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读落花生有感

读落花生有感

时间:2023-01-08 13:41:40

第1篇

夜晚,群星闪烁,月光皎洁。我仰望深兰色的天空,回味着刚刚读完的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感到滋味无穷。

在《落花生》,这篇散文中许地山爷爷描写了在收获节的夜晚,他和全家人一起吃花生,议花生的情景。通过父亲的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要做实实在在,不要做外表好看而别人没有好处、华而不实的人。

花生深深地埋在土地里,不象桃子、苹果、石榴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耀人耳目地挂在枝头上,让人一看就想吃掉它。等花生可以吃的季节时候,在表面看不出有没有熟,需要有大铲子把它铲出来才知道有没有成熟。它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的奉献给人们,而甘愿默默无闻地埋在土中。

我们也要学花生那样无私的奉献给祖国。我爱吃花生,我更爱花生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2篇

[关键词]以读代讲 评价 想象 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09

新课改提出“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十二字方针。其中,“限时讲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只讲授三分之一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教学中牵引过度、提问琐碎繁杂的状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该如何具体操作呢?笔者认为,以读代讲,正是一剂医治以往课堂高耗低效顽疾的良药。下面就以《桂花雨》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以读代讲,创设高效课堂。

一、以读代讲,及时评价促朗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读代讲,就是用读来代替讲。这里的读,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朗读,如有感情地大声朗读、默读、分角色读、小组合作读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的不同来选择适合的读法。以读代讲是以读为主,以讲为辅,读中悟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应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并及时进行正确有效地引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内涵。

《桂花雨》是现当代女作家琦君的作品。这篇课文围绕“桂花香”这个线索,重点写了作者的“摇花乐”,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这篇文章文质兼美,使人读后真的像浸润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教师在教学《桂花雨》时,一直面带微笑,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部分。对于学生的评价不是简单地说“好的”“不错”“你真棒”,而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贴切的评价。如朗读作者缠着母亲摇桂花的句子:“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对于读得好的学生,教师评价:“桂花才开了几朵呀,瞧这个孩子急的!”当学生读得不到位时,教师说:“你缠着自己的母亲了吗?再来一次,缠缠母亲。”在教师的引领下,每个学生都读得非常投入。教师在整堂课上以读代讲,以读促情,读的方式五花八门,有教师范读、配乐读、分角色读、默读、自由读等。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读得声情并茂,读出了文字中蕴涵的感情,也读出了自己的体悟。

二、以读代讲,创设情境促想象

以读代讲,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避免把文本进行支离破碎的讲解。《桂花雨》一文,让学生体会“摇花乐”是课文的重点,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着这部分文字,在朗读中品味、遐想。教师则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喊着:“摇桂花喽,孩子们,快来快来,摇桂花啦!”音乐响起,图片中金黄色的桂花纷纷扬扬,学生们闭上眼睛,仿佛沐浴在香香的桂花雨中。教师继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桂花‘刷刷’地落下来,纷纷扬扬,漫天飞舞,桂花落在了我的头发上,我都成了桂花仙子了。桂花还落在了哪里?”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落在我的肩膀上。”“桂花落在我的脸上,像亲吻我的脸。”“桂花落在我的鼻尖上,凉凉的。”……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桂花落得你的满身满脸,在这美妙的时刻,你最想做些什么?有什么感觉呢?”学生的想象力被充分挖掘了:“我想在桂花雨里跳舞。”“我想让桂花遍布我的全身。”“我想沉浸在桂花的海洋里。”……学生的情感喷薄而出,发自内心地喊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学生在朗读中把心沉淀下来体验和感悟,言为心声,最终打动人心。

三、以读代讲,激发兴趣促感悟

以读代讲,还要注重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彻底颠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读”主动地参与课堂和掌握新知。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感悟,让学生逐步爱读书、会读书。

在《桂花雨》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琦君的内心。如在教师创设了“摇桂花”的情境后,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教师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让学生说说有哪些词语可以表达出此时高兴的心情,并出示了一组四字词语,让学生加上动作读。学生读到“手舞足蹈”时手和脚情不自禁地动了起来,读到“又蹦又跳”时忍不住跳了起来。接着,教师让学生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读:“我( )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体会,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读得绘声绘色,非常投入。教师还让学生关注句子中的标点:“句子中的标点也能让我们读出感情呢!”没有繁琐的讲解,只是轻轻地一带而过,就让学生注意到了两个感叹号的使用,学生读起课文来更有感情了。

第3篇

摘要:明晰地说对不同资质的学生有一种公平性,资质的差异可能会使不同的学生对说的背后的东西有不同深度的把握,但对教学的最低要求――对说的内容本身的把握而言,资质的差异不会造成太大的区别,通过后天训练语感效果会逐步得到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效果;途径与方法

语感的方法不提供明确而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程序、训练体系,教师必须依赖自身的学养悟性,精神气质以及人格力量去点拨、引导、感悟、熏陶他的学生,不在语言水平、人文素质、敬业精神上进入一定境界的教师是难以胜任此项工作的。要知道一个能对学生点拨引导、感悟熏陶的学者型教师,与只能按教学大纲、教参资料照本宣科的教师相比,他们的差别是无法用算术级而只能用几何级来衡量的。但前者正是语感方法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缺少了它以语感为主导的语文教学就成了放任自流,自生自灭,学校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然而培养这样的教师群体目前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要寻找语感获得的途径与方法,以此获得语感效果。 一、由字词感受获得语感

学生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 ,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 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 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 、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 ,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二、由字词训练获得语感

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三、由创设情境获得语感

如《桂花雨》一课在导入课文时,让学生观赏桂花盛开的景象说说自己的感受,初步感知八月桂花的美丽迷人,为整篇课文奠定感情基调。在教学重点段落“摇桂花”时,教师先播放轻柔的音乐,优美动听的声音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随后教师又在屏幕上播放朵朵金黄的桂花如细小的雨点纷纷飘落的情景,启发学生欣赏画面,用语言描述这美妙的场景,并张开想象的翅膀,想想桂花会落在哪儿,完成填空:桂花纷纷落下,落在( )中,仿佛 !如此充分的感悟后,当再读到“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学生已完全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摇桂花”的欢愉之情自然流露。 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感悟语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形象的实物语言画面,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以有效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四、由走进生活获得语感

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桂花雨》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学生都有淋雨的经历,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回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再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学生就能深切地体会小作者当时的快乐与兴奋,在接下来的想象说话中,我们听到了孩子们诗一般的语言,课文的朗读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由美妙阅读获得语感

1.精读使语感深刻。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精读就是要边读书边思考。读者沉浸在作品中,对关键词语深入品味,对语气变化细细推敲,从而领会出作者潜词造句的妙处,发掘出作品背后深藏的意蕴和情感。精读是语感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的关键。夏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这样敏锐、深刻的语感就是在反复的品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速读使语感敏锐。速读即浏览,是说一个人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从言语作品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捕捉到文章的要旨。是一种对言语迅速的反应和敏锐的直觉能力。如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只有那些对众多的信息能快速把握,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才可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之下,对学生进行速读训练,提高语感的敏感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3.泛读使语感丰富。语文能力的提高只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头脑中才能形成更牢固、更多样的语感模式。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宽广的书的世界,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呼吸,快乐徜徉,为不同的风格而喝彩,因迥异的情节而感动。教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欲望,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可以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文章拿到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可以在课间与大家交流读书的感想,还可以做每周一次的“好书导读”等。 实践证明: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第4篇

【课例片段】

1.自读自悟。

出示自读提示: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学生自主读书探究)

2.讨论交流。(重点讨论:作者是怎么写的?)

师:根据自读提示,谁来说说你的学习收获?

生:作者主要写了广玉兰的不同样子。

生:这段话主要写了广玉兰花开放时的不同形态。

师:文中的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生:“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师:作者又是怎么写广玉兰花的各种形态的呢?

生:按照开花的过程,分别写了“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凋谢”四种不同的形态。

师:读一读课文,你喜欢哪一种形态,说一说理由。

生:我喜欢含羞待放的广玉兰,我从“含羞待放”这个词中学到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你关注到“含羞待放”这个词,我们通常会说花儿“含苞待放”,仅一字之差,有什么不一样?

生:从“含羞待放”这个词中,我感觉广玉兰就像一位羞答答的少女。

生:“含苞待放”只写出花的形态,而“含羞待放”不仅写出了花将开而未开的形态,还赋予了人的情感,让我们感到作者很喜爱广玉兰。

师:说得真好!这就是用词的精妙之处!请大家来读一读这含羞待放的广玉兰花。

(学生读有关词句)

生:我喜欢刚刚绽放的广玉兰花,因为它引来了许多可爱的小蜜蜂。

师:如果你就是一只小蜜蜂,为什么要这么迫不及待地钻进去?

生:玉兰花太香了。

生:玉兰花不仅香,还有很多的花粉。

师:作者明明是写花的,为什么写小蜜蜂?

生:虽然没有写花,但是通过对小蜜蜂的描写,我们能深切地感到花的芬芳,这是从侧面来描写花的。

师:同学们真厉害!不仅读出文字的意思,还能读出作者巧妙的构思。这样的写法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会运用噢!

生:我对凋谢的广玉兰印象深刻。我发现作者陈荒煤是从花瓣―花蕊―种子这三个方面详细描写凋谢的花的。

生:花虽凋谢了,但它孕育了新生命的种子,在延续它旺盛的生命力。

师:是啊,我们从圆茎上面缀满的像细珠似的小颗粒上仿佛又看到了美丽、洁白的广玉兰花,看到了生生不息的广玉兰这个大家庭。再读一读这段话。

3.拓展对比阅读。

课件出示另一作家描写“凋谢的广玉兰”的文字:

广玉兰的花期十分短暂,花开后,色泽就开始一天一天变暗,如那隔年的窗纸一般,一种陈旧的锈色渐渐地传遍了整个花朵,直到枯萎、凋谢。每朵花凋谢之时,我都有一份禁不住的悲怆涌上心头,那散落的叶片就如一片散落的悲哀,久久地萦绕在心头。

师:同样是凋谢的广玉兰,作者不同的心境就会写出不同的文字,读一读这段话,看看与课文中“凋谢的广玉兰”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段文字传递出花儿凋谢的悲怆之感,读了之后,整个人也变得伤心起来。

生:把两段文字对比阅读之后,我更喜欢陈荒煤描写的凋谢的花。从“挺立枝头”“数世同堂”“生生不息”这些词语,可以感受到文字里透出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师:作者陈荒煤一生经历坎坷和磨难,在他的笔下,这凋谢的花没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伤感,也没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失落,有的只是那旺盛的生命力!(指名朗读)

生:作者喜欢的就是广玉兰那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四种花的形态描写中,作者重点写了凋谢的广玉兰,做到了有详有略。

师:这位同学发现了有详有略的写法,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独到之处?

…………

4.迁移运用。

师:同学们真会发现,正是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才把广玉兰写得这样生动、形象,大家在阅读中学到了许多写作方法。学习就是为了运用,请你选一项,运用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写,用上侧面描写和打比方等方法,文章会更精彩,更生动感人。

【反思】

薛法根老师将“言语智慧”通俗地解释为“获得表达的方法和艺术”。紧扣“言语智慧”,挖掘文本教学价值是语文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同样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

1.咬文嚼字,挖掘文本的词句教学价值。

《广玉兰》这篇文章充分显示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能力和作者的语言才华。这样的文本进入教材之后,我们不仅要引领学生感受广玉兰那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美,更要带领学生去感悟作者是如何把广玉兰的美以及自己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的。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精心遣词造句,将花的不同形态描写得惟妙惟肖,十分惹人喜爱。教学中,只有充分挖掘词句的教学价值,才能使学生理解作者的语言,将作者的言语智慧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学习“含羞待放的广玉兰”的时候,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只要知道这句话是拟人句,并且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就行了。但是,如果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作者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那我们的教学就局限在了教语言知识上。因此,我们要高度敏感地捕捉文本信息,发现言语智慧,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句细细品味,把文字语言变成智慧语言,去还原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表达。鉴于此,我抛出了这样的话题:“花儿‘含苞待放’,而作者却用了‘含羞待放’,仅仅是一字之差,有什么不一样?”通过在咬文嚼字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以及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在此处的巧妙和价值。

2.学习表达,挖掘文本的构段教学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阅读要求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为了让学生懂得段落构成的特点,挖掘文本的构段教学价值,我在教学开始的“自读提示”中就要求学生边读边想:作者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因此,学生在阅读开始就在整体上了解了广玉兰的四种形态,把握了文章的表达顺序。在学完“凋谢的广玉兰”之后,又让学生思考:“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独到之处?”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一段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并且“首尾呼应”。

为了迁移运用,在这一段教学之后,我让学生当堂写一写自己熟悉的花或其他植物,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如何用“总分总”结构构思一个自然段的方法。这是作者意识的延续和深化,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在课文中学习的表达方法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将作者的言语智慧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在语言的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3.延伸阅读,挖掘文本的内隐教学价值。

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一书中说道:“言语是露出海面的岛屿,在海面之下还有它更深更广的‘基础’,不能把言语这岛屿误会成仅仅是浮在水面的船只。”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学生走进文字的深处去体味文字。陈荒煤笔下的广玉兰洁白柔嫩、玉琢冰雕,而让作者为之震颤的是它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不正是陈荒煤一生经历的写照吗?这是文本呈现的“原生价值”,如何从“原生价值”中挖掘“教学价值”?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不仅要引导他们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更要给学生一种语言表达方法的积极暗示和启发引导,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有读者的感受,还能试着从作者的角度揣度、探究,获得真正的言语智慧。

第5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而言,兴趣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探求思索。中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初中阶段不少于五十篇。

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吸收,并能掌握学习古诗词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古诗词的诵读

课堂诵读的形式,除了通常的范读、跟读、齐读、轮读、重音朗读之外,还可以进行定时背诵、小组背诵、背诵接力、小组评优等,以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这些方式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诵读对象的记忆和理解。

学生的诵读应不拘于形式,只要学生觉得所选择的诵读形式有助于理解与体会,就是最好的诵读形式。在不拘一格的个性化诵读中,学生可随时中断诵读,品味作品的精彩之处。一般而言,经过教师的讲述、提示,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和认识,对诗文的背景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理解,此时进行诵读,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个性化的诵读要贯穿于诗歌教学的始终,如“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要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反复地读,在读中进行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得多了,自然成诵,成为随时可提取的有用材料。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自然会有新的感悟。在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指导学生低声漫语吟读诗句,仔细品读赏析诗中的意境,在低声诵读中感悟,在感悟诗情意境后再品读,读出诗文的抑扬顿挫、回旋曲折之美,悟出诗中所写景物的情趣。

二、情感意境的把握

1.创设情景,直观感受

教师通过CAI课件、挂图、书面文稿等形式展示有关资料,学生通过欣赏、阅读这些资料,获得初步的认识,以便读通诗文,读出诗句的内在情感。资料内容可以是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可以是诗中蕴含的画面,也可以是与其相关的背景音乐。比如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时,就可以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使学生通过音乐的形式获得直观的艺术感受。

2.知人论世,深入理解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 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诗词学习,必须让学生做到知人与知世,否则就很难真正准确理解作品的含义。

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无非是写三峡水流湍急、船行之快,是一首山水诗,但是如果这样理解,此诗就不会成为千古绝唱了。这首诗还有更丰富的含义,那就是表达了诗人轻松喜悦的心情。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路过三峡,遇赦而返时所作,因为有不久之前逆水而上的艰辛,所以在遇赦归来顺流而下时,才会感到格外轻松喜悦。这种感情在诗里并没有直说,而是以轻松的节奏流露出来,如果不了解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和心境,恐怕很难理解这首诗隐含的内容。

3.品味诗句,作发散性思考

例如教学杜甫的七绝《江南逢李龟年》时,对“落花时节”的理解就可以作发散性思考:将“落花时节”与诗中的“江南好风景”联系起来思考时,“落花时节”当是指春天;将“落花时节”与李龟年的经历联系起来思考时,“落花时节”是说李龟年昔盛今衰的境况;将“落花时节”与杜甫的经历联系起来思考时,“落花时节”应是杜甫自身不幸的慨叹;将“落花时节”与唐代的状况联系起来思考时,“落花时节”又可视为对国家命运的感叹。

三、鉴赏能力的提高

前面笔者已说过,诗词的背诵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考验人的意志的过程。一时的冲动是背诵不了多少诗词的,没有一定量的诗词积累,很难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如何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呢?开展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虽然,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一些活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是很难开展起来的。古诗词的教学一定要开展相关活动,可以说没有这些活动,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就很难提高。丰富的活动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交流学生彼此对诗词的感受。如何开展活动,没有现成的模式,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不同,所要采取的方式就不同。

古诗词的教学活动要有一定的次数。现在进行的活动常是一些象征性的:为进行普通话的宣传,就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活动;为纪念什么节日,就找几个学生朗读一下诗歌。这样一个学期也不过一两次,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古诗词的教学活动应是灵活多样的,可以让学生看一组图片去联想所学过的诗词,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让学生背诵几首以前学过的诗,可以在课前的两三分钟让几个组选出代表去背诵另外几组学生抽出的诗词……古诗词的教学活动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把学生发动起来,教学活动才能长久地开展下去。

四、多媒体助力诗词意境

古诗词往往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在对古诗词的整体审美感受中,视觉、听觉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古诗词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根据所学诗词的内容和特点,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设置相应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以丰富他们对古诗词的形象感受,从而准确把握好诗词的意境。如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可配上古琴曲《阳关三叠》,深情吟诵悠远隽永的送别情;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时可配上古曲《十面埋伏》,体现沙场征战、壮志凌云的豪情;《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古典名曲与许多古诗词的意境也能达到意外的契合,教师可从中选择适合的曲子,帮助学生把握古诗词的意境。

五、古诗词助力写作

古诗词经受时间的检验,在岁月的长河中历久弥新,犹如一杯至醇至真的美酒,古色古香而韵味无穷,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皆光辉灿烂,令人心醉神驰。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领悟、掌握古诗词的同时,更应注重学以致用,把古诗词中的名句自然巧妙地引用到写作之中,帮助学生汲取精华,将古诗词的精神内涵有效地融入学生的思想情感表达中,从而写出文质兼美、思想内涵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农训之.诗歌教学不可忽视两个重要环节[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4(Z1).

第6篇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物图

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

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第7篇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谜语的谜面,其谜底是“画”。它以诗的语言描述了画面的内容,在这里诗和画水融,相得益彰。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所谓的“画”,也可以称为作者用诗的语言创造出的唯美的意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

对于诗歌的解读,有人认为可以从它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两个层面来加以把握。诗歌的外在形式指的是它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可直接感知的语言组合形式。外在形式指的是与诗的外在形式相融合的,使诗情、诗意、诗味得以显现的表情形式。具体说来,即诗的意象、意境、象征、隐喻等。如果从这两方面来解读无疑是全面的。但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之处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诗歌创作和欣赏中,无论是诗人的创造还是读者的再创造都是形象思维活动。诗人必须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同外界客观景物相统一,读者必须借助客观景物感知作者的言外意、弦外音、境外味,因此赏鉴诗词务必要抓住诗人与读者的桥梁——意象,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也就是意象它作为诗歌内在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更多地蕴涵了诗的意义,而且品味意象能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所以解读诗歌从意象入手,这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

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

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自然的形式丰富多彩,人类对美的撷取也无穷无尽。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情感与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产生。我国历史上优秀诗词数不胜数,比如含有落花意象的诗词,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间考生俞樾在礼部复试,以此句为诗开头,寓意希望在人间。“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此外还有就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花落巳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

当然意象也是诗歌内在构造的基本元素。但任何一首诗无论长短,都不是单个意象的孤立呈现,而是由几个或一组意象组合而成的。意象的组合方式不同,意象表示的含义也不同。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智者的眼中都能入诗,但是我们只要抓住了诗歌的灵魂——意象,就能和诗人一起遨游他带给我们的神奇世界!

第8篇

关键词:阅读;学生;个性化行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活动。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再加上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决定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对文本做出有个性的反应。为了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多元化的人文价值取向和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以及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笔者认为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探究。

一、教师为主导

如果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未能全面吃透,片面地将“个性化”做孤立的理解,导致引导、参与纠正不力,民主有余,集中不够;放的有余,收得不够;讨论有余,总结不够;改革有余,继承不够,有时甚至沦为看热闹的旁观者,这个观点也称赞,那个观点也表扬,一味“捧杀”。在这样的理解下,课堂或许是活跃了,但走了偏锋,在 “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久而久之,我们也可能培养出一批刁钻古怪、个性乖张的学生来,这与课程改革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也是相左的。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将“个性化阅读”置于“三维目标”之下,尤其是要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核心,逐步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志趣,提高其分析鉴赏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进行辩证的分析p引导p梳理和扬弃。

教师课前教学设计要充分,课堂教学引导要得力。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决不能停留在活跃与热闹上,要着重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参与度和思维的深度,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除个别生成性问题外,绝大多数都应该在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情境之中,或难点p或重点p或疑点p或关键点,总之在某一特定的有较高探究价值的“话题”之下进行,决不能让学生随便读一遍书,就海阔天空地各谈各的感受与体会。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放与收的关系,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如在《草船借箭》一课中分析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一面听从周瑜的安排,一面又暗暗帮诸葛亮,是一个不忠诚的人。”有的说:“是个顾全大局的人!”此时如何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取舍p整合,由散到聚,既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理解,又将目标达成一致,趋于一定程度的统一,就需要教师有充分的教学设计,且引导要得力,要让众多个性中的共性得到真正落实,让课堂呈现出“多元―集中―多元”的态势,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地充满生命力。

二、学生为主体

1.走进文本,自我悦读

尊重学生的阅读自,鼓励学生“自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关键。另外,语文课堂必须“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教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一句话,让学生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即“悦读”。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自我悦读”呢?学生是比较感性的,情趣对他们而言是排在第一位的。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色彩艳丽、语言生动形象,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教材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或语言描述,或多媒体课件播放,或让学生现场表演,或问题激趣,让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从而唤起学生阅读的欲求,让学生投入地读,追根究底地问。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让学生围绕“现代社会,你想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这个话题来谈谈。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像花生!”又有学生立马反驳道:“像桃子、石榴、苹果岂不更好?”学生把两者对立起来。如果此时教师一味强加观点,恐怕难以服众。于是,我以“合作”的方式,采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进行平等的对话,引导学生辩论,从而顺利地进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把学生分成了“苹果”方和“落花生”方意见相反的两派,进行“实话实说”的辩论。

苹果方:“苹果、石榴挂在枝头,长得好看,那不是他们的错,它们既好看又好吃,我觉得它们比花生要好。”

落花生方:“我们落花生非常谦虚,同样有用,但不炫耀。有一些人像花生一样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

当学生无止境地辩论时,此时我赶紧发言:“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苹果和桃子是既好看又好吃,但是课文里面并没有光赞美花生而贬低苹果和桃子。我们做人首先要做到花生那样实用、不求外表,然后做到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更好!适当展示自我,适当表现自我。你们同意吗?”学生一致同意,从而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这一教学案例说明,每个教师应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只有这种宽容的心境才能使学生个性之花绽放。因此品读文本,要鼓励学生“自读”,而“自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交流方式。

2.品味文本,创意阅读

语文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感悟、品味;也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圈点批注进行有创意阅读;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与文本对话,发掘和填充文本的“空白”。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的教学中。在教学《荷花》中的“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段时,我抓住末尾的省略号设计了以下一个片段:创设“我站在那儿还能听到哪些有趣的事呢?”和“你想对它说什么呢?”这两个对话情境,让学生与荷花进行对话补白,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生活与文章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回答出一句句富有情感的话,达到与文章融合在一起的境界。

所以,无论何种情况,我们都应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感悟,对他们的独特见解延时评价,鼓励学生以自己充满个性的视角去诠释鲜活的文本,以自己充满个性的心灵去触摸文本,使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广阔空间自由发展。“创意阅读”――激扬个性,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活跃的舞台!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积极投入语文实践中,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让他们的感受成为创造性思维的力量源泉,让课堂不再是呼声一片的“应答场”,而是张扬学生个性的万紫千红的“百花园”。

参考文献:

[1].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三个维度[J].语文教学通讯,2014(1):52.

[2]梁才芬.\谈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的培养[J].文学教育(中旬刊),2014(1):134-136.

第9篇

与语文结缘,缘于小时候的小画书,虽无斑斓的色彩,却也爱不释手;更缘于小学时背诵的诗词,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从“月是故乡明”到“故园无此声”……从屈原到杜甫,从琼瑶到张爱玲,从曹雪芹到莎士比亚……这些文学殿堂里的珍宝如遗珠散落在我成长的道路上。

多年以后,当我在语文教育的边一一把他们捡拾起时,那是怎样的一种亲切,一种熟稔。那时的语文课节是很多的,课堂上真的可以和同学们同喜同悲,可以为别里科夫的辞世欢呼雀跃,可以为刘兰芝的爱情悲剧而潸然泪下。课下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写感受,并且与同学分享,备课本子里不仅有教案,更有与之相关的资料。记忆里,语文课总是上得有声有色,回味起来感觉有滋有味的。有更多的时间去引领孩子们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引导他们去发现美丽文字背后隐藏的寻常生活,去咀嚼那些微小如花蕊的温暖细节,让孩子们在生命中埋下热爱语文的甘泉,并长久地滋养其性情和灵魂……

在书里,我们可以和李白沉湎于“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盛唐的雍容华贵,和苏子一起“举酒属客”共祝天下有情人“千里共婵娟”,和易安女子一道“独上兰舟”捡拾起“满地黄花堆积”。文学,虚幻而真实,是生活的缩影,是生命的畅想,每一个文字,都如碧波荡漾的一汪春水,伴着拂过的风,点点涟漪,拨动心弦;如飘落的雪花,拍打着天使的羽翼散落到大地的每个角落,映射出人性的光辉与真诚。那些动人的文字敲击着心扉,如同聆听晨风穿过竹林;撩人的心曲洒满天空,恰是雨打芭蕉的滴答声;醉人的墨香晕染了纸页,仿佛欣赏落花依水流。精致的文字是黑白键弹奏的忧伤,真挚的情感是琴弦承载的华殇,细腻的表达是月下笙箫吹出的情迷。所以走进书里,就有一种花落于肩、香扑满怀的美丽。

可是现在,很多人为生计所困,为名利所累,挣扎、劳碌、困顿成为了生活的常态。世间的喧嚣和繁复使人们的心灵无法宁静,物欲横流的当今,形形的诱惑让人迷失了方向,甚至出卖了尊严。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时间读书,很多人都不愿意读书,在墨香和铜臭之间,心灵的天平倾斜于后者。

一个哲人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社会,是可怕的;一个读书人不读书,是恐怖的。

所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多么忙碌,请在匆匆的旅途中,在沉沉的行囊里,在朴素洁净的几案上,别忘记留一个位置给自己最爱的那本书,给心灵留下一隅书香;让心田永远盛开绚烂的花朵,让灵魂永葆高贵的姿态,让生命的舞步如花之绰约。因为繁华褪尽,唯有心灵深处的饱满是无人能夺去的。

没有什么比读书更为紧迫的事情了,现在的孩子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生活的阅历缺少宽度和深度,读书应该是他们写作的主要源泉,经典不读不新,名作的力量在于我们情愿为之悲喜,之后却可以收藏长久温暖的幸福。

花有花香,墨有墨香,书有书香。在书香浓郁的校园里,让我们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读书吧。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里,在教室的一角,在走廊上的任何一个书架上,在餐厅的图书吧里,请捧取你喜欢的书吧!文字的芳香将留存于你心灵的深处、岁月的深处;灵魂的清芬将经由你的文字而流芳百世,彪炳千秋。

不读书,无情怀;无情怀,难有境界。但愿那些恒久流传的文本能及时地抱住我们正在沉落的躯体,驱散我们的疲惫,坚定我们的理想。让那一份份墨香,滋养我们心灵的芳甸。

于时光的阡陌中,守候半亩方塘;于岁月的幽谷里,潺一泓清泉。

第10篇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书海泛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当我看到这句名言,我的心里就充满了喜悦.因为每读一本书,那就是用心去感悟岁月的沧桑,人生的精彩,艺术的美妙.读一本书,那就是漫步在春花烂漫,红莲婷婷,枫叶彤彤,寒梅傲雪之中!读一本书,就犹如在西湖泛舟,采撷集聚天地精华,人生启迪的莲子,感受知识之风的吹拂!

开启书的扉页,缕缕墨香使你如沐春风,手指触及洁白的纸张,感受生命平凡中蓄含着精彩,安静中酝酿着灿烂.感受古今中外文豪学者们跳动的心弦,落笔的基调,沸腾的思想浪花汹涌奔腾,感染每一个读者。

读书贵在思,贵在质疑,贵在向深层挖掘.且不说中国古典文学,就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你在读完保尔那钢铁般的意志和勇气时,当你被那惊心动魄的场面震惊时,当你被主人公那细腻丰富的思想感情感动是,你可否想过你自己 读保尔精神就如漫步雪山,寒风凛冽,雪花飞舞,但如果勇敢地向前走去,峰回路转,一朵怒放的雪莲便会突然扑入你的眼帘,它将人生的不屈和坚强在雪山上深深定格,这便是保尔精神的真实写照.而保尔的一段话更是震惊中外读者,他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健康的身体都奉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此乃本书点睛之笔,绝妙!

漫步在书中,与冰心,巴金,徐志摩,钱钟书对话,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感叹世道沧桑;与巴尔扎克,欧·亨利,雨果,托尔斯泰成为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用笔敲击出的历史回音;与李白,杜甫,李清照,曹雪芹共登天姆山,争渡荷花从中共赏明月,唱出落英缤纷,写出春花秋月,道出人世间悲欢离合……

读一本书犹如沐浴阳春三月杏花雨,迎面吹来丝丝细细杨柳风;读一本书,犹如在人生渡口找寻路的方向;读一本书,犹如泛舟大海,巨浪滔天是经常有的,暗礁巨石也常常进在眼前,雷鸣闪电可能非常恐怖,但如果你是个好的舵手,把握好人生的航灯,勇敢地向着风浪搏击!你的前方一定是成功的七彩色!相信吧,书海不会辜负一个奋进者的所求!

读书,亦如在人生道路上采撷生命的音符,酝酿出一首岁月之歌,读出世道沧桑,读出落英缤纷,读出春花秋月,读出精彩的人生!

第11篇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荷花》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设计特色】

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创设语境。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问:“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教师引入:“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教师作随机点评,并相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在读中揣摩思路。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入:“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学生读完全文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例如: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斯茅语:从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切入,极妙!)

在读中整体感知。当学生体会到作者是这样看荷花时,教师要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然后组织学生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在学生的诵读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进行整体感知。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入:“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2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随后组织汇报交流。对学生的交流,教师做两个层次上的把握:一是面上的层次。对多数的语句,只要学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均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开,把主要精力花在读好、读美这些语句上面;二是点上的层次。对极少数重点语句,教师要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和必要的调控。

四、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做出多元解读。

教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读说)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教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得清楚却是不正常的。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写后组织全班交流。例如: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

学生起立,摆出自己最喜欢的姿式。教师诵读第3段。

五、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学生坐下后,教师引入:“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看后鼓励学生自由起立发言。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 ”例如:

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里,好让我天天与你做伴。

(斯茅语:王老师的设计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课文,真正达到了“以‘读’为经,以‘练’为纬的目的。)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046-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这里就以《落花生》一课教学为例,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渗透人文精神的。

一、自选方式,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根据兴趣需要学会选择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指导学生依照自身特点,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让每个学生学会面对陌生领域,自已去搜集,筛选资料,寻求答案。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花生的和作者的资料,如“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花生有哪些用途?”“你对作者许地山知道多少?”等等。在这些问题中,学生兴趣哪一项就查找哪一项,任务一明确,孩子们就开始行动了。课堂反馈时,我发现通过自已的方式,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十分丰富,增长知识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调动起来。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在学生明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

生甲:我喜欢读“种花生”这个部分,因为只有辛勤耕耘,才会有收获嘛。

生乙:我喜欢读“议花生”这个部分,因为这一部分中,父亲告诉了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使我受到教育。

生丙:我喜欢读“吃花生”这个部分,因为“吃花生”这一内容,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滋味。

生丁:我也喜欢读“议花生”这个部分,因为父亲说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在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重点、难点之所在,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父亲说的话,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两段话这一环节时,父亲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包蕴着一个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教学时,我不过多地讲解分析,而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步骤,然后以人四人为一小组,先自己读,自己学,接着把自已读懂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实践证明,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按学习要求找出花生与三种水果的不同特点,体会出花生默默无闻,默默奉献,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学生体会出花生品格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那位父亲,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两段话,才能表达出你当时的感情呢?大家来评评谁读得最有感情,学得最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读者声情并茂,评者真诚中肯,在读与评中学生与“父亲”产生了情感共鸣,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与发展。

三、大胆质疑,给学生探究学习的环境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尊重学生,尤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只有允许学生尽情表达,而且鼓励学生尽情表现,才能谈得上解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在教学《落花生》课中,学生质疑:“老师,课文中桃子、石榴、苹果不但漂亮,也很有用,我们能喜欢它们吗?”我马上肯定这位学生爱动脑筋,然后抓住疑点引导学生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一个学生说:“课文说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说它们爱炫耀果实。我不同意。我喜欢它们,它们不但有用,而且外表漂亮!”一个学生说:“花生长得不好看是天生的,改变不了。”一个学生说:“上学期竞选班长,三个候选人,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绩,管理能力,还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如果都像花生一样,深藏不露,让我们怎么投票?”……

学生各抒已见,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见解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