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家电网扶贫工作计划

国家电网扶贫工作计划

时间:2022-06-25 06:16:18

国家电网扶贫工作计划

第1篇

脱贫致富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

2016年3月16日,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等7部门联合《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发展产业不愁钱,遇上天灾有保险。

《意见》要求,持续完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民银行、银监、证监、保监、发展改革、扶贫、财政、金融机构等参与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联动机制,加强政策互动、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对于保险业而言,要继续创新发展精准扶贫保险产品和服务,并扩大贫困地区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打通精准扶贫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等靠要”不如自己干,发展产业不再难

2016年5月26日,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9部门联合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0年,贫困县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建成一批对贫困户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服务基地,初步形成特色产业体系;贫困乡镇、贫困村特色产业突出,特色产业增加值显著提升;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在基本原则上,要坚持聚力到户、受益精准;因地制宜、产业精准;科学设计、项目精准;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帮贫脱贫、联动联考。

《意见》从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要增强产业精准扶贫的支撑保障体系。

因病致贫、返贫将有效解决了

2016 年6 月20 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等15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

主要目标为:到2020 年,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保障,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贫困地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公共卫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至少有一所医院(含中医院,下同)达到二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显著提升;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人民健康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好风景铺就小康路

2016年8月11日,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12个部门制定并印发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方案确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五大任务:一是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二是加强贫困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四是加强旅游宣传营销;五是加强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训。

有了路,才能富

2016年8月1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提出我国将力争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总体实现“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农村公路和县乡公路客运站建设中央投资约8480亿元。

《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交通扶贫覆盖范围包括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以上范围之外的一批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县和边境县,共1177个县(市、区)。

以国家荣誉,向英雄致敬

2016 年8 月19 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2016 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公告》。

组织开展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目的在于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引领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浓厚氛围,凝聚精神动力。

全国脱贫攻坚奖设奋进奖、贡献奖、奉献奖、创新奖,每个奖项不超过10 名。

开辟绿色通道,资本市场来助力

2016 年9 月9 日,证监会《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意见》。

《意见》要求,要集聚证监会系统和资本市场主体的合力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和鼓励上市公司、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履行扶贫社会责任,切实加强贫困地区投资者保护。

为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帮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证监会对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开辟绿色通道。

低保与扶贫无缝衔接上了

2016 年9 月17 日,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为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制度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应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在政策衔接方面,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规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符合扶贫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按规定程序纳入建档立卡范围。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的农村低保家庭、特困人员,统筹使用相关扶贫开发政策。

1000 万人即将搬到好地方啦

2016 年9 月22 日,国家发改委《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规划》计划五年内对近1000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着力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规划》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统领,坚持搬迁与脱贫“两手抓”,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资金来源、资金运作模式、保障措施等,是各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行动纲领。为促进搬迁群众稳定脱贫,《规划》坚持把贫困搬迁户的脱贫工作贯穿于规划选址、搬迁安置、后续发展全过程,立足安置区资源禀赋,依据不同搬迁安置模式,支持发展特色农牧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以及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确保搬迁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贫困户有了“阳光收入”

2016年10月17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两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的通知》,打响了国内光伏电站扶贫攻坚战役。

《通知》指出:本批光伏扶贫项目总规模516万千瓦,其中,村级光伏电站(含户用)共计218万千瓦,集中式地面电站共计298万千瓦。

各贫困县所在地市(县)政府应建立光伏扶贫收入分配管理办法,并按照办法进行收入分配管理。除了政府投入部分折股量化给贫困户的相应扶贫收益,优先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发挥项目综合扶贫效益。

相关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尽快与项目对接,进行项目贷款条件审核,按照支持光伏扶贫的有关政策和工作机制落实贷款优惠条件,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和有关贷款条件做好融资保障。

花架子靠边儿站,扶贫必须来真的

2016 年10 月25 日,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解决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等问题的通知》。

《通知》指出:必须深刻认识形式主义的危害性,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转变作风,切断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及时纠正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握指成拳,涉农资金可以整合使用了

2016年10月26日,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加快制定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并加强对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的监督管理。

通知要求,各省要指导贫困县依据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加快制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具体办法并以县级人民政府文件印发,对统筹整合的所有资金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各省在收到纳入整合范围的各项中央财政涉农资金(含提前下达资金)后,要及时将资金分解下达到县,其中分配给贫困县的资金增幅不得低于该项资金平均增幅,资金一律采取“切块下达”,不得指定具体项目或提出与脱贫攻坚无关的任务要求。成效好的省可获专项扶贫资金奖励。

脱贫路上,“网”声嘹亮

2016年10月27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明确实施“网络覆盖工程、农村电商工程、网络扶智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网络公益工程”五大工程,到2020年,实现网络覆盖、信息覆盖、服务覆盖。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电商服务通达乡镇,带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效益明显,切实打开孩子通过网络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网络就业创业改变命运的通道。

《计划》要求构建统一的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各级扶贫部门利用全国大集中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开展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动态管理,以及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实现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依托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扶贫办与扶贫开发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推进行业扶贫资源向扶贫对象聚焦。

电商火了,农民笑了

第2篇

通过提前规划和建设,重点解决20个脱贫村(10个市列,10个县列)、1300户脱贫户3800人的生产生活用电,满足动力电使用需求,家用电器使用需求,户通电率达100%,电压合格率达100%。

2017年计划通过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小城镇和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贫困村通动力电工程等项目对脱贫村、脱贫户农网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实施企业为电力有限公司。

二、重点工作

(一)政策措施。积极贯彻落实《中共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部署,协调推进脱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建设规模和资金投入。为确保脱贫减贫任务的完成,积极向上争取,力争将电力建设扶贫专项全部纳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范围。目前2017年计划投入(已下达)资金8100万元,完成中心村改造工作,改造10kv线路32公里,低压线路改造718公里。今年脱贫电力改造资金缺口大,20个贫困村(已完成改造7个村,剩下13个)和37个未改造村,目前正在向上积极争取资金,资金总需求1.45亿元。

(三)进度安排。

1.新建项目。2017年4月前完成32个中心村项目前期设计工作,2017年5月底完成招标工作,2017年9月底全面完成建设工作。保障扶贫工作中电力建设实施进度与相关配套建设同步,并按照相关要求,按时汇报建设进度。

2.安排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对37个未进行农网改造村和54个贫困村做好勘查设计、预算等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县发改局牵头,积极向国家、省能源局、农网改造省级法人汇报,争取更多的电力扶贫项目和资金,统筹协调、指导督促各地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各乡镇政府作为农网改造主体,要督促、协调脱贫户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各乡镇供电所负责辖区内电力扶贫项目基础资料收集和实施。电力公司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生活用电的实施主体之一,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推动精准扶贫取得更大成效。

第3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6亿多人口的脱贫,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公益组织在推动公众参与社会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与社会财富的积累,企业、社会组织、公众个人的参与扶贫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五年,全国还将有7000万人要脱贫,公益组织如何创新扶贫模式、精准发力?

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谈及精准扶贫,他说:“我理解精准扶贫有两层含义:第一,扶贫工作对象要瞄准贫困人口。比如,工作地域是否在贫困县、贫困村等这些贫困地区,瞄准的是否是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第二,扶贫工作注重效果。在瞄准扶贫对象之后,所开展的项目是否针对他们面临的贫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比如增加收入、提高农民自身的能力等,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效果是衡量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

拾遗补缺,精准发力

刘文奎说,一直以来,公益组织都处于拾遗补缺的角色,与政府机构相比,公益组织资金投入低于政府机构,规模较小,是参与扶贫工作的劣势;但是,公益组织的灵活性更强,也具备一定的优势。政府推行一种模式或者出台一个项目,更为慎重,规划的时间和决策的流程比较长。而公益组织相对灵活,在实践新的方法与模式、结合运用新技术方面,实施起来比较容易,有利于发现有效的新方法或模式,来解决一些小范围的问题。这些方法和模式如果能够推广到更多的地方,公益组织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他介绍道,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目标是做最好的产品设计;最大限度地瞄准贫困弱势人群;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资金的扶贫效益。基金会的项目分布在健康与卫生、教育与成长、社区与生计、灾害救援等四大领域,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援助型项目,以直接援助为主要形式,有针对性的解决贫困的四大成因,即健康与卫生、教育与成长、社区与生计、灾害救援开展援助项目。如小额信贷项目、爱加餐项目、新长城助学项目、爱心包裹项目、紧急救援项目、美丽乡村项目以及国际援助项目等; 另一类是倡导型项目,主要有中国消除贫困奖、饥饿24小时、善行者、善行100、人人公益项目、公益未来等,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关注贫困,参与行动。

“我们的使命是播善减贫,成就他人,让善更有力量。我们的价值观是服务、改变、阳光、坚韧。我们的愿景是构建最值得信任、最值得期待、最值得尊敬的国际公益平台。”

刘文奎指出,随着社会发展与社会财富的积累,企业、社会组织、公众个人的参与扶贫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创新发展方面,中国扶贫基金会进行了一些探索,倡导人人公益,呼吁更多的人参与扶贫。一方面,结合新的技术进步,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通网络募捐、微信捐款以及与支付宝合作搭建人人可公益平台;另一方面,结合一些有效的新方法,例如善行者公益徒步、“饥饿24小时”等活动,借鉴国际上流行的慈善模式,创造新的扶贫形式,引起大众的共鸣。

“此外,我们希望动员更多的基层力量来消除贫困,通过设立奖项,对优秀的扶贫人物进行表彰,带动更多人关注贫困。例如今年的中国消除贫困奖,主要特点就是基层获奖人数增多。”刘文奎说。

如今,全国扶贫系统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为核心,公益组织如何精准发力?刘文奎表示,精准扶贫有这样两层含义:第一,扶贫工作对象要瞄准贫困人口。比如,工作地域是否在贫困县、贫困村等这些贫困地区,瞄准的是否是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第二,扶贫工作注重效果。在瞄准扶贫对象之后,所开展的项目是否针对他们面临的贫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比如增加收入、提高农民自身的能力等,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效果是衡量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

“所以公益组织要做到精准扶贫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力:第一,要调动资源,发挥优势,动员自己的合作伙伴,相关合作方关注贫困地区;第二,项目设计方面要瞄准贫困户,注重扶贫效果,操作执行方面要关注到问题区域;第三,方法研究和创新都要注重效果,通过我们的工作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生活状态,提高他们的能力。做到这三点,公益组织就可以在精准扶贫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了。”刘文奎表示。

互联网+扶贫

2016年10月17日是中国第三个扶贫日、世界第24个消除贫困日。随着社会发展与社会财富的积累,企业、社会组织、公众个人参与扶贫的热情越来越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更多途径。去年1月,电商扶贫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推进实施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支持地方和行业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这奠定了发展农村电商的政策基础。

刘文奎认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扶贫不是拿钱给穷人就能解决问题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农民“能力脱贫”,“互联网+扶贫”也就是电商扶贫,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经过不断探索和尝试,中国扶贫基金会推出了两个创新项目。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现实问题和主要困难,动员和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实施“童伴计划”,通过“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服务体系,招募并以“童伴妈妈”为载体,在村级建立留守儿童监护网络,保障留守儿童权益,并探索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保障的有效途径,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十几年的农村扶贫经验和在100多个农村社区的一线调研,中国扶贫基金会创造性地摸索出了“以合作社为组织基础,善品公社为统一品牌”的电商扶贫模式,整个体系中,善品公社发挥了“效率、品质、品牌”三大价值,并通过“互联网+扶贫”示范县建设的创新形式充分调动了政府、社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村贫困地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发展能力。

据刘文奎介绍,多年来,贫困地区农民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之后,由于路途遥远,运输成本高,再加上缺少市场经验,产品难以被认可,导致他们产品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如今,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了,电商扶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扶贫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4年9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始在四川雅安做电商扶贫的尝试,将当地生产的猕猴桃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网上销售产品,减少中间商,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有了市场需求之后,组织农民大规模生产,解决分散生产的弊端,再进一步给农民提出一些标准。因为有了市场,农民看到了赚钱的希望,他们就愿意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生产。”

“我们的品牌是善品公社,蒙顶山红心猕猴桃,让诚信生产实现价值,爱在心口常开。目前在几大知名电商平台上均有销售,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刘文奎坦言,在电商扶贫过程中,中国扶贫基金会在贫困村建立合作社,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解决规模化生产的问题;第二,解决质量控制的问题。通过合作社,大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任何单个的农户和个人都不能违反生产的流程,所以农药超标问题、假冒伪劣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样就能通过合作社生产合格的产品。当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与电商平台对接,更好地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农场品销售出去了,价格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得到保障了,扶贫的目标也达到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扶贫手段,电商扶贫需要建立可复制的模式。”刘文奎欣喜地说。

他说,电商扶贫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将全国的消费市场与农村的生产、制造、销售直接对接起来。首先,整体上完善了农村商业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村互联网使用能力,通过互联网将信息、商业、金融服务向农村渗透、向农村赋能;其次,进行组织上行农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运营,帮助农村特色产品、有品质的商品外销全国。互联网突破了商业交易的地理空间和时间限制,让商业和产业被重新定义,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这样就可以帮助边远农村及社会边缘人群。这些举措实现工业品下乡,同时让农产品面向全国销售,形成了网销+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新实体经济”。而农村的新实体经济体系的建立本身,可以给农村的市场开发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好效益,又可以进一步拉动电商扶贫工作的开展。

当然,电商扶贫也不要急于求成。刘文奎认为,目前,电商扶贫还有一些痛点没有解决,如物流、农产品的标准化、产品质量溯源等,这是个跑马拉松的事情,要长期坚持、积累,不断搭建完善生态系统,才能迎来电商扶贫的春天。电商扶贫的未来是美好的,但道路会比较艰难,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去做。未来电商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农村必是一个巨大潜力的市场。

美丽乡村,承载希望

美丽乡村计划于2013年启动,致力于搭建乡村和外部的联结平台,重估乡村价值,创造以乡村为本的发展机会,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把美丽、富裕、有活力的乡村传递给下一代,含三大内容:一是改善村民居住、生活条件,完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庄居民居住质量;二是保护与发展以村落为核心的建筑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以及生产景观,把乡村的“根”留住;三是组建村民合作社,整合村庄资源,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村庄产业发展,并通过村民共享合作社股份机制,实现村庄共同富裕。

早在2004年,在贵州大凉山,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始做社区综合发展项目,从原来的单一一个项目,变为同时推进几个项目,比如教育、卫生、计生项目,那是最早的探索。刘文奎介绍,到2008年时,扶贫就看见效果了,项目试点的地方,村民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我们又发现一个问题:贫困人群参与度不够。因为什么都是外来人去做,他们就被动参与。等项目结束,我们走了,那些项目的效果就打了折扣,没有可持续性。

“2008年汶川地震后,有企业愿意支持中国扶贫基金会,我们得以在以往的基础上继续探索。这时,我们经过前几年的反思,认为应该把农民的主体性发挥出来,建立可持续经营的组织。所以在四川,我们引入外来能人搞产业,让当地村民都参与进来。这个效果比以前好多了,村民的积极性更强了。但还有问题,就是当地人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引进的外来的能人,有的水土不服,一些项目,没有得到预定的收入。”

2010年玉树地震,结合玉树地震的灾后重建,刘文奎和基金会又有机会做进一步地探索,把原来的问题规避掉。“这一次,我们进一步修整了项目模式,强调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同样建立合作社,但是要让他们自己选项目,自己经营,没有‘能人’,就在经营中培养能人,这就是我们在玉树做的四个生计类项目。”

刘文奎回忆说,从2004年到2013年,可以说这个模式逐渐成形。但是在玉树这个项目完成后,我们觉得还是有不足,虽然总体上已经达到预期目标,以合作社为主体的投资项目都稳定盈利,村民得到了实惠,大家的能力得到提升,但村民们得到的收益是不均衡的。另外,在关注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要关注环境、关注文化、关注村民能力建设。

所以,在雅安地震灾后重建中,中国扶贫基金会总结近10年的探索,提出美丽乡村计划。“不仅要解决漏斗问题,要给他足够的资源,建立村民的组织,经营过程中要让所有的人受益,避免贫富差距扩大。作为村民组织的合作社,除了做经济组织,还要做社会组织,要对村庄做整体规划,不仅要生活富裕,村容环境也要美,最终实现收入能够增加,村民的素质越来越高,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2014 年,美丽乡村计划筹集善款 1000 万元,启动三星陕西富平分享村庄项目,受益 890 人次。截至 2014 年底,美丽乡村计划累计募集资金 4000 万元,项目覆盖了四川、贵州、陕西 3 个省的宝兴、台江和富平 3 县的 4 个村,累计投入资金807.5万元,直接为4525人次改善村庄居住、生产环境,提升了村庄的能力建设。

2015年,美丽乡村计划使四川、贵州、陕西、河北4省7个贫困村庄6201人次受益。其中四川省雅安市雪山村、邓池沟(和平村、青坪村),在2015年分别被评为“4・20芦山灾后重建”最美乡村第一名和第二名。

“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我们联合加多宝集团、恒大集团分别援助1000万元在雅安市宝兴县雪山村、邓池沟启动美丽乡村项目。2013底两个项目正式签约启动,2015年年初,完成项目村选择,编制完成两个村庄的整体规划。2015年初全面启动村庄整体建设,当年年底底,两个村庄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民居建设、公共服务建筑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村庄合作社的制度建设、提升了合作社的管理能力。2015年9月21日,雪山村特色民宿正式开始试营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营业收入达39余万元,其中住宿收入81100元,餐饮收入30余万元。今年9月底,邓池沟项目正式营业,我们期待美丽乡村让乡村不仅美丽,而且富强。”在话语间,刘文奎对美丽乡村项目的希望满满。

第4篇

2020年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x省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方案》《x市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方案》精神,为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确保我县贫困人口在xxxx年全部实现脱贫,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三年(xxxx—xxxx年)攻坚战,到xxxx年,按照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标准,确保全县x.xxxx万贫困人口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x个贫困村出列,解决区域性贫困。

时序目标:xxxx年,x.xxxx万贫困人口脱贫、x个贫困村出列;xxxx—xxxx年,巩固提高脱贫攻坚成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

二、重点任务

聚焦贫困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以及贫困村出列“九有”标准,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真脱贫、脱真贫。

(一)开展安全饮水攻坚行动

x.突出问题:贫困群众饮水安全未保障

x.工作目标:确保贫困人口有安全的饮用水。

x.工作措施:把保障贫困户安全饮水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全县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全面核查,核实项目建设需求,列出项目建设清单,督促项目建设验收,确保贫困人口有安全的饮用水。

(二)开展产业扶贫攻坚行动

x.突出问题:贫困人口产业覆盖率、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率、产业奖补覆盖率不高,贫困群众缺少稳定增收渠道。

x.工作目标:引导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以“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为基本要求,确保每个镇建成x个以上适度规模的产业扶贫基地,每个贫困村培育x个以上特色扶贫产业、有x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入社比例达到xx%以上。

x.工作措施:(x)全面推进产业扶贫。按照“平原粮菜、滨湖鱼虾、丘陵油茶苗木和红薯”的布局,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各镇因地选准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形成村村有产业、有合作社、有公司带动,为群众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x)加快推进金融扶贫。坚持因户施策,进一步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推动扶贫小额信贷精准合规发放,灵活运用扶贫再贷款等政策,加强信贷风险防范。(x)落实到户扶贫项目资金。调整产业奖补政策,实行奖补对象、奖补范围扩面,增加到户扶贫项目的投入。(x)完善光伏扶贫收益分配。进一步推动光伏电站业务发展,加大分散式光伏项目建设。加强贫困村光伏发电项目管护和结算,增加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x)创新推进旅游扶贫。加快推出一批本土旅游商品品牌,实施旅游扶贫政策支持计划。创建特色旅游扶贫示范村,积极引导旅游资源带动创收脱贫。(x)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加强电商扶贫人才培训,引导贫困户参与电商扶贫。组织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开展标准化生产,推广“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电商模式,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x)实施生态补偿扶贫。增设生态公益性岗位,促进贫困户发展生态产业增收。

(三)开展就业扶贫攻坚行动

x.突出问题:贫困群众就业能力不足,贫困群众缺少稳定增收渠道。

x.工作目标:坚持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能人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提高贫困户的就业率,确保零就业贫困户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x.工作措施:(x)加强实用技能培训。通过“x之星”、“雨露计划”,提升群众就业技能。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劳务输出培训力度,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转移就业,鼓励就地就近就业。(x)大力推进转移就业。举办“春风行动”、“送岗位、送政策、送技术”等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就业。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强化县、镇、村三级就业信息共享联动,引导贫困户转移就业。(x)能人创业带动就业。将能人返乡创业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大力推广“扶贫车间”模式,鼓励返乡创业能人在村头、街道、小区和创业孵化园设置产品加工车间,开展一定规模的“种、养、贸、游(旅游)”,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加大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力度,发挥“扶一个、带一片”的辐射带动作用。(x)提供公益性岗位安置。围绕完善村庄治理,改善乡村环境,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重点在公路养护、农村保洁、治安巡逻、山林防护等领域开发一批公益性扶贫岗位,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

(四)实施健康扶贫提升工程

x.突出问题:因病致贫率高、贫困群众看不起病。

x.工作目标:构建健康扶贫医疗保障体系,彻底解决因病致贫、贫困群众看不起病问题。

x.工作措施:(x)夯实健康扶贫基础。构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四道防线”,将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xx%左右,大病、特殊慢性病、长期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xx%左右,个人年度自负医疗费用控制在xxxx元以内。(x)落实“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行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计划,增强健康扶贫的精准性,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x)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完善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机制,全面落实“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推进村级标准卫生室建设,配备完善医疗设备、医疗药品以及村医,提升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简化优化县域外报销程序,实现县域外就医贫困户只需支付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五)实施教育扶贫提升工程

x.突出问题:贫困家庭学生因贫辍学。

x.工作目标: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资助对象认定机制,确保不因贫辍学。

x.工作措施:(x)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分学前教育、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高职生和大学生等五个档次,对贫困家庭子女予以资助。重点推动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中职教育国家奖助学金等资助政策,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x)完善资助对象认定机制。加强学籍信息与建档立卡数据比对,健全以县为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信息数据库,推进分类核实认定工作。(x)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计划。全面加强控辍保学,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高职教育继续给予扶贫助学补贴,确保不因贫辍学。

(六)实施住房保障提升工程

x.突出问题:政策落实不严,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危房改造难度大。

x.工作目标: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

x.工作措施:(x)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对实行易地搬迁人口,强化后续扶持,加大技能培训与就业引导力度,实现搬迁贫困人口有项目发展、有岗位就业、有稳定收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x)全面夯实住房保障。开展全面核查,对全县贫困户的C、D级危房户除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外,全部实施危房改造,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

(七)实施兜底保障提升工程

x.突出问题: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x.工作目标:确保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x.工作措施:(x)坚持应保尽保。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按照“应扶尽扶,应保尽保”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对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低保对象,必须用尽产业扶贫等政策措施,帮助其通过自身劳动实现脱贫。对于收入水平已超过扶贫标准但仍低于低保标准的,宣布脱贫后继续享受低保政策。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x)坚持应扶尽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和因灾因病返贫人口全部建档立卡。凡未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农村低保家庭,不能脱贫。脱贫攻坚期内脱贫后,医疗、教育、住房等扶持政策不变。(x)实施重点救助。对纳入低保后生活仍然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按照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xx%增发补助金。

(八)聚焦深度贫困村建设

x.突出问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支柱产业等短板制约贫困村发展,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

x.工作目标:集中资源,创造条件,对照贫困村出列标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确保xxxx年底深度贫困村如期出列。

x.工作措施:(x)全力攻坚深度贫困村。对深度贫困村高铁岭镇x村,组建强有力的攻坚队伍,创新举措推动深度贫困村顺利脱贫;加大投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百企帮百村”行动向x村倾斜发力;加大力量帮扶深度贫困对象,重点关注家有重度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病患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深度贫困对象,提高政策性保障兜底力度;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岗位,优先聘请深度贫困对象,推动深度贫困对象稳定脱贫。(x)聚焦短板发力。一是实施道路建设行动计划。对全县行政村通村公路、通组公路进行实地踏勘,核实项目建设需求,列出项目建设清单,督促项目建设验收。做到贫困村通村公路、通组公路通畅,无“断头路”现象,做到所有村组公路路面硬化,做到行政村全部开通运营客车。二是实施数据乡村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宽带进村和xG网络进村,实现全县所有村光纤网络、xG网络有效覆盖和有线电视基本覆盖。加快推进农网改造工程,解决农村生活用电、生产用电的问题。三是实施公共服务完善行动计划。建设好行政村的群众服务中心,完善村图书室、阅览室,确保村村建有卫生计生室、文化服务综合中心及体育设施等,提升农村公共服务配套水平。

(九)统筹推进非贫困村建设

x.突出问题:非贫困村投入不足。

x.工作目标:做到贫困人口在哪里,措施就跟进到哪里,政策就落实到哪里,投入就落地到哪里。

x.工作措施:整合资金、落实项目、凝聚力量,既重点推进贫困村脱贫攻坚,又统筹推进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加大对非贫困村投入力度,推进非贫困村通路、通电和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提升农村自我发展能力。

(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x.突出问题:人居环境脏、乱、差。

x.工作目标:将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培育振兴新动能,改善人居环境。

x.工作措施:(x)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做到“市民下乡”与资产收益扶贫对接、“能人回乡”与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对接、“企业兴乡”与“百企帮百村”对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培育贫困村振兴新动能。(x)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厕所革命,整治私搭乱建,提升村容村貌,建成“通畅、方便、洁净、绿化、美化、和谐”的美丽村湾。

(十一)构建社会扶贫大格局

x.突出问题:社会参与力度不足。

x.工作目标: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关注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x.工作措施:(x)做好“中国社会扶贫网”应用推广工作。建立完善网上网下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平台,积极发布信息对接,为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与贫困对象构建沟通、结对帮扶平台,推动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扶贫大格局。(x)推进“百企帮百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结对帮扶贫困村,到村投资兴业、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x)积极开展“xx.xx扶贫日”纪念活动,广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全力营造精准扶贫人人有责、人人参与氛围,鼓励爱心人士参与贫困对象结对帮扶,帮助贫困对象加快脱贫步伐。

(十二)完善链条紧扣式责任机制

x.突出问题:帮扶力度不足。

x.工作目标:紧扣提高群众满意度,全面压实帮扶工作责任。

x.工作措施:保持党政正职稳定,做到不脱贫不调整、不出列不调离。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带头安排部署,带头驻点联系,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检查督办。镇村两级也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县直各驻村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真正沉到基层,与所驻村加强协调与配合,相互通气,相互支持,合力攻坚,不能蜻蜓点水,不能强调帮扶对象的主体地位而把自己的责任高高挂起。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脱贫攻坚责任。

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党委和政府对脱贫攻坚履行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攻坚期内党政正职严格保持稳定,把主要精力用在脱攻坚上。组建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各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精准脱贫行动计划,明确x年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按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将扶持政策延续到xxxx年。统筹出台新的扶持政策,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得吊高胃口,避免产生“悬崖效应”。县直各单位要逐一落实贫困村脱贫规划中确定的各类项目,确保资金精准投入到村到户到项目。县财政局要完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体系,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xx%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当年清理回收可统筹使用的存量资金中xx%以上用于精准扶贫。县精准扶贫指挥部要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机制,结合实际采取政策叠加、差异化扶持办法,分类制定资金补助标准。加大对深度贫困村的倾斜支持力度,同时统筹解决好非贫困村的精准脱贫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切实抓好干部培训。

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作为各级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加强镇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掌握精准脱贫方法论,提高研究攻坚问题、解决攻坚难题的能力。加强基层干部培训,培育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基层扶贫干部队伍,特别要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的培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能力。抓好公务员培训,开展扶贫开发理论政策、业务知识和实务技能培训,提升抓改革、促脱贫、助发展的能力。

(四)持续加强作风建设。

扎实开展xxxx年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扶贫领域专项巡视成果综合运用,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集中治理,切实解决扶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扶贫领域的腐败等问题,下大力气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问题,克服浮躁、厌战情绪。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和违反“十不准”规定的,发现一起从严从快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全程加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建立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加强项目论证和储备,防止资金闲置和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落实公告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五)健全工作运行机制。

建立会商机制,根据精准脱贫工作推进情况,开展不定期、分层次、分类别、分部门的专项会商,统筹解决各类问题。完善约谈机制,依据年度党委、政府扶贫工作成效考核评估结果,对各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开展集中约谈。对在巡视、督查、考核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及时约谈相关负责人。健全问题督查通报机制,攻坚期内实现对全县有扶贫任务的镇暗访全覆盖;对暗访发现的问题,通报给各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抄送纪检监察机关,督促问题整改落实。

(六)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坚持因村选人组队,优先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驻村帮扶、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严格落实驻村帮扶干部召回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作用,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将村支书培育成致富能人,将回乡能人培育成村支书,引导贫困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贫困群众致富。大力引进企业、人才到贫困村创新创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动贫困群体增收脱贫。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完善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附件:x.县精准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工作专班及工作运行机制

x.x县精准脱贫重点任务分解表

附件x

县精准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工作专班

及工作运行机制

一、指挥部工作专班

长:x

副指挥长:x

x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县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专班

(一)产业扶贫工作专班。

负责制定全县产业扶贫规划,指导发展扶贫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脱贫;协调组织开展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工作。(牵头单位:县委农办,责任单位:县发改局(物价局)、县经信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县商务局、县旅游局、县扶贫办、县供电公司)

(二)教育扶贫工作专班。

负责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控辍保学措施,实施教育扶贫资助政策,保障贫困家庭学生受教育权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牵头单位:县教育局,团县委参与)

(三)健康扶贫工作专班。

负责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提升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县人社局负责落实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政策,督促社保经办机构积极与相关部门衔接,及时掌握医疗保险精准扶贫对象变动情况,通过信息系统,实行“一站式”结算。县卫计局负责大病集中救治管理、贫困人口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建立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机制、应急救助、医疗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卫计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妇联、县残联)

(四)住房安全保障工作专班。

负责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县发改局(物价局)牵头负责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做好搬迁后扶工作;县住建局牵头负责实施危房改造年度计划。(牵头单位:县发改局(物价局);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林业局)

(五)生态补偿脱贫工作专班。

负责落实贫困户退耕还林生态补偿、聘用生态护林员等政策。(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

(六)保障兜底工作专班。

负责落实贫困对象兜底保障政策,做到按标施保,应保尽保;落实特困对象救助供养政策;落实贫困人口养老保险费代缴政策;落实“三留守”人员关爱措施。(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残联、县妇联、团县委)

(七)金融扶贫工作专班。

负责督办落实金融扶贫政策,督促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扶贫小额信贷精准合规发放,加强信贷风险防范;灵活运用扶贫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织开展保险扶贫。(牵头单位:县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县银监局、县农商行、县邮储银行、县建行)

(八)就业扶贫工作专班。

组织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各镇开展劳务对接,帮助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组织开展干部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实施人才支持计划。(牵头单位:县人社局、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残联、县农业局)

(九)驻村帮扶工作专班。

负责全县驻村工作队的选派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行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贫困村第一书记的选派和管理考核工作;培育脱贫主导产业,确保贫困村如期脱贫。(牵头单位:县委农办,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

(十)贫困村提升工程工作专班。

负责组织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水、电、路、气、房、网和环境改善到村到户工程,提升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乡村治理,推广实施“三乡”工程。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农村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县水务局负责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县供电公司负责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县环保局负责农村环境整治,县经信局负责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牵头单位:县精准扶贫指挥部办公室,责任单位:县发改局(物价局)、县经信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县电信公司、县供电公司)

第5篇

乡镇实施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一)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识别是指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户和贫困村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

精准帮扶是指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和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精准管理是指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精准考核是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的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二、重点工作

(一)建档立卡与信息化建设

(1)建档立卡。国务院扶贫办制定《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明确贫困户、贫困村识别标准、方法和程序,负责省级相关人员培训、督促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各省(区、市)根据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分省(区、市)和分片区贫困人口规模,按照《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中确定的贫困人口、贫困村规模分解和控制办法,负责将贫困人口、贫困村规模逐级向下分解到村到户,并负责市县两级相关人员培训、专项督查等工作;县负责贫困户、贫困村确定,并组织乡(镇)村两级做好建档立卡工作。20xx年10月底前完成建档立卡工作,相关数据录入电脑,联网运行,并实现动态管理,每年更新。

(2)信息化建设。国务院扶贫办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国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制订标准规范,整合办内原有信息系统,建设统一的应用软件系统。各省(区、市)、市(区)、县(区)负责设备购置、人员配备、数据采集和更新等工作。通过信息化建设,引导各项资源向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配置,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此项工作20xx年12月底前完成,以后逐步升级完善。

(二)建立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制度

(3)各省(区、市)普遍建立干部驻村工作制度,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并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数据库。此项工作由各省(区、市)负责,20xx年6月底前派驻到位。

(4)做好干部选派工作。各省(区、市)要充分动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企事业单位参与驻村帮扶工作,选派有较高政治素质、能力较强、特别是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工作,并明确职责分工、帮扶项目、考核办法和问责制度等。

(5)落实帮扶责任。驻村工作队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协调帮扶资源,统筹安排使用帮扶资金,监督帮扶项目实施,帮助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致富,不脱贫、不脱钩;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各项扶贫开发工作。

(6)建立健全帮扶制度。各省(区、市)建立健全驻村干部的选拔、培训、管理、考核、激励、保障等制度,充分调动驻村干部的积极性,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要提拔重用,对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要实行退出和问责。加强驻村工作队的规范管理,实现驻村干部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

各省(区、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大力培育行得通、能管用的扶贫品牌。

(7)雨露计划。各省(区、市)扶贫和财政部门会同教育、人社等部门,完善雨露计划实施政策和规划,对参加中高职教育或两年及以上职业技能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庭发放生活补助,提供扶贫贴息贷款支持,提升贫困户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稳就业、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继续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适用技能培训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

(8)扶贫小额信贷。各省(区、市)扶贫、财政和金融部门负责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没有外出就业、有一定技能又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贴息贷款,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帮助换穷业。提高瞄准性,加强监管,真正惠及贫困户。

(9)易地扶贫搬迁。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局)与扶贫部门共同负责制定规划和计划,对不具备生存发展条件、就地脱贫成本高、难度大的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结合新型城镇化中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使这部分贫困群众彻底挪穷窝。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要充分尊重搬迁户的意愿,并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融入等问题。

(四)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10)各省(区、市)扶贫部门要将扶贫措施与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紧密衔接,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的同时,继续做好整村推进、互助资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

(11)各行业部门,要重点围绕落实25号文件,组织实施好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十项重点工作。各行业部门按照25号文件要求,制定相关办法并组织实施。

(五)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

(12)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国务院扶贫办统筹建设中国扶贫网,将贫困户、贫困村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互联共享,实现社会扶贫资源的精准化配置。各地也要根据实际,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国务院扶贫办负责顶层设计,各级扶贫部门组织实施,20xx年底前完成。

(13)完善社会扶贫帮扶形式。鼓励引导各级定点扶贫单位、参加扶贫协作的东部省市、军队和武警部队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扶贫参与主体,到贫困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帮扶活动,努力做到帮扶重心下移到贫困村、帮扶对象明确到贫困户,帮扶措施到位有效,帮扶效果可持续,实现社会帮扶的精准化、科学化。国务院扶贫办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各省(区、市)负责制定实施方案,于20xx年9月底前完成。

(六)建立精准扶贫考核机制。

健全贫困县精准扶贫考核机制,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研究重点县退出机制。

(14)中组部牵头,国务院扶贫办、国家统计局配合,20xx年12月底前修订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贫困县考核工作指导意见》,重点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将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完成减贫增收任务情况,增设精准扶贫考核的内容、指标,并合理确定分值权重。

(15)国务院扶贫办会同发改委、财政部,20xx年6月底前修订出台《扶贫工作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地方政府扶贫责任落实情况以及扶贫成效。逐步建立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激励和问责机制。根据考核和评估结果改进和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廉洁扶贫。

三、保障措施

(一)深化思想认识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把精准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片区牵头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都要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强化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加强县、乡(镇)两级扶贫部门力量,保障工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能。

(三)强化责任落实

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原则,逐级分解落实;扶贫部门要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沟通、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相关行业部门要按照分工,发挥职能和行业优势,切实加大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帮扶力度;要搭建有效平台,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乡镇实施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二)

根据《中共xx市xx区委办公室、xx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xx委办发〔20xx〕18号)精神,结合xx镇实际,特制定xx镇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和区委一届一次、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衔接,锁定贫困村、瞄准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扶持,改善贫困村的发展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对象识别到村到户。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档案,做到户建卡、村造册,政府建立精准扶贫电子信息系统。

(二)坚持规划落实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分类制定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和计划,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

(三)坚持项目资金到村到户。专项扶贫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到(两学一做践行四讲四有做合格党员主题征文选登)村到户项目的扶持,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捆绑投入,各类社会保障项目要对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四)坚持帮扶措施到村到户。组织实施六个一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即一村派驻一个工作队、一村制定一套帮扶方案、一村确定一批扶持项目、一户制定一个帮扶措施、一户确定一个增收项目、一户落实一名帮扶人员,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五)坚持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台账,对扶贫对象实施跟踪动态监测管理。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分期分批稳定脱贫达到小康。

(一)贫困村。组建驻村工作队,贫困村由区上组建驻村工作队,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在非贫困村组建驻村工作组,开展对贫困户的帮扶工作。

(二)贫困户。从20xx 年起,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年稳定脱贫 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长高于全镇平均水平,确保到 2020 年,全镇 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目标,达到六个保障,即收入有保障、住房有保障、设施有保障、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

四、工作内容

驻村工作队要及时组织制定精准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逐村逐户落实帮扶措施,针对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基础设施改善到村到户

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逐步改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环境,为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1.驻村工作队制定村级道路畅通工作实施计划,加快推进贫困村农村公路建设。

2.制定饮水安全工作实施计划,全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

3.制定农村电力保障工作实施计划,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二)干部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镇政府组建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确保每一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要协助贫困村开展贫困户识别、建档立卡和信息录入工作,制定并实施贫困村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引进资源、筹措资金、指导实施并监督管理扶贫项目,协调当地党员干部、能人大户结对帮扶每个贫困户。

(三)增收项目到村到户

1.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扶持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方式,确保每个贫困村有一个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带动,促进贫困户增收;扶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稳定增加收入;鼓励向贫困户注入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参股到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获得保底分红增加收入;积极探索有劳动能力且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通过扶持购买就业岗位,实现转移就业脱贫致富。

2.加强旅游村创建工作,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发展旅游产业,促进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四)危房改造和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到村到户

对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户,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与相关生态工程相结合,努力实现扶贫和生态两个方面的目标。

(五)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和医疗卫生到村到户

教育部门要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施义务教育学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免除制度,幼儿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免除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和涉农专业学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给予生活费补贴和奖学金资助。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新农合等医改政策的宣传力度。

(六)扶志到村到户

把扶贫开发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结合起来,帮助村组干部及贫困户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改变精神面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村、贫困户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七)社会爱心帮扶到村到户

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村在基础设施改善、致富产业培育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对贫困户在重大疾病和残疾人救助、技能培训、就业促进、捐资助学、饮水安全、危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帮扶。

(八)惠农政策落实到户

坚持把落实惠农政策纳入农民负担监管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严格程序,加强监督,所有直补资金采取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九)社会救助到户

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户,民政部门要纳入低保范畴,实行应保尽保;对于因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的低收入家庭要给予临时救助。

(十)信贷支持到户

金融机构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免担保、免抵押贷款。政府通过贴息、风险补偿、购买保险等措施降低贷款风险,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支持。

(十一)法律援助到户

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网络,在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片区或贫困村设立法律援助点,确立援助联络员,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五、组织保障

(一)落实责任。坚持政府为主体,分级负责,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实行村支两委负总责,把扶贫对象脱贫增收效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6篇

关键词:精准扶贫;电子商务;问卷调查;访谈;井冈山革命老区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23 -04

一、引言

2013年11月,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电子商务助力农村脱贫,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开展电商扶贫工程,作为“互联网+脱贫”中的重要任务,被列入其中。而近几年迅速崛起的淘宝村,更为电子商务助力减贫消贫工作做出了最好的示范。江西省井冈山市的精准扶贫战略逐渐向电商扶贫转型,但眼下尚缺乏全面、系统的权威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大部分集中在发展主导产业扶贫的理论研究,并没有真正深入实地调研电商扶贫的研究结果,我们选取其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切入,通过数据和典型案例分析,探索与构建电子商务扶贫的模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助力井冈山全面脱贫,为井冈山的人民大众谋福谋利。同时,其扶贫模式也将为其他红色革命老区提供借鉴经验,为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做出贡献。

二、调研对象

三、基本情况

井冈山市,江西省县级市,由江西省吉安市代管,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截至2013年底,井冈山市辖6个镇和12个乡,拥有人口16.3万,国土面积达1297.65公里。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基地41.09万亩,其中主要有油茶产业、茶叶产业、果蔬产业和特色养殖产业。

(一)农村贫困情况

因自然环境和历史原因,井冈山贫困村生产条件落后,贫困人口占比仍然较大,目前仍然是国定贫困县市(属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初步统计,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至2014底,全山仍然有贫困户6409户19283人,其困户(以下称“红卡户”)1694户5986人,一般贫困户(以下称“蓝卡户”)4715户13297人。

(二)电子商务开展情况

2014年井冈山市政府与江西邮政合作,搭建物流配送平台和构建电商体系。2015年初,井冈山市引进井冈之源电商物流城项目,吸引商家入驻。直至2015年中旬,井冈山市入选“2015年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200个示范县”名单。2015年下半年,井冈山市政府制定了《加快推进井冈山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工作目标。进入2016年,跨境电商项目――海捣网腾邦跨境商品购物中心井冈山店和京东第1000家县级服务中心都相继在井冈山市投入运营,而井冈山市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也于同年8月挂牌运行。

四、案例调研

(一)政府调研

1.六大举措助力精准扶贫

井冈山市按照“村内最穷、乡镇平衡、市级把关、群众公认”的原则,采取“一访、二榜、三会、四议、五核”的精准识别模式,创造性探索出“红”“蓝”贫困户分类识别机制。井冈山市还实施了六大精准扶贫举措 ,解决怎么扶的问题。

产业扶贫,依托本地资源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养、农村电商等;移民扶贫,将移民搬迁扶贫工作与保障房建设、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等工作相结合;基础设施扶贫,整合资源,实施了村庄整治基础设施扶贫措施;教育扶贫,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进行职业技术免费培训全覆盖,对贫困户子女实施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揽子费用减免和补助政策;就业扶贫,政府给予补贴,购买政府公益性岗位解决部分低保户、就业困难户、残疾人就业;兜底保障扶贫,对“红卡户”家庭低保对象的低保标准参照上年度省定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政府救助金。

2.四大措施推进农村电商

现如今,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中国农村,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井冈山市也采取了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四大措施。

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一流电商企业合作,建设市级运营中心和村级服务站;整合供销和邮政资源,发展线上与线下结合的营销平台;鼓励农民运用互联网创业,培养创业意识,加大电商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力度,打造“淘宝村”;助力贫困户运用电商脱贫,给予贫困户优先开设电商村级服务站,创业贷款财政全贴息等扶持政策,使贫困户通过电商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二)企业调研

1、井冈山邮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工作

2015年12月11日,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省商务厅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江西省分公司签订电商脱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实施“农村电商精准脱贫工程”。井冈邮政村邮站建设按照“红色服务”路线,围绕赣南苏区振兴规划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挖掘井冈山“红土地绿生活”等概念,注册“老l情”等品牌运营,推动农产品销售上品、上量,实现“电商富民”,建设井冈山村邮站点。坚持以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和电商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理念,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实施“互联网+精准脱贫”发展战略。

2.井冈山杰夫电商“万人培训、千人培训”计划

井冈山杰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作为井冈山市电商综合运营服务商。井冈山电子商务孵化园开始承载着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打造、电商人才培养、传统企业产业转型、特色产业带运营等核心功能,打造一个全新的井冈山商业模式。

目前,杰夫电商集团已成功开展电商人才培养和启动井冈山电子商务孵化园运营。启动的体系化电商人才培养,如“万人培训、千人创业”计划,针对不同的电商人才对象开展培训课程,为井冈山市孵化高级电商人才,以及对农民进行培训实现创业就业精准扶贫。

五、问卷结果图表分析

问卷结果图表分析:

针对井冈山市的两个精准扶贫示范乡――黄坳乡和茨坪乡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问卷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商户对电子商务的使用情况,仅34.33%是使用过,而69.67%是听说过但没有使用过或者没有听说过,说明目前商户对电子商务的了解仍处于朦胧阶段,需要更多的学习。这表明井冈山市还需要大力宣传和推广电子商务。(见图1)

在盈利方面,38%从事电子商务的村民年收入增加了1000元及以下,同样比例的村民收入增加了1000至5000元,可电子商务在井冈山市发展初期就已经有较大的利润空间。(见图2)

通过问卷数据,关于电子商务的获取渠道,44.12%是通过商家宣传,政府村干部宣传仅占5.88%,说明村民主要是靠商家宣传等方式获取电商的信息。虽然口碑宣传较容易传播,但信息量纷繁复杂,缺乏系统性。政府官方宣传涉及不足,应在这方面加大力度。(见图3)

村民售卖商品类型调查,发现目前其他农副产品占67.65%,林产品占11.76%。商户主要是以当地土特产为主要销售产品,井冈山市盛产竹荪、油茶等农产品,表明农村居民在选择产品进行网络售卖时,会选择从本地丰富的土特资源开始入手。(见图4)

通过调查村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意愿,28%的村民很有兴趣,65%的村民持先了解再看看的一般态度,但仅有7%的人没有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意愿,可见井冈山市农村电商程度还不够普及,但群众支持力度大,其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见图5)

关于没有使用过电子商务的村民,不选择电子商务,缺乏电商专业知识的短板最为明显,其次是其他原因,安全隐患和互联网普及程度较低。在最为欠缺的专业知识上,人才队伍需要加大力度建设和完善。(见图6)

据调查可见村民比较信赖电商的宣传方式有:使用过的人推荐,技术人员讲解,政府号召等,该宣传方式会让村民更加信赖电商,是使村民信赖电子商务的主要途径。(见图7)

通过对买方关注产品信息的调查,发现目前产品质量占30%,排第一;价格占24%,排第二。其次再关注商品的支付方式、售后服务、配送方式和来源地。因此,村民在网络平台上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产品的价格和产品的质量,并顾及支付方式、售后服务、配送方式,营造良好的网络销售口碑,促进网络平台上产品的销售。(见图8)

通过对卖方关注产品信息的调查,45.6%的商户关注定价标准,28.57%的商户会关注提供这个平台的政府/机构/企业,25.82%的人会关注支付方式。所以产品自身定价标准,加强电商平台的信任度和支付方式的传播等措施显得很迫切。(见图9)

六、井冈山市电商扶贫模式构建

基于井冈山实地调研,井冈山市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和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摆脱以往救济式扶贫方式,从以下三个模式着手,运用电商手段创新性地进行开发式扶贫工作:

(一)“农民+网店”模式

井冈山市电商专业人才欠缺,政府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形式, 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一个农村网商先发展起来,就会形成涟漪效应,向周边的亲友、邻居扩散,带动大家一起从事电商行业,最终形成全村的电商规模化发展。(见图10)

(二)“农产品+合作社+电商平台”模式

这种模式是目前井冈山市所采用的,黄坳乡站长黄小华参与“村邮乐购”项目就是这种模式。市政府鼓励脱贫站组织贫困户组建农民合作社,对农户种植制作进行加工包装,再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由专业电商团队进行推广销售方式,带动贫困群众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形成“前店后村”的电商产业发展模式。(见图11)

图11 “农产品+合作社+电商平台”模式

(三)“红色旅游+电商平台”模式

革命老区井冈山具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成果,融入“互联网+”理念,建设红色旅游扶贫电商村,打造集多功能的区域性红色旅游综合服务平台。(见图12)

七、政策建议

(一)政府:电商精准扶贫的主导者

在开展电商精准扶贫过程中,政府应进行全面统筹规划,营造农村电商环境,从氛围营造、资源整合、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改善等各角度入手,主导电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1.改善交通,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井冈山多弯曲山路,基础设施薄弱,公交路线也不完善。因此,解决交通问题,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是井冈山市政府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推动“互联网+旅游”

革命老区井冈山要利用红色资源,带动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推进旅游城市的建设。同时,联合电商平台,在网上推送旅游资讯,以及景区、旅店购票一条龙服务。

(2)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推动“互联网+土特产”

井冈山盛产茶叶、茶油以及猕猴桃等各种农副产品,推进电商进驻,把土特产放在网上销售,解决由于交通不便和销路不通而出现的“销售难”问题。

3.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范围,定时走访,推动政策落地

政府除了掌控全局之外,也应选择性地走访,贴近群众,切实了解政策落地情况,以便更好了解疏漏和完善。

(二)企业:电商精准扶贫的推动者

1.联合政府部门,构建物流配送体系

通过构建物流配送体系,改善物流布局,逐步完善;利用网络整合物流信息,建立“干线机动化配送+万村千乡网络+电商服务站+快递超市”模式。

2.提供电商平台,打造电商扶贫“领头羊”

政府的宣传与规划,也不如一个成功案例的说服力大,黄坳乡洪石村的“村邮乐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中国邮政提供电商平台,村民提供货源这样的一个帮扶的方式来带动老区脱贫。

3.提供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回流

在发展初期,企业可以通过开展电商培训,或在一些试验性项目中开创较多岗位,吸引人才回流,协助推动老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Z].2015.

[2]井冈山市政府.井冈山脱贫攻坚情况汇报[Z].2016.

[3]井冈山市政府.加快推进井冈山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Z].2016.

作者简介:

庞康萍,女,广东湛江人,广东省学生联合会项目拓展部储备干部广东工业大学学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冯淑璇,女,广东清远人,广东工业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林健泽,男,广东湛江人,广东工业大学学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第7篇

 

序号

方案名称

修改位置

原文内容

修改后内容

备注

1

脱贫攻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到2017年,深入推进“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饮水净化”专项活动,解决约80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左右,水质达标率达到60%左右。

到2017年,深入推进“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饮水净化”专项活动,解决约80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区54个贫困县农村集中供水率总体达到78%、自来水普及率总体达到76%左右、水质达标率达到60%左右。

 

2

到2020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再解决约120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左右,水质达标率力争达到65%以上。

到2020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再解决约120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区54个贫困县农村集中供水率总体达到83%、自来水普及率总体达到80%左右、水质达标率力争达到65%以上。

 

3

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二(三)明确标准,严控质量

危房改造保障基本要求,严控建筑面积,无自筹能力的危房户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4人及以下的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5人和5人以上的人均建筑面积严控在18平方米以内;修缮加固危房户不受面积控制。

危房改造保障基本要求,农村危房改造的形式为新建的,原则上改造后住房建筑面积要达到人均13平方米以上;五保户的建筑面积宜控制在40平方米以内,3人以下(含)农户的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4人以上(含)农户的人均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得超过18平方米;无资金自筹能力农户的建筑面积宜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纳入农村危房改造维修加固范畴的,其建筑面积不受上述限制。人数以家庭实际人口计算,住房建筑面积不含储藏谷物、放置农具等用房面积。

 

4

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培育实施方案

二(二)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

自治区从粮食及农林业优势产业扶持项目专项资金中至少安排1亿元,重点支持贫困村发展绿色、特色种植产业。

新增条款

5

二(三)大力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

对于社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贫困户建设在林地、草地内,特定用于实施扶贫脱贫工作的畜禽养殖设施、采后处理设施、初加工设施等,在“十三五”期间免征森林、草地植被恢复费。

新增条款

6

二(四)积极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

鼓励通过政府统一购买服务的形式,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支持。由政府出资向有实力的企业、科研院所购买面向贫困户的技术服务,明确服务事项,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遇到技术问题时,可直接联系签约企业、科研院所获得技术支持。

新增条款

7

二(七)强化财政金融支持

各县(市、区)应建立扶贫产业发展风险防控机制。鼓励贫困户参与农业保险,经审核确定、建档立卡并录入信息系统的贫困户,从本通知公布之日起到脱贫当年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免交保费,贫困户免交的保费由自治区财政承担。

新增条款

8

脱贫攻坚鼓励企业参与工业扶贫开发实施方案

二(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自治区财政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和新增安排财政资金,每年筹措1亿元,扶持贫困地区本市以外新引进且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劳动密集型、农林产品初加工和产业链配套等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等支持,各市、县对本地原有的重点扶贫企业的扶持参照自治区政策执行。

自治区财政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和新增安排财政资金,每年筹措1亿元,通过切块下达的方式,为贫困县新建、改扩建并能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等支持,各市、县对本地原有的重点扶贫企业的扶持参照自治区政策执行。

 

9

二(六)实行贫困劳动力用工补贴

贫困地区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予以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企业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

贫困地区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予以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企业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所需资金从企业所在地财政筹集的就业资金中列支。

 

10

脱贫攻坚农村电商发展实施方案

二(十二)实行优惠政策

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电商企业和合作组织给予扶贫再贷款政策支持。

新增条款

11

脱贫攻坚教育帮扶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2%

贫困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

 

12

二(二)5.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的管理

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的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建立辍学学生劝返制度,摸清缺员去向和辍学原因,积极动员其返校,并做好工作台账。(责任单位: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新增条款

13

二(九)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资助力度

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校就读期间,除享受国家普惠性资助政策外,优先享受以下资助政策: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二是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按二档评定,其中一等国家助学金3500元、二等国家助学金1000元。三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四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路费和短期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广西区内院校每生500元、广西区外院校每生1000元。五是高等学校本专科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按二档评定,其中一等为4000元、二等为2000元。六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补助,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责任单位: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新增条款

14

脱贫攻坚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实施方案

二(一)1.职业培训

将贫困人口纳入职业培训补贴对象范围并按规定申领职业培训补贴,培训合格学员经培训机构介绍实现就业,签订就业合同一年以上的,可按规定给予职业介绍补贴。所需资金由当地人民政府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

职业培训学员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总人数50%的培训班次,可简化手续,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开班,并可由培训机构垫付该班次全体学员的培训费,培训合格学员经培训机构介绍实现就业,签订就业合同1年以上的,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所需资金由当地人民政府从就业资金中列支。

 

15

二(一)3.雨露计划扶贫培训

 

3.“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全面落实贫困户子女参加本科及职业学历教育补助政策,资助贫困户劳动力接受短期技能培训,实行应补尽补、精准补助;开展短期技能培训以奖代补,对自主参加扶贫部门以外的单位举办的短期技能培训,获得国家承认并可在网上查证的职业资格证、上岗证的我区农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行以奖代补,给予一次性补助;组织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责任单位:自治区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3.“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全面落实贫困户子女参加本科及职业学历教育补助政策,实施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对参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新生,以取得全日制本科学籍为依据,一次性补助5000元;参加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我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按学制年限、分学期补助,每生每学期补助1500元(其中扶贫巾帼励志班的学生,每生每学期补助2000元)。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资助贫困户劳动力接受短期技能培训,实行应补尽补、精准补助;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对16-60周岁、有劳动能力的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参加扶贫部门主办的短期技能培训,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每人每期补助3000元。对自主参加扶贫部门以外的单位主办的技能培训,获得国家承认并可在网上查证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实行以奖代补,每人一次性奖励800元。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组织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当地产业扶贫项目和科技扶贫项目,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参训农民补助50元/人·天;授课教师课酬,中级及以下职称每半天200元,高级职称每半天300元,半天课时不少于3小时;培训资料、场地按实际产生费用计;单个培训项目(培训班)人均经费成本不得超过100元/天。鼓励开展技术承包等创新模式,提高培训效果。培训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责任单位:自治区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16

脱贫攻坚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实施方案

二(二)1.开发贫困地区乡村公益性岗位

探索和鼓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就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开发岗位数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补贴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各地结合实际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就业,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所需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17

二(二)5. 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口自主创业

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口自主创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新注册个体工商户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所需资金可由市、县从当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产业发展基金中统筹安排。(责任单位:自治区工商局、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新增条款

18

脱贫攻坚卫生帮扶实施方案

全文

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新增条款

19

二(一)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和医疗救助水平

(一)提高新农合补偿和医疗救助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对全区所有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新农合门诊统筹覆盖所有贫困地区。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大病费用实际补偿比例提高到70%左右。加大医疗救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逐步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残疾人康复项目。(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红十字会、残联,广西保监局)

(一)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和医疗救助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对全区所有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覆盖所有贫困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统筹区域内及经批准转诊到统筹区域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加大医疗救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逐步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残疾人康复项目。(责任单位: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民政厅、财政厅、红十字会、残联,广西保监局)

 

20

脱贫攻坚卫生帮扶实施方案

二(三)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助

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民政厅、财政厅

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民政厅、财政厅

 

21

二(五)鼓励各地探索开展商业健康保险

鼓励各地探索开展商业健康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政策报销后,实际报销比例未到达90%的,探索由商业健康保险补偿到90%,保险所需经费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责任单位:自治区医改办、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扶贫办,广西保监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脱贫攻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进一步做好我区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广西”建设总体要求,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我区538万农村贫困人口、54个贫困县(含“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5000个贫困村为重点,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支持贫困地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和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节水灌溉,推进贫困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显著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用水条件。

到2017年,深入推进“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饮水净化”专项活动,解决约80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区54个贫困县农村集中供水率总体达到78%、自来水普及率总体达到76%左右、水质达标率达到60%左右。完成19个贫困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实施贫困区27座抗旱小型水库工程、12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和4个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推进一批“五小水利”工程和特色农业节水灌溉建设,提升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灌溉条件。

到2020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再解决约120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区54个贫困县农村集中供水率总体达到83%、自来水普及率总体达到80%左右、水质达标率力争达到65%以上。完成12个贫困县约85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水利化建设,基本完成贫困地区11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再实施10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和4个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快贫困地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根据贫困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一批特色农业节水灌溉,促进农业增产和贫困户增收。

二、政策措施

(一)精准编制水利扶贫规划。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充分考虑我区贫困地区实际,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水利扶贫的思路、目标、重点,系统研究解决对策措施。充分了解掌握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急需解决生活生产用水等水利设施建设需求,突出补齐贫困地区水利建设“短板”,将精准脱贫体现到具体目标任务、项目安排之中,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统筹实施抗旱小型水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水利项目,精准编制水利扶贫“十三五”规划,为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提供精准的水利支撑和保障。(责任单位:自治区水利厅、发展改革委、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精准选择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优势水源,综合采取新建、配套、改造、升级、联网等方式,积极发展贫困村连片集中供水,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提高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在严重缺水地区建设集雨家庭水柜,采取超滤膜技术等解决好贫困村集雨家庭水柜水质卫生问题。严格按照规程规范确定抗旱小型水库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项目的技术路线或加固方案。采取相对集中连片形成规模的方式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发展贫困村高效节水灌溉。(责任单位:自治区水利厅、发展改革委,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脱贫攻坚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把水利扶贫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明显提高贫困村、贫困县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自治区筹措资金10亿元左右支持贫困地区“五小水利”工程和特色农业节水灌溉建设。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自治区本级补助资金标准原来的100元/人提高到150元/人左右。探索合作共建、经营权转让等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等建设,发动受益群众自筹资金或投工投劳。(责任单位:自治区水利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四)实行农村饮水用地、用电、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国土资源部 水利部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0号)规定的饮水项目用地优惠政策,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办法(试行)》关于“集中统筹和分级保障”的原则,优先保障贫困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适当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1101号)规定,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优先安排实施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输变电设施安装。(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广西电网公司,广西水利电业集团,各市、县人民政府)

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0号),按规定免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契税、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责任单位:自治区国税局、地税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五)强化工程建后管护。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主体及管理职责,完善县级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和维修养护机制。加快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资金,通过财政预算、水费提取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专项用于工程维修养护和运行成本补贴。落实水质检测监测经费,进一步加强水质监管,依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定期抽验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及时整改水质不达标问题,确保水质卫生达标。加大贫困地区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资金投入,保障区域农田水利设施持续发挥效益。(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水利厅、财政厅、卫生计生委)

三、检查验收

(一)工程验收。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水利、发展改革、财政等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五小水利”工程、“双高”糖料蔗基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抗旱小型水库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等扶贫水利项目验收工作,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完善,及时组织复验。

(二)监督考核。各级要建立脱贫攻坚水利建设分片督查联系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扶贫水利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及时通报实施进展情况,督促整改完善。加强扶贫水利项目建设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按照“饮水净化率”绩效考评等要求,对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农田水利建设等情况进行考评,适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扶贫水利项目建设管理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工程质量、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将绩效考评及第三方评估结果作为扶贫水利项目资金分配重要依据,实行奖优罚劣。

 

 

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保障农村贫困户有安全住房,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补助标准,结合全区贫困县、贫困村脱贫计划,分期分批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突出抓好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新提升。到2020年,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

二、政策措施

(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每年的危房改造任务优先保证5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5000个贫困村,在此基础上,统筹兼顾区内其他地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危房户,已列入整体移民搬迁计划的不予安排。(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严格程序,精准认定。各地确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时,优先安排已经建档的贫困危房户,分年度制定改造计划。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危房评定技术导则(试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工作规程(试行)》进行危房等级鉴定、申请、评议、公示、审核、审批和建设,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公平、公正、公开。(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明确标准,严控质量。自治区、市指导县级农村危房改造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开展危房改造工作。严格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进行抗震设防和建设,确保达到当地抗震设防标准。乡镇建设管理人员加强对农房设计的指导和审查,强化地基基础、抗震措施和关键主体结构施工中的现场指导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危房改造保障基本要求,农村危房改造的形式为新建的,原则上改造后住房建筑面积要达到人均13平方米以上;五保户的建筑面积宜控制在40平方米以内,3人以下(含)农户的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4人以上(含)农户的人均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得超过18平方米;无资金自筹能力农户的建筑面积宜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纳入农村危房改造维修加固范畴的,其建筑面积不受上述限制。人数以家庭实际人口计算,住房建筑面积不含储藏谷物、放置农具等用房面积。(责任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四)整合资源,分类补助。整合各类农村危房改造资金,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实行差异化补助。以精准识别结果划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数为基准,将危房改造对象按极端贫困、特别贫困、中等贫困、一般贫困四种类型,分类确定补助标准。全拆重建的按以上补助标准给予全额补助,修缮加固的按对应的补助标准给予减半补助。(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五)创新方式,增加房源。在具备条件的市县,稳妥开展以购代建试点,收储一定数量的中小套型商品房,供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户购买使用。结合棚户区改造,配建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户安置住房。(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六)改善村容村貌,彰显新居特色。坚持危房改造与“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相结合,对集中连片改造的村屯,优先安排屯内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建设风貌管控,强化村容村貌整治,突出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整体提升人居环境。(责任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检查验收

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的监督检查,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各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扶贫、民政等部门,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验收暂行办法》的要求,加强对年度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的组织验收,竣工一户、验收一户、投入使用一户。验收合格后,要及时将补助资金通过“一卡(折)通”形式全额拨付到危改户手中。

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培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大力培育特色种养产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和林下经济产业,积极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现代服务业,逐步提高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能力。

2016-2020年,全区54个贫困县(含“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分别发展2-5个特色优势产业。具备条件的贫困村发展1个以上特色鲜明、附加值高、脱贫致富效果好的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贫困户家庭经营收入年增长率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

二、政策措施

(一)制定和完善特色种养业发展规划。结合贫困地区特色种养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自治区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自治区指导贫困县编制县级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发展规划。各县对照脱贫到片到村到户名单,选择2—5个对贫困村贫困户覆盖面广的特色种养业,编制本县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规划,制定年度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精准到村到户的实施方案。各县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和区域优势,规划发展1—2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林业)示范区。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抓好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确保品种纯正、质量优良、数量足额的种苗供应。(责任单位:各县人民政府,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产业开发专责小组各成员单位。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各县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特色种质资源,结合当地种植习惯和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实施以“品种品质品牌”为核心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优势特色种养业及林业。

特色种植业以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的“三品”提升为核心,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重点发展特色水果、蔬菜、食用菌、桑蚕、茶叶、中药材等经济效益好,见效快,在贫困地区有一定基础的产业。选择产业规模大、市场容量大、地方特色浓郁、发展前景好的特色品种。对糖料蔗,在贫困地区现有蔗区内重点抓好高产高糖基地建设,对粮油作物,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杂粮品种和油葵,加快推进富硒农产品种植和开发。自治区从粮食及农林业优势产业扶持项目专项资金中至少安排1亿元,重点支持贫困村发展绿色、特色种植产业。(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厅、财政厅、扶贫办、“双高”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水产畜牧业按“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思路,推进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畜禽产业主要发展生态循环养殖和林下养殖,包括牛羊等草食动物、家禽、生猪以及其他地方优势特色品种;渔业主要发展稻田养鱼、梯级小窝养殖、池塘养殖和庭院养殖等模式,大力发展罗非鱼、鲤鱼、草鱼、泥鳅以及其他地方优势特色品种。(责任单位: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林业要注重生态保护,重点发展速丰松、速丰杉、速丰竹、速丰珍贵树种、速丰乡土树种和油茶、核桃等名特优经济林树种。采取以短养长的办法,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蜂、林禽、林畜、林草、林菜、林果等林下经济产业。(责任单位:自治区林业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大力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引进培育壮大一批特色农林产品加工企业,带动贫困地区畜禽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林产品、特色粮食等产品开发。推进贫困地区桑蚕、茶叶、核桃等产品的全产业链开发,提高附加值。着力建设农林产品分等分级、预冷、保鲜、贮藏等采后处理设施。鼓励贫困户发展订单生产,以土地、资金、设施设备等方式参股兴办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对于社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贫困户建设在林地、草地内,特定用于实施扶贫脱贫工作的畜禽养殖设施、采后处理设施、初加工设施等,在“十三五”期间免征森林、草地植被恢复费。(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农业厅、林业厅、水产畜牧兽医局、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四)积极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加快贫困地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倾斜支持建设城乡商业服务网点、商品配送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冷链设施。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扩大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发展代耕代种、农资配送、植保机防队等农业服务业,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发展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其在搞活农村市场,促进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作用。鼓励通过政府统一购买服务的形式,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支持。由政府出资向有实力的企业、科研院所购买面向贫困户的技术服务,明确服务事项,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遇到技术问题时,可直接联系签约企业、科研院所获得技术支持。(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农业厅、水产畜牧兽医局、农机中心、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五)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018年基本完成所有贫困县、贫困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贫困户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林场、专业大户。贫困县发展的每个重点产业,都要引进或培育1个以上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每个贫困县都要建设1个以上的产业园区。适当降低条件,将贫困地区带动能力较强的合作社优先评定为示范社,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机制。(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厅、林业厅、水产畜牧兽医局、工业和信息化委、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六)加快科技推广应用。优先在贫困地区配置科技资源,每年从自治区、市、县、乡镇选派一批科技人员担任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指导开展科技扶贫工作。鼓励科技人员带技术和项目进村入户,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发展特色种养业项目。加大新品种、技术、新成果的开发、引进、集成、试验、示范力度,在每个贫困县建成2-3个农林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当地特色种养业发展提供有效益、能复制、可推广的生产模式和管理经验。加强贫困村种养大户、家庭农林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的培训。(责任单位:自治区科技厅、教育厅、农业厅、林业厅、水产畜牧兽医局、扶贫办,广西农科院,各市、县人民政府)

(七)强化财政金融支持。自治区、市、县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特色种养业发展,适当降低项目建设条件,优先扶持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扶贫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服务到村到户。在有条件的贫困村设立扶贫互助资金,鼓励各级人民政府整合各类扶贫资金,扩大资金总量。允许扶贫互助资金作为担保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保费来源,撬动金融机构贷款,放大资金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力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使有劳动能力、贷款意愿和具备一定还款能力的贫困户都能够得到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按基准利率由财政全额贴息补助。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加大农业保险补贴力度,积极发展商业性农业保险,增强贫困地区防灾抗灾能力。各县(市、区)应建立扶贫产业发展风险防控机制。鼓励贫困户参与农业保险,经审核确定、建档立卡并录入信息系统的贫困户,从本通知公布之日起到脱贫当年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免交保费,贫困户免交的保费由自治区财政承担。(责任单位:自治区财政厅、金融办、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检查验收

将特色种养业培育纳入贫困县、贫困村脱贫摘帽考核的重要内容。自治区、市、县制定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培育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加强监督、检查、验收和考核。对完成任务好的县给予奖励,完成不好的予以问责。

 

 

 

 

脱贫攻坚鼓励企业

参与工业扶贫开发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进一步鼓励企业到贫困地区参与工业扶贫开发,更好地助推全区脱贫攻坚,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的原则,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特色原材料优势,采取财政、税收、土地等优惠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进入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到2020年,引导过100户规模以上企业落户贫困地区,每个贫困县培育3个以上特色优势产业,新增2000户以上小微企业。

二、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自治区财政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和新增安排财政资金,每年筹措1亿元,通过切块下达的方式,为贫困县新建、改扩建并能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等支持。各市、县对本地原有的重点扶贫企业的扶持参照自治区政策执行。(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国资委、财政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除国家限制和禁止的企业外,在贫困地区以利用当地资源为主投资新办的法人工业企业,从其取得第一笔主营业务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5年免征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国家级贫困县新办符合国家鼓励类条件的法人工业企业,从取得第一笔主营业务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免征5年、减半征收5年”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服务类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资产总额在30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的小微工业企业,2017年底前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符合减免税条件,可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予以减免。企业在扶贫行动中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责任单位:自治区地税局)

(三)优先保障扶贫项目建设用地。开通扶贫项目建设用地审批“绿色通道”,统筹工业建设用地安排,加大贫困县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供应,鼓励多使用荒山等未利用地,凡全部使用未利用地指标的贫困县工业项目,一律由自治区统筹保障。进一步在贫困县降低工业用地出让金标准,经审批可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0%-50%执行,适当降低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责任单位: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发展改革委)

(四)实施“百企对口引入”工程。梳理整合54个贫困县的产业资源,打破县域限制,结合地区产业发展定位,以产业化组织方式和市场化手段跨区域划片区为资源类加工企业配置资源,引入一批规模以上企业。鼓励对口引入企业在贫困地区实施规模化生产、工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建成一批特色产业资源深加工基地。围绕贫困地区产业链填平补齐引入一批中小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链配套基地。引导和鼓励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为贫困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国资委、投资促进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五)推动返乡农民工实施大众创业。利用现有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引导有技术、有资金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创新,培育发展一批小微企业,把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成为特色产品加工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吸引农民工入园进城。依托农民工创业园建设一批标准化劳务外包车间,建立自治区贫困地区区域性用工调剂交易平台,通过短期实用技能型人才培训和季节性用工调剂,承接发达地区生产车间或生产线劳务外包并免收各类管理费用,承接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工季节性收入。(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六)实行贫困劳动力用工补贴。贫困地区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予以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企业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所需资金从企业所在地财政筹集的就业资金中列支。企业以“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带动贫困农户脱贫且合作2年以上的,每户一次性补贴3000元,所需资金从就业资金中列支。(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七)针对贫困地区开展招商引资。贫困县每年编制生产经营类扶贫需求项目清单向社会公布。自治区安排联合策划包装重大产业招商项目经费,对项目进行整合,举办专题招商活动。(责任单位: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国资委,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检查验收

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产业开发专责小组牵头每年对鼓励企业参与扶贫工作进行一次综合检查。重点检查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土地保障、用工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检查结果与各级各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评挂勾。对贡献突出的企业和企业家给予表彰。

脱贫攻坚农村电商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步伐,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538万贫困人口、54个贫困县(含“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5000个贫困村为重点对象,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和支撑体系,推动贫困地区以农产品、农村制品为主的农村产品销售,促进贫困群众收入持续增加。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实现县有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或电子商务集聚区,乡镇有电子商务工作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电子商务在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政策措施

(一)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电子商务集聚区)、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村电子商务服务点三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和功能,健全上下游服务链,为贫困地区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推动建设一批具有当地产业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为贫困地区网商提供创业孵化服务。(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扶贫办、供销社、广西邮政管理局,各市、县人民政府。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建设自治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自治区电子商务云平台和二维码溯源防伪系统。联合知名电商企业,依托云平台,重点为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搭建方便快捷的交易平台,提供一物一码的二维码溯源防伪服务。采取众筹、预售、众包、团购等方式,实现产销对接,推动互联网金融和农业“众筹”项目实施,为农村产品生产、销售、物流、推广等全流程提供品牌培育、商品规划、营销策划等服务。(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建立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快贫困地区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支持快递物流企业、电商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和配备物流配送设施设备,在乡镇建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快递物流配送门店,在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到2017年实现快递物流乡镇基本覆盖,功能辐射到村,物流配送48小时内到达村(屯)。鼓励快递物流企业积极服务农产品进城,加强与各类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合作,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为特色农产品提供包装、仓储、运输、投递的标准化、定制化服务。(责任单位:广西邮政管理局,自治区供销社、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四)完善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宽带广西战略行动计划,推动贫困地区宽带村村通建设,采用光纤到村的宽带接入能力不低于8Mbps,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园、产业基地、电商企业、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的宽带资费给予优惠。(责任单位:广西通信管理局,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各市、县人民政府)

(五)加快建设农村产品电商品牌。制定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支持农产品“三品一标”等资质的申报认证,培育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的要求,生产加工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构建完善的农产品供应体系。引导贫困地区运用电子商务拓展农村手工艺品、旅游服务等销售渠道。加强网销产品质量监管,杜绝质量隐患。以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为主要载体,搭建广西特色馆,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农产品经营企业开设旗舰店,鼓励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贫困户开设网店,拓展网络零售业务。鼓励贫困地区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开展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基地+市场”等电子商务业务。各地要依托网络团购促销平台,开展季节性特色农产品促销活动,促进季节性特色农产品销售。(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农业厅、林业厅、旅游发展委、水产畜牧兽医局、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六)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资店、供销合作社农资连锁店、农村邮政局所、村邮站、乡村快递网点、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等,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开展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电子商务,推动放心农资进农家,为农民提供优质、实惠、可追溯的农业生产资料。(责任单位:自治区供销社、商务厅,广西邮政管理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七)增强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服务功能。鼓励服务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加强与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的合作,支持服务网点进一步完善网上代购代销功能,逐步增加电子支付、票务代理、网上缴费、快递收发、小额取现、信用贷款、农业科技和信息技术培训等新型服务功能。(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农业厅、金融办、供销社,广西邮政管理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八)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引导传统农村流通企业、物流企业向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转型。鼓励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拓展农村业务。推动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等向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支持组建区域性农村电子商务协会等行业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农业厅、林业厅、旅游发展委、水产畜牧兽医局,妇联,团区委,各市、县人民政府)

(九)加强人才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各级人民政府机关干部、村官、本地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合作社、种养植大户、返乡青年、退伍军人等开展分行业、分区域的电子商务推广应用和技能培训。实施农村青年电子商务培育工程和巾帼电子商务创业行动,培养一批贫困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和实用型人才。(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妇联,团区委,各市、县人民政府)

(十)抓好试点示范。各贫困县要制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明确特色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科学布局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积极开展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国家试点县中贫困县安排占比力争50%以上。试点以外的贫困县每年至少建设1个电子商务示范乡镇、3个电子商务示范村,培育1个开展电子商务的特色农产品生、加工、包装、销售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非贫困县要将贫困村优先纳入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并予以重点支持。各市、县要指导试点乡镇、村制定路线图,确定时间表。打造一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建立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和支撑系统,推动电子商务在农村广泛应用。(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十一)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专项资金;优化自治区促进贸易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支出结构,适当增加安排脱贫攻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项目资金,支持脱贫攻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已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贫困县,按照中央、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对未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贫困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性支出部分,由自治区财政、所在地财政承担项目资金的主要部分,社会资金可适当参与;由企业承担的项目,主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支持。自治区根据贫困县上一年度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中列入支持范围的投入情况,参照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项目补助标准,经验收确认后,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在上一年度脱贫摘帽的县优先安排补助资金。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财力状况,积极安排财政资金,对贫困村开展电子商务予以重点倾斜。(责任单位:自治区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商务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十二)实行优惠政策。全面落实税收、金融、土地、人才、用水、用电、用气等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将农村电子商务及相关的快递物流纳入脱贫攻坚信贷支持范围。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电商企业和合作组织给予扶贫再贷款政策支持。鼓励保险公司开展鲜活农产品配送质量保险,探索保费补贴试点。(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地税局、金融办、商务厅、国税局、扶贫办,广西保监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检查验收

脱贫攻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行“自治区指导、市协调、县负总责、乡村落实”的工作体制。各地要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纳入脱贫攻坚工作体系,与其他扶贫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对目标任务、工作措施、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落实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督促、年底有总结验收。对年度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落实好的贫困县和单位给予表彰,对落实不好的贫困县和单位进行通报,并与全年脱贫攻坚工作业绩考核挂钩。

 

 

 

 

 

脱贫攻坚教育帮扶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切实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更好地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帮扶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把教育帮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以538万农村贫困人口、54个贫困县(含“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5000个贫困村为重点,精准实施八大教育帮扶计划,做到精准建设、精准帮扶、精准资助、精准就业,实现贫困地区学校保障基本、满足需要、均衡发展,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全程帮扶、全程资助、充分就业,决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点上,从根本上斩断穷根。

到2017年,实现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基本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基本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大通铺”,基本实现结对帮扶覆盖到每所学校、每位教师、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7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3%。

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接近全区平均水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达到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增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2%,贫困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

二、政策措施

(一)精准实施幼儿园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入园难”问题。

1.支持贫困地区公办幼儿园建设。实施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根据需要,支持每个贫困县在城区建设1-2所公办幼儿园,支持贫困县每个具备建设条件的乡镇建设1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根据建设规模分别给予每所200万-600万元不等的补助,基本实现贫困地区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责任单位:教育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县人民政府。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多元普惠幼儿园发展。优化公益性、普惠性资源布局,落实多元普惠幼儿园奖补政策,通过改善办园条件、支付租金、改善教师待遇、开展教师培训等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多元普惠幼儿园发展,提高贫困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确保贫困地区儿童有机会接受一定质量的学前教育。(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建立学前教育结对帮扶。各县统筹安排县城(城区)公办幼儿园、优质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对口帮扶所在乡镇村级幼儿园,在县域内建立“县-乡”和“乡-村”两层结对帮扶。(责任单位:各县人民政府)

(二)精准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学校改善基本办学和生活条件,让贫困地区少儿享受到更加公平的优质教育。

1.精准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对贫困地区每所中小学校进行摸底排查,按照“一校一册”、“一校一图”科学编制学校建设规划,准确建立每所薄弱学校的需求清单和建设台账。统筹“全面改薄”等教育专项资金,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投入,计划投入54个贫困县资金50亿元左右,建设校舍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500多所,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应宿尽宿”、“一人一床位”,切实解决“大通铺”、“大班额”问题。(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各县人民政府)

2.支持贫困地区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审慎稳妥推进撤点并校工作,坚持先建后撤,对于保留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标准化建设,保障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责任单位: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贫困地区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逐步提升贫困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及应用水平,使贫困地区师生能便捷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责任单位: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4.建立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各市统筹安排市级义务教育学校、市辖区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县级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各县统筹安排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组织乡镇中心校对口帮扶所在乡镇村小学、教学点,建立“市—县”、“县—乡”和“乡—村”三层结对帮扶。(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

5.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的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建立辍学学生劝返制度,摸清缺员去向和辍学原因,积极动员其返校,并做好工作台账。(责任单位: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精准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素质。

1.支持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建设。统筹中央和自治区各类普通高中建设项目资金,重点支持贫困县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学校。(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落实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2016年达到每生每年400元,并视情况逐步提高。(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

2.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规模,重点满足贫困地区学生入学需求。支持有需求有条件的贫困县发展多种形式的高中教育,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多元选择的机会,促进贫困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责任单位: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建立普通高中结对帮扶。各市统筹安排区域内优质高中分别对口帮扶贫困县普通高中,建立“市—县”结对帮扶机制。(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

(四)精准实施县级中专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富民中的中坚作用。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每个贫困县办好1所新型中等专业学校,到2020年基本达到国家和自治区办学标准。(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2.改革专业设置。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中等专业学校办好1-2个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的骨干专业、1-2个适应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的涉农专业,努力办好2-3个服务农村生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富民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需要的特色专业。(责任单位: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现行业性职教集团自治区重点产业全覆盖、区域性职教集团14个市全覆盖。鼓励职教集团积极吸纳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为成员单位,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委等行业主管部门,各市人民政府)

4.加强基地建设。面向全区建立40个集民族工艺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发挥其辐射示范作用,推进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民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文化厅)

5.建立职业教育结对帮扶。支持高职院校和城市职业学校通过管理、课程、师资、设备“四下乡”对口帮扶贫困县中职学校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建师资队伍、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招生等,力争对口帮扶县全覆盖,并对成效显著的给予资金奖补。(责任单位: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五)精准实施高等教育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提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水平,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扶智富民中的作用。

1.加大对贫困地区高校支持力度。支持贫困地区高校开展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及相关平台建设,支持贫困地区高校申报开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新专业,积极扶持贫困地区每所高校建设1-2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增加贫困地区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配额,支持贫困地区高校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编办、财政厅)

2.扩大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继续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国家重点高校本科第一批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并在定向生源不足情况下酌情降分录取本科第二批考生。区内本科第一批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每年增幅不低于1%。贫困地区考生继续享受现有高考加分政策。(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发展改革委)

3.加大贫困地区专项人才培养力度。扩大招收免费民族预科生规模,2016年增加20%招生计划,招收1200名免费预科新生,并视生源情况逐年增加计划。在高等学校招收民族班,每年招收本科生1200名左右。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生300人左右。(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

4.充分发挥科技平台扶贫作用。每年举办高校科技服务地方新发展活动,支持高校与贫困地区在产业、行业技术深度合作,建立涵盖科技帮扶、科教培训、技术指导和科普宣传的多元服务体系。(责任单位:教育厅)

5.落实高等教育结对帮扶和继续教育结对帮扶。落实国家统筹安排的东部地区开放大学“一对一”对口帮扶片区县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点),面向贫困地区农村开展公益性继续教育。打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放大学升级版,为贫困县每一个贫困村培养若干后备干部、创业青年和致富带头人。(责任单位:教育厅)

(六)精准实施特殊教育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促进贫困地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合适的教育。

1.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统筹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贫困县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扩建等项目,加大对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和康复设施配置的支持力度。推进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支持未建有特殊教育学校的贫困县加快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室)。(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残联,各县人民政府)

2.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2016年起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达到每生每年6000元。(责任单位:财政厅、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实施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建设试点项目。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地遴选若干所中高职学校作为残疾青少年职业教育基地学校,对其校园和实训基地进行适合残疾学生入学的设施改造,为其配备职业教育的设备,提高贫困地区残疾青少年职业能力。(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残联)

(七)精准实施学生学业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无障碍上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应助尽助。

1.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在现有资助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档资助,对特困生给予重点资助。(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

2.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实施15年免费教育,即免除学前教育保教费,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扶贫办)

3.将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高校国家资助体系。(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

4.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历教育扶持政策,实行“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应补尽补。(责任单位:自治区扶贫办、教育厅)

5.落实就业帮扶政策,确保精准就业。区内各高校指定专人负责,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帮扶,落实至少“一次个体咨询、一次优先推荐、一次技能培训、一项就业补贴”等帮扶措施,举办专场招聘会,优先向合作单位重点推荐,确保其顺利就业。(责任单位:教育厅,全区各高校)

6.建立贫困家庭学生结对帮扶。依托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动员大学生志愿者与片区农村贫困学生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责任单位:教育厅)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动员社会志愿者与片区贫困学生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责任单位:团区委)县级统筹建立校长、教师“一对一”对口关爱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各县人民政府)

(八)精准实施教师队伍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培养造就“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好老师,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1.拓展贫困地区教师补充渠道。实施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专项考试,给予乡镇以下教师岗位适当倾斜。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和壮汉双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首先满足贫困地区教师补充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贫困地区乡村学校任教一定期限,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编办、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2.落实贫困地区教师生活待遇。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计划,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及其他地区教学点教师,自治区统筹资金按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标准给予奖补。依法依规落实贫困地区教师工资待遇,依法为贫困地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将贫困地区教师住房建设纳入自治区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以乡镇为中心,加快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住房建设。(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

3.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学校教师用编。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职工编制使用情况,将教职工编制从富余地区向紧缺地区调剂,其他系统改革调整出来的事业单位编制优先调剂用于解决贫困地区学校编制紧缺问题。(责任单位:自治区编办、教育厅、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4.职称(职务)评定向贫困地区倾斜。乡村教师在申报职称时给予政策倾斜,论文不做刚性要求,免除外语、计算机考试。(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

5.推动优质师资向贫困地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逐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等,推动中小学教师支教走教,每年从教育质量较好的中小学选派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乡镇及以下学校支教走教。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编办、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6.教师培训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贫困县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建设好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每年组织自治区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等深入贫困地区开展送教下乡。(责任单位: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7.支持贫困地区县级中专建设“双师型”教师。支持贫困地区县级中专通过多种方式调剂空余编制和岗位用于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提高优秀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九)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资助力度。

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校就读期间,除享受国家普惠性资助政策外,优先享受以下资助政策: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二是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按二档评定,其中一等国家助学金3500元、二等国家助学金1000元。三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四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路费和短期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广西区内院校每生500元、广西区外院校每生1000元。五是高等学校本专科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按二档评定,其中一等为4000元、二等为2000元。六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补助,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责任单位: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检查验收

(一)纳入政府绩效考评。按年度分解下达任务,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年度重点工作和年度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逐年完成落实。

(二)加强教育督导检查。将教育扶贫工作作为开学检查的重要内容,每学期开展一次专项检查。逐县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不定期开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经费管理、项目进度等专项督导或检查。

(三)加强社会监督。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各级各部门按照财政预算公开要求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县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当地媒体、门户网站等方式,向社会公布教育发展年度资金安排情况、工作进展情况等,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脱贫攻坚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进一步做好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全区538万农村贫困人口、54个贫困县(含“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50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依托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对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培训就业创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按照市场需求,实施职业培训、政策帮扶,促进贫困劳动力从体力型就业向技能型就业转变、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外出务工脱贫。

二、政策措施

(一)大力开展各类培训。

1.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学员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总人数50%的培训班次,可简化手续,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开班,并可由培训机构垫付该班次全体学员的培训费,培训合格学员经培训机构介绍实现就业,签订就业合同1年以上的,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所需资金由当地人民政府从就业资金中列支。自治区加大对贫困地区就业资金的扶持力度。培训后获得网上可查证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全区农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行以奖代补,给予一次性补助(每人只享受一次),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2.职业技能学历教育。以贫困户“两后生”为主要对象,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历教育,培养持有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型技术技能人才,其中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按规定享受国家、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责任单位: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全面落实贫困户子女参加本科及职业学历教育补助政策,实施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对参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新生,以取得全日制本科学籍为依据,一次性补助5000元;参加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我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按学制年限、分学期补助,每生每学期补助1500元(其中扶贫巾帼励志班的学生,每生每学期补助2000元)。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资助贫困户劳动力接受短期技能培训,实行应补尽补、精准补助;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对16-60周岁、有劳动能力的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参加扶贫部门主办的短期技能培训,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每人每期补助3000元。对自主参加扶贫部门以外的单位主办的技能培训,获得国家承认并可在网上查证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实行以奖代补,每人一次性奖励800元。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组织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当地产业扶贫项目和科技扶贫项目,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参训农民补助50元/人·天;授课教师课酬,中级及以下职称每半天200元,高级职称每半天300元,半天课时不少于3小时;培训资料、场地按实际产生费用计;单个培训项目(培训班)人均经费成本不得超过100元/天。鼓励开展技术承包等创新模式,提高培训效果。培训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责任单位:自治区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4.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对象,围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并开展政策扶持与跟踪服务。每年培训0.3万人次,累计培训1.5万人次。(责任单位:农业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二)扶持就业创业。

1.开发贫困地区乡村公益性岗位。各地结合实际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就业,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所需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2.建立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建立14个示范性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自治区给予每个创业园财政补助500万元及15公顷用地指标,入园创业的贫困劳动力申请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所需资金从农民工创业扶持资金中安排。(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建设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快健全贫困地区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职业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自治区对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指标及服务设施补助经费给予倾斜支持。到2020年,有用地指标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所在乡镇,全部完成公共就业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实现输出有组织、求职有服务、培训有技能、创业有指导、权益有保障。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根据项目组织实施需求统筹安排解决,自治区给予倾斜支持。(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4.职业技能鉴定。优化职业技能鉴定流程,提供简便的鉴定服务,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对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的质量控制作用。对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及时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5. 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口自主创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新注册个体工商户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所需资金可由市、县从当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产业发展基金中统筹安排。(责任单位:自治区工商局、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检查验收

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分级对精准脱贫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创业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内容包括培训实施情况、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各项资金的统筹使用情况等。检查验收工作主要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座谈分析、听取汇报、实地检查和走访等形式进行。各市、县要适时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

 

脱贫攻坚卫生帮扶实施方案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做好我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卫生帮扶工作,全面实施“医疗救助解困一批”脱贫攻坚,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围绕提升贫困地区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区平均水平的主要目标,以全区538万农村贫困人口、54个贫困县(含“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5000个贫困村为重点实施脱贫攻坚卫生帮扶工作。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贫困人口患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和医疗保障,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补偿和医疗救助水平及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20/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12‰,婴儿死亡率下降至10‰以下。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差距和人口健康水平,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得到规范化管理,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二、政策措施

(一)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和医疗救助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对全区所有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覆盖所有贫困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统筹区域内及经批准转诊到统筹区域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加大医疗救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逐步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残疾人康复项目。(责任单位: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民政厅、财政厅、红十字会、残联,广西保监局)

(二)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对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治疗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在县级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在定点医院实现医保政策、救助制度“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服务。(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民政厅、扶贫办,中医药局,广西保监局)

(三)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助。对未列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的农村贫困人口,其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按缴费标准给予适当补助。(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民政厅、财政厅)

(四)实行大病分类救治。对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实施分类救治,一次性能治愈的集中力量进行治疗;需要维持治疗的,安排定点医院长期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健康管理的,由定点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治疗和健康管理。(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中医药局)

(五)鼓励各地探索开展商业健康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政策报销后,实际报销比例未到达90%的,探索由商业健康保险补偿到90%,保险所需经费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责任单位:自治区医改办、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扶贫办,广西保监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六)实施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实施54个贫困县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个一”标准化建设,确保每县至少有1所二级标准的县级医院,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政府举办标准化卫生室。加强县医院、县中医民族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未设中医民族医院的县加强县医院中医科建设。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优先用于54个贫困县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含移民新村)建设业务用房。优先为乡镇卫生院配置数字化X射线成像机(DR)、彩超、救护车等一批基本医疗设备;优先为全区5000个贫困村卫生室配备1台健康一体机。(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

(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1.面向54个贫困县订单定向免费培养本、专科医学生。2016-2020年,依托广西高等医学院校为贫困地区招收培养农村订单定向本、专科医学生各450人。培养经费由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共同承担。(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卫生计生委、财政厅、中医药局)

2.加强在岗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服务水平,分批安排全区各行政村在岗乡村医生每年接受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不少于2周;每3-5年免费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脱产进修,原则上不少于1个月。(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财政厅)

3.实施国家全科医生特岗计划。根据国家特岗计划,优先为54个贫困县每个乡镇卫生院招聘1-2名特岗全科医生,经费由各级财政共同承担。(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编办、医改办、中医药局)

4.加强中医民族医人才培养。开展中医民族医师承培养,在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中遴选50名具有执业(助理)中医师(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资格的人员,根据其专业特长,为其选配指导老师,采取跟师学习、专科进修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开展中医民族医适宜技术推广,每年对200名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进行15天短期培训,使其掌握1-2种简便易行、疗效良好的中医药民族医药适宜技术。至2020年,进行适宜技术推广培训1000人次。(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财政厅)

(八)加强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工作。从全区遴选能力强的三级医院,对54个贫困县县级公立医院开展稳定持续的一对一帮扶工作,重点加强前三年县外转出率靠前的5个病种所属专科的建设。强化医务人员培训,推广适宜医疗技术;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服务在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方面的作用,在城市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之间建立稳定的远程医疗服务合作关系,提高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定期派出医疗队,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提供集中诊疗服务。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重点加强特色医疗服务项目建设,有效提升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医疗能力。(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九)实行贫困人口医疗卫生签约服务。以县为单位,核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数、患病人数和患病病种。为贫困人口每人建立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1张健康卡,每个家庭均有1名乡村医生或乡镇卫生院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健康管理。(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扶贫办)

(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有效落实。加强对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随访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率。在54个贫困县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婚前医学检查、孕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地中海贫血防控、贫困地区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等妇幼健康服务项目,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财政厅)

(十一)加强贫困地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稳定县、乡、村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队伍,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落实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制度,抓实奖励扶助目标人群摸底、对象资格确认和奖励扶助资金及时发放等相关措施。制定奖励扶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贫困人口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关怀、帮扶力度。(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编办、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

(十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在全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有效预防贫困地区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生。加强贫困地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广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财政厅、农业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新闻出版广电局)

三、检查验收

第8篇

泗阳――中国青虾之乡,青虾的养殖对水质要求很高,一级水质才行,用50度以上的酒泡青虾,做成的醉虾味道十分鲜美。很快这样新鲜优质的青虾,就会通过苏宁易购的众筹平台,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

6月9日和10日,苏宁在江苏省泗阳县成河村和镇江市丹徒区的两个电商扶贫项目相继落地。“泗阳、镇江扶贫项目的顺利开展标志着苏宁互联网扶贫模式更加完善、成熟,将帮扶经济薄弱地区脱贫致富、持续增收。”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说。

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在当天的落地仪式上表示:“由苏宁云商创新的‘互联网+’扶贫模式在泗阳成子湖片区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预示着民营帮扶贫困地区的努力进入收获期和检验期。”

搭上互联网便车

2015年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要求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江苏省近期出台的扶贫开发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展村企挂钩,采取“一企一村”、“一企多村”、“一村多企”等结对方式,帮助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步伐。

苏宁结合自身互联网转型的成功经验,积极响应号召,“我们利用苏宁易购平台和众筹平台等新理念、新模式,从发展思维层面切入,提出了‘造互联网思维’的创新扶贫模式。”孙为民说。

以泗阳扶贫项目为例,苏宁将在泗阳县成河村援建60亩青虾养殖示范基地,并运用众筹――这种互联网思维解决销路问题。同时,依托当地场地资源,实现苏宁易购超市频道“泗阳馆”的线下落地,打造全国首家线下县级地方特色馆,特色馆将集农特产品展示、体验、销售、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据了解,目前多家电商平台都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此次苏宁扶贫项目也是结合O2O模式来考虑的。比如在“泗阳馆”内,只要扫一下对应农产品的二维码就可以实现线上购买。

宿迁市副市长、泗阳县委书记李荣锦算了一笔账,电子商务孵化平台一旦建成,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0万元,给当地村集体带来10万元左右的租金收入和增加60名低收入劳动力就业。

位于茅山革命老区的镇江市丹徒区也是今年江苏省扶贫工作开发重点地区之一,苏宁在当地援建了8亩大棚。这可不是普通的大棚,是加入了互联网元素的高科技智能大棚。大棚内设有传感器等智能设备,能够对温度、湿度、光照强弱等进行实时监测,村民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即可对大棚进行远程控制。

镇江-苏宁互联网农业孵化基地未来不仅能够种植新奇的农产品,还将带动当地其他业态的发展,对旅游业的开发、青少年实践基地、婚博园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最直观的,可为村集体每年增加集体性收入10万元、为当地农民增收1.8万元,直接带动周边10000亩农业用地向科技型、观光型、高效型农业转变。深层次上,还将创新合作模式,对其他企业起引领示范性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苏宁从创业初期到现在,一直坚持社会化企业的定位,结合资源优势和互联网转型成功的经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创新扶贫工作模式,带头落实帮扶责任。”孙为民说。

2014年,苏宁在盱眙用“种蘑菇”扶贫,改“输血”为“造血”,今年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用“+商品”、“+渠道”、“+服务”的互联网零售思维,来推动扶贫工作向“造互联网思维”升级。也即是,将在产品生产、品牌打造、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进行帮扶。

苏宁计划在泗阳建成集线上运营技术能力培训、品牌营销能力培训、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与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电商培训示范基地,开展软性资源帮扶。根据规划,苏宁每年将培训200名当地村民成为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够运用互联网工具的“专业达人”。

中国的扶贫工作经历了从“输血”模式到“造血”模式再到“造互联网思维”模式的转变,最原始的“输血”就是给钱,进化到“造血”就是教学养殖等职业技能,而“造互联网思维”模式就是让当地人具备销售新思维、培训品牌策划新能力,这样就能“依葫芦画瓢”,把其他东西一样包装出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和产业的自生长。

第9篇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222.3亿元,同比增长10.1%,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1.7%。预计2019年我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增长9.5%)。

2.外贸进出口总额:1-8月份,进出口总额完成22457万元人民币,占目标35093万元的64%。因近期海关部门未能提供外贸进出口数据,导致我市外贸企业详细数据暂无法更新,目前,上级商务部门正在协调该项工作。

二、工作开展情况

1.进一步完善市场监测运行机制。加强对生活必需品、重点流通监测企业的沟通联系,要求企业严格落实节假日市场监测值班制度,按照重大节假日期间市场运行监测制度的要求,做好节日市场监测工作,确保报送数据及时、真实、准确。

2.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工作。一是制定方案政策,明确行动纲领。为确保电商扶贫工作有序推进,科学实施,制订了《2019年度电商扶贫工作方案》,建立季度工作台账,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推进计划,为我市电商扶贫提供了行动纲领。二是组织我市电商企业参加“2019年**市春风行动招聘会”,针对电商扶贫开设专门咨询台、摆放电商扶贫宣传版面、发放宣传彩页。招聘会共发放宣传资料450余份,咨询电商扶贫和电商企业岗位人数约260人,进一步提高了电商扶贫知晓率。三是授权**市恒厚商贸有限公司为京东商城中国特产·**扶贫馆运营商,负责我市范围内以扶贫馆的形式进行农特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促进农产品上行。四是开展了2次电商扶贫培训。6月17日,组织我市电商企业负责人参加郑州市商务局主办的电子商务大讲堂,会议邀请电商专家以新观点、新理念为驻足点,加深政府职能部门和电商企业对电商扶贫的认识,拓宽了电商扶贫视野和发展思路,坚定了企业应用电商、从事电商、开展电商创业和电商扶贫的积极性。6月18日,邀请河南省经贸职业学院高级电子商务讲师刘冬来我市开展电商技能人才培训,深入浅出地讲解国家有关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当前电商的发展形势,围绕电商案例分析、电子商务基础知识与互联网品牌发展思路、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身优势发展电子商务等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并对电商操作进行了实地演练,进一步提升了电商从业人员对电子商务发展的认知,为今后更好创业就业和乡村振兴战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加大外贸企业市场开拓力度。依托展会平台,推动外贸企业不断走出去,组织企业参加2019年印度国际五金工具展览会、2019年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活动,促使企业加强市场开拓,扩大业务规模,助推**产品走出去,从而进一步打开产品销路。

4.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暗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安全生产月”、“防风险除隐患保平安迎大庆”等活动,对全市大型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排查治理,同时,加强、春节、十一等重要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存在的问题

电商扶贫方面:一是农产品上行较难。我市特色农产品较多,但产品网货化和质量标准化水平不高,缺乏品牌支撑,加之农村电商人缺乏才,导致农产品上行较为困难,影响了农产品销售和贫困户增收。二是电商企业带贫作用较小。目前全市电商企业数量还不够多,备案的仅有23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涉农企业较少,郑州市级以上示范企业仅有2家,无论从安置就业、农产品上行等方面增收带贫作用有限。对外贸易方面:一是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影响,我市65%左右的进出口商品为磨料磨具、耐材、高铝水泥等“两高一资”产品,终端消费品少、高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少,缺少拳头产品,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受环境污染防治限产停产政策影响,导致进出口企业只能断断续续的生产,由于害怕毁约赔偿而不敢签订大的订单,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产值和进出口业绩。

四、2020年工作谋划

1.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一是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利用网络贸易和电子商务等方式开拓市场,鼓励企业按照网销产品要求,进行品控、包装和网销,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网销品牌,助推企业经济发展。二是持续开展示范体系创建工作。按照上三级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工作要求,积极开展示范创建申报工作,力争示范企业的覆盖面更大,影响力更强。

第10篇

一、2016年度光伏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我县2016年度光伏扶贫项目自2016年开始谋划,由各乡镇牵头,各行政村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村级光伏农业专业合作社,并于2016年11月完成了全县十二个乡镇148个光伏扶贫合作社村级电站的备案工作。项目主要以村级光伏电站的形式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在符合土地整体利用规划条件下,选择荒山、荒坡、滩涂等场所,按供电部门的技术要求统一建设。全县139个村组建148个村级光伏合作社,按户均5KW的标准,建设总装机容量为19.76MW,建设总户数为3952户,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3832户。

(二)产业资金投入情况

合作社建设光伏电站每户需投入3.5万元,项目总投资1.7576亿元,其中:1、补贴资金3952万元;2、光伏贷款风险补偿金1600万元;3、供电设施投入约1400万元;4、光伏合作社征地、整地约260万元;5、合作社向银行贷款0.988亿元,6、政府全额贴息每年484.12万元(年息4.9)。

现已将扶贫资金2600多万元拨付至合作社,县农商行贷款8400多万元,部分项目资金已由合作社拨至施工企业。

(三)项目建设情况

今年3月我县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编制下发了符合我县实情的《县光伏扶贫实施方案》后,县光伏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立即进行部署,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乡镇和职能部门调度会,要求部门明确工作职责,抢抓机遇,争取6月30日全面并网,全力打好光伏扶贫攻坚战;各乡镇克服征山整地和春季雨水较多的困难,先期垫付资金,平整荒山荒地356亩;供电部门全力配合,新安装变压器124台,高压线28公里;通过竞争性比选方式确定了项目的建设单位和运维主体。2017年3月工程全面启动,6月30日全面建成及并网发电。预计项目建成后每年每户贫困户可受益约3000元。

(四)电费结算情况

自6月30日并网以来,7-10月份我县光伏扶贫合作社累计上网发电量约766万千瓦时,按0.98元/KWH计算,累计收益约750.68万元。目前供电公司已经对7-9月份光伏发电量586.2337万千瓦时进行了结算,结算电费共计574.51万元,其中上网电费242.8581万元已经付款,国家再生能源补贴约331.651万元暂未拨付,等补贴入账后统一进行拨付。光伏扶贫项目已初见成效。

二、主要做法

我县光伏扶贫工程按照“政府引导、贫困户参与、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坚持“贫困户自愿、贫困户受益、能还本付息”的原则,探索出一条符合脱贫需要的光伏扶贫发展模式。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

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扶贫移民局、发改委、财政局、供电公司等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县光伏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扶贫和移民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扶贫和移民局长兼任,负责光伏产业扶贫工作的综合协调、数据收集、日常事务等工作。制定出台了光伏扶贫支持政策,即县政府在产业扶贫资金中补贴每户贫困户1万元,其余资金需向银行贷款,贷款利息前5年由政府全额贴息,第6年开始由合作社从电站收益中按月等额还本付息;县供电公司无偿提供接入电网和免费提供接入主网计量表等优惠政策。

(二)完善制度,注重监管

出台了《县光伏电站暂行管理细则》,建立了第三方质量检测评估体系,确定了成都产品质量检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作为第三方质量检测评估体系单位;建立了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管理制度。通过竞争比选确定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欣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我县光伏扶贫工程建设和运行主体,签订了具有长期法律效力的合同文书。

(三)广泛宣传,快速推进

一是大力宣传光伏扶贫知识政策,139个行政村多次召开村民座谈会,广泛吸纳群众意见。同时,在政府官网、县爱心扶贫公众号、光伏扶贫微信群及时相关政策及新闻动态,并发放电站运维手册。二是积极主动对接,指导乡(镇、场)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如:项目的申报、备案,项目的选址、光伏合作社的成立等。严格把好审核关,简化程序,开辟绿色通道,以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了《县光伏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三是加强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的调度和服务工作,对光伏扶贫项目实施过程遇到的资金、用地、合作社注册等问题及时加以解决,确保光伏电站如期并网。

(四)部门配合,协调有力

县扶贫和移民局、县发改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供电公司、农商银行及14个乡镇(场)等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积极配合,安排专人负责,对光伏扶贫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指导,落实责任、强力推进。

(五)严格质量监督

明确了分管副县长为行政责任领导;督促合作社与参建企业签订了具有长期法律效力的合同文书,明确了企业的质量保证法律责任;工程全面竣工后,组织了由县扶贫移民局牵头,发改委、财政局、各乡镇分管领导、供电所参与的验收小组对148个光伏电站从场地情况、光伏组件数量、并网电路、护栏质量等多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并聘请了有资质的第三方质量检测评估单位对光伏电站进行了检测。

三、县光伏扶贫扩面工程推进情况

根据省政府光伏扶贫扩面工程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光伏扶贫扩面工程的意见》(府厅发【2017】85号)等文件精神要求,我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面组织实施我县光伏扶贫扩面工程。

一是全面开展调查摸底。2017年8月份以来,组织县发改、扶贫、供电、乡镇等多个单位对全县“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了全面排查摸底,对照工程用地、电网接入等建设条件,选出符合建设条件的贫困村24个。

二是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拟在选出的建档立卡贫困村中逐步实施光伏扶贫扩面工程,按每个村的装机容量不超过100千瓦来建设,总规模为1.2兆瓦;同时对照省发改委、省扶贫移民办《关于开展光伏扶贫扩面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1158号)文件要求,由县扶贫、发改、财政、供电、国土、林业、环保、农商行等部门共同编制县光伏扶贫扩面工程实施方案,现已上报省、市发改、扶贫移民办待审。

三是积极开展项目选址。对照先期选出的符合建设条件的贫困村,我县计划今年第一批光伏扶贫扩面工程建设村级电站3个,目前白槎村、丰产村已完成选址和光伏板的安装,里阴村已完成支架安装,预计12月底完成。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我县在光伏扶贫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2016年度光伏扶贫项目国家补贴不能及时到位,影响贫困户受益。目前,我县2016年度光伏扶贫项目建成并网规模19.76兆瓦,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832户,目前县供电公司只能按照0.4143元/度进行电费结算,其余国家补贴部分迟迟不能发放到位。

二是各乡镇征地、整地投入较大,资金缺口难以解决。由于光伏电站选址都是山地,各光伏电站都租用大型挖机开挖土方、平整土地及维修便道,加上租金,合计达260多万元,投入较多的乡镇达几十万元,少的也有十多万元,现在都由村集体或村干部赊欠。

第11篇

六盘水市脱贫攻坚问责实施细则解读细则明确,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涉及扶贫领域的各级单位和部门对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实不力、决策失误或工作失职,引发重大事故、事件、案件,群众反映强烈,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损失的;未按时完成脱贫攻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未根据脱贫攻坚任务建立组织和资金保障机制的;违反贫困县约束规定,发生禁止作为事项的;问责对象组织领导不力、政策执行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工作打折扣、搞变通,敷衍塞责,相互推诿扯皮的;建档立卡因核查不实、操作不准、弄虚作假、随意修改、瞒报漏报、档案资料和程序不规范的;擅自改变扶贫资金使用范围,挤占、截留、挪用、骗(套)取、转移、克扣扶贫资金,对项目把关不严,导致项目没有实施或实施中断且没有采取措施,资金长期滞留的;干扰、阻碍、不配合脱贫攻坚工作,不实事求是、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在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中,群众满意度不高,出现问题未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其他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脱贫攻坚工作的,将被问责。

细则规定,对责任单位问责的方式包括检查和通报,对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问责的方式主要包括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对严重失职、渎职,干扰、阻碍问责调查,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对举报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打击、报复、陷害等情形之一的从重问责。对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从轻问责。因帮扶对象等、靠、要思想严重或不配合开展工作等特殊原因,导致帮扶人不能完成帮扶任务;在脱贫攻坚改革创新中造成工作失误且情节较轻的将按照《六盘水市关于容错纠错的实施办法(试行)》启动容错程序。

六盘水市脱贫攻坚问责实施细则全文一、总体目标

到20xx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人口脱贫标准为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确保4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二、任务分工

1.在精准识别的前提下做好分类实施。负责组织村、组对本村贫困人员进行精准识别、录入、标识、分类工作,对调入调出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对本辖区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真实性进行确认,负责对本乡镇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帮扶计划、脱贫计划,分类实施,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脱贫任务。衔接配合贫困村、贫困人员与包保单位部门、包保人的对接工作,对脱贫方案和措施及脱贫进度等相关信息及时统计上报,做好脱贫档案管理,登记造册等。

责任单位:各乡镇

完成时限:20xx年末

2.统筹协调开展扶贫工作。统筹协调各乡镇、部门做好定期调度、数据核查和资料归档等工作,做到全程公开、有序推进。配合各部门争取扶贫政策及资金支持,巩固脱贫成果。研究提出扶贫开发政策建议、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协调行业扶贫等工作。负责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拟定扶贫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开展生态扶贫、科技扶贫、旅游扶贫、现代农业扶贫等工作。

责任单位:扶贫办

完成时限:20xx年末

3.做好贫困人口精准确认、及时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改善供养条件。扩大公益性养老院抚养范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业。对因灾致贫的,实施民政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和扶贫帮扶帮助脱贫。

责任单位:各乡镇、民政局

完成时限:20xx年末

4.加强特殊群体的管理服务。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详实管理系统,加强关爱、服务及救助。

责任单位:各乡镇、妇联、残联等

完成时限:20xx年末

5.做好扶贫资金的争取和使用。多渠道增加投入,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做好对上沟通衔接工作,争取更多上级扶贫资金支持;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多规划衔接、多部门协调长效机制,整合目标相近、方向类同的涉农资金;制定财政资金使用计划,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杠杆作用,注重运用市场化办法,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方式,撬动更多的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向扶贫,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在贫困村多的乡镇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机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就业创业,破解融资制约瓶颈;设立村镇银行开展扶贫特惠金融,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用于发展生产,由财政提供贴息补助;积极发展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对贫困户保证保险保费予以补助;积极探索开发地方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和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负责组织推动金融扶贫创新,负责小额信贷工作,指导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等工作。

责任单位:财政局、发改局、金融办、农业局、住建局、农经总站、民政局、水利局、林业局、人民银行农安中心支行、信用联社、气象局、各乡镇等

完成时限:20xx年末

6.加大农业扶贫开发力度。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人口,重点支持发展特色种植业。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紧紧抓住农安县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领域特色支柱产业,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推动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实施。

责任单位:农业局、农机总站、各乡镇等

完成时限:20xx年末

7.加大贫困户养殖业扶持力度。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人口,重点支持发展特色养殖业。做好畜禽防疫、检疫工作,提供畜禽市场购销信息。

责任单位:畜牧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xx年末

8.强化医疗卫生扶贫力度。实施健康扶贫行动,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功能,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开展贫困村远程医疗服务。落实扶贫对象民政救助政策,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衔接机制。优先做好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与大病保险工作,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防治工作。全面实施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优先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确保逐步达到基本标准。

责任单位:卫计局、人社局、民政局、财政局、妇联、各乡镇等

完成时限:20xx年末

9.切实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加大贫困村饮水安全工作力度,提高水质达标率和自来水入户率,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到20xx年,全面巩固提升贫困村居民供水保障水平,实现贫困村屯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加强重大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小型农田水利、五小水利工程等建设向贫困村倾斜。加大抗旱水源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

责任单位:水利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xx年末

10.加大生态资源扶贫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扶贫政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扩大湿地补偿范围,适度提高补助标准;支持贫困群众直接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增加其生态建设管护收入。

责任单位:林业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xx年末

11.强化土地资源利用。支持贫困村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优先保障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扶贫开发用地需要,支持废弃地复垦和低丘缓坡荒滩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责任单位:国土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xx年末

12.继续加大危房改造支持力度。提高补助标准,拓宽改造资金筹集渠道,整合使用危房改造、节能补助、抗震设防、灾损重建等资源。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对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无能力改造的特困户提供保障性住房。完善村庄建设规划,推进贫困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村庄绿化。

责任单位:住建局、环保局、林业局、民政局、各乡镇等

完成时限:20xx年末

13.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贫力度。负责对贫困残疾人的独立审核、认定,帮扶政策重点倾斜,加强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

责任单位:残联

完成时限:20xx年末

14.开展电子商务服务。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人口,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电商的发展;加快推进贫困村信息网络建设,优先支持贫困村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加快宽带农安建设。加快贫困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合作等系统在贫困村建立服务网点。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贫困村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开展互联网为农便民服务,提升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团县委、工信局、县供销总社、联通公司、各乡镇等

完成时限:20xx年末

15.强化培训工作。对具备职业技能的和壮体力型劳动力,重点加强转移就业指导和服务,支持劳务输出增收。对目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贫困人口,新毕业的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未就业的),通过实用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发展就业创业创新项目。开展职业教育工作、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提升和实用技能培训。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强化贫困村人才支撑,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高层次人才精准扶贫基层行活动,培育科技示范户,培训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

责任单位:人社局、农业局、农机总站、科技局、教育局、科协、各乡镇等

完成时限:20xx年末

16.加大教育扶贫开发力度。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改善贫困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三年内均达到办学标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在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支持贫困初高中毕业生到县内外中等职业学校接受教育,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职业院校实现应补尽补。

责任单位:教育局、财政局

完成时限:20xx年末

17.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贫困村村屯道路建设,优先在贫困村实施村屯畅通工程和安全隐患治理工程,支持产业基地田间道路建设,增强农村公路服务保障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升级改造县乡道路,消除危桥和安全隐患路段,探索建立交通养护机制。

责任单位:交通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xx年末

18.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发展清洁能源。采取大电网延伸以及光伏、风电光电互补等可再生能源分散供电方式,完成新一轮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支持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对具备相应资源优势和创业能力的贫困人口,重点支持发展光伏等新兴业态。

责任单位:能源局、农电公司、各乡镇等

完成时限:20xx年末

19.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对具备相应资源优势和创业能力的贫困人口,重点支持发展旅游等新兴业态,实施乡村旅游创业计划,创建美丽乡村游系列品牌,加快家庭旅馆业发展,促进贫困村旅游升级。

责任单位:旅游管理中心、各乡镇

完成时限:20xx年末

20.继续推进贫困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将卫生连片整治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力帮扶贫困村推进环境改善。

责任单位:环保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xx年末

21.探索实施城镇吸纳贫困人口新举措。围绕哈大城市群规划,加快推进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推进特色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化网格格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确保贫困人口进入城镇留得住、有保障。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意见,让更多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转移落户。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适当在贫困村布局,优先考虑使用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让贫困人口受益。

责任单位:住建局、发改局、公安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xx年末

22.实施文化共享、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工程。通过有线联网、无线覆盖等多种方式,提高电视收视覆盖率。实施贫困村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加快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每个农家书屋每年补充图书一般不少于60种。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设施,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培育文化下乡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以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骨干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全面完成。

责任单位:文广新局、吉视传媒、各乡镇

完成时限:20xx年末

23.严格依法依规推进扶贫工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水平。

责任单位:政府办、司法局

完成时限:20xx年末

24.规范法律咨询平台建设。建立完善法律咨询机制,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做好对贫困人口的法律咨询工作,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合法权益。

责任单位:司法局

完成时限:20xx年末

25.强化贫困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基层治安队伍建设力度,有效维护贫困村治安稳定。

责任单位:公安局

完成时限:20xx年末

26.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制定和完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责任单位:农经总站、各乡镇

完成时限:20xx年末

27.全面推进包保帮扶工作。全体县级领导每人确定1个村作为扶贫联系点,并帮扶10户贫困户;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村干部及职工每人包保部分贫困户,做到帮扶全覆盖。要经常深入到包保村和包保户进行对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分析致贫原因,理清帮扶思路,制定帮扶计划,切实做到帮扶思路、帮扶责任、帮扶措施、帮扶项目、脱贫路径、脱贫时间六到户。对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要继续帮扶。

责任单位:组织部、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各对接单位、各乡镇

完成时限:20xx年末

28.加大社会层面扶贫力度。深化村企共建,鼓励企业通过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合作共建、捐资捐助等形式,开展包乡包村扶贫。鼓励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在春节等重要节日向贫困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通过母亲健康快车春蕾计划安康计划消除婴幼儿贫血金秋助学等公益平台帮助贫困妇女和儿童。发挥好全国扶贫日社会动员作用,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在贫困村构建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加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搭建社会扶贫平台,全面及时公开扶贫捐赠信息,提高社会扶贫公信力和美誉度,探索发展公益众筹扶贫。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全面落实扶贫捐赠税前扣除、税收减免等扶贫公益事业税收优惠政策。

责任单位:扶贫办、宣传部、卫计局、教育局、妇联、民政局、工会、工商联、国税局、地税局、各乡镇等

完成时限:20xx年末

29.加大扶贫资金监管力度。全面推行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强化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拓宽监管渠道,坚决查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违法违纪问题。全程对扶贫项目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扶贫资金用到最困难村、最困难人口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要及时掌握实施精准扶贫的资金项目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项目资金监管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的全覆盖。推进扶贫开发领域反腐倡廉建设,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行为。

责任单位:纪检委、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检察院、各乡镇等

完成时限:20xx年末

30.建立完善资产化精准扶贫机制。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它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确保贫困户获得保底收益和利润分红收益。资产可由村集体、合作社或其他经营主体统一经营。可以采取委托经营、合作经营、股份制等方式,将贫困户的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等资源资产参股到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或其它农业项目中,实现共同致富。乡镇政府要积极协调业主和贫困户的关系,业主、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要发挥技术优势、经营能力,维护贫困户合法利益。

责任单位: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农经总站、林业局、畜牧局、各乡镇等

完成时限:20xx年末

31.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以20xx年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注重从民营企业家、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一把手,提升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开展贫困村同企业、社会组织等对接共建。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当好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责任单位:组织部、各乡镇

完成时限:20xx年末

32.大力开展扶贫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全县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准确解读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政策措施,及时、生动、准确报道各乡镇和各部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光荣精神,让群众的心热起来、劲鼓起来、行动上积极干起来,依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引导贫困村移风易俗,抵制邪教,从简举办婚丧嫁娶,树立朴素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大力宣传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加强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和部门的舆论监督,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责任单位:宣传部、扶贫办、各乡镇

完成时限:20xx年末

33.建立完善扶贫对象退出机制。按照省市要求,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脱贫对象退出和动态管理办法,分别确定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明确乡镇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标准,做好数据核查和资料归档等工作,贫困户、村、乡镇、包保单位(人员)要层层签字确认,做到全程公开、有序退出,接受社会监督。

责任单位:各乡镇、扶贫办、民政局、财政局等

完成时限:20xx年末

34.切实强化问责机制建设。实行最严格的问责督查,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建立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对重点部门、重点乡镇进行联合督查,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乡镇,要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并提出责任追究建议,对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的乡镇和部门,要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严禁铺张浪费,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杜绝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建立重大涉贫事件的处置、反馈机制,在处置典型事件中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水平。强化约束机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对忽视扶贫的庸政懒政怠政行为,要限期整改,问责到人。

责任单位:督查室、纪检委、审计局、公安局、民政局、扶贫办

完成时限:20xx年末

35.强化实绩考核和正面导向作用。依据省市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制定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由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县人社局、县审计局等部门具体负责对各乡镇及部门定期开展综合考评,考核结果经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后通报全县,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突出强化实绩考核的正面导向作用,激励乡镇、部门切实发挥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对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贫困村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基地,落实驻村帮扶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在晋级晋职时,给予优先考虑。对扶贫成效明显、贡献突出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适时予以表彰。

责任单位:组织部、政府办

完成时限:20xx年末

三、相关要求

1.强化责任落实。相关部门要结合任务分工,梳理具体工作任务,建立任务清单,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

2.强化部门联动。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排在责任单位第一位的是牵头部门,其他单位要积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发力,收到实效。

3.强化常态长效。建立完善保障机制、后续跟踪服务机制,坚持常态化帮扶,确保帮扶工作发挥长效作用,贫困人口脱贫后不返贫。

六盘水市脱贫攻坚问责实施细则 脱贫攻坚实施问责机制5月18日,《泉州市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已于近日印发。按照该办法,今后,脱贫攻坚工作上,贯彻有关精神不到位、业务操作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组织领导不力、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不力等5方面的28种情形将问责,并同步加强监督执纪,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严明的纪律保障。

未如期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问责!

《办法》明确,对贯彻有关精神不到位的,有以下七个情形之一的,对责任单位和相关负责人应当予以问责。

(1)上级脱贫共建的决策部署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领导不力,未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

(2)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和措施不符合工作实际、基层需要和上级政策要求,造成不良影响的;

(3)违反中央、省、市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的;

(4)县、乡两级党政主要领导未按有关规定对贫困人口进退识别、建档立卡等关键环节进行签字确认、审核的;

(5)不严格执行国家扶贫对象识别和提出标准,不按规定程序操作,搞暗箱操作、优亲厚友、有失公正的;

(6)未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教育、医疗、住房等政策帮扶,造成贫困人口未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7)其他法律法规、党内法规规定应当予以问责的。

扶贫安排不科学不精准 问责!

《办法》明确,对业务操作不规范的,有以下五个情形之一的,对责任单位和相关负责人应当予以问责。

(1)在扶贫项目、扶贫计划安排上不科学、不精准,造成较大损失的;

(2)建档立卡贫困户登记信息不准确、认定程序不规范的;

(3)新增贫困人口或返贫人口未及时纳入扶贫范围,稳定达到脱贫标准未及时退出的;

(4)在督查考核中不配合,提供相关数据、资料不准确,对发现的问题不处置、不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

(5)其他法律法规、党内法规规定应当予以问责的。

被帮扶群众满意度低 问责!

《办法》明确,对工作作风不扎实的,有以下七个情形之一的,对责任单位和相关负责人应当予以问责。

(1)对承担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打折扣、搞变通、敷衍塞责,完成质量不高的;

(2)未按规定要求走访慰问贫困户、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和实际困难的,未制定有针对性帮扶措施的;

(3)单位联系贫困村工作不力,驻村帮扶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驻村工作队员不到岗、擅自脱岗或两头跑

(4)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准确率、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较低的;

(5)为规范、准确、完整填写或无特殊原因由他人填写干部帮扶手册的;

(6)存在不严不实、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和被脱贫,造成严重后果的;

(7)其他法律法规、党内法规规定应当予以问责的。

影响全市工作进度 问责!

《办法》明确,对组织领导不力,有以下七个情形之一的,对责任单位和相关负责人应当予以问责。

(1)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视不够,安排部署、服务指导不到位,项目资金安排不及时,影响全市工作进度或受到上级批评的;

(2)在中央、省、市督查调研和明察暗访中,被发现工作存在严重问题或严重失误的;

(3)脱贫攻坚项目组织实施不力,工作推进缓慢,导致项目不能按期完成,造成不良后果的;

(4)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实等原因影响国家和省对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结果的;

(5)未按上级要求设置扶贫机构、配齐工作人员的;

(6)督查、考核部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指导不力、措施不实、督办不严,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7)其他法律法规、党内法规规定应当予以问责的。

第12篇

按照省、州委网信办要求,我部认真研究中央网信办等4部委印发的《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现提出我县本年度网络扶贫及数字乡村建设工作重点任务。

2018年10月25日全国网络扶贫工作推进会在**召开。在邛海宾馆全国网扶工作推进会上与结对帮扶我县的各大企业正式签订帮扶合作协议。签约项目紧紧围绕我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需求及我县脱贫发展的短板问题,项目涵盖贫困村为村政务平台建设、扶贫邮路、扶贫专区建设、易地移民集中点供销站建设,23个乡镇同镇信息平台建设,农产品包装推广销售,学校援建,捐资助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双师教学,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捐赠流动体检车、提供优质远程教育资源、将我县特色农副产品引入各大电商平台、开设网上特产馆、以购代销、培训电商人才、扩大网络销售,开办精准扶贫农民网校,大力宣传并推动开发我县优质的旅游文化资源等。

二、具体实施内容及工作重点任务

截止目前我县共达成网络扶贫结对帮扶合作意向**个,实现签约**个,签约项目资金**余万元。

1.深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中国邮政集团2018年11月***邮政分公司分别在***沙马拉达乡甘主村、在冕山镇尔斯村、在两河口镇布曲洛村,共收购苦荞子**斤,价格为每斤2元,以高出市场价0.5元每斤的价格进行收购,为贫困户增收**元。

在苦荞粉销售方面,由***邮政分公司统一加工,搭建“邮乐网”网络信息平台,网上接单、统一配送、网络销售,以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和帮扶脱贫的目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特色农特产品进城,助农增收致富,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在双十一期间在邮乐网上共销售**单苦荞粉。

2019年初,四川中邮保险,分别在***光明镇、***红莫镇、***依洛乡,共24个村,为贫困人口购买中邮禄禄通团体定期寿险A款共计3699人,占总人口的11.8%。2019年3月在***光明镇新喜村1名贫困意外死亡,中邮保险四川分公司补偿**元。

***原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从贫困户手中收购花椒在邮乐小店上进行销售,雇佣贫困户包装生产产品等形式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同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让农产品改头换面,打造成邮乐网上的品牌产品,通过邮乐小店销售***大红袍花椒,送到全国各地,从2019年9月2日至9月11日,十天的时间里共销售***单,销售金额达到**万余元,促进特色农特产品进城,助农增收致富。

下一步打算:

2020年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户的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为贫困户增收。为贫困人口购买中邮禄禄通团体定期寿险A款。加大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合作,促进特色农产品进城,助农增收致富。

五八集团也于2018年11月20日到我县开展前期帮扶调研,12月20日到我县开展第一批帮扶活动将为我县捐赠38万元的电脑、图书、厨具、暖冬衣服200余套等学校急需物资;2019年5月12日,全县23乡镇58同镇站点全部开通并正式运营,涉及金额600余万元。2019年8月16日,“筑梦工程”公益夏令营,58公益邀请4名***新田小学学生前往北京进行为期5天的游学体验。从城市生活、大学教育、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多维度拓展乡村儿童的城市认知,为孩子们打造神奇的城市探索游学之旅。2019年12月,为我县思源实验学校捐赠图书8000余册,价值10万元。

2020年进一步,加强合作,应用好23个58同镇站点平台,用好本地招聘求职、房产交易、车辆交易、物品交易、求职、顺风车、土特产等重要信息,帮助我县贫困群众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求职、销售、交易等。

2.扎实推进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学校联网攻坚行动,推动我县学校宽带接入和网络提速降费。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加强数据共享。

尚德机构,2018年12月27日,到我县免费培训第一期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400余人,涉及金额100余万圆,2019年7月底,第二期教师资格证免费培训40余人。

云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及宋庆龄基金会于2018年12月10日到我县深化结对帮扶工作为全县69所学校捐赠1035万圆的云校教育设施;2019年7月1日,云校专家到我县培训66所中小学校(园)长、云平台管理员及骨干教师共计166人,全县学校云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实现全覆盖。截至2019年9月2日,云校通过教育信息化向他们输送了覆盖各个学段学科和版本的精品备授课资源100多万条、精品备课包5000多个、精品试题500多万道、精品微课资源一万多节。截至2019年9月2日,平台数据显示:喜德地区新增班级779个、教师1828人,学生26093人、家长19767人。自7月2日培训之日起,截至7月5日,喜德地区学校统计登录人数755人,浏览量46590。

沪江教育,2018年11月,在我县启动“互联网+教育”项目,采用网络研训模式,通过持续性的教师培训,提升我县教师教育理念及网络素养。助力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15000多名学生1000余名教师在优质教育共享中受益。2019年10月,将实施“青椒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计划”和“互+计划”用互联网连接优质教育资源,帮助我县教学点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助力乡村教师持续成长。目前,已在***思源实验学校、李子中心校、李子晨光小学等5所学校实施。

人大附中已开通***红莫中学,***向荣中学,***圆梦学校初一到初三数学双师教学。

阿里巴巴松果公益达成合作意向,松果公益向***辖区内全部69所学校,每所学校投入3万元,捐赠价值200万的松果公益系列兴趣教育课程,***辖区内全部学校可在第二课堂等校内场合使用,2020年5月向***思源实验学校捐赠20台天猫精灵智能一体机。

好未来投入200万资源,为***学前教育阶段所覆盖幼儿园及教学点提供AI老师普通话教学,通过“希望在线”教育公益平台提供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在线课程资源、教学授备课系统。2018年好未来公益基金会联合好未来旗下学而思网校事业部,开发“AI老师”普通话“彝汉双语”系统,“AI老师”收集汉语和彝语语料库,融合语音测评、语音识别等AI技术。“AI老师”普通话教学系统适用于学前到小学各年级孩子,具有看、听、跟读、打分、排名等功能,电脑手机均可安装,操作简单方便,随时随地练习普通话,使用场景丰富。以生动的“双语+图片”的形式,实现语言学习从学前的干预到小学的巩固提升,让喜德彝族孩子更早的掌握普通话。目前,在项目正在全县69所中小学校实施。

中国电信对我县5所公立学校助力教育信息化,涉及金额200万圆,现已完成设施设备安装,2019年9月初正式投入使用;凉山电信免费承建“学前学会普通话”项目,该项目为***幼教点免费安装106条宽带和为幼教点辅导员提供“流量卡”用于学普平台使用,目前已经发放“流量卡”364张,投入费用为56.4万元/年。该项目在6月2日,国扶办对喜德“学前学会普通话”专项检查,对喜德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2019年12月6日,向李子乡中心校捐赠教学仪器设备,价值伍万元。

下一步打算:充分利用各企业的网络资源,帮助我县教育系统应用互联网连接优质教育资源,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助力乡村教师持续成长。

3.积极开展网络公益扶贫

中国扶贫基金会顶梁柱公益保险于2018年投入105.933万元为我县3531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投入医保,已理赔73万余元;2019年投入111.42万元为我县3693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投入医保,已进入理赔阶段。2019年8月4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到我县调研,将我县作为“宝护计划”大病救助项目试点县,投入150万资金,救助我县30名大病患者。目前已救助9名大病患者,救助资金共计42.75万元。

2020年进一步完成完成上一年顶梁柱111.42万保险理赔工作,完成剩余21名大病患者的救助。

马云基金会2018年12月投入700万资金,用于支持李子乡晨光小学食堂、宿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目前该项目已完工,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预投入1000万资金,建设我县寄宿制学校宿舍、餐厅。

4.加大网络扶贫东西部协作实施力度,扎实推进网络扶贫东西部协作项目。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会诊体系建设。

微医,2018年12月,在***政府及县卫计局的支持下,完成***光明镇和冕山镇两个精准扶贫接诊点建设,给偏远地区老百姓建立起一条便捷的就医通道。通过对当地村医的培训及远程指导,基层精准扶贫点可实现光明镇和冕山镇及周边村医与上级医院专家会诊、转诊及培训,精准地满足***基层百姓的就医需求,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019年微医“互联网+健康扶贫”基本医疗保障项目,搭建县乡村三级智能医疗服务网络,市场价值约480万(包括1.县域互联网医院软件+硬件1套---约300万2.乡镇卫生院智能一体机1套、云巡诊车1台---约115万3.村级职能医务室设备10套---约37万4.本地持续运维服务人员2人---约30万.)。截止目前,已完成***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建设,捐赠一辆云巡诊车,完成光明镇卫生院、冕山镇卫生院、两河口卫生院、彝欣社区、斯古觉村、布曲洛村、呷多村、火觉莫村等13个远程会诊点建设,累计发放大屏一体机一台,巡诊包10个,读卡机10台,一体机10台。累计完成15名村医培训、25名乡镇卫生院医生培训,医生均能熟练使用设备设施。微医集团喜德工作组先后赴彝欣社区、马布村、甘祖村、波振村等15个村(社区)对当地贫困群众免费体检,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对我县450名贫困群众免费体检。

北京医院普天公司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免费进行心脑血管病防治筛查,减少贫困群众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提升当地群众健康水平。依托县政府指定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医务医院,完成针对全县居民的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工作,年内完成不少于4000名患者的评估和管理工作;开展全人群健康宣教和医生能力建设,完成不少于100人次的医务人员培训;评估慢病管理模式减少因病返贫和致贫的效应、其他卫生经济学效应以及社会效应。

下一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