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8 06:11: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习教学工作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他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大学生班主任实习个人工作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班主任实习工作报告1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班主任工作。
在语文科任__老师和班主任__老师的耐心指导及帮助下,我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实习任务。
现对我在实习期间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在__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上了4节课,其中两节是新授课,两节是复习课。
在教学实习中,我能认真备课,所设计的教案详细规范。
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批改作业仔细认真,还经常请吴老师指出缺点和不足,不断地提升自己。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上一节课容易,但要想上一节精彩的课很难!所以每次上课前,我都准备好详细教案交给吴老师修改,争取上好每一节课。
在实习时间里,我听取指导教师的语文课,写听课记录。
在听课过程中,我深感,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语言是这种艺术的传达方式。
听课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过程。
在了解教学流程的同时,也应注意教学方式和组织教学能力的积累。
实习期间我共完成了4个新课时的教案和课堂教学,得到指导教师、带队老师和实习小组的意见和建议。
平时,协助教师批改作业,对同学进行个别答疑。
了解教师的工作安排并参与集体备课。
熟悉了教学流程的之后,在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开始进行备课。
备课不是简单地看教材,而是认真地梳理教材的内容和想方设法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单是这个重新复述的过程就已经很考验我们的能力。
以前作为学生听课,目的是学习知识;现在作为教师上课,是为了学生学习。
目的不一样,我们的注意点就不一样。
由于缺乏经验,我对教材的处理、对讲授内容的把握做得并不到位。
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课堂出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不够突出”等问题。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上课的节奏较快,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初一(2)班来说有点难接受。
另外,我没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某些知识点上讲解不够详细透彻,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理解困难。
针对出现的问题,__老师会细心讲解哪些是重点,怎样突破难点,怎样自然过渡,并提议要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多研究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并且面对面地指出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
经过吴老师不断指导和我自己的反复揣摩,现在的我已经基本能够驾驭课堂了。
我想作为一名师范生,要真正走向了工作岗位,还需要自己以后不断地努力实践,追求进步。
虽然我还有很多做的不是很好的地方,但这次实习真的让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劳,也深刻理解了教学相长的内涵。
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等都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是改作业的情况,批改作业,纠正学生的错误,弥补其中的不足,是非常重要的。
在批改之后,我都会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写上激励的评语,并且强调改正缺点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加以勉励开导。
我的指导思想是不断给学生纠正错误、完善缺点的机会,身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用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爱护每一个学生。
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认真开展教学工作,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我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
在实习期间,除了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我在实习小组里也尽力尽责,与队友团结合作完成该完成的任务;一起探讨调研课题,一起研究调查问卷;与队友相互帮忙,相互听课,互相借鉴经验,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这一方面巩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给我的实习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我从不同的队友身上学到了很多,如不同的教学风格,班主任工作技巧等等。
这次实习体验使我受益颇多,也对自己做了一场绝好的检验。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基础知识要扎实,知识面要宽广,平时要做有心人,多多细心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事情,并将他们灵活的运用渗透于教学之中。
其实,学生也是我的老师,我们一起成长成熟。
虽说我们的实习已近尾声,但我对教学的追求和努力将一如既往,我对学生的关爱也将永不消减,作为准老师的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努力、不断成长,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回顾过去两多月的实习工作,心中充满感激。
我要感谢我的学生,是你们让我感受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的快乐和对自己逐步建立的自信,是你们让我找到作为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支撑点——基于实践的学习与反思,是你们给予了我很多关于教育、关于人生、关于学习、关于生活的思考的火花。
我要感谢学校的老师们,是你们兢兢业业的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了我榜样的力量,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工作的重要与伟大。
实习尽管辛苦忙碌,但却是对我人生的一大有益的尝试和磨练。
班主任实习工作报告2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面临了如此大的压力,从自己知道自己的实习工作是一年级的班主任的时候,我也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大了一圈,但是我也还是认真的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尽管工作的过程是非常的辛苦和艰难的,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自己的实习工作也结束了,通过这次的实习也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对自己的未来的工作也奠定了很好的信心。
一年级的学生也是刚进入到校园,面对如此规矩的学习和生活,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适应,所以我倍感压力,当自己的知道实习的工作是需要面对一年级的学生的时候,我也感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张感扑面而来,我知道自己成为他们的班主任的时候,自己的责任是非常的重大的,尽管自己刚参加工作,但是我依旧是他们的启蒙老师,所以在工作的时候也要非常的注意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保证自己在他们面前的行为都是正确的,我也不会出现任何工作上的错误。
在自己成为实习班主任的这段时间里,我也跟着一年级的学生一起共同的成长,尽可能的去了解他们的内心和想法,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很注意他们思想和身体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我也会监督他们养成自己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的一些好习惯,对自己一些不好的习惯也会及时的去帮助他们进行改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刚进入校园也会养成很多的习惯,而一个好的习惯和坏习惯往往就是在一念之间,所以我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也要去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监督他们的习惯的养成。不仅仅完成了自己的教学工作,也让自己的学生更好的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对我也产生了足够的信任和依赖。
短暂的实习工作也已经结束了,但是自己的教学生涯还刚刚开始,我也会坚守在自己的每一个工作岗位,尽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也会肩负起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把学生的成长看成是自己最重要的、首要的任务,我也会肩负起学校和学生家长对我的期待,学生对我的信任,稳扎稳打的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未来不久之后,成为一名优秀、出色、合格的人民教师,用自己的努力去教育好我们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
实习工作的结束也代表了自己正式的工作的开启,我也会谨记所有人的教诲,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验牢记于心,去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份工作。
班主任实习工作报告3本学年我担任了0403班的见习班主任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在这一年学习和实践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那里面包括我的指导老师田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忙.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班主任工作的烦琐,细碎,当然更主要的是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帮忙这个班级构成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是一门学问,这需要班主任老师具有相当大的耐心,细心和爱心.个性是对于我们校园的学生,讲究特色,因人施教更为重要.但大致说来,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务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点做好德育工作.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校园固然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但一个人是否成人更为重要.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几个大人宠爱一个孩子的现实,德育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点.班会课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反复讲做人的道理,为加深学生的印象,还用讲故事,演节目的形式把道理形象化.平时更是要利用一切机会渗透德育教育.
二,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安全是保证教学工作稳步进行的前提.为保证学生的安全,时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除利用班会课,队日课进行讲解,学习外,还采取了许多安全措施:每一天到校后都要对教室进行检查,提前排除安全隐患,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必须的约束,针对上下楼梯易出现事故这一状况,禁止追逐打闹,教育学生上,放学路上注意交通安全,时刻注意学生的言行,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管理,促进学习.学生以学为主,学生只有学好知识,长大才能报效祖国,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有了良好的纪律,才能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因此要在开学之初,就要狠抓班风班纪,对违纪学生给予严肃的批评.每周利用必须的时间,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奖惩制度.
四,搞好卫生,关心学生健康.优美的环境使人情绪舒畅.搞好班级卫生,能够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小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还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少生疾病.
此外,还注重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努力转化后进生,多次与家长沟通,做到真正了解学生,上班从不迟到,早退,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以上几点是我这段时间以来担任这个工作的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学习的经验总结,当然更期望以后能有机会把这些心得体会和经验运用到以后的实践当中去.
班主任实习工作报告4为扎实做好我校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各类活动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力争本学年教育教学质量有大的突破。但这段时间的见习工作,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有信心,为此,详细规划了见习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班级状况分析
5班是高一年级的重点班,共有学生59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8人。
思想道德状况:本班总体还是不错的,班风用心健康,学生团结向上,大部分同学已具备了较佳的思想品德,能做到尊敬老师,对待老师讲礼貌,遇到问题愿意跟老师沟通,虚心地向老师学习。同学之间互帮互爱,相处融洽,但由于学生入校时间不长,同学之间不够熟悉,从而凝聚力不强。这是以后班主任工作要注意处理协调好的问题。
学习状况:我们班是重点班,学生比较自觉,作业能认真完成,有必须的互相竞争意识,据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反映,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的胆子较大,敢于发言、质疑。在用心健康班风下,学生勤奋好学,并且愿意互相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学生自控力较差,学习效率较低。学生刚进入高中,在学习竞争下,感觉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方法不得当,一旦受到考试成绩的打击,很容易变成自馁。因此,我班本学期学习工作的重点就应是引导学生找到适宜的学习方法,逐渐适应高中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不致因为一时的挫折而丧失斗志。
班级纪律状况:班级纪律整体较好,学生时间观念强,一般都比学校要求的时间早到几分钟,只有少数迟到现象。能够保证课堂安静有序,按质按量地完成课室和公共卫生的打扫。
班干部工作状况:大部分班干部的用心性很高,工作主动,工作潜力较强,有职责心,能够团结同学,在做好自己分内事的同时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有问题能及时向班主任反映,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共同搞好班群众。
个性状况: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活泼的,但也有少数学生比较沉默,在座位安排上已经交错个性活泼与不活泼的学生,使学生不至于性格走向极端。
其他状况: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虽然是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但并没有受到“追赶潮”等不良习气的影响。
二、工作目标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泰日学校校规校级,继续引导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儿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有进取心、潜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构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逐步构成团结、活泼、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
1、抓好班级一日常规工作,处理好突发事件,确保班级每日都井然有序。
2、注重人文素养,落实每月一次的黑板报宣传工作,布置好班级环境。
3、贯彻落实我校的德育特色工作,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4、建立起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制度规范,培养学生的群众观念。
5、用心在班内推进“两纲”教育。
6、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7、切实抓好班级小干部队伍建设。
8、努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9、组织学生用心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10、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三、具体措施
1、抓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
抓好班级一日常规工作,组织好学生参加升旗和做操;确保每日的保洁工作,每周的卫生清洁工作到位;落实值日组长制度,职责到人;杜绝迟到、旷课现象,抓好自习课纪律,提高学习效率;组织好上学、放学。
2、落实好德育工作计划
贯彻落实我校的德育特色工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透过说教、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等多种方法,注重潜移默化,注重全方位教育,从而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工作,建立起贴合班级特色的班级制度规范;透过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群众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作为毕业班的职责教育目标,提出要成为一名合格毕业生的要求。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认真布置好班级环境,创设温馨教室;提高板报,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学习文化。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纪律,构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小组,建立互帮互学的学习机制。
4、加强班级小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小干部实际状况,建设小干部队伍,使中队委员、小队干部及各科课代表相互协作,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班级管理工作。
5、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促进学生养成礼貌的卫生习惯,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组织学生用心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促使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用心开展心理教育,透过观察、谈话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在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的同时,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增强他们的抗挫潜力和适应社会的潜力。关心学生,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上问题,成为学生的“好老师”、“好朋友”。透过家访、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
班主任实习工作报告5对于“班主任”这个概念,自己一直都是很模糊的。实习之前,已从师兄师姐口中了解到,班主任工作“最苦”,回想起以前教自己的班主任,他们的工作的确是繁重而且枯燥。因此,和大多数实习生一样——还没有去实习之前,就对班主任工作产生惧怕感。
在实习的六个星期中,我担任了高一463班的班主任,虽然其中充满忙碌与艰辛,但是,这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重新的认识,使我学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使我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得到了欢乐和欣慰。
下面,是我在实习期间担任班主任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做到繁而不乱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说明制定计划的重要性。
我在实习的第一天接手班主任工作,就马上意识到班主任工作繁重异常。因此,在开展班主任繁重的工作之前,我便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试想一下,面对一个庞大的班集体,如果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跟着感觉走,就会使工作显得被动,而且繁重的工作就会显得更凌乱,以至工作难以开展,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将来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因此,开展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先作好计划。只有制定了详尽的班主任工作计划,才能真正做到繁而不乱。
二、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班底
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了解班上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我作为一个实习班主任,刚开始对
学生的基本情况不了解,于是我利用见习的前三天,通过找原班主任了解情况,开班干部会议,找学生个别谈话,悉心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主体思想,学习现状,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和后进生。同时,还通过批改周记、作文,中下午有空找学生聊天,晚自习随堂自修或备课,深入班级,广泛接触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沟通。另外,我还到男生女生宿舍和他们沟通聊天。
通过以上方法,不到一个星期,我逐步了解了班内每一个学生,为做好班级辅助管理工作做好了准备。
三、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及综合素质趋于成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具有了自己一定的判断能力,也有了自己一定的看法。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校里,
在本次以“提高教学质量、狠抓学风建设”为主题的教学质量月活动中,实验实训中心根据学校对此次活动总体要求,结合实验实训中心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和规范教学过程为中心,加强管理,开展多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 、为使中心全体教师统一思想,中心统一组织学习了xx教高字( 20xx ) 8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师教学工作条例》等有关文件和规章制度。
2 、开展教学质量检查活动。在教学质量月活动中,中心对所开出的实验实训项目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教学过程组织、实验实训的考核等。检查方法实施教研室、中心两级检查做法,教研室以检查本教研室教师为主,中心则侧重在对教研室和各个实验实训环节的质量检查上。
3 、教学质量月活动中,中心组织了五个教研室的主任会议一次,学习了学校关于教研室工作的条例,布置了中心关于教研室主任的工作要求和考评办法 ,加强了教研室主任对岗位职责的认识。
4 、做好职业资格证书鉴定报名工作:为满足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规范、指导学生正确选择鉴定项目,鉴定中心分别在南山和东海两校区召开了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报告会两场,参加学生 400 多人,对学生正确选择参加鉴定的证书项目起到了应有的指导作用。共组织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证的 9 个鉴定项目、共计 722 人的鉴定报名工作;组织了“制图员”职业资格鉴定的两次组织工作会议和 1156 人的鉴定报名工作;数控中心组织了 459 人的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工艺员职业资格鉴定报名工作;电工电子中心组织了 260 名学生的高级维修电工鉴定的报名工作。
5 、开展“如何上好实验实训课的专题研究活动”,中心组织了听取了卢吉利老师的电工实验课、刘金海老师的 PLC 实训课、丁丽娟老师的数控实训课和王少平老师的金工实习课。主讲教师交流了如何上好实验实训课的经验,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6 、召开实验实训学生座谈会,邀请了机电工程学院、现代制造学院、和自动化学院三个学院的学生 60 多人参加了座谈,就电工电子实验实训、金工实习和数控实训以及证书考试等工作让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中心领导面对面地一一回答,对学生所提出的暂且不能解决的问题,会后中心领导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的办法。
在本次活动中,查找的主要问题有:
1 、数控中心数控实训过程中,设备少学生人数多,有的机床设备上人数多至 10 人以上,影响了数控实训教学质量,
2 、电工电子中心有的教学项目实验班级学生人数超过60 人以上,使实验教学难以组织,实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3 、实训指导书建设不够,实验教案不太规范。针对上述问题,中心提出解决办法如下:结合学院 20xx 年实验室建设的申报,进一步提出数控机床的需求计划 ,并开放数控机床实训室 ,增加学生的课外上机操人作时间;对于特殊的大班,采取一分为二的安排方法,保证分组人数的合理,进一步加强实训指导书和实验教案的建设,中心统一就实验教案的书写格式做出指导,提 高 老师做好实验备课和实验准备工作的自觉性。
xx年10月10日下午5:00在校团委会议室召开的各校区主要学生干部会议上,我作为三个校区校红十字会代表对我们组织9月份开展的各项工作向三位书记及其他指导老师作了汇报。下面,我对参加此次会议的几点感受做简单总结。
赖仿书记的三点忠告让我记忆犹新。
一、赖书记说:“干部一定要做好人,走出去让别人一看就感受到你是主要干部。”
我明白作为主要干部,首先,心底要有基本的礼貌性原则,尊重指导老师,和同事和睦相处。其次,还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无论再累,我们都要抬起头,挺起胸,以笑脸相迎他人,因为笑容才是我们组织向外界展示的最好名片。最后,懂得谦虚上进,积极向指导老师学习。善于学习,懂得学习的干部会寻找到最快最好的学习路径,而我们的指导老师当然是最亮的指路明灯。
二、赖书记说:“干部的执行力度要强。”
作为第一负责人,针对某一次活动,我只是把职责分配到各部门干部手中,而没有关注他们工作的进展,执行情况势必将阻碍活动的计划进程,降低工作效率。所以,加强干部的尽职尽责心理,增加对工作的热情是一个负责人必须关注的事情。另外,做事情一定要善始善终。好的开始,完美的收场才算我们为活动画上句号。
三、赖书记还说:“善于汇报、沟通、参谋”
一个好将军,他最希望的是他的士兵愿意跟他打仗。我们的指导老师就是我们的将军,我们要主动向将军回报我们的思想,善于和将军交流,让将军明白我们宁愿战死沙场,誓死不归的战斗状态。一个好的士兵要把自己当成将军来看,面对问题,困难之时,首先做的是提出想法,做出对策。然后向将军汇报,要学会做一个参谋,而不是将问题推给上级,等待上级的解决方案。
罗元老师作为我们红十字会的指导老师,他的忠告再次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个组织的主要负责人需要拥有和学习的能力是什么!
首先,我必须对自己明确定位,清楚各部门职能分工。
作为战场上的将军,一定要有方向,要让自己的士兵明白他们该去哪里,更要让士兵们明白自己是火头军还是先锋部队?在各尽其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互相合作,互相协助。
其次,我应该抓重点,抓典型,打造本组织特色品牌活动——无偿献血活动。
一个组织就相当于一个企业,企业要想在强大的竞争之林得以生存并壮大发展,打造特色品牌,以特色创造优势,吸纳人才,最终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
最后,我该学会怎样整合资源,做好自己的特色活动。
我校红十字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机构,开展活动均为公益性。然而简单小型的公益活动对于一般群众来说毫无吸引力,不足以感召他们参加活动。但是相对于大型活动,活动经费来源将是我们面对的更大的难题。要想拉回赞助,首先要让赞助我们的人觉得活动是有意义的,值得参加,并能对他们公司本身有正面宣传作用。所以,我不能盲目的组织大家开展活动,不能盲目跟随老干部遗留的思想。我的眼界更应该开阔到其他高校红十字会,了解他们是怎样开展活动,整合资源,将一次活动做到吸引外界人士的关注。
关于如何做好工作报告的方法,当时我感觉到措手不及,不能很有条理的向各位老师回报我们一月来的工作重点,以及没有表露出我们所开展活动的意义、目的、所取得的成效。会后请教了罗老师。原来工作汇报需要像记叙文一样有条理,有前因后果,突出工作重点、目的、意义、取得成效所在,语言不要累赘琐碎。经老师指点,我又学会了一点。
以上都是我参加会议之后内心真切的感受,在此,再一次向团委各位老师致以崇敬和感谢!
项目部学习领导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体会
文秘实习工作总结精选
支教工作总结:享受支教的幸福
2016年工作总结感想体会
顶岗实习生工作总结:收获篇
学年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置业、地产公司工程部项目管理工作总结
2015年秋季学期班务工作总结
全镇教育工作总结会议学习体会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工作总结与体会
大二实习工作总结与心得
优秀班主任工作总结体会
撰写工作总结的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到位。论文前期准备和开题阶段,电子阅览室资源有限,电脑设备无法跟上学生的需求。毕业论文中期实验阶段,实训室不但要承担普通年级课程教学实验,还要进行毕业论文的实验,实验室资源紧张,时间重合,实验设备高负荷运转。每次实验指导老师不可能全场指导,实验过程得不到监控,实验数据的科学、规范得不到保证。而且有的学生在毕业论文阶段,缺乏主动性,主动联系老师次数少,仅联系两三次,指导老师有的要指导十多人,学生不找老师,老师也不找学生,那么在这段时间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多,处于放任自由状态,无人顾问。到了快交论文时,匆匆忙忙找老师,东拼西凑,应付一下。轻过程,重结果的管理,毕业论文的质量得不到提高。
2缺乏监控机制
尽管在进行毕业论文工作开始前,制定了关于毕业论文的选题、选材、开题、撰写、格式要求、过程安排、答辩评分等通知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执行过程中,也就在形式上检查论文的格式是否规范,开题报告是否符合要求,表格填写是否完整,答辩程序是否完成。一些高职院还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缺少可行的,严格的论文指导、评审、答辩的硬性制度的约束。论文质量的好坏主要看结构是否合理、论点是否正确新颖、论据是否充分等,对于这些要求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很难进行统一,在进行质量监控体系中就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2]。毕业论文的考核功能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缺乏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
3提出建议
(1)选题联系就业岗位鼓励学生结合就业岗位(群)工作实际确立选题,并开展综合毕业实践工作。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宗旨是“就业为导向”,毕业论文围绕就业岗位(群)工作进行命题,确定训练内容和任务要求,进行真题真做,摆脱以前“围绕文献资料团团转,毕业论文纸上谈兵,假题假做、内容空洞”的现象[1]。以染整技术专业毕业论文为例,首先走访盐城及其周边地区印染企业的调研和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操作工、打样员、检验员、染整工艺员、生产主管、技术主管等岗位为适合高职教育培养层次的典型岗位。然后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出各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例如:操作工是染整生产工艺实施、打样员是仿色打样前半制品的检验、检验员是印染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染整工艺员是染整工艺的制定、生产主管是染整工序生产组织与管理、技术主管是染整工序生产技术管理。第三,召开生产一线已毕业的高职毕业生实践专家研讨会,要求各位毕业生从自身职业成长规律分析、罗列工作任务,再和我们专业老师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确立知识与能力目标。最后,结合企业招聘信息、校企交流、政府工作报告、地区发展规划等掌握具体情况设计毕业论文题目,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毕业论文为使毕业论文突出真实性和实践性,在必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实战性的项目任务式毕业论文模式[3]。由企业提供实际项目作为考核命题,参与指导学生,充分体现毕业论文的实践性。
(2)指导采用双导师指导学生
由于指导老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是实践经验有限,而且指导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个题目内容一开始就很熟悉,所以老师和学生之间还需有一个磨合期,在有限的毕业论文阶段,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我系染整技术专业从去年开始实行双导师指导学生,学生根据预就业岗位选择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各一位。学生在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在就业岗位上对专业知识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对于已经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经学校审核后,自行选择适合工作岗位的毕业论文课题,在实习岗位上选择一位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作为企业指导老师。由于学生选择的课题紧贴就业岗位,有的可能还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生的主动性,兴趣浓,具有操作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而且,企业指导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师傅,遇到问题,老师就在身边,天时地利人和,将毕业论文与实习有机结合[4]。这样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成了我要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再加上校内指导老师理论知识和格式的要求指导,毕业论文质量将会大幅度提高。
(3)加强过程管理
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答疑和指导,要求学生每周汇报小结,每天写论文工作日记。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应适当,对学生的指导时间每周应不少于4小时。对实验指导,指导老师也要发扬专业团队精神,共同指导,实行团队专任老师实验室轮流值日指导,实验设备使用事先预约,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实验时间,争取实验资源最大利用率。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课题方案设计思想和基本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
(4)考核重过程,完善质量监控
关键词:本管理;实训创新;模拟场景;情景教学
一、国内外成本管理实训教学现状
从国外研究应用情况来看。英国采用讲授、辅导、研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授课,以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美国大多采用案例教学增加教学实习课程的比重以此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掌握继续学习,终生学习的技能。加拿大采用实地训练课程开设,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毕业前获得有价值的工作经验。德国注重专业实习,以此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从国内研究情况来看。目前,无论是在教学计划还是实际教学工作中,成本管理教学都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但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培养应用型成本管理人才的目标相距甚远,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教学理念使成本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被忽视。课程教学计划中用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小,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实践能力差,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多年来,许多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马上胜任本职工作。如何加强成本管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关注的主题。(2)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成本管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成本管理教学一直沿用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先完成成本管理理论教学,然后用很短的时间让学生集中进行模拟实验,这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被人为地分成两块,由于在校学生在学习期间从未接触过实体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在理论学习中往往感觉成本管理理论很抽象,对成本管理理论知识不能深刻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而学生在最后进行模拟实验时也只是局限于假设企业的固定条件下进行,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从而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得不到有力的保证。(3)现实的成本管理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现实的成本管理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包括模拟实验和会计专业实习。其中,成本管理模拟实验被融于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之中,而且仅对生产费用分配和产品成本核算进行模拟实际操作。专业实习,因为接纳单位、学校、学生各方面的原因,有的学生不能落实实习单位,使专业实习不到位。即便落实了实习单位,因一些单位成本管理业务少,会计处理方法简单,实习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二、搭建实训平台进行情景教学的意义
(1)情景教学的含义。情境教学是一种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可安排学生到某一工业企业参观产品生产技术过程,也可组织学生观看根据产品生产技术过程、生产组织特点录制的录像片,对成本计算对象的经济内容予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显示与剖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企业产品生产实际,设计成本计算方法的技能。(2)情景教学的意义。情景教学模拟制造业现场,目的是使学生参与,教与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实际制造业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从而是教学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情景教学环境下,教学通过设计现实主题情景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或学习环境以诱发他们进行探索与解决问题。在有效教学与有意义学习的对立统一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建合作交流与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大平台,让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活动能真实落到实处。情景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把所学知识放在问题中,创设问题情景,使问题处在学生的学习心理最近发展区。这样,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能力的培养,升华成本管理实训教学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搭建实训平台进行成本管理实训创新实践
(一)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模型展示。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教学模型展示了该公司整个生产流程。作为成本会计教学,着重展示原材料名称及物料流向、车间名称、辅助生产车间名称,学生在模型前如同置身于工厂。
1、 部门设置。 (1)基本车间及工艺流程:冲压车间―连杆车间―制管车间―成品车间冲压车间―下料―冲―车―转总装车;制管车间―下料―车―酸洗―防锈―转总装车间;连杆车间―下料―车―镀前粗磨―镀前精磨―电镀―镀后精磨―总装车间;总装二车间―领料―组装―电泳―包装―入库;总装一车间―领料―组装―涂装车间;总装三车间―领料―组装―涂装车间;涂装车间―领料―外联―静电喷涂―包装―入库(成品减震器)。(2)辅助车间:机修车间(加工料架、挂具、修补)、动力车间(供水、电、汽)。(3)非生产部门:后勤管理、采购部、物流中心、销售部门、技术研发部门、质保部门(一线品质检验、测量、化检、外协检验、体系认证、售后服务)
2、公司成本核算相关制度。(1)本公司原材料核算采用计划价;(2)自制件采用实际价格;(3)月底按归属单位分摊材料成本差异;(4)辅助车间水、电、汽按各单位使用量进行分配;(5)机修的加工费按各单位加工工时进行分配;(6)成本费用核算设置: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分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下设三个明细核算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7)各车间之间半成品结转用逐步结转法;(8)各车间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是按约当产量法,完工产品入库按实际成本; (9)成本核算岗位分工及工作范围:成本岗位:分材料会计岗(2人),成本核算岗(2人),投入产出审核岗(1人)、产成品岗(1人);(10)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依据是:上年12月未实际成本价
3、所需相关数据资料。(1)冲压领料汇总;(2)工资、福利预提;(3)辅助车间发生资料,如:折旧、水电等
4、成本控制。(1)部门降低成本的方法及成效:各部门费用按预算执行,超额在工资中兑现。不同部门降成本方法及成效不一,简要举例如下:①采购部降价年目标是3%,去年实际完成降价3.5%,②研发部门新材料替代,此项工作审核中,数据不定③车间采用投入产出核算法,超定额耗用及超定额废品实行追索,在工资发放中兑现。(2)成本定期进行分析:月度分析,具体资料有投入产出工作报告,财务经营分析
(二)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模型教学的要求。一是每个小组在教师讲完具体要求后,独立开展实训,小组内成员可自由交流。各组员按要求完成自己任务。二是先完成的成员可帮助未完成的同学整理资料,未完成的同学应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三是各小组在模拟实训完成后,将实训成果交由教师初审,教师给出整改意见,并交小组讨论修改,定稿后再上交。四是以小组为单位将其学习过程和成本计算结果进行公开展示,在教师的带领下与其他小组实训结果进行对比并综合点评。五是学期末,要求每位学生根据小组综合实训结果,自己整理一份实训结果并上交指导教师,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综合实训内容,消除因成员间岗位差异而出现的技能差异。
(三)根据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模型进行成本会计岗位设计。综合模拟实训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设计为10人,成本会计6人,其中材料会计岗(2人),成本核算岗(2人),投入产出审核岗(1人)、产成品岗(1人);出纳1人对应现金、银行日记账;会计2人对应明细账、多栏账、总账;财务经理1人负责稽核原材料、工资、其他支出、制造费用、明细账、总账、报表的审核;财务总监1人负责车间成本核算、报表分析及成本报表说明。
(四)成本管理实训模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1)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工艺流程。(2)对各类费用进行归集与分配。各小组可自行选择费用分配方法。(3)辅助生产费用对外分配。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辅助生产车间的核算是比较复杂的,因各厂而异。可将辅助生产车间划分为机修车间、运输车间、动力车间。其中机修车间含供电、供水、供气,教师指导学生开设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多栏账,其中辅助生产成本多栏账包括原材料、人工费、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等二级科目。具体业务指导如下:其一,指导学生(会计)登记辅助生产多栏账。其二,准备交互分配法、顺序分配法的相关数据资料。其三,按组分别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其中第一、第二组采用交互分配法,第三、第四组采用顺序分配法。(4)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开设制造费用多栏账,并按车间核算。根据原料汇总表、工资汇总表、折旧汇总表、其他费用汇总表、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表,逐项登记各车间制造费用。因钢管、连杆均为半成品,故三大车间制造费用不要放在一起分配。制造费用的总额按三个基本车间的固定资产原值比例进行分配,减震器成本计算表,成本还原与否学生自定。(5)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
(五)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模型教学预期效果。从上述模型教学案例可看出,综合模拟实习场景教学直观,简明。会计岗位与会计任务分配合理,并按照"岗位会计任务会计技能模拟训练交流互动上交报告提高创新"的实训教学步骤,指导学生扮演好岗位角色、完成工作任务、增强专业技能,效果是明显的。其一,搭建实训平台是成本会计感性知识过渡到理性知识的桥梁,模型教学法优点是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其二,每组学生初步做完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模拟实训后,也许收获不大,但经过每组成员中各个会计岗位的人员对所负责的任务进行演说和交流后,学生的技能前后相比截然不同,他们所分享的成果是巨大的。这样做可以使得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先进方法,开拓自身的思维,树立合作创新意识。其三,学生通过模拟实训后,逐步明白了会计与出纳、财务经理与财务总监是不同的财务角色;明白了成本会计因不同的辅助生产方法,不同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计算的成本结果是不同的;明白了分步法成本计算的步骤,分步法与品种法是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明白了总账、明细账、报表、科目汇总表的钩稽关系。其四,学生通过模拟实训后,与期初相比,对成本会计工作更熟悉,对成本会计理论理解更透彻。
参考文献:
[1] 郭秋平.自主学习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以哈佛大学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181-185.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 双师 情景模拟法
Practicing and thinking about the “mode of school cooperating with enterprise” in the high vocational Japanese teaching
Zuo Yi
【Abstract】The “mode of school cooperating with enterprise” is the new mode of the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After stepping into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Japanese enterprise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ome domestic general colleges as well as the high vocational academies has set up the Japanese specialty and Japanese teaching has got a fast development and conspicuous result from both scope and efficiency and from both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The high vocational Japanese specialty not only needs to cultivate the person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to cultivate the person with the professional skill and quality, so the “mode of school cooperating with enterprise”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hinese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Mode of school cooperating with enterprise Double teacher Scene simulation method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曾经指出: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模式,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总理在2010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从而阐明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当前的主要任务。这同时也给职业教育界和企业界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简析“校企合作模式”类型。校企合作是高职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自然的联系,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就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生产力达到飞跃性的发展,社会和企业需要大量掌握一定技能的标准化劳动力,这就需要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扩充教学内容,从而催化了现代学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成果要回到企业并接受企业的检验。实施职业教育是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学校的职业教育和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
近年来,“校企合作模式”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合作模式:即学校作为主体,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实训的同时,企业接收学生进行短期的实习。因教学阶段、实习时间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①走岗实习。在教学初期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短期认知岗位实习。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有个大致的了解,及早地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去学习理论知识。
②贴岗实习。在教学中期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以辅助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及时发现两者之间的脱轨之处,进而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
③顶岗实习。在教学的终期阶段,与企业签定学生就业协议,安排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岗位上工作,企业可择优录用学生。适应企业生产流程的需要,实行弹性学制。
1.2 “校企联手专业建设”的合作模式:由企业行家与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承担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制定、专业实训设施设备建设、教学内容与教材开发、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职责。
1.3 “企业向学校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模式:即企业向学校订单培养,学校的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建立企业委培班,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适应该企业需求的员工。
1.4 “企业进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模式:学校提供场地与师资,企业提供资金、设施设备与技术人员,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和学校的实习学生双重身份进入基地学习,企业在基地生产产品,校企双方最终实现利益共享。
1.5 “校企人才交流”的合作模式:
①学校教师进入企业,针对企业员工相关理论知识欠缺的问题,教师给员工上课,或与员工一起研讨生产中的技术知识问题。
②企业技能型人才到学校给学生或教师上课,传授企业工作经验,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同时也使企业技能人才在学校获得系统培训的机会。
2.“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日语教学中发展的现状与实践。
2.1 当前高职日语教学的现状。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生源比较复杂,并不仅仅是高考成绩差的高中生,还有许多来自职高、中专、技校等学生。因此,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加之,日语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重点词汇和语法的讲解、课文结构和长句、难句的分析,课堂的掌控权几乎全由教师在使用,学生较少参与,多数是处于被动接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过分纠缠于语言和内容的细节、偏重语法分析,导致教师“一言堂”和学生“哑巴日语”的教学现象,学生学到的纯语言知识不能够“学以致用”,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积极性,从而抑制了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走出校园后不能顺利运用所学知识从事语言工作。
2.2 “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日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2.l 日语课程的实用性教材、教学模式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应紧密接轨。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当前高职日语专业在选择教材时,往往容易忽视高职教育的理念和要求,与本科类院校教材相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借用四年制本科的教材,这种教材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因此必须选用实用性、先进性的教材来满足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
目前在高职日语课程教学中虽然逐步推行了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但是并没有达到企业对所需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在教学时除培养学生掌握应用日语必备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外,学生还需具备校企合作企业生产、管理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等等。而在目前的日语教学课程设计中,虽然已经开始注重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但是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却甚有差距。
2.2.2 校内教学方法和手段应与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同步实施。高职教育的特征是应用性、综合性、实用性,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掌握一门赖以就业谋生的专业技能。为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还需引进职业领域所需的职业知识,即将课外培训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设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加强改进力度,积极创造教学条件,使教师能进一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多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如电子教案、网络课程、同声传译软件等,实施“直观教学法”。此外,也可以采用双语教学。在商务专业教学中使用日语,使学生能了解更多专业词汇和名称等,紧密结合校企合作机制。在实践实训中,教师通过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现场的指导,将实际技能和方法传授于学生,实施“情景模拟法”,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2.3 改善并扩充师资结构,加强“双师型”教师综合性素质。目前高职日语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毕业于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可由于缺乏行业实践经验,容易在课堂照本宣科,采用本科院校的课堂思路和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因而,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对教师的要求不仅要肩负着理论教学的任务,还要担负起实训指导的任务。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体系,建立适应时展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总之,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在于走向社会,使学生尽快适宜现实社会,提前完成学生与社会成员的角色的转变;深入企业,使学生把课堂、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检验;完善教学,及时检验课堂教育之成果。真正实现“学为用、用促教;教、学、用相连贯”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孙绍荣.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爱华.《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3
关键词:就业导向 高职院校 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81-02
应用文写作课程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性科目,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因此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理念、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出德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推进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
1.1能够促进专业学科的技术技能、实际操作能力
在传统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工作中,课程形式与教材内容非常单一,过于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写作实践中的母语文化特性与人文精神探讨,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这使得学科沦为了纯粹的考试工具。尤其理工科专业院校的教育内容中,往往偏重于专业学科的技术技能,而忽视基础写作实践教育,这导致不少大学生毕业就职后,虽然书本知识记忆跟多,但是实际操作能力严重不足,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低下,对单位各类文件文书的写作运用缺乏基本的了解,使得用人单位不得不对新人进行二次培训教育。天长日久,不少用人单位便不愿意再招聘应届毕业的新人,宁可花较高薪资招聘已经有一定经验的“老手”,这样的现状最终造成了日益严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而推进语文教学应用文写作课程能够促进学生专业学科的技术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1.2能够提高语文应用文写作基础
推进语文教学应用文写作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基础。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传统应用文写作课程学习现状来看,很多学生尚不能正确掌握基础知识,学习偏重于死板知识记忆上。另外高职院校学生普遍侧重专业学科(例如计算机、英语、财会及其他各类可考证的专业等),容易想当然地以为中国人一定懂语文(专指中文语文),忽视应用文写作基础的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更多地是从故事性去看待,而不是从章法、语法、词性、格式等专业性去理解。结果很多人对于理论内容记忆滚瓜烂熟,自己动笔写作时则一筹莫展,几乎写不出格式、语言逻辑、条理性合乎规范的应用文,甚至刚刚参加工作后都写不好类似请假条、公告这样简单的小应用文,更不用说提交规范的工作报告、制作程序书等正常工作。
2 高职院校应当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文性与职业性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理念
中国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多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要求。
通过对教育部文件精神的学习可以看到,人才的标准主要有两点核心:一是实践能力要强,二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其中实践能力的培养,自然首先要具备应用文写作实践运用能力。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内容应当具备足够的人文性、专业性、实用性与针对性,重视对学生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注意加强针对学生社会实践与职业所需的实际应用培养,树立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帮助学生应用实践、帮助学生胜任就业目标的教学理念。
3 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制度
3.1设定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教材内容与职业应用能力培养
旧式教材注重理论知识记忆与范文阅读,教学内容类型单一,过度偏重于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应用文的实践应用,且其教材内容几乎没有任何职业针对性,更谈不上能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其实很多工作都与应用文、说明文有着紧密联系,例如公文公告、合同契约、往来信函、说明书、流程文件等等。高职院校实行教学改革后,课程内容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职业需求为方向,从工作应用分析着想,合理制定教学教材内容与教学计划,重视人格品德教育,注重职业应用能力培养,最终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课程。
3.2设定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方法
道家老子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申到教学中,便是指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当今社会,知识资讯呈现爆炸式增长。一味填鸭式教育,在课堂上所能教授的内容是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需求的。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去获取足够的有针对性的知识,才能培养出学习型、创造型的优秀人才。此外孔子也曾经谈到,在教育时要注重启发式教育而不是填充式教育,要培养学生善于判断甄别、善于举一反三,培养作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教学时方式方法要丰富多样,注重教学双方交流互动,鼓励学生锻炼具有职业实用性的能力,采取各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提高写作应用水平。
3.3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培养
要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重视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方向与目标,不断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要。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技巧,培养自己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养成认真刻苦的教学精神。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拓展思路,掌握社会工作岗位对写作实践应用的要求,并将这些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职业应用能力。
3.4设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科考核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学,必定要对传统教学考试方式作出改变。像过去那样纯粹的答卷考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新的考核方式,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就业的实践需要,改革考试内容,注重检验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在日常教学课程与拓展活动中,对学生实行综合动态评价。理论答卷考试应当只占考核的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模拟表现、实习应用等都应当列入考核范围综合打分,才能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李文娜.关于高职语文课程考核改革的若干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08)
[2]赵旭艳.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0(02)
【关键词】民族地区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149-03
当前,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远走在民族地区的前面,面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高技能数控人才的迫切需求,民族地区各类职业院校必须加大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力度,以适应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本文结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做法,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改进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探讨民族地区数控技术专业建设。
一、课程建设
目前,数控技术专业建设中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如数控专业教学大纲按照普通课、专门课、实践课和毕业设计四个传统的教学环节来进行,学生在校学的东西到企业用得很少,甚至用不上。为此,需要开发现代数控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的开发首先要进行专业建设的调研,其中调研包括两个方面:产业背景调研、人才需求调研。
(一)产业背景调研
根据五年及中长期建设计划、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以及广西重点产业进行产业背景调研。
1.汽车产业:重点建设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东风柳汽商用车、一汽柳特卡车、桂客集团中高档大型客车及纯电动公交车、柳州运力专用汽车等,以及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轮胎、轮毂等零部件产品。扶持柳州五菱集团、方盛实业组建超大型零部件集团,桂林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
2.有色金属产业:重点建设平果铝结构调整、金川防城港有色金属原料深加工、有色集团梧州30万吨再生铜和30万吨再生铝、桂中铝深加工基地、百色新山铝工业园铝深加工产业群、华银铝结构调整、南南铝大规格高性能铝合金板带型材、桂东电子铝光箔、河池南方有色铅锌联合冶炼、河池金山100万吨多金属回收等工程。
3.机械产业:重点建设柳工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玉柴新一代高效节能系列柴油机、桂林数控机床及铸锻件、上汽通用五菱高效节能小排量汽油发动机、桂林多功能系列农林机械、梧州海洋起重机械、贵港船舶机械装备制造等工程。现代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等为依据来定位是否专业要新办,专业建设是否要调整。
理顺产业关系链,核心产业为装备制造业;关联产业有原材料制造业、零部件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服务业有生产、广告服务、咨询服务、维修服务、展览服务、金融服务。
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及设备:交通运输设备、汽车和船舶;电站、输变电设备及电子设备;工程设备及起重输送设备;农用机械设备;环保设备及绿色制造业;机械加工设备;化工建设设备;轻工食品机械与设备。
关注几点:制造业产品结构提升,如汽轮机、柴油机(欧Ⅳ)、风电设备;产品特征变化,如大型、复杂、有色(金属);技术领域转移,如加工对象、加工材料、加工设备;企业需求细分,专业方向变化课程内容调整;订单班课程更换;技术服务解决工艺问题;品牌宣传合作课程和教材。
由以上得出:已办专业如何调整?专业领域内未来是否会产生新岗位?
(二)人才需求调研
人才需求调研的目的获得毕业生就业岗位、岗位上具体工作项目、岗位升迁的完整准确信息。人才需求调研四步走:
1.拟定调研方案,调研对象:企业人事经理、毕业生本人、车间(部门)领导、公司领导。企业分类方式:按规模(销售额),按性质(国企、民企、私企等)调研样本选择。企业类别构成与就业企业类别构成相符。约20%毕业生。方法:以信函调研为辅,以实地访谈为主。
2.获得就业岗位及岗位的升迁,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信息。发出信函向人事经理获得岗位名称、级别、人数、岗位职责。就业岗位规范化处理:按国家标准和企业共识处理获得规范化岗位汇总表。岗位升迁情况:实地走访毕业生,获得岗位升迁路径图。
3.细化工作岗位项目,实地调研毕业生、车间管理人员,获得具体到对象、设备、软件、产品、工作部位等的几十个工作项目。
4.征询企业毕业生的整体意见,企业对职业素养及社会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建议。
人才需求调研成果一:就业岗位、就业面向上,面向东盟先进制造业,重点是广西地区能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产业。主要就业岗位――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工艺员、数控程序员。次要就业岗位――三坐标测量工、数控机床维修工、数控机床装配与调试工。成果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先进制造业需要,初始就业数控机床操作(中级)等岗位,2~3年后胜任数控程序员、工艺员、三坐标测量工等岗位,顺利迁移向数控机床维修工、数控机床装配工、数控机床调试工等岗位,具备数控技术相应工作经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果三:企业要求企业对职业素养及社会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一是学校在重视技能培养同时,要关注诚信、敬业教育,肯吃苦、善沟通的职业素养比专业能力培养更为重要。二是就业时要有工作经验,减少熟练掌握工作技能的时间。成果四:毕业生建议,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建议。一是入学一年,基础课内容深,专业还没入门。二是学校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真实的生产、制度环境差距大。希望增加校外实习次数。三是课程内容对就业岗位工作帮助不大,理论过多,对工作直接帮助的内容少。四是实训机会偏少,实训机床与企业使用的机床在先进性方面差距较大。成果五:岗位工作项目。具体见表1。
调研结果最突出的问题,75%以上的企业都希望毕业生具有工作经验,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关联度过低,这是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两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岗位工作项目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构建适应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高职课程体系框架。
第一方面,一是成立课程开发组,由企业专家、毕业生代表、资深专业教师、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组成。二是分析工作项目四要素:对象,通过工作过程使之按要求发生改变,形成成果;工具,劳动工具;规范,工作的规范;要求,对工作成果的要求。三是归纳并形成技术课程,将四要素相同的工作项归纳在一起,作为一门专业技术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四是提出基础课程教学要求,数学是一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课程,要引入计算机、模拟与思维判断技术,减少复杂的公式推导。入学初期的“看企业,讲专业”认识学习;二年级期间4个月顶岗实习;三年级的毕业顶岗实习;车工实训、钳工实训、数控机床实训、有利于双证书制的专业技能实训。通过这样系统化设计,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积累工作经验,获得了职业素养的系统化培养。
第二方面,一是确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入门学习阶段课程与新学徒特点相对应;专项学习阶段课程与普通技工特点相对应;综合学习阶段课程与高技能人才特点相对应。二是对专业课程按阶段分类,入门学习阶段课程:专门知识、基础技能训练;专项学习阶段课程:专业基础理论、专项技能训练;综合学习阶段课程:综合技术及技能训练。三是整体调整,同一阶段课程排序原则:考虑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及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及均衡使用;针对专业教学要求,调整基础课程的安排。具体见表2。
课程体系特点:人才成长课程体系框架结构;校外实习职业素养阶段深化、全程贯穿;专业课程、校外实习、基础课程。三个阶段中相互融合。
二、师资队伍建设
许多高职院校数控专业师资短缺,素质参差不齐,具备“双师型”数控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特别是广西有些数控专业教师是由其他专业再上岗培训转过来的,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有待提高。还有现阶段突出问题是“双师”素质难提高,兼职教师难到位,使得“双师”结构难形成,成为制约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障碍。所以教学团队建设必须围绕三项核心能力培养,即执教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社会资源整合能力。理论上并非每位成员全面优秀,而是校内外各具特色成员的融合形成整体的优势;操作中并非每位成员经历各类教学科研工作,而是通过沟通与交流分享经验与成果。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启动双专业带头人运行机制,在类似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建立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流动工作站。学校方可通过工作站,在运行《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暂行规定》、《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暂行规定》、《双师素质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轮流选派专任教师到工作站顶岗实习,从而培养专任教师的工程素质。企业方则可利用工作站与学校合作,邀请技术能力强的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或参与企业的技改项目、技术培训项目等,为企业推广CAD/CAE/CAPP/CAM/
PDM等新技术的应用,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另外,建立数控技术专业理事分会,成员单位应该是有用人需求的企业,由企业推荐工程技术员、技术能手、劳动模范等到学校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的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任务,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更贴近企业要求。将专业团队建设成为:拥有1名高水平的专任专业带头人、1名来自行业或企业的数控技术专家兼职担任的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0%以上,兼职教师人才库资源在30名以上的“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优质教学团队,确保兼职教师能承担50%以上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此外,学校由于现有的体制和政策规的限制,很难引进高技能的数控人才,为此,应打破人才所有制局限,积极引进各级各类人才。由于物质条件无法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引进外地各种人才尚存在较大难度。因此,首先应秉承务实灵活、“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实施智力引进战略,通过人才短期服务的智力引进方式,以借调、返聘、兼职、聘请咨询指导、参加技术攻关或技术入股等形式,把引人和用人有机结合起来,拓宽人才资源开发渠道。其次要大胆走出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骨干去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接受教育,通过实地考察、锻炼、短期培训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业务、会管理的技术骨干。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来民族地区投资,这就为民族地区提供了引进急需、短缺的各种优秀人才的契机。
三、实训基地的建设
按照现代先进制造企业生产型车间的模式,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管理采用了6S管理模式,使之既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同时又是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类工种岗前培训或售后服务培训中心,为企业解决企业岗前培训成本过高或售后技术服务的问题,开展校企合作,形成双赢的长效态势。
比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技术制造中心由于建设理念新,技术基础雄厚,实训中心所涵盖的数控技术始终保持与社会发展同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主动提出与学校合作,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现有资源,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赠送数控系统软件,免费培训教师、免费派工程技术员到学校做技术指导等,共建西门子数控技术应用培训中心,承担西门子公司西南片区数控系统的售后服务及培训任务。还有,连续三年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为上汽通用五菱有限公司开设“订单班”,主要对该公司员工进行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维护维修及安装调试的岗前培训。这一合作项目,为企业有效降低了岗前培训成本,深受企业欢迎。再有,与上海特略精密机床有限公司合作,为其培养能熟练使用本公司生产的中走丝数控线切割机床、熟练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的操作工和售后服务技术员,完成其“销售机床的同时配送熟练操作工”的捆绑销售策略。这一合作项目,帮助企业有效提高了销售量,也为买设备方解决了后顾之忧,更为学校每年就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实现三方共赢。
建设实训基地的新思路,既要具有培训、生产、科研等基本功能,又要按就业岗位职业环境特征构建职业教育环境,体现专业能力集成化训练要求;参照全国技能大赛的现场布局,建成集讲授、信息收集、讨论、实施等一体的新型教室,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前准职业性训练。用开放性思路引入企业资源,解决部分难以承受的高投入高维护问题。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赢得企业支持,共建校内实训室。将企业品牌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赢得企业出设备,学校出场地,改善专业实训室条件。
四、改进校企合作的模式
大中专职业院校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在对学生进行两年的素质教育之后,利用第三年的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层次浅,再加上学校设备的匮乏又没能掌握专业技巧,最后推荐到社会上受到了一些企业的排斥,以致最后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只能转行或从最基层做起。校企合作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不局限于一家企业,也不局限于一种形式。“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双方互相支持、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广西常见的校企业合作模式,有以下几种:
顶岗生产实习模式。这是最传统的模式,学校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和接收能力,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生产是实习。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职业教育中被证明是有效的方法。
学校和企业办厂模式。企业提供设备、技术、产品和原材料等,学校提供厂房和提供顶岗学生,这样获得双赢,企业免了厂房租金和获得廉价劳力;学校不用投入设备和实训耗材就能完成学生顶岗实训。另一种就是企业租赁学校的设备进行生产,师生可以参与其中,但参与度不高。
学校投资企业合作模式。例如,学校投资购买的大型数控设备放到有这方面要求,而自身加工能力不足的企业。这样既企业解决了对自身产品加工能力不足,追加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大的问题。又解决了学校花了大价钱,因揽不到活做,而实训耗材又昂贵,只能当展品见人就摆“阔”的境地。设备投到企业去学校师生都能见识这大家伙在实际的生产中威力,同时也为学校创造收入。
企业来料加工模式。企业提供图纸、原材料;学校用自己的设备,通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加工。这种方式涉及面较小,真正的零件只能由技术很熟练的几个学生来加工,如果大面积铺开的话学生做废的零件远远比做好的多,学校赔不起,而且企业产品零件是有生产期限的,使用的设备又有可能与教学任务有冲突。
”订单“模式。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岗位、岗位要求的知识结构及岗位要求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以及需求人数进行编班,有针对性以教学大纲和实施计划进行学习培训。近年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上汽通用五菱班就是这种性质。但是,同上海特略的“订单式”合作是一个较深有着持续性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毕业生除服务上海特略公司外,还为其他的客户服务,因上海特略公司自己生产制造的数控中走丝线切割机床有着自身的市场优势和生产特点,当客户买其机床后还派送熟练的操作工,客户不再需要新设备投入时还要派人熟悉才能生产。一般的“订单”式合作,用人企业到一定规模后不再招人。而上海特略的做法,不但是机床产品销出去,而且人也送去服务了,因而用人是源源不断,也是有持续性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就业,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院校“三能”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信息化教学工作总结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信息化教学总结报告1疫情让这一学期的工作面对从未有过的挑战,在线学习、在线会议、互联网应用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强学校网络管理,确保网络安全、畅通。统整现有的师生互动APP,加大教师线上培训:以及促进部门合作是特殊时期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重点。信息化工作已经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从基本建设到教学应用、再到教育管理,各部门均要提升信息素养,才能形成信息化发展合力。
四月正式开学前,我们制定了特殊时期虹景小学STEAM课程内容安排、5月多次组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6月完成了特殊时期__市第六届创客大赛筹划工作。虽然原定的很多计划有所搁浅,但新一学期灿烂的阳光一定会一扫阴霾。再接再厉!以下是对本学期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简要总结。
(一)互+项目在理论研究中夯实根基
本学期,在谢红英名教师工作室的领衔下,学校互+项目一路前行,年轻老师对信息化研究充满热情,工作室组织了各学科老师开展相关理论学习和研究,以此为契机促发团队研究合力的彰显和内化。因为我校互联网+信息化的相对空白,所以本学期扎实开展了相关理论的积累。还积极组织学科老师走出去,通过看一看、听一听的形式关注别校相关研究的进展,明晰自身差距,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以此为动力促发研究的深化。
(二)信息化培训O2O培训夯实教师信息素养
(1)分层分批,注重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需求。
其主要目的是让教师们多方位的接受培训、应用与指导。如下:
①各年级部安排一名信息团队成员为组长,承担学校的培训任务,对组内教师进行培训与日常信息技术指导等。
②各年级部主任、教研组长负责对培训活动进行安排与管理。
③教导处做好人员考勤,并收集整理教师培训学习资料等。
(2)“菜单化”培训,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
本学期__市教科院根据教师知识需求情况,并列出适宜教师学习的培训菜单,这种学习菜单具有针对性。安排培训的讲师就是来自学校的一线教师,他们有着不同方面的信息技能,这种教学相长、互补互促的学习模式是以教师的知识需求为中心,通过转变授课方式,营造开放、自由、平等地教学空间,实现教师信息水平与教学实践相链接。我校有10位年轻老师参训。
(3)“分享式”培训,让教师建立学习的主观能力性。
我校提出的“分享式”培训,主要是利用暑期校本培训、校内外教研活动等机会,鼓励优秀的教师,比如微课、课件、影片制作等方面获得较高奖项的、以及参加各类信息化大赛中成绩比较突出的教师为大家进行经验分享,技术指导等。本学期丁文伟老师制作的“如何制作微视频”的微视频让很多老师受益匪浅。
(三)团队建设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挖掘一批信息素养较强的教师,形成三股团队力量,即STEAM教师团队、微信公众号推送团队、视频课例录制团队,通过团队的智慧与引领,打造一大批信息化教学能手。
1、STEAM教师团队
为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水平,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学科教学,成立STEAM教师团队,大家不断学习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理论知识,积极参加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培训。该团队成员对学校的新设备资源的推广应用,以及在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教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微信公众号推送团队
目前该团队以年级组和部门为单位。微信公众号推送团队共有8人组成,负责新闻稿以及微信公众号内容的编辑工作,校管领导直接审核。大家分工明确,合作高效。
3、课例录制团队
学校为了及时有效地开展各项课例报送工作,对每学期的校内外参加的教研课、汇报课、展示课等,都要求进行录制。为此学校成立比较专业的录课及编辑制作团队,负责平时录课以及课堂教学方面的录制工作,同时为学校的各项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这个团队的成员来自各个学科、各个年级、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下一步工作计划:
1、提高教师信息应用意识,加强信息技术在学科融合应用研究。
主要体现在平时的教研教学中,注重教师课堂上媒体的合理应用,利用校内各类教研课、公开课、汇报课等,同步开展新媒体新技术的实践应用活动,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应用意识,并鼓励和指导教师参加各类信息化大赛活动。
2、STEAM和创客社团是我校信息团队开展的创新活动的阵地,由于疫情,社团活动这学期一直处于暂停状态,但希望下一学期借助正在筹备中第六届创客大赛,更深入的普及科创活动。
本学期我校参与的省重点课题子课题《以项目学习为载体的STEAM案例研究》已经顺利结题;信息化工作引领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坚实支撑,我们将在以后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方法,进一步创新思想、革新理念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
信息化教学总结报告220__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周密,落实到位,进展顺利。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1、加大了经费投入,改善了应用环境。
学校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投资16万元在阶梯教室建成了标准的校园数字影院;投资40万元在逸夫楼新建了先进的云课堂网络教室;为音乐教室和网络教室添置了触摸式一体机;投资24万元为新建综合楼进行了综合布线,为三年级教室新装了艾博德交互式电子白板,博雅楼安装了高清网络数字监控系统;投资6万元为新综合楼各办公室的老师配备了联想一体机电脑。这些设备设施的投入和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
2、注重了设备管理,加强了维护保养。
我们坚持定期对网络、电脑、白板、音响、投影机、扩音机、电话机、电视机、服务器、交换机、无线路由器等设备进行了检测、维修和保养,降低了故障率,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稳定性。我们还定期邀请市防雷中心对学校的总配电、分配电、网络教室和网络中心进行了全面的防雷电装置检测,确保了学校所有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3、强化了白板应用,促进了深度融合。
我们组织全体教师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和研究,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等新媒体、新技术,不断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和总结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应用模式,不断促进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4、完善了应用平台,用好了新兴媒体。
一年来,我们将校园新媒体应用平台微信、微博、博客、QQ群、成果上传、校本新资源库、校园监控系统、优秀课例录播系统等有机整合,充实完善,努力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以及管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5、加强了网站建设,保证了信息公开。
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网站的宣传、交流、学习和反馈作用,开发了新板块,增加了新功能,充实了新内容,传递了正能量。我们通过学校网站,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及时学校的各项活动和最新动态,展示了学校的育人成果和师生的时代风采,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的及时公开。
6、搞好了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质量要提高,教研要先行。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继续做好了《基于新媒体下小学数学启思探究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研究》和《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三大课题,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其中《基于新媒体下小学数学启思探究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结题评审中荣获优秀奖。
7、做好了全员培训,提高了应用水平。
学校经常对全校教师进行不同层次和全方位的信息化应用培训。比如:对新进教师和外校前来交流的老师进行校园网培训,让他们很快熟悉学校的应用环境;对学科教师进行电子白板专题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学校各类白板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对各教研组的信息化应用骨干进行深度技术培训,并鼓励他们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本组教师做好技术服务和应用指导,带动全组成员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努力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8、录制了学校专题片,制作了课题资源。
为了展示学校师生风采,宣传我校的育人成果,我们和汉中电视合录制了题为《百年跨越精彩绽放—汉师附小巡礼》的电视专题片,该片受到了包括来校交流考察的香港元朗商会小学教师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学校由电教中心负责,还为市课题组制作了__名片之《一江两岸》和《__十景》等重要资源。
9、落实了相关活动,录制了优秀课例。
我校的教育信息
化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亮点。我们重点组织好了每学期的数字电影周、名师教学示范观摩课、新进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省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理工学院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见习和实习等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活动。精心录制上报了5位老师的省级参评课例,12位老师的国家级参评课例, 13位老师的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的优秀课堂实录。我们还做好了每次市上在我校举行的招考活动的监控录像工作。
10、参加了各级赛事,参评了各类成果。
做好了各级各类信息化应用大赛的组织、推荐、参评和报送工作。重点抓好了20__年全国第七届电子白板暨互动教学课例大赛。我们录制上报的6节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教学课例全部获奖,获奖率达100%。其中,数学课《有多少点子》(乘法的直观模型)获一等奖;五年级语文《课鲸》获一等奖;四年级数学课《正负数》获一等奖;一年级数学课《上下》获二等奖;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获二等奖;一年级语文《自选商场》获三等奖。在刚刚揭晓的第六届SMART杯互动课例大赛中,我校又获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获奖率再达100%。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成绩取得也要归功于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和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在查找问题和反思不足:一是我们的有些信息化设备陈旧老化,急需加大投入升级换代;二是我们的人员短缺,有的员工一人身兼数职,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任务繁重,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将认真总经验,深刻反思不足,虚心听取各方意见,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改进工作思路,严格按照《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省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要求,努力改善教育信息化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办学水平,为把我校早日办成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名校而努力奋斗!
信息化教学总结报告3本学期加强学校信息员队伍的管理,形成一支力量强、协作能力好的信息化师资队伍,为开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做好铺垫,同时深入科研工作,认真积累,积极尝试、及时总结,将点滴的积累汇集成一套适合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另外,定时定期地开展全体教师信息化自培工作,使工作更具有成效化,努力创建一流的教师应用信息化的环境和氛围。
在工作中我们会用持续发展的眼光关注信息化趋势,紧跟时代步伐,吸取兄弟校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进行不断的完善,弥补不足。加强信息员的管理,进一步提升信息员岗位意识。做好多媒体设备的纪录工作,及时进行检查。防毒软件的安装和部署及时更新。提高网络的实际应用效能,加强网站的建设和教师课件应用水平,提倡教育新媒体的运用,提高应用水准。学校教师的信息资料及时储备和共享。具体工作我们做到了:
一、完善技术装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专人经常检查电脑,保证每个班级、办公室的网络保持畅通。保证学校学生和教师的使用。
二、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把握学科能力的竞赛和参加市级研修活动培训。
三、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让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上教师们主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语、数、英、物、化老师通过网络媒体收看视频直播,保安人员和安保队伍通过DVD收看安全处理片,丰富了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及时的传递信息,进行教师间的沟通,利于储存。
四、注重兴趣培养,努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学生兴趣班要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编程、制作网页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中午开放时间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
五、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我校的教育信息集散功能不强,服务器容量及配置较低,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学科教师用机不能实现一人一机,学校暂无学生班级主页和教研组主页,无学科专题网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同时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校际远程教学与听课、评课、远程培训等。
总之,学校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信息化教学总结报告4本学年度,我校积极配合园区教育局提出的“信息化建设年”的各项工作要求并认真做好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项信息技术服务工作,巩固和推进学校现有信息化工作成果,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努力形成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特色。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及相关工作的开展
期初,我校对学校信息工作做了分工和规划,制定了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计划,制定了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遵照其严格执行,形成了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同时,也完成了苏州教育e卡通、家校路路通、校务管理平台、省资产和装备管理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系统的数据维护和更新,为师生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化技术支持。
二、配合完成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
我校作为信息化工作做的比较扎实的一所学校,在配合园区信息化建设年的各项工作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
1、作为代表参加了园区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园区信息化工作会议;
组织了学校各部门参加园区教育信息工作的在校座谈会等。
2、成功接入了园区教育城域网,配合园区信息中心实现了各学校网络的统整管理。
3、开展教育信息化科研工作
开展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研究课题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在今年上半年,我校依托现有的应用对其进行提炼升华,已经成功申报并通过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跨平台多终端的初中校务管理系统的实践研究》,并想借此机会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信息化建设课题。
同时,我校的《学校校务管理平台的开发及应用》在申报__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评选活动中获提名奖,在园区的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4、争创信息化示范学校
为了有效地巩固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总结几年来工作的经验和不足,持续推进学校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的实践,创出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我校今年积极申报了创建__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想以创建为契机,不断强化学校信息化的工作力度,实现依托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科学化的建设目标。
三、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1、校务管理平台的改版
随着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校务管理平台部分模块的功能需要进行调整,另有部分功能需要扩充,所以在今年上半年我校积极开展调研,针对校务管理平台的开发和使用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平台的功能性改造工作,在下半年校务管理平台软件公司入驻学校,进行现场开发。
2、积极改版学校校园网站等各类平台
本年度,先后完成了学校网站和blog平台的改版工作,从而提升了学校对外的宣传面貌。在平时也鼓励引导教师、学科组、社团、专业教室在校园网上开设网页和blog形成教研探讨与学习的氛围,增加师生、家长、社会交流的手段。
为充分发挥如moodle等优秀学习交流平台快捷、高效、易辐射的优势,学校信息组还重新搭建了moodle2.0平台并积极开展应用研究。
3、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育信息化素养
学校在学期初制定的校本培训计划中,信息技术培训是一个重要内容。针对我校教师及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开展了新进教师和初一信息管理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我校还积极承办了__市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四、不足之处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肯定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
1、教育信息化科研工作开展的不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还有待于积极探索、研究。
2、在资源网使用上,大多数的老师还局限于使用,对于自创资源的上传还是个空白。
3、学校网站的建设还有待于提高。
总之,学校信息化工作是一个重要、长期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全、更好,使其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后勤保障,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强有力的支持。
信息化教学总结报告5上半年,企业信息化工作以公司信息化工作会议和厂长工作报告为指引,围绕“对接技改、适应新厂”需要,在正常有序开展现有信息系统运行安全保障下,突出“全力对接技改、全面适应新厂”这条工作主线,把工作精力逐步转移调整到参与配合技改实施、开展全员培训、筹备管理对接方面来。紧扣“人才对接”和“管理对接”两个关键,强化工作作风、协作机制和氛围营造三方面保障,扎实做好加、乘、减、除新四则运算。
现汇报半年来的信息化工作和下步打算。
一、上半年的主要工作
一是在人才对接上,做好信息化人才队伍优化与培养。
信息(含自动化控制)组在全厂全员大培训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信息化工作层次和人员对接需要,细化分解培训方案。明确培训对象、阶段步骤、载体手段、具体措施、时间计划和效果验证办法,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截止到当前,信息组已按信息模块(含自动化控制)人员策划实施培训计划两期,其中,第一期完成阶段性培训计划包括新进员工基础知识强化培训、参与MES系统开发设计、赣烟制丝跟班学习和赣烟卷包高架跟班学习共4项;第二期已在实施MES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及实践潜力培训和参与制丝集控系统开发设计2项。
二是在项目建设配合上,做好工作协作,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一方面,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及时做好人员的选派支持;另一方面,以打造数字化工厂特色为切入点,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创新改善的原则,抓好信息化与基础管理各项工作融合。截止到当前,信息(含自动化控制)组围绕MES、动力能管、制丝集控和卷包数采系统先后配合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上海)有限公司、北京中电红石科技股分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拓扑、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需求调研和意见整合9次。
三是在管理对接上,做好课题创新与管理提升工作。
为促进内部规范创新和管理持续提升,确定“以提升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管理潜力的治理防控保障体系构建”为今年的创新课题,以此为抓手,透过治理隐患的排查,从“人机料法环”各因素分析隐患的根源,找出关键控制节点,并一一制定出对应的控制措施,闭环控制,构成固化文件。其中,还创新性的以“安全等级保护”作为研究对象,依此为切入点,贯穿治理防控保障控制全过程,提高“信息系统安全运行”隐患发现的及时性,和采取控制的反应速度,为治理防控保障工作夯实基础。截止到当前,针对机房、网络架构和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完成隐患排查9次,完成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评价和保护工作3个,完成公安部门备案信息系统1个,完成《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制度转换标准1项,梳理制度和预案6项。
四是确保网络与各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工作。
今年在网络与各信息系统安全维护人员缺乏的条件下,全年借实施IT外包维修服务安全类等几个信息化小项目,按计划、文件或合同规定开展了日常、月度、节假日检查和季度巡检,全年开展网络办公设备日常巡检与运维记录18次。开展信息系统账号安全、行业信息系统基本状况、重要信息系统和重点网站安全执法、工业控制系统等专项检查4次。根据系统自查结果及时排除了隐患故障,保障了企业网络和信息化系统运行安全。日常强化了网络与信息系统巡查防护,确保了在现有的硬件基础条件下网络数据传输快捷安全,为我厂开展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带给了安全稳定运行保障。
五是抓好项目管理,促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系统运行保障。
透过年度申报,批准实施或配合公司要完成的资本性支出项目有2个,其中企业自身的1个已经启动并交由物管部门实施采购;申报批准实施的维修与维护服务小项目有8个,目前已经实施完成1个。另外,配合公司信息中心完成《烟草行业数据中心配套服务器及相关软件采购》项目1个。做好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升级1次,在公司的整体办公自动化的框架下,进一步调整理和优化了企业OA用户办公节点流程。
二、下步打算
一是继续抓好与新厂MES、动力能管、制丝集控和卷包数采系统实施方的交流与合作,以期能够吸收国内先进的实时经验,努力促进工厂管理在架构上体现先进的技术平台。
在功能上实现好用,实用,并具有井烟的特色。借我厂新厂技改数字化工厂各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用之机,以信息化支撑我厂生产经营管理,加快管理业务电子化工作进程,不断提高我厂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水平。
二是继续推进了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明确职责分工和操作规范。
在企业内设机构部门工作职责中规定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维护和管理具体职责权限。包括: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申报、计划制订及实施;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组织实施信息化。按照企业标准化、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梳理了信息化管理标准制度和工作标准,建立了岗位工作标准。继续抓好从事信息化及其它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推进了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适时解决帮带的问题。
前期经人力资源科编制了系统性对接技改培训实施方案和即将策划的20__年新进高校毕业生现场实操培训实施方案,提出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并着重解决对新员工的帮带问题。同时,配合做好20__年实施全员体系文件的培训,以期改善企业专业管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人才结构,提升企业三支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笔者作为化工分析专业课实操教学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操教学中取得一些成绩,现与大家分享。
一、实操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师方面
课前,教师要从设计实验、申报原材料、课前准备方面下很大功夫,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课上,教师要把很大的精力放在教学组织上,学生工装、秩序、药品、仪器、用电、用火安全、实操间卫生,为避免事故发生,教师精力时刻保持高度紧张,很难把精力集中在讲授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上。课后,仪器的洗涤及回收,卫生的打扫往往也花费教师大量的精力,遇到有仪器损坏而又落实不到人者,教师还要蒙受经济损失。所以实操课准备太费事,太花费精力,课堂教学太难组织、由于学生不能够规范操作,要时刻警惕事故隐患,精神压力太大,课后又琐事太多,出现多数教师不愿上实操课的情况。
(二)学生方面
课前,“散”。由于没有良好的习惯和安全意识,一些学生上课时找不到工装,一些学生即使带来也不能规范着装。一些学生没有时间观念,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做好课前准备,直接导致实验无法按时进行及完成。
课上,“乱”。一些学生把实操课当做“玩”的课程,感兴趣了听听,不感兴趣了就可以随意走动、听耳机、三五谈天说地、打打闹闹。一些学生又怀着好奇的心理,在实验室不听从安排,随意乱摸乱动,完全不计后果。还有一些学生,不论教师如何要求,也不会动手做一次实验,从头到尾都是“看客”。秩序的混乱,导致教师意图无法贯彻,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也认为实操课学不到东西,渐渐失去对实习操作的兴趣,毫无积极性可言。
课后,“懒”。一些学生没有认真做事的习惯和意识,不认为洗涤仪器、回收药品、打扫卫生是自己分内的事,总是能偷懒则偷懒,能敷衍则敷衍,导致总是“精明”的逃跑,“实在”的打扫。打扫的同学也很不甘心,渐渐出现无人负责的状况,责任都落在教师身上。
二、查找根源
出现上述情况,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首先,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现课堂近似失控,教师出力不落好的情况。其次,课堂教学的无序,是因为没有一定的规则约束。任何事情,一旦建立规则,所有人都按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就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再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努力地去寻找能够打开这把锁的钥匙,出现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问题一定能够解决。
三、解决问题
(一)树立教师的威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对教师尊重和信服,不是语言上的恐吓和语气上的严厉能够做到的,而是对教师学识上的佩服和人格魅力的感染。一、精心备课,每一个实验都要精心设计和准备,考虑到各个细节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对于每一步操作都要做到规范、精益求精。讲解清晰、表达准确。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他的老师是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发自内心的产生佩服。二、人格魅力感染人。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很多时候学生没有做好,不是学生不会做好,而是他不愿做,缺少一种向上的力量引导他、激励他。教师就是能够给予学生积极的、向上力量的这个人。教师的行为、修养、思想要散发出一种魅力,从精神上感染学生,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改正自己、提高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情操高尚、积极向上的人。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培养爱好、陶冶情操、完善自己、提高修养、增加人格魅力。
(二)建立完善、可行的规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操作技能,教师备课再好,没有良好的秩序作保障,教师再精心的备课也只能停在教案中,没有效果可言。有序的教学秩序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为此,我制定的课前准备规则、分组及工位规则,仪器领取回收规则、课堂秩序规则、实验报告书写规则、卫生打扫规则等等。例如课前准备规则要求包括:所带物品、工装穿戴、集合时间、地点。课堂秩序规则包括学生什么必须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严禁做。卫生打扫规则有分工、要求、台面摆放、柜内摆放、水槽清洗要求。学生所有行为都是有章可循的,知道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规则建立好了,一定要落实到实处,严格要求,如果教师迁就某位学生,本身就是对规则的不尊重,使规则失去公平性和严肃性。只要严格要求,学生渐渐会养成一种自觉,并不会感到有难以接受的束缚。
(三)改进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找到开启那把锁的钥匙。
1、适时加入趣味实验,点燃学生对实操课的热情。
实操课上不好,很大程度是因为学生不感兴趣,体会不到实操课的乐趣,所以课堂上就出现很多不和谐的言行和举止。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在改变教学方法上做文章。例如在学习称量和加热操作时,我选用了“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有趣的实验勾起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力,每组同学分工合作,每个同学认真实验,生怕自己的产品不够完美。通过实验,学生既掌握了称量和加热的操作,也通过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了精美的值得永久珍藏的叶脉书签,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满足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样实验内容的安排,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教师再也不用担心课堂上有学生违纪了。
2、增强团队意识,提高每个同学的动手能力
对于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可是,有些同学疏于动手,或者练习不够,并不能够真正掌握。我又采取以下措施:每讲完一种操作,就以考代练,每小组每位同学都必须在我面前进行操作,我现场给予打分。而每小组同学的平均分为小组得分,小组根据得分高低给予排名。每到此时,小组同学就练得分外认真,哪位同学偷懒或者没有掌握,小组同学就不答应,会一遍又一遍的督促该生练习。当某个小组的成员因操作好受到表扬时,该小组每个成员都会非常自豪,因为他们是一个整体。而其他小组也会暗自较劲,力争有更胜一筹的表现。因为团队意识,同学既加强合作,又相互比学赶帮。一股良性的学习氛围就在操作技能的训练中产生。而通过考查,每位同学又认真的掌握了操作要领,每位同学操作规范,真正掌握了操作技能,认为学有所获,更激起了上实操课的兴趣。
3、开展小组之间竞赛,实现精益求精
每节课,根据实验内容,我都会开展不同方面的小组竞赛。在学生没有良好的物品摆放习惯时,我先教同学们物品怎样摆放,当同学们学会后,我就对每组物品摆放的规范性评出不同等级。渐渐,任何时候试验台的物品摆放都可以做到整齐划一,同学们自己都惊叹能做的这么好。同学们会了物品摆放,我又在细节上做文章,例如,使用过容量瓶,我会在下次课为在瓶口夹上小纸片的小组加分,因为他们保护了容量瓶。这样,同学们又有了另一种好习惯。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开始注意每一个细节,生怕自己的某点疏漏为本小组抹黑,严谨的习惯就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中形成。
每到制取实验,产品就是我们的评比对象;每到分析实验,数据就是我们的评分标准;技能训练,规范操作就是我们的竞赛内容。为了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每个小组精心做着自己的每一步实验,操作一丝不苟,力求精益求精,每一个数据进行着精确的记录和分析。一个个精密的实验操作人员正在一次次实操课中诞生、成长。
四、教学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节课前,同学们工装穿戴整齐、准备到位,精神饱满的投入实操课的学习;课上,每一步都力求完美、规范,并且学有所获。课后,实操间按要求打扫、物品摆放整齐。从课前准备到课后作业,每一步都有一定的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浓厚的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已经形成。同学们学到了操作技能,更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实,作为老师,我只是使用了一些小方法、小技巧,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的让我实践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认真、严谨、务实、勤学、上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只是想上好实操课,没想到会对学生为人处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总理说,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践行者,我深感荣幸。当看到一位位合格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以及意志品质的优秀学生从容地走上工作岗位,更坚定了我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实操课的决心。
关键词:跨境电商;高职教育;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急需大量“外贸+电商”的复合型人才
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同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用‘互联网+外贸”的模式实现产品贸易模式优进优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大好时机,越来越多外贸企业进军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电商”作为新型产业,不仅人才存量严重不足,而且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也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出现了行业快速发展与人才供应不足的矛盾现象,“外贸+电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
由于跨境电商发展时间较短,各高职院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跨境电商专业,而跨境电子商务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特点,尤以国际贸易为核心,因此,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的要求。目前,大多高职院校采取将现有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方向调整为跨境电商方向,以适应跨境电商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2.跨境电商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能力需求
一个合格的跨境电商从业者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是多方位的,因而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综合性要求较强,对从业人员在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上都提出了新要求,概括起来有三大主要工作任务:进出口业务运营、客户沟通与服务和跨境电商平台维护与管理。相较于传统国际贸易,除了谈判、函电、接单、跟单、核算、结算、通关、退税、物流、保险等外贸的专业技能之外,网站运营能力、网络营销能力、物流及供应链管理能力、小语种交流能力是跨境电商从业人员急需的新专业技能。
由此可见,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在从业人员的能力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这种情形下,国际贸易专业如果还要维持以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人才的培养质量很难适应跨境电商企业的需求与发展。
3.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进行调整。通过多方调研,发现高职外贸专业应该更加注重为中、小微型外贸企业培养人才。
3.1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就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因此,在调研了大量中、小微型外贸跨境电商企业之后,获悉了其跨境电子商务岗位核心工作技能,明确了跨境电商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通过分析跨境电商岗位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岗位职责,确定高职院校国贸专业跨境电商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是:“着力打造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具备国际贸易进出口I务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晓贸易实务和网络平台操作技能,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有较强的跨境电商运营能力,能够建立与维护国际电子商务网站,具备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市场等能力,能够从事传统外贸业务、跨境电商销售、跨境平台运营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贸企业一线人才。”
3.2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可以采用“国贸专业电商化改造”的方式进行构建。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外语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等方面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原有的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类课程外,应该增设跨境电商平台操作与运营类课程。如,可增加跨境电商实务、跨境网络营销、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国际物流操作等课程。
除了增设课程之外还要在一些原先开设的课程中增加与跨境电商有关的知识内容,如在《国际货运实务》中增加小包邮递、国际专线物流等内容,使学生具备在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外贸业务的知识和技能。在《国际结算》中增加电商支付平台中出现的新支付工具和支付技巧,了解跨境电子商务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扩展内容。
3.3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调研发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从事跨境电商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国际贸易、管理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转行而来,对于电子商务知识掌握不够系统、不够全面,同时也缺乏跨境电商的实践经验。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新技术的运用非常迅猛,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跨境电商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可以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打造一支“校企结合专、兼职师资团队”。一方面让教师“走出去”,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战练习,以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来”的方式邀请企业的专家来校交流,共同教授核心专业课程,及时把前沿的电商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传授给老师和学生。此外,学院还应重视建立教师激励、奖励机制,鼓励并奖励教师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甚至支持教师自己在一定的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组建运营团队,真正投身到跨境电商的实战浪潮中去!
3.4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拓展训练
高职国贸专业在跨境电商背景下进行整体课程体系重构后,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开创多方位、多角度的专业拓展训练环境。一方面,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跨境电商企业参观、实训、甚至顶岗实习,帮助学生加强对跨境电商行业、企业岗位所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加深学生对岗位操作技能的训练以及职业素养的养成。另一方面,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大赛,立求让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学习到最新的外贸知识,进而增强实践能力,带动并促进他们学习跨境电商的热情,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长”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整体操作技能水平。
要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应准确把握国民经济社会和人才需求新形势,深刻理解转型发展就是要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及其外部环境需要,实现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人才培养保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科学设计实施方案。要对接企业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模式;对接产业需求,构建特色专业模块和集群;对接职业标准,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培养目标,建设高水平“双师型”队伍。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转型发展;认识与实践
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强调,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之后,教育部为此专门组织举办了地方高校校长培训班,印发了《关于加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引导和推进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体系的重要举措。同时,引导和推进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是形成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求。作为地方高校市场需求最旺而办学资源相对较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自身转型发展,已成为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师生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近年,学术界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构、教学资源开发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受国家宏观教育结构布局、经济社会形态转变以及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等局限,系统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成果还不太多,特别是置于经济社会转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新商业模式背景下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开展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就显得十分重要且迫切。
一、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理论认识
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新战略和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商业新模式,按照教育和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要求,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需求,总结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是推进专业转型发展的前提
党的十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教育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商业经营模式转变,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深化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促进专业转型发展已成为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响应国家政策要求的基本路径选择。加快专业转型发展,首先要求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只有把握住国民经济社会和人才需求新形势,才能明晰专业转型发展方向和思路,才能明确专业转型发展目标和任务,才能把握专业转型发展重点和难点,才能增强专业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进而解决好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什么转”的问题。首先,经济社会新常态和教育发展新战略,提出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新目标。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完成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开始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由粗放式资源消耗型向集约式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发展动力由出口主导向内需拉动和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经济发展格局的培育和形成,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生根本性转变;相应地,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发展方式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深化改革,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总量越大,质量要求越高。另外,为适应和促进国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自2014年开始,国家同步实施高等教育发展新战略,“引导和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既成为国务院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的重要议题,也是总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加快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已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其次,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商业经营的新模式,指明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经济社会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特别是具备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高度网络化特征的工业4.0体系全面实施,将实现工业生产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和横向集成,人类经济社会全面步入“互联网+”时代,智慧制造、智慧工厂、智慧社会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维、新策略和新常态[1]。生产经营组织新模式推进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推进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工商管理专业转型发展。另外,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平台,以B2B、B2C、O2O、C2C等为基本形式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以突出车间纵向数字集成、产业链与供应链集成、多价值链横向集成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流程再造,将越来越广泛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也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新商业模式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教育内容和技术,都要发生深刻变化。主张职业导向、突出适应能力、促进管理创新,越来越普遍地为业界所认同,进而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网络化、远程化、信息化将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基本形式,案例型、体验型、行动型教学体系将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基本方式。再次,产业发展新方式和人才需求新变化,明确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新任务。经济转型发展要求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人才转型提质,人才转型提质要求专业转型发展。专业转型发展要求以现代教育价值观念为指导,深化以提高学习需求、保障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必将通过专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方法、实践教学体系、质量评价标准的根本性变革予以体现和落实。事实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发展需要管理创新为支撑,管理创新需要管理人才为保障;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水平越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越大、质量要求越高。此外,还要充分认识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并不让人乐观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缺陷。近年来,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有所改善,但无论是人才培养观念、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培养过程管理、质量评价体系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从人才培养观念看,普遍重视学生知识的灌输和理论学习,同质化趋向严重,而忽视个性发展和职业能力培养,更谈不上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训练和企业家精神培养;从培养定位看,主要参照名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定,目标定位普遍过高、过大,既没有考虑自身办学实力和水平,又忽视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课程设置看,存在重视统一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教学,而轻视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从培养过程管理看,存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管理,而忽视实践实训环节监管,“放羊式”毕业综合训练普遍存在;从质量评价体系看,评价主体单一、以校内教师为主、社会参与不高,评价内容强调校内课堂基础知识学习质量评价,而忽视学生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评价,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忽视过程监管和目标考核。人才模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直接导致当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创业能力不强、就业质量不高。
(二)深刻理解新内涵,是推进专业转型发展的关键
2014年以来,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转型需要,强调要引导和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校满足行业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实力。作为紧密联系市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商管理类专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工商管理类专业按照需求导向和需求保障原则,加快转型发展已是刻不容缓。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关键是要深刻理解转型的实质和内涵要求,只有把握专业转型的实质和内涵,才能更加明确专业转型的目标和任务、突出专业转型重点、破解专业转型难点,进而妥善解决好工商管理类专业“转什么”的问题。教育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涂尔干认为:“在解释教育的功能时,不能片面地、孤立地进行,更不能人为地将教育系统从社会中割裂开来,而应该将教育置于社会整个大系统中进行分析,教育和社会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发展社会所需的能力而非发展个人的能力和潜能。”[2]显然,地方高等学校和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都应该遵循教育内外部结合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本质内涵。具体到地方本科高校当前面临的教育转型发展而言,就是要通过教育内部诸要素及其结构转换优化,实现教育与外部市场有机结合,从而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持和保障社会发展需求。而所谓“专业转型发展”就是指专业教育适应和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实现教育思想观念、内部结构状态以及运行模式根本性转变的过程。具体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而言,转型发展就是要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及其外部环境需要,实现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人才培养保障方式等根本性转变,其本质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充分体现外部需求导向与内部需求保障原则和要求。据此推定,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从内部看,就是通过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培养定位的校正、培养质量的监控以及培养流程的再造,重构人才培养机制模式,完善人才培养需求保障,提高培养质量;从外部看,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就是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教育新战略、技术新发展、商业模式新特点等要求,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程,共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首先要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观念转型。只有在思想观念转型方面取得突破,才能获得更大动力,这既是历史经验,也是现实选择。同志在向十八届三中全会说明《决定》时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对于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而言,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就是要倡导和践行以行业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成才需求保障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重构社会理解支持、师生全面认同并自觉实践的新型人才培养观念体系,实现“四个观念转变”。一是教育价值观念转变,即加快由传统专业教育向全面性教育观念转变,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现学生身与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教育质量观念转变,即加快知识性教育向适应性教育观念转变,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职业适配、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实现业务学习与就业技能、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专业学习与管理创新的和谐统一;三是教育管理观念转变,即加快外部压力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观念转变,突出学生需求保障,实现教学监督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教师外部引导服务与学生内部响应激励、扁平化系统管理与学习团队建设管理有机结合;四是教学观念转变,即加快知识型教学观念向人本型教学观念转变,加强学生学习成才需求保障,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知识运用与素质养成、知识增长与成才发展的完美统一。其次,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只有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才能明确人才培养职责任务,才能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才能构建优良培养机制,这既是教育规律的一般要求,也是新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事实上,现阶段经济新常态、教育新战略、科技新发展、商业新模式,已经为我们重新认识和明确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目标、类型、层次、规格四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专业是高校办学核心载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服从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同样应该是四个维度的结合。但由于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办学实力不强、规模扩张过快,人才培养定位要么模仿名牌高校发展模式,定位过高难以保障;要么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定位保障力不从心。因此,科学定位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再次,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还需要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只有建构与专业人才培养观念和定位相匹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实现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的最佳配置,才能实现学校教育与行业职业需求有效对接,才能找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路径,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重构,主要是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转变。就是要对接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实现由传统的、注重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传授的课程体系向新常态背景下突出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转变,把现代职业标准、新技术背景下的新商业模式、行业企业需求等内容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促进产教融合,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以及社会和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二是人才培养过程转变。就是要对接人才市场需求,实现由原来单向从校内到校外输出式的人才培养过程向校内外双向互动融合的人才培养过程转变,加大校政企合作,主动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管理和人才质量评价,使校政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诸环节、各层面,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人才、信息、资源的双向互动流动和共享。三是教学模式转变。就是要对接人才成长需求保障,实现由以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为主体的单一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向以校内外实训实习为主导、以校内外教学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以学生成长需求保障为目标的多元联动自主式教学模式转变,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授手段改革,突出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保障。四是质量评价标准转变。就是要对接新商业模式及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实现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由单一校内以学业成绩为主的评价标准向行业企业多元多层次标准转变,引进市场化专业和人才质量认证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三)科学设计新方案,是推进专业转型发展的基础
教育观念转变也好,培养定位校正也罢,其关键都在于全面推进落实。全面推进学科专业转型发展,首先要有一个论证充分、设计合理、系统周密的实施方案。只有方案科学合理,才能保证转型工作本身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才会少走或不走弯路,实现事半功倍之成效;才能营造成本低、阵痛少、风险小的良好的转型发展环境,减小转型发展内外部阻力,实现最优投入产出效益。科学设计工作方案应该立足当前新形势要求和自身基础条件,以国家宏观政策和教育的一般规律为指导,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紧紧围绕“为什么转”和“转什么”的核心问题,着力解决“怎么转”的问题。制定工作方案,首先要解决转型发展目标问题。从高等教育本质和地方高校当前内部发展需要看,人才培养仍然是地方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从国家转型发展政策目标和地方高等学校所面临的形势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亟待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目标特别是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目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果不牢牢把握住人才培养和区域服务能力建设这一核心,而一味追求种种外在形式,就会本末倒置,也不可能真正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制定工作方案,要解决转型发展基本思路的问题。既然转型目标指向已经明确,转型发展基本思路就比较清晰了,就是要对内加强建设、对外加强合作,在建设与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服务区域能力。从具体内容看,思路设计应体现五个方面的共建共管。一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把市场需求和企业思维深度反映和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各方面,指导人才培养各环节工作;二是共同设计课程体系,把企业需求和行业职业要求对象化到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之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三是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和队伍,按照人才需求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场地,共同组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四是共同管理教学质量,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之中,校企共同确定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共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五是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共同组建队伍,开展转型发展和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共同研究解决新技术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流程再造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实施步骤看,转型思路设计还应体现酝酿准备、试点实施、总结提高等环节,在实施中改进、在改进后实施,尽可能降低转型成本。再次,制定工作方案,还要解决好转型重点和难点问题。保障和促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前提是实现师生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核心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关键是要培育形成一支适应转型发展的师资队伍,重点是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基础是教学资源和管理体制建设。此外,制定工作方案,还必须解决转型发展基本保障的问题。专业转型发展保障既源自专业内部教育思想观念、管理机制体制、教学设施条件和人员队伍等因素,也源自院(系部)和学校的配套支持的深度、广度,还源自校外合作行业企业的配合和支持力度。这些要素都应在方案中予以充分体现并合理设计。
二、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笔者所在学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通过充分酝酿、试点推广、总结提升等步骤,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一)对接企业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模式
1.明确校企合作导向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共同规划、管理、实施、评价的合作机制,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使学科专业建设和科技创新全面反映和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需求。
2.改进校企合作方式
聘请校外专家加入专业发展咨询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指导发展规划设计,参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重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践,参与企业规划、诊断咨询和管理创新。
3.规范校企合作管理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校企产学研合作、学生企业实习实践、校企订单人才培养、毕业生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管理、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管理、企业兼职教师聘用、校企合作项目管理、校企对口帮扶管理、校企合作绩效评价等系列制度,加快校企合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4.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探索建立专业进企业、企业进专业,集发展咨询、人才培养、合作攻关于一体的校企合作互动机制。
(二)对接产业需求,构建特色专业模块和集群
1.调整专业建设思路和导向
按照学校所在城市娄底市产业发展“四转三化”的要求,围绕“一城两业”重点,对接相应服务产业链,调整改造5个学科专业模块,重点建设“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和“电子商务与物流类”三大专业群,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依存度、贡献度和满意度。
2.改进专业建设组织方式
按照“专业学的”要适应“企业要的”的思路,建立校企互动专业建设机制。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实施“学科专业改造提升计划”,让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使专业建设高度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3.改造专业模块和结构
依据行业、企业从业标准和职业流程,改造专业模块和结构。财务管理专业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与投资理财方向融合,突出职业要求和从业标准,试办职业资格专题学习班。市场营销专业按照现代技术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流程再造要求,结合不同行业产业要求完善专业模块,引进企业课程和人力资源,加大“互联网+营销”教学比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按照“规划设计、招聘配备、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六大模块,整合课程资源,加大职场模拟实训项目的开发,继续办好“职要有你”、“模拟招聘”等专业特色项目,扩大对外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按照旅游活动六要素整合课程资源,加大学科竞赛指导和导游职业资格证培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和酒店合作,筹备申报酒店管理专业,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按照“懂技术、会经营”的思路,对内整合电子商务技术平台开发和市场营销管理资源,对外引进课程资源和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筹备申报物流管理专业,建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专业群。
(三)对接职业标准,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着力构建“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主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深入开展人才培养理念研讨,提高师生思想认识,树立“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职业技能为核心、专业改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以实践环节为主线”的人才培养观念,引导和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对照行业职业标准要求,通过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校企同行专家座谈、教研室专题研讨等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明确5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3.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模块建设和职业从业资格标准要求,坚持“需求导向”、“以人为本”、“能岗匹配”、“持续发展”的原则,重构以就业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新型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专业通识、专业主干、专业模块(企业引进课程)、专业拓展五大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结合专业教育要求,突出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专业通识课程强化经济类和管理类的核心课程学习,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服务于终身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主干课程增加实践教学项目,加大实践实习比重,强化职业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模块课程按照对应专业方向和行业职业要求,开设以培养职业就业技能为目标的课程,包括校企合作课程和企业引进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是按照与职业岗位要求匹配的非专业素质培养需要,或者满足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所开设的课程,包括横向拓展和纵向提升课程。
4.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按照“四年不断线,两个相结合”原则,建构四年全程贯穿,包括专业岗位认知、专项集中训练、专门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和内容,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三基地一平台”定位,建构融“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技术和管理创新平台”于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
5.推进教学改革
通过课程内容整合、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互通、课程组设计、增加实训内容等方式改革教学内容;通过加强案例教学、网络课程教学、引进微课、慕课等方式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实施分段式教学、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开展职场模拟大赛、假期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系列活动改革教学组织方式;通过校企合作评价、引入计算机考试等方式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四)对接培养目标,建设高水平“双师型”队伍
按照“引培并举,以培为主;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思路,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外聘兼职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构建学科平台、合作攻关等方式,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二是通过行业顶岗实践、合作项目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深度推进“六个一”工程实施,切实提高在岗教学专业学识水平、团结协作精神、教学科研能力、服务区域发展实力,增强教师行业产业发展适应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四是通过开展教学竞赛、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等方式,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五)对接地方发展,加强学科建设
对接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集约资源,加强学科和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的建设。“十三五”时期,力争建成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培育2-3个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方向,争创1-2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基地平台,申报2-3项高级别科研项目和奖励成果,建好10-15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争取10-15个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合作项目。
1.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聘请校外专家组建新一届系学术委员会,指导制定“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加强重点建设学科建设。
2.凝练学科方向
根据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方向凝练;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征集研究选题,以企业研究选题支撑学科方向发展;突出服务区域能力建设重点,联合校企合作资源,加强特色学科方向建设。
3.凝聚学科队伍
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教师研究方向,凝聚学科队伍,明确研究目标,分解研究任务;对接校企对口帮扶企业需求,以合作项目为基础组建学术创新团队,开展合作攻关,提高团队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和协作精神;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和提升在职教师学历职称支持力度,改善学科队伍结构。
4.争创学科平台
依托现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围绕“一城两业”,确定研究选题,改善研究条件,加大专题研究支持力度,聚合研究成果,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5.培育学科成果
以现有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创新团队为基础,通过开展团队合作研究、加大成果奖励、加强对外合作和联系等措施办法,培育高水平成果,提高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
(六)对接终身教育,创新大学生管理机制
1.实行四年一贯导师制
全面实行学生学业导师制度,完善支持保障、分配激励等配套制度,改善导师制实施模式,提高实施成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学生导师或参与学生导师管理,增强学生职业规划、学业学习、职业精神培养等方面指导的针对性、科学性;制定校内学生学业导师评价细则,加强学生学业导师绩效考核,强化学生导师责任;制定鼓励政策、加大学生导师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强化制度激励。
2.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
以学生特色成长室和创新实验室为依托,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建设“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学生管理队伍,形成“全员参与、全面指导、全程监控”的学生管理格局;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学生管理专家信息库,多渠道开展学生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奖学、助学等激励杠杆的示范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通过开展“一专一品”职场模拟竞赛、学科专业竞赛、社会实践、专题学术报告会等方式,增强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大实验室开放,加强创新创业指导,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和条件;通过《致家长公开信》、开通家校微信平台等方式,共建家校互动平台,完善家校督学机制。
3.构建创业教育体系
全面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开展SYB、SIYB等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依托湖南省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加大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开设,定期开放实验实训室,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组建创业指导团队,聘请企业家,招聘校外创业指导专家,与学生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对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创业指导。
(七)对接开放教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一是积极联合教育部认证的国外高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按照现代国际教育模式,支持并鼓励学生和老师出国留学深造。二是积极联系国外合作高校,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国外短期培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国际合作能力。三是通过申报教育部各类公派海外学习项目,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和学历教育项目。四是通过争取和实施海外名师项目,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五是聘请海外名家名师参与人才培养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改革指导。
作者:朱强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