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排版实训总结

排版实训总结

时间:2022-09-10 00:24: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排版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排版实训总结

第1篇

作者:董彩霞 单位: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一个阶段是总结阶段,这个阶段的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实用性,要采用企业的实际案例,模仿企业的运行模式来教学,案例要选取企业中实际制作项目。这样一整个备课过程下来,教师就对整个教学有了事先的良好把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校企一体化”的模式校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模仿企业的运营模式,老师是项目经理人,学生是企业员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学生就是作为新进员工参与其中的,教师指导学生做大量的基础案例项目。这种项目可以是把制作好的网页模板切片做必要的基础链接,可以是为网页设计漂亮的导航,可以是为网页优化布局。当然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网页整版设计,要注意要及时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完成的好的作业案例要给予表扬,适时的肯定学生的成绩会使学生的学习更为有益。在基础案例做的比较多的情况下,学生的基础制作水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候要及时的推动教学进入下一个提高阶段,这时候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项目经理人,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项目,比如为某酒店制作一个网站,提出各种要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完成。这阶段教学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要有一定的高度,对于学生的要求要严格,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马上提出,并督促学生做出优化设计。这个阶段的案例一定要全面,给学生的项目要有代表性,对目前使用范围比较广的网站设计方向要把握准确。

在最后的总结阶段,教师提出的案例最好是企业所提供的,这种实例更具有实际性和探索性。比如,为宏福祥服饰有限公司制作网站。在这个网站的制作过程中,就有学生的大量参与,从选片修片到整个版面的设计,乃至后台的制作设计,学生们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这个网站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分成了五个小组,做出了五套网站设计方案,最终有一套方案被企业录用。这种企业的教学模式在网页设计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结果评价的改革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以考试来评定教学结果的。在新的校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摒弃了以往的评价模式,采用作业考评结合平时表现的模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平时表现,作业成绩三七开的方法来考核学生。在作业的评定中,为了使评定结果更客观,我们采用专业教师和合作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学生的作业讲评,根据讲评综合给分。这种考核方法更为合理有效,不仅仅考核了学生的全面的专业技能还考核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效合理的利用校内实训在网页设计的主要授课过程结束以后,最好要安排一至两周的校内实训。在实训周内,整合学生的全部力量,完成一至两个大的企业实际项目案例。实训周是提高学生网页设计水平,培养学生成为网页设计师的良好时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选好实训项目,最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Div+CSS等网页设计主要软件工具以后,一直以来都是分开来使用的,这次要把他们整合在一起来使用。把网页设计的整套设计过程整个的体验一遍,选用Photoshop制作出版式配色等整体效果设计,然后切片导入到Dreamweaver中,对需要用到特殊排版的地方用Div+CSS进行设计排版。对于画龙点晴之处最好加入特点鲜明的Flash短片,这样完成的项目更具有吸引力。通过合理有效的校内实训,可以加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到企业亲身体验企业的经营模式。学生在企业中可以得到具有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的师傅的指导,从与客户谈单签字到制作出台,无一不在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利用好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提升自己的良好出路。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必须要走的教育道路之一。西方的科技大国无一不是在走职业化道路,比如制造业大国德国、法国,都是职业教育走的相当出色的国家。在职业教育中的改革与创新也一直是我国在探索的道路之一,做好职业化教学是每一位职业教育者努力的方向。为此,本文就网页设计教学中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看法,希望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

第2篇

关键词:实训教学 项目教学法 模拟排故机床

一、项目教学法介绍

1.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全世界处于领头羊的地位。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随即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蔓延,引起一场职业教育的“革命”。它的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强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各种能力的锻炼。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是起着引导、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学生则占据了主体地位。

2.基本含义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完成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一点说,就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简言之,项目教学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强化“怎么干”“怎么才能干得更好”,淡化“是什么”和“为什么”。

3.实施步骤

项目教学法一般可按照下面五个步骤进行:

(1)确定项目名称:首先由教师布置项目,并且解释项目含义;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项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学习的是哪方面的知识,练习的是哪方面的技能;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2)学生制订计划:学生成立项目小组,制订工作计划,进行合理分工,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教师评估计划的可实施性,做适当提示,以便改进。

(3)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及时向教师汇报完成的进度;教师则观察、记录、答疑、指导。

(4)检查阶段:学生自行检查项目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

(5)总结评价阶段:小组成员先自我评价,各组再实现互评,交流心得;教师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予以评价,对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纠正,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项目的完成,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

二、项目教学法在学校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1.实施背景

学校在调研和吸取兄弟学校的经验之后,研究决定在机电应用设计专业中率先实行“项目教学法”教学。并且学校成立课题小组,校长亲自任课题组长,电工教研组负责具体落实,选定一个有40名学生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班,选择5名双师型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分三个阶段来实行。

2.时间安排

(1)2010.9―2012.9(第一阶段):项目课题的调研工作,确定项目名称和设计方案。

(2)2012.9―2013.9(第二阶段):普通车床、摇臂钻床、平面磨床、卧式镗床、万能铣床、桥式起重机床六个维修电工模拟排故实训台项目的研发制作。

3.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课题组成员先在浙江、江苏等地部分中职学校的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进行调研,学习和借鉴他们的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成功经验,然后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名称和具体实施方案。

(2)第二阶段:

①教师布置项目任务:模拟普通车床、摇臂钻床、平面磨床、卧式镗床、万能铣床、桥式起重机床维修电工排故实训台的制作。

②成立项目小组:由3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30名学生组成:分成6个项目小组,5名学生为一组、每2组配备1名指导教师,分别完成6种模拟排故机床的制作。

③实施阶段:教师给出各机床电气原理图;各组组员进行具体分工:1名学生负责模拟机床外框设计,2名学生负责机床原理图、安装图的绘制、排版、打印,2名学生负责机床电路所需电器元件及材料的购买,5名学生都参与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④学生分组展开制作,教师做指导、记录。

⑤评价总结:6个小组先自评,再实行小组互评,然后由指导教师分别做总结,填写评价表,给出成绩。

⑥评价总结:2个小组自评,再实行小组互评,指导教师分别做总结,填写评价表,给出成绩。

4.评价总结

我们制定了一张项目教学法评价表,作为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后评分的依据。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名称:X62万能铣床模拟排故实训台

小组成员:杨鑫、王晓平、赵海杰、于洋、李恺强

指导教师:胡建华

1.项目设计目标

(1)参考相关资料,对万能铣床模拟排故实训台进行外框架和安装图的设计。

(2)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电气原理图,然后进行安装接线。

(3)根据指导教师要求,设置线路故障。

(4)完成万能铣床的通电试车调试和故障模拟调试。

(5)填写项目评估表。

2.项目设计

(1)电源设计。采用三相四线制电源:电压380V±10%,频率50Hz±5%,实训台上装有电压型漏电保护装置,强电输出若有漏电现象,即报警并切断电源,确保实验进程的安全。控制面板上装有电流漏电保护器,控制面板若有漏电现象,漏电流超过一定值,即切断电源。

(2)外框架设计。外框采用尺寸分别为195cm×100cm×30cm的不锈钢材料和绝缘板,划分为三块区域:上端区域放置万能铣床实物照片和本电路的原理图;中间区域安装电路,将电器元件安装在4mm厚的绝缘板正面,接线和故障设置在绝缘板背面,从而保证故障的隐蔽性,设置了一块用于放置电工仪表、电工工具的搁板;底部搁板用于放置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底座采用4个定活两便的滚轮。

(3)电气安装图设计。安装图左侧放置万能铣床的实物照片,指示出铣床各结构的名称,右侧放置万能铣床的电气原理图,用红色数字标明走线顺序,并对原理图做了一些改进,添置交流接触器分断动作的信号指示灯。在安装区,我们先测量断路器、熔断器、控制变压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圆形工作台工作转换开关、行程开关、按钮等元器件的实际尺寸,再进行电脑排版,将动作指示灯设置在面板正中下侧,圆形工作台工作转换开关设置在面板正中位置,行程开关设置在面板左侧,按钮设置在面板的右下侧,电源和电动机的接线用接线端子引出,最后打印并贴在绝缘板正面。

3.项目实施

(1)万能铣床维修电工模拟排故实训台成品。

(2)检查。根据万能铣床电气原理图,分别检查电路的接线是否正确,接地通道是否具有连续性,检查热继电器的整定值和熔断器中熔体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用兆欧表检查电动机及线路的绝缘电阻是否良好。

(3)试车、调试。试车在指导教师监督下进行。接通电源后,我们先点动控制主轴电动机、进给电动机、冷却泵电动机的启动,检查各电动机的转向是否符合要求,再通电空转试车,观察KM1、KM2、KM3、KM4、KM5、KM6、KS、YA、FR1、FR2、FR3等电器元件的吸合和M1、M2、M3电动机运转是否正常。试车成功后,再逐个把故障开关打在断开位置,通过观察各电器元件和电动机的状态来判断设置的故障是否达到指导老师提出的要求。

四、经验总结

学校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环节的掌握、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精心策划、研究,收获了许多经验。

1.学生能力提高

在项目各环节中,以“学生占据主体地位”这样一个主旋律贯穿项目始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项目设计环节,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和利用信息这一系列过程起到培养学习方式转变的作用,即从原来的接受性学习变成自主研究性学习;项目小组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分享与合作的乐趣。

2.订单式教学

开展项目教学法以来,我们发现这个班学生的专业课鉴定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在2010年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中,合格率只有70%左右,而2011年、2012年、2013年这三年的合格率却逐年上升,2013年已经达到95%。

学校的机电应用设计专业2010年被评为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实训场地被评为杭州市市级示范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拥有各种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便于组织学生开展机床维修实战演练,将项目教学法的理论成果付诸实践,相当于提前实习上岗,这样毕业生一进入用人单位后就能立刻上岗操作,受到了多家用人单位的青睐。

本学期学校与杭州某电炉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招收了一个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班级,运用项目教学法来实施教学,实现订单式教学。

3.存在的不足

项目教学法的开展其实还需要编写一系列配套的项目教学法教材,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争取把项目教学法实施得更加完善,为学校其他专业以后的实施提供参照。

参考文献:

[1]许长斌.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09(3).

第3篇

2017-2018学年已过半学期,在这半学期里教研室全体老师尽职尽责,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中。按照学校和教务处关于开展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要求,教研室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活动。本次重点检查的是教研室全体教师的教学常规文件,现将检查工作汇报如下:

1.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教学检查自查工作的开展卓有成效

教务处安排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后,教研室积极行动,扎实有效开展期中教学教师自查工作,真正发挥了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的作用,并为学校的期中教学检查抽查工作提供了依据和保证。

2.教学资料准备齐全,各项材料规范程度有较大提高,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本教研室的授课计划是通过全教研室老师结合课时数、教学校历及一些专业实训时间安排集体讨论制作而成,安排比较合理,每位老师在排版方面也注意了美观性。教案情况整体良好,课前准备及时,都能够按照提前两周的要求备课,备课内容书写完整。教学环节描述清楚,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课程标准的制定符合统一规范,包含了课程标准所要体现的课程概述、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建议四部分内容。教师手册填写严格按照一班一本的要求,既详细地记录了学生的出勤情况,也记录了学生们平时上课回答问题的表现和平时作业练习完成的情况。

以上即是教研室本次期中教学检查的总结,希望通过这次检查本教研室各位教师的教学工作能更加到位,符合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

第4篇

本人这次在陕西人民出版社进行为期三周的企业实训,通过这次实习,我清楚了实习报告怎么写,下面,我向大家提交的我实习工作总结,也算是我的毕业实习报告总结,在此,感谢所有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关爱。

陕西人民出版社建立于1951年,是一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出版社。主要出版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青年读物、词书译文和工具书。陕西人民出版社建社以来,始终致力于优化选题,出版了一批层次高、品位高、质量高的图书,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赢得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好评。有600余种图书分别获全国及省以上优秀图书奖。

在实习中的第一周,由于对一些情况还不熟悉,开始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看各位同事的操纵,他们校对的熟练程度和经验设置不是我一时能乞及的。所以在学习时必须聚精会神的往看,有时候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一点,还得请教让他们再重新演示给我看,多思考就会发现题目,然后往寻找答案,这样我天天也是有收获的。偶然有很简单的东西他们也让我试慢慢着做,但我的表现还不甚让人满足。显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动手练习,否则你以为把握了实在并没有,不动手一切只是纸上谈兵。比如在校对一份作者的投稿时,你都能看到同事轻而易举的几步完成,可是自己操纵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也不正确,中间还出现将对的改错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现在是有深刻体会了。

本人这次在陕西人民出版社进行为期三周的企业实训。陕西人民出版社,1954年景立于西安,是一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出版社。前身是1951年1月成立的西北人民出版社。主要出版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青年读物、词书译文和工具书。出版有《中*史人物传》、《秦汉史研究》、《唐代文学》、《鲁迅研究》、《当代史学》、《中国风俗》等。

这次实训我被按排在校对部,工作主要是协作社里的校对,正确使用校对符号,消灭错字,补齐遗漏,纠正版式错误,严格执行三校加点校制度,保证期刊质量

接下来的二周,由于把握了各种校对符号,和校对的一些基本程序和技巧,所以在后面的一次又一次校对中,开始速度进步了很多!但与同事们还是差距很大。比如,再对原稿中的错字别字要逐一罗列出来,并在错误的地方要用校对符号标示出,但我还是太马虎了,遗漏别字,标点符号,有些地方忘了标记。并要坚持做到保持页面整洁,美观。在交校样时,我还请同事们再校对一遍,并提出意见。之后慢慢琢磨,改进方法!后面碰到新的题目,不仅是能力上的,更重要的是知识上的欠缺。比如在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等,自己有很多不太了解或记得不清楚,但校对要求的就是真实,正确,正确。所以我不得不利用闲时查阅观阅这些知识,以充实自己的知识筹备。进而达到更高的级别。

1.检查多、漏、错文字及标点、符号错误;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

很快进进到第三周,在校对精确度和速度进步的情况下,我起初开始独自校对一些报纸,稿件,并逐渐做二校、三校点校,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最后快结束实习实习时协助编辑接触一些报纸和书籍的校对,这个校对要求相对来说是更严格的。但对我的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不仅要

2.检查版面、格式,图表位置及表题、图题,字体、字号、字距和行距。

4.检查目录及对应的页码、刊眉、页码顺序、版权,封面、封二、封三、封底的文字、刊号、年月期号。综合处理,这个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但在实习老师的鼓励和协助下,我门也完成的不错,通过这个高层次的锻炼,让我更是连贯的接触了由校对,到排版,美编,校对处理到印刷出版的整个流程,达到对我的专业印刷图文信息处理的更进一步学习!

3.检查标题位置、层次及转行,注释、参考文献及序号,核对中英文目录及页码与文章的一致。

坚苦的实训,理论加实践,贯串始终的流程式学习,让我的动手能力进步很多,也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的得到了实践、证实,更使自己在人格定位上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第5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印刷图文专业;数字印刷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14-02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但不能狭隘地将“技能够用”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多注重职业素养提升和对该专业衍生领域的了解,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之初应调研行业就业趋势,理清职业能力要求。探索研究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素质养成,探讨人文生活与技能生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的课程体系是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和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实施目的是基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来构建的,通过有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

1 数字印刷行业人才需求与印刷课程现状分析

传统印刷行业逐步向数字化印刷转变是印刷行业发展的必然性,在变革和发展中对于数字印刷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要求也发生较大变化,相对应的高职印刷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做出适当调整。以下是通过调查得出的对武汉地区印刷行业现状的认识。

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需求高于专业技术需求 数字印刷设备操作技能要求越来越低,逐步发展为“傻瓜式”的印刷设备,这会淘汰许多传统印刷岗位,但是对从业人员的综合技能和职业态度提出更高要求。如果高职印刷专业对应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设备操作学习上,一旦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将发现这些专业技能已经被淘汰。印刷设备操作简单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课程构建中要将这部分课程弱化处理,开设课程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走访调研湖北地区印刷企业主管,他们提出理想的数字印刷行业从业人员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包括认真严谨的职业态度、良好沟通能力、敢于创新的意识、较高的审美设计能力、足够的印刷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等。

不难发现,高职教育的很多课程都过多围绕“专业学习”建设,过分强调专业技能掌握,弱化了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需求。在数字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高职数字印刷课程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部分。

数字印刷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需求使得印刷技术和印刷客户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市场上数字印刷对客户的服务多是采用“一对一”的模式,这种定制印刷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掌握数字印刷技术的全套步骤和流程,掌握印刷设计的技能,掌握更具时代性的印刷工艺,提供针对性的印刷服务等。市场需求要求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毕业生在数字印刷行业的发展。

印刷专业课程实施轻实践,实训课师资缺乏 课程实施的主导者是教师,师资不足和实践设备的匮乏是现有数字印刷教学的难点。实践教学的首要条件是引进一流的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实践教学,提供生产一线的先进设备。而现有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师资不足、校企合作不完善、印刷设备昂贵、印刷实训耗材成本等诸多问题,致使学生实训课程实施不达标。课程名为实践课程,但实际上教授的还是不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理论知识和落后于市场需要的专业知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明确提出该专业的专业实训课程必须聘请数字印刷一线一流从业人员进行教学指导。

2 数字印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数字印刷课程体系构建的工作步骤为:行业调查、市场调查、岗位设置、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活动)实践、课程实施与论证修订。

行业情况分析 深入到湖北印刷协会、武汉地区数码印刷企业走访调研,明确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结合行业、产业或区域发展需求和毕业生的去向,设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专业培养方向:数码印前排版技术、印刷品设计、印后技术、电子商务印刷营销等。

岗位设置与工作分析 根据数码印刷职业岗位群来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是实际工作和课程之间的桥梁,是课程开发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专业核心课程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职业岗位群分印前、印中、印后三大部分。从岗位群分析出具体岗位,印前技术是数字排版、印刷设计、印刷图文采集、印前服务等;印刷中期是数码印刷技术、传统印刷技术、制版排版技术、印刷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印后岗位群是印后装订工艺、印后业务、印刷质量管理等。

典型工作任务能力分析 依据每个岗位的职责,要求解构与重构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将岗位职责解构为具体能力需求,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重构这些需求转换成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具体要求,并且将这些能力要求进行分类和总结,包含素质能力、知识能力和综合能力。

课程体系设置 召开课程分析研讨会,由行业协会、行业实践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根据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完成课程开发的任务。

其一,将工作任务转换成学习领域,形成专业课程方案和标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为途径,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为目标。

其二,以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学习领域。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发按照“从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课程)”的流程,进行归纳和重构,根据专业职业能力的需求,确定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专业技术课程的结构设计,按照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原则、理论和实践操作一体化原则,以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推行“教、学、做、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的数字印刷课程体系主要由三部分课程组成:素质提升与养成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及专业课程、行业通用能力提高的实训课程。

职业素质拓展 职业素质拓展主要通过各种竞赛或实践活动来提升课程学习的实践性,旨在通过体验式、活动式的课程形式进行职业能力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有效的拓展方式将职业素质、心理素质、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借鉴国外体验式职业拓展培训的理念,运用模拟式、情景式、团队式等方法开展教学,通过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大量体验式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做,在参与中感悟、在行动中思考、在学习中成熟、在团队中进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3 数字印刷专业课程实施思考

坚持课程实施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致性 课程实施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目的的必要手段,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就明确了课程实施的目标。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实施,一方面能很好地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不会因课程实施者的个体意识发生教学目标的偏移;另一方面,实施者能明确当前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关系,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职业技能学习情况。

课程实施需要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基于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课程实施依靠传统的讲授教法、单一演示法、理论讨论法已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变革中的高职教育需要高职教师敢于改革,结合行业发展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摸索研究新的“四阶段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项目教学法、现代工作岗位培训法”等教学方法。

完善课程,实施教学评价 “……教育教学评价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职业发展途径,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目前,在高职数字印刷教学评价中开始引入“市场评价”,通过课程实施后学生的技能掌握来完成商业订单,通过商业活动产生过程中的问题来评价课程实施。这种评价能反映出教师工作是否有效,能侧面评价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否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

2015年8月,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比赛中,来自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90后女孩张淑萍,最终摘得银牌,成为中国印刷界的“名人”。这是中国选手在这一印刷赛事中获得的最高奖。

张淑萍当初选择印刷专业纯属偶然。一个远房亲戚刚巧从该校毕业,感觉不错,就向张淑萍做了推荐。妈妈有点顾虑,文质彬彬的女儿怎么能去做男孩的事情?张淑萍倒是很想试试,于是考上了这所学校。

学校的资料室里,有国际最前沿的印刷宣传品,琳琅满目,色彩缤纷,好像所有的颜色都在这里开会。还有好多颜色,张淑萍都叫不出名来。老师说,职业教育现在很受重视,前景非常看好。印刷界也有“奥运会”,不过难度太大,学校只有一个男生曾拿到过铜奖。老师的话激励着张淑萍,她暗暗思忖:“能掌握这门技术,未来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况且,印刷行业女少男多,没准是个好机遇。”

比起理论学习,实训课程对张淑萍更有吸引力。装纸、装版、装橡皮布、配油墨,观察印刷机,她都喜欢动手去摸索学习。此后的日子里,她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实训楼度过。只要一有机会,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4点半她都泡在里面,反复练习墨辊拆装、专色墨调配、胶印排版等技术技能,就连实训楼的保洁员对她都颇有印象。

学习印刷,调色最难。调色有两种,一种是用手工调配油墨,还有一种是用印刷机调制。虽然有机器帮忙,但精准调墨最终还得靠人工。要配出好颜色,必须要有一个好感觉。而得到好感觉,唯一的捷径便是不断重复,不断练习,不断改进。因此,她每天都要找三四种颜色进行调配练习。

有段时间,张淑萍感觉快崩溃了。因为颜色是个大家族,亲戚实在太多,要弄清子丑寅卯实在不易。打个比方,单单一种绿色,就可分为粉绿、翠绿、中绿、深绿、淡绿、草绿、柠檬绿、苹果绿、灰绿、墨绿、橄榄绿、荧光绿、荷叶绿等等。学习的路太漫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过知道了一些皮毛,她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指导老师李不言看出了她的心思。他想:“年轻女孩都爱美,喜欢时装,色彩是时装的核心,能把这作为切入口吗?”于是,就向她推荐了一款服装搭配的应用软件“给你点颜色看看”,目的是提高色彩感。这款有趣的APP很快吸引了张淑萍,她平时有空就玩色彩搭配。最直接的效果是,她穿衣打扮越来越有心得,经常受到同学的点赞。渐渐地,她意识到色彩不是一个平面的东西,而是一个立体模型,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久而久之,对颜色也就有了更清晰的感觉,掌握了更多的色彩类型和用色规律。

暑假期间的一次意外经历,极大地坚定了张淑萍的信心。她去远房亲戚的印务公司实习,正巧,有位客户拿了张精美的宣传图片要求印制。对于其中的几款颜色,技术人员都感觉拿不准。亲戚说:“要不你试试?”初生牛犊不怕虎,张淑萍很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本事。经过仔细比对,反复掂量,她终于调出了让客户满意的色彩。

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师又为她设计了一种难度很高的训练方式。在几千种色卡混中随机抽出一张,然后在半小时内用基本色调出色彩,且色差不能大于3。张淑萍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练习。不久,她得到了走进包装印刷公司生产车间的机会。在车间给机长打下手,亲身感受印刷工业的流程、管理等细节,这段难得的职业体验使她受益匪浅,技术炉火纯青。

2015年,在世界印刷技能大赛的巅峰对决中,张淑萍沉着冷静,不负众望,夺得银牌。获奖后,面对记者的采访,已经从大学生蜕变为实训中心教师的张淑萍说:“我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不断练习、总结的结果。有人曾问我梦想有颜色吗?当然有啊,梦想是五颜六色的。人生就好比一个调色板,看似枯燥的练习就是在调色板上画颜色,不断画出层次感、节奏感,我们的人生就不断丰富,梦想就更加绚丽多彩!”

第7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教学策略;应用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和演示、学生练习、教师随机辅导纠错的方法,这往往出现教学方法单一、刻板、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等情况。表现为计算机作为公共课,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作为专业课,学生专业性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等问题。随着电子科技与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I-Pad、智能手机等现代电子设备全面推广,美图秀秀等惠民软件普及,计算机这门学科、技术或者技能也变得不再神秘。随着国民信息技术素养日渐提高,掌握信息技术的手段与能力逐步增强,出现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日渐萎缩、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热度降低的局面。如何维系甚至提升计算机学习热度,展现信息时代计算机学科新的“魅力”,让计算机教学变得多彩而有趣,成为摆在我们中职计算机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二、计算机教学的几种策略应用

1.采用情景式教学,强化实战能力体验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摆设、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多种手段创设类似岗位工作的课堂教学情景与环境,营造仿真的工作氛围,把社会实践环境中的一些鲜活题材作为任务引入实训课堂,学做合一,工学结合方式引导训练学生,实现在校学习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所需技能的顺利接轨。情景式教学充分利用创设直观、形象、生动的典型职业场景和工作情境,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结合,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实现现场教学目标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熟悉其未来社会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结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适应就业环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Photoshop教学为例,它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广告创意公司的一名职员,制作并打印一个关于某商业楼盘售楼部的宣传装饰广告,楼盘名为“新景茗苑”,要突出文化、休闲、宜居的主题,设计应具有古色古香、清新优雅的风格。首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实训环境模拟成企业环境,由学生充当设计师,教师扮演主管角色,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6—8人,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配,每组搭配组织能力较强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学生先对这个项目进行构思,认真思考宣传标志的象征意义及颜色、元素搭配,细致选择并收集素材,然后写出具体的广告方案,确定执行计划的步骤,明确成员分工,进行项目实施,完成项目后教师对其及时作出评价。整个过程,在充分发挥其创造性进行平面广告设计、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完成了熟练运用办公设备的岗位能力。

2.采用任务式教学,提升教学效率效果

把计算机教学的内容转换为具体的项目任务,由教师下达任务,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来完成任务,以此达到灌输、领悟、掌握所需知识与技能的目的[1]。计算机的任务式教学把真实项目引进课堂,以教学来操练,通过任务前的设计,任务中的协调、执行,任务后的评估分析,强调任务达标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整个教学过程,目标明确,主题清晰,学生通过目标性的教学使技能水平得到了提高,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在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针对“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赛项的比赛要求,笔者适时地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Word文档图文表混合排版》知识,给学生布置了“策划未来,铸造金色人生———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制作任务,要求每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搜集图片、数据等素材,认真编写方案,用Word文档图文混排、编辑知识合理布局排版,独立完成作业。刚开始学生对制作这样一个类似个人推介的“名片”显得手足无措,觉得困难重重。但经过鼓励和对往期获奖作品的展示、讲评,学生变得信心十足,一周之后全部完成了制作任务,随后还专门留出两节课让学生对自己作品进行展示和说明。作品提交赛委会后,其中2篇获二等奖,3篇获三等奖,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并运用于实际生活的热情。

3.采用竞赛式教学,促进竞争意识培养

竞赛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时提前拟定竞赛方案,营造竞赛环境及氛围,设定竞赛题目,按照竞赛规则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竞赛,使学生向着教师制定的目标或者学生自己制定的目标奋进,最后通过竞赛评价、激励手段完成目标教学,达到预期效果。以实现教学目标为落脚点,利用竞赛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定位,把课堂教学真正演化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的同时,运用激励等手段,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掘其潜能、提升职校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水平、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以及将来在社会就业能力方面作用显著。在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这门课程时,借鉴部队军事训练中的枪械组装比赛,学校教导处牵头,计算机教研组制定方案,组织开展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微机组装调试竞赛。学生在竞赛前做了大量功课,做了无数次赛前拆装练习,竞赛过程中学生表现得高度自信,跃跃欲试,评委组按照速度、熟练度、整机无缺陷等指标进行评判评分,对优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奖励了移动硬盘、多功能音响等。通过竞赛,学生总结了自己学习的优缺点,教学管理部门、任课教师也对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系统及常用软件安装、故障排除、系统恢复还原等知识及操作的情况有了掌握,并进行统计归纳,为完善教学、查漏补缺提供科学依据。

4.采用游戏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活力

教师采用游戏设计思想开展教学,课前将所要讲授的计算机课程知识点归纳概括,然后蕴含在一种或多种游戏中,学生通过猜想、观察、竞赛等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游戏任务,达到不自觉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按照“寓教于乐,以趣导学”的教育思想,在计算机教学中适当加入相对应的教学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将娱乐性与认知性相结合,既在娱乐中学习,又在学习中娱乐。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快乐、自愿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对于刚进入中职学校的新生来说,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信息技术已有所接触,因而在教授《汉字录入与排版》课程时,对于键盘打字这个重复性较强、较枯燥的学习内容,学生往往练习时会走神、脱离训练内容去做其他事情。于是,笔者把“金山打字通”这样一个很好的打字游戏软件引入到教学中,以游戏学知识、练操作、做竞赛,很好地改变了之前的教学状况。从简单的“打地鼠”游戏到复杂的“警察抓小偷”游戏,学生的学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满足他们玩游戏需求的同时,学生对键盘熟悉程度也越来越高,指法越来越熟练,盲打操作越来越精准,打字的速度和准确性明显提高,最重要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2]。另外,在“警察抓小偷”游戏中,还可以通过联机设置规则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警察和小偷进行比赛,在学生中评选出打字速度快、准确率高的“最佳打字员”,并奖励U盘等学习工具。利用这种游戏式教学,学生厌学、上课无精打采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学习兴趣得到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得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游戏软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自主、互动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学效果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

5.采用反转式教学,实现师生双赢互帮

采用角色变换,师生身份互换,由学生以个人或团体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准备原本由教师讲授的课题或实训项目,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作为参与者和体验者反馈学生实际学习效果。教学要把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化解师生互不理解、相互为难的状况作为任务,力求实现教学课堂和谐融洽,为学生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活力的情境。反转式教学弥补了现有教学模式下的不足,学生反客为主,在教学中开始体现其主体性,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渗透”与“融合”的目的,还可以使学生情感充沛、兴趣浓厚,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巩固所学知识,点燃头脑中的创新思维之火,施展个人才华魅力;同时,也有助于帮助教师查找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针对中职生对口升学班的教学实际,在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一课时,提出师生角色互换,把班级学生分为7个小组,小组配合,提前梳理归纳知识点,进行备课,然后每组推荐1名同学扮演教师试讲。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提问在座的其他学生(包括我),每组讲授完毕则由其他小组作以评价,当7个小组全部讲授结束,教师和学生再从讲授者的仪态、表达、授课知识点的全面性等方面进行评分,评选出“最佳小老师”。整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很享受这种“地位”互换后的学习氛围,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组成所涵盖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知识也真正做到了了然于胸。

第8篇

《应用写作》课程是我院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优质核心课程,课程依据装潢包装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开发设置。

《应用写作》课程依据装潢艺术设计岗位(群)的四大专业核心能力、任职要求和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开发设置。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动力,实现应用写作的工具性、文化性、应用性相结合。

《应用写作》开设在《大学语文》之后,大学语文注重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审美追求,侧重于审美;大一第二学期开设的《应用写作》立足职场、项目驱动、能力训练,侧重于应用。同时大一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课程,比如PS软件、书籍编排,这为应用写作的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二、内容定位

(一)简介教材。

本课选自湖南省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应用写作》项目三“求职”,教材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服务专业教学,以任务和项目为载体,以师生互动和综合实训为平台,分为十一个项目。此课是本项目的必修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求职信的写作格式和要求,掌握求职信的写作技巧。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写出规范、新颖的求职信。

3.素质目标。增强求职意识,养成务实严谨的职业态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求职信的结构和内容。

2.教学难点。写出规范、新颖、有说服力的求职信。

(四)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装潢专业核心能力之文案策划与处理能力,选择适应装潢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将应用写作主要分为十个项目。求职处于项目三,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和可持续发展。

(突破策略:通过情境创设法、案例分析法、多角度互动式教学、学生自主参与讨论和教师讲评法、实训法,让学生能将来写作理论转化成写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一)教学对象。

大一学生。

(二)已学知识。

能掌握办公室自动化,具有一定的文书处理能力、语言与逻辑能力,学习了相关的专业设计软件。

(三)已具备能力。

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求真严谨认真的职业态度;具有一定的应用写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

表现欲和自主探究的欲望强烈,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思想活跃,敢于表现自我,独立性强,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优化。写作知识较为贫乏,写作习惯欠佳,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普遍不高。虽然基础薄弱,但还是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课前要求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

四、教学组织安排

(一)课程设计。

应用写作以培养学生文案策划与处理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选择适应的岗位群(平面设计员、包装装潢设计员等),分别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来确定课程的培养能力目标,以此确立岗位能力模块,主要侧重于学生文章写作能力、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方面,进而设计能力训练项目,应用写作主要侧重于文书写作、文书处理流程等。

(二)组织安排。

教学内容组织安排按照情景模拟―布置任务―案例分析―资讯―写作―检查与评估步骤进行。课前预习,发放病文,掌握求职信的文体格式,进而掌握求职信的写作技巧,并且能够运用专业技能尝试新颖求职信的写作。

(三)教学模式。

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及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采用情景设置、任务驱动、实训平台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形成理论+实训模式。

五、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

(一)教法依据。

1.学生动机。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培养写作思维。

2.学习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应该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中介者。

3.办学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学情特点、课程特点。

(二)预期目标。

1.创设模拟情境。营造良好写作心态,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2.搭建互动平台。开展案例教学,多角度开发写作思维。

3.强化实训演练。结合专业课程,实现能力的持续发展。

(三)教法。

本课将安排两课时,采用PPT多媒体教学,通过情境创设、案例分析、理论精讲、讨论引发、实训演练、拓展延伸等方法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训性,来完成教学任务。

(四)学法。

通过观摩、感受、案例的分析探究、实习实训、拓展延伸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乐写、善写、写快、写新,进而锻炼写作思维、掌握应用写作技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

(五)教法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黑板、a4例文。

六、教学过程

总体过程:教学过程按新课导入―初创情境―案例分析― 文体知识―再创情境―写作实训―完成任务―课外拓展训练 八个阶段进行组织。

(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

教师提出问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途径也越来越现代,一份规范、恰到好处的求职信无疑将成为赢取面试的“敲门砖”,那么如何来写作一份规范、得体的求职信呢?引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应用写作的热情。(新课教学显示课题:求职信)

(二)初创情境,病文会诊。

【情境一】杨A同学正是我院大二学生,姑妈告诉他一个就业信息,《益阳日报》下属的网站要招一个兼职网页编辑,学习优秀的他,在校表现优异、实践经验丰富,可是最后却落选了。杨A前思后想,拿着自己写的求职信去找老师请教,老师一看之后,知道原因了,原来杨A的求职信写成这样了……

【病文展示】

求职信

尊敬的****先生/小姐/尊敬的人事部门:①

您好!某领导是我姑妈,她很关心我的求职问题,特让我写信给你,请多关照。②加上我对贵网站网页兼职编辑一职很感兴趣,所以特写此信。

我现在是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平面设计与网页设计专业学生杨A,从2008年入校以来,一直在学院学报、院心理辅导网站的网站编辑工作。两年以来,对学报、心理网的编辑的工作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和熟悉。经过益阳市出版者工作协会的正规培训,并且获得了国家劳动部颁发的高级网站设计员的证书,我相信我有能力担当贵报所要求的兼职网页编辑任务。

我对计算机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我能熟练使用FrontPage和DreamWeaver、PhotoShop等网页制作工具。本人自己做了一个个人主页,日访问量已经达到了100人左右。通过互联网,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就能尽晓天下事的快乐更是别的任何活动所不及的。

由于现在是大二阶段,学院的工作室以及项目制作安排的时间很灵活,决定了我拥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和方便的办公条件,这一切也在客观上为我的兼职编辑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基于对互联网和编辑事务的精通和喜好,以及我自身的客观条件和贵报的要求,胜任该职位绰绰有余。③本人谨以最诚挚的心情,应聘贵公司的会计一职,希望得到贵公司的尊重、考虑和录用,④不过现已有多家公司要聘我,所以请贵公司从速答复,⑤我相信我的努力能让贵公司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随信附上我的简历,本人于6月5日要放假回家,敬请人事经理务必于6月1日前复信为盼。⑥

此致

敬礼杨A

2009年12月25日

【病文解析】

①没有顶格、具体联系人欠缺。

②用以上压下的口气写的求职信,必定要失败。切忌“盛气凌人”。

③过于自信。

④给对方规定义务的求职信,必定要失败。

⑤“吊起来卖”式的求职信,必定要失败。

⑥给对方限定时间的求职信,必定要失败。

【讲解步骤】

1.初创情境。教师展示投影情境。安排学生课内自学,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掌握求职信的特点、内容要素、写作格式等基本常识。

2.找毛病。针对课件中杨A的求职信,结合自学情况,思考杨A这篇求职信的败笔所在。(杨A的求职病文班上每位学生发一份,便于讨论和修改。)

3.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分两组讨论:一组代表该网站人事处关门负责招聘的干事;一组扮演该网站人事处的负责人。老师担任该网站的主管。讨论之后,两组各派代表发表本组的观点。

4.师生互动。最后教师作为“网站主管”来点评该求职信。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病文会诊,以此来活跃学生写作思维,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巩固写作理论知识。

5.理论精讲。教师“演员”在指出杨A此文不妥之处时,强调求职信的写作技巧、掌握求职信用语的规范和得体、自信而不张扬、自谦而不自卑,归纳求职信的文种常识。

求职信的特点和内容要素

(1)求职信的特点:①针对性:“投其所好”;②自荐性:“自我推销”;③独特性:“出奇制胜”;④求实性:实事求是。

(2)求职信的内容要素:①求职目标;②求职缘起;③求职条件;④附件。

求职信的写作格式扫描:一般由六部分组成:

(1)标题:直接表明是“求职信”、“自荐信”等。

(2)称谓和问候语:顶格、尊称。

(3)正文:文章的重点,包括求职的缘由、本人情况、知识技能、希望要求此乃求职信的核心,做到扬长避短、出奇制胜、完美亮相。

(4)祝颂语和落款:礼节。“此致敬礼”等。

(5)附件:求职者本人证明材料(一般面试时候出具)

(6)联系方式:方便联络。

求职信的写作技巧(强调)

(1)态度要谦恭,更要自信,不卑不亢。

(2)情况要真实,更要出彩,凸显亮点。

(3)目标要明确,更要合适,恰如其分。

(4)语言要简洁,更要精准,恰到好处。

(5)外观要专业,更要悦目,引人入胜。

求职信的发送技巧(强调)

(1)适当重发,增加阅读的可能性。

(2)变化标题,突出个人的胜任性。

6.牛刀小试。学生现场修改病文(格式上的错误和语言规范性错误),通过理论精讲和学生现场修改,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互动。

7.精品展示。师生共同挑选修改好的优秀作品。通过病文、范文的前后对比,学生能够直观地掌握求职信的写作要点、技巧、注意事项等。

(三)再创情境,实训演练。

【情境二】

杨A同学经过三年学习,2010年6月即将毕业。一日,在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他看见了一则招聘信息:深圳市兰韵品牌策划有限公司因为业务发展需要招聘助理设计师3名,有实践经验的应届大学生优先考虑。联系人:人力资源部何先生;联系电话:0755-27588852。看见这则信息之后,杨A运用他已经学到的求职信的知识,准备给这家公司的人事部门写封求职信,假如你是杨A,你该怎么来写呢?

【范文展示】

求职信

尊敬的****先生/小姐:

您好!

我从报纸上看到贵公司的招聘信息,我对网页兼职编辑一职很感兴趣。

我现在是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平面设计与网页设计专业学生杨A,从2007年入校以来,一直在学院学报、院心理辅导网站的网站编辑工作。两年以来,对学报、心理网的编辑的工作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和熟悉。经过益阳市出版者工作协会的正规培训,并且获得了国家劳动部颁发的高级网站设计员的证书,我相信我有能力担当贵报所要求的兼职网页编辑任务。

我对计算机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我能熟练使用FrontPage和DreamWeaver、PhotoShop等网页制作工具。本人自己做了一个个人主页,日访问量已经达到了100人左右。通过互联网,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就能尽晓天下事的快乐更是别的任何活动所不及的。

由于现在是大二阶段,学院的工作室以及项目制作安排的时间很灵活,决定了我拥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和方便的办公条件,这一切也在客观上为我的兼职编辑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基于对互联网和编辑事务的精通和喜好,以及我自身的客观条件和贵报的要求,我相信贵公司能给我提供施展才能的另一片天空,而且我也相信我的努力能让贵公司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随信附上我的简历,如有机会与您面谈,我将十分感谢。即使贵报认为我还不符合你们的条件,我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贵报的发展,并在此致以最诚挚的祝愿。

此致

敬礼

杨A

2009年12月25日

【范文解析】

1.A4纸张。

2.宋体标题。

3.称呼问候语。

4.介绍自己的学历与相关经验。

5.知识技能(本身长处)。

6.兼职的优势。

7.强调求职者强烈的愿望。

8.祝福语、落款。

【讲解步骤】

1.再创情境。教师展示投影情境。

2.现场点评。教师总结上一封求职修改的情况,现场点评。

3.写作思维互动。在前一节课理论精讲的基础上,回顾求职信写作的格式、注意事项、用语规范等,再一次强调求职信应该重点注意的地方。

4.实训演练。本节课的主体时间是学生实训演练。

5.讲、练、评结合。教师当堂进行写作指导。分为一对一随机指导和集中点评两种,选取课堂上有代表性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集中点评,这样能及时解决学生写作中的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

(设计意图:通过创建“职场情境”、建构“互动教学模式”、开展实训演练,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加强学生写作思维,将写作理论转化成写作操作能力。)

(四)课外实训、拓展延伸。

1.技能拓展。结合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将课堂上写作、设计的求职信输入电脑,用电脑进行设计、排版(需自己制作求职简历的封面),运用专业课程技能,制作一份精美的个性凸现的求职简历封面,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结合。

(1)排版要求。①纸型:A4。②颜色:白纸黑字。③字体:一般采用宋体。需要强调的部分采用粗体字、下划线、首字突出、首行缩进等。不要用太过花哨的字体如斜体字、英文的花体等。④字号:大小合适,便于招聘者阅览。

(2)封面设计要求。版面设计效果:清晰整洁,美观大方,便于招聘者阅读。

2.知识拓展。通过网络,收集不同职位、不同行文风格的优秀求职信,为写作积累素材、开拓写作思路、夯实写作基础,使自己的求职信能够“写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训中,提高写作能力,将专业和文化课较好地结合。通过培养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拥有收获的喜悦。)

七、教学考核

《求职信》成绩55%来自于课堂情境模拟写作,20%来自于课前的求职礼仪、案例的搜集分析,20%来自于课外实践写作,5%来自于课堂讨论参与。

八、教学资源

推荐的网站有:《应用写作杂志社》例文看台、佳作评析,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写作省级精品课程(yyxz.省略),广东科技职院应用写作国家精品课程网,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写作国家精品课程网,等等。

推荐的参考书目有:《应用写作》(张建主编,南科技出版社);《高职应用写作》(杨文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应用文实训教程》(李佩英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9篇

关键词:能力训练模式;三级递进;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9-7032-04

自2006年以来,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出了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教学改革思想,突出培养学生职业岗位信息化服务能力;把传统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中英文录入、系统与网络应用、图文排版、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简单网页制作和综合应用等七个模块,把七个模块与职业岗位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设计通用案例和职业岗位特色案例,开展案例教学;实施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推行同步训练、自主训练、拓展训练三级递进的能力训练模式,进行教学全过程的技能训练;实施“6+1模块”能力达标考核方式,综合考核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1 研究背景

2004年,我校对高职毕业生进行回访,并同时开展了市场调查工作。经过调研发现,高职学生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普遍存在:汉字录入速度不快,办公软件使用技巧不多,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低,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不能灵活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事务等问题。针对此情况,我校成立了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项目组,开始启动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项目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针对调研结果,认真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问题,找出了我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项目组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和探索,经过五年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1)通过社会调研,确立教学目标

通过座谈、问卷、信函、网络等调查形式,广泛调研企事业单位,积极跟踪毕业生,充分了解各种职业岗位的信息化能力需求,根据调研结果,确立了为专业教学服务,为职业岗位提供信息化服务的教学目标。

2)面向实际应用,设计教学内容

项目组提出了构建“实用够用,满足职业基本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基本素质”的课程建设方案,把传统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中英文录入、系统与网络应用、图文排版、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简单网页制作和综合应用等七个模块,把七个模块与岗位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了多个通用教学案例和职业岗位特色案例,为教学和学生训练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范本。

3)教学做一体化,实施案例教学

积极开展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借助教学案例,按“展示案例提出问题讨论分析实操制作教师点评归纳总结”六个步骤组织教学,学生边做边学,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4)实施项目达标,考核综合能力

实施“6+1模块”能力达标考核方式,围绕一个具体项目,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文本录入、数据分析、排版打印、PPT演示、网络展示等多个任务,考核学生多项能力的综合运用,系统考核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5)开展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资源

重视教学资源建设,积极与黄冈市远东公司、市教育考试院等单位合作,学生直接完成合作单位项目,合作单位技术能手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建设开放共享的课程资源。

6)提升教学能力,保障教学实施

教师通过高职教育理论学习和课程改革实践,提升教师职教教学能力,定期轮流下企业锻炼,不断增加教师企业工作经历。

通过后续的毕业生回访和市场调研发现,随着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逐步在提升,使用计算机的水平在不断加强,用人单位对学生信息化水平的满意度在不断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毕业生打字速度不太令人满意,使用办公软件的灵活性不强,使用计算机处理专业事务的水平还有待提升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项目组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探索能力训练模式,建立有实效的能力培养方案。提出了将能力训练分为同步训练、自主训练、拓展训练三级,构建三级递进的能力训练模式,把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真实的工作情景来训练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 研究理论基础

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方法由单一的灌输式转变为案例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教学手段由传统技术转变为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一体化教学;教学过程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转变为合并成一体,教室、实训室合二为一,教学做一体化;培养途径由校内封闭式转变为工学结合,开放式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扩大实践教学环节,教师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能力。

职业成长规律告诉我们,人的职业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按照从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到专家的过程进行的。职业教育的任务,是把处于低级阶段的人通过合适的方法带入到更高级的阶段。职业人在从初学者到专家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在职业环境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反复大量的生产实践,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积累职业经验,才能实现角色的转换,能力的升华。

本研究通过合理设计能力训练模式,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办公事务,能突出软件的主要应用功能、反映办公事务主要特点的工作情景作为教学案例,实施案例教学方法,辅助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生产实训等教学方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借助实际工作情景引导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采用三级递进的能力训练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反复多次的重复和拓展训练,使其“熟能生巧”,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 训练模式设计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实施全过程的技能训练。依据由简单到复杂,熟能生巧的认知理论,将每一个学习任务设计成同步训练、自主训练、拓展训练三个层次,形成三级递进的能力训练模式。

同步训练是教师在一体化教学时师生同步开展的能力训练,教师通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时,教师边讲边练,学生边听边做,以教师操作引导为主,学生同步模仿操作为辅,知识和技能贯穿于做的过程中。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训练是教师根据课堂学习情境而设计的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学习任务,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训练,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这一阶段是对同步训练的巩固。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拓展训练是学生课后完成的训练任务,该任务较课堂任务难度有所增加,知识和技能有所提高,学生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完成相应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整个能力训练过程设计成三条线,技能训练任务由易到难,学生通过重复而又递进的能力训练,计算机操作能力不断提升。

同时,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外部资源,开展生产性实训。与校园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长年聘请校外办公业务技术能手担任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余及寒暑假期间到企业参加办公自动化业务实习;自己开办文印社,对外承接文印业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轮岗、顶岗等多种形式参与到生产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教学实践

1)比较研究:通过对平行班级进行空白对比实验,进行比较分析,检验能力训练效果。

项目组分别从生物化工学院、建筑学院、商学院2009级学生中各选取了两个教学班进行对比实验,为了客观验证教学效果,采用学生通过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四级考试(办公软件模块)考核认证的过关率作为评价依据。实践研究表明采用三级递进的能力训练模式进行教学的实验班学生,与对比班学生比较,认证合格率具有显著差异性,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较强。(数据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文件《关于公布2009级学生“三通一专”能力测评结果的通知》黄职教函[2011]50号)

2)生产性实训研究:合理设计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有效监督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通过真实的办公事务实践环境,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研究表明,认真参加生产实践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显著增强,办公软件使用技巧较多。这部分学生多数踊跃参加校内外的各类竞技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

3)实践研究: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三级训练模式的可行性;通过合理设计每一项基本应用能力的工作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实用性;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时效性。

项目组分别选取了2009级交通学院物流专业、机电学院制冷专业和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专业等三个专业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研究,为了客观验证教学效果,项目组采用学生通过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四级考试(办公软件模块)考核认证的过关率作为评价依据。实践研究表明采用三级递进的能力训练模式进行技能训练的学生,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较强,通过技能认证的比例较高。(数据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文件《关于公布2009级学生“三通一专”能力测评结果的通知》黄职教函[2011]50号)

5 教学效果

1)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稳步提升

自从在教学中运用“三级递进的能力训练模式”进行全过程的技能训练,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明显提高。2008年至2010年,我校学生参加湖北省教育信息化核心技能竞赛、全国办公软件核心技能世界大赛、大陆地区“极品飞手”计算机录入大赛等赛事共获得一等奖34项,二等奖59项,三等奖53项。与之前相比较,无论是获奖层次,还是获奖质量,都有了跨跃式的进步。

2)出版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案例教材

根据三级递进的能力训练模式,编写出版了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训练一体化案例教材《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指导思想,按工作过程来组织每一个教学案例,以在微机实训室开展一体化教学,实施教学全过程的三级递进的能力训练为主线来编写教材,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了课程打包教学机制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借鉴相关院校的成功改革经验,结合我校实际,从2009级学生开始,我校将公共计算机课程第一学期的教学实行目标考核,即: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由所任课班级学生技能考核达标的比例来核定。为了保证公平性,实施教考分离,学生成绩考核借助于第三方的办公软件考核系统来完成。间接地促进了计算机基础课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带动了相关课程建设

本研究提出的“三级递进的能力训练模式”有效地指导了我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和《Access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本着“职业活动导向、任务驱动、项目载体”的教学原则,重构了课程内容,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结构,建设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于2010年建设成校级网络课程,开发出版了一体化的项目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教程》。学生程序设计能力显著增强,参加2011年“国信蓝点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获湖北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Access数据库应用》课程自实施“三级递进的能力训练模式”以来,学生的数据库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小型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万德年.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8).

[2] 万德年.计算机基础“6+1”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

[3] 万德年.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8).

第10篇

关键词:房地产营销 校企合作 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职教育永恒的命题。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和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更加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了政府、学校、企业三位一体进行高职办学的新方向,校企合作教学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教学改革方向之一。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与省内多家知名房地产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各企业对校企合作教学积极性普遍较高,教学参与良好。企业参与教学的主要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房地产营销”,“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等。

本文以“房地产营销”课程为例,介绍校企合作教学的前后过程。

一、“房地产营销”课程在教学改革前的困境

“房地产营销”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在教授房地产营销基础理论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房地产营销所需的必要技能。但该课程仅仅依靠课堂内的理论教学和少量情景模拟还是不够的,主要原因有:

1.学生在课堂内的课内实践效果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查与策划实训”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存在较多抄袭、怠工的现象;实践方案设计仍不够合理,且实践成果质量不能得到很好地检验。因为房地产营销”是一门软科学,学生实践成果质量缺乏客观有效的评价标准,更多的只能是从其文字组织、排版等表面形式上进行判断,不能做到深入判断学生的技能水平。

2.学生不太喜欢创造性思维活动,缺乏练习和实践的动力。本课程的实践技能更多的是在熟悉房地产营销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思维,需通过文字、图形等进行恰当的表达。

面对教学困境,房产教研室在讨论研究后认为,只有设法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引进企业项目并以企业的实践标准来衡量学生成果着手,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难题。之所以如此思考,是因为房产教研室和省内多家知名企业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房产教研室为许多房产企业输送了大量的房地产专业人才,各企业对学生评教较高,义乌坐标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在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设置了5万元的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校企合作开展“房地产营销”课程的教学举措

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专业优势是校企合作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房地产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有两部分构成:阶段性的课内实践及为期一周的停课实训――房地产市场调查与策划实训。合作教学举措有:

1.科学设置课内实践项目,增强实践项目的可操作性

课内实践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专业技能的一次课内练习。课内实践项目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会影响学生对营销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校企合作教学前,本课程的课内实践项目有3个,经企业讨论后认为有必要再增加另外2个,以突出营销能力的培养,增加的两个分别是“房地产案场销售”和“房地产定价、调价”方案。对考核形式也做了改进,如“房地产促销方案”原本是上交电子稿的,改为上交纸质稿,纸质稿设计成具有固定格式的文本下发给学生,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拷贝抄袭以及让学生更深入思考促销方案的合理性。

为了让实践项目更加具体,教研室和企业商讨后认为选择广厦学院附近的某个具体楼盘并以此为对象开展实践效果会更好。因为该项目的营销环境是具体的,且学生对学校附件的区域环境比较熟悉,考虑问题时会更加仔细、合理。

在每一次课内实践指导开课前,校内专任教师都会和企业专家进行沟通,明确本次实践指导的任务和重点,协商制定成果评价标准,从而提高实践指导的教学质量。学生课内实践任务上交之后,企业专家也会分担少部分学生的成果评价任务。这些学生基本上是专业学习上比较优秀的尖子生。

2.创新课内实践指导方式,增加企业专家实践指导机会

新学期开始上课之前,“房地产营销”课程都会编制授课计划,在授课计划里要列明课内实践课的开设时间和地点。在编制授课计划时,校内专任教师会和企业专家联系,协商课内实践指导的大致安排,并由企业专家承担一定比例的实践指导课时。因为“房地产营销”是3节课连上的,每次实践指导企业专家一般承担2个课时,剩余1个课时由校内专任教师在企业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完成。但有时在开设实践指导课的关口,发现企业专家工作比较忙,不能从外地赶到广厦学院过来,为了减少企业专家来校的时间,房产教研室采用了远程视频教学的方式,通过“好视通”视频会议软件,企业专家在办公室内就可以为身在广厦学院某机房的学生进行指导。指导过程中,学生和专家可以实时互动,也可以把实践成果当即传给企业专家,企业专家可以一对一指导交流,也可以将该学生的成果放置于机房的投影上再点评指导,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远程视频实践指导在效果上可能没有专家来校指导那么好,但作为一种应急手段,也确实减少了专家来校时间,从而让学生有更多接受企业专家实践指导的机会。

3.设置停课实训激励环节,提升学生实践积极性

“房地产市场调查与策划实训”为期一周,期间其他所有课程都停课。该实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营销策划公司给广厦学院附件某一楼盘制定营销策划方案,具体环节包括 “走访楼盘周边及现状了解”、“市场调研及报告撰写”、“楼盘营销策划操作实务与技巧讲座”、“营销策划方案PPT制作”、“PPT展示以及互动交流”、“撰写实训总结并上交资料”等几个环节。

在13房产1班的实训中,从行业实践出发,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室共同设计了实践环节,并制定了成果评价标准。企业专家还具体参与了实训指导,包括讲座、策划方案PPT制作,以及学生汇报展示时现场打分和成果评价。值得一提的是,在和义乌坐标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沟通后,将坐标奖学金的一部分专门划出来用于奖励本次实训先进小组,收到了良好效果。先进小组由企业专家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对各小组的调研报告和策划方案PPT的质量以及汇报时表现按一定权重打分后协商确定。

4.双管齐下,完善尖子生的培养

企业参与尖子生的培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布置具体任务让学生完成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二是通过竞赛指导,提升学生的实际问题应对能力。学生参与企业任务主要是在企业指导下参与东阳、义乌两地的房交会资料发放,完成现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由企业用于企业经营。竞赛指导是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的,如12房产1班的几名同学在“2013浙江省大中专学生市场营销大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就是校企合作指导的共同结果。

三、校企合作教学成果分析

“房地产营销”课程校企合作教学已实施了两年,但真正深入合作则是本次在13房产中实施的。整体上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可以从对学生的座谈会以及问卷调查中看出来。13房产1班期中教学检查显示,近80%的学生希望能开设更多的实践课,说明校企合作开展课内实践指导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也有多学生提到希望能多开设远程视频教学指导课,多接触企业信息。

房地产市场调查与策划实训后发放的30份调研问卷显示(2人一份):有29份认为跟企业合作以某具体楼盘为对象开展实训效果良好,认为坐标奖学金用于奖励实训的激励效果不错的有23份,并认为自己有比平时更努力和想获得坐标奖学金的分别有25和23份,共有20份问卷认为企业专家指导效果良好,另有20份认为企业支持力度较大。

另外,企业专家在实训成果打分以及策划方案汇报现场打分时多次表示,学生的专业素养很不错,很出乎他们的意料,有的还让他们感到“耳目一新”。

从以上调研结果和专家评语来看,校企合作开展“房地产营销”课程教学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学生反馈回来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校企教学衔接不够紧密,专家讲座和指导有时候会“跑题”;企业专家由于人动和工作繁忙等原因,教学准备不够充分,和教学计划有出入,指导过程简单、指导面不广等。另外尖子生培养上也存在参与实践项目困难,与学院校学生管理上存在冲突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只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不断修改完善,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法。

四、结论

校企合作通过多方式、多手段开展““房地产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并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校企合作教学也会产生一些新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组织设计,做好校企衔接,才能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从而达成校企合作教学的真正初衷。

参考文献

[1] 张竞超.校企深度融合实现多方共赢[J].科技向导,2013年第05期

[2] 黄岩.职业教育中企业校区的发展策略[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12月,第12卷第6期

[3] 陈家颐,万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因与路径研究 [J].黑龙江高 教研究,2013(1)

[4]王松.基于制度变迁对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 [J].教育与职业,2013(3)

第11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05-02

一、课程考核改革背景

根据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改革考试方法,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以平时上级练习成绩、期末考试(笔试)和平时出勤情况来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考试方法简单,考试形式单一,考核内容仍重于理论;而笔试考试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当今这个“人才饱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代,为什么计算机专业人人员从事的工作确实跑业务,做销售员,或是跟计算机有一点搭边的文员,却不能胜任一个全职的办公自动化人员。因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弱,理论与实际没法结合。在操作方面文字输入速度慢,不熟悉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不熟练办公软件的应用。

这一系列问题说明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机制存在一些不足: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把学生尽限于校园内,为考试而考试,例如,有学生平时表现非常好,上课认真,期末考试笔试卷面成绩相当不错,但是计算机一级考试却通不过,这说明了利用原先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不能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迫使我们不能不反思。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需要进行改革。

二、课程考核改革思路

为了更好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落实教学过程和增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全面测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达到较高动手能力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应用性人才的目的。为此,将采用计算机一级考试和计算机操作员认证考试为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应用的基本理论的了解和基本操作的使用;又要检测学生对办公自动化运用程度,重点考核学生对OFFICE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突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本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一)教、学、评相互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和上机实验是学生学习内容。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合理调配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与完成实验的时间,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技能,最终达到学习目的。上机实验是以实际教学和计算机一级考试内容相结合,直接明了的从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联系,把学生的学与学生平时课堂练习和课外应用相对应。提高学生平时的动手能力,及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强化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平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地教学过程设计。我们采用平时的教材教学与等级考试、认证考试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甚至在平时实验联系中我们可以“一对一”的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不断地操作实践,对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主动性,直到学生100%掌握为止。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推进对学生职业化办公能力训练和提高,接近职业化教育的事实。

三、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根据历年来,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方面的能力逐渐在提高,尤其是职业技校、中专上来的学生在办公软件操作方面基础已相当不错,我们对这类学生最关键是在于办公软件实质操作的巩固和理论知识的强化,而普通高中上来的学生在办公软件操作方面虽然没有中专、技校的学生基础好,但高中阶段该课程也是必修课,对于这些学生我们的考核方式要进行改革。

(一)首先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考核内容上要明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内容有:信心社会概念、计算机硬件的概念和组成、网络的相关概念,以及office软件的基础应用。

当然我们对这门课程在教学方式上也统一,要把原先先以教材为主的理论课堂教学,或是没有实际操作的虚拟黑板式教学方式,改为实质动手操作的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机房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使学生更明确的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能体现信息教育的特色。

(二)我们对学生要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要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但在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中我们的考核标准也要做适当的调整,以便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能够有所改变,能真正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以前我们采用平时实践训练、平时的考勤情况以及期末理论总结性笔试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压力,自己真正学到多少东西是模糊的,但近年了我们应该把学生是否能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是否能获得计算机操作员认证来作(下转第107页)(上接第105页)为实质的考核标准,对学生来说是实质的学到了东西,能熟练的掌握和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在总结性考核时临时发挥失误的影响,又可以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符合,体现了职业化。

(三)我们鼓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就报名参加计算机一级考试,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等级考试是在十一月中旬,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参加考试,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自己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但并不影响学生通过率,因为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方面的能力逐渐在提高,在高中阶段已有一定基础,只是进行对办公软件实质操作的巩固和理论知识的强化。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把计算机一级考试放于大一的第二学期,也就是每年的四月中旬,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础相对要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差,在第一学期我们将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一致,只是放慢教学的速度,教学过程中会更加详细的去演示每个操作题,当然我们不可能保证每位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是满意的,所以在第二学期,我们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前辅导,整个辅导原则是学生自愿参加,辅导内容以一级考试的内容为重点,80%的以上的教学时间是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为主,机房为教学场地,不再以教师的教为主,以学生的练习,难题解答为主,教师起辅导作用。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大一的第二学期会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操作员认证考试(已经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学生)。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四大块分别为:计算机系统操作与使用、文字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因特网操作。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考试是符合现在社会需求进行培养人才,能完全充分体现职业化水平的职业资格认证。当然,我们照样也对学生进行培训,此类的培训是与实训教学相结合。每个班级的实训周里,我们会重点培训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微型计算机的使用操作方法、基本外部设备的使用与一般调整方法、微型计算机文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常用软件的安装设置方法、计算机病毒的检查处理方法),而其他几点(文字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因特网操作)与计算机一级考试相符由学生自己练习。在实训周里我们将进行实践考试,全部课程结束后组织理论考试。完全符合学校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计算机职业化能力水平又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四、课程考核改革的实施效果/结束语

课程考核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近年来经考核模式改革后,教师的专业技术有一定的巩固,对于学生来说各项考核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学到知识,有真正动手的能力,能真正更好的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

在学生的毕业设计排版,制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比以往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平时学生干部制作表格很少人还会使用WORD来做,在写公文上也有很大的进步等等。据统计每年的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的报考率和通过率也逐渐在提高。考核只是计算机专业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要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庞丽娟,薛小莲,王豪.以课程考核改革为突破口构建课程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53-54.

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08-01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定义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处理、信息展出、信息基础知识等。从教学内容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不同于其它学科,具有实践性强、极富创造性、紧跟时展等鲜明特点。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按照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设置的,教材的编写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突出实用性和先进性,在教材中还增加了一些实用性强、应用广泛的工具软件介绍,开拓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实际工作的应用能力。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项目设计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实施项目化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技术的使用水平。因此在项目的设计方面,需要突出针对性、时代性以及可行性,要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并且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脚步,让学生在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项目设计主要分为课堂教学项目以及学生实训项目两种,其中课堂教学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而实训项目则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演练将理论融合到实际当中。因此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知识承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学生更熟悉、更容易接受的内容,让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理解程度,分别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模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利用适合自己的模块,进行充分的训练和学习,有效地避免了统一进行教学实训,使得一些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跟上节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例如在进行信息处理Word软件的使用方法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Word软件的排版技术、图文混排、表格制作以及页面设置和文档输出五大子项目,并且在每一个子项目完成后进行单元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教学的实施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教学的实施需要按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原则进行,通过实施项目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在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当中,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探索。

在进行Word软件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理论指导掌握了主题自定义、图片、文字、艺术字、表格、文本框的理论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下一步就需要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而这一过程就是学生的实训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需要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到达训练的目的。

(三)项目完成的最终评估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项目评估是整个项目化教学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的总结。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项目的复杂程度设计评估标准,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公正的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通过评估结果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总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项目”的形式制定教学目标,并且结合同学共同参与完成。可以说项目导向是一种教学体系,而并非是单纯的教学方法。在建立项目导向教学法的体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项目”的理解,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任务,所以它更侧重于过程属于一个动态性的概念。在教学活动中,项目导向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必须具备较强的应用性,到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和谐统一。传统古板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教灌输教育,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迎合了新时代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让学生主动的去参与教学,积极去解决问题。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跨入新世纪的今天,我国高职教育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使计算机的应用基础教学成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必须要重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改革工作。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缺陷是信息功能弱,个别教学能力差,这些缺陷是由传统教学的传递结构所决定的,不是改变教学所能克服的,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难题,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以及提高教学效率。在新形势下,使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与项目化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充分掌握必备的基本技能为教育的主体,并且充分利用好学校多媒体设备,从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出发,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做到优势互补,为社会培养创造型,探索型的人才。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掌握计算机技术又是信息化社会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现在计算机的科技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猛发展,并且融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改革,重视项目化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丁俊.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