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时间:2023-01-07 07:2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第1篇

五年级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为使学校阳光体育活动顺利开展,制定如下制度:

1、五年级每周二到周五分别举行跳绳、60米接力赛、运球投篮、足球带球绕杆4项活动。

2、足球、篮球、跳绳3样体育器材由每个同学每天按需自行携带,器材由学生自己保管;球类需用袋子装好,挂在座位的钩子上;跳绳整理好放在抽屉里;非阳光体育活动时间不得私自玩耍。

3、公用体育器材由学校提供,由班级专人负责借出和归还。未经学校批准,不得随意外借,借用期间一律不得转借。下课后须按时归还,如有丢失或损坏,一律由班主任负责追回或令其原价赔偿。

4、阳光体育活动期间,学生离开教室,要做到切断电源,关闭好门窗,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5、上下学途中不得拍球、踢球等,注意上学途中的安全。

6、阳光体育课间活动期间,要文明活动,一切以安全为重。

第2篇

为了保持体育器材的完整,减少损失和人为的损坏,经学校和体育科组全体成员讨论,制订体育器材保管、使用制度。

体育器材室由体育科组长专人负责,体育教师轮流管理。

严格执行学校财产管理制度。

器材室所有器材分类摆放整齐,及时登记造册一式二份,交总务处一份。

借出的器材须及时登记,按时如数归还。

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提高使用率,及时维修、整理、保证器材的完好。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通风,对于容易发霉的器材及时翻晒,处长使用时间。

协助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开展体育课外活动。

做好防盗安全工作,每学期初、中、末各进行一次财产清理,无法使用的器材报学校总务处报损并登记,做好新学期增添体育器材的预报及预算工作。

第3篇

关键词:体育设施;爱护;维护

社会的发展和政府的关注加快了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善,如今大部分农村学校也有相对完整的体育器材室。我们学校的体育器材室则是按国家标准配备的,它是我们学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也由当初的兼职保管员变成一个专职保管员。我看到了学校体育器材从无到有的过程,同时也见证了体育器材损耗的数量巨大和速度惊人,我作为一个保管员深感器材的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下面是我长期与体育器材为伴得出的一些延长体育场地器材的寿命的方法与心得。

一个学校的体育场地与器材往往耗资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如果完全依靠学校后勤,往往会因为处理不及时造成更大的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所以,本人认为体育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和维护学校的场地器材,这样不仅为学校节约了资金,更有效地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我认为每个学校都应该有体育器材室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器材的大量损耗与丢失。管理制度具体应包括下面几个主要方面:(1)台账的建立,器材明细账应与账物相符,对丢失物品、易耗品及时办理注销、报修手续。(2)课外活动和体育课外借器材需由任课教师开据“器材使用单”并注明日期、节次、器材、数量等方可外借,归还时要检查数量和有无损坏。(3)学校运动队和学校其他教工借用器材,要履行登记手续,归还时要予以注销。(4)借用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者,酌其程度予以一次性赔偿,并进行登记加以说明。

由于体育教师的课堂大多时候在运动场,所以,他们更容易发现场地器材的损耗情况,还有学生运动时可以及时向他们反应场地器材的情况,这样,体育教师就非常熟悉和了解这些情况了,从而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做出一些处理意见。具体如下:(1)损坏不是很严重的情况,譬如,哪颗螺帽松了等情况,体育教师就应该马上自己动手进行修理和维护。(2)在检查到损坏的器材已经不能自己动手处理的情况,应及时向学校后勤汇报。(3)遇到损坏的情况比较严重时,而且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时体育教师要及时做好回收和隔离处理,直到维护结束。(4)体育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间向学生讲清运动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体育保管员平时要对学校的场地使用情况了如指掌,要经常指导体育教师和学生如何爱护场馆和正确使用场地器材,具体做法如下。

一、塑胶田径场地的保养和维修

经常性地保养和维修,每次使用后必须整理和打扫场地。冬季和雨季里特别要加强对场地的管理与保养,如疏通下水道、排水沟,消除垃圾杂物等。跑道上不准抽烟,要防滴油腐蚀,防燃防爆,不得用刀具或尖锐物品穿刺和切割。场地如发生碎裂、脱层等现象应及时修补。进入场地者必须穿运动鞋。杠铃、哑铃铅球、铁饼、标枪等器材,严禁在塑胶场地上进行训练。

二、足球及足球草坪的维护及保养

保持场地干净和及时打扫。禁止吸烟、严禁携带食物进场。对草坪小的损坏应及时修补。足球不要在水里泡和在有石子的地方踢,球皮损坏快。充气气压要适中,切记不要把足球当篮球打,不能累了当板凳坐。将足球远离尖锐物体,也不要将球长时间暴露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三、篮球、排球及其场地的维护及保养

场地的清洁、维修和保养是一项经常性工作。除天天清扫外,要做到每季度清刷一次。场地门口树立使用说明作为预防性维护。篮球架每年两次检查连接、焊接部位的锈蚀程度及牢固性。发现松动、锈蚀等异常现象应及时进行修复和防腐处理。篮球架表面清洁应使用中性洗涤剂,以免损伤球架塑粉表。篮球最忌讳的是在水里打或者地面不平有石子的地方打,球皮坏得最快,想用久点的话尽量不要在太阳光很强的时候出来打,最理想的是木板或者橡胶地面,长时间不玩的话最好用干布擦擦球面避免灰尘进入球内。定期检查篮球的充气饱和度,不能太饱或没气。注意篮球存放地方的温度及湿度,不能放在高温的地方,不能以高压或重力施于篮球,会造成篮球内胆变形或爆裂。

四、乒乓球场地及乒乓球的维护及保养

场地的清洁,除天天清扫外,还要做到每月清刷一次。定期对乒乓球桌、网进行检查。场地上的各种标志应经常保持清晰醒目。不允许学生坐在桌子上玩,更不能擅自拆卸桌子。不允许把瓜果皮壳带进场地内,成人进去不能抽烟。反胶球拍在使用时要保持胶皮的清洁,不要用有油的手擦拭胶皮,每次打完球后贴上塑料薄膜。正胶球拍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保持胶皮的干燥。如果在潮湿的地方打球,可使用干燥剂擦拭胶皮,以减少胶皮表面的湿度。球拍的保护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球板,球板要防潮、防外力损坏,最好是打完放在拍套里,在套里放一个干燥剂,球板的边缘贴一层专用的护板边,可以减轻打球时磕碰球台对球板的损害。

第4篇

关键词: 职业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现状原因建议

一、职业学校体育器材的现状

1.教学器材设施数量与质量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器材是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设备,体育器材设施的数量也直接影响其体育教学的质量。

体育器材设施的缺少,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例如:在某中学,40多人的班级上接力跑的教材,而学校仅有2根接力棒,再加上教学内容单一,造成练习一次休息5分钟的局面。

有些学校虽然部分器材数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但是器材设施质量并不符合教学要求。而质量不好的器材设施也严重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如某班40多人在上篮球运球课时,虽然达到人手一个篮球,但40多个篮球中有10多个气不足,还有几个已经磨损,使得学生在练习运球时很难将球运起,因此,这节课也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

2.器材设施利用率不高。

通过走访相关学校,我发现有些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的利用率很低。有些学校只做表面文章,虽然配备了相应的体育器材设施,但是却将一些投资成本较高的器材设施(如多功能健身器等)放置在器材室中,并不允许学生使用。由于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管理不当,部分器材设施闲置,还有许多器材设施已经破损,但没有及时修复或者更换新的,使教学器材设施利用不足。由于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多用的器材主要有,篮球、足球、排球、实心球、长绳、短绳、体操垫等,因而很多器材闲置在器材管理室内。

二、产生上述状况的原因

1.传统观念导致对体育的不重视。

不少人对体育不重视,认为练习体育的人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对于体育的态度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对体育认识水平,在学校则集中反映在办学思想观念和对体育的认识水平上。我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受传统学校教育影响,习惯于“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个教师、一群学生”的办学形式,对于涉及面广、工作复杂的体育,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态度者有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重智育、轻德育,对于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言行不一者大有人在,甚至片面追求升学率,视学生升学为唯一成才之路者不乏其人;在人口众多、学生遍天下的国度里,升学、就业、招工有其广阔的“选材”余地,因而忽视学生身体,对于与身体相关的体育持“可要可不要”或“明要暗不要”之看法、想法和做法者不是没有;在学校要“高考体育录取率拿金牌、夺锦标”压力下,丢掉大多数,训练极少数,追求急功近利、夺标装饰门面者与日俱增。这些无疑都是办学思想观念上的模糊,必然导致对待体育器材设施的态度无心和不力。

2.地区经济制约体育经费的投入。

从总体看,学样体育经费、器材设施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从调查结果看,重点职业学校的各项指标都高于职业学校,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学校体育经费、器材设施的情况成正相关。而体育经费的数量直接影响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数量与质量。

3.体育教学在学校的地位。

对体育教学重视的学校体育器材设施多,不重视则少。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没有固定的比例,体育经费审批要经主管领导这一关,所以学校主管领导是否重视起关键作用。另外,有限的体育经费主要用于举行运动和各种比赛,而体育器材设施将就能用就行,学校只重形式不重效果。所以,一些体育教师感叹:一个学校的体育面貌能否改观,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重视体育的校长。

4.体育器材设施的管理及使用不当。

我在走访中得知,虽然每所学校都有专人管理器材设施,但管理人员基本不是与体育相关人员,他们不懂得该如何正确保保管体育器材设施。比如:上下课时不清点借出器材设施的数目,使得器材越用越少;没有定期检查器材设施使用情况,不及时修补有破损的器材设施,最终影响器材设施的使用寿命;管理不当,使得部分器材闲置,器材利用率低。

学生对器材设施的使用不当,也减短了体育器材的使用寿命。如有些学生把排球当足球乱踢,排球肯定破损严重。有些学生为了显示自己弹跳力强,经常抓篮框,使得篮架损坏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借用器材后不归还,将学校器材占为己有……种种不良行为严重破坏了学校的器材设施。

三、建议

1.加强对体育的重视。

改变人们对体育的偏见,开设校长体育培训班,重新认识体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建议采取一些强硬措施,使学校或相关部门加强对学校的重视。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各项文件的贯彻和落实,应制定各项细化评估指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条件的重要依据。

2.解决学校体育经费短缺问题。

一是可采用集资、贷款等方式,争取上海市等部门和社会的投入;二是尽量争取学校方面的政策与经费的支持,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学校自身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体育项目,不必一味追求高设入的现代化设施器材,以缓解体育器材设施短缺的压力。

3.加强体育器材设施管理与保护。

加强体育器材设施的管理,争取做到以下几点:(1)分类存放;(2)专人负责;(3)科学使用;(4)及时清点;(5)定期维修;(6)健全管理制度。

在体育器材的建设与购置中,应贯彻精简节约精神,杜绝浪费和一切不正当的行为。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都要爱护体育器材设施,积极做好养护工作。

4.合理利用和开发体育器材设施。

充分利用本学校已有的体育器材设施,教师在利用体育器材设施时,要灵活多用,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提倡“一物多用”,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在器材设施短缺的情况下,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废旧物、生活物品、生活设施和生活工具等,自制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丰富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农村小学 体育教学 现状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1农村体育教学现状

(1)设施不足,使用率不高。 体育设施匮乏,由来已久,传统观念对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是经费投入不足,体育设施匮乏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而体育经费投入增加幅度却很小,年复一年,造成体育设施匮乏的包袱越背越重。

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这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重视升学率,忽视体育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远远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尤为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许多教育工作者错误地认为体育教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项工作,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只要是中、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管,体育课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3)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

2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落后现状的改善方法

(1)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

(2)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①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水平,提高体育教学与研究的能力。为了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必须组织广大农村体育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让教师们掌握体育课程教育规律和利用这一教育规律。怎样抓教育理论学习呢?

②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教学法。让教师把握教育与心理的基本常识,并在教育实践不断印证理解,从而提高自我对学生,对教育的认识能力,从而为抓好体育教学打好基础。

③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开阔教师的眼界,更新和丰富教师的体育教学理论知识及实践水平,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的能力。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总量成倍地增长,知识的陈旧期越来越短,因而,抓好教师的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拓宽教师的学识领域,培养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4)因“材”、因“地”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①因“地”施教,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大部分农村小学学校,没有正规体育场地,活动场所仅有小小的一块.有的连一个合格的球场也没有,或者只有半边篮,或者有篮板无篮圈;大多无单杠、双杠、技巧垫等,甭说百米跑道了。我们的农村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实践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要千方百计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场地抓好体育教学,如:没有跑道又靠近公路的学校,可利用公路两旁宽直的线段练短跑,但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没有公路的学校,就利用河滩、堤坝、比较直的乡间马路练短跑;靠山、靠水的小学,可搞登山、游泳活动;而无山无水,又无公路的中小学,教师可带学生在田间小道上慢跑、游戏等。

②因“材”施教,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农村学生,入学年龄偏大,不及发达地区的青少年机灵、活跃,加之场地、器材缺乏,他们对体育课深感单调乏味。我们的农村体育教师应把握农村学生力大好动的特点,多动脑筋,根据各校实际,自制和开发体育器材,如:用布做沙包、用竹子做接力棒、用稻草编制跳绳和技巧垫等。因材利导上好体育课。农村学生足劲好,没有沙坑就立定跳远;农村学生手劲棒,没有吊环、单双杠,就往树枝上悬吊的竹竿上爬;农村学生力气大,没有举重器材,就用石磙、石磨抓举训练。教学设备虽差,教师能因材施教,体育课颇具创新意识。

经过各方面努力以后,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必将得到彻底的改变,真正对提高学生的体质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瑞欣.打造精彩课堂有妙招[M].东北师大出版社,2010,5(1).

[2] 张伟等.徐州地区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3] 陈琦.对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8(2).

[4] 周长雷.中小学体育器材利用率现状浅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1).

第6篇

[关键词] 农村中学 体育器材 配置 使用 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增强体质。学校体育课以实际的体育锻炼为主,配有有一定数量的器材设施,因为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是学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加强素质教育的第一保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国家专门制定了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要求各地学校积极实施,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现有的体育设施应有的效用,努力开发体育器材的潜在功能。当前,由于人为因素和经费不足等原因,农村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达标率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而且已有的体育器材的利用率也不高,使用起来存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些都使得体育教学单调、枯燥,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学效率相对低下。本课题通过调查和研究,指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器材不足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弥补因体育器材短缺造成的教学缺憾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活跃体育课堂教学气氛,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促使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调查结果

在所调查的20所学校中,各校器材设施配备呈现二大特点:一是各校器材配备不均衡且损坏现象严重、报损多补数少;二是各校器材配备离教育部规定的器材要求都还有差距,有些学校差距较大。从一类必备项目所占比例上可以看出:田径器材如跨栏架、铅球和实心球拥有量较高,平均达38.17%;球类中篮球、排球、软式排球(中考项目)、足球占了56.8%;体操器材22.5%,武术器材刀、剑和棍达12.6%。田径和球类器材拥有量大大高于武术和体操,差别非常明显。在调查中还发现,农村中学生普遍喜欢上武术和体操课,而现在相当多的中学体育课内容只有田径和球类,少数上体操和武术课的,大纲规定的有些内容因条件所限而大打折扣。在这种体育教学必备因素缺乏的情况下,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体育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教学效率相对低下。

三、分析研究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学校工作成绩的评定的好坏,主要还是靠升学率来衡量,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教学中,体育课经常被挪做他用,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体育场地被闲置不用,体育器材、体育设施的发展更是无望。

第二,学校主管领导不重视,体育经费设置过少,而且这有限的体育经费往往被用于举行运动会以及各种比赛,而在体育器材设施上则不怎么重视,得过且过,使得师生在体育教与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常规体育器材在农村中学中仍是空白。由于各学校条件不同以及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器材设施配备上有所的偏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但偏重到这种程度就说不过去了。体育器材设施的多少以及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从事该项目体育活动的学生人数和学生的体育成绩,所以体育器材设施的构建要尽量从实际出发,分轻重缓急,协调发展,这样既不影响学生体育知识的丰富,又不影响学生全面锻炼身体,从经济方面来说又可以避免造成浪费,给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的条件。

第三,体育教学重形式不重效果,器材管理和维修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体育器材要么紧缺,要么损坏、损失严重,无专人管理维修。另外,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没有积极引导他们养成爱护器材设施的习惯。在调查者还发现,中学生普遍喜欢上武术课和体操课,而这两类课所用的体育器械,如刀、剑、棍以及体操棒、跳绳等构造简单,教师完全可以带动学生自己制做,解决体育器材少无法上课的问题。

四、体会及建议

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不足的现象比较严重,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也很低,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各级领导和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建议教育和体育部门开动脑筋,明确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方法,广开体育教学的经费来源,责成执行,如社会赞助,校办工厂补贴教育经费,保证经费来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因地制宜,尊重差异

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要考虑我国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使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到一起。配备器材时根据大纲要求,切合实际情况,从综合类体育项目到奔跑类、从跳跃类到投掷类体育项目,从棋类项目到体能类运动,尽量均衡发展,这其中很多器材都可以借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而且学生的家长一般也能够承受得起。我们在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过程中,应保持不同地域间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的多样性,不应该盲目追求课程资源的统一性,扬长避短,积极发挥某些场地器材资源的优越性,努力把地域资源局限变成区域特色优势资源开发。

2.学科整合,互动发展

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不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还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所利用的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形成最佳的结构状态并充分利用其它学科,如几何学、物理学等知识作为实验资源,创造出更新更科学的实用器材,更好地为体育课程目标服务。

3.加强管理,注重特色

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管理与维修,体育器材保管室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实施,监督教师和学生爱护体育器材设施。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之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加强爱护,要在体育课中自始至终地贯彻爱校如爱家、爱护器材的宣传教育,培养广大师生珍惜和爱护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意识和行为,不要由于我们自己的不合理行为,使得由社会、学校和体育工作者经过多年奋斗才充实起来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损耗,造成体育器材的匮乏。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应当有所创新,不能一哄而上。体育教师可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文化建设的需求,向大家尚未涉及的领域进军,购置和开发那些有时代特点,而且又符合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情况的体育设施器材,建立本校特色,既有利于发挥体育教师的能动作用,又可以补充国家制定的各级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不足。

总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场地器材是关键,要加强对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场地器材的配备,建立科学而合理的体育器材配备和使用制度,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锻炼的动力,从而实现学生积极自觉锻炼的意识,为农村中学开展阳关体育运动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国林.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2005.

第7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教学安全;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181-02

高等学校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已成为目前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学生们的安全备受教育部和各大学校的关注,教育部也下发了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明文规定。至此,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成为研究解决的重点。

1 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体育教学安全隐患的存在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为了彻底找到影响体育教学安全的因素,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范围包括我市所有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并对一些教师进行访问。经过整理发现,高等教学体育教学安全的影响因素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学校管理制度因素、人为因素和外界因素。

1.1 人为因素

1.1.1 就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没有掌握健全的安全防范知识,安全隐患问题没有的到学生的重视。学生安全预防意识的提高会有效减少体育意外伤害的发生,根据调查数据的显示,90%的学生缺少对安全防范知识的了解,运动中不具备科学安全的行为习惯。大多数学生没有依据教师传授的安全知识进行活动,从根本上来说,一方面,学生在运动中的安全预防意识较弱,抱有侥幸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预防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也缺乏实际操作训练,这两方面因素增加了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1.1.2 重视安全预防知识的教学。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指导力量,学生依据教师的行为指导进行学习的,所以教师在工作中是否认真负责、是否有强烈的责任心成为体育安全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将近一半的体育教师从不在课上强调安全意识及注意事项,只有10%的教师每节课都强调要加强安全意识及注意事项。究其根本,一方面是由于体育教师自身的安全意识薄弱,不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并单方面认为学生已经成年能够进行自我保护;另一方面由于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没有引起校方的足够重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没有把其放到教学中,作为重要思想进行深入贯彻实施。这些都使得体育伤害发生率不断上涨。

1.2 客观因素

1.2.1 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性与其有着很大的关系,即便有体育老师指导活动,但面对几十个学生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们又都是爱玩爱闹的年纪,这就需要有质量过关的体育器材做保障。而现有的体育器材和数量远远达不到学生们的需求,很多室外的体育不得不由于各种原因转入室内或取消,这对原本体育活动就匮乏的学生们而言可谓有苦难言。

此外,经费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困扰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如今,很多学校为了学生们的体育活动开始筹备活动资金,而这经费的来源主要是社会团体或个体的赞助,但是赞助本身也存在弊端,学校无法与社会赞助团体形成他们所需的互惠关系,所以这项资金来源不具有稳定性,不能长远方面解决这个问题,而长期使用原本质量就不过关的体育器材,也势必会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很大的隐患,所以,摆在面前的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1.2.2 不良气候的影响。兰州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比较显著,再加上处于一个纬度较高的地方,在这里进行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尤其是进行室外的体育活动。学生们常常抱怨不愿意上体育课,绝大多原因在在于低气温持续的时间较长,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体育教学是有很大困难的,低气温下,人的肌肉容易僵硬,如若在上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又是这样的环境气候,学生们很容易出现肌肉拉伤。而人在不良的气候中出于本能寻找温暖的地方躲避,所以,很多次上课过程中就发现好多学生私自回教室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也是十分危险的。

1.3 影响管理质量的因素。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教学目标得到实践,教学器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地运用,是我们体育老师的教学工作重点。体育课可以说是典型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科目,这就导致体育课上学生无法避免不规范体育动作带来的伤害,因此如何保障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安全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的了解体育课的不安全因素对体育课堂质量的影响程度,我们在学校范围内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3.1 教师管理方面。在我们对学校体育老师进行调查和走访时发现,有33%的老师因为管理工作不到位和组织能力欠缺,无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教学课堂。

1.3.2 体育教学部门的管理层面。导致学生体育课不安全现象发生的因素除了老师自身的原因外还与学校体育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是否积极有序。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说是我国高校体育老师保证学生安全的重要措施。然而经过我们实际的走访调查,近88%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部门并没有设置应急不安全现象发生的措施,超过55%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部门仅有相关的政策和教学方法,缺乏安全教学的相关条例,还有96%的高校虽然有了相关的安全管理条例却没有监督执行的机构或者部门。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发现,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1.3.3 学生参险方面。为了保证学生安全,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会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意外伤害保险,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安心的加入到体育教学团队中来,更有利于保证高效体育教学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为了掌握学生参加体育意外伤害保险的情况,我们对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进行走访调查,根据调查的统计结果,有84%的学生表示赞同参加体险,这就能够说明参加体险能够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这样对于降低体育课堂上产生的意外伤害有着促进的作用。

2 提高体育教学安全的措施

2.1 增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认识。对于危险的事物和行为,只有产生安全的认识才能够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因此在进行安全教育和帮助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认识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互相配合的方法,来达到我们的目标,一方面是理论传输,体育课的意外伤害多数也是由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动作要领不熟悉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加强理论知识的疏导,同时讲解在遇到危险时采用何种措施能够帮助自己避开危险。另一方面是实践演练,体育老师可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让学生意识到时刻有安全认识的重要性。两个方面互相配合来完善我们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安全。

2.2 通过合理组织教学,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好发展。在教学中,体育老师应该依据课程的不同而选择合理并不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安排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天气和场地的因素。另外,身为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备课,按照学生的生理特征合理的安排运动量,还要顾及天气因素选择运动项目。在每节课的课前要带领学生做好运动之前的准备活动,并帮助学生消除对于一些运动项目的心理上的恐惧。在对于一些有难度或者有危险的技术教学时,要做好示范,并为学生讲好动作技术要领,为学生做好保护措施。

2.3 对于体育场地要加强维修,消除安全隐患。在体育教学的这个环节,必要的经费投入是保证体育教学场所和设备的保障。要定期对体育教学场地进行维修和检查,在发生危险事故之前将隐患消除。而课上需要用的相关体育器材,也需要经常性的检查。教学组在检查教学场地和器材时要认真做好记录,并形成周期性的检查,确保在此环节不出现危害学生安全的事情。在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因为学校所提供的教学场所或者器材而导致学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学校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为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和课下都有义务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2.4 在学校成立安全机构,加强对体育教学的监督和检查。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安全一直是学校领导和教学老师的一个工作重点。既要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健康的发展,又要防止在锻炼的过程中出现危险事故。所以校领带和老师要对此持以长期和稳定的关注。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一些危险因素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因此,学校应该在防范于未然的同时做第二手准备--与学校医院、保卫部等部门联合建立起安全部门,再由校级领导来组织和带领组织成员对体育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检查,并进行持续性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第8篇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努力建设体育小康城市

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满足群众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2010年,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体育产业工作会议,并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为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和曹卫星副省长在全省体育产业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如东县结合本县实际,做了大量工作和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现将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出台了一系列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文件

如东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2011年如东县召开了全县社会事业工作推进大会,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社会事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社会事业发展文件,县政府印发了《如东县社会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如东县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1年如东县社会事业发展引导资金申报指南》,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引发了《2011年度全县社会事业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这些政策的出台对如东县体育产业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东县体育局、县健身器材业商会也分别召开了体育产业工作会议,严格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和曹卫星副省长的讲话精神,结合实际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二、分解落实《实施意见》,积极引导资金落实

如东县社会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做了详细的诠释:加速体育产业量和质的全面提升,以体育健身俱乐部为重点,开发洋口港地区体育旅游业。逐步形成多业并举、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体育彩票管理制度,加强政策监督,确保运营安全,促使体育彩票健康发展。加紧开发体育竞赛市场,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加大政策引导,促进体育竞赛社会化,逐步建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式多样的竞赛管理体系。积极申办影响大、市场前景好的国际国内大型赛事,力创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规模的精品赛事,2011年如东成功承办了省级青少年锦标赛、中国如东第十二届国际风筝赛暨江苏省2011风筝精英赛。

在资金引导方面,县社会事业发展领导小组专门研究并通过了《关于2011年县社会事业发展引导资金》的文件,对体育建设项目引导资金申报做了详细说明,并对县体育中心建设提出了具体方案,力争2011-2014年建设完成包括新建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少体校、体育综合服务中心、室外运动场等建筑面积共计6万平方米,资金投入五个亿,2015年全面启用。

作为“健身器材之乡”的如东县新店镇,紧紧抓住十二五江苏省体育产业发展契机,进一步扩建了体育健身器材产业园。同时,为确保新店镇体育器材行业安全健康发展,镇政府联合县体育局专门召开了健身器材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镇政府与各健身器材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为我县体育器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9篇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终生体育 正确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90-01

中学校园文化环境是影响中学生身心状态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校园中营造体育文化氛围,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为健全学生的人格、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有效的保证。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1.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及价值

中学校园当中的体育文化指的是一种以体育活动为主,能够对学生行为方式及心理素质等产生影响的特定校园文化。体育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种要素构成,物质文化包括体育运动器材、运动场地等物质形式,制度文化指的是开展体育竞赛、教学及训练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规范等,精神文化则是指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态度等。由于体育文化可以将体育锻炼及体育思想结合在一起,所以能够有效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体育文化所具有的价值主要包括提高运动参与度、强化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及心理健康水平等。

2.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分析

2.1强化硬件建设及体育课堂教学

体育活动场馆及器材等硬件是保证学生能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也是构建体育文化的物质条件。对于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应建立起配套的活动场所,如羽毛球馆、网球场、排球场、网球场、游泳馆及田径场等,同时为场馆配备相应的体育器材。在建设体育场馆或对场馆中的设施进行完善时,不但要保证场馆具有实用功能,还应尽量确保外形美观及能够体现体育文化特征。此外,还应重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体育文化意识,并根据学生对于日常体育活动的需要优化教学形式,保证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体育活动及学习方式,从而使课堂教学能够为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条件。

2.2建设体育社团及利用校园媒体宣传体育文化

多数中学生喜欢在闲暇之余进行体育锻炼,并希望在体育活动彰显个性。因此学生团委或学生会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建兴趣俱乐部或体育社团,让学生能够通过社团参加校内外的各类体育比赛,从而保证学生可以在竞争的氛围中感受到体育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另外,还应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对体育文化进行宣传,让师生了解到更多的体育信息。例如,可以利用校报、校园广播及校园网络等及时报道最新体育新闻,并同时介绍校园当中发生的一些体育故事及体育明星等。由于校园宣传专栏的受众较广,因此可以在校园的宣传专栏当中开辟体育文化专栏,利用专栏将体育运动损伤预防知识、体育锻炼在心理、生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介绍给校园中的广大师生,从而使了解、参与及享受体育的文化氛围得以形成。

2.3利用体育节及阳光体育运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都有举行校运会的传统,但一般为每年举办一次,且运动会当中的竞技项目相对较少,因此难以为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可以对校运会的举办形式进行优化,使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升级成建设体育文化的体育节。相对于校运会而言,体育节当中的活动内容更为多样化,例如可以在比赛的过程中宣传体育知识,能够有效结合体育文化与单纯的机体锻炼,使体育在保持运动功能的同时还可以成为一种教育形式等。在举办体育节时,可以借鉴或模拟奥运会等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的形式,从而让广大师生了解到更多的体育文化。除了利用体育节建设体育文化之外,也可以利用阳光体育运动营造体育文化氛围。阳光体育是教育部所倡导的一项全国性体育运动,为了确保阳光体育的实施能够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性条件,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定期举行体育运动挑战赛,鼓励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挑战自己的极限,比赛项目可以包括跳绳、飞镖、排球垫球及定点投篮等,以便使学生的体育特长或运动兴趣得到培养。其次,可以将教师与学生组织起来共同开展体育比赛,如羽毛球及兵乓球比赛等。通过进行师生交流赛,不但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频繁,同时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体育技能的机会及在比赛中收获成就与喜悦。

2.4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要确保中学校园当中的体育文化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则对相应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在完善管理制度时,应注意为运动场馆、健身器材及健身房等制定标准的使用规章制度,避免学校在体育设施方面的投入被浪费。实践证明,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能够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还可以防止校园中形成对文化建设造成不利影响的行为。此外,在完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对于规章制度的理解程度及接受程度,保证学生能够在制度的约束下逐渐养成支持体育文化建设的自觉习惯,从而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实现进一步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体育文化 提高 体育水平

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据专家分析,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体育器材无专门的管理人员,大部分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闲置不用,造成流失或破损。

3.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基本素质、思想素质得不到提高。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于教师的待遇不能够与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平衡,部分缺乏敬业奉献精神的教师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

如何提高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工作面貌,改变落后状况。笔者从一线体育教师的视角来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途径去改善体育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步的状况。

第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突出体育教育在人的教育中的地位。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体育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前不久报载,一个小学为了安全要求学生尽量少跑动,小追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应该是顺应天性,给人带来快乐的,不能一昧地强调安全,而对学生进行“圈养”。一个负责任的学校应该开足开齐各门课程,不仅不弱化体育教育功能,反而要加强与扩张其教育地位。

第二、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教育,加大体育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现在,不少学校领导怀揣着“再穷不能穷教育”,但却对孩子体育课所需的器材投入太少,或者零投入。

第三、加强对青年体育教师的思想教育,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

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使其认识到体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不断创造条件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基本素质。经常派青年体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参加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学校弱化体育的教育思想,使得体育教师的地位弱于主科教师,没有外出充电学习的机会。同时,体育老师基于这样的生存状况也就不求上进,得过且过。

第四、校领导要正确看待体育教师的工作,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进、体育教师也要占一定的比例;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会议精神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为抓手,完善安全制度规范安全行为,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深化安全隐患整改,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工作措施

1、调整领导组织机构,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由于人员调动,调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唐校长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王学聘为副组长,负责学校安全日常工作。严格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一岗双责”、学校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岗,落实到人。

2、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各科室要立足“预防为主”的方针,修订完善所辖科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特别是门岗管理制度,寝室安全管理制度、食堂安全管理制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大型户外活动安全制度等,要切实增强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3、贯彻安全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重于泰山。”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关键是防患于未然。我校将实行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每天的绩效考核值班组都负有安全管理的责任,严把学生进校关。晚自习后要配合保卫人员做好巡逻防盗、防打架事故等安全工作。放学时维护好门通秩序,严禁车辆堵门或未经同意进校。加大对门口周边的整治力度,尤其是不让商贩在大门口摆摊设点,确保门口主路减速带能正常使用,保证师生人身安全。

4、加强安全防范教育,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安全教育首先是对教师的安全教育,要让教师意识到抓好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安全工作人人有责,这样才能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每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培训要有一定的安全工作内容,每次的教职工例会要强调安全教育。教师不仅要注意自身安全,还要兼负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责任,要利用班会时间进行安全教育,课外活动时间,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制定安全预案,做好安全防范,校运动会取消不安全项目。

加强安全管理。对寝室、教室、各类用电器材等硬件设施每月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以书面形式报学校总务处整改,同时上报教育局安全办。每年春夏秋冬对水电等都要进行季节性检修,对损坏体育器材的要及时更换,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学校制定大型活动报批制度,对师生参加的大型活动要严密的组织安排,要有临时的安全措施。学校与寝室、食堂、科室、班级都要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责任,寒暑都要发给全体家长《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教育孩子,注意假期安全。

学校是育人场所,一定要文明卫生。要加强卫生安全管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造良好的卫生安全环境。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并进行检查评比,各科室也要定期打扫,做到窗明几净,环境宜人。医疗室要根据季节宣传卫生知识,防止流行病发生。加强食堂食品的卫生安全管理,杜绝食物中毒等恶性案件发生。

职业中学学生文化课基础偏差,学习兴趣不高,难以管理,要把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纪律教育相结合起来,请法制副校长,根据学生思想情况每期进行一次法制教育。政教处对违规违纪学生要处理到位,但不能体罚学生,使学生心服口服,加强学生特别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成才成人。

5、通过各项活动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技能

第12篇

一、杭州市江干区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现状和问题分析

1.调查显示出杭州市江干区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传统的组织形式开展比较好,从实际观察的结果来看,传统的组织形式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有些“重形式轻质量”,城区一些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名义上是组织学生一起锻炼,但实际情况是给小学生“放羊”,活动氛围比较懒散。

2.小学生活动的内容较丰富,但经常锻炼的项目仍显得比较集中,主要在跑步、跳绳、广播操,这使得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显得单调乏味,应积极引进一些新的项目重点开展,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有时也会被其他文化课程占用,通过对体育老师的访谈,这一点在高年级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比较常见,学校出于升学的压力,压缩了学生的课余锻炼时间和频率。

3.课外体育运动中学生自我保护、自我监督能力较差,学生盲目锻炼,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不强,容易增加课外体育锻炼伤害事故的发生,活动中的安全性缺乏保障,这一点,学校的体育老师应该在体育课上进行教育指导,强调科学锻炼,安全第一。

4.调查显示杭州市江干区小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对体育锻炼与人的发展关系是肯定的态度,但在对身体健康的认识上还不够全面。小学生实际执行能力上显得比较薄弱,知道体育锻炼很重要,但由于懒惰,使得课外体育活动缺乏长期性和坚持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城乡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锻炼意识品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但现实中他们只停留在认识上的层次,缺乏具体实践能力。

5.体育老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上比较健全,态度也显得较积极,目的也较明确,但在执行过程中有时显得比较死板。体育活动过程,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在运动过程中,稍有不当就易发生伤害事故,“安全第一”不可少,但有的老师过重注安全。目前江干区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伤害事故,采取了一些消极预防方法,采取了“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通过走访发现江干区课外体育在活动中逐渐减少了一些体操、田径的危害性项目。活动内容也相应减少,运动激情也相对减退了,创新项目也就没有了。调查还显示现在开展的课外活动一般是体育老师(负责制)统一安排管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集体跑步、做操(按规定的一、两项内容集体活动)集合下课,形式上不能很好地为内容服务,为学生服务,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杭州市江干区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对策

1.充分发挥学校监管部门的作用,制定相关制度

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应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发展适应当代小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健身、娱乐体育项目,培养他们的体育能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运行机制,为学生在课外时间积极参加锻炼创造良好的环境。

江干区各小学主管领导及体育老师应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宣传教育等工作紧密结合,把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去抓。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专长,做到不论资排辈,公平竞争。注重实用性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杭州市江干区小学有关体育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组织能力,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有关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制度,如制订“课外体育活动教师指导制度”来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实行“体育成绩挂钩制度”,采取强制性的规定,实现课内外体育的一体化,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勤率和活动质量一起纳入教学管理的范畴,规定学生每周活动的次数和时间,并进行考勤、考核,将出勤和活动情况按一定比例计入体育课成绩,可以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勤率。

2.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多元化的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体系

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江干区各小学应努力做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充分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

校园体育文化节在普及健身意识,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欲望,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校园生活,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扮演了体育课堂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通过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使之能更好地为学校体育教学、为学校素质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可以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随时调整、充实体育文化节的活动内容。通过各种渠道为小学生提供健康锻炼的途径:如开通校园体育网,体育知识问答、技术咨询,心理健康咨询,推广新的体育项目等等。采用各种小型活动、多样兴趣小组、单项比赛、运动会等活动形式来丰富课外体育,促使课外体育的管理工作更有成效。

杭州市江干区小学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朝着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给学生以较大的选择性,才能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当代小学生接受新事物较快,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己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对未来适应社会需要和交往实用性不强的体育项目。因此,除保留学生喜爱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球类项目外,增加一些小学生特别喜爱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健美操、体育舞蹈、网球、轮滑和武术等项目,给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自由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锻炼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项目多元化,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校内课外体育活动。

3.成立单项兴趣班,并建议统一的标准和管理制度

根据杭州市江干区的实际情况,设立各运动项目的俱乐部,体育老师为主和学生为辅共同负责组织管理,使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体育组织管理及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以达到强化体育意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的目的。如成立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等单项兴趣班,又可对部分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较好,又渴望在某个项目上提高技术水平的学生,进行系统训练,满足学生提高与发展的多元化的需要。同时还能为学校运动队输送后备人材,学校代表队基本上就在各单项俱乐部中产生,既节省了校运动训练经费开支,又提高了校运动队的竞技水平。

根据调查的情况,江干区各小学各单项俱乐部可体育教师担任监督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爱好和兴趣参加一个俱乐部的锻炼,满足学生选择运动项目的需要,为培养终生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江干区小学广泛建立起一套有关小学体育俱乐部的统一标准和管理制度。

4.加强领导重视程度和体育场馆、器材建设和师资队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