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3 20:51: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铁营销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京沪高铁、沧州旅游产业、
京沪高铁的开通,使沧州与北京、上海这些高铁沿线城市的距离大大缩短,如何依托京沪高铁使沧州的经济,尤其是使沧州旅游产业更上一个台阶,成为沧州经济的新增长点,已经成为全体沧州人共同关注的问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
铁路在沿线经济发展、文化旅游方面是否起到推动作用,国内外有着很多这方面的研究。
在国外,著名美国学者福格尔就19世纪铁路是否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进行了研究,虽然其设计模型存在诸多问题,并指出作用不显著,但其数据能够说明铁路对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根据其计算,1890年美国铁路运输农产品产生的社会节约量为2.14x108美元,相当于该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1.8%。这就说明如果不用铁路而改为水运,则运输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因而反证了铁路对经济的推动。
在国内,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欧国立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他认为铁路在促进城市化进程、满足旅客交通需求方面贡献巨大,尤其是自从实行“黄金周”、“小长假”以来,更是让许多人依靠铁路来满足旅游出行需求,即促进了旅游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
高铁对沧州旅游文化的推动作用
(一)高铁的建成改变了沧州人的出游方式和模式
由于高铁的时速达到300公里/小时,从沧州到北京也只需1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了旅途的时间。高铁沿线的区域旅游进入了同城时代。这使得京津沧周围的一日游成为可能;并且价钱合适,时间自由,这是京沪高铁在建成前难以想象的。
(二)京沪高铁为沧州走出去,提供更加便利的平台
京沪高铁建成后,除了缩短沧州与高铁沿线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更使沧州借高铁向外界展现自己的旅游资源,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
由于沧州位于京津南大门,地理位置和文化习俗较近,所以京津两地旅游资源在得到有效开发后,使得沧州的旅游资源的优势被上述两地的光辉掩盖下去,造成京津等消费能力强的城市游客对沧州了解很不充分。但随着沧州加入到由7城市组成的京沪高铁旅游联盟之中,通过积极参与推介活动,从而有助于带动沧州旅游产业的提升。在引入外界游客进入沧州的同时,也可以让沧州的资源通过这一优质的平台推广出去,这同样是在高铁建成前难以办到的。
(三)京沪高铁为沧州旅游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
京沪高铁沿线的很多城市除了是经济发展水平高、旅游产业发达之外,其当地居民也具有收入较高、消费能力强、节假日出行常态化等特点。高铁的建成,再加上城市联盟之间的合作,沧州也将成为上述地区居民假期出行的目的地之一,只要沧州本地旅游产业根据上述地区的游客需求,设计出独特项目组合,相信沧州的旅游业会得到巨大的发展,也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三、函待解决的问题及分析
(一)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缺乏竞争优势
沧州是一座历史悠久、充满文化魅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早在北魏熙平2年(公元517年)就已设置州治。在文化资源方面,像汉博士毛苌,他虽然不是《诗经》的作者,但正是通过他在沧州开始设馆讲授《诗经》,使得这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堪称瑰宝的经典名作,得到了更好地传播;此外,还有著名的历史遗迹有:已经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大运河、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清真北大寺、著名的沧州铁狮子;自然资源方面,有渤海湾重要的湿地等等。但我们这些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无法满足高铁开通后旅游市场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传统文化的科学挖掘程度低,在这方面不如南京:南京针对京杭大运河所做的旅游产业的开发,就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元素在运河周围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并结合了现代旅游元素,在重现秦淮两岸曾经繁荣风貌的同时,也带动了南京旅游产业的发展。其次,没有考虑到旅游产业内容不是只有历史的,还有现代的;这一方面做到比较好的有德州:其通过对太阳能城的旅游战略目标确立,充分整合其现有资源再加强宣传,使得以了解光能产业为目的的企业环保旅游,成为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
(二)旅游产业运营管理水平较低
旅游产业要想得到发展关键是,要有专业的人才,通过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而沧州旅游产业的现状除了相关资源有待开发之外,更重要的是其旅游产业的运营管理还处于一种较低水平,使得现有的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销水平滞后旅游业发展
在现今的市场经济下,信息的传播路径、数量和速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果在众多同质化产品中,让你的产品得到顾客认可,就必须有科学的营销模式来推动。而沧州的旅游产品在营销上,存在三个特点:首先,传统式营销,简单来说,就是被动营销,认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模式;其次,盲目的重复,看到有些产品营销成功,不考虑本地实际,盲目效仿;再次,新的媒介利用程度低。
因此,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只有通过有效地营销手段,使得沧州的旅游产品进入到旅游市场的主渠道,并得到顾客的认可,方能推动沧州旅游产业借高铁的开通取得大发展。例如,这几年沧州市一直努力在做的”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主场回归沧州的活动,和推动“沧州国际武术节”变成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大武术盛会的活动,都是资源质量不高的旅游文化产品,但在产品的营销推广上,还是十分滞后,目标客户获得产品信息来源主要还是在传统媒体为主、获得产品的内容还不是十分清晰,这都是营销水平滞后的表现。
旅游产业集约化、品牌化水平较低
纵观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的发展规律,可以看出:如果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只是松散的发展,没有进行有效地集约化整合,产业成规模,并形成在本地区、本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这类资源衍生出来的产品,是无法在国内旅游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脱颖而出的。沧州目前之所以旅游产业还不能成为沧州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之一,究其原因就是其旅游产业中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整合。像沧州著名小吃――羊肠汤、河间驴肉火烧等等这些带有浓郁沧州本地特色的食品,无论是从营养价值还是历史内涵都是大有文章可做,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却是这些食品全国遍地开花,但却没有叫得响的品牌,这不得不说是有些遗憾。反观北京“全聚德”烤鸭也是北京名吃,但做烤鸭却不是只有“全聚德”一家,其就是通过自身努力再加上政府引导,“全聚德”已发展成为北京烤鸭的代名词,其企业已成为中国的上市公司,其“全聚德”的品牌也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驰名商标”, 以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塑造品牌形象,以连锁经营的方式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对产业链条的控制,使得全聚德这一全国品牌,走上了规模化、现代化和连锁化经营道路,目前也作为亚洲唯一的餐饮业代表,进入亚洲500强品牌企业。按照全聚德模式,沧州的旅游产品也许无法达到它的发展水平,但走上大发展并建立自己的旅游产业品牌并不是无法实现的。
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旅游产业的营销和集约化的发展这两方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因素却是人的因素。应该说,这些年沧州旅游产业也取得快速的发展。目前,截止到2010年,沧州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达到了4万余人,但按照现在沧州市这几年旅游业发展程度来看,符合“一城、三带、十二个精品旅游区”的发展格局所需的专业人才还远不足以达到要求,有必要从现有人才的培养和外界人才的引入下功夫。
以吴桥杂技大世界为例,作为沧州市4A级国家旅游景区,为了确保“吴桥杂技”在国际杂技艺术界的地位,将以吴桥杂技大世界为核心,构建成旅游、杂技交流、培训和道具发展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则其周边必然涉及到表演场馆、住宿酒店、道具销售商铺,交通设施等诸多配套设施,这些设施如果要想发挥集约化的整体运营,没有专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是难做到协调一致的。
此外,沧州针对京沪高体带来的旅游行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整体的配套设施不健全,旅游资源的范围的拓展(如工业游)等等在此不再详述。
四、针对上述问题的建议
京沪高铁的开通对沧州本地的旅游产业而言,其实是把双刃剑,如果沧州针对高铁特点和外地游客的需求设计出合理旅游产品,相信外地游客通过高铁来沧州进而带动沧州旅游产业发展是件好事情;但如果前面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吸引不了外地游客,则高铁就变成沧州本地客户外流到其他城市的不利局面。因此,沧州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谋划。
(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推动产业大发展
相对于京沪高铁沿线城市组成的七城旅游联盟而言,沧州要想在其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能拿出自己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吸引通过乘高铁来沧的游客,以目前推出的旅游产品品质而言是困难的。这是有原因的,首先,游客对产品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以北京为例,2010年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0070美元,消费能力强,出游率很高,再加上高铁通车后,完全可以满足“一日游”类产品的特点,但北京游客由于接触的旅游信息来源广泛,出行经验十分丰富,则他们对选择旅游产品的标准也是很高的。如果沧州在旅游产品品质较差,吸引力不够强,宣传不到位,则很难形成大量稳定高质量的北京客户;其次,旅游产品正常运作需要多部门协作完成,沧州旅游产业在这方面还是有欠缺的。
加强行业集约化
沧州的旅游产业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完成集约化建设,组建几个有实力的产业集团,才能保证我们的旅游产品,从最初产品设计研发,到后边市场推广以及客户反馈,都有资金有实力作保证,才能保证我们有推出好产品的可能。
从营销入手,政府主导,完成品牌的创建
按照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品牌产品最终被顾客选择,大多数情况是产品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在客户头脑中的感觉,而不全是本身的质量和价格。而对于旅游文化类产品,多数产品是符合这样的条件。因而,正确的营销策略有助于产品完成品牌化的建设。目前我国的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偏低,恶性竞争和产品复制的情况十分严重,已经把整个行业的旅游产品供给情况,从短缺变成相对过剩,旅游市场已经变成买方市场,产品能否被顾客认同并采购,顾客有最终决定权。因此,只有以把产品做好为基础,加上正确的营销策略,把产品做成品牌,才能保证顾客有采购的可能。以国内酒店业为例,国内的品牌酒店在收益方面遵循着著名的“二八定律”:百分之二十的国际品牌酒店,获得了国内品牌酒店中百分之八十的利润,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沧州旅游行业必须加强品牌建设,才能有顾客光临,才能促进沧州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结合旅游产品本身涉及多个行业,以及对经济多角度、多层面的拉动作用,因此这类产品的品牌营销有必要在政府的主导下推进,才能更好地完成旅游文化产品的品牌化建设。
(二)加强人才体系建设
只有人才在行业中发挥到位,产业中各个环节才能串起来运转,成为一个动态的整体。这里提到的人才,按照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本地人员的培养;另一类是外来人才的参与。
本地人才的培养形式,就是让本地的有经验的从业人员,到大专院校或者有实力的公司去参观学习以及深造,使得了解沧州情况的本土化人才能够短时间成长起来。
在外来人才的参与方面,主要涉及到形式可以分为三类:A、就是从大中专院校招纳毕业生,或从外地引入专才到沧州发展;B、主要是引入有经验的外来公司,采用或独资或控股等多种经营模式,整体提升沧州市旅游产业管理水平;C、是发达地区的一些咨询或智囊机构,通过他们对我们的实地考察,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和客户端需求,设计出符合我们产业发展特点的规划或者是建议。
(三)以京沪高铁为主轴,加强产业差异化培育
京沪高铁给我们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沧州同北京、天津和济南等地的距离缩短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差异化为目标,做好有特色的地方旅游,培育适合采用高铁作为交通工具的旅游产业,把客人引进来。
五、结束语
应该说,高铁的开通确实给沧州的各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而其中尤其以旅游业的影响更为明显。通过本文的讨论,目的就是吸引更多针对沧州旅游产业借高铁上台阶的思考,并最终通过把有利于沧州旅游产业发展的观念和措施应用到实践中去,使得沧州的旅游经济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造福于沧州。
参考文献:
欧国立、姚影《重新认识福格尔关于铁路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 长安大学学报,2008.3
《沧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关键词】 SS铁路公司 运输组织 技术引进
铁路是我国煤炭运输的最主要方式,煤炭的铁路运输量占全国煤炭运输总量的70%左右。[1]SS铁路公司主要担负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神府东胜煤田的煤炭外运任务。该公司铁路全线地形复杂,桥隧相连,是一条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铁路。随着该煤炭基地产量的提高,提高SS公司的铁路运输能力,保证煤炭及时外运,成为SS铁路公司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1 SS铁路公司煤炭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货运基础管理较薄弱
当前,SS公司经过生产力布局大规模调整后,一些站段在基础管理,制度落实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1)各种作业制度、措施还不够完善,现场作业中存在不落实、简化作业等现象。(2)一些中间站货运基础资料不全,基本台帐不清晰,中间站货运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较低。(3)管理上与发展速度不匹配,执行力不够,工作效率低,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站段撤并调整后,管理跨度较大,铁路公司与站段货运管理部门对一些中间站的检查指导帮助不够。
1.2 地区落后,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
SS铁路是一条条件较差的山区铁路。地形地貌复杂、沿线自然环境恶劣、不少地段高山大岭相连,狭谷河道不断;同时,SS地区因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科技人员比例偏低,人员素质偏低,信息十分闭塞;员工整体素质偏低与建设现代化大型企业不相适应,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理念、体制、方法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现代化建设,员工整体素质偏低与建设现代化大型企业不相适应。总之,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科学技术落后是SS地区存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1.3 在运输组织上,运输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公司煤炭运输呈供不应求型。主要干线和部分地区通过能力严重不足,运力和需求矛盾突出;货物运输能力不足,制约铁路运输市场的快速发展;机车牵引能力较弱,重载能力较低,导致开行车次较多;车种箱型结构不合理,造成运输能力不能有效利用;运力配置不规范,突出表现在货运站点布局不合理。[2]
1.4 技术及设备落后
目前公司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吸收消化程度不高,对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少有借鉴。例如,无缝铁轨少,承载能力小;超长无缝铁轨更少,影响提速;用人工检修线路,耗时长,效率低,车辆停留时间长,运输时间短,运输次数少,运输量少。
2 SS公司提高铁路煤炭运输量的主要策略
2.1 加快铁路煤炭运输的技术现代化步伐
第一,要有适度超前的理念。SS公司要在目前铁路发展的情况下,需要以现代化管理为指导,以适度超前的理念促进铁路快速发展,力争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环节和较少的代价,快速提高铁路货物的运输量,并以此来增加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煤炭的运输量,实现铁路快速发展。
第二,加快铁路技术创新步伐。SS公司要应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并重,走有中国铁路特点的技术跨越发展道路。建成全路技术保障体系和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在实现运营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上,应面向市场,形成以铁路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为基础的市场营销体系。[3]
第三,快速引进国外铁路先进技术。技术开放、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及铁路的发展是以技术装备为重要支撑和基本要素的。SS公司要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及创新机制,加强既有线的技术改造,组织开发研制适应快速运输、重载运输的机车和车辆,从而逐步完成运输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一是要加快运用铁路货运先进技术,全面实行提速工程。在引进和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使用可动心轨技术,通过道岔速度限制较少,提高线路的平稳性。二是要进一步强化重载运输技术的研究与设计。如重载线路的修建,现有机车的改装,新购机车的型号。三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对设备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改造。如扩大机车牵引能力,更换P75型钢轨,采用钢轨冻结技术,将普通无缝钢轨线路改造为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等,全面提高线路的承载能力, 来提高煤炭的运输量。四是在线路基础设施方面,以繁忙干线为重点,大力提高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建设GSMR和光纤为主体的技术。采用大功率机车,大幅增加重载列车开行数量。
2.2 加快铁路现代化管理
第一,要确定现代化管理意识。特别是在SS铁路公司这样一个高起点,高技术的现代化大型铁路,必须牢固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彻底改变那种工人凭经验操作,管理人员凭经验管理的情况。因此,对于SS铁路公司的各级管理者来讲,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是要充分认识强化管理的重要性,树立企业现代化管理意识;二是要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从经验型管理的思维中解脱出来;三是要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并能结合中国的国情和SS铁路公司的实际,敢于大胆尝试,把现代化管理方法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第二,要建立现代化管理机制。企业现代化管理要靠一个层次分明,运转灵活,科学合理,网络健全的管理体系来实现。首先,合理设置机构。为了保证SS铁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集中与统一,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生产建设需要建立统一的、强有力的、高效率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体系,设置必要的组织机构。其次,明确职责范围,实行层次管理。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按管理业务性质设置的机构,必须合理分工,明确工作范围和职责,密切协作。二要坚持统一领导,层次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尽可能减少管理层次,避免管理中的随意性实行管理业务标准化,程序化。
第三,提高管理者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迫使企业管理者必须站在时展的最前沿,以身作则,挑战现状,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企业的现代化生产和建设。一个企业的高层次管理者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规划、制定规范、选人用人、决断、调查研究、学习。要把SS公司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特大型铁路,提高人的素质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应同铁路基本建设工程同步进行,或超前进行,而那种单凭一身气力干铁路事业的传统观念,在SS铁路是行不通的。
2.3 开发信息化系统
第一,开发信息化管理系统。目前,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SS铁路公司规模较大,发展较快,仅靠人工管理有很大的难度及不足,同时对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也不高。介于这种形势,SS铁路公司应快速开发信息化管理系统,扩大他们的管理幅度,使其能控制管理更多的人和物;这些都可以减少管理人数,减少组织层级,使组织扁平化;而扁平化的组织使得企业的所有部门及人员更直接地面对市场,减少了决策与行动之间的延迟,从而达到了减少资源提高运输量,提高效益的目的。
第二,开发货运安全预警信息化系统。为了保证铁路运输顺畅,列车检测也是铁路运输加快的重要组成部分。SS铁路公司应快速开发货运安全预警信息化系统,加快铁路运输,提高煤炭运输量。货运安全预警信息化系统——红外线可以预警车轴故障,高速摄像可以对运行中的车辆关键部件实时抓拍,运用声学技术可防范早期轴承故障,“鼠标革了检点锤的命,屏幕代替了检车灯,可以使一线劳动者可以从室外走进室内,实现了静态检查向动态预警的转变。”这样,既可以对列车检测的准确全面,又可以减少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4]。
2.4 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
加强智力开发,加强人才的培养,是实现铁路现代化的关键,公司要快速引进技术人才,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由于SS公司地处偏远,受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局限,有些专业技术人才不愿意来这里工作,这就需要加强宣传SS铁路公司开的光明前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在引进人才方面,要改变几种偏见:一种是把“精简效能”和引进人才对立起来。认为现在人员已经过剩,不能吸收外来人员。“精简效能”控制人员增加是对的,但只要是真正公司建设需要的人才,就应当不受限制地吸收进来;对大中专毕业生,每年都应有计划的进一批,积累人才,培养人才。当前的主要矛盾并不是有用的人才多了,而是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因此,一方面对现有不适应工作的人员要想办法消化;另一方面,该进的人才,应当积极地引进来。另一种偏见,是对人才概念的理解比较窄,认为SS铁路主要应当引进铁路方面和与铁路联系紧密的专业技术人才。但事实上,SS铁路的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大批铁路方面的专业人才,也需要其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众多门类,众多学科的人才,特别是管理人才短缺更是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
SS铁路公司应利用铁路煤炭运输所具有的优势和发展机遇,采取经营管理科学化,建设技术现代化,运营管理信息化,安全装备系统化,货物运输重载化、快速化等策略来克服铁路煤炭运输的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加快铁路运输,提高铁路煤炭的运输量。
参考文献:
[1]李宏.中国煤炭运输:能力、消耗和价格[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8.
[2]张莉.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业发展研究 [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关键词】铁路运输;现代物流;融合;发展;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持续迅速发展,中国铁路已进入跨越式发展新时期。随着公路、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在我国货运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断缩小,市场竞争力在不断下降。本文在分析了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接着分析了铁路货运向第三方物流转化的原因。由此得出,铁路货运业只有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向第三方物流发展,通过为客户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务才能在激励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商业利润和市场空间。
1.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
1.1铁路货运市场的变化和传统格局的矛盾
现今,运输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宗货物不断减少、高附加值、小批量运输不断增加;同时,公路运输发展迅速,并以其速度、灵活的优势分流了铁路相当多的短途运量和部分长途运量;而且铁路的送达速度慢、便利程度低、灵活性差等原因,导致部分货源流向其他可选择的运输方式,铁路货源不断流失,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呈下降趋势。
1.2运输对象的变化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兴建,运输物资呈现出“轻、薄、短、小”的特点,而且消费市场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使运输从“少批次、大批量、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及时性”。因此传统的运输方式逐步被现代物流、配送服务待业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企业逐渐出现并正在逐步占领物流市场。
1.3我国铁路货运存在的问题
1.3.1运输网规模总量不足,结构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现有的运输网络密度低,跨区域干线运输通道不足,主要铁路干线运输负荷过重,运输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同时繁忙线路客货混行影响了速度的提高和效率的发挥。进而造成货运作业复杂、作业环节多、车辆运行速度慢、停留时间长,延误了车辆周转时间,增加了货物送达时间。
1.3.2铁路货运价格体系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铁路是几个为数不多的由政府定价的国有企业之一。铁路的货运价格受国家的限制,不能根据市场的行情来定,在市场需求大时不能提价,在市场需求小时不能降低价格,没有灵活性,在与公路等其它运输方式来比较时,就没有优越性了。
2.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化的原因
2.1提高市场份额之所需
随着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铁路货物运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要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形势下以质取胜、以优良的服务占领市场份额的游戏规则。铁路货物运输急需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设施,加大营销力度来提高市场份额。
2.2提高铁路物流增加值的必然要求
经过三十年的探索,我国物流业飞速发展,物流业增加值持续上升,对企业而言,物流是继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完善的物流将进一步减少人力、财力、物力,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据专家预测:如果全社会物流费用降低1%,可节约资金187亿元。由此可见,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可大大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2.3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公路、航空运输、多式联运等现代运输方式的发展,铁路运输行业的老大哥地位一再受到威胁,市场份额不断减少。面对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形势,为了求的自身的发展和生存,我国铁路行业必须大力开展现代物流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才能不断满足多样化的顾客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3.铁路货物运输与现代物流的融合
3.1积极发挥铁路的干线运输优势,走专业化道路
铁路运输本身属于功能性物流,走专业化道路就是不断加强铁路的专业化特点,突出铁路的强大优势,提高铁路在运输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铁路运输应充分发挥在干线上的运输优势,充分体现其运量大并安全,还有不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的天然优势,抛开劣势,才能将铁路运输业做成强大的功能型物流企业。
3.2构建铁路运输发展物流的运行网络体系
建立和完善铁路物流运行网络体系是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和必备条件,不断在现有铁路运输体制条件下形成区域性物流业务网络,尽快实现对铁路货运的实时跟踪,努力通过信息平台将企业连接起来,实现电子化现代物流。
3.3对铁路闲置的货场设施、装卸机械及仓库等进行整合
组建地区性的以仓储、配送和运输为服务特色的铁路物流公司。有选择地对部分地处大、中城市和区域性物资流通中心的铁路货场进行改造整合,以仓储为基础,完善配送、流通加工和协助销售功能,从而实现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质的转变。
3.4组建专业化的铁路物流公司
可以整合现有的行包运输、行包经营资源,将铁路局的行包车辆、行李房设施及相应的装卸力量与中铁快运进行重组,成立全路性的行包快运公司,另外重新布局全国铁路集装箱营运系统,组建全路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
4.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的措施建议
4.1合理规划物流基础设施专门化、综合化功能
在相关规划中,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一般是规划的主体部分,进一步建立灵活的经营活动平台,从功能集合型向信息一体化组织发展,关注整个物流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将运输、库存、流通加工、配送、策划和开发、客户服务等整合起来,这种以一体化为目标的经营管理方式便是现代物流模式。
4.2积极培育物流专业人才
传统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要建立铁路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核心力量,关键要从物流决策、物流实施和物流市场开拓三个层面上建立人才队伍。通过对铁路传统企业的领导层、作业层和开发层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逐步引领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
4.3注重专业化发展
企业要在自主经营、平等竞争、规范秩序、搞活市场的原则下,走专业化和特色经营的道路。铁路货运企业只有立足特色,细分市场、客户、产品(服务),发挥自身特长,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的“个性化”物流服务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4.4实现铁路与公路的双赢
众所周知,铁路运输受到很大限制,如必须依附于铁轨才能完成货运,无法提供“门到门”的服务,使得铁路货物运到码头后必须有专门的汽车配送,有效地配送体系可大大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因此,铁路货运可以与公路运输结合,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好分拣、配货等理货工作,充分利用铁路和公路各自的优势,可降低成本,实现铁路与公路的双赢。
论文摘要:随着铁路货运集中化改革的深入,抓大放小,一些小的货运站逐渐关闭,树立现代物流的观念和设立货运对现有的小型货运站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门到门”运输,建立现代物流企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流服务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我国物流业开始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效益良好、成长迅速的物流公司,面对这一市场潜力巨大、高增长率的新兴产业,铁路货运如何整合发展,在物流业中确定优势,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货运站是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起始和终止的地点,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直接发生联系,是铁路货物运输营业的依托。这些年来由于公路和航空的快速发展,公路以其“门到门”的方便灵活的运输服务赢得了一定的货运市场;航空以其快速、敏捷的运输优势也在货运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些运输方式的发展对铁路货运提出了挑战。在激烈的货运市场竞争中谁能提供更为便捷、优质、高效、低成本的运输服务,谁就能赢得竞争的优势。
1传统的铁路货运站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货运站点多不利于集中办理,组织配送费时费力
在传统的铁路货运组织形式下,每个货运站都可以办理货运业务,由于每个货运站的条件不同,这就使得货车的停留时间变长,货物的作业效率不高,货物也容易损坏。
1.2单个客户取送货使得总成本较高
在传统的铁路货运组织形式下,都是每个客户自己把货物送到货运站来,铁路才对其进行受货承运处理,等到货物运抵目的站后,客户又需到货运站去取货,由于每个客户单独取货、送货就会导致较高的取送货成本。
1.3货物送达时间较长
每个用户都要自己取送货物。由于客户对货物运输的业务不熟悉,他们在进行取送货物运输时势必会耽误取送货的到达时间,而这种被耽误的时间又被客户计算到了货物的总运达时间之内,这样将不利于铁路运输在时间上和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
1.4不利于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由于铁路运输的市场营销一般只是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客户进行宣传,绝大部分都是坐在货运站里等货上门,铁路没有真正走近客户,与客户的距离太远,不能及时了解客户的信息,铁路货运的信息也很难及时准确的传达给客户。这样将不利于铁路货运营销活动的开展。
鉴于以上传统货运中诸多不利因素,近年来铁路货运方面已采取了许多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还有一些不足,本文就某方面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2新形势下铁路货运模式的研究
2.1通过货运整合铁路货运
近年来铁路货运逐渐向货运集中化方向发展,把货运业务放在一些货运量大、条件好的车站,而对于一些货运量小的车站就不再办理货运业务。为利用原有资源,可以通过设立货运把原有的仓库,货场利用起来,通过汽车开展配送业务,又可以把货物运到最近的铁路货运办理站。这样不仅满足了铁路货运集中化的发展趋势,也充分利用了公路的灵活方便,使铁路货运开展门到门运输成为可能。通过现代物流把铁路公路有机的整合起来,让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降低物流成本,成为新的利润空间。
2.2发展货运业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2.2.1有利于提高资源营运效益
铁路拥有大量的资源,特别是随着铁路生产布局和任务的调整,一些货场、站舍、支线,材料厂的仓库、装卸机具等有待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发展货物运输业所需要的基本设施,通过运输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铁路资源的效益。
2.2.2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现代经济生活中商品交易时空日益扩大,交易成本也不断加大,降低交易成本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由于运输企业与众多运输企业联系密切,取得运力供给方面的市场信息比较容易,平均每单位货物负担的信息成本较少;在运输合同的谈判和履行时,企业和运输企业有固定的交易关系,谈判容易进行,合同谈判的成本就容易降低;企业了解供需的市场信息,可以根据运输方式的运力分布情况和货物运输需求的特性为货主选择可行的最佳的运输方式或路径,使合同的履行成功率尽可能降低。从而降低货主和运输企业负担的运输交易成本。
2.2.3货运是铁路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货运已经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国内广设站点,在国外也有许多机构,有效地组织国内和国际联运,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我国货运的发展还不充分,在铁路只是刚刚起步,远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货运既可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扩展就业渠道,是铁路实现政企分开、减员增效、扭亏为盈目标的有效措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2.4有利于实现专业分工
实行专业化分工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就货运来说,涉及运费、包装、单证、结关、领事要求、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某些运输业务还涉及到了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等,货运可以通过专门机构和通晓这些知识的专门人才,代货主及承运人完成这些复杂的工作。通过广泛的市场网络,掌握市场的需求,建立起货主和运输企业之间的桥梁,实现运输工具间相关作业的紧密衔接,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和规模经营的优势,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加速商品流通和运输工具的周转。专业化分工既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又可大大降低消耗,给货主和承运人都带来了利益。
2.2.5有利于提高铁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发展货运可在各地设立客货营销机构,拓展运输市场,和用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将众多的货主和铁路联系起来,组织大量稳定的货源、客流,提高市场占有率;可提供各种运输服务,集中办理繁杂的运输手续,节约客户的时间,减少客户的消耗,提高运输服务质量;通过在各地建立的客户网和分支机构,把小批量的货物集中为成组货物,可提高运输速度和车辆运用效率。
2.2.6有利于规范延伸服务
铁路发展货运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有利条件,它具有运力、人才、设施的独特优势。延伸服务是指在货物承运前、交付后,为托运人、收货人提供代办货物接取送达、仓储报关、包装整理及代办货物运输有关手续等服务。延伸服务的经营条件及服务内容与运输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具有运输的雏形。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延伸服务存在着很多弊端,突出表现在乱收费、多头收费、不服务收费、杂费和延伸服务收费交叉并行等。我们借鉴运输行业中的先进管理经验,统筹规划,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发挥铁路的运输优势,扬长避短,克服目前存在的弊端,推动铁路竞争力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3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
货运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基本流通环节、商务附加值、劳务附加值、系统信息、库存动态控制),将能够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实践证明,物流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创造利润的第三重要源泉,也是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下面介绍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几项措施。3.1在新的观念、新的思想的指导下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
改变基础设施分散规划、投资的格局,注重新兴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对我国铁路已有的服务设施,如货场、仓库、专用线、装卸机械、除铁路以外的运输工具等,打破现有行业、体制的界限进行重新整合,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重新规划,就可以使其成为大型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公共配送中心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
3.2进行企业的资本整合
根据物流规律对现有铁路货运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重组,将各种经济性质的资产通过资本运作整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铁路货运企业从组织上、制度上、资本范围上成为社会性物流企业,为企业在更大范围发展业务创造条件。
3.3抓住我国加入WTO带来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海外业务
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WTO所属成员国同样对我方开放服务市场,这正是企业冲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的机遇。铁路运输进出口物资不断增多,也正是铁路货运企业了解客户、掌握客户、开拓市场的有利条件。
3.4实施企业信息化战略
3.4.1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交易的双方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通讯技术进行的电子交易。电子商务用电子过程代替物理活动过程,并且在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给铁路货运企业带来的最大益处是通过因特网传输信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创造了商机。由于不限时间和地点允许客户通过Intemet访问铁路货运企业,企业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铁路货运企业还可以通过分析服务项目点击率来了解客户对不同服务项目的偏好,这有利于铁路货运企业为客户量身订做。同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铁路货运企业与客户之间能够快速而准确的传输和共享信息数据,从而省去了传统商务方式下传递信息所需要的大量繁杂的手工抄写作业的时间和印刷、邮寄等费用,并且增加了物流服务的柔性。要发展电子商务化,首先就要引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站等。
3.4.2加快先进适用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逐步实现对货物的全程跟踪
现代的很多客户都希望自己能随时知道自己所托运货物的情况,这就要求铁路货运企业尽快引进货物的实时监控系统,让客户放心,取得客户的信任,同时也利于铁路货运企业随时了解货物的运送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这种先进的技术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条形码技术(BAR—CODING)和智能标签(RFID)等。这些先进的技术将极大的促进铁路货运企业的现代化水平。
3.5增加增值服务,全面实施配送战略
实施配送战略对于铁路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配送经过有效的分拣、配货等理货工作,使送货达到一定的规模,充分利用车辆的载重和容积,取得了较低的送货成本。同时,配送促进了商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
总之,我国铁路货运企业只有冷静面对形势,抓住机遇,积极实施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不断改革、发展、壮大自己,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市场。
参考文献:
[1]谢如鹤,罗荣武,张得志.物流系统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2]李冰,胡异杰,叶怀珍.铁路货运站兼营公路货物运输的研究[J].中国铁路,2003(12):32-34.
关键词:铁路;通信技术;客运专线;应用
通信技术在我国铁路干线中有着非常广泛应用,加强了我国铁路运输的管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消除了不良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对促进我国铁路运输领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我国铁路通信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其中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良。对铁路通信技术在客运专线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可以使得铁路通信技术更为良好的为铁路运输领域发展而服务,致使我国铁路运输领域逐渐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1铁路通信技术在客运专线的发展状况分析
铁路交通运输体系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结构的重要内容,承担着较大的运输负担,经过一段时间发展铁路交通运输产业也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紧密联系。铁路交通运输领域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影响下,其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铁路计量工作也在逐渐落实。既有线路列车行驶速度不断增长,为人们出行提供了较多便利。越来越为的高铁工程项目投入,众多铁路交通运输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并且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去。铁路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不仅为人们出行提供了较多便利,而且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无论是社会各界还是铁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都对机车性能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对车辆运行安全的监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在对铁路局生产布局进行合理调整之后,对铁路通信技术在客运专线中的应用要求更为严格,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角色转变,对工作方式进行创新,更为良好的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已经成为铁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线路覆盖区域越来越为广泛,铁路交通运输领域发展也得到了国家众多部门的高度重视。铁路通信技术与客运专线的融合,使得我国铁路与客运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铁路通信技术在客运专线中的应用虽然取得了非常可观成就,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技术应用还存在着众多方面进行进一步改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铁路通信技术在客运专线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铁路通信技术在客运专线中的应用分析
任何领域都不能满足于发展现状,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跟紧时展脚步。经过众多科研工作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长时间的奋斗,我国科技水平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使得我国人民生活、工作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对交通领域发展非常重视,高速公路也再快速发展,人们交通出行方式呈现出了便捷化、多样化的特性。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发展不仅仅局限于陆路交通运输和水路交通运输,而是实现了水陆空齐头发展的局面。特别是步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铁路运输领域的发展前景更加明确。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加强了区域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这对于改善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有着积极影响。铁路通信技术在客运专线的应用不仅代表着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的创新举措,更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成就的重要一线。2.1铁路客运专线通信、信息公共基础平台构架。铁路客运专线通信、信息公共基础平台包括通信网基础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公用基础信息平台、信息安全保障平台和铁路门户。2.2通信网络基础平台。通信网络基础平台包括通信网、数据网、计算机网络基础平台。通信网络基础平台主要承载各类通信业务系统,信号、信息系统等外部业务系统及各专业业务信息的传送;包括对承载实时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专业通道服务以及实时性相对要求不高的IP数据互联服务。2.2.1通信网。结合信息数据传输的需求,通信网建设可以使得汇聚层路由器实现高效对接,不用深入考虑宽带共享和公平接入的众多要求,在骨干层进行2.5Gb/s信息传输系统的构建,而且这一信息传输系统是可以进行扩展的。应用两条光缆进行保护环的创新,线路沿途的各个车站都需要进行ADM设备的装置,整个网络体系采用的是环形拓扑设计方式。抽取铁路沿线光缆中的一对光纤,对光纤两端进行有效连接,最终进行环形构建。构建内嵌RPR技术的622Mb/s(可扩展至2.5Gb/s)SDHMSTP接入网系统,在沿线区间用户(GSM-R基站、信号中继站、变配电所、分区所、开闭所、AT所等)设置MSTPADM+NU设备,利用沿铁路两边敷设光缆构成保护环。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满足现阶段TDM业务开展对信息数据传输的较高要求,同时还可以具备以太网数据的高效处理功能,提升了信息数据的传输质量和传输效率,保证了信息数据应用的时效性和价值性。后后续宽带共享和公平接入等要求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业务传输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2.2.2数据网。铁路客运专线对通信系统功能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通信系统应用不仅就可以提供语音通话、数据传输和图像传送等服务,同时还可以为列车运行控制以及列车运行调度提供相应的通信网络服务。以SDH为基础,进行多业务信息传输系统承载平台的建设,IP作为业务承载媒介以及主要的交换平台,需要分别的进行SDH传输和IP数据网络的构建,从而便于移动、固定通信业务网,铁路交通运输指挥系统等综合业务网的建设。铁路客运专线信息系统可以概括性划分成三个领域,分别为运输组织、客运营销和经营管理。每一个领域中都会包含着众多的子系统。信息运输管理论文组织由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运营调度系统组成。客运营销由营销管理系统、客票发售与预订、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组成;经营管理由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公安管理信息系统、资源调配管理系统组成。其中,运营调度系统包括计划编制、运行管理、车辆运用管理、供电调度管理、综合维修调度管理、客运调度管理等,以及与行车安全监控相关的基础设施、系统设备及自然灾害等的监测、监控和预警等。
铁路交通运输产业不仅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支柱型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更是存在着非常紧密联系,在我国交通运输结构中占据的位置也在逐渐提升。铁路通信技术在客运专线中的应用,对促进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但是需要明确该技术应用还不够成熟,其中很多方面还需要科研人员进行优化和改良。相信通过众多科研人员的努力,铁路通信技术会良好的应用到客运专线中去,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作者:赵铁舰 单位: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高志坚.铁路发展中铁路通信的要求探讨[J].知识经济,2015(8).
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喻幼卿针对这一问题,带领科研团队成功自主研发出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WHDF抗裂减渗剂(又名WHDF增强密实抗裂剂,以下简称WHDF)。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促进水泥水化程度,优化水化产物和协同激发混凝土中活性混合材料与氢氧化钙进行二次水化等作用,达到提高混凝土中凝胶量,降低孔隙率,改善水凝石及骨料界面的结构,增强凝胶粘结力,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抗渗及耐久性能,是混凝土建筑工程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该项目已通过国家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京沪高铁、长江大堤排洪闸等大型混凝土工程。
产学研结合,让科技为经济发展助力
从1982年在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本科毕业留校后,喻幼卿的工作一直没有离开过科研事业,即使是在新洲科委工作期间也是从事科技管理工作,帮企业上项目,给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很多企业当时有发展需求,却发愁找不到好项目。而许多大专院校的很多好项目又因种种原因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在重返高校从事科研工作后,喻幼卿深刻体会到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已经成为工农业发展的障碍。“产学研会脱节,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不适用,我们应该把工业、农业以及社会生活中的需求作为产学研发明中的题材。”从此,便开始了他的产学研开发之路。
为了寻找研究目标,喻幼卿曾与时任武汉化工学院副院长的李定或教授,以及现任武汉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吴元欣教授等课题组成员进行过一次三峡之行。正是此次三峡之行让他下决心攻克混凝土“抗裂”这一世界级的难题。
抗裂前提下的防水,才是真正的防水。正因如此,水工高坝面板混凝土的抗裂课题早在九五期间国家就列入了重点攻关计划,1995年武汉工程大学与湖北清江水电开发公司组织了校企联合攻关,经过五年的潜心研究,他们终于探索出通过混凝土外加剂,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有效抗裂途径,一种新型的抗裂防水剂WHDF研制成功了。
“成果出来后虽然也有不少人觉得好,但每每找一个工程应用时,施工方就会问是否通过了鉴定。转身去鉴定吧,鉴定部门又会问,是否经过示范性应用工程检验。”喻幼卿介绍了当时遇到的困难。最终在原武汉水电学院方坤和教授的推荐下,小溪口水电站采用了该技术成果。好东西是经得住考验的,1999年4月,小溪口关闸在试水一年后进行项目验收,官方在现场悬赏找一条缝1000元奖金,结果无人得奖。在全国面板坝专业委员会的号召下,几乎集聚了全国面板坝专家。他们研制的抗裂剂一炮而红。1999年12月,湖北省科技厅组织了WHDF成果鉴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对此作了这样的评价:该项目研究目的明确,思路新颖,其技术和产品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小溪口面板至今无一条裂缝,2014年元旦前,面板堆石坝专家凤家骥教授和陶建生教授再度回访了小溪口电站,业主在介绍情况时深有感触地说:“小溪口电站十五年的安全运行受益于WHDF!”
工程应用表明,WHDF在改善施工性能的同时,能有效解决混凝土的抗裂、防水及抗腐蚀等问题,提高工程质量及其使用寿命,此外,WHDF生产和使用过程均环保,且经济效益可观,每立方混凝土工程节约成本10元左右。为了将WHDF市场尽快投入市场,2004年学校专门进行了市场调查,据统计,我国每年各类工程混凝土总量约为30亿方。按1%的市场占有率,WHDF的年用量达21万吨,可实现14亿的年销售额,可谓市场前景广阔。
2005年1月,喻幼卿带领WHDF课题组向学校提交了WHDF成果产业化的方案,当时正处全国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攻坚时期,教师兼职办企业有较大的风险。然而,学校十分看好该项成果的市场潜力,同意对WHDF进行技术评估,学校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课题组成员共同注册登记了股份制企业――武汉天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现更名为武汉天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衣集团”),喻幼卿走出了产学研结合的第一步。
以科技为动力,向产业化发展迈进
由于伪劣膨胀剂的低廉价格对市场的冲击,WHDF这一重要建筑新材料推广困难重重。为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业界权威人士呼吁:国家应尽早出台相关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规范抗裂剂市场;改善和强化高性能抗裂剂推广机制;扶植WHDF等高性能抗裂剂产业化,以满足建筑行业高品质外加剂的迫切需求。
天衣集团顺应时代潮流,遵循市场规律,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实践,发现单一的新产品,难以形成企业经营规模和发展后劲。喻幼卿董事长便在董事会上提出了单一产品的企业规模与后劲的讨论,通过讨论,董事会一致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是组织新产品的研发,最好的研发方式是与科研单位及高校共建研发中心,走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为了实现产业化道路,天衣集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产业方向和寻求研发合作对象。经过深思熟虑和深入探讨,董事会最终决定将产业方向定位在化工建材和生物制品两个方面。这是因为WHDF属化工建材,是天衣集团的起步产品,特别是在混凝土外加剂方面,学校和天衣集团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生物制品是国家“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发展产业,生物化工亦属于化工领域。产业方向一经定位,合作对象就容易确定了,武汉工程大学是以化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其化工实力在中南地区是屈指可数的,又是天衣集团的董事单位,是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2007年8月18日,天衣集团与武汉工程大学联合成立了“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研发中心”。旨在通过研发中心的发展,不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人才,不断进行新技术的开发,重点是对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巩固和发展老产业的同时,开发新产品,形成新的产业领域和增长点,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好地为地方国民经济服务,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天衣集团每年提供30万元的研发经费,以保证研发中心运作所需建设费、日常运作费和项目合作费用等。学校提供研发中心运作所需创新技术研发人员、科技资源和人才培养资源等。研发中心组建以来,涉及的研发项目数为6项,其中,学校专利技术“湿法磷酸或可溶性磷酸盐的净化方法”成功应用于WHDF生产技术中。并成功研发了WHDF混凝土抗裂减渗剂、WHDF混凝土减水减渗抗裂剂及WHDF自密实混凝土粘度改性剂等适应市场的系列产品。目前,在WHDF系列产品中,前两项产品已授权发明专利,后一项产品正在申报发明专利。
天衣集团专利技术的应用及新产品的研发,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经营规模,提高了学校研发水平和成果转化的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推广举步维艰,仍然潜心研究15年
据统计, 英国建筑物寿命高达132年,美国建筑平均寿命达到74年。而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二三十年。是我们的技术太落后吗?“正好相反,我们的成果是国际上综合效果最好的。但只相当于英国的零头,为什么?就是认识上的差异。”喻幼卿解释说,“我们在工程建设中,总是容易走进质量与成本的思考误区,为了控制成本,在质量上总是以达到设计要求为满足,难得有精益求精的追求,这些满足设计要求的依据大多是建立在实验室试验值基础上的,而实验室试验值与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此外,除水工领域外,大部分领域在设计中没有抗裂的控制技术指标要求,这就不得不使工程寿命大打折扣。其实工程成本该怎么算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南水北调某段渡槽工程中,采用喻幼卿的WHDF抗裂剂每一方需要增加投资50元。这个数字再乘以巨大的方量,方案未被采用。“没想到3年后,南水北调各段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裂缝,为此,南水北调管理部门公开招标:处理现有的裂缝,并寻求后续工程控制裂缝的技术方法。此时的维修费用和后续的严重后果都是一笔可观的数字。而如果当初用最好的材料一次性投入的成本只占总投资比例的1%左右,而出现质量问题后修复费用起码会占总投资比例的10%左右。”
是用一次性的高付出换取长寿,还是用一时的低成本遭遇短期内的不断翻修?看起来明显的答案在实际上却会遭遇各种问题。虽然经过水工、铁路、市政近百个大型混凝土工程的检验,WHDF所用之处,混凝土均无收缩性裂缝产生,且表面平滑光泽。但也并不能保证WHDF在成果转化道路上畅行。
2013年,广西某市污水处理项目,决定采用WHDF系列产品。但该市建委规定:所有在该市应用的建材产品必须在该市建筑管理处建筑企业管理站进行产品备案,但前提是备案的产品必须有国家标准。“设置国标是为了提高质量,加强管理。可WHDF在申报专利的时候已经对参数的先进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了相当严格的审查。而且我们也是尊重企业标准,并经过正常程序备案的。只要把参数拿出来对照一下,就会发现并不低于相关国际要求。”喻幼卿解释道。即使如此,由于备案不能进行,工程应用只能作罢。
有了好的科研成果,却不能保证真正的得以推广,喻幼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这些并未影响他15年来对混凝土抗裂防水的潜心研究。他期待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尽快应用于国家基本建设工程之中,为混凝土工程安全乃至人民生命安全做出贡献。
发展集团企业,产学研全面推进
虽然研究成果的推广非常艰难,但是天衣集团并没有气馁,他们沿着科技创新的道路不断前行,销售额也是一路上扬,从2006年的50万元发展到2013年的5000万元。同时在生物产业方面,公司推出了醉克解酒系列生物产品。2013年底,公司更名为武汉天衣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两个子公司:武汉天衣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武汉天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生产经营WHDF抗裂剂系列产品和醉克解酒系列生物产品。
2010年,“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研发中心”被评定为省级校企共建的研发中心。中心创建了武汉工程大学混凝土外加剂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学校提供场地,天衣集团购置设备共同完成。就是在这个实验室里,天衣集团的专家就聚羧酸减水剂改性技术、WHDF抗裂技术等专题,为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三届本科生和两届硕士生进行了毕业论文指导,毕业生在这里将书本知识与外加剂研究的前卫技术相结合,进行有目的的科学试验,撰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毕业论文,并分别发表于《精细化工》《化学与生物工程》及《化工建材》等杂志上。不仅如此,天衣集团还连续八年为学校市场营销、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等专业的本科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对实习学生给予公司员工试用期工资待遇,优秀学生优先留用,此外,每年还为学校本科生提供5万元“天衣化工奖助学金”。天衣集团受到湖北省委的高度肯定,并邀天衣集团参加“湖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暨规范发展科技产业现场经验交流会”,以介绍推广“天衣经验”。
目前,天衣集团处于上升阶段,应采用扩展战略,即迅速扩大应用市场。同时,今年是天衣集团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马到成功之年,集团公司命名为转型腾飞年,在终端销售的基础上,开拓营销和网络营销渠道,重点打造营销系统。今年,他们的目标是:WHDF销售额8000万元,醉克销售额2000万元;全力打造营销及网络营销系统;新建5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WHDF及醉克获成果技术鉴定,为报国家奖作准备;获得醉克产品发明专利;同时作上市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产业结构;品牌建设
服装作为社会的重要见证,以特殊的方式记录着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河南人物质生活的富裕和精神文化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原有的服装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未来数年,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将大幅增长,将出现一个巨大的内需消费市场。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其服装产业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优势仅仅体现在加工生产方面)。过去我国的服装产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给服装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压力。尤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服装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加快了向中西部转移。服装是河南传统的经济支柱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河南服装产量已进入全国前十名,称得上是纺织大省、服装大省,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服装业迎来了新的机遇。
一、河南服装企业发展的优势
(一)资源方面
1.河南拥有丰富的服装劳动力资源。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随着未来十年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必将有大量的农村青年离开土地到城市工作,给城市提供劳动力资源。另外河南的土地、电力等成本也相对更加低廉。
2.河南服装业已经具有良好的服装产业基础和规模效应。以梦舒雅、娅丽达、逸阳、渡森、德亿斯顿等为品牌效应的郑州裤业集群;安阳内衣、商丘棉衣、洛阳针织、新乡外贸等一大批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的带动下,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引导服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促进河南的服装产业健康发展。
3.服装企业发展所需的配套资源逐步丰富。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河南已然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服装配套资源集中地,包括设计研发机构,建设服装信息化处理中心、大型面辅料集散中心、各种服装工艺处理配套机构等,为河南服装企业经营提供了便利条件。
4.沿海服装产业转移,河南市场被看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不少发达国家受到重创,而我国以外贸经济为主的企业也受到冲击。在面临生存危机时,这些企业把目光转向了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内地城市。
(二)市场方面
河南人口多、市场大,本省人口超过1亿,GDP产值列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整个中原城市群郑州、洛阳、包括开封、新乡、焦作、平顶山、许昌等都极具消费潜力。郑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商埠,并且由银基、世贸、锦荣、恒泰、金城、天荣、天隆等14家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组成的火车站服装商圈,共同构成了中国甚至亚洲最大的服装批发王国,服装品牌数万家,年成交额达1000多亿元。在这个大商圈内,高中低档服装应有尽有,正是如此,吸引了省内外大量的客流,有了巨大的市场,自然吸引着沿海地区服装企业的快速转移。
(三)交通方面
河南的高速公路里程达4800多公里,全国第一。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河南省路段已全部建成通车,93%的县市通达高速公路。除此之外,郑州更是老资格的铁路枢纽。铁路四通八达,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近年建成通车的高铁,更是让我们感受了速度提升带来的方便,郑州到西安千里之遥,仅需要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如此快速便捷的路网,也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使企业不必担心货物运输问题。
(四)政策方面
首先可以得益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扶持,其次河南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包括在税费、土地等方面,予以减免,也吸引沿海企业转移落户河南。
二、河南服装企业存在的不足
(一)管理人才缺失
河南服装企业管理人才属于先天不足,因为大多数服装企业都是从家庭小作坊转变过来的,本身文化水平有限,都是靠艰苦努力,挣得企业发展的原始资本,但企业规模变大以后,这些管理者依然延续传统思想,“小富即安”,根本不考虑企业更大规模的发展,同时,他们眼光、能力有限,也无法对企业远景作出规划。另一方面,河南高校数量不多,毕业生大部分都选择去大城市发展,留下的太少,也注定了服装企业所需人才的缺乏。
(二)品牌建设的落后
创品牌,提高品牌的附加值,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河南服装产业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尽管在全国市场已占有了重要份额,特别是近年郑州女裤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国女裤市场的领头羊。但是,河南服装全国知名品牌却很少。
其实,现在很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以女裤为例,用郑州女裤企业的品牌,一条裤子也许只能卖200元;但是换上知名品牌的标志,价格就可以翻几倍甚至十几倍。品牌成为河南服装业当前发展的最大瓶颈,传统的河南服装企业挣得都是微薄的加工利润,基本没有所谓的品牌附加值。反观其它大型企业,例如“可口可乐”,它的管理者曾经声称,即使有一天,可口可乐遭遇一场大火,烧光所有的资产,但是他凭借可口可乐的品牌依然可以东山再起,重新创造可口可乐王国,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河南的服装企业有什么呢?除了固定资产和产品外,一无所有。也就是说,缺乏无形资产。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企业已经逐步从质量的竞争转变为品牌和文化的竞争,谁能提炼出适合消费者的文化内涵,谁就会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三)产品结构亟需调整
首先,产品品类单一。例如:梦舒雅、鼎大、太可思、渡森、娅丽达等品牌,能说上名字的品牌,几乎全是单品,无法形成综合卖场所需的多样品类,制约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所以,河南服装企业要想实现大的发展,必须在产品品类上多下功夫。
其次,款式设计不够时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服装消费已经不再满足于结实、耐穿,更多是追求时尚、潮流,而河南服装设计往往偏于保守,跟不上时代潮流,无法获得消费主力80后、90后的青睐,长此以往,不利于拓展更大的消费市场。因此,设计方面必须强化,要向国际时尚届汲取灵感,强化设计感来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四)资金来源途径单一
管理层面文化和眼光的局限,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很多现有企业管理层,认为我现在是盈利的,能挣多少就是多少,没必要再去冒险贷款,或者通过其他途径筹集资金。在这种保守观念的影响下,家庭式企业的发展资金主要是自筹,途径单一,金额有限,客观上造成了企业发展止步不前。相比其他大型企业,或贷款或上市通过各种途径,筹到大量资金,可以用于企业发展。
综上所述,河南服装企业赶上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如果能利用好这次时机,将大有可为。同时也应看到河南服装企业的不足,以便在发展中扬长避短,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静. 中国服装企业的品牌战略及核心竞争力研究[D]对外
经济贸易大学, 2005
[2]刘素婷. 我国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区域品牌战略研究[D]
东华大学, 2005
[3]牛秀芸.联想集团品牌国际化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
文全文数据库,2009
[4]金晗. 中国服装业打造国际品牌的战略研究[D].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 2005
[5]陈劲,黄健. 网络营销的策略探讨[J]电脑与信息技术,
2000,(06) .
[6]李学东,肖光恩. “注意力经济”对网络营销的影响[J]经济
师, 2000,(02)
[7]亓延. 服装品牌的民族文化性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
1学科化服务营销的概念
学科化服务营销是图书馆和用户沟通的高铁,是图书馆创新服务、品牌服务向用户高效推广的战略基础,也是图书馆应对信息全球化的客观的、必要的、积极的管理策略。基于营销学理论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特点,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营销理论,其概念为以学科为市场细分标准,与各类用户群建立一一对应的服务模式,以用户需求和相互共赢为导向创造并提供出品牌服务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学科化服务营销的目的在于,在以学科细分用户的基础上,开展服务营销活动,更快、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巩固图书馆信息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的地位和社会职能,同时取得合理的服务效益。
2学科化服务营销的内容
2.1学科化服务营销是以学科为用户细分框架按学科来确定服务内容、组织机构设置和人事安排,分别制定各学科相应的服务计划,使用各种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推送手段,相应的建立起各自的服务渠道。这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指导思想。
2.2学科化服务营销强调差别化在学科化的用户细分框架下,面向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对营销渠道、推送的方式和方法、价格等做相应调整,以适应用户的需求,来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益和读者满意度。
2.3学科化服务营销强调创造创造营销是积极主动发现,挖掘用户潜在的需求和欲望,并激发用户,同时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使用户积极地响应这些创新服务,并得到预想的满足感。这是学科化服务营销的重要前提。
2.4学科化服务营销强调品牌服务品牌不仅是一种质量保证,还是一种社会责任。以品牌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各部门团结协作,用集体的智慧来打造品牌,注重团队精神。对内提高图书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并提升图书馆社会价值。同时培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在相同服务内容下赢得更多的用户群体,从而打造国内一流大学图书馆。这是学科化服务营销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科化服务文化的精髓所在。
2.5学科化服务营销是一种管理过程学科化服务营销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①面向用户调研分析,挖掘用户需求和欲望。②指导制定品牌服务,即图书馆需要打造什么样的创新服务给用户。③组织配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各部门合力、全方位打造品牌服务。④实施营销策略,建立沟通渠道和服务网络,以最佳的推送方式让用户知道图书馆的品牌服务,并参与体验图书馆品牌服务,享受优质品牌服务乐趣,同时也分享与他人。⑤对营销过程进行控制,实现无形服务的有形化和价值化。学科化服务营销也是高校图书馆与师生、与社会互动、联系的纽带。学科化服务营销理论延续了社会市场营销学理论,在制定图书馆营销策略的同时既要考虑到图书馆的发展和利益,同时也要考虑到用户与社会的价值创造,在提高图书馆整体效益的指导思想下开展营销活动才可持续发展,并经久不衰。
3学科化服务的营销策略建设
为了配合教学与科研,让教学和科研人员更广泛地了解学科化服务的有效方式,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主动上门联系各院系不同的教学科研用户群体,主动了解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情况和对目前馆藏资源的满足程度。为他们设计学科化服务的方案,为他们提供科技决策、科技管理的信息保证和科技决策的依据、建议和方案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深层次知识服务。所以,要让教学科研人员更加了解和认识,接受并信赖学科馆员的服务,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进而建立一套适合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学科化信息服务营销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3.1广告宣传学科化服务营销是以学科为基础,以服务有形化展示为核心,以网络和实体宣传为方法、以用户体验活动为催化剂,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学科化服务推广宣传。以院系为切入点,首先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试点,随后再逐步向全校推广学科服务营销。广告宣传是品牌推广最常见的手段和方法,如张贴海报、悬挂横幅、通知(校园网、馆网、微信等网络平台)。海报、横幅效果直观生动、持久性强;网络平台速度快、范围广、持久性差。两者结合互补,能更好地达到宣传目的。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通过一学年对学科服务营销的宣传,给院系和教学科研人员留下了初步印象,也激发了他们了解、使用学科服务营销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开展学科服务营销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为今后的工作做了铺垫。2013年初至2013年底,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学科服务营销团队张贴海报和悬挂横幅多达80多幅,在校园网和馆网发表宣传和新闻稿件50余篇。
3.2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活动是同行间创新思维的互动,也是学科服务营销推广的重要机遇。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从2012年派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各类同行会议,吸引同行来馆交流参观访问,同时积极主办学术交流论坛和会议,请同行专家做讲座等,积极主动与同行们对学科化服务营销进行切磋交流和宣传,吸收同行们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地提升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学科服务营销的服务品质,并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和认可。
3.3回访院系教授专家教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力量和重要环节,而专家、教授是学术知识和校园文化的传输纽带和桥梁,他们是图书馆服务重点宣传推广的对象,教授的每一个认可都是我们服务的“活招牌”,使图书馆服务的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得到大大地提高。2013年,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营销团队主动深入院系,上门为专家、教授提供贴心专业咨询服务,为教学科研团队进行专场讲解,将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工作和学科服务营销项目与各院系的教学科研发展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此项服务得到教学科研人员的一致好评。各院系专家教授和科研团队也主动提出要求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开展定题服务和专项信息素质课程培训,并愿意参与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工作。
3.4利用微信搭建学科化服务营销平台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微信作为即时语音通讯软件,以其诸多的优点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并喜爱,是目前普及最广和流行最热的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交平台。高校图书馆也注意到了这一新型的工具和平台,慢慢开始探索利用这一用户数量庞大的新兴媒介,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信息服务。2014年,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官网首页向读者公布了微信公众号和二维码,只要读者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和添加关注图书馆微信号便成为图书馆的好友。图书馆利用微信为读者提供APP化的服务,其诸多的优点为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移动信息营销服务,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把微信与图书馆的学科化信息服务等结合起来,利用其便捷性和庞大的用户群,拓展深层次学科服务营销,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利用网络微信平台开展学科化服务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利用微信推送最新的讲座和培训、阅读推广、图书漂流等图书馆最新活动,使读者能尽早地了解图书馆安排的各项活动。②利用微信及时发送最新资讯,增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互动,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如图书馆每月定期向读者推送优秀图书及新书,读者不再需要登录图书馆网站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获取新书通报信息,及时到馆借阅新书,从而提高新书利用率[3]。③读者通过微信实时获得个人所借书籍的借书期限、预约书籍到馆情况和逾期书籍的罚款情况等,使读者能按时还书,及时到图书馆办理借书等。④为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主页上建立了学科化服务信息平台。学科馆员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有针对性、具有使用价值的学科化信息服务。通过微信、QQ等网络工具与用户建立交流沟通渠道,学科馆员可以不受时间、不受地点制约,随时掌握用户的信息需求,实时的提供学科化信息[4]。
3.5学科服务营销团队的网络建设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目前面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学科馆员少,学科服务工作任务重。面对如此繁重的学科服务营销工作,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如何将学科服务营销深入到全校师生中去?怎样合理安排人员,融入并构建学科服务营销团队?如何积极推广学科服务营销工作?如何优化人力提升学科服务?这些都是摆在馆员面前要处理的问题。所以,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搭建了与院系沟通联络的微信网络公共平台,覆盖了全校的各个学科、科研团队。负责信息联络是由各学科馆员与各院系科研团队中的优秀年轻教师或优秀学生来进行的,信息联络员都是由各院系科研团队(包括学科带头人)推举出来的。图书馆定期对他们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定期组织他们进行交流、研讨,解决一些问题。他们将图书馆和各院系架起了高效沟通信息的桥梁,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科研团队的深层次发展研究提供深层次的信息专题和信息分析服务等。
3.6开展学科信息素质的多元化讲座讲座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2012年,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了深化学科服务,促进学科服务营销发展,便融入院系学科素质教育培养,讲座由常规文献检索讲座发展到内容拆分,细化为多模块、多元化的讲座,逐步向学科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面向教学科研团队及学科带头人等介绍学科专业资源和检索技巧、学术资源和服务概况以及如何利用资源写论文等,帮助他们又快、又全、又准地找到所需要的文献。此外,学科馆员不仅要认真梳理各学科专业资源,同时还要对各学科专业最前沿的发展动态有所熟知,以便将普遍、针对性的学科资源以及最新的学科动态资源转化成讲座模块,宣传给师生。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作为试点院系,开展了一系列学科服务、营销创新活动。学科馆员提前将信息素质培训讲座的资料发送给院系教学科研负责人,让师生能够清楚学科馆员他们能提供哪些帮助,而院系则根据具体需求来调整和组织师生听讲座。确定培训内容之后,为了达到良好的宣传普及效果,学科馆员还会亲自登门宣传讲解学科讲座的内容,或刊登海报、发放讲座通知单,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网页、微信以及院系的BBS、教师邮件、学科博客等进行宣传。这一学科服务营销形式,能够拉近图书馆与教师、科研人员、学生的距离,使学科服务营销深入院系,将学科服务营销贯穿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去。
3.7信息素养教育培训与实施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人才的重要素养。而目前长江师范学院广大师生群体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影响并制约着广大师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全面推广信息素质教育是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势在必行的举措,信息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提升长江师范学院师生的整体科研水平,并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为此,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从2010年起就为学校广大师生精心打造了“师生信息素养培养教育实施方案”,以多元化的讲授模式、分阶段地开展系统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为广大师生提供真正的信息需求服务。
3.8有形化服务营销展示为了让师生们更充分地了解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提高师生对各项服务的使用率,同时也为了提升学科馆员的服务信心和读者的满意度,促进学科馆员与师生间的互动,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进而开展了有形化服务营销的展示。
3.8.1设立服务咨询窗口。为了打造高品质的服务,第一时间了解师生的需求,将优质服务送货上门,面对面地宣传给广大师生,在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各外借书库、阅览室和总服务台(还书台)窗口处都设置了学科服务营销工作点,有专人负责问题解答。图书情报部也设立总服务咨询台,每天由部主任来负责解答,甚至学科馆员亲临各院系将优质的服务零距离地展示给广大师生,节省了师生们宝贵时间。
3.8.2网络展示平台建设。网络展示平台是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服务有形化展示最为重要的手段。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在主页上增加了学科服务专栏,将学科服务项目推送给师生第一视野,并在主页上实时学科服务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存档,同时也在学校校园网站上进行宣传报道,以加强广大师生对学科服务的高度重视。3.8.3信息宣传栏。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各外借书库、阅览室都设有信息宣传栏,将各学科的前沿信息都出来,这也是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有形化服务展示和宣传的又一窗口,信息宣传栏的内容平均每2~3个月更新一次。
3.8.4总服务台信息。在图书馆总服务台通过用大型液晶电视来为广大师生播放动态的学科服务资讯,内容涉及服务宣传、学科服务营销活动、培训信息、信息素养培训视频、图书馆导读推荐、图书馆活动通知等。
3.8.5交流提升,规范服务。同行间、非同行间的创新思维的互动,是一种服务推广的重要机遇。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形成了定期工作会议的模式,建立了学科服务的QQ、微信讨论组,随时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通过讨论交流,学科馆员们很快在学科服务定位、内容和方式方法、学科服务营销计划等方面达成共识。积极与各院系、同行等进行交流和宣传,来规范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不断提升学科服务营销的品质,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营销团队在学院、同行间的知晓度。
4结束语
Wei Wei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054)
(The Faculty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710054,China)
摘要:关中―天水经济区旨在建设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是要实现信息一体化。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化现状及意义,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总体战略思路及实施对策。
Abstract: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 aims to become the leading development area of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inland area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s the key of the realization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dition of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 and illu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Then this paper points out its main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e overall strategy and measures.
关键词:关中-天水 信息 一体化
Key words: Guanzhong-Tianshui;information;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D67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162-02
0引言
关中―天水经济区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建设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地,以旅游、物流、金融、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地,以现代科教为支撑的创新型地区,领先的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综合型经济核心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
近两年来,关中―天水经济区内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旅游、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继续壮大。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居全国107个开发区第三位。西安成为四家国家级软件产业和出口双基地之一,依托西安国际港务区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在基础设施方面,关中地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市政路网和航空设施更加完善,开通了西安至郑州的高铁,西安地铁二号线将于9月底试运行;即将建成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和第二条跑道,将使机场设计旅客年吞吐量达到3100万人次,比原有能力和目前实际水平分别提高210%和72%,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2小时交通圈”和省内当日往返、周边中心城市当日到达的“一日交通圈”。[1]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化总体水平处于全国中等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为0.645,陕西信息化发展指数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6倍,甘肃信息化发展指数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8%[2]。由此可见,关中―天水经济区整体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是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信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利润的源泉,区域信息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保障。其次,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是提高关中―天水经济区整体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实现区域信息一体化,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联动发展,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内部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紧密联系和合作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最后,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是带动国内其他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快速发展的需要。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发挥两省市的比较优势,打破行政分割,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物流区域合作关系,有利于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对国内其它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将产生强有力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1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化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合作意识增强,合作理念也在逐步树立。但仍存在着一些因素制约着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的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信息化发展不平衡。这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的信息平台发展的不平衡。
其次,存在信息孤岛化。一方面是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和城市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缺乏相互协调和统一规划,与网络经济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性要求相去甚远,影响信息一体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按照封闭模式建立的信息系统难以与其他系统互联互通,形成信息“孤岛”,难以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能。
同时,缺乏统一的标准。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化的规模生产、信息资源共享和系统兼容的前提条件。目前在条块分割、彼此封闭的情况下,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接口标准和应用标准,阻碍了互联互通。
最后,缺乏权威的CA认证中心。目前,依托各行业、省市政府部门建立的CA(Certificate Authority)机构和按企业运营模式的商业性第三方CA认证机构并存。而信息一体化涉及许多不同的单位、部门,如今缺乏权威、统一的CA认证中心,不同CA之间难以实现交叉认证,互联互通可靠性难以保障。
2总体战略思路
考虑到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实现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以期取得的目标,在此提出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的总体战略思路:追求一个目标,立足于两个前提,着眼于三个平台,把握两个层次。
2.1 立足于两个前提立足于两个前提,增强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化的综合竞争力。在立足于国内外信息化发展方向的同时,结合区域内各地的优势和特色,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争取得到区域内各地最大的合作效益。
2.1.1 立足于国内外信息化发展方向。时刻关注国内外信息化发展趋势及要求,结合区域的实际因素,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化领域的全面深入合作及发展。
2.1.2 立足于各地的优势和特色。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合作分工,以期取得最大的区域合作效益。
2.2 着眼于三个平台着眼于三个平台,全面提高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建设信息设施,同时共用信息技术,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化平台。
2.2.1 信息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化合作的网络通道和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异地共享,为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2.2.2 信息设施共建。信息设施,尤其是一些跨区域的重大信息基础设施,是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化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充分发挥各方潜力,多方筹资,共建跨区域重大信息基础设施。
2.2.3 信息技术共用。推广先进信息技术的联合应用,促进区域内信息技术壁垒的削减,扩大成熟信息技术的规模化效应,降低信息技术使用成本,并且提高相关领域社会经济效率。
2.3 把握两个层次把握两个层次,从不同角度出发,实现信息一体化。在政府层面,建立法律法规,进行整体规划。在企业层面,进行技术研发,建立设施。
2.3.1 政府。在整体规划、推进应用、建章立制、协调共谋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大力推进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开、开发、利用。
2.3.2 企业。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行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公共平台,推进行业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的共享。
2.4 实现一个目标推进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协同建设,推进区域信息资源开发应用,推进区域信息安全保障、标准统一、资质互认、人才培养等各项支撑体系建设,率先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为全国其它地区提供借鉴。
3实施对策
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长期、分阶段进行的工程。考虑到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现状及优势,可以从信息标准化、政策法规及监管的统一化、安全保障、设施及服务互联共享和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进行系统条理的推进。
3.1 信息标准化信息的标准化是实现信息一体化的前提。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技术标准,使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化。建立统一的CA认证中心,实现不同CA之间交叉认证,互联互通。
3.1.1 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技术标准。建立区域电子信息标准化合作工作机制,联合开展相关技术标准的制订及实施。强化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化、信息流程标准化、软件工程标准化,加强数据交换中数据存储和交换标准的制订,完善信息化统计指标和核算体系,联合开展城市信息化指数水平的测试。
3.1.2 建立统一的CA认证中心。通过交叉认证和资源共享,加强区域合作,建立健全数字认证体系,完成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工作、商用密码管理基础设施功能升级,构建基于密码技术的区域网络信任平台,构建统一的CA认证平台,推动数字证书的跨地区应用,开展交叉认证和证书签发服务。
3.2政策、法规及监管的统一化政策法规的统一,能更好的构建多方合作机制,不断加强相互间的协调合作,以便形成更大的发展优势。统一的监管使区域市场公平、公正。
3.2.1 实现政策、法规的协同。避免现行地方性信息化政策和法规冲突。建立政策法规例会和交流制度,开展专项规章(标准、规范)研究交流。在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政策,清除市场壁垒。
3.2.2 实行统一的监管。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价格体系,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网间结算体系和监测体系。研究统一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促进区域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形成,防范和制止不正当竞争。
3.3 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安全的保障体系使得信息安全得到保障,确保基础信息网络等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3.3.1 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包括安全监控监测、应急响应、技术防范和密码保障等系统的安全技术平台,建成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防范综合服务系统,显著增强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应急处置、不良信息屏蔽、防止窃密、抗破坏等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等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增强区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3.3.2 保护支持产权。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侵权打击力度,实行相互间案件的快速移送,协助调查取证。引导企业实施专利战略,指导行业协会和企业积极主动地运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及时处理知识产权案件和突发事件。
3.4 设施及服务互联共享推进区域内设施互联互通,并且实现通信、交通一体化,对区域实行统一的营销模式,统一收费标准。
3.4.1 推进设施共享。共同打造超级计算应用平台,整合区域高性能计算资源,共同构建超级计算网格。扩展国际信息通信容量,不断扩展区域光缆系统容量和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建设区域数据存储中心。
3.4.2 实现通信一体化。推进移动通信一体化工作,建立协调机构,鼓励和引导移动营运商实施统一、优惠的价格策略,统一提供服务,并且对资费结算、管理协调等进行调整,逐步取消漫游费,降低长途费,对区域实行统一的营销模式。同时,推进通信基站的集约化建设,加快构筑区域移动通信一体化网络。
3.4.3 实现交通一体化。推进重点城市交通卡联网通用,力争形成同城效应。同时,推进区域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推动区域内高速公路拥堵、突发事件等相关信息资源的共享与联合。并且,探索区域内异地提取养老金、医疗结算以及办理其它相关事务的技术解决途径,促进城市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加强银行卡跨城市通用的合作力度,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3.5 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加强区域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争取建立国家级研发中心。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必不可少的因素。
3.5.1 加强区域技术创新。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研发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联系,增强创新能力。加强区域信息技术和产业项目的研发合作,建设以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和产业研发联盟。争取得到国家的支持,建立国家级技术研发基地或平台。
3.5.2 加强区域人才培养。逐步形成相互协作且适应性强的区域信息化培训服务体系,建立信息化职业资格培训机构。同时,引进国际信息化培训课程,结合区域特色创建信息化专业培训体系,并完善职业证书培训体系,在培训组织、培训内容、考试登记注册等方面共同合作,实现相关专业资质和证书的互认。努力建立区域信息化人才库,为区域信息化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4结论
近年来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发展迅猛,得到了全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要实现经济一体化,关键是要实现信息一体化。但是目前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各地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存在信息孤岛化,缺乏统一的标准,并且缺乏权威的CA认证中心,这些都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和区域一体化的实现。考虑到存在的问题及优势,本人认为可以从信息标准化、政策法规及监管的统一化、安全保障、设施及服务互联共享和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进行系统条理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关中―天水经济区进入最好发展期.人民日报,2011.6.16.
[2]杨京英,熊友达,姜澍.2009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研究报告.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12(11):1-4.
[3]彭维德.EDI报文标准在物流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港口装卸,2004,2(152):1-5.
[4]马俊.国内物流数据交换标准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6,(9):6-7.
[5]聂海燕.王振环加快物流运输业标准体系和信息系统建设.物流工程, 2008,(2):95-96.
[6]杨蓓.区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构建研究.兰州:兰州大学,2008,(5):4-8.
[7]栗东生.关于区域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研究.中国科学信息,2006,(13):164-179.
[8]李俊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离不开物流一体化.商品储运与养护,2004,2.
[9]赵元,侯立文,蒋馥.中西部地区物流企业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分析.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6,(6):125-128.
[10]钱芝网.长三角经济圈区域物流一体化探析.生产力研究,2006,(10):119-120.
关键词 果树生产;主要做法;问题;发展方向;建议;安徽萧县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102-03
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4个省交界处,地处淮北平原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东和北部与徐州市、丰县接壤,西与砀山县及永城比邻,南同淮北市交界,东南与宿州市相连,连霍、京台高速、龙海铁路、符夹铁路、徐郑高铁、310国道、311国道和3条省道交通动脉纵贯全境,交通条件便利。萧县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优越,年均降雨量854.6 mm,年均无霜期208.3 d,年平均温度14.3 ℃,年极端最高气温42 ℃,年极端最低温度 -15 ℃,年日照时数为2 220~2 480 h,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适中,适宜发展多种果树。萧县果树发展较快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期,但进入21世纪后,受水果市场行情的影响,萧县水果发展出现滑坡现象,近年来,萧县水果发展又呈现上升势头,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1 基本情况
据统计,2016年全县水果总面积26 666.67 hm2,其中桃8 000万hm2(其中鲜食桃6 666.67 hm2,主要品种有中油桃4号、满园红、美香、春蜜、新川中岛、大久保、萧国圣桃等;加工桃1 333.33 hm2,主要品种有金童5号、罐5、罐83、罐19等),主要坐落在圣泉、刘套、杨楼、马井、杜楼等乡镇;其中梨6 000 hm2(其中砀山酥梨4 000 hm2,黄金、 翠玉、黄冠等早熟梨2 000 hm2),主要分布在新庄、圣泉、杨楼、黄口、刘套、马井等乡镇;葡萄3 333.33 hm2(其中露地鲜食葡萄面积2 666.67 hm2,主要品种有夏黑、维多利亚、醉金香、玫瑰香、阳光玫瑰、巨峰、户太8号等;加工葡萄面积666.67 hm2,其品种主要为白羽、巴柯、蛇龙珠、赤霞珠等),主要位于龙城、永亍⒘跆住⒐偾拧⑿伦、杨楼、孙圩孜等乡镇;苹果2 666.67 hm2(其中早熟品种666.67 hm2,品种主要为嘎啦、藤木1号等,中晚熟品种2 000 hm2,主要品种有金帅、红将军、美国8号、红富士等),主要坐落在新庄、黄口、马井、龙城等乡镇;干杂果6 666.67 hm2(其中石榴0.2万hm2,杏0.2万hm2,柿子666.67 hm2,樱桃666.67 hm2,枣子666.67 hm2,李子333.33 hm2,其他333.33 hm2),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及龙城镇周围的乡镇。全县水果鲜果总产量达77.5万t,鲜果总产值22.5亿元,水果加工能力5万t,加工产值5亿元,水果贮藏能力3万t,贮藏产值3亿元。
2 主要做法
(1)主栽品种、关键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水果品质,增加了果农收入。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桃长枝修剪技术、高档葡萄精细管理技术、“两省三节”(省力省工、节水节肥节药)绿色栽培新技术应用已达80%以上。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视的程度及推广力度均大幅度提高,具体表现在苹果、梨、葡萄、桃等主栽品种的高效低残留农药技术推广应用已成为普遍共识,果实套袋面积已达40%以上。设施葡萄、桃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有所提高,设施栽培面积增加到333.33 hm2。
(2)新品种、新技术试验,提升了水果质量,增加了果农效益。一是新品种引进。近几年,萧县引进的主要新品种有满园红、美香、新川中岛等桃品种,黄金、皇冠、梨518、初夏绿等梨品种,醉金香、阳光玫瑰、巨玫瑰、红芭拉蒂、夏黑等葡萄品种,嘎啦、红将军、美国八号等苹果品种,干杂果新品种的引进情况进展缓慢。二是新技术试验。苹果、桃、葡萄不同栽培密度栽培试验示范;苹果、葡萄、桃不同栽培密度所采取不同树形的对比试验示范;套袋对苹果、梨、葡萄、桃的品质影响的试验示范;苹果纺锤形与疏散分层形修剪对比试验,葡萄“V”形或“H”形修剪与普通篱架修剪技术对比试验,桃长枝修剪与普通修剪方式对比试验;黄金、丰水、翠玉等梨网架栽培示范。
(3)水果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水果标准果园与家庭农场建设成绩斐然。目前,全县现有省级水果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萧县园艺总场、熙可安粮(安徽)食品有限公司),市级5家(萧县桃丰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现有国家级标准梨园2家(黄河故道园艺场等),国家级标准葡萄园1家(萧县园艺总场),省级标准果园5家(萧县荒山润森农业开发公司等),市级标准果园2家(萧县东阁园艺场等),省级家庭农场1家(萧县光辉家庭农场),市级家庭农场2家(萧县凤雷家庭农场等),3个设施大棚葡萄栽培现代农业示范园(萧县园艺总场等),1个高标准避雨设施葡萄栽培示范园(萧县金生绿园葡萄示范园),龙头企业的迅速发展,标准果园、家庭农场的辐射带动,有力推动了全县水果发展,果品质量显著增强,果农收入显著增加。
(4)在省政府连续5年的资金支持下,萧县园艺总场投资3 000万元,积极实施“葡萄主体公园”项目建设,已完成133.33 hm2,其中,连体大棚的葡萄休闲观光采择园占地20 hm2,现已进入结果期,水果质量安全明显提升,维多利亚、夏黑、醉金香等葡萄品种已上市,销售价格10~16元/kg,平均收入22.5万~30.0万元/hm2;黄河故道园艺场总投资1 000万元,建成的13.33 hm2连体大棚葡萄已大面积上市,平均收入约为22.5万元/hm2,为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带领果农闯市场,萧县园艺总场投资1 000万元兴建了大型冷库,可保鲜1 000 t葡萄,扩建了葡萄汁加工企业,年产万吨葡萄;黄河故道园艺场先后投资240万、500万元建造大型冷库2座,贮藏能力分别为500、1 000 t,东阁园艺场投资逾500万元,新建贮藏能力为500 t的冷库1座,龙头企业的强势发展,高标准果园的迅猛建设,贮藏与加工能力快速提升。
(5)抓好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周边果园[1]。近年来,随着萧国圣桃价格居高不下,以萧县圣泉乡郑腰庄、祖楼、权楼等村为中心的万亩萧国圣桃基地已基本建设完毕,产量不断增加,品质上乘,售价一路领先,仅2015年萧国圣桃平均收入就达18万元/hm2,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而随之带来的即是越来越多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协会的成立,以永卣蛭例,目前已有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9家,果蔬生态协会2家,通过葡萄专业合作社及协会的推动,目前以前进、北泉等村为中心的333.33 hm2葡萄基地已基本打造完毕,由此看来,经济效益将更加可观。
(6)建立水果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采用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2-3]。目前,园艺总场的伊甸园牌葡萄、尧舜牌葡萄酒,黄河故道园艺场的硕园牌梨和葡萄,东阁园艺场的旺园牌苹果、梨和葡萄、萧县人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萧国佬牌葡萄等在销售市场上均有较高的知名度,2015年,萧县园艺总场的葡萄和萧县黄河故道园艺场的黄金梨获农业部“名特优新”优质农产品称号,大大提升了萧县水果的知名度,拓宽了国内外水果市场,提高了萧县水果在市场中的占有率。
(7)整合利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现代农业奖补项目,水果产业化发展项目、标准果园建设项目、“一村一品”等项目资金,加大水果基地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高标准高起点扶持、发展水果产业,以达到提高水果质量、增加果农收入的目的。
(8)加强技术培训,努力提升果农综合管理水平,提高水果质量。根据果树不同的生长季节,从各知名学校或单位聘请果树专家来萧县授课,并进行田间技术指导,组织全县部分果树种植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成立果树科技服务队伍,为果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工作。通过互联网销售,与南方10多个城市的超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4]。此外,葡萄、桃的深加工产品(黄桃罐头、葡萄酒、葡萄汁、葡萄醋、葡萄罐头等)销售方面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势头,除销往国内大中城市外,其产品也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国家。随着萧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皖丰农产品地方特色馆、萧县园艺总场等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萧县互联网销售亦开展得有声有色,网上销售区域越来越广、销售规模越来越大,获得的效益越来越高。在网络销售、营销销售、订单销售等多种销售策略带动下,萧县水果在市场销售上的占有率越来越高,果园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3 存在的问题
3.1 品种结构搭配不合理
据调查,萧县水果主要是以早、中熟品种为主,晚熟品种偏少,采摘期比较集中,周期短,不利于拉开水果上市时间差,水果价格难以提高,而且由于大量水果集中上市,容易造成滞销。
3.2 发展果树存在盲目性
个别乡村领导在果树发展方面沿用计划经济的操作模式,缺乏科学规划,盲目发展[5]。而多数农民对市场缺乏准确把握和足够判断能力,盲目、随意进行生产,以致出现乱砍葡萄、桃、梨、苹果等果树现象,严重挫伤果农种植果树的积极性。
3.3 技术开发滞后
目前,萧县只有2家民营育苗基地(萧县桃丰专业合作社、萧县东南山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缺乏正规的果树苗木繁育基地,须从外地引进苗木品种,成本高,品种质量参差不齐[6]。
3.4 管理粗放
萧县绝大部分果树种植户都是分散经营,管理较为粗放,技术管理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同时,由于果树种植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且管理方式主要以家庭为主。
3.5 产品质量低下
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萧县多数水果种植户,在种植果树时,只盲目追求产量,不注重质量,从而降低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3.6 品牌知名度低
虽然萧县果树栽培历史悠久,但在水果市场上知名度较高且稍有名气的仅硕园牌水晶梨、伊甸园牌葡萄,市场竞争能力偏弱,在品牌建设上,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后期维护跟不上,无法形成对水果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7]。
4 发展方向
4.1 发展思路
积极应对果树产业出现的新情况,以“稳面积、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推广应用“两省三节”(省力省工、节水节肥节药)绿色栽培新技术,做大、做强水果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名牌和龙头带动战略,努力提高水果的产量和质量,切实搞好水果质量安全工作,以达到增加果农收入的目。
4.2 区域布局
形成“三大片、一条线”的水果生产布局,即东南山区优质葡萄及干杂果区,西部沙河沿岸黄桃、苹果产区,北部黄河故道梨、苹果、桃产区,中部优质鲜食桃产区。重点发展黄河故道园艺场水晶梨、园艺总场休闲观光采择葡萄园及酿酒葡萄园、东阁园艺场红富士苹果示范园、圣泉乡郑腰庄萧国圣桃、永锢镇前进等村葡萄、龙城镇姬庄村石榴、孙圩孜乡徐里八斗杏等特色水果区。
4.3 发展重点
具体包括:一是继续完善以萧县圣泉乡郑腰庄、祖楼、权楼等村为中心的万亩萧国圣桃基地建设,着力将永锢镇前进、北泉等村打造成万亩葡萄基地。二是完善萧县园艺总场苗山分场的休闲观光葡萄采择园与黄河故道园艺场水晶梨园等现代水果产业亮点,提高果园综合经济效益,为全县果农发展树立标杆。三是新增建设建贮藏能力为500 t的大型冷库2家,完善熙可食品(安徽)有限公司及萧县园艺总场葡萄酒加工企业,延伸水果发展产业链条,增加水果产业附加值,从而达到果农增产增收的目的。四是新增设施葡萄与桃栽培面积333.33 hm2,设施栽培园全部配套节水灌溉设施,实施标准化管理,错开水果上市高峰,拉开水果上市时间,最大限度地增加果农收入。⑤继续调优果树产业内部结构,延伸水果产业链条。至“十三五”末,果树总面积稳定在2.67万hm2,重点调整果树产业内部结构。新建大型恒温气调度6座,新建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6条,新建大型水果批发市场2座。新建大型葡萄酒厂1座,新建黄桃罐头厂1座。全县水果加工能力达到10万t,水果机械贮存能力达到5万 t。犁、苹果无公害生产面积达100%,优质果率达90%,葡萄、桃无公害生产面积达100%,优质果率达85%。整合萧县水果加工企业资源,组建萧县水果产业集团,增加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延伸水果产业链条,增加水果产品附加值,力争加工企业规模达10万t,重点实施5 000 t果蔬汁加工项目。
5 建议
5.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重点果园、专业大户等拨出专款进行扶持。二是对已建成、已达效的果园,水利部门应在水利设施建设和投资上给予支持,大力推广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的目的。
5.2 加大整合项目资金力度
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标准果园建设项目、现代农业奖补项目等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形成合力,形成拳头,集中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高标准高起点发展水果标准园,避免项目资金重复投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3 健全县、乡果树技术推广体系
一是健全、完善果树生产经营和适应市场经济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其作为果树生产技术推广与服务主渠道的作用[8];二是充实果树专业人才队伍,扶持、培育一批乡土技术人才;三是建立示范,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注重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广使用科技含量高的果园管理技术。
5.4 加强果树专业合作社和水果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
一是规范建设现有果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推进果树生产,使农民增收。二是引导鼓励新发展的果园,通过土地经营权转让、土地流转或租赁等形式,培育果树专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鼓励种植大户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果树生产的标准化和产业化。三是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结合果品生产、销售,带动全县果树生产发展[9]。
6 参考文献
[1] 张磊.安徽萧县葡萄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C]//“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暨果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果树专业委员会,2014:5.
[2] 葛德光.安徽・萧县葡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J].中国果业信息,2014(8):47-48.
[3] 张磊,周新跃.萧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305-306.
[4] 周建业,房经贵.宣城市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77.
[5] 刘秋生.顺昌县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5(19):146.
[6] 于小彬,曹贵寿,王俊宇.阳城县果树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山西果树,2014(2):38-40.
[7] 王月华,赵言文,安建伟,等.江苏省果树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8(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