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理知识点初中总结

地理知识点初中总结

时间:2023-02-01 07:4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知识点初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理知识点初中总结

第1篇

一、理解学习内容

地理知识的记忆需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只有深刻理解了知识的内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首先是教师自己,需对初中地理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在研习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将教学内容理解充分。在此基础上,才能将教学目标下的知识点准确地,有创造性地进行总结和加工。而学生在进行口号式的朗读前,也需要先进行初步的的学习,理解所学的知识。口号式的朗读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更牢地记忆。

二、总结关键词句

口号式的朗读不适合所有的地理语言,需要将某些地理知识经过总结、提炼、加工、概括,形成相对比较工整或对称,词句相对简练的地理语言。例如,在教学“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知识的时候,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该知识总结成“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在教学“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形特点”的时候,将该知识总结成“南北走向,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在教学“夏季风对降水的影响”的时候,将该知识总结成“夏季风强,降水多,易洪涝;夏季风弱,降水少,易干旱”。

三、韵律朗读训练

口号式的朗读,需要读出韵律,读出节奏,这样学生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还读出了趣味。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乐于朗读,特别是当集体朗读时,就特别有意思,类似于喊口号了。如在朗读“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时,将每三个字的最后一个字故意拉长些。还可以学生之间互相训练。如一同学读“迎风坡”,另一同学接着说“降水多”,一同学读“背风坡”,另一同学接“降水少”。这种口号式的朗读法,富有韵律和节奏,只要多朗读几遍,学生就记住了,而且不容易忘。

四、联想想象并举

在学生朗读时,还是要引导好学生注意思维的同步性。很多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因为韵律与节奏感比较强,所以很容易就进入动口不动脑的状况,“有口无心”式的朗读是在口号式朗读过程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根据笔者实践,将联想和想象结合到口号式的朗读中,这样就能“口脑并用”了。例如,在朗读“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的过程中,朗读者需想象一座山,在山的迎风一侧,暖湿气流吹来,气流抬升后下着大雨,在背风一侧,气流下沉,没有降水。在朗读的过程中,这个想象的画面跟着快速闪过。这样知识点就记得更加牢固。口号式朗读法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地理知识,那哪些知识适用呢,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与创造。同一地理知识点提炼的关键词句可以不同,但要能概括该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口号式朗读法给了学生一种趣味性比较强的学习记忆方法,我们教师如果在平时的初中地理教学中能多注意运用,相信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定能增色不少。

作者:张淦均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海中学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地理知识 学习地理

入高中文科学习以来,地理便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由于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双重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理、化等理科课程,也与政史等文科课程迥异。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学”就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从个人的地理教学学习经验出发,我就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成几个方面,希望能够对读者的地理学习起到一些有益的作用。

一、注重地理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要让学习地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才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因此,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不少同学的父母会把地图压在学习桌的玻璃板底下,这一方法十分奏效。因此,为了培养兴趣,建议大家把世界地图与中国地图挂在自己经常看到的地方,这样随着时间推移,地图的每一个细节都会潜移默化刻入我们脑中。

二、做好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

高中课程较紧,且相对初中知识来说,知识量增加了很多,单单只靠学生上课听讲并不能完全消化当堂课的知识,甚至会出现,学生还没有理解知识点老师就已经讲完了的局面,就会使得学生仍然停留在上一个知识点,影响以下知识的学习。例如地球运动这一节,很多知识都比较难理解,学生在一个知识点弄不懂时就会影响以下知识的学习,所以就需要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总体的把握,对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做出标记,这样,在老师上课时就可以更加专注去解决此难点,加快学生的反应速度,能够尽快的跟上老师的思路。课后的复习,可以巩固知识,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在复习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首先就是要看书,先对本节课的所以知识进行回忆,加强各个知识点的记忆。其次就是家强知识的运用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要会运用知识,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做练习题的方式进行复习,加强知识点的运用。如气候的相关知识,各个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影响因素容易弄混,我们就可以通过练习题的方式来加强记忆。熟能生巧,只要练的多了自然就会记住。

三、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解决高中地理问题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不忽视初中地理的知识的学习。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才能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同时,要想学习好这一学科,建议大家多接触一些课外知识,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与思路,达到高屋建瓴,居高临下的境界,获得天马行空,恣肆的效果。我在平时学习时,经常会去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或者是上一些地理网站,通过这些,我了解了更多的地理背景、原理。书本知识由此得到深化、升华。在试题中引入新的知识背景时,往往就能够做到轻车熟路,进而迅速找到相应的知识点而不至于一头雾水紧张害怕。

四、地理学习必须重视图文结合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等,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 能事半功倍。

五、理清地理知识的网络,建立知识框架

第3篇

一、图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学形式之价值探微

(一)是现行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立足点

教学改革的推进,要求当代教育工作者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让教学活动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更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不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重视课堂活力的提升以及师生关系的改善。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地理图形与图像的重要性得到肯定,初中学生通过初中地理学习应当具有基本的地理图表识别与应用能力。立足于地理图形开展教学,可以使得初中地理课堂图文并茂,切实保障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热情

因中考中地理所占分值不高甚至只是考查科目,很多学生对初中地理学科不够重视,这往往使得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参与度。但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对地理图形和表格充满好奇心,尤其在学生初步接触地理学科知识时,教师应尽量将课堂教学内容使用图表做载体展示出来,可以在形象化学习内容的同时力求通过教师的引领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到课堂上,积极参与并主动思考。

二、图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学形式之实践途径与反思

(一)寻找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教学之间的完美契合点

有时候,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并不是专任教师,因教学经验和精力等方面的原因难以保证尽量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地理图表等内容进行展示,更谈不上在多媒体技术和地理教学之间找到完美的契合点了。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内容虽然难度不大,但却包罗万象,其有自然景观、基本地理学科知识、地质构造、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内容,这些知识点相对较为分散,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对于刚刚学习地理的初中学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将这些分散的知识植入到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中较为困难。针对初中地理知识点零散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图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用图表的形式将地理知识表达出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的力量与演示文稿的图文并茂特点实施地理教学,能够促进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利用图片收集与识别游戏开展图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学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是初中地理知识的两大分支。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所谓学习,就是让学生知道一些学习前并不知道的知识,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初中地理知识一般是自然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的产生原因、分布规律以及发展影响要素,人文知识涉及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教师引导学生以地理学习内容为基本做收集与识别图片的游戏,有利于图文并茂地理教学活动的实施。

(三)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开展图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学

第4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生活化

1地理教学生活化的优点

1.1有利于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

地理学科具有科学、文化、生活、社会价值等诸多价值,特别是我们当前正在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强调社会责任感,地理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保护地理环境的责任感。由于传统地理教学的弊病,使得原本非常生活化的地理离学生疏远了,以至于他们产生疑问:“地理学了究竟有什么用?”因此,突出“对生活有用”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能够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对地理学习建立一种需求感―我需要地理知识,同时也建立了一种责任感―学好地理知识是一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

1.2有利于增强生活能力

鉴于学生缺乏生活技能的倾向,地理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有关地理技能的操练,有效地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

1.3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的乐学心理

乐学,指学生喜欢学地理。学生要能乐学,就要培养其兴趣爱好,激发其求知求新的欲望。五彩缤纷的生活景观,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现象与问题,会引起他们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只要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经常将生活化的素材带入课堂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技巧,学生的兴趣会大大增强。而且地理教学生活化,真实自然,记忆深刻。良好的地理基础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将为高中地理的学习和走向社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2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2.1利用乡土资源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身边的生活,让学生自己真切地感受地理就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例如,人教版八年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在这一章节中,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多样的气候特征以及不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在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时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教师可以联系学生所在的地区及季节向学生阐述该地区的气候特点。例如,冬季北方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和哈尔冰城市中的冰雕,夏季热带海南三亚的度假胜地。以此为对比,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气候类型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进而使学生明确气候和农业的密切关系,学会利用气候资源,因地制宜来发展农业生产。又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作为初中地理的第一课时,教师应给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了解到地理来源于生活,离不开生活。在讲解书中的图片―――“风沙掩埋了古文明”这一隐含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得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论。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讨论自己家乡的变化,锻炼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2精选生活实例

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例,通过与实际生活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思维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思考、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地理现象的生活实例,从中总结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规律,有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此外,教师结合的实例应该具有时效性与代表性,如与地理某个知识点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教师应结合热点分析并让学生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将学到的地理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效率。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提供“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对接的热点背景材料,让学生进行四个步骤分析解决问题:第一步,提取信息。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第二步,找到隐藏信息。把材料中和答题有关的隐藏信息找出来;第三步:知识反馈。思考所问问题与书本上哪些知识点有联系,这些知识点是什么;第四步,整合知识。把所给信息与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得出答案。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

2.3加强生活实践

在“做”中学地理,是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实现“教、学、做”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充分发挥地理课程需要实践、易实践的教学特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地理课程的生活实践当中,进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例如,新学期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一定的生活实践任务,收集自己在外出旅游时的导游图或照片,然后在开学后拿到课堂上一起分享,并借此进行延伸,引出如何看地图、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如何画线路图、怎样选择交通方式、怎样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等地理知识,从而真正地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第5篇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罗列的地理知识,可以通过谐音组合到一起,转化成学生通俗易记的语句,创造出一种意境,便于学生想象,达到“记中乐,乐中记”的效果。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可以谐音成:爸爸四十四岁。再如,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可以记忆成“大饮喝八缸”。又如,在俄罗斯亚洲部分有三条重要的河流,分别是: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可以采用“毕业了”谐音记忆。通过把地理知识利用谐音联想记忆,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形象记忆法

很多地理知识,可以通过该事物的形状借助某种具体的事物、数字或几何图形来记忆。例如,新疆的地形特征是“三山夹两盆”,它的记忆可以与“疆”字的右半部分结合起来,“三横”表示三座山脉,即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田”表示两个盆地,即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再如,我国省级行政区轮廓的识辨,云南省像孔雀开屏,陕西省像屈跪的兵马俑,辽宁省像一个逗号,黑龙江省像一只欲飞的天鹅,青海省像一只奔跑的兔子。又如,地区和国家轮廓的识辨,印度半岛像倒立的三角形,中国的轮廓像一只威武的雄鸡,意大利的国土轮廓像一只长筒靴。利用形象记忆,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三、图文结合法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学生在阅读地图的基础上,理解、分析地理事物,进一步认识地理现象,以达到文字上的记忆。据不完全统计发现,人们对图像的记忆要优于对单纯文字的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只有图文并茂,图文结合,才能使地图变得易懂,文字的记忆才能更简捷。例如,在学习印度的季风气候中,如何理解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巧用地图学习,易理解,好记忆。由于印度南部濒临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在7月份,盛行西南风;在1月份,盛行东北风。夏季西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如果西南风风力强盛,降水就多,易发生洪涝;相反,冬季东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如果西南风风力再不足,降水就更少,易发生旱灾。这样一分析,印度的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就清晰明了。再如,从《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可以发现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分析其原因时,可结合《中国地形图》可知东部多为平原和低矮的丘陵地区,综上所述: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知识点落实在实际生活中,便于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

四、浓缩记忆法

在初中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教材善于提炼,抓住知识的主要特征,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浓缩概括,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世界上1月、7月陆地和海洋气温的等温线变化规律。通过观察地图,我们不难发现:北半球,1月份陆地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而海洋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7月份陆地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而海洋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同理,南半球,1月份陆地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而海洋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7月份陆地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海洋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把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概括为“高高低低”,即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如果某地气温高,等温线就向高纬度凸出;某地气温低,等温线就向低纬度凸出。

五、比较记忆法

在初中地理知识中,有些知识点很相近或者相反,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记忆,找出其中异同点,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中国地理中,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和以北的地理环境特点进行比较:1月平均气温,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高于0℃,而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低于0℃;年降水量,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而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小于800毫米;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水地为主,而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旱田为主。通过比较记忆法,不仅获得系统的地理知识,还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六、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初中 地理 图表 教学

进入初中以来,学生接触的不再是社会、自然这类简单的学科了。相比于小学时候的知识,初中要接触的学科更加的广泛,知识点也更加的繁多,所学的知识也更加的系统。掌握地图技能,熟悉地理的图像语言,牢记地理事物的分布,是学好地理的必由之路。关于初中地理中的图表,学生怎么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呢?教师们在地理教学中怎么才能高效地使用图表来进行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与广大同行交流与探讨。

一、理论知识与图表知识紧密结合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对于图像的记忆能力是文字的数倍,那么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对于图形的记忆效果也会远远的高于对于文字的记忆。因此,地理教师理所当然地要充分利用好此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记忆,充分让学生学好地理知识,提高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对于课本上的那些图片,教师很容易就能在上面发现一些知识点。比如一张小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所存在的很多知识点,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弯曲程度,重叠的情况都是不同的知识点,那么地理教师就要积极地发掘,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基础的知识点和这些图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放过图表的每个细节,包括图表上的文字、图形、比例尺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知识点。

二、通过图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地理教材中出现的很多图表不仅仅是让学生作为知识的辅材料来掌握,更加能够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参考。比如说,学生在学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图之后,可以选择一张空白的地图让学生来对号入座,这只是简单的检测,对于知识点丰富了之后更能够作为检测学生的重要标准。我们在地图中不仅仅出现的是七大洲四大洋的大体轮廓,可以慢慢细致的出现一些重要的河流、山川、地形、气候等等,都可以利用地图来进行展示。初中地理的考试中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和图形相关的,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居多,所以对于应对考试来说,通过图表的复习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借助图表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在初中地理课本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的表格,其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字,每个数字都有特殊的含义,也同样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在一个反映中国人口密度的表格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人口大多数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学生们自然地就会通过这个表格发现很多有趣的知识,比如每个省的人口密度,为什么人口都会集中在东部沿海,哪个省人口密度最高,自己所在的省人口密度有多少,为什么会这样等等。这些从一个表格中得到的信息很快就能够转化成帮助学生积极学习地理的动力,如果他们要弄懂这些问题就必须更进一步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说是相当有利。而且从这个表格中,学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所处家乡的环境等等因素,这也是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和学习之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会不断的增加,所接触到的知识面也会不断的扩大,这就是一个小小的图表所带来的巨大作用。

四、知识点的还原和习题的讲解落脚到图表知识的检验中

现在的地理教学都讲究一个知识点的还原,什么是知识点的还原呢?就是说教师所讲到的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实际的例子。比如说教师给学生讲经纬度,凭你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滔滔不绝的说教是不够明显和深刻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你找一个地球仪来,在地球仪上一条条的指给学生来看,让学生知道你所讲的都是实际存在的。再者,课本上的图表也是很好的佐证材料。不仅仅如此,对于初中生接触最多的习题来说,怎么去把习题有效地结合到图表中也是地理教师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地理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知识点大多数都是在图表中得到体现,那么把这些习题中的知识点还原到图表上也显得尤为重要,同样的也是检测知识点是否学得扎实的一个重要指标。

五、利用图表帮助学生建构空间知识结构

第7篇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育方式,极大的满足了高中地理教师的这种要求,本文阐述了微课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实践探索,以供借鉴。

一、微?n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应用背景

(1)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遇见的难题: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初中地理教学生是的理论知识,而高中地理教育学生是怎么运用这些知识去解答问题,分析问题,是对初中地理知识的一个升华,简单的说初中地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过程,高中地理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过程。高中地理区别于其他高中学科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重复教育,因为高中地理教课的内容让高中学生产生这些地理内容初中阶段似乎都学过的错觉,高中部分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失去了新鲜感,造成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教师怎么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去运用似乎“陈旧”的地理知识去分析问题?这是摆在当前高中地理教师面前的重大难题。

(2)微课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优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特别是地理教育更是如此,例如简单的给学生讲解高原、沙漠等地形的概念特征,远不如直接播放一段高原、沙漠等地形的微课视频,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受。微课正是以给高中学生这种最直观视觉感受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这是微课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以短小而又丰富的视频内容引导学生“行万里路”,将课本知识和具体实践融合到一起,注重学和用的结合,这是微课和教育领域最天然的结合。

(3)微课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必要性:高中地理教育考察的是学生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把一个时事热点怎么分解成为一个个知识点,然后运用掌握的知识去分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微课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多样化,能很好的契合现代高中地理教育的这种需求,着重培养学生怎么去分析、怎么把知识更快更好的运用到分析问题中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1)把握特点,把学生的心里特征融入到微课课堂教育中:高中学生处于15、16岁的青春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厌烦说教,更是对传统灌输式的课堂失去兴趣,这个阶段的学生关注时事热点、体育、娱乐新闻等,高中地理老师可以把学生的这个心里特点运用到教学中去,例如讲解地中海气候特征,可以制作一段2017年NBA总冠军视频加上冠军所在地加利福尼亚州的风景视频在课堂播放,然后采取引导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分析,如“刚才我们播放了最近大家关注的NBA冠军赛,今年的NBA冠军是金州勇士队,那么大家如果要去当地观看比赛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夏季的加利福尼亚州的气候是怎么样的呢?它和地球上那个地球的气候是一样的?”,引导学生从时事热点转移到用知识来分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中海气候特征中去,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讲解地中海气候特征这个知识点。

(2)突出重点,多方位、多角度突破知识难点:微课可以通过视频、多媒体等方式能帮助高中地理教师更好的解决教学难点,如传统的高中地理教育中学生最难掌握的是时区的变化和推算,传统的讲课模式往往是教师高举一个地球仪来为枯燥的学生讲解这种融合三维立体的学问,煞费口舌而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以微课制作一段三围立体视频,给学生充分展示地球的自转形成的时区差异,可以帮助学生以最简洁的方式找到正确的运算出正确结果。

(3)紧扣考试热点,巩固知识训练:地理知识多而又分散,复习知识难度大,微课能帮助学生紧扣时事热点,系统融合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多样化、灵活多变的把握考试内容,如: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一段“一带一路”的视频,重点突出路上丝绸之路穿越的地理环境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以及包括的航线等,运用一段简短的视频,加上针对性的编辑来分析陆上丝绸之路穿越的路线、运用的交通枢纽、穿越的气候带等,也可以来为学生讲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附近的洋流特点等。帮助学生多方位的查漏补缺,更好的巩固所掌握的地理知识。

三、总结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现代教育更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成为衡量现代课堂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育的运用表明,微课相比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更是在突出激发学生兴趣和教导学生如何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教学新方式,能稳步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值得教师借鉴和推广。

第8篇

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初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现实中的地理知识,不断凸显地理学科学习的实用性。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要转变已有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地理课程设计,采用可行的教学方法,改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地理;探讨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地理属于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趣味性、实用性。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读书生涯中,地理对初中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同时,和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知识点更为复杂化,内容抽象,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使学生逐渐对该学科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为此,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充分展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重要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教材特点,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在学习《欧洲》这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课文中欧洲的大体形式构造图,让学生对此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他们找出欧洲的不同国家以及分布状况,准确了解欧洲主要国家的大置。在学生对该章节知识产生兴趣,大致了解欧洲地图形状之后,教师可以进入下阶段的教学,综合分析欧洲各个国家的自然状况、经济状况。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也能在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的知识点,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绘图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说,绘图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关键所在,学生在亲自动手绘制简图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所绘制地图中包含的地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栏目,来引导学生自己绘图、解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培养的良好绘图习惯做好铺垫。同时,教师在讲解不同章节知识的时候,要多在黑板上绘制相关的简略地图、示意图,并要求学生也要自己动手画画,长此以往,学生在不需要教师引导下,自己也可以根据相关提示准确绘制出对应的示意图。比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学生描图、绘图、图文互解等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通过亲自绘制简化地图、地球公转示意图,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优化他们已有的地理知识结构网络体系,他们也能从中发现一些地理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逐渐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创新能力,使他们逐渐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信心。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注重课堂导入过程

在新时代下,随着社会科技日益发展,多媒体辅助工具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优化已有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学习《雨的形成》这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章节内容,制作一个Flash的动画,把雨的形成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观看对应的视频。这样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点,掌握相关章节的内容,也能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导入过程引起重视,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亚洲板块》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周杰伦的流行歌曲《爱在西元前》。在学生欣赏完该曲之后,可以歌词内容设置对应的开场白,引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下,优化初中地理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转换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初中地理教学现状,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它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自主探讨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以此,使新时期初中地理教学能够满足新课标提出的客观要求,使初中教育事业步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万廷刚 单位:四川泸州叙永县水尾镇初级中学校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知识;生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233-01

一、地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与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可以粗略分为两个较小的领域:人文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要与自然环境打交道,人类要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自然环境反过来又要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各方面的影响。人类社会中的人口、文化、经济、人类的交往都离不开地理知识。所以生活中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

二、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在教学引入中的运用

地理课堂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显得非常关键。好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习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为新课教学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过程顺利开展,为提高教学质量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有关的实物导入新课的学习,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运用,这里举几个例子:

(1)从“谈天气”导入天气的教学。通过与同学们谈论“今天的天气”,引导同学们畅所欲言,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活跃了气氛,调动了课堂积极性,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类似的还有“气温”“降水”的学习。

(2)用实物引入课堂教学。比如“地球仪”“地图”这些章节的学习,都可以利用展示这些生活中的物品从而引入课堂教学,讲“等高线”时通过等高线模型引入课堂教学等都是较好的方法。

(3)通过新闻、实事等视频或报纸(最好是视频)引入新课。比如在学习“中东地区”时,通过电视或者网络点播关于中东地区的热点新闻,引导学生思考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使学生对这一地区产生积极了解的欲望。类似的例子还比如从希腊债务危机引入欧元区再引入欧盟的学习等等。

2、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在新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地理知识,也可以把它和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更能理解知识点。这种运用在教材里也重点进行了体现,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充。常见的也举几个例子:

(1)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材中在讲到亚洲的自然环境时,通过插图介绍了东南亚民居、南亚孟加拉民居、北亚民居、西亚民居等等。在中国地理中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代表性的民居,碉房、蒙古包、窑洞、高脚屋等,无一不反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这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当地传统民居特点,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也是乡土地理教育教学的一个内容。

(2)自然灾害。当今世界,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各类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几乎每天都有报道。在学习到相关地理知识时,结合新闻报道,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危机意识都是很有好处的。比如“东方之星”沉船事件这一热点事件中涉及到的自然灾害如暴雨、龙卷风。又比如汶川大地震、三峡水库库区的滑坡等。这样的例子只需要教师多关心新闻和时事,就不难发现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事例。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影响本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以及在灾害来临时应该采取哪些必要的避灾措施等等,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不排除个别学生深入研究了解的可能,为培养优秀学生播下火种。

(3)日常生活与地理。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的关系密切,除去民居前面已经说过以外,服饰的传统布料(丝绸、棉布、皮)、款式(如藏袍),主食的构成,交通工具的选择等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出门在外,气象知识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4)以加深对其他学科的理解。比如:诗词中的地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物中的地理-----物种的分布,音乐中的地理----长江之歌歌词,体育中的地理----NBA球队名称缘由,经济中的地理------人民币图案,军事中的地理-----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其他不胜枚举。

3、在课后巩固反思中的运用

在学生的课后巩固中,可以利用地理知识,设计一些情境分析,把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假设选择野外宿营地,应该如何选择,要考虑哪些地理上的影响因素?设计一次旅游过程,包括旅游路线的选择,随身物品的携带(比如到青藏高原需要准备防晒霜、墨镜、急救药品等等),并考虑旅途注意事项等。并思考这样选择的原因。

三、学好地理知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地理知识能够解答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因此,学好地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使人类更好地生活。学好地理,了解地理知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规划生活,甚至在灾难来临时临危不乱,可以更从容地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学好地理是为为了生活,为了更好地生活。

(上接第232页)方法的参透。

总之,小学数学复习课要真正上好、上出实效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实际中摸索,根据本班实际,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既发展智力,又提高能力,使复习课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获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窦春梅.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基本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6)

[2] 鲍华锋.多媒体教学下的数学复习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4)

第10篇

一、概括图示法

针对零碎、分散又不好理解记忆的知识,我们可以用概括图示法使之系统化、纲要化。利用概括图示法,可以高度浓缩学习内容,使繁杂、抽象的知识系统化,发现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地理学科规律。如我们在学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时,可以把相关知识概括成下面的图表:

二、比较列表法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我们可以把两个或更多的同类地理概念、事物等放在一起进行列表比较、分析。利用比较列表法,有利于我们区分、把握同类地理事物或概念。如在学习“中国温度带划分”时,可列表如下:

三、地图学习法

有地图的帮助,同学们就能更形象生动地理解地理知识,就能记得更牢、更准。

1.按山走向记忆我国的山。

山是构成地形的骨架,按山走向,我国的山可分为五大类:(1)东西走向的山:天山-阴山-燕山(最北一列),昆仑山―秦岭(中间一列),南岭(最南一列)。(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最西一列),长白山-武夷山(中间一列),台湾山(最东一列)。(3)南北走向的山:贺兰山,横断山。(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5)弧形山:喜马拉雅山。

2.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邻国。

(1)对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可按顺时针方向记忆:正北有个内蒙古,东北黑吉辽连串,华北两河与两山,直辖京津渤海湾,鄂皖苏沪湘浙赣,长江中下北南岸,沿海闽粤桂琼台,西南渝藏云贵川,西北青新宁陕甘,还有港澳南海边。(2)对我国的邻国,可以分类记忆:①按逆时针方向记忆陆地上14个邻国:东朝鲜,北俄蒙,三个斯坦在西北,西有阿汗巴斯坦,西南印尔和不丹,南缅老挝和越南。(三个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汗:阿富汗;巴斯坦:巴基斯坦;印:印度;尔:尼泊尔;缅:缅甸)②按顺时针方向记忆与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东韩日,东南菲,南有马莱和印尼。(马:马来西亚;莱:文莱)

四、简化记忆法

把庞杂的地理知识简化成几个字,借助回忆、想象学地理,可以有效减轻识记负担,提高记忆效率。

1.在学习“美国”时,可把相关知识点简化为“一二三四五”。 vkhgftdr、

“一”是指美国的工农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二”是指美国领土跨北美洲和大洋洲两大洲;“三”是指美国本土的地形区分为三大区,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中部是密西西比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四”是指美国领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五”是指美国的五大工业部门――钢铁、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及新兴的电子工业。

2.在学习“中国的主要地形”时,可把相关知识点简记为“三三四四”。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心理地图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099-01

地理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学要有利于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但新课改实施几年来,在地理教学中这样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学习地理仅仅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只会死记硬背,没有空间、方位概念……不会归纳分析,更没有地理思维和区域分析能力等。我认为目前地理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原因主要是:教学时忽视了地理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对于地图没有充分应用。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没有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导致空间概念模糊不清,因此,学生的地图能力培养就成为了初中地理教学的瓶颈。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解决地理问题的关键,而心理地图的形成则是地图学习的关键。什么是心理地图呢?心理地图就是包含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脑中的记忆表象,是各类地图在头脑中的保持和再现。也可说是地图思维,即地图不在眼前也可以凭借心理地图进行形象思考,从而解决地理问题。

所以心理地图的形成与积累,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前提。帮助学生构建并能灵活运用心理地图就成为照亮初中地理教学的一缕阳光。那么如何才能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建构和完善系统心理地图的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各种地图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首先,要注意多种教学地图的组合使用。地理事物本来就是综合的,把表示不同地理事物的地图组合起来使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真实地认识地理事物,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地理教材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与教学挂图、板演简图和电子地图等共同构成的“图像系统”来说明和解释各种地理现象。这种习惯将直接影响学生,使学生逐渐形成定式思维:地理离不开地图。

其次,在教学中应频繁地使用地图,把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述都落实到图上,通过读图析图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如,在地图上分析问题,凭借地图记忆信息,在地图上找出规律得出结论,用地图进行归纳、概括等。地图的反复运用,在学生头脑里能积累丰富的地图信息,多方位、多角度的训练刺激也有助于心理地图的形成,在不断读图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二、反复训练,增强读图析图能力

要把以地图为重点的训练贯穿始终。围绕地图进行的勾绘轮廓、填充、仿绘及对地图信息进行分析等练习,促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通过多次练习,学生对接触的地理区域的位置、轮廓、区域间的相对关系等地图信息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手到脑,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最终把感观信息积累成为记忆。特别是让学生边看边填,再亲手绘图,既能增强记忆的准确性,又使头脑中的地图辨析能力加强,从而形成更加准确的地图形象。

多种形式练习使学生逐步形成清晰、准确的心理地图,而且不断丰富并积累起来。不断地训练能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同时,教师的示范也会对学生培养绘图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教师要为学生做好绘图表率

随着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来展示各种地图和相关信息。但我认为传统的板图、板画简单明了、重点突出的优势是电子地图所不具备的。

教师精准的板图能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板图排除了无关信息的干扰,使地图更加清晰、鲜明,重点突出。教师边讲边画,使每一个知识点的出现,都能及时落实在图上,图文融合。学生习惯看图、记图,顺利进行图文转化,会大大促进心理地图的形成。教师在上面边讲边绘,学生在下面边听边绘,变单调、枯燥的接受为听练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思维,也使学生的绘图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著的。它不仅充分体现了地理的基本特点——知识和图像的不可分割,而且,它以黑板作为地理图像的载体,还具有使用频率高、容量大,清晰易懂,近视效果好,可以迭加发展等突出优势。同时也反映了地理教学中的改革趋势——知识图像化。

四、充分培养图文信息的转化能力

图文结合是地理知识最显著的特点,图文转换能力是地理思维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地图,使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多接触地图,养成紧密结合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

在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图中查找地理事物,通过读图观察地理现象、总结地理规律,逐步培养学生习惯于将所学知识对应到相应的地图上,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理地图,同时养成随时读图、用图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把文字知识转化成为心理地图的能力。

另外,增强学生运用地图简化地理知识的能力。利用心理地图记忆信息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对旧知识的巩固,使心理地图的形成更为清晰、更有条理。学生将所学地理信息总结为一张心理地图,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尝试回忆,构建心理地图

每节课新授部分结束以后,可以用尝试回忆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知识总结。教师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要求学生闭眼回忆地图轮廓,然后把这些知识都落实到想象中的地图上去。如,在学习中国地理的四大地理区域之后,出示中国轮廓图,让学生看过以后闭上眼睛回忆,尝试在头脑中勾绘出轮廓。然后师生共同归纳位置、区域特征、区域差异等知识点,学生把这些知识逐一对应到脑海中的轮廓上,逐步完善自己的心理地图。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92-01

情境教学法一直以来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喜爱,该教学法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要把某一教学内容或环节进行刻意、科学的修饰,然后将该教学内容或环节放在一个特定的、具体的模拟实践的情境中进行教学的方法。因为情境教学法的教学实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第一教学原则,把学生们引入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堂中去,让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出彩。那么,如何通过情境教学让初中地理课堂更加出彩呢?主要包括密切联系生活情境、努力再现历史情境、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等。

一、密切联系生活情境,让地理知识就在身边

毋庸置疑,情境教学源自生活,情境教材取材于生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果用生活的现象来说明问题,结合生活的实际来贯穿地理教学知识,尤其是通过实际例子的情境来贴近学生生活,让地理走进生活,同时也让学生把知识同生活相联系,即让生活走进地理,在生活中观察并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力争把每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重点知识都熟稔于心。笔者曾结合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下初中地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实际生活来增加感性认识。在生活情境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积极调动学生们利用和发挥自身的生活知识经验;二是在教学中有意与学生们探讨、交流相关的生活经验;三是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课余期间努力体验生活;四是带领学生们对生活中的经验和印象作以总结;五是拟定命题,即在地理知识中拟定命题,让孩子们带着命题去贴近生活,探索地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世界人口问题》的时候,锻炼学生们实施可接触范围的人口统计,比如班级的人口、学校的人口,调查所在小区以及社区的人口,继而放开眼界,去了解城市、中国、世界的人口。通过中国人口与其他国家人口的比较,通过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深刻解读我国所面临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把自己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再例如,在学习《多变的天气》、《人口与人种》等知识点时,也是要与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主动与现实生活进行比对。根据地图判断出自己所生活地区的气候带,是寒带、温带还是热带等,进而延伸到国家层面的气候带分布情况,同时可以站在学者的角度上,对自己小时候司空见惯的各种天气做一个重新的审视。在《人口与人种》中,对世界的人种黄、白、黑、棕等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总之,这些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否认的是兴趣才是情境教学的第一核心,而兴趣恰恰是记忆是升华的第一导师,那么兴趣又是怎样来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密切联系生活。

二、努力再现历史情境,让地理科学追溯古今

在地理和历史教学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再现从前的情境,就是历史的情境,这一点如果能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那么一定会促动初中地理教学的丰富多彩。国家教育部实施新课程教学标准中强调,教学过程不再是老师教学生的机械相加,而是人人参与的平等对话和合作交流的意义建构。那么也就是说,老师不要再一味地填鸭式教学,而是要从互动指导、引领的角度出发,为学生们展现更多的情景和情境,让情境去促动相关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就要经常性地通过再现历史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观看中体会记忆,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感觉,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学习信息。

例如,在学习《地震》这一常见的地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唐山大地震》、《东京大地震》等影视作品来真实还原那一段历史,让学生们切实感受一下地震的威力和危害,也通过《汶川地震》等知识来切实感受相关的地理知识。再例如,在《滚滚长江》、《滔滔黄河》的知识教学中,把母亲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要突出出来,把长江运输和生态作用突出出来,尤其要通过书籍、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们看到历史上环保的长江与黄河,再比较地看一看现在伤痕累累的长江与黄河,增强环保意识。当然,这种历史再现的方式,也要想方设法地融入互动式教学,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这是“以人为本”的集中显现,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情境教学加互动教学的科学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掌握全面性、主体性、民主性为原则的,继而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的高度成功。

三、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让地理教学丰富多彩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尤其是初中地理的情境教学中,一定要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加入音乐、颜色、图像和其他因素,也可以实施电化教学,也可以融入电影、电视、网络等相关视频,精心科学地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初中地理教学情境,创造最好的技术支持,使用最丰富的教育教学手段,让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完全服务于初中地理教学,加强课堂活动,增进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非洲》和《美洲》的时候,教师通过展示图、物理模型和动植物标本或多媒体课件再加上生动的语言创造条件,世界最长的尼罗河、三大热带雨林集中的刚果盆地,巴拿马运河、加勒比海、红海、地中海均借助多媒体融入学生们的眼帘和视野并完成教学目标。

四、总结

写到这里做一小结,宣告情境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又一应用模式,总而言之,情境不是教学内容美丽的外衣,也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所以要求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实施情境教学的时候不能盲目追求情境新颖性,一定要至始至终低保持初中地理学习的科学性,一定要至始至终保持初中地理学习的体验性,创造生活,激发兴趣,发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全力支持初中地理教学的情境教学,让情境教学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更出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