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6 13:21: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3月24日—25日,教研室组织了小学“携手共进”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教研室靳礼会和管文明两位老师具体组织,教师进修学校秦开明老师全程参与并作指导,现就本次活动中小学数学学科开展的具体活动作小结。
此次为时两天的教研活动进行了六个主要议程:一是教研员随堂听课;二是教研室指派的两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各上一节研讨课;三是参加小学选派的两位数学骨干教师的集体备课;四是小学两位数学骨干教师各上一节研讨课;五是对这四节研讨课进行课例反思;六是对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进行教材解析。由于几位担任课堂教学执教教师的充分准备,小学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使得这次活动得以圆满成功。
担任研讨课执教的四位教师是能禹小学的教导处主任杨培志老师(执教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星火小学的杨晓花老师(执教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体的表面积》),小学的郑志莲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集合》),小学的靳秋虹老师(执教二年级数学下册《评议和旋转》)。所有的课都上得很出色,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课堂教学之后是课例反思,这一环节中有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的介绍,有听课老师的交流与议课,还有教研员的点评。几位老师各具特色的教学和深入细致的说课,给听课教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杨培志老师的课教风稳重,教学功底扎实,充分突出了一个“实”字,课堂教学实在、扎实、注重实效;杨晓花老师的课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处处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注重了数学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靳秋虹老师的课联系生活,巧妙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使学生形成了清新的空间观念,突出了知识的联系和区别;郑志莲老师的课从生活中引出数学,使整堂课围绕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特别着手抓住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变静态数学为动态数学。四位教师的研讨课引发了大家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讨。
在随后的研讨交流中,参会教师一致认为,课前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教学中教师的课改意识强,注重教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运用于实际,服务于数学,注重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以及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注意课堂教学的预设性和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的统一,要注重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这几堂课的共同特点,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同时,也认真分析了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并对如何改进教学进行了广泛地交流。
课例反思后进行了教材简析活动,在这一环节中两位老师不仅针对本册教材做了全面系统的解析,还向大家传授了进行教材简析的方法:1、抓住每一章节、每个知识点的重难点;2、明确分析出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知识点;3、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4、分析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是学生最容易犯错的,哪些是有困难的,我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引导和教学设计来避免错误,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老师们一致认为,本次活动集听课说课评课和教材解析为一体,使大家提高了对新课程的认识水平,弄清了一些以前在理论上和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明确了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几位授课的老师也深深感到,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自己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总结这次活动,呈出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领导重视,安排到位。县教育局杨光宇副局长亲临现场指导,各学校认真组织此项活动,同时以文件的形式制订了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内容、活动形式都作了详细、周密的安排。
2、准备充分,效果突出。为推动我县小学数学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推广先进的课改新模式,总结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培养成果,县教研室认真选拔授课教师,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师认真备课,充分体现课改理念,切实落实三维目标,全力渗透新型学习方式,适时使用现代远教设备,通过授课和听课师生的反应证明此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圆满成功。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55-02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一个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研究,教学生创造,教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要在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我们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四解放”。
一、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自主观察
从心理认知规律来看,小学生认知的过程大多是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根据这一规律,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解放学生的眼睛,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双眼带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指导观察、引导思考、获得表象,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内化,培养创造性思维。
课例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草色青青,桃红柳绿。那春天最忙碌的是什么小动物啊?
生:蜜蜂。
师:对啊,大家看图。(课件出示春景图和一群群蜜蜂采蜜的图片)
看一看,这么多的蜜蜂,它们一个接一个迫不及待地想要到外面去采蜜。可是大家看到了吗?蜂箱的门太小了,它们差点把门都挤坏了。蜂王想了一个办法,它把蜜蜂分成了两组,一组是20分钟回来一次,一组是30分钟回来一次。它想,这样总该可以解决问题了吧!你们说,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生1:解决了,因为它们回来的时间不同。
生2:还不能完全解决,因为60分钟后它们又要挤一次。
师:哦?你是怎么知道60分钟挤一次的,谁能上台用图示表示出来?
(生上台展示)
师:大家的方法真好,一目了然,有的是用纸条来表示时间长短,有的是用线段图,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
本课教学伊始,笔者先用语言营造出一个春意盎然的图景,密切联系学生熟知的场景,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自主上台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线段图和纸条的展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观察,进而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二、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自主思考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技能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构建的基础上的。学习和思考是推动学生进步的两只翅膀,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内化知识,更快地提升数学技能。
课例2: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比例“16∶=∶2”,不过它的两个内项看不清了,大家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什么数?
生1:16∶8=4∶2
生2∶16∶20=1.6∶2
生3∶16∶32=1∶2
……
师:正确吗?谁能说出其中的原因?
生:因为比例前后的比值相同。
师:说得真好。那这个答案能举得完吗?
生:不能。
师:说得好。下面请大家再观察这两组等式,谁能告诉老师从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等式:16×2=8×4 16×2=20×1.6 16×2=32×1
第二组等式:16∶4=8∶2 16∶1.6=20∶2 16∶1=32∶2
生:我发现第二组等式的两个内项换了一下位置,比例式仍然成立。
师:那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能够证明这一点呢?
师:自己尝试一下,然后告诉老师,可以举什么例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三思”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一思猜数,二思猜规律,三思猜验证。每一个思考都强调学生的主体发现。改变以往零碎的问答式教学,转向于过程的整体解决,进而解放学生的大脑,学生的主体性自然得到发展。
三、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在数学练习中,实践类的内容往往占据很大的比重。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天性,积极创设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这样不仅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第一感知。
课例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请看屏幕:
请大家每两个点连一条线,数一数,一共连了多少条线。
(生自主操作)
师:谁来说说连了多少条线?
生:太多了,还没连好。
师:确实很难啊,下面还请同学们做一个小游戏,只还过游戏的方式由简到难,先从两个点开始,然后依次递加,看谁第一个把下面的表格填好。(生自主操作)
师:大家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如果没有发现,大家再把表拓展一下,变成5个点、7个点试一下。
(生自主操作)
……
本例中教师一次又一次把探索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总结归纳,自主探究的特点表现无疑。
四、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自主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结果。现行的班级授课可以营造出一个学习的大氛围,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最大的益处就是可以获得群体研究的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年龄特征,着力挖掘生生合作的机会,创造生生讨论的机会,让思维的火花在讨论的碰撞中升华为智慧的思想。
课例4: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了长方体的特征,现在老师这里准备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哪位同学到台上来,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长方体,说一说下面这张表。注意,谁能说准确老师就把长方体送给他。
师:下面,请每个同学都从学具盒里拿出一个长方体,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这张表。
一、将生活引入课堂教学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美好情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注重充分利用学生身边随手可得的教学资源,将生活实际引入数学课堂教学,并设计有层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以“拿出你的笔的几分之几”这个活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有几支笔,然后选取其中有2支、4支、6支、8支笔的同学上台,要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笔的1/2展示给同学们看。这样,大家就清楚地看到以上笔的1/2分别是:1支、2支、3支、4支。接着,我抓住时机问:“都是拿出1/2,但为什么笔的支数会不一样?”学生回答:“因为每个人笔的总数不同。”我及时表扬了学生,并板书: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继续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笔,四人小组按以上的活动方式进行“拿笔”活动,可以拿出笔的1/3、1/4等。我还利用手中的数学书及《惠城年鉴》,指名学生分别翻到书的1/2,让学生亲眼看到书的厚度不同,翻出的1/2也不同,再次形象地认识到“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二、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设计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交通”等数学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实践,让他们在“玩”中学数学、用数学。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中,教材就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一是“制作一张长方形的纸条,以它为单位测量教室中的某些物品的长度”,二是“设计一张16开的数学报,说说各栏目所占的篇幅约占这张报的几分之几”。对于第一个活动,学生表现出的兴趣一般,只有不到一半人按要求将预先做好的纸条带来。但有几个同学的纸条做得很漂亮,我就用其中一个同学的纸条量了量我的课本,并让同学们也用尺子量,看量的尺寸是否与他的纸条一样。经此环节,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动手做纸条,量教室的物品。
而在第二个活动做数学报中,更出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效果。蒋梦瑶,一个思维能力较差,又因基础较差而没有自信的孩子,做出的数学报让我吃惊,无论是版面设计还是用色,都非常好,她的绘画能力让大家刮目相看。我着实表扬了她一番,并拿她的手抄报做例子,让同学们分析各栏目所占的篇幅约占这张报的几分之几。这节课,大家学得认真极了,许多同学都能大致地说出答案。
三、用周记记录身边的数学
从四年级开始,我就坚持让学生写数学周记,内容由学生自定。周记可以写新学的知识内容和学后的感受;可以总结一段时间所学的数学知识和遇到的难题;更主要的是要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记录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来。学生交来的数学日记,形式多样,有记叙式的,有摘录式的,有表格式的,还有线索式的……通过这一途径,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学习生活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资源,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在学数学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
1.测量活动
如三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引导学生开展“有多高”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五年级下册开展了测量实物长、宽、高并求其表面积的活动。
2.作数学记录
为培养学生做事认真、注意观察、周密严谨的数学品质,我常让学生作数学记录,如记录天气等。在冬季,课室里放置一温度计,让学生记录上午8点、11点半、下午2点、下午5点时的温度,并每周指明一名学生作为天气报告员,方便同学们记录。同时,根据教材内容开展相关的记录活动。如五年级上册学生就开展了种蒜苗和测量蒜苗高度的活动。在学习统计前两周,我就为学生准备了几斤蒜头,分发给他们栽种,并讲明记录要求,分好活动小组,选好小组长,在上新课时让各小组根据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学习,之后绘制统计图。这样,既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统计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开展调查活动,收集数学信息
我常让学生开展生活调查,主动寻找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在五年级下册学习百分数时,我让学生收集了生活中的分数和百分数;在学习统计时,让学生了解家庭每月的各项开支并绘出统计表;而在学习中位数和众数时,我也让同学们开展了相关调查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24-01
经验的提升,是感性体验向理性思维迈进的必然需求。如果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获得和积累上,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就难以得到发展,数学学习活动只能游离于整个教学进程之外。在教学中,我们应当让活动经验所得从感性向理性跨越,进一步发掘数学活动的内在价值。
一、延伸――从经验到方法
经验是感性的,而且通常都是杂乱无序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活动中所得的经验进行梳理,鼓励学生将经验延伸到方法上去。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适时地进行回顾和前瞻,让学生释放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的思考和体会,引导学生将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延伸到方法层面,进而通过外显的方法来促进学生活动经验的条理化。
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鸡兔同笼问题)》时,依据学生已有基础,笔者组织学生运用“尝试法”进行分组探究――
师:一些同学还在努力地尝试、计算,但大部分同学已经有了新的思考,谁来说一说?
生1:要计算很多次,太麻烦了!
生2:我尝试了11次才找到正确的结果。
生3:原来“枚举”就是把所有的可能一一列举出来,再进行尝试,直到得到正确的结果为止。
生4:这个方法显得有些“笨”,应该要改进一下。
师:带着思考进行尝试,真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改进的方法……
二、深化――从经验到思想
数学思想在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起到高屋建瓴的统领作用,通过观察、操作以及猜想、验证等,教师在引导学生经历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中,着力促使学生交流彼此的感悟、提升体验的深度和内涵,提炼出贴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数学思想,将个体化、多样化的活动体验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内角和》时,笔者组织学生分组分别采用测量和操作的方法进行验证,并把数据填到“活动记录表”中。
(一)请测量的学生汇报活动结果(教师一一板书)
师:观察这些数据,你们发现它们与哪个数比较接近?
生:接近180。
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
(二)请操作的学生汇报活动结果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形成结论,归纳升华
师:操作的结果是180°,为什么测量的结果却是“大约”180°呢?
生:因为结果有的比180°大,有的比180°小,有的等于180°。
师:是因为测量的同学不够仔细吗?
生:不是,是因为测量会产生误差。
师:测量的同学能够真实准确地记录测量结果,科学家们都具有这种认真严谨的精神。那么,现在“大约”这两个字可以去掉了吗?
生:可以。
三、运用――从经验到实践
只有在运用中,经验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运用活动经验的机会,让学生在运用经验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巩固和深化活动经验。活动经验的积累和运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依相伴、互相交融的。教师要注意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循序渐进、小步迁移,让运用促动经验的修正和改造。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分解为3个层次展开。
(一)模仿运用
计算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给出长、宽、高)。
(二)发展运用
一个长方体无盖包装盒,长为15厘米,宽为10厘米,高为8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综合运用
一块长方体木块,长是15分米,宽是6分米,高是8分米。沿着长将它锯成3块,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四、沉淀――从经验到反思
反思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习惯。在学习活动接近尾声之时,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反思,将活动中获得的模糊、零碎的经验进行回顾整理,总结得失、清点收获,从而使得所获经验条理化、系统化,并进一步沉淀与固化;同时,在反思中得到的成功愉悦也为学生后继学习的展开提供了情感支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表达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表达,使得经验外显,达到集体智慧共享的目的。
一、研读课标
钻研课标是深挖教材的基础《课程标准》是各种版本教材编写的依据和根本。作为在教学一线教师的我,每学期都深入研读课标,只有研读《课程标准》才能准确提前掌握重难点,明白交给学生什么,那些知识应该教,教到什么程度。才能不以“本”为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才能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重新组合。例如:五年级数学课本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讲到“0”是否是最小的偶数,这是我们要直接面对学生的一个难点和重点问题,绝对不能避而不谈,绕过去或者跳过去。我是这样给学生讲的:“自然数范围内“0”之所以是最小的偶数,“1”是最小的奇数,是因为偶数和奇数组成自然数,自然数就是整数;所以我们在研究数的整除、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数,也就是说在研究“因数与倍数”里不包括“0”的自然数,因此,最小的偶数是“2”,最小的奇数是“1”。只有这样,学生理解了,就不再发生质疑。相应对学习“倍数与因数”这一单元的所有概念就容易理解且不会反复出错。
二、深挖教材
在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这点我深有体会。
1.只有深挖教材才能活用教材,才会自己解读课本,灵活掌握课本知识,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做到课堂新授知识游刃有余,保证了灵活驾驭课堂。也只有深挖教材,才能对所教章节的知识点前后做以个性系统调整分类归纳教学。不能就一节课讲一节课。例如五年级下册我在教完第一章《分数乘法》后,我没有按照课本上的章节教而是接着教第三章《分数除法》。原教材安排第二章是《长方体的认识》它主要的目的是给学生留一些空间害怕学生对分数乘法和除法混淆。而我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由于本班大部分学生细心学习习惯已经基本养成,不会出现乘除法混淆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将分数除法提前进行教学,既可以使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又可以使学生学习运用逆向思维加深对分数乘法的巩固和理解。更注重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2.只有深挖教材才能使学生学的扎实,掌握牢固。新课程的教材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情景图片很多知识零乱,对知识归纳整理的更少,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深挖教材,补充许多知识点,在备课上多下功夫。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时,课本上只给了我们一种方法列举法,而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数字太大时特别的麻烦。这时我就查资料给学生补充了三种课本上未曾涉及的方法即:短除法、观察法、分解质因数法。观察法里又有互质数这个概念,课本上没有出现,这时我又给学生讲了互质数的概念;分解质因数法又要告诉学生再怎样分解质因数;这时问题又来了,许多同学质数、互质数、分解质因数又混在一起了,接着我告诉学生三者的区别。经过这样循循渐进的教学,学生一下豁然开朗。最后我再告诉学生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步骤:一看、二想、三做。并且分别进行了扎实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因为学生掌握了有效的方法学起来轻松,有条理,所以我们班学生的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错误率几乎为零。四年级上册简便运算教学时,我先认真挖掘教材,确定重难点,然后总结运算定律: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运算性质、商不变性质。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七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例如67×99和67×99+67这种易混的题让学生练反复,反复练,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所以三年以来我班考试中简算题的正确率几乎为100%。五年级教学《比较分数大小》时,课本上用通分比较,而我在一本资料上查到可用“十字交叉法”比较,这种方法运用在填空、判断、选择题时,简单、速度快,准确率又高,我就大胆运用,收效极好。分数比较大小使用传统方法,但也可以用此方法检验正确程度。
3.只有深挖教材,才能确定本节课采用什么方法教最有效。才能把知识点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使教学起点从学生不会不懂的地方开始。例如我在本学期六年级《圆的面积》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剪、拼、画图等自己总结得出圆的面积的公式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记忆最深。课后复习时我感觉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的很好。还有三年级《分数的认识》教学时我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些环节不是盲目的,无序的。需要课前精心的准备安排,否则课堂乱而无效。
4.只有深挖教材,教与练才能有机结合。新课标的数学教材,练习题很少。我一直根据课本知识的重难点,在备课时结合大小练习册及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平时分层练习,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前大小册子的期中期末测试题,早被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消化了。这样避免了考试前的盲目练习。
5.只有深挖教材,才能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总结出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一、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效率之作用
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仍被无效课堂的阴影所笼罩,烦琐的教学模块,关联的教学内容没有系统地加以整理,加上师生之间的交流甚少,参与互动性差,使得学生难以将前期的学习内容与自身已掌握的知识有效地结合,有的甚至产生本末倒置的问题;忽视了教学与学习内容的创新,发散性思维方式并没有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因此,新课改的教学宗旨是开展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所谓效率,就是指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而高效课堂是指在规定时间的教学课堂里,激活学生的学习细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的教学内容,去繁从简,促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有所创新地多方向发展。只有在高效课堂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参与能力才会有效地融合在学习过程中,排除干扰,有效地将教学内容满足他们学习的愿望与需要,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新精神。
二、提高小?W高年级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途径分析
1.提前预设,督促学生预习
在规定的数学课堂中,新知识的讲授及掌握需要一定的心理及知识的准备。因此,在教学课堂之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课堂上有充裕的时间去复习和学习课程内容,跟紧教师的教学安排步伐。
2.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时间的科学控制是教师的基本功。围绕着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教师一方面要给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时间,另一方面还要带动学生在设计的不同环节,提高其感应器官,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教学环境中来,确保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注意力及思考力的到位。例如,在一节课堂内,一般设计的教学模块有三个以上,实现模块教学的环节在6个之内为宜。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设计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视觉冲击为主,增添游戏趣味性氛围,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播放活跃、动感的形象故事,演示相关的课程内容,帮助小学生正确合理地思考和学习课程知识,而不会错误或难以理解生涩数学概念。例如,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百分数》,教师通过讲述百分数的概念,分析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同时结合多媒体视频展示生活中众人喜爱的“火锅”配料的具体应用,分析配料中所包含的百分数信息,辣椒占50%,花椒占30%,其他成分占20%,得到配料的总体成份为100,从而分析出这桌火锅的麻辣程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4.开展合作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圆”的第一段教学内容(教材第93~97页),这部分教学内容共安排了三道例题、两道“练一练”以及八道练习题和一则“你知道吗”. 其中,三道例题包含10个知识点、5次交流、4次操作、1次观察和4次思考.
10个知识点,即:“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什么是圆心?”“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
5次交流,即学生观察教材呈现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圆形物体后:“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想办法画出一个圆,在小组里交流. ”“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对例3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 ”“你还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
4次操作,即:“想办法画一个圆.”“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在自己画的圆里标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先任意画一个圆,把它剪下来,再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
1次观察,即教学例1时,让学生观察教材中呈现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圆形物体,以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圆的经验. 当然,其他活动中也包含观察,这里就不单独列出.
4次思考,即:“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你还有什么发现?”
二、参阅《教师教学用书》
与苏教版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00页对这部分内容提出的教学建议是: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第93~94页的例1、例2、例3,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七的第1,2题. 第二课时完成练习十七的第3~8题.
其中,对于第一课时的教学是这样建议的:教学例1时,要侧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充分地感知圆. 教学例2时,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结合学生用圆规画圆的体会具体介绍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教学例3时,可以在学生各自操作的基础上,通过记录学生的表述逐步整理出需要重点讨论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以教材中所列的问题为主. 然后明确提出:“关于这些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可以怎样验证你的发现?”接着再次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或验证,在小组内就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最后,总结出关于圆的几个主要特征. “练一练”第1题可让学生先独立判断,再说明自己判断的根据;第2题在学生独立完成后,可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所画的圆. 练习十七的第1题和第2题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回顾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画圆的步骤和注意点. 由此看来,第一课时除了要完成“练一练”2题和练习十七的第1,2题以外,更重要的教学任务是以上提到的10个知识点、5次交流、4次操作、1次观察和4次思考.
三、问诊教师教学实践
新教材全面推广以来,除了笔者亲历了教学实践,还学习了12节不同层次的课,并参与了几次关于该节课的交流. 笔者发现了困扰教师的一个共同问题,即“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任务繁重,难以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践行这个理念,必然要分配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5次交流、4次操作、1次观察和4次思考”,在一节课中这样一路走下来,新课标的理念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教学任务却无法完成,或者是匆匆忙忙完成了教学任务,新课标精神就难以体现,成了“夹生饭”. 这样就形成了难以调和的教与学的矛盾.
四、我的教学建议
为了调和教与学的矛盾,把新课标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仍然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例1、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七的第3题、第6题. 第二课时教学例3,完成练习十七剩余的题目和“你知道吗”.
数学广角渗透方法数学思想在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数学广角”以单元为呈现形式,独具特色。它系统而有步骤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这一内容虽然不多,但其内容新颖、与生活联系密切,活动性和操作性较强,教与学都有着较大的探究空间。
一、恰当要求,把握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直接决定着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度,也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每一册数学广角单元的安排,主要都是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中的优化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突出主体,体现价值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小组合作与交流,突出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体现了新课程的一种理念“重要的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在素材的选取上非常注重现实性,都是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与交流,让他们充分地操作、实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在活动中找出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集中解决。活动完成后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问题却有多种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后面寻求最优化的解决策略打下了研究、分析的基础。
2.注重体现思维过程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和探索精神
教材在编排结构上注重体现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强调数学思维的一般过程,着力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例1就安排了从5个物品中次品,仅仅要求学生说出找出次品的方法,不需要进行规律总结,从而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例2则安排了9个待测物品,要求学生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多样化过渡到优化的思维过程。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各种解决策略,引导学生发现什么方法最好,在此基础上,就引导学生进行猜测,从而可引发学生进一步进行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转而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抽象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三、巧用素材,有效提升
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广角的巩固练习创设了许多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作为学习的素材。有的教师如果是平时上课他会按教材一题一题讲解,不考虑素材安排的目的;如果是上公开课,因为数学广角的练习题量也不多,他又会自己创设出好多的素材来巩固,究竟如何去巧用素材,使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呢?
例如三年级上册的《组合》这一课,教材上安排了组数、早餐搭配、走路中的数学问题、拍照等,这些丰富有趣的情境牢牢地吸引着学生。如果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一摆”“用线在书上连一连饮料与点心的搭配”“自己用笔画一画从儿童乐园到百鸟园的路线”或“用线连一连一共拍了几张照片”,这些问题情境的设计与展开是平面的,除了情境的不同,要求上并没有提升,始终停留于具体操作层面,缺少数学化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每一个问题情境应有目标重心,组数问题要突出“有序思考”,把点心搭配从“二三搭配”拓展为“三三搭配”,既是对前面思想方法的巩固应用,又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游玩路线问题则侧重于“符号思想”的应用,让学生思考“如何可以更清楚地表达路线”,拍照问题则可以拓展为“如果我们全班同学每个人都想单独和聪聪、明明各合一张影,一共要照多少张”,只有这样发挥教材的编排作用,挖掘每个素材的独特功能,才能使学生的各种技能有效提升。
“数学思想方法是自然而平和的,我们不能把活生生的数学思考变成一堆符号让学生去死记,以致让美丽的数学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数学广角内容是我们新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思维训练的材料,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真正发挥“数学广角”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模块一:揭示课题
一般倡导简洁入题,不绕弯子或直接板书课题。
《认识圆》可以这样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圆。(板书课题:认识圆)
模块二:自学交流
一、导学
教师出示导学提纲。导学提纲要具体,要有导读、导思、导行的功效,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果新知内容单一,一般为一次性导学;如果新知内容较多,可分几次导学。
《认识圆》导学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我们请导学提纲指导我们的自学。
出示导学提纲,学生认真看课本第93~94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提纲:
1. 学会画圆。
2.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字母表示。
3. 掌握圆的特征。思考: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同学们默读或指名读教师读。
教师谈话:自学的时候,比一比,看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开始。
二、自学
学生按照导学提纲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自学可以是看例题、看注释、查资料、做实验、发现疑难问题做记号、做“试一试”中的题目。教师适时让学生板演,要尽可能让后进生板演,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要巡视、搜集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分类、梳理,为下面的点拨、引导做好准备。
三、交流
可通过教师提问或学生质疑,引发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点拨释疑,适时补充、归纳、总结方法,揭示概念和规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完成导学提纲中的内容。交流要尽可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必要时让学生争论,教师总结要分类评议,便于归纳,避免重复或遗漏,这样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师要顺学而导,讲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交流中还不能掌握的内容,或者是认识偏颇易出错的地方。学生通过自学交流能够掌握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讲。教师点拨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认识圆》交流环节可以设计为:
教师谈话:学完的同学请举手。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情况。
交流时教师适时板书:
半径(r)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直径(d)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d=2r或r=
追问:圆的位置由什么来确定?圆的大小呢?
板书:圆心(O)位置
半径(r)大小
模块三:拓展提高
拓展提高,即进行“基本练习”和“拓展练习”。“基本练习”是完成课本中的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拓展练习”要突出层次、适度适量,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横向沟通,数学知识的纵向发展,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数学文化的渗透浸润。
这一模块的教学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基本题的练习,形成一定的技能,在此基础上,把知识向深度、广度拓展,提高学生深层次思维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效果。
《认识圆》本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1.基本练习
(1)完成课本第94页“练一练”的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心中进行二次备课。
评讲。
(2)练习十七第1题。
2.拓展练习
要在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里画出一个最大的圆,可以怎样确定它的圆心?它的半径应是多少?
课堂小结:
课堂作业:课本练习十七第2题
关键词:统计;描述;整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008-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首次将“统计和概率”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板块纳入其中,并贯穿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从小学到初中的全过程。传统教材是在五、六年级时开始学习统计,主要学习绘制统计图表的技能。新教材根据《标准》的精神,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2011版的新课程标准将原来的双基增为四基,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要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也由双能提高为四能,要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统计板块的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精神呢?我认为加强学生统计技能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积累学生的统计经验应该是统计教学的核心。反思平时的教学,统计技能是我们教师都清楚的重点,它在教材中往往多数能够有所体现,所以容易被教师所关注,也是相对容易把握的显性教学重点。而对统计意识的培养这一很重要的隐性目标往往因为不好呈现而被老师们所忽视。接下来以复式条形统计图为例与大家交流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积累正”字统计法收集数据,数学课堂就是一种生活,应该洋溢着文化气息。因此,统计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数学课堂文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是现实的、饱满的、丰富的,同时也是活动的、体验的、享受的,这样整个课堂才会精彩纷呈,迭起,永远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把握教学目标,逐步渗入为主
首先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知识在生活中作用,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通过参与“爱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五年级了,同学们学习紧不紧张?看,**同学都戴上眼镜了,请**同学来统计一下我们班患近视的有多少人?生统计。猜猜老师像你们这么大时班上有多少近视的?谁来说说戴眼镜的不便?我们该怎样爱护眼睛?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患近视的年龄真的提前了吗?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实例入手,让学生感到要解决的问题真实而又必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主动性,更容易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价值。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才会有明显的内驱力。
三、设计调查方案,展示统计学魅力
提出我们要研究这个问题,需要调查哪些方面的内容?请学生充分交流谈到要调查的对象、人数年龄范围,甚至如何调查等等。
师:如果请你设计一个调查表,又要考虑哪些问题?
师随机出示视频调查资料
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会设计调查表是本节课目标之一。所以这里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设计调查方案是想让学生有关注个体到关注群体,想到用数据来说话,养成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习惯;同时建立随机的概念。有人说“数据是有信息的,信息是可以提取的,信息是为人们服务的。”这是对统计学价值的很好诠释,也可以说是对我们数学学科的魅力之一
四、教学互动有生,重视反馈
教学反馈是反映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而又有效的途径。重视反馈是提高教学的前提,所以我对教学的反馈制定了一些具体措施。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师:观察这些数据你能很快比较出患近视年龄是否提前了呢?生可能会说数据太多、太杂乱,不容易比较。
师:你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生提出整理到复式分段统计表上。师出示:
师: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将数据整理到表中。 师巡视订正评价学生的整理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整理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相比有了哪些优势?师:我们还可以用其它更加直观的方式来描述这些数据吗?生很容易想到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在于:整理数据是想让原始数据更加清晰直观,使数据数据更加便于解决问题。这里师关注了学生整理数据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并有意识引导学生由表向图过度。
1、师生共同完成单式条形统计图。
板示:
师:观察两幅条形统计图,你能很快比较出患近视的年龄是否提前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师有意左图查右图找,在两幅图之间来回跑动。故作气喘吁吁状。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很自然想出把两幅图合并成一幅图。
2、学生尝试创造复式条形图
师: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把两幅图合并成一幅图,在把你的想法画在作业纸上。生尝试操作师巡视。
3、展示交流作品。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创造过程。
单色图——单色及每个直条加文字标注——便于区分的双色图——更加简洁的图例标注
4、规范合图过程。师:同学们真的很会学习,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创造出一幅新的统计图。回顾我们合图的过程,我们是怎么做的?
师生共同在黑板上完成合图的全过程。
师随机撤掉空图,修改标题,引出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及时突出图例作用,复式图简洁有序的特点。
师:从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上,你能很快比较出患近视年龄是否提前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师:你认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是本节课教学重点。此环节是让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这里由师生合作单式图——问题仍然不好解决——引出合图的必要——放手让学生尝试——师生交流中规范复式条形图的画法——解决问题。学生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中更加直观清晰便于比较,数学简洁、有序的特点更加突出。
(五)回顾总结,课外延伸。
从问题的提出到方案的设计,收集整理数据,再到创造出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分析数据最后到解决问题,我们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这也是小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许多科学家的重要成果也是这样一步一步研究出来的。当然,这是对2007年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今年2012年患近视的情况是否有所好转呢?请同学们课下按照这样的过程研究研究,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意图是再次引导学生回顾提出问题到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统计的全过程。这也是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学生从本节课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研究思想和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打电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的过程,并找出最优方案,体会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打电话的最优方案并能够运用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早上快7点半的时候,老师接到学校的一个紧急通知,要求我们班笛子队的15个同学全部带上笛子,并且穿好演出服,今天上午要参加一次演出。由于时间紧急,我必须尽快地打电话通知到这15个同学!假如每通知一个同学需要1分钟。你觉得老师需要几分钟?
生举手:15分。
师:哦,说说你的想法,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逐个通知”怎么样?(板书:逐个通知)还有没有更省时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打电话的最省时方案。(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发现有代表性的方案
师:老师看到一些同学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下面我们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每个同学都各抒己见,然后研究出一套你们小组认为最省时的方案来,并写出所用的时间。完成方案设计单(课件出示方案设计单)。
三、小组成果展示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的非常优秀,每个小组都研究出了自己独特的方案,哪个小组愿意首先把你们的成果展示给大家?
(小组汇报,师适时进行评价点拨)
师:同学们设计了分组的方法,用了7分钟,和刚才我们逐个通知方案相比确实节省了一些时间,这是为什么?那怎么样才能更省时呢?对了,让所有接到通知的同学都帮老师打电话,那老师闲着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用这种方案来打电话好吗?
四、探究最优方案,并发现规律
结合学生表述,教师动态出示最优方案示意图(课件出示)。
这种方案真的很省时啊,才用了4分钟,比我们刚才分组通知还节约3分钟。这个方案不但速度快,而且当中还隐含着数学规律呢!你发现了吗?
生说:……
师:这几个学生真的非常了不起,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出示表格)
你发现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
如果照这样推理,那么10分钟可以通知到多少个学生呢?
我们用这个最优方案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通知到这么多同学,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实际运用这个方案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师:是的,在具体实施中还要事先设计好打电话的流程图,也就是说每个队员要清楚他接到电话后,后面要怎样继续通知其他的队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省时高效。
五、实践运用
大家真了不起,把老师当年初中才学会的知识现在就弄懂了!我真的很佩服大家!大家知道吗?在医学界有这样一种寄生虫叫阿米巴原虫,据说这种寄生虫繁殖能力特别强,一只阿米巴原虫3分钟就能分裂繁殖为两只阿米巴原虫,按照这样的分裂繁殖方式,1只阿米巴原虫18分钟后变成了多少只阿米巴原虫?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希望同学们在今后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如果遇到问题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大家有信心做到吗?
【板书设计】
打电话
15人,每通知一人需要1分钟
逐个通知 分组通知 无空闲同时通知
费时 较省时 最省时
1 2
2 2×2
3 2×2×2
10 2×2×2×……×2(10个2)
一、裁剪例题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往往根据知识的结构和联系,为教师提供了一节或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但教材是相对统一的,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却不是统一的,地域、城乡等差别导致学生素质不同,教学内容就不可能与所有学生相适应。如:有时教材内容要用规定课时完成,但事实上有的学生接受不了,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们,知识面窄,接受能力要比城市孩子差,这个时候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就要进行裁剪。
最近我们学校的数学教研活动正在开展,有两位老师同上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小数点移动》这节课。《小数点移动》这一课,教材给我们呈现了三个例题:例5是探究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发生变化的规律,包含向右移,向左移两种情况;例6、例7是探究小数大小发生变化,会引起小数点如何移动,包含小数扩大、缩小两种情况。梳理一下其实将本课的知识目标就分解成了四个:①、小数点向右移,小数大小发生怎样的变化;②、小数点向左移,小数大小发生怎样的变化;③、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如何移动;④、小数缩小到原数的1/10、1/100、1/1000……小数点会如何移动。应该来说在农村小学一堂课完成这节课是困难的,两位老师看到了这一点,并没有局限于教材。仔细的分析了本班学生的实际,分別的对教材进行了剪裁。其中有一位老师上了例5的一半和例6,只探究①、③这两个教学目标;另一位老师只上了例5这一个例题,即只探究①、②这两个教学目标。两位老师的设计非常的新颖,第一位老师纵向剪裁,第二位老师横向剪裁,结果是两节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也就是说当学生的认知水平低于教材的要求时,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可适当简化,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裁剪,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接受和掌握。
二、补充新例
教材所呈现的教学内容,都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内容,具有导向性和高度的精炼性。而导向性和精炼性又体现教材中一个“本”的特征,因此以课本为本外,我们的广大教师还可以创造性的扩大教学外延,创设补充更有利于学生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时,短除法是一种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快速的方法,但新教材却对这种方法说的少之又少。教材把短除法去掉,很重视列举法,列举法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它用途广泛、直接、明了、易懂、不易遗忘,特别适合思维能力弱一点的学生。但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对付较小的数,数字一大,列举法就不方便了。短除法能较快的求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但是不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以列举法为重,但也用一堂课的时间介绍短除法。最后我再让学生比较列举法与短除法,分析利弊,最终达成一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这样的教学事半功倍,学生既学会了列举法,又学会了短除法,在针对具体问题时他们很快就能把他解决。
三、调整例题呈现顺序
我们常说备课最重要的一环是备学生,也就是说在设计课时,应该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用构建主义理论来思考,但怎样的教学才能更适合学生头脑的知识链接衍生,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教材本身面对的是大部分学生,而不是非常适合认知结构千差万別的每个学生。所以,在处理教材时,要细心揣摩,要敢于重组例题,调整例题顺序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广角《数字与编码》时,我就大胆的改变了例1、例2两个例题呈现的顺序,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教材例1是通过研究邮政编码让学生知道数字其实不仅可以代表数量和顺序,还可以进行编码,代表特定的意思;例2通过研究身份证编码,进一步了解数字编码知识。编排上夹说是从简到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在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学生对于写信已经非常陌生,所以教材呈现的邮政编码情境已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而恰恰相反的是,学生都知道自己有一个身份证号码,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就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迫不及待的想了解身份证编码知识。所以在设计课时,将例2首先呈现。学生在浓厚兴趣的氛围中学习到了身份证编码知识,再带着成功的喜悦再学习邮政编码知识,就变的非常简单。
四、改变例题内容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一点在现行教材中已体现的淋漓尽致,小学阶段的大多数教学内容都可以联系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但也有少数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很远,还有因为地域、城乡等生活背景不同,学生对教材提供时隋景陌生的也非常多。但是《课标》又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我想作为教师应主动去开发教材,改变教材原有的教学情境,即改变例题,以便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数学。
如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意义》这一节课,书本上呈现的例题是根据下面的图,探究出反比例的意义。
很显然这个例题远离学生的生活,无情境可言,为了便于教学,我特地重新创设了一个情境:“过年了,李奶奶要给孙子们发压岁钱,可李奶奶只有100元钱,但是孙子们很多,所以她要将这100元换成面额相等的零钱,她应该怎么换,你能帮帮她吗?”此情境一出,学生们立刻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这个时候再出示下面的表格,学生小组内完成它。
完成表格后再提问:换的对不对?如何检验?学生自然会说到面额张数=总钱数,只要总钱数是100元就可以了。这个时候再让学生观察表格和公式,说一说什么量在变化,又有哪个量是不变的,最后学生再总结出反比例意义,学生很容易的就能探究出反比例意义,而且印象深刻。
又如:人教版课本小数第八册教材第一单元内容,以“冰天雪地”的滑雪场为情境线索展开学习,而我们的学生对“滑雪场”毫无概念,自然难以引起共鸣,因此在教学时,作为教师不得不改变教学内容,以学校的课外活动为例,让学生感到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再如:如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材例1呈现如下:
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
如果将这上面的学生换成自己班的学生,而且是学习不太积极的学生,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也就是说有时为了教学,例题主体内容不变,稍微改变例题情境,就会使学生有种“亲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