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时间:2022-09-26 03:54: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学评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学评论

第1篇

中国赖希-拉尼茨基无疑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评论家,无论钦佩他的人还是反对他的人,都不能缺失对他的依赖,有位作家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评论我,故我在。”赖希-拉尼茨基的成功一方面源于他对德国文学发自心底的爱,另一方面源于他渊博的文学知识。一位文学评论家应该非常熟悉本国和相关的外国文学史,同时还要对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艺术、音乐等有较好的素养。他博闻强记,对德国文学重要作家的作品烂熟于心,能随时随地引用作家和评论家的著作来说明观点。他只写文学评论,他的知识结构建立在对德国启蒙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等文学流派的兼收并蓄,对莱辛、歌德、海涅等代表作家的悉心研读之上。在文学评论方面,他以莱辛为榜样,坚持文学和文学批评都应体现出健康的理智和道德,具体说就是注重文学的三种功能:哲学的、教育的和娱乐的。赖希-拉尼茨基尤其强调娱乐的功能。他认为,文学的娱乐功能不排斥前两种功能,而且恰恰是更好地发挥它们。

批评家就像罗马神话中守护门户的两面神,一方面是肯定、促进和帮助,另一方面是批评、阻拦和消除。为达此目的,首先要求观点鲜明。赖希-拉尼茨基素以直言不讳且措辞尖锐、犀利闻名。他重视优秀文学传统的传承,认为让作家和读者了解历代德国文学的成就,对于促进文学健康发展十分有益。赖希-拉尼茨基视研究、阐释和介绍文学传统为批评家的重要职责,也是完善批评家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提高理论水平之必须。他对历代经典作家的研究和阐释,促进了德国文学和文学批评坚持以人性和人道主义为底线的价值标准。第二,他促进文学大踏步走向受众。赖希-拉尼茨基极大改变了德国文学评论的面貌,使它成为具有清新话语风格的、充满思辨激情的、富有挑战和论战精神的文学批评,是既不媚俗跟风又让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学批评。这使德国文学史上的好书又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完全商业化的书逐年减少,有利于年轻人加深对德国优秀传统的了解,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中国

转贴于中国

第2篇

关键词:

英美文化;文化差异;文学评论

一.文学评论的内涵

文学评论,顾名思义,评论文学。用专业的术语来讲,是应用文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对特定的文学内容,比如说文学作品,文学思想等进行探讨、研究等一系列文学性质的活动,以解释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从而帮助相关的文学家进行文学创造,推动整个文学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英美文学的相关内容

英美文学是对英、美两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总称。同样的是两个现实生活的生动反应。我认为文学具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和表述功能,而且英美两国的文化比较多元化,决定了其文学风格的多元化,戏剧、小说、诗歌等类型多样,各具特点:(1)英国文学的特点英国是一个临海国家,不仅气候极具海洋性,其文学也是如此,包容性十足,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再加上英国的经济、历史发展传统,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英国的文学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开始转向写实主义,这是英国文学发展的一般趋势。(2)美国文学的特点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建国的时间比较短,在19世纪之前,美国文学可以说是依附于英国文学,具有英国文学的一些特征,但是在19世纪末期之后,美国文学开始脱离英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多方面、平民化、自由化等。就像美国的社会一样充满着自由、民主的气息。

三.英美文学评论的内容

各国的文学评论各具特点,但是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是文学伦理问题,这是要放在首位进行考虑的问题;其次是道德评论,这是进行文学评论的关键所在;最后是审美评论问题。具体到英美两国来说,文学评论与该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女权主义、殖民主义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文学评论研究文学和社会的关系,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方向。

四.英美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

(1)英美两国的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1.英国的语言英国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发展时间较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拿英国的官方语言:英文来讲,许多的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进行评论时,使用语言十分的谨慎,这既能说明文学评论家谨慎的态度,同时也更能说明英文的地位和重要性,可以说英文便是英国的象征,因此出于这样的态度,英国文学评论是相对拘谨的、缺乏新时期的创新与个性;

2.美国的语言美国官方使用的语言也是英文,但是却是美式英文,虽然说在本质上,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就是美式英语的称谓便能很好的说明问题,美式英语是美国的创造,是美国争取独立的体现,众所周知美国发展历史比较短,而且是移民国家,文化发展多元化特征十分显着,在独立之后,美国在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可以说美国的民主革命是十分成功的,相应的在文学评论方面美国的文学评论就彰显个性和创新性。

(2)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人本主义是英美两国共同宣扬与崇拜的,但是英美两国的人本主义又存在着具体的差别:

1.人本主义是英国发展历史上很早便出现的,但是在文学评论领域人本主义是十分保守的,神权和禁欲主义依然处于主导地位,我认为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生动体现,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在文学领域的再现,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为伟大的文学家,我认为没有之一,莎士比亚不仅影响了英国一代人,更影响了整个世界。他的作品可以说是英国文学创作的典型代表,对其作品进行研究之后发现,人文主义在其作品中有很多的体现。

2.相比英国的人本主义,美国就十分创新、独特。当然这和美国发展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美国的独立是十分果断的,没有历史遗留问题,争取独立自由的观念理论深入人心,美国的人本主义十分的激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对人本主义的创新理解。在这基础上美国的文学评论就显得更加激进、创新。

第3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 文学评论 文化差异

引言

纵观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因素有很多,如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知识及文化结构等,文学评论家对文学作品的评论总要受到外界及自身认识的限制,从而导致其评论的依据、方法甚至角度、态度上的差异,从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出发,英美文化差异在其文学评论中发挥着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英美文学

(一)英国文学及其特点

英国文学历史悠久,历史、政治、社会发展、文化兴衰等都对英国文学产生着影响,推动英国文学不断革新、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英国的文艺复兴阶段,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如萨里、华埃特、斯宾塞、马洛、海伍德和莎士比亚等。17世纪,英国文学经历了玄学派及骑士派两个阶段,文艺复兴之后,英国文学又相继经历了古典主义阶段、浪漫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和现代主义阶段。18世纪初期的英国文学崇尚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倡的新古典主义,宗教神学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到了19世纪,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气息开始显露,文学家对于个性自由、解放的追求日益强烈。19世纪后半期的英国文学,逐渐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题材逐渐扩大,满足更多读者的需要,涉及范围也不断扩展,旨在通过文学宣传自由平等思想,文学被赋予政治、经济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战后的英国文学写实比重增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英国文学除了会受到文学体的影响,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影响同样不可避免,而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自然在不同的文学中留下了烙印,其内容同样遵循相应的文学发展规律,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写实、实验及多维度的特点成为二战后英国文学的一般发展趋势。就目前状况而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同样影响着英国文学的发展。英国文学顺应时展的潮流,更加多元、全面,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其文学繁荣,巩固其在世界文坛的重要位置。

(二)美国文学及其特点

与英国文学不同的是,美国文学的历史较短,美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发展的国家,移民较多,因此,美国文学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庞大性等特点。美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殖民时期、革命后、一战前、二战前和二战后。

殖民时期,早期浪漫主义在美国文坛中的地位不容小觑。美洲大陆在殖民地时期经济仍然处于落后状态,文学来源于日常劳动、生活的积累,多是赞颂自然风光、高尚品格的诗歌作品,人们口耳相传,世代延续。早期的浪漫主义与后期的浪漫主义的不同在于,早期的浪漫主义是在写实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

一战前的美国文学发展平缓,乡土文学、现实主义相继产生,在美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美国文学家们将目光从遥远的天堂投射到了现实生活中,现实性不断增强,为日后的美国文学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战后,美国文坛出现了所谓的“迷惘的时期”,由于战争的摧残,美国文学家们开始对人性、社会产生怀疑并开始反省,深入剖析人的灵魂深处的善与恶、罪与罚。

一战后二战前,美国文学重新焕发生机,迎来了它的第二次繁荣时期。19世纪20年代,美国文坛涌现出各种流派,同时也表现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高度发展时期的物质和精神世界方面的种种矛盾。美国文学的现实性愈加突出。到了30年代,左翼文学成为佼佼者,在美国文坛占据主导地位,从30年代后期起,美国文学界再次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文学界分化成各个流派,每个流派各抒己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在这些流派中,现实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学逐渐脱颖而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潮。也就是从这个时期起,美国文学开始对走向世界,对其他国家的文学产生影响。

二战前的美国文学经历了现代派和南方文艺复兴两个阶段。二战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与此同时,美国文学呈现出多样式的局面。按照文学风格的不同将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十九世纪末,美国文学经过充足的发展,有了自己独立的文学体系,成为独立于英国文学之外世界上又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分支。

(三)英美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是伴随着文学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更替,文学评论也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出现了系统化的理论指导以及规范严格的要求。英美文学评论的主体自然是以英美文学作品为基础,借助相关的文学理论对其进行科学、规范的研究,从而揭示出英美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为其他作家的二度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促使英美文学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吸取经验教训,发挥自身优势,取得长足进步。文学评论家一般会从文学作品的思想观点、写作手法、创作风格、表现特色等方面着手,全面综合评价文学作品,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旨、思想,使读者能从正确的思维角度理解相关文学作品。同时,评论家的文学评论也有助于文学创作者了解读者对自己的作品的理解,得到客观全面的反馈,帮助其日后的文学创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传统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由于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较长,易受到传统的束缚,英国的文学评论一直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徘徊。从莎士比亚的著作《哈姆莱特》中的王子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的发问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文学评论在继承与突破之间的挣扎。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学评论家们的文学素养、思维等受到文化环境的束缚,难于摆脱传统观念,使得文学评论的创新不足。

美国文学历史较短,美国文学评论是伴随其产生的。独立战争前,美国的文学评论同文学一样,依附英国文学,受其影响较深,随着美国经济、社会等的发展,美国文学日渐显露出其独立性,从而使得文学评论也摆脱了英国文学评论的制约,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美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文学的冒险精神、独立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更加从容和开放,吸收各种有益的思想,不断充实提高。文化上更是不断吸收欧洲、印第安等民族文化的精华,加之历史较短,受历史传统束缚较少、负担较少,使得美国文学评论家们能够轻松自如地在开放的环境中运用各种文学理论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也更易于进行理论创新,视野开阔,面向世界,并不仅限于国内一隅。因此,更加具有开放性与创新性的美国文学评论在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方面,显然较之英国文学评论更有优势。

(二)文化内涵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17到18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仍然受文化传统束缚严重,无论是宗教色彩还是荒诞的文学创作手法,都是英国文学继承与突破相互斗争的体现。20世纪后,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飞速发展,英国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文学评论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变。文学评论界对以前的文学评论成就进行了重新分析,并为了适应当代与未来社会发展,根据新的分析结果重新搭建起文学理论框架,整合文学理论资源,为英美文学健康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美国是一个殖民国家,受到限制,文化传统受到殖民国家的影响,欧洲文学尤其是印第安文学和英国文学对其影响极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即便美国文学受到了多种外来文学的影响,美国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系,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也因此获得了世界众多文学家的青睐。美国文学是在英国文学的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起来的,然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美国国家历史的特殊性赋予了美国文学更多的自由与独立,这也是其与英国文学的差异所在,美国文学的独立性同样影响着其文学评论的特点。

(三)语言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象征着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它是民族传统、习俗、文化的高度概括,语言的存废,关系着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差异对文学的影响和文化差异对文学的影响几乎一样,由于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本身的发展与变化,导致了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之间也产生了巨大的差别。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看,英美语言差异其实就是英语使用人群所选择的发展道路的差异。美国的发展历史短暂,因此其发展受到的历史传统束缚较之英国少得多,创新的阻力也小。这样的历史背景自然造就了美国人勇于突破、敢于挑战的性格。美式英语的活泼创新、张扬轻松的特点,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熏陶之下不断显现,并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了美国文学作品之中。

语言之所以能够充分体现文化差异对于文学评论的影响的原因就在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经过文学家的提炼与加工的,是艺术化的语言,是经过文化内化后的语言。英式英语是英语语言的“正宗”,其语言经过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更能突显出英国文化的底蕴。美式英语是在英式英语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其在集成的基础上改革创新,融入了美国所崇尚的自由、独立,更加地叛逆与自由,因为美国本身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包括历史、政治和文化方面),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大胆张狂至极,没有丝毫的顾忌,充满了创新的精神,这也与美国一直标榜的“一切皆有可能”的美国精神相符合。由此可见,一国的文化差异对于语言艺术的影响十分重大,文化差异也通过语言间接对其文学评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切皆有可能,美国文学评论在语言的使用上也是如此。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很多因素中,文化差异是导致英美文学评论差异的最为重要、影响最为深远的因素,而文化差异又通过文化传统、文化内涵和语言等方面间接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影响。因此,为了英美文学评论得到健康长远的发展,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必须注重这几个方面的作用。语

参考文献

[1]姚济国.论述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造成的影响[J].时代文学,2014(4):171-172.

第4篇

霍尔奎斯特: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们。我的研究兴趣是“神经文学评论”,就是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小说等文学作品。这项研究得到Teagle慈善基金的支持。必须说明的是,我们的这项研究牵涉到多个大学和科研机构。目前,我们的工作集中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即耶鲁大学和哈斯金实验室所在地。

新知客:能具体说说怎么做的吗?研究现在的进展如何?

霍尔奎斯特:我们邀请大学生来参加我们的实验。这个实验要求他们读一些难度不等的文本,他们的神经活动会被同时记录下来。这个实验不算难做,试验者只需要平躺在磁共振扫描仪中就可以了。他们的面前有一个手掌大小的屏幕。我们每次就在屏幕上呈现一段不超过360字的文本。目前,我们的研究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了。

新知客: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给大学生阅读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霍尔奎斯特:不完全是。我们的研究主要希望了解人们阅读复杂的文学作品和其他文字时,脑的活动有什么区别。实际上,当我们将纸上的内容通过视网膜输入大脑时,大脑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模式来进行理解。用磁共振扫描仪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的神经网络被激活了,读逻辑关系复杂一些的作品,读者甚至需要调用一个特殊的注意机制。我们希望找出这些机制是如何起作用的。

新知客:感觉非常高深啊。您觉得这对大众阅读也是有帮助的?

霍尔奎斯特:对。对于普通大众,我们注意到阅读能力在一年年降低。比如美国,有调查说25%的人一年一本书也不读。事实上,我们希望这个关于“复杂文本阅读”的研究可以告诉我们,人脑在文学阅读中发生了什么,最终让我们对阅读的训练更加有效。

新知客:“阅读训练更加有效”怎么理解?

霍尔奎斯特:是这样的,我们认为“复杂文本阅读”有训练大脑的作用,对大脑处理其他事务,也有裨益。这就相当于我们去健身房健身一样,将锻炼出更健壮的体魄。

新知客:您的研究会对其他学科有什么影响呢?

霍尔奎斯特:就文学叙述本身而言,对于任何思想的传播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当然,具体的影响短期内不好说。有意思的是,2009年秋,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叫“叙述医学”(Narrative Medicine)的,你们可以关注一下。

新知客:在“神经文学评论”之前还有许多其他学说用于文学研究,比如文学理论、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您觉得“神经文学评论”会像《纽约时报》说的那样,是文学研究领域里下一个大事件吗?

霍尔奎斯特: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创造另外一个文学评论方法,我们只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阅读活动本身而已。

第5篇

一、英美文学评论概述

英美文学评论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英美文学的形式和作品中,通过研究英美文学的特点或者英美文学中存在的特殊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来鉴定英美文学,从而得出英美文学差异的具体表现。英美文学评论的形式具有多元化特点,根据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差异可以将文学评论的形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戏剧评论。在英美文学评论体系中,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一个全面性、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品读与鉴赏是英美文学评论的最终目的。比如在评论英国着名文学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和美国着名文学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两部文学作品时,评论家们就需要对这两部文学从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文学表现风格和形式等方面对文学进行理解与鉴赏,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专业性的评论方案,从而为提升其鉴赏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相较于一般文学作品而言,英美文学评论的层次更加鲜明。文学评论家们对英美文学作品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分析是英美文学评论的基础,也是英美文学综合评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评论家们要想完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就需要对作品从背景、时间、题材、创作风格等方面做出深刻的文学评论。由此可见,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文学评论之间的最大差距是英美文学评论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艺术表现特点。因此,文学评论家们要将评论的着重点放在英美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属性上,全面综合评价文学作品。

二、评论视角选取策略

1、时效性策略

时效性是文学评价家评论视角选取策略考虑的首要策略,其原因是英美文学作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后世文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因此,评论家要想达到英美文学评论可以启发文学创作思维的目的就需要把握时效性策略和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提供保障。时效性策略研究是以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作品特征、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作为研究内容,以文学作品自身艺术属性和作品特色作为时效性策略的研究重点,以推动英美文学的发展作为研究目的。因此,重视英美文学评论的时效性是推动英美文学评论得以快速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发挥英美文学评论加快精神文明建设脚步的重要策略之一。

2、差异化策略

文学表现形式和文学作品体裁的多样性赋予了文学作品文学样式的多元化特征,因此不同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属性,这也是区分文学作品差异的主要方式。针对文学评论体系中的文学作品差异认识,评论家需要正确把握差异性策略在文学评论体系中的应用原理,把提升英美文学评论质量作为差异性策略研究的主要目的,以提高英美文学评论水平、提升英美文学评论的整体效果、帮助文学阅读者正确理解文学内涵作为差异性策略研究的方向。由此可见,评价家要以差异性策略研究的方向作为提升英美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从全新的角度把握差异性策略,从而为英美文学评论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三、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1、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作为一个民族的根基之一的语言,在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首先,英语是英美文学作品创作的工具,也是传达文学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主要方式。英美文学作品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在语言表现形式、抽象概念表达方面极具鲜明的主观色彩和浓厚想象力。英美文学评论家就需要利用英语传达出文学作品的精髓,为文学阅读者们提供简洁、华丽、通俗或者高雅的评论与见解,帮助文学爱好者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内容。由此可见,作为语言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英语,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极强的语言表现了和文体风格。

英语与汉语一样,在表达文学思想内涵方面会受到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英语在英国和美国的发音、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而形成了“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造成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之间的差异元素有很多,主要包含谚语、典故、俗语等。谚语、典故、宗教的不同,一方面造成英语的语法结构不同,另一方面使英语表达的含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其他国家理解别国的文学作品含义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英语是英国的母语,国家在传承与发扬英语文化的过程中会根据英语文化的“正宗”结构和表达形式来表达文学作品。虽然正宗的英语表达形式会给文学评论家和文学阅读者们带来方便,但是也会造成英国文学作品没有美国文学作品的随意洒脱。其原因是作家在表达语言时严格遵循英式英语的正规表达结构,使作品带有浓厚的“庄严”色彩。

相较于英式英语而言,美式英语在表达结构方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没有完全遵循英式英语的传统文化,在美式英语结构改革方面加入了创新元素,使美式英语充满“叛逆性”和“革新性”。另外,美式英语的历史背景没有英式英语那么浓厚,人们在传承语言文化时没有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因此作家在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方面更加开放、随意,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美国文学评论的特色是自由、创新,与英国文学评论相比,美国文学评论不仅可以激发文学家们的创作热情,还可以促进美国文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2、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作用

相较于美国文学评论而言,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继承英语传统文化与坚持自由开放、创新的评论体系之间挣扎。英国文学评论创作手法在17世纪与18世纪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遵循浓厚的宗教色彩向创新的创作表现方向发展,从思考历史文化向思考人性力量方向发展。创作手法在英国文学评论体系中的不断变化表明文学家和评论家在以一种创新发展的相关思考文化差异对文学的作用,以传统文化内涵作为依托,将传统文化理念结合后现代文学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思想向独立、个性、自由的文学方向发展。作为英国文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解构主义,在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想体系中具有引导作用。文学是文学评论产生的理论基础,英美文学评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英美文学研究结构体系息息相关。在文学价值方面,英国文学评论和美国文学评论具有相同的文学价值:构建一个独立自由、共性与个性并存、富有独特魅力的文学评论价值体系。

第6篇

在文学世界里,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是同时生成,同步进行的。很多出色、富有深刻意义的文学作品被广大评论学家关注和评论,从两者的影响力来说,文学作品就是依赖本身的文化特质和内容吸引广大阅读者的眼球,而文学评论就是依靠其不一样的文学观察角度为阅读者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意见,两者共同发展[1]。基于文学评论的关键地位,所以,本文重点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语言差异、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

一、东西方语言的不同影响英美文学评论

语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由于语言上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对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评论。在语言的使用特点上很大程度的反应了语言使用者的思维能力。以东方的汉语语言来说明,东方人在文学作品中讲究的是对文章中意境的掌握。汉语语言最精妙的地方就是它擅于创造意境,制造广泛的想象空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想象空间,使得汉语也很容易让人感觉没有真实的目的性。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语言中,西方语言会觉得东方语言缺乏连贯严谨,西方语言讲究的是理性,逻辑思维,东方语言讲究的是意境。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圣经》,东方文学评论家评论最多的是《圣经》中的神、天地、生命等所构造出来的意境美,而西方文学评论家则侧重的是对《圣经》中,每一个角色所经历的事情引起的理性思考和感悟。恰恰是因为语言上不同使得对《圣经》这部文学作品的评论产生了不一样的观点。再如《傲慢与偏见》这篇作品,东方人评论最多的是作品中所勾勒出来的梦幻意境,西方评论家评论最多的则是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社会风俗和战争的思考。

二、东西方文化历史不同影响英美文学评论

东西方两国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历史背景,东方国家文化历史比较传统,西方国家文化历史相对较为开放。西方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东方的历史是五千年,因此,两者在历史的发展上有很大程度的差距,直接造成了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评论的不同,西方文学评论家侧重的是结合历史进行针对性的评论。如《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公元前2700年,英美文学作品中最早的一部作品,基于文化历史的相对缺乏,东方文学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最多的是半人半兽的恩奇都,而西方文学评论家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侧重的是国王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之间的友谊和战争带来的灾难。因此文化历史的差异形成了不一样的评论观点。

三、东西方风俗习惯不同影响英美文学评论

风俗指的是民族在综合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者关系上对某一现象约定成俗的看法,其代表了该地区的整体习惯与整体心理,并为人们接受和习惯,这就构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2]。西方民族是起源于马背上的民族,且该民族对马的喜欢已经上升到了人的高度,西方人喜欢狗,在英国的习语中也带有大量的与狗有关的词,如“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而在中国,对狗的理解则是带有鄙夷意义的,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等。因此风俗习惯的不同,也会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评论。如卡夫卡的《城堡》,西方文学评论家给出的评论牵涉最多的是对城堡这个主题的评论,即评论的是犹太人渴望得到的精神寄托,而东方文学评论家关注的是这部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容。西方文化侧重于理性化,评论中涉及的是社会、宗教等方面的讨论,是科学严谨的评价,东方文学评论家侧重于艺术和意境,因此两者的文学评论作品在表达观点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如《鲁滨逊漂流记》中,东方文学评论家很容易会将中国的《西游记》这部文学作品连接起来,因此在品评这部作品时,侧重的是故事中的情节,而西方文学评论家们侧重的是评论鲁滨逊的永不言败的精神。很显然,评论是有差异的。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本国风格的特有文化,不同国家之间肯定会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发展,成就了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与此同时,针对文学作品的评论也会不一样。文学作品就是依赖本身的文化特质吸引阅读者的眼球,而文学评论就是依靠其不一样的文学观察角度为阅读者提供有意义的观点,两者共同发展。在评论英美文学作品时一定要考虑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因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田俊杰 单位: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

第7篇

关键词:图书馆学;图书馆员;网络信息咨询

图书馆员做得久了,二十多年里,我见证着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历史:从手工编目到计算机管理,从闭架借阅到全开放借阅,从传统图书到电子文献和纸质文献并存共荣。我也曾经纳闷,网络时代还需要图书馆员吗?数据库的共享、自动化的管理,上上架、理理书、借借还还,这些事情终有一天将由读者自助完成。

近代图书馆学的管理体系,在方便文献管理的同时,也把对馆员素质的要求降低到只要会根据编号排架、理书就可以了。可是这些所谓的专业的技能,在全开架、全开放的环境下,聪明的读者不用多少时间自己就掌握了。我们开展了“以人为本”的服务,某种程度上强调的是读者,而不是馆员素质的提高。似乎馆员只要会找书服务就可以了,外界也以为,只要认得点字就可以做图书馆员了。所以,我们没有足够的权威来控制读者不文明的阅读行为,只好自己不停地在书架中穿梭忙碌整理乱架的图书。我们守着图书,却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仔细阅读图书。我们下了班,相当一部分的人倦于再提起书,更不要说主动的读书了!唉,馆员自己脱离了读书人的阶层,或者说馆员自己遗忘了作为读书人的文化自觉,也就难怪读者不会从心底尊重我们了。

云南财经大学图书馆一个藏阅厅里,尽管号称全开放、全开架、藏阅借咨一体化,然而除了上上架、理理书、守着门,几乎无事可做。我把配置不高的电脑运用得很好,等着人来咨询,然而更多的人却只要检索一下书目而已,这一点点事情旁边那台检索机就可以完成了。我们这样的图书馆馆员,可有可无!我的工作电脑连接着互联网,却没有合适的窗口,与我应该直接服务的读者——全校的师生们——在网络上互动联系。

如同纸本的图书一样,网络,也是一个信息的载体,只不过这个载体是虚拟的、无边界的。上网冲浪,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行为。有阅读能力的读书人,本身就拥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所以上网的读书人,他们从各种文献和彼此的交流中不断增长着见识,他们面对着网络世界缤纷变幻的信息冲击,始终保持着比较清醒的头脑。互联网让现实世界延伸到无限,虚拟的网络世界属于所有的网民,然而书香网络的世界,却也是读书人所独有的。如果说阅读纸本图书让读书人拥有了一份独有的宁静,那么书香网络,就架起了读友们心灵沟通的桥梁。在这个书香网络里,朋友们不曾轻视我的图书馆员身份。然而他们首先认同的,是我也跟他们一样:爱书如命。然后才注意到我无意间流露出来的职业习惯:文献检索的技巧,进而才认可了我的图书馆员身份。

所以,我不以为工作时间参与网络聊天影响了本职工作,相反,我以为这样的网聊,让我窥见了网络时代图书馆员延伸服务的途径:网络即时咨询服务。我以为主动积极地参与这样的网聊,是一个图书馆人自觉融入书香网络的职业本能。我以为这样的网络交往,终有一天会成为图书馆网络咨询馆员日常的工作内容。我以为这样的网络交往不仅仅是消磨时光,相反正是这些作为读书人的网友,让我找到了理想的答案:图书馆员,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可以说,我在网络上不自觉的寻觅中,自觉地回归到图书馆员社会角色的本位:读书人。

是的,网络时代正是图书馆员回归读书人本位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对图书管理程序的简化,不仅把我们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也给了我们解放思想的契机。当类分、编目等工作只需鼠标一点就可完成时,当图书排架、借借还还可以由读者自助完成时,我们的精力就可以从对图书类别的注意上,集中到图书内容的本身。这才是图书真正的价值所在!网络时代,消亡的不是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相反是图书馆员职业功能的强化。未来的图书馆员,不论是技术馆员还是咨询馆员,都将是能够重组信息和检索信息的读书人。

毫无疑问,网络时代的读书人,离不了网络,更离不了电脑,所以,网络时代图书馆员,不仅要掌握读书的方法,更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运用的技巧。我在网上里经常遇到这样的朋友:你给他找到所需的文献,压缩后传递给他,才知道他竟然不会解压文件。于是你自然得教会他电子文件压缩和解压的技术,还得教会他安装阅读器、打开文件,否则你对他的帮助就等于零。时间长了,不只是文件的编辑和排版,就连病毒处理、重装电脑系统的事都缠上你了。即便在这种时候,我在他们眼里也不是一个专业计算机工作者,事实上我也不是,程序编写等复杂技术统统不会。不可否认网络时代的读书人有着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但更多的读书人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电脑技能,他们只不过是需要用电脑来阅读信息、参与讨论、撰写论文、处理图片、编辑博客而已。他们除了用电脑来娱乐和工作外,主要还是寻求阅读的乐趣。所以,在他们眼里,我不过是一个掌握现代文献信息检索技巧的读书人。 转贴于

如果说现代文献检索技术和阅读的能力是图书馆员的基本技能,那么,读书人的素质和节操就是图书馆员的灵魂。只有回归读书人的本位,具备读书人所应有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图书馆员才有资格担负起知识海洋领航员的重任。纸本的图书和虚拟的信息数据,不过是知识的载体,不过是图书馆服务读者的物质媒介。唯其图书馆员本身就是读书人,才能真正理解读者的所思所求,也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文献信息服务。可以说,馆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图书馆开展“以人为本”服务的根本。

我们不可能强求图书馆员穷尽所有的知识和信息,但我们应该要求图书馆员成为某一知识领域的专家,以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得到读者的认可。如果说藏书楼时代的读书人,他们所管理的图书只能为自己和少数人服务。那么,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员,他们将以自己对图书的热爱和信息检索的特长,为所有的读者服务。读书人手里整理的图书,不是死板的索书号,而是散发着知识光芒的珍宝。读书人重组的信息,不只是可以复制的节点和符号,而是网络上耀眼的阳光。

时下,《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等书的火爆,既显示了大众阅读行为的懒惰和盲目,也反映了大众对读书人阅读境界的向往。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人们的物质欲求得到起码的满足后,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精神生活的延伸和拓展。虽然不会有更多的人成为专家学者,社会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专家学者,但是更多的人都渴望在阅读行为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素质。人们创造了网络,网络本身却是一个难以控制的、无序的海量信息世界。网络让人们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也会让人们在无目的的漫游中迷失了航向。上网的读书人在无序的网络世界中,建构起书香网络的世界,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员责无旁贷应该成为书香网络的守护者和导航员。将更多的读者导向读书人的层次、将更多的网民导入书香网络的世界,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网络时代图书馆员神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杨绛,干校六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

第8篇

一、英美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因机械式的教学模式,而降低,进而导致学习质量下降。因此,要改革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入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学生只有通过学习和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才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东西方文化所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使自身的知识更丰富,文学修养被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可以就英美文学进行原着和译着对比,了解其中的区别,从而激发自身学习英语的兴趣。

2、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英美文学是英语语言艺术的结晶,各种人生哲理、故事、典故等都蕴藏在丰富的作品;并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象征、比喻、以及排比等;也使用了多种艺术形式,如:有十四行诗、名言警句、戏剧、诗歌等。在英美文学大花园里,不仅有雪莱和叶芝的诗歌、莎士比亚和萧伯纳的戏剧,和狄更斯和马克吐温的小说,还有格言警句,他们是无数无名的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如果想英语既说得很流利,又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了这门语言,就要运用好英美文学这个学习的大宝库,而不能只是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在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有不同方式、不同场合下的语言运用,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解英语和英美文化。

3、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

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不但可以拓宽自己的眼界、修身养性,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鉴赏能力和文化修养,从而使自己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英美历史和文化发展史,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例如:海明威的小说,是一个以简单叙事方式的小说,从中你可以体会到美国个人主义至上,大胆、坦率的精神,以及美国民主的实质,同时,学生在英美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很自然地了解英美国家的发展史和他国人民的奋斗史,感受世界人民所关心和企盼的方面。另外,莎士比亚的戏剧,其艺术技巧卓越、胆大,并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被展现出来,从而体现出英国中世纪的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背景。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不仅重塑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

二、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1、教学目标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和欣赏英美文学是进行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不要坚持系统性、连贯和文学批评的文学理论知。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使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质,就要引导学生从英语文学和文本中,去体验和感悟内涵和美感,并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独立性、创造性。

2、教学方法与过程设计

大学英语的教学理论有交际教学法、行为主义、二语习得、以及建构主义等,在课内外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有效的将这些材料融入进去。其教学方法可采取戏剧表演、课堂讨论、口语操练、电影配音、以及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等方式,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老师和学生合作、学生和学生合作的模式,进行戏剧表演、口语练习等,以此来指导学生学习课外英美文学知识。同时,讨论、讲解、并分析一些学生熟悉的英美作家的作品,如:海明威、莎士比亚、狄更斯、哈代等。或者聘请专家开设文学专题讲座,如《希腊神话》、《现实主义文学》、和《圣经文学》等,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还可以促进各学校之间文化的交流。另外,学校可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美文学知识报纸编辑大奖赛、英语话剧排演,以及开展英美文学知识大考场等活动,学生在反复排练或积极备考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变会不自觉的完成了英美文学的学习内容。

3、教学材料的选取

大学英语课时非常有限,通常情况下一周四节课。为符合语言学习连续性的特点和要求,在每个学期,合理的学习一定量的英美文学材料,而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应选择一些语言要规范、趣味性强、难易适中的作品,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读性、故事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4、教师角色定位

调查关于老师在大学英语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需扮演的角色,其结果显示,就英美文学方面的学习来说,大学生还是需要老师在英语课上给予帮助。这就要求老师在知识素养和文化素养方面都要不断地提高,使自身

具有良好的职业气质,以及丰富的文学专业知识,不仅拥有自己独特的知识魅力,还具有人格魅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制度不同的教学方法,并适时表扬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5、教学评价

以定性评价为主的形成性评价,是建构主义的评价方法,主要集中在知识建构过程和对学习者的认知过程,而不是学习的最终效果。英美文学应用于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其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老师、学生自身、和学习同伴。通过学习评价,学生可以发现自身的长处和缺点,从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学习评价真正成为一种有效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第9篇

作家和评论作者都被纳人当代传媒语境,同时受控于传播方式。而批评者较作家创作而言,身份更为复杂,因为他们又以其自身对某一作品具备评论性的价值需求,更容易依附于由市场因素决定的传媒场。出版商作为调节作家与读者之间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强有力的杠杆,平衡着作品商业性需求和作家内心的矛盾统一,而批评本身具有对话语权的要求,很难避免从单纯的文学评论向商业化媒介场的依附。而这一方面加大了传媒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的鸿沟,使学院派的文学批评越来越曲高和寡,成为自己圈子里的独语者。尽管有着丰富的学术观点与创建,但高居庙堂之上,与实际的文学市场与消费脱节。另一方面,传媒批评代替学术批评的声音左右着图书市场,如2012年10月热映的电影《白鹿原》,由于其内容的改编,以田小娥为主人公的角色选定取向等,形成“看过的、没看过的,众人纷说《白鹿原)’’①的热闹景象,各种评论之声不绝于耳,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看客的眼球。不管电影最初的目的是否包含以味头迎来炒作,但评论的跟风不仅助长了票房,还使《白鹿原》这一茅盾文学奖的经典着作在市场上以各种版本热销。这种经典作品成为畅销书进人百姓之家的方式固然是一个喜人的景象,但其影响源却让人沮丧,而需要更进一步思考的是我们的学术批评究竟该扮演怎样一个角色。

评论在以数字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有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文学评论可以更为自由地抒写自身的话语体系,应该是较之于传统的进步。但自由之火还未熊熊燃烧之时,产业化的文化运营模式已袭过文学这一本应更为纯粹的话语空间。而文学评论也因为与生俱来的言说与评判意义,在本应大显身手的自由空间失语,成为一种“沉默的存在”,或改头换面转换成一种伪文化评论,成为引领消费导向的娱乐增长点。可以说,批评想要获得自身的话语权,试图在找到实现引领社会思潮的立足点,却在与媒介合作、被市场渗透的过程中实现了地位的攀升,也丧失了原有的价值立场。而这背后的推动机制包括受众对文艺娱乐性的本能需要,也包括媒介出于产业利益的有意迎合。

(一)受众对娱乐的感性诉求

对渴望通过文艺消遣的方式释放心理压力、缓解疲惫的受众来说,媒介产业往往以其天时地利的传播条件和味头效应,利用价值冲突的威胁,通过“泛文化评论”,诱导半推半就的公众,使公众对待文学作品的审美心理逐渐被娱乐心理取代。当然,审美心理和娱乐心理是有着相似性的,两种偷悦的获得都需要从感官对象的接触开始,接受刺激,对刺激形成反应,最终引发主体身心的舒畅。然而,对于文学的诗性来说,美感并非单纯的,如果排除悲剧的崇高、灵魂的震撼和洗涤,仅仅能作为一时的麻痹,久而久之,以致导向麻木。而文学评论本应有的审美引导之意,在所谓文化评论的甚嚣尘上之下,微弱到没有号召力。而此时,被消费的不仅是经过包装和运营的畅销书,也包括炒作中卷人其中的作者的私生活、评论家们之间的口水仗。这里,我们仿佛又一次看到公众成为鲁迅笔下的看客,被看的不仅是文学作品,还是分不清真假又带着些许挑衅的言争语斗,也仿佛正因这不明真假,才更满足看客们的好奇心—毕竟,文本是否动人,在商业包装之下往往并不能实至名归,当下随着情节人戏,下一刻又会嘲笑自己人戏不免可笑,而同时被包装和扮演者炒作角色的评论此时仿佛更有“人间烟火”,也因其或扑朔迷离包涵巨大悬念,或夹杂着足以发泄人心的某些道德谴责立场,引导读者将作品作为一种谈资,甚至比作者创作本身更有顺着嘴回味的空间和余地。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受众的心理需求固然存在,但不考虑传播内容的审美价值所在,为了赚得眼球一味地迎合,只要将不同姓名的人物镶嵌其中,比依声填词更方便,这种引导受众在已熟悉的套路上满足的“看客意识”的泛滥,只会出现排斥其他话语模式包括审美思考的集体无意识。可以说,大众自身也被同化到这个本由少数人构成的产业运营圈,在这里,虽然表面看来读者在消费着文学,但包装后的作品和成为包装一部分的评论也牵着受众的鼻子走。本来也许仅仅是想通过阅读获得消遣,但是这种主导权却在陷落之后,很难再受自己控制,也许娱乐之后,便也顺便被人娱乐了。

(二)受众的商品化

在阿尔多诺的观念中,工业时代,大众传媒无所不在地渗透抹平了古典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和张力,也消饵了审美的存在。大众出于获得社会时尚认同的心理需求,被整合成为失去个性的群体,反映出‘?社会上没有严肃认真的信念”。。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由于拥有着更快、更广、更便捷的数字传播平台,“欢笑在娱乐工业中成了骗取幸福的工具”,③也更拥有了肥沃的滋生土壤,产业化运营对盈利的追求更轻易的将一切文化现象统摄于自身靡下,“表明文化与日常生活已经联接在一起”。④尽管,就中国本土而言,还不能以发达国家服务型经济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的现实基础来统摄衡量,但以媒介对消费的主导状况而言,中国社会由于处在观念和意识形态上在保守和开放的矛盾以及制度的不完善背景中,其实有着更为激烈的斗争和更为复杂的文化消费观念。因此,产业文化也更急于把个人对文化的需求塑造成营销需要的样子,以生产对消费的操纵代替消费对生产的引领。也正基于此,《通俗文化理论导论》中说:“大众文化理论倾向于把受众看成是被动的、因循的、无需求的、脆弱的、可操纵的、可利用的和多愁善感的大众,他们抵抗理智的挑战和激励,容易成为他们不得不接受的消费主义、广告、各种梦想和幻想的牺牲品,不自觉地受到坏趣味的折磨,在对大众文化不断重复的程式的虔诚中像机器人一样。’,⑤由此,加拿大学者达拉斯?斯密塞提出“受众的商品化”这一概念,认为阅听人是一种商品,是传媒工业的劳工,为传媒工业生产着剩余价值。

而美国学者艾琳?米汉进一步将其解释为:“传媒真正出售的不是阅听人,而是收视率和点击率。”这种从控制论角度对传播的阐释,更进一步指出媒介控制解构了受众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对文化的审美需求心理。当然,也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如约翰?菲里斯认为,大众有自己的判断,并不是受传媒摆布的木偶,营销政策也并不总是为大众买账。但需要考量的是,大众在有意识有策划的迎合中,面对一种类别的消费产品,一个虽大却并非无边无际的选择范围,参与到对某一商品、某一文化现象的关注中,已经开始为这一大的类别创造着剩余价值。热切的关注与讨论,引来病毒传播似的轰动效应,庞大的受众群体尽管有各式观点,包含各种对立,但眼球关照已是营销成功的第一步,也已为关注点的扩散并最终为受众买单营造出节庆期间商场大幅促销般的热闹景象。与此同时,出于营销需要打着经典文化大旗进人这一圈子的一切泛文化现象,只能在媒介的评论引导中已某种具有诱惑点和喊头的形象存在。相应的,出于营销目的的“泛文化评论”由于自身的符号化,娱乐化和缺乏理性关照的肤浅化,使其中的美学内蕴变质,而启蒙一旦沦为消费,其自身的深刻意蕴也随之支离破碎。相同原理,以娱乐性代替审美愉悦的“泛文化评论”以其迎合性往往失去自我的本身意义。其自我是在消费的过程中被建构的,在这一点上,“泛文化评论”以其流行性、刺激性、类型化、娱乐性等特质底得广泛销售市场也毋庸置疑。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得力于新的媒介平台的大众文化由于产业化运营对市场的无限追逐,对传统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冲击能够达到怎样的程度,尤其是渗透理性沉思包涵社会批判及个性化追求的文学评论在这当中面临着的窘境,现

在所提倡的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背后的主力军将会是什么。 事实上,如果任由新媒体之下的“泛文化评论”代替文学评论,进而纵容其对美学意义和娱乐效果有意混淆的趋势不断蔓延,那么“触手可及”,距离我们更近的媒介会使包含感官刺激、通过制造空洞卖点带来的调笑充斥于生活,而“谈美,谈文学”却古怪地被大众视为象征着落寞甚至矫情的代名词从而“落满灰尘”。因此,摆正文学评论“铁肩担道义”的位置,寻找合理的诉求平台,对媒介时代的文学工作者寻得文学和文学评论的立场与立足点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否则,文学评论要么严肃地居于庙堂之上,要么只能以打着文化幌子实则助封为虐的方式进人公众视野。一方面,扼杀艺术创造的审美个性与创新力;另一方面,也加剧娱乐化与审美之间的进一步对立。导致具备批判价值的传统文学评论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侵蚀,甚至为新媒体所排斥。到时,我们的社会真正成为娱乐的社会,更可悲的是或许将是—我们甚至无法分清究竟是谁娱乐了谁。作为文学这一集中诸多美学特质的古老艺术的研究者,我们在面对社会领域的复杂状况,在认识贝尔纳的“科学是一种建制”的基础上,更应该强调精神文化对世界的能动意义依然存在。正如曾繁仁所言:“社会文化的转型就意味着当代社会对文艺学科的需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文艺学学科应主动适应这种需要和变化,而不是不闻不问,更不是去抵制,当然也抵制不了。”甲人文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和实践都不是被动的,而是深刻而全面地建构和蕴涵在现代性之中。正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真正的文学理论工作者功不可没,因为这是经历了理论工作者长期的探索、学习、总结,经过作家不断实践、领悟,融汇而成的文学观念—既立足民间传统与民情,又符合世界文学的审美需求,因而取得为世人眼目也为国人侧目的成绩,而这更证明中国作家并不能靠炒作和包装经营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因此,如何利用媒介平台,构建合理评论话语权,让文学评论的言说更接近公众,其实是可以不断探讨的问题。或者可以说,正是在不断地探讨、完善和力图寻求解决路径的努力过程中,文学评论普遍性和公共性才得以体现,社会科学知识也才相应地在参与现代社会制度的建构中设计、变革和完善。

第10篇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学欣赏 文学评析 评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68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Literary Works

HUANG Jun, YU Yongyang

(Jiangxi Provinci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Author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06)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literary works, it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s a main aspect of literary activities. Literary evaluation is the way to make the charm of literary works.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perception, understanding, experience, and resonance of literary works. The literary criticism is based on the appreciation of literatur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analysis and review of literary works.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and evaluation are indispensable in literary activities.

Key words literary works; literary appreciation; literary analysis; analysis methods

文学欣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活动让读者借助作品的文学语言,具体地认识形象及其反映的社会本质,进入由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而在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都或多或少地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但是从理论上讲,怎样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析,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1 文学作品的欣赏

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文学活动被称作文学欣赏。从性质上看,文学欣赏首先第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包括对文学作品形式、风格、语言的认识与理解;也包含着对作品中的题材意义、主题思想的认识与理解。文学欣赏的发生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主观条件,即是我们所说的读者;二是客观条件,即文学作品。这两个条件之间互相影响和渗透,读者所要欣赏和评论的对象为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也能够为读者带来享受和愉悦。文学作品中不仅仅只包括感性特征,其中还包括诸如道德、真理、社会现实、社会理想等理性的内容,文学作品的这些理想特征要求欣赏者将理性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充分把握文学作品。文学欣赏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1 知觉阶段

欣赏者在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最初能感知到的是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形象。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形象,读者进行文学欣赏时就是对文学形象的再现。文学欣赏的知觉阶段中对形象和形式的感知首先通过文字语言,语言是对形象的刻画。如《红楼梦》里对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短短几句话便能透出林黛玉的体态特征和人物性格,语言的描绘使得欣赏者在看到这几句话时便在头脑中生出林黛玉的形象。所以欣赏文学作品时,必须先仔细品味语言表达出的画面与形象,弄懂里面各词句含义,然后再通过积极的思考,借助于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方法,将间接的艺术形象再建为完整的生活画面,由此展开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这样便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1.2 理解阶段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可视的对象还是理解的对象。欣赏者不可能在一块白板的状态下,在没有一点前理解的基础上去理解艺术作品。文学的语言和作者的背景、历史积淀、人文修养、个人体验等等相关。阅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就要对作品进行充分的理解,将语言转化为有色彩、画面、人物、动作的形象。一部文学作品也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要理解文学作品,必须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

1.3 体验阶段

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最高级的阶段是体验,它最能与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相吻合的接受方式。欣赏者在知觉,理解的过程中,建立在反思、间接理解基础上的,体验的过程包含着对作品中内涵的深刻把握。作品内容在体验中被完全升华为有意味的形式,同时也散发出意蕴和意味的光芒。同时在体验的过程中作者的主体都被文学作品中的主体、自我所代替,无法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主体和自我。通过体验的过程,文学作品与欣赏者达到了亲密无间,相互融合的同一。在体验的过程中,欣赏者在文学作品中感到自我,文学作品的整体意味也在体验中显现出来。

文学欣赏经过知觉、理解和体验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被文学作品感染。把握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净化接受者的心灵,让人们在其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意义和价值。

2 文学作品的评析

文学作品评析是读者在文学欣赏和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寻找灵感和共鸣,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交流和共鸣。并对其中的语言、人物、思想进行解剖。文学作品的评析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 小处着眼,结合实例

一部文学作品包括内容和形式,其中欣赏者可以评析的内容也很丰富,如主题、思想、人物、场面、氛围、语言、风格特色、文学家创作等等,但在评析时,最好从小处着眼,不能选题太大,如果太大涉及较多只能泛泛而论,评析就会空洞不够深入。如:评小说 《三国演义》,题目太大并且不具体,往往不知从哪里写起。应该从小处着眼,从《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点或一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或是整体的主题思想、或其典型风格特征、或某个人物形象,或某种现象等,不能大面积撒网,全面涉及,缺乏重心。必须抓住重点和要点以及特色鲜明的地方,也就是作品的闪光点和突破点,或者给人造成冲击的部分,循序渐进、有层次地剖析,呈现其独特之处,品味其感人之处及其深隐的意蕴。另外,评析文学作品,既要呈现出理论,还要结合文学作品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要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相互印证互为支撑,评论观点要紧密结合作品材料,不能仅表达出评论观点,而没有通过实际案例作为支撑材料,也不能仅堆积一些案例材料,而没有鲜明的观点,必须将叙述和议论结合,评论要讲究专业性,在评论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层层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内在意蕴。

2.2 独特的角度与观点

就文学评论而言,“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人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受。比如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有的人关注的是当时人的生存状态,有的人想要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还有人会看到里面的男女主人公经过时间的变迁发生的改变。所以,在进行文学评论时,要有独特的视角,选取作品最凸显的角度,忌讳人云亦云,跟风现象。一个人说这一点好,然后一百个人也跟着说好的文学批评现象并不少见。要想做到,文学评论能够引人注目,必须选择新颖和独特的角度,别人已经阐述过很多遍的点,并不是没有可写之处,这就要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加以论证,或者在别人浅显论述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更为专业的分析。同时还应该由自己的观点,在欣赏作品时用自己的眼光尽情地自由地欣赏,自由地享受,抛开前人对它的限制,去欣赏作品的内在意蕴。然后可以在结合理论,提出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并能够做到论证自己观点时,有理有据,自成体系。

2.3 感性与理性相互渗透

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结合体。而文学作品的感性和理性通过文学语言来实现。比如在一部小说中,虚构和夸张的手法便是文学语言的一种形式,它用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这种形式的文学语言又能将文学形象呈现出来,所以既是形象的又是感性的,又能通过文字的组合构成可以理解的意义,从而达到可以讲述深刻的理性内容的目的。从评论者的角度来看,必须能够领悟这种文学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用感性形式和形象来显现真理。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就采用了夸张、反讽的手法,将孔乙己塑造成一个可怜而又可笑的人,这只是对孔乙己的感性认识。而鲁迅先生通过这些揭示了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中“吃人”的本质。《孔乙己》中有着强烈的对比,一边是看客,一边是孔乙己。看客身上彰显着“快活”,也反衬着孔乙己的悲剧性。这便是感性和理性结合,在感性形象的背后蕴含着理性的内涵和哲理。评论家要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以便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体悟文学语言的独特性所彰显的艺术魅力。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评论者如同一个优秀的文学创作者一样,对于自己的评论对象或表现对象,既要有生动的情感想像力,又要有敏锐的理性剖析力。

2.4 注重想象与情感

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例如艺术手法、故事情节等,对作品进行想象性的再创造。在想象的过程中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来感受这一瞬间所暗示的丰富的内容。文学家将自己内心具有标志性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所以在进行艺术欣赏的时候势必要投入情感,在文学评论中,情感是最重要的,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这是因为不论是从文学创作和欣赏的角度看,文学家通过文学语言要表达和欣赏者从文学作品中体验到的,都已经不可能是文学家和欣赏者个人的私人情感,而是通过文学语言符号化、客观化、普遍化的人类共同的情感。

3 结语

文学评论作为文学接受的一种方式,是文学活动中的一个层次。文学欣赏是一种欣赏性的接受,欣赏性接受是一种直觉性、主观性和享乐性都较强的接受方式。而文学评析则是一种理性的探究,要求理论性,也要求从一个观点和立场出发,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挖掘出作品的深层意蕴;对作品内部的各要素,以及作品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分析、阐释作品中包含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作为文学评论家要做到,对作品精度的基础上,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并与作品产生共鸣,也要不断扩展自己的阅历,增强自己的文学修养。在文学评论中将自己的观点诉诸对文学作品的感受,注重自身的感受,并将作者的情感和想象,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再现出来,做到赏析结合,评析有理有据,独到、新颖。

参考文献

[1] 江林.怎样欣赏文学作品.高师函授,1984(2).

[2] 邹积艳.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析方法探究.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2).

[3] 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

第11篇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其笔名。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其生平事迹简历如下:

1896年7月4日,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1981年3月27日,逝于北京。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戏剧作品《清明前后》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