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实用文写作论文

实用文写作论文

时间:2022-10-15 21:38: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用文写作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实用文写作论文

第1篇

 

写作课是高等师范教育中文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在各高师院校往往将其放在一个角落里来对待,无论是对师资的培养,还是对课程的投入、课程的重视程度都远远不够,是一门被打入“冷宫”的学科。如果照着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写作课在高等师范教育中已经没有出路了。高等师范教育如此对待写作课正确吗?显然是不正确的,这就需要我们寻找新的办法,改变写作课目前的尴尬状况。

 

一、教学定位要准确

 

写作,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性精神创造活动。就其过程而言,写作是借助书面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和认识,制作文字作品的精神劳动。通常我们将写作分为广义写作和狭义写作。广义写作就是关于普通文体的基础性写作;狭义的写作一般专指作家的写作,即文学写作。

 

我们弄清楚了写作的概念,就应该思考高等师范教育的写作课应该侧重于哪些方面,如何来开设。有些高师院校只重视写作的基础理论,而忽视了具体文体的讲解,使得学生们误认为写作课是一门不得不开的课程,在学完写作课程之后,写作能力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只是通过写作课了解了许多写作理论,现实指导意义不大。还有的高师院校只是简单讲解写作的基础理论,把重心放在文学文体写作上,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这两种情况都是片面的,不够科学的。我认为高师院校的写作课教学,应该以写作基础理论为根基,以文学文体教学为辅助,将实用文体教学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大对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培养,真正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写出一手好文章来,实现既传授写作本领又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双重任务。

 

好的课程设想应该有好的教材来辅助,但现有的高等师范院校的写作课教材对实用文体重视不够,比如现在好多高师院校使用的由尉天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5年3月第一版的《基础写作教程》一书,共为十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至第七章都为写作的基本理论,第八章是散文,为文学文体,第九章是科普文,第十章是评论文。纵观全书,仅仅是第九章、第十章两章为实用文体,可见实用文体在此书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再看由董小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6月第一版,2007年4月第20次印刷的《现写作作教程》,全书共12章,只有第6章的新闻文体,第8章的理论文体和第9章的实用文体属于实用类文体,实用类文体只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可见该书对实用文体的重视也是不够的。由此可见,要重视实用文体教学,首先就应该在教材编写上突出实用文体的地位,这样才能更好的彰显其重要性。

 

二、培养目的要明确

 

大学学习是学生投身社会的前期准备,“应世”是他们的急务。社会需要英才,但英才是通才基础之上的英才。人首先是社会的人,因此必须具备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其中,极为重要的就是实用写作能力。有些学者认为。高等师范教育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不必要把实用文体的写作教学放在重要的地位。这种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一个人不管他具有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不管他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但如果连一份像样的实用文书也写不出,自然很难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法正常交流,也就难以适应工作,适应社会。因此,应当强化实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需要一个讲解-练习-评析-再练习的反复过程,非朝夕之功可奏效的。正如我在讲课中对学生所说的,写作课要本着“以讲为辅,以练为主;精讲多练,重在实践”的原则,使学生在学完写作课后能“学有所得,学能所用”。

 

通过对写作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写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实用文的写作技法,不但能完成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任务,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能够独立撰写各类实用文体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不管从长远看,还是从学生眼前的利益看,写作课所肩负的使命不光是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所学到的写作知识转化成写作技能,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责无旁贷。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及时借鉴新理论、新观念,以提高教学效果。

 

社会上多有大学毕业生因不会写自荐书、通知、调查报告之类而不能胜任工作或者失去竞争力,或许他们写起诗歌、散文、小说来相当不错。何以如此呢?究其原因是写作课没有应社会所需,急社会所急。现在的高师院校的毕业生也不全是去做教师,随着全社会就业压力的加大,相当一部分师范院校毕业生不能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他们就需要到社会上自谋出路,因此,适当的实用文写作能力就成为他们面临就业压力,成功就业的一门必要本领。

 

三、教学重心要抓牢

 

写作教学既然加强实用文体教学,那就应该有所侧重,抓牢写作教学的重心,即实用文体的写作教学。教学内容要既有广度,又有针对性。广度,是指内容要广泛,行政公文、规章文书、会务文书、事务文书、礼仪信函、经济文书和科技文书。如此多的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可能全部讲完,这需要教师精讲部分内容,其余的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针对性,是指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讲授,如,新闻专业要讲授消息、通讯、专访、评论等文体的写作方法。

 

为了保证实用文体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还应该改变原有教学方式:

 

1、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

 

改变填鸭式教学,采用讨论式教学,加强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大胆评论。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要根据社会现实,编选适当的案例,多进行例文分析和病文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适当调整教学程序。

 

教材一般都是按概念-分类-作用-特点-文体举例-写作、注意事项及要求的体例进行编排。教师上课不可墨守陈规,以精讲多练为原则,由例文分析人手讲解文种的写法特点、注意事项及要求,这样化枯燥的抽象说教为生动可感的具象。然后再进行病文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进行分析、讨论,在比较鉴别中进一步掌握写法。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用文体写作重在应用。因此,必须多写多练,使学生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在练习中达到巩固和提高。可采取模仿练习,依照课本例文,按教师命题要求学习写作规范的实用文;填补练习。对一些实用文有意省略写作格式要求的某些部分,然后让学生予以补充完整;改错练习,找几篇在格式或内容上有错误的实用文让学生进行指正;比较练习,引导学生对相似文种进行多方面比较,辨其异同;情境模拟练习,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换位,可使学生真正把握实用文书内容的处理方法。

 

4、精心设计,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第2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能效性;学以致用;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工具”,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是我们职业中学更应注重学生素质。因为职业高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教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合格劳动者。而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如果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教育己任,那么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阵地。同时语文又是职高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但是据调查,当前职高学生大多语文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学习。因此,笔者认为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应从“能效性”出发,“学以致用,有的放矢”,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学而有用、学有所乐”,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高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学习的实用性、能效性比较鲜明。但如何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靠老师的引导、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起着不可小看的作用。而且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语文是工具,是基础。也就是说:语文是职高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体验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直接关乎我们表情达意、推介自己、赢取岗位。

二、有的放矢――让学生学有所长

(一)以语文知识模块组织单元教学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过程是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过程。听说是基础,读写是能力。结合教材使学生积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自然社会、观点阐述等文体知识。在每个学习单元抓一个学习探究的大课题,各单元阅读教学以此课题为阅读中心,借助于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阅读手段,进行扩散性阅读,开展研究性阅读,真正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他们持续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仅仅局限于单篇课文,而是将课文作为引子,拓展阅读和研究。这样的阅读教学质量一定会超出于传统的阅读教学。

(二)以各种文体和实用文作为写作训练两主线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有明确要求:在初中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书面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实用文写作能力,重点是写作日常应用文的能力;要学会写各种常用应用文;要结合能力训练要求,选用一部分内容或写法相近的各类实用文为例文,供学生参阅和借鉴。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继续加强学生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的训练,巩固他们掌握写人叙事的简单方法,逐步形成言之有物,结构完整,语言表述流畅,准确的能力。其次,从职业学校学生的入学动机出发,进行实用文写作练习,将实用文写作纳入到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去,增加写作课时间,在实用文写作实践中有机地贯彻写作理论,而不是重复初中已接触过的写作理论,使学生通过写作课训练真正学会使用常见的写作文体。让学生从便条、条据、启事、书信、协议书、合同书、述职报告等。

(三)开展系统的、实在的、有用的口语训练

口语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开展系统的、实在的、有用的口语训练。在整个职高阶段,我们可以从普通话训练开始,从声母、韵母、语流、情态、语调、节奏、体态语等不同的角度开展系统的训练。在此基础上会话、复述、讲解、即席发言、专题讨论、演讲、辩论和举荐。除此之外还介绍口语常识、交际忌讳,再从接听电话、接待来客、异往、坐立行走、说服他人、恭维批评、求职面试、推荐展示、辩论等不同角度开展训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就业成才打好基础。真正实现大纲所要求的“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恰当、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的目标。

第3篇

一、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边缘化的原因

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边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先说外界因素。

首先,应试是课堂排斥应用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以高考为例,1951年—2000年半个世纪的作文题,共有3次要求写信,分别是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85年“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1985年“给好朋友回信”。1987年要求写“简讯”。高考基本不考应用文写作,一线的教师怎么可能坚持应用文写作教学?

其次,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尤其是现代网络、手机等新兴交流手段的冲击也是一个因素。书信、假条等一些以人际沟通为目的的实用类文本在生活中很少用到了,使师生们产生了是否还需教学的疑问?

再说写作教学内部因素。

1.认识上的误差。以黄光硕的观点为代表,他说“学生如果有了基本的表达能力,记叙、说明、议论等基本表达方式都能运用,写应用文就只是一个格式问题了,即使从来没有写过,找相关的应用文书籍查一查,问题就解决了”。②这段话可以很好地解释应用文写作被边缘化而传统文写作教学甚嚣尘上的原因。

2.传统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写作教学,甚至留下“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这样的名言。受文章学的影响,我们的写作教学基本上走文学创作的道路,而应用类文本的写作重视度不够。

3.教学方式与条件的影响。传统文章的写作可以在课堂有限的时空内完成,而应用文的写作常常与职业服务、学科探究等具体任务联系在一起,难以在有限的时空内完成,这也严重制约应用文写作的顺利开展。

4.语文教材的影响。目前通行的高中必修教材中,真正涉及应用文写作的很少,苏教版只在必修三第86页“积累运用”部分有一个撰写调查报告的作业。大部分一线教师与学生也几乎把这个作业忽视。王荣生也指出,中小学没有真正的“实用类阅读”。“实用类阅读教学”几乎是“空白”,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国公民实用文阅读能力普遍低下”③,应用文阅读教学情况的缺失也影响了应用文的写作教学。

二、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既然目前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这样的困境,那么笔者为什么要呼吁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呢?

因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文类写作的弊端和应用类文本写作的价值。目前高中生写作教学所重视的记叙文、议论文为主的传统文类写作更多侧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思维的培养,而应试的需要更容易使学生养成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的恶习,进而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说,越是优秀的应试作文,越具有“言语的谄媚性”。“应试写作常使作文本身与自我、自由对立,重复一些所谓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④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世纪之问引起了所有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思考,并引发了一些高校的一系列所谓“精英”培育计划。但这些教育行为笔者以为实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试想:中学教育阶段没有培养起应有的科学素养,如何能培养出高端杰出人才?当然这话也是偏激之论,但中学语文教学除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之外,作为母语教学的特殊性,还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尤其是作文教学,更应担负起重要责任。而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等应用类文体的写作对于学生科学理性精神的培育作用,其价值之大无可估量。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在“表达与交流”第2条做了这样的表述:“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但是要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仅靠传统文体的写作是不够的,只有加强应用类文本的写作教学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所以《新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第6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写作实用类文本,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读书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会议纪要、访谈录等”,遗憾的是目前来看这些要求只能成为写在纸上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在高中开展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有其巨大价值,必须认真对待。那么,如何在高中开展应用文写作训练,来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素养的教学目的呢?

三、阐释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的设想

1.转变理念,编写合适的教材大纲。

应用类文本的写作,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而且可以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譬如调查报告、读书报告等应用类文本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学有所思的习惯,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另外,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等文本的写作可以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与能力,进而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写应用文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事负责、与人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这些都是传统记叙文、议论文写作很难实现的教育目标,所以在高中教育阶段适当开展应用类文本的写作可以真正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让学生“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虽然一线教师在应试压力与理想教育之间徘徊,已经做出了很多无奈的选择,但是笔者认为应该在我们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适当进行一些这方面的尝试,以求无愧于教育者的良心。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6条提出了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要求,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郭家海老师称之为“阐释应用类文本”⑤,这类文本种类较多,大部分有严格的格式规范,所以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一个格式规范的范文,把这些范文以及每种文体写作特点集中起来就是一个教材大纲,这是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去完成也是可以去完成的任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先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较紧密、对学生帮助较大的文体先训练,然后根据需要逐步展开。

2.根据需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阐释应用类文本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生活中一些具体需要对书信、日记、请假条等文体进行指导。譬如:丢失或捡到物品,可以动员全班来一起写一个遗失(招领)启事,看谁写得最好;同学捡到物品还回来,写一封感谢信,看谁写得最得体;同学有事请假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写书面的请假条,然后利用写作教学课来对同学写的请假条进行点评;每学期从学校到班级肯定会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开展之前,要求学生干部撰写计划方案,并按照方案去具体实施;就课堂上或生活中某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去进行探究,从而写作调查报告。譬如在教学苏教版必修三《老王》时,事件背景涉及到,但同学对了解较少,可发动同学收集资料,写一个关于中告密现象的调查报告,列举现象、分析成因以及给后人的历史教训……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应用文很有用,从而产生急于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方法、技巧的欲望,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改革教法,提升学生写作的效率。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郭家海老师开发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写作课堂教学参考标准”⑥,就涵盖了记叙类、描写抒情类、议论类、阐释应用类四大类文体,在传统的文体之外,把阐释应用类文本的写作训练也纳入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研究中。

更重要的是郭家海老师针对四大类文体开发出“基于课程标准的写作教学层级量表”来指导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通过“教学层级化”来实现教与学的可操作性。“这样一个流程教学主要目的在于使评价的标准、升级的策略等过去模糊空泛的隐性知识显性化”,⑦譬如阐释应用类文本“阐释应用类写作‘语言与表达’”发展性评价层级表:

有了层级表以后,学生的写作可以做到“有例可证”“有例可依”,在有序的世界中写作,更容易获得成长的体验。

————————

注释:

①转引自《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1月。

②庄文中:《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53页。

③王荣生:《撑起另一方天——小学语文的实用文阅读》,《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05年第2期。

第4篇

学科知识缺乏实用性,学习目的缺乏明确性,就业求职缺乏竞争性,面临这样的办学困境和挑战,中文专业应如何作出调整改革,已经成为时代性的课题。但治标不治本,不作根本之思的改革只能导致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混乱,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所起的功效也只能是小修小补。中文专业要因应时势变化和社会需要彻底改革,就必须正本清源,从反思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开始。

二、中文专业办学困境的症结

中文专业办学困境的根本症结在于它的学科理念:纯文学观念。纯文学观念从近代欧洲传入。所谓的纯文学指的是某类精神性和想象性的审美文本,与之相应的纯文学观念相信文学作为客体本身具有独立的价值,对其内在属性及规律的研究遂构建为一门独立的“文学”学科。近代中国大学的设立,是接受西方学科理念与学术理念的结果。1910年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成为最早的中文系。一百年来,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时有衍变,但依据纯文学的观念开设文学课,编写文学史,将文学作为独立的学问进行研究乃是基本的倾向和趋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政治干预文学的抗拒和反拨,强调文学的非功利性,对文学审美属性及内在规律的重视更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大学中文专业的纯文学性质进一步强化。概言之,百年中文专业教育已确立了以纯文学观念为根基的学科理念;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主要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承认,这一学科理念的确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有其学理的、历史的合理性。一方面,纯文学的理念固然偏离了传统文学经世致用的精神,学术研究的模式也背离了传统文学吟咏情性的传统,但是,作为它山之石,这两者都不失为我国文学传统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从近代特定的历史背景看,大学中文专业的设立,固然是基于西方学科观念、学术理念的引进,但彼时中国知识界仍绵延笼罩着“尚文”的文化传统,能够进入大学接受西式学术教育的,多是浸过四书五经、辞章帖括,旧学根基扎实的学人。有此文化传统作为根基,再加上西方观念和理念的冲击训练,故而大学中文教育所培养的这一代学人,得益于中西古今学问的汇通,无论是辞章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成绩斐然。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重新审视讨论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第一,中国文化传统经过百年簸荡摧残,已濒于学绝道衰,文脉中断,进入大学接受中文教育的学子,其文学文化根基之浮浅可想而知。缺乏扎实的基础而奢谈中国文学研究,未免不切实际而沦为空中楼阁。第二,原来立足于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已让位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正趋向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由扩招造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更强化了学生对实用技能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死抱纯文学的学科理念,以研究型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培养人才,就难免胶柱鼓瑟了。纯文学观念下的中文专业,其局限和缺陷已经显而易见。下面不妨从就业的角度略为分析。

教育的功效,无非落实为知识、技能、人格素养三方面。依照纯文学观念、研究型理念所培养的中文本科人才,其知识优势在于较为系统的文学知识和理论素养,但这些知识和理论只有学术价值,没有多少实用性。学生即使具备了从事文学研究或文学评论的基础,可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但要在高校或文学研究机构获取职位,还必须通过考研的途径,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才具备入职条件,因而这一就业方向对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并不现实。至于要任职中小学语文教师,则涉及教学技能素质的问题,需要兼修师范课程。况且依目前的就业形势,中小学语文教师职位有限,竞争性也不小,许多师范专业的学生也未必能轻易入职。中文专业更广阔的就业天地,在公务员、文秘、媒体、出版社、企事业单位文员,包括企划、广告等职位领域。与其它专业相比,中文学生在这些职场上的竞争力应该表现为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较为丰厚的人文素养两方面,主要适于从事文案和人事工作。但是,纯文学方面的技能和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学非所用,不能满足职业的要求:技能方面,中文学生的写作技能倾向于文学写作而非实用写作,往往有文采而不切实,多数文案工作并不需要华丽的文采;素质方面,纯文学强调情感性精神性,它所滋养的人文素质未免偏狭,许多学生缺乏广阔的社会文化知识,缺乏阅读人生、介入社会、批判现实的能力,往往有情感无思想,讲精神不实际,在职场竞争中其专业优势实在有限。纯文学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审美性探索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但也不必讳言,纯文学因而也是“小众”的文学,适于少数人的研究。纯文学观念下的中文专业,在本质上是培养精神贵族的专业,实际上也就是小众专业。正是这一局限性,在大学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本科人才倾向于应用型的今天,缺乏实用性的狭隘的纯文学观念已经成为限制、束缚中文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中文专业办学的出路

只有突破纯文学,回归大文学传统,依据大文学观念重铸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用以指导人才培养,才是中文专业办学的根本出路。大文学是我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学传统。所谓文,其起点一方面出于纹身之“文”,甲骨文的“文”字,“象正立之人形,胸部有刻画之纹饰,故以纹身之文为文”①;一方面出于形文之“文”,《周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谓“文,错画也,象交文。”文既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的表达姿式,又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把握方式。对于个人,文包括“容之文”、“辞之文”、“德之文”②几个层面;对于大群,文等同于文化、文明,故“文”该摄一切人文。人文可籍由各种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方式呈现,人文诉诸文字的表达,讲求法式规律,故谓之文学③。广义的文学泛指一切有人文价值的文献;狭义的文学,则指讲究情采声韵之美的作品。讲究情采声韵之美的文学,不仅有表现情性的纯文学,也有干预现实的政教文学,还有大量与日用生活相关的实用文字。从研究的角度说,文学的根源和意义基于“文”,是人文的表达和体现。文学的特殊性就在于通过文字达成对人文的理解和表达,故而学习研究文学,其终极价值和意义也在于对人文的理解和表达。古典中国的这一文学大统,立足生命主体,介入社会现实,贯通大群文化,较诸封闭自足的精神性的纯文学,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适用性,它既包容纯文学,又重视文学在社会人生中的实用功能。以大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则大文学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文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征和要求:

1.在知识类型上,文学教育既是通才教育,又是专才教育。所谓通,指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人文通识;所谓专,指它培养的人才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有较强的理解应用能力。通而能专,这是文学专业较诸其他专业的特殊性所在,也是通常所说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较诸纯文学理念,大文学理念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广阔的人文视野,是真正的通识型教育。

2.在能力要求方面,大文学教育理念,既涵盖文学文献的解读与研究能力的培养,更强调社会生活以及职场所需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吟咏情性,更倾向于社会实用。

3.在人格培养方面,大文学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教育对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更重视这种人文素养的外在展现,即“文”在“言文”与“容文”的落实,是全面的素质型教育。依照大文学的理念,现有中文专业的课程体系就有必要重构。大文学的外延不仅包括纯文学、实用文学,也包括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等的著作。大学中文教育,当然不可能让学生博通一切,但不妨在原来的语言类和文学类基础上,增加人文通识类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这类课程主要为人文类原典,还应包括部分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通论性课程等。这样,中文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人文知识素养上也就较为全面了。此外,依据“文”的实质,所谓的人文素养,还应贯彻落实为个体的人格修养,这就需要设立修身实践类课程,包括培养“容文”的礼仪风度,训练“言文”的言语论辩,以及旨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等的课程。

人文通识与修身实践,其他专业的学生同需修习,但于中文专业学生要求应更高,故当视为专业课程。至于现有文学类的课程,也应依大文学的理念调整其内容。目前的文学教材,文学理论主要围绕纯文学观念阐释文学问题;文学史论则主要依据纯文学观念研究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的规律,并以此来评价文学作品;而所谓的文学作品,基本上局限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种体裁。因而,当务之急,应以大文学观为指导思想,编写适合的文学教材。文学理论应兼容纯文学与实用文学,文学史应该是开放的“大文学史”———文学史的内容向社会历史文化延伸,文学体裁拓展包容实用文体,文学评价也应注重文学参与干预社会现实的功效。完整的文学教育的内涵,由文学赏评、文学写作、文学史论、文学理论四个层次构成。赏评与写作是根基,史论与理论是提高。目前的文学教学,重知识重理论,属研究型的教学模式,而赏评与写作能力普遍被忽视。这样,所培养的学生,未免显得常识丰富,趣味缺乏,理论不少,能力有限。学生在知识能力结构上头重脚轻根底浅,要求其进行学术研究,无异于拔苗助长,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沦之为鸡肋,便是明证。故而,文学教学应以文学和文献的鉴赏阐释为主,以文学史、论的教学为辅,在增设经典导读课的同时减少史、论的课时。写作能力是中文专业学生赖以立足社会的基本技能和核心竞争力。但纯文学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既无法有效地提高纯文学写作能力,也忽视实用写作的能力训练。学生具备一定的纯文学技巧,在实际应用中却又无法发挥。故而强化写作能力的训练,同样应以大文学观念为指导思想,立足社会现实和职业需求进行改革。做法可以有二:一是以实用写作为根基,通过公文、新闻、时评、社会调查等实用写作训练,既磨练文字表达信、达、雅的功夫,又锤炼思想,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一是发挥纯文学的优势,结合职业需求进行“创意写作”训练,有意识地“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所有文化产业提供具有原创力的创造性写作人才”①。或者,还不妨适当进行一些古典诗词歌赋及应用文体的创作训练,以承续传统文化的风雅。

第5篇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学;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改进方法

应用文是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为某种具体的实用目的而写的文体。

“应用文写作”作为学校文化教育的课程,一般是为即将工作的学生而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给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提供切实的实用文体的帮助,又为走向社会的写作实践打下基础。在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同时,还有提高相应的素质修养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应用文写作这门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的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特点,从中提出一些改进教学成效的方法。

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了解掌握应用文的程度不高

目前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导致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一般或偏低。而应用文对于将来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性一直得不到重视,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

对于学生来说,进入职场必须掌握常见的应用文,但是在校期间应用文没有太多的写作需求,导致在校生遇不到常见应用文,这就使得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较为忽视,导致他们的学习成效不高。

2.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不强

由于应用文格式严格限制、内容单调而种类又多,有的学生对应用文写作不感兴趣。初中时学生对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学习有所欠缺,入校后对应用文的格式、规范和要求又不去重视,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太难了,不知道有什么用处,该怎么写,还没兴趣学,课堂效率低下,在写作中马虎了事,认为反正格式一样的,就借同学的作业抄抄改改,于是常会出现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完整等问题,以上因素使得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普遍不高。

总的来说,应用文写作教学确实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进,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联系学生实际,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略谈

应用文写作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根据应用文的实践性目的,按照实际需要,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找需求,参与到应用文写作中来。下面仅以计划总结类应用文为例,谈谈其教学方法。

计划总结类的应用文,对于所有新进职员来说都是躲避不了的写作类型,其写作的好坏甚至关系到职位,而学生往往在校期间从不接触。因此,我把计划总结类应用文作为重点来讲,也把它作为考试考查的重点题型。我在讲授时主要从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入手,让学生写学期个人学习计划和在校期间个人总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完成情况基本良好,能掌握计划总结类应用文的写作要领。

以上只是举例,其他类型的应用文文体也有其各自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

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特点

应用文写作教学有其特殊的要领。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具有技能训练性、客观价值性、范文模式性等教学特点。技能训练性是指应用文教学注重学生训练掌握实际写作技能。客观价值性是指应用文教学注重阐明应用文的客观价值,并在指导写作时循着客观的而非主观的思路,寻找其实用价值。范文模式性是指教师给学生讲解的范文有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以上三点,对于教学来说还是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尽量做到符合教学规律。在讲授大多数文体时,先是安排例文与评点,让学生了解其具体特点;再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文种知识和写作技法;最后,空出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练习写作,写出符合要求的应用文书来。下节课,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文中的不足,归纳出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按照这种教学规律安排教学过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导致的问题及其成因

在现代社会,电脑普及,大家会觉得写作没有必要。对于应用文普遍不重视,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阻碍。但是在人们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缺失造成的交往障碍问题也日益突出。

1.没有安排相应的课程,学生缺少写作实践机会

对于诸如求职信、简历这些实习毕业必备的应用文,由于没有安排相应的课程,导致本应把这些应用文不断写作修改后才能形成正式文本的,现在写作草草了事,用人单位不愿接纳。但由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时间有限,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加上很多学生本来对这些文体尚未熟练掌握,学习机会明显减少,今后能拿出像样的求职信、简历的机会就更少了。

2.学生学习散漫,被动、不努力,不能充分利用机会

不少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是副课,将来用到的机会也不大,从而导致学习不积极,不认真,再加上有些学生面临着实习就业的压力,在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散漫、被动。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帮助他们认识到应用文基础学习的重要性,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改进措施与方法

为能解决或改进以上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教与学两方面找出一些解决方法,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成效。

1.帮助解决写作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培养学习应用文的兴趣

学生开始学习应用文写作时,老师首先应试图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他们对应用文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基础写作能力,比如使学生写作无错字、病句,教师在教授时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方式等等。对于应用文写作时遇到的难题,教师要不断与学生交流,并想办法帮忙解决。如有的学生提出书上的简历、求职信过于简单,缺少亮点,老师就把以前实习生的还有网上精彩的简历、求职信整理分类,提供给学生学习借鉴。

从学生自身来说,也应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专业课是今后工作的“看家本领”,职业类学生尤其是这样,不过文化课的学习也很重要,学生虽不用全面掌握,但作为基础课程不应忽视。

2.注意培养学以致用的思维,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应用文的效果

学以致用的思维是把学到的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写成自己的应用文,逐渐能将实际用到的文体熟练运用,不断改进完善,最后形成体系的思维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思维方法,对于今后的成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不断创造学生实践写作机会,比如利用学校布置的学雷锋之类团活动、春游之类班级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写计划、宣传单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应用文教学活动中。在老师指导下了解文体,准确分析格式,仔细阅读要点,学习正确的书写格式,通过综合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思维能力,以理论指导实践,从中巩固已有知识,发现并写作出应用文佳作,可以使学生学习应用文的效果得以提升。

结语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是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通过以上措施有助于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分析和研究实际问题,从中发现写作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何锦旭 吴云霞 夏旭光. 海南高职院校学生实用文写作需求状况调查报告[J]. 人力资源管理, 2010年3月.

[2] 何锦旭. 应用文写作[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0年7月第一版.

第6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江苏  孙仁超)

    1985—1994的10年,高考作文命题一直沿着“隐中有变,变中求好,稳定中有所开拓与创新,发展中渐臻成熟和完善”的道路健康地前进着。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推进中学作文教改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正因为具有导向功能,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向也就成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热门课题。基于高考作文题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创新性,我们认为,未来高考命题走向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

    写作内容联系考生实际,题材的广泛性、角度的多向性保持不变,而命题的时代性、思想性、针对性将进一步加强。《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考试说明·考试内容》中说:“本《说明》……贯彻《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和《中小学语文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的精神。语文测试要……重视考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的深化,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和改进,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将会逐年提高,高考作文命题加强时代性和思想性势在必行,这也体现了命题的针对性。也许有人会说,要避免猜题押题,就得有意绕开社会上的某些热门话题,不出紧扣形势的题目。笔者认为,“增强时代性、思想性”并非直露地去写关于“香港问题”、“市场经济”、“反腐败”之类的作文,而是通过一种寄寓性的隐性命题来体现。由于受阅读、分析、审题、立意等因素的制约,没有一定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不善于想象和联想的人,无论怎样猜题押题,都无法写出像样的文章。

            二

    作文方式还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轮换采用,但必然以材料作文为主要命题方式。材料作文是恢复全国高考统一命题以来,在教改中创造出来,经过实践的检验,为语文界所普遍承认的一种好方式。它的限制性和灵活性统一的特点,使其具有命题作文无法具备的优越性。《考试说明》中对选择、填充、简答等基本题型均有试题示例,唯独对“作文题”以一个“略”字暂付阙如,其实,材料作文这种方式完全可以肯定下来,并举出典型的试题来示例,使《考试说明》中这一模糊部分明朗化起来。至于材料作文的限制则不会过多、过严,限制性和灵活性将趋于和谐的辩证的统一。

            三

    写作格局继续保持大小作文搭配的样式,而一大一小将作为主要格局被固定下来。笔者认为每年考一大一小两篇作文是科学的、合适的。全国卷1990年出现过一题三做,但其中填描述性文字(字数限定在5—15字之间),只能算是造句类的练习,这种练习完全可以归入Ⅱ卷的主观题中进行,就像1993年新高考第22题那样处理。还有1992年全国卷考过两大作文,记叙和议论平分秋色,这也不够恰当。因为350字的作文,非驴非马,亦大亦小,区别度不大,水平高的考生难以发挥,水平低的却易于藏拙。

            四

    文体考查仍为四体并重,交替使用,但与全卷的配合将更趋协调;近几年,议论文的主角地位又将恢复。高考试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阅读测试中选用了议论文和说明文作阅读材料,那么作文中就可考查记叙文和应用文。这样对考生四种文体的读写能力的考查就全面合理,且全卷更显得协调,只要两年轮换一次即可。至于推测议论文在未来的二三年内又将唱主角,并不是笔者对议论文有什么偏爱,而是根据大纲精神和教学实际才作如是说。记叙文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初中生偏重于形象思维,作文理应以记叙文为主;而高中则不同,高一要求“阅读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高二要求“阅读比较复杂的议论文”、“写一般的议论文”,高中生偏重于逻辑思维,故应以议论文为主。再从作文评分来说,记叙文的评分误差也大于议论文。至于全国卷1993、1994连续两年考记叙文,是因为命题者要打破高考作文复习迎考重议论轻记叙的思维定势,避免高考作文命题模式的僵化,才采取的临时措施。

第7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就业向导;教学策略;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45-01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相对于传统高中或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加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策略方面,应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具体参考标准。在课程定位、教学模块设计以及教学表达的环节设计上,应呈现出强烈的务实性特征。具体而言,就是要全面而充实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语言综合素质,使之为日后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基于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

教育部在2009年1月所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学校具体教育工作目标和作用进行了明确说明。强调中职语文教学本身的学科性、人文性以及工具性,要求培养学生日后从业所必备的语文应用能力,为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以及基本素养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这一要求与内容,迎合当今社会在职业呈现、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培养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首先,加强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培养,全面培养学生公文写作、总结发言以及其他能够在实际就业环境中所需的文字写作能力。其次,加强学生口语表达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一定的商务礼仪及公关技巧,全面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应变思维,以及在实际工作环境和交际环境中对于语言的把握和使用能力。第三,针对具体的职业环境,加强辅助课程的教育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让语文学习与实际就业环境之间产生一定的关联性,使之能够更为精准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就业机构。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语文学习更加契合当今社会的就业环境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为了能让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生活现状,中职语文课堂应充分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分层教学。比如,就某一专业类型的语文教学而言,其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都设有一定的课程安排。其中,阅读课程设置就包括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实用文阅读以及文学作品阅读赏析等四方面内容。出于分层教学的需要,实用文阅读部分需要结合具体的职业教育内容进行具体专业文章的实用性选择。如烹调专业、机械专业、计算机应用和会计专业等,实用类的文章都会有所不同,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写作课时安排,除基本的记叙文、议论文以及各种公文写作外,还需要强调基于一定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应用文写作,切实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以适应就业需要。口语交际部分主要包括朗读、演讲、辩论以及体态语言教学和独白体教学(介绍、解说、主持和口述)以及对白体教学(应聘、洽谈、拜访和接待)等内容。同时,出于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的需要,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对上述教学课程进行有效拆分和组合,通过多重教学目标的设计,确保中职教育过程中不同专业、以不同技能为目标的学生都能完成基础语文知识以及专业对应知识的学习,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加契合当今社会就业环境所需。

三、创新考评方法,构建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

中职语文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应充分坚持多样性和发展性的原则,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效融入教学评价。具体操作上,应把握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创新考试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考评方法,充分贯彻“以人为本”而非“以知识为核心”的考试评价原则,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比如,在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时,应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以及实践能力三个角度来进行综合测评。其中,课堂表现包括学习态度以及课堂纪律两部分内容,作业部分要根据其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以及作业完成的质量三个角度来进行评价,而实践能力方面则是从是否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能否合理利用多种方法来搜集语文学习资料、能否主动对语文教学活动提出有效建议、是否善于和同学进行沟通实现信息共享、是否善于观察思考与总结归纳、活动能够展开是否具有创意等方面来进行考评,全面提升考评效果的综合度与多元性。其次,改善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考评方式,通过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运用来进行考评。同时,面对激烈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学生还需要积极考取能够为其个人职业选择增加筹码的执业证书,比如普通话证书、打字录入等级证书等。采取专业技能证书和语文应用证书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日后的就业,提升个人的市场竞争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学应以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根本,加强学生基本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使之更加符合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以及人才选择的需要。在具体操作方面,应基于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考评方法,构建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让中职语文教学更加符合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符合就业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第8篇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的名称,其基本内容包括听、说、读、写的训练。叶圣陶说:“‘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语文”既作为课程名称,又作为教材名称。

关键词:“语文”含义;书面语;教材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9.010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9-023-02

收稿日期:2012-08-22

1950年6月,国家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全国统一的以“语文”命名的教材。这套教材的《编辑大意》指出:“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因此,这套课本不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

无论是以“语文”作为课程名称,还是以“语文”作为教材名称,其基本思想似乎都可以明确表述为:“语文”即“语言”,包括“口头语言”(语)和“书面语言”(文)。叶圣陶解释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学科的命名及其解说,曾得到语文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吕叔湘先生在1978年4月22日以《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为题的讲话中说:“语文这门课,是老办法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好呢,还是想法统一起来?当时有一位同志提议说,我们就叫它语文行不行?语也在里头,文也在里头。后来就决定用语文这个名称了。”张志公先生在1979年5月写的《说“语文”》一文中也说:“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当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国语’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就是这门功课叫作‘语文’的来由。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

在“语文”作为课程教材名称使用的过程中,对“语文”含义,除了“语文就是语言”之外,还有“语言文章”“语言文字”“语言文学”等几种不同的解说。

针对这些解说,叶圣陶先生多次指出:“‘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之中小学语文课本。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自此推想,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文’谓‘文字’,似指一个个的字,不甚惬当。‘文’谓‘文学’,又不能包容文学以外之文章。”“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含义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语文”一词有两个解释,一是“语言和文字”,一是“语言和文学”。该词典在解释“语言”一词时称:“‘语言’一般包括它的书面形式,但在与‘文字’并举时只指口语。”这就是说:“语言文字”专指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吕叔湘认为:“语文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来讲,可以有两个讲法,一种可理解为语言和文字,也就是说口头的语言和书面的语言;另一种也可理解为语言和文学,那就不一样了。中小学这个课程的名字叫语文,原来的意思可能是语言文字,但是很多人把他理解为语言文学。”吕叔湘先生这里虽然也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但仍然是指“口头的语言和书面的语言”。

可见,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就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实际上已经包容了“语言文章”(“文章”为书面语言)、“语言文字”(“文字”为书面语言的符号)、“语言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书面语言为载体)的含义。

既然语文教育中的“语文”应理解为“语言”,那么为什么这门课程不叫“语言”而称“语文”呢?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有时仅指口头语言,叫做“语文”,是为了强调这门课程不但包含口头“语”,而且包含书面“文”。1980年7月14日,叶圣陶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解释说:“一九四九年改用‘语文’这个名称,因为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既然是运用语言的本领的,为什么不叫‘语言’呢?口头说的是‘语’,笔下写的是‘文’,二者手段不同,其实是一回事。功课不叫‘语言’而叫‘语文’,表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在这门功课里学习的意思。‘语文’这个名称并不是把过去的‘国语’和‘国文’合并起来,也不是‘语’指语言,‘文’指文学(虽然教材里有不少文学作品)。”

我们理解:“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指的是祖国语言的教育,即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言的教育。它既包含口头语言的学习,又包含书面语言的学习;既包含语言形式的掌握,又包含语言内容的理解;既包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系统和规则(即狭义的语言)的学习,又包含着按照这一语言系统和规则所进行的言语行为(读、写、听、说)的训练以及按照这一语言系统和规则形成的言语作品的学习。正如钟启泉先生所指出的:“语文学科就是从形式与内容两个侧面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兼具‘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王宁先生则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通过语文教学养成学生从语料中发现语言现象、概括语言规律的锐敏性、兴趣和习惯;教给他们贮存语言材料的正确、有效方法,促使他们通过自学的积累,逐渐丰富自己的语言;让他们在获得新知识的实践过程中,训练他们把已加工成熟的思想用最得体、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最后,还要以语言为桥梁,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意识、创造思维意识和文化修养意识。”

近几年来,在关于“语文”含义的讨论中,又有三种新的解说:“言语”说、“文学”说、“文化”说。

有学者认为:“‘语文’指的是汉言语,语文教育是我们母语汉语的言语教育。”笔者以为,这一观点缩小了语文的外延。语文学习,既包括言语的学习,也包括狭义的语言的学习。虽然作为母语课程内容的语言系统及规则,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自发的经验和认知多少获得一些,但这些毕竟是零碎的,与在学校教育的情境中通过较高级的思维活动系统地学习是不能相比的。学校开设语文课程之所以有必要,即在于可以使母语的学习和掌握,由自发的、偏重感性经验的、少慢差费的暗中摸索,走向自觉的、偏重科学理性的、多快好省的明中探讨,这其中便包括语言系统及规则的学习。

也有学者认为,语文就是文学,语文教育就是文学教育。笔者以为:这一观点同样把语文的所指缩小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方面,作为一门艺术,文学作品与政治论文、科普读物、以及其他实用文章相比在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语文教育无疑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另一方面,作为学习语言的语料,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与政治论文、科普读物、以及其他实用文章的性质又是相同的。语文学习既然包含语言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学习,就已经包含了作为语言的成品的文学作品与政治论文、科普读物、以及其他实用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学习,文学教育就已经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了。而以文学来解说语文,将政治论文、科普读物、以及其他实用文章的读写排除在语文之外,则显然是不妥的。

第9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 改革 创新

高职语文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作为高职语文老师,要在教学上多创新,突出职教特色,这是目前及今后高职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呈现非明确状态,因而其学习兴趣就显示出波动性。这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由于进入高职学院读书的学生成绩大多一般,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自我学习意愿不高,兴趣不浓厚,有些甚至对学习有排斥心理。这些学生正处于智力、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的多变时期,往往表现出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愿意表现、争强好胜等特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教师要采取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语文老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种现状,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新课堂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都是老师占据主导地位,课堂设计逐句逐段挖掘、分析,学生只能被动的听和写,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更新观念,改变方法,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中,老师扮演的角色更多是引导和启发。通过设置情境、集体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学善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高职语文课的教学时间较少,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来教学。我在讲课时,喜欢把大学语文课本分为几个专题,比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以每月不同专题的形式来开设讲座,而不拘泥于书本上的安排,这样给学生们有新鲜的感觉。每个月开设一个专题的讲座时,先让学生们自己查阅这方面的资料,甚至可以拿一两个专题让学生自己去上讲台讲课,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上课的教室可以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甚至电影院,贴近生活,使学生能深切体会到语文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气息。另外,不同专业的学生其性格脾气及爱好特长也往往能体现出一种专业特色,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性格外向、活泼、善表演,有很不错的音色和标准的普通话,在讲古诗词时,可以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唱出来,这样又方便记忆又能增强教学效果。美术专业的学生坐得住,善于用色彩、画面来思考,在讲一些唯美的诗篇或者散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根据想象把文章中的诗篇画出来。法学专业的学生逻辑推理性很强,在讲戏剧课程上,可以让他们来推理,让他们来编辑和创造。充分在教学中了解他们的特长,为我所用,大胆地选取能发挥学生特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唱起来、跳起来、画起来、推理起来。这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二、注重实用性教学

大学语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应用文写作上面。应用文写作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传递信息、解决问题、实行管理而进行的写作活动,高职语文应结合专业课重点培养学生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但是传统教学方式中刻板的介绍格式、功能和写法让许多同学对应用文写作有这样的误区:应用文无非就是行文格式,内容呆板,枯燥乏味,没什么好学的。而实际上,应用文是今后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文体,是各行业、各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功。高职学生最常用到的就是:请假条、入党申请书这两个文书。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文书开始,提高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力求让学生在实训中尽可能多地掌握各项应用写作技能。另外,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今后要遇到的文体进行选择性教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的文体写作。经济管理的学生,可以学习合同等经济文书写作,还可以加入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大学生实用文书写作等等。这些实用性文体写作的教学,不但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今后在工作中提供帮助。

三、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和素质

作为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念,不要照本宣科的重复备课和上课。要有自创的一套教学模式,我把它称之为“教学性格”。

如何来理解呢?首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老师上出来的课也应该不同,要具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来听课,而不是靠点到,不给平时成绩这些方式“捆绑”着学生来听课。其次,上语文课的老师应该要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在“全世界都在说普通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的大氛围下,更加要求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夯实我们的语文基本功,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用标准的普通话上课时,好听悦耳,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特别是在制造气氛、渲染情景时,标准的普通话显得更加重要。第三,高职语文老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是个大染缸,浮华的外表总能吸引人,让人迷失。高职学生比其他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更多,因此,教师良好的心态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良好的心态可以让学生学会踏实做人、努力奋斗、处变不惊的品质,在充满坎坷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最后,高职语文老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积累知识。信息化时代瞬息万变,学生们从电脑、手机、杂志各种渠道都可以接触到新的知识,老师们也要跟上时代变化,不断更新获取信息的渠道,还要多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在专业知识上不仅仅是让学生信服,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良好的人文修养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10篇

知识要点:1、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2、应用文的写作,要做到格式正确,语言准确。

考试说明:应用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办理公务和个人事物时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和某种惯用体式的一类文章的总称。它包括带有法定性的公文,还包括一般应用文。

与其它实用文体相比,应用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在形式上,应用文都有固定的惯用体式,格式稳定,排列规范,结构形式完整严谨。如书信,一般由称谓、正文、祝词、署名、日期五部分组成,通常不随意改动。

其次,在内容上,力求准确,有针对性。或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介绍、总结、说明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写作时务必将时间、地点、基本情况、事件原委、处理办法或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交代清楚。另外,时间要求极为严格,要及时,因为应用文都是为解决问题而写的。第三,在语言上,要求准确平实,通俗易懂,简练明白。叶圣陶先生说:"公文不一定要好文章,可是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词妥,通体通顺,让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说的是什么。"多数应用文不宜采用描写、抒情,切忌堆砌形容词;更不允许虚构和夸张,即使有描述,其目的必须是为了说明问题。应用文还经常使用一些专用词汇和术语。此外,应用文在语言方面还有较多地运用并列短语、介宾短语,沿用一些文言句式等语法特点。应用文可分四类:第一类是公文书类,有通知、决议、指令、请示等,是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文书。第二类是事务文书类,有计划、总结、报告、合同等,是交流情况,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解决问题的工具。第三类是科研应用文类,有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科研报告等,是进行科研和描述研究成果的重要文体。第四类日常应用文,有书信、日记、电报等,这一类应用文使用频繁,中学生学习这类应用文非常重要。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应用文有:通知、启事、电报、汇款、介绍信、证明信、公开信、倡议书、申请书、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贺词、贺信、贺电、会议记录、合同、民事诉状、计划、公约、海报、黑板报、科技报告、产品说明书、唁电、唁函等。下面分别从格式、结构、语言三方面谈应用文的写作。

1、应用文的格式

应用文都有约定俗成的惯用格式,有了格式,不仅眉目清楚,而且有了规矩。这为读写应用文、处理问题提供了很多方便。且部分应用文的格式有直接生效的指导作用或法律约束。

因此,写应用文必须遵从各种应用文惯用格式。以电报稿、通知、启事、申请书、感谢信、表扬信、祝贺信、倡议书、建议书和一般书信为例:

(1)关于称呼语。启事不必开头写称呼语,通知如标题已明确通知的对象,不加称呼语了。其余8种都要求抬头顶格写称呼语,称呼语后面必须有冒号,问候语不能语称呼语同一行。

(2)关于正文首行。只有电报的正文首行顶格写,其余都空两格开始写。

(3)关于致敬语。结尾不写致敬语的有:倡议书、建议书、启事、电报和通知。结尾必须写致敬语的有:祝贺信、申请书、感谢信、表扬信和一般书信。致敬语不能与其它内容写在同一行。

"敬礼"必须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之后一般不点标点符号,要写也只能写一个叹号。

(4)关于署名和日期。只有电报的署名紧连正文,其余均可另起一行右署名。

只有电报不写拍发日期,其余都要在署名下一行位置上写准日期。写日期时,汉字和阿拉伯数字使用要一致,不能混用。

2、应用文的结构

应用文的结构,要求完整严密,层次清楚,简单明了。一般说来,应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格式,即由三部分构成--标题、正文和结尾。如:

(1)计划。由三部分构成。①标题:包括单位名称、计划内容和使用期等。②正文:一般包括前言、目的、任务、具体措施、实施步骤、时间安排、注意事项和检查办法等。③结尾:即落款部分,交代制定计划的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交代制定计划的日期等。

(2)总结。一般也是三个部分构成。①标题:与计划标题类似,包括单位名称,总结期限,总结内容等。②正文:包括基本情况;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存在问题和今后意见。③结尾:和计划一样,要交总结的单位名称和写作日期。

(3)简报。一般有三部分。①报头:它是公文样式的标志,不是简报的题目,包括简报的名称、期数、编印单位、印发日期。②正文:正文之上一般有标题:正文一般以刊登一分材料为宜;正文末尾可注明供稿单位或撰稿人姓名。③结尾:写明发送单位和印发的份数。

(4)电报稿。电报稿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格式。在拍发时向邮局索取,按规定填写。电报全文由四部分组成。①电报头栏。由电报局营业员、值机员填写,与发报人无关。②收报人住址姓名。由发电报人填写,"收报地名"栏写╳╳省(市)╳╳(县)即可。至于更具体的地址如╳╳区╳╳街╳╳号和收报人姓名,则写入"收报人住址和姓名"栏内的方格中,不可写

入长行横格中(这里是值机员译写电码用的)。③电报内容和署名。由发报人填写。电文不必点标点,电文后要紧接着写上发报人的姓名,以便对方收到电报后能知道电报是谁发来的。电文和署名也要写在方格内。④发报人姓名、住址、电话。要按规定详细填写,这部分内容并不拍发,仅供邮电局参考。

(5)讲演稿。讲演稿的结构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①开头。除对不同的听众要加上各种不同的称呼外,要开门见山,接触讲题,提出全文主要内容,说明演讲的意图,以便听众能抓住要领。②中间。要突出讲话的中心,把讲话的内容集中在主要三点上,反复申述,铺陈展开。讲话的内容若多,可以分项来谈,使层次清楚,便于听众掌握。③结尾。为了使听众对全部讲演内容有清晰、完整、深刻的印象,在讲演的结尾,一定要把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个小结。

(6)说明书。说明书不论报刊登载或张贴,均以介绍商品的情况和属性为重点,写法不拘一格,文字要生动活泼,简明易懂,其结构由两部分组成。①总介绍。用概括的语言介绍商品名称、产地、规格、性质、特点、功用等。②说明重点。与商品有关的重点事项必须介绍清楚,同时提出使用产品应注意的问题,如易燃、怕晒、易碎、耐高温、有无毒性等。

3、应用文的语言

应用文的语言重在实用,一个字一句话往往至关重要,有人说"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笔,笔下有毁誉忠*。"为这不夸张地说出了应用文语言的重要性。应用文语言一般要求平实、得体、简洁。

(1)平实。即准确朴素,它只要求平直的叙述,恰当地议论,简洁地说明,准确通顺地把客观事实、作者的观点说清楚就行,既不能夸张渲染,也不需要描写抒情,那些华而不实的空话、大话更不能用。

(2)得体。应用文的语言是为特定的需要服务的,要受明确的写作目的、专门的读者对象、一定的实用场合等条件的制约,因此语言使用一定要得体。颁布政令要庄重严肃。请示、申请要委婉平和。批评表扬要持之有据、分寸恰当。广播稿的语言通俗化、口语化,要尽量使用短语,避免用长句,有些词语在书面语中可适用,在广播稿中却不适用。又如解说词是供群众听的,读起来要上口,听起来要顺耳,解说词是对实物和画面进行解说的,因此,要用形象的文学语言,描绘所解说的事物和形象,感情要充沛,还可使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综合表达方式。另外要正确使用应用文的习惯语,切实弄清它们的含义和用法。如信函中的称谓、问候和致敬语要正确使用。

(3)精简。应用文的语言要做到言简意赅,尽量压缩文字,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和空话、套话删去。

应用文往往使用某些文言词语,运用恰当,可收到精简的效果。

[19-1]按要求写一份电报。

北京长安街小学10岁学生张小华七月五日要从北京乘41次火车来西安姨妈家,她买到8车厢4号座票。出发前,小华父亲向西安发了一份电报,让小华姨妈接站。

要求:请写出这份电报的正文,做到文字简明,字数限在12个字内。

电文:

[19-2]根据以下内容,替实华中学学生会写一则通知。

实华中学学生会准备通知各班文艺委员明天下午六时半到学校会议室开会,研究学校第十届"五月之花"文艺会演有关事宜,并要求各班文艺委员带上本班节目的名称和演出人员名单。

要求:①书写格式正确。②内容不得有遗漏。

[19-3]"七一"即将来临,中学正开展各种活动庆祝中国******成立70周年,但是只组织了非毕业班的同学参加。毕业班的同学对此有一些看法,希望能参加一些活动,同时改变目前"一切为了迎考"的状况。

请以初三(1)班部分同学的名义给学校领导写一封信,表达毕业班同学的这种心愿。要求:①要有记叙,有议论。②措辞要掌握分寸。③符合书信的格式。④正文不少于600字。

[19-4]根据下面(1)、(2)提供的材料,写一则新闻。

(1)通知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书法教学,提高学生书法水平,经研究决定于五月间举办"厦门市中学生硬笔书法比赛",具体通知如下:

①比赛时间:5月21日上午9:00-10:30

②比赛地点:厦门一中振万楼

③参赛对象:全市各中学初、高中参赛选手

④奖励办法:设一、二、三等奖

厦门市教委、厦门教育学院

╳╳年╳月╳日

(2)比赛情况介绍

①比赛如期举行,全市有20所中学68名选手踊跃参赛。

②比赛作品经评选,决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

③初中组:彭晶、吴清云获一等奖;高中组:吴得祥、李国文获一等奖。

要求与提示:①新闻稿必有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主体部分要介绍比赛时间、地点、联办单位、参赛单位、选手及获奖情况)。②标题自拟,字数不得超过120字(不含标题)。③写稿人姓名、学校不得在文中出现。

[19-5]祝贺信是对集体或个人的事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单位举行重要会议或庆祝活动时,单位或个人向对方表示祝贺的一种专用书信。

以武钢二小的郑晖、鄱阳街小学的张磊、华师一附中的胡晓君、市外语学校的马佳等四名小选手组成的武汉少年代表队,在第五届华罗庚数学金杯赛上经过激烈角逐,一举夺得"三金一银"的佳绩,并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捧回了华罗庚金杯。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四、六级考试;考研

        一、前言

        近年来,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并就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卞树荣(2006)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大学体验英语》的实用性;邓贤贵、张坚(2007)论述了《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理念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全新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大学英语教材均在实用性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华荣(2008)在内容组织上论述了《大学体验英语》交际内容的实用性;魏琳(2009)通过调查发现,从学生的选择上看,语言的实用性已被摆在了第一位,越来越多的学生已不再把英语学习当成应试的工具,而是希望通过学习能与人交流,无论是口头的还是笔头的,甚至同专业挂钩,达到学以致用;王帅(2009)指出《实用英语》的实用性明显加强了日常生活、工作与经济、科技发展联系密切的实用文体的阅读。

        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英语四六级作文的写作水平,如于海艳(2005)、迟欢玲(2006)、胡学方(2007)、翁义明及陈兰芳(2008)、袁在成(2009)、郑映雪(2009)等在这方面均有阐述。

        至于考研英语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对某一年考研英语作文的点评,如曾微(2006)、许建平(2007,2008,2009);如何提高考研英语作文的应试技巧,如王静(2005)、吴蓓蓓(2005);分析考研英语看图作文及相应的对策,如杨小蛮(2005)易立梅(2008)等也曾有论述。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少学者从考试的视角来论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尽管滕德明等(2006)从教材编写中的原则、需求分析和实用性角度,在分析了2001至2005年5年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和在对学生、教师、社会的需求的分析后,指出了《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实用性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但此研究仅仅通过2001至2005年5年间的考试英语写作来研究了就某一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这尚不能足以较全面的了解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为此,本文将结合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来研究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以期为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考研作文的情况分析

        为了更直观的反映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

        通过对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作文题目进行整理、归类,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总结,总体而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材呈现出多样性,包括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书信类、应用文、描写文、图表类等。在这些题材当中,以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居多,图表类则显得过少。

        然而,从历年考研英语作文的得分情况来看,多数考生的看图作文得分不高,考生普遍反映此类作文很难。为此,很有必要对此类作一些简要分析,看图作文可以分为图画式作文和图表式作文(杨小蛮,2005):(1)图画式作文是用漫画、照片、图片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画蕴涵的寓意或者思想内涵理解表达能力,在逻辑的考查上,更偏重学生的总结能力;(2)图表式作文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表中的数据所包含的逻辑关系的挖掘与表达能力,在逻辑的考查上,由于图表是数据的形象化表达,更偏重于学生的数据整理与归纳能力。而这正是众多考生所缺乏的知识及能力。图表类作文,在历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出现不多,大学英语教材中类似的图表也极少出现。由于题型不对口,考生在审题、立意、表达上都与命题者的要求大相径庭(任荣,2001)。另外,根据最新的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在英语的写作A部分,今年新增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的内容,并且在大纲样题中有所体现,这是很重要的变化。有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的体裁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关于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的讨论

由于受到文章篇幅所限,本文选取笔者教学中所使用的《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进行分析。 

首先,本文对翟象俊及李荫华主编的《大学英语》中的体裁进行统计。

再看由宁春岩主编的《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课文中的体裁。

第12篇

(一)实用文体

1.英文信函

下面是英文正式信函的格式:

写信人地址

写信时间

收信人地址

称呼

正文

结尾语

落款

签名推荐:英语英用文写作及范文大全

在写信时注意以下几点:

a.地址要由小到大。

b.朋友间的信函无需加上写信人地址和收信人地址。

c.称呼语用Dear+姓(正式),Dear+名(朋友间)。非常随便的信件可直呼其名。d.结尾语或结束语可根据实际情况用: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With)best wishes/regards!

All the best!Good Luck!Give my best wishes/regards to??!e.落款也分正式与非正式两种:

正式:“Yours sincerely,”、“Yours faithfully, ”或“Sincerely yours,”、“Faithfully yours. ”非正式,朋友间等:“Love, ”或者“Yours ever, ”

f.签名也视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而定,一般与称呼一致。如称呼用名,写信人的签名也用名。

g.写信时间可用月、日、年格式或年、月、日格式。

英文信函按其功用不同又可分为邀请信,对邀请信的复信,感谢信,介绍信,求职信等等,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邀请信

写邀请信要用上一些发出邀请的短语和句型:

Can/Could you come to???

We would be very happy if you could join us.It would be very nice to see you here with us.(2)复信在接到邀请后,可以回信接受或拒绝。不管是否接受,都要先表示感谢邀请。若接受,应表明自己很高兴参加该项活动;若拒绝,要婉转地拒绝并写出拒绝原因。最后还要祝愿活动成功。在拒绝邀请时要使用婉转的语言,可用下列表达方式:

I‘d love to come, but I can’t because??

I‘m terribly sorry I cannot come to??for I’m going??

I‘m afraid I will not be able to??because??

(3)感谢信

感谢信可分为感谢馈赠、款待、送行、探病、帮助等。写感谢信一定要先交待为何要感谢对方。

(4)(自我)介绍信

写介绍信时,先写出写介绍信的目的,然后再开始介绍年龄\学习(工作)、生活、爱好等,结尾写上作者的希望及感情。介绍情况时,用过去时介绍以前的事情,用现在时介绍目前的事。

(5)求职信

写作要领:

a.求职信属公务函体,格式用词都较正规。

b.信的内容一般分三部分:写信目的,自我介绍和要求。

c.写信目的直接了当在信的开始就提出来。如,从报纸上或广告中了解到您单位招聘什么职务的人员,自己认为适合做这项工作,愿意应聘等。

d.自我介绍主要介绍自己的学历,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等。行文措词上要表现出自信、恳切的态度,语言要简明扼要,突出介绍自己的优点,与众不同的特长或有利条件。当然,还要紧扣用人单位的要求,巧用词语,自我推销。

e.最后提出进一步联系的途径,如会面时间,地点或资历咨询等,主动提出接受面试或考核。

2.英文便条

便条格式与书信类似,但称呼不用加客套语dear,除非对年长者,结尾直接署上自己的名字。

请假条也属便条范围。

3.英文通知

a.通知内容与便条相似。通知形式有书面通知和口头通知,写通知时只要将通知内容按层次有步骤地交待清楚便行。如果通知事项不止一件,可用first,second,third,then等词将事件一一列出。

b.口头通知:口头通知开头可用:

①Dear Parents(开家长会时可用)

②Fellow students/Boys and girls

③Ladies and gentlemen

然后再写上

①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please? I have an announcement to make.

②Here‘s an announcement,please listen to me.

③Attention please.Following is an announcement.

结束语:

That‘s all.Thank you.

4.讲演、致辞

a.讲演有几种形式,如发表演说,导游介绍,内容包括提供或传递信息。这类文章一般分三步写:①招呼听众,简略介绍所要讲的问题;②陈述基本情况;③最后作结束语。

5.启事a.启事有遗失启事和招领启事。

b.遗失启事Lost作标题放在启事的上方正中。在Lost的右下角写出遗失启事的时间。启事正文包括遗失物品\遗失时间、地点,以及若有人发现,遗失物品应送交的人和地点。启事正文右方写上失主姓名。

c.招领启事以Found作为标题放在启事上方正中。在Found的右下角处写上招领启事的时间。启事的正文包括招领物品、拾物时间、地点,及丢失者认领失物的地点。启事正文的右下角写上登启事的单位。

(二)记叙文

1.一般记叙文

(1)写一般记叙文的主要事项:事件或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情节,背景,原因及解决办法。

(2)记叙已发生的事的时态通常用一般过去时。

2.故事

①写故事常用一般过去时。写寓言故事时,故事中的动物可用she或he来代表,使动物人格化。寓言故事一般都能说明一个道理,即寓意。

②寓言故事和其他故事一样,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

③开头交待时间、人物、地点等。中间部分交待故事情节,是短文的主体。结尾写故事结局,还可将寓意点出。

(三)描写文

1.写人、写物

写人通常描写人的外貌(包括身材、体形、头发、脸形、肤色、鼻子、眼睛、衣着、年龄等特征),抓住主要特征写。写物体通常写该物的大小、形状、颜色、材料等,也要抓住主要特征写,不要记流水帐似的。此类文章易写,在此就不特别举例了。

2.写景

描写景色时一般要从总体到局部,从外到内,从上到下。开头进行总介绍,引出主题。这类文章还包括写学校、工厂、医院等。描写文可穿插于其他文体,如以书信的形式描写某人、某物等。

(四)指路、指令、议论文

1.指路

①这一类型的短文一般用祈使句,省略主语<第二人称)。写这一类型文章时首先要确定好主方向,从哪开始,终点在哪,如何由起点到终点。每一指示一定要紧扣在一起,不可有遗漏,指示语言要简单明了。

②注意介词表方向的用法。

③常用词:

Go along this street.Walk down/up??

Turn right.

Turn to the left.

Take the third turning on the right.

Go past??

Turn left at the traffic lights.

2.指令①表指令的文章一般也使用祈使句。

②常用语:

First,Next/Then/Second,Finally

First of all,Then,Now,After this/that,Finally.

3.议论文

①议论文的作用在于论述某种道理,论证某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