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17:39: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年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对老年人的理性认识
什么是老年?“Erikson给出这样的定义:老年,是这样一个阶段,处在其中的人必须努力地在寻找完整的自我的努力与绝望感的侵袭之间保持平衡。而二者间冲突的解决,则可能导致智慧的产生,而且,人类的优点常常与老年联系在一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长老制社会,万事皆以长老为中心。“长老制的一个支撑性体系和基础是家族,拥有共同祖先的人形成为一个宗族,一个宗族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小社会。”若干个小社会就组成了我们的大社会。在中国这个“尊老敬老”、“遵循祖制”的社会里,老年人无疑是社会的中心。随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海洋文明的过度,先前的经验被科学知识、工具理性所取代。老年人不再是知识和经验的专有者,丧失了知识、经验也就失去了在这个社会中立足的本领,作为社会地位的符号———知识文化的拥有似乎远离了他们。老年人一度被排斥在生活的边缘,被认为是弱势群体。社会对他们的刻板印象:“被认为是‘走下坡的人’,充其量是可以容忍的人;或者,在情况最糟的时候,被看成是不能生产的寄生虫,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负担”。更有甚的是把他们比作四化:“身体老化、心理僵化、血管老化、等待火化”。这是对老年群体歧视厌恶的一种表现。“传统的老年观,只是将他们视为衰老的客观存在,把老年群体从社会整体中割裂出来,老年人被社会强势的主流族群所排斥,沦落为社会的边缘角色。”这种消极的认识不仅会对社会伦理道德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对未来老年自己的一种侮辱。所以正确对待老年人,是正确认识人生的最后阶段,也是有理性的人(不同于动物)对自己的理性的认识。自从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诫命:“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一直是人类的诫言。每一次人类发展的危机莫不是对自己没有理性的认识所致,因此在老龄化的今天这个千年诫命仍在震耳欲聋。西方有句谚语:“杀掉了一个老年人,等于毁了一座图书馆”,老年人是人类社会文化、道德以及精神的宝库。西塞罗说过:“没有老年人,国家就完全不可能存在。”老年作为人生的最后一个生命历程,应该受到尊重与照料,这不仅是个人、社会的义务,也是“国将是国”的保证。尽管在知识以摩尔式的几何倍数增长的时代,老年人所积累的经验依旧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晶体智力因素诸如知识、词汇、计算等方面不仅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反而有所发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们更应该把老年人视为国家社会的资源。只有在正确认识老年人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的老年教育观。
(二)对老年教育的理性认识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不仅能够提升和充实老年人的生活,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当前人口压力,促使老年群体成为丰富的人力资源。2002年世界老龄人大会通过的《国际老龄行动计划2002》也强调,教育是促使老年人积极生活的必要基础。但是我国的老年教育与西方相比起步较晚,并且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很多地区常常把老年教育当作社会福利事业,而没有把它当作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作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教育观的指导下,没有把老年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体系中,而看成是福利事业。还有一些地方将老年教育作为扫盲任务、职业培训的一种形式,视其为老年人怡情养性、安度晚年的途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直接指向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目的是涵养人的理性,同时使人得以发展。如果把教育单纯的看作一种福利事业,这无疑偏离了教育宗旨。当今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把职业和教育明显的分离,这本身就违背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更有甚者,把老年人接受教育看作是他们知识贫乏的象征,以一种高姿态的形式说教。教育应该是一个教学互长的过程,向老年人教育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知识传递,而是互相学习的过程。所谓“学者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老年人身上所积淀的知识文化、伦理道德、精神价值是值得借鉴学习的,教育的价值也就得到了体现。总而言之,老年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落在老年人身上。而不是单纯从社会角度出发,忽视了老年教育中亟待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诸如关注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以及对待死亡的问题。
二、西方老年大学教育运作模式
自1973年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在法国的图卢兹大学诞生以来,西方国家对老年教育问题的关注就从未停歇。老年教育的办学具有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特点,国外老年大学教育模式大致分为三种模式:
(一)政府投资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征表现为老年大学教育中的投资是以国家为主体,老年大学教育的主要开支是有政府财政预算。主要代表有日本、法国等国家。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日本的老年教育是由文部省直接领导的,其教育类型丰富多样。“日本的老年教育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福祉行政密集型老年教育;二是福祉行政广域型老年教育;三是教育行政广域型老年教育;四是教育行政地域密集老年教育。”法国相对其他国家的老年教育更为规范。老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把教育看作是老年人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的办学得到了正规教育的支持,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而选择参加闲暇教育,亦或者是正规教育。老年大学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比如老年养生、疾病预防、文学、历史、法律以及最新的时事政策等各领域的知识,有些甚至开设基于老年人自身的理论研究。
(二)自治自助型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老年大学由老年人自发组织成立,所有有专长的老年人都可以执教,一个班的教师很可能是另一个班的学员”这种模式的代表国家主要是英国。英国将这种自治自助的老年教育模式称为第三年龄大学,其主要是提供给老人和成年人一个免费学习的场所,所以其性质是非营利性的志愿组织,组织所需的运行费用都来自于慈善彩票事业的捐赠。学员的层次也是有很大差异的,一般是退休干部以及其他行业的老年人,因此,他们之间的学历差距也是存在的。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灵活的开展教学活动;英国的第三年龄大学没有与正规大学保持联系,所以他们都是自己组织和管理。尽管如此,其课程内容同样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养身锻炼、时事政策、绘画、音乐鉴赏、语言、投资以及家禽学等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三)社区型模式
国外的社区型模式与我国是有明显的差异,其主要是各所老年大学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网络并依附于社区,由学员自行管理的一种老年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美国的社区教育与英国的自治自助型的教育模式一样都属于非盈利的福利性组织,其运行的资金大都来自于某些学校或慈善机构的捐赠。不同的是美国社区教育与正规教育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老年教育模式一般设立在本地的市立学校,其教学的开展是由学员自行负责,有时也会聘请老师授课。此外,还有寄宿式学校,老年人可以与同龄人一起学习和生活,安享晚年。多样化的课程也是美国老年教育的一大特色,涉及面广泛,包括了文、史、哲还有艺术等方面。
三、我国老年大学教育运作模式以及建议
(一)我国老年大学教育的传统运作模式
当前,我国的老年大学教育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老年大学,这类教育形式主要是在固定的场所集中向老年人授课。二是社区教育,指在老年人生活的社区附近,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形式。三是以教育机构的形式举办的老年教育。教育形式相对比较灵活,是针对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欲求接收教育的老年群体而发展起来的。我国的老年教育较之国外的老年教育相对落后,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内容上过于单一化,更重要的是没有形成一种规范,政府的重视度和社会的关注度远远不够。这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以此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有效地将老年群体转化成宝贵的人力资源。
(二)关于我国未来的老年大学教育运作模式的建议
老年教育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就日益增长的老年教育需求,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还是十分落后的。首先是政府没有制定出一套有效的老年教育发展管理体制,不管是师资还是受教育者的权利,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管理机构。其次,老年教育管理归属部门的含糊,划分归属不明确,造成教育资源严重的浪费以及老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最后,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以此建立与老年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制也是有待考究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和完善的体制,所以政府还需不断地完善老年教育体制,加大老年教育普及的力度。结合时代特点,联系实际情况,多渠道地开设老年教育,不断延伸和发展老年教育。
1.幼儿培训机构附设老年教育职能
目前,社会上广泛开设了各种以教育为主题的盈利性培训机构,其中,幼儿教育占据了大半的教育市场,老年教育方面的涉及很少。少有的老年教育机构的设置,其教授内容也都是以娱乐、养生为主。迫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压力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应该建立以知识文化和技能为主的老年教育,以此来保证老年群体劳动力资源。基于大多数幼儿的学习和生活都是由老年人负责这一现状,所以在幼儿培训机构附设老年教育是可行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闲暇教育。老年的闲暇教育也是老年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终身教育的一种体现,更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一种体现。
2.养老院开设老年教育
随着我国老年保障机制不断地完善,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在全国各地开设,养老院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由于对养老机构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刻,甚至有排斥养老院的情绪。时代观念的转变,出于不愿意拖累子女以及可以得到更多同年人之间的陪伴的考虑,也开始接受各种养老机构。所以,在养老院开设老年教育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授课,加强老年人文化知识素养。另外,还应开设心理辅导班,疏导他们内心的孤独和对事物偏执的看法。增强自身对老人以及老年教育的理性认识,提高他们运用新技术的能力。
3.干休所设置老年教育特色班
我国干休所主要是军队离休或退休的干部居住修养的地方。这些离退休干部本身就有受过文化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在干休所设置老年教育特色班,一方面可以帮助这些离退休干部继续学习,另一方面可以服务更多的老年群体接受最新的知识。这样可以解决老年教育场所不足的状况,从而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这种特色班可以开设退休教育课程和死亡教育课程,帮助他们消除离开工作岗位以及面对死亡这个问题的恐惧和疑惑。
4.建立老年教育服务站
1.1一般资料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在门诊中选择没有接受系统糖尿病健康教育的69例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的年龄为(63.42±5.92)岁,患者病程为(9.87±5.43)年,患者身体质量指数为(BMI)(25.93±3.64)kg/m2。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2例为实验组,37例为对照组。经过对2组患者的病程、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等方面进行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教育方法与内容
在对患者进行教育的时候主要是以大课为主,并且由内分泌专家根据患者的年龄、患病情况、接受能力对其进行详细、系统的糖尿病预防相关知识讲解,其中包括对糖尿病饮食方面进行指导、运动治疗的方法、血糖仪和胰岛素注射笔的使用方法等,同时对患者给予辅助咨询。
1.3观察指标
在对实验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后的第6个月、第12个月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测定。
1.4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处理的时候采用SPSS17.0及PPMS1.5系统进行处理。
2结果
在本资料中,实验组共有30例资料完整的患者,对照组共有34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两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在实验前均无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进行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后的第6、12个月的FBG、PBG2h、HbA1c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意义(t=4.370~39.891,P<0.05)。
3讨论
根据我国对糖尿病患者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现有9亿240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约有2亿4000万糖尿病前期患者。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发生率仅占1/5~2/5。由此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思想麻痹,对糖尿病的知识并不清楚,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不可逆性及严重性认识严重不足,很难积极配合治疗。
本次实验结果发现,就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使FBG、PBG2h与HbA1c水平明显降低,由此表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3.1糖尿病基本知识
糖尿病的准确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的相关知识均属于糖尿病基本知识,在对糖尿病患者讲解时要注意教会病人常用血糖控制指标正常值的正确掌握,糖尿病危害,出现低糖血症的时候的表现、正确的自我处理方法及有效的预防措施,胰岛素及胰岛素注射笔的使用。
3.2胰岛素及胰岛素注射笔的使用
(一)对老年人的理性认识
尽管在知识以摩尔式的几何倍数增长的时代,老年人所积累的经验依旧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晶体智力因素诸如知识、词汇、计算等方面不仅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反而有所发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们更应该把老年人视为国家社会的资源。只有在正确认识老年人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的老年教育观。
(二)对老年教育的理性认识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不仅能够提升和充实老年人的生活,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当前人口压力,促使老年群体成为丰富的人力资源。2002年世界老龄人大会通过的《国际老龄行动计划2002》也强调,教育是促使老年人积极生活的必要基础。但是我国的老年教育与西方相比起步较晚,并且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很多地区常常把老年教育当作社会福利事业,而没有把它当作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作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教育观的指导下,没有把老年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体系中,而看成是福利事业。还有一些地方将老年教育作为扫盲任务、职业培训的一种形式,视其为老年人怡情养性、安度晚年的途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直接指向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目的是涵养人的理性,同时使人得以发展。如果把教育单纯的看作一种福利事业,这无疑偏离了教育宗旨。当今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把职业和教育明显的分离,这本身就违背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更有甚者,把老年人接受教育看作是他们知识贫乏的象征,以一种高姿态的形式说教。教育应该是一个教学互长的过程,向老年人教育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知识传递,而是互相学习的过程。所谓“学者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老年人身上所积淀的知识文化、伦理道德、精神价值是值得借鉴学习的,教育的价值也就得到了体现。总而言之,老年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落在老年人身上。而不是单纯从社会角度出发,忽视了老年教育中亟待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诸如关注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以及对待死亡的问题。
二、西方老年大学教育运作模式
自1973年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在法国的图卢兹大学诞生以来,西方国家对老年教育问题的关注就从未停歇。老年教育的办学具有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特点,国外老年大学教育模式大致分为三种模式:
(一)政府投资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征表现为老年大学教育中的投资是以国家为主体,老年大学教育的主要开支是有政府财政预算。主要代表有日本、法国等国家。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日本的老年教育是由文部省直接领导的,其教育类型丰富多样。“日本的老年教育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福祉行政密集型老年教育;二是福祉行政广域型老年教育;三是教育行政广域型老年教育;四是教育行政地域密集老年教育。”④法国相对其他国家的老年教育更为规范。老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把教育看作是老年人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的办学得到了正规教育的支持,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而选择参加闲暇教育,亦或者是正规教育。老年大学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比如老年养生、疾病预防、文学、历史、法律以及最新的时事政策等各领域的知识,有些甚至开设基于老年人自身的理论研究。
(二)自治自助型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老年大学由老年人自发组织成立,所有有专长的老年人都可以执教,一个班的教师很可能是另一个班的学员”这种模式的代表国家主要是英国。英国将这种自治自助的老年教育模式称为第三年龄大学,其主要是提供给老人和成年人一个免费学习的场所,所以其性质是非营利性的志愿组织,组织所需的运行费用都来自于慈善彩票事业的捐赠。学员的层次也是有很大差异的,一般是退休干部以及其他行业的老年人,因此,他们之间的学历差距也是存在的。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灵活的开展教学活动;英国的第三年龄大学没有与正规大学保持联系,所以他们都是自己组织和管理。尽管如此,其课程内容同样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养身锻炼、时事政策、绘画、音乐鉴赏、语言、投资以及家禽学等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三)社区型模式
国外的社区型模式与我国是有明显的差异,其主要是各所老年大学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网络并依附于社区,由学员自行管理的一种老年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美国的社区教育与英国的自治自助型的教育模式一样都属于非盈利的福利性组织,其运行的资金大都来自于某些学校或慈善机构的捐赠。不同的是美国社区教育与正规教育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老年教育模式一般设立在本地的市立学校,其教学的开展是由学员自行负责,有时也会聘请老师授课。此外,还有寄宿式学校,老年人可以与同龄人一起学习和生活,安享晚年。多样化的课程也是美国老年教育的一大特色,涉及面广泛,包括了文、史、哲还有艺术等方面。
三、我国老年大学教育运作模式以及建议
(一)我国老年大学教育的传统运作模式
当前,我国的老年大学教育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老年大学,这类教育形式主要是在固定的场所集中向老年人授课。二是社区教育,指在老年人生活的社区附近,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形式。三是以教育机构的形式举办的老年教育。教育形式相对比较灵活,是针对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欲求接收教育的老年群体而发展起来的。我国的老年教育较之国外的老年教育相对落后,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内容上过于单一化,更重要的是没有形成一种规范,政府的重视度和社会的关注度远远不够。这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以此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有效地将老年群体转化成宝贵的人力资源。
(二)关于我国未来的老年大学教育运作模式的建议
老年教育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就日益增长的老年教育需求,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还是十分落后的。首先是政府没有制定出一套有效的老年教育发展管理体制,不管是师资还是受教育者的权利,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管理机构。其次,老年教育管理归属部门的含糊,划分归属不明确,造成教育资源严重的浪费以及老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最后,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以此建立与老年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制也是有待考究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和完善的体制,所以政府还需不断地完善老年教育体制,加大老年教育普及的力度。结合时代特点,联系实际情况,多渠道地开设老年教育,不断延伸和发展老年教育。
1.幼儿培训机构附设老年教育职能
目前,社会上广泛开设了各种以教育为主题的盈利性培训机构,其中,幼儿教育占据了大半的教育市场,老年教育方面的涉及很少。少有的老年教育机构的设置,其教授内容也都是以娱乐、养生为主。迫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压力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应该建立以知识文化和技能为主的老年教育,以此来保证老年群体劳动力资源。基于大多数幼儿的学习和生活都是由老年人负责这一现状,所以在幼儿培训机构附设老年教育是可行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闲暇教育。老年的闲暇教育也是老年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终身教育的一种体现,更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一种体现。
2.养老院开设老年教育
随着我国老年保障机制不断地完善,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在全国各地开设,养老院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由于对养老机构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刻,甚至有排斥养老院的情绪。时代观念的转变,出于不愿意拖累子女以及可以得到更多同年人之间的陪伴的考虑,也开始接受各种养老机构。所以,在养老院开设老年教育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授课,加强老年人文化知识素养。另外,还应开设心理辅导班,疏导他们内心的孤独和对事物偏执的看法。增强自身对老人以及老年教育的理性认识,提高他们运用新技术的能力。
3.干休所设置老年教育特色班
我国干休所主要是军队离休或退休的干部居住修养的地方。这些离退休干部本身就有受过文化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在干休所设置老年教育特色班,一方面可以帮助这些离退休干部继续学习,另一方面可以服务更多的老年群体接受最新的知识。这样可以解决老年教育场所不足的状况,从而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这种特色班可以开设退休教育课程和死亡教育课程,帮助他们消除离开工作岗位以及面对死亡这个问题的恐惧和疑惑。
4.建立老年教育服务站
一、成人研究维度
一些学者研究成人教育时自觉不自觉地套用普教研究的观点、体系、方法甚至结论,教育学中的分支学科有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教学论等,成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也就有了成人教育社会学、成人教育经济学、成人教育哲学、成人教育心理学、成人教育管理学和成人教学论等。似乎只要教育学中有的分支学科,成人教育学都应该有,只不过需要在前面加上“成人”二字。用教育学的理论、概念或方法取代成人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最终导致成人教育研究主体性失落,使成人教育研究成为实质意义上的非成人教育研究,“一些研究看起来充满了成人字眼,但却对成人缺乏深刻的理解,没有深入了解成人的身心规律、学习特征、内在发展需要,未能注重成人教育独特性的研究。”追本溯源,这种研究范式的缺失归咎于研究活动严重缺乏“成人”意识,更是远离了充满生机的“成人世界”。脱开“成人”与“成人世界”而空谈“教育”,往往失却了研究活动的逻辑起点以及进行深入演绎的逻辑空间。
特色是成人教育学这门学科永葆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是成人教育学得以独立的法宝。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在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个性并真正独立于其他学科时,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一门科学之所以能成为特别的学科,是因为它研究的现象是其他学科所不研究的。”一门科学的产生与否,不仅决定于外界有无客观需要,而且还取决于其内部有无特殊的研究对象,即研究对象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学科的对象。由此可以推论,成人教育科学研究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必须有自己相对稳定、独特的研究边界。中国成人教育研究者的大脑不应该成为中国普教思想、理论的“跑马场”。相对于普通(基础)教育学而言,成人教育学理论研究,只有真正摆脱依附、从属于研究儿童养护、陶冶、训练、管理的(普通)教育学的地位,建立起以研究“现实中的成人特点和成人学习特点”为对象,而不是以研究者“想象中的成人特点和成人学习特点”的自主研究,才有可能适应以至推动成人教育实践的发展。面对社会和专家对成人教育学的种种误解和曲解,我们只有加强对成人教育学的“元”研究,才有可能争取到成人教育学的学科独立地位。美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诺尔斯将成人学生与一般未成年学生作了比较,提出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他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成人学生是指能够独立地指导和控制自己行为和活动的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成人学生是具有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的人;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成人学生是学习目的明确、凭借经验能够主动学习的人。也就是说,成人教育学与传统的普通教育学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研究对象,成人教育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为逻辑起点和建立起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只有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才能捕捉到成人生存境遇中的发展需求与发展困境,去思考教育可能提供的支持。“成人教育涉及多种学科,成人教育研究的开展离不开汲取、借鉴其它学科的有关概念、理论和方法论体系。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成人教育研究不能过分依赖于其它学科的理论研究,各种理论都有其特殊适应的对象和背后的基本假设,不当的移植可能会误用其建立的知识体系和方法和适切性。”
二、弱势群体的研究维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全体受教的权利并没有很好的落实,教育不均衡明显。如关注城镇教育多、农村教育少,关注从业者多、无业人员少,关注定居人口多、流动人员少,关注有偿教育多、义务教育少等。表现在我国成人教育招生规模受限;实行考试选拔录取,开放力度受限;重视脱产、轻视业余;重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教育及在职培训。于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还是难有享受成人教育服务,拉大了我国贫富悬殊、地区差距,公民的受教育权、发展权得不到普遍而平等的尊重与保护。这种集中社会有限资源,培育社会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对推动科技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它是以牺牲大多数成人的利益和教育需求而换取少数成人的成功来实施的。
2002年“弱势群体”一词首次见诸官方文件,随后有关“弱势群体”的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所谓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导致其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在传统意义上,弱势群体主要是指老弱病残者和无劳动能力的依赖人群。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那些并非由于主观方面的低下或缺陷而是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权利和权力方面、发展的机遇方面、生活的物质方面不具有优势的人们便成了这一群体的新成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生理性弱势群体(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农民群体、城市边缘群体(城市农民工是自发流动人口)及失业下岗工人群体。我们可以从一些数据认识当前弱势群体的现状。截止到2003年中国老年人口统计显示,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0%,每5个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2001年,国有企业登记失业人员为680万,下岗人员为500多万,总计为1200万人左右,到2002年底上升到1400万人左右。另外,截止2002年11月,全国有1985万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人口。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中国弱势群体规模在1.4亿~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弱势群体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和谐音。只有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社会才能稳定发展。“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这个观念就是要按平等的方式补偿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倾斜。遵循这一原则,较大的资源可能要花费在智力较差而非较高的人们身上。”关注农民工教育、下岗职工教育、老年教育、妇女教育、残疾人教育、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社区教育是今后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批判与重构的重点课题。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即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如目前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
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的特点的。每个人并非要接受同样的教育,但每个人却应受到比较适合自己的教育。给下岗职工以教育关怀,让其接受新技术培训,接受广泛的信息,提高自身的素质,跟上技术更新的步伐,把握住再就业的机会。对城市农民工实施教育关怀,在改变他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从业技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方面进行系列教育培训,是使农民工改变自身地位,融入所在城市社会群体的重要措施。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对老有所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提出了更高、更多、更细的要求,成人教育也应反映他们的切身需要和自身特点。
三、中国化研究维度
现代成人教育于西方,在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西方国家不仅开拓了成功的成人教育实践,而且产生了丰富的成人教育思想,创立了比较系统的成人教育理论,搭建了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框架。如1816年托马斯·波尔(T.Pole)出版《成人学校的起源及发展》;1851年哈德逊(J.W.Hudson)出版《成人教育史》;1918年麦丁斯基出版《校外教育和它的作用、组织与技术》;1926年林德曼(E.Linderman)出版《成人教育的意义》;1928年桑代克(E.L.Thorndike)发表《成人的学习》;1959年基德(J.R.Kidd)出版《成人如何学习》;1959年布伦纳(E.Brunner)等人出版《成人教育研究总览》;1964年由以北美专家为主的成人教育教授委员会编辑出版的《成人教育——一个正在形成的大学研究领域的概况》;1970年诺尔斯(M.Knowles)出版《现代成人教育实践——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的对照》;1970年保罗·郎格朗(P.Lengrand)出版《终身教育导论》;1970年弗莱雷(P.Freire)出版《被压迫者教育学》;1988年霍拉(H.S.Bholal)出版《国际成人教育论》。而我国的成人教育实践历史短暂和理论研究薄弱。所以,我国一些学者在研究成人教育时,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凭国外资料“想象”,运用抽象思维,或“移植”、“嫁接”、“拼盘”,引经据典术语满篇的“科研成果”,对深层次的价值观、文化观等层面的差异缺乏理性认识,加之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局限,使得部分研究结果难有适合国情。
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绝不是无中生有的,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为此,一门学科的发展必须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其加以审思,从中汲取养分,方可保证研究的持续与深化。中国成人教育研究学习、借鉴、参照欧美诸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然而不能将这种学习、借鉴蜕变为“以外为准”、“以西为准”来引进或加工,不能变成欧美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套用或翻版。中国的成人教育有自己的国情,有自身的实际,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原封不动”地一味借鉴会失去成人教育的民族特性。历史地来看,中国的教育学,在建国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先是学德国的赫尔巴特,后是学美国的杜威,在建国以后,很长时间内学凯洛夫的《教育学》。如果中国成人教育学发展也走这样的道路,那么有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学将永无形成之日。由于世界各国的成人教育是在本国的背景下开展的,受本国的文化、经济等因素制约,所以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时,不能盲目地机械照搬,要考虑到国外研究成果的理论基础、内在的文化观、价值观以及适用的范围和条件,结合我国的成人教育实践情况和我国的研究特色,真正做到“洋为中用”。“创新”与“原创”是理论研究的灵魂,是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批判与重构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批判与重构不是“引进式”思路以达到目的的。只有立足于“原创性”思路的前提下,以中国的成人教育实践和成人教育问题为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之源,吸纳数千年文化传统孕育的教育智慧,借鉴西方成人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成功经验,才能真正使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批判与重构走向正规化和科学化。中国有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有极为丰富的教育思想资源,又是当今世界成人教育的大国,积有一百多年、具有现代性内涵的、丰富的成人教育实践经验。要从中国成人教育实践的自身问题入手,从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中,植根于中国具体的、真切的成人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对本土成人教育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从而逐步建立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成人教育理论,进而拓展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
四、体系化研究维度
在我国,成人教育实践和经验总结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然而,从建国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成人教育的学科体系意识十分淡薄,而且还常与普通教育研究混杂在一起,很少单独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部分研究人员的选题更多的是从自身的兴趣、特长出发,研究活动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政的状态。部分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不在学问和学术,而在个人的评职晋级,缺乏深沉理智的学术研究精神,“跟风”研究、“政策研究”浓厚,导致成人教育学的研究长期难以深化。大多数专业研究者来自相对封闭的普教系统,知识结构、研究领域、学术视野不能完全适应成人教育研究的需要,存在着诸如“专门知识基础的薄弱、科学方法的欠缺、理性思维的僵滞和大多停留在实践运作体会感性归整的层面”的现象,只能是“出体会、出经验、出观点”,科研水准停留在较低的档次上,学术性、科学性、系统性不强。一些成人教育研究机构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不能联手攻关,联合自强,在大范围内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很少。
学科体系建设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学科群的形成是成人教育学成熟的标志。学科建设成熟的标志,不只要求“出经验、出观点、出思想”,而且要求“出理论、出学说、出体系”。作为教育科学理论的一门新兴学科,成人教育系统研究的真正肇始却是最近20多年来的事情。通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成人教育学科框架结构基本形成,成人教育研究者在成人教育学科的概念、范畴、理论、原则、方法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出版了超过500种成人教育研究专著。其中王文林、余博、宋文举主编的《成人教育概论》是我国建国后第一部成人教育专著;叶忠海主编的《成人教育学通论》、《成人教育心理学》、《成人教育管理》、《国外成人教育概论》、《大学后继续教育论》等“成人教育理论丛书”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学科的理论体系;王北生主编《成人教育概论》、《成人教育教学论》、《成人教育管理概论》、《河南成人教育史》是一套具有充满时代气息和前瞻预测的著作;黄尧等主编的《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制度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法规建设研究》和《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等“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研究丛书”是一部贯通古今中外、颇有分量的丛书。现有的专业研究人员中的相当一部分年长专家和相当一部分中青年学者是从其他学科、专业“转行”来的,他们的背景和研究工作可大大提高成人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但他们是“半路出家”者,其成人教育研究的功底不足。“半路出家”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成人教育研究水平是今后的一个努力解决的问题。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人员的专业化建设必须强调通过不间断的专门培训、自主学习和长时期的专业化实践,使科研人员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严谨的研究态度。研究人员、研究机构要加强交流沟通,发挥整体效益形成研究合力。要集中各省、各地区和各高校的研究力量,形成研究合力,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学术研讨活动,对一些较大的课题采取联合攻关。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是一个多序列、多维度的立体网状结构体系。其中,成人教育学、成人教育哲学、成人教育心理学、成人教育社会学、成人教育管理学、成人教育教学论、成人教育史、比较成人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学和职工教育学,是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中有较强代表性的、主要的分支学科。要对这些学科展开相对系统、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推动成人教育学科真正从“自在”走向“自为”,并在“自为”的发展中走向成熟和完善。
五、跨学科研究维度
但有些青年教师对班主任工作认识不到位,不愿当班主任,觉得做班主任那些婆婆妈妈的事,没多大意思。这实在是一种偏颇的认识。人们常说,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名教育专家。这决不是溢美之词。因为班主任工作之"杂",正说明需要班主任思考、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之多,这恰恰是班主任从事教育科研极为丰富的宝藏,这也为每一位青年班主任成长为教育专家提供了可能。那么,青年班主任应怎样结合本职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修养呢?我的体会是:虚心请教,善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
一、虚心请教
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一些青年教师往往不以为然。向中老年班主任以及他优秀班主任请教,并不是礼节性的谦虚,而是诚心拜师。特别要强调的是,这种"拜师"不应只是几次交谈或听课,而是长期观察、跟班见习;学习的重点还不在于其具体的做法,而是悉心领会其教育思想和带班艺术。乐于请教,还包括以书信方式向一些有影响的教育专家请教,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使自己能从教育宏观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能从专家们的指点中受到鼓励。向学生请教,也是很重要的。这主要是指多在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他们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听取他们的建议与批评。
二、勇于思考
思考活跃、思维敏捷,是青年教师的特点,也是青年班主任进行教育科研的优势之一。"勇于思考"的含义主要有二:一是不迷信权威。在尊重并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理论与传统的同时,敢于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胆识,辨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之处;即使是向当今公认的教育专家学习,也不应不加分析地盲目照搬,而应经过自己的头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消化、吸收。二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研究问题的前提。我们生活在学生中间,每天都会遇到并处理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有的青年班主任对此感到心烦。其实,这正是一个又一个的研究课题向我们源源不断地涌来,班主任研究的切入口也正在于此,甚至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我们也可以根据新的实际、新的理论予以重新的认识与研究,或修正,或补充,或发展。
三、广于阅读
对于有志于从事教育科研的班主任来说,广于阅读的意义在于既可以掌握科研的理论武器,又可以随时了解这一领域内的各种信息。因此,青年班主任无论多忙,都不可忽视广泛的阅读。一般说来,为教育科研而进行的阅读,其内容可侧重于四个方面:一是经典教育理论书籍,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等著作。这是青年班主任必不可少的理论素养。二是杰出教育家的专著。在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我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某一位或某几位教育家的著作作系统阅读,重点研究。三是反映国内外教育研究最新观点、最新动态的教育报刊。阅读这些报刊,可以使我们从别人的研究中或者受到启发,或者避免课题"撞车".四是反映青少年学生生活、心理的各类读物,包括学生写的和写学生的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等。通过这些读物,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范围内了解、认识我们的教育研究对象。
四、善于积累
材料的积累对于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积累的过程就是"采矿"的过程,积累越丰富成果就越丰硕。青年班主任可留心这四方面的材料积累:一是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周记等书面材料。当然,不是所有的学生文字都收存,而是注意保存那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心灵世界的文字。二是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对特优生、"双差生"、有明显特点的学生进行长期跟踪观察,记载他们的成长过程、变化情况、学习状况、社会交往、家庭环境等等。三是班主任本人进行教育实践、实验的有关记录材料,包括班级重大活动,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对偶发事件的处理等等。四是对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包括各种数据统计等等。还需说明的是,对这几方面的材料,班主任一定要给予分门别类的整理,以备查用。
五、勤于写作
文字表达也是科研的基本功。一提到写作,有些班主任往往以自己不是语文教师为理由而不愿提笔。其实,教育科研要求的写作能力,主要是内容实在,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应该说,这些要求对于经常练笔的青年班主任来说,是不难达到的。"勤于写作"写什么?一是记录自己平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火花: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个念头、一缕思绪……都可以以随感、格言的形式记下来。二是教育笔记:在班级教育与管理中成功或失败的做法,对"特殊学生"的跟踪教育等等。三是教改实验报告、学生心理调查报告、班主任工作总结等材料。四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或体会写成的有一定理论高度的教育论文。在这四类文学中,前两类一般是写给自己看的,而不是为交流、发表而写,其主要目的既为练笔,也为积累;后两类文字则可以在校内外交流或试投报刊,这是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被社会承认的一种形式。增强教育科研修养,当然并不只是青年班主任的事,。但无论是从青年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看,还是从我国教育者整体素质提高要求看,应该说青年班主任尤为迫切。比起单纯的学科教学,目前我国对班主任工作的科学研究相对薄弱。然而,这恰恰为一切有事业心的青年教育提供了一块大显身手、大展宏图的天地。
关键词:课改;教师;成长;培训
新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几个年头,在实施过程中给我们最大的感悟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进,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课堂的控制者和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要实现这样的转变,教师需要更新观念,需要提高教育能力,需要转变教育行为,需要提高文化水平等。所以,新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教师专业成长,纵观各地开展课改的实践经验,只有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带领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才能成为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教师,才能成就教师职业的理想境界。
目前,农村教师队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笔者对本县的一个乡镇教师队伍情况进行了调查:全镇有初中2所,小学7所,在职教师358人,其中由原民办教师“出生”的占72.6%。由于农村出生人口的下降,中心学校地理位置的偏僻,布局调整难以到位,导致学校规模难以扩大,布点分散,制约了人、财、物的统筹使用。教师过剩新教师难进,使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6所村小学,平均年龄50.4岁。技能学科教师更是缺乏,连中心小学也很难配齐专职的音、体、美教师,虽然开足、开齐课程,但很难上好课程。而这种状况在农村是非常普遍的,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更严重。要推进课改深入,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培训教师上下功夫,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更是迫在眉睫。新课程要求教师有多种多样的的本领。学校为教师的多向多维发展创造机遇、搭建平台:帮助教师设计个人成长规划;帮助教师设计专业和综合能力规划,如帮助教师确立专业年档发展轨迹;培养与发掘教师的兴趣、特长。学校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品味成功、实现自我的舞台。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让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教师思想也不同程度的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同时由于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差,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低,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下降,众多的教师职业心态差,职业倦怠感强,许多人只是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职业,上班、下班、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平平淡淡,终此一生,这种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面对农村教师的实际心理状况,应积极引导教师树立“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
1.用道德规范教育教师
引导教师树立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用典型去引导教师,组织教师学习陶行知、斯霞以及本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奉献教育的先进事迹,通过师德教育来引导教师爱教育,爱学生,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去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把心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还要注意教师的思想动态,把握教师的思想脉搏,比如在目前教师因受市场经济影响,产生职业倦怠感的情形下,学校应该想方设法使教师守住教育这块净土,守住宁静的心灵,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用表彰奖励勉励教师
虽然我们从事教育不是为领导,不是为职称,不是为荣誉,但是通过表彰、奖励、职称晋升可以使教师感到对自己工作成就的认可,所以,学校应当每年都组织开展对优秀教师表彰活动,表彰的形式和内容应当是多样的,如对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校长等的表彰,或通过举办优秀事迹报告会,请优秀教师介绍自己的先进事迹,让教师感到做一名人民教师是无尚的荣耀。
3.用地位待遇激励教师
落实好教师的经济和政治待遇,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落实确保教师工资正常发放,各种津贴足额到位;在大力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同时,还要切实关注中老年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
这些都为教师专业成长建立了良好的思想和心理基础,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动力”。
二、加强理论学习,引导教师不断吸收新理念
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学习者、研究者。大教育家孔子从没有对自己的知识感到满足,还告诫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人对知识的收入与输出有一句经典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还有人说“要当一流的教师,就要先做一流的学生”,这些可以看出教师这种职业最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我,因为教师首要的是学养,其次才是教学的技巧。
新课改提出学生探究学习的理念,教师如果不具备足够的知识,是无法满足,也不能带领学生去对知识探究的。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工作是繁忙的,如果他游走于繁忙的学校,繁琐的家庭,没有个人学习的时间和计划,那么这样的教师就会变成“教死书,死教书”的教书匠。在这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
1.提高教师文化水平
尽管90%的教师已经达到国家法律规定的学历,但是,还不能赶上教育发展、科技进步的步伐,学校应该指导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对每个年龄段的教师的学历提升提出不同的要求。还要鼓励和引导教师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学校要经常对教师的文化专业知识进行考核。
2.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
学校应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新课程改革方案》、《新课程改革理论辅导》等,必要时可以邀请县内外的专家进行理论辅导。在学习过程中,应就新课程强调的“四个注重”(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重整合)、“五个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进行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教师深深地意识到,传统教学过程,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已不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也不适应“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基本教育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教师不仅是一部教案剧的编剧、导演、主演,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伙伴、参谋、鼓动者、裁判,甚至是学生的欣赏者,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应有方法、能力、意识,更有教师人品和学品。学习讨论使教师对教育改革的目标、思路、方法、要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了鼓励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文化专业理论水平,学校应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向教师推荐教育理论书籍,建立教育理论学习考核制度。
3.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著名心理教育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为了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现在许多学校采取了强行切入的办法,出台了教科研奖励政策,对在县级以上教育刊物刊登的或教育主管部门评选的论文进行奖励,把写总结、写论文作为每一个教师的工作任务下达在年度工作目标中,在职务晋升、骨干教师评选考核中,论文总结占有一定的比重。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上百篇论文在县级以上教育论文评选或教育刊物中获奖或交流发表。为引导教师注重教学过程的反思总结,可以在教师备课笔记中增设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等栏目,使教学反思行为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自觉习惯。
三、打造教科研平台,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
“以研促教,以研兴校”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的共同认识,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最终落脚点在教学过程。所以,教科研是新课改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一环,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1.建设教科研队伍
教师专业成长必须有引路人,所以学校的教务处、教科室应配备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具有创新精神管理人员,规模大的学校可设立学科教研组长。
2.构建教科研网络
学校应建立上下联动的教科研网络,就农村学校而言,初中教研网可以由县(教研室)——片(乡镇)——镇(教导处、教科室)——学科教研组构成;小学教研网可以由县(教研室)——中心学校——村学校——学科教研组构成。
3.开展教科研活动
学校要保证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备课和学习业务。经常性开展教科研活动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来说,他们能通过参加活动接受到更多的新方法、新理念,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给教师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一人一课一评议”的活动,学科教研组学期初就将“一人一课”落实到每个教师,教师要拿出浑身解数来上好这节课,上完课后,还要向教研组成员陈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意图,大家开展评议。县教研室、镇中心学校教导处、教科室还应当举行公开课、观摩课,竞赛课,或者是送教下乡等活动,借此传递教改信息和教学经验,使教师在课改实践中不断深入理解新的教学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这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优化。
4.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是大家集体智慧的体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这样的备课形式更有利于使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更能体现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也是通过活动使教师借他力来提高自己的途径。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并采取了“三级备课”的方法,即个人预备——集体讨论——个人实施。形成了“备课即研究,研究即学习”的良好运行机制。
5.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学校应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开展教学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来提高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的能力,目前,在农村学校对课题研究采取的办法是:乡镇中心学校向县、市申请课题研究项目,经过论证批准后,中心学校再将课题分成若干子项目,分配给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让教师带着目标去学习、探索、研究,以此来引导教师用理论去武装自己,做研究型教师。
四、建立常态的培训机制,让教师接受新理念
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培训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增强教师理论素养,改变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制定好教师队伍建设师发展规划,落实具体措施、培训经费、培训目标,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空间、时间和物质保障。目前,对教师的培训大致分为这样的情况:
1.校本培训
由本镇中心学校牵头,制订适应本乡镇教师特点、教学需求的培训计划,并通过教研、讲座、学习等形式开展培训活动。
2.通识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教材教法培训活动,一般利用暑期进行。
3.学科培训
主要是培训技能科教师,由于目前技能科教师紧缺,有必要对在职的教师进行专业学科知识培训,特别是对音、体、美、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师进行培训。
五、打造名师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健康成长
课程改革必须有一支改革的主力军、领头人,这样才能全体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走得更远,让教师与名师交流,与专家对话,才能找出差距,反思自我,模仿创造,超越自我。
实施“一三五”工程。所谓“一三五”工程就是针对青年教师成长采取的一项措施,要求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三年达标,五年成为骨干”,这项“凤凰涅槃式”的活动开展以来,使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得到了锤炼,每个阶段的考核都要经过职业道德、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效果的严格考核,“一三五”工程考核已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必须逾越的门坎。
开展骨干教师评选。通过评选骨干教师的形式,来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也是我们的成功做法。对名师的培养应该注意层次和梯度,让教师逐级而上,在有些地方将骨干教师命名分为培养对象、教坛新秀、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培养对象等六个层次,对已命名的不享有终身制,每年进行考核,优秀者在下次评选中可以自然晋级。笔者所在的县已经评审了四批各个层次的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领军人物,在课改中应充分体现其价值,他们必须每人帮扶一个教师,每学年开设4—5次示范课或讲座等,参与研究一个课题项目,读2—3本教育理论专著等等。凡是被任命的骨干教师,在教研经费上给予资助,在晋升职务上给予优先,充分调动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新晨
“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只有靠自己培养。学校领导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既要照顾当前教学急需,又要看长远需要。只顾眼前,不下决心有计划培养提高教师,是缺乏远见的领导者。”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培养、提高教师的重大意义,这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化的要求。目前,有的学校领导,因为经费紧张,怕影响教学秩序,对教师培训不重视,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方法和途径,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出了高要求,我的想法和看法也不一定正确,只是我对此项工作的粗浅认识。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005年,某市曾经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20所中学的740名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是教师心理疾病检出率为40.8%。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概率。其中有34%有躯体化表现,如,身体不适,心血管、胃肠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不适,头痛、背痛等。30%左右的教师有强迫症状与焦虑症状,27%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现在很多教师,存在有疲劳、头疼头晕、烦躁、焦虑、易怒、紧张、过敏、抑郁、多疑、抱怨、自卑、严重失眠、神经衰弱等身体病症。有部分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缺乏工作动力。
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与压力的主要原因
1 新时代教师权威性的丧失,增加了教师自身成长的压力。
2 教育体制的改革,考验教师的心理承受力。
3 大部分教师缺少应对心理压力的技巧。
在谈调整心理压力这个问题之前,先了解一下,正常人健康的心理状态的具体表现。
三、正常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1 有安全感,自我身体和情绪处于良好、温和、平稳的状态。
2 人际关系和谐,与人交往时表现豁达、坦诚。
3 能够以社会认可的形式对外部环境进行适应。
综合起来看,心理健康的教师一般都具有以下12个方面品质:
1 对现实具有敏锐的、实事求是的洞察力,并能够与环境融洽相处。
适应环境,能够很快融入环境,是对教师这一职业最基本的要求,你必须有迅速融入群体的能力,否则你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连切入点都把握不好,更不用说和他们交流和建立师生关系了。
2 有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客观世界的能力。
教师比其他任何职业更需要公正和公平,所以如果想成为一名心态健康、乐观的老师,就必须保证自己对人、对事、特别是对学生的公正和公平。
3 行为坦率,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在一般情况下遵从习俗,但决不因习俗惯例放弃原则。
4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做事,特别是面对学生,一定要对事不对人。)
5 尊重真理,有自己的主见,不受文化和环境的束缚。
6 拥有超然独立的特性,能承受欢乐和忧伤的考验,保持心境的平和,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人的尊严。
7 更多的难以名状的体验和对美好事物的热情欣赏。甚至对最平常的事物也能朝夕相处,经常保持兴趣。(保持童心。)
8 热爱生活,热爱他人,对社会有责任感,积极投身于社会的进步事业。
9 容易和别人接近,与人相处融洽,以助人为天职,与人仁慈,有耐心,特别是对儿童和孩子。(以信取威,不要以威取信。)
10 有民主的性格,尊重和维护别人的权利,尊重别人的个性和不同意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11 富有创造性,常在某一方面显示出创造力。
12 有强烈的道德感,关心别人的权利,对人诚实、公正、仁爱,具有富于哲理和善意的幽默感。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包括:
1 积极的工作态度。(爱业、乐业、敬业、精业。)
2 广博的学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3 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
4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5 良好的、清晰准确的表达能力。
6 良好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
7 正确的角色认知和角色期待。
8 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有问题的学生。(什么是学问,就是学和问的过程,孩子的幼稚和天真是他们的本性,孩子的纯真是最需要我们尊重的地方,所以,任何时候,都要留有余地,这其实是给你和孩子同时留了退路。)
四、心理压力的来源
国外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专门研究,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
1 主要来自生活中的九大变化。(1978年)
A 更换学校就任新职。 B 恋爱或失恋,结婚或离婚。C 身体不适或生病。D 怀孕生子,初做父母。E 更换工作或失业。F 进入青春期。C 进入更年期。H 亲友死亡。I 步入老年。
2 来自六个方面。
A 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B 身体病痛或不舒服。C 抑郁或焦虑。D 遭受挫折。E 矛盾冲突。F A类人格。(1983年)
3 除了生活重大变化外,还应包括家庭、工作与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能够造成心理压力的情境,除了挫折与冲突外,还包括被剥夺感、拥挤和压迫感。(1984年)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把心理压力大致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来源。
外部压力: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的突然变化;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各种意外打击与挫折等。
内部压力:过高的自我期望值,过强的心理冲突和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倾向。因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不一致产生的心理失衡。因人格缺陷或自我调节能力差导致的焦虑、抑郁和狂躁倾向。
五、教师心理压力主要来源
1 教师的社会角色和职业特征的特殊性: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2 教师的社会角色: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学生家长的人;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3 教师的职业特点:
A 复杂性。
a 知识传递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
b 教师的劳动成果是无形的产品,对整个劳动过程的检测和评价难以达到准确无误。
c 教师劳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表现,也取决于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B 针对性。
a 教育对象具有普遍的个别差异,教师必须全面考虑这些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b 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工作的方式方法要能够很好的适应学生的变化。
c 由时代的变化,传统教育规律和教学方式正在接受挑战,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规律,有创造性地工作。
C 示范性。
4 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和角色期待。
不正确的角色认知和过高的角色期待是导致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一大重要因素。特别是年轻教师,这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突出。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A 职业适应性差。
B 职工作态度的偏差。
C 自制力差。
D 人际关系紧张。
E 人格缺陷。
六、现在很多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
1 工作上的倦怠感(职业倦怠)。
2 教学效果下降。
3 生活质量下降(主要是精神层面上的生活乐趣缺失)。
【作者简介】王吉康(1990—),男,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贾缓(1990—),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自21世纪以来,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成人教育政策越来越具有全球统一协作的特点。[1]UNESCO、OECD、EU等作为国际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机构、引领了世界各国成人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环境不同,各国成人教育政策也显示出相对独立的特点。UNESCO 2013年的《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从《贝伦行动框架》的视角、审视了成人教育政策的基本状况、探究了成人教育政策对象和目标、分析了成人教育语言政策。
成人教育论文政策应体现广泛性、包容性和综合性三个原则。[2]广泛性是指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成人教育政策应包括广泛的学习内容,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包容性是指受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要保证不同民族、处于不同地域、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也能接受成人教育。综合性是指成人学习的目标应包括个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具有多维向度。《贝伦行动框架》为检测当前成人教育政策提供了框架和标准。要理解成人教育政策的情况,首先要弄清世界各国对成人教育的理解状况。
一、成人教育官方定义程度较低,理解差异较大成人教育政策是保证和实现成人教育权力和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政策制定者对成人教育的立场、价值取向、理解不同就会影响到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等各方面。因此,对“成人教育”的理解是影响成人教育政策的关键因素。成人教育的官方定义可以有效反映人们的理解状况。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有58%的国家对成人教育有官方的界定。其中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最高为73%、欧洲北美61%、非洲地区54%、阿拉伯地区43%、亚太地区最低为41%。[3]有些国家对成人学习与教育没有文本定义,但实践中存在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概念,成人教育既有文本的显性理解,也有实践的隐性理解。通过分析成人教育的官方解释,成人教育的理解大体分为单一向度和多维向度。按照教育对象、内容和目标等,单一向度的理解可分为三个类别:
1、单一向度是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线性思维,缺乏综合性;只看到了教育的工具性作用,忽视了教育的人文初衷。世界上约有一半的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对成人教育的理解是多维向度,将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整合在一起。具体表现为:
(1)依据教育程度、目标和形式,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教育和公民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联合成为一个整体。
(2)目标包括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目标,个人目标包括提高就业能力、公民参与水平和生活品质。
2、少数国家将成人教育等同于扫盲教育,以15岁以上的人群为目标群体,教育程序和目标缺乏具体性。
3、(第二份)对成人教育更为广泛的理解不可不归功于国际组织所颁布的《汉堡宣言》、《贝伦行动框架》等文件所起到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4、六分之一的国家将成人教育理解为成人基础教育或第二次教育机会,是对生活技能的培训。
5、将成人教育等同于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许多国家将TVET作为唯一关注焦点。
二、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普及较低,种类多样教学语言政策作为成人教育政策的一项分类政策是衡量教育包容性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间教育流动越来越常态化,在流动的社会中,人们所处双语或多语环境情况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世界各地存在着文化、语言的多样性,在保护文化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为不同人群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越来越成为成人教育政策考虑的重点议题。教科文组织为我们提供了多语世界中三个教育原则:(1)支持将母语教学作为建立学生和教师知识和经验、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2)支持不同教育水平的双语或多语教育作为促进社会、性别公平的手段和社会语言多样性的关键要素。(3)支持语言作为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确保尊重人的基本权利。[15]据以上原则和各国具体情况,除了没有制定和分类未知两种情况外,全球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共有9种类型(详见表2)。教学语言政策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语言政策以官方语言为主,作为通用语言的英语应用较广;地方语言较多的用于扫盲教育,其他国家语言的使用有教育程度的限定。报告显示:52个国家没有制定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全球只有58%的国家制定了语言政策,许多国家的教学语言政策是覆盖各类型教育的,不仅仅针对成人教育。[16]成人教学语言政策相比成人教育政策的普及程度,比例较低;教学语言政策以“官方语言为主,辅之以地方语言”的国家数最多达到了21个。部分欧美国家为移民提供本国语言的培训,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融合。
三、政策目标具有多维性,以功能主义目标为主成人教育理解的差异性、教育政策对象的多样性、成人教育政策的综合性原则等都要求成人教育政策目标应当是多维性的。多维的政策目标具体表现在各国的成人教育政策中。71%的国家在成人教育政策中设定了目标,通过分析,成人教育政策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提高和发挥整个教育系统或其构成要素的功能和作用,把其纳入到终身学习框架中。
(2) 加强成人教育的内部效能,即提升成人参与水平,取得显著的教育成果。
(3)具有人文性目标,在于使成人学习和教育产生影响或带来更为广泛的益处,主要指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社会凝聚力。目前成人教育政策以前两项目标为主,[11]前两项目标属于成人教育系统的内在目标,是教育本身要达到的目的;第三项则属于教育之外,能对个人、社会带来发展和变化。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融合的。东欧国家爱沙尼亚促使教育体系更加开放,保证成人的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主动性与社会责任感,减少教育程度低的人口比例。[12]可见,其政策目标既有成人教育系统的内部统筹,也有个人、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成人教育政策目标具有多维性。但在实施具体的政策目标方面,功能主义教育观成了实践上的优先选项。杜尔凯姆作为功能主义代表人物,认为教育目的或功能由社会来决定,培养人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13]具体表现在政策上就是关注成人教育的就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职业教育作为重点,为市场培养有知识、高技能、适合工作的人。区域性组织、各国政府普遍把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14]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显示,这种政策目标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四、政策对象为四类人群,关注就业和弱势群体教育政策对象即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教育政策所直接作用与影响的社会人群。[7]目标人群范围的大小是成人教育政策包容性原则的标尺。报告显示:全球成人教育政策的目标群体主要有四类:
(1)按某一年龄段的人群。主要包括有全年龄段(full age spectrum)人口,即15岁以上的人群,包括青年、中年和老年人,是最为广泛的目标人群。苏格兰有项光荣承诺,就是向所有公民提供优质教育。[8]有国家基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将劳动年龄人群(15—65)划为成人教育政策对象;有少数国家还将最活跃劳动人口(15—45岁)作为教育对象;欧美11个国家强调将老年人作为成人教育的对象。
(2)与就业相关人群。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全球70%的国家将政策目标群体定位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就业人群、失业和半失业人群,其目标在于提高成人就业能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3)女性人群。关于性别,在历史上世界各地就存在男女教育的不平等性,妇女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着力于消除教育性别的不平等,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强调将女性作为教育政策的目标人群。巴勒斯坦作为中东的伊斯兰国家,成人“不论性别”(regardless of gender)都可以成为成人学习对象;但在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某些国家仍将男性作为接受成人教育的优先群体。总的来说,女性在成人教育政策中的地位日益得到提升。
因此,学校教师发展要从重点关注教学能力走向“教育”专业的能力提升,从重点关注个人走向关注整体,提升团队素养,实现团队的文化共生。
我校自2009年起,青年教师成长团集合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教师,以静心阅读、潜心研究、扎实课堂、融合共生为基础,从教师教学素养提升入手,构建多种交流互动平台,在共性文化中逐步明确自己的教育理想,凝炼教师群体及个体的教育研究专题和教育教学工作特色。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引领他们明确职业理想;通过主题沙龙、经验分享、课堂打磨、主题论坛等多种形式,不断打开教师的视野,拓展实践行为,传承学校文化,形成了新时期“和善、悦纳、睿智、大气”的局前街小学青年教师形象特质,学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显著提升。近5年来在全国、省级基本功、评优课中,6人获一等奖,20余人次获市级基本功、评优课一、二等奖,在常州市每两年一次的市级“五级梯队”的评选中,31人次被评为市级特级后备人才、学科带头人等等,一批有教育情怀、教学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正在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骨干。
一、审视教师发展误区,创新团队建设
理性地审视传统的教师发展工作,突出地表现为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学历提升而轻素养的涵育。学校对教师学历的提升关注较多,但对学历提升背后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认识不够,教师群体学历虽高但能力相对滞后。二是重行政干预而轻自主意识的培养。学校常常以自上而下的方法“拉郎配”,过多的行政干预,使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相对弱化。三是重学科教学能力而轻教育理念的打造。学校对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关注多,但对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形成关注不够,不少教师或许能打磨出一节优秀的公开课,但日常课却是一潭死水。四是重个体发展而轻团队建设。一些学校集中过多的力量来着力提升某位教师的专业水平,但忽视了作为团队教师发展共性问题的研究,无法实现团队的群体发展,教师团队文化缺失。五是重青年教师发展而轻中、老年教师的发展。关注青年教师尤其是刚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中、老年教师发展问题思考不够,平台创设不足,从而影响了学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基于此,教师发展不能是简单操作,不能靠行政命令,也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在共性发展中寻求个性发展,用专业化、团队化方式组建教师发展研修团队,提升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帮助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入职期、拔节期、高原期等不同的阶段明确方向,走出迷茫,实现个体素养的提升,促进团队的共同成长。为此我们由教师的团队主题研修入手,自发组建学校青年教师成长团,并分为绿色营队和紫色营队,创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形式与内容。
二、把握节点事件,健全主题式研修的网络结构
(一)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团的设想与定位
1.组织定位:松散的民间团队。青年教师成长团是一个去行政化的组织,由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发起,不同于学校行政组织自上而下式的建制,团队组织推荐一名成员作为联络员,负责团队活动的具体安排,相对松散。
2.价值导向:精神文化的追求。青年教师成长团活动,更重视价值的引领,放飞梦想,交流思想,活动多以沙龙座谈、主题游艺为主,在活动中展开思想交流,辅以教学研讨,倡导在活动中增进情感,增强凝聚力,共通思想,提升能力。
3.活动方式:具有创意的层级互动。青年教师成长团由于人员层次的不同,其成长创生的阶段精神生活也不尽相同。结合不同特点的教师群体,成长团设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团队:绿色营队与紫色营队。绿色营队一般在30周岁以下,主要目标是入格而上格。在教育教学中能遵循教育规律,独立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行为能体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特质。紫色营队一般在35周岁以下,主要目标是上格而有格。教育教学工作能体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特质,逐步明确自己的教育理想,形成个性化的教育研究专题和教育教学工作特色。
(二)青年教师成长团的运行机制
1.独立运作的推进机制。团队首席联络人为团队发展第一责任人,每学期根据团队发展目标,制定活动规划并具体实施规划,包括读书沙龙、主题演讲、基本功展示、素质竞赛等等。
2.导师负责的引领机制。学校帮助联络,建立学科主任、优秀教师导师制,促进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素质的提升。每学期由学科主任策划组织的青年教师发展专题活动不少于2次,绿色营队、紫色营队各1次,安排进学科组研训活动。
3.自主发展的展示机制。团队成员除主题活动外,个人研修以团队发展目标为基准,结合个人主动发展目标开展。可自主聘请优秀教师进行引领,独立活动可开放,并记入校本研训的积分。
4.每月主题活动日的常规活动机制。建立每月活动日制度,一般每月第二周的周五为绿色成长营活动日,第四周的周五为紫色成长营活动日。活动日的主题与形式,可以是学期之初的系统预设,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生成。
5.必修反馈、过程共享的促进机制。青年教师成长团核心组织成员,对绿色和紫色营队的成员实行必修反馈、选修共享的过程管理。学校积极提供场地、经费上的支持,通过教师大会、校本研训活动等平台,进行专题活动,展示发展成果,促进智慧成果的共享。
(三)“青年教师成长团”的发展阶段及主题策划与活动
1.探索期:形成基于团队发展的主体架构(2009.4―2010.1)
目标:初步形成青年教师成长团的组织架构及活动策略
思路:形成相对稳定的青年教师成长团活动准则,激发教师参与活动的兴趣,提升团队活动的实效。
主要过程:一是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在个体发展中关注的问题。二是形成团队发展的顶层设计,分不同层次开展有针对性的团队活动。三是尝试开展多学科共通价值层面的主题研修活动,初步找寻团队活动的基本组织运行方式。
节点事件:一是第一届青年教师成长团(绿营、紫营)组织成立,招募成员。二是开展第一次团队活动。绿营:青年教师读书交流活动。紫营:“我的教育理想”主题沙龙活动。三是进行青年教师成长团的期末汇报展示。
实施效果:学校35周岁以下大部分教师自主参与了团队活动,在活动中以阅读为基础平台,以演讲、沙龙为基本组织方式,形成了团队发展的基本组织框架。
2.成型期:形成相对稳定的团队发展运行机制(2010.2―2012.8)
目标:形成具有特色的团队项目活动研究系列。
思路:突破传统的读书、沙龙等团队活动方式,创新学科组、小团队、项目组研修活动,在共通价值、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实现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主要过程:一是围绕共性话题开展统分结合的阅读、实践、研究等活动。二是建立学科组青年教师成长团。
节点事件:一是2010年10月,青年教师成长团接受常州市“三年发展规划”督导评估小组现场指导。二是综合组青年教师成长团活动经验在市级教育案例评选中获奖,兄弟学校因此而来校观摩与交流。三是2011年秋学期,连续3个月开展教师学科素养(基本功)专项团队研修活动,多位教师获市级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实施效果:青年教师成长团活动运行机制形成相对完善的制度,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展示与交流。
3.进阶期:形成全覆盖、多层次的发展模式(2012.9―2014.8)
目标:教师团队发展学科、集团全覆盖,形成团队活动新形式。
思路:教师团队发展年龄层次向上延伸,组成名师导航团;学科范围、团队人员向全集团、全学科覆盖;团队活动基于数字化方式形成新方式;在区域内放大影响力。
主要过程:一是打造青年教师成长团精品活动。二是基于自主意愿,创生新型交流平台。三是成立45周岁以下的名师导航团。四是以不同方式向区域内进行辐射。
节点事件:一是2012年10月,“生命关怀”教育理念研讨会专门开辟青年教师论坛,引起广泛关注。二是2012年12月,名师导航团成立,由51周岁的数学老师顾建农开展主题课堂展示及讲座。
实施效果:校内青年教师成长团活动实现了数字化平台交流,活动在区域内的其他学校得到不同形式的推广。
三、多维融合,项目策划:从教育理念到实践研究
在成事中成人,在成人中成事,青年教师成长团活动以教师的自主需求为载体,以学校多元平台创设为基础,以团队自主研修为方式,为不同层次教师开辟了一条个性化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明晰并形成团队发展的阶段目标
青年教师成长团立足于团队发展的主体目标追求,以本团队发展现状设置阶段目标,以一个个阶段性的发展成就长远的、整体的发展。
如紫色团队,就拟定了五个方面的阶段发展目标:第一,形成完善高效的团队组织,制定活动章程,明确活动目的,建立活动机制,形成科学的、阶段性的活动序列。第二,在专题阅读中提升个人专业理论素养、社会文化修养。第三,以“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为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反思个人教学行为。第四,通过沙龙研讨、基本功比赛、素质竞赛、主题演讲、观摩展示等形式,提升团队成员学科素养。第五,关注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展现优异风采,获得专业成长的乐趣。
(二)用阅读打开教育的心灵
我们以专题阅读交流为重要路径,以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为聚焦点,引导老师们思考“教师专业素养有哪些?”“哪些因素能提升教师素养?”等等,阅读相关理论文章,分享自己的思考与成功的策略。6年的活动,青年教师们一直坚持共性阅读与个性阅读相结合,先后共同阅读了《56号教室的奇迹》《新基础教育论》《新基础教育学科发展纲要》等教育教学随笔及专业书籍,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进行专题读书沙龙,紧扣教育发展动态,着力将国家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热点问题等主动与个人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通过阅读,青年教师们在名师的教育案例中获得“儿童立场”的滋养,分享着学科领域的成功经验与有效策略,内化了教育理念。
(三)在实践中增长教学的智慧
紫色营队成员大多是教学有一定经验、有更多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因此我们的重点不再是简单地进行教学行为的规范,而是从更高目标――怎样通过教师个人的实践去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角度来思考教育实践问题。青年教师成长团以学科专业素养为抓手,引领每个教师静下心来思考一个个课堂现实场景,从理论的建构与实践的个人解决方式等方面,形成围绕主题的教育(教学)案例。“学科素养T台风采展示”的活动展示了紫色营队成熟型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学科素养。语文教师用或快乐、或温柔、或激情、或自然舒缓的声音,结合自已对文本不同的解读,朗诵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数学教师则用自然的教态、清晰的思路讲解了两道复杂的思考题,展示了灵活多样的数学思维方法。2010年暑期校本培训时,各学科青年教师开展的说课基本功大赛,更激发了每一位青年教师立足学科教学,外强素质、内练真功的热情,无论是朗诵、解题抑或说课,每一次活动都是对青年教师基本功的锤炼与检验,每一次的展示都可以让老师们明得失,知不足,在紧迫感中促使自身不断自主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四)用研究诠释个人的发展
让研究成为工作的一种方式,是教师突破发展瓶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团队教师积极向学校教科室申请个人专项研究课题,开放交流平台,促使更多的教师充分展示自我,辐射实践成果,形成各具特色的研究专题。
在把工作当作研究的氛围中,新教师成长很快。他们的集中汇报课精彩纷呈,无论是对教材的把握、活动的设计,还是课堂的互动、资源的捕捉利用,不少仅仅一年教龄的新教师们就已经顺利“入格”。数学组青年教师就如何处理“上课与批改作业”、如何进行“资源的挖掘与整合”进行专题研讨。紫色营队的青年教师围绕“挺起教师的脊梁――教师专业素养”开展专题论坛等活动,大家结合“新基础教育”专题研修活动中的思考谈论文的写作,结合本学科专业素养的形成谈教师的专业性如何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理论学习对于教师素养与品行修养形成的作用等等。六年级的青年教师成长团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3项,主持市级规划课题4项,主持校级课题17项。
(五)用活动丰富团队的生活方式
教师活动,不仅仅限于教学活动,还有更为广阔的生活范畴。一般而言,只有会合理安排工作与娱乐生活的人,才能从教育学的立场――人的发展层面来更好地思考教育问题。6年来,青年教师成长团在全校教师集会时开展了“‘青春飞扬’绿营教师演讲比赛”“我心中的局小教师的形象特质主题论坛”“‘与学生同行’师德演讲比赛”“挺起教师的脊梁――教师专业素养”等数十次活动,他们面向全校教师,抒发教育理想,阐述自己对教师形象特质内涵的理解,用生动的案例记录与学生的同生共长,表达对学生的倾心呵护与关爱。尤其在互动环节的现场即兴问答,展现出局小年轻人对教育不乏深刻的个性化的理解。
(六)在视野的延伸中理解教育的价值
我们还常常跳出教育看教育,站在社会和家长的角度来思考学校的育人目标及路径。6年来,我们邀请了儿童文学家曹文轩、沈石溪等来校与成长团教师交流,在与大师的对话中体验他们眼中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聆听常州文化历史学者张戬炜讲述常州历史文化的进程,感受文化积淀下的教育文化发展;我们邀请常州市委党校副校长陈国辅先生为大家作了《现代化进程与常州经济发展》的形势报告,从万年常州到千年常州再到百年常州,大家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常州发展的进程,进一步把自己的工作与建设常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联系起来;我们邀请红星家具集团副总裁徐国兴先生共谈“品牌创建”,体验企业发展的艰辛与不易;邀请常州中天钢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林兴作“名企品牌创建之路”的专题讲座,共同感受管理创新、人才创新的企业发展之路等等。成长团的教师们在倾听与比较中进一步理解了百年局小在新时期创建品牌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了局小教师“积极进取不安逸”的内涵。
在团队式主题研修的过程中,青年教师成长团的成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将自身的发展与教学实践、教育追求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注重在一学期的活动与研修后进行自评。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我们的团队活动让每一位参与的成员获得了什么,让自己的学生获得了怎样的发展?二是哪些活动让我们的思想获得了更为深入的碰撞,哪些活动还需要在过程中加以完善?三是进一步反思:我在团队活动中的发展体现在哪里?6年一路走来,“理想、素养、反思”成了青年老师们成长过程中的三大主题词。大家且思且行,积极探索,主动研究,在共同愿景的凝聚中,专业发展意识增强了,虚心求教于组内老师,抓住每一次的公开研讨机会听课、上课、评课;读书氛围浓厚了,课余、下班后,教育理论书籍走进了老师们的生活;反思及时了,积极参与办公室的主题闲聊,谈课前设想,谈课后反思与重建;研究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了,积极申报课题,主动承担课题组长的责任,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共同的愿景促进了青年教师主动发展的意识,在互相促进的氛围中,逐渐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促成了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专业成长的蜕变,充盈着成长感与成就感。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的变革,隔代教育存在的利弊,必将给学生的教育带来的不良的后果和危害。作为教育孩子的学校,就一定要从培养国家建设的栋梁,推动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扬弃隔代教育的利弊;探究隔代教育的模式及家校教育的合力。苦练教育者的内功,夯实素质教育的根基。紧紧围绕学生健康成长这个中心,以强烈的责任感,无限的爱心,高尚的师德,一流的师能,全力架起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金桥。
关键词:隔代 教育 思路
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还有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中国社会形态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从原始社会开始,上至皇家世胄,下至平民百姓,源远流长的沿续到今日。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举足轻重,而隔代教育的状况、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品质。隔代教育的优劣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今中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深刻变化,家庭规模持续缩小,“空巢家庭”异军突起,隔代家庭显著增加。隔代教育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深刻地改变着家庭教育的现状,广泛地影响着学校教育,并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人的成长,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教书育人,推动社会发展的高度,审时夺势,准确把握隔代教育的利弊;科学探究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最佳配置;主动对接,不断摸索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路径;适应社会和家庭教育变化的现状;狠练内功,夯实素质教育的根基。努力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思路,架起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金桥。
家庭教育主要是做人的教育,而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这样的隔代教育形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老年人大多经受生活的磨炼,人生观稳定且鲜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能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较好的传承给孙辈,例如像勤劳朴实、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拼搏进取等一些美德,能潜移默化地传给子孙,有的甚至能形成家风,形成儿童成长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二是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人生感悟和生活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等相关知识,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他们能自然而然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孩子,让孩子从中获益。三是老人教育孩子的时间充裕,有足够的耐心。祖辈充分的怜爱、责任,在管教孩子时通常比年轻的父母更有耐心,能够细致周到的照顾孩子,帮孩子答疑解惑,不太会对孩子发脾气。四是物质生活条件较好。老人通过几十年的奋斗和积累,从物质条件来看,一般比较优越,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有好处的,加之隔代的爱很浓,老人舍得为孩子成长投资,一般来说对孩子成长在物质方面是能满足的。五是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以及普遍存在的隔代疼的心理,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使得隔代育儿有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加之多数老人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祖辈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是教育孩子的有利方面,然而,由祖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的老人特性不可逾越,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因此,隔代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由于第三代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老人们生怕孙辈出差错,生怕儿女责怪,于是事事依着孩子,处处围着孩子,对孩子的错误也不能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欲望也常会无原则地让其满足。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们又会出面干涉,时间一长,孩子会以为自己是家庭的“主宰”。二是保姆式呵护影响了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责任感、自信心的形成。比如怕孩子被开水烫着,孩子喝水由爷爷倒。出门怕不安全,爷爷总是拉着孙子的手等等。三是祖辈在几十年生活中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已成定势,其思维不能伴随社会的发展和及时更新观念,观念相对滞后。在与孩子相处时,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出现的诸如破坏行为、尝试行为等一切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比如,当孩子正兴致勃勃地“破坏”一辆玩具汽车时,祖辈总会加以阻止和批评。影响了孩子们们探究事物的特点的创新行为的养成。四是隔代教育影响孙辈身体平衡发育。首先,在合理膳食、营养平衡方面,老人们往往按照自己的经验行事,不太注意各种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其次,老人们总是担心孩子着凉感冒,总是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也不爱开门窗通风,造成孩子们体质下降。再则,老人通常腿脚不灵便,怕孩子有个闪失,孩子参与符合孩子天性的活动机会偏少,所以,现在校园里有不少身体敏捷度不高,体质偏差的小胖墩。
综上所述,隔代教育的利弊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扬长避短,不断探究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
众所周知,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共同的责任,只有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然而,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有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或经商,使农村家庭体系发生了裂变,不可逆转地产生隔代教育现象。作为学校,我们就是要从当前教育实际出发,探究家校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的做法:一是把学生的爷爷、奶奶们请进来,办好隔代家长学校。我们利用双休日把隔代家长请进学校里。开展六讲,即,请相关领导讲有关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请教育骨干讲素质教育、新课程教学的目标;请教育专家讲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请优秀班主任讲学生个性发展、品德形成和心理健康养成途径;请优秀隔代家长讲隔代教育的好做法;请班主任教师们给隔代家长释疑解难。通过学习,隔代家长们学会了在和孙辈的生活中扮演好两个角色,即首先我是老师,其次我才是爷爷。让孙辈们对隔代家长既
有对老师的敬畏又有对爷爷的亲切感和安全感。二是走出去改进家访形式。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家访的“三改”,即,一改单访一个家庭,为依据生源分布,由校行政领导带领班主任、任课教师等错时、分批到村或居民小区集中座谈。这样既照顾到了隔代老人,又拉近了学校和家长的距离。此做法的优点是:同一村庄或居民小区的隔代家长由于人员熟悉,交流起来无拘无束,且有横向可比性。二改传统家访的通报式为探讨式。以往的家访往往是“告状式”或“通报式”,这种家访往往使学生很厌恶、家长很紧张,特别是隔代家长,往往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看作大事,常常小题大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身心焦虑,家长对孩子教育失去信心。为此,我们把家访改为“聊天式”、“商讨式”,家访过程中,家长、教师、学生都在场,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这种形式家长和学生都容易接受,教师也容易了解孩子真正的一面,从而对症下药。三改家访只改就孩子讲孩子,为联系孩子讲教育方法,议学习技巧,谈提高素质的途径。提高了家访的效率。三是利用现代手段改善家校联系方式。教学实践中,我们除利用“家校联系单”、“书信联系”、“电话联系”等形式作为家校联系的方式外,还开通了手机短信校讯通,每天都有学校大事通报、家庭作业等信息。拓宽了家校的信息渠道。四是设立“家长开放日”。为了让一些隔代家长能及时与学校沟通,我们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设立“家长开放日”,分批次和隔代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促膝式的长谈。认真听取家长们反映的意见、建议和想法等。我们还根据课程安排,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让他们深入到课堂中去,深入到学生中去,让家长与学校零距离接触,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子女,了解学校教育。以上做法,有效地拓宽了家校交流的渠道,加强了学校与隔代家长的联系,形成了家校教育的合力。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教师则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引擎。在新形势下,要摒弃隔代教育方面的弊端,关键在学校,动力在教师。为此,要做到三抓:即,一抓教师的责任教育。大家知道,责任胜于能力,责任承载着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教师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要解决隔代教育问题,教师的责任教育是关键。要夯实素质教育的根基,就要围绕一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学生长远发展这个目标,加强对教师的责任观的培训,通过教育让教师确立“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和高效落实责任的执行力。进而全面提高教师责任意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加大了教师学习硬件的投入,如购买责任文化、教育教学理论图书、建立图书室、设立教师学习室、请特级教师来给老师们讲座等。其次是建立教师的学习制度,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机制。通过学习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的方法,以强烈的责任心积极地投身于隔代教育问题的探究。二抓师德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更是其内在素质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应做到举止稳重端庄,着装整齐清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是围绕“爱与责任”这个主题,抓住加强学习和整改提高这两个环节,着重解决好思想、工作作风、管理三个方面问题,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和自觉性。三抓师能教育,推动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大家知道,高素质的教师,既要有高尚的师德,又要有精湛的师能,你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为了灌满这一桶水,我们通过组织教师撰写教育后记、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论文等途径进行反思性研究;引导教师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现代教育理念,学校多管齐下,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和、鼓励教师大胆冒尖、营造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名师队伍,教师的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隔代教育的弊端不可忽视,解套隔代教育弊端的关键在学校,重点是老师和隔代家长,中心是接受隔代教育的学生。只要我们有的放矢的,采取积极的转化措施,扬隔代教育学生之长,补接受隔代教育的学生之短,接受隔代教育的学生就会健康成长。我们围绕爱、辅、帮、管、查五个字做文章:一是爱,即用爱凝聚学生的向心力,用爱赢得学生的信赖,用爱激发学生奋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既是教育界的共识,也是教育的途径。师爱不是解决温饱,而是塑造灵魂;师爱不是人之情感,而是民族的意志和时代的要求。接受隔代教育的学生由于隔代教育的局限性,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转化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求教师把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同学,用爱引导他们纠正自己的不足。我遇到过这么一件事:班上有两个同学开玩笑开过了火,互相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有一个同学还把爷爷叫来,在他爷爷庇护下,双方差点动起了手。隔代教育养成的唯我独尊的习惯暴露无遗,一时间我无力说服双方。事后我分别找他们谈心,我首先肯定他们对的、处理好的地方,象妈妈一样指出他们没有做好的原因。真诚的批评,爱心感化,使他们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同学之间也握手言和。二是辅,即:强化心理辅导。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从幼稚迈向成熟,从依赖趋向独立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情绪是不稳定的。尤其是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将进入青少年期,不但没有完全摆脱儿童期情绪的特征,且增加了强烈性和不协调性,再加上隔代教育弊端等因素的影响,更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和矛盾。作为班主任,就应该用尊重、平等、商讨问题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及时给予他们疏导、帮助、启迪和鼓舞。如:我班王少君同学自尊心强,好表现自己,但因人际关系差,常常没有表演场所。于是,他对老师与同学产生不满,并滋长了报复心理和攻击,经常无理取闹,惹事生非,甚至有时还暴跳如雷。经过分析,我们感到他的不良习惯是因为隔代教育养成的“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和自由散漫的个性。为此,我专门为他制订了辅导计划。通过加强家校联系,逐步引导他有话好好说。通过及时的表扬鼓励,多给他参加集体竞赛活动等方法,他的心理问题逐步得到疏解,不良行为也逐渐减少。三是帮,即:结对互帮。结对互帮是加强隔代子女教育的有效方法。由于隔代子女教育存在诸多方面问题,他们需要取长补短结对互帮。为此,我们让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法制辅导员、少先队大队干部等与隔代教育子女结对子,开展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各种形式的帮教工作。采取化整为零,从面到点,分散教育,细化操作等方法,从正面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开展帮助和指导,通过结对帮助准确地把握其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实现超前引导,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四是管,即:实行细化管理。学校的管理关键在“细”字。我们首先是从狠抓学习、
卫生、纪律等制度的细化管理入手,根据他们在学习、个性、品德等方面的共性问题,把大整体划分为若干小整体,开展小集体的管理活动。提高了管理和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其次是专项档案管理。班级建立隔代教育教育子女的专项档案,详细记载这些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父母的通信地址、电话,并做到定期查访,使学校动态的把握每位学生的情况。五是查,即:建立规范的督查体制。只有科学的检查制度,才能使教育的有效性得到保障。解决隔代教育子女在学习、品德、个性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1、隔代教育问题将长期存在;2、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3、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具有反复性。因此,为保障教育的效果,就要积极开展监督和检查。我们在校内全面监督学生的行为规范;校外则根据地域的分布设立校外监督员,并建立定期汇报制度。由于建立了一个规范的监督检查机制,保障隔代教育的效果。社会的变革,使得隔代教育的利弊客观存在。两代家长之间教育观念上形成的代沟,必将给学生的教育带来的不良的后果和危害。学校作为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的主阵地,就一定要从教书育人,推动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审时夺势,准确把握隔代教育的利弊;科学探究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佳模式;主动对接,不断摸索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路径;紧紧围绕社会和家庭教育变化的现状,狠练教育者的内功,夯实素质教育的根基。以强烈的责任感,无限的爱心,高尚的师德,一流的师能,紧紧围绕学生健康成长这个中心,扬长避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思路,全力架起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金桥。
市软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0301)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色诺芬是西方经济哲学思想的开创者,也是幸福经济学的最早创建者。他的幸福经济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立足于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性,以人的需求满足为尺度的财富幸福观;以人的特性与身心发展为基础的管理主体幸福观;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核心的农业幸福观。这是色诺芬幸福经济思想的灵魂,也是古希腊时期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反映。这构成了后来西方经济哲学思想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关键词:财富幸福观 管理主体幸福观 农业幸福观
引言
色诺芬(Xenophon,约公元前430-公元前355)是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主要经济著作有《经济论-雅典的收入》。《经济论-雅典的收入》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专门阐述经济理论的著作,它是色诺芬根据自己管理庄园的经验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形式写成。他的幸福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经济论》中,该书从财富主体视角、管理主体视角以及农业视角三个方面论述幸福经济思想。
从财富主体视角论述幸福经济思想
色诺芬幸福经济思想的第一方面是以人的需求满足为尺度的财富观。色诺芬在《经济论》开篇就讨论财产管理,把财产管理当作一门学问,进而从财产管理引申出了关于财富本质的理解。在色诺芬看来,财富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切有用东西,或者说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好处的东西。“凡是有利的东西都是财富,而有害的东西就不是财富。……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也就是说,财富是指人们所拥有的一切有用的东西,也就是这些东西对人的使用价值,而对人不利的东西就不能算作是财富,甚至可以说它是对拥有者的累赘。同一东西对于能从中得到益处的拥有者是财富,对不懂得其用处的便不是财富。也就是说,同一种东西对于一个人是不是财富,要看一个人是否会使用它。他举例说,“一支笛子对于会吹它的人是财富,而对于不会吹它的人,则无异于毫无用处的石头。……对于不会使用笛子的人们来说,一支笛子只有在他们卖掉它时是财富,而在保存着不卖时就不是财富。……即使是钱,对于不会使用它的人也不是财富”。
因此,色诺芬认为,财富是一种因它而可取得一个人利益的东西所构成。可见,他从人的主观判断上去理解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有用性,以主观的满足来表示财富的差异,而不以财富的多寡表示富足与否,也就是说,财富的多寡取决于自己心理是否感到满足,并将其作为是否成为财富的标准。
从色诺芬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思想的出发点不是仅仅从主体的对象本身或对象的自有性质或特性出发规定人的财富属性,而是从人是否发现客观对象的有用性或益处来规定财富本质。在经济学上,他的这一思想被西方经济学说史家认为是现代经济学主观效用理论的源头。由此认为,色诺芬关于财富的观点为后来的效用理论提供了主观心理分析的基础,为19世纪80年代的边际革命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20世纪80年代价值论研究中出现的以主体为出发点而形成的客体对主体的有用关系的主体价值观,与色诺芬的上述思想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效用思想的源头实际上就是幸福的替代词,早期经济学由于考虑到幸福的主观性以及计量上无法直接测量幸福等原因,就用满足、效用等概念来代替幸福作为客观对象的衡量标准。色诺芬关于财富本体的认识以人的需求满足为尺度的财富观,以人的幸福为本质的经济哲学观。
从管理主体视角论述幸福经济思想
色诺芬幸福经济思想的第二个方面是以分工为核心的管理主体理论。在色诺芬看来,财产管理的目的是不断增加财富,而不断增加财富的重要途径是分工。他认为分工管理可以使每个人各尽所能以达到财富的增加,财富的增加可以为每个人带来幸福。由此,他对管理主体分工的分析,既包含了经济学的维度,也包含了伦理哲学的维度。他对管理主体的论述涉及宏观国家管理和微观庄园管理两个层面。
(一)从宏观国家管理层面论述幸福经济思想
首先,色诺芬认为国王应该以农业和战术作为管理国家的主导思想分析了国家(国王)的幸福生活。色诺芬以波斯国王和居鲁士为例说明他们为什么要以农业和战术为指导原则谋求幸福。他说波斯国王“特别注意农业和战术,认为这是两种最高尚最必需的事业”。波斯国王特别注意战争,因为他通过战争好使这些队伍强大得可以控制他的臣民,并在受到侵犯时能够保卫他的国家。至于农业和地方事务通过考查和视察交由官吏管理居民和劳动者以保持土地耕种。再有,他说如果土地耕种得不好,就不能维持军队的开支,也不能缴纳贡物。相反,如果没有人保卫土地,耕种多少亩土地都是没有用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王这样做“既注意农业又注意战争的”。
其次,色诺芬还以居鲁士为例说明这一点,居鲁士说“我自己应该得到两方面的奖品,因为我既是一个最会为土地置办农具与牲畜的人,也是最会保卫这些家具与牲畜的人”。他把置办农具牲畜和耕种土地,看作是与当军人同样值得自豪。“如果在正常的健康状态下不首先认真地做一些战争或农业方面的工作,或是不想办法出出力气,我从来没有坐下来吃过饭”。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享受幸福。“我觉得你应该享受你的幸福,居鲁士,因为这种幸福是你自己的力量挣来的”。由此可以看出,色诺芬关于对农业和军事事务的管理的论述实质在于表明国家(国王)的幸福生活要靠农业和军事以及两种事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来实现。这包含了朴素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二)从微观庄园管理层面论述幸福经济思想
色诺芬在书中主要涉及庄园主对妻子和管家的管理阐述了他关于人类幸福最大化思想。
首先,色诺芬通过对儿女及其教育论述表明家庭幸福的重要性,以此来说明对共有财产管理是家庭幸福的源泉之一。他说“现在,如果神赐予我们儿女,我们就要想出最好的教育他们的办法。因为我们将来共享的幸福之一,就是在老年能够得到最好的帮手和最好的瞻养;但是目前我们先来共同享有我们这个家庭。因为我把我所有的东西都放到我们共有的财产里,而你也把你带来的一切都加了进去。我们并不要计算我们谁实际拿出来的更多,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谁能证明自己是更好的合作者,谁的贡献就更重要”。以此为线索,色诺芬以分工为核心和男女之间的自然生理差别探讨了夫妻双方在家庭幸福中应有的贡献。“神聪明睿智地把所谓的男性和女性配合在一起,主要就是为了使他们结成完美的合作关系,互相帮助”来以此获得幸福。“我认为妻子如果在家庭中是一个好配偶,她对于家庭幸福的贡献和她丈夫是完全一样的;因为收入大部分是丈夫勤劳的结果,而支出则大半是由妻子管理的。如果两个人各尽自己的本份,财产就增加了;如果他们做得不好,财产就要减少”。从此角度来看,妻子对家庭幸福的贡献和丈夫一样大。色诺芬认为妻子的责任在于谨慎小心和管理家务,而这些责任是一项困难的任务,不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种烦恼,而应该看作一种为了家庭幸福的责任。“她不应该因为我交给她的关于我们的财产的责任比仆人们重而感到烦恼。……因此,我解释说,那些由于保全财物而得到最大利益以及由于财物毁坏而受到最大损失的人,乃是必须对于这些财物给予最大关怀的人。……如果我认为叮嘱她必须照管我们的东西是给予她一项困难的任务,那我就错了。她说,如果我要她玩忽她自己的财产,那倒比使她有照管她自己特殊幸福的责任,是更为难堪的”。
其次,色诺芬从当时奴隶主经济制度的现实出发,论述了对管家的管理对管家自身和家庭幸福的意义。色诺芬在阐述管家对奴隶主的忠实时说,“如果他忠实于你,那就足够使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管家吗?你可知道,虽然实际上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幸福,可是还有许多人怕麻烦,不去找他们所想要得到的好东西?”可见,实际上所有的人包括管家都追求幸福,但许多人怕麻烦不去找他们所想得到的好东西,不去追求他们所想要的幸福,因为追求幸福会带来古典经济学所说的痛苦、负效用。为此,奴隶主应该教育管家忠实于我们,其方法是既使管家分享我们的一切快乐和幸福,也让管家分担我们的困难。此外,还训练管家热心于增进我们的财产,其方法是使管家熟悉我们的财产,并且让管家分享我们所获得的成就。而且,还给管家灌输正义感,其方法是给正直的人以比不正直的人更大的荣誉,并且向管家指出正直的人要比不正直的人生活更富足、更自由、更幸福。
从农业视角论述幸福经济思想
色诺芬在书中力图证明农业是最幸福的行业,农业是最愉快和最有益健康的经济部门。他从人的身心和谐健康的角度论述了“最好的职业和最好的学问就是人们从中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农业”。因为这种职业似乎最容易学,而且从事这一职业也最为愉快,它能在最大程度上使身体健美,它能给心力留出最多的空闲时间去管照朋友和城市的事情。而其它职业都是粗俗的技艺,是为人所反对的,因而当然也是为人所瞧不起的。因为这些技术迫使工人和监工们静坐在作房内,甚至有时还一整天地呆在炉火旁边,伤害他们的身体,伤害身体就会严重地伤害精神。而且,这些所谓的粗俗的技艺使人没有余暇去注意朋友和城市的事情,所以从事这类技艺的人被认为不善于与朋友们交往,也缺少保卫国家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厌弃那些粗俗的技艺以及相信农业是最光荣、最好和最愉快、最幸福的行业。由此,色诺芬得出结论说,“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因为农业繁荣的时候,其他一切技艺也都兴旺;但是在土地不得不荒废下来的时候,无论是从事水上工作或非水上工作的人的其他技艺也都将处于垂危的境地了”。配第的土地是财富之母,重家学派代表魁奈重视农业发展的观点,18世纪的达让逊认为首先要有普遍良好的农业,才能有幸福的生活。似乎都可追溯于此。
(一)农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享乐
农业不仅是最容易学的行业,而且农业生活内含自然、纯真和快乐,是最有益的、最可爱的、最光荣、最可贵的,是所有人都应该懂得的、最高尚的技艺。色诺芬论述了波斯国王和居鲁士都注意农业是最高尚、最必需的事业。波斯国王巡行全国考察农业以及把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充满土地所能生产的美好乐园里。居鲁士把置办农具牲畜和耕种土地,看作是与军人一样值得自豪。色诺芬为此提醒到:“我觉得你应该享受你的幸福,居鲁士,因为这种幸福是你用自己的力量挣来的。我告诉你这些话,是因为最富足的人也不能离开农业。因为从事农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享乐”,这种以人为本和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核心的幸福是靠自己的力量和劳动才能挣来的,并认识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现自身幸福生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色诺芬认为,农业也是一个自由民所能做的增加财产和锻炼身体的手段。因为土地给种地的人提供赖以生活的原料、食粮和奢侈品,并提供最优美的景色和香味以及促使人喜好狩猎活动。因此,他说,什么技艺能给劳动者以更大的报酬呢?什么技艺能比农业更大方地款待客人呢?什么地方比农场里更为方便呢?什么地方比乡间更为可爱呢?什么技艺能更使朋友感到快意,儿童感到喜欢,妻子感到愉快,仆人感到亲切呢?“据我看来,如果任何自由民能够得到比这更可爱的东西,或者发现比这更可爱、更有利于谋生的职业,那倒的确是奇怪的事情”。即使是富足和高尚的人也离不开人们从中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农业,农业能把赚钱和娱乐两件事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农业依旧是人们最为愉快的、最好的职业和最好的学问。
(二)农业培养人们的美德
色诺芬认为,土地诚心诚意地教育那些能够学习的人,使他们公平正直。因为你服侍土地得越好,土地报偿你的好东西就越多,所以农业本身就能使从事者形成公平正直的人格。从事农业的人还具有豁达的胸襟,“农业似乎能使从事农业的人具有豁达的胸襟,任何其他行业都赶不上它”。农业能培养忠诚坦率之人,“因为土地从来不耍花招儿,它总是坦率真实地告诉人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我认为正因为土地没有不让我们知道和了解的事情,所以它是最可靠的测验好人和坏人的标准。因为这不像其他技艺,懒人是不能拿不懂得作借口的:大家都知道,只要好好照料土地就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对于不忠实的人,农业乃是很精明的谴责者”。就勇敢刚毅而言,农业的耕耘、播种、栽植、放牧等都在露天的野外土地上,神自然要分给农业从事者更多的勇气从事室外工作。“由于庄稼在城外生长,农场的牲畜也在城外放牧,我们觉得农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勇敢刚毅。所以这种谋生方法似乎应该受到我们国家的最大重视,因为它可以锻炼出最好的公民和最忠实于社会的人”。所以,农业能够培养人们的公平正直、忠实、豁达、勇敢刚毅等美德,使人们的身心、自然能力与社会能力得到了和谐发展。
(三)农业有助于人们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忠实于社会的公民精神
色诺芬认为,一个成功的农场主首先要把劳工们组织起来并要求对农场主的忠顺和服从,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获得农业生产的效果。从城邦社会管理层面看,战争作为古希腊时期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城邦的对外战争也好,抵抗外邦侵犯也好,这都要求对将领的服从和忠顺。所以,一个好的农场主必须培养和鼓励劳工们的勤劳和忠顺精神,使他们忠实于农场主、忠实于社会、忠实于城邦。“农业有助于训练人们共同努力。因为要去远征敌人必须要有人,而耕种土地也需要人的助力。所以,如果农场主不能使他的劳工勤奋和忠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农场主……农场主必须常常鼓励他的劳工,正如一个将军必须鼓励他的士兵一样。奴隶需要有好的鼓励才能意志坚定,其需要的迫切相同于甚至超越自由民”。色诺芬还论证了只有农业生活能保卫国家,其他粗俗的技艺似乎只能伤害身体和精神,不会忠实于社会。“我们说,这一点是可以立刻得到最确实的证明的,只要在受到敌人侵犯的时候,让农人和手工业者坐在两处,分别问他们是赞成保卫国家,还是赞成撤离广阔的地带,专门防守城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相信那些和土地有关系的人一定赞成保卫土地,而手工业者一定不愿意斗争,而愿意象他们一向所受的训练那样静静地坐着,避开艰苦的斗争和危险”。
结论
色诺芬的幸福经济思想,也是经济哲学思想的体现。他从国家的管理者(国王和奴隶主)对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阐述了农业在财富增加,提高人们的幸福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色诺芬关于农业生活理论的分析,关于从人的生存幸福、人的身心发展、自然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和谐发展这一终极层面探讨农业在经济生活的意义,探讨他对农业生活与人的存在、自由和追求幸福之间关系在伦理哲学史和经济思想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色诺芬在研究庄园经济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就提出了人本主义的中心观点: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对人的管理。奴隶主庄园的经营成败取决于对人的管理的成功与否,至于土地、种子、作物、资金、牲口及其他生产资料则被摆在次要的位置。这是历史上较早的一种体现工具主义价值认知的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遗憾的是,由于近现代主流经济学上的发展日益偏离其人文本源,色诺芬关于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构建的经济思想被国内主流经济学长期忽略。这使得经济学仅充分注意到了色诺芬理论的经济学方面内容,很少去挖掘色诺芬理论的经济哲学思想特别是关于幸福经济思想。
实际上,色诺芬的生活时代正处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该时期的世界观是人类中心说,而不是商业中心说。他们讨论的中心不再是自然界宇宙生成等问题,而集中于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面,“人”成为研究的中心,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古希腊人极其重视个人做出合理决策,并使人类幸福最大化的自我管制能力。古希腊文化关于人类幸福最大化的个人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色诺芬的家庭经济思想之中。
色诺芬立足于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性,以人的欲望满足为尺度的财富幸福观、以人的特性与身心发展为基础的管理主体幸福论和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核心的农业幸福观,这是色诺芬幸福经济思想的灵魂。其实也是古希腊时期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反映,也是后来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由于希腊人有时也涉猎于这一领域,所以他们在这范围内也和他们在其他的领域上一样,表现出同样的天才力与特殊性。所以他们的见解,在历史上成为近代科学的理论的出发点”。
正是有了色诺芬,才有了西方经济学“社会科学皇冠的明珠”的开端,才有了西方经济家的前仆后继。从柏拉图的幸福城邦建设到亚里士多德对城邦的治理以及实现城邦和个人的最优幸福生活的探讨。从斯密以追求公民的幸福生活为己任的和谐社会到边沁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从西斯蒙第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物质幸福到汤普逊的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从穆勒所主张的人民的独立与自我管理是人民幸福的先决条件到马克思的根除异化劳动、改变经济制度的私有制以实现生产力和人的全面发展。从马歇尔的消除贫困、实现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发展理论到庇古的经济福利最大化、增加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理论。从伊斯特林的幸福悖论到卡尼曼的回归边沁的体验功利主义。由色诺芬开启的思想之花构成了经济学发展的奔流长河,成为经济学思想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人类生存、自由和幸福生活构成了一幅湛蓝画卷。不管后来的这些学者是否从色诺芬那里获得某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启发,或者是否继承了色诺芬的幸福经济思想,我们依然认为色诺芬的幸福经济思想是幸福经济学的最早创建者。
参考文献:
1.色诺芬.经济论 雅典的收入[M].张伯健,陆大年译.商务印书馆,1961
2.埃克伦德,赫伯特.经济理论和方法史(第四版)[M].杨玉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刘敬鲁.经济生活与人的存在—色诺芬的经济哲学思想探析[J].学术研究,2003(4)
4.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M].郭大力译.商务印书馆,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