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三历史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复习提纲

时间:2023-01-02 10:49:18

初三历史复习提纲

第1篇

【关键词】中考历史复习提纲设计历史复习提纲使用

包头市将历史学科作为中考的考试科目以来,引起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重视。对于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分值小、内容多、复习时间紧的特点,做好历史中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十分必要。我就教学中的摸索,针对复习提纲在中考历史复习中的运用谈点自己粗略的看法。

通过对这几年中考历史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考历史考试绝非死记硬背就可以拿高分,而是分层次进行三个维度的考查,包括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中考备考中做大量的工作。

在实践摸索中我认为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有效的使用复习提纲,对提高中考历史的复习效率非常有效。因为时间有限,用提纲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把握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这种复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课上听课有依托,课下复习有笔记,有利于学生更有效的听课和复习,可以说一举多得。但是要设计好提纲、使用好提纲也绝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下面我就提纲设计和使用两个方面作简单的阐述。

一、设计好提纲是前提

1、立足课标,研读考纲

在初中历史教学和中考历史命题中,都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中考说明为大纲,因此,老师在设计复习提纲前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细读考试说明,这样才能在设计复习提纲时按照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的教学要求有效地把握好考点,找准方向,才能对课程标准中涉及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知识点是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哪些是要求学生理解的内容,哪些是要求学生运用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的复习提纲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在老师掌握课程标准的情况下,也应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所以在设计复习提纲时先将课程标准的相关知识点的清单列出,使学生在复习中对所考查的知识点了然于胸,增强学生复习的目标性,增强复习效果。

2、立足基础知识是关键

按考试说明中中考历史试题的难中易比例为 2 :5 :3 ,从中可以看出中考试题体现出的基础性原则,所以在中考历史复习中基础知识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在设计中考历史复习提纲时要立足基础知识。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的设计中要按照三个维度的教学要求去设计,尤其对识记和理解的内容要做细致的分析设计。比如九年级下册“文艺复兴”一节内容我作如下设计:

1)、(理解)了解文艺复兴的史实,认识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课本P2-3)

简况

①时间:__

②背景:___扼杀人性

③兴起国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___

④传播: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几乎蔓延到__所有的国家。

⑤主要内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___

⑥实质:___

⑦作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___,将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启示:①思想进步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②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识记)文艺复兴的先驱:__(1265―1321,)意大利,代表作品

《___》被认为是欧洲___的标志。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指的是___)

2)、(识记)知道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作品(课本P4--6)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被称为___ 。代表作是《___》和《___》。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文学巨匠,其作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四大悲剧:

《___》、《___》、《___》、《___》。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清晰准确的把握文艺复新的相关知识点,记忆时也比较直观明了。

3、知识整合要重视

在中考中历史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部分,内容很多很细,为了避免学生在复习中的盲目性,就要求老师在设计提纲时重视对知识的整合,通过整合使学生能清晰明了的掌握基础知识。

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采用单元线索的方法,即以单元知识为框架进行整合,在复习提纲的前面列出本单元的线索,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形成初步的整体认识。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和动荡》列出如下的框架:

生产力发展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近代社会确立

工业革命 对外扩张民族解放运动 近代社会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国际工人运动 的动荡

然后在单元知识框架下对每一个知识点做具体的整合,可以从时间、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整合。

当然在设计单元知识框架时,还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一定的扩展,或横向的,或纵向的。在提纲中通过对知识纵横对比的设计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以填空形式设计提纲

在设计提纲时有一个误区,就是老师把提纲完全设计好拿给学生使用,如果这样容易抹杀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尤其对于一些学困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为了调动复习课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好采用填空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眼、脑、耳、嘴、手,从看、想、听、说、写几方面强化对提纲的把握,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也就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5、精练习题别放松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必须通过练才能体现出来,但是由于提纲篇幅的限制,我认为应该在复习提纲的最后面针对相关知识点有选择的设计练习题,一定要把握少而精的原则,才能做到高效减负。通过设计习题既可以对前面提纲中的基础知识点做巩固练习,也可以做相关的拓展分析或总结,或者在提纲的最后面介绍一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二、提纲在课堂运用

复习提纲设计好之后关键在于课堂上的运用,只有应用到课堂上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价值。

老师在讲解提纲时要把握好度,既不能完全照着提纲宣读,因为照本宣科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反而会制约学生的思维,影响教学效果,也不能对提纲知识点做过多的分析讲解,因为分析过多对初中学生来说,会增加学习负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复习提纲为依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即为学生“授之以渔”。

在课堂上要努力构建和谐、有亲和力的氛围,学生在轻松不压抑的氛围下才会敢说、敢问、敢讨论,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出复习提纲的效用,做到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评价。

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我也是初步开始尝试使用提纲复习法,对提纲的设计和使用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以上的阐述只是个人的一点粗略见解,而且还存在许多瑕疵,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这一方法。

参考资料

[1]《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包头市中考说明(历史学科)》

第2篇

高三是人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每一个考试科目对于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可是即使进入高三生活,即使现在复习的内容在高一、高二都早已学过,也有很多的学生对于历史这一科目的学习仍然没有掌握精髓,客观地说大多数学生在主观上还是想学好历史这一科目的,从历史老师的角度来说,这就需要在教学策略上多下一些工夫,以便提高学生的得分,经过几年的教学,从备考方向、导学提纲、重要考点内容整合、课堂有效提问、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几个角度对高三历史复习课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备考方向;导学提纲;重要考点;内容整合;有效提问;认识水平

一、明确备考方向

高考历史备考方向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科书,所以作为历史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仔细研读,对于里面要求的主要历史事实、主要观点、知识关联、逻辑联系都要弄个清清楚楚,也要给学生讲个清清楚楚,并且要求学生把每课的课程标准要求都写在教材相应的位置以便学生自主复习时再次研读。高三一轮复习主要侧重打基础,具体的步骤和安排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可以按照一、二、三、四、六、七、五、八单元的顺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多的唤起高一、高二学习历史记忆的同时,对教材做了小小的整合。历史二轮复习主要是将教材专题史的形式转而采用编年史的方法进行复习,将历史知识通过另外一条线索穿起来,从而有利于我们看到具体某一段时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等的发展情况,以及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我们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编写适合学生的导学提纲,“学(讲)思练”结合

“导学案教学”在课堂使用的流程包含以下基本环节:一导学,即教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课前对教材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一些问题;二探究,学生围绕“导学案”进一步探讨问题;三检测,通过当堂达标测试,发现还存在哪些问题;四总结,指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五拓展,布置与学习目标相一致,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作业与练习,并对完成作业与练习的数量、质量、时间,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在高考中,对材料和解题思路的考查所占的比重要远远高于对教材知识的考查。考纲可以告诉考生考试的内容,但不能告诉考生考的材料和思路。所以高三复习平时就要编写适合学生的导学提纲,注意培养学生“学(讲)思练”结合。

三、做好重要考点的内容整合,掌握重要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科目知识点庞杂,所以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在第一轮复习期间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我们可以这样来整合:(1)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四、设计课堂有效提问,优化教学环节

课堂提问是教师上课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进行历史学科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提问的有效性。每一节课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基本的历史概念和结论等,都是历史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提问,而且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多样性、开放性,切忌平、淡、浅、直。提问类型要灵活多样。提问的类型,按认知水平可分为知识水平(考查是什么)、理解水平(考查为什么)、应用水平(考查怎么用)、分析水平(考查分析能力)、综合水平(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和评价水平(考查评价能力)六个由低到高不同层次水平的提问类型。按提问技巧可分为诱导式(设置诱导源)、疏导式(设置问题链)、阶梯式(设置阶梯状问题组)、对比式(考查比较辨析能力)四种类型。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管运用何种技巧,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与学习要求,精心设计。

五、融通基本史观,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

高中历史要求学生掌握六大史观,即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社会史观,并能分别从这些观点或角度去认识同一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与观点能符合青少年学生阶段的特点;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古老的中国与现代的中国。相信各位教师如果在以上几个方面做得足够到位的话,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高三历史复习课,也定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历史,提升学习能力,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能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作者:常爽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德]特尔哈特.建构主义与教学(一).张桂春,译.外国教育资料,2000(03).

第3篇

一、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树立中考质量从七年级抓起的意识

教育部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为培养新一代公民的人文素养而制定的学科学习纲领性文件,是指导义务教育历史学科教学实践的基本指针,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在学科教学实践和教学质量检测过程中需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及其精神。我校的历史备课组及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作了以下工作:一是针对课堂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每周召开1次备课组会,认真解读研讨《历史课程标准》,进行集体备课。每学期组内每人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课,大家进行观摩评议。每学年参加学校举行的一次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竞赛,配合省市区优质课竞赛活动,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研究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领教师们感悟课标,理解教材,较为准确地把握教学标高与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利用,增强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二是关于教学质量检测方面的问题。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每学期参加市区举行的7-9年级全市或区统考、集中评卷、阶段教学质量分析。我们针对我校各年级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意见与建议,指导全校各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工作的有序、有效实施。每期教学质量检测前,我校备课组还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编订各年级期末《历史学科复习指导意见》,指导各年级认真复习迎考。通过以上工作,全校历史教师基本树立了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从初一抓起的意识,缓解了初三毕业阶段素质达标测试暨高中升学考试后期复习的难度。

二、教育教学,坚持“双基”夯实不动摇,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所谓“双基”指的就是学校教育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的知识,学会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学科基础知识是学科学习内容的主干,是认识学科问题的途径,是解决学科问题形成方法的基石,是学科基本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实践能力的基础,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因此,新课程教学不管怎么“新”,必须强化“双基”。要处理好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掌握“双基”的关系,就要加强历史概念的教学,特别是概念意义的理解。如氏族公社、禅让制、世袭制、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革命、大革命、新民主主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等等。要加强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指导和培养,注重学生学科思维的训练,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解题规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课本,历史材料并准确表达历史知识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校在新课程实验之初,同样出现了形式上过于追求课堂活跃,一味求新、求活、搭花架子,教学内容华而不实等现象,将新课程实验与教学质量的提升严重割裂,导致了教学质量提升举步危艰的尴尬格局。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历史教研组、备课组曾召开专题进行讨论,最终达成了“新课程教学,坚持双基夯实不动摇”的共识,要求全体历史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是要求做到教学活动化,就是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增强体验、感悟信心,在活动中学习和巩固知识。二是要求做到教学生活化,告诉学生知识、真理的来源,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联系古今中外的时政热点、进行讲述分析,激发他们探求知识与真理的愿望。三是要求做到教学问题化、纲要化,尤其是初中毕业年级的后期复习教学更为重要。要求教师把课本知识提炼为学习纲要,或提炼为问题,将纲要与问题分层分类归纳,师生共同处理。四是要求做到教学系统化,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梳理,提炼基本知识纲要,逐渐形成系统知识,用“知识链”或“知识树”来形成条理清楚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学习、巩固知识,提升知识运用价值。

实践操作中我们还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强化学生学习效果,如复习阶段引导学生提升圈点、勾画教材,强化记忆,观察分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编制学习提纲,分析理解材料,善于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等能力,提高复习质量和效果,及时检测学生复习效果,采用教师当堂检查,督促练习、听写等方式,提高复习课的效益。

加强对课型的研究,对历史科新课,单元小结课、作业试卷讲评课、复习课等课型召开备课组会进行专题课例分析,相对规范不同课型的操作要领,明确不同课型的目标要求,把握不同课型的教学标高,强化课堂教学效益,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另外,在七、八、九年级的各个教学阶段,我们都比较关注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的衔接研究,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业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我们有部分教师就跨越初、高中教学,有较好条件进行实践。

三、整合《历史课程标准》、教材与《历史考试说明》。提高毕业年级复习阶段的质量效果

每年毕业年级来临之际,我校历史备课组都要专门开会研究,集中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讨论该年度中考《考试说明》,研究寻找《考试说明》与《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切合点及与时政热点的结合点。达成共识,形成指导意见;二是分解任务,毕业年级各人分工解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与《考试说明》,分册编写历史学科复习资料,用于指导后期复习教学工作,同时,根据学科复习情况,按中考要求命制2-3套历史学科中考模拟试题,用于学生临场练兵,以增强学生们临考的适应能力并积累临考经验。

四、毕业年级历史科后期复习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通过近几年的新课程实验,在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对毕业年级后期复习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作了不懈的探索,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惑。一是历史中考的《考试说明》划定的历史科考试范围大而广(增加了地方史的内容),复习时间短促,教师、学生迎考压力大。二是复习资料选择余地小,适合的资料要不到手,不适合的资料却在“缝缝补补、增增减减”地使用,降低了使用的效率和成果。三是学校经费困难,要印制指导学生学习的提纲和练习题,如《单元检测试卷》和《复习模考试卷》等,增加了学校负担,学校感到财力有限,加大了历史学科教学与后期复习的难度。不过,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争取,加上上级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从2010年开始这种情况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五是我校个别历史教师素质与技能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导致备课组的共识、意图有时得不到彻底贯彻落实,历史科教学质量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六是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太大,留守学生比例较大。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实现有机结合,导致学困率得不到有效控制。七是部分学校领导观念落后、陈旧,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人文素养的培养理解不到位,轻视、忽视历史学科教学。这些问题与困惑解决好了,将成为我校历史学科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有力保障。

第4篇

摘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对历史课感兴趣,学会读书,学会学习,才能打开历史科信息之锁。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才能更轻松地步入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从而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较全面的认识。本文根据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谈让学生轻松学习历史的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法指导 兴趣培养 质量效果

“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来认识,“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是轻松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就地取材,贴近生活,培养学习兴趣。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而言,小学基本没有接触过历史知识,历史是一门比较陌生的课程,他们会觉得历史离我们很远。此时,作为课程教学实施者的教师,需要有耐心,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应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如在讲授“炎帝教民农耕,是农业的创始人”时,我先是提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学校外有个通往百里新村的大门,大门上挂着的一块匾写着“神农门”三个大字,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个大门叫“神农门”吗?“神农”又是什么?这样一问,学生兴趣就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接着教师分析,得出结论。

二、编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鉴于学生的年龄、知识和阅历等方面的原因,在阅读课文时会很费劲,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作为教师可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提纲导读等方法,教会学生阅读课本,学会编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让学生自己效仿教师编写提纲。如在教授七年级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老师用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写出这一课的提纲。大部分学生都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从而完成了这样一份提纲:一、北方人口南迁(原因、时间、影响)。二、江南经济的发展:1.南朝政权的更替;2.江南经济的发展(原因、表现、作用),然后再细化。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科能力。因为学生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真正理解了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其次,学生在编写提纲时,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中学历史课本的特点是范围广、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较多,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是十分重要的。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其中关键的词语,做到看准、看细,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然后理解并归纳其中的主要内容,得出结论。如有这样一则材料:卫鞅曰:“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兴,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只要学生抓住“孝公”这两个关键字,就能把孝公与商鞅联系起来,这样材料所要回答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教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包括对历史的时间、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方法。

方法一,可将课本的相关知识编为顺口溜的形式。如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方法二,制作表格形式。表格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如秦始皇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制作这样一个表格来学习:

方法三,可以进行成语知识竞赛活动。由学生主持,将学生分小组比赛,比赛有必答和抢答等程序,最后由学生评委评出胜负,这样学生会很积极地去收集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所学过的和课本内容中所隐含的成语典故,如“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负荆请罪、指鹿为马、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四面楚歌、老马识途、草木皆兵、闻鸡起舞”等。通过成语知识的竞赛,除了能很好地复习课内所学内容外,还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

总之,历史教学有它不同的特点,作为中学历史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深入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想方设法提高历史科教学质量。

第5篇

一、学生在历史中考中存在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历史中考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一些问题:

(一)知识不牢固,答题能力欠缺

学生对教材中的人物像、插图、地图不熟悉、地理方位感差,史实不清。

(二)审题不清

部分学生审题马虎,或不注重审题,细心不够,甚至混淆概念,尽管答得很有条理,但不能得分,实在可惜。

(三)材料解析的能力特别不好,往往答非所问

答题技巧性差,十分依赖课本。具体表现为:要求根据材料归纳来回答问题,学生没有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提炼出答案,而是在书本上东抄一句、西抄一句,结果答案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

二、开卷形势下的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一)研读课标大纲,真正领会课标精神

在复习前,教师要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1.正确把握命题方向

《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内容、范围、题型、形式及其要求等情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这二者既是中考历史命题的依据,也是中考总复习的指南。

2.把握其精神实质

开卷考试的实质是要求教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按照考试大纲上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弄清楚有关考点知识。把握基础知识复习的重点内容,不越位、不超纲;每个知识点复习的深度和广度,不扩大、不降低、不拔高。在复习时注意社会热点和重要知识点相结合,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实事、大事的态度和精神,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二)夯实基础,学会应用

1.注意课本的目录做好单元复习

教师在复习中目录经常被忽略。目录的研究更有利于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历史,探求课与课之间、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合构建、融会贯通、梳理线索,学会阐释历史。如:在复习八年级第一单元时,就可以利用目录。学生很容易就知道本单元主要讲“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两个方面的内容,更可以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注意进行必要的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要求把具有同类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重新梳理线索和结构。不是再复习,而是要串连复习的知识点,将它形成一个整体。这有助于打破原有的教材体系限制,给学生一个更加清晰明了的脉络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重组。如:在复习“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这个问题时,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应该按照、农业合作化、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线索进行专题复习,既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3.重视热点,深化复习

近年来,较多中考试卷中出现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来命题。这就要求大家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在复习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收集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联系社会热点、焦点知识,要史论结合,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例如:能源问题、战争与和平、三农问题、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等,这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深化复习的关键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有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教书育人,实现“课内所学,课外升华”,较好地提高复习效率。

(三)能力提升,归纳解题技巧

在进行练习讲评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还要训练学生的分析和解答问题能力。我市中考题型有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改错题、问答题。下面就这四种题型的解方法做一总结:

1.选择题

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做题时,学生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和选项,可采用排除法或肯定法。

2.材料解析题

主要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阅读能力。首先,学生要认真、快速阅读材料,懂得材料主要意思,认真审题,抓住关键内容。然后,根据问题来作答。

3.改错题

主要考查学生辨析错误的能力,要求学生指出错误并改正。

4.问答题

主要考查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特点是试题的开放性,所包含内容和答案都是开放的。试题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学生只要理由充分、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

第6篇

第一、紧盯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大胆取舍。

教学和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围绕考纲和课标,才有可能尽量的减少无效劳动。作为初三,第二学期基本上都是复习课,我为了能做到在课堂上减少无效劳动,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根据每年的《考试说明》所确定的每一个纲目顺序,依据教材进行教学与复习,逐个展开,一一覆盖。一方面力求要做到扫描到教材的每一个角落,不留任何死角,给每一个知识点以应有的重视和位置。同时以《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范围和要求为依据,结合考纲要求,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把握好教材当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较为重要的;哪些是属于一般过程的,哪些又是属于辅的,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课堂上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

第二、掌握学情,有的放矢。

任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只能建立在对学情的准确掌握上。只有知道自己的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才可能做到组织有效的课堂,增加课堂的有效性,减少无效劳动。我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以及平时同学访问的反馈来掌握学情的。

我校是一所地处偏远的农村初中,学生基础很薄弱,留守儿童很多,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于是在教学中,对学生即要严格要求,还要充满关怀和爱。只有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满腔热情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作他们的知心朋友,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

在当前中考中,历史只占60分,相对于语、数、外的150分来说比重很小,造成大多数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语、数、外的学习上,课余少有时间用在历史上。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尽量把历史问题解决在历史课堂上,探索更新课堂模式。主要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历史”;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历史”;教师注重引导,让学生“求知历史”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加学生和老师互动的时间,形成课堂教学的师生、生生交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

第四、利用学案,充分发挥学案辅助教学的功能

为了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我们学校一直坚持学案教学。通常提前一周印制完成,发放到学生手中。“学案”的编制依据《考试说明》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县教研室统一编写的学案为蓝本,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技能到理论及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指导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使用“学案”,可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学会高度概括技巧,可以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实际上可起到减时增效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老师课堂板书的负担,优化了课堂结构,减时增效。

第五、加强检查落实,巩固教学成果

第7篇

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xxx 

2019年10月8日

这个国庆假期,我静下心来认真扎实地研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一书,该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主要内容是“8个明确”“14个坚持”。“8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14个坚持”偏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每一个“坚持”都来自实践,又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8个明确”“14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拓展和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战略与战术相一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纲要》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引导我们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正确理解和践行我党的“初心”“使命”,是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下面,我从深刻理解和践行我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维度和视角,谈一谈我学习领会《纲要》重要思想的一点心得和体会,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一、正确领会“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通过《纲要》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来深化理解。

1、从理论维度看《纲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初心”和“使命”的理论之源。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立志要为“大多数人的福祉奋斗”。30岁的马克思和28岁的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宣告共产主义的诞生,明确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和为少数人的利益,而共产主义运动是大多数人和为多数人的利益的独立运动”。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就是“无产阶级的解放”,“人类解放”,追求的共产主义就是“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确立了这个“初心”,并为了这个“初心”,自觉承担起了“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出身“中产”,父亲是律师,爱人出身“贵族”,“初心”一经确立,就终身未改,在伦敦期间,马克思一家生活极度贫困,有两个孩子因病而亡。但马克思终身坚守“初心”,为“人类解放”的事业奋斗终生,直到1883年3月14日逝世,马克思在自己工作的“椅子”上停止“思想”,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全世界无产者都向马克思落下崇敬的眼泪。

2、从党史维度看《纲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在于从成立那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就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历史课题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 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站起来的基点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制度,为我们解决第二个历史课题“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国家独立的政治前提,提供了思想资源、制度基础、实践经验。

1978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我们继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之问,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3、从实践维度看《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初心”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把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具体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来保障民生,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我们的“使命”就是完成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要求我们统揽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伟大实践。

4、从时代维度看《纲要》。从时代层面来理解“初心”和“使命”,有两个视角:一个视角就是“革命精神”。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评卷人。新时代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必须进行“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精神,就因为我们党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使命”。

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他们生根于人民之中,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又是人民的教师,他们每时每刻总是警戒着不要脱离群众,他们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强烈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初心”的重要内涵。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始终贯通“革命精神”,我们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社会革命。邓小平称改革开放为“第二次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深刻的社会革命。 

第二个视角是“全球视角”。中国共产党不仅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而且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志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追求的共产主义就是“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谋求的是“大多数人的福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我们以天下为公的精神,贡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我们搭建了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最大平台“一带一路”、编织了全球最大的“伙伴关系网”。我们按照“亲诚惠融”的理念处理周边关系、按照“真实亲诚”的理念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我们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一系列务实举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和使命担当。大道不孤,德必有邻。 

二、怎样践行“初心”和“使命” 

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所以,我们就要从怎样去守好初心、践行使命,怎样去查找差距、抓好落实的角度,深刻理解《纲要》的重要思想内涵。

1、我们要从践行“初心”的角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一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最根本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是历史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二是要坚守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核心要义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我们坚守“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解决好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坚持调查研究,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特别是网络化条件下的群众工作。

三是要站稳群众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强化公仆意识践行初心。

2、我们要从践行“使命”的角度,着力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情怀。

一是要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按照统揽四个伟大的要求,围绕实现伟大梦想的目标和使命,深入开展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建设伟大事业;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要求,通过经济建设创造物质文明,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物质基础;通过民主法治建设创造政治文明,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政治保证;通过教育、科技、文化建设创造政治文明,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通过社会建设创造社会文明,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社会条件;通过生态建设创造生态文化,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生态支撑。我们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是发扬“革命精神”、深入推进自我革命的进程。勇于自我革命,是解决我们党内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我们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深刻的社会革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刀刃向内,善于自我革命。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发扬革命精神,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发扬革命精神,才能永葆青春活力。革命精神既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初心”,也是我们实现“使命”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保持不变的初心,就是有革命精神的支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解决前进过程中一个又一个难题,不在于我们党不会犯错误,而在于我们勇于认识错误、善于纠正错误,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第8篇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模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特殊性 问题设计 情境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105-03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来的,该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最大特点是通过学生心理认知结构的变化,牵引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有效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开设以来,普遍存在着学生不愿学、教师不好教的尴尬局面,如何提高《纲要》课的实效性成为《纲要》课教师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运用问题式教学模式是《纲要》课教学的有益探索。

一、问题式教学模式运用在《纲要》课教学中之所以然

问题式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够在《纲要》课里实施,主要是由《纲要》课的特殊性决定的。

第一,《纲要》课程内容的特殊性。从时间跨度来说,《纲要》跨越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1世纪初期170多年的历史,涵盖了170多年以来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所有事件,其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浩大是可想而知的,要想在32学时的时间里全部讲授近代以来发生的所有的事件是不可能的。如何凸显《纲要》二字的内涵,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对《纲要》有清晰的把握?教学方法的精心选择就成为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问题式教学模式以曾经的历史问题和现在正在发生的问题为中心而展开教学,可以有效地通过问题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使学生对《纲要》有更理性的审视,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从课程内容衔接来看,《纲要》课在讲授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处理与中学历史课程以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简称《概论》)课程的关系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在中学已经系统地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其中初中教材17万字,高中教材45万字,其内容与《纲要》并无多大差别,学生对历史事实、 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已有基本的了解,如果平铺直叙,学生对这门课很难有新鲜感,也会从心理上排斥这门课。以问题为导向,从中学的“是什么”转向《纲要》的“为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寻、思考、感悟,不仅避免了与中学历史的重复,更重要的是通过问题导向,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上升到了历史逻辑的高度;《纲要》与《概论》在内容上虽有交叉,但二者的教学目的是不一样的,《纲要》“不是要去展开地论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而是要尽可能让历史事实来说话,即用确凿的历史去阐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1]《概论》是从“论”的角度论述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社会的实际结合,如何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及理论成果的体系。《纲要》只有对近现代中国基本问题进行基本的分析,才能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提供基础的价值认知。

第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特殊性。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遭受,中华儿女不断奋起抗争的历史。在这一历史发展中,充斥了太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历史本身的问题,如为什么一个拥有四亿之众的偌大的竟然打不过几千名远道而来、旅途疲惫的英国水兵?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三次大论战的问题、近代中国历史道路的选择问题等等;也有历史遗留的问题,更有今天不同立场的研究者出于各自的目的对历史进行不同解读而产生的问题,如有人认为“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进程”;“没有西方殖民征服”,中国“将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鸦片战争打晚了,如果提前到明朝,“我们中国就远不是如此的面貌了”;[2]再如,有些人把革命和现代化对立起来,说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循着清末新政的路子走下去,中国可能更快地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历史进程却被革命搞乱了,以致出现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推迟了现代化;[3]还有历史与现实结合而产生的问题,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必然会将现实的问题与历史发展结合起来,“面对历史发出自己的质询,表达自己的思考”;[4]当然亦有大学生一知半解的问题,大学生在中学阶段较为系统地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囿于当时知识水平及学校目的的局限,历史知识一知半解,许多问题没有能够很好地理解,而一些流行观点又与其传统的价值观点相冲突,大学生感到困惑于迷茫,在此基础上萌生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沉浸在170多年的历史中,是不能回避的历史问题,是《纲要》课程必须解决的。

第三,课程性质的特殊性。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施方案的规定,这门课主要讲授中国近现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 国情, 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的。 即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 深刻领会“四个选择” 的历史必然性。因此,这门课不是一般的历史课,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懂得“四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课程性质的特点决定了《纲要》课程的讲授必须以历史宏观背景为基础,以“四个选择”为主干,通过建立各自细分的问题,解析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问题式教学模式在《纲要》课教学中之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运用教学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规划,设计有效的教学系统的过程。而作为在理科与自然科学类学科运用十分成功的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和学习模式,问题式教学模式要想在《纲要》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其目标、内容、策略与过程都需要进行精心规划。根据《纲要》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问题式教学模式在《纲要》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根据《纲要》课程“两个了解”、 “四个选择”的教学目标而展开,在这个总目标下,根据每一章的特点和课程内容,设计分目标。比如《纲要》上篇讲述了自鸦片战争到前夜风云变幻的 80 年历史,主要讲述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如何侵略中国以及不同阶级如何救国救亡的历史。上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必要性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由于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的勾结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所以必须首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集中力量为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近代革命发生是必然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正义的和进步的;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其他各阶级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苦探索,顽强奋斗,但囿于各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无力解决中国现实的出路,特别是通过对民族资产阶级失败历史的了解,为中篇理解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奠定基础。

第二,问题的选择和设计。

问题的选择和设计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由于《纲要》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因此,在教材编撰体例上,《纲要》并没有完全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编排,而是以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为历史前提和历史背景,以“四个选择”为基本构架组织教材内容。所以,《纲要》的教材体系实质上是以“四个选择”为大问题而层层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的体系。因此,问题设计必须以“四个选择”为主干,建立各自的分问题。

第三,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核心, 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知识建构过程, 借此过程促进学生掌握灵活的知识基础和发展高层次的思维技能、 解决问题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5]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习者通过主动学习,自主地去解决所面临的疑问和矛盾,“学习者是问题的解决者和意义的建构者” ,[6]教师的职责是提供学习材料,合理设计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对于《纲要》课程而言,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基本上是遵循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的模式,探讨问题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可根据不同的问题及教学目的,采取设计小组讨论、课堂演讲、课堂辩论、问题作业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讨论等方式,在探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辨别问题的能力。

第四,评估教学效果。

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传授了多少知识给学习者,而在于教会学习者如何学习。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因此,评估教学效果的标准并不在于学生的作业或者是学生的结论,而在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学习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通过学习,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和要求。

三、问题式教学模式在《纲要》课教学运用中之关键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毫无疑问,问题设计是这一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是“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提出问题”等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问题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问题符合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要求。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为教学服务的一种教学工具,问题设计必须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才具有应用价值。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深思熟虑,切不可随意为之;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明确问题的性质,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和辨析。比如在讲到香港割让的时候,学生会因香港曾作为英国殖民地而呈现出来的繁荣对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产生疑问,作为教师就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和“不自觉的历史的工具”进行事实地分析,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任务之一。

第二,问题应具有情景性和真实性。

情景性是指所提出的问题是学生一直感到困惑的、感兴趣的并迫切想要了解的;同时问题要涵盖整个课程体系的概念和知识,但必须与学生的先备知识相联结,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问题中所包含的概念与知识也必须是相互联系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

真实性一方面是指不管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必须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学生由于知识、思维的局限,所提出的问题良莠不齐,教师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辨别,要“对问题作出准确的定位,判别是真问题还是‘伪问题’”,[7]只有真实的问题才能够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是指问题应与学生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与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8]问题只有与时代气息和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在学生的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第三,问题应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育者的任务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现代社会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和大量的“戏说”历史,使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是片面的,而传媒的高度发达,也使大学生获得历史知识及历史观点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信息内容庞杂,鱼龙混杂,一些流行的观点特别是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对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问题式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澄清错误的观点和思潮,而是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学会如何辨别问题,学会面对泛纷复杂的各种问题如何进行分析、判断。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幻莫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件,而这些事件可能与历史有关联,运用问题式教学模式,授给学生以“渔”,学生才能拨开云雾,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解读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的若干情况[J].高校理论战线,2007(3).

[2] 沙健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学习参考文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7.

[3] 金冲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几个特点[J].高校理论战线,2007(3).

[4][7]陈殿林.从问题意识到问题逻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路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

[5] 姜美玲.基于问题的学习: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3(3).

[6] 张玲.论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本质和特点[J].文教资料,2005(26).

第9篇

(一)高考情况

本届高三是大纲版教材的最后一次高考,高考命题必然要保持稳定,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化,同时,又必然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为后年的新课程高考作些铺垫,实现平稳过渡。

(二)学生情况

学生在分科后虽进行了一年的学习,但整个高二年级是学生最辛苦的一年,学科众多,历史学科课时相对不足,历史教学基本上是易内容,浅训练,散结构。面对选拔性高考,学生普遍性地存在的问题是:基础知识既不全面又不牢固,知识网络体系凌乱;主干知识模糊,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差;概念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知识时序错乱,先后不分;审题不仔细,遗漏条件;思路不清晰,跳跃太大;表达不完整,挂一漏万;叙述欠准确,错误百出;书写不规范,杂乱无章等,无论知识、能力还是解题技巧都非常欠缺的,这为高三历史复习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二、明确三轮复习思路

(一)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形成骨架

第一轮复习时要做的事有很多,面对一大堆复习资料,学生根本不知该如何下手。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那就是基础。近几年高考考查能力的分值增大,但若没有牢固掌握主干知识,能力的提高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不论试题形式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历史学科的基本框架、基本技能和技巧不会发生变化。“死去才能活来”。所以,在复习时应帮助学生掌握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主干知识,这也是考纲和高考的主要要求。

1.地位:这个阶段的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能否成功的关键,一般被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

2.目标:全面、细致、系统、扎实。

3.策略:紧扣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小专题。

(二)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形成网络

第二轮主要是专题复习辅之以热点问题,只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专题复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题划分不科学,大而空;

(2)流于重复教学,只将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整合或概括,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3)过多注重教师讲解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与练脱节;

(4)搞“题海战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

(5)不能正确处理专题资料与课本的关系,“抓了专题丢了课本”。

2.以新的史观统领历史知识,提高历史认识。史观问题首先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史观问题也是历史阐释体系问题,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近年,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等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我们可以用新史学观思路来梳理历史。

3.专题复习的应对措施:依托教材,整合知识,形成网络。

(三)主要目的是提高解题能力,查缺补漏

1.主要任务:坚持“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

2.主要方法:高三复习迎考已进入最后的关键时刻,对于选修历史科的考生来说,面对涵盖古今中外历史的教科书和众多复习材料,往往有不知从何下手之感。

(1)反复阅读:指导学生对照《考试说明》反复通读相关的复习材料是最基础的一步。

(2)进一步梳理:阅读是基础,下一步就要进行必要的梳理,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3)加强训练:解题训练要有针对性、计划性,讲究实效

三、寻求科学的复习备考方法

明确了三轮复习思路,还需要找到科学的复习备考方法。

(一)指导学生制定好复习计划

(二)帮助学生处理好复习备考中的几个关系

1.教材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关系:教材为主,课外为辅。

2.主干知识与边角知识的关系:突出主干,兼顾边角。

3.大纲教材与课标教材的关系:借鉴利用,取长补短。

4.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关系:切忌片面,勾连教材。

5.训练数量与训练质量的关系:跳出题海,注重技巧

(三)复习备考教学中应树立的几种意识

1.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2.树立串联引领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和学科能力。

3.树立知识重组意识,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整合。

第10篇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近年来福建省高考历史平均分逐年下降,不少中学一线教师感叹高考历史试卷难度越来越大,命题角度较偏,考取高分越来越难。学生们也普遍认为材料题设问刁钻,阅读量大幅度增加,文字堆砌过多,考试压力加大。我认为高考历史成绩偏低,除了试卷本身难度之外,还存在着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中考要求与高中历史教学相脱节

从初中教材来看,我市大部分学校选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教材编写采用的是通史结构,从中国古代史到中国近现代史,从世界古代史到世界近现代史,三年共六册。教材充分体现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史料、活动、探究问题等素材,文字教学的内容不多,难度也不大,这种课程要求正好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目标。但从中考要求来看,由于目前我市中考历史采用开卷考,难度值小,考前还有一定的复习范围,所以学生很容易获得A或B等级。而我市中招录取的要求仅是C等级(合格等级)。这种考查体制固然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高中学习,尤其是不利于文科学生的学习。

近几年《福州市区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历史中考试卷难度值控制在0.8左右,试卷的容易题、中等题、稍难题比例约为8:1:1。尽管试题覆盖面广,但考查的是《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基本点、教学中的重点、学习中的最关键点知识。相当数量的试题直接考查课程标准学习主题下的内容知识。

例如:(2006年中考题)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009年中考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珍珠港事件

以上例举的中考考题的所有考点均为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能力层次的要求70%属于识记层次,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在中考试题中。因此,初中学生更多的是单纯的记忆基本史实,而缺乏相应的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迁移、运用的能力,特别是缺乏对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的整合能力,因此还无法熟练的形成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在这一方面初高中的教学还无法形成无缝对接的模式,从而导致初高中的衔接有一定的难度,也使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之处,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初高中历史教材编撰体例存在差异

当前高中历史新课程以专题史体例编订,内容丰富,有一定深度,古今中外交叉点频繁出现。学生适应了编年体例的通史学习习惯,自然无法立即掌握专题结构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世界古代史政治体制、思想,由于初中历史比较简单,把很长的历史进行浓缩,造成学生比较片面的印象,认为世界古代史都很简单,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整个历史的背景没有整体的把握,进入专题学习就觉得难度加深。

比如: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复兴和发展成熟过程(高二必修)

希腊工商业发展――物质基础

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推动

智者运动兴起

平民地位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

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识你自己

这部分知识在初中的课本上根本没有涉及,学生很容易对这段内容产生困惑,于是就变成了单纯背书、不理解书本知识的恶性循环过程。在初中的教学中,多补充古代希腊的内容才能对高中学习有所帮助,但初中的要求比较简单,课程的设置上也不可能达到这点,造成高中的历史课程超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畏难情绪也由此产生。

三、初高中历史学习能力要求不同

选读文科的不少同学,依旧用老方法学历史,以为只需勤奋刻苦,就不愁没收获。另外,部分高中教师一时难以转变观念,习惯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依然利用题海战术进行大包抄,可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从近年来高考试卷可见,文综的历史部分非常重视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认知、识记、分析、归纳、比较、评价等,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仅仅只掌握认知、识记能力,所以要想考高分,必须学会梳理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和构建知识结构。在了解、认识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应该学会探究历史,从中发现规律,顺着规律,提炼出有价值的认识。

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历史背景,任何历史都是有因才有果,单纯背诵所谓的重点,把历史单一化,很多同学认为省时,其实是得不偿失,特别是高中历史专题化后,学生更是把历史割裂开来,所谓抓住重点背诵。

例如:学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学生各个击破,进行单纯机械性的背诵,其实把这些融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历程,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并且能得出正确结论,要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才能有效的学习。

总之,历史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建立在历史长河的史料中,历史的学习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旦有了整体的历史资料认识,也就能建立整体的历史史观,历史就不只是考试的工具,而是有趣的简单的历史分析题,文综的题目学生也就越做越爱做了。

从以上几点分析来看,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得分率降低,我们不能一味埋怨试卷本身或命题者,多角度思考问题存在的原因,从不同层面进行剖析,对症下药,进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继而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这种现状。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福建省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历史学业考试大纲》,福建教育出版社。

第11篇

一、大钢修订的背景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课程改革

近十年来,为培养新型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历史课程方面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

美国历史教育近十年来呈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首先,历史在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1991年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颁布,要求所有的中小学学生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五门核心课程都要合格。 1992年《历史课程全国标准项目》开始启动。1996年,三个《标准》,即《世界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通往今天之路》《美国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美国的历程》和《幼儿园到4年级历史课程全国标准》正式发表。这三个《标准》实际上是《2000年目标:教育美国法》中的主要教育改革目标之一从而成为国家立法的一部分。历史作为五门核心课程之一的地位,被国家立法所认可。

从这些《标准》中可以发现21世纪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功能。首先,历史课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阵地。美国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首先是参政的意识。《标准》强调了历史教育对公民的重要意义: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它认为,学习本国史的意义在于:“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同时必须具备世界性眼光。新《标准》明确指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现在的学生更需要对世界史和创造了不同于美国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许多文明国度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一部平衡的、范围广泛的世界历史,学生们可以了解世界的多种文化以及所有文化中共有的人类情感和存在的共同问题。学生们会由此养成通过别人的眼光评价事物的习惯,并且逐渐认识到,通过研究其他国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重要的是,对世界多种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育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涵养和文明的精神。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和日益彼此依存的世界要求我们具备这种品质”。

从能力培养来看,美国的历史教育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认为历史学习和研究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通过它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新《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五类历史思考能力:按照年代顺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历史的理解能力;历史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历史研究的能力;历史的问题分析和决策能力。

从历史课程的功能来讲,美国历史教学强调理解“历史对我们的私人和公共生活、对我们社会的意义”,认为历史是“了解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和互异性,以及我们同享的社会共同性”必不可少的课程。60年代,西欧的“新社会史学”对美国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新社会史”着重撰写“自下而上的历史”。历史的主体不再是美国历史上社会各界的“精英”,而是名不见经传“沉默无声的”姜芙众生。美国史成为印第安人、非洲高美国人、亚洲裔人、拉丁美洲裔的男女老少共同书写的历史。“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不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过去,而是生动的、伸手可及的、与现实和个人密切相关的往事,使历史学习和探究更好地为现实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服务。

英国于1991年颁发统一的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该文件提出三个具体的成就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理解目标。在这三个目标下,要求学生在五个方面取得进展:历史年代顺序的理解;历史上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和理解;历史的解释;历史的探究;组织与交流。“国家课程”要求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五个方面得到发展:精神世界的发展;道德修养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发展;公民意识的发展;在关键技能方面得到发展:如交流的能力;数字运用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用互联网、 CD-ROMS、 e-mail进行历史探询,发展、编辑、分类,重新组织和建构信息,然后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美国和英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有以下主要共同点:1.历史教学的整体目行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后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历史知识的类型转变大思维训练的类型;2.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一尤其是重视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3.不是把历史学习当成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议记,而是注重对历史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历史解释,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4.重视学生学习历史时思维活动的具体操作,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5.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学生通过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问题。

(二)近十年来我国历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把推进素质教育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199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发表讲话,强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四有”新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德育方面,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它同时强调“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为此,《决定》特别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在智育方面充分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今年春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调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历史、地理教材。总书记于3片12日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我最近看了一些初中、高中的历史、地理教材。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级干部要加强历史、地理等知识的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对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亲切关怀,是对青少年学生乃至干部历史、地理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是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的充分肯定、鼓励和鞭策。实际上,去年江泽民同志在致白寿彝教授的信中就曾指出,学习中国历史,对领导干部来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获得“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有益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他还指出,干部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以开阔眼界和胸襟,提高精神境界。对于青少年来说,通过中国历史的学习,“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

10年来,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历史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已取得许多积极的进展。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简称试验大纲)。与以往的大纲相比,它有了明显进步。比如,它提到历史学“具有认识社会和教育的功能”;对“提高国民的素质”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认清世界发展进程,进一步了解国情”。基础知识方面,它强调要学生“认识近代以来世界形成统一整体的进程,近代世界格局的变化”。能力培养上“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思想教育方面,增添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和养成“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等等。根据试验大纲编写的试验教材从1997年秋开始至今,已在两省一市(江西、山西、天津)试验了一轮,反映基本是好的。与在1990年历史教学大纲(高中部分)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相比,已有长足的进步。

上海的历史课程改革也正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目前上海使用自己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上海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的《历史》有几点新意。第一,它采用近年来史学界的新观点,即以15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才真正成为一个整体,才有了真正的世界史。第二,是在结构体系上进行突破,采用中外史合编的结构体系,目的是“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今天世界与中国现状的由来”。第三,如此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各国历史,以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线索以及中国的发展与演变。1999年上海又颁布《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10年),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正确的认知方法和历史观念;希望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构建新的历史教学体系,同时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初中构建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的文明史框架体系;在高中开辟专题史;设置居于探究性课程模式的史学阅读、分析与实践;降低历史学习的难度。

北京市于1999年制定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其主旨是:在教育理念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课程结构方面,它在初高中阶段构建中国史和世界史“融合一分部一融合”的课程结构。在初中阶段构建中外史合编的新体系,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对人类文明脉络的整体把握,形成完整的历史图景和正确的历史观。”高一和高二年级采用中外历史分部深化的体系。这一体系强调知识的相对系统性,注重在初中综合学习的基础上的纵深学习。在高三年级则采用中外文化史合编的新体系。

对课程价值的论证中,与过去传统提法相比,北京市的历史课程标准也体现了很多新鲜的观点和思想。它把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彼此独立然而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下面只列举对传统突破较为突出的几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一般把“思想教育”目标的内容涵盖得相对狭窄。北京市的《标准》把“思想教育”的提法用“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拓宽了其内涵。比如,它指出,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理解、尊重其他民族,有民族的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的观念;使学生了解世界众多民族发展的历史,认识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二、高中历史试验大纲征订版的新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历史教学在某些方面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表现在:历史教育的功能没得到充分发掘;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品格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所忽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历史学科体系束缚较大,对历史教学体系的考虑则不足;知识点偏密、概念偏多、理论性偏强、难度偏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在高中1996年试验大纲的基础上,最近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与以往的大纲相比,这部大纲体现了如下新意。

(-)历史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得到强调与充实

首先,历史教学大纲的政治导向性和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在大纲中得到坚持。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深入,西方学术观点不断地被研究借鉴,活跃了学术思想,使学术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历史研究领域,20世纪中期出现到70年代达到高峰的西方“新史学”对西方的传统史学发起冲击。法国的“年鉴学派”、英美的“新社会史”,新马克思主义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英国的“全球历史观”和美国的“世界体系理论”一都扩大了我们认识历史的视野,加深了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我国史学工作者摈弃“左”的影响和教条主义倾向,通过借鉴和吸收,在研究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在我国历史学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界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也使很多青少年对诸多历史问题产生糊涂、甚至完全错误的历史观点。

转贴于

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特别是历史教学大纲,理应具有政治导向功能。任何一个国家的官方历史课程标准或历史教科书概莫能外。比如,从美国的历史标准就可以看出,美国的历史教育主要强调三个原则。第一,爱国主义精(patriotism)。这个词虽然很少直接出现,但是它的精神自然渗透于课文具体的历史叙述中。第二,美国价值观念的教育,主要通过《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的学习和理解来实现;第三,《公民权总论》对公民权观念进行灌输。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同样要体现符合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及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因为它不是“私家著作”或“一家之言”,就要求对中学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有一个准确而审慎的定位,为它制定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在这方面,修订大纲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史观和方法的指导,又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修订大纲在原则上仍然依据唯物主义史观。把社会发展形态和性质作为历史阶段分期的主要依据。需要说明的是,在世界史方面,近年来我国世界史学界从整体世界史现出发,以“ 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分期法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从目前的中国国情出发,再考虑到中学历史教育与高校历史教学和历史专业研究的不同性质和对象,十月革命问题就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意识形态性很强的问题。况且,即使从纯学术角度衡量,世界现代史开端的“俄国十月革命说”的立论基础仍然有其合理性。所以,修订大纲仍然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处理是审慎而负责的。

另外,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也反映了对思想教育的重视。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两史一情”教育的指示,修订大纲把中国近现代史作为必修课加以重点讲述,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富强所进行的探索和奋斗;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教训。同时,它还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认识闭关自守、因循守旧是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理解改革无效、不断创新,才是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由之路。

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也得到拓展。大纲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如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日这里“国情教育”被提高到比较突出的地位。所谓国情教育,一方面,通过讲述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了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我国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另外,“正确的国际意识”与传统的“国际主义教育”相比,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拓宽了世界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教学应强调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不但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精华,还要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优秀遗产。要建立为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交流等与世界进行多方面合作的意识。但是需要指出,对“全球化”“一体化”“世界村”和“世界公民”这样比较时髦的概念要持审慎的态度,不能一概而论。

“健全的人格”和“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是对传统思想教育目标的拓宽,也是江总书记的指示和第三届全教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理解,对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神益。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学生们能够体验人生的意义,对人类在为争取物质和精神进步的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会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全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和社会中的位置,认识到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与历史发展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从而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采取更加客观的态度;通过对历史规律的辩证理解,可以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前途保持自信与乐观。“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指的是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在人文素养方面,从浅层次上讲,正确而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话语言谈和道德情操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高层次来讲,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加强人文精神,从对自己人格和人生的尊重和珍惜,产生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在社会迅速转型和高科技发展对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对人文知识相对忽视的总体形势下,更应该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能力培养的原则得到充分强调

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为把历史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修订大纲突出了能力、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以往大纲相比,修订大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更加具体。其宗旨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历史学习中的核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修订大纲对“研究性课题”的新设置,就是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研习过程中,首先涉及搜集和整理与本专题有关的史料、然后对已有资料进行解读、判断和运用。接着,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活动,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本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联系,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大纲还强调: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教师可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例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多种类型的历史资料;编演小历史剧;有条件的地方,可鼓励学生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

在考试和评估方面,为了体现鼓励学生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保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等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修订大纲特别强调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综合理解的同时,要注重考查能力,尤其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还强调,“对学生的考试评估,要注意减轻学生负担;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掌握上,而是希望通过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线索、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把握,使历史教学尽可能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大纲特别强调,历史教学要达到“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的目的。例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可以联系去年的科索沃问题;讲到信息技术革命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感受科学技术革命的重大意义,理解它对改变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巨大作用。历史知识传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注意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大纲列出的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国近现代的中美关系,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吸此最新研究成果、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修订大纲在教学内容方面,注意尽量吸收史学界公认的新成果。对某些历史阶段的定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更加趋于客观。以世界历史举例说。在1990年大纲中,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等历史内容,都是作为西欧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加以处理的。1996年试验大纲已经吸收史学界的新成果,表述为“14、15世纪,人类开始向近代迈进”、“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修订大纲保留了试验大纲的基本思想,但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表述为“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历史内容的表述,也从原来的相对片面和主观转变为更加全面和客观。1990年大纲中,对世界现代史的定性从“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改变为现在的“是垄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再如,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评价,也从原来的全面肯定,到现在客观地指出其弊病,如“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严重失误和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问题”;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加入了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的评价。

修订大纲根据新的历史发展,把历史叙述的下限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末。与几年前相比,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方面显现出新的特征。这次大纲在修订时增添了这方面的内容。从国内的历史发展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取得了一系列巨大进展。过去几年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内容十分重要,有益于学生正确地认识时代特征和走向,认识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更清醒地应对21世纪挑战。举例说,在世界政治方面,大钢突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既涉及东欧剧变导致两极格局的结束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也明确指出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实际上想把北约轰炸南联盟及其体现的“新干涉主义”原则包括进来。在经济方面,则指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的继续发展。修订大纳希望通过这些新的历史内容,使学生意识到“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仍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大纲在坚持唯物主义史观指导的前提下,避免对历史进行机械化、庸俗化和教条主义的叙述和理解。在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发展给以更多的关注,防止把人类历史叙述为简单的政治和阶级斗争发展史。西方的一些史学理论、流派和方法,如法国的年鉴史学、近代化史学、社会史学、心理史学、人口史、生态史学,新社会史和政治史,以及一些具体的研究成果也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值得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从建国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政治史和阶级斗争史的痕迹较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通过自身探索和对国外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合理借鉴,日益重视社会史、文化史、学术思想史、科学技术史和教育史,使历史叙述的对象更加丰富和全面。修订大纲也进一步拓展了历史叙述的对象和内容。它对文化史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如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7世纪至20世纪的自然科学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修订大纲还特别提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这些内容的增加,使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精神文明在历史过程中推动作用的理解,认识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修订大纲的世界史部分努力突破欧洲中心论,增多了亚洲史的内容。这也与近年来国外历史教育改革的趋势相吻合。日本中学历史教学努力摆脱“偏重欧美”的传统,开始重视亚洲地区的历史和现状。韩国有些中学历史教材甚至遵循“近远亲疏”的排列顺序,把中国文明单元置于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之前讲述,原因在于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或“儒教文化圈”,更是地理上的近邻。马来西亚中学开设的历史课程,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开设东亚史。美国历史教育也因近十几年来世界政治和经济新格局的逐渐形成,打破“西欧中心论”和“美国特殊论”的传统,强调对亚洲文明特别是中国文明的研究。中国作为亚洲大国更应当重视亚洲的历史和现状。修订大纲讲述了较多亚洲史的内容,如“16至18世纪的亚洲”“亚洲革命风暴”“亚洲的经济发展”几节。此外,在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等节中,对亚洲史多有涉及。

(四)指导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地方、学校留出充分的空间,为教材编写者提供较大的回旋余地,修订大纲在几个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弹性。

第12篇

关键词:考核能力 传授知识 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高考更加强调考核能力,高三历史的复习方法也应由偏重传授知识转向强化能力培养。如果我们不注重观念的更新和教法的改进,就既不能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也跟不上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下面,浅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其一,指导学生把握历史考纲,吃透历史教材,摸清复习范围。

首先要掌握近几年来高考大纲引导学生搞清复习范围,制定正确复习的计划步骤和策略。

其次要明了哪些是必须掌握的东西,从目录到课本内容,从正文到图表,甚至解释的内容。只有在牢固掌握史实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理清线索。

在复习阶段,学生容易忽略的就是记忆,应指导学生安下心来,耐着性子,老老实实地认真背、仔细背、反复背,在背的过程中注意理解,注意横向、纵向联系,注意比较,注意总结。这样反复两三遍下来,就会得到回报。在记忆的过程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把隐含的知识挖掘出来,加深认识。这样,问题层出不穷。问的越多,解答得越多,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深入透彻,思路就越清晰。

其二,补充重要史实、史料、基本历史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知识,构建历史整体知实体系。

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而补充一些必要的史实。如,讲秦统一六国时就有必要将秦的“远交近攻”策略给学生适当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史料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如讲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时可引用《汉书・食货志》的有关文字来说明西汉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情况。“至武帝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史料的补充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两个最权威的文件,它们都明确规定了对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要求,而这两个文件所要求的历史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则是中学历史教材上所没有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给学生介绍和补充。

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平时教学时就要重视将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引入和渗透进历史教学之中。

其三,指导学生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历史知识理解和认识的深度。

其四,指导学生把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

强调对历史学科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考查,不但是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也是近年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突出成就。因此,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强化基本理论的贯彻,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把历史知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

以上说的主要是具体智力因素,下面再从几个大的方面谈几点相关的非智力因素。

一、指导学生分析近三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及有关研究文章

近三年来的高考,每年都有新的变化,而命题中新出现的改革趋向和命题特点,不会刚出现就消失,在指导高三复习时,就要引导学生重视这些特点,以适应高考命题的变化。特别是应届毕业生,让他们熟悉高考,研究高考,做到心中有底,高考时才不会惊慌失措。

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有份量的研究高考的文章;各地的会考、高考模拟题;有关部门召开的复习研讨会的会议资料、信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历史剧,有关历史的新闻等,可以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阅读、讨论,从中捕捉信息,启发灵感。对台湾地区的高考历史试题、高考试点地区的历史试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研究。这些试题的特点是领导新潮流,是历史命题的方向。

二、指导学生建立高考历史错题题库

学生在考试时,会出现一道题一错再错的现象,避免这一现象的最好办法是建立错题题库。学生在复习中重视这一环节,及时总结得失,对学习效果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练习,题海浩瀚,如果想把所有做过的练习全部复习一遍,一则时间不允许,二则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不着重点。如果学生建立了错题题库,复习时主要看曾经做错的练习,针对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再进行认真分析,弄清原因,就会加深印象,考试时就能避免再出现错误。

三、指导学生重视历史教材中的重、难、冷点,以及易混、忘、漏的知识点

在进入综合训练阶段,各种训练题、模拟题铺天盖地而来,学生应接不暇,穷于应付,大有被题海淹没之势。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试题进行分类整理,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处理,重视知识的重、难、冷点,明察易混、忘、漏的知识点,同时指导学生通过做题来熟悉教材、笔记,将自己认为没有掌握或者不好掌握的知识制作成卡片,随时随地反复强化,越到后期,记忆、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越来越强,书真正是越念越薄了,高考自信心也就足了。

四、指导学生提高竞技素质,保持坚持到底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