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04 13:20: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第1篇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这一理论在我国也迅速传播并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一种指导思想。

自2003年10月我园进行“多元智能创意课程”试验以来,该课程已经陪我走过了近五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我经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对此有了一些浅薄的认识。多元智能理论为个人才能的培养发挥开辟了宽阔的道路,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儿童的发展空间加大,让每个儿童的强项智能都可以尽情发挥,让学习成为儿童的乐趣,让儿童感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聪明之处,都有超出众人的能力。多元智能把人的智慧分成八种不同的类型,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天生都具备这八种智能潜能,只是各有所长,禀赋不同。加德纳提出的智力定义,就是解决问题和创造产品的能力。智力的本质所在,即智力具有发展性,智力具有社会文化性,智力具有多元分布性,智力具有差异平等性,智力具有实践创造性。每一个儿童的智力、风格和倾向性能有很多种,就像“光谱”一样,我们必须提高教师、家长和儿童自身的意识,以一个更宽泛的眼光来看待能力,潜力才会有更多表现的机会。智慧的力量并不是固定的,通过教育的机会和一个充满激励的材料和活动环境,可以增加它的力量。一旦儿童的强项被发现,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设计一个更具个人化的教育方案。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这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如何在6岁前儿童的早期学习中了解孩子各种智能发展的水平,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并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制定个别式教育方案,利用游戏化的教程进行个别式教育,发展优势智能成为多元智能评价提升系统的核心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明显地感觉到多元智能课程与以往的传统课程不同,一个主题活动可以延伸几个小活动,并且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也由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在小班主题活动“小蝌蚪妈妈”中,我带孩子们到活动室玩耍时,孩子们无意中发现小瓶子里有一些黑黑的、长有长尾巴的小东西在游来游去。从那以后,孩子们就对小蝌蚪着了迷。于是我就从“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开始,引导孩子对小蝌蚪、小青蛙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小蝌蚪的家在哪里?小蝌蚪喜欢吃什么?听完故事后,孩子们对这些问题议论纷纷,于是,探究就从小蝌蚪开始了。

活动1:可爱的小蝌蚪。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带上小桶,来到水池旁,准备捞小蝌蚪带回活动室进行观察。“这是小蝌蚪!”“这里有很多呀!”“看小蝌蚪游过来了。”孩子们兴奋地叫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捞到了许多只小蝌蚪,把它们带回了活动室后,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围着小蝌蚪议论起来:“小蝌蚪在睡觉呢。”“不是,它死了。”“没死,它又动了!”这时,我不经意地提出了问题:“小蝌蚪有没有眼睛和嘴巴?”“有几只眼睛?”并指导幼儿观察。“小蝌蚪有大脑袋,长尾巴,有眼睛还有嘴巴,它会在水里游来游去。”这是孩子们对小蝌蚪的总结描述。我接着说:“那我们把可爱的小蝌蚪画出来吧!”孩子们认真地画起来。他们用手指沾上墨汁,点画在白纸上,然后把手指轻轻地往后一划,就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蝌蚪。这时,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青蛙。”还有的说:“是大蝌蚪。”“到底它的妈妈是谁呢?等到小蝌蚪长大了你们就知道了。不过你们要经常去看看小蝌蚪,看看它有没有长大,长成什么样子了。”在结束这一活动时我给幼儿留下了上述任务。

活动2:小蝌蚪变成青蛙。为了利于观察,分组分发小蝌蚪。我引导孩子们仔细地看,观察后画下来,渐渐地,小蝌蚪长大了,“小蝌蚪长出脚来了”,我接着问:“它的脚长在哪里呀?”孩子们答:“长在后面。”又过了几天,孩子们又兴奋地叫了:“长出四只脚了。”“小蝌蚪像青蛙,它的妈妈是青蛙。”

活动3:小青蛙。随着孩子们的观察对象在变化,他们的问题也随之转移到了小青蛙身上。我提出疑问:“小青蛙吃什么?”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青蛙的眼睛很大,它的眼睛鼓出来了。”“青蛙的脚(趾)很尖的,像针一样。”“青蛙的肚皮是白色的。”孩子们总结说:“大眼睛,宽嘴巴,白肚皮,四条腿。”孩子们模仿青蛙的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根据故事内容需要,我指导孩子们分组进行了故事表演。孩子们在表演中积极参与和表达,他们越来越自然大方的表现都证实了故事表演对幼儿个性、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最终,故事表演为活动画上了完整的句号。

多元智能理论主张个别式教育,认为每个人的智能表现是不完全一致的。个别式教育,是一种十分重视个别差异的教育方式。为使幼儿受到同样的教育,好的教师首先会设法了解每一个幼儿,之后更重要的是决定教材、教法和评价。个别式教育有利于使幼儿的优势智能充分扩展,弱势智能获得提升。在当今教学形式下,应积极吸收个别式教育的优点,弥补团体式教学的弊端。爱因斯坦、莫扎特、凡高谁更聪明?答案:爱因斯坦在数学―逻辑智能上最聪明;莫扎特是音乐―节奏智能上的天才;凡高则是有着出众空间―视觉智能的人……上面的每一个伟人,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多元智能结构,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聪明的形式。这便解释了“多元智能”的内涵,促使人理解了为什么我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的道理。

通过近五年的学习与探索,我发现自己在与多元智能课题共同成长,从开始的没有头绪到现在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反思能力;把活动与平时考察结合起来,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不再是照本宣科;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关注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自我发展。

给我体会最深的是家长反映孩子爱学习了,更快乐了,喜欢与人分享了,懂事多了。听到家长们的反馈,我深受鼓舞,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报。今后,我会为孩子们继续创造一个多元的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和表现自己的多元能力,欣赏孩子多元智能的表现,与孩子一起学习并快乐着。

第2篇

【关键词】有效性;有效提问;聋语文课堂

什么是有效的提问?有效的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提问。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既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登入科学的殿堂,又是促进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手语表达意思的局限性,有些任课教师经常有意无意地把一些交流的内容简要化,使得课堂上对一些问题的阐述最后经常变成“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成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这样,问题比较封闭,容易造成孩子思维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很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具有挑战性,同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有些教师的提问比较单一,往往以“是什么?有什么?做什么?”等问题为主,枯燥、乏味,压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些提问对学生的发展有害无益,是无效的做法,在语文教学中应尽量避免。

那么,如何在聋语文教学中做到有效提问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做到以下几个特性:

一、提问应有挑战性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问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通俗易懂,让学生容易理解,提问后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各抒己见,给他们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有时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或障碍来引导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如,在教学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入学教育的指导看图时,我不急于提出:“图上画了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而是问到:“你看到了什么?”我的话题刚一提出,各种答案就出来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到:“我看到操场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操场上有两个漂亮的花坛”、“操场中央有一群孩子在跳绳”、“有四个学生在拍球”、“两个孩子在滚小圈”、“三个学生在看墙报,一个同学把手搭在另一个同学的肩膀上” ……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仔细地观察画面,对画面产生感性的认识,所以学生对画面能进行详细具体地描述。如果所提的问题是: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答案大多是: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这样的提问对学生是没有挑战性的,只是简单地回应教师的问题,学生不会积极地观察画面,理解画面,达不到训练学生仔细观察和积极动脑思考的效果。

二、内容应有发散性

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想象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想象,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又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教师要善于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学生想象的因素提出问题,且提问要有创意,具有开发性、发散性,激励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创造,使他能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来探索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如在教学《捞铁牛》一课的导读环节时,我问学生:“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你有哪些办法来把铁牛捞回来呢?”这是一个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从方方面面来为捞铁牛设计了方案:可以用潜水艇拉回来,可以让飞机用铁绳绑着飞到地面上再放着,可以叫很多大力士游到水下一起用力顶上来,可以叫上奥特曼一只只抱上来……等等,学生回答的内容就更丰富多彩了,让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空间进行独立构思,学生想出的办法,只要合乎情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挖掘和开发。

三、问题要有层次性

聋孩子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的提问设计要既简洁扼要,又循序渐进,要有层次性,根据聋生的特点和经验水平,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由粗及细地展开,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挥想象。对于反应较慢的学生,教师可将第一层次的问题抛给他们,在语速上适当放慢一些;对于反应较快、脾气较急的学生,可将一些突破常规的问题抛给他们,语调要显得沉稳,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深入地理解,在原有水平上,用不同的速度去实现自身的发展。如在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提出以下问题:小蝌蚪遇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会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最后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我认为:这些问题的设计太过于表面化,完全是让学生在回忆课文的内容,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只要学生记住故事的内容就能回答出问题,对于多数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我觉得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①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会认错妈妈呢?②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妈妈长得不像呢?③小蝌蚪为什么问了那么多动物都没有找到妈妈呢?随着这些问题的层层深入,就能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课文内容的状态,逐步引导他们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是几个问题的综合,在问题的答案中隐含着事物的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的道理。

四、过程要有互动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要创设这样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提问语言就要产生互动效应。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一文后,我是这样问的:“你还想知道海底的哪些奇妙知识呢?说出来,大家一起来帮你!”又如学习了《蝙蝠和雷达》一课后,我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学习这课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这种由原来的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由学生问,教师答或同学帮助答的教学现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但提问的方式方法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专家学者的理论支持,更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究和总结反思。

参考文献:

[1]《特殊教育学》.有关听力残疾儿童的教育的文章

第3篇

实习的目的:对已学部分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加强自我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和训练自我认识和观察社会,以及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专业技能。

实习的意义:课外社会实习是一扇认识和观察社会的窗口。它可以使大学生学到书本外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合作沟通能力,有助于发现自身专业以及能力方面的不足,明确以后改进的方向。

实习的时间:2011年x月x日——2011年x月x日

实习的单位:湖北省丹江口市大坝中学

实习的对象:初长学生

实习的过程:一、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由于2月5号才开始实习,学生们都刚刚经历了期末考试,心情都很激动和兴奋。所以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主要了解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通过了解,我发现男生大都喜欢游戏上的人物和场景,女生则都比较关注漫画和动画。根据这一点,我在课后找到许多相关资料,希望从中对针对他们兴趣的教学有帮助。

二、美术知识拓展讲解

已经知道他们都对动漫比较感兴趣后,第二天的知识拓展讲解也是主要围绕国内外动画的。

首先,将中国动画几个阶段的典型代表中的片段通过投影播放出来。如:小蝌蚪找妈妈、 鹬蚌相争 、大闹天宫、黑猫警长、海尔兄弟、舒克与贝塔、老夫子、宝莲灯、麦兜等。

接着,告诉同学们,这些动画有什么重要地位。 如: 《小蝌蚪找妈妈》 中国动画片的张叁丰,中国卡通界的达摩,开山鼻祖。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水墨动画是世界动画界的珍宝,《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代表作之一,取材于齐白石的鱼虾形象,奠定了影片的美术水准。开头的设计就很“中国”,打开一本素雅的国画画册后,一幅幽静的荷塘小景淡淡推入,古琴和琵琶乐声悠扬,共同勾画出优美抒情的水墨世界。这部片子打破了动画片“单线平涂”的模式,没有边缘线,意境优美,气韵生动,曾获得多项国际殊荣。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旁白,那个年代典型的播音腔女声听来就像老师,但今日重温却是一番格外地亲切与温馨。尤其是开头的那句“青蛙妈妈爱他们,就像妈妈爱我们”,让人心头一暖,仿佛回到了童年的单纯年代。

然后,将国内外各种游戏制作过程的简单步骤讲解给同学们,并播放出其制作过程,以及介绍工作室人员的个人简历。

最后,发放一些动漫人物图片,让他们临摹。评比出最优秀两幅(男女各一幅)挂在教室展览,可以促进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专业基础课教学

实习的第三至五天斗主要进行的是专业基础课教学。,它们依次是色彩、素速写。色彩主要是静物临摹和写生,素描主要是静物写生和几何石膏写生,速写主要是景物和人物临摹。在正式开始绘画之前,我都会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书上的范画,找出其中的优点和适合自己的画法。同样,每天也会有优秀的作品被挂在教室内展览。

四、发散思维 创意绘画

实习的第六天,主要是培养同学们发散思维,学会联想。我会先给同学们发放一些创意素描或是创意海报,可以促进他们进行联想。接着,请每位同学把各自的创意描述出来,大家进行讨论。最后,就指导他们进行各种方式的创意绘画。

五、课外写生

最后一天的实习是课外写生,也是同学们最期盼的。为了安全起见,我特意选定沿江公园作为我们的写生地点,并邀请一些家长和其他代课老师一同去。在写生时,主要分为风景写生和人物写生,都是以速写的手法。

实习的总结:

一、教书育人,提高自身素质。

老师就像学生的一面镜子。我们应该从自己严格要求,影响感染学生。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老师跟学生之间也是很贴心的。实习的这段时间,由于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跨科目听课时,发现他们这些学校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而且收益都很好。回来之后我也学习着他们的教学方法,凡响不错。我希望这股浪潮继续下去。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实习期间,我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积极开展一些美术方面的竞赛,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

三、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实习以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美术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本来想在美术选修课开设“儿童水粉画”兴趣小组,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能实现。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美术教学的特色点,为开创西城公学美术教学的新天地作出贡献。其他的有些工作也有待于精益求精,以后工作应更加兢兢业业

实习的心得: 作为一名实习美术教师,平时发现美术教学很轻松,但自己真的实习后就觉得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美术这门科学是一门激励人兴奋的学科。它没有语文学科的诗词海洋,没有数理化学科的试题海洋,也没有英语学科的语法海洋,更没有政治学科的理论海洋。美术是具有趣味性的学科。它要通过实习来掌握知识,它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完美的结合。而对于初到美术海洋的学生们,对于美术方面的知识似懂非懂。如果把太多的理论注入到他们的脑袋里,他们会对美术产生厌恶和憎恨,如果把美术知识化为游戏和故事,并且还能让他们亲自接触实物,他们会对美术变得非常感兴趣。所以

美术教师要处理这些细节,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应该准备好教学用具

第4篇

和谐,一个独具时代意义的字眼。是家庭、社会的追求,更是教育的追求,和谐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实现和谐教育的关键是构建和谐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欣赏语文的美。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语文课堂呢?

一、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教育的追求。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是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压制、奴役学生个性而实施教育的传统观念已不适应当今教育。现代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鼓励、尊重和信任。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教师要充当教学的主导者而不是主体者。作为教师首先应尊重、热爱、信赖每一位学生,并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关注的,允许他们对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允许有不同的感悟、体会。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容易调动学生的感情、点燃激情。同时,它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课堂情境的和谐,关键在于教师要潜身心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结构、语言、思想、情感等,然后借助语言、图片、音乐、视频材料等手段设计出适合本课,且又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感受中接受知识,从而达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我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学生戴着头饰,将小蝌蚪、鲤鱼、乌龟,特别是青蛙的神态、动作、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既强化了记忆,又使身心得到了享受,从而达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三、创设和谐的学习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只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的传统地、表象地分析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拓展每个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其阅读量,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形成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教学中,在对课文分析后,我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这篇以事记人的文章,多次描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到底是为什么呢?然后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处,认真阅读、感受、体会。接着将喜欢夏日阳光下的爬山虎,喜欢黄昏中的爬山虎,喜欢最后一处爬山虎的同学分成三组,进行合作探究。每组同学由于有共同喜好,就有了合作的基础,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兴趣浓厚、气氛活跃。这种教学设计,给了学生造择内容的空间,给了学生合作的空间,给了学生发言的空间,因而激发了学生兴趣,不但营造了良好课堂气氛,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收到了极好的学习效果。

四、创设和谐的综合评价

评价是制约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评价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我们只把考试成绩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教学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随心所欲,不能以个人喜好为标准,不能带有主观偏见,要尽量少一点权威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裁定,多一点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过程与结果并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对学生思想、行为习惯的评价人生观;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评价等方面,比如,在课堂上,对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思维独特的、学习方法新奇的,我都加以激励、赏识;对学生的不足,我诚恳地指出来,让学生自觉地去反思;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根据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的注意力、学习爱好、参与讨论等表现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总之,课堂的一切都应为了孩子的发展。教师要致力于创建和谐的课堂,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快乐、和谐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的人性在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美、享受美,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5篇

一、把握重点,满足幼儿不同心理需求

要使提问更好地促进师幼之间的互动,促进幼儿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更好地发展,教师必须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与需要,并能清晰地把握语言活动的内涵与重点等。

一是提问要适合年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有经验的提升。提问后应尽可能地让幼儿各抒己见,给与他们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有时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或障碍来引导幼儿“跳一跳摘到果子”。对孩子的回答,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在讨论中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判断,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经验。

二是提问要循序渐进,具有层次性。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教师的提问设计既简洁扼要,又循序渐进,能根据幼儿特点与经验水平,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由粗及细地展开,以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分析想象。同时,对于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可将第一层次的问题抛给他们,在语速上适当放慢一些,对反应较快、脾气较急的孩子,可将一些突破常规的问题抛给他们,语调要显得沉稳,促使每个孩子都能深入地理解活动内容,在原有水平上,用不同的速度去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是提问应找准切入点、突出重点。对目标的把握和重点内容的理解,是找准提问切入点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着力分析、研究教材、找出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如语言讲述活动《小老鼠去旅游》中重点引导幼儿根据具体情况动脑筋、想办法。小老鼠在大海别饿,它就把西瓜船吃了,可天马上就黑了,小老鼠想回家了,怎么办?故事《懒熊买西瓜》重点在于引导幼儿通过看到熊哥哥和熊弟弟犯错后的滑稽后果,理解懒的坏处,所以教师则指出:“西瓜为什么变成一滩西瓜水了?熊哥哥和熊弟弟是怎么做呢?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好不好?你会像它们那样吗?”通过这些问题,以渗透、凸现故事主题。

二、改变方式,促进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

为了让幼儿在环境中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我们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和个性发展的基本观点,把培养幼儿“想说”、“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作为语言培养的目标。因此,在提问方式上,我们应将新纲要的理念贯彻到实践中,促进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一是采用多样性的提问激活幼儿思路。单一性的提问往往以“是什么”“有什么”“做什么”等问题为主,对此,孩子并不需要做过多的思考,易造成孩子思维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往往使活动枯燥、乏味,压抑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多样性的提问如突破常规的问题、预想后果的问题、替换取代的问题等等,则能使幼儿学会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开阔思路、形成多种答案,并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活动的情趣,激活了孩子的兴趣与思路。比如,在语言活动《乌鸦喝水》中,幼儿一致认为用投石子的方法喝到水是惟一的答案。为了引导幼儿进行换向思维,教师问:“如果乌鸦身边没有石子,它该怎么办呢?”从而促使幼儿思考其他方法。

二是更多地运用启发性提问和追问打开幼儿思路。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教师不可能替代但却能够施加强有力影响的过程。当一个问题出现后,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回答问题,同时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多向孩子发问:“哪一种方法更好?”,“你还发现什么?”,“如果你是小白兔,你怎么办?”等比较性、分析性、假设性的问题。幼儿回答后,要多追问幼儿“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同时,幼儿也通过反思,获得了策略迁移。如在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将“小蝌蚪分别问了哪些动物,他们是怎样说的,小蝌蚪为什么没有找到妈妈”的逐个问题,综合成“小蝌蚪为什么问了那么多动物都没有找到妈妈呢?”其问题答案隐含着事物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关系的道理。教师的“为什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等问题都是启发式问题的具体落实。

三是尽可能多地设计开放式提问提升幼儿思维。开放式的提问,没有现成答案,不受语言和情节的限制,既可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又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幼儿搜寻以往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判断、推理,以提高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例如,在集体活动《妈妈生病了》中,当孩子们看到熊妈妈躺在床上时,我就问孩子们:“你们看到熊妈妈怎么了?”“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熊妈妈是在生病呢?”……这些问题可以让小班孩子没有限制而有选择的回答,有的孩子回答:“熊妈妈头上有一块毛巾,生病的时候要放毛巾的”;有的说:“熊妈妈在哭”;还有的说:“熊妈妈盖着被子”。可见,提问的方式方法不同,会影响教师和幼儿间的互动效果,封闭式提问不容易继续深入,适宜指向能力弱的幼儿。而开放式提问,因为它的答案不止一个,更适合于向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提出来。因此教师在活动预设阶段就要考虑并预设教师在提问后孩子们会有什么回答,面对这些答案自己又该作怎样的回应,从而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三、加强互动,在活动中调整教育行为

一个好的语言活动过程,是师生双方循环往复积极互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有一个有准备的头脑,随时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反应,敏锐地觉察并抓住关键问题加以引导,在活动中不断反思和调整教育行为,努力促进孩子的发展。

应注意随机提问。在活动中,教师作为一个倾听者、观察者、理解者和引导者,要善于发现并能抓住来自于幼儿的各种信息,及时设问加以引导,也就是要求教师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

要善于运用质疑。一个好的老师,应能敏锐地抓住孩子的反应,及时提问质疑,以激活情感,引发幼儿思维的不断深入,促进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发展。如在语言讲述活动《三只小猪》中,三只小猪的稻草、木头、砖头的房子造好了,结实吗?让幼儿联系实际进行讲述,然后进一步质疑:“它们住进去会发生什么事?那到底应该用什么材料盖房子?为什么小黑猪和小白猪没用而只有小花猪用了?”从而引导幼儿了解建筑材料的重要性,要不怕苦不怕累,做一个勤快的人,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还必须加强互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活动中出现的具体情境是多种多样的,幼儿常常会生发出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筛选出一些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又能增加孩子经验的问题,及时做出回应,加强师幼间的互动。

要具有灵活性。教有法而无定法,提问也是一个样。首先要选择发问的时机,《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要在学生进行“愤”、“悱”的心理状态下适时进行发问和引导。其次,发问后,不要马上让学生回答,应该给幼儿思考回旋的余地。“开车不等客”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还要讲究发问的方式,不断改变提问的角度,使问题提得新颖,能发人深思。

第6篇

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不论是采用什么教学方法,目的都是为了吸引学生,更好地渗透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使学生都能够活跃起来,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一、活跃课堂气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让学生被教师讲解的内容所吸引,需要学生积极地配合教师,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潜能。例如,在学习“a、o、e”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要求学生进行拼读。教师要通过合适的语言和方法,使所有的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发言,积极地思考,紧跟教师的步伐,按照教师循序渐进的指示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改善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比如,“设疑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创设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都是很好的引趣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比赛或是表演,比如,教师可以提倡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谁读得有感情,谁发言最积极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语文课程的课堂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去帮助和感动他们,要在学生积极发言的时候及时地给予表扬,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呵护,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总之,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办法有很多,只有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之后进行认真的总结、正确的反思,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第7篇

当春天的第一抹新绿亮起来的时候,孩子们欢呼雀跃着走进了“春天”这一主题。找春天的活动策划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找春天的活动策划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春天的活动策划案1活动目标:

1、发展观察自然变化的能力,热爱大自然。

2、能围绕主题中的词语学习使用语言。

3、能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认真倾听同伴讲述。

活动准备:

1、适合的景物图片。

2、字卡春天、美丽、植树、播种、桃花、燕子、小草、柳树、放风筝。

3、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复习歌曲《春天》

二、观察图片

1、组织幼儿谈论各自观察到的图片。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来了,天气变得怎么样?

2、依次出示字卡,引导幼儿用字卡上的词语说话,然后将字卡与相应的图片黏贴在黑板上。

三、找朋友

教师出示字卡,引导幼儿认读并请幼儿找出相应的图片。

1、小草

教师:小草是什么样的?

2、植树

教师:植树是怎么回事?怎么样植树?植树有什么好处?

3、播种

教师:哪张是播种的图片?谁在播种?农民伯伯为什么要播种?如果不播种会怎么样?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热爱劳动,爱惜粮食)

4、以同样的方式,出示字卡:柳树、桃花、燕子、放风筝,组织幼儿谈论并黏贴。

四、小结

1、教师:这么多漂亮的图片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来为它取个名字吧!

2、一起表演,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春天。

教学反思:

1、幼儿对春天的话题很感兴趣,对于老师的问题都能做出积极地反应,想法很多。

2、图片不够形象。

3、图片和文字结合,有助于幼儿对汉字的掌握。

找春天的活动策划案2活动背景

春天悄悄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虽说春天的脚步静悄悄的.可是没有躲过孩子们敏锐的眼睛。当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告诉我他们的发现时,我们开始了春天的主题活动,我将重点放在帮助幼儿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春天的美上。设计并开展了“春天的秘密~我眼中的春天~春天进行曲~春天的色彩”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又生成了“我眼中的绿地~春天里的为什么~绿色和黑色”(创编小青蛙和小蝌蚪的故事)等活动。而我选取这篇文学作品开展活动,旨在通过色彩这个很小的点,引导幼儿大胆尝试运用画画、编编、讲讲的方式充分感受和表现春天的色彩。巴迪贝贝园服

活动目标

1.欣赏文学作品,感受春天的美丽。

2.画画、缩编、讲讲,大胆表现对春天色彩的感受。

3.学习创编.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春天的色彩》课件、班德瑞《春》的音乐、不同色系的油画棒、记号笔、画纸。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理解作品内容。

(1)完整欣赏文学作品(一边演示课件,一边朗诵)。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共同阅读大屏幕,上面有谁?它在干什么?猜猜它在哪里睡觉?(老师带幼儿边看课件边朗诵)

(2)提问:谁告诉了小熊春天的颜色?它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用作品中的语言表述)草莓为什么说春天是甜甜的红色呢?

教师小结:草莓是甜甜的,红红的,所以草莓告诉小熊春天是甜甜的红色。

师:小兔为什么说春天是跳跳的白色呢?

教师小结: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白兔也蹦蹦跳跳地出来了。小白兔告诉小熊??(引导幼儿接下去说)

师:小草为什么说春天是嫩嫩的绿色呢?

教师小结:对,春天来了,小草变绿了,所以小草告诉小熊,春天是??(让幼儿接)

(3)共同讨论:小熊知道了,原来春天有绿色,有红色,还有白色。那么春天还有什么色彩呢?

2.大胆绘画,表现春天色彩。

(1)师:刚才小朋友说了那么多春天的色彩.那么,你想请谁来告诉小熊春天的色彩呢?请你去把它画出来。

(2)播放《春》的音乐,幼儿绘画。

教师提示语:请你一边画一边想,准备请谁来告诉小熊春天的颜色呢?

3.学习创编.体验成功快乐。

(1)幼儿交流创编。

师:画好的小朋友把画给老师贴到黑板上。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画了什么。

(2)幼儿大胆表述创编内容。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画,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如:这只美丽的蝴蝶是淮画的?引导幼儿说出:蝴蝶告诉小熊:春天是??

(3)整体欣赏(播放课件)

师:刚才我们告诉了小熊那么多春天的色彩。我们也把它们编进故事里好吗?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看边说,并把幼儿续编的内容添加进去。教师加上结束语:看了小朋友们的画,小熊突然激动地叫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春天原来是五彩缤纷的。”

4.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春天还有哪些色彩。再来告诉小熊。

活动反思

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开始在一片漆黑中。出现若隐若现小熊睡觉的情景,让幼儿观察是谁,猜想在哪里睡觉,给幼儿一种新鲜的、动态的感官刺激。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然后随着春雷声音和文字的出现。实现场景切换,镜头从树洞内小熊睡觉推进到整个树洞的画面,再切换到树洞外小熊出来的场景,让幼儿通过情境感悟到原来小熊是在树洞里睡觉。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找春天的活动策划案3教育目标

1、观察春季明显特征,参加种植、饲养活动。

2、培养幼儿观察力,发现动植物生长变化,学习相关科学知识。

3、能积极主动、身心愉悦地感受、参加到大自然中。

4、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问题板块

幼儿:

1、天气变了,什么动物醒来了?

2、为什么有的树先长叶?有的先开花?

3、为什么说小燕子能报春?

4、鸟为什么能飞呀?

5、谁污染了环境?

6、生活中的白色污染。

7、地球我们可爱的家。

主题壁板

主题墙:我爱春天

内容:老师和幼儿一起去踏青,在草地上放风筝等的情景。(其中,草地、小花、人物都是幼儿参与进行的。)

认识墙:小蝌蚪找妈妈。

内容:青蛙、蝌蚪等春季景色。

区域游戏相关内容

图书区:《十万个为什么?》图书及光盘,《蓝猫淘气三千问》光盘。图书《认识春天》。

科学区:

1、各类植物种子及果实图片。

“根的生长及向地性”实验。

2、多种动、植物图片、动物标本、多种农作物果实、多种植物。

美工区:增添种子粘贴画材料及搓柳条粘柳叶活动。

建筑区:添加“春天的公园”辅助材料。

家园合作

1、家长和孩子一起种植。

2、家长配合,带孩子外出游玩,找春天。

3、远足春游。

4、家长帮助丰富自然角。

5、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风筝并放风筝。

6、与幼儿一起照顾饲养和种植的动植物。

资源利用

1、幼儿园种植的多种树木、花草。

2、有栽培经验的家长参与活动。

3、幼儿与家长一起上网找图书查询资料。

找春天的活动策划案4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看看、闻闻等形式,了解春天花朵的各种形态与美。

技能目标:学习用相应的词、句表达自己的发现、感受。

情感目标:萌发幼儿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植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认识春天常见的花

活动难点:学习用相应的词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前经验准备带幼儿实地去观察

物质准备:各种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导入:

带幼儿观察植物角,引起幼儿兴趣。

回忆春天看见过的花。

今天我们要到外面去找一找春天的花。

基本环节:带幼儿实地观察我们看到了哪些花?重点观察:桃花、玉兰树、风信子等。

从花的外形、颜色等方面仔细观察、比较。

学习用好听的词、句来描述。

教室用贴板收集幼儿找到的花,并标上序号和花名。

教师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什么花?你最喜欢哪朵?

结束:引导幼儿萌发保护自然植物的情感。

找春天的活动策划案5一、活动内容:《春天》

二、活动要求:

引导幼儿用节奏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绪。通过肢体各种动作,让幼儿体验到音乐优美的旋律。

三、活动准备

1.春天的背景挂图一张、磁带

2.太阳、小花、柳树、蝴蝶、小白兔贴纸图片各一张

四、活动过程

1.谈话或引出歌曲

“春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仔细听一听,春姑娘带了什么啊!”放(放《春天》的音乐)

2.复习歌曲《春天》

师跟着钢琴,有节奏地边唱歌边根据歌词有序地出示贴纸图片

3.师提问,启发引导动儿尝试用节奏动作为歌曲伴奏

(1)小朋友的肢体动作也能打节奏,小朋友快找一找,有哪些?

(2)启发幼儿提出一些办法,如用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来打节奏。

(3)拍击什么样的节奏呢?

“今天,我请了一位小客人,看看她是怎样把春姑娘请出来的。”

(4)让幼儿与客人一起表演

(5)启发幼儿大胆想像尝试各种节奏型

如:花儿都开了除了用手掌托在下巴外,还可以用手臂来表现。“弯弯腰”_O_O|_-|拍手与拍腿结合外,还可以“弯”(叉左腰),“弯”(叉右边腰),“腰”(鞠躬)

(6)将幼儿一对一的进行完整演唱、演奏歌曲《春天》

(7)结束活动

第8篇

一、磨课基本原则

1.集体性原则

集体性原则指研究共同体围绕教学展开争辩,形成一致意见,通过教学检验共同体的研究成果,适时调整方案。“一课多研”的磨课形式很好地体现了集体性原则。“一课多研”即由一位教师就同一课题在不同的班级组织两次以上上课活动,课后研究共同体谈教学体验,评议教学过程,研究组织技巧,探索实施策略,优化活动设计,形成一个方向性的意见再由教师实践,直到达到活动目的。

案例陈述:2012年,教育局组织区级示范课磨课活动,目的是课堂贯彻少讲多练。作课教师选定内容后,第一次研讨会研究小组要求作课教师简单地谈谈他的设计构想。研究小组从课的结构入手,根据构想做了详细的探讨,对什么地方需要重点讲解,什么地方必须简约提出意见。通过多次听模拟课、教学评议等活动,研究小组多次修正方案,交由作课教师实施。

2.批判性原则

批判性原则也称反思性原则,指对教学活动的批判与自我批判始终贯穿磨课的整个过程,形成不断反思的氛围。一方面,研究共同体总是以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根据教学实情,结合教学经验提出教学建议;另一方面,教师个人根据研究共同体的意见深入思考:教学目标是否实际,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手段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可行,教学结构是否适用,教学评价是否到位。

案例陈述:2005年我参加新课改研究课活动(一、二年级,跳的练习)时,第一次研讨会教研组对课提出了意见:采用情景式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一次上课采用了学生熟知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来组织。课后,研究小组发现在活动中学生有不入境和入境慢的现象。第二次研讨,又增加了场景布置。第二次上课,效果好,学生入境快。虽然一节课练习的次数并不多,但是学生的练习兴趣却明显下降,课堂的后部分学生明显疲倦。第三次研讨提出了:二年级对动作技术的教学可以降低要求,重点要求落地屈膝缓冲,目标确定在提高学生对跳跃练习的兴趣上,分组可以再多一些,拓展自由跳跃形式。研究小组对提议进行了激烈争辩,最终同意提议,修改之前确定的教学方案。

3.多践性原则

多践性原则指通过多次评议、模拟课、课堂教学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修正教师个人的教学构想,优化研究共同体的教学方案。磨课活动是研究共同体不断优化的过程,是以螺旋发展方式展现集体智慧的过程,是教师个人教学素养不断规范的过程。磨课活动通过反复琢磨、多次打磨,去粗存精,使课堂结构力趋简单,利于教师组织调控;教学方法力趋突出,利于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传授内容力趋清晰,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主次搭配力趋得当,利于学生素质发展。

二、磨课基本流程

磨课流程归纳起来四个字:说、上、评、建。

1.以说初定预案――构思教学,修正思路

说包含两方面,一是作课者说,此说与“说课”基本相同,与之不同的是不需要用理论去阐释为什么这样做,重点在阐释自己的教学构思;二是研究共同体说,研究共同体针对作课者的构思,结合课程目标、教材、作课目的进行修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确定课堂预案。

案例陈述(以下案例均为此次磨课活动):2012年10月,我辅导一位教师参加区级公开课活动(二、三年级,急行跳远),首先是让该教师把跳远相关的教学内容找出来分析:重点确定在什么地方,利用何种练习落实重点,运用什么形式的活动突破难点,从准备到结束教师都详细叙述一遍。听完老师的叙述后,研究小组提出了见解,与该教师探讨细节部分,要求教师三天后把教学预案交研究小组。

2.以上检验预案――初建课堂,寻找问题

上课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上模拟课,教师设计好预案后,先行上一遍模拟课,以改进、完善预案。然后,作课教师在研究共同体前第二次上模拟课,研究共同体共同研课,对预案进行磋商。模拟课达到预期要求后,再进行第二步有学生的课堂教学。

案例陈述:教师把教案交给研究小组,并作了15分钟的模拟课。教学预案设计得很好,但是模拟课中,教师总是丢三落四,语言、示范、站位均有不规范的地方,辅导缺乏方法,不能很好地为达成目标服务。表明教师没有对课了如指掌,胸有成竹,研究小组提出重新模拟课堂教学。第二次模拟课,明显不同,语言规范,示范基本到位,环节清楚,搭配也适当,练习方式变化也体现出来了。说明教师在下面做了充分的准备,整个课堂结构了然于胸。

3.以评反馈预案――反馈教学,剖析问题

教师及时反馈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把预设方案和课堂存在的矛盾冲突提出来,研究共同体根据观察到的进行剖析,探讨解决问题。

案例陈述:课堂上,发现调动队伍存在一个问题:教师分组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指定地方练习(设计意图是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自觉性),可是学生在途中就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组的了,于是有的组人多,有的组根本就没人,学生乱了,到处找自己该在什么位置。模拟课是不会生成这一问题的,研究小组分析:出现这种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借班上课,不适宜复杂的队伍调动,二是学生刚上三年级,组织能力和自觉性不高。于是,研究小组提出了预案: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即刻重新整队,强调要求,可以适当放缓教学节奏,教师可以带其中一组到预定地方站好,其他小组模仿,绝不能放任学生到处跑,养成不遵守课堂秩序的不良习惯。

4.以建优化预案――采纳意见,重建提纲

研究共同体重建教学预案,磨课第一轮完成。经过课前理思路、模拟课、课堂教学、教学评议等活动,最终形成了一份比较完善的教学预案,这份教学预案与最初的预案有很多改进的地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9篇

一、体育课中的创新需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应用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五个学习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区别于过去的注重身体的发展而忽视了适应社会环境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客观实际。原体育大纲规定的较为死板,目标单一、机械,对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具有指令性和束缚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自主调控和创造的空间。新课程的目标体系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教师的理解与掌握,并创造性地处理和挖掘教材的趣味性。我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调控,比如在教投抛时,师生通过自制的彩瓶和实心球进行保龄球游戏,学生自己动手摆保龄球瓶,有的把几个彩瓶摆成圆,也有的摆成三角形等,学生们依据他们的想象去进行操作。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新课程标准增加了更多反映时代特征并贴近儿童生活的教学内容。以水平目标的实现为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可以在两个年度中去达成,也就是把一个目标分成两个学年四个学期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立定跳远时,精心地组织和构思引导学生想象思维,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师通过语言、情景来引导学生。还可以通过游戏“青蛙是怎样跳的”“小蝌蚪找妈妈”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小朋友们分工合作,几个人为一组用短绳摆成小河,小青蛙在河的两岸用各种姿势和方法跳来跳去。活动中同学们基本掌握了蹬摆的协调动作以及各种跨、跳的练习方法,从而调动学生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感受运动的快乐。

二、创设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教学模式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生理特征,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弯道跑教学时,拿出一球用绳系住,绳的另一头固定,球被抛击后沿圆心做圆周运动。这时教师提出球受到绳的拉力,被抛击后做圆周运动,那人体怎么才能沿弯道跑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体会,自行发现弯道跑与直道跑的区别。从中体验到“艰苦的脑力劳动后的幸福”和“自己作为发现者的权威感”。长此以往,学生的探究热情会使体育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有了很多的改变,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使体育教学模式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对体育也逐渐的重视起来。每个同学都能正确地认识到,好的身体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的品位也在不断地提高,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因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不同的组别,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得到有益的发展。

三、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完善体育教学过程

体育课的教学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做到教师的思路和学生的思路相吻合,这样能提高教学效果并取得好的成绩。好的体育课堂教学不能只考虑某个因素,必须把教学方法、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因素联系到一起,通过体育教学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互相协调,教学相长,使整个教学过程科学化。体育教师重在恰当地引导和精心策划每一个环节,使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我还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组合教学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工具,是教与学的辅助手段。传统的体育教材只是文字叙述,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信息形式的多样性是多媒体的优势,它以各种形式,从各个角度,从不同侧面,多信息、多视角、全方位、动态地表达科学道理,揭示自然的奥秘。

四、体育创新需要反思和改进

体育教学过程说到底就是“反思—进步—再反思—再进步”的过程。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做过之后,寻找不足,总结经验。不断地反思、探索、创新才能进步,这就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必须做出精心的安排,才能使我们的体育教学得到有效的提高。通过实践我感觉到新课改让课堂氛围变轻松了,知识也不难了,教学涉及面拓宽了,教师对学生用真情了,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学生感到有趣,师生间的关系也平等了,学生能够主动、自信地去学习,能够越来越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共性与个性得到了协同发展。

第10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仔细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方法。观察幼儿不仅仅要看表面现象,更重要的在于研究、总结孩子的行为表现,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为他们发展提供条件,满足于幼儿自身发展或“最近发展区”的需要。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进行观察研究,从而更好的指导幼儿,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区域活动 教师观察 幼儿 能力

在幼儿园里,我们大部分老师都喜欢观看孩子,看他们活动,看他们游戏。有的孩子喜欢结伴游玩,有的喜欢自娱自乐。在观看幼儿的过程中,老师了解到幼儿的性格特点,喜欢什么活动,是否有自己的伙伴,喜欢什么阅读材料,不喜欢什么操作材料等等,日复一日,幼儿不断的成长,教师就是在目睹幼儿变化的过程中,每天不知不觉观看幼儿,并成为一种习惯。

一、区域活动中的教师观察,基于幼儿的发展水平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观察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也是教师把握幼儿已有经验、了解幼儿发展状况的基本途径。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幼儿,往往观察往往难以深入和系统。而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活动具有任务选择的自主性,操作时间的灵活性以及材料设置的针对性等特点,能为教师提供细致、深入地观察幼儿的机会。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了解这个年龄段幼儿认知发展的一般特征,以确定所观察对象的发展与其他普通幼儿相比较是否正常,是否需要特殊照顾和帮助。横向比较确定所观察对象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及班级中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特点,为集体活动的设计、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等提供依据。

例如,在小班的语言区《小蝌蚪找妈妈》活动中,老师仅仅利用集体教学15分钟的时间并不能很好的让幼儿掌握,也不能知道幼儿到底掌握的程度。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老师首先要了解小班幼儿喜欢模仿、语言讲诉不完整、游戏水平高,角色扮演中角色不清晰等特点,作为老师在观察幼儿进行此表演活动时,关注幼儿的情绪、语言讲诉情况、幼儿之间的互动性,游戏时间水平、游戏发展状况等,对比指南中的指标将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反思。

二、区域活动中的教师观察,善于发现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的兴趣、需要而创设的具有操作性和探索性的环境,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在动手操作中与材料相互作用,从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发展能力和个性。在区域活动开展前教师是创设者和设计者;在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活动后教师是倾听者、评价者和支持者。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教师观察,善于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为区域活动持续开展做好基础。

例如,以《我是故事家》表演区活动中,我们要观察所提供的区域材料是否满足于幼儿的需要,是否适宜故事情节发展需要,材料数量是否足够,材料是否安全等;其次观察在活动中幼儿互动、角色扮演、持续时间、关注的问题、故事完整性、幼儿的情绪以及遇到问题所采取的策略等等。只有教师发现问题,才能够为我是故事家活动提供解决方法和策略。

三、区域活动中的教师观察,积极调整幼儿游戏的内容

《指南》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要对不同层次幼儿进行观察,才能对幼儿的学习和活动进行正确的解读、分析和反思,从而才能根据观察到的内容与观察目标以及活动目的进行匹配,进而积极调整幼儿游戏的内容。

例如,大班《美丽的纸盘鱼》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给孩子的操作材料主要是纸盘和一些彩纸等,起初幼儿制作纸盘鱼时,基本都一个模式就是将彩纸剪成不同的形状装扮成鱼鳍鱼尾等造成材料的浪费。发现问题后,在评价环节我们用多种图片形式与幼儿交流沟通,倾听幼儿的想法以及建议,从材料上进行调整增加如纸盒、纸绳等,在纸盘鱼的造型上我们也提供多种参考图片和音像资料如撕纸类,黑白画风格,剪纸类,青花瓷系列等等,用不同造型风格冲击幼儿的视觉感官,为他们新的创造提供素材。因此等到第二次活动时,幼儿呈现的纸盘鱼风格多变富有创意。

四、区域活动中的教师观察,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蒙台梭利曾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过精辟的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的成长需要。我们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解读,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幼儿提供素材和依据,同时根据观察我们进行分析反思,再进行调整和指导,从而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例如,大班《5以内分层》区域活动,我们观察中发现幼儿会将雪花片按照两个箩筐进行分一分并且会用语言表述出来,但是能力强的觉得没有挑战性。于是我们在操作提示卡中进行贴标设计,级别越高贴的星越多,提供每份不同量的雪花片如6,8,9,并提供操作记录纸(随意记,按照左边从小到大记,从大到小记)及不同的份数。幼儿就可以自主的选择需要进行操作,渐渐的幼儿会进行到10的分层,知道10除了分成2个数以外也可以分成334这样的结果,另外10以内的加减以及混合加减法口算能力的提高。

区域活动是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有利于幼儿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师要在区域活动中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来抓住能够反映幼儿活动水平的表现,根据这些表现来准确地把握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发展水平,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调整区域活动的内容,指导幼儿解决问题,促进幼儿区域游戏水平的提高。

【参考资料】

【1】【美】Janice J Beaty.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辩证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学的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做到合理高效。同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天马行空,夸夸其谈,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下课后,学生学会了什么,却不知所以然。教育新课改实施之后,教材的改变,课堂模式的变化,这些都给小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因此,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不切实际”现象进行论述,以还原语文教育的“庐山真面目”。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上,整个教学过程的重心往往朝文章的理解分析倾斜,严重忽视了语言的积累,很少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其次,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训练时间分配上,比例严重失调,几乎不成比例。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以为学习语言的关键在“理解”,只要理解了,就能自然而然会运用,但真正积累下来的不多,会灵活运用的就更少了。

二、辩证应用,去伪存真

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我们希望能够探索更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迅速而持续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与素质。具体策略如下。

1.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元理解”

小学生阅读习惯要改变传统的“一元化”倾向,以老师的理解为正确理解,以老师的答案为标准答案。“多元理解”源自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价值取向”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在对话过程中得到的共识,具有共性。“多元理解”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独到感受和体验,展示个性 。教学中,即要追求共性,又要张扬个性。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做好组织者,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得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而且作好引导者,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文本所呈现的价值取向。

2.让多媒体切实地走进阅读教学

(1)通过多媒体增强阅读形象性,“情景交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于传统教学腾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阅读容量少,即使是很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始终不是形象本身。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光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原型,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形形的人物、包罗万象的事物、如诗如画的盛景等,有选择的再现于课堂。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紧扣课本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探知的主动性。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理解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在只读精读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动画效果,显示“迎、追、游”三个教学重点的动感画面,让学生形象感知其演变的全过程。这样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课文,还将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地位,转变到积极主动进行信息加工的认知主置上来。

(2)选择趣味性与故事性强的篇目阅读,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课本上的课文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给学生补充许多课外的阅读养料。中国灿烂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优秀作品浩如烟海,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最让学生感兴趣,愿意阅读并且能够使学生受益匪浅的篇目,就涉及到一个选择技巧问题。一般来说,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更多地选择趣味性与故事性强的篇目,将文学常识、历史知识、哲理理想、寓言道理等蕴含在这些故事性当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学习,去体现,这些他们的印象会十分深刻,而学习起来也能感觉饶有趣味,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来培养语感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句话本来是用来评价诗人陶渊明诗风的“质朴真淳”,正好可以用来说明我们的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阅读训练的重要性,教学手段无论怎样先进,教学方式无论怎样在改在变,要想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能力,学的基础上最终还是要落在最自然最本色的地方,那就是要学生加强阅读训练,多读,多思,多背,多练,这样才能培养语感,增强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英语;故事;教学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故事型教学,就是根据学生所学的英语内容配以适当的英语故事,利用动人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正是儿童的天性,运用故事型教学途径能把英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英语,知识通过故事不断地复现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学生讲故事时既是对所学语言的复习和巩固,又是对所学语言的运用,有助于儿童习得语言。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故事教学法是通过故事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故事型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些相关的简明、短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直接从故事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悟到蕴涵的道理的一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故事本身所蕴含的艺术性、教育性及其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团队合作精神。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外语的学习尤其是这样。故事型教学的原理是利用孩子爱听故事这一特征,将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等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故事的形式,教授给学生。词在句子中教,句子在篇章中教,篇章围绕故事写,故事围绕兴趣选择,以理解为前提,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目的。小学英语教学与故事相结合,能创设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生动直观的语言情景,能把枯燥的语言知识变成简单有趣的英语故事,从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整个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学生发展服务,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保持他们学习的热情,扩大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三、研究的主要措施

用英语讲故事毕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和语言活动,那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开展故事教学呢?如何让学生悦纳这种故事形式的英语活动呢?

1.实施原则

(1)趣味性原则

“久食不知其味”,英语课堂也一样,如果你天天使用同一种方法教学,那么你的课堂就会像程式一般,你说第一句,孩子已经猜到了第三句,课堂就会变得越来越枯燥。在设计英语故事型教学时也一样,切忌天天用平铺直叙。由于小学生的英语能力有限,过多的英语单词和复杂的语法结构会造成孩子们的对英语学习的负担和心理障碍,左看右听也找不出一个会的,引起学习疲劳,反而减低了学生英语的兴趣。我们设计的故事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知识面,紧靠教材,更可以设计连载性故事,设悬念,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学生一起讲故事时,要坚持以下几点:呈现要充满激情;肢体语言要简明丰富;学生要有成就感,帮助学生突破知识的难点。更可以放手让学生学完课文内容后自己来组织故事,开展英语故事比赛,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让学生为故事设计标题,找主题曲,不断地以滚雪球的形式让学生的词汇和句型得以累积和运用,更好地让故事型教学方式糅合到英语常规教学中去。

(2)操作性原则

小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强,他们学习英语主要是出于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故事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来设计故事内容并注意故事表演的活动性和趣味性。比如,有一位教师为四年级学生设计了一个学习时间的表演活动:一位学生扮演时钟报时说:“It’s seven ten/...”时,另一位学生则相应地描述自己在该时间里所做的事:I get up at seven...这个短故事虽然设计新颖,但学生却表演不了。究其原因,小学生还没有达到把所有时间段内所做的事情用英语表达出来的能力。所以,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故事教学才有可能达到其预期效果。

(3)收放相结合原则

故事既是可以模仿的,也是可以创造的。不少教师在设计故事教学时,往往为了提供故事表演模版,将故事的情节和语言置于一定的固定模式中。这样在课堂上容易控制学生的故事表演活动。因年龄的关系,学生的学习需求已经从单纯的模仿性学习转为创造性学习。许多学生不满足于仅仅背诵或表演故事,他们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学过的知识去改编故事。在设计故事时,我们要让学生在故事情节或人物语言方面进行适当的发挥,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

2.实施途径

(1)巧编故事

①通过用简笔画呈现故事情节,利用简单的点、线、面等符号语言来表达故事的发展。利用黑板擦去或再添画形象,使得故事能够顺利流畅地进行,更可以让学生参与故事的绘画中,使得故事更刺激。

②认真分析教材,研究所要教学的内容(单词或对话),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创设比较生动形象、篇幅较短的故事情境并进行网上收集和整理,供课堂上使用。

③许多图书中的图片都非常精美,只要细心收集逻辑清晰、内容浅显、有趣的故事,故事内容的复杂性应随学生的能力发展成梯度上升的,就都是故事教学的材料。

(2)活动设计

在小学的故事教学中,由于课堂中输入量的不同,学生说的机会也不同。在故事教学前,首先考虑的是这个故事是否能呈现一个完整的、有情节的故事,是否有拓展延伸的空间。活动设计必须根据每堂课学生所学知识的实际出发,对故事的后续活动作出相应的设计调整。既有让学生先听,比比赛,进行故事填空,或带着问题听故事,也可以设计让学生通过画连环画的形式来输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除了以学生说为主的方式,教师还可以设计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会选择在原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幅度地改编,改写成一个全新的故事。而能力欠缺的同学也可通过画的形式整理出故事线索,加深和巩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掌握语言。

如,教授“Do you have...?的句型”时,我选用的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并把它改编成英文,让孩子们在听完故事后,试着填空,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进一步的句型和语法学习做了铺垫。当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放胆地用新学知识去改编故事,并进行比赛,还请同学之间对对方的故事进行提问。有的同学把故事改为“A Little Duck Looking for Her Mom.”“Where Is My Book?”“Lost in the Park.”等等。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把英语课堂推上了又一。这样一个既提供了可操作性但实质并没改变的新型任务活动,不仅体现了故事教学的层次性,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更大的提高。

(3)文化渗透

在故事型英语教学中提倡多元化文化的渗透。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是学不好该国的文化语言的。因此,我们在教学生英语的同时,还应在故事中适当地渗透英美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初步认识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背景。如:外国的节日、礼仪、名人故事、新闻报道和学生熟悉的电影与明星等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西方节日进行仿真的庆祝活动(如: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等),让学生初步感受西方文化,体验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提高英语的实践性。

四、研究成果

在故事型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的实践与研究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现语言学习的大输入量

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以词汇、句型教学为主,语言输入的量不够,学生很难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故事以充实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大量生动而丰富的交际语言,利用小学生无意记忆优于抽象记忆的记忆特点,把语言材料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为学生语言的运用提供了有效的情境,同时故事中不同的人物角色也为学生体会语言的语用功能提供了机会,使抽象化的词汇学习具体化,易化了词汇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在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敢于克服害羞,怕出错的心理,大胆地用英语交流,表演故事,促进了他们会话、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拓展故事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各种优化措施,学生的联想力、创造力和语言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2.激发并保持兴趣

一般来说,在小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性格活泼、自信心强的学生往往学得快、学得好。以有趣、语言活泼,又不失深意的故事教学为手段的英语课堂中,创设各种较贴近生活实际、自然愉快又令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教学,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消除了他们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随着英语难度的加深以及传统教育方式的约束,到了中、高年级,小学生这种可贵的品性往往为自信心不足、拘束所替代。故事型教学有利于保持儿童这种活泼自信的品格。对于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来说,故事型教学所营造出来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会在不同程度上舒缓他们的紧张感,使他们觉得“只是玩玩,听听学学故事”而有所松弛,再加上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英语水平对故事角色进行选择,当故事表演时身边又有小伙伴共同合作而减少孤立感,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发挥良好水平。

3.形成合作精神

在故事表演中,通过与他人合作,逐步学会共同协商,尊重他人,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自主选择相应的角色进行表演,让那些心理有障碍的同学克服自卑心理,形成健康人格,不断培养合作精神。

五、研究反思

故事本身就是语法教学中一种很好的技能,教师要钻研教材,站在交际教学的高度处理教材,设计活动,特别要注意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在情景中新旧融合,逐渐综合,螺旋上升。还要精心挑选语言材料并进行增删,根据教学内容改编为难度恰当、生动有趣的故事语言,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

小学阶段英语故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英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课堂设计或采用故事教学的时候,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降低英语语言学习的难度。通过结合多种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