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2 07:40: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层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病案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328-01
病案是病人在就医过程中,医务人员对其疾病进行诊疗的系统记录。它客观、完整、连续地记录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诊疗经过,是临床进行科学诊断的基本资料,也是医学科研的档案资料。它包括各种诊断文字、图表、实验室检查和其他特殊检查报告等材料。病案还是评价和衡量医院管理医疗文书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铺开,患者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病案资料作为一种法律依据的机会越来越多,病案已不仅在医疗科研、教学、卫生管理、医院管理、医疗统计、社会咨询的过程中起作用,也成为了处理医疗纠纷、伤残鉴定、保险业务、交通事故、司法办案的法律依据。病案复印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要求复印人员的复杂性、复印目的的多样性增加了病案复印的工作量和难度。一定程度上也给基层医院的病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医院现有病案管理工作的状况
1.1、病案管理条件及设备落后
目前病案室的建设一般未纳入医院建设规划,多数是旧病房、旧办公楼或地下室做库房、集办公、阅览、病案存贮为一体,缺乏总体设计,多数是开放式库房,没有防火、防盗、防潮设备;没有防尘和湿度、温度控制设备;在设备方面有的医院的病案室只有一台旧式电脑,没有复印机、打印机,新的技术如条形识别码、计算机光盘、存贮、缩微技术就更不用说了。
1.2、 病案管理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高
随着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现,住院病人越来越多,病历数量也越来越多,病案管理人员明显不足,致使病案管理人员仅能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无暇顾及病案信息的开发利用。而且我国在病案管理教育方面落后,设置此专业课程的高等院校很少,目前的病案管理人员大多由其他专业改行而来,虽然这些病案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医学或护理专业理论,但缺乏一套系统、规范的病案管理知识和技能,不利于病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1.3、对不合格的病案难以拒收
医疗档案管理是一门专门科学,是医疗工作中每一个环节产生的大量信息资料,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编号、登记、编制各种分类索引和存贮的过程。这个过程犹如一条“生产线”,而医疗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只对“成品”,承担的也只是“亡羊补牢”的角色,无法对医疗档案产生的过程实行全流程监控。
1.4、 管理层重视不够
目前大多数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的竟争力,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很多经费,而在病案管理建设方面却不肯投资,很多医院及领导对目前的病案管理状况知之甚少,殊不知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好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病案的利用来得到完成的。医院管理层对病案管理的冷漠在很大层度上决定了病案管理的现状。
2 加强基层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强化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发展规划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医院管理层要改变对病案信息的“重管轻用”的传统思想,做到管用结合,充分发挥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经营活动中的价值[1]。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病案统计信息的支撑,病案管理的任务是对病案中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分类加工和统计分析,进而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病案统计信息的分析,为医院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运用各种统计指数反映医院管理工作现状,反映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找出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制度执行情况的因素,为决策层制定人才培养、科学发展、技术引进等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决策层的失误。提高病案管理需要医院层层级级领导达成共识,各部门共同努力、分工协作、齐抓共管。
2.2、 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病案管理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边缘学科,病案管理人员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保管者,而应该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研究病案管理专业新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病案管理研究人员和科技工作者,一方面要培养一批既懂医学知识,又懂病案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对现有在岗人员的培训,使病案管理人员掌握病案管理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另外,作为病案管理人员,除了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和掌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熟悉病历复印的审批手续,病历可以复印的范围,并正确认识病历在“举证倒置”中的法律作用,以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2.3、 加大对病案管理的支持和投入 由于病案管理信息资源利用由面向医院服务扩展到社会,病案室已经成为医院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2]。为了保证病案管理与医院同步发展,医院要加大对病案管理的支持和投入。
2.4、 加强病案质量管理。病案是反映医疗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是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保险报销、医疗纠纷中司法取证、裁定医疗事故的重要证据材料,它的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不容忽视,一份有缺陷的病案复印后,必将产生不良效果,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是决定病案质量好坏的关键,医院要定期组织临床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认真书写病案,保证病案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完整性。各临床医务人员不仅要做好检查、诊断和治疗,而且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及时、准确、全面、规范地书写病案。上级医生和质控员必须严格审核每一份病案资料,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正,做到甲级病案率95%以上,坚决杜绝丙级病案,切实抓好病案的源头管理,促进病案质量的提高。
2.5、 加强病案信息的开展与提供。病案信息是医院的宝贵财富,病案只有被有效的使用,才能产生效率,体现价值[3]。开发利用病案信息资源是病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医改方案的实施推进了病案管理向卫生信息化发展。病案利用率在不断提高,使用对象不再单纯的是医疗、教学、科研、医院领导等,而是扩大到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公检法等,病案在法律程序中起到的是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医疗事故鉴定和责任认定的有力依据,病案已被各行各业更多的人们关注和利用,病案室作为病案信息的中心,病案管理人员要从繁重的机械操作中解脱出来,由以往的被动转向主动,积极主动地与临床及相关部门沟通,及时地为医院及相关人员提供相关信息,为科、教、研等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为医院改革发展服务,为医院管理者、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董虹 新形势下的医院病案管理探讨[J] 医院管理论坛 2010.27(4):62-64
关键字:基层管理纳税评估对策
一、基层管理分局纳税评估工作的现状
1、纳税评估岗位设置体系不规范,缺乏统一性。基层管理分局目前内部设置一般为综合管理股、管理一股、管理二股三个职能股,根据扬州市国税局增值税纳税评估工作暂行办法,共有4种评估岗位设置模式,适用于县(市、区)局的有两种模式。目前县(市、区)局大多选用第二种模式,基层管理分局或将纳税评估管理岗位设在局长室或在综合业务部门或在管理二股,分析岗位设立于管理二股,工作联系、业务指导不协调,缺乏统一性。
2、人员配备不到位,内部制约体系脱节,评估工作流程不畅通。根据扬州市国家税务局增值税纳税评估暂行办法,纳税评估共分为6个岗位,分别是评估管理岗位、对象确定岗位、评估分析岗位、评估复核岗位、异常企业评估资料受理岗位、基础资料受理传递岗位,其中评估对象确定岗位和评估分析岗位、评估复核岗位与评估分析岗位不得同岗,评估分析岗位一般由1-2人完成,而实际情况是基层管理分局大多在10人左右,一人多岗比比皆是,由于工作头绪众多,配合人员仅仅签名了事,复核岗位等内部制约机制也形同虚设,而形成了事实上的一人或几人的操作,未能发挥其系统工程作用。
3、计算机配备不足,人机相争时有发生。目前,基层分局计算机配备不足,只能保证发票发售、报税认证、开票等窗口作业,有的纳税评估岗位未配备计算机或配备不全,根据扬州市国家税务局增值税纳税评估工作暂行办法规定,申报期满5日即可开展纳税评估工作,评估岗位未配备计算机或配备不全的,势必与其他岗位争机用,工作条件限制了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
4、评估流之于形式,缺乏深度。纳税评估面原为10%,后调低为5%,调低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以往只要数量不抓质量的现象。自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以来,被评估企业不下数拾、数佰,但评估出有问题户极少,是纳税依法纳税意识提高了吗?事实并非如此,评估后被查出存在偷漏税行为的也不在少数,其原因更重要的是在于纳税评估岗位人员责任心差,缺乏学习,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未能实现人机的最佳结合。
二、做好现阶段纳税评估工作的几点对策
1、建议上级局修订纳税评估工作暂行办法有关内容,明确评估工作的具体职能部门,统一岗位设置标准,便于制定岗位操作管理标准标准,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工作考核体系。上级局在修订过程中,同时要考虑基层各岗位人员职责分工,做到岗位明确,责任到位,职责清楚,合理负担,尽量避免岗位工作畸轻畸重。
2、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深入学习市局关于深化增值税纳税评估工作的意见精神,在评估的深度、广度和规范性上求突破。选调业务精通人员充实评估分析岗位,加强评估岗位操作人员责任心、事业心及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力度,特别是专业知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是提高评估工作水平的关键,上级局业务管理部门及基层管理分局要切实承担起这一责任。
3、研究分局内部评估工作运行机制,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使之形成有机整体,健全基层分局内部岗职考核体系,将纳税评估各环节列入月度、季度、年度考核范围,以考核推行评估工作。
4、积极争取上级局增拨计算机处理系统。在上级局未解决困难之前,基层管理分局也要积极处理好这一矛盾,比如利用别的岗位空余时间,利用八小时以外时间都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这样可以培养基层管理分局的奉献意识、敬业意识和大局意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61-01
现阶段较从前人们对档案的意识有所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较其它行业相比人们对档案的意识还是较为薄弱,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医疗系统基层单位的领导对档案工作缺乏档案意识、不够重视,与主体业务工作相比,认为档案工作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为此在管理上就忽视了这一工作环节;加之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工作,在交接、归档的过程中不够严谨,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档案交接不及时。一些基层单位对档案交接工作不够重视,领导把关不严。老档案人员离了岗,新档案人员进了岗,而档案交接手续还未办妥,以致出现档案数量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甚至有的基层单位领导或人事干部认为档案交接只是一串钥匙的交接,从而使得一部分基层单位档案工作前后脱节。
二是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按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要求,档案人员交接应是一项认真细致、手续严密,责任重大的工作,而在一些基层单位档案人员离岗或调动工作时,移交不按程序办事,手续不按程序办理,该检查的不检查,该清理的不清理,该签的字也不签,从而出现一些基层单位档案交接只有一串钥匙的现象,忽视了档案交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忽视了档案交接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是档案监交工作不严格。一部分基层单位的领导把档案交接当作事务性的工作,看成是档案人员之间的事情,从而对档案交接准备工作很少过问,就连档案监交之时也懒得光临,使得基层单位档案监交工作不严格,工作程序不完整。
作为一名基层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做好档案交接工作,不仅是明确档案人员责任,维护档案安全完整,确保档案工作连续不断有序进行的需要,而且也是《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赋予档案人员的职责。如何做好档案交接工作,本人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档案交接要纳入基层单位的议事日程、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之中。档案交接是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基层单位的重视,尤其是基层单位负责人应把档案交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档案人员离岗或调动工作单位时要把好关,做到档案人员离职离岗先办理工作交接手续,然后再办理调动手续,对未办理档案交接手续的档案人员,不得签发调动工作通知,不得办理工资转移手续,不得离开原工作岗位,并要把档案交接工作纳入单位工作制度,列入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之中。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基层单位档案交接工作的监督检查,对那些明知档案交接手续未办理妥,仍然随意签发调令的人员,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依法进行处理。
二是档案人员离岗离职之前要认真做好档案移交准备工作。档案交接分为移交和接收两个方面,而认真做好档案移交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档案交接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对于移交方来说在正式移交之前主要做好五项工作:①对所保管的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做到帐物相符、心中有数;②对借出的档案要及时催还,一时归还不了的要问明原因,整理好借据,并在借据上注明原因及催还情况;③对未整理的零散文件材料要分类存放、清理排序,做到系统有序;④按档案移交要求编制档案移交文据及表格;⑤撰写档案移交说明。对于接收方来说,在接收之前要做好三项工作:①了解移交单位职能活动内容和工作活动情况;②向前任档案人员了解档案保管和档案工作情况;③必要时要了解或检查档案移交准备工作情况。只有交接准备充分,才能保证交接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认真做好档案监交工作。档案监交工作对档案交接起着鉴证和监督作用,因此在档案人员移交工作的过程中,都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监交。档案监交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按程序办理。档案人员交接,需由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或派人监交。交接双方在监交人员的监督之下认真做好移交、接收工作,做到帐物相符,手续齐全,并要在交接文据上注明交接时间、地点和监交人、移交人、接收人的姓名职务及移交清册、页数等。移交文据一式3份,移交人、接收人各执一份,单位存档一份。交接工作结束之后,移交人、接收人、监交人应在移交文据上签字盖章,以示对交接工作负责。
时代在进步,档案工作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视程度得到了不断提升,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有与新时期档案工作相需要的职业道德,与新时期主旋律相合拍的政治头脑,更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品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要有与新时期档案事业相适应的知识层面,熟练掌握档案学专业知识,才能为社会和本单位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
一、文献述评与相关概念
基层军官的岗位流动,可理解为基层部队的营连排职军官在组织既定计划指导下,依照一定的任职期限与配置原则,在不同的基层岗位上流动,以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动态过程。
近年来,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军官的岗位流动问题,认为军官合理、健康的流动,是军官成长的重要途径[1],实现军官的科学配置与使用,必须完善军官的流动机制[2]。有学者认为,军队在人才流动管理中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导致了人才不能合理流动[3],有学者专门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影响军官岗位流动的一般因素[4]。那么,对于军队基层军官来讲,其岗位流动的现状到底如何?究竟什么样的岗位流动才是合理有序的?诸如此类问题,学者们在研究时大多基于经验的判断和现象的定性描述,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而降低了说服力。本文中,笔者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对基层军官的岗位流动现状进行定量研究,探索科学的岗位流动管理策略,作为本课题研究方法的一个补充。
二、研究方法
1.选择被试
被试为某团的67名军官,包含营连管理干部50人、机关行政干部17人。调查数据显示,该团军官年龄35以下的占到85.1%,军龄15年以内的占到73.2%,干部队伍呈现年轻化、精干化的特征;各职级的军官人数分布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特征,说明编制结构比较合理;其中正连职军官人数占47.8%,接近半数,是军官群体的中坚力量。
2.引入矩阵
本文引入“军官与岗位的隶属矩阵”,用于记录被试军官的历任岗位情况,如果军官任职过某岗位,则在其相互对应的矩阵元素位置上取“1”,否则为“0”。引入“岗位流动矩阵”,用于记录每一对岗位之间的流动关系,“1”代表从一个岗位流向另一个岗位,“0”代表没有流动关系。
3.研究假设
假设一:军官在岗位流动过程中存在个别处于网络中心的岗位,军官在这些岗位上的流量相对比较集中。
假设二:不同职级的军官岗位流动速度不同。
假设三:军官在岗位流动过程中存在某些特定的流动方向及路径,在流动路径上存在个别关键岗位控制着军官的流动。
三、数据与结论
1.某团军官的岗位流量分析
根据“军官与岗位的隶属矩阵”绘出军官与岗位的隶属网络图,见图1。
注:正方形代表岗位,圆点代表军官
图1 军官与岗位的隶属网络图
从图1可以看出:排长、副连长、连长、指导员等4个岗位居于网络核心,而其余的14个岗位被不同程度地边缘化。这一现象与军官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和该团的部分岗位设置稀缺有关。调查中了解到,绝大多数军官认为基层主官经历对于后续进步影响较大,因此会选择任职基层主官岗位以及与之联系较紧密的机关行政岗位。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随着大量低职级军官向高职级岗位的流动,军官的流量必然受到岗位稀缺的制约而逐步减小。假设一得到验证。
2.某团军官的岗位流速分析
根据“军官与岗位的隶属矩阵”统计军官任职期间的调动频次,再由调查得到的任职时长(以年为单位)数据,分析得到某团军官的年度调动频率分布,见图2。
图2 某团军官年度调动频率示意图
由图2知,该团正连职军官普遍流动较快,平均任职时长为6.2年,平均流动速度达到0.46次/年,几乎每2年就要调动一次岗位,说明这一职级的军官能力素质全面,可塑性强,能够胜任多个岗位的工作。排级及副连职军官平均任职时长仅为2.1年,由于任职时间短、基层经验欠缺等因素,加之流量受到严格控制,因此流动非常缓慢,平均流动速度只有0.23次/年,约4年才能调动一次岗位,说明初级指挥军官上岗后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和学习期,才能胜任新的岗位。营职军官的流动周期分布于2.5~3年,平均流动速度为0.38次/年,约2.6年调动一次岗位,说明这些军官处于自身职业锚的形成期,能够更成熟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假设二得到验证。
3.某团军官的岗位流向分析
首先分析该团军官的岗位流动网络结构。整体多维量表(MDS)可以形象地表征行动者的关系网络,给出行动者在多维度空间上的远近关系。但是,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做到毫无失真地把数据压缩到纸张的二维度之中,学者们用“压缩指数”(Stress)来刻画失真的量,设网络的规模为n,若9
图3 18个岗位流动关系的多维量表
数据显示,多维量表的压缩指数为0.114,小于经验值0.12,能够反映出18个岗位的关系状况。图3表明,18个岗位大致出现了2个联系紧密的群体即岗位流动方向,一个是以指导员、干事、教导员等岗位为主的“政治工作群”,另一个是以连长、参谋、营长等岗位为主的“作战指挥群”,股长岗位因调查数据所限未作明显区分。
其次分析军官在2个方向的流动路径(Paths)。经过分析,军官流向政治工作群方向的路径有14条(Length
伯特的结构洞理论认为,结构洞占据者(中介性高)有机会获取“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从而比网络中其他位置上的成员更具有竞争优势[6]。因此,在岗位流动网络众多的流动路径中,有一些中介性较高的岗位值得关注,它们更多地控制了网络中权力的走向,从而影响到军官晋升或者轮换岗位的机会。采取中间中心度(Betweenness)指数来衡量岗位的中介性,得到中介性最高的前四个岗位分别是连长、指导员、股长、副营职干事,指数分别为22.424、24.121、24.603、13.964。同时测量这几个岗位的结构洞指数,发现它们的有效规模(EffSize)也最高,分别为7.816、7.591、6.309、4.978,说明这些岗位对其它岗位的控制力较强。假设三得到验证。
四、讨论
现实中的岗位流动管理是一件技术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考虑周全,充分注意细节,才能确保军官流动的有序合理。
1.合理开展岗位流动培训
岗位流动培训实际上是基层军官知识存量不断积累的过程,以提高驾御和支配基层资源的能力。在本例中,军官流向排长、副连长、连长、指导员等岗位的人数最多,单位与军官个人都十分重视主官经历与全面素质的培养,在基层人数多、主官岗位少的情况下,仅仅依靠频繁的岗位流动是不能满足军官成长与部队人才需求的,必须加强岗位流动培训,为主官岗位储备更多的人才资源。可以采取多方式:一是视新岗位工作的复杂程度,安排或长或短的岗前培训,让参与岗位流动的军官补充新的知识和能力。二是采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学习、讨论和交流、自办培训班等形式,让军官经常有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完善其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三是建立“一对一”帮扶计划,由本单位有经验的人对岗位流动军官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保护”,帮助他们在交接岗位过程中少走弯路。
2.科学规划岗位流动时间
对岗位流动的时间必须进行科学的制定,控制岗位流动速度不至过于缓慢或频繁。在本例中,某团出于稳定基层干部队伍的需要,严格控制军官流量,导致副连职以下军官在排长及副连职岗位上任职周期过长,有些长达6年时间,这会把干部在岗位的厌倦时间延长,从而引起工作效率的下降,不利于战斗力生成。正连职军官的流动相对更加频繁,一些干部在岗位上任职1年多便调走了,刚刚熟悉新工作还来不及做出成绩就要换岗,不仅不利于军官个人的成长和提高,而且也会阻碍单位的持续有效发展。因此,应针对不同岗位特点设置不同的岗位流动年限,时机应把握在军官对岗位知识与业务基本掌握上,并且刚开始出现骄傲与厌烦情绪之时。
3.选择合适的岗位流动路径
在进行岗位流动时,军官要慎重选择流动路径,主要应在性质相同、相近的岗位之间进行流动。在本例中,军官的流动大致有“政治工作群”和“作战指挥群”两个方向,每个方向都有若干路径,军官的流动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数据显示,沿着某一特定方向的路径发展的军官,其路径是较短的,进步是迅速的;而在两个方向之间摇摆不定的军官,其流动路径普遍较长,进步缓慢,虽然有个别人流动速度很快,但只表现在横向流动上,在纵向上则并不明显。因此,要谨防岗位流动使“人才”变“蠢才”,给军官带来工作中的无所适从,给部队带来不应有的损失。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认为,在组织结构日益扁平化的行政管理层级中,组织中往往存在职业晋升资源供给不足与需求过剩的矛盾[7]。因此,军官的岗位流动路径必将随着高职级岗位的稀缺而锐减,如果仅仅依靠本单位内部轮换来解决高职级军官的流动问题,一定会产生职业倦怠感等不良因素,所以岗位流动也应考虑跨单位拓展流动路径。
4.军官能力素质必须与新岗位匹配
个人职业生涯选择原理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性与能力模式,个人进行职业选择时,以及社会对个人职业选择进行指导时,应尽量做到人格特性与职业因素的接近和吻合[8]。在本例中,许多军官重视主官经历,努力胜任主官岗位,同时能够把握机会流动到中介性较高的岗位,往往取得较理想的职业发展。因此,对于军官来讲,必须夯实自身的能力素质基础,在流动中不断地胜任新岗位,而后继续挑战一些中介性高的岗位,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对于部队来讲,首先应明确各个岗位所需的岗位胜任力,其次要选择合格的岗位流动人员,把握好军官能力素质与岗位的胜任匹配度,让一个根本不能胜任的军官担当责任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 曲文平,郝倩,黎洪银.人才流动――军事指挥军官成长的必由之路[J].重庆通信学院学报,2006(3):6-13
[2] 李帅,经济学视角下的军队人才流动机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5):66-67
[3] 张宏,创新军队人才流动机制的思考[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7(4):94-95
[4] 董刚.基于人力资源流动理论的初级指挥军官流动管理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高中建,孟利艳.整体网分析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40-45
[6]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赵曼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1目前班站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HSE培训方式单一、效果不明显,员工安全操作技能长期没有提升。目前班站HSE培训仅局限于课堂理论知识和标准操作讲解,没有和员工的需求及实际操作相结合,员工安全素质没有明显提升。
(2)班站安全工作流于形式,做表面文摘要章,没有把安全管理真正植根于班站日常工作中。班站安全检查注重形式,不重视对潜在隐患问题深究原因,落实有效整改措施。
(3)员工主动学习安全知识、业务理论的积极性不高,风险辨识不清,不能识别主要危害。
1.2加强班站自主安全管理,提升全员安全素质,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1.2.1建立需求型培训新体系,有效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现代安全文化体系尚未形成,员工素质处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型期,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与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差距依然很大。目前,我们的安全管理仍要靠严管重罚、死看死守,要实现安全环保管理水平上台阶难度很大。因此,解决目前HSE培训问题,加强和改进基层班站HSE培训工作,提高全体基层员工HSE意识和能力,建立安全环保长效机制,实现本质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现有模式、培训需求、执行方式三个部分对员工的培训需求和建议进行调研分析之后。制定详细的HSE培训运行方案,统筹安排,分岗位从HSE基本知识、岗位基本操作技能、生产受控管理流程、HSE理念四个方面以培训课时、培训周期、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培训效果等内容初步建立采气基层员工HSE培训距阵。并以HSE培训矩阵为指导,立足于员工常规操作、天天接触的工作,以员工为主体进行标准课件开发。课件力求短小精悍,实用性强,要求把员工的经验、经历和绝活融汇其中,使员工更易于接受。革新后的HSE培训,以员工需求入手,分岗位从HSE基本知识、岗位基本操作技能、生产受控管理流程、HSE理念四个方面以培训课时、培训周期、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培训效果等内容建立“基层员工HSE培训需求矩阵”。以“HSE培训需求矩阵”为指导,系统的分析全体员工的培训需求,定义岗位员工的岗位应知、应会及其程度,管理员工岗位能力动态,避免培训随意性,达到对员工“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目的。
1.2.2建立健全班站自主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班站生产安全
(1)班站安全生产自查自改制度要确保班站生产安全,工作有序,必须充分发挥班站长“兵头将尾”作用,调动班站长安全管理积极性,加强班站隐患问题的自查自改,并对隐患问题全面统计,定期汇总分析,追究问题原因,提出有效预防整改措施,全面提升班站安全管理水平。
(2)坚持执行班前班后会制度建立班站长日志,并在每日工作开始前由站长组织班组员工召开班前会,会上将当日工作及每项作业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一并交代。每日工作完成后,在当天进行交接班过程中召开班后会,对当天工作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总结教训,并在班站长日志上做好记录,为以后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3)严格执行安全交接班制度“日交接”,按照“十交、五不交”要求,在每日交接班过程中逐一落实确定后方可进行交接班。“月述职”,在每轮班次结束时,班站长进行交接班述职,将本班完成的主要工作、以及下个班需要跟踪和继续的工作进行详细交接,签字确认后方可离站休假。
2优化组织机构,建立高效管理系统
通过调研改革后,作业区在对班站管理上纵向缩短管理链条,横向整合管理岗位,形成了以生产指挥调控组为核心,生产运行维护组、综合组为保障的扁平化管理新模式,节约生产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构建了高效的管理运行体系。运行模式优化后,生产组织以生产指挥调控组为核心,生产维护组和综合组为保障,全面负责生产运行监控和组织协调工作。由于优化时将资料岗和监控岗整合到生产指挥调控组,该环节由原来的技术组纵向协调变为生产指挥调控组内协调,将材料岗整合到综合组,生产指挥调控组与综合组横向协调,减少了中间环节,协调快捷高效,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落实。
3结束语
【关键词】 药房;药房管理
门诊药房直接为患者和临床科室服务,是药师与医生、患者沟通的重要途径。药房的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形象,所以做好门诊药房的管理工作是整个医院管理工作重要环节之一,本人就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对我院药房管理做一探讨,取得了良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药品管理
1.1 药品入库[1] 医院采购和临床使用的药品质量是否合格、过硬,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因此通过建立和完善药品入库验收程序,把好药品的准入关,从源头上杜绝外来假劣药品流入医院的使用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①药库应根据供应商开具的销售发票及随货清单中所列药品的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剂型、数量等内容认真组织核对清点,如有不符或破损要及时做好记录,查明原因;②对毒麻药品、、放射性药品进行点收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在场,并逐箱验点到最小包装;③药品包装必须适合药品质量的要求,方便储存、运输和医疗使用。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必须在包装上注明有效期。药库在办理入库验收时,应对药品的外包装和内包装分别进行检查;④药库在办理入库验收时,不仅要检查所购药品有无产品批号,还要核对内外包装上的批号是否一致。
1.2 药品存放 首先对门诊药房内各种药品实行科学分类,按给药途径划分为口服药区、注射药区、外用药区。然后根据其不同药理作用,在药架上定点存放,并逐个标明药品的名称、包装、规格,要求排列整齐、规范、易找。对有低温、冷藏避光等特殊要求的药品按规定存放。建立抢救药品的专柜与新、特药品的专柜。品严格按照专用处方、专用帐册、专册登记、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五专”管理,并设专用保险柜,每日交班,严格做到帐物相符。
1.3 药品发放 收方审方划价调配处方包装贴标签(患者的姓名、药名、用法、用量等)核对(处方、计算机、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数量、外观、效期等)发药(不要张冠李戴)用药指导。规范的调剂流程能有效减少差错的发生。
2 药房人员素质管理
定期对药房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素质培训,建立奖罚制度。门诊药房药师要做好调剂工作,就必须掌握好药学基础知识,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更多的药品信息、药效、用药方法和贮存条件的知识,力求以良好的业务素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快捷优质的服务,除学习药物相关知识外,还要了解一些医学基础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做到不仅能管理药品,调配处方,还能准确解答用药咨询,提供药学保健. 门诊药房药剂人员不仅要求把合格的药品正确无误地发到患者手中,而且还要向患者详细说明用法、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门诊药房药师在工作岗位上接触的患者复杂,人员素质高低不一。难免在“零距离”窗口服务过程中与患者产生摩擦,当时我们无过错,患者无理取闹,不尊重我们且出言不逊时,我们应沉着冷静,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受委屈是对我们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有助于提高我们工作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某些医院还设立最佳工作岗位“委屈”奖,以鼓励工作人员。
3 加强和临床医生的联系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合并用药是常有的事[1]。然而,关于药物的相互作用,有时却被一些医生所忽视。有些药物半衰期比较长,如炎痛喜康的血浆半衰期为36~45 h。故每天服用1次/d,1片/次(20 mg)即可,最多不超过2片(40 mg)。但有的医生对此缺乏了解,而采用3片/d,2片/次的常用服法。遇到这类处方,笔者即及时将这方面知识予以介绍。还当好医生开方用药的参谋,某些药品是复方制剂,含有多种药物成份,而有的医生只知其作用与用途,对其成份、含量则了解不全,以致造成重复用药。以上这些情况时有发生,药剂人员在审方配药时,必须要认真负责,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复用药,这对药剂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也会更高。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医学模式也在转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需要更加人性化,患者对医疗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医院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些要求医务工作者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医疗服务,用爱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改善医疗机构用药环境,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尽量减轻患者负担,使就医过程更加畅通、便捷,这样才能使患者满意,赢得更多的尊重和依赖,医院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为社会提供健康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我院药房经过此药房管理管理制度实施以来,服务质量有所提高,退药现象有所减少,医患矛盾几乎杜绝。
关键词:班组管理;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安全考核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蓬勃迅猛发展,项目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业作为高危行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产品固定。在连续一定的时间内需要在有限的场地集中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施工,施工现场变化频繁;二是露天及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作量的70%,高处作业约占90%,致使现场易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并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三是使用大型施工机械和设备较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容易产生机械伤害;四是生产工艺和方法多样,而且,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及危害和风险也随着变化。五是施工工序是以班组为单位,班组是施工中最基本的元素,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建筑工程上述特点,决定了工程安全管理应当以人为本,管理核心是人的管理。而班组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最基层的单位,是相对人群最密集的地方,以农民工较多,人员素质普遍较差,管理难度较大,也是安全生产最薄弱的环节。因此以人为本就要把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放在最基层---班组管理上,充分认识班组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让每一个工人明确安全工作事关自己、企业和国家的稳定大局,做好安全工作,是每一个员工的应尽的责任,从而真正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1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建立有效运转机制
班组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强化安全管理的关键,也是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最有效的措施。
⑴ 打造企业安全生产的骨干力量
要想造就一支基层的骨干队伍,首先要重视生产现场安全第一责任者――班组长这支骨干队伍的培养和选拔,还要重视生产班组专兼职安全员网络队伍的培养和形成。要善于发现,大胆选拔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威信强的骨干,培养他们处理问题和协调关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技术业务能力。通过岗位培训、集中培训、工作研讨会、参观学习等办法提高班组长和安全员的素质。企业造就这两支生产现场的骨干力量,在现场发挥起执行系统的保证作用,构筑起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⑵定期开展班组安全活动
班组的安全活动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有效手段,安全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② 针对近期的工作重点学习规程的有关部分;③ 对该班组一周的安全情况进行总结。要保证安全活动的有效开展,首先必须从管理入手,必须监督检查到位,严格要求。在做好以上3个方面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① 有明确的规定;② 做细致的检查,使班组正常开展活动;③ 必须发挥好班组的管理者――班组长的作用。在安全活动的开展上,要求班组长周密组织有关活动,全面了解该班工作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加以总结,充分运用典型的事故案例、影音资料等素材,使该班职工通过学习既能了解安全生产形势、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又能清楚地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能做,从而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开好两个会”,即开好班前、班后会。在班前会上,各班要根据当日的工作任务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在班后会上,应对当日班组管理的安全情况作出小结。坚持天天召开“两个会”,坚持天天敲打安全警钟。
落实三个“不”,即落实“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的措施。要求班组长在施工操作的准备阶段或者分配生产任务时,必须检查工器具是否完好,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是否齐全完整,作业人员身体素质、精神状态是否能胜任工作。此外,在作业中随时提醒作业人员注意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操作,当交叉作业时,上下左右要相互提醒,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⑶做好工人的思想教育工作
抓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严格,并坚持认真执行,管理得严格与否直接影响到工人的安全意识。管理严格了,工人思想上有种紧迫感、压力感,特别对安全意识不高的工人,其约束效果特别好。如果管理松懈了,职工就会产生松口气的思想,安全意识就会随之下降,无形中形成不安全的隐患。所以在管事的同时管人,而在管人时必须先管人的思想。只有做好工人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使工人保持工作热情,才能统一思想、行动一致,才能工作时心情舒畅,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严格安全考核,抓住安全管理的关键
⑴加强考核手段
以“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原则,严厉查处考核违章的行为。对于可查处可不查处的坚决予以查处,对于可考核可不考核的坚决予以考核。对有些违章事件还坚持“上挂下联”的原则,上至项目经理,下至班组成员,一视同仁。对违章行为,要加强考核处罚力度,要考核得使违章者心痛。
⑵ 严格执行“违章就下岗”
只要违章违规,无论是否造成后果,当事人都要下岗学习,等学习好了,重视安全了,再重新上岗。目的就是向工人敲警钟,促使大家增强安全意识。
3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提高人员安全素质
企业稳定的安全局面是人创造的,提高人员素质是安全管理的根本,抓人员的安全素质要三管齐下。
⑴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要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仅靠灌输式的安全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要造就一种“警钟长鸣”式的氛围。首先建立严密的安全保证体系,确定班组安全第一责任人,执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以班组为单位交安全风险抵押金;其次项目部与班组、班组与个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安全承诺书,各司其职。除此以外,还要大力开展“抓好一个活动,开好两个会,落实三个不”的增强系列活动。
⑵ 加强安全知识学习
要做到安全地工作,安全知识是保障。项目部要求各班组充分利用时间,多学、学好工作中的安全知识,吃透《安规》,掌握常用的急救知识。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应设置两道关卡:① 刚参加工作时的《安规》考试关,只要其中有一次考试没通过就不能上岗;② 每年例行的《安规》考试,人人都要参加,没参加或没通过的均要取消上岗资格。严格的管理,促进了职工的安全知识学习。
⑶ 提高技能水平
【关键词】医院 人员素质 综合管理 效益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354-02
医院经济管理是医院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管好医院,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重视和搞好经济管理,而抓好经济管理,就要求医院经营管理者根据医院统计人员提供的医院经济管理指标,随时进行考核和监督。掌握医院经济发展状况,从而进行规划和决策,实施科学管理。本文通过对床位使用率在医院管理中作用的分析探讨,阐明考核医院工作效率指导医院工作只能按照科学发展观,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综合诸多因素来制定医院的奖惩制度,以利于医院快速稳步的发展。目前,各级医院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方案,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深层次的问题还很多,为此,我们应在原来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措施,兴利除弊,完善发展,推进医院改革。
1 坚持社会效益为主
经济效益为辅医院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当前,财政对卫生部门的拨款越来越少,如我院近两年一点没有,医院不得不更多的依赖放宽政策,扩大服务,组织合理收入来补偿消耗,维持正常运转。由于各院实行的方式不同,各存在一些不同的问题,如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乱收费,收高费,出现任期内短期行为。如我院前几年就出现了这种现象,收入高病人少,药费占收入的比例大,去年,我院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这种现象有了明显改善,前几年少有的加床现象,今年普遍存在,收费普遍降低,病人明显增加,1~3月份增加住院病人415人次,门诊增加4988人次。搞改革的目的是搞活医院,实现社会、经济利益双丰收,为此,医院要坚持综合效益承包方式,即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主导,医疗工作为中心,医护质量为前提,社会效益为宗旨,经济效益为基础的全面改革。单纯的经济或医疗任务承包只能刺激业务收入的短期增长,从长远利益来看,这种改革将会影响医院的信誉,反而降低其收入,同时,也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办院宗旨。
2 向管理要效益
医院是高科技人才密集的地方,对管理的要求特别高,医院经营管理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统一指挥系统。医院效益的提高,从长远看,主要靠技术设备进步;从近期看,最大的潜力还在于内部管理的深化上。
2.1 转变服务观念,强化规范管理 观念的转变是盘活全局的关键。院领导在致力于夯实硬件建设的同时,又要以“医术仁心、关爱生命”的服务为宗旨,力图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从而取信于社会大众。医院在加强内部管理,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积极寻找新的着力点,以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为此,规范医院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已呼之欲出。
2.2 创新服务思路,拓展发展空问 随着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个倡导“投资健康、享受健康、关爱健康”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推崇。与此同时,需要成立一个体检中心。体检中心的成立,极大地满足了健康人群的保健需求,实现了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及其他针对健康的一体式服务。去年我院在短短3个月内,已为各行各业及离退休干部近2000人次按不同要求进行了个性化的健康体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 要加强各项基础工作的管理,强化后勤服务,保证为临床一线服务,搞好医德、医风、精神文明建设,要分级管理,抓质量、上等级,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要强化医教科研管理,树立依靠科技进步,走内涵为主的医院发展道路。
3 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霓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要实现医院长期稳定发展,人才是关键。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作为医院管理者,应该稳定自己的技术队伍,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是必然的,合理的流动有利于地区问、企业间的发展,也有利于激活医院内部人力资源的活力。然而,非正常的人才外流,如技术骨干的成批外流,擅自离岗的盲目外流等,则会导致医院人力资源浪费和地区间人才分布的严重不合理,甚至会导致医院技术人才断挡,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人才“不辞而别”的现象在我院已出现5例。根据医院工作的特点,特别是对培养一个合格的医生,尤其是培养一个学科带头人,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医院为培养技术人才需要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这些培训费是为医院技术人员适应本职工作、提高诊疗水平为目的的“特殊培训”费用,甚至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术会议的费用等相关支出。所以医院应当交纳一定的风险金,一旦技术人员“不辞而别”等流失现象出现时,应扣下这笔风险金。同时,医院为稳定技术队伍,应注意人才的培训工作,把其作为经营管理的一项指标,使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适应时展的需要。实施人才工程,提高竞争实力,招揽人才,发现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医院应从每年的业务收支节余中提取一定比例智力投资基金,对突出贡献者给予一定的物资、精神奖励。
4 强化宏观调控,完善改革措施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医院管理部门要从总体上采取行政的、法制的、经济的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自控约束机制;强化对社会效益指标的监督和控制,全面清理整顿和合理调整医院收费标准;同时在微观上要强化医护质量和文明服务的自我监督。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多元化、市场化局面逐渐形成。竞争形势更加严峻;尤其按照grl'0协议。我国承诺在今年全面开放医疗服务市场,允许外方和中方合资合作办医,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服务理念、资金、技术、设备等优势.必然将给公立医院的经营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今年是医院质量管理年。开展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的指导思想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宗旨,在这种形势下,遵循市场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强化科学管理。
总之,可通过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降低人性化服务过程中的管理成本, 但是降低成本并不意味着通过削弱合理项目减少合理的开支。可采用的措施为:1.推行医疗机构之间辅助检查相互认可制度;2.在对病种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实施费用控制;3.力Ⅱ强医院制度建设,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4.开展医院全面质量管理;5.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措施。通过以上措施, 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转变观念参与竞争已势在必行,医院管理者必须充分考虑病人的利益,切实加强医院管理,发挥统计核算、反馈、监督的功能,才能使医院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得以全面发展,在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求得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关华.浅谈医院综合管理[J].中华当代医药 2004,2(10):50-51.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管理缺陷;缺陷应对措施
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实际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护理质量管理也面临着持续改进和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现对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提出建议,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1 护理管理缺陷
1.1护理管理人员科学规范化管理素质欠缺。护士长管理是整个护理管理的关键环节,护士长主要精力应放在护理管理上。但目前基层医院大部分护士长科学化管理知识及管理经验比较欠缺,在科室充当着"管家婆"的角色,成为科主任的助手,每天忙碌于杂七杂八的事务。加之基层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不完善,护士长要花大量的精力进行琐碎的行政后勤事务,抓护理质量的时间、精力及能力不够,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管理。
1.2护理管理人员与领导沟通不够,致使领导对护理工作重视不够。护理管理者与领导缺乏沟通或沟通不良,使领导对护理工作的现状及需求了解不透,不能对护理工作予以重视,导致对护理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有限。
1.3基层医院护理队伍入职门槛低,护理人员从业的心态及态度发生改变。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多数为入职门槛较低的中专护士,素质、能力有限,心态不稳定。大多护理人员属于被动选择护理工作,对职业发展没有打算和规划,缺乏对护理工作热情的态度,总是在观望社会上是否有条件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1.4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不足,人员流失严重,难以建立一支素质稳定的护理队伍。基层医院由于环境、福利、待遇等多方面条件受限,加之护理人员编制难以落实,致使护理人员流失严重,基层医院总是充当着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护理队伍极不稳定,护理质量难以保证。
1.5管理不严格,制度落实不到位。由于护理管理人员缺乏新的管理理念和法律知识,对新的医学模式下新的质量评审标准理解不深刻,致使护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如操作前告知制度落实不到位;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这与护理人员知识水平及沟通能力有限有关,怕健康教育内容不科学或针对性不强或与医生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不一致而引起纠纷;分级护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这与护理人员数量不足,护理工作任务繁重,一些非护理工作占用大量护理人力有关。
2 缺陷应对措施
2.1加强与领导沟通,获得领导支持。护理管理人员要学会与领导沟通,能够用事实证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以争取院领导对护理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护理部要成为院领导与护士间的桥梁和纽带,及时搭建院领导与护士沟通和表达关爱的平台,并以实力获得院领导认可,提高护士地位。
2.2提升护理管理人员素质。护理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有:身体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
2.2.1护理管理人事制度改革是重点。上级领导要按照民主、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公开竞选护士长。变"要"为"我要干",为优秀护理人才营造一个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逐步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氛围。
2.2.2加强护理管理人员管理知识的学习。可采取进修、参观学习、短期培训等方式,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使护理管理步入科学化。护理部主任注意加强科室决策及交往协调能力的提高,护士长注意加强技术及交往协调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提高熟悉新业务、新技术、新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2.2.3护理管理人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事业心、责任感、创新意识、权变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状态、气质类型和护理管理者风格。心理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制约和影响着护理管理者的整体素质[1]。
2.3在护理管理工作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护理管理者要注重人文关怀,强调细节管理,努力理解和尊重每位护士,用关爱和包容去照亮她们。不轻易将护士分为"好的"与"坏的",确信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重要的是鼓励优点,克服缺点。在管理中付出真心真爱,对每一位护士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的、整体的关注,使其始终保持正性情绪,以增强护士凝聚力,提高团队精神。
2.4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2.4.1建立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的工作环境,使护理人员能够积极进取,努力上进。同时护理管理者要加大护理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清醒地认识到引人是基础,用人是关键,留人是保障,育人是后劲。做到人力的选拔、使用、培养、提高和管理一体化[1]。
2.4.2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护理管理者要根据发展需要和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继续教育计划,并根据不同学历、不同岗位进行教育。要求基本功训练和专科技术训练相结合,短期与长远需要相结合,重点培养与一般教育相结合。对毕业3年内的护士以在院内培养教育为重点,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按计划完成科室轮转。对5年以上的护士,以自学为主,鼓励她们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成人大学的学习,并安排她们参加院内外各种学术活动。
2.5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观念以适应时展的要求,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变"患者等我"为"我迎患者"。护理人员不仅要满足患者求生存、求健康的需求,还应维护患者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
2.6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规避风险。护理管理人员应组织所有护士学习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制度,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规范护理人员的从医行为,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士;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162-02
护理管理是衡量医院护理服务水平的一项指标。随着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逐年提高,护士护理工作发生改变,对护理管理工作的要求也逐年增高。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仍存在有较多问题,如护士职业态度偏差,护士服务意识不足,护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等[1,2]。为了更好地提高基层医院护士的护理质量,完善护理管理,我们对2010年护理工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制定改革措施,应用到2011年护理工中,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12月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漏洞,总结护理管理中的不足,并制定改革措施。将改革后的护理管理措施在2011年1月开始应用到临床工作中。
随机选取2010年和2011年各30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入选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上,70岁以下,无认知功能障碍,无精神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无严重器质性疾病,能配合本次调查。
2010年组患者中,男140例,女160例,年龄(45.26±5.28)(21~68)岁;住院时间在4~19天,平均(8.25±1.07)天。2011年组患者中,男150例,女150例,年龄(45.97±6.48)(20~69)岁;住院时间在4~18天,平均(8.48±1.34)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住院时间等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方差齐性和可比性。
1.2改革后护理管理方法: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不同级别的护理管理体系,并进行逐级管理,制定考核标准,并检查和落实。护理管理者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上极医院管理措施,结合本院情况,积极制定护理管理方案和规章制度。并定期监督检查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耐心听取各级意见,改革规章制度[3]。此外,还可以建立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安全应急报告、缺陷报告分析、临床护理操作流程等。
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使用多种方法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根据护理人员层次的不同和知识水平的不同,要建立不同的培训目标和方法。对年轻的护士,护理管理者要培训其基础理论、技能和知识,同时要学习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对年长的护士,要培养其更高的护理安全理念,护理管理措施,护理带教方法,疑难重症护理措施[4]。此外,还要选择部分骨干护士外出学习。定期举办护理知识竞赛与技能竞赛,并设立奖金。
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配备人力资源,避免护士的工作超负荷。科室实行弹性排班,并设立岗位职责。在某些疾病高发阶段,可以根据情况调配其他科室护士进行补充。
做好监督工作:护理管理者要做好监督和质量控制,对风险高发时间段、高危患者、重点人员、无菌物品和急救物品等要进行监督和控制,并多薄弱处及时发现及时改革。
1.3观察指标:对比两阶段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质量由护理管理者进行评价,包括基础护理、护士技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士仪表等,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满分为100分,计算平均分。
患者满意度采用选项法,患者在“很满意”“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中选择一项表示自己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度=很满意例数+满意例数/当组总例数*100%
护患纠纷发生率由护理管理者统计。
1.4数据处理:护理质量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组间通过χ2检验对比。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软件包。以0.05为检验水准,可信区间范围为95%,p
【关键词】基层 护士长 护理管理
1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1.1 政治和思想素质
护士长必须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的思想品德,心中有目标,胸中有全局。对己从严要求。处处做护士的表率,要求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别人做不到的自己力争做到,这样办事说话才有说服力,才能带动和指挥全科工作,使全科护理队伍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1.2 业务素质
护理管理者要当“内行中的内行”,必须重视自身的业务学习,要率先接受和开展新技术,要精通本科各项护理业务,能熟练掌握护理技术,又有从事全面管理的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这样才能带好本科护理队伍。
1.3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护士长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良好形象为护士树立榜样。要求护士勤奋,自己就要更加勤奋,刻苦学习,有所成就。科里做出成绩应归功于大家,多鼓励表扬护士,因为领导的表扬永远是激励人们尽力工作、勤奋向上的有效因素。当科里出现了问题,护士长要主动担负责任。不要责怪下级,更不能把下级当成自己工作失误的替罪羊,自己错了要敢于正视,彻底改正,这样才能赢得护士的信任。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不仅是指挥者,更重要的是带动一群人,一个团队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这就要求管理者本身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护理人员信服,愿意追随。因此护理管理者应把提高自身素质和敬业精神放在首位。应用非权力影响力―依靠个人的作用、品德修养、言谈举止、真才实学及人格魅力吸引大家起到一个表率作用。
2 护士长在病房管理中的作用
护士长是病房管理的组织者,是贯彻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者,病区管理水平的高低,科室护士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病区管理的好坏也与病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2.1 抓好护理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管理水平,要使病房管理工作制度化,服务质量优质化,医疗护理技术过硬化,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杜绝院内感染,就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每个人的工作行为,制度光靠自觉还不能全面和持久贯彻执行,必须附以考核评定办法,建立检查督促机制,奖优罚劣,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从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完善各项制度。
2.2 重点抓好护士“三基三严”训练
护士长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领导好本科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训练。尽可能地为护士创造学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如鼓励护士自学高护班、科内组织专题护理讲座、定期护理查房、展会提问、技术示范表演、床边典型病例及技术教学,结合护理部王作安排,组织多
种形式的考核,对于成绩优秀、工作踏实肯干的同志给予表扬,对较差的同志给予具体的帮助,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使护士“三基三严”水平稳步提高。
2.3 抓好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护士长对病区所有的药品和器械要做到心中有数,急救药品和器械完好率要达到100%,随时处于应急状态,管理工作要做到四固定,即定品种、定数量、定地点、定专人管理。三定期,即定期检查、定期补充、定期消毒。
2.4 抓好消毒隔离及清洁卫生
护士长要抓好晨问护理及终末消毒,落实一床一巾一湿扫,管理好病区卫生,不但可以预防院内感染,还有利于病人疾病的恢复,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温馨的医疗环境,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病人及亲属意见,增加护患沟通,更好地改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护士长在危重病人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护士要积极配合治疗,精心护理,做好器械准备。护士长在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过程中要起到指挥员与战斗员的双重作用,对危重病人细致观察,对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有所估计,做好充分准备,在危重病人抢救时亲临现场,组织安排好工作,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行动敏捷,分秒必争。业务上要得心应手,精通护理专业的业务和急救知识,讲得出、用的上,在急救工作中体现指挥员和战斗员的帅才风范。
4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协调作用
护士长在工作中既有纵向关系,又有横向关系,纵向关系是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工作,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其横向关系是与医生、医技科室、后勤人员有着密切联系。医院给病人提供优良的服务质量,不是任何一个部门所能独立完成的,护士长在工作中要经常与以上各部门间取得联
系,交换意见,达成共识,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在工作中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保证医院护理工作圆满完成。
5 护士长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护士长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主体: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护理质量。在质量管理中,护士长是临床护理和病房管理中最基层、最直接的管理者;护士长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护理技术以及对业务的精通。
护士长是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者:按照护理部年度质控计划及科室工作特点,制定科室各项护理质量标准。我院制定了10项科室护理质量标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护理文书、“三基”理论及技能、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治疗室、抢救室、病人满意度等。
护士长是具体工作的指挥者:在进行各项护理活动的过程中,护士长要进行具体的指导,使护士工作有目的有方向,随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
护士长是护理质量控制者:按照质量标准,在护士长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护理质量检查、考核、分析评价,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护士长是业务带头人:护理业务管理要求护士长不断学习,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根据科室业务需要,引进新的医疗护理设备,指导护士学习掌握并应用于临床,引进先进的护理方法,带领护士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开展护理科研,成为业务带头人。
6 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实施“以人为本”
在管理过程中护士长应经常提醒自己摒弃不科学的管理方法,不认人为亲、尊重护士人格。对护士要倾注爱心,多与其沟通交流,要理解、关心、爱护护士,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护士排忧解难,让护士与自己在一起感到轻松、自在、易交往,使护士产生亲切感,整个团队关系和谐融洽―向心力、凝聚
随着临床医疗护理模式的重新架构和专科护理的不断发展,护理管理要求趋向于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循证护理以护理科研引导护理实践,提高护理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发展的新形势[1]。护理管理者应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新的管理模式转变,依靠职位和组织权威以及经验管理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2]。因此,我院护理部组织全体护士长认真学习循证护理的相关理论知识,邀请上级医院护理专家来院讲座,传授开展循证护理的经验和方法,选派学历高、富有科研精神的外科护士长为代表,在外科率先开展循证护理,以点带面,在临床工作中逐步实现循证护理的全院性开展。
2循证护理在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护理队伍日益壮大,新护士和年轻护士的比例占到全院护士的1/4,在护理培训方面除了常规三基外,带教老师对新护士和年轻护士在循证护理知识和技能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引导年轻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对现存的护理问题进行重新评价,利用所学知识和最新信息进行大胆探索,善于运用最佳科研证据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年轻护士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熟练掌握循证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3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3.1在日常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提出问题
首先由护士长召集病区护士学习和领会循证护理的相关内容,通过查询以及阅读相关资料和文献,结合临床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所需要讨论的内容,其中包括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模式以及健康教育等。例如外科护理组提出的:胸腔闭式引流管是否需要定期挤压?挤压后是否对患者不利?集尿袋需要每天更换吗等相关问题均可以给予循证。
3.2寻求循证支持
护士根据存在的护理问题,通过查阅专著、专业杂志、数据库中的电子文献等信息,得到与临床、经济以及决策相关的证据。以来自于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可信度级别最高。
3.3循证应用
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化差异。因此,临床护士要结合自身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将主要证据、个人经验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应用[3]。护士长在循证护理理论的应用中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选取最适宜的可靠理论来指导临床护理,激发病区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协作氛围,在不断完善临床护士的知识水平,增强理解能力与工作技能水平的时候,有效地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护士长利用业务学习和个案查房等方式,将循证护理的理念渗透到护士的日常护理工作中,使护士们运用循证护理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4循证护理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循证护理是整体护理的延伸和完善,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要有“整体”观点,而循证护理是将科研结论与患者愿望以及临床经验相结合,是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在护理程序任何一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作为循证问题寻找循证支持,做到有证可循。因此,循证护理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4]。
5循证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