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六上语文总结

六上语文总结

时间:2022-02-13 06:46:40

六上语文总结

第1篇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及

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研究教学方法,虚

心向别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

学任务。回首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既有成功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

不足。现对国家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后及时反思

我始终坚信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及关键。为了向40

分钟的课堂要质

量,课前,我不仅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而且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

方法、习惯,还了解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等。备课时,我认

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明确重难点,掌握

知识的逻辑,把握教材的关键,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认真选择教法,安排

每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活动,注重每一个教学重点的突出和每一个难点

的突破,精心地进行备课,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正常、有序的进行。课后,

我及时对每一节课进行反思,反思教学方法,反思教学环节,反思学生课

堂学习过程等等,并在备课本上记录下来。

二、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

要想学好语文,只凭课本是不够的,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标准》

提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本册

教材继续安排了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的内容,推荐的是《鲁宾孙漂流记》。

我以此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积累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

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自己课外阅读的内容做摘抄,可以是作文,可以是名言,

可以是精彩片段……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读书后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时间久

了,学生积累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我相信这样的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

水平是大有好处的。

三、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本班学生语文基础比较差,学生爱动、贪玩,缺乏自控能力,学习积

极性不高,有一部分学生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

学工作任务,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大面积提高学

生的学习效率,本学期我在班中成立学习“互助”及“竞争”小组,利用

优优生组和差生组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对学困生的学习进行

辅导和帮助。又利用每一个学习小组组内成员进行竞争来带动全班同学共

同进步。自从成立学习小组后,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不按

时完成作业的孩子少了,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我也在课外加强辅

导工作,对后进生表示尊重和理解,注重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他

们,使他们在学习上、品行上也能取得进步。

这学期的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着

一些不足,如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总停留在表面,不能很好的拓展和加深,

第2篇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三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感触颇深。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教材回顾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于2019年秋期正式试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全册共27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

其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为了落实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个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穷人》、《只有一个地球》、《月光曲》、《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丁香结》、《夏天里的成长》、《京剧趣谈》、《伯牙绝弦》等。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

(一)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显示出本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本学期在这方面进行了狠抓。如对课文的生字新词和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全班同学都过关。对于学习的重点,如“句子的变换形式”和“修改病句”以及“多音字的理解”等容易失分的知识,我则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小结方法,练习巩固等,争取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里过关。另外,对于学生马虎做作业书潦草的现象,我要求全班学生做作业一律用钢笔书写,课余让他们练写字帖。一学期下来,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

的。因此,我在教学不同的知识点时,都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来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读—画—思—写—问”的五步预习方法,意思是“读课文、画词句、思内容、写批注、问不解”的方法。学生掌握这个预习方法,有利于提高他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

在阅读教学上,我注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渗透理解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文眼来理解中心,归纳小结“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表达方法”等阅读技能,并进行迁移学习到同体裁的课文中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习作教学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关心时事,让学生时时追踪事态的发展,并把自己的感受诉诸笔端。把从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课文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多积累素材,多练笔,学生的表达能力亦然不断提高。

在综合性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多总结。我组织多种展示课,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汇总分类,确定研究主题,走出学校,深入家庭,走进社会来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的研究报告虽然内容欠具体,结论欠精准,但已初步闪现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关键,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定期复习等工作也是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的内容。

(三)做好转差工作

本班极需帮助的差生大约有XXX名,提高他们的成绩,对提高全班整体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作用。我采用的方式是“以多优带一差”的方法,帮助差生制定出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每天让优生抽出半小时帮助他们掌握,因为是多名优生来帮助,所以他们都不会有增大负担的感觉。另外我还设了奖励的制度,形成了竞争的机制。通过单元和知识点的小测,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及时给差生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四)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3、原创得意句段的展示。4、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护的不够好,个别同学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理解、运用不够深刻。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

4、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5、辅差工作完成较好,培优工作则显不足。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设想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以下是学期我想要努力的方向。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3、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朗读比赛、说话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后,集体荣誉感差的同学受到启发教育,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4、重视优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工作。

第3篇

【关键词】四六级改革;新闻听力;讲座 /讲话;综合能力

听力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占着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的能力,让英语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委员会自2016年6月考试将对四六级考试的听力试题做了局部的调整。

1 新四六级听力题型分析

英语的四六级证书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四六级考试中,听力试题比重高达35%的重要构成,其题型也在一直不停的改革和变化中。这次的四六级听力改革在题型中作出了较大的调整――去掉了两大部分“短对话”和“复合听写”而增加了“新闻听力”在四级考试中;“讲座/讲话”在六级考试中。

短对话和复合听力写这两部分题型的取消,预示着四级考试开始对没有实际意义的语言考查的抛弃。通过图表及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出改革后的四六级听力更加重了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在新的四六级的听力中,新闻听力录音材料往往来源于BBC或者VOA的新闻报道中,能真正考查学生的听力能力。

2 新四六级听力应试技巧

关于在考试中面对改革后的新闻和讲座/讲话的新题型,应试的技巧应有以下的四个步奏。第一,预测问题。听力考试时间紧,如果能把握到有效的时间空隙,在熟悉选项的基础上找出对应的关键词并对问题作出预测往往能收到很好的结果。第二步,第一句和关键词。在听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听上下文的链接和逻辑顺序,关键词和作者的观点或者事情的趋势,尤其是第一段的第一句。新闻或者讲座往往有开门见山的特点,第一句往往包含的信息量大而全,把握好了第一句,整个听力材料的内容基本上有了一定的把握。第三步,顺序原则。无论是听力的哪种题型,题目的顺序都是符合听力考题的顺序的,这就要求考生做题时要和视听一致,按顺序边听边答题,并再次注意和选项相同的关键词。第四步,常见问题的积累。

3 新四六级改革后对教学的启示

3.1 改革后,学生的问题

无论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一致认为新闻或者是讲座/讲话是得分率不那么理想的部分,甚至很多学生一提到就痛苦不已。究其原因,有以下二个方面阻碍了学生英语新闻的理解:

3.1.1 词汇量大

新闻英语涉及的面广而大,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的范围主要有:政治、经济、军事、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对学生对于不同的类别的单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新闻和讲座/讲话中往往有很多固定的缩略词,如: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等,在新闻中一般只会出现缩略词,所以学生需要多积累,不仅要明白缩略词中的每个字母代表的着英语,还要掌握它的汉语意思。

3.1.2 心理素质

由于新闻和讲座/讲话的难度,学生对于这类题目有一定焦虑和恐惧性。尤其是导入语。但导入语在整理整篇中又往往起到了总领全文并提炼主题的重要的作用,并且导入语中涉及的信息量也大,一旦学生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便无法很好的集中注意力,从而直接降低了学生答题的准确性。

3.2 四六级改革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

3.2.1 将新闻和讲座/讲话带入英语课堂

以往的英语听力课中往往是以对话,或者围绕着一个主题编对话的形式。这些训练往往都是针对听力教材来进行的,所以学生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材上的体裁。教材上的话题多年不变,内容滞后,有些话题已脱离了现实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无法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从而失去了对英语的兴趣。课堂上基本上没有涉及到英语的新闻或者是讲座。四六级的听力改革,增加了新闻和讲座这样的新题型,不仅能够很好接触到最新的前沿的信息,也能够增加新兴的词汇,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面对每篇的专业词汇和新兴词汇,也促进了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慢慢的将新闻或者讲座在开课的前引入1到2篇。并围绕着相应的新闻展开口语讨论,逐步提高学生对于这两种体裁的关注度,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热点或自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使学生感觉进入了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了解英语语言在不同的层面的表达方式或者运用。

3.2.2 新闻和讲座/讲话的特点

当教师有意识的将这两种体裁引入到英语听力课堂中后,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在课堂上不应该一味的以教育为目的单纯的教授四六级考试的题型而应侧重于指导学生全面综合地了解这两种体裁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听力练习。

英语新闻主要一般由导语,正文和结尾这三个部分构成的“倒金字塔”型或者“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倒金字塔结构是把最重要的材料或者事件总体介绍情况放在篇首,主体部分按照材料的重要性来依次安排段落”。这意味着新闻的重点都在开头。因此学生可以抓住这样的特点来把握全文。

讲座/讲话的特点,讲座一般分为六个部分,即语篇结构语段,结论语段、评价语段、交互语段、内容语段和例证语段。“语篇语段一般指明语篇内容的发展方向,结论语段通常起到总结和概括内容,结论语段则是对话语段及结论语段涉及内容的评价”。所以这三个部分是构成讲座很重要的部分。因此,听力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听力的素材和这几部分的技巧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2016年6月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题型的改革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题型,同时改革后的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对今后的英语教学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也需要不断的日积月累增加自己听力新闻和讲座的听力技巧,不仅要多听,还要增加当下新兴词汇。教师也应采取积极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的听力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听力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对于听力的兴趣及信心。

【参考文献】

[1]夏晓明.应用文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国君.浅析英语学术讲座语篇的语段分析法及其听力理解[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3]张学筱.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宗思路[J].外语界,2008.

第4篇

现将本期语文教学作一下总结:

一、重视夯实基础知识。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夯实基础,学生的语文成绩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虽然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旧不能忽视。这个学期,我要求学生从把字写认真、清楚开始做起,明确了学生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平时加强了生字和新词的默写,从源头上堵住了出错的概率。其次,分阶段、分内容注重了对语文基础的回顾和复习,如:结构相同找词语,修辞手法、改病句、缩句的操练,名言警句的积累、重点句的理解、把握课内外阅读、加强了写日记和听记作文等。此外,对于语文的作业,要求上课专心,不懂多问,力求掌握于课内。在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精讲精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重视学习方法指导

优生为什么经常有玩的时间,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学习最重要的莫过于是学习方法的革命。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老师重视了学法指导,学习效率将会大面积提高。首先,我要求优生小结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班队课中介绍给大家,其次,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专心听课,及时作业,认真复习,平时要学会思考找规律学习。最后临睡前好好回顾当天所学,到礼拜天再重新温固知识。老师只有经常督促,学生才能坚持,一旦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方法,这将终身受益。

3、重视营造教学氛围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①创设平等的民主氛围,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性,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

②倡导平等参与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课堂上的教授过程由明到隐,特别是在感受新知识后的问题探究阶段,更应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

③教法设计尽量做到灵活多样。我通过新鲜的刺激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唤起求知的欲望.

三、不足、遗憾

当恋恋不舍地送走这一届的学生时,心中总有几分遗憾和愧疚,总觉得还有许多同学应比现在更好一些才对;有些工作应该能做的更好一点才是。比如,像这一届的石志勇、龙明童。杨培等同学的学习习惯不好,可以多加引导,加以改进。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从更多的方面去培养等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地流逝,六年级的教学任务也告一段落,当我想我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教了不少,也学了不少,它们一定会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关阅读

第5篇

总结主要写一下重点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再得出结论,以此改正缺点及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今天小编整理了2021六年级语文工作总结模板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2021六年级语文工作总结1我们六年级语文备课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依托“三维五环“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坚持把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教都落实到实处

1、认真备课

(1)做到四个精心。每位语文教师都能精心制订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题型训练。

(2)统一备课规范。按课时备课,每课时都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后感等。认真钻研课标、教材,紧扣教学目标,把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动用能力。

(3)备课时组内老师能集思广益。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各抒己见,大胆探索、分享经验,再结合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思路。特别是李聪、李明利老师利用经验优势,在备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4)在备课组内,充分地实现了资源的共享。适用的课件,巧妙的作业设计,每课的当堂测试,单元的检测题等等材料,在组内都是积极地交流,充分共享。特别是宁军平老师总是积极地把自己手头的资料,及时地分发到大家手中。

2、认真上课。

每位老师都以现代化教学的观点,不断更新教法与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突出启发式教学,突出因材施教,突出兴趣激发,突出教书育人,积极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组内共同探讨,统一作业设计,认真布置及批改作业: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准绳,认真取舍,精选适量的作业,以课文为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不搞题海战术。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保证当天完成。

4、认真辅导,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既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又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的不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1)学习态度端正和学习能力强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激励和期望,给予更多的信任,让他们有适当的压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2)学习能力强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且成绩上下不稳定的学生,给予关心、帮助,了解其成绩被动的原因,慢慢地引导地端正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地的学习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用爱去感化他。

(3)学习能力差但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帮助他寻找适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当成绩稍有提高时便给予及时的鼓励,同时给予明确的和更高的期望。

(4)学习能力差且学习态度也差的学生,主动关心他们,认真做好帮教工作,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也能有值得骄傲的成绩。

二、加强教改与教学科研。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这一学期,我们六年级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三维五环”教学模式的探索、改革、创新。

1、坚持理论学习,重点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贯彻新课程理念。

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实验。

本学期在上最满意的一堂“三维五环”课活动中,我们组的所有老师都积极认真地完成公开课任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在磨课环节,大家都付出了不少的心血,最终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

整个一学期以来,我们六年级语文组的所有老师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课改,聚焦课堂,同时确立共同的研究主题,积累课堂中的真实案例,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的整体提升。

2021六年级语文工作总结2岁月如梭,时光流逝,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一个学期转眼间就过去了。一个学期以来,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在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研任务,实现了学期初制定的教学目标。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感慨颇多——有工作上的欢乐,也有工作上的苦闷。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开学之初,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能够借助新课程标准学习实施这一有利时机,认真组织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下的思考》、《素质教育理论教程》、《小学教学常规》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观看了相应的录像资料,切实加强了业务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每位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外,六年级语文教研组还积极地参加听课互评活动,真真正正把理论学习运用到教学实践上,切实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业务能力

本学期中能够根据上级提出的教育教学目的,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的教师都能在开学之初制定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式,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教研工作,领会新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把握教材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每位教师都能做到集体备课与独立备课相结合,及时对全册教材进行集体教研和教学方法的探讨,明确了教学思路。除此,我们教研组还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及时进行了教研探讨,并把学习到的教育新理念运用到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大大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达到了学期初制定的教学目标,为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推进了素质教育在我校的发展,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诚然,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经过自身不懈得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预定目标,但是离新世纪新的教育教学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课堂教学中还没有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有时也存在着教师传授中的灌输现象,没有完全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的这一教育教学首位……当然这也是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今后的努力的方向。

2021六年级语文工作总结3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别人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针对学生备好每一节课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我是从四年级开始接这个班的,因此成绩,思想等各方面莨莠不齐。学生的听,说能力较弱,授课采用较深说教,学生不能适应。另一方面,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针对这一特点。讲得太深,就照顾不到整体,我备课时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还可以。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例如我在讲授《桂林山水》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了解和感受桂林山水的景美”,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十分理想。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二、结合教材编排特点,继续推进素质教育

根据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在教学中,注重结合课文的思想性和典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先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阅有关的资料,同位或小组合作自己试着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并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三、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理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情趣。

四、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意,并能正确书写;认识7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能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养成了积累语言的习惯。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准确理解词语,含意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联系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把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能正确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能预习要求学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能领会一些词语的意思,提高阅读的速度,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了作者观察事物方法和表达的方法。要求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外读物,逐步养成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说话有礼貌,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并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能试着修改自己习作。养成较好的语文能力。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能力,不断充实自己,更好的干好本职工作。

2021六年级语文工作总结4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在忙碌中收获,在收获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

本学期,我认真重温了《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在班级里对浙江师范大学郑逸农教授的“非指示性”教学理念进行实践。在已有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学习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认识。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力求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以下是我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几点剖析:

一、措施及成效

1、课前认真备课,积极钻研教材,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求的教学方法并因材施教。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因此,教师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有目的、有人文关怀的因材施教,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倡导教师要转换教学角色,由老师的教变为学生主动地学。此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我认认真真地备课,深入细致的钻研教材,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寻找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我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向40分钟要质量。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做好中下生的课外辅导和优生的培养等各项工作。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有如坦途策马,云端探险。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因为人文、个性差异,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功半事倍现象,差生面扩大了,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为此,我根据优生与中下生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的不同采取了一些不同方法。让他们了解语文,喜欢学习语文。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开展有益身心的读书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视野。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因此,我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对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他们分为三个组:第一组为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的潜能。第二组为肯学,但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我做耐心诱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就有望提高。第三组为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有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把他们的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学习的效果就会好转。

3、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合我班学生一向读书兴趣不浓等弊病,我走访大部分家长了解发现,事情弊病并不是外部因素造成,而是由于大部分学生自身缺乏读书兴趣引起的。为此,我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以人为本,探病下药,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另外,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例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帮助他们积累词汇,文段,把握、解决他们学习难的关键。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本班学生积累的词汇多了,写文语句通顺了,课外阅读兴趣浓了,写作能力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4、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2)、好词佳句的收集。

(3)、开展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活动。

(4)、课前背诵古诗词、歇后语、格言、警句等活动。

二、存在不足:

1、注重阅读短文分析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基本功的训练。

2、与学生的交流不够,对部分待提高学生的说服教育不够。

2021六年级语文工作总结5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蓦然回首,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又告结束。这一学年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我对教学工作严肃认真,勤奋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基本情况概述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所以在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就尽量去了解他们。我发现班上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了大多数,我备课时就要注意到这点,做有针对性的准备。

二、努力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我一向努力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经常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课前能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和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精神,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教案详细。上课遵循科学的教学程序,坚持使用普通话教学,板书工整,条理清晰。根据六年级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分散知识的难点、突出知识重点,达到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语文课的特点,注重读中感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注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精讲精练,开展素质教育,向40分钟要质量。当然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课后能认真仔细地批改作业。同时积极参加科组教研活动,比如公开课、到外校学习取经等等。每个学期均能对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汲取经验教训。

三,想法设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的兴趣。

从小到大,我就讨厌老师课堂教学中枯燥的讲解。老师的语言干巴巴,如若音色还不好听,或是男不帅,女不靓,表情不丰富,对于不是学习很勤力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受罪,整节课肯定是坐如针毡。所以,在课堂讲解中,我总是注意语言的幽默风趣,语文学科,语言为主,老师的语言不生动,何能吸引学生呢?遇到词语句子的理解,我总是把学生的名字嵌入其中,这样一来,念到名字的学生---多半关系到听讲不专心的孩子注意力一下集中了,而其他学生一听到老师讲解中提到同学的名字,自然也会关注,效果肯定要好狠多。对于学生回答中的好词好句,或是能体现其平时大量阅读的结果,我都是赞不绝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让他们知道,只要进行大量的,健康的阅读,必定会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学生都喜欢上我的课。

四、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一踏上教师这个职业就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先得有一桶水。因此我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我还自觉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此外,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钻研《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理论和书籍,为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为学生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注重在利用多种手段辅助语文教学。它的无穷魅力丰富了语文课堂,让语文从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寓学于乐,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突破口,经常在课堂上开展小组竞赛活动,课外阅读竞赛活动,成语故事会等,让积极探究、争辩,充分发挥学生自觉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优势,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狠抓课堂常规的落实和班风学风的建设。在每节课上课前,我都比较注重学生课堂常规的培养和检查,如果没有按我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我一般都不急着开始上课,我宁愿不上课也要先把课堂常规落实好。通过狠抓班风学风的建设,以良好的班风学风,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我所任教班的语文成绩,在考试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教学质量也达到了要求。今后,还要坚持不懈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大胆创新,积累丰富的经验。

五、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6篇

【关键词】四六级考试 学习方法 考试技巧

本人从事多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很多同学参加四六级考试,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四六级考试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从词汇、阅读、听力、写作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四六级的学习方法:

一、四六级词汇学习方法

(一)利用历年真题总结词汇规律。四级考试大纲对词汇的要求是4500单词,六级考试大纲对词汇的要求是5500。然而这4500-5500单词不是真正要在书本上背诵的。基于语料库的权威数据统计告诉我们两个数据:1)经过统计,在历年的考试当中,四六级大纲词汇里有2500多个单词从未考查过,这些词汇占据考生许多复习时间,基于节省时间和高效率扩充词汇的目的,大家可以认真研究真题,考试出现频率低的词汇可以适当少花精力;2)据统计显示,历年四六级考试当中,高频率出现的单词量已经达到均值70%!这说明,大家在记单词的时候,如果想事半功倍的话,真题是大家最好的帮手,如果考生仔细总结真题,认真记录高频词汇,那么下一次四六级考试时候,70%以上大纲的单词都在的掌握之中了。

(二)拒绝死记硬背 学会理解式记忆。背单词的过程中,如果想记的深,记得牢固,可以选择网络上一些名师的词汇课或者是相应的词汇班这些课最大的优点是,将词汇记忆变得逻辑理性可理解,让大家彻底摆脱“狂读狂写”派记词方式。可以通过以下技巧来记忆:1)背诵单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将单词串在句子里或文章里加强记忆;2)将每天的背单词任务数量化,目标明晰化;建议在单词书或者单词笔记本的右上角,写上背单词的日期,几月几号要背哪几页,这样,每天要背的数量就很清楚了;3)重复是记忆之母,天才,就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想把单词记住,那就是每天重复重复再重复,直到深深印在脑子里为止。准备四六级考试是一种坚持的磨练,直到坚持成为习惯。

二、四六级阅读的学习方法

(一)读文章时重点关注文章的首段和首末句。按照西方人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写作习惯,他们惯用的是演绎法:即文章一开始先扔出自己的核心观点,然后具体一步步论证。根据我的统计,每一段的第一句、第二句和最后一句话为本段的主题句的概率分别为50%、20%、20%,三句话成为主题句的概率超过九成,当然也就成为我们阅读的重中之重。

(二)学会在考试中合理支配时间。四六级考试时,很多考生都会觉得时间紧迫,一不小心就答不完题,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我们自身的,比如,有些考生在阅读时喜欢逐字逐句的翻译,这样虽然准确度较高,但是会浪费大量时间,最终导致考生得不偿失;还有一些考生在阅读时碰到一时不理解的句子就容易反复琢磨,重复阅读,其实这样并没有必要,一句话理解不清楚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文章的理解,做阅读只要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和每一题对应的文中关键句的含义就足够了。

(三)拓展知识,关注时事要闻。近几年各种各样的考试都越来越喜欢紧跟时政,考查书本以外的很多知识,英语四六级也不例外。在近几年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就曾出现过节约能源、经济危机、社交网站等紧跟时政热点的话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考生在复习时目光不能仅仅集中在英语练习题上,还要额外了解一点社会方方面面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更加轻松应对一路改革的英语四六级。

三、四六级考试听力的学习方法

(一)加强听力练习。听力在短时间飞速提高不太可能,但是熟能生巧。听得越多越熟悉,不是要听多少盒磁带,而是要一盒磁带听多少遍。考生平时听的磁带一盒60分钟,按听力题的标准语速四级每分钟120个词、六级140个词每分钟去计算,一盒磁带有六七千个词汇,除去重复的,至少有八百到一千个词汇。反复听,在这个磁带上能听懂的词汇,换到别的磁带上也能听懂。

(二)边听变写,加强听力练习的强度。这个方法是从小孩学语文的过程中学来的。小学生经常要回家让家长给他听写生词甚至句子。这种通过手(写)、耳(听)的方法,对巩固所学的内容,非常见效。我们国内钟道隆教授的逆向英语提倡的就是英语听写练习。随时动笔,可以利用点滴时间去听,也可以用整块时间去听,每次最多半个小时(时间太长容易乏味),不但要做到每个单词都能听懂,知道是什么意思,还需要知道怎么去写。因为新旧题型中都有“听写”,而听写每年的分值都很低,所以考生在练习听的同时必须要练习写。听了一句话后,立即按下暂停键,把听到的句子写下来,检查自己是否能写正确。

四、四六级考试作文的学习方法

(一)写作中遵循简单的原则。与其写一个句子,犯了一些严重的语法错误,还不如写一个简单的句子,即使同学使用小学或者是初中的词汇,但是没有犯严重的英语错误。写作,不在于使用难词。其实英文写作是简洁才是美,平淡才是真。真正好的作家,讲究平淡如水。美国的作家,海明威,他经常使用小学词汇,但是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大家英语学了很多年,起码学了七八年,词汇量再少,两三千应该是有的,同学只要挑出其中的800到1000,运用得很地道,满分没有什么问题,及格当然也没有什么问题,用词用句力求简单。

(二)大量背诵优秀的范文和优美词句。大家找一些精彩的范文背下来,背诵的时候,从三个方面背诵,第一是精彩词汇。同学看到这篇范文当中有哪些精彩词汇,就可以整理下来,理解背诵,在写作中自然运用。二是精彩的句子,句子是整个句子,句型是框架。对于好的句子,应该像单词一样,脱口而出。真正取得四六级的高分,在考场上用的每一个词,写的每一句话最好是以前背过的,同学才能保证正确,不要去考场上瞎编。三是背一些万能框架,记住大量框架以后,在写作中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适应各种写作考试。

参考文献:

[1]魏敏.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性质的思考[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2]李平.贯彻《教学要求》正确处理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几个关系[J]. 社科纵横. 2006(05)

[3]李建玲.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江西教育科研. 2005(08)

[4]李云.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现状研究. [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2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大学生通过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显现出来的英语语用能力现状,分析学生在交际与写作中常见的却又总改不掉的错误。分析表明,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注重文化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在教学计划和实践中合理增加文化和CET教育非常重要。本文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改变教学理念,摆正四、六级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为祖国培养了许多有用之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工作渐渐进入了一个“应试化”模式,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似乎成了教学的终极目标。然而,这时我们却忽略了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通过考试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往往由于“听不懂”、“说不出”、“写不地道”而影响工作。以上情况反映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许多弊端,如学生英语水平评价方式单一化、忽略学生口语操练、教学环节与实践相脱节等。总之,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忽略“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各技能之间的平衡发展,同时过分突出四、六级考试的功效,造成了大面积的应试教学现象,制造出大批“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式的高分低能“人才”。

一、如何解决高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问题

鉴于这种情况,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坚决摒弃传统的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牢固树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的新理念,根据我国英语教学现状,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点:

1.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这一主题教学模式把英语教学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课外主动阅读和听,一块是课内听、说、读、写、译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读、主动听主要安排包括大量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动的阅读和视听活动。课内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能力,从不同侧面围绕一个学生感兴趣并能引起思考的共同主题,在这一主题下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有机地组合起来,分别采取主题预演及以听和阅读为中心结合辩论、演讲、小短剧、写作文等各种语言活动来完成预先设定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同时注重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的熏陶,加强对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

2.把四、六级考试作为激励手段。

很多学校已经取消了四级与学位挂钩这一规定,但由于用人单位看重四、六级证书,再加上新的四、六级考试侧重学生能力的测试,而且学生也希望通过正规的考试来证实自己能力,所以学生参加四、六级考试的热情仍然很高。老师可以把此作为一种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去锻炼听说能力,并在教学中穿插四级考试的写作练习以及各种实用文体。

二、结论

总之,改革的趋势势不可当。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勇于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测试体系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改变原有的对四、六级考试过度重视的观念,逐步闯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英语教学新路子,在调和内因的基础上,采用以上“教、学”联动、学用相长的双向实践式教学模式,才有望收到可观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培零.提高大学生使用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探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9).

[2]程冷杰,秦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四、六级考试[J].外语界.2004,(6).

[3]高淑玲,赵丽梅.四六级英语考试阅卷后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4]高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文学爱好者,2010,(2).

[5]林目玉.浅析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评价策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

第8篇

关键词: 测试 信度 效度 反拨作用

语言测试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从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和学习理论取得科学内容,从心理测量学获得科学手段,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学习需要发展而来。(卢桂荣,2002)语言测试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评估外语教学质量,通过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科学、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了解学生语言能力的真实情况,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后一阶段的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信息和借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的、公正的、正确的评价,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日益扩大的国际交流对我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为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服务,为我国各级用人部门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目的服务。(杨惠中,2003)

一、语言测试的目的和用途

语言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反馈、评估、选择和研究测试提供的信息反馈使教师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评估教学效果,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方法,确定教学进度,并据此来指导教学与大纲;它也是开展科研活动,研究语言教学的有力工具。

考试是一种教育测量与评估方法。语言测试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平的测量与评价。语言测试的第一个用途就是用于语言教学。外语教师通过进行各种教学考试,可以了解教学的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外语教学水平。语言测试的第二个用途是用以语言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激励。语言测试的第三个用途就是用来选拔人才。

二、测试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是效度与信度的统一

一提起测试,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测试的信度和效度问题。语言测试的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即一套题的测试结果是不是比较稳定,如果一套题今天测试与几天后测试结果比较一致的话,就说明这套试题的信度较高。语言测试信度的高低主要说明的是测试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受试者真实的语言行为。

效度是一种相关性,表明测试与测试目标的关联程度。一般说来,如果一套测试题测量了试题设计者想要测量的或考查的内容或能力,那么这就是一次效度高的测试。根据结构主义测试学家的传统解释,语言测试的效度是指测试是否考了它所要考的。一般认为效度有五种: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共时效度和预示效度。

世界各国的教育部门与测试机构一直在努力开发理想的外语水平测试方法,使信度、效度两方面同时达到高水准,即测试的稳定性强,测试中能做到范围与难度一致,条件与方法一致,评分标准一致;能全面覆盖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试题真实有效,难易比例恰当。

三、语言测试的取向对全国四、六级考试的影响

全国四、六级考试属水平考试,应用范围广,参考人数多,需全面测量并区分考生外语知识掌握的程度与综合运用的能力。理想的外语水平测试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即力求高信度与高效度,并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然而,信度和效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往往顾此失彼。

1.传统意义上的全国四、六级考试的取向。

信度重于效度、信度和效度的统一与对立的性质决定了同时具有高信度和高效度的语言测试是不存在的。任何语言测试都必须在二者之间进行平衡和折中。然而这种平衡和折中在现代语言测试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过去四、六级考试测试的一个重要偏向是过于注重信度,忽视效度。主要表现是测试内容和形式脱离语言运用实际,重知识轻能力,注重领会式技能的考查,忽视复用式技能的考察。这种偏向在测试题型上的表现是测试以客观题为主,从而导致多项选择题的泛滥使用,以致于它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似乎成为了语言测试的唯一方式(Hughes,1989)。现代语言测试的这种偏向在应试教学的作用下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外语教学培养交际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外语学习者往往经过多年的学习尽管可能以较好的成绩通过考试,但其语言实用能力却很低下。语言测试的这种偏向在应试教学的作用下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外语教学培养交际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

2.四、六级考试从信度向效度的转轨。

为了改变四、六级考试客观题比重较大的问题,考试委员会于1995年和1996年两次公布了可能采用的新题型,即英译汉、简短回答题、听写填空和复合式听写,适当增加了主观题的比例。1999年5月,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开始实施口语考试。这些措施的实施都将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教学活动,并能促使语言测试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委员会尽量增加主观试题,即增加对考生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语言技能的实际掌握以及口语、笔头的组织、表达等活用能力的综合测试,如造句、完形填空、翻译、短文回答、复合式听写、作文、会话等,并尽量避免各种形式的选择题以减少考生猜测造成的无效差异。更重要的举措是,在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后,四、六级考试在题型、分值、计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客观题减少而主观题大幅增加,很明显,四、六级考试正从对信度的倚重转变为对效度的重视。

1996年以前的主观题只有作文,占总时间的25%;而从1996年起,尽管总题量没变,但体现效度的主观题增加了。1996年采用的新型题是英汉翻译,加上作文,主观题内容约占时间的38%。而在2004年后的新题型中,整个试卷中作文,简短回答问题,复合式听写及翻译等主观试题占总分的40%。一般来说,如果一份试卷的客观题内容占三分之二,主观题内容占三分之一,从卷面上看,该试卷就具有了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可以说,改革后的大学英国四、六级考试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语言测试还应该尽可能地以语篇为基础,超出语句层次,即多采用总体综合法。综合法主张通过一次测试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总体语言水平,学生必须综合地运用所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才能较好地完成此类试题。全国四、六级考试常用的题型有综合改错、完形填空、听写、口语、作文等。

四、通过测试改革,推进教学改革

语言测试给外语教学带来的影响即人们常说的反拨效应,是衡量语言测试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也被许多测试学家称为反拨效度。大学英语四、六级以效度为主导无疑将给外语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给外语教学带来显著影响并推动外语教学向培养学生实用语言能力的方向发展。Hughes(1989)曾指出教学与考试是一种合作关系。考试是课堂教学工作的自然延伸,给教师和学生们提供有用的信息,是双方提高与进步的基础。一旦考试的形式与内容被固定下来,教师们就会自然地选择那些与考试内容、形式一致的材料进行授课。好的测试也有助于发现课堂上或某些学生们会遇到的难点,还有助于找到教学大纲中没有被给予足够重视的甚至被忽略的区域。因此,我们相信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将会对教学实践起到一种正面的积极反拨作用。从一些学校的情况看,凡是教学改革较好的学校,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技能都较好。

五、总结

信度与效度是语言测试两大基本要求,信度与效度的关系问题是语言测试的根本问题。从信度与效度等测试标准出发来评价或取舍一种测试模式或测试题型是必要的但却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它对教学的影响,看它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否符合学习过程,对学生是否有一种有利的引导作用和督促作用。

大学英语四、六级从信度向效度的转变是为主导符合学习过程,对学生有引导作用和督促作用。并无疑将给外语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给外语教学带来显著影响并推动外语教学向培养学生实用语言能力的方向发展。总之,语言测试为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测试手段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才能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做到能对受试者的语言综合能力进行客观、准确和公正的评价,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这才是语言测试的本意之所在。

参考文献:

[1]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Lyle F.Bachman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J.B.Heaton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韩宝成.语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5]朱正才,杨惠中.关于机助自适应大学四、六级考试.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

[6]杨惠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十五年回顾.外国语,2003.

第9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Any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shall not be reproduced, warning: not the Chinese Fan Literature agree. That will study, submitted in writing to review needs for reprint.

大家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这欢乐、祥和的六月,我们又迎来了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值此机会,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少年儿童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热烈的祝贺!向支持我校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培育少年儿童的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范文是指写作的模板,比如:工作总结、个人总结、演讲稿、发言稿、简历模板、入党申请书,等等。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

我校的庆六一系列活动到上周为止,已圆满结束。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庆六一”表彰大会。春学段开学至今,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各位家长的配合下,我校按照开学前制定的方案,有条不紊,踏踏实实,高质量,高水平完成了各项工作:

二月份,我校邀请了市教研室的李瑞江老师为全校教师作了次“跨越时空——在网络教研中共同成长”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后,我校每个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通过博客交流讨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截止五月底,最多的已经发表博文70余篇,大大加强了教学研究之风,使我校的教研水平上了一个层次。

Van Pham Van of Chinese Literature Mining is committed to excellence! Pham Van is the template for writing, such as: assessment, personal summary, test bank, thank papers, speeches, party applications, etc.

3月6日,我校校长和语文备课组长,赴芮城参观了师生写字教学取得的成果。回来后,我校积极响应科技局的号召,召开了全体教师动员会,修订了我校师生的写字方案,全校师生投入了练字的热潮中,每天坚持练字半个小时,在大家的刻苦练习下,我校师生的硬笔字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3月份,我校学生代表县参加了运城市2011年青少年田径运动会,获得了团体第六名的好成绩,其中王菲获女子跳远第四名,韩镇泽、邓博怀获男子跳远第四、五名,孙晨获女子跳远第五名,周莹、郑献茹获女子铅球第五、六名的好成绩。

英语组的九位教师,在组长申能草的带领下,加班加点,积极准备,在全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中获优异成绩。陈慧玲、林佳、员婷贤三位老师还代表我县参加了运城市英语教师基本技能大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要注意休息,友情提醒:忙碌的工作中。关注中国,关注社会,关注地球,做祖国有用的人才,回报社会是我们IT一代年轻人的义务

科学教师史俊贤,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运城市组织的常识学科赛讲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本学期,我校李丽、员雅春、员玉娜、杨柳、冯英杰、石丽霞、申能草、裴晓丽8名教师顺利通过了县级教学能手的验收。

Pay attention to rest, Friendly reminder: the busy work. Attention to China, concerned about the social, concern the earth, a useful talent to do the motherland, the return of society is our obligation to the young generation of IT

六一前夕, 我校段小玲、杨芳、谭丽芳三名教师荣获县优秀辅导员的光荣称号。 为了庆祝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在六一前夕,我校又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庆六一师生硬笔书法比赛;庆六一学生数学竞赛庆六一经典诗文节目展示;庆六一师生硬笔书法版面展;庆六一学生美术作品展。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10篇

" 论文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 考试政策 内容

论文摘 要: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最大的英语语言测试活动,同时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在它走过的二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该项考试及改革的政策。回顾政策过程,我们可以看见一条清晰的线索:开始—发展—反泄密—改革。

一、大学英语考试开启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1985—1999)

大纲及文件下发后,大学开始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受到高度重视,地位得到了高度提升。1993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正式成立,考试委员会由全国重点大学的有关教授和专家组成,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1993年前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设计组”。考试委员会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为了适应我国幅员广大的情况,在考试委员会下成立了三个考试中心,分别设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这期间发表的有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论文主要是对教学和考试的技术性分析,怎样配合大纲进行教学,怎样提高考试成绩等。如怎样进行四、六级考试的写作训练,怎样提高学生的四六级词汇学习,等等。

随着国际交流与日俱增,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本人对听说等产出技能的需要都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调整教育教学目标以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听、说、写、译的比重。针对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变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了相应调整:采用新题型、采用平均级点分报告成绩、设作文最低分。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这一次改革在测试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探索,以体现加大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翻译、复合式听写和简答题、设作文最低分、对测试内容的各部分进行答题时间限制等措施应该说更能有效测量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实施口语考试是新进步,它必将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朝着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1年4月6日发布《关于印发〈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的通知的文件》,附了《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纪要》指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取得的成绩,是“功不可没,有目共睹”,指出四、六级考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境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香港中文大学、英国霍尔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等都已正式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中国大陆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英语水平成绩证明;并指出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与国际接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 2003年12月29日,教育部发布了教高厅[2003]10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20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文件将2003年9月20日四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经过和处理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要加强考务工作,充分认识考试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发了鄂教办[2004]4号文件《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的通知》,《通知》提出一系列要求,要各校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

2004年初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

可以说,2003年和2004年的工作重点在处理和防止试题泄密上。

三、大学英语考试开启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2005以后)

根据《改革方案》的安排,2007年1月全面开始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07年6月开始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另外,为了加强管理,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从2005年4月份开始,考试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教育部的考试中心共同来管理。具体的分工是这样的,高等教育司负责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发展的方向,聘请大学四、六级的委员会的委员,指导他们做好四、六级的业务工作。教育部的考试中心是具体负责包括考试的组织与实施,考风、考纪建设,以及负责安全保密的考务工作。

综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见一条清晰的线索:开始—发展—反泄密—改革。

第11篇

一、普通高校非英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普通高校非英专业学生的英语功底不尽相同,在英语写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是鉴于其英语运用能力相对于能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普遍较弱的现状可知其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将是影响其英语写作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将是影响其成绩的主要原因。

(一)语法错误

在语法方面,普通高校非英专业的学生会在词汇、短语和句法层面出现问题:

1.词汇、短语层面的错误

在词汇、短语层面,学生主要会犯搭配错误(中式英语)、主谓不一致、冠词缺失、相似词语短语混用等错误。英语词语的搭配问题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某一个动词后可以加什么名词构成英语中可用的动名词短语是有一定要求和规范的,并不能与汉语中的动宾结构进行完全一致的对译,这就使得英语学习的重点之一要放在这种英汉差异所导致的词语搭配上的不同上,但是由于相关知识点数量众多、相对较分散,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很难做到完全掌握,因此在英语写作中,学生会由于自己本身并没有掌握所需的相关知识,就会出现对想要表达的思想进行汉译英的简单对译的现象,使其受到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影响,最终做出中式英语的句子。

2.句法层面的错误

在写作中,学生还容易在句法上出现错误,对于某种句式句型并没有掌握,使其做出了错误的句子。在英语写作中如果能正确使用复杂句和从句,则是一种展示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手段,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写作部分中使用“global scoring”的评分方法就是通过语言各个方面的信息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进行判断,而后给分,如果学生能正确使用复杂句和从句,就可以提升阅卷人对答题者总体英语能力的印象,从而更有可能获得高分。但是复杂句和从句的使用情况在普通高校非英专业学生身上表现得并不理想,这是学生应该提升的部分之一。

在语法上学生出现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这方面的提升需要对知识点的日积月累,这也是提升英语写作能力中最难完成的部分。

(二)复杂句和从句使用数量少

上文已经提到了在英语写作中复杂句和从句的正确使用对学生最终的写作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同时学生也应注意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在英语写作中复杂句和从句使用数量的问题。我们知道,不同文体应使用的句型句式应有所不同,在儿童文学中,应多用简单句,在学术文章中应多用复杂句、被动句等以提升本文体文章的正式性、准确性、客观性。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一般是论述文,在这种文章中不宜使用过于简单的句子,简单句的过度使用,口语化句子使用较多,无法展示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应在写作中多使用复杂句和从句,做到简单句与复杂句和从句穿插使用,要达到复杂句和从句占多数的程度,进而对写作成绩产生正面影响。

(三)衔接与连贯处理不当

在学生的写作中可以发现文章连贯性差、行文不流畅的问题,这是学生没有处理好篇章的衔接和连贯问题所造成的,建议学生增加衔接词的使用,使得文章自然成文,无晦涩坳口之感。

(四)四六级词汇、短语使用数量少

在词汇和短语使用方面有一特别重要的注意事项,即学生在进行四六级作文写作时一定要多使用相关级别的词汇,在四级作文中多使用四级及以上级别的英语词汇和短语,在六级作文中多使用六级及以上的英语词汇和短语,这会提升阅卷人对答题者英语能力的判断,从而得到高分。

(五)词汇不丰富,拼写错误

词语不丰富也是学生易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同义词、同义短语的积累,而后在写作中有所体现。在英语写作中,学生一定要避免单词拼写错误这种低级错误,这会影响阅卷人对答题者写作能力的判断。

第12篇

关键词: 常用词 栉 历时演变 共时分布 中古汉语

1.引言

栉是中国发饰之一,在中国出现的历史至少已有6000年①,是人们自古至今仍在使用的日常器用物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栉”属于词汇史意义上的“常用词”②。起初,以“栉”表示梳子、篦子等梳发用具总称,不分齿粗细疏密。后在梳、篦之间有了区分,齿大而粗疏的叫“梳”,齿小而细密的叫“篦”。现今,“梳”与“篦”已取代“栉”成为表达“栉发用具”义的常用称呼。本文探讨中古汉语时期“梳”、“篦”对“栉”的多对一更替式演变③。关于中古汉语的断代问题,本文采纳王云路在《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中的观点,把中古汉语暂定为东汉魏晋南北朝隋④。

本文把常用词“栉”在中古汉语时期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分布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对常用词“栉”在中古汉语时期的更替演变予以归纳总结。王力先生有言“例不十,法不立”,汉语史的论文更重视例证。即使具有普遍意义的常用词汇是不受文学样式限制的⑤,文本查找统计的38篇文献语料⑥也力求面广,类别多样,包含传世文献、汉译佛典、出土文书,并对语料中“栉”“梳”“篦”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制出图表。本文所得结论与郭晓妮推定隋唐时期“梳”替换了“其齿大而粗的‘栉’”⑦有一定出入。

2.历时演变

据前人考证,先秦文献中只有“栉”,而“梳”始见于东汉,“篦”的出现时间亦当不晚于西汉⑧。无论时间考证是否确切,至少在中古汉语时期,“栉”“梳”“篦”皆已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梳”“篦”二字,是现当代统一使用的规范汉字。古文献中常借“疏”表“梳”,借“比”、“枇”“蓖”或“”表“篦”,本文在表格中已标注。

表1是考察文献后得出的“栉”“梳”“篦”在中古汉语各时期的使用情况,反映出“栉”的历时演变轨迹。

2.1东汉

《太平经》出现于东汉时期,它保存了许多东汉口语,是研究东汉乃至整个中古时期文献语言的重要语料⑨。据表1,“栉”“梳”“篦”在《太平经》中都各自出现2次,“栉”在先秦至西汉时期的绝对优势被打破。例如:

(1)夫古者圣贤之设作梳与枇,以备头发乱而有虱也。夫人生而不栉,头乱不可复理,虮虱不可复得困;乃后求索南山善木及象骨奇物可中栉者,使良工治之,发已乱不可复理,头中之虱,不可胜数,共食人,头皆生疮矣;然后得梳与枇,已穷矣。(《太平经合校・不用大言无效诀第一百一十》)

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谓:“栉,梳比之总名也。从木节声。”“栉”表示“栉发用具”的总称,却是用“梳比”进行解释,推测东汉时期“梳”“篦”可能在口语中使用更加频繁。

2.2三国

三国时期,据表1可见“栉”出现在文献中的次数多于“梳”“篦”。如《魏诗》中“栉”出现了4次,而“梳”、“篦”皆不见踪影。但“栉”更多的是以组合关系出现,如“巾栉”“栉风沐雨”这类词,“梳”与“篦”则多以“栉发用具”义单独使用。例如:

(2)帝敕近臣主巾栉者。(《六度集经(八七)・摩调王经》)

(3)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三・徐干〈室思诗〉》)

(4)当是之时,四海荡覆,天下分崩,武王亲衣甲而冠伲沐雨而栉风,为民请命。(《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5)载驰载驱,沐雨栉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曹丕・〈黎阳作诗三首〉》)

(6)白发随栉堕,未寒思厚衣。(《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三・阮r》)

(7)(管辂)先说鸡子,后道蚕蛹。遂一一名之,惟到梳为枇耳。(《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8)其行来渡海诣中国,恒使一人不梳头,不去虮虱。(《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2.3晋朝

晋朝时,“梳”“篦”的使用次数增加,甚至后秦僧人翻译的《十诵律》使用了19次“梳”7次“篦”(见表1)。这一方面与“梳”“篦”在口语中的活跃有关,另一方面即是词性影响。“梳”“篦”都可作动词用,表示“梳头”“篦垢”等动作,例如:

(9)又当洗仁足,为其梳头髻。(《生经・佛说野鸡经第六》)

(10)比丘不得以梳梳头,若梳头者突吉罗。(《十诵律》卷第三十七)

(11)王妆梳,忽见玉,惊愕悲喜。(《搜神记》卷十六)

(12)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十九・子夜歌四十二首》)

(13)故木梳一枚。(《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一・阿斯塔那一号墓文书・西凉建初十四年(公元四一八年)韩渠妻随葬衣物疏》)

(14)除钵、小钵、半钵、键C、小键C、剃头刀、钳镊、截爪刀、针刀子、户钩、曲户钩、剃刀匣、刮污篦、灌鼻筒、熨斗、香炉、熏钵、钩衣钩、壁上钩、匕钵u、禅镇。(《十诵律》卷第二十八)

“栉”却仍多以组合关系出现,大大限制了使用。除“巾栉”“栉风沐雨”外,《晋书》中见“栉比”“栉沐”等词。例如:

(15)或穹隆恢廓,或栉比针列。(《晋书・列传第六》)

(16)阐不栉沐,不婚宦,绝酒肉,垂二十年,乡亲称之。(《晋书・列传第六十二・文苑》)

(17)回头批栉脱,转觉薄志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十九・子夜歌四十二首》)

2.4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篦”几乎不见于文献,“栉”与“梳”在文献中使用次数相当,同义竞争。但“栉”往往出现在史书中,带有古语词性质,例如:

(18)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宋书・列传第三十六》)

(19)高祖出征,世宗入朝,必久留后宫,亲视栉沐,母导隆备。(《魏书・列传第一・皇后列传》)

(20)沐雪款千门,栉风朝万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十四・裴子野・上朝值雪诗》)

(21)于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洛阳伽蓝记・序》)

(22)铁镜、巾箱、栉枇、手巾、刀子一具。(《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二・阿斯塔那一六九号墓文书・高昌建昌四年(公元五五八年)张孝章随葬衣物疏》)

(23)谓之密疏谓栉。(《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五・阿斯塔那三三七号墓文书・高昌延昌八年(公元五六八年)写〈急就章〉古注本》)

“梳”却普遍存在各类别文献中,有取代之势。例如:

(24)若比丘尼庄严女人波逸提。庄严者,为其梳头乃至插一华,着一钏,一一波逸提。(《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十四)

(25)义熙七年,东阳费道斯新娶得妇,相爱,妇梳头,道斯戏以银钗着户阁头。(《幽明录》)

(26)桓诣谢,值谢梳头,遽取衣帻。(《世说新语・中卷下・赞誉第八》)

(27)扫静能为世宗典栉梳,义恭善执衣服,并以巧便,旦夕居中,爱幸相侔,官叙不异。(《魏书・列传恩幸第八十一》)

(28)初,谠妻皇甫氏被掠,赐中官为婢,皇甫遂乃诈痴,不能梳沐。(《魏书・列传第四十九》)

(29)从今一梳罢,无复更萦时。(《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十八・刘孝威・和定襄侯初笄诗》)

(30)画眉千度拭,梳头百遍撩。(《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周诗三・庾信・梦入堂内诗》)

(31)雁牙梳一具。(《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二・阿斯塔那一六九号墓文书・高昌延昌十六年(公元五七六年)信女某甲随葬衣物疏》)

《齐民要术》是农学名著,保存了很多南北朝时期的俚俗口语,对于方言研究和汉魏六朝的语言研究都极有参考价值⑩,该书全部使用“梳”,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口语中“梳”对“栉”的取代而获得的优势地位。例如:

(32)猪肉法(七):净@猪讫,更以热汤遍洗之,毛孔中即有垢出,以草痛揩,如此三遍,梳洗令净。(《齐民要术・蒸法第七十七》)

(33)笔法:韦仲将《笔方》曰:「先次以铁梳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秽毛,盖使不髯。茹讫,各别之。皆用梳掌痛拍整齐毫锋端,本各作扁,极令均调平好,用衣羊青毛――缩羊青毛去兔毫头下二分许。(《齐民要术・笔墨第九十一》)

插梳一度是审美装饰。根据考古发现,两周至秦汉时期,插梳之习并不流行;直至晋代,插梳之习逐渐风行,到了唐宋时期,更是盛极一时。2001年在陕西咸阳发掘了一座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陶俑,其中女侍佣与女乐佣脑后均插着木梳???。从南北朝诗歌中多见妇女梳发挽髻的形象,从侧面印证“梳”在日常生活中比“栉”更为人们所接受与应用。例如:

(34)金钱买含笑,银G影梳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二十五・萧绎・草名诗》)

(35)梳饰多今世,衣著一时新。(《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二十六・徐君茜・初春携内人行戏诗》)

(36)楼中结梳罢,提筐候早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二・顾野王・罗敷行)

(37)罗敷妆粉能佳丽,镜前新梳倭堕髻。(《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二・徐伯阳・日出东南隅行》)

(38)春楼髻梳罢,南陌竞相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四・陈叔宝・采桑》)

2.5隋朝

隋朝时,书面语中使用“栉”“梳”的次数再次接近,《诸病源候论》中的“栉”明显有例用作动词,与“梳”表动词义相同,二者表“栉发用具”义的名词称呼都减少。例如:

(39)《养生方・真诰》云∶栉头理发,欲得多过,通流血脉,散风湿,数易栉,更番用之。(《诸病源候论・风湿候》)

(40)欲理发,向王地,既栉发之始,叩齿九通而微咒。(《诸病源候论・须发秃落候》)

(41)当数易栉,栉之取多,不得使痛。亦可令待者栉。(《诸病源候论・须发秃落候》)

(42)或如梳,或如手,锥刺不痛。(《诸病源候论・诸癞候》)

(43)若言语思虑则劳神,梳头澡洗则劳力。(《诸病源候论・伤寒劳复候》)

(44)千过梳头,头不白。(《诸病源候论・白发候》)

(45)针千枚,梳具。(《吐鲁番出土文书・册四・阿斯塔那五一七号墓文书・高昌延昌三十一年(公元五九一年)缺名随葬衣物疏》)

(46)镜、杨梳五枚。(《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三・阿斯塔那四八号墓文书・高昌义和四年(公元六一七年)六月缺名随葬衣物疏》)

表1 历时演变

注:“栉”、“梳”、“篦”三词在某篇文献语料中出现次数均为0,本文表格未予列出。

通过表1的历时演变分析,得出:整个中古汉语时期“梳”“篦”并没有完全取代“栉”,即使在南北朝“梳”在口头语中对“栉”有一定的取代,但“栉”通过自身的发展仍是富有活力的词。

3.共时分布

丁喜霞在《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初探》中强调加强对于常用词隐性的分布的演变研究。文章指出在同一个历史平面上,一个概念域中的成员作为基本同义的语义单位,相互之间在语义和组合关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各自占有一块覆盖域,从而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在梳理常用词“栉”中古汉语时期的历时演变轨迹时,对“栉”“梳”“篦”三者的组合关系有一定涉及。

表2是中古汉语时期“栉”“梳”“篦”三者的共时分布情况,综合比较后可得:“梳”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汉译佛典中使用较多,“栉”多见于文学、史书中,“篦”常作“枇”。

结合表1分析,“栉发用具”这一概念域下,“栉”、“梳”、“篦”三者都是其成员。“栉”先秦以来就保持名词义,是“栉发用具”总称,见例句(1)、(6)、(23)。在例句(2)、(3)中“巾栉”,至例句(18)中的“衣栉萧然”,“栉”也常组“巾栉”“衣栉”等词,表首服。与此同时,“栉”的动词义也在逐渐增强,从例句(4)、(5)中的“栉风沐雨”发展到例句(15)、(21)中的“栉比”,至例句(39)、(40)、(41)中的“栉发”,语义不断丰富。隋朝医书《诸病源候论》中“栉”使用次数比“梳”高。

“梳”更多在口语中使用,即使出现在文献中,多是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汉译佛典及南北朝诗歌。“梳”在南北朝出现频率更高,曾取代“栉”。“梳”在三国时期已经具有动、名词性,例句(7)与(8),同是《三国志》中的文本,一作名词“梳”,一作动词“梳头”。因为“栉”常以组合关系形式出现,限制其自由使用,又“梳”具有动词义,这都使“梳”被使用得更加频繁,见例句(8)-(12),(28)-(30)等。

“篦”,对其解释不见于《说文解字》,在各篇文献语料中也出现较少,却在晋朝《十诵律》中出现7次(见表1)。此外,“篦”多作“枇”,以“栉枇”、“梳枇”等词语出现,见例句(7)、(22)。

表2 共时分布

通过表1、表2的分析,“栉”多见于文学、史书中,动词词性不断加强,语义不断丰富;“梳”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汉译佛典中使用较多;“篦”常作“枇”,常见于“栉枇”“梳枇”等语汇中。

4.结语

除传世文献外,本文也对《吐鲁番出土文书》进行了考察。该文书时间跨度为前凉升平十一年(三六七年)到唐大历四年(七六九年),本文选取其中符合中古汉语时期的墓葬文书进行统计分析,实例已放置在各个年代时期。通过考察,发现文书中皆有“栉”“梳”“篦”的使用,其中“梳”出现次数最多,有12次,见于“随葬衣物疏”,这与梳子是故去之人生前用品,用来辟邪祈佑标识身份有关;“栉”出现2次,“篦”以“栉枇”出现1次,见图表。吐鲁番出土文书的考察,与传世文献、汉译佛典统计分析结果大体一致,中古汉语时期“梳”“篦”并没有全面完成对“栉”的取代。三者此消彼长,处于竞争之中。

本文对常用词“栉”在中古汉语时期的更替演变予以了初步探讨,得出整个中古汉语时期“梳”、“篦”并没有完全取代“栉”,即使在南北朝“梳”在口头语中对“栉”有一定的取代,但“栉”通过自身的发展仍是富有活力的词;“梳”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汉译佛典中使用较多;“栉”多见于文学、史书中,自身动词词性不断加强;“篦”常作“枇”,常见于“栉枇”“梳枇”等语汇中。所得结论与郭晓妮推定隋唐时期“梳”替换了“其齿大而粗的‘栉’”有一定出入。

注释:

①杨晶.中华梳篦六千年[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13.

②丁喜霞.关于“常用词演变研究”命题的思考[J].语言研究,2013(3):29.

③丁喜霞.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1.

④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3(2):70.

⑤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3(2):71.

⑥38篇文献语料为:《修行本起经》、《杂譬喻经》、《汉武故事》、《汉诗》、《太平经》、《六度集经》、《列异传》、《三国志》、《魏诗》、《生经》、《十诵律》、《搜神记》、《裴子语林》、《郭子》、《晋书》、《晋诗》、《王羲之杂帖》、《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贤愚经》、《杂宝藏经》、《百喻经》、《幽明录》、《观世音应验记》、《异苑》、《世说新语》、《宋书》、《魏书》、《宋诗》、《齐诗》、《梁诗》、《北周诗》、《陈诗》、《齐民要术》、《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诸病源候论》和《吐鲁番出土文书》。

⑦郭晓妮.“梳”、“篦”对“栉”的历史替换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459.

⑧郭晓妮.“梳”、“篦”对“栉”的历史替换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459-460.

⑨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43.

⑩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99.

???杨晶.中华梳篦六千年[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189.

???丁喜霞.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2.

参考文献:

[1]杨晶.中华梳篦六千年[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13,189.

[2]丁喜霞.关于“常用词演变研究”命题的思考[J].语言研究,2013,33(3):25-32.

[3]丁喜霞.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2):115-124.

[4]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3(2):70-76.

[5]郭晓妮.“梳”、“篦”对“栉”的历时替换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7(4):459-465.

[6]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语文,1995(6):401-413.

[8]汪维辉.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J].南开语言学刊,2007(1):88-94.

[9]董志翘.汉语史论文写作漫议[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23(2):65-70.

[10]杨明泽,叶桂郴.常用词“栉”、“梳”之演变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398-400.

[11]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