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cbl教学法论文

cbl教学法论文

时间:2022-03-30 11:37: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cbl教学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cbl教学法论文

第1篇

cbl教学法是高等医学教学中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医学生利用涵盖某一主题大部分知识点的典型临床病例,进行学习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法源于哈佛大学法学院,随后在医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在中国的医学教学中也逐渐流行。CBL教学法核心是“以临床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及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病例编排教学内容,改变了以往“灌输式”单向被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具体病例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知识融入到临床应用,有助于学生学习收集、分析和归纳病情的本领,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培养科学严谨的临床思维方式。

2CBL教学法在神经解剖学中的具体运用

目前,虽然CBL教学法在神经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不自觉的被采纳着,但对病例构建、问题设计、讨论模式及如何引导尚无规范、系统的研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本课题组在教学中根据专业特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了系统设计。

2.1构建高质量病例

病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题组针对夜大学生掌握集中欠佳的内容,如混合性脑神经、脊髓和脑干的内部结构、下丘脑与端脑内部结构等,对应的挑选了来源于医院的真实病例,进行编排与构建,如周围性面瘫、脊髓外伤、动眼神经交叉瘫、垂体腺瘤与内囊出血等。真实病例常较复杂,初学者分析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对病例进行再构建,把教学重点和难点与临床学科知识相结合,体现出设计思路及预期教学目标。病例构建的原则:

1)主题鲜明,即一个病例围绕一个主题,且能覆盖该主题的大部分知识点;

2)客观、真实和准确;

3)难易适中,具有一定的深广度;

4)具有启迪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组将30名学生分为4~5人的小组,各组分一个不同的病例。

2.2设计问题

教师在布置病例后不主动提问,而是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仔细查找病例中隐藏的问题,制作能体现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考过程的课件,在课堂中讲解并讨论。但这不是说教师处于完全旁观的角色,而是说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在构建病例时就体现出。设计问题,要结合理论课程的逻辑主线,由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渐深入,把问题藏在病例里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中。问题内容既要明确教学目标,体现神经解剖学的基础作用,又要广泛联系临床各学科,具备实用性。这需要教师对病例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在脊髓外伤病例中,主要目的是考察脊髓内部的传导束,但可加问手术入路。这样既能促进学生掌握椎骨与脊髓的对应关系,巩固理论知识,又能让他们提前接触临床,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2.3巧妙引导

夜大专升本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解剖学知识,但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病例,应紧扣教学难点和重点,而不能像传统“讲授教学”一样面面俱到。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仅作为主持人,引导学生不偏离主题思考及讨论,点评学生发言,适当的归纳和总结,把握课堂节奏。教师对病例中涉及的关键问题才作补充讲解,但每次讲解时间不宜过长,不能过多干涉学生的讨论。例如讨论周围性面瘫病例时,面神经损伤的位置不同,如在内耳道、面神经管和腮腺等处,其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和处理方式也不同。教师对其损伤的位置巧妙加以引导,就能深挖病例价值,扩展学生视野。

2.4充分讨论

课堂上由各组派出学生代表讲解他们自己制作的课件,充分展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夜大学生虽已有一定的临床知识,对病例分析较为全面,但也会出现较多的分歧。此时,教师宜鼓励其他组成员积极提问,让主讲人及其同组成员作答。学生经过充分的讨论,分析分歧出现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既巩固了神经解剖学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临床专业素质。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从“授之于鱼”转变为“授之于渔”,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这点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2.5课后巩固

在课堂分析讨论后,每个病例会挖掘出大量的知识点,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多个学科。教师对此进行概要分析和总结,课后要求每位学生选取1~2个侧重点,撰写科研小论文,进行知识点扩充。值得注意的是,不宜过多加重学生负担,字数以1000~2000字为佳。学生通过检索和查阅资料,请教相关专业人士,一方面巩固了课中所学,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锻炼了获取信息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培养了科研思维。

3开展CBL教学的体会

第2篇

关键词:护理 关怀能力

“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随着“全国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护理教育者如何加强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如何能培养出具有关怀理念、关怀能力、关怀行为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今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相关概念

最早提出文化关怀理论的学者Leininger认为,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护理关怀是一种有治疗作用的专业性关怀。护理中的关怀概念比较抽象,张秀伟使用概念分析法得出护理人文关怀的本质是一种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体现在专业性帮助行为当中。关怀能力是指一个人与他人交往时所呈现出来的关怀他人的能力,或者指一个人表达关怀倾向、与人建立关怀关系的能力。护理关怀能力是指护士将内在的人文素养外化为服务病人行动的能力突出。

二、国内外关怀课程设置现状

1.国外关怀课程设置

自美国护理学院协会对护理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中提出了关怀及其相关的关怀价值观、关怀态度、关怀行为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国外很多护理院校相继加强了人文关怀的课程设置比例,逐渐将关怀课程提升为必修课。例如:

美国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的关怀课程是由Kathleen Sitzman 博士设置的,她以Watson人类照护理论为课程设置基础。课程中包括10个关怀的过程,通过这个该课程培养护生的关怀理念;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系同时注重护生人文修养的培养;建立并维持真正的关怀关系;善于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把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临床工作中,从患者和家属的角度去理解关怀的内在涵义,以开放的心态参与人类康复的活动。

科罗拉多关怀课程设置结合了最新研究的关怀康复模式和专业实践。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就是关怀,同时将人文学科、临床关怀学科、和一些公共课程科学融入其中,超越了原有的护理模式,使医疗保健朝关怀科学模式发展。

2.国内关怀课程设置

目前,培养护生的关怀能力也引起了国内许多护理专家的关注。近期就有关于开设《关怀与照护》课程后对于护生关怀能力影响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设课程后护生的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现在国内很多护理院校都设置了以人文关怀理论为基础的课程。例如:

华中科技大学主要以Jean Watson教授的人文关怀理论为基础而展开的课程设置,在授课时主要对理论的概念、发展过程、假设、要素和应用进行介绍。同时实行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完成理论与实践后,指导学生进行关怀的研究,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培养关怀能力的策略。山东滨州医学院护理系以Jean Watson教授的人文关怀理论为概念框架,10个关怀因素作为理论框架而展开的关怀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包括概念、涵义的介绍和参加实践活动。最后,采用护理关怀行为质量评价表和学生满意度调查表对关怀课程进行评价。

三、培养途径

1.建立关怀氛围

研究结果显示在学校营造关怀氛围,使护生置身其中,能够体验关怀,了解并理解关怀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护生关怀能力的提高。关怀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设置以关怀为核心的课程,还需要营造一种关怀型的校园文化。学院应该把关怀与感恩作为护生道德品质的核心。形成相互关爱、尊重、感恩的校风,构建成一种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怀型的校园文化里,培养具有关怀能力的关怀型人才。

培养“关怀型教师”突出强调教师应该具有关怀的品质。关怀是具有相互关联性的,只有教师起到一个好的关怀榜样作用,才能创建出一种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

2.感受关怀

诺丁斯在论述道德教育时强调一种通过“体验”学习的方式。通过角扮演病人的学习方法可以感受关怀;而观看关怀相关的影片、文献等也可以加深对关怀的理解;在体验被人照顾、关爱的感受中可以体验到关怀的内涵。无论通过何种途径感受关怀,都能体会到道德的学习因子,以此作为关怀实践的动力,增强护生的实际关怀能力。

3.实践关怀

实践是体验的源泉也是理解关爱知识,内化关爱观念的条件,各种实践关爱的行为都可以有效地构建关爱品质,提高关爱能力。通过课余时间多参加老人院、社会福利活动等来增加实践关怀的场所和机会。研究显示多参加社会活动有助于护生在实践中理解护理关怀的内涵,提升护生对关怀行为的认知水平。

四、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培养护生的关怀能力

1.CBL教学法

病案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发展而来。C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创新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好地解决目前临床护理教学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理论操作均采用模拟病案的方式,在训练中提出沟通的目的和标准,在考试中增设交流技巧分值。对在专科护理、健康评估中,心理上易存在的问题和想法,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帮助和疏导,这样能更有效地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2.TBL教学法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方法(team-based learning, TBL),它强调以团队为基本单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提倡讨论式学习和互学互教的拓展性学习,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3.情境模拟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指师生共同创设情景,借护患情感交流和联想巧妙地将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护理方法之间的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教与学相结合,缩小师生间的距离,以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制定好活动方案后,教学前先让护生与患者充分交流,了解情况,从患者角度去寻找患者的感觉,体验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关怀需求等。然后相互交换扮演护士和患者。通过此学习法的学习使护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从患者的眼神、表情、言语、体态中轻易读懂他们的关怀要求。据相关研究指出通过亲身的体验帮助护生将理论真正转换为自觉的关怀行为,为患者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关怀护理服务。

4.学导式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是从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索能力入手,以全面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并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把一个对象作为一个学习的单元,每一个单元的学习围绕相关的论文或研究进行。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学生每人制订一个关怀计划,把关怀作为护理计划的一部分。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每名护生向其他人介绍自己的专业关怀计划程序和结果。通过学习能从患者和家庭的内在意义中理解护理工作的真正意义;创造并维持一个完整、舒适、和睦的康复环境;用有意的关怀意识管理人类关怀的重要内容,在关怀的各个方面将心理、身体、精神结合起来;以开放的态度参与有关人类康复的活动。

5.反馈日记法

反馈日记要求学生描述临床情景、护理关怀行为和运用护理理论分析相关情景和行为。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或他人的关怀体验,然后让同学分享关怀案例,加深对关怀的理解。定期书写反馈日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护生对关怀行为认知和对患者的关怀体会,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日记进行点评和意见反馈,培养护生独立思考和评判性能力形成。

五、关怀能力的评价

目前,用于护理关怀能力测量的工具很多,大多数都应用于临床关怀能力的测量,例如关怀评估问卷(Caring Assessment Tool Report Evaluation-Q-sort, CARE-Q)、关怀行为评估表(Caring Behaviors Assessment Tool, CBAT)等。关怀维度问卷(Caring Dimensions Inventory,CDI)主要用于测量护士对于关怀的理解情况。目前CDI主要用于测量护生不同阶段对于关怀概念的理解,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国籍护士对于关怀的理解,从而挖掘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关怀的不同涵义。2001年,Watson Roger等将关怀维度问卷与护理维度问卷(Nursing Dimensions Inventory,NDI)相结合,编制了CDI-35,用于测量不同时间对于护理关怀的理解。研究显示中文版的实习护生护理关怀行为量表也能帮助护理教育者明确护生关怀行为知识缺乏的原因,从而制定出适合护生的教学策略。

六、小结

目前国内外护理学者都关注于对护生关怀能力的培养,加大了人文课程的设置比例,建议将关怀课程设置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护生关怀能力的培养,需要营造一个关怀的氛围同时注意与实践的结合。应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与途径,加深对关怀概念的理解,提高关怀的能力,将掌握的知识充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Leininger M.Care the essence of nursing and health[M].NJ:Charles B Slack,1984.12.

[2]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的概念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0):71-73.

第3篇

关键词:PBL教学;LBL教学;护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053—03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医学院校探索和研究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模式LBL (Lecture-Based learning)相比,是一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该方法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MC Marster 大学创立, 是以问题为基础、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方法,该方法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行欧美许多医学院校[1-3]。近年来,在我国各大医学院校纷纷采取措施推广并应用,此种教育模式将成为国内教育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和推广应用的研究热点[4]。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广泛使用,是高层次的医学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工具,也是保证医疗、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医学院校各专业的必修课。PBL与LPL教学法有明显区别,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来看,效果各有不同,为比较PBL教学与LBL教学在《医学统计学》中的教学效果,我们进行本次研究,以探索一条适合本专业学生的《医学统计学》中的PBL教学之路。

目的:探索PBL教学与LBL教学在《医学统计学》中的教学效果。

方法:以本科护理专业所有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纯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个班级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班级PBL方式授课(45人) ,对照班级采用传统的LBL授课(48 人)。

结果:PBL教学实验班级与LBL教学对照班级理论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在评价问卷调查中,在“能否提高自学能力”,实验班级显著高于对照班级(x2=17.170 P=0.000),而在“是否希望继续采用该种教学方法”时,实验班级采取肯定态度的明显低于对照班级( x2=9.589 P=0.002),在教学方法是否满意、能否提高学习效率、掌握重难点两个班级均无差异。

结论:PBL教学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学生对该方法认可度不高。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2010 级本科护理专业所有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纯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个班级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班级采取PBL方式授课(45人) ,对照班级采用传统的LBL授课(48 人) ,两个班级由同一老师授课,教学内容、考试内容、调查问卷完全相同,共发出93份问卷和考题,收回93份问卷和考题,回收率100%。

(二)方法

1.两种教学方法采用的教材均为马斌荣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5版《医学统计学》,以第十二章统计表与统计图作为比较内容,实验课时占该门课时的10%。对照班级教师不特别强调学生预习,实验班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案例,有数个学习问题和有关的参考文献,并于上课前一周给学生发放。实验班级根据案例进行自学、讨论和总结三个阶段。讨论时分成3组,每讨论组有一名老师负责小组的讨论,参与小组讨论的老师只负责组织和引导,最后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由同一授课老师进行总结。

2. 评价方法

理论结束后进行考核和满意度调查,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均采用统一的试卷考核成绩和满意度问卷调查。考题满分为100分,满意度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满意度等,每个问题只设定肯定及否定,然后统计肯定与否定的人数。

3.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三、讨论

PBL教学模式虽然在国外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我国仍然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LBL教学模式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该教学模式亦存在不足之处。

1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外也存在不少疑惑,人们对其不甚了解[5];

2PBL教学模式是学生通过问题而去寻求答案,由于我国从小学、中学均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自学能力,另外,通过问题去寻求答案,有可能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而缺乏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学习[6]。

国内的有关PBL教学研究显示,尽管PBL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但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LBL教学方式,所以对新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适应,部分学生表示有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信心不足、不善交流和自学能力不强[7]。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采用PBL教学法和传统LBL教学法,在理论成绩上无差异,与唐玉红等“PBL和L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检验实验课中的应用”中实验成绩LBL组和PBL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基本一致[8]。实验组91.11%的同学认为PBL教学法能提高自学能力,但是近一半的同学不希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的同学均认为自己组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掌握重难点”以及满意自己组的教学方法,我们认为可能跟国内目前进行的教学方式、资源不够、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学生对老师过度依赖等有关,因此,学生不太适应PBL教学模式。

另外,我们认为《医学统计学》本身的特点也是造成本次结果的原因之一,《医学统计学》学习需要较为厚实的数学基础,护理专业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科的学生,因此,不具备厚实的数学基础,学习起来有些吃力。尽管有方案、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没有相当的基础难以搞清楚答案,因此,虽然PBL教学促使学生提前预习,查阅资料,但效果并不理想,完全脱离传统的学习方式而全部采用PBL教学模式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目前PBL教学在国内医学院校中,除少数高校外,大都处于探索阶段,尽管该教学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和学习兴趣,尤其是在提高学生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能够促进师生的和谐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9]。但是,PBL教学法需要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多的教师人数,而目前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不足, 给PBL 教学法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困难。另外,PBL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理科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够,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够,PBL教学未必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医学统计学》不同于其他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需要数学基础,从研究结果来看,如果单纯采用PBL教学不一定有明显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探研究,以探索出一条合适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Chan LC Factor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problem-based learing in a hybrid medical curriculum [J]. Kaohsiung J Med Sci, 2009, 25(5): 254-257.

[2] PapinCZak T, Tunny T, Young L, conducting the symphony: a qualitative study of facilitation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tutorials[J]. Med duc, 2009, 43 (4): 377-383.

[3] Schmidt HG, Cohen -schotanus J, Arends LR, Impact of problem-Based, active laring on graduation rates for 10 generations of Dutch medicial students[J]. Med Educ, 2009, 43 (3): 211-218.

[4] 侯振江,王娇,祁秀玲. PBL 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应用中的现状分析[J]. 医学信息, 2010,23(01).

[5] Yv Bo, Wang Ya-jie, Li Yang, et 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BL process in present stage of medical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J]. Researches in Medical Education, 2009, 8 (1) : 61-63 ( In Chinese)

[6]王建荣,郑天丽.CBL+ PBL教学方法在儿科液体疗法中的初步应用及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

[7] 侯跃芳, 陈戈, 崔雷.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困难的调查研究[J]. 医学教育, 2005, 2 (02).

第4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护理教师;临床进修

职业院校是我国应用型护理人才的主要输送阵地,而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职业院校护理教师只有定期进行临床实践,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的联系,更新、优化临床新技能、新理论,才能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

一、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必要性

(一)满足临床发展需求

在诊疗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医学分科也在持续细化,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课题是在护理实践中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并让这些人才在专业领域充分发挥领头人作用。在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护理学也在持续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观点和新知识逐渐涌现。因此,护理专业教师应具备全新的发展理念,重视临床实践,满足临床护理发展的需求。

(二)技术更新需求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临床护理技术也在持续更新。大部分医院开展的吸氧疗法使床边供氧朝着中心供氧转变,大部分操作用物朝着一次性操作材料转变,如一次性腰穿包、导尿包等,这些操作用物简化了传统的操作程序,有效节约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学校实训中心还没有这些操作用物,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都是使用传统操作方法教学,导致教学跟不上临床的实际发展。护理专业教师应通过实践,掌握临床新技术的使用情况,以便于在授课过程中更好地教授学生,避免教学和临床脱节。

(三)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文明社会的构建对护士的职业要求越来越严格,因为医护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或者失误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护理教师通过临床实习,能够更好地了解护士所需的职业素养,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使学生严格根据临床要求进行操作,培养出合格的临床护理人才。

二、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现状

(一)专任教师的临床实践方式

我国各地区的护理教育发展水平不均匀,不同学校护理教师的授课任务、工作经历和师生比例各有不同,参与临床实践方式也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大部分院校的护理教师会通过国家级培训或者省级培训机会,脱产一年,到临床实践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实践时间比较长,系统性比较强。还有部分院校的护理教师会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短期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比较灵活,不会影响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但是不太贴合实际,大部分护理教师希望能够在假期休息。另外,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护理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临床学习,这种方式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资料,相互沟通交流、探讨分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在保证正常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教师临床实践内容

第一,参与临床护理。大部分护理专业教师在临床实践中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不同院校的护理系根据不同的专业与医疗实践年限提出针对性的需求,包括参与护理工作、掌握工作环境特点、熟悉护理工作常规等。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专业教师要02ZHISHICHUANG76论文展台掌握健康教育、护理程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收集典型的临床病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能力。第二,参与医疗实践和临床学习。在临床实践中,护理教师要积极参与医生查房、业务学习、病案讨论,提高护理教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认知。此外,护理教师通过医疗实践,对护理发展与临床医疗有了全面、深刻的认知,拓展了知识领域,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开展PBL教学、CBL教学等,教授给学生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护理专业人才,满足时展的需求。第三,在临床护理中渗透人文科学。在临床实践中,护理教师要重视对护理心理、法规、利益、伦理等实践,还要参与常规管理工作,这种护理教育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能够保证护理的安全性。同时,护理教师通过全方位地参加临床护理工作,可以反省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中的偏差,以科学的依据开展护理教学。

三、护理教师临床进修的建议

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进行临床进修,对实现“双师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部分职业学校在护理专业教师临床实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策划,存在部分问题。如医院实习方式和内容比较单一,无法使护理教师深入了解临床实习的精髓,从而无法有效衔接护理岗位任务和人才培养任务,影响了护理专业教师参与临床进修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临床实习的效率,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考察参观

护理教师应该参观医院运营与机构设置的情况,掌握主要岗位职责与临床操作流程,考察医院人才的继续教育模式,方便合理开设课程。护理教师还应学习医院对复杂群体的管理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这些经验。

(二)联合协作

顶岗实习护理教师要积极参与临床课程设计和科研开发,利用联合协作分析临床岗位的实际需求,并从实际需求出发,提出未来医学职业学校发展的方向,使毕业生能够尽快上岗,满足临床需求。

(三)接受专业培训

职业院校应邀请医院主要岗位负责人和临床骨干讲解医院组织结构、操作流程、岗位设置等,提高院校管理的有效性。另外,职业院校还应邀请临床和护理专家开展系统、专业的医学知识培训、临床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培训,分享成功经验和观点,以供护理教师参考。

(四)创建专职教师管理制度

大部分护理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担任班主任等岗位,他们只能利用假期在医院参加临床实践。另外,职业院校缺少对护理教师临床实践效果和质量的量化考核,部分教师只是为了晋升而参与临床实践,这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意义不大。因此,职业院校要重视这些问题,创建完善的临床实践监督管理制度和补助赞助制度,调动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积极性。

(五)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护理教师应结合临床实践的经验反思教学,深刻认知课堂教学和临床实际的差距,还要定期开展临床实践,完善知识体系,掌握新技能、新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临床需求和实际需求。

(六)完善相应制度

要想提高实践效率,职业学校要完善相应的制度。第一,培训制度。教师在进入临床前要经过培训,熟悉实践内容。第二,带教制度。护理教师临床都是护士带教,而不是医生带教,无法满足实践教师的需求。临床医疗诊断和相关知识是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比较薄弱的地方,最好是由医生带教,护理教师参与医生查房、业务、门诊等。第三,评价制度。职业院校应明确对教师实践考核评价的制度和方法,对考核进行量化。

(七)观摩各种护理操作

在临床进修过程中,护理教师完成床位医师工作后,还要跟随床位护士观察临床专科操作。如在妇科病房进修时,护理教师要掌握妇科护理的常规操作,包括测量血压、血糖、输液、静脉输血等,还要掌握颈静脉置管、PICC置管的使用和护理方法。此外,护理教师要学会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记录护理病案,掌握各种风险评估方法,如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自理能力评估、坠床跌倒评估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估等,而观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出院健康教育、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宣教和新患者入院宣教等。学习这些内容,能够提高护理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四、护理教师临床进修实践的体会

笔者把临床实践和自己教学工作实际相结合,能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重视理论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与知识使用能力。教师只有练就过硬的操作技术,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利用临床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医院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教学过程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是非常有利的,也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通过临床实践,可以全面了解医院护理人才的实际需求,以此改革课堂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和法律意识。笔者认为,教师不是每年都有机会参与临床实践的,所以在医院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前瞻性,避免学习落后的临床知识。另外,教师要选择临床护理比较先进的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和养老院等,开阔自己的眼界,使今后的科研、教学更加顺畅。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经验、年资、学科的教师面对的临床要求也不同,如经验少、年资浅的教师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临床护理流程、基础护理操作、临床知识、护理教育等;年资长、经验丰富的教师要重视护理科研、专科护理、医疗业务学习、临床操作实践等。临床实践机会难得,不同学科、年资的教师也难得长时间协作学习,所以这些教师可以在实践开始时组成科研小组,带着自己的课题参与临床实践,这不仅能够在临床实践中验证科研成果,还能够帮扶年轻教师。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得到了一些启示。第一,学生做事情比较机械化,带教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思考为什么这样做,缺乏对学习、工作的信心和热情。为此,教师要给学生灌输主动学习求知的理念,不能等到出现问题再解决。第二,学生缺乏对患者的关爱,局限于机械式的操作,缺少人文关怀,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渗透人文素养。

五、结语

职业学校护理教师不仅是理论的教授者,还是临床实践的指导者,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护理专职教师应定期参加临床实践,缩短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差距,提高自身素养,改革护理职业教育,促进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锦云,刘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大陆桥视野,2020(11).

[2]丛日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室实践与反思[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6).

[3]李家福,李文龙.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3).

[4]李鸿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德行重要性浅析[J].文存阅刊,2019(6).

[5]王善讨.从情况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以衢州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2).

[6]贾俊红,刘迎,马冬梅.浅谈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

第5篇

关键词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 实验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the Medical Examination Undergraduate Clinical

Biochemist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XING Shaoji, ZHANG Lifa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Test, School of Medical Technology,

Baotou Medical College,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60)

Abstract Clinical biochemistry tests is a compulsory main course of medical colleges medical test students, its strong practicality,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n which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practice, through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staff, improve teachers' clinical competence; changing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teaching experiments to explore, for the training to adapt to society demand for high-quality, high-quality medical examiner services.

Key words clinical biochemistry tests;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实验诊断学的重要内容,是由化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等学科交叉渗透逐渐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其病理过程中的特异性生物化学标志物或体内特定成分的改变。①本学科实践性强,实验课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着重对包头医学院医学检验本科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为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检验人员服务。现报告如下。

1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实施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

多年来,我们教研室在实验课教学中主要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体,以主题为导向”的课堂授课形式,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再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去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内容和指导,很少有时间去主动思考。同时,师生的互动较少,课堂气氛也较为沉闷,学生思维受到压抑,因而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针对以上不良现状,近两年来我们医学技术学院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研室的授课老师通过出去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成熟经验,利用实验课学生人数有限的有利条件,教学中主要采取“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和以案例式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②如在实验课中实时引入临床真实案例及实验报告单,将学生分成由4~6人组成的若干实验小组,由授课教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利用所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相关知识进行探究性讨论式的学习,极大地增强了医学检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师生感情,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上,我教研室传统多为实验教材的固定项目,以验证性试验为主,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因此,长期滞后于前沿知识与技术,难以培养学生综合性的专业实验技能和开拓创新的意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两年来,我教研室逐渐较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立了涵盖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能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内容体系。例如,在学生做完肾功能、肝功能相关实验后,让他们综合应用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及内科学等课程知识内容设计临床蛋白尿查因的实验室检测,自选实验项目、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全程的影响因素等,再教师指导下确定实验实施方案及实验步骤,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的准备、操作、收集整理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及影响因素,最后撰写实验小论文。在以上整个实验过程中,授课老师只起一个辅助指导的作用,而学生才是主体,这样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

美国临床化学协会提议,现代医学检验人才应必须具备: 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及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技能等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③因此,实验教学考核不能简单地以学生掌握教科书知识的程度来衡量医学检验学生的实际水平,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通过科学易行的考核方式来检验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思维能力,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近两年来,我教研室根据我校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思考改革实验教学的科学考核方法,编写完成了“临床生化检验实践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建立完善了与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实验考核内容与评价体系。体系中既包括考核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如半生化分析仪的操作、血气分析仪的使用等,也将学生在综合性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中的客观表现按适当比例计入了学生实验课程的总成绩。同时,教研室通过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也提高了专业授课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临床能力

我国医学检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多方面、多层次适应社会的医学检验的应用型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来进行培养才行,因而提高教师的素质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尤其对于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来说尤为重要。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教研室全体教师也深深明白: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课教师,既要具有非常全面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必须具备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因此,为了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教研室人员利用课余时间轮流到附属医院检验科进行学习交流,不断增加我们的临床实践经验,有助于我们把临床上最前沿的信息带到课堂上,提高学生的临床对话能力,为他们进入临床生产实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4 转变教育理念,强化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

医学检验是一项要求严格的科学实验工作,是为临床医师诊治患者疾病提供资料和数据的。因此,医院检验科做出的实验结果必须是准确、客观、可靠的。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适时以多媒体的形式播放一些相关案例资料,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由于我们医务人员的疏忽大意和不负责任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的损失与痛苦,加强其对生命责任意识的更深认识与理解,有助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意识到:为了减少或避免由于检验结果造成的误诊,就要认真学习基本的检验操作技能,掌握临床实验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与方法,加强自身业务素质,使自己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检验工作者。

注释

① 府伟灵,徐克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