才有很多的督促作用。因此,我国应提高高职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比例和额度,让更多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并依靠自己的能力成功还款。
3.2 心理扶贫
3.2.1 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非常有必要。目前,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其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但是由于大学生诚信意识较低,社会的信用监督体系也并不完善,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延迟还款、拖欠贷款等恶意行为,大大降低了银行给大学生贷款的热情与积极性。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3.2.2 心理疏导,势在必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好解决,但是产生的心理问题急需高职院校进行心理疏导。高职院校应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跟踪调查,一方面,了解其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了解其心理状况,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缓解其心理压力,提供更多的帮扶措施,做到真正的全面育人。
4 结 语
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其应利用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更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扶贫和心理扶贫,让更多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之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博,孔难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3(12).
根据市农业局文件下达给我县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000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500人,其中农民信息员专业200人,畜禽养殖员专业200人,沼气工专业100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由县农广校承担完成,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由农机校承担完成。
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从10月17日开始培训,至11月9日结束,共举办了三期9个班次的培训,实际培训502人,考核合格502人,任务完成率100.4%。农业机械化学校自10月16日开始培训,至11月30日结束,共举办培训13期,培训学员1006人,任务完成率100.6%。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早谋划、早准备,我局高度重视阳光工程工作。早在今年三月上旬便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2013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培训需求调研。调研工作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大支柱”、“四大区域”和农民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从而展开,初步确定了我县培训培训重点,即畜禽养殖员、农民信息员、沼气工和一些实用的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并按省市阳光办的要求进行了相关材料的上传申报,为任务落实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省市农业部门的工作安排,对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重新认证,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了资料上报。我县农机化学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被列为国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顺利争取到2013年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500人。
2、广泛宣传,取得各方支持,依托镇村开展培训。上半年我县结合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需求调研活动等,深入农村宣传国家阳光工程政策,让广大农民对阳光工程政策先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后半年的实际培训招生做了铺垫。同时主动与相关镇村进行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例如今年阳光工程的畜禽养殖员专业培训第一期就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该期培训在距县城最偏远的镇顺利开班。我们之所以把培训地点选在镇,一是该镇是乌鸡的种源保护区域之一,并有大量的乌鸡、生猪养殖户;二是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热切期盼,使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接官亭镇是我县沼气建设重点镇,沼气池建设率达到70%,是全县18个镇沼气建设利用较好的镇,镇政府也很支持阳光工程培训,群众热切期盼掌握更多的使用管理技术,所以我们将阳光工程培训的沼气工专业放在接官亭镇进行。农民信息员专业也得到了包括荣程中学在内的相关单位的支持。
承担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任务的县农机校,积极与扶贫部门联系,结合“镇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和国家扶持发展产业项目结合,举办培训班,聘用本县农业系统的农技、畜牧、蚕桑、蔬菜、烤烟的专业教师,配合扶贫办、中药局专业教师及本校农机专业高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阳光工程培训骨干。按照“镇村整体推进”发展项目,制定专业培训计划,进购专业培训书籍。学校专门翻印《农业科技入户手册》一书,学校和聘用教师密切配合,深入农村给农民传输了需要的科技知识。
3、严格执行八项监管制度,培训基地精心组织培训。局里成立阳光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局长兼任,农业科、办公室相关人员为成员。10月8日我局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民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工作动员部署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和重点,并分别与两个培训基地签订责任书,要求两个培训基地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迅速开展工作。培训基地在完成选择教材、联系教师、确定培训地点、后勤保障等前期工作后,向我局提交开班申请,2013年10月17日农广校负责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民信息员专业第一期培训在荣程中学顺利开班,截止11月9日陆续完成了200名畜禽养殖员和102名沼气工的培训任务。农机校与我县扶贫部门联合,深入镇村,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关于农机具操作、农业种植、烤烟种植、畜牧养殖、魔芋、茱萸、食用菌、黄精等特色项目的13期培训,激发了农民专业培训兴趣,增强了产业发展信心,提高了种养殖户技术水平。组织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将农民是否需要、是否满意、是否欢迎作为培训的基本标准。在具体培训监管中我们严格执行“一二三堂课制度”等八项监管制度,保证了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培训基地按要求给学员兑现了补助。从参训学员反馈的信息来看,培训效果较好。
4、规范培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及时开展检查验收。我们在培训工作开展前期,强调培训资料规范整理的重要性,在培训工作开展时,动态抽查培训基地资料是否规范、齐全,对存在问题的,要求及时整改,在培训基地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后,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其项目申报文件,任务下达文件,培训计划,培训工作总结,培训班教学计划,培训制度,培训时间安排表,学员信息登记表,培训台账,点名册,测评表,结班考核试卷,成绩单,补贴发放表等。自始至终要求培训基地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收集与整理,确保培训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5、调研职业农民培训现状,整合资源抓住培训新机遇。全县按照产业布局和种、养业发展,形成了一批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积极探索和调研,培育和发展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工作是近年抓技术促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按照市阳光办的按排,我县积极开展卓有成效,县阳光办与学校教职工分成两个组,深入镇村,了解全县产业布局和发展现状,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选择有共性特点的产业项目,提出发展思路。经过走访调查,镇与镇、村与村各自发展水平的规模、种类不同,地域、经营规模大小不一,按照调研数据,撰写了《整合教育资源推进农民技术培训》的调研报告。不但为上级部门提供了工作依据。也为我县今后开展职业农民技术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意见建议
1、适当放宽培训对象的户口限制。根据文件要求,培训对象为省农村户口,年龄在16—65周岁之间,有培训意向的农民。然而我县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通过婚嫁进入我县的外省人口较多,虽然他们部分户口在外省,但确实在县农村定居。按照文件规定,他们无法参加培训;其次我县农村的部分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部分户口已经转入学校(外地)且是非农户口,导致此类人群也无法参加培训。
2、扩展培训专业,投放更多培训指标。今年我县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业仅限于农民信息员、畜禽养殖员、沼气工三个,但是在培训学员满意度测评表的建议意见中我们收集到关于开展蔬菜(含食用菌)、果树(含核桃)、马铃薯高产创建等方面的技术培训需求。另对畜禽养殖应该投放更多的培训人数,因为我县地处山区,大部分是坡地,农民主要以养殖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