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最多跑一次工作汇报

最多跑一次工作汇报

时间:2022-11-03 01:00: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最多跑一次工作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最多跑一次工作汇报

第1篇

调研督察组先后到桐庐经济开发区、县行政服务中心、分水镇便民服务中心等地,听取当地群众和企业的切实感受,视察相关部门推进此项改革的进展情况。

“我们把提升群众和企业获得感作为‘最多一次’改革的核心要求、衡量标准来抓,根据桐庐实际设计载体,跑出桐庐风采。”5月19日上午,在向调研督查组做情况汇报时,桐庐县县长方毅表示。

廓清“一件事”内涵,跑出审批“加速度”

“最多跑一次”是指自然人或者法人到政府办事“跑一次”或者“零上门”。调研督查发现,杭州市和桐庐县两级党委、政府对推动这项工作高度重视。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杭州市按照“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要求,设定了“2017年底前至少实现85%的群众和企业到政府申请办理事项‘最多跑一次’”的总体目标。

截至目前,杭州市已公布两批共计8069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其中,市行政服务中心投资项目审批领域68%的事项、市民中心便民服务领域80%以上的事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84%的事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

而在桐庐县,当地列出“最多跑一次”清单事项共1536项。其中,86%对外公布事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县行政服务中心379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次办理”,占进驻事项的94%。

据浙江工商大学第三方评估课题组对桐庐200个办事企业和群众的问卷调查,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群众和企业对改革的获得感明显增强,85%以上的受访群众表示“工作人员态度很好”“办事效率比以前明显提高”。

为切实将“最多跑一次”落到实处,桐庐县从前端的“信息告之”环节开始“发力”:编印包含111项办证指南、47项创业指南、185项便民服务指南的《办证一本通》《政务服务指南》。

不过,从调研督查情况看,目前企业、群众与政府部门,对什么是“一件事”的理解,存有偏差。如企业和群众认为是“一件事”,但在政府部门那里往往被设定为多个事项,被理解为“多件事”;多个部门办理的“一件事”,在不同部门往往又被分割为多个事项。

“从目前各地公布的‘最多跑一次’事项情况看,很多地方存在梳理公布的事项范围不准确、口径不一致、上下不统一等问题。”

在介绍杭州市“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督查情况时,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于跃敏表示:“对‘一件事’的认定亟需规范,政府部门和企业、群众的理解不一致,容易产生群众和企业期望很高、政府部门难以实现的情况。”

“大数据”驱动“最多跑一次”落地生根

2017年5月18日上午,当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督查组来到桐庐县行政服务中心“商事登记”服务区域时,创业者徐丽琴正通过“桐庐新设企业快速办照系统”登记相关信息。

“我4年前大学毕业,之前一直在企业上班,今天过来申请注册公司,想自己创业当老板。”徐琴说。

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徐丽琴将字号名称、股东信息、公司组织结构等基础信息输入电脑。大约10多分钟后,她就拿到了属于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张营业执照。“没想到速度这么快!” 徐丽琴有感而发。

选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桐庐县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10分钟快速办证”,率先实现零见面无纸化无介质工商登记,努力让信息“跑”起来,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

依托“互联网+政务”,群众办事更便捷。桐庐县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信息资源互查共享机制,从物理上实现了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积累掌握的139项信息数据共享,百姓在办理过程中,如果缺少相关资料,中心工作人员可通过互查机制为其补齐,避免群众和企业办事因资料缺失“来回跑”,从而实现“跑一次”。

然而在调研中也发现,受制于传统管理体制,贯穿省市县三级的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平台尚未建立起来,数据信息在横向部门之间流转不畅,“信息孤岛”现象仍较为明显。

“据统计,目前县行政服务中心共有12个进驻部门使用上级部门的垂直业务系统,相关数据均落地在省市部门,数据对接的主动权掌握在上级部门。”桐庐县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就导致了申请人重复提供资料、窗口工作人员重复录入信息等现象依然存在。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在不动产交易登记窗口,办事群众需要向住建、不动产、财税3个部门分别提供3套资料,3部门再将相关信息分别录入各自系统。即使在部门内部,也存在不能互通的问题,如社保医保业务,虽然使用同一网络系统,但业务办理不互通。

“我们希望,省级层面能够加强对数据平台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共享服务力度,解决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条块分割、共享数据互联互通不畅、业务系统缺乏协同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方毅说。

整合资源,提升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效率

“在完成85%审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任务的同时,高度关注剩下的15%。这部分主要集中在投资类项目上,直接关系到我市的营商环境和城市竞争力。”

2017年5月19日上午,在作杭州市“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督查情况汇报时,于跃敏建议,要加快梳理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改进规划许可、施工许可、验收发证3个阶段中的冗繁复杂的环节及多部门权力交织、互为牵制的状况。

的确,从优化发展环境角度看,提高企业投资项目办事效率,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企业家对这项改革的关注点。

投资项目建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其中,项目审批或备案阶段,涉及安评、能评、环评、消防等事项;项目施工建设阶段,涉及建设、土地、规划等部门,需要多图联审;项目竣工阶段,涉及评估、验收等多个事项。

如何让企业家对“最多跑一次”改革有更多获得感?桐庐市的做法是,在开发区实行“代办制”。针对项目业主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够、手续办理程序不熟悉,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实际情况,“代办制”较好地解决了相关问题。

从形式上看,代办制似乎解决了企业当事人“最多跑一次”的问题,但实际上,代办过程中,也存在着流程长、效率不高的问题。

“解决这一重点、难点问题,三个阶段都要建立起‘一个部门牵头、多个部门协作’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各部门资源,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调研督查组指出。

打造一支高素质队伍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政府办事流程再造。走进桐庐县行政服务中心可以看到,中心形成了投资项目、社会事务、商事登记、不动产交易登记等4个服务区域。

“我们大力推进办事集成化,打破内部壁垒,优化资源配置。”行政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4个服务区域设置了8个综合进件窗口,包括不动产交易登记4个,投资项目2个,商事登记2个。

通过“一窗综合受理、资料内部流转、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变群众和企业办事“找部门”为“找政府”,大大提升办事效率。如在不硬交易登记领域,通过跨部门内部人员整合,实施“叫号预审制”“部门信任制”等创新,不动产登记由最初的5个工作日办结实现了60分钟快速办证。

目前,桐庐县已对餐饮(副食品)店、报刊亭(书店)、美容美发店、工业项目土地转让、民宿等15项涉及多部门审批的“事情”,编制了行业联合审批指南,实现“一窗收件、证照联办”。

比如,对原涉及6部门的民宿审批工作,开通绿色通道,通过“联合验收、联合审核”实现“一次上门、一次办结”。近两年全县累计办理民宿营业执照479本,实现证照全覆盖,取得了行业规范、群众满意的双重效果。

不过,在调研中一些工作人员也反映,“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虽对群众办事提供了很大方便,但实际上这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人打趣形容为,“以前要求的是‘专科医生’,现在需要的是‘全科医生’。”

然而现实情况是,行政审批服务窗口,普遍存在临聘人员比重高、人员流动频繁、业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座谈时,桐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副科长赵丽萍就表示,他们有16位工作人员,却只有7个编制,队伍的不稳定性,影响办事效率。

“希望加强对窗口人员的培训,并探索施行政府雇员制,让临聘人员能看到希望,从而为‘最多跑一次’提供必要的人员保障。”一线窗口人员表示。

第2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茗杨心”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落实2021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市平安暨市域治理办:

按照《关于报送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广汉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项目责任分工方案》的分工,智慧治理组扎实做好相关工作,现将2021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省一体化平台试点建设。积极拓展完善运行期间平台功能,强化平台推广运用,实现“最多跑一次”和“审批不见面”。截止目前,全市实现在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可网办事项1280项,可网办率达99.84%。

二是搭建广汉市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管理平台。积极包装项目,总投资4.5亿,推动广汉“智慧城市”和大数据运营中心项目建设,构建数据融合池和展示厅及相关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强与国新宇航沟通对接,大数据融合平台初步搭建完成,待测试后上线“城市之眼”系统。

三是建设投资项目大数据管理系统。落实资金35万元,建设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投资项目的中介服务、行政审批、建设进度适时监控。四是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按照“1+4”(1个综合管理平台,4个分模块:智慧党建、智慧管理、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模式和商业、安置、老旧、“三无”小区4个类别,确定金雁大同,汉洲京皇等6个社区作为智慧社区前期试点,将智慧、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二)推动治安防控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基本完成广汉市综治中心(平台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建成1个市综治中心、12个镇(街道)综治中心,2个社区综治中心示范点;建成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底座、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综治“六联”(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治安突出问题联治、重点人员联管、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平台;建成市级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接入“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图像1046路,“平安雒城”视频监控340路,实现重要区域全覆盖,实现省、市、县三级综治数据的无缝对接,以及县、镇(街道)、村(社区)各层级综治中心纵向贯通的数据互联互通。网格化中心划分设置网格343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43人。我市2018年至2020年投资781万元,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建成每个村(社区)不少于5个覆盖全市农村、城区、铁路全域的监控点位1046个,全部纳入综治中心信息化系统“雪亮工程”监控平台。今年年1月起每年投入266.6万元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6月进行了平台服务升级,新增了12处人脸(车牌)识别监控点位,新增电子地图,可以通过GIS引擎技术提供位置追踪及精确定位,更加有效地实现治安防控的目的。

二是“雪亮工程”同“平安雒城”、“慧眼工程”等视频监控和智慧小区项目共同编织了技防监控网络。形成镇、村、院、户四级技术防控圈,实现从点到面、联防到户的立体防控网。“雪亮工程”建设以来,公安机关通过视频监控精准出警、精准处置,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破解了农村地区治安管理难题。目前,“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案件300余起,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230余件次, 2019年和2020年,我市公安机关年立案数分别比上一年度下降15.8%、3.9%,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

三是推动建设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建设。广汉市建成了1个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2个镇(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城区28个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构建市、镇(街道)、社区(村)、网格员四级平台,同时,将与民生事务紧密相关的住建局等23个职能部门、44个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纳入平台并开通电脑终端账号参与服务管理工作,实现分级管理,梯次互动的工作模式。全市343个网格,配备社区专职网格员242名,农村兼职网格员(村干部)101名。2021年市财政投入资金297.2536万元,有力保障了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运行。编制广汉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细则,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网格员通过“一日双巡”,主动走访群众,主动服务群众,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主动发现,并现场办结或通过手机平台上报处理民生问题和群众诉求,2016年以来,累计宣传政策法规12619人次,办理民生服务事项49468人次;主动发现、干预、化解网格内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收集各类基础信息并推送入系统平台,动态更新,基础数据更加完善、真实、准确,共采集各类基础信息100余万条,收集录入社情民意13061条,走访特殊人群4581人次;今年7月下旬一轮疫情爆发以来,全市网格员共参与疫情防控排查18641人,协助开展医学观察居家隔离5190人,走访重点区域、场所40147处,开展疫情防控常识政策法规宣传32526次,协助开展疫苗接种3465人次,通过宣传引导使辖区内居民提高了防护意识,增加了疫情防控知识,提高了居民参与防控的积极性。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网格化工作品牌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三)将智慧建设与法院工作相结合

一是准确领会上级精神,科学谋划。严格落实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定专人兼职负责信息化建设日常工作,为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信息化建设计划上,坚持与司法部、省厅、德阳市局实现并网为标准,不做物力浪费;在场地设置上,坚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新标准,做到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司法行政指挥、公共法律服务“四个中心”统筹规划;在经费保障上,坚持中央、省级转移支付与本级财政保障相结合,积极主动向广汉市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汇报省厅信息化建设新要求。

二是积极参加司法行政工作平台业务培训,熟练使用普法、调解、援助、社矫、律公、考勤、公文等系统分类平台,不断提升信息化工作实际操作能力,奠定信息化建设技能基础;另一方面,利用干部职工大会等时机,强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已主动适应新的工作常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使用司法行政工作平台的自觉性,奠定信息化建设思想基础。

三是加强硬件建设。建设司法行政指挥中心,发挥“智慧司法行政”优势。2019年,我局投入近120万元建成了司法行政指挥中心,目前已初步实现60个点位工作巡查,20个远程单兵实时指挥,150个社区矫正手环定位监管,7个监狱远程会见系统,并实现了与省、市远程对接,为司法行政大数据化、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加强维护管理。一方面,外部加强与电信部门沟通,遇有网络不通的情况能及时进行技术性维护;另一方面,内部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平台、视频会议、指挥监控等系统的使用管理,确保了各种工作数据录入正常、及时、准确;第三,坚持每周不定时检查司法行政工作平台使用情况,每月对检查情况在工作群进行通报,并将个人登录使用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确保了使用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持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在2021年完成3个街道(100%)、29个社区(100%)、238个小区(33%)建设任务,2022年完成全部712个小区智慧化建设(其中高坪镇白里社区、小区作为智慧社区和数字乡村试点),有效转变社区工作被动管理,实现政府、居民、企业共建共治共享,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基层治理新思路,助力广汉高质量发展。

(二)继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

继续推进“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按计划推动重点行业单位横向联网,有效整合各行业单位自建的监控网络,达到联网共享、综合利用的效果。进一步扩展视频监控覆盖面,加强农村地区治安防控技防基础。建设前端感知源符合机、非、人采集设备,实现智能化、结构化数据,缩短民警在案件侦查中图像查阅时间,为案侦提供精准、快速、有效的支撑并为治安防控提供预警能力。

(三)推动行政司法智慧化建设

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坚持高标准规划、坚持高标准建设,确保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上下运行一致。积极把握本级财政资金支持,尽快将司法行政指挥中心、社区矫正中心电子设备进入政府采购环节,为“四大中心”早日实现互联互通运行提供强力保障;重视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人才储备,采取送学培训、专业招录等方法,建强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培训针对性,着力解决计算机网络维护问题,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正常运行,适应大数据、大服务、大格局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