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志愿者个人总结

大学生志愿者个人总结

时间:2022-10-02 08:26: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志愿者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志愿者个人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服务 衡量制度 效果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虽然高校每年都有志愿服务方面的专项评优,但是还有很多不完善、不科学的地方。衡量大学生志愿服务效果的标准有很多,包括是否具有完善的高校志愿者管理制度及工作保障、活动形式是否丰富充实、是否具有合理的激励机制等等。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如何评价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二、国内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生社会服务观念的增强和青年志愿服务行动总量的增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当代青年新的风尚。

首先,从志愿活动的组织者来看,大学的团委组织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负责和指导部门,为了方便管理和组织活动,校团委在学校设置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相关机构来负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事务。

其次,从志愿服务的活动开展范围来看,大学生志愿活动主要集中于学校周边、市内范围等近距离活动区域,其余的则分布于国家欠发达地区等等。

再次,从志愿活动的类型来看,主要有助老、助残、助幼、助教、助医、救灾、解困、大型赛事活动。

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偏差与片面

青年志愿服务是指青年志愿者以自身知识、技能、体能等,自愿地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公益。 然而,不少大学生没能认识到青年志愿服务的真正意义所在,缺乏足够的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导致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流于表面,志愿活动形式单一乏味,社会服务效率低下。

(二)志愿者服务组织模式单一,志愿服务内容创新不足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各高校志愿者的主要组织形式,其项目计划制定、资源配置、服务指导和效果监督评价等各项工作都相对集中由共青团组织及相关政府部门负责。 一般在各学校团委的管理下,权责过于集中,不利于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精细化、分工化和丰富化。

(三)志愿者上岗前培训指导不到位、服务项目运作不规范,导致志愿服务形式化

对于高校而言,志愿服务活动要求志愿者掌握一定的专业服务知识,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流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然而,部分志愿者却因为个人时间冲突以及受志愿培训无用论的影响,放弃了志愿者上岗前的培训指导,导致对志愿服务流程和志愿服务项目设置的认识模糊,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涵和持久生命力。

(四)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及保障机制

志愿者活动的随意性较强,活动的延续性降低,志愿者活动对志愿者的吸引力也随之降低,志愿活动深入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进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与此同时,志愿者活动的相关保障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个人权益的维护、人生安全的保障难以得到真正的关注和保障,这样也影响了实际志愿服务效果。

图一

四、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更新志愿服务的价值观念,适应志愿服务事业的潮流

一方面,传统的志愿服务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青年对社会服务的定位需要,他们希望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向着社会预期的目标不断进步,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体承担着比其他志愿服务团体更重要更特殊的任务,只有不断更新志愿服务观念,才能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热情和积极性,以达到志愿服务预期效果。

(二)完善高校志愿者管理制度及保障制度

首先,要在高校开设专门的志愿服务培训课程并丰富课程内容,对志愿服务进行系统生动的介绍与讲解,提高志愿者的整体素质。其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志愿组织章程和服务制度,其中包括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招募志愿者、对志愿者的培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对志愿者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等一系列流程的详细制度。同时还应当完善对志愿者的相关保障法律法规。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个人权益的维护、人生安全的保障得到真正的关注和保障,能够大大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和志愿服务的延续性。

(三)丰富大学生志愿活动形式,充实志愿活动内容

第一,应当探索多样化志愿参与方式。大学生志愿活动不应只局限于校内志愿组织,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多样的志愿活动。第二,应当探索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囊括包括社会公益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弱势群体服务、成长辅导服务、法律维权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社会调研服务、新兴领域服务等等。

(四)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证和考评制度

认证和考评制度是类似于学校的学习考试机制。 应当切实实施志愿者服务认证和考评制度,细化评价类型、丰富评价角度、补充评价方式,坚持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综合运用观察、访谈等方式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和细化。

四、研究结论

第2篇

一、研究目标

志愿者(Volunteer,也称志愿人员、义工、志工)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1大学生志愿者包括注册大学生志愿者和非注册大学生志愿者,二者在实际中有一定区别。注册大学生志愿者主要指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在高校共青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注册登记、参加服务活动的志愿者。2非注册大学生志愿者一般认为是参加高校共青团组织、志愿者组织的临时招募,或个人自发的自身知识、技能等自愿、无偿地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的大学生。注册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年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有关权利、义务上都有明确规定,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组织一般会统一安排活动内容和时间;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被招募期间由团组织安排服务内容和时间,而自发的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内容、时间比较自由。

本报告根据对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实证调查,首先试图了解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志愿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其次,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理念特征、服务领域与存在的问题;第三,探寻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从而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构建。

二、研究方法

从*年开始,作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了较大范围调查。*年,调查集中在浙江省*市,对象主要为在丽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管理部门、大学生志愿服务对象,搜集获取一个地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料信息。

为了进一步了解某一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现状及如何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年5—10月,课题组对浙江省内50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除在样本的代表性兼顾了本科、高职高专和电大三个高校类型,在区域上覆盖浙江省11个市外,还重点分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大学生自愿服务对象三个类别进行专题研究。调查问卷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发放调查和邮寄方式进行,在大学生志愿者中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462份,回收率为97.47%,有效率为100%;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部门发放问卷50份,回收13份,回收率为26%,有效率为100%;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对象中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1份,回收率为94.2%,有效率为100%。

同时,采取定性分析方法,对来自不同高校、不同地区生源的近一百名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进行了深入的个案访谈。

三、调查现状与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认同度的分析

老师和父母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最大支持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认可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谁最支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方面,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有认同分歧。从表3可看出,大学生志愿者认为支持他们参与志愿服务,老师、父母、朋友、同学分别为30%、29.4%、20.6%、20%;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认为支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老师、父母、同学、朋友分别为54.55%、9.09%、27.27%、9.09%,见表3。虽然两者均认为老师支持的比例排在首位,但父母、同学、朋友三者的比例也都不低,说明志愿服务在得到大学生积极响应的同时,也得到了志愿者的老师、父母、同学、朋友的高度认同。与此同时在谁最反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志愿者认为朋友、同学、父母、老师的比例分别为29.7%、21.2%、17.4%、12.5%;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认为同学、朋友、父母、老师分别为18.18%、18.18%、9.0%、和0%。这一反对比例与支持比例的四者态度基本一致,而有54.55%的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四者皆不选的留空进一步说明他们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全力支持,以及他们认为根本不应反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坚决态度。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体制完善度的分析

本研究主要调查考评、激励、惩罚、经费、组织体系等机制、体制。首先,管理条例缺乏。目前,《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正在制定过程中,省内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也有待建立。许多高校虽有志愿者组织,却没有志愿服务管理条例。第二,激励措施不完备。被调查的省内13所高校团委和志愿者组织负责人表示,各级团组织都有大学生志愿者的单项评优,在综合评优、入党等方面同等条件下是否会优先考虑时,有8所学校表示“会”;而8所学校中实际将此写入相关推优、评优文件或制度中的只有6所,不到调查高校数的一半。第三,处罚措施空白。被访问高校表示目前未有大学生志愿者因服务过错而受相应处罚,原因是无相应条例可对照办理。第四,信息交流平台不足。一些高校会在团委网页上下设志愿者协会网站,但多数内容不大更新,只有志愿者含义、精神、义务、权利等内容,有些找不到浏览器,也尚未见到浙江省内高校有大学生志愿者的刊物。各市(地)志愿者组织举办大学生志愿者交流、座谈会也极少。第五,组织架构各有特色。从被访问13所高校得知,把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分为“学校、学院(分院)、班级”三个层次的有5所,分为“学校、学院(分院、班级)”两个层次的有6所,只有“学校”一个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层次的有2所。第六,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经费上,被访问的13所高校中6所有专项经费,7所高校表示没有。上述调查表明,浙江省内高校之间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机制、体制建立上极不均衡,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协调,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运作。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受益群体满意度的分析

受益群体的满意度在这里是指大学生志愿服务满足了受服务群体在质和量上的何种程度的需求。我们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群体和个人为对象,从尊重服务对象、尊重制度、人际交往、接受意见、服务态度、专业服务等六方面进行了调查。

大学生志愿服务期间,一些受服务单位和个人会对志愿者出勤、服务情况反馈给高校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许多高校团组织也会将志愿者的表现情况备案,并将其作为考核评估志愿者全年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对受服务单位的问卷调查中,着重进行受服务群体和个人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尊重服务对象、尊重制度、人际交往、接受意见、专业服务、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依次为78%、72.1%、78.9%、73.72%、74.1%、78.4%。虽然认为满意的群体接近80%,但认为一般和不满意的群体还是超过20%,非常满意的比例没有一次达到或超过50%。这表明,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和谐社会构建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质量有待提高。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关系度的分析

1、普遍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非常密切

调查表明,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构建关系“非常密切”的,高校团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100%认同。大学生志愿者认为“非常密切”的占72.6%。排在第二位的是“有点关系”,约占15%,认为“没有关系”的占6.5%。值得注意的是,还有5.9%的大学生志愿者“不知道”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有没有关系,虽然位于各类比例中最后一位,但由此可知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这两大内容缺乏应有的了解,自然无从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均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的共同理念排在前四位的是以人为本、互助互惠、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社会治理。

2、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越来越广

大学生志愿志愿既走进农村,也走出国门;既走进西部,也走进欠发达地区。调查显示,大学生志愿者认为成效较好的是社区服务(26%)、社会公益服务(16.4%)、环境保护服务(12%)、扶贫接力开发(12%)、两项计划(10%)、服务青少年成员(7.7%)、社会应急(6.3%)、服务新农村建设(5%)、国际志愿交流服务(2%)。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则认为参与社会服务、环境保护、社会公益服务、两项计划和服务新农村方面成效显著,而对扶贫接力开发、社会应急和国际志愿交流服务认可率较低。

3、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现实

在调查大学生志愿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动机中,我们同意被调查大学生志愿者最多可以选三项。结果显示,动机排在前三名的项目分别是“更好地锻炼自己”(38%),“加分,为评优增加法码”(27.9%),“想为社会、群众做点实事”(22.6%),动机非常现实,需要引起重视,引导大学生将实现个人理想与服务祖国、社会相结合,弘扬志愿精神,明确志愿服务的宗旨。

4、大学生志愿服务促进了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

关于当前大学生对解决社会哪些问题有帮助,调查问卷显示,33%的服务单位认为“对社会公益活动人力资源稀缺有帮助”,29%的服务单位认为“对弱势群体有帮助”,19%的服务单位认为“对政府职能转变有帮助”,10.3%的服务单位认为“对提高社会成员归属感有帮助”,7.2%的服务单位认为“对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有帮助”。同时,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影响方面,认为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比例为59.1%;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作用不大的是41.9%;认为几乎没有影响,可有可无者比例为0%。总的来说,大学生志愿服务特别是“两大计划”开展以来,为大学生提供了奉献社会、服务基层、锻炼成才的舞台,开辟了一条向西部、向欠发达地区输送人才的“快车道”,是一条互助互惠之路。

(五)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性分析

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包括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间的长久性和服务项目的持久性。

首先,大学生志愿者压力见表5。明显的是,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压力来自经济和学习的分别高达40.7%和39.3%的比例,而认为在生活、人际关系、家庭上有压力的总共才占20%。巧合的是,访问13所高校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负责人也持相同意见,他们也认为做大学生志愿者最大的压力首推学习和经济。这两个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和志愿项目长久开展的重大压力。

其次,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哪方面品质改善最大时,大学生志愿者与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出现较大分歧。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认为对大学生志愿者品质改善最大的合作精神、感恩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关心他人分别占30.77%、23.08%、23.08%、23.08%,抗风险能力和创造力为零。而大学生志愿者中,六种品质均有人认为能最大改善。这说明两者之间的思考和实践层面存在体会差距。

第三,大学生志愿者通过身体力行,把志愿精神辐射到社会每个角落,也传播了志愿服务的理念。在对大学生志愿者的问卷调查中,毕业后继续从事志愿服务的可能性,表示可能性很大的占52%,可能性不大的占30.4%,不确定的占17.6%。问及如果再给他们一次选择,是否选择做大学生时,仍然选择的占78.7%,不会选择的占7.4%,不确定的占10.9%。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活动,也直接影响在校大学生,一些被访问大学生表示是在接受或看到志愿者服务后,而萌生加入志愿者组织的愿望。同时,被访问的13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管理者,对大学生志愿者充满信心,有5所学校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毕业后继续从事志愿服务的可能性很大;有9所学校认为如可以再选择一次,这些大学生志愿者还会坚持自己的选择。

当问及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数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时,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均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认知缺乏、资金不足、培训不足、制度不保、理论引导不够等方法可选三个时,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作了如下认定。

(六)走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困境需要健全长效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既有直接的经验、经费等原因,也有间接的信息不畅、岗位不匹配等间接原因。访谈大学生志愿者和高校团组织负责人,认同度较强,认为影响因素依次为:服务领域偏窄、服务经验不足、服务经费不足、素质与服务岗位不匹配、信息源缺乏。所以,为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构建,需要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都认为应尽快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完善相关法规条例,问卷调查结果。

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和高校团工作者都希望学校、上级团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能大力宣传、关心、扶持大学生志愿服务,感染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让大学生志愿服务成为中国志愿者的品牌项目。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

调查显示,志愿服务已走入众多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在服务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定认可。然而受到人们观念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遇到种种困难,产生了不少问题。一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观念的误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一个良好的认知氛围,认为大学生志愿者们提供志愿服务不图报酬、不计报酬,是一种奉献行为,应该做出一些牺牲,不能谈回报,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大学生志愿者资源的缺乏。虽然大学生注册志愿者增长很快,但与社会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遇上临时性、大型性活动仍需团组织出面动员团员参与。正因为大学生志愿者资源的严重不足,开展的主要是一些典型的集中的服务活动,还没有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四进社区”。三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对象的局限。一般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门针对弱势群体或特殊者服务,没有将服务视野扩展到社会成员的合理需求,没有从“神圣化”向“日常化”转换,限制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域,降低了服务效率。四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依赖性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挂靠学校团委,活动内容、人员、时间和经费都要靠党、团组织批准,对人治的依赖性大;同时大学生志愿者过于依赖组织来安排项目,缺乏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五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缺位。我国现有9个省和7个城市的人大分别通过通过了本省、本市的志愿服务条例,但国家尚未对志愿服务进行有效立法。3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完美,政府、媒体、宗教机构、企业、社区、民间组织都会支持,而且许多社会团体都积极支持和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而在中国,民间团体自身发展困难,无力支持,而企业因为没有免税的优惠也不愿意支持志愿服务,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在资金、财物、场地、安全上会遇到种种困难。六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不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历来重使用轻培养和管理,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在对工作职责、服务技巧、服务程序、服务经验的了解和欠缺,导致服务效果不佳。七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不纯,功利性太强。八是高校团组织和大学生志愿组织对志愿服务研究缺乏。本研究课题在申报时曾邀请多个高校团委参加,但高校团委负责人均表示对此选题无力研究;许多高校团委负责人表示对调查问卷关于大学生志愿者的一些内容不太熟悉,无法判断,导致这一问卷对象的回收率偏低。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程,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成效,应建立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1、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热情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温,其群体的特殊性也需要靠制度和立法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相关部门要制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制度,通过法律法规对志愿服务的运作程序进行,明确权利和义务,包括登记注册制度、健全的例会制度、服务项目的审批制度、志愿者评优表彰制度等各项完善的管理制度。政府要制定方方面面的政策来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用政策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者权益的基础上,引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念,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基金,大力资助大学生志愿服务重点项目。这样政府尽社会服务责任之时,也扶持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2、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组织的领导,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覆盖面,不断建立和健全大学生服务队、服务站、服务点和服务基地。二是加强各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会组织的联系,实现相互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合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创建一支多专业、多层次、高素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三是各高校都要培养一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通过志愿服务理念教育和指导志愿服务活动实践,提高他们把握大局,拓宽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的能力。

3、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

一是“引进”志愿者。高校扩招难保大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要把真正乐于志愿服务不图回报的高素质大学生招进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对只想借志愿者名义沽名钓誉,损害大学生志愿者形象的学生在教育无效的时候要及时剔除。二是“留住”志愿者。准确了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机,需要给大学生志愿者尊重、尊严,让他们在从事志愿服务时有满足感、成就感,体现自身价值。三是对作出贡献的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学校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奖励的形式要多样化、技巧化。我国已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精神奖励,如授予“年度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的表彰、授予“杰出青年志愿者”等各种称号,服务“两项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考研、考公务员时给予加分、优先录取等。但这都是基于事后的,还要进一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做法,增强服务过程中的激励功能,例如为大学生志愿者安排相关培训、个人成长、就业安全、福利待遇和志愿者优先享受其他志愿服务权利等。

4、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

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涉及质量问题。在服务前、中、后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必要的,培训的内容包括知识、态度、方法和技巧等。服务之前主要介绍志愿者的工作职责、服务目的、服务对象、服务程序、服务方法及初步的服务技能;服务之时主要通过实践观察和模仿学习服务知识和技巧;服务之后要及时总结优缺点,及时排解志愿者的困难和不良情绪困扰,帮助志愿者互相沟通和互动,促进其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和自我成长,从而提高服务成效。需要推动现有教育体制的改革,在学校设立公民义务教育课程。

5、加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

不仅高校内部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吸引更多大学生参加,充分展示大学生志愿服务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营造全社会正确对待、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通过宣传号召,在最广泛的层面上呼唤起社会群体的志愿意识并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到参与志愿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从而动员全社会民众共同参与志愿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相处,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会所产生的示范效应。这个参与不仅是指我们社会各阶层人士要共同参与这项崇高的事业,而且要把我们的服务对象尽可能地从一个被动服务变为一个服务主体。因为他们中间也蕴涵着巨大的能量,他们也有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参与对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所以,有人建议志愿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八个字里再加两个字——“参与”。

6、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项目建设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入,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越来越广阔,现有的志愿服务项目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需要深入群众去调研、去创造项目。在创建新的项目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全面考虑项目实施的资金来源,志愿服务结束后的出路问题。如果参与志愿服务过度投入,影响学习,甚至影响个人的基本责任和生活,这类牺牲不应被鼓励,因为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总结原有项目经验,树立品牌意识,精品意识,推动新项目,优化老项目,逐步拓宽服务领域,构建大学生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结合,地方项目与高校项目互动,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共同发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

7、突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信息库建立

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者网上信息库,每所高校都要有一支有准备、有头脑、有思想、有技术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建立大学生志愿者信息库,全面、系统、科学地将志愿者资料储存起来,分类管理、重点应用、接受监督。一旦有急事、大事来临,便于迅速召集起来,并以此为骨干辐射出去,动员和吸纳更多大学生参与。

第3篇

为了提高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志愿者乐于奉献的精神,提高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的自觉服务意识,发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团总支、学生分会的带领下,有大学生艺术团、各个兄弟部门的配合,我部的认真策划,高效组织,圆满完成本次实践活动。并且为敬老院的老人送去了关爱,送去了温暖。现对本此活动总结如下:

一、 本次活动的优点:

1.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的合作力量,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使这次活动顺利完成,展现了历史文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2. 此次实践活动中,青年志愿者积极配合,充分发挥了我学院青年大学生吃苦耐劳、奋发进取的优良传统。

3. 在这次活动中,充分发挥了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进而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活动目的。

4. 我部为了举行这次活动特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保证了本次活动有序、顺利进行。

5. 历史文化学院领导、老师给予本次活动大力支持,给本次活动提供了重要保障。

6. 由于活动组织者的认真负责,虽然参加活动的人数多,路程远,但还是做到了有组织、有纪律。

二、 本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这次实践活动中有个别志愿者的素质比较差、对待老人不能完全做到尊老,以至于在本次活动中出现了个别细节问题,使这次活动整体效果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为维护我学院良好的形象,此次活动负责人员在活动中对青年志愿者进行思想教育,以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增强青年志愿者责任意识,为以后活动能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此次活动过程中,活动负责人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未能将志愿者合理安排,在节目表演完之后,志愿者乱成一团,导致有些老人不仅没有人搀扶回宿舍休息,并且没有人主动打扫老人的室内卫生,影响活动的预期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部门将对活动组织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以及对青年志愿者的思想进行教育。

3. 各部门成员信息交流闭塞,活动组织人员没能积极相互联系,合理分工,影响活动的整体进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在今后的活动中予以高度重视,避免出现。

4. 活动组织者组织方式不够灵活,在因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不能够灵活应对,及时做出恰当的安排,这也是影响活动进程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我们应积极向学长学习,增加活动经验。

5. 有个别同学有嫌弃老年人的行为动机,有伤老年人自尊,有损大学生形象,鉴于这种情况,以后在这种活动中,我们将对志愿者进行严格的教育,培养出一批有良好思想道德的大学生志愿者。

三、 对本次活动的认识:

1. 本次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爱他们、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就是爱未来的自己,让新世纪的青年人学会为自己手中的爱心储存卡升值。

2. 这次实践活动深化了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促进了我们自身的成长,为以后的实践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利于我部进一步走向成熟。

第4篇

【关键词】高校 志愿者 绩效反馈

一、相关情况介绍与相关定义

(一)相关情况介绍

1.当前全国高校志愿活动开展情况

在当前高校志愿活动的研究中,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志愿工作的开端是1993年春运服务工作,在参考各种资料后,认为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发起阶段(1978-1986)。这一阶段适值改革开放,在每年的3月5日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但是志愿服务意识还没有形成,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志愿服务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自发探索阶段(1987-1992)。一些青年人在“自由、灵活、人性化、国际化”的志愿者理念的影响下,成立了我国首个正式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团体。

第三阶段:推动兴起阶段(1993-2000)。改革开放近20年之后,人们愿意为社会提供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第四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001-2007)。我国的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加强了对志愿工作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它使得企业甚至包括民间组织也激发起对于志愿者工作的热情。

2.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管理制度简介

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管理制度主要分为对会长、副会长、机构成员、志愿者的管理。对会长、副会长、机构成员主要参造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管理制度主要管理对象为协会志愿者。该制度有五大原则,分别为公平原则、客观原则、公开原则、反馈原则、差别原则。

(二)相关定义

1.高校志愿者

高校志愿者是指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向他人学校和社会自愿无偿提供服务。

2.高校志愿组织

高校志愿者组织是“一种合法的、非政府的、非营利的、非党派性质的、实行自主管理的校园志愿性组织”,其主要目标是致力于高校内部志愿事务或者是社会公益事业,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

二、绩效反馈在志愿活动中的应用情况

(一)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中的应用情况

1.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14年年会

在此次活动后,协会全体成员对所承担工作进行了总结,在总结中,将每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应到了相关责任人身上,让每个人在经历活动后可以及时调整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式。

在此次活动后,协会全体机构成员通过总结了解到此次活动的经验与教训。

2.第Ⅳ期“壹拾佰仟”公益项目

在此次活动中,除最后的总结外,对志愿者工作还进行了随时的反馈,让每个参与活动的志愿者随时了解自己的改进方向。

3.考核结果反馈

在学期末,协会将本学期的考核结果公布,让每位志愿者了解自己在志愿者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及工作中的疏漏。

(二)制度中绩效反馈带来的实际效果

在不断的反馈以及不断的改进中,公管青协会不断发展。全部成员都通过随时随地的反馈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有效促进了接下来志愿者工作的开展。

三、绩效反馈在志愿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原因

(一)由高校志愿者组织成员特点决定

1.高校志愿者成员特点

(1)成员的特定性

高校志愿组织的成员不同于其他志愿组织的成员,其来源单一,全部来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

(2)成员的素质高

高校志愿组织的成员高素质性是由其成员的特定性决定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正在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品质。

(3)成员的流动性强

志愿者参加服务与其自身的条件息息相关,容易受其空暇时间、精神状态、心情、专业知识、特长、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造成了成员的流动。

2.成员特点决定绩效反馈十分重要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志愿活动,让大学生活动更多的成长经历,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大学生群体整体素质较高,因此乐于接受活动组织方在工作中提出的相关建议,这就让绩效反馈在志愿活动开展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绩效反馈可以让志愿者充分提升自身能力,使高校志愿者工作达到开展的目的。

(二)高校志愿组织特点增强了绩效反馈的重要性

1.志愿组织特点

(1)志愿者组织是靠志愿服务精神凝聚在一起的;(2)志愿者组织从事各类志愿服务;(3)志愿者组织是非赢利性的以社会公益为主要目的;(4)志愿者组织成员相对松散,但是仍然在定的组织框架里形成组织。

2.绩效反馈对志愿者组织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正是由于以上特点,高校志愿者组织十分需要通过绩效反馈来让志愿者们更好的进行工作。此外,让志愿者感受到奉献的愉快,了解到奉献过后对其进行的客观评价对志愿者的成长十分有利。有利于高年级大学生志愿者向低年级大学生志愿者直接传授技艺,让他们直接得到学长学姐们的经验和教训,更有利于志愿者组织的发展。

四、结语

绩效反馈作为公司考核员工的重要一环,在志愿者工作中十分重要。由于志愿者工作的非功利性,绩效反馈不会直接反映在报酬中,但对志愿者能力的提升、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志愿组织的长期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眉.德育视角下的高校志愿者工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10.

第5篇

关键词:志愿者组织 体验式培训 激励

1、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十分迅速,其中,大学生作为拥有专业知识技能和高素质的特殊群体,逐渐成为青年志愿者中的主体力量。在许多大学已经形成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并广泛地开展了多种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了一个平台,也是大学生得到实践锻炼的重要机会。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也面临着种种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1.1、组织成员流失快

成员流失过快的原因,一方面是有些同学对志愿活动的期待与现实所参与的活动存在差异,一方面是组织内部制度原因所造成的成员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再则是组织内部监督机制存在问题。有被访者反应“每个都要开会,占用了大部分时间。” “学生吧,志愿热情比社会高,开会啊什么的,校园里组织起来也容易。但是没有经济基础,不可以长期投入,社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个人感觉吧,大学生热情很高,年轻嘛,但是比较盲目,对社会认识不清,对其帮助的人也认识不清。”

1.2、活动项目规模小,有的流于形式

由于学生组织的局限性,在人力以及资金方面的缺乏,使得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所开展的活动,多是一些小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而且集中在例如环保、支教等项目上,同一学校的不同志愿者组织以及不同学校的志愿者组织都会出现一些重复性志愿服务项目。这使得一些项目流于形式。

显然,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一切管理问题最终体现在人的管理。大学生文化素质高,社会参与意识强,这使得他们很容易投身到志愿者队伍中来,而如何提高他们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需要从培训入手。

2、体验式培训的特点和对组织发展的作用

培训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式,体验式培训因为其独有特点成为很多企业部门,提高成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主要培训方式。

所谓体验式培训是指,个人通过参与活动获取个人的体验,在培训师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识的培训方式。体验式培训强调学员必须要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掌握一种既能或专有知识,并且这种知识一旦掌握,就很难忘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B・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 Ⅱ)指出,阅读资讯,我们可以学习到10%,听到的资讯,能从中获取15%,但是我们体验过的事,却能从中学习到80%。这一点,大多数人都有体会,学习骑自行车,如果不亲自实践的话,是永远学不会的。而一旦学会了,即使几年不骑,再骑的时候,也不会忘记。像游泳、滑旱冰、学驾驶等等,也都属于体验式学习的范畴。与传统教育以理论的讲授为主,学员仅仅被动接受的模式不同。体验式培训倡导的理念是,学员是学习的主体,学员的经验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学员在模拟的情景当中,结合过去知识、常识、经验,在培训师的带领下,由学员自己加以总结、提升、整合,并最终运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去。体验式培训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与缺陷,它以受训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更乐于也更易于投入到学习中去,获得有益的体验和感悟。此外体验式培训不将培训的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体会和感悟,最终帮助受训者形成积极的品质和心态。

从以往的培训来看,体验式培训方式对于加强组织成员对组织文化认同感很有效。尤其是新加入的成员,他们刚到新的组织,还抱着观望的态度,对新的人际关系和新的企业文化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体验式培训创造了一个组织了解的新人、新人了解组织的机会,同时可以改善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所以善用体验式培训,可以为组织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

3、如何通过体验式培训提高组织效率

体验式培训不是游戏,体验式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开启所有潜能,并让人们将这些潜能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实现个人绩效的最优化。它能改变的是一种态度、一种观念,而不是说一经接受它的培训,就像得到一贴灵丹妙药,可立即掌握到某种人们没有的技能。所以正确的培训态度和培训方式十分重要。

首先,学员应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的习惯

体验式培训有别于传统的培训方式就在于学员的主动学习。如果,在培训前,使学员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人由于对体验式学习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学习时抱着“玩玩”的态度,学习后又不及时总结,因此得不到启发,改变不了现状就在所难免了。对于寓教于乐的体验式学习来说,游戏和练习只不过是工具,训练也只是载体,如果参加者只是注重当时活动的一刹那,而不通过有趣活动后主动去“悟”、去总结,那么,也就背离了体验式学习的真正宗旨,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其次,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课程

不少人错误地认为体验式培训就是拓展训练,也就是户外项目,而忽视了室内项目的作用,事实上,从培训过程来看,体验结束后,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总结,这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体验得来的感受,转化成为日后个人的经验。从而使个人能力得以提升。

因此,在选择培训科目时,应该注意课程的配合,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另外,参与人员如果以前参加过类似培训,会感觉收获不大,重复的内容会使整个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4、结语

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成员进行体验式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们对组织的认同感,进一步培养志愿者精神,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们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组织。当然,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在制度方面的保障和创新。相信未来,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会在志愿者活动中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方伟、武春友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企业在职培训投资风险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 126-129

[2]陈向明 在参与中学习――承认培训方式的更新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年4期 61-64

[3]孙蕾,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及行动的特征、问题与对策《学会》2010年第02期

[4]韩晶.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3,(2):33-34.

[5]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课题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1(2).

第6篇

上世纪末我国已经开始探索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发展模式,总结我国非正规学前教育发展的实践,主有三种基本发展模式:志愿者主体模式、家长(家庭)主体模式、社区主体模式。现阶段,“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明显不足,更缺乏对学前全纳教育的充分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针对农村留守幼儿开展的严格意义上的非正规学前教育并不普遍,虽然农村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主体也包括志愿者、家庭、村镇等多种模式,但由于专业师资、课程资源、场地硬件、经费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加之农村非正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状况的制约,实际上真正面向农村留守儿童或者农村流动劳动力子女开展的非正规教育,大部分主要以自上而下的政府兴办的模式为主,数量有限受众面很少。另外,以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依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却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农村留守幼儿这一弱势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送教下乡,为农村留守幼儿开展持续的支教服务活动。这样的现实状况,为我们探寻留守幼儿(包括城市流动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途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以学前教育专业或相关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为主要师资力量,通过系统培训,深入农村开展定期的持续性的支教服务,并借助高校和社会的力量对整个支教活动进行支持、监督和管理,使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教行为成为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面向留守幼儿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社会实践模式探索

近年来,以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我们一直在进行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实践探索。2012年1月,在南京晓庄学院史爱华教授教育部课题《全纳教育视域中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的引领下,南京晓庄学院共组织207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利用寒假面向家庭周围的学龄前留守幼儿尝试开展短期义务支教;2012年3月,全纳式农村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验基地落户江苏海门市海门镇,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志愿者与当地大学生村官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留守幼儿的帮扶活动;2012年7月,经过严格培训的留守幼儿义务支教团奔赴西宁开展了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这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可以说都是面向留守幼儿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大胆尝试,也为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此类社会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南京晓庄学院在留守幼儿支教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项目化管理下的以课程资源、志愿者团队、组织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支教实践模式。

(一)丰富的支教课程资源

非正规教育有别于非正式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系统而又灵活的教育活动,教育目的具有实用性和直接性。而大学生志愿者要想利用社会实践中支教活动的平台面向留守幼儿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就必须保证支教活动的系统性、计划性。这就要求大学生志愿者在深入农村支教时要改变以往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状况,努力提升支教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资源为依托,将是非正规学前教育开展的有利保障。首先,从留守幼儿成长的实际需求出发创编的支教教材使得支教内容有章可循。2010年南京晓庄学院史爱华教授领衔创作的《全纳式学前教育资源》《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就是一套专门面向3~6岁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丛书,《全纳式学前教育资源》为教学用书,《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为幼儿绘本。这套丛书为参与支教活动的志愿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幼儿绘本中的内容均为原创,包含了以儿歌、童话故事、配画等为呈现形式的36个主题内容,可以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留守幼儿教学活动;教学用书则以“零培训”为特点,简单易懂、易于掌握,既能有效指导志愿者的支教活动,又适用于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其次,学前教育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帮助使得以大学生志愿者为实施主体的支教过程科学、规范、有序。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心理的把握、课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设计、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教学效果评价等都是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这些问题上,学前教育专家的理论支撑和经验指导,有效的弥补了大学生志愿者在支教过程的众多不足,对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留守儿童支教有着巨大的帮助。

(二)专业化的志愿者支教团队

以大学生支教为载体的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过程中另一关键就是支教主体的专业化。一方面,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实施要求支教主体拥有学前教育等专业知识理论的储备和支撑;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要通过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学习———实践———学习”的良性机制,实现“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的双重作用———实践中的思想教育和实践中的专业学习”。在这两方面的激发和要求下,学前教育专业化的志愿者支教团队应运而生。我校留守幼儿志愿者支教团队主要由学前专业在校学生、大学生村官和苏北计划志愿者三部分组成。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是支教团队的主体,既可以方便地接受系统培训,本身又有着专业的理论支撑,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课程资源,因此承担着主要的支教任务;大学生村官和苏北计划志愿者则是支教团队的重要补充,这部分志愿者平时的工作生活与当地的留守幼儿有着各种联系,了解留守幼儿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对于支教活动的开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后者与前者相比在支教时间上存在这很大的灵活程度,在留守儿童非正规学前教育整个过程的持续性和深入性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学分制”管理下的组织保障体系

留守幼儿的成长是动态的过程,而大学生志愿者却在不断变更和流动着。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留守幼儿这一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保证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的系统性、计划性,还需要一个强大的组织保障体系,并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生支教留守幼儿的长效机制。南京晓庄学院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分制”管理体系,由校团委、教务处和专业院系共同牵头,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目标要求、内容形式、学时学分、成绩评定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真正实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管理。面向留守幼儿的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实践在学校团委的直接组织和管理下,从实践基地落实、实践队员招募到实践项目资助、实践奖惩等各个环节都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践的目标要求、内容形式则由学前教育专家团队审核把关,保证实践活动的专业科学、系统灵活;每一次的实践执行由院系专业的指导老师带队,制定详尽的实施方案并按时保质落实到位;实践的考评奖惩由校团委、教务处和相关专家领导组建的考评工作组共同完成。而对于实践过程中基地的建立、维护和经验总结、成果推广等方面,则要充分发挥志愿者、学校、社会各方的优势,形成固定的支教基地与较好的舆论氛围,保障支教活动的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四)项目化的实施运作模式

第7篇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 城市文化氛围 作用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068-02

一、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

志愿服务通常是指公民自愿牺牲个人的时间与精力,不以\求任何物质回报的条件下,以服务社会、帮助社会改善,促进社会发展而提供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发展可分为启蒙、拓展与规范三个阶段。

(一)志愿服务的启蒙阶段

志愿服务的启蒙来源于西方国家在19世纪初期形成的具有慈善性质的宗教服务活动。英国政府为协调与民间慈善组织间的活动开展,首先在伦敦建立了“慈善组织会社”,以期帮助因宗教迫害而被迫移民的移民群体,面对困难同舟共济,互相帮助,逐步在这一群体中养成了以帮助别人为宗旨的志愿服务群体精神。

(二)志愿服务的拓展阶段

伴随着西方国家在19世纪到20世纪关于社会福利方面法律的不断完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方案的完成不仅需要大量的职业社会工作者,也需要让更多具有奉献精神的社会人参与到社会福利方案完善的过程中。所以在政府的鼓励下,大批的奉献者参与到了社会福利的工作中。志愿服务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拓展。

(三)志愿服务的规范阶段

志愿服务的规范阶段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志愿服务群体不仅仅只是因为政府的鼓励,而变为了由政府或部分社团主导的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服务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不再只是奉献或向他人提供帮助,其重心逐渐向社会结构的调整与社会关系的重构,志愿服务走向规范化。

二、我国青年志愿者的起源

我国青年志愿者可溯源于20世纪60年代所兴起的学习雷锋活动,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中国青年志愿者的雏形。同志曾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蕴含了不畏吃苦、甘于奉献、服务社会、共同进步的志愿精神。共青团在对全国学习雷锋活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在其十三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的名字。在共青团的号召下,铁路青年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为旅客送去爱心。我国40万名学生也响应号召,用自己青春和热情进行着志愿者活动。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活动亦迅速在全国展开。在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后,1994年年底“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同志向“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致信祝贺,至此中国青年志愿者队伍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组织,也进入了不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化轨道。

三、目前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众多高校大学生踊跃参加。如刚刚结束的第12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中,大学生志愿者协助四平市承办部门认真做好翻译、接待等各项服务工作。但是,当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一)缺乏严谨规范的组织体系

大多数的志愿服务组织只在初期具有极高的热情,也确实起到了牵头的作用,将广大志愿者汇集在一起,联合行动起来。但后期,往往缺乏长效的管理体制,都忽略了对志愿者培训的过程,导致志愿服务严重缺乏实效性,志愿者的能力不足,其服务水平和质量未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除此之外,多数志愿服务组织也未能够对志愿者的信息进行长期有效的管理与保存,经常出现一次志愿服务之后便再没有联系的情况,从而导致每一次志愿服务都需要现招募志愿者,严重地浪费时间、人力和资源。

(二)服务对象局限化、活动形式单一化

真正的志愿服务应面向社会大众的各个群体、各个地区以及各个领域。不能只想到偏远山区和农村,当然不可否认那些地处偏僻的地方更为需要众多的志愿者去关怀,或是帮助提高教育水平,或是关爱空巢老人,或是照顾留守儿童,或是帮助单亲家庭。不是一定要去农村才能做志愿者,不可忽略了城市中许多活动许多场所也是需要志愿者服务的。如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志愿服务岗位涉及礼宾接待、新闻运行支持、文化活动组织支持等多个领域。再如一些城市中的孤儿院、敬老院,往往正因其所处城市之中的地理位置,而被大众所忽略。

(三)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还属于一种自发状态,没有上升为一种行为

志愿服务缺乏社会大众的广泛认知,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呈现自发分散和无序状态,志愿服务意识尚不健全。随着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志愿服务,很多大学生也愿意参与志愿服务,但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尚不能积极参与,或许他们只是误解了志愿服务的真正含义,不是一定要做大事情才有意义,实际上,勿以善小而不为。很多志愿服务工作看似微弱,但却缺一不可。正是每一个岗位的志愿者都恪尽职守,才保证了每一个活动的成功举办。

(四)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物质依托严重不足

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动经费一般都是由团委负责拨款,而拨出的经费通常很有限。有些组织还通过拉赞助的方式,或者举办一些义卖活动来获得经费,但往往也收效甚微。因此许多高校志愿者组织都经费不足,致使许多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志愿者,很想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但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负担起一定的交通费用、联络费用等,只能很少参与活动。很多志愿组织者也深感力不从心,热情大大削减,这就制约了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

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作用

(一)青年志愿者活动,对于城市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志愿者工作有利于志愿者与受助者形成良性发展。志愿者在参加过志愿活动后可以体会到奉献社会带来的喜悦感和满足感,体会到爱心的付出与收获,体会到作为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志愿者也可以体验到独特的成长经历,丰富自我的生活体验,从而进行更加充分的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同时志愿者还可以培养自己的组织以及领导能力,从而进行自我提升,自我修养的加强,丰富自己的思想意识。而对于受助者,志愿者活动使他们得到了相应的帮助,同时对社会更加具有归属感,增加其对人与社会的信心,建立自尊心与自信心。

其次,青年志愿者活动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倾心付出自己的爱心的同时,也播撒了文明的种子,爱心慢慢浸润心脾,感染着每一个志愿者,每一个受助者,每一个旁观者,同时也散播到更广阔的天地间,最终形成一股人为的“社会暖流”,带给人冬天烈火般的热烈。

最后,志愿者活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社会若想长久持续发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并为之奋斗。志愿者活动,就是用行动,用爱心,用人类心底的真善美,做最鲜明、最有力、最有号召力的宣传。志愿者活动勾起了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本,并且使这善本真实、理性、充分地发挥作用,为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志愿者活动对城市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志愿者活动有利于促进城市社会精神、社会风貌的形成,有利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六字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与落实,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志愿者活动使志愿者展现出自己对于社会的热忱,对于国家的热爱,对于人民的热情,对于弱者的诚信友善,同时,志愿者活动也使受助者从内而外感到社会及国家的友善,关怀,负责,并且对生活重燃希望,对社会充满感激之情,对国家饱含热爱,从而自发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字意识。若人人都感受到如此,社会便呈现无限上升之态,巨大发展潜力,具有向前无量推动力。社会有崭新的面貌,社会就会有全新的发展,社会也会朝着“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方向前行一大步。人民与社会是国家发展的两大重要内容,人民互敬互爱,诚信友善,充满爱心,社会秩序井然,德法同行,公正严明,自由平等。国家建设也更快,更高,更强,国家也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更进一步,从而使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之林。

(三)志愿者活动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首先,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城市人口的流动以及社会生活的需求,从而促进相关事业的发展,从小处的供需关系也小范围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二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经济的流通。以点带面,以小带大,逐渐影响到更大的市场,更大的供需,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

其次,随着志愿者活动的多次举办,受助者在心理上逐渐具有自信心,在经济上逐渐富裕起来。受助者是市场经济不可忽视的需求源,供需矛盾不断解决的过程中,经济也在不停发展。

五、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尤为重要

(一)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

不少大学生把“学雷锋”活动等同于志愿服务,认为志愿服务精神等同于“雷锋精神”,认为志愿服务只是一种无偿贡献劳动力的活动。由于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狭隘理解和认知上的偏差,使得志愿服务精神没有化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动力,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因此,要注重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一个先进的志愿组织,应理顺志愿者、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精神之间的关系。若志愿服务精神未被长期重视和培养,那么大学生志愿服务也将很难长久地延续下去,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将对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精神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忽视志愿活动“助人”与“自助”的精神,没有达到教育广大志愿者形成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目的。

(二)政府要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和立法保障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多是无偿的,但是志愿服务行为的整个过程却是有成本的。资金是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的物质保障。政府应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给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更多帮助,从而呼吁企业、个体经营者及整个社会伸出援助之手。除此之外,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法律保障,法律制度的滞后,在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和志愿活动的发展上造成了很大的制约。考察目前中国的现行法律,没有一部是关于规范志愿者行动的法律。志愿者本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严重挫伤了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另外,由于法律滞后,也影响了志愿服盏闹贫然、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组织、培训机制

服务组织的有效管理和运行是服务活动能有序进行的基础。志愿组织要对志愿者的信息做好登记和保存,努力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数据化。在每一次志愿活动中,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避免出现集体一窝蜂的情况。另外,开展技巧培训,最大发挥志愿者的个人实效性,扩大人才储备,对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四)注重志愿者个人素养和心理素质的提升

身为志愿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心理素质。良好的个人素养是更好服务于志愿活动的前提。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也可以更好地提升个人的素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克服一切困难的重要保障。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坚定自己的信念,更多地把正能量传递给社会,同时也有利于志愿精神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纪文晓.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差异互动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10).

第8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志愿服务解决途径

新形势下,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独立学院学生已逐渐成为我国大学生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学生沟通、组织能力的提高以及责任心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独立学院知名度的提高,进而提升学校的招生率和就业率。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独立学院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从而达到认识社会、奉献社会,并且正确定位社会角色,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活动。

一、目前独立学院志愿服务的现状与不足1.志愿者主体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不强

独立学院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每学年,学院都会进行志愿者招新活动,很多新生都积极参与招募。但在参与过一两次志愿服务后,有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就演变成了消磨时间、盲从跟风,甚至有的渐渐远离了志愿者服务的队伍。究其原因,从学生构成来看,目前的在校生已基本是90后,且大多来自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从小娇生惯养,经受的磨难较少,在强调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不少学生表现出稳定性不足、服务热情不高的情况,有的志愿者对待工作不负责、不认真,草草了事,甚至把工作当作游戏,淡化了志愿者的价值和作用。

2.志愿者管理制度不健全,激励机制缺失

目前,独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队伍管理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与其他学生组织相比,志愿者队伍统一管理和协调不够,缺乏稳定性,导致延续性的志愿项目建设中断。志愿者培训机制、志愿者档案管理、志愿项目开发管理、志愿工作总结管理、信息归档等,这些制度的缺失致使整个独立学院的志愿服务工作松散、停滞不前。此外,志愿者队伍不稳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激励机制的缺失,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虽然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回报,但不能就此忽略大学生志愿者的内在需求。

3.缺少系统的长期的培训,志愿服务项目单一化、形式化

随着志愿服务内容深化,对志愿者的服务知识和技能要求也必须提高。对于志愿服务的组织来说,除了熟悉各种志愿服务的知识,更要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不少独立院校也注意到了这点,在一些志愿活动前,会由团委老师对志愿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但很少有专业性的老师进行指导,而且在特定的志愿活动结束后,志愿服务的培训也戛然而止。大多数独立院校的志愿者培训缺少系统性、长期性、科学性。目前各高校志愿者活动普遍集中在3月和5月,且不少高校都选择帮困扶贫、支教扫盲和公益活动等。在集中的时间里,大量的志愿者在集中的地方做相似性的服务工作,虽然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是形式内容简单雷同,缺乏延续性,沦为形式。不仅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被服务者也会觉得进行了过度服务,严重影响了志愿者形象,歪曲了志愿服务工作目的和意义,得不到原有的活动效果。

4.缺乏必要的资金来源,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

公办院校志愿服务的专项基金通常来源于政府补贴、社会赞助、学校支持等多种途径。而对于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它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的独立学院来说,建立志愿服务专项资金是有一定难度的。在经费问题不能彻底有效解决的前提下,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宣传、奖励等方面的费用都较为紧张,致使志愿者的热情以及一些好的设想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从而影响到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和志愿服务的效果。

二、积极寻求有效解决途径,加快独立学院志愿服务工作发展

1.加强对志愿者培训工作,积极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

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工作。其内容包括: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纪律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其次,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引导志愿者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再次,加强对志愿者工作技巧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技能,定期的培训和针对性活动培训相结合。在志愿培训指导老师的选择上,不仅需要学校团委老师的指导,还需要更专业的、更有经验的资深专家做培训。此外,从资金、信息渠道、科学培训等各方面来看,学校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资讯是有限的,需要到更广阔的平台中拓宽志愿者服务工作,与成熟知名的社会公益组织合作,是一条有效途径。独立院校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不仅能解决部分独立学院志愿服务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还能提供更丰富更新颖的项目供志愿者挑选参加,同时还能给予志愿者更为科学的培训和更先进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对社会公益组织而言,可吸纳更多的青年学生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扩大该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这一合作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加强有效地激励机制

志愿活动是一项非营利性的工作,要想得到长足有效地发展,就必须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首先,管理部门要整合学院资源,将志愿服务正确定位,使志愿服务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其次,志愿者管理部门在进行志愿者招募过后,要及时进行志愿者注册、登记、发放登记证,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制度。志愿者管理部门需要对现有的志愿项目进行合理划分,将志愿者按照注册情况分入不同的项目类型,同时还需要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新项目开发。再次,对已注册和已确定服务项目类型的志愿者,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系统科学的培训,保证志愿服务的质量。最后志愿者管理部门要建立志愿服务总结,信息归档和志愿服务考评等制度。为了让志愿者能够长期稳定的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在管理方式上除了严谨的行政管理制度,还需要健全激励机制。从学校层面肯定志愿者工作,在学院的评优评奖等表彰活动中,加入志愿服务的奖项,树立志愿者榜样,对于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对其在党员发展、就业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有些志愿者在与特定的社会群体或者个体接触后,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学校的心理指导部门应及时为其提供相关的心理辅导。

3.建立稳定的志愿服务团队,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随着独立学院规模的扩大,志愿组织规模也日渐增长,加之90后学生活跃的思维,需要不断创新和拓展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将一群富有热情,兴趣相似的个人集中起来,发挥集体优势组建志愿团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志愿服务不仅可以激发个人的内在动力,还可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建立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团队,打造特色品牌。在对专业团队进行相关指导和培训中,除了进行基础的志愿培训,还需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团队服务能力,走科学化和持续化道路。通过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可以带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建立特色志愿服务品牌,要依靠媒体的力量,形成一定的宣传趋势,扩大社会影响力,从而保证了服务项目持续有效地开展。

随着独立学院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在发展中难免会出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创新志愿服务组织形式、健全志愿者工作管理机制,促进大学生社会道德形成和独立学院志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利平.独立学院医学生开展社会志愿服务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1).

[2]丁炫凯.浅谈高校志愿者工作的现状[J].中国市场.2010,44.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敬老意识;传统美德;扶老助老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就提出了“一碗羹的距离”,即父母与孩子的最佳距离是你做好了一碗羹,端到父母家中不至于冷掉,可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很多的老人没有子女在身边陪伴,越来越多的孤寡老人或是空巢老人不能得到很好地照顾,心灵上得不到很好的慰藉。作为当代大学生,这时候我们更应该将扶老助老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心怀感恩之心,在孝顺自己父母的同时打开自己的心胸去接纳去帮助这些孤独的老人,给他们送去温暖,快乐与祝福。

一、大学生扶老助老活动的目的及其意义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人口转变。从现在起到2050年,老年人口的数量将从6亿左右增加到近20亿。而我国预计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4亿。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年均增长约5.4%,远远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中国老年化问题也是愈加突出,越来越多的老人由于没有子女的陪伴而缺少精神上的慰藉,我们本次活动是想通过慰问南京市鼓楼区银杏树和允德两大养老机构的老人,给他们送去南京工业大学学子的一份关爱与温暖,也是想通过一些娱乐活动让他们在愉悦的同时能够感受到青少年的阳光与朝气,并通过此次活动弘扬青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将志愿者精神发扬光大。

二、大学生扶老助老活动的问题

我们开展的大学生扶老助老活动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经过早期的实践探索、建章立制、宣传推广阶段,现进入到前期实践的总结及未来规划、发展阶段。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一系列问题

(1)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目前,对于我国大学生扶老助老不能很好地实行最大的阻碍就是资金问题,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资金缺口还是相当大的,对于学生的志愿活动的经费补贴主要来源于学校,不具备商业化的操作,这样就会导致资金来源的渠道过于狭窄,有限的资金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志愿队伍的发展壮大。

(2)自觉参与的少且形式单一。目前,高校的学生去养老机构参加扶老助老活动还没有形成一种自发的行为,多为老师组织或者是由于学生某种需求,例如奖学金的评选,出国需求而被迫组织,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这样非自觉的活动并不能够实现大学生扶老助老活动的最终目标,一些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形式仍然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模仿的比较多,因而都是一些常见的活动形式,没有新颖点,不足以吸引人的眼球,也就不能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3)参与动机不纯,带有功利心理。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并非出于自愿,很大一部分人存在着公功利心理,去养老机构扶老助老带有较强的目的性,或是为了出国留学的需要,或是为了做一个形象宣传,或许只是为了相关的表彰,这样一系列非自愿非正常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或是改变了大学生参与扶老助老活动的性质。

(4)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缺乏责任心且能力不足。对于大学生参加扶老助老活动本来就是一种自愿的且无偿的行为,而当今很多的大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还不是很强,很多大学生参加扶老助老或只是出于一时的好奇一时的从众,他们并不能预计到在这一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当他们亲力亲为时会发现很多问题力不从心,就拿这次南京市鼓楼区允德和银杏树两家养老机构调查情况来讲,很多老人不善于沟通交流,或是一口流利的方言也给非本土大学生志愿者带来了沟通上的障碍,也有些老人表现出来头脑不清晰,语无伦次的现象,对于各种大家所不能及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就会表现出了相对浮躁的心理,真正坚持下来的大学生志愿者只有少数。

三、对于大学生扶老助老志愿服务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

目前, 我国大学生的扶老助老活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发展还并未成熟,还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探索,我们需要积极实践的同时努力总结经验与不足,在继承中不断地开拓进取,形成具有较高价值的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大学生扶老助老实践活动中去,通过不断完善的服务管理机制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中去,从而不断的推进大学生扶老助老的可持续性发展。

(1)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一些发达国家,志愿者活动的经费就比较的充足,他们经费来源渠道也是多元化的,例如在美国,政府会从财政政策上给予志愿者组织极大的支持,如拨款,给予特定的免税政策,规定非政府组织从事社区服务所形成的盈利或利润必须用于社区发展的在投入,为大众服务,不得用于个人。[1]因此,我们的政府也可以通过一些优惠政策给予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以帮助,同时政府可以给予那些广泛支持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企业以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社会上的企业给予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以帮助。而且一些志愿者可以通过个人的捐助,社会的筹款等多种途径来筹集资金,从而保障大学生扶老助老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

(2)对于大学生扶老助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都是无偿的,即便是有一些津贴也只是“车贴,饭补”,而这些不能激起大学生的兴致,因此需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运用内部激励,外部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多重激励机制,这样不仅可以给老人带来实质性帮助也可以给志愿者本身带来收益,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在这一方面美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先进经验,如参与“为美国服务的志愿者”,服役期为一年,服役期满后可以得到两个学期的奖学金,而且选择联邦职业时可免除考试资格。参加“全国民事社区服务队”的志愿者,年龄在18到20多,10个月的服役期满者可以得到6000美元的津贴和2000多美元的一次性奖学金。[2]

(3)加强社会宣传力度,转变服务观念。要对大学生扶老助老志愿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真正做到为人所熟知,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技术平台,如网络、微信、QQ、人人网等。

(4)大学生扶老助老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学生在开展志愿者扶老助老活动时必须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志愿者的需求相结合,尊重老年人的同时还要满足志愿者的愿望,这样大学生在武昌的扶老助老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自身,实现服务老人和实现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例如,在允德和银杏树两家养老机构的扶老助老活动中,不仅只是基本的扶助,还要跟大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让官类的学生可以开展指导性,管理性的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大学生坚持服务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韩晶.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研究[J].青年研究,2003(01).

[2] 赵凯博,李,李晓彤.继承与开拓: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思

第10篇

【关键词】志愿服务;春晖支教;德育功能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以极少的实践教学。此外,也包括主题教育、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等日常教育活动及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由于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缺乏社会阅历,缺乏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容易脱离实践;部分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忽视实际需要,德育仍采取“学中做”的模式,及以灌输观念为主;教学与现实脱节,缺乏引导学生思考与体验,难以与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因此,传统的教育内容与方式难以实现高校德育应有的育人效果。

而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不断壮大,以贴近学生的方式帮助学生走进社会,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中引导学生将理论联系到实际,在做中看、做中思、做中学,不断反思与总结,在与社会的接触中认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认识党的方针与政策,思考个人使命与社会责任……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模式成为当前高校德育中不可或缺的途径。

本文旨在选取一个组建十年的志愿服务团队为个案,对参与的志愿者及其受益群体开展调查分析,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团队的德育功能实证研究,探讨志愿服务团队对青年团员所产生的德育效果,提出建议,这对促进青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德育功能分析

(一)志愿服务团队对高校德育的作用

1. 志愿服务团队对团队志愿者的德育作用。志愿服务团队能在活动中锻炼志愿者的意志和增强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以西南科技大学春晖支教服务团为例,我们随机向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15份,回收率达到93.48%。下面,我们将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参加的活动类型情况如图1所示,在校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志愿服务、科技类、艺体类三大类,其中,志愿服务类服务以39.53%的所占比例在各项活动中排名第一。这表明志愿服务类活动在大学生所参加的活动中已经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志愿服务团队的出现,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实践渠道。

志愿服务团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充实和完善了团队内部志愿者的业余生活,使其眼界、科学文化知识在活动中得到丰富和拓展,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实践、不怕困难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培养。

由图3可见,有59%的人认为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是最有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仅有16.76%的人认为高校课堂及校园文化是最有用的途径。由图2与图3的对比得知,就教育效果来看,青年更愿意接受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思想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志愿服务团队因其注重基层、大众、微公益的特点,为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机会,使其在各种志愿活动中实现实践能力的提高。课堂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多是间接的,而志愿服务活动则以体验式学习的模式,在实践中直接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坚强乐观、不怕吃苦的高尚品德。因此,志愿服务不失为高校课堂之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延续及深化。

更为重要的是,长期支教的志愿者,深入基层,在服务中去认识社会,在服务的同时从最基层民众观察、了解到西部教育的现状,亲身感受党和国家对于西部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投入、教育政策及其执行情况等。这样的实地体验,对团队志愿者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比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直接、更实际、更深入人心。

以西南科技大学春晖支教服务团为例,团队每年培养大约200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在志愿服务的事前、事中、事后都设以相应的指导与教育,以体验式教育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将理论结合实际,来进行学习。在促进志愿服务发展的同时,推动春晖支教服务团的可持续性发展,志愿者通过长期坚持在绵阳周边乡村小学支教、十年来每年寒暑假定期深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支教、扫盲等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从中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品德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 团队对大学生群体的德育作用。志愿服务团队因团队自身的优势,通过团队自身和各媒体的宣传,在物欲和奉献的矛盾中,不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通过志愿者的行动,团队能产生辐射作用,影响身边的大学生,从而感染大学生群体,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引起他们对如弱势群体等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关注与反思。并通过志愿者志愿团队的自身发展,能促进大学生群体合作意识的培养与增强、团队意识的强化、提高策划与组织能力。

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团队的模范效应加之其他学生志愿服务思想的被激发,致使他们乐意跟随志愿服务团队的脚步,成为志愿者。如春晖支教服务团队每年除正式招新外,仅因为团队宣讲会,都将收到将近100份的额外加入请求。

团队的先进性、学习主动性和实践的精神也是一种榜样力量激励着大学生群体。在对春晖支教服务团的调查中,有一份这样的数据值得注意。

由此可见,在社会实践及志愿类服务中,春晖支教服务团志愿者发挥了其积极的带头作用,获得学院及学校同学、老师及领导的鼓励和认可,志愿者的成就感和使命感得到强化,从而鞭策志愿者向更高的层面发展、提升自己。而与此同时,其更能成为一种榜样,宣传和号召周围的大学生群体加入并投身于志愿服务中来。因此,团队对于全校学生的影响是很有力度的。最为贴切实在的实践成果对同校学生关于志愿者的二维认知深化到更进一步的可施行层面。身边人的故事往往比一本几百页的纸质材料来的货真价实。通过团队的影响,志愿者的工作,对学生更具说服力和号召力。团队的魅力,使学生以成为志愿者为荣,以在志愿活动中受教育、获成长为荣。

3. 志愿服务团队对校园文化的作用。志愿服务团队在项目宣传与成果展示中,产生和延续志愿服务精神的辐射示范、对社会环境的净化、新的时念和风气的引领、促使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作用。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学习代表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自觉地将民主参与、法治等现代公民意识带入校园。志愿服务的自主性、多样性、灵活性也符合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志愿者服务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新内容,为校园文化增添新形式,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春晖支教服务团每年寒暑假期进行远程支教,将支教过程、效果予以总结并面向全校进行宣讲。这使得团队所在大学学生对志愿服务有了实践与理论的相互补充与再现,身边的实践成果对同校学生关于志愿者的二维认知深化到更进一步的可施行层面,从而激发与支教志愿者情感、思想上的共鸣。通过团队的影响,志愿服务对学生的德育更具说服力和号召力。团队的魅力,使学生以成为志愿者为荣,以在志愿活动中受教育、获成长为荣。

4. 志愿服务团队对其他高校的影响。志愿服务团队与不同高校团队的合作,在促进双方交流,进而改善自身团队管理理念的同时,也为双方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氛围。

春晖支教服务团曾与香港大学、复旦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期间曾多次展开交流,共同探讨,取长补短。团队将合作的成果带回各自学校,使本校的学生学习吸收合作学校的志愿服务经验。这促进了多校文化的交流,同时更能发挥出教育大学生思想的作用。

(二)志愿服务团队对受益群体及社会的德育作用

1. 志愿服务团队对受益群体的德育作用。春晖支教服务团在支教活动中,以“重基础,再提高,争完善”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兴趣培养教育。通过支教来引导和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发挥德育主阵地的作用,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

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地青年的素质。春晖支教服务团长期坚持对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关注,从04年的凉山州达祖小学,到现在的云贵川支教,已经前行10个年头,在过程中不断有人受到感召,加入到这一志愿服务行动中。在春晖支教服务团的带动与宣传及台湾志愿者的坚持下,泸沽湖达祖小学的教育现状已得到根本改变,该校的教育资源投入、教学水平均已明显高于周边地区的同类学校。从2010年团队为改善贵州草海保家小学教学单一的困境,引进特色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的素质拓展、音乐舞蹈、科技制作等课程。同时利用传媒对当地教育和生活情况进行报道,使更多爱心人士对当地进行帮扶。

志愿服务团队在增强学校的文化内涵方面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春晖支教服务团的支教基地学校及周边,进行了问卷与访谈调查,学校领导及教师认为,春晖支教服务团对学校在补充教育资源不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团队能为学校带去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着改善该校教育工作者精神面貌的作用。支教基地大多位于偏远地区,“特岗”计划在当地得以实施。然而,调查发现特岗教师流失率高达到70%。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是由大学生坚持定点定时服务,能为该校带去新生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因其服务时间相对较短而定期持续的特点,可以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当地学生在支教中学习兴趣开发课程,如科技制作、素质拓展、经典诵读、安全健康知识等课程,其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求知、求学意识更强烈。进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促进该校的发展。

2. 志愿服务团队对受益地区及社会的德育作用。大学生支教团队除服务周边地区外,也投身经济、教育、卫生相对落后地区。志愿服务,特别是支教志愿服务团队在服务当地教育的同时,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如今,志愿服务事业已成为广大青年参与社会实践、引领时代风尚的重要载体。各类志愿者团体充分发挥志愿精神教育引导青年、参与社会发展、繁荣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长期连续服务,在提升当地教育水平、丰富文化内涵和完善生活习惯及态度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促使社会和谐发展。

春晖支教服务团在川云贵等地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当地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持续的志愿服务能有效的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达到缩短教育差距的目的;通过传媒方式,使当地的风俗人情和经济作物得到社会的了解,从而为当地带去更多的商机,也能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从而使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第11篇

【关键词】志愿者;灾害救援

【中图分类号】F810.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39-01

前言:

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严重损害。而迄今为止,人类依旧无法对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进行准确预测以减轻或避免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如何在灾害发生之后将人民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重大自然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后方的医疗救援点工作繁重,工作人员任务多、压力大。大学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救助点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志愿精神,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本文拟通过重大自然灾害中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的服务必要性、实际志愿服务内容分析探讨大学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的作用以及未来发展。

一大学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服务的必要性

1. 救灾

“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医疗点内志愿者服务有效协助医疗救护的实践经验证明志愿服务对于救灾、医疗点、志愿者以及社会均具有极大意义。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且其破坏性极大,因而在灾害发生后的救助需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大学生志愿者具有身处当地、灵活、反应快速的特点,可以在第一时间到达医疗点展开救援,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

1.1 契合医疗点以及灾民的需求

后方的医疗点医务工作人员需要对伤员进行伤情分级、紧急抢救、快速分诊等工作,灾害伤员病情以外伤为主,伴有大失血、水电解质失衡,意识模糊等较为严重的症状,病情进展快,伤员人数多,医护人员工作量极大。

后方医疗点多为综合性医院,内部构造相对复杂,病人及其家属来自不同地区,有不同地文化背景,很难快速了解医院的就诊、检查措施,会在登记、寻找检查地点等琐碎项目上耽误大量时间。

大学生志愿者具有较高的文化背景,前期培训时使其医疗点的布局有了足够的了解,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家属进行相应的登记,安排患者进行有关检查,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患者检查结果,最大限度赢得了治疗时间。同时,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始终陪伴灾民及其家属,尽己所能安抚他们内心的不安,使之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对于灾民尽快康复回归正常社会具有极高价值。

1.2 补充抗震救灾力量

“在应急救援阶段,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一个公共组织的力量无法单独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所有需求。”志愿者自发主动的组织形式,与政府自上而下的救援恰好相互补充,加强抗震救灾力量。

专业化培训使志愿者掌握了熟练的技巧,可以快速提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后方医疗点的志愿者在培训中明确自己的服务内容、掌握服务的技巧。对于服务内容的熟悉使志愿者有清晰的服务定位,工作细致,可以做到有效协助医护人员、加快病人分流。

2. 志愿者

对于象牙塔内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志愿救助服务使大学生志愿者得到了特别的社会实践机会,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救助活动有机融合,深入基层,实践生命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

2.1 体会生命价值,升华对生命的理解

灾害救助活动中志愿者参与挽救灾民生命,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使其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价值至高无上,尊重、珍惜和敬畏生命。志愿者和灾民沟通接触,通过共情产生思想共鸣,灾民的伤情使志愿者意识到个体健康成长,生命质量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标志所在。

2.2 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增强职业认同感、自豪感

后方医疗救援点的大学生志愿者以医学生志愿者为主。救援过程深化志愿者生命责任意识,明确并强化医学生自身成长目的以及方向,加强医学生学习动力,有助于自身成长;也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影响医患沟通形式以及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一线临床医护人员在救援工作中展现的快速反应,冷静判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超强体力与精力震撼着一同工作的志愿者,产生一种职业归属感与自豪感。

2.3 提升社会责任感

社会的急剧变迁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导致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问题日益凸显,人际交往中利己主义、实惠主义不断滋生。灾害救助活动具有社会性,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平台,通过了解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灾害救助活动与一般志愿活动不同,目的性明确、社会意义明显,志愿者积极性高,自我定位清晰,造福社会,得到他人与社会的尊重,具有较高的自我认同感,较好地实现了志愿活动的教育功能,提升了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

3. 改善社会志愿文化氛围

当代社会因志愿服务了解度低、接受度低缺乏志愿服务氛围,造成志愿服务开展难度较大,群众受益较少。大学生群体文化程度较高,对志愿服务接受度较高。灾害救助活动中志愿者对活动认识度较高,社会意义明确,对志愿服务有清晰的认识。这部分意识改变可在大学生步入社会后持续影响对于志愿服务的态度,从而逐步改善社会志愿文化氛围。

二大学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服务的实际情况――――以华西临床医学院“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为例

华西临床医学院“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参与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以及2013年“芦山地震”医疗点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建立了一套有专业培训、与医护人员配合良好的应急志愿者体系。

1. 志愿者体系和培训制度

华西临床“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于2008年建立了“杏林风”《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志愿预案》。并建立起一支应急志愿者分队。应急志愿者分队成员接受专业医疗救援培训,学习掌握在医疗点有可能使用到的专业救护知识以及心理救护知识,并且通过向高级中学学生、社会服务人员等授课反复巩固,以达到熟练掌握,随时准备上岗的要求。灾害发生时,“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自动转化为应急指挥部,利用应急志愿者为骨干力量,组织并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医疗点的救助活动。

2. 医疗点志愿工作内容及意义

医疗点救援具有专业、紧急、变化快等特点,在医疗点的志愿服务以不干扰正常救援为前提,协助救援为目的,通过对华西临床“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参与救援情况的观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工作内容依据是否需要医学基础知识背景分为专业和非专业:

2.1专业

2.1.1急诊接应

协助分诊检伤涂片清创,处理病员衣物,登记并详细采集病员信息,护送完善检查,等候检查结果,办理入院手续,打印实验室报告,分发影像报告。该部分工作平时由护士完成,而灾害发生时医护人员均任务繁重,志愿者接手该部分工作,整体病人中转周期缩短,加快急诊科病人病情判断、分流入院,保证急诊科病人周转空间。

2.1.2 心理干预

依据对象可以分为对伤员, 地震儿童伤员进行个体及团体心理治疗;对需要截肢的伤员进行截肢前、后心理干预;对伤员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对其他志愿者进行心理干预。灾害幸存者心理变化与一般伤员存在明显差异,且更为严重。平时医疗点并不配置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相关心理干预工作,故而志愿者填补心理干预部分,可使幸存者积极配合诊疗,避免意外伤害出现,同时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伤情的恢复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2.1.3国际援助翻译

服务外国地震伤员,接待外国记者,国际友人及港澳台同胞。此类志愿服务仅在汶川地震时出现。因地震灾情严重程度,国际救援力量是否参与,幸存者中是否存在语言不通者可考虑安排相应志愿者。灾情严重,国际救援力量参与,幸存者中有国际友人时,此类志愿者解决了因语言不通而导致的救援迟缓,伤员无法与亲友取得联系等紧急情况。

2.2非专业

2.2.1 陪护服务

照顾伤员基本生活,提供基本外科护理及复健,对伤员及家属进行简单的心理干预。该类工作通常由病人家属进行,但灾害发生后常常出现病人无法与家属取得联系,无人陪护的窘迫场景。志愿者对病人的陪护保证病人基本生活顺利完成,减轻护理负担,使医疗资源高效配置。且此类工作专业要求较低,后期可由社会志愿者接手。

2.2.2电信服务

提供免费报平安电话,手机充电,发放免费充值卡,提供饮用水。此类志愿工作针对灾害发生之后通讯不畅,幸存者现金有限或是通讯设备电量不足等无法与亲友取得联系的紧急情况进行处理,对于缓解灾害幸存者的焦虑、不安情绪,营造相对稳定的治疗环境也有一定帮助。

2.2.3 服务

维护医院内部秩序,避免拥挤及堵塞通道,维持院外急诊通道畅通。此类人员在实际志愿活动中任务量较小,需求较小,灾情特别严重或者灾民大批拥堵在医疗点时可适当安排,一般不做特殊要求。

2.3 志愿者安全保护

医疗点人员复杂,情况多样,救助过程变换迅速,灾害救助志愿服务较之普通志愿活动在自身保护、心理沟通等方面有着更多不容忽视的细节。

2.3.1志愿者与患者、家属、医院环境有密切的接触,在志愿服务中时刻注意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发生后及时上报可有效保护志愿者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患者之间、志愿者与患者之间感染,避免灾害后次生疫情发生、爆发。

2.3.2志愿者与灾害幸存者直接接触、沟通,而幸存者经历灾害心理发生变化,症状表现为“灾害症候群“,此时不恰当的语言和干预措施会对灾民造成二次伤害。故而,志愿者应在日常培训中,志愿服务时谨慎措辞,以恰当的方式帮助灾民宣泄情绪,并通过倾听、陪伴等技巧安抚灾民。同时也应注意避免灾民因可以在志愿者身上获得安慰、帮助产生移情,对志愿者个人产生特殊情感。

三大学生志愿者在重大灾害后医疗点救援活动发展方向

我国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纳入志愿者起步较晚,发展很快,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欧美国家应急救援体系较为完善,志愿工作有系统的培训以及保障机制,可以为我国志愿者参与到重大灾害医疗点救援提供参考。

1.1建立志愿者相关法律规范

将应急志愿者工作纳入应急救援体系,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志愿者招募、培训、组织、管理、后勤保障、激励制度等多阶段多方面的政府组织、应急志愿组织作用和责任分配,明确志愿者权利义务,最大限度维护公民参与救灾志愿服务的热情,有利于营造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扫清志愿者参与服务的障碍,才能充分发挥志愿者积极性、动员快速等特点,提升社会整体应对重大灾害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德国针对应急志愿者建设的单行法有《灾难救助法》、《联邦技术救援志愿者法》等。美国于1988年制定了《斯塔福特救灾与应急救助法案》明确规定了志愿者在应急救援中的任务。

1.2 严格规范培训

为保证志愿者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准确反映,积极响应应急志愿者管理需要,真正做到“招之即来,来之即战“的需求,需要在平时对志愿者进行系统、专业培训。志愿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使志愿者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经验和反应力,着重点应在长期化培训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上。在这一点上德国对志愿者进行基础性和强化培训的架构层次值得我们参考。同时加拿大应急管理学院通过室内课堂的桌面演练和室外灾难现场的救援模拟等形式的实际操作训练也值得我们参考

1.3 完善的激励机制

志愿工作非营利、不索取并不意味着一无所获 。因此,对应急志愿者的激励,不仅注重精神上的鼓励,而且还可以有物质上的激励,甚至金钱上的回报,只不过这些报酬的兑现是用特殊的形式而已。完善的激励机制将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如现行的德国、韩国通过一定期限的应急志愿服务可以免除兵役,志愿工作中工资照常支付,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学金支持等形式建立了针对应急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志愿者奖项以鼓励人们参与应急志愿服务。

参考文献

[1] 艾春霞 李秋林等人,汶川地震中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青年志愿者工作[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 8(7): 499~501

[2] 杨洁,胡子祥,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救助中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No. 9 2010,serial. No.197。

[3] 张磊,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德国模式及借鉴,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 3.

[4] 宋劲松, 王宏伟, 美国应急志愿者管理制度及其经验借鉴,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4 .

第12篇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基层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以大学生为主体,以社区资源为依托,志愿服务工作与乐山社区基层建设这两者呈现双向互动关系,可以起到双向积极作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对创新社区服务模式、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和大学生自身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对社区而言,一方面,大学生掌握了大量专业技能知识,在服务社区时能有效解决基层法律咨询、儿童教育、心理咨询和技能培训等问题,不但能充实社区的服务内容,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而且有利于社区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现代社区居民要求的文化生活呈现多样化和丰富性,由于社区文化水平差异性,多数社区并不能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富创新性的高雅文化生活。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如唱红歌、小品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为和谐社区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加社区居民的交流和沟通,把党的政策及时传递到基层大学生在这方面有优势。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服务型学习”观念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打破传统大学封闭教育状态,借助志愿服务平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换为社区服务,了解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从而有助于拓展自身社会实践的空间和内容,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高校志愿者服务地方的优势

高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是复杂而多变的。对于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需要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融入社会,寻找归属感。在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知识以后,这些学生开始逐渐追求能够满足个人自尊与自我发展的活动来展现自身价值、证明自己能力的工作,而进社区志愿服务无疑提供了这种机会。学校常常会通过志愿服务总结表彰大会、志愿者典型先进事迹报告会、班级志愿服务风采展评选活动等宣传志愿服务,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实现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激发他们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志愿服务的热情。通常情况下,社区招募志愿者会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信息栏等多种形式,根据志愿服务项目需求,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数量、岗位要求和报名方式等信息。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招募志愿者的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动员与宣传的效果,而缺点在于对招募工作本身效果不明显,且存在时滞性,即不能再规定时间内快速地招募到足够数量的志愿者。因此志愿服务组织会利用向社会各类别机构组织和人群,定向、有针对性地招募,学校则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学生志愿者往往有着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学习了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而且宣传力度大,能够在全校范围内迅速展开,能有力地传播志愿精神,营造全校师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3乐山市社区与高校志愿服务的供需现状

乐山市有着丰富的大学资源,行政辖区内有包括乐山师范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成都中医药大学峨嵋校区等在校的十余所高校,在校青年大学生约6万人。随着乐山市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思想素养不断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趣日渐浓厚,参与渠道日渐拓宽。由于参与门槛低,众多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一种常见类型,服务内容也日趋多样化。但是,社区志愿服务始终不能全面展开,不能保证长期持续有效性,甚至有一些志愿者行动停留在表面上,这就说明了目前乐山市高校志愿服务现状还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高校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主动性不高。目前,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频率较低,多以低年级学生为主,而且仅有一小部分学生坚持每月一次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其他人相隔6个月以上才参加一次活动。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经常是根据重大纪念日、节庆日或寒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开展不同类别的志愿服务,没有做到长期满足社区居民连续的需求。

(2)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涉及面较窄,时间较为集中。内容多集中在针对老弱病残的帮扶服务,而对于社区文化等领域较少涉及,不能满足社区的文化真正需求。目前,乐山市高校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多为到养老院、救助站、关爱留守儿童以及社区环境清扫为主。虽然说该市高校有开展法律宣传与援助项目,但是未能形成一个系列,只在车子镇、苏稽镇等少数几个乡镇开展,开展时间短。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时间多选择在节假日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较少选择在周末或课余时间。志愿行动多由老师或组织号召的临时性参与,志愿服务的无持续性,导致无法激起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

(3)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服务主观愿望和客观因素相抵制,导致志愿服务精神难以传承。大多数学生在首次参与志愿活动时,其动机大多为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提高个人能力,但是在访谈中发现,许多同学表示在参与多次活动后,,发现其活动项目并没有达到他们所期待的效果,活动形式浮于表面,简单的打扫清洁,办板报认为活动并没有实质意思,因此内心遭受挫折,对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便逐渐失去兴趣。为促进乐山市高校之间、高校与地方政府及社区之间合作的纵深发展,更好地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对乐山市的志愿服务需求进行规划和科学布局,节约人力、财力资源提高志愿服务工作效率,根据乐山当地需求情况和高校志愿服务现状,经过不断探索,从两大方面寻找到了青年志愿者如何服务基层社区具体的路径,从而实现构建乐山本地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目标。

4构建乐山本地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具体路径

(1)不断加强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通过宣传海报、网络媒体、社区广播等方式,对志愿服务的精神作用、参与渠道等方面展开宣传,让社区居民与志愿者进一步了解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掌握志愿服务的内涵,从而创造志愿者与社区居民双赢的局面。

(2)适应社区需求,打造对口志愿服务。深入调研、调查,严格配合社区居民的志愿服务需求,与社区居民、志愿组织形成良好对接,建立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相关平台,并尽量依托学校在社区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将社区居民的需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结合,保障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期性和有效性,实现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的常态化,稳定化。

(3)加强志愿者培训,提升服务主动性。高校志愿者在很多方面仅限于打扫卫生、清洁社区是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因此必须从社区需求的角度,不断加大培训力度,让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工作中,学习专业技能,并将其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在传播到学校志愿组织中,从社区需求不断改善志愿服务形式,让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得到提升。另外,完善各种激励机制,例如表彰制度、考评制度,可以激发和保持志愿者的热情性和主动性,不断打造成一支专业、特点鲜明的志愿者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