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生学习计划

医学生学习计划

时间:2022-11-20 10:16: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生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生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农村;医学生;学习积极性

近年来,江西省着力构建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长效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数量适中、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江西省于2010年启动“定向培养农村医学生”项目,省财政安排7100万元专项资金,计划用三年时间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医学本科生1600名、专科生1000名。为进一步加强定向医学生的培养,确保定向医学生真正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我省相继出台《江西省关于定向培养乡镇卫生院医学生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定向培养乡镇卫生院医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着力构建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的长效机制。

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享受的特殊性待遇如下:对国家计划招生的医学生,在中央财政每人每年6000元补助标准的基础上,省财政每人每年再补助1000元;对超出国家计划招生的定向医学生,由省财政每人每年补助7000元,用于减免定向医学生的学费、书本费和住宿费等。

目前,江西省已按计划录取定向医学本科生1072名、专科生666名。其中,2010年招录定向医学本科生533名(比国家定向医学生计划多273名)、专科生333名,2011年招录定向医学本科生539名(比国家定向医学生计划多239名)、专科生333名。

正是由于农村医学生享受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致使有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减弱,学习目标不明确等现象,这样的医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势必会影响到我国基层医疗水平。为此,提高这部分带有“特殊光环”的农村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他们更好地在学校掌握扎实的医学功底,对更好地壮大我国基层医疗队伍具有任重道远的意义!

学习积极性是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态度,是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学业,获得好成绩的一种内在动因。由此看来,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起着功不可没的决定性作用。试问一个没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怎么可能长期静下心来学习?在学业上又怎么可能取得好的成绩?况且医学这门学科和其他的学科有所不同,它是生命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它具有相当的严谨性,容不得半点马虎。

针对以上出现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对策。

一、明确学习目的,帮助学生树立各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1)没有原始动力,就会缺乏学习激情。在学习中没有了学习计划,学习就完全是一种被动行为。所以,要增强学习的目标性和计划性。要清楚地意识到在校学习阶段,你是来学什么的,要提高哪方面能力。同时,要正确意识到在校学习期间的重要性。这四年是人生中的非常关键时期,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同时老师也把握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及将来他们从事的岗位对人才素质的各种需求。从古至今各个时期,医生在整个社会是受到极大尊重的,这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想学好医的欲望。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习,想学好,想成为一名好医生,想服务广大基层的群众。

(2)医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一种长期阶段性的目标,因此,要指导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树立阶段性的目标。例如:新生入校不久,应告知学生在校期间要刻苦完成学业,这样毕业的时候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毕业之后紧接着是医师资格考试,只有通过了医师资格考试才能算得上是一名真正的医生。众所周知,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很低(只有30%),所以只有在校期间奠定了扎实的医学功底才能更好地通过考试。要用“医师资格考试”的标准,来指导强化专业基础知识,更好地提升诊疗技术。

二、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将直接作用于教育效果,也能更好地持久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要成为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促进者。我们在教学时,更需要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不光要关心他们的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同时,平等的师生关系,也使得学生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发表学生自己的意见,也有助于和老师一起探讨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我们还可以改进一些教学方法,以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及进步时,我们要给予及时表扬,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精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1)适当补充有兴趣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医学是一个很严谨的学科,又是一个相对枯燥的生命科学。因此,经常讲述一些临床上的疑难杂症的例子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持久性。当然,医学不是刻板的,每个医学生都需要建立适合个人的思维模式。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应安排一些既符合教学计划,又是学生容易感兴趣的感性知识作为授课的导入点。特别是在临床见习课的时候,学生要到医院切实观察医院里面的医生是怎样接诊病人,怎么分析病情,怎样诊治疾病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

(2)重视多媒体教学。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型产物——多媒体教学,正越来越广泛地被老师们应用于日常的教学中,尤其是直观课程的编写更是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当我们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时,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让学生可以观看医学临床上标准的操作,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也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知识构建平台。

参考文献:

[1]王静雅,温金英.如何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农家科技,2011(3).

第2篇

关键词:元认知;元认知认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230-02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创新性学习等教育理念的提出,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视。目前,高等医学教育普遍存在偏重临床技能、医学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对医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加上独立学院医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和追求目标与一、二本院校学生存在一定差异,造成独立学院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学习质量。了解当前独立学院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现状,构建符合独立学院医学生特色的元认识能力培养模式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元认知与元认知能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个体的一种意识活动,是由于经验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持久的变化。在学习过程中,个体需对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这一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学习者认识到并形成如何控制学习这一心理表现或机制,称为元认知。简言之,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识,是个体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1]。从结构层面而言,元认知可分为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等内容[2]。元认知知识是有关认知的知识,是对自身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状况、学习策略等的认识,包括对认知个体、对任务和对策略的认识;元认知体验发生在认知活动的任何阶段,是认知主体对自我认知掌握程度、学习目的、学习效率的体验;元认知监控通过确立目标和阶段性计划,对认知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估[3]。元认知能力就是在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等因素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的元认知知识和情感的基础上,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进行调解和控制的高级能力。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群体抽样调研法、元认知问卷测量法等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分别选择了某独立学院低年级(2012级)、中年级(2010级)和高年级(2009级)的部分医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85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以元认知的结构为基点开展调查。第一部分有关元认知知识的调查内容,旨在了解被调查者对自己学习状况、学习策略、认知水平的认知程度;第二部分关于元认知体验的调查内容,旨在了解独立学院医学生对自身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学习目的是否达到、学习效果如何;第三部分是关于元认知监控的调查内容,旨在了解独立学院医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学习效果的监控与评估状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元认知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表1的数据呈正态分布,选择“有时”的人群相对比较集中,比例占50%左右。选择“经常”和“总是”的人数远远高于选择“从不”、“很少”。可见,被调查者总体而言掌握了一定的元认知知识。具体而言,1—5属于自我效能的调查内容,自我效能即关于认知主体的知识,是在认知过程中的自我信念,它会影响认知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努力程度。6—11属于认知策略的调查内容,认知策略即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它使学生明白哪些属于促进学习的策略,并懂得在何种情境下如何使用该策略[4]。从调查结果看,独立学院医学生对认知主体的认识相对比较清楚,而对学习任务、目标和策略的认识相对欠缺。即学生对于自己的兴趣、学习习惯、能力等等认识清楚,而对于学习任务、认知策略的种类及使用等方面认识不足。

2.元认知体验的调查与分析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对认知过程的觉察与了解,它既发生在认知活动的初期,也可贯穿于整个认知过程,甚至发生在认知活动结束时。在认知初期,一般涉及任务难易程度、熟悉程度和完成任务把握程度的体验;在认知过程中,主要是关于认知进展、遇到的问题的体验;在认知后期,主要是关于自身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学习目的是否达到、学习效果如何及任务解决中的收获体验。

从表2中可知,当前独立学院医学生能够有效体验到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与自身的掌握情况,但对于学习目标是否达到、学习效率是否提升方面所有的体验还远远不够。

3.元认知监控的调查与分析

元认知监控是认知主体对认知活动的检查、评价、反馈与调节,能有效促进认知活动的开展,提升认知水平。表3数据显示,当前独立学院医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相对较高,普遍能为自己的学习制定合适的计划并清楚每一阶段的实施情况,但对自身学习的得失缺乏一定的反思与总结。从调查样本的分布而言,中年级医学生因惰性使然,学习自我监控水平较低;而低年级因为刚进大学不久,仍留有高考前的学习热情,高年级的医学生面临临床与就业的压力,他们已认识到学习的意义,身上也充满了无穷的动力,因此出现低年级、高年级医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较好,中年级医学生相对不足的现象。

四、培养独立学院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思考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独立学院医学生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及元认知能力总体不存在年级、性别的明显差异,说明元认知能力是种通用型能力。当前独立学院医学生元认知能力总体水平较高,能较好把握自身的认知活动,选择有效的认知策略提升自我认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指导独立学院医学生实现自我知识建构,不断提升其元认知能力。

作为独立学院医学生的老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灌输独立学习的思想、倡导自主学习的行为,引导学生确立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在理论学习、实验教学和临床实习中,不断渗透元认知策略的教学过程,并在不同情境下反复训练与强化;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元认知策略内化为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与启发性。树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医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掌握自己的学习水平与学习状况,使学习活动成为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系统,增强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5]。

作为独立学院的医学生,应高度重视自主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对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检查自己的学习策略,使自己的元认知水平与新的认知活动相适应。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学习前对自我学习目标的明确、学习计划的部署等的准备工作、学习活动中对合适的学习策略的掌握与应用、学习结束后的总结与反馈等,都能有效提升元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Flavell J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7(34/10): 906-911.

[2]Flavell JH.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 In:Resnick.L.(E). The nature of itelligence, Hillisdale, HJ:ernbaum.1976:5-12.

[3]刘丽萍.论元认知能力及其培养[J].山西科技,2006,(2):46-48.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状态;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54-02

一、调查背景

1.专业背景。近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更加注重绿色健康的中医类养生,对中医学类培养质量要求也逐年提高。以针灸推拿学专业为例,这是中医的传统专业之一,也是极具专业性和技术性的一门学科。随着中医理论逐渐深入百姓生活,针灸推拿学专业也接受程度和就业前景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在这样一个时代和专业背景下,本专业在校生的学习状况如何?90后作为新生力军,在五年的大学学习时光里,是否能够适应与满足专业培养的要求?

2.调查对象。在我校针灸推拿学专业在校学生中分层抽取调查对象,涵盖大一、大三、大五三个代表性年级。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答卷300份(各年级100份)。

3.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以客观问卷形式,其中状况调查部分共分三个板块,包括“专业认知”、“学习状态”和“目标规划”,主要是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对专业接触和认识程度的变化而进行。

二、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

1.学习目的性缺失。第1题:你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兴趣爱好占46%,家庭影响占29%,专业调剂占11%,就业形势占14%。第4题:你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无明确目标。有清晰而长远目标的占28%,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目标占38%,目标模糊占29%,没有目标的占5%。分析结果:根据以上调查反映,46%的学生仍然是因为兴趣爱好选择针灸推拿专业,但有长远计划的学生比例偏低,甚至有5%的同学没有目标。也就是说有少部分同学在选择专业方面具有盲目性。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很多学生空谈理想却并不知道学习医学专业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直到上课后才发现学医不简单。也有一些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心理预期低于实际,低估了医学类专业的学习难度与严苛要求,导致学习过程逐后劲不足。所以多数学生在仅能建立短期学习目标,而这又以考试性目标为典型。第5题:对所学专业的就业选择和前景是否了解。A.非常清楚(7%);B.了解一些(73%);C.不太清楚(16%);D.完全不了解(4%)。按年级统计:大一:A.8%;B.66%;C.23%;D.3%。大三:A.8%;B.76%;C.13%;D.3%。大五:A.4%;B.78%;C.13%;D.5%。分析结果:同时,从第5题的统计结果看,对所学专业前景“了解一些”的学生人数逐级增多。这表明多数学生对所学专业就业形势的认知是一个逐步了解的动态过程。但是,“完全不了解”的群体易出现小范围的波动,年级越高越迷茫,其原因可能是由考研和就业选择性问题导致的反增长现象。在本科阶段医学学习过程中,接触实践少,部分学生可能出现逐渐丧失理想信念的情况,这也是一个迷失自身的职业道路与目标的问题。

2.学习过程波动幅度大。第11题:平均每天的自习时间。A.2小时以内(53%);B.2~4小时(35%);C.4~6小时(7%);D.6小时以上(5%)。按年级统计:大一:A.61%;B.26%;C.8%;D.5%。大三:A.56%;B.38%;C.6%;D.0%。大五:A.36%;B.42%;C.9%;D.13%。分析结果:从统计结果看,大一新生虽有较高的积极性,自习4小时以上的学生占13%,但还有相当多学生不会安排时间,不能保证每天基本的学习时间。而大三学生学习依然积极,同时时间上也有所保证,38%的同学至少每天自习2~4小时,相对稳定。而大三学生又因对环境较为熟悉,易分散精力,因此学习时间坚持4小时以上的学生时相对较少。大五学生面临考研和就业的紧迫感,长时间自习的学生比例明显升高。第6题:在学习中有无计划并严格执行。A.有,但不能严格按照计划执行(53%);B.无,随意性学习(25%);C.有,并且能够按照计划执行(9%);D.有,但只有在快考试时才制定并执行(13%)。按年级统计:大一:A.8%;B.66%;C.23%;D.3%。大三:A.8%;B.76%;C.13%;D.3%。大五:A.4%;B.78%;C.13%;D.5%。第25题:上一学期的考试中不及格的门数。A.0门;B.1门;C.2门;D.3门;E.3门以上。按年级统计:大一:A.42%;B.34%;C.15%;D.9%;E.0%。大三:A.65%;B.25%;C.5%;D.5%;E.0%。大五:A.78%;B.13%;C.4%;D.5%;E.0%。分析结果:从数据统计结果看,在学习中制定计划但不能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的学生占半数以上,而且这种高比例现象各年级普遍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一新生对本专业的课程学习规律尚不清晰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无法制定一个明晰的学习计划,更多处于随意性学习状态,在自制力不高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学习状态的波动。同时,从第25题看,学习效果又直接与学习态度和行为相关联。计划性较高的大三和大五学生不及格人数明显减少。

3.专业深造目标的被动性。第29题:对未来就业前景抱有何种态度。A.乐观(43%)B.不太乐观(47%)C.悲观(7%)D.冷漠无视(3%)按年级统计:大一:A.36%;B.48%;C.10%;D.6%。大三:A.43%;B.50%;C.5%;D.2%。大五:A.51%;B.42%;C.7%;D.0%。第30题:考研的目的。A.更加深入学习专业知识(42%);B.有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14%);C.家人意愿(6%);D.就业形势所迫(36%);E.大家都考,我也考(2%)。第32题:考研将选择何专业。A.针推、康复(73%);B.西医(11%);C.中医内科(15%);D.非医学专业(1%)。分析结果:以针灸推拿专业为例,本专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好。毕业生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科室从事专业医疗及科研工作,也可在相关单位从事教育工作,亦可自由职业。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本专业在校生在学习中依然存在关于就业形势的危机感,而且这种危机意识与考研目的成正比。此种深造学习的被动观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

三、总结建议

当代中医类大学生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没有统筹安排,缺乏计划性,学习效率低;就业形势不明晰,心理承受能力弱。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提出几点建议: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既不能放松,也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半途而废。

1.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大学期间,制定学习计划对中医学生尤为重要。“大医精诚”不单是口号,学生必须要诚心精学。学习目标是学习的方向、动力和归宿,学习计划依目标而定,行之有效的计划为目标护航。目标是前提,计划是策略。中医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应注意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根据专业与自身的匹配度进行。爱好专业与排斥专业的学生应有所区别,同时,还要考虑到基础、能力的偏差量力而行。例如,生物化学与中医基础理论对文理科学生的影响力。

2.学习过程踏实稳定,方法科学得当。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具体时间的安排,充分利用课堂集中学习的时间。课外可安排更多样的学习形式提升兴趣,包括讲座、论坛、学术协会等。中医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必须通过丰富的学习形式接触、了解以保证学习过程的稳定。拥有好的学习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把握好预习、听课、复习、总结、记忆几个重要的环节,有目的地研究学习规律,选择适合自身的专业学习方法。中医知识多在“背”,学习中应注意:多阅读,抓重点,织网络,勤练习。

3.考研与就业因人而异。其实,考研除了能力,更重在心态!如果某学生平时能认真学习专业课和成绩都很不错,在大二就能顺利通过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四级,甚至英语六级,到了最后阶段冲刺考研就会很省力。要是某学生对学习已经厌倦,那么就要注意在本科阶段加强自身对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中医医生的话,动手辨析力相当重要。还有专业技能、经验和理论知识等无一不是临床基础,务必要坚实。多看,多学,多动手!面临大学毕业再思考是继续升学还是工作,大多具有被动性,也不易出培养效果。我个人认为,研究生就是要做研究的,不做研究,读研究就生没有太大的意义。

在大学期间,除了学好专业,还应当学会思考,培养独立学习和领悟的本事,培养举一反三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只有这样,中医类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谋生存、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马英.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心态调查与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6,(11).

[2]陈其国.大学生心理探析及对策[J].思想道德教育,2003,(2).

[3]杨平,黄彬兴,徐露.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J].今日科苑,2008,(8).

第4篇

随着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学习者和学习过程。学习者自主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在二语习得领域,大量的研究表明高效的语言学习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有效的学习策略,特别是元认知策略,是培养学生学习者自主的关键所在(张艳君,2004)。

元认知策略指的是在认知过程中运用知识,通过设定学习目标与计划,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结果来调整学习者的语言行为(O’Malley&Chamot,1990)。Wenden认为学习者运用元认知策略来监控、管理或自主自己的学习(1985)。可见,目标设定与计划、监控、管理、评估是元认知策略的主要功能。而学习者自主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Holec,1981),本质上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与内容的心理联系,即一种批判性反思、做决策与独立实施行为的能力(Little,1991)。

近年来,在二语习得领域,国内外研究者对于元认知策略与学习者自主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策略的使用和元认知策略培养方面,研究对象多涉及各个专业学生,还很少有针对某一特定学生群体进行研究,比如英语成绩较差或较好的学生,(孙晓婷,2008;阮晓琴,2006)。因此,本文尝试对七年制本硕连读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经常使用的元认知策略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策略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这可以为我们以后所要进行的学习策略培训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从而,最终实现英语学习的学习者自主。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的实施对象是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的中国医科大学2010级七年制本硕连读临床专业两个班级学生,共66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38人,年龄范围从16岁到21岁。由于4名学生分别来自江苏、上海及浙江,高考基础分数不同,不便于统计,最终研究样本确定为62人。

(二)研究工具

为了调查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及其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此问卷采用的是文秋芳设计的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文秋芳,2001)。第一部分为学生的人口统计学信息部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高考总成绩和高考英语成绩;第二部分为9个元认知策略问题,每组3个问题,分别用于测量学生的计划、评估、监控策略。实验对象使用五点度量表的方式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1代表着我从来或几乎从来不这样一直到5代表着我完全或几乎完全这样。

(三)数据收集

调查问卷于2010年12月21日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英语课上分发给学生,并对此问卷相关注意事项及问题向同学阐明。10分钟后开始收回问卷,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然后对此问卷中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以研究医学生的英语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期末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及不同学生群体策略使用的差异。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英语成绩及策略使用

我们统计后发现学生的高考平均成绩和英语平均成绩分别达到了602.34分和126.56分,成绩非常优异。但在新生入学总体水平较高的同时,成绩差异较大,高考总成绩最高分达到658分,而最低分才571分;高考英语成绩最高分为142分,而最低分仅为100分。

除一名学生办理缓考外,其余61名学生均参加了此次期末考试。在学生期末英语成绩构成方面,期末试卷占70%,外教口语课和外教写作课成绩各占10%,学生课堂表现占10%。所有学生都通过了此次英语考试,有近60%的学生成绩在70分到80分之间,只有1名同学成绩超过了90分。

表1 策略使用情况

从表格1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不高,三项策略中只有监控策略均值略高于10,计划策略的使用频率最低。这说明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尽管高考成绩优异,但总的来说,英语学习中学习策略的使用尚不尽人意,特别是学习计划性的缺失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生习惯了中学英语学习中被动的学习模式,缺乏主动性;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七年制第一学期课程安排紧密,每周40课时以上,学生疲于完成相关课程的作业,自由支配时间较少。标准方差显示了学习策略使用的分散程度。计划策略的方差最大,而监控策略的方差最小,这就意味着计划策略的使用要比监控策略的使用更分散。

(二)策略对英语成绩的预测

表2 学习策略对英语成绩的预测

表3 相关系数

为了确认学生学习策略与期末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我们应用了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只有评估策略与期末英语成绩之间存在着统计学联系,而其他两项策略因在回归分析中P值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由表格2和表格3我们可以得出评估策略与期末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为:期末成绩=68.835+0.795х评估策略值。

(三)不同学生群体策略使用差异

为了了解成绩优异学生与成绩较差学生学习策略使用上差异,我们选取了期末英语成绩前20%的学生与后20%的学生各12名,对比了他们三种学习策略使用的情况。从表格4中可见,优等生的各项学习策略的使用均略高于差生,而且前者各项学习策略的使用均比后者更为分散。但因两独立样本t检验中P值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样本量较小可能是造成该统计结果不显著的原因。因此,这两组学生学习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还有待日后的进一步大样本的跟踪研究。

表4 成绩优异学生与成绩较差学生间学习策略之差异

三、结论

第5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思考;探索

1在医学院校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

1.1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医学课程教学以“信息传递”为主。教师负责讲解医学理论知识,同时就课程知识向学生提问,师生在互动中展开讨论和交流。学生在课后进行消化和吸收,对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于医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存在困难,造成学习积极性不足,进而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医学院校构建了课前“信息传递”、课中“消化吸收”和课后“巩固训练”的学习模式。在课前,教师将课程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制作成相应的微课视频并到网络上,作为学生预习时的参考资料。这种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完成的“信息传递”,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在课中,教师主要针对学生预习时难以理解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解决,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记忆。在课后,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更好地巩固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1]

1.2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医学院校在课程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提升课堂互动性,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中的演示学习医学知识技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手术情境,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病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互动,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接受实践锻炼。

2医学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两步走”策略

2.1按照需求设置课程

按照需求设置课程,可以对医学课程实施整体化处理。如设置专业类课程时,应根据医院的具体工作需求设计学习情境和学习领域,将医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医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融于一体后形成的课程形态体系,将学生的生活和职业体系看作一个整体,包含了多个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1]

2.2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一般要通过以下五个步骤来诠释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1)展示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2)设计资讯分析计划;(3)设计检索计划;(4)设计具体计划;(5)分析和评价计划的执行情况。这五步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探索、分析和归纳等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常在课前进行资讯的检索和分析,在课程教学中设计和展示计划,在课程教学后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师要在课程教学结束前5分钟左右布置好下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辅导资料。

3医学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3.1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能力

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医学院校在制订学生培养方案时,要将专业能力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工作,并一一罗列出来。学生培养方案中不仅要有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更要重视对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要建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包括文化课、医学专业课等,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

3.2彻底改造医学课程形态

为了让医学课堂教学方式实现情境导入和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形态方面必须进行彻底改造。在改造之前,首先要转化相应的课程,根据医生工作岗位的具体任务对专业课实施合理排序,做到从易到难、从小到大,将任务目标与医生专业成长的基本规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我学习。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辅助作用,各种图片、视频、文本等资料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好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学习和讨论。[2]

3.3全程把控教学过程

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按照阶段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师通常在课前布置教学任务,明确下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学生在预习时对课堂上教师要讲解的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计划。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反馈,对学生基本学习任务或整套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或是学习心得和实践报告进行评价,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师生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共同讨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负责答疑解惑。

4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医学院校课程教学质量

在医学院校日常课程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教师在课程讲解之前组织相应的学习活动;(2)教师针对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制作教学课件和视频;(3)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传统的自习班演变为“小组自习讨论班”,更适合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更加充裕。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在线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活动,有针对性地预习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并制订小组学习计划,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课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习、实施教学计划提高小组学习的质量,重点解决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困惑和疑虑,采取集中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教学效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医学专业教师要深入分析和考察翻转课堂的具体应用效果,全面调查和考核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机制,在充分掌握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翻转课堂实践活动,优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为翻转课堂的成功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医学院校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要结合医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对医学知识进行总结,更全面地设计翻转课堂,增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性,使学生能更加高效地掌握医学知识,推动医学院校课程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5结语

构建医学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教学丰富医学专业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兴趣,推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医学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自身教学技能的提升,实现教学改革目标,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创医学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儿科学;TBL;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R-4;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0227-01

儿科学教学对临床儿科医学生能否顺利转换角色成为优秀的医生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儿科学教学水平,培养医学生的科学临床思维,是儿科学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索的问题。儿科小患者病情变化快、不能表述病情、家属要求高,是医患纠纷的高发科室,很多医学生离开校园后面对临床时对儿科敬而远之,故在进入临床学习和临床工作前提高医学生对儿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至关重要。

1基于网络环境的团队学习教学方法模式概述

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由美国Oklahoma大学的LarryMichaelsen等(2002年)正式提出,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是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通过发挥学习者团队协作来完成学习目的方法[1]。TBL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讨论、协作式的拓展性学习,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碰撞,让学生自主地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2]。德国的Brich教授在神经病学教学中也采用了TBL教学法,结果显示学生更乐于接受TBL教学法,同时学生认为TBL教学法提高了他们对神经病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团队意识[2]。等[3]将TBL教学法运用到麻醉学实习中,结果发现经过TBL教学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ing,LBL)教学。尽管TBL教学在国内近几年才逐渐开展,但是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在儿科教学中建立TBL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2.1构建网络多媒体课程体系

儿科学是综合性临床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常见的发病机理、病症体征、诊断治疗等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内容复杂知识繁多,在网络教学资源创建之前,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内容设计上包括学习计划、问题讨论、病例分析、学生自我考核和总结等几个关键的教学环节。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借助互联网将上述相关内容的声音、图片、文字、视频等传送到网络上,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体系。网络互动学习模式采用的主要网络技术包括直播、点播、PPT动态浏览、教学资源上传和下载,答疑,视频会议等。在网络互动当中教师对教学资源要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设计,做好学生信息资源索的方式,以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网络互动式教学还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

2.2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互动策略

2.2.1课前

2.2.1.1分组:对每个班级学生,按学号进行分组,8~10人为1组,由组内成员选出1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组内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确定后长期保持不变。

2.2.1.2个人测试:每堂课结束后进行个人课后测试,目的是让学生容易进入自主学习的氛围,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

2.2.1.3小组讨论:小组内成员可分工协作,互相讨论,小组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时,协调人(组长)要适当介入。各小组之间相互独立,当各小组将测试内容形成结果(临床病例分析)后,提交评判人(为儿科学教学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各组存在问题。

2.1.2课中

运用“职教云”平合“腾讯课堂”直播,实时更新最新教学方式,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运用“问卷调查”、“弹幕”等互动方式时刻询问“难点”或表达“困惑”,腾讯课堂“答题卡”功能让学生线上答题,实时掌握学生达标情况。教师作为网上讨论的主持者,而学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参与作用,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思想交流问题解决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之间就儿科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并且在辩论过程中解决疑惑,提高能力。同时交流辩论,还可以让学生获得集体的认可,感受到存在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儿科热情。

2.1.3课后

创建QQ“儿科学答疑解惑互动群”和进行每月一次的“儿科学答疑解惑网络视频会议”。课后练习题作业,巩固知识点,统计高频错题,下次课前再次巩固和梳理。附件作业形式和收集“儿科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后再次调整教学方案。

2讨论和展望

第7篇

关键词:微课;妇产科;见习课堂;

作者:蔡东阁

医学教育关乎着人类的健康事业的传承。妇产科学是一门涉及广泛且理论性、整体性及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医学学科。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将以往通过大课堂讲授理论知识逐步同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起始阶段,是临床思维培养的起点。但由于妇产科学经常涉及到女私,很多患者不愿意配合临床教学,增加了实践教学的难度,并且妇产科学本身存在很多抽象、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和教学环节,更加挫伤了学生临床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出现“高理论、低操作”的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学工作者亟需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探索新的教学途径。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现今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非常重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与教学课程整合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教学质量和效果,微课便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成为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并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微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围绕单个知识点形成独立、短小、精炼的教学视频以实现快速、有效的教学目的[1],已成为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此形势下,作者提出了在妇产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微课的设想,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旨在结合作者使用微课教学的体会来分析探索在妇产科见习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微课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

1传统妇产科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妇产科学教学大致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小课见习教学以及后期临床实习教学三部分。见习教学在妇产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逐渐同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并向临床医师转变的首要阶段。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建立临床思维,将课堂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分析解决临床问题,临床实践技能的综合培训也是重要的环节。妇产科学专业的特殊性及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训练的机会很少,临床见习教学内容只能通过妇科教具模型或者观看长篇幅的教学录像方式来传授。人们在集中注意力接受某一种形式的学习材料时,可能只有开始的十几分钟内能够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而随着时间的延长,精神集中的程度会明显下降,无论是幻灯片讲解或者是观看教学视频,都很难避开这种情况,从而可能造成知识传输的效能减弱。实践也证实,通过在教学模具进行技能操作或观看冗长的视频录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观察为主但缺乏具体实践的模式偏废了真正的临床实践教学,导致学生逐渐对妇产科学专业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世界范围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方式,包括多媒体教学、PBL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案例教学等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仍需要不断探索,通过研究和吸收新的见习教学方法并综合运用,以实现培养全面合格医学人才的目标。

2微课提出的的背景及概念

由英国心理教育学家JohnSweller提出的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与个人学习经验、学习资料的内容及表现方式密切相关[2]。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当教学单位内容所包含的形式较为复杂和表现单一时,学生的认知负荷相对较低,典型代表即目前仍处于主流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微课是由美国学者DavidPenrose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现有的教学资源所提出的设想,旨在通过利用当今社会便捷的网络资源及高水平的数码科技,寻求创建一种更合理、简洁并能有效提升时间利用率的一种教学模式[3]。随着互联网开放性教育资源的不断积累和完善,这种方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凸显优势,并且以其短小精炼及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及使用的方便和简洁性赢得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目前,最为主流的概念将微课定义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国外不少学者将微课应用于颠倒课堂、电子书包等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中,研究表明这一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及个性化学习的需求[4]。随着信息网络交流的全球化,我国的教育学者对微课教学同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尝试着结合现有的实际教学情况开展推广这一教学模式[5-6]。

3微课教学在妇产科学见习课堂使用的优势

从微课的设计理念出发,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微课的使用主要是对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以在短时间内让学习者理解、掌握所讲述的内容。微课在社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成功,为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目前,我国医学教育工作者将微课引用于基础理论课如解剖学[7]及临床实践课如影像学[8]、风湿免疫学[9]及护理学[10]的教学过程中,深受师生的青睐。以下结合妇产科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微课在见习课堂中使用的优势。

1教学知识点独立。微课教学主要围绕独立的重点、难点展开,而妇产科学见习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讲述本专业中一些重点、难点,这一点与微课教学不谋而合。使用微课教学不但可以突出重点、明确教学主题,而且微课中融合有完整、清晰的认知讲解思路,更容易使学生建立对知识点全面、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2教学花费时间少,学习效率高。微课在摄制过程中有严格的时限控制,一般的微课视频时间长度都限定在10分钟以内,这样不但可以高效利用学习对象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且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显著提高学习效率。

3教学方式新颖。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沉闷和冗余,将知识点独立分割,并进行精准化的分析和课程摄制,并围绕知识点提供相应的练习,能有效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

4微课资源体积小。微课的格式主要为视频格式,包括多种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资源体积小,便于下载、储存。

5方便观看,有效利用碎片时间。现有的微课课程多支持在线观看和资源下载,学生可以将其下载至现有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可播放视频的数码产品,以便于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复习,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制定学习计划,实现学习时间利用的效率最大化,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

4微课教学在妇产科见习课堂中的应用

迄今为止,微课在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的建设与应用在全国尚处于创始期,对于微课的理论研究偏多,实践和应用研究较少。我国医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灌输式教育,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存在很大的欠缺,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却能够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理论体系。微课教学在妇产科学见习教学中虽然存在诸多优势,如将抽象繁琐的知识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很好运用于临床实践。但微课教学主要是围绕某个教学主题或孤立的知识点而展开的,无法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我国在实施微课教学时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将微课穿插于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途径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共同发挥各自的教学优势。

对于妇产科学教学中的重点和抽象、难于理解的环节可采用微课进行讲解,结合卡通动画、微视频形式来进行授课。如我们在讲解人类受孕这一知识点时采用了动画形式,对于卵子与受孕过程的重要环节及部位制作成二维或三维动画,并配以有趣的文字或教师真人讲解,图文并茂,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与教材相关联的知识点的延伸,如异位妊娠,在学生形象认识正常受孕过程及部位的基础上,延伸出异位妊娠的概念,重点讲解异位妊娠的疾病转归和处理原则。

对于妇产科学见习教学中实践环节的教学,我们采用微视频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演示某个实践操作技能的录像片,在见习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例如,对于第二产程异常的产钳助产处理讲解中,拍摄了真实的术前评估、准备及产钳助产分娩过程,学生观摩后能形象化的掌握难产的诊断及处理,对于产钳手术的选择及手术操作过程有更为直观的认知。微视频可以用在理论课堂中,也可以用在见习教学的课前和课后,即课下,通过微视频的真实场景获得初步感性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强化的印证。对于仍未掌握这一操作技能要领的学生也可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于课下通过网络终端反复观摩微视频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强化。

作者通过在妇产科学临床见习小课教学中穿插使用微课发现,微课教学中视频声像的合理紧凑搭配能直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形成深刻的印象,课程时间短,学生的注意力适时高度集中,提高了学习效率,有效启发学生思维。课程结束后进行常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并综合学生对微课教学的评价,证实微课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而且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的内容易于被理解和接受,能更好训练学生对临床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诊断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改革和有效补充。

5微课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微课引入妇产科学见习课堂的成效已初见端倪,但在制作及实施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做进一步总结完善。

微课的选题设计不能脱离妇产科学教材,制作内容应着眼于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及妇产科学学生见习实践机会少的特点,以病例为引导,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采集素材,合理运用各种辅助教学资源。例如模具、教学视频、病患实例等,制作应遵循内容凝练、重点突出、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多元化的原则。

微课的制作和使用者通常是年资较低的一线教师,由于选题设计和制作水平的限制,微课的质量问题限制了它在医学课程中的广泛应用推广程度。因此在微课的设计、拍摄及后期制作过程中应重视团队协作开发,青年教师在上级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

微课使用于妇产科学见习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互动性。学生围绕微课问题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最大化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点加强学生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目前对于微课的实施效果缺乏全面的评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应设立足够细化、客观的评价体系,从而在教学应用中加以改进,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并为建立高质量的微课资源库挑选优秀的微课课件。

第8篇

(一)研究时间及对象

研究时间自2010年6月到2011年7月,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2008-2009级巴基斯坦医学本科学历生。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法。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是经过访谈、预调查、评估和调整几个阶段设计而成。

问卷设26个问题项,包括五个主题:一、留学生基本情况,设有3个相关问题项;二、来我校留学的原因,设有1个相关问题项;三、对中医的了解情况,设有10个相关问题项;四、目前在华学习情况,设有8个相关问题项。五、目前在华生活情况,设有4个相关问题项。每个问题不仅提供了多个选项供答题者选择,还提供了开放项让其自由表达观点,且每个问题允许进行多项选择。

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问卷总发放数为50,回收数为50,其中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92%。为了进步了解被调查者对问卷所列问题的理解,我们还对其中的留学生进行访谈。访谈问题主要是紧跟调查问卷而设计的,属于半结构式。

二、结果分析

(一)留学生基本情况

来我校的巴基斯坦医学留学生年龄普遍不大,一般在19―25岁之间,大多处于青春期。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般都接受了高中阶段的教育,有定的知识储备。入学时没有汉语基础,没有参加过汉语水平考试。

(二)来我校留学的原因

医生在巴基斯坦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且是种精英教育。入学门槛高,费用高昂。 般只有经济能力比较好的家庭才能承担。虽然在中国相对门槛降低,费用下降,但仍需要相当的经济实力才能支撑。父母的选择是决定留学生选择留学院校的主要因素。问卷中占42%,除此之外,朋友的推荐和学费的低廉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分别占16%和26%。随后的访谈也表明父母是留学院校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不过由于巴基斯坦人热情善于交际,因此朋友对他们了解外部情况,选择留学院校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甚至有些留学生就是因为有朋友在这个学校学习,从而选择相同的学校。有趣的是有一部分学生表明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到个外国增长见识,而刚好中国是一个非常临近的国家,所以选择了中国。

(三)对中医的了解情况

在留学生来中国之前,他们对中医基本毫无了解(占57%)或知之甚少(占43%)。当问及他们对中医及中国文化的兴趣时,96%的留学生抱着种宽容,乐于试探的态度。对中医和中国文化没有排斥情绪。其中有65%表示对中医和中国文化有粗浅的了解并有兴趣进步深入了解,有35%表示虽然目前还不了解,但是有兴趣进行接触了解。对中西医的看法方面。100%的留学生认为西医是主流医学,也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向。78%的留学生对中医持宽容态度,认为值得学习,但是由于教学方面的原因不太容易学习。最有意思的是,还有9%的留学生觉得中医虽然有效但是见效比较慢。不知道这个观点是不是因为在中国受了耳濡目染而形成的印象。在巴基斯坦也有一定数量按摩场所,但规模比较小,39%留学生对此有所耳闻,只有17%表示有相关的按摩体验,并觉得很舒服。70%留学生对针灸和推拿表示出兴趣,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学习和尝试。52%的留学生对进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了解中国文化不是很感兴趣,他们觉得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学业后回国行医,不需要对中国文化进行太多的了解,目前对中国的了解已经足够了。只有26%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比较浓烈的兴趣,并建议可以提供相关的书籍或vcd供他们了解。100%同学对中国了解比较少,平时除了必要的生活交往,一般对中国文化,环境缺乏近距离接触。100%的留学生对问卷提及的一些常见历史文化景点及常识基本上没有什么了解。目前的中医课程课程学习感觉比较吃力,9%的同学表示虽然能够听懂,但是比其它的课程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虽然在中国留学有段时间,但是57%的留学生都没有自己或朋友接受中医治疗的经历。

(四)目前在华学习情况

17%的学生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对部分中国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太适应。希望能与老师在课后有更多的交流。43%的学生希望教师的英语水平有进步的提高。还有学生建议教师应该给学生定的压力促使他们更深入的学习。最好每次上课前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复习。并希望学校在管理方面与他们进行更多的沟通交流。还有部分学生觉得目前的课程任务比较繁重。87%准备学成后回国工作。对未来前景预测比较乐观,但是对回国需要参加的执业医生考试重视和准备不够,大部分满足于拿到毕业文凭即可,主动学习动力不足。英语交流能力强,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老师,及外籍教师受欢迎的程度很高。喜欢的课程一般受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大,自主根据目标进行学习计划制定和执行的较少。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五)在华生活情况

9%巴基斯坦留学生与在中国的其他国籍的外国留学生有交往,22%的留学生与外校或中国其他省份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有密切的联系。61%巴基斯坦留学生拥有中国学生作为朋友,相互学习语言。35%的留学生对中国的生活比较适应,30%的留学生不太适应,35%的留学生正在努力适应中。13%的留学生业余生活比较丰富,爱好板球,篮球,逛街,购物,看电影等。87%的留学生业余生活比较单调,生活圈子狭窄。4%与中国当地居民有交流。但由于他们汉语水平不高,所以距实现比较自由的与当地居民交流,融入中国文化生活中还有很大的距离。

三、结论

湖南中医药大学从2007年开始招收巴基斯坦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除了给他们开设汉语,西医相关课程外(生理,病理,微生物,生化,解剖,组胚,医学生物学,医学技术,药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流行病学,外科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免疫学,寄生物学等),还开设了中医相关课程(如传统医学保健,针灸学,按摩学,中医学等)。招收的留学生基本在本国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进行医学本科层次学习的数理化和生物学基础。

第9篇

【关键词】医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估

长期以来,医学英语在医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医学英语专业知识是医学生查阅资料、学术交流,以及深造学习的必备知识储备。然而,由于医学词汇的构词特点,生词、长词和难词都很多,师生普遍反映学习起来内容多、任务重,教学课时不足。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教学创造便捷条件,集合课本录音、课件、视频、音频等相关学习资源,使医学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朝着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教师授课为主的单一课堂模式。网络教学模式为自主学习、个性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对教学模式产生了深刻变革,并有效地解决了目前任务重、学时紧的医学英语教学难题。然而,在新的网络平台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只重视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终结性评估难以对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而科学的监控与评估,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影响了自主学习的效果。2004 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指出形成性评估在实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点的多媒体教学中尤为重要。本项研究旨在探索网络平台下医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形成性评估流程,以及该评估流程对网络自主学习过程监控、学习积极性、自主性促进的后效作用,从而推进医学英语网络自主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一、形成性评估与网络平台医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与形成性评估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教学与评估的辩证关系。”(周娉娣等,2005)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学评价分为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是指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然而,在网络平台自主教学模式中,一味采用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估具有以下弊端:首先,终结性评价没有对网络平台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评价,从而直接导致师生对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松懈,长期下去,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保持与激励。第二,终结性评价没有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管理、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与管理,不能及时地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由此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与效果得不到教师指导与反馈,难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性评估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与反馈,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教学要求》提倡学校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形成性评估与网络教学拥有很多共同之处,二者相辅相成。首先,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估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二者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均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效果的评价者;第二,在学习模式上,二者均提倡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等多种突出学生主动性、合作性的学习模式;第三,教师的作用方面,二者均强调教师的组织、协作、监控、反馈信息等作用。综上,从理论上看,网络教学需要形成性评估来引导、监督和管理,形成性评估也更适合于网络教学。

二、教学试验与研究

(一)网络平台医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形成性评估流程设计

形成性评估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地、综合地使用各种评估手段,使学生成为教学与评估的主体,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引进形成性评估的意义在于将教、自主学习与评估看成和谐的整体,整个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估流程按先后顺序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自主学习阶段、课堂学习与过程评价、反思与反馈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自主学习阶段

第二阶段:课堂学习与过程评价阶段

第三阶段:反思与反馈阶段

(二)医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估实施措施

1.自主学习阶段

教师设置学习任务是学习的起始点。首先教师让学生明确本章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在完成本章学习后,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包括以下方面:(1)词根词缀:熟练掌握内分泌系统生理、解剖、病理、诊断与治疗各方面涉及的词根、词缀,能够熟练地进行术语的辨义、拼读与拼写;(2)口语:能够用准确的专业术语、流利的英文描述内分泌系统基础解剖、生理重点话题;能够用英文对内分泌系统病例进行简单地分析;(3)阅读:能够运用本章学到的专业术语阅读内分泌相关专业文献;对长难句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阅读病例,并分析病例;(4)翻译:准确、通顺地翻译阅读中的长难句。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后,教师指导学生获取网络平台学习资源,包含课文音频、视频、教学课件与练习。接下来,学生开始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初步完成学习目标的所有项目。在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过程中,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技能及信念、动机来解读任务的性质和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采用多种策略以达到目标。同时,学生监控自己的任务实施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由此产生内部反馈。

2.课堂学习与过程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综合检查与督促。结合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课堂教学包含词根词缀练习、知识点学习、阅读理解、口语练习、翻译练习及课后语言练习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师生面谈、作业提交等观察和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和任务完成情况。学习过程的评价既有教师评价也包含学生自评与同学评价。以词根词缀学习为例。通过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和前期的自主学习,学生应已初步掌握了内分泌系统的常用词根、词缀。课堂则以练习为主,形式可以采取拼词接龙、小组竞赛、同学互查等方式开展。评价以小组同学间相互评价和自评为主。再以知识点学习为例。首先,负责该章节的小组在课堂上通过ppt讲解本章节重要知识点,教师随机抽取5- 6位同学,师生共同对学生 presentation做出评价。事先教师应指导所有学生学习 Presentation 评价标准,指导学生针对语法、语音、内容组织等方面的表现写出反馈评语。教师与同学的评语应及时反馈给该同学。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结合教师和同学的打分与评语对本次的 presentation 进行有效的反思。

3.反思与反馈

形成性评估的根本是反馈教学,只有将有效的信息反馈给学生,才能促成学生改进学习策略和自我管理,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作用。Black &William(1998)指出, 形成性评估的反馈者不应该只是教师, 还应包括同伴和学生本人。同伴可以从不同层面上进行反馈, 教师和同伴的共同反馈可以是最佳互补; 而学生自我反馈包括自我评价和监控。在每一个章节学习的末尾,教师指导学生对本次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反思,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策略的运用与改进、目标完成情况、遗留的问题等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最终,教师根据同学评价、学生自评以及教师课堂观察记录对学生进行本章节学习情况的反馈。教师与学生均不可忽视反思与反馈的重要作用。Sadler(1989)指出, 学生从反馈中受益具有3个特征:(1)清楚什么是目标; (2)把自己的实际水平与目标相对照; (3)采取合适的方法靠近目标。教师要提高反馈信息的质量,以保证学生可以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自主评价的能力;学生则应通过教师反馈的信息找出自己实际水平和教学目标的差距, 努力缩小和目标的差距。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校2010级2个班级,共计90人。组成2组试验班和对照班,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了医学英语水平测试,并将测试成绩进行 Levene方差齐性检验。经独立样本 t 检验,两个平行班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311>0.05)。然后,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进行了为期1年的试验。试验班和对照班均采用医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使用的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资源由我校结合医学英语教材自主设计,内容包含教材录音、课件、视频、音频等。试验班与对照班区别在于试验班的教学活动中将广泛地采用形成性评估流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追踪、监控、评价,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互评、自评,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

(四)数据分析讨论

一个学期结束以后,对这两个班的医学英语水平测试结果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这两个班实验后的平均成绩分别是68.76 和 64.36,实验班平均成绩比控制班高 4.40,Levene方差齐性检验表明变量显著性概率为 0.381>0.05,双尾 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 0.038

四、医学英语形成性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形成性评估的原则

在医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形成性评估至少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①客观性原则: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②全面性原则:必须从多角度对被评估者进行多指标的综合判断,力戒片面性。③科学性原则:既要采用统一标准,又要注意个体差异,灵活运用评估方法与评估程序,使评估结果反映被评估者的真实情况。

(二)评估主体

评估主体是指由谁来实施评估。在形成性评估中,评估的主体包括教师、同学和自己。在传统的终结性评估中,评估主体一般由教师来承担,教师是评估的实施者,通过设计评估内容和制定评估标准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业表现进行评估。形成性评估改变了这种主体单一的评估方式,形成多元评估主体。

(三)评估对象

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估的评估内容包括两个方面: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传统的终结性评估只评估行为结果,即学生考试成绩。形成性评估是根据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对其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估。

(四)评估工具

1.教师观察记录。教师观察记录是评估学生学习行为和技巧的基本方式。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大部分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堂观察的内容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回答问题、项目展示等。教师要事先制作好观察记录表。若针对学生分组活动表现进行记录,则以语言的形式记录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情况(从学生行为层面描述学生的表现);若针对课堂平时成绩记录,则以评分等级的形式(从知识和技能层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估。另外,教师观察记录还包括网络交流(BBS、email 等)、上网记录等。教师将作业布置在网上,学生是否按教师的要求去做,网上都会留下记录。比如,教师将一个医学英语视频放在网上,让学生去看,如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去观看,网络上就会留下记录,包括学生姓名、时间,以及观看的时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通过 BBS 论坛或 E-mail 与教师进行交流,这些都会留下记录,成为教师评估的重要依据。

2.学生档案袋。学生档案袋是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的作品集,其主要目的是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借以发挥激励作用。学生档案袋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制作和管理,期中要进行检查,期末需要上交。学生档案袋包括学生个人学习计划、测评表、学习报告、作业、学习检测等等,它是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全方位记录,学生和教师可以综合学生档案中的各项内容给出学习效果评价和分析。另外,在医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体现在学生档案袋的内容主要是《医学英语》自主学习系统的在线记录,包括学生学习的进度、总学时、模拟测试的分数与学时。这些信息既便于学生随时自查,也便于教师调阅查看,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

3.学习效果评估。学习效果评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根据教师观察记录做出的评估,这部分主要是由教师做出。第二部分是对学生档案袋的评估,由学生本人、同学和教师三方做出。首先,学生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的档案进行自查,自我改进。其次,教师可以每周随机抽查学生的档案袋,对于档案制作不够好的同学可以提出改进意见;另外,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检查,然后根据提前设计好的自评表和互评表相互打分,学生互评也是相互学习的一种方式。第三部分是由阶段性测试和期末考试构成的评估。因此,学习效果评估既是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整个形成性评估的结论形成部分,这样就可以避免评而无果的情况。

五、形成性评估模式的效果及问题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形成性评估的主要益处有以下三方面:(一)及时反馈,动态调整。形成性评估不断反馈学生学习的各种信息。成功的信息鼓励学生更加努力的达到下一个学习目标。而那些反映问题的信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上存在的困难,找出了影响学习的主要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正,正负反馈信息实现了正向激励和动态校正的良性机制。(二)激发学习动机,加强自主学习意识人的价值、潜能和个体是有差异的,因此,基于此理论的形成性评估采用的是准则参照原则对学生进行评估。考核的标准是参照学生是否已达到某项教学目标和要求,或者说对比的是该学生以前的学习表现,而不是其他同学。形成性评估使学生的个体得到极大的尊重,学习的潜能得以挖掘,学习动力得以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得以强化。(三)促进学习策略的形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形成性评估体系的建构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并能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估的运用,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然而,本实验实施的周期不长,问卷调查的样本偏小,数据有一定的局限性;形成性评估具有多样性、开放性的特征,难以有统一的评估标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缺乏一定的信度;形成性评估需要花费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和学生的评估意识还需不断强化,这些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C094)。

作者简介:孙静洋(1968-),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英语。

参考文献:

[1]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Pergamon Press,1981:3-6.

[2]SLUIJSMAN D,DOCHY F,MOERKERKE G. Creating a learning environment by using self-, peer- and co-assessment [J].Learning Environment Research,1999(1):293-319.

[3]NUNAN D. Towards autonomous learning [M].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6:50-60.

第10篇

【关键词】 “一对一”模式; 胸外科; 临床教学

doi:10.14033/ki.cfmr.2017.2.0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2-0144-02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医学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连接点[1]。临床实习效果直接影响护理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及以后的就业及工作能力,因此,做好实习带教工作是实现预期教学计划的关键。传统的临床教学方法,即老师按照学校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学习效果参差不齐,笔者所在科采用“一对一”模式的临床带教方法,学习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胸外科实习的8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其中本科生18名,大专生46名,中专生16名,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名,对照组平均年龄(20.78±1.76)岁,试验组平均年龄(20.65±1.79)岁,实习时间均为6周。带教老师均具有护师及以上职称、本科学历、5年以上工作经验和三年以上带教经验。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带教的教学方法,护理实习生入科后,教学组长或护士长介绍科室环境、科室制度及注意事项,然后分配给各临床带教小组成员,带教小组成员与护理实习生按教学目标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并实施。

1.2.2 试验组 采用“一对一”模式的带教方法,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实行带教老师与护理实习生之间“一对一”模式的全方位带教,师生班次相同[2]。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2.1 带教老师的选拔 带教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实习效果,是临床实习质理提高的关键[3],一个合格的带教老师,除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还需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应急反应能力[4],笔者所在科选用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能力、医患沟能能力强的护士,具有护师以上职称、5年以上工作经验及本科以上学历老师为“一对一”模式临床带教老师。

1.2.2.2 制定合理的带教计划 (1)实习初期,主要以适应为主,要求实习生熟悉胸外科班次的编排、各班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在带教老师严格指导下,进行简单基础护理及治疗工作,强化基础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及无菌观念[5]。(2)实习中期,以熟悉为主,在强化基础护理操作的基础上,重点提高胸外科专科知识和技术水平操作,包括了解胸外科常见病的种类,疾病的诊断、病因、临床表现、患者术前常规护理、术后病情观察、管道护理、健康指导等,掌握胸外科专科患者的护理要点、专科病历书写规范,培养胸外科专科知识的健康宣教及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协调能力[6]。(3)实习后期,以巩固和提高为主,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了解胸外科常用仪器的性能、用途和操作,如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微泵的使用,带教老师对护理实习生的全面考核,对照实习计划及目标检验实习的达标情况,考察护理实习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1.2.2.3 带教方法 (1)言传身教。“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工作及学习态度,因此,带教老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态度认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严格尊守护理操作规程,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带教,做到放手不放眼;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真诚对待患者,尊重患者权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师不但要教给学生正规的操作方法,还要让学生熟悉操作规程、操作要c及注意事项,把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2)采用灵活的临床带教模式,例如护理查房、科室的业务学习、床边交接班、参与医生查房、进行操作示范讲解等,将临床路径模式灵活运用于“一对一”的护理带教模式中[7],培养实习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带教老师不定期对实习生进行操作的理论考核,发现不足,及时更正,并分析、总结,以巩固实习知识。(3)带教的双向评价,即带教过程中,除了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也应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老师从学生思想素质、接受能力、理论与临床结合的能力、独立操作的能力等方面评价学生。学生从老师的带教能力、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8]。通过双向评价,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接受能力,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带教计划,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可以了解带教老师带教能力,教学进度,找出存在问题,不断提高和完善带教方案,从而保证带教质量[8]。

1.3 评价方法

1.3.1 理论及操作考核评价 两组学生在入科时及出科前1周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考核项目相同,理论考核为胸外科专科护理知识,操作考核为吸痰护理及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3.2 问卷调查 实习结束1个月后,对两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实习结束后就业率及对工作的满意度,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在胸外科实习初期及出科前理论及操作考试比较

通过观察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入科初期考试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前考试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学生就业率、对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就业率及对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夯实医学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掌握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最终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阶段。实施“一对一”模式的带教,带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带教方案,并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内容,及时评价教学质量[9],实施“一对一”模式的带教,还能增进学生与带教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更快进入角色,增进学习的兴趣及自信心,实施“一对一”模式的带教,满足了学生临床学习的需要,体现了教与学的最佳效果[10],有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增.关于提高胸外科临床带教质量的探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71.

[2]徐文仙,饶和平,徐勤容,等.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及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3,12(1):66-68.

[3]张伟英,沈美芳,孙燕,等.胸外科护理示范基地带教老师的遴选与培训[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02-104.

[4]冯荃,苏慧.胸外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7):302.

[5]王辛,张清宇,王淑琴.胸外科实习护士临床带教经验与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03-104.

[6]黄春燕,俞苏苏,徐晶晶.基于临床路径的胸外科护理带教措施与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148-149.

[7]李.胸外科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626-628.

[8]刘向英.师生双向测评在胸外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6):782-783.

[9]朱月琴.一对一带教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9025.

第11篇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者自主性;相关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60-02

在现代社会,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取代,学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培养众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欲通过调查研究学习动机(学习者个人因素之一)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关系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国外已经有了大量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的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评定的测试量表,国内关于自主学习的测评,谢家树,袁红梅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我调控、内容和环境等四方面测量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包括16个子因子,61个项目。[1]国外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大多是根据Gardner的经典模型或扩展模式,国内学者(如秦晓晴,高一虹等)[2]在总结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情不断发展学习动机理论,他们通过大量实证性研究制定出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调查问卷,它把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景、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信息媒介等七种英语学习动机归为三大类:文化性动机、工具性动机和情景性动机。其中,文化性动机指学习者对文化的兴趣和关注,包括指向目的语文化的内在兴趣和指向母语文化的社会责任两个子分类;工具性动机指用目的语做工具达到特定目的,成绩、信息媒介、个人发展都属于这个范畴,其差异在于工具所服务的目的;情景性动机涉及学习情景对学习者行为的影响。这种划分方法把中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并经过范围甚广的试测、再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成为国内研究者广泛应用的动机调查问卷模本。本文动机部分的问卷就是在这个问卷基础上修改而成。

一、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大学生普遍具有何种外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相关关系如何?(2)不同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关关系如何?(3)成功者和不成功者的英语学习动机有什么不同?哪种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能力影响最大?

2.研究对象。本文的被试是桂林医学院2012级大二的120名学生,其中男生40名,女生80名。

3.研究工具。本次研究试用定量和定性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作为主要研究工具,英语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中有27个问题,第一至第二十二题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认为哪项适合于自己的情况,就在哪项上打勾,数目多少不限定。第二十三至第二十七题有四个选择项。调查问卷的问题和以下内容相关,包括文化性动机、工具性动机和情景性动机三大类,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景、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和信息媒介七种子分类。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问卷由笔者本人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如实填写,并指出此调查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没有任何影响。120名学生按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被分成三组,即高分组(A组)、中间组(B组)以及低分组(C组)。分数在80分以上者被归到A组,70分以上者为B组,60分以下为C组,每组为40人。通过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第4项和第7项。第4项的内容是“学好英语将来可以找个好工作”,第7项的内容为:“我学英语的直接目的是在出国或国内升学、求职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二项内容均可归到“工具型动机”或“任务性动机”的范畴之内。更准确地说,90%的学生是属于“工具型动机”或者说是“证书动机”。从表2可以看出A组与C组在选择第4项和第5项以及第21项的时候人数是差异很小的。第5项的内容是“英语是我了解其他国家文化及人民的桥梁”,第21项的内容是“我经常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这说明不论是成绩好的同学还是成绩不好的同学学习英语都有工具型动机的趋势,在利用多种渠道学习英语方面都做得不好,学习方法单一,在信息媒介方面应用较低。从表2还可以看出A组与C组在选择项目3和12、15时人数有明显差异。第3项的内容是“英语可以开阔我的视野”。第12项的内容为:“我学习英语是为了了解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发展情况”。第15项的内容为:“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爱好使我对英语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可能是因为A组学生对英语的重要性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认识到了英美文化在世界上的重要性;C组同学学习英语更为机械,另外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第10项A组和C组相差巨大,第10项的内容是“英语学习对我是一种负担”。A组学生无人选择第10项,这个结果与我们的期望相吻合。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对英语感兴趣,他们具有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则把英语当成一种负担,他们学英语是因为外在的力量迫不得已而为之。换句话说,前者是“我要学”,后者则是“要我学”。[3]而那些被迫学习的人,一旦通过了考试,拿到了证书,他们便可能终止英语学习。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表3和表4。表3和表4分别显示的是A组学生与C组学生在处理选项23至27的具体情况。统计结果显示A组学生与C组学生花在课外英语学习上的时间量基本一致,大部分学生(67.5%)每星期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为10~5小时。然而这一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此外,结果还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55%)在英语学习上有短期计划,15%的学生有即时计划,也就是每天、每星期,每月的计划,而A组学生中有长期计划的人数(12人)要大于C组学生(2人),A组学生中无英语学习计划的人数(2人)要少于C组学生(10人)。在第25项的选择上,A组有20人希望自己在英语学习上能名列前茅,而C组却无一人。这一结果清楚地表明了英语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结果的确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与好的语言学习者的一个特点相吻合:他们能够克服集体带来的竞争和焦虑感,这种自我形象和集体中其他成员的对比促进并激励他们的学习,却不是阻碍或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在第26项的选择上,A组与C组的一个共同点则是有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英语学习上努力不够,这就说明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很有限。C组的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英语学习上要么已尽了全力,要么就几乎没下功夫,而A组中则无人持这种观点。然而,令人迷惑不解的是,部分C组学生既然已经在英语学习上尽了全力,而为什么成绩不好呢?其中有许多复杂的原因,但是也说明了光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并不一定产生好的学习结果。Woolfolk的观点也许更能解释这一现象。“Motivation to learn thus involves more than wanting or intending to learn.It includes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mental efforts”,[4]这里的“mental efforts”指的是:学习者为自己制定的具体而可行的目标(goal);学习者的意志或自我约束力(willpower or self- discipline);学习者的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学习者的自我调控能力(self-regulated ability);学习者的自主性(autonomy)。问卷的最后一项数据统计结果显示,A组与C组中87.5%的学生准备考六级,并且A组中100%的学生都有这种打算,这一情况可能是由于目前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能够拿到六级证书的学生,比起有四级证书的学生来说,更具有竞争力。笔者进一步分析学习动机总得分和自主性16个组成要素的相关关系得出的结果为,学习动机与学习价值观、学习兴趣、自我效能、自我意志、自我控制以及对学习内容、学习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的选择等因素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与组织与助学策略、精加工策略及时间管理等因素呈显著相关关系,与一般学习方法、课外学习策略、时间安排等相关关系不明显,并且和自我目标呈不显著性负相关。这就是说,学习动机强弱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有选择性,对学习情感的影响更大一些,比如说自我效能感越强,意志力就会越强等。此外,从动机类型和学习自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文化性学习动机对自主性影响最大,工具性动机影响居中,情景性动机最次,甚至于出现负相关的情况。所以,若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必须首先强化他们的内在文化性学习动机,让学生对目的语的文化产生兴趣,并且使得这种发自内心的兴趣成为语言学习的动力。[5]而且工具性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也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它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也有影响,所以发展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也绝对不能忽视了这个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学习动机,相应地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工具性动机,其实有利于快速提高学习效果。[6]自主学习本身具有能动性和独立性。成功的自主学习者能够设定有效的学习目标、管理自己和监控的学习过程、采用多种的学习方法。本项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学生的情感社交管理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的使用频率较低,这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向他人寻求帮助或与他人交流合作,且没有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定向、学业成绩、自信心、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等都会影响情感社交管理策略的使用,所以有必要从这些方面来提高学习者情感社交管理策略的学习和使用。针对不同情景性动机,要区别对待,我们对那些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学设施和教师个人品质,要加以推广,对于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消极的模式要尽可能地减少。[7]

通过数据分析,学习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以及意志力,会影响他们对待学习环境的态度和学习策略的选择。所以我们应当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自主性的先决条件,[8]自主学习的意愿来自于学习者的动机和信心的大小。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中,其自我效能感得分最低,这就说明大学生缺乏学习语言的自信心。所以,有必要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设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榜样、合理地评价学习成败等一系列途径来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由于语言层面动机在动机结构中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有必要向学生传递有关外语价值和生命力的信息,特别是外语深层价值,强调外语对学习者自我提高和发展的重要性。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和优化学习的策略以及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等方面着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和使用学习策略的保障,才能在学校教育环境下,把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进一步联系起来。[9]

参考文献:

[1]Benson,P.&,P.Voller.1997.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Longman.

[2]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2003,(01).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Woolfolk Anita.E 1995 Educational Psychology.Allyn and Bacon.

[5]孔祥文,张静,阎峰.论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8).

[6]敖村村.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06).

[7]李昆,俞理明.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和归因与自主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02).

[8]任莉.近五年国内外语自主学习实证研究成果评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