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8 11:13: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发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保理业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一、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1988年中国银行在我国率先推出国际保理业务,并于1993年成为中国首家国际保理商联合会会员,随后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也纷纷开展国际保理业务,并先后成为FCI会员。
从办理机构上看,目前我国已有12家银行成为FCI会员,对外办理国内与国际保理业务,其中业务量较大的主要是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二、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信用交易尚未建立,制约国际保理业务扩展
出口企业满足于用传统结算方式进行交易,忽视保理业务的应用,这从交易观念上阻碍了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国际贸易目前主要仍以服装、手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主观检测性强,易引起合同纠纷。而在保理业务中,买卖双方对产品有争议或买方挑剔产品质量时,保理商又不承担付款责任,这使出口商惟恐会钱财两空,而宁愿选择传统的贸易结算方式。
2.2国际保理业务自身宣传力度不够
我国正式开办该项业务以来,主要限于中国银行承办保理业务。然而银行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担心扩大宣传力度,会失去这一新的金融服务领域,从而对外仅限于简单业务介绍。因此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仍然是一个陌生的事物。
2.3保理业务法规建设滞后,不能适应保理业务发展要求
我国早在1992年便开展了国际保理业务,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国际保理业务法律体系。虽然我国已经加入国际保理联合会,接受了《国际保理惯例规则》以及国际上颁布的《国际保理服务公约》、《仲裁规则》等国际统一的业务操作规则,但这些法律规范还不能直接用于指导监督我国保理业务的具体实施,它们只是基本的依据,这使得许多企业不敢尝试这一新型结算工具。
2.4我国开展国际保理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现代国际保理业务是现代通信与信息发展的产物。然而,我国保理公司与各国保理商和民间资信公司等机构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交互网络。同时,我国开展保理业务的公司有的还仍然使用非EDI信息传递技术,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保理公司与国外保理商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信息传递。
2.5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国际保理从业人才队伍
由于我国开展此项业务时间较短、业务量较少、从而使得从业人员缺乏实务方面的锻炼。目前,在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金融机构中,从事保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大多未进行过专业的国际保理业务培训,业务不熟,工作效率低,影响了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推广速度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展。
2.6盲目的市场定位阻碍保理业务的发展
目前,我国银行开展保理业务部门的服务对象,受银行从业人员和资金的限制,一般都集中在银行做信用证及托收等结算的客户上。而且目前主动采用保理业务的客户,也往往是因产品积压或信用证失效而不得已采用的,这些客户当然无法形成出口保理业务的稳定客户群,也无法起到样板客户的广告效应。
三、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对策
随着我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我国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经营水平,不断扩大金融品种以适应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为我国本身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微观环境。针对存在的问题,大体可考虑对策如下:
(1)电子信息技术是开展国际保理的基础。西方国家开展保理业务电子化、网络化服务设施水平很高,而这些设备与技术对于国际保理业务先期的信息传递、数据交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首次与国外客户的贸易往来中对于对方资信的调查,对于贸易伙伴国所在地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必须通过完善、高效的信息传输系统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我国应尽早与FCI其它成员国和各大银行以及各种咨询机构建立信息交互网络,以便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正常协作。
(2)人才培养是提高保理业务服务水准的关键。充分利用现在已有的职业培训设施及大专院校的师资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国际保理专业培训班,可以从开展国际保理业务较早的发达国家专门高薪聘请一些国际保理业内的专家来讲课,及时传授世界最先进的保理技术及业务程序。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根据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的实际需要从规范化管理要求出发,建立从业人员资格认定考试制度,可实施在岗培训工程,大力培养专门从事国际保理业务的专业人才。
(3)迅速提高我国国际保理业务水准,完善服务形式和内容。目前,我国国际保理服务形式单一、服务内容简单,采用国际通行的双保理做法是加快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必要条件,也是通过业务渠道借鉴与学习国外保理公司经验的有效途径。我们应紧跟时展潮流,建立健全国际上通行的双保理做法,实现单保理到双保理的过渡。
(4)完善针对保理业务的授信机制,加强风险管理。银行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方法,并通过银行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建立完整可靠的企业资信情况管理系统,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资信管理,从而降低企业保证金的交纳;另一方面,可以借鉴欧美地区保理商的做法,加强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尝试开展保理业务保险,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防范风险。
(5)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并大力宣传、推广国际保理业务。应在涉外经营领域大规模宣传国际保理业务的重要意义,应充分利用现存的分支机构网络,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国际保理业务知识,增强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和适应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
(6)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及非金融机构大力开展国际保理业务。政府必须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使出口商、保理商都能在开展保理业务中有利可图,从而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引导示范。政府应一方面激励出口企业应用保理业务以扩大对外贸易;另一方面,鼓励国有商业银行拓展自己的经营范围,大胆开展保理业务。在国外金融机构尚未进入中国开展激烈的国际保理市场竞争之机,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抢占先机。
(7)营造有利于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的法制环境。我国可直接从国际上已有的各国业已形成的国际惯例、法律制度、国际公约等人类共同创造的法律文明中,汲取有效合理的法律成果,提取适于我国国情的法律条文,并参照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开展国际保理业务中的一些普遍做法,来充实完善本国的具体国际保理法律框架,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的法制环境。
(8)此外,还应从国际金融的不确定因素、各国法律环境、进口国的政治、经济及贸易准入等方面入手,加强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防范研究。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引言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学的一个研究课题被反复讨论过,它通常被研究者用来描述产业组织的空间分布。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之所在。2001年以来,国内关注产业集群的学者与日俱增,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组织也积极地宣传产业集群,倡导在我国发展集群,并开始尝试研究发展集群的政策问题。2003年,有学者提出了旅游产业能否形成集群的问题,自此,旅游产业的集群现象逐步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理论基础缺乏,研究体系尚不完善。鉴于此,本文拟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现象。
一、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概况
在我国文献综述,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研究旅游现象,虽然时间并不长,但却有许多与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相关的思想呈现出来。为全面了解国内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作者检索了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为主要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标准检索”模式,通过对题名中包含“旅游”和“集群”进行查询,检索到从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1日的相关研究文章共计240篇。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到198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到3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检索到34篇;“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到5篇。对这240篇文章按发表年份进行主题分类,见表1:
表1 10年来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情况分类统计一览表
文献主题分类
2003-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共计
百分比
一般研究
1
2
9
5
9
3
29
12.1%
形成与发展
5
9
7
9
6
4
40
16.7%
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4
1
6
3
4
1
19
7.9%
应用研究
8
10
22
41
42
5
128
53.3%
其他
1
1
2
9
11
24
10%
合计
19
23
46
67
72
13
203
100%
百分比
7.9%
9.6%
19.2%
27.9%
30%
5.4%
100%
【摘要】改革原有的入学选拔方式, 实施多元评价我国的高校招生录取基本上是以高考为依据, 这一选拔方式能够快速、方便地选择出成绩优异者, 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 但从科学的人才评价角度来看, 这种单一考试成绩指标不可能对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作出评价, 而且不利于对学生大学前的教育进行良好的引导。
【关键词】入学选拔方式、以高考为依据、从科学的人才评价角度来看
【本页关键词】省级期刊征稿、欢迎论文投稿、学术期刊论文投稿欢迎来稿
【正文】
三、我国发展精英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 改革原有的入学选拔方式, 实施多元评价我国的高校招生录取基本上是以高考为依据, 这一选拔方式能够快速、方便地选择出成绩优异者, 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 但从科学的人才评价角度来看, 这种单一考试成绩指标不可能对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作出评价, 而且不利于对学生大学前的教育进行良好的引导。从这个意义上讲, 突破单一指标的录取体系是必然趋势。因此,应改革原有的入学选拔方式, 实施多元评价。( 二) 注重教学的科研性高校应采取灵活的培养方式, 注重教学的科研性, 让学生尽早接触实际和研究课题。依靠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自研等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获取所需知识。对于高年级学生, 应安排其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 使其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实验方法, 取得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最终获得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课程设置上应尽可能多地开设各个方向的课程, 加大选修课比重, 给学生更大的选课自由度, 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加大研讨式课程, 使学生在与教师及同学之间的交流中, 达到思想碰撞,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 加强教育的竞争性中国高标准的国家统考决定了只有较少部分学生能进入大学,竞争及淘汰更多地体现在中学阶段, 而大学阶段的淘汰率很低, 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自律性与竞争性, 学习效率降低、质量下降。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实施淘汰机制,使中美学生的培养出现不同的效果。
因此, 我国高校尤其是一些实施精英高等教育的大学应加大淘汰力度, 严把质量关, 使一些违纪、不能达到学习要求的学生降级或退学, 加大学生间的竞争力度, 以培养出真正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精英。大众化阶段仍然需要精英高等教育, 而且还应有高水准的精英教育, 这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一流大学的扶持力度, 选择若干所国内著名的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 集中优势资源, 进行重点建设。随着“十一五”计划的实施, 我国的高校水平将得到显著的提高, 也为我国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必将促进我国精英高等教育的更加繁荣。
【文章来源】/article/43/6391.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术期刊;研究内容;词频分析;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X1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6)02006707
环境经济学是伴随着人类活动引起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产生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环境经济学被介绍到中国。1978年中国制定了《环境经济和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八年发展规划》。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讨论会,决定将“环境经济”列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中的第一项主题。同年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成立,由此推动了中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这表明作为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环境经济学已成为一门瞩目的独立学科。环境经济学虽然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学科体系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实践,环境经济学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十多年来,环境经济研究在中国发展快速,不但表现在环境经济理论和框架体系不断充实完善,而且结合中国实际开展的环境经济领域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学者们翻译、撰写了环境经济方面的教材和专著,还发表许多研究环境经济的论文,开展了环境经济各领域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环境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1]。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其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都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提高和完善。基于此对2005~2014年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以下简称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篇名包含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从这个角度研究近十年来中国环境经济研究动态和发展路径。
一、近十年环境经济研究
数据样本统计(一)“环境经济”期刊论文篇数统计
从中国知网中检索2005~2014年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剔除重复及不符合主题的论文,共有462篇,其中核心期刊本文核心期刊指中国知网上所检索的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0篇,其他期刊论文262篇。具体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是从2005~2014年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中国知网全部期刊论文这一角度来研究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但环境经济研究成果的体现形式是多样的。比如中国知网检索数据库收录文献中除了期刊论文,还有优秀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国内外会议和其他形式的研究论文,在2005~2014年间,这些论文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共计338篇。
此外,统计分析2005~2014年这十年的文献,是为了了解在新阶段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进路。而在1978~2004年的27年间,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经历了起步、探索和发展等重要阶段。在这27年间收录在中国知网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国内外会议论文和其他形式论文共456篇,其中期刊论文有406篇。
(二)基于期刊的数据样本和研究方法
为了能较好地表征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研究的客观水平,本研究的检索统计工作不仅关注期刊论文数量的变化,更关注期刊论文的质量变化。核心期刊论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较高水平,故本研究的重点在核心期刊论文。据上文可知,本研究全部实际有效样本为46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的实际有效样本为200篇。
在相关论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引证分析、数据分析和词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近十年来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重点对论文期刊类型、主要议题、作者人数等方面进行数量分析。同时分析文献的被引次数,以衡量期刊论文的影响力。
(三)数据样本局限性分析
本研究只是从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期刊论文这个角度来分析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数据样本必然存在局限性。由于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的广泛性,涉及环境经济的具体研究对象很多,仅就期刊论文来说,属于环境经济范畴的论文众多。篇名属于环境经济领域范畴的其他关键词的论文有至少十多种,如“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GDP”、“ EKC”、“环境绩效”、“环境损失(损害)”、“环境成本”、“环境外部性”、“排污权”和“环境税”等,见表2所示。据《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报告》统计显示:1980~2008年这29年间有关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章共有10 618篇。本研究检索统计了2005~2014年环境经济研究领域核心期刊论文,属于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共有10 506篇。由此可见,近十年有关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数量比过去有大幅增加。
由此分析,2005~2014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核心期刊论文大约占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范畴的核心期刊论文的1/50~1/60,也就是说大多数有关环境经济的研究论文在其篇名中并没有直接使用“环境经济”。故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并未包含环境经济研究的所有领域,但本研究的贡献也正是对以“环境经济”为篇名的论文的深度分析,以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略见环境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全貌。
二、数据样本论文分析
(一)研究阶段分析
通过对全部462篇数据样本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发现,2005~2008年数据样本期刊数量逐年递增,到2008年达到峰值,2009~2011年数据样本期刊数量略有下降,2012~2014年数据样本期刊论文稳定在40篇左右。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近十年期刊论文方面的研究从数量上看为稳定发展的阶段,从质量上看为深入扩展研究的阶段。
进入21世纪,环境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并且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环境经济学研究将重点关注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环境价值核算体系、环境经济分析方法体系、环境经济评价体系、环境保护经济手段体系、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环境投融资体系、循环经济体系、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体系等[1819]。
四、结语根据本文数据样本进行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近年来中国环境经济研究的一些特点。第一,从数量上看,年核心期刊发表篇数变化不大,但论文的深度有所扩展,涉及的领域更广,所使用的分析手段也更多,近十年环境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比以前的有大幅增加。第二,在影响力方面,发表于理工类核心期刊上的环境经济类论文的影响力更大;另外,采用数量分析、科学实验以及工程实践的论文影响力也较大。这说明中国环境经济研究的一种趋势是朝着定量分析、技术支撑的方向发展。第三,在研究内容上,依据词频分析结果,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有所扩展,研究深度有所加强,但较多的研究还是探索性的,结论是建议性的,其实践意义、应用意义和指导意义还不够强。
参考文献:
[1]沈满洪,葛察忠,董战峰,等.环境经济研究进展:第3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2]邱威,张建华,刘念.含大型风电场的环境经济调度模型与解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19):816.
[3]李国柱,牛叔文,杨振,等.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1):1524.
[4]李刚,张彦伟,孙丰云.中国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需求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3944.
[5]张音波,陈新庚,彭晓春,等.广东省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5):10211031.
[6]郭长雷,王丽婧,梅凤乔,等.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29(7):9799.
[7]崔宇明,常云昆.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比较分析[J].开发研究,2007(3):4043.
[8]潘岳.谈谈环境经济政策[J].求是,2007(20):5860.
[9]段晓峰,许学工.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的能值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1):4555.
[10]陈耀龙,程文涛,陈小兵.高级住宅小区生态设计与环境经济效益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7):9799.
[11]刘向华,马忠玉,刘子刚.意愿调查法在环境经济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生态经济,2005(4):3638.
[12]傅京燕.OECD国家环境经济手段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未来与发展,2005(3):4345.
[13]谭灵芝,鲁明中,陈殷源.我国生活垃圾处置市场的环境经济政策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181186.
[14]蔡秀云.三种环境经济手段的优势比较分析[J].中国税务,2009(12):2223.
[15]刘彩利,王京芳,薛斌.环境经济手段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驱动机制[J].软科学,2005,19(5):2729,38.
[16]李小蓿李汉平.环境经济系统物质流可持续性与循环经济物质流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9):13271335.
[17]陆菁.贸易与环境经济分析的实证研究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6(2):203209.
[18]董小林.环境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19]董小林.当代中国环境社会学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Analysis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economy
research in the last decadeDONG Xiaolin1,2, XUE Wenjie1,2, SONG Cheng1
(1.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Shaanxi, China;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hangan University,
西班牙中国留学生倾向于积累经验后回国发展
据西班牙媒体报道,瓦伦西亚一家媒体对在西班牙的中国留学生进行调查,认为中国学生正考虑在西班牙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以便回国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和机遇。
王莎(音译)是一名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她表示,她的硕士课程即将结束,非常希望获得一个的工作机会,能让她在西班牙多逗留一年。“目前,我还不想回国,我知道现在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毕业就拿着他们在国外获得的文凭回国发展,那是因为他们的学校好,回国后很有竞争力。如果我在西班牙能有工作经历,那对我回国就业会有更多的帮助。”
杨文(音译)是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的研究生,他成功地在马德里一家中国公司找到了工作。“我不会一辈子都待在这里,我想念我的国家和家人。而事实上,经济危机同样影响了我们这些生活在西班牙的外国人。现在,在西班牙想找份好工作比在中国难多了。”杨文表示,他在马德里的这份工作收入并不高,但他还是打算在西班牙多生活一年,看能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之后就回国。
除了正在找工作的留学生,还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继续深造。陈一心(音译)同样是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研究生,她认为在西班牙学到的专业知识或得到学历并不是很强的就业优势,学好西班牙语才是更重要的。“我的很多朋友都在其他国家留学,他们的学校都比我的出名。如果有公司认为我比他们更值得聘用,那一定是因为我比他们多懂一门外语。”陈一心认为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她决定再读一个硕士的原因就是想练好西班牙语。
虽然有不少留学生成功获得了工作居留,但选择长居西班牙的却寥寥无几。Monica是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她原本决定一毕业便回国发展,但刚通过论文答辩的她认识了现在的未婚夫,在马德里做生意的小刘。Monica告诉记者,虽然小刘已经入籍,自己也决定以其它方式留在西班牙生活,但未来谁都说不准,国内的环境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目前西班牙年轻人的失业率超过50%,中国留学生想获得工作机会不容易。有留学生告诉记者,以前很多西班牙公司提供的实习都有工资或补贴,现在基本都取消了,要自己负担地铁票和午饭钱。虽然感觉不是滋味,但想着能够在失业率如此高的情况下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还是会愿意免费为这些西班牙公司工作。
但也有留学生选择了驻中国的西班牙企业进行毕业实习,认为一来可以亲近家人,二来许多西班牙企业或南美企业在中国沿海城市有办事处,这样的工作经验更能帮助自己在中国找到工作。
李泓研究员一直致力于锂电池材料及其相关的固体离子学的研究。采访中,他不断表示,非常庆幸能够跟随陈立泉、黄学杰两位老师领衔的物理所团队一起在这一基础与应用并重的领域长期工作,攻坚克难。
电池材料前景广阔
“电池的应用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广泛的用武之地。”李泓向记者这样介绍储能材料的应用前景。
清洁高效的电池技术一直是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消费电子、电动交通工具、基于太阳能与风能的分步式能源系统、电网调峰、储备电源、绿色建筑、航空航天、机器人、国家安全等领域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具有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功率密度、更长寿命的可充放储能器件。实际上,从铅酸电池、镉镍电池、镍氢电池,到锂离子电池,化学电源技术在过去200年取得了长足发展,能量密度也不断提高。与其它蓄电池比较,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能量效率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快速放电、自放电率低、工作温度范围宽和安全可靠等优点,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努力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日本、韩国、中国制造。韩国企业的锂电产量不断增长,并在2011年后已居于世界领先,中国的锂电产品占据20%的世界市场份额,近几年增幅缓慢。与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相比,在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基础研究做起,力图产生能够应用的原创研究成果,通过广泛的合作,解决技术放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从而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是我们实验室的主要努力方向。”李泓研究员表示。
立足团队创新报国
自1982年陈立泉院士创建固态离子学研究组开始,中科院物理所在先进储能材料与器件的研发方面已经有30年的积累,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形成了较为连贯的研究体系。
据李泓研究员介绍,早在1982年,陈立泉领导课题小组开始了锂离子导体的研究工作。在科技部、中科院、基金委、其他国家和企业项目支持下,长期以来开展锂二次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
“既要理解电池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又要了解实际技术问题并提出实用的解决方案。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有可能推动锂电池材料学科和技术的发展。”李泓告诉我们,这是物理所研究团队一直以来的重要发展理念。
锂离子电池根据应用的不同主要分为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寿命三类电池。提高能量密度一直是电池领域研究的主要目标,其关键是发展高容量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与之匹配的电解质材料。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难点在于研究出能同时满足多达10项性能指标要求的材料。迄今为止,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包括层状钴酸锂、尖晶石锰酸锂、橄榄石磷酸铁锂、三元层状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石墨和尖晶石钛酸锂。主要由美国的J.Goodenough、M.Thackeray、加拿大J.Dahn和日本的T.Ohzuku四位科学家发明,最晚发明的材料迄今已有14年。
和中国其他的研究团队一样,物理所团队一直希望通过持续的基础研究,能够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以及未来的电池体系开发中,做出属于中国的原创的贡献。
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基础研究方面,物理所拥有理论计算、先进表征、材料制备、电化学、锂离子电池等不同研究背景的人员,并进行了历时十年的合作研究。2001年,根据第一性原理计算,对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离子通道首先获得了较为准确深入的理解。在发现该类材料具有一维离子导电特性后,物理所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在铁位钠掺杂的设计思想,并申请系列专利,均获得授权。磷酸铁锂的原始专利由美国的著名科学家Goodenough等提出,物理所提出的铁位钠掺杂方案在最早的两个发明专利中并没有包括。通过穆斯鲍尔谱方法、中子衍射方法、电导测量、第一性原理计算等该方案获得理论与实验的证实。法国科学家Julien于2009年在ChemistryofMaterials的评述文章中指出铁位钠掺杂是唯一合理的磷酸铁锂掺杂方案。
物理所在国际上较早开展纳米氧化亚锡负极材料的研究。通过与物理所透射电镜团队的合作,在国际上最早发现,该类材料具有较好循环性的关键是纳米尺寸的晶粒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基于这一发现,物理所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采用纳米硅作为负极材料,并先后与金属所、北京大学合作研究证实了纳米硅比微米硅的循环性显著提高,并对其储锂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之后的13年里,物理所一直对硅负极材料的体积变化、结构演化、表面副反应、尺寸效应、表面修饰、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等方面持续研发,公开报导的研究结果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目前,在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方面发表的学术论文已经超过1000篇,国际上公认纳米硅负极材料是最有希望应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物理所在该系列材料的材料体系、制备方法、应用方面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上述研究成果的获得离不开前期持续的基础科学研究。目前,改性锰酸锂正极材料、功能电解液已量产并应用在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硅负极、钛酸锂、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均已进入中试研发阶段。
物理所研究团队除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外,在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亦取得了进展。1996年1月,由黄学杰研究员领导的物理所团队研制的A型锂离子电池通过中科院鉴定,1998年年产20万只电池中试线建成并通过验收,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和成都地奥、北京创投等公司联合组建北京星恒电源有限公司,在处高科技园建成了生产基地,建成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式线,2003年在联想控股的支持下,设立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致力于锂离子动力电池专业生产。开发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组和管理系统已经成功地运用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负责的混合动力汽车整车项目中,并先后在“超越系列”、奥运会、世博会、法国Mia电动出租汽车项目、磁悬浮列车中获得应用,在欧洲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市场份额方面位居前三。
“虽然人人都使用锂离子电池,但事实上没有人对锂电池的性能满意,迫切渴望开发续航时间长、充电速率高的电池。电池是很多前沿技术的核心支撑技术,因此各国政府都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持研发。在激烈竞争下,当前我国锂电池无论是产业还是基础研究工作所面临的形势都十分严峻。在电池材料的基础研究,高品质材料的规模制备,先进研究手段和设备的开发,电池失效诊断分析,电池安全性,复杂电池系统的智能管理,自动化电池制造设备,高性能标准化电池检测仪器方面,我们与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的先进团队和制造企业相比,仍然还存在着显著的差距。”通过与国内外科研人员、政府机构、企业人员的交流,李泓研究员深深体会到“我们国家应该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研究团队、生产企业、政府部门的作用和积极性,合理布局,密切协作,练好内功,取长补短,发挥各方面的优势,通过系统扎实的工作,奋起直追,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居于领先地位。”
“略微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发表的学术论文还不能全面地针对电池应用和研发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企业的创新研究积累还不够,而学术界与制造企业的关联和合作还不是非常紧密。研究成果不能较快较好地转移到企业中,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不大。在锂离子电池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发表的锂电池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已经位于世界第一,但能够提出新材料体系或者能提出有效的材料改进方案、对电池中的基础科学问题给予令人信服的解释,设计出新电池体系的研究成果还为数较少。”
“中国的优势在于人才、原材料、制造成本、高效完整的产业链。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非绝不可能。制造出高质量、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的电池,这需要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信部、科学院、教育部等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联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的发展规划,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自动化制造装备与测试设备的研发,同时对产业链的各个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攻关,产生集群优势。”
最近,通过自主研发以及与国内、国际上多个研发团队的合作,利用同步辐射光源技术、中子技术、球差校正电镜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薄膜技术,结合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计算方法,高通量材料计算方法等,物理所在锂电池材料的储锂机制,材料的表界面电子与晶体结构演化方面取得了更深入的认识。对此,李泓研究员表示,科学家的独创精神和个人兴趣在推动原创技术发展方面确实很重要。但面对复杂体系的研究,特别是需要将创新技术变为实用技术时,合作显然有助于更快、更深入、更全面获得研究成果。在针对复杂应用技术的锂电池研究领域,尤其如此。密切的合作需要合作方彼此谦让,利益共享,高度信任。
李泓研究员还特别提到,“在物理所研究团队的成长过程中,陈立泉老师和黄学杰老师一直身先士卒,不断给团队的年轻科研人员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将个人的价值融入于集体的成功之中。”中科院物理所倡导“穷理、有容、惟才、同德”的学术理念,在这样的环境里从事研究工作,李泓研究员感到非常幸运,也非常珍惜。
他将和中科院物理所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攻坚克难,一起成长进步,一起推动我国储能材料与技术的新发展。
科技部最近提出一份中国科技实力报告,其中的一系列数据排列,可谓“实力清单”。
1.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目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
2.科技规模增长,投入强度提高,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的一支重要力量。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研究开发支出总额3003.1亿元,居世界第五位。
3.初步具备支撑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达到同类国际实验室装备水平,已建成覆盖全国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网络规模、网络技术位居世界前列。2006年底止,全国电话用户8.3亿,移动用户4.8亿,均居世界第一位;上网人数1.37亿,上网计算机数5940万台,宽带接入量3530万台,占世界第二位。
4.创造和发展知识产权的水平大幅提高。国内发明专利年申请量连续三年超过国外申请量,2006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四位。
5.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国国际论文总数的世界排名上升为第四位,在三大国际检索系统(SCI,EI,ISTP)论文总数中占7%,进入世界第二方阵,与英国、德国、日本相当。
6.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民营科技企业由20年前的7000多家发展为2006年的150595家,成为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和先锋队。
7.高技术产业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总产值达到34367亿元,对全部制造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为15.5%。
8.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在基础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关键技术的攻克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的建设。
9.人口与医疗卫生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人口再生产已由“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转变,重大疾病与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10.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参加了350个国际科技组织,有206位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中出任各级领导职位。
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的税制改革自1994年以来已走过了十六年的历程,回顾这十六年的改革之路不难发现,我国的税制改革正在遵循一条从注重制衡到注重效率,藏富于民的道路不断前进。
一、分税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从很大程度上说是矛盾积累的产物。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对应的本应该是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和中央财政的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充实。可是事实上,情况却正好相反,从1979年到1994年之间,中央财政日益捉襟见肘,单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一项就可以看出其中的问题。1994年分税制改革正式启动,除了大幅度调整中央财政的税收和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之外,还建立了国家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中央与地方的之间的财政天平从此开始向中央倾斜,使得中央控制全国发展建设的力度大大增强,中国开始步入统筹发展的新时期。
二.分类税制的存亡——中国税收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进入新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关于税收的问题,情况却越来越显得不容乐观。近期《福布斯》杂志推出了新一期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榜单,中国高居全球第二。
如果说中国税收在大局上的制衡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税制改革所关注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民主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入,税收的效率问题已经逐步取代制衡而成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和百姓所关心的重点。中国目前实行的仍然是分类税制,这一税制对于效率低下的政府来说可以提高征税率,但是对于广大纳税人却是一种加重负担且效率低下的税制。分类税制的特点就是对公民的各项收入进行逐一收税,且每一类收入都有着不同的税率。分类税制对于当前中国的现实情况其主要弊端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收入形式单一的低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分类税制滴水不漏的征税使得这些人群缴纳了占收入总额很大比重的税费,同时使得这一层次的人群感到了很大的税收压力,但是对于收入形式多样综合收入很高的群体,却可以通过分类税制的漏洞而做到少交税,甚至不交税。第二,是中国税收机构的繁复和效率问题。1994年税改之后所形成的国税和地税两套税收征管机构经过十多年的运行确实有很大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总的来说有税收征管成本过高,国税与地税之间的矛盾协调较难,税收效率提高并不明显等。其中,地税局的税收成本尤其之高,其主要原因就是地税局主要负责收取的就是各种类型的分类税,数目很多而难以征收,因而导致了税收成本的显著提高。税收效率的低下不仅使得国家付出巨大的成本,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随着我国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和公民纳税人意识的觉醒,公民在纳税时所关注的并不是自己是否尽了纳税人的义务而是关注自己所缴纳的税费是否保证了良好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了社会的公平及正义。现在一提到税收问题,中国古人的一句训诫总是能够见诸报端,那就是“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中国税制目前存在的效率低下,加重贫富差距的隐患已经表现的十分突出,新的税制改革在人们的呼声之中似乎正在浮出水面。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力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所得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改革思想来做好所得税工作。而这九个字的方针也就是中央对新一轮税制改革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其中,将“简税制”这一项放在指导方针的第一位,可以看出中央已经将税收效率的问题放在了税制改革的首位。但是对于税收效率的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笔者认为其主要的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分类税制的改革问题。在前文中已经提到,分类税过多有着诸多的不利因素,所以如何归并税种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是我们看到,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各个地区,特别是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相应的也要求有不同的征税标准进行衡量。仅以个人所得税为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个税的起征点都在2000元以上,而在西部的一些欠发达地区,个税的起征点仍维持在800元的最低线附近。除了个税起征点这个最普遍的标准问题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因素,比如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税收减免问题,对于东部发达地区高污染企业的高税收调节问题。不同的发展水平与税制的简化存在的这种难以解决的矛盾势必成为税制改革的重要阻碍。第二,国税地税两税合一问题。鉴于国税地税分开征管暴露出来的税收成本过高,两套税务系统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等问题,许多学者建议在简化税制思想的指导下最终仍要实现两税合一,其具体措施旨在精简人员,缩小编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既包含国税又包含地税的一套税务系统,并且保证地方税务机构的独立性以减少地方政府的影响等等。这些建议看起来非常合理,但是始终存在一个隐患,就是税收制度会不会又回到1994年之前的老路子上去,使得中央与地方财政的矛盾再次凸显。笔者认为这一点也是中央并未提及有关两税合一的说法的重要顾虑。虽然目前税收效率低下的问题亟待解决,但是对于税收制衡问题,国家仍然要慎重考虑避免重蹈覆辙。
三、综述
[论文摘要]奢侈品领域的巨头,在中国市场上也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该文通过对奢侈品市场的研究,分析了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中国本土奢侈品牌发展的一些对策。
[论文关键词]奢侈品本土奢侈品牌影响因素营销对策
一、奢侈品以及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意义
(一)奢侈品的特征
目前,国际上一般把奢侈品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奢侈品是指市场上那些价格和品质比值为最高的商品。无论人们对奢侈品有着如何的理解,无论奢侈品行业如何的发展,纵观形形的奢侈产品,具有其本身独特的特征元素。
1.高价格和高品质特征。奢侈品显然具有高价格,是同类商品中最贵的。
2.稀有性特征。奢侈品是一种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奢侈品中常常包含着或是一定量的短缺资源(如紫檀木、黄梨木等),或很高的科技含量,或很高的人文因素,
3.炫耀性特征。奢侈品具有超出实用价值的“符号价值”,是消费者炫耀财富、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的象征符号。
4.地域性特征。奢侈品带给消费者梦想和品位的同时,而且无论无形当中增加了多少生产成本,奢侈品的欧洲原产地是不会转移的(奢侈品中只有极少数美国品牌)。
5.文化特征。作为一种艺术美学,奢侈品被赋予了许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哲学和社会涵义,其背后有一个由几十年或上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体系支撑,是一种高品位生活方式的外在体现。
(二)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的意义
中国奢侈品牌的出现首先要依赖于中国的经济成功。从更深的角度,中国奢侈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出现及流行,必须有强大经济实力支持下的中国文化做背景,在这种背景发展起来的中国本土化奢侈品不仅对于中国的经济,乃至一个大国的形象都有着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将大大增加。中产阶级家庭的崛起意味着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平民贵族化风潮下,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低质量的廉价品,其消费品位逐渐升级。对于未来的我国市场来说,奢侈品不言而喻是黄金产业,是能够给企业带来高利润、给消费者带来高层次精神享受的商品。
二、国内奢侈品市场概况以及影响本土奢侈品牌发展的因素
(一)国内奢侈品市场概况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倾向与态度的逐渐改变,使中国正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新的主力市场。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20亿多美元,约占全球650亿奢侈品消费的3%,实际上,中国人支撑的奢侈品市场还不止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的3%,因为这只是中国国内的奢侈品销售额,没有包括在境外的购买量。
(二)影响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因素
1.中国消费者偏好国际品牌。中国对奢侈品品牌盲目崇拜,他们心中奢侈品品牌总是和欧洲印象联系在一起,购买奢侈品更多的是在体会欧洲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奢侈品而言,品质只是一个基本条件,制造地点和历史往往赋予了奢侈品更多的涵义。
2.国内企业缺乏奢侈品品牌化运作的理念。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对奢侈品品牌概念还在认识模糊的基础上,我国奢侈品品牌发展现在处于初始阶段,缺乏长期战略考虑。品牌根本不考虑长期发展战略甚至3~5年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采取随波逐流的发展模式。导致国内现有的品牌凤毛麟角,很多企业还选择和大牌合资,沿用他们的生产和设计,以至于产品缺乏奢侈品品牌背后的一些元素,比如原创性的设计思想,以及赋予这个品牌的历史感和品牌所代表的国家形象。
3.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奢侈品牌的产生是历史积淀的结果,需要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精心培育,以形成独特的品牌理念。同时,人们对奢侈品牌的理解与认可也要有一个过程。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在我国,企业对品牌的重视也才一、二十年的时间,奢侈品牌的培育只能说是刚刚起步。随着全球化和加入WTO,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市场。
三、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营销对策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组合,做到国际品位的时尚化
奢侈品牌的塑造需要很长时间,消费者对奢侈品牌的认同也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因此通过奢侈品牌的运作来实现盈利必须是一个长期的目标。由于奢侈品牌本身就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承载,因此在奢侈品牌塑造上,不但要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品牌资源,创建一个品牌强有力的、极具吸引力的故事;还需要对其注入独特的中国元素或符号,如丝绸、刺绣、云锦及茶文化等。在此基础上,运用西方化思维,搜集、保留奢侈元素;借助国际顶级设计师的品牌,中西贯通实现中西合璧,将人们对东方的感觉神秘化、时尚化,为现代新贵族塑造东方生活风格。
(二)立足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市场机会,满足客户需求
奢侈品牌属性及消费者奢侈心理的研究结果证实:奢侈需要距离,这种距离可以与久远的历史、不同国别文化的地理跨度,以及卓尔不群的地位高度有关。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到海外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的增加大大促进了奢侈品销售额的增长,虽然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群,但从统计数字来看,对于大多数本土奢侈品牌而言,国内消费市场还不够成熟;国外市场则可能提供更多的机遇。
(三)遵循奢侈品牌运作的规律,分阶段进行营销规划
奢侈品牌这一个领域,无论是运作服饰、珠宝、汽车或是名酒,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这个品牌是否能够成为特定阶层的典型标志,是否能够创造愉悦和舒适的消费体验。因此不同于传统实用品牌的运作规律,奢侈品牌的运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笔者认为:
1.锁定细分的目标客户。目标客户就是那些有显赫身份的金字塔尖人群,与这些富裕人群建立起密切的关系,研究他们的需求,了解奢侈品牌传承的理念和精神是不是目标消费群最欣赏的。
2.通过专卖店管理客户,通过高端印刷品做广告。奢侈品牌的重要支柱就是名望,因此通过系列公关活动,与国际显赫人群、社会名流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在向他们销售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拉近距离,提升品牌国际形象。
3.通过电视等媒体亲近大众消费者,以记录片形式进行品牌推广和奢侈品知识普及。通过大众消费者对显赫人群的选择性的模仿消费扩大奢侈品牌销量,同时进一步强化品牌区隔。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牌就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因此,要维护目标客户的优越感,就要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使认识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
参考文献
[1]闫文健,奢侈品的含义[J]经理世界,2004(10):26-28
[2]程宝军,奢侈品中国市场前景谈[J]财经界,2006(5):186-187
[3]李冬芹,奢侈品中国人离你有多远[J]中国教育导刊,2005:23-25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从生产业的理论入手,对生产行业的概念、特征作用以及企业竞争力的要素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生产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国个成熟的可借鉴的先进经验,以及目前国家新推出的产业政策带来的新机遇。重点阐述提高生产企业提升竞争力的策略和办法。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c.reenfield最早提出生产业的概念,认为生产业是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我国学者钟韵、闫小培(2005)认为生产业是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费的个体使用者提供的服务,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生产业行业分类有不同的界定标准,香港贸易发展局认为生产业主要包括四大行业,分别是专业服务、信息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和贸易相关服务。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中生产包括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商贸流通六个方面。
作为生产企业的竞争力是由很多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单一因素无法产生竞争力。一般来说,企业竞争力的要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政策和行业要素。主要指企业在国家政策、市场壁垒、行业要求、产业链位置等方面是否占有优势和利处,由于国家政策和行业要求,会形成一些市场壁垒;二是市场竞争势力要素。主要指企业在市场容量、市场控制力、资金实力、核心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三是运营管理要素。主要指企业自身经营中的运营模式、人力资源、内部管理、创新能力、品牌文化等方面的能力。
研究生产企业竞争力提升对于推进和完善国家产业政策、壮大企业实力、盈利国内国际市场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从生产业的理论入手,对生产行业的概念、特征作用以及企业竞争力的要素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生产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国个成熟的可借鉴的先进经验,以及目前国家新推出的产业政策带来的新机遇。重点阐述提高生产企业提升竞争力的策略和办法。
基于对生产行业和企业的认识,分析出目前生产企业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政策扶持缺乏,区域支持实效不明显;二是发展模式单一,竞争力不强,合力不足,有待向集聚模式过渡;三是专业性人才短缺,发展后劲不足;四是信息程度化不高,与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不相称;五是服务内涵缺乏标准化和差异化,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针对这些现状,拟解决生产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策略。这些策略是用好政策优势、导入集成模式、引进培育人才、实施信息系统、提升客户管理、注重品牌服务六个方面。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重点与难点:
基于对生产行业和企业的认识,分析出目前生产企业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政策扶持缺乏,区域支持实效不明显;二是发展模式单一,竞争力不强,合力不足,有待向集聚模式过渡;三是专业性人才短缺,发展后劲不足;四是信息程度化不高,与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不相称;五是服务内涵缺乏标准化和差异化,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拟采用的方法
1、科学发展法:利用生产行业的基础理论,以及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推出的生产企业的政策,进行科学地看待生产企业的竞争力策略;
2、案例分析方法:如文中用到的郑州物流、民生物流的案例;
3、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提出生产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1、选题构思。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选择相关的论文题目,题目确定后要并充分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该题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具备现实意义和作用。
2、资料搜集。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积极收集四个方面的素材资料。一是要收集生产行业的基础理念知识;二是要收集普通企业以及生产企业竞争力的要素;三是要收集目前生产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要收集为提高生产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收集资料素材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是:一是直接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关书刊杂志和报纸;二是网上数据库和企业管理类网站的文章介绍;三是通过上门采访请教相关生产企业(如:物流公司)的实际运作和经营经验。
3、论文撰写。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撰写论文。主要措施:一是严格按照论文相关要求进行;二是认真细致撰写,力求准确客观反映主题;三是把握进度时间,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撰写,避免拖延。
4、修改论文: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根据指导老师的初步审阅,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
5、论文答辩: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进行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程大中:中国生产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j].经济研究,2008(1).
[2] 徐从才、乔均:生产业是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保障[j].中国流通经济,2006(2).
[3] 傅京燕:国际生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未来与发展,2008(3).
[4] 叶振宇、宋洁尘:国际城市生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滨海新区的启示[j].城市,2008(9).
[5] 包晓雯、曾刚:北美大都市区生产业区位研究述评[j].城市问题,2008(12).
[6]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国内外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7(9).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4 月 日
教研室(学术小组)意见
论文摘要:文章从我国电力工业供需状况入手,分析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能源消费状况,着重比较了我国电力工业能源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分析了原因。
节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中央已经明确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将节能降耗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电力行业既是能源供应的行业,也是能源消费的大户,在节能降耗工作中大有可为。
一、我国电力供需概况
我国的电力工业主要以火电和水电组成,其余为核电和风力发电等。2006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2亿千瓦,同比增长20.3%。其中,火电设备容量为48405万千瓦,占全国发电设备总容量的77.82%,同比增长24.45%;水电设备容量为12857万千瓦,占全国发电设备总容量的20.67%,同比增长11.8%;核电设备容量为785万千瓦,占全国发电设备总容量的1.26%,同比增长14.76%。2006年12月4日华电邹县电厂7号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6亿千瓦。
2006年全年基建新投产装机10117万千瓦,共投产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70台,总容量4341万千瓦,占当年投产总量的42.9%。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风电设备容量还不到100万千瓦,但2006年新增风电设备装机容量就突破90万千瓦,年底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87万千瓦,同比增长76.7%,是中国风电史上之最。
“十五”以来,我国经济逐步步入高速增长时期,经济结构“重型化”趋势更加突出,对电力的需求也就更加高涨,造成近几年全国发供电量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全社会用电量已经从2000年的13466亿千瓦时增长到2006年的28248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3.14%,高于“十五”期间增长率12.97%,更远高于“九五”时期的6.4%。
二、我国发电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电力行业是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无论电源和电网,在建设和生产运营中都需要占用和消费大量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环境容量以及煤炭、石油、燃气等各类能源。中国发电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目前煤炭在火力发电能源构成中占95%以上。2005年全国发电用煤约11.56亿吨,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2.8%,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基本维持在38%左右,占全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基本维持在18%左右。2006年我国电煤供热机组和燃煤机组用煤占全国煤炭总量的52%,即煤炭产量的一半用于发电。
中国发电燃油消费量已由1980年的1600万吨下降到1995年的1000万吨左右,1995年-2002年期间,除1997年发电燃油量回升到1600万吨以外,其他年份均维持在1000万吨左右。“十五”后期,由于电力短缺,一些小型燃油机组投入运行,致使2004年发电燃油量回升到近1400万吨。
1980年中国发电燃气消费量仅21亿立方米,1990年增加到近97亿立方米,10年间年平均增长16%。2000年-2005年发电燃气量继续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2005年消费量为450亿立方米。
三、我国电力工业能源效率国际比较及原因分析
能源技术效率(又称能源系统效率)是指能源在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利用过程中得到的有效能与实际输出能之间的比例。一般包括能源生产和中间环节效率及终端能源利用效率。
电力工业是完成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换的主要工业部门,在占用的能源中,包括能源转换和自身消耗两个方面。在发电过程除燃料能源转换及设备效率之外,还需要消耗相应的供油、供水、供气、照明、维护检修等辅助生产用能。衡量电力行业能源效率和经济运行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供电标准煤耗和输电线路损失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部门投入巨额资金对火电厂燃煤系统、控制系统等进行了大量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改造,提高了机组技术水平,降低了供电煤耗,火电效率得到明显改善。全国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从1980年的448克标准煤/千瓦时下降到2000年的392克标准煤/千瓦时,又下降到2006年的366克标准煤/千瓦时,同比降低4克/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950万吨标准煤。火力发电线路损失率由1980年的8.93%下降到2005年的7.18%。2006年电网线路损失率比上年减少0.13个百分点,降为7.08%。
虽然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工作成就明显,但由于中国火电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平均供电煤耗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05年中国平均供电煤耗370克标准煤/千瓦时,约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50克标准煤~60克标准煤/千瓦时。也就是说,按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我国一年发电多耗标准煤1.1亿吨。国内不同参数和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的平均发电煤耗也相差150克标准煤/千瓦时~220克标准煤/千瓦时。另外,煤耗下降的速度也很慢,原计划1990年-2000年10年间平均煤耗下降50克标准煤/千瓦时,但实际只下降了35克标准煤/千瓦时。输电线损率比国际先进电力公司高2.0~2.5个百分点,相当于一年多损耗电量350亿千瓦时,大体相当于我国中部地区一个省一年的用电量。
初步分析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1.结构不合理。目前燃煤机组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以上,燃煤发电比例在世界上最高,使得整体能效偏低。发电量中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比重较低,而且近年来总量增加,比重下降,2006年为14.7%,比1983年的24.6%降低9.9个百分点。供热机组的容量比例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比较低,2004年我国60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中,供热机组装机总量为4823.36万千瓦,占火电机组总容量的14.6%,比重远低于供热系统先进国家。
2.大机组的比重过小。我国电力发展的增量部分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总体上讲大机组的比重偏小。2005年全国6000千瓦级以上的火电机组6963台,总容量为42373万千瓦,平均机组容量为6.09万千瓦,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总容量47%。发电设备技术参数相对落后,超临界机组只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4.1%,而美国、日本、俄罗斯已占50%以上。全国火电机组中,亚临界及以上参数机组占36.8%,高压、超高压参数机组占40.4%,中、低压参数机组占14.1%。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比例过低,仅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2.3%,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大型循环流化床(CFBC)等洁净煤技术仍在发展过程中,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及设备水平尚需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3.电网的网架结构比较薄弱。长距离的输电线路不足,变电站的站点布局不合理,受端网不完善。配电网供电距离长,主干线导线截面细,高损耗变压器在部分地区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部分电网的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和调节能力不足,用户端无功补偿欠缺,功率因数降低,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受到影响,线路损耗加大。目前,线损考核受电量是终端用户的抄见电量,如考虑工业大用户和趸售供电区域的情况,到用电设备的实际损耗率会更大一些。
4.电力需求侧管理,还有巨大的潜力。当前侧重于对用电需求进行削峰填谷,应对电力紧缺局面,要不断提高电能利用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四、政策建议
1.优化电源结构。加大关停小火电力度,确保“上大压小”任务的完成;大力发展水电,适度发展风电;积极发展核电,使其成为能源重要组成,力争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占总发电量的3.33%。
2.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煤炭开发与利用的道路。把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等大容量、高效、低污染煤炭直接燃烧发电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以满足电力快速增长的需求。
3.加快电网改造,优化电网运行管理,特别是完善配电网,进一步降低输变电损耗。
4.强化需求侧管理,引导用电大户使用节能产品,提高电能使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
5.提高电力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例,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
6.积极利用西电,减轻东部环保压力,促进东西部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华清等.中国能源环境发展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包豪斯 关键性 艺术设计 影响
中图分类号:J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的飞速发展,现今的工业产品不仅仅只是基本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具有功能性的物质载体,而是逐渐变成了满足人们功能性、舒适性、审美性、文化传承性等多重需求及多重含义的载体,艺术设计产品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设计者乃至使用者的喜好、思想内涵及品位。设计的艺术性和文化附加值进一步加深。艺术设计作为国际竞争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反映及影响着国家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反映出国家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更可以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种形势下,提高艺术设计的整体水平, 对于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很有必要的。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敢于打破常规体现某种特定的程序原则的艺术学校,该原则的理念就是研究工业时代的外在学习条件并且确定其内在的主要规律,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主张以遵循自然和客观的法则为前提,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及实用性,达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本文以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和风格作为研究对象,对包豪斯艺术设计思想的形成、发展、意义、影响,以及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和风格与我国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标准工业化的大机器生产时代已经过去,但其对随即而来的信息化社会仍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天的艺术设计中继承和发展20世纪艺术设计发展中的文明成果,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引领者世界工业生产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世界经济格局格局发生变化,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逐渐庞大起来,其工业产品占据着大部分的国际市场,中国在工业发展及国际分工中扮演的是“制造工厂”的角色,但是其自身的工业设计发展确实落后于自己的生产的,目前中国的工业生产产品很像20世纪初德国工业发展的状态,仅仅局限在大生产当中,至于工业设计层面的例如产品的功能性、审美性都处于模仿欧美和日本的工业设计的阶段,在国际中竞争力差,给人盲目模仿、价格低廉的印象,以至于造成当前中国的设计无法满足生产水平,无法满足人们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对于产品艺术性的逐渐增长的需求的现状。
在这样的现实状态下,工业设计的民族文化体现是必然趋势,工业产品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设计的竞争,而工业设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工业设计理念和风格的竞争。
20世纪初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和实践对德国产品品质的影响、构建和提升并使之形成世界领先的态势,这一事实表明,对设计理念思想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研究不仅是设计学科自身不断完善的基础,而且也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发展前景。包豪斯时代距现在近一个世纪之遥,然而包豪斯工业设计理念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那么,时至今日,包豪斯工业设计理念对当今的工业设计是否有现实指导意义,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我国的工业设计应该如何改变现状,实现大的突破,这也是包豪斯工业设计对今后工业设计的价值所在,也是研究包豪斯理论的价值所在。
1 研究现状
根据查找和分析后,发觉当年关于包豪斯的研究数量不小,但是多数研究多是针对包豪斯历史的著述和包豪斯单个成员作品的艺术价值分析,或者是仅仅对包豪斯教育体系、课程设置的介绍,很少有文献从美学专业角度分析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和风格的论述,更谈不上将之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联系,从中汲取对于中国艺术设计有知道意义的理念精华。
2 研究要求
要想全面系统地研究包豪斯工业设计理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是包豪斯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这就要求研究其历史背景。其次,包豪斯艺术设计的内容及其特征是什么?这一部分我们所要了解的是不同时期,不同的代表人物的作品风格及艺术设计理念是什么,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最后,研究我们应该如何从包豪斯艺术设计你理念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这就要求研究分析中国艺术设计理念的发展现状和包豪斯艺术设计与我国的艺术设计关,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对我国的艺术设计有何启发性。
3 研究方法
(1)资料广泛收集与重点标注:通过广泛收集和阅读包豪斯的相关著作,理清资料的类别,从中筛选出符合自己论文要求的信息标注,为自己的论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分析研究:在对其他资料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对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加深理解,提炼出对自己的理论有论证意义的思想精华。
4 研究目的
以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和风格作为研究对象,对包豪斯艺术设计思想的形成、发展、意义、影响,以及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和风格与我国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如何结合当今的社会状况从包豪斯艺术设计中吸收精华,为我所用。
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主张以遵循自然和客观的法则为前提,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及实用性,达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中国在当今社会状态下,只有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合社会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等等相关学科的精华知识与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来创造产品,才能构建即符合当代艺术设计发展需要,又符合我国民族工业特点的艺术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2] 杨先艺.设计史.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奥夫相尼柯犬,拉祖姆内依.简明美学词典.冯中,译.知识出版社,1982.
[4] 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5] 邵大箴.西方现代美术思潮.四川美术出版社,1990.
[6] 卡梅尔·亚瑟.包豪斯.颜芳,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7] 钱竹.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陈江峰,李晓隽,译.艺术与设计杂志社,2000.
[8] 约翰·伊顿.包豪斯基础课程及其发展——造型与形式构成.曾雪梅,周至,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9] 王建柱.包豪斯——现代设计教育的根源.大陆书店,1982.
[10] 许沛君.走近大师——康定斯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1] 梅琦.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包装世界,2003(4).
[12] 钱安明.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影响浅谈(设计在线).
[13] 阿德里安·海斯.西方工业设计300年.李宏,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
[14] 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