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

大学生健康教育

时间:2022-09-15 01:05: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健康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健康教育

第1篇

21世纪既是知识的世纪,同时也被认为是健康的世纪,健康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健康促进”运动,主要内容是推动全世界对健康的关注和健康理念、健康行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学校是人类一生中,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学习度过,这就使得学校的健康教育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健康教育该开展哪些内容、如何开展,其模式的选择将会对健康教育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有学者提出了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其中,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研究表明:“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能有效的改进、改善人类的健康行为和水平,并且在现代的临床医疗护理中被广泛应用。以酗酒有害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把酗酒有害健康、酗酒引发的疾病以及与酗酒有关的死亡数字等知识传授给群众;群众接受知识,通过思考,加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形成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酗酒的健康行为模式。

“知信行”模式是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行为主义论综合而成。这种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主要步骤为:首先,充分学生或患者对他们自己当的行为方式感到恐惧和担心(知觉到其危害性和严重性);其次,让学生或患者相信一旦自己不良行为得到改变,会产生非常有价值的后果(知觉到效益、好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知觉到障碍);最后,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性操作,使人们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努力改变不良行为。

显而易见,在大学的健康教育活动实施中可以充分运用该理论,该理论简单、成熟、易推广,可以有效提高大学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该模式实施过程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 了解和分析教学对象。

教师要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的学习诉求是是什么,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设计、安排教学内容。同时也要了解日常生活中,他们都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产生这些习惯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自己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2 选择教育材料。

若想要课堂活跃,健康教育的内容就必须充实、丰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信息,从学生生活中的不健康行为入手,然后进一步分析其危害性,引发学生反思,继而使他们产生改变的动力。

3 制定教学计划。

任何事情顺利的完成的,都离不开有效的计划。一个好的教育计划,等于健康教育顺利完成了一半。计划的主要内容为,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根据知信行模式理论,要掌握好安排好各个阶段进入的时机,需要指出的是“知信行”是一个循环往返逐步提高的过程,而不是单一的直线过程。

4 实施教学计划。

根据教育教学计划,有步骤完成各项工作,并做好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必须动员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其中,确保计划的顺利完成。

5 评价教育效果。

评价不是目的,评价是为了总结经验,继续发展。在整个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有诊断性的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原有水平,也要有形成性评价;给学生及时的反馈,告诉他们哪些地方改进了,哪些地方还有不足;更要有最后的形成性评价,他们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进而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研究》钱华美 复旦大学 2010

第2篇

1.1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能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这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2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需要对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关键时期,也是个性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健康、均衡的发展就需要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所以大学生也要承担越来越复杂、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社会责任;从个人角度来看,在大学阶段,大学生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还要掌握专业知识,优化个性品质,开发智能潜力,为就业做好准备。这个阶段,或者由于大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或者家庭、社会对他们期望过大、过高而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1.3为适应社会进步和时展需要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在日益更新,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竞争的不断加剧导致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也就随之而来,并由此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心理问题巳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而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就是心理健康。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策

2.1转变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过去那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由专门的教师采取特定的活动形式来完成的观念是片面的,这种认识的片面性就必然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被低估。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同等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要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作为自己教育行为的指导思想。同时,学校也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校园环境,并调整教育工作,使教学活动、管理活动都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

2.2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从业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从业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教育教育者不仅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还要具备与大学生所学知识相关的各科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个别教学以及语言沟通方面的技能。但是具备这些素质的专业人才极为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为此需要培养大量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从业素质。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首先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专业来实现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目的。其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培训的质量,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第三,针对目前心理教育工作者其水平和技能良莠不齐的现状,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开展分类培训,切实提高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

2.3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在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学校不仅要强调德智体等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也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取得最佳的整体效应,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门学科对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功能互补。这样,在改变了各科教学现状的同时又塑造了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推动了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3结束语

第3篇

潜能开发是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有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带有自己特殊的使命来到我们这个世界。因此,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发现并找到自己的天赋属性,充分发展自身特有的潜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我们每个人发展的终极目标。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和目的,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教育要唤醒每个人潜在的各种能量,让人的天赋能够自由发展。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大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更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各种天赋和潜在的能力,并提供各种锻炼与发展的平台,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发现自己的潜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完善自己的人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常规教育措施,不仅要正常开展,更应该发挥其潜能开发的功能。比如,个别心理咨询不仅仅只是解决部分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扰,团体心理辅导也不仅仅只是让部分参加的学生感受活动的乐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更不是仅仅对大学生进行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通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制与平台,让每个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发展潜能,并通过锻炼来开发这些潜能。同时,使其不仅得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发展,也在社会能力、创造能力,及具有天赋方面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使人生意义和价值都能得到更好的彰显。开发大学生的潜能,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更是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

大学具备开发学生身心潜能的各种条件。开发每个人的潜能,原本就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遗憾的是,当下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没有能很好地发挥这种作用。甚至有人说,从小学学习开始到大学毕业结束,都没有能很好地发现自己真正的天赋,直到离开学校很多年后才从成功的事业中发现了自己的才能。中小学教育没能很好地开发学生潜能,甚至遏制了学生的潜能,是因现有的中考、高考政策和学生评价体系所致,且这些政策和体系也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彻底改变的。尽管教育行政机构正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但是这些改革的推进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问题。因此,期望中小学教育通过快速的改革来更好地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是不太现实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相对于中小学教育而言,大学在学生培养方面存在较大的自,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教育培养的需要来设置和调整学生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评价方式,及搭建各种学生锻炼发展的平台,为开发学生发展潜能创设良好的条件。因此,大学教育具备学生潜能开发的各种有利条件。

大学生的发展现状对潜能开发提出了要求。近年来,各大学和教育行政机关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但随着所谓“最难就业季”现象的出现,不少大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不够扎实、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等能力素质的欠缺问题暴露无遗。大学生不仅就业能力不足,创新创业能力更是欠缺。部分学生自上大学之后,没把学习和发展当回事。在中国,能考上本科层次高校的大学生其智商毋庸置疑,为什么还会出现上述现象呢?这些现象的出现,可能与学生自身不够努力有关,更多的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等密切相关。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有些模式和理念确实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甚至阻抑学生的发展。比如,有些课程内容不能及时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差强人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特点,学生课堂学习的投入水平较低;实践育人的理念没能很充分的执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等等。所有的这些现象,严重阻抑了大学生潜能的挖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影响因素。所幸的是,这些现象已经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及许多教育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正在想方设法地进行改革。因此,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也是大学生的发展现状所要求的。

充分认识大学生潜能开发的重要性,积极思考并探寻有效开发大学生发展潜能的思路与策略,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的成效。同时,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功能,促进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促使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了有效实施对大学生的潜能开发,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澄清功能认识,准确定位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各级行政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以及从业教师应澄清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功能的认识,明确意识到潜能开发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一些专家和从业者的呼吁下,教育部已经修订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把潜能开发纳入了新的纲要之中。从教育行政机构的角度,相关机构应尽快组织修订大学生的指导纲要,把潜能开发目标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中,并引导各高校认真研究如何在现有的工作机制中有效开发大学生发展潜能。当然,开展此项工作也需要一定的时日和程序。从各个学校的角度来说,应该把潜能开发立即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并尽快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

整合各种师资力量,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功效。近年来,由于充分重视和快速发展,许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包括实践工作的,也包括理论研究或经验总结的。从专家的视角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繁荣的背后,存在实效性的欠缺,大量的宣传讲座、普及性的心理健康课程等并不能让学生满意,没有能达到期待的功效。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学背景的专业教师非常欠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担任。尽管辅导员也接受过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掌握了一定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但事实上离称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有一定的距离。无论是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还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他们还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工作成效。因此,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队,引进更多的、具有深厚理论背景和实践能力的心理学专业硕士、博士进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心理学专家团队的建设和充实,可以为深入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当然,要实现有效开发大学生潜能的目标,还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这两个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充分结合,基本上还属两个系统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学工系统的辅导员等完成,而辅导员对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发展不一定熟悉;专业发展教育一般由专业教师开展,而专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一定了解。因此,各高校应整合教育师资力量,形成一支综合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应由心理学专家团队、各个专业的专业教师团队、辅导员等共同组成。心理学专家团队统领整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由各个专业学科的专业教师团队和辅导员共同做好学生的发展教育与潜能开发的具体工作。当然,要对专业教师团队和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操作技能的培训,让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在充分把握学生心理与特点、充分运用心理学原理的情况下,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有效认知自己与专业特点、了解本专业发展的途径与学习方法,以便更有效的学习、锻炼和发展。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卓越人才。开发学生潜能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要达到这个共同的核心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融为一体。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屡创新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培养质量并没有随之达到最高水平,就业难、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引发全社会的关注。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围绕创新能力这一核心问题,推动各高校各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改革。同时,大力推行基于项目研究的学习、问题探索的学习,以及案例分析的学习等研究性学习方法,以期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随后,“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等纷纷出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大学生潜能开发的关键,只有推进适合学生学习、发展、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被有效激发,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培养,实践锻炼才能有更好的平台,大学生才能看到自身发展的潜力,树立发展的信心,从而更好地开发潜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基于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孵化站”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典型范例。该团队在人才培养、教学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受这一案例启发,全国60所重点高校已经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显然,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结合起来,给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才能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潜能的有效开发。总之,只有充分意识到大学生潜能开发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具有潜能开发的功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结合,充分挖掘其发展的潜能,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作者:沈永江单位: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备的条件和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能力、思想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充分认识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近年来,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推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成因分析

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伴随着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社会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新生适应环境困难,难以融入集体生活;不能与他人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遭遇困境时,不能适时地调节和控制情绪,倾向采用极端方式解决;心理发展状态不符合年龄特征;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害怕走向社会;等等。这些不仅影响了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影响到未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正常工作交往等。

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因分析

一是处于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处于“心理断乳”关键期,面临着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求知与辨别能力、竞争与求稳等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

二是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中学比有很多不同,注重自学,注重全面能力,强调素质;而大学又是一个高层次人才的聚合地,中学的佼佼者到大学后可能要失去曾经的拔尖地位,不免要有心理落差;集体生活更需要处处协调,不能随心所欲,时间、卫生和生活习惯都在产生摩擦。凡此种种,都易导致新生患上“新生综合症”。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稳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向正规的关键之一。除了继续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常规工作,笔者以为,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努力:

1.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途径,心理素质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自我、环境以及自我内部的矛盾运动引发大学生的自主行为,通过自觉接受外界信息来调整适合心理状态。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纠正大学生的认识偏差,缩短他们与社会的距离,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真正融入社会现实,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课。

2.优化校园环境、创建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借助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既包括课外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文化氛围和精神,也包括学校制度、精神文化。”[1]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调节心境、偷悦身心,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不仅起着氛围影响作用,而且也是塑造大学生人格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发展影响,无论是广度还是力度都非常强大,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调适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选择和行为导向:其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可以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精神,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则可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完成对自身的人格塑造。其二,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律性人格,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参与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积极参与才能把校园文化所承载的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并在其心理结构内发挥有效的调控作用。

3.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较强的心理调试能力。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高校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师资队伍,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等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地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方法实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员。

4.依靠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网络这一载体向大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服务,使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活动。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网络具有独特其的优势:一是即时性——大学生在网上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得心理知识方便快捷;二是广泛性——网上提供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三是渗透性——网络这一载体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由于其隐蔽性强,气氛轻松自由,更易被接受,因而大学生在网上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消除顾虑,敞开心扉,更真实客观地表露自我,分析自我,从而找出心理症结,因此相应地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予以重视。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充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且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才能做好学生工作。

第5篇

[关键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个民族的崛起需要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此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需要努力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還要有过硬的文化素质与全的心智。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成长的特点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会受到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很难达到一个规范统一的要求,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

1.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扭曲现象

自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以来,大学生就有了人们难以想象的犯罪症状,而且这个比率不断增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高校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针对已经存在的事实,必定会有一些原因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出现扭曲,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1.1享乐被摆在了人生中的主要位置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并走上犯罪道路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把享乐摆在了人生中的重要位置。在一些调查中显示,大学生盗窃犯罪几乎占了犯罪总数的50%,是大学生犯罪的最主要手段。这类犯罪的原因就是大学生追求享乐的心理。虽然他们的家庭条件不比周围其他同学差,但他们往往寻求新刺激,追求享乐,为了长期保持这种虚荣的优势,通常会出现经济拮据的状况,这时他们可能会产生盗窃动机。

1.2扭曲的心理往往以报复的手段表现

打架斗殴、故意伤害、等罪名位于大学生犯罪类型的第二位,他们的危害程度很大,甚至高于大学生犯罪中的任何一种,在社会中引起了最为强烈的反响。但是这类案件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存在报复心理。像是有的大学生没有谈成恋爱,就因爱而生恨,想找机会进行报复;或是有的大学生为了一句玩笑话或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大动干戈,更为严重的是伤害他人的生命,这些都是典型的报复心理。

1.3寻求刺激以满足畸变的心理需要

在当今的社会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大学生還是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的心态是积极向上的,但如果这种求知欲被一些低级的情绪所控制,他们就会寻求新的刺激来满足心理的需求。他们或许会选择一些较劣质的思想来满足自我畸变的心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类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在处理问题时,往往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却不能站在对方或是社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自我中心认知观就阻碍了自己与社会规范的洽接点,导致大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1.4自我意识混乱

所谓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身的认知程度,主要分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大学生的状态位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在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变化,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也会迅速发展,他们会明确认识自己和理解自己的方法。这一时期会影响到大学生能否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如果没有处理得当,就会引起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青年期会使大学生的自我矛盾加剧,并且对自己充满否定,这种斗争的结果就是激化问题,让大学生无法确立自身形象和自我概念,会导致情感出现波动,最终导致许多心理问题的出现。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2.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自觉性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要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做出贡献,所以要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人才素质主要包含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中的基础就是心理素质,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办法完成学业,在未来更没有办法承担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说心理素质关系着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关系着高校能否完成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我们应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作是新形势下工作重心,不断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2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面对新的形势,高校的德育工作有新的范围,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纪律、法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重中之重,面对全新的形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变革,社会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使高校面临着很大的任务和工作量。但高校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全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2.3综合考虑大学生全面成长的需求

由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大的要求,让大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健全他们的心理素质。当前大学生面对着不同的社会、家庭和成长环境,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会导致学生出现很大的压力和误区。近年来,大学生由于一些心理问题而出现休学或是退学的状况,导致突发事件和恶性事件不断突显。一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上升的趋势,这就会促进大学生的发展,而这种工作使亟待解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很大的要求。

2.4开展业余活动,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广泛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出现的心理问题及障碍,充分发挥学校的心理咨询作用。作为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咨询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大学生减轻内心的矛盾和冲突,解决心中的难题,還能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自己,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最近几年,心理咨询的机构不断完善,增添了许多新形式的服务,已经成为调节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

2.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与良好的校园文化息息相关。校风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像是团结友爱、群体凝聚力以及荣誉感等等,良好的校风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让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这样的一个健康向上的、宽松的环境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了解,充分发展个性,改变自己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希望工作”,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只有通过多方的齐心协力,坚持不懈才能造就大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有效地预防大学生出现犯罪或是自残行为,为他们走进21世纪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第6篇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容易引发一些疾病,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体育作为高校中与大学生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课程之一,既承担着运动教育的内容,还肩负着健康教育的责任。本文从目前大学生常见疾病的主要特点出发,分析如何进一步加强预防,阐述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以帮助大学生有效地预防常见疾病,切实提高身体健康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常见疾病;预防;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常见疾病的主要特点

第一,大学生心理疾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一些大学生偶尔在情绪或者行为上表现有些异常,容易被人们视为大学生个性的一种表现,很难与心理疾病联系到一起,只有在大学生出现特别反常的行为时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说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一般很难发现。一些大学生在受到强烈的刺激或者过度气愤、喜悦等情感,引绪失常,造成心理疾病的爆发。有个别大学生会因为长期的情绪失落而造成心理抑郁甚至走向极端的现象出现。第二,大学生体质疾病表现不明显。大学生发生体质疾病的概率很大,除了运动中的磕碰等损伤之外,大多都没有明显的表征,大学生本人不容易及时发现,一般在参加军训活动、激烈的运动项目时容易发病。此时,大学生的体力和耐力等消耗比较多,容易造成大学生病情恶化或者突发状况导致的疾病加重。第三,大学生常见疾病大部分是由于长期累积导致的短期快速发病。从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现状来看,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这是因为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负面情绪等没有及时得到纠正,长此以往,多种不良因素叠加起来将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反应异常以及身体健康的威胁,引发身心疾病。心理疾病造成的身体健康受损的情况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大学生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1.加强自我调节,缓解精神压力。大学生的压力来源主要为两部分,一是来自于学业的,二是来自于人际交往方面的。有一部分大学生所选专业并非自己喜欢或擅长的,这使他们长期处于矛盾和痛苦之中。这就需要高校进行教育改革,为学生调剂专业提供通道,为学生减少学习负担,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部分大学生不善表达,人际关系不好,虚荣心过强,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造成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诱发身心疾病。这需要大学生学会自我疏导和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变自己对待事物的态度,改善性格,减少精神压力和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产生。充分重视情绪给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释放内心的压力,调节好自己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减少身心疾病的产生。2.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学校可以制定一些帮助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措施,保证学生作息规律。同时,大学生应该加强对自我的约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尤其是减少在周末和节假日夜晚的活动量,避免狂睡或狂欢的情况,摒弃上网通宵和考试期间通宵学习的不良习惯,按时休息和起床,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3.加强体育锻炼,科学安排膳食。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和增强食欲,有助于缓解精神上的压力,辅助治疗某些精神疾病,提高抗疲劳能力;还能增强活力和情趣,使自己的内心愉悦。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增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机会。大学生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业,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多参加一些健康的社团活动。学校应该开展健康饮食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对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的认识。

三、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新时期以来,人们进一步提高对身体健康的重视,通过多种方式渠道追求身体健康。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其中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心理素质、遗传以及病理是现阶段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几个主要因素。一些大学生习惯于不吃早饭、经常熬夜,存在一些吸烟、酗酒的不良现象,对体育健康锻炼没有明确的计划。一部分人在体态上开始趋向于肥胖,身体的机能、耐力有所下降。一些学生有挑食等不良习惯,导致身体缺乏一些必需的微量元素,影响了身体的综合健康素质。由于学业繁忙,加上自身惰性等原因,学生的体育锻炼明显不足。因此,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高校的重点关注,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强化大学生健康教育,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和改善身体状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开展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路径分析

1.提高对大学生健康体育文化的重视。我国的体育教育机制不够完善,人们对健康体育文化不够重视。这需要大学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体育文化,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和规律的运动时间实现身心健康,丰富学校的体育内涵。2.培养大学生科学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健身计划的制定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科目和运动量,大学生正处在生长和发育的时期,可塑性大,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将终身受用,培养科学的锻炼习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不同年龄和不同身体素质的大学生应该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和组合形式,遇到生理变化或者疲劳之后应该及时调整运动内容。另外要注重运动项目的组合,有主要项目,也有次要项目,根据身体的变化来调整。第二,选择合适的运动负荷。运动应该做到劳逸结合,肌肉组织的修复和功能的增强必须需要时间,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和效果。适当的运动后应该感到身心愉悦,食欲和睡眠都会很好,轻度疲劳是比较合适的,切不可过度疲劳。第三,做到持之以恒。实践证明,体育锻炼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坚持的时间。一般来说,大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应该在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要有三天锻炼。意志薄弱是中途放弃的主要原因,大学生结伴锻炼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有利于长期的进行体育锻炼。3.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环境。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要与家庭、社会联系起来,共同为大学生营造起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处于健康的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健康教育的感染,自觉以健康的心态和体魄来要求自己。例如,在校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身体素质情况针对性地开展体能拓展运动,可以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体育竞技活动,吸引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可以参加社会上组织的竞走活动、马拉松比赛等,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身体素质。4.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造成人们体能运动时间的减少,生活方式更加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生活方式的健康。因此,学校要促进大学生改变熬夜、不吃早餐等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培养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五、结束语

身体健康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学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学校要深入了解大学生常见疾病的特点,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进行有效的预防。高校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开展和落实,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段,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健康意识、终身健康意识,使学生增加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各类体育运动,以此为社会培养更多学业良好、身体素质高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武晶.大学生门诊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健康教育[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3.05

[2]郭静,王秀彬.北京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01

[3]陈海春.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提升研究——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学生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7

第7篇

积极心理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从1994年以来,教育部不断提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尤其是2004年正式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学生基本工作看待。截止2013年,我国全国民办高校达到1400多所,其中应用型本科院校390所,而陕西省民办高校共17所,应教育部的要求及广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从形式开始逐渐落到实处。然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作为工作目标的局限性思想,而忽视了大多数普通的学生,这样可能导致忽略很多潜在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有积极地心理能量,我们不能等到已经产生心理疾病,已经恶化到神经症或精神障碍的时候,再采用精神分析等方法去解决,这是消极的病理学的处理方法,而不是心理学。积极心理学(ositive Psychology)作为心理学上一种全新的思潮于21世纪兴起,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者的关注,正如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被饥饿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在不断地试图扭转心理学过分关注病态心理的主流思想,然而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因素,人本主义学者们并未完全成功。而到了21世纪,这个问题被心理学家们再次提出,究其本质,其实就是积极与消极的态度问题,积极心理学更多关注的是处于心理健康平均水平的普通人,这与人本主义关注人的本能及潜力的观念相似,强调普通人如何在适当的环境下更好地成长、发展以及成功,如何挖掘人们自有的内心力量与美德。我们试图探索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创建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全面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理念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研究和教育的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所以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从之前的有心理问题学生身上转为更多关注普通的大多数同学身上,批判的传承以往仅仅面对少数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旧模式,开启面向每一位同学的积极关注、全面预防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因为在这样一个追求幸福满足的新时代,没有了硝烟,没有了饥饿,我们不再需要用消极的观念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生病、不要自卑、不要抑郁,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快乐、如何满足、如何成长、如何发展,最后达到如何幸福。这样观念的转变,要从每一位教育者开始,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品质,帮助每一位学生积极的成长,并在这过程中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从此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在预防而不是治疗。

二、加强大学生积极情绪教育

孟昭兰认为,积极情绪是与人的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积极情绪体验更多的个体,在生活中表现出活动性更强,工作能力更强人际交往范围更广等特点。在积极心理学中讲积极情绪分为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内心感受,而这其中被广泛研究的就是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指个体在各项幸福感指标上体验到快乐和满足,幸福感指标涉及工作、人际交往、感情、自我体验等各个方面。主观幸福感高的个体,能体会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同时也能促进个体的认知的发展。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品质,改善大学生应对消极生活事件应激状态,增进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

三、完善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

人格(personality)是一个人体区别于其他人的最本质最根本的特征和特点,包括我们的每个人独有的认知风格,个性特征,气质类型等。一个健康的人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拥有健全的人格,而作为大学生拥有积极的人格特质是成长成才的关键,不断培养完善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积极心理学强调,要不断发掘人内在的积极力量,人性中的爱和所有的美德,这些积极的因素不断地被强化,人性中消极的因素就会被抑制乃至逐渐的消退。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独立、积极的个性。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激发而不断被强化,当一个自卑的人有机会在大家面前演讲,虽然紧张或不自信,但是受到好评,那么自信的人格特质就被激发,当自信这种积极人格特质不断强化,那么自卑这种消极的人格特质就会逐渐的消退。所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地寻找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并创造更多的机会来不断强化,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

四、营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支持系统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经验是在环境中不断习得及强化的,同样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良好的坏境,可以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个体在坏境中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和爱,那么个体在这个环境中就能激发出更多的积极品质。所以,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地心理支持系统,让学生在积极坏境中不断的成长,激发学生更多幸福、快乐、希望、爱等品质是每一位心理教育者的奋斗目标。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氛围之下,构件和谐的校园环境也是当务之急,学校应该努力构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积极心理支持系统,在校园里建立个人――宿舍――班级――心理养成中心四维度的积极心理支持系统,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爱和归属感,充分体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每一位学生既是被教育者同时也在系统环境中默默地影响着其他个体,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体系,让每一位大学生学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和生活。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90后”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表现

(一)难以适应大学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每年的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教育情况、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不尽相同。特别是“90后”大学生普遍生活自理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弱、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而当他们面临学业、生活、感情等方面的挫折时,一些人就会显得无所适从,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二)学习状态消极,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有一部分同学在高考填写个人志愿时,没有进行细致的了解,对所报考专业只停留在字面,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认知。进入大学后,学习的模式较高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同学甚至放松了自我,学习懈怠,导致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不喜欢,缺乏学习兴趣,因而照成情绪低落和烦躁,进而使一部分学生对大学期间的学习产生了厌烦和抵触心理,成为影响“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压力。

(三)处理人际交往问题困难。“90后”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且多为独生子女,在相对优越的社会大环境中,他们往往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在自己的家庭中往往“说一不二”,造成了他们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而大学校园里聚集了四面八方的学子,性格、背景、习惯各有不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能以某一个人为中心,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困惑、问题和困难。“90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问题上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使人际关系紧张,造成“不合群”甚至被“边缘化”,从而导致其心理压力加大,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抑郁。

(四)受情感问题困扰。大学生处在青年期,性发育成熟是他们的重要特征。况且“90后”大学生普遍早熟,特别对于一些在外求学的学生来说,精神上的空虚和寂寞,形成了他们对感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异性的渴求。但由于经验的缺乏和处理恋爱问题能力的不足,常使他们为感情问题困惑。有时,他们处在感情漩涡中面对一些情感的挫折而难以释怀,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五)性格与情绪障碍。性格障碍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也比较复杂,个别“90后”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自卑、怯懦、依赖、猜疑、偏激、敌对、孤僻和抑郁等,非常值得关注和重视。

二、“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和教育方法

(一)正确对待“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问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过多地去批评和指责“90后”大学生种种我们看不惯的行为和性格特点。我们应首先承认他们的个性特点,应该抱着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表现,并适当地利用这些特点对他们采取因势利导的教育方法和帮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高校应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高校应高度重视“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从不同侧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建立综合档案,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让学生接受全面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经常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咨询活动,通过个别询问、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网络咨询、电话咨询等形式,有的放矢地向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通过心理咨询引导“90后”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第9篇

【关键词】 健康;大学生体育教育;大学生健康教育

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健康就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均衡地输入和输出能量和物质。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给健康如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关系上的良好状态,不仅仅意味者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另外一个在欧洲被广泛引用的健康的定义出自著名医药社会学家帕松斯(Parsons),他认为:健康是一个个体,及其成功扮演的社会角色,完成自己的社会分工能力的最理想状态。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会受到身体,社会,情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例如基因,饮食,自然环境,生活质量,体育锻炼,睡眠,精神状态,社会关系,工作待遇,以及关爱,自信心,社会安全感等。在这些因素中,除了基因对健康的影响不能改变外,其他因素的影响都可以通过作为个人和社会的调节来改善或加强。

中国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系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健身意识形成、健身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身体和心里还不成熟,尤其是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习,就业,竞争,家庭,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身心健康极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实在令人堪忧,妒忌心强,承受压力能力差,高校自杀率上升,生理方面,过早停止生长,高度近视,骨骼变形,抵抗力差,种种现象都说明,中国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状况急待改善。尤其是SARS疫情过后,关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教育话题更是频频出现在各个学术刊物里。在许多学术论述中,许多学者都把在高校增设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站,以更好的宣传身体以及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于这样的观点,笔者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固然重要,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还是要从改善体育教育,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开始。

一、完善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意义

运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一个古老而有年轻的话题,不管是东方的智慧还是西方的哲学,都反复阐述了运动的重要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动也。";"生命在于运动",大家对诸如此类的名言更是耳熟能详,事实上,大多数人从事体育运动正是出于对个人健康地考虑。

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强身健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在运动过程中,全身肌肉,骨骼,关节,韧带和内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除此以外,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的肌肉群,例如肩背部肌肉,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得到适当的运动,这对于提高肌肉群,骨骼和关节的协调性非常有帮助。培养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途径。

2.正确认识自己,帮助大学生进行定位

大学生应该是整个社会思想和肌体最活跃的群体,正确认识自己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大舞台的第一步。正确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的身体及其机能,因为身体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工作以及生活质量的好坏。

对于即将进入社会,面临多方面压力的大学生来说,学会正确认识和调节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正确给自己定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改善自己的缺点,把自己塑造成为更加优秀,更能够适应竞争机制的新一代人才。

3.增进学生的团结和集体荣誉感

体育运动可以增加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在运动中,人们可以互相了解,增强交流合默契,团体运动中队友之间的配合和团队精神经常是比赛的关键。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融入集体。

总之,运动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巨大的帮助。

二、中德两国大学生体育教育现状比较

目前中国大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非常令人担忧。根据实证性调查的结果,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相当低,只有32%的大学生有锻炼身体的习惯,而另外68%的学生几乎不做任何体育锻炼。在参加运动的大学生里,女生的比例大大低于男生。而且中国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大多出于对于某项运动的爱好,并没有更深入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这与国外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形成强烈对比,在德国某些大学,有规律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竟高达79%,85%的男大学生和72%的女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推动德国学生锻炼身体的原因主要有: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德国大学生在参与运动的热情来自于对体育运动的了解,这与当地全民健身的普及,物质条件的丰富以及中小学理论与时间并重的体育教学当然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其决定性因素的还是大学与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关注。德国大学一般是综合性大学,没有校园,不同的科系分布在城市个个角落,但是大学一定会有一个对学生免费开放的体育中心,每个学期开始学生们都可以报名参加自己喜爱的运动课程,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从巴洛克时代舞蹈到中国功夫应有尽有,老师则主要由体育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担任。这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有利的氛围和物质条件。

三、关于加强我国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若干建议

而中国大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有,没有体育锻炼伙伴,没有科学的指导,没有场地,没有时间,甚至怕脏怕累怕出汗。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然不能从物质方面和发达国家相媲美,但是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现有的条件尽可能的鼓励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为大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机会,同时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给予科学的指导。笔者根据国内外大学体育教育的经验,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利用高校互联网,普及体育常识2.鼓励学生成立各种体育社团,并对社团活动予以指导3.提供符合当代学生兴趣的体育课程4.免费开放体育场地

参考文献

[1]丁英娈,耿涛. 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身心水平[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体育版).第5卷第2期,2003年6月

[2]Kuepper,Doris. 运动与健康(Sport Und Gesundheit)[M],卡尔·霍夫曼出版社.1991

[3]. 创新大学生健康教育理念[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8卷第3期.2005年3月.

[4]林志英. 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4月.第20卷第2期.

第10篇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随机抽取南华大学2013级和2014级中不同专业的60名90后大学生作为干预对象。通过查阅大量有关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资料,从理论上对本课题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本文的设计、调查提供理论依据。干预教育前我们走访了湖南省多所高校的体育及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就本研究的程序、方法进行了咨询和探讨,就各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现状、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咨询,获取了宝贵的经验。

二、南华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南华大学在一、二年级开设了体育选项课、体育理论等课程,对体弱、病、残等无法正常上体育课的学生开设了体育保健课。同时为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太极拳项目也渗透到了各个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并在教学目标上作了明确的要求。南华大学的教学大纲每年都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所积累的经验做出适当的调整,并通过体育理论教学向大学生传授健康知识。

三、南华大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人际交往上所体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调查,本研究中随机选取的90后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且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少有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迅速的与同学、老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来说难度比较大。部分90后大学生由于自卑、消极内向、猜疑等心理障碍的存在,而导致在人际关系上常受挫折,使他们与同学和老师间交往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于理想化而不能如愿以偿。另外,由于90后大学生的个性、习惯、爱好千差万别,交往中缺乏互相的容忍谦让礼仪,也使他们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容易受到挫折,从而产生对人际交往的困惑、矛盾、逃避交往甚至自我封闭等心理障碍。

(二)学习状况上所体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调查数据分析,南华大学90后大学生认为现在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学习管理都不同于初高中时的应试教育。大学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学生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中心,学习的形式各式各样,内容外延空间广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因此,部分90后大学生在学习上会遇到许多不适应和挫折,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出现焦虑和紧张等情绪,容易丧失自信心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障碍如果不加以干预必然会导致他们学业不精,学习成绩不理想,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情感表现方式上所体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情感问题是90后大学生心理最为明显的表现方式。90后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逐渐成熟的青少年发展期,同时性心理的发展也处于发展和成熟期,性意识的觉醒引起其对异性的关注、好奇甚至渴望,又加上他们还不能完全调控自己的情绪,各种矛盾的出现都会成为情感的困扰。如果不能合理地处理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就业期望让所体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自从大学扩招开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凸显出来,90后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园那天起,择业就成了他们日常谈论的话题,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他们每个人的梦想。在就业过程中,来自社会环境、家庭、恋人、朋友、老师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导致他们有着复杂的心理状态和矛盾冲突,这也将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的学生由于遭受挫折甚至会引发自残甚至反社会的行为问题。

四、心理健康干预的内容、手段

利用体育与健康教育来干预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谓形式多样。通过资料研读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我们认为选择有氧运动项目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身体素质练习和一些体育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我们将体育与健康教育干预心理健康的整个试验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4周,其中包括两个学时的健康教育理论课。整个干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以养成习惯、促进健康为目标,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健身性、实用性特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提高大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认识,最后渐渐地把这种认识转化成为一种技能和方法。在试验教学中,开展教学内容主要以有氧运动锻炼为主,如慢跑、有氧健身操、游泳、瑜伽、传统体育(太极拳、气功等)。

五、结论与建议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有效教学 积极心理 体验式教学

[作者简介]吴先勇(1968- ),男,广西凌云人,百色学院教育科学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广西 百色 53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A类项目“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GA07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28-03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优于一般社会群体。但是,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水平还有待于提高。高校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很多,主要有课程类、实践类、组织类、环境类、媒体类、管理类、辅导咨询类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近年来,一些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研究较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往往低效或无效,没有真正达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教学的特征

有效性是教育教学始终追求的目标,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我们考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大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有效性和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的有效性两方面进行。

1.考量大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的有效性。大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特征可以从大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三个方面分析。首先是考量大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的效率。学习效率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大学生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分为指向该课程的学习时间和指向学生个人的学习时间。一方面,要保证大学生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如周课时2节,总课时是32节,学生对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花费的时间越少,说明学习效率越高;另一方面,大学生要花一定的课外时间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学习,如完成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作业、预习以及心理训练等。除此之外,学生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预设和生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越多,学习的速度就越快,学习效率就高。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不能单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进行,必须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不能以延长学习时间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其次是考量大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的收益。考量大学生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收益,首先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一方面看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必要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特别是掌握这些知识的“智慧含金量”,即是靠时间、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复制获得的,还是通过思考、创造性思维获得的,如果是通过创新、实践而获得好的学习业绩,含金量就高;另一方面看学生是否变了,即大学生是否树立了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是否增强了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是否能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如果这些目标达成了,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结果是有效的。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73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压力增大,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逐渐增高,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近些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不佳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1.教学目标不明确。具有明确统一的教学目的是一门课程通过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公共选修课,本是希望让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高,理论与实践脱离,缺乏针对性等原因,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甚至有的高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或者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健康咨询,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矫正等,长期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和人格完善目标等高层次的目标。

2.教材缺乏针对性,实用性。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侧重于学习规律以及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方面的学习,没有与高校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跟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错位。

3.教学时间少,授课教师得不到应有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公修课在很多学校不被重视,比如在课时安排、教学时数、多媒体教室使用等方面总是处于次要地位,总是充当配角。因公修课是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很多学生认为公修课教师不必具有专业性,授课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间接导致了很多相关教师放松了对自身的专业要求,对教学缺乏创新和钻研。

4.教学形式单一,授课过程灵活性不足。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形式仍然主要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灌输课,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教师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与操作,增加授课形式的多样性,增强授课过程的灵活性,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1.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包含两个层面:发展性目标和预防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自我完善。预防性目标重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及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懂得如何去改变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和知识型目标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和心理素质的提高都无法依照预定目标直线前进,必须通过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创设出活跃、信任的课堂氛围。

2.及时更新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论述。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针对这些心理冲突,高校应积极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及相关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现实的心理状况,通过心理学知识的传授,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活动,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专业学习,帮助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快速适应环境,合理地进行人生发展规划,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困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注重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选用优秀教师任课。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要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高校还应鼓励有经验、高水平的心理学教师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来,同时还可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甚至返聘一些离退休的老教师。这些优秀教师能正确理解公共选修课程教学的责任和意义,对学生做到耐心、热情、认真施教。另外,他们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威望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会产生良好教学效果。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为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习、深造提供条件,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和进修。

4.采用多元化的互动教学形式。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学习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综合,并发生在不同个体之间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积累广泛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并为此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程建设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结合在一起,除了教师讲授外,围绕有关主题,应积极尝试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比如在教学手段上,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录音、录像、投影等直观性、形象性、可操作性等优势,突破时空的限制,加大单位时间的信息量。在教学方法上,除运用讲授法外,还可运用案例分析、团体讨论、角色扮演、心理训练等方法。

三、结语

总之,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体系,不仅是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也是课程实施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仍需在以后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教学中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