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2 07:19: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创新与应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坚持科学的科研定位,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科研定位是有效开展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定位不准往往事倍功半。高校科研定位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学校办学定位为依据,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按照“加强基础、着重应用、强化创新、重在转化”的基本思路,切实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实行跨学科联合攻关,集成各种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讲就是:重点研究型高校应面向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国家级和省级重大项目的实施,组织原创性研究和高技术开发,重点培育一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研项目;应用性本科院校和地方院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因而科研工作应当突出地方特色,并以教育教学为重点开展实证性与学理性相结合的研究,突出科研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高职院校则应把科研的重点放在技术服务、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上。此外,文科类高校还要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着力在特色研究上下工夫、上水平、出成果。
现代大学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引领四大职能,这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教学始终是大学的中心任务,而科研始终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许多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办学实践都证明:科研为教学提供了新动力、注入了新活力,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吸引学生,使学校更有质量、更富内涵。没有科研作支撑,教师的学识水平就不可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不可能提高;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名师、大师就不可能成就,高水平的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办成。因此,高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尤其是教育教学研究,通过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学识和水平,使他们增长才干、提高能力。
二、明确科研的重点方向,全方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高校要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发挥自身优势,与政府、企业、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大力构建各种类型、交叉集成的创新平台,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此全面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
1.重视基础研究,提高知识创新能力
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主要标志,以发表高水平论文为主要形式,提升学校的基础研究能力。以工为主的高校特别要重视从工程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以基础研究为引领,全面提升工程技术研究的层次。博士生导师要带头承担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具有博士学位的学术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应成为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主力军,力争实现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强化“高水平科技论文就是科研成果”的观念,关注论文被引用情况。
2.面向重大战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把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河南省“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高校要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和人才集中的科技优势,围绕全省产业布局、重大项目、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研究,大力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前培育,提高争取和承接国家及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力。紧密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及我省重大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目标,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预研项目。
3.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因此,高校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调整振兴,推进科学研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结合,推进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政府规划与决策和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持。高校还要以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汽车、有色冶金、钢铁、建材、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为重点领域,抓好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争取在电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新兴产业方面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创新项目。
三、推进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可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渠道,解决企业、高校和产业化之间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以及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成果难以产业化的问题,并为科研人员创造自由的创新空间,鼓励个人创新研究,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1.加强校企合作,搭建科研平台
加强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有利于选择科研攻关重点方向和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实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向企业的开放。引导企业科技人员利用高校实验条件研发科技产品,高校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鼓励企业在高校设立研究中心,实现企业与高校从立项到投产的全面合作。高校要积极与地方和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促进专家教授积极与企业家合作,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研发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时,高校要建立与市、县政府、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科技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建设大学科技园,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通过提地、厂房等办法,引入企业兴办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和各类特色产业园区,校企合作承担完成科技研发、技术改造、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项目,形成“产研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师、科研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为基础,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积极申报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项目,努力开发出高新技术产品,培育规模企业,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3.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充分发挥办学行业特色和区位优势,加强科技推广转化与社会服务工作。继续加强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互动,通过承接横向研究项目、共同申报不同层次的科技计划项目等形式,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实施创新团队建设,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在学校科研发展大局中,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作用至关重要。努力引进、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人才,建设一支基础扎实、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是科研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加快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建立精干高效的专兼职科研队伍,鼓励他们发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争取高级别的获奖成果。要以团队建设为载体建设学术队伍,通过科研带头人支持计划、创新团队和研究生指导团队支持计划、高水平科研项目支持计划,重点培养能代表学校尖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团队和研究成果。要让青年教师尽快进入团队,以导师制的形式带领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快速参与科研工作,设立校内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青年教师,扩大学术队伍。还要鼓励教师跨学科、跨院系,建立以项目为纽带、课题组长为中心、人才灵活组合的研究团队,促生新的团队和研究方向。
在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中,尤其要选好用好学科带头人。一个优秀的人才可以带来高级别的科研项目,更能带出有科学研究能力的优秀团队,产出优秀科研成果,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在充分发挥老教授科研作用的同时,要舍得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投入,加大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力度,尽快选好、用好、培养好学科带头人。
五、创新机制体制,营造学术优良环境
创新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运行机制,是高校科研工作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1.创新管理机制
在调整科研管理体制方面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管理重心下移,扩大专业学院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自,机关职能转向宏观调控和服务保障;二是实现中心实验室及各类实验室由封闭管理转向开放管理,为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创造条件;三是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设立科研为主、教学科研并重、教学为主型的三类岗位,确定其岗位职责和合理的工作量标准,三类岗位依据各专业学院的发展状况按不同比例配置,做到人尽其才,各居其位。
2.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要遵循不同学科科研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遵循国际通行的学术标准,建立与学科性质、学科领域相适应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按学部进行分类管理,实行分类评价。要坚持以鼓励创新、服务发展为导向,正确处理短期效益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量”与“质”的关系、“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的关系,确立科研评价的质量导向和业绩导向,抓好激励与约束机制、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形成导向明确、指导监督有力、评价科学、组织运行高效的机制。
3.着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加强以“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博采众长、合作竞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注重积累、勇于跨越,求是求新、力戒浮躁”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切实加强科研道德建设;要遵守行为准则,恪守科研道德,坚决反对和纠正弄虚作假、剽窃侵权、学术霸权、功利浮躁等学术不正之风。
创新型国家建设为高校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谐社会建设使高校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因此高校要充分把握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战略机遇,用智慧和辛勤的汗水不断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努力奋斗!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障碍;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4.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237-02
中国科技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但是科技的发展不代表人民对科技的利用率的进步,所以如何将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到人民日常生活当中是目前我国许多科技发展部门所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重点问题。根据笔者调查发现,许多科技研究部门的科技水平极高,然而很多总给人以无处可用的感觉,事实上,这是科技创新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的二次创新比较欠缺。这是许多国家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本文主要从科技创新成果的定位出发,分析论述科技成果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当前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
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对科技创新成果权力保护的基本法律理念。由于科技创新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之一,所以科技创新的本质应该是通过实验和研究对新技术和新发展方向进行的具体分析与创新。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突破前人的可能,所以在不同领域都有科技创新成果的出现。所以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应该从这一成果的知识性、技术性、思想性三个方面出发,确认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性。
由上表可看出,具体科技成果分为基础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以及管理理念成果。相较而言,管理理念成果的转化障碍较少,属于比较容易被接纳部分。而应用技术成果和理论成果的转化面临着极大障碍。下面本文将具体介绍当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二、当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分析
1.我国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所引起的转化问题。虽然我国每年的科技投资费用非常高,但是,由于我国特定的教育方式决定了我国的投资费用主要运用在了高校科技研究所以及重点科学院。而且科技投资费用在运用方面主要是研究投资,而对推广和奖励投资较少。所以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专利审核并没有达到先进水平,而且对我国已经研发出的科技成果也造成了无法推广而闲置。这是对研发资金和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同时,我国科技成果市场成熟度也不高,许多技术发明和改进不能被经济集团所认可和使用,那么科技成果反而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工程。所以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应该加强建设,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才能让科技不断创新,不断向人民生活中转化。
2.我国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而引起的转化问题。所谓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就是指如何利用创新的理念将科技创新利用到人民生活当中去。对这一点的把握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极有难度的。这是因为高端人才更多的注重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而不去调查市场的需求和高端技术的具体应用。而很多对市场需求较为了解的人又无法接触到新型科技成果,这就造成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在转化时面临着制度改革的问题。如果设置高端技术的讨论平台或者开展高端技术经济会就会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带来极大的改进。比如美国苹果公司的转变是由于已故前行政总裁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创意,而他这种创意来自于美国的高端科技实验室,乔布斯认为,高端科技实验室中的许多科技都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但是由于这些高科技技术人才并没有市场敏感性而造成这些科学技术被闲置。所以乔布斯的成功可以说是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二次创新的典型案例。同时也说明了科技创新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面临的又一大阻碍,那就是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
3.高端技术人才与翻译性人才的沟通不力。这个阻碍主要是对理论科技成果进行阻碍,而且主要表现在我国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的推广方面。我国高端技术人才人数众多,在各个领域也研究出了重大的结果,然而,中国的技术向国外推广时并不占有优势。中国的高端技术人才对翻译性英语的掌握并没有那么好,仅仅能翻译已有技术,对最新技术的陈述则显得十分吃力,而翻译性人才不具有尖端科技的理解水平,导致我国高科技人才的理论研究成果无法变成国际通用型资料进行传播。这也是我国高端技术在向世界范围推广时的阻碍所在。
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具体对策以及科技成果与企业衔接模式分析
1.加大对我国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不完善。所以,我国政府需加大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让科技创新管理机构能有足够资金进行审核和推广工作。只有科技成果通过市场方式加以推广才能真正将科技成果变成人民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例。以政策具体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投资经营能力,鼓励更多人进入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中去。
2.加大我国科技研发与生产合作机构的建立。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科研机构很多是单一的科研平台机构,并没有自己的产业链。所以我国应该加大科技研发机构与科技产业机构的合作,将研发内容变为市场商品。这一机构的建立应主要以高校为主,利用产学研合一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即学即用。这一模式是现代化教育的创新,也是现代化科技研究的创新。所以,解决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一大方法就是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通过稳定的组织和运行,利用合作和发展开展科技为企业提高发展技术,而企业为科技提供商业前景的双赢模式。
3.提升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提升市场的影响就是利用市场上比较需要的产品为基础为科技创新方向提出战略性的建议。通俗来说就是利用消费者的需求反向思考科技的创新进步理念,将科技创新依托于市场经济建设。这样就从一定的角度上解决了高端人才更多的注重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而不去调查市场的需求和高端技术的具体应用。而很多对市场需求较为了解的人又无法接触到新型科技成果的问题。同时,对科技创新结果进行二次创新的能力也是在提升市场敏感度之后才能培养的。
4.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衔接分析。由于市场企业的需求,才能将科技成果加以推广,也正是科技创新产品的推向市场,才得到足够的资金用来支持科技的研发。科技创新与市场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提高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那么科技成果如何与市场企业进行有效的衔接呢。笔者认为,科技成果主要以技术为主,而市场企业主要以产品为主,所以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的衔接也就是科学技术与产品的衔接。所以如何将科学技术应用于产品之中是科技成果能否与市场企业衔接的主要条件。这就对科技研究机构与市场企业的结合与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上来说,应该注重对科技市场化综合人才的培养和应用,让这类人才更多的了解科技成果,并将科技成果运用与企业的产品之中,有效的完成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衔接这一大的课题。
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从某些角度上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也是国家教育软实力的具体衡量标准。所以就理论上来说,科技成果的转化还是具有较大的意义的。根据笔者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意义应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二是人文发展方面的意义,第三就是国际科技交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这三点进行具体的论述。
1.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科技成果的转化本身是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是对市场的发展的促进和支持。正是由于市场的需求,才会促进科技创新,也正是科技创新产品的推向市场,才得到足够的资金用来支持科技的研发。同时,利用科技成果的分时间段升级方式可以完成对市场的调控,将商品分为不同的等级,也让市场得到有序的发展。现代科技发展的逐渐均衡,让科技成果在不同地区地域得到了推广,也为地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2.人文方面的意义。人文方面主要是从精神层面与教育层面说起。首先,精神层面来说,科技创新结果的转化是推进探索追求精神的鼓励和肯定,也是对科技研究人员的肯定。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科技创新结果的转化更加促进了我国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我国的政策颁布与政策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教育层面来说,对探索精神的肯定能极大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是培养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有力措施。
3.国际科技交流模式的创新。许多科技研究部门的科技水平极高,然而很多总给人以无处可用的感觉,事实上,这是科技创新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的二次创新比较欠缺,这是许多国家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对国际科技交流是一种创新和改善。上文中已经提到,我国高端技术人才人数众多,在各个领域也研究出了重大的结果,然而,中国的技术向国外推广时并不占有优势。这就是因为我国高科技技术的理论成就无法走出中国的缘故。所以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从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国际科技交流。
结语:中国科技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但是科技的发展不代表人民对科技的利用率的进步,所以如何将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到人民日常生活当中是目前我国许多科技发展部门所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重点问题。许多科技成果无法应用到新产品之中,不仅是对研究资金浪费,更是对人才的浪费和忽视。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果不好主要由于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创新对于实际应用的二次创新能力较差、高端技术人才对市场了解较少等原因。所以笔者认为,加大对我国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加大我国科技研研发与生产合作机构的建立以及提升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是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必要措施和基本方案。
参考文献
1、绩效考核实施办法
1.1科技成果考核科技创新成果包含科研项目成果、职工“五小”发明成果及职工及申报专利等。科技创新管理办公室每月汇总各单位上报的科技成果,由科技创新成果鉴定小组完成成果的评审、鉴定,科技创新管理办公室根据评审意见及鉴定结果打分,月底将考核结果汇总并提供给企业管理部,企业管理部将考核结果纳入当月绩效考核。1)绩效考核实行月度考核。鉴定小组根据上报的科技成果在当月25日至月底现场验收,按照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推广应用范围、实用性、解决安全问题等进行评审、鉴定。2)月度考核周期为当月26日至下月25日,各单位随时上报本月的科技成果,当月25日以后上报的科技成果计入下月科技创新项目。3)项目考核得分根据项目数量、类别、级别得分,计入各单位当月绩效考核。
1.2绩效考核激励办法1)绩效考核激励包含每月各单位科技成果完成情况及每季度各单位科技创新项目综合积分两方面。科技创新管理办公室于年初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下达各单位月度及年度科技创新成果任务,每月底按照各成果单项分值表进行整理,汇总出各单位的当月得分情况并进行排名。每月各单位科技成果完成情况按照“1分1项1‰”的原则与工资直接挂钩的办法实施。具体为:未完成一项扣除1分,多一项记1分;1分按照各单位当月结算工资的1‰进行加减计算,并最终计入当月各单位工资结算总额。每月各单位科技创新项目根据综合积分排名“只奖不罚”的原则执行。具体为:综合积分排名前三的单位或个人依据相关文件奖励标准给予相应奖励。2)每年进行一次全矿范围内的科技成果评比和表彰大会,年度创新奖励项目从每月评定的创新成果同等级中评选。3)年度创新状元、创新能手和创新单位根据创新项目数量、创新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的推广范围、项目的实用性等综合得分进行评比选出。
2、科技成果推广
1)由科技创新管理办公室月底汇总当月鉴定通过的科技成果,进行评比、筛选、确定全矿范围内较好的创新项目并下发各单位,由各单位按照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应用。2)科技创新管理办公室每月25日至月底对各单位的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情况进行打分,每应用一项加5分,每减少一项扣10分。
3、取得效果及存在不足
黄陵二号煤矿科技创新在未实施绩效考核管理之前,全矿科技创新成果不足100项;自2012年科技创新实施绩效考核以来,全矿共收集并鉴定通过395项科技创新成果。职工科技创新主观能动性有了很大提高,全员创新氛围浓厚。绩效考核管理实施期间个别单位抱着完成任务,不扣分、不影响工资结算的态度,上报的材料质量不高,存在格式不完善、文字说明太简单、缺少图片或原理图等问题,这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与完善。
4、结语
绩效考核在黄陵二号煤矿科技创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实现,使得二号煤矿科技创新活动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开展,二号煤矿的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了二号煤矿科技创新管理水平。
作者:钟祥熙单位:陕西黄陵二号煤矿有限公司
论文摘要: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三江学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加大资金投入,营造文化氛围,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保障机制,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在深入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征的基础上,三江学院提出了融合“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理论教育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育体系,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体系”,建构了“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强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一体化融合式发展。作为实践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科技创新是学生运用应用知识、增强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科学职业素养的综合性活动,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三江学院贯彻“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和选修课程,设立诸多学生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浓厚科技创新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2007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在2008年江苏省首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勇夺一等奖,在2011年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得2个一等奖。
一、高度重视,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同于一般的技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有所区别,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要具备一线生产的操作能力,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否则将使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一种低层次的技能培养。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必然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而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作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科技创新活动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是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主要渠道,因为具有“创新”的主要特征,因此能促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科技创新也是一种可行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常规教学不能及的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有力地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科技创新不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活跃校园文化,倡导学习、合作、竞争、向上的校园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指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且还提出每年择优支持5~10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如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因此,各类科技创新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二、加大投入,构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近年来,三江学院切实加大实验室资源整合和共享力度,实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师资、场地、设备等教育教学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为全体师生提供必要支持。同时,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机制,建立开放性实验室,不断实现在时间、空间、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全面开放,为科技创新活动构建了创新平台和环境保障。同时,为了支持师生参加各类各级科技创新活动,三江学院设立科技创新专项经费,具体包括报名费、交通费、住宿费、文具费、奖品费、学生补助、教师培训和训练指导费、竞赛奖励、材料(器件)费等,且近年来专项经费保证了逐年递增。学校每年召开一次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表彰大会,以奖励在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的指导教师和学生。
此外,三江学院还依托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逐渐形成一些以不同主题为核心的大学生实践创新团队,并围绕科技创新主题开展了系列工作,有计划地对科技创新进行培育,使竞赛成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取得成果的机会。例如近年来,电子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多个奖项最初均来自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2007年以来,三江学院投入经费支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近200项,为科技创新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营造氛围,激发科技创新活动热情
近年来,三江学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塑造校园精神文化,努力创建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文化环境。
为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校园学术氛围,激发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热情,三江学院自2007年开始广泛开展学术报告活动。先后邀请了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的国际著名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郑有炓教授,国家突出青年基金获得者、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博导黄庆安教授等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举办各类学术报告、讲座,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热情,效果显著。
三江学院还大力发展科技社团活动,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载体。通过大学生科技社团的各项活动,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自己喜爱的科技参观、科技沙龙、科技节、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科技和创新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三江学院还针对科技创新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普及竞赛科技知识,培养竞赛后备梯队,推广科技创新活动。例如近年来,组织了数学建模竞赛、力学竞赛、人文知识竞赛、高等数学竞赛等多个项目的选修课程,效果明显。
四、完善制度,建立科技创新科学化规范化保障机制
为保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科技创新活动持续稳定地开展,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江学院建立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
三江学院于2007年制定了《三江学院大学生竞赛管理办法》,用于支持和奖励参加科技创新的教师和学生。对于参加科技创新的指导教师,除了给予一定的现金补贴、获奖奖励和工作量补贴外,还把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获奖作为年终考核时评优及评先进的重要依据;对于参加科技创新的学生,除了给予一定的现金补贴和获奖奖励外,还给予相应的奖励学分。
同时,三江学院还于2009年出台了《学生自主化个性学习学分实施办法》,并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将自主化个性学习学分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该办法鼓励实施创新教育,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自主化个性学习和研究中,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夯实了基础。
为了建立比较完善、稳定的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机构,三江学院还确定了统一的管理机构,由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进行管理,对于各类各级科技创新,由教务处与参与竞赛的相应的一个单位或多个单位组成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并由教务处对竞赛进行统一的筹划、宣传、协调、鼓励、培训、组织。在竞赛时,由教务处牵头、以各单位为主体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竞赛工作。学校从管理机制、技术指导、资金使用规划等方面都制定了比较全面的规章制度。
经过多年的积极努力,三江学院学生在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全国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获奖数量和等级逐年提升。2007年以来,立项建设的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有76项,另有97项项目获批为省级项目。三江学院学生在多类重要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2007年以来,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00余项,且获奖数量逐年递增、等级逐年提升。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了佳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各项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三江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Z].2007年1月22日.
[2]何文秋,袁媛.关于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7).
[3]杨威.依托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论文关键词:科技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在深入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征的基础上,三江学院提出了融合“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理论教育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育体系,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体系”,建构了“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强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一体化融合式发展。作为实践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科技创新是学生运用应用知识、增强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科学职业素养的综合性活动,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三江学院贯彻“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和选修课程,设立诸多学生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浓厚科技创新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2007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在2008年江苏省首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勇夺一等奖,在2011年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得2个一等奖。
一、高度重视,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同于一般的技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有所区别,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要具备一线生产的操作能力,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否则将使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一种低层次的技能培养。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必然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而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作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科技创新活动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是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主要渠道,因为具有“创新”的主要特征,因此能促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科技创新也是一种可行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常规教学不能及的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有力地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科技创新不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活跃校园文化,倡导学习、合作、竞争、向上的校园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指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且还提出每年择优支持5~10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如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因此,各类科技创新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二、加大投入,构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近年来,三江学院切实加大实验室资源整合和共享力度,实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师资、场地、设备等教育教学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为全体师生提供必要支持。同时,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机制,建立开放性实验室,不断实现在时间、空间、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全面开放,为科技创新活动构建了创新平台和环境保障。同时,为了支持师生参加各类各级科技创新活动,三江学院设立科技创新专项经费,具体包括报名费、交通费、住宿费、文具费、奖品费、学生补助、教师培训和训练指导费、竞赛奖励、材料(器件)费等,且近年来专项经费保证了逐年递增。学校每年召开一次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表彰大会,以奖励在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的指导教师和学生。
此外,三江学院还依托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逐渐形成一些以不同主题为核心的大学生实践创新团队,并围绕科技创新主题开展了系列工作,有计划地对科技创新进行培育,使竞赛成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取得成果的机会。例如近年来,电子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多个奖项最初均来自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2007年以来,三江学院投入经费支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近200项,为科技创新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营造氛围,激发科技创新活动热情
近年来,三江学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塑造校园精神文化,努力创建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文化环境。
为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校园学术氛围,激发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热情,三江学院自2007年开始广泛开展学术报告活动。先后邀请了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的国际著名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郑有炓教授,国家突出青年基金获得者、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博导黄庆安教授等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举办各类学术报告、讲座,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热情,效果显著。
三江学院还大力发展科技社团活动,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载体。通过大学生科技社团的各项活动,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自己喜爱的科技参观、科技沙龙、科技节、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科技和创新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三江学院还针对科技创新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普及竞赛科技知识,培养竞赛后备梯队,推广科技创新活动。例如近年来,组织了数学建模竞赛、力学竞赛、人文知识竞赛、高等数学竞赛等多个项目的选修课程,效果明显。
四、完善制度,建立科技创新科学化规范化保障机制
为保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科技创新活动持续稳定地开展,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江学院建立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
三江学院于2007年制定了《三江学院大学生竞赛管理办法》,用于支持和奖励参加科技创新的教师和学生。对于参加科技创新的指导教师,除了给予一定的现金补贴、获奖奖励和工作量补贴外,还把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获奖作为年终考核时评优及评先进的重要依据;对于参加科技创新的学生,除了给予一定的现金补贴和获奖奖励外,还给予相应的奖励学分。
同时,三江学院还于2009年出台了《学生自主化个性学习学分实施办法》,并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将自主化个性学习学分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该办法鼓励实施创新教育,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自主化个性学习和研究中,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夯实了基础。
【关键词】科技创新 第三次工业革命 社会价值
随着支撑工业文明的基础能源日渐枯竭及其带来生态方面的“副产品”日益严重,传统化石能源经济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工业发展模式日渐衰退,并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危机。这种危机连同经济危机一起,成为人们寻求进入“后碳”时代新工业模式的动力。人们迫切需要更加智能、更可持续、更符合自然和社会伦理的生产方式,这一新愿景的实现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来推动。建立在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融合基础上的科技创新及扁平化的创新模式正带来生产、消费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第三次工业革命初露端倪并即将发生,这一事实充分彰显了当代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
科技创新拉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的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会对21世纪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①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重大的科技创新与突破,进而又推动“科学―技术―生产―经济―社会”这根链条循环发展,并彰显出其追求社会价值的本质内涵。
科技创新的本质在于追求社会价值。科技创新是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融合体,科技创新的本质在于其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对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可从两方面考察,就内在价值而言,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即人类在科学创新中的认知价值。科学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创造性发现活动。科学创新本质上是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建立新理论的认知活动。因此,科学创新的求真、求善、求美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性贯穿逻辑论证、实践检验和价值评价的全过程。就外在价值而言,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即人类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价值,主要涉及经济价值、伦理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主要生产要素,工业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创新并成为科技不断创新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的应用价值也得到极大彰显。
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的循环累积效应。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循环累积效应的形成主要源于科技创新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间的矛盾与统一。这一效应更深刻地体现在我们正身处的旧工业时代向新工业时代转变的过渡时期。
首先,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矛盾使旧工业时代面临终结。科技创新是一个创新与破坏共生并存的过程,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其应用价值往往首先表现为经济上的实用价值,在推动经济空前增长的同时,也悄然颠覆并重构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自20世纪中期以来,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被迅速放大,甚至遮蔽了科学创新的初衷,为探求真理而献身的认知价值取向转为功利的单一的经济价值取向。技术异化使科技本身逐渐背离了其作为“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特征,科技创新真正的社会价值遭到扭曲,原本旨在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技术本性也逐渐丧失。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危机,旧工业时代面临不可逾越的“增长的极限”,并在接近这一极限后转为衰退甚至衰亡。
其次,新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转型创造需求拉动科技创新。随着自然资源存量的锐减,旧工业生产方式的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殆尽,经济发展支柱发生倾斜,生产方式转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型必然带来对科技创新的旺盛需求,在需求的诱导下,基本科学问题、能源与资源、信息网络、先进材料和制造等新的科技领域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改变了传统知识传播与共享的方式,触发了扁平化创新模式的探索,为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此意义上,工业生产方式转型内生地决定着科技创新及其社会价值。
第三,社会价值的内外统一拉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工业化危机需要新的工业革命来化解,新一代科技创新在认知成果上的突破与经济、伦理与文化价值的统一,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量。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设想的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可持续、分布式发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并在今后几十年将迅猛发展,大概在2050年达到顶峰,然后在21世纪下半叶保持平稳状态。②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社会价值的特点
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融合凸显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这是一场多维突破、交汇融合式的科技创新。科学的认知价值,曾经并且依然不断推动着人类的思想进步与解放,促使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等组成一个复杂的“科技簇群”并相互交叉和渗透,导致了一系列重大关联技术的协同进步和群体突破,进而能够灵活、快速、低成本、低能耗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凸显了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并将有力推动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和数字化制造等新兴产业的诞生和新一轮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非线性团聚式地发生。
互联网技术成为实现科技创新应用价值的主要交流平台与渠道。在新一轮科技创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下,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数字化制造的发展都需要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并与之交叉进行。不论是保罗・麦基里(Paul Markillie)所指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系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使生产设备能够更快地自我反应、计算判断、分析决策和操作;或是里夫金关于“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分散式生产、新储存方式、能源互联网和零排放式交通等五大支柱产业”的升级与重构,都将迫切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作为终端来进行连接与通讯,并能够实现智能管理。互联网成为技术创新成果交流、转化与贸易的关键性渠道,同时也构成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科技创新社会价值的实现载体将由金字塔式转向扁平化。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创新实现的基本方式是金字塔式的,即“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这一从上至下的、串联式转化的模式,基础研究是创新的原动力和创新链条的最高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金字塔式的创新模式将逐渐向扁平化转化。首先,科技创新主体从基础理论或权威科学专家那里转化为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其次,科技创新的推动力从基础研究转向全社会的需求。总之,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在继续延续金字塔式创新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垂直纵向的系统与扁平化水平式系统结合,形成一个矩阵式的新创新模式,还将再从矩阵式模式转向立体的创新模式,这将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③随着科技创新的日益深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创新将在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发生,成为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双螺旋结构”共同催生的产物。
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
当代科技创新的变迁不仅使其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也将导致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生产、消费方式与生产组织方式方面的变革,进一步展现出当代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与影响。
生产方式向大规模定制转变。麦基里认为,工业革命主要体现为由技术范式转变引发的生产方式的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机械生产取代了手工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规模化生产时代,不论是蒸汽机的发明还是流水线生产的采用,都导致工业生产经营与能源生产经营方式的集中化和批量化。当前正在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核心是数字化制造,表现为大量高新技术“聚合发酵”和综合应用,包括“更聪明”的软件、“更神奇”(重量更轻、强度更高、更加耐用)的新材料、功能更强大的机器人、更完美的程序设计与3D打印技术、更全面的网络服务,从而实现生产成本更低、生产周期更短、生产过程更灵活、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关联更紧密,以及从“福特制”下的传统“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向更适应“个性化需求”的“大规模定制”等。④
消费方式向个性化体验式转变。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标志着个性化、体验式消费时代的到来。随着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从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上都更加倾向个性化的消费品。同时,出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考虑,人们需要3D打印这样的生产制造方式,它既能大规模生产,同时又能满足定制,生产出个性化产品。重要的是,生产的过程就是消费的过程,消费的过程就是生产的过程,在3D打印店里的体验式消费的同时就是生产。随着人、机、物的逐渐融合,消费者将在更大程度上参与设计和制造过程,甚至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个性化、实时化、经济化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生产组织方式向虚拟化转变。产业集群是重要的产业组织模式,传统工业命脉掌握在少数拥有重型机械和大量蓝领工人的高资本、大规模、集中化的工业企业手中。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大量物质流被成功虚拟化为信息流,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产业集群将借助发达的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平台,突破传统地理集群的空间局限,逐渐形成网络意义上的集聚,使产业集群发展虚拟化。相比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虚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对市场和技术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整合各种资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灵活度。这种开放式创新从依靠蓄积创新资源转向通过组织间创新资源的交换与创新收益的分享获取竞争优势。这一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内部组织形式,众多中小型企业和个体企业家将借虚拟产业集群突破资源困境,以低制造成本快速推出新产品而获得成长。同时,鉴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并以不同比例和频率分布于世界各地,分散式能源生产使之成为分散合作式模式,从而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挑战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型制造公司,与国际商业巨头一道共同发挥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
当代科技创新范式的加速形成与应用使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轮廓日益清晰。党的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于理清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与着力点,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具有重大意义。
处理好科技创新的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之间的关系,实现科技创新的综合价值。科技创新不仅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其与自然和社会相互整合的协调发展过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首先处理好科技创新的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从单一地面向经济转变为面向经济、自然、社会、伦理和文化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要求我们将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理念根植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科技创新追求的根本目的,尊重和遵循科学规律,着力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社会制度,并以此考察所有的科技创新成果,杜绝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才能解决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矛盾,避免重蹈旧工业生产模式的覆辙。对人本价值的回归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灵魂,“活着是为了游乐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理念”。从时代价值角度说,科技创新只有对人的进步发挥正能量,科技创新的内外价值才真正得到统一。
处理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将STS融入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本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彰显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价值有利于端正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开展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科技与社会、科技与自然、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只有处理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将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相结合,用人文理性约束与指引科技创新,才能避免科技的单向度发展、破解“斯诺命题”、结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甚至对立。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思考方式。STS把科学和技术放到(本来就在)社会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等)和生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中,把本来就由科学、技术参与或支撑的社会生产、生活视为(本来就是)科学、技术的活动场域、生成条件和整合基础。⑤这种思维方式作为人类把握现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深刻揭示了人类科技认识的选择性、人本性、时空性和相对性,将STS融入科技创新,从STS角度揭示科学、技术与产业间的互动关系,能更深入地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本质联系。
处理好社会价值载体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的实现载体即科技创新链,主要包括企业、研发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四大主体,涵盖科研人才、研发投入、平台载体、技术成果四大要素。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科技创新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要素的合理流动。一方面,要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视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加大对数字化制造及新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突破,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产品的高附加值。另一方面,要打破筒仓效应,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构建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处理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完善协同创新的创新体系。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说,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人类而言,浩瀚的宇宙及复杂的社会永远都是“黑箱”,科学技术永远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和暂时的认识。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技创新以适应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要求,才能牢牢把握这场工业变革的机遇,实践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周洪宇,徐莉:《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当代中国》,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页。
②[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
③刘燕华,王文涛:“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4期,第3~7页。
④Paul Markellie,"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economist, 2012, No.4, pp.3~5.
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可以从人们对林业科技创新的认识、林业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以及林业科技创新的产业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论述。
1、我国对林业科技创新的认识现状
人的认识水平决定人的行为模式,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人们对科技的认识不足,最终导致林业科技发展水平严重滞后。长期以来,林业普遍被视为是“靠天吃饭”的产业,传统的观点认为林业就是“挖坑栽树”而已,没有什么技术可言,认为技术水平高低不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种观念的作用和影响下,我国林业科技投入、林业研究开发及应用水平都很低,并最终导致了我国林业整体科技含量不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差的问题出现。
2、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现状
从我国的林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实际来看,我国林业科技资源配置一直都是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这决定了林业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在林业研发投入中,我国政府投入比重高达70-80%,企业投入的不足,使得我国林业科技研发投入资金约束的问题更为突出。
从科技研发经费分配结构来看,发达国家的研发经费主要分配给企业,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配给政府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企业没有充足的研发经费支持,研发活动也会受到资金约束,从而企业科技创新也会因此而受阻。
从科技经费使用结构来看,发达国家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基础研究明显偏低,这将不利于创新的形成,从而会影响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和林业核心部分优势的形成。
3、我国林业科技创新产出的现状
由于我国林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林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尤其是林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了我国林业科技创新产出效率的低下。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业科技获奖成果的转化率仅有50%左右,大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70%的水平,而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又远远低于农业,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仅只有34%。同时林业技术储备不足,优秀林业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的人才奇缺,直接影响了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及转化。
二、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对策
为了有效地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加大林业科技投入,提高林业科技贡献率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既是一个林地少、林业资源有限的国家,也是一个林木、林地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的国家,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改善生态环境和满足人类对林产品需求的角度出发,提高林业科技水平是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我们对林业科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林业科技人员数量少,整体科技素质不高,对林业科技的投入也十分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林业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大林业科技投入,提高林业科技的贡献率。
2、优化林业科技资源配置
林业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影响我国林业科技创新、制约林业科技创新效率提高的根本性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以公益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地,加大林业科技总体投入力度,特别是要加大林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技投入力度,实现林业科技创新资金在政府、企业和高校等研发主体和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等三大研发活动中的合理配置。
3、促进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
林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根本在于林业创新体制和机制。企业技术创新分为主动创新和被动创新,从我国林业企业管理体制来看,我国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大多是以被动创新为主,目前尚未建立企业主动创新的机制,其根本问题在于体制约束。除了体制约束之外,林业科技创新还有相应的机制与之匹配:首先是动力机制,其核心在于调动企业从被动创新向主动创新的转化,这主要来自于市场的竞争和需求,同时企业所有制形式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其次是人才紧缺,我国林业发展的的关键是建立激励和分配机制,必须在区域社会环境、创新环境、利益分配和激励等方面制定倾料政策,为林业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以留住人才,同时要加强对人才的后续教育和培训。
4、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力度
科技推广体系是林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子体系,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借助于科技推广这一中介,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以提高林业科技的应用水平,增加林业科技创新的效益。
总之,从整体情况来看,高新技术在我国林业领域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不断加强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的力度,提高林业科技创新的效率,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永清, 黄金凤。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 中国软科学 , 2004,(03)
[2] 王晓军.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J].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4,(02)
【摘要】科技创新是高校的功能之一,高校技术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不确定性和自组织性特征。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必须从系统论视角把握科技创新的要素、结构、功能、整体、环境等影响因素,加强信息、技术、人员、资金、政策等要素的互动,构建官、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网络结构平台。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系统论;要素与结构平台
系统论创始人、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它的核心是系统的观念”。他认为,过去的认识论把人作为一个机械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并做出反应的摄影机。[1]而实际上,人不仅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且也是宇宙的主动创造者,在科技创新领域就表现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和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系统论就是对‘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探索。”[2]系统论视角下的“整体”是指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一个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个整体至少包括要素、结构、功能、整体以及环境这几个核心概念,也包括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结构、结构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这其中,结构平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素只有通过搭建的结构平台才能发挥作用,正是依托这种结构平台系统各要素才能实现其功能,才能与环境中的其他系统相砌合。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动态性、目的性、时序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从系统论的视角,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应包括“高校知识创新系统”、“高校技术创新系统”、“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系统”和“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四部分构成。创新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子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
1系统论视角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子系统诠译
1.1高校知识创新系统。高校知识创新系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其主要功能是知识的生产、扩散与传播,其作用是把高校对自然和社会进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所获得的新现象、新规律、新原理扩散与传递到需要它的技术创新系统中去,从而启发并产生新产品、新工艺、新产业领域。高校的知识创新系统由参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家、教授及其相关的学术研究机构所组成,其执行主体是高校的重点学科、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等。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学研究以及基础性自由探索研究,是以国家发展目标为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子系统。
1.2高校技术创新系统。高校技术创新系统在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是一个最需要提高的子系统。高校技术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创造、革新、学习和传播新技术,其作用是充分依靠和利用高校的知识创新优势,开展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学校的技术创新系统由参与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的专家、教授和科技开发机构、科技产业及咨询服务机构所组成。其执行主体是高校的技术开发类研究所、应用研究类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与成果推广中心、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及各类产学研联合体等。其主要任务是使各类攻关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产业开发项目、成果推广计划尽快得到推广和应用。
1.3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系统。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系统是高校的一项主要功能,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培育创新人才。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可以确保持续性的创新活动得以世代延续,它也是支撑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点,保障创新系统动态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
1.4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是确保高校技术创新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高校科技创新进行制度安排,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不因校领导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校领导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同时,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又是高校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制定新的科技政策,使知识创新及技术创新系统得以高速运转的重要保证。其作用是合理、优化配置高校各类创新资源,在推动社会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的同时使高校得到发展和壮大。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的执行主体是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其职能是通过高校科技管理制度改革,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机制和制度创新,成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纽带和指挥系统。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的建设责任重大,它关系到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成败,是党和国家各类方针、政策在高校中的具体体现,是高校知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保障,是高校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支持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动力源泉。
以上四个创新系统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框架下,四个系统紧密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2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以各要素的创新活动为基础,高校科技创新活动贯穿于高校科技创新的全过程,集中体现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设计等阶段。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并不在于某个科研人员的个人能力,而是取决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各子系统要素、结构、功能、整体以及环境等因素的综合竞争力和相互的砌合。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是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要素至少包括学科、基地、团队和制度。各要素都担负着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转化的功能,直接影响着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又共同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决定着高校的科技创新能
力。如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要素(影响因素)作用模型图(图1)。
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环境;高校科研创新发展战略规划了高校科研创新发展的方向,决定了高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基地建设等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也决定了
科研团队的发展方向和科研成果管理的知识产权战略。同时,学科建设、科研基地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和知识产权管理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源和知识库。上述这些科技创新子系统和科技创新要素平台共同作用于高校科技创新过程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不断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上水平、上台阶。学科、基地、团队等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间接的决定着高校的学术影响、科研实力、人才培养、经济效益和知识创新。可以看出,加强和丰富高校科技创新源和知识库建设,改善科研管理制度和环境,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优化,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2.1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制度环境。
高校科研组织和管理制度构成了高校科研活动的制度环境。学术氛围和高品位的大学文化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环境要素往往制约着科研活动在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组织和配置。科研管理和科研制度也影响着高校科技创新过程的各个方面,更影响着高校科技创新网络结构平台的构建。
2.2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学科建设。
高校是集教学、科研、拔尖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系统。纵观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发现及突破,社会各方面的每一进步以及任何一项新兴产业的诞生,都和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所以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学科建设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的关键。缺乏一流的学科,缺少学科的重组、综合、交叉、渗透、融合,既不利于对学科结构的调整,也不利于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一流的学科及学科群,更不利于高校的科技创新,尤其是影响高校的原始创新。
2.3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科研团队。
从高校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观点来看,科研团队包括科研人员的能力、科研团队的整体实力和结构、合作科技创新网络中虚拟的科技创新群体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能力和资源又是相互影响和融合的,共同形成了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科研团队的知识能力结构、科研分工和组织能力决定了高校科技创新的水平和效率。
2.4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科研基地。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科研机构包括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活动场所,为科技创新提供着物质支持。同时高校科研基地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网络系统的节点,为知识和信息的交流,知识和科技的创新提供了平台。
2.5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知识库和创新源。
高校科研团队和科研基地建设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源。高校科技创新过程包括知识和信息、科技创新的成果的集聚以及科研团队的建立,它们共同构成了高校的知识库。
2.6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根据学科的科技创新战略建立起来的知识产权战略系统将有效地形成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技术的产业化。而科研基地、创新源和知识库为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研管理制度和环境要素为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形成提供了制度的保障。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的建设,可以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各系统的一体化和高校科技创新的产业化,从而建立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平台构建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包含着许多科技创新要素和子系统的大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是将高校科技创新各子系统有机的组合起来,建成一个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动态均衡平台,吸引和整合各方资源,实现高校创新体系中的资源汇聚,形成创新知识、技术和产品的发源地。
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是高校科研创新体系进行创新的重要基础,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分为紧密和松散两个层次,在紧密层次中,其核心部分包括各种研究中心与科研团队、研究院所、政府科技规划部门与基金项目和企业。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紧密层次的科研主体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形成了高校创新的资源聚集效应,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因而成为企业孵化、研发机构的知识技术创新强势集群。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的聚集效应将会进一步吸引层次的中介服务、风险投资和政府各相关部门,最终形成了以知识挖掘、科技攻关、技术转化、咨询服务为一体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3.1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科研组织系统。
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科研组织系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产业和学界的合作,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知识挖掘、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有五个基本要素,即科技成果、资金投入、利益分配、商业规范、市场效益。科技成果决定合作能否成功,资金投入决定合作能否成立,利益分配决定运行发展,商业规范确定合作规则,市场效益是合作的最终目标。
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科研组织系统的运行需要社会知识科技创新环境的支撑。社会对高校知识科技创新的需求度,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都直接或间接的对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科研组织系统产生影响。如影响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科研组织系统模型图(图3)。
在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科研组织系统中,对知识的挖掘和对知识的创造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核心,他决定着高校技术创造和生产创新;对技术的创造是高校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途径;对生产工艺的创新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最要目标,是高校引领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体现高校功能的有效途径。而高校对知识、技术、生产的创造又受社会对知识技术生产需求度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组织系统的合作范围可以涵盖知识技术生产创新的全过程,并形成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的复合模式。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复合模式由知识、信息、技术、生产、销售组成,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独立的创新。也即创新过程可以出现多层次持续反馈,使得创新过程得以在各个层次不断继续。我们用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特征模型图(图4)来简单描述现代高校复杂的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
从模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存在三个阶段,一是基础研究阶段;二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阶段,即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阶段;三是从应用和开发研究到技术推广的产业化阶段。现代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是产生于组织内外的基础知识、创新技术的融合过程,能否及时得到并且充分有效地利用知识技术,如何使组织内部成为知识的发源地和外部知识技术的集聚地,并将内外知识技术最大限度地融合在一起综合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推进高校科技创新速度的关键因素。复杂的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中各环节单独创新的产生,势必使得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的速度加快。
根据现有国际产学研合作理论和实践,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组织体系可以包括以下各种形式:
“综合性的科技园”:其特点是以高校为中心、与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办高技术密集区,以开发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为中心,同时培养新技术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推动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力量。
“官产学”三位一体:是以政府科研机构为主导,以企业科研力量为主体,吸收高校参加的三结合体制,把基础、应用、开发紧密结合,形成从研究到开发生产一条龙,使三方面各扬所长,分而不离。企业在高校投资办研究机构,如德国汉诺威工科大学研究所等,高校接受企业委托的科研任务,与企业签订研究合同。建立学术交流中心,高校与企业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研究确定科研任务和计划,向企业和经济界推广科研成果,转让技术等;也可以通过高校与企业交流科研人员、建立博士后流动站;或者高校教师到企业担任顾问,给企业研究人员授课等,企业研究人员也可到高校兼课,使学生获得生产实践知识。
3.2高校大型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建设。
现代化的高校研究所和实验室是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的物质平台,它具备跨学科整合资源、进行大型项目和重大基础项目研究的能力。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建设应打破院系的壁垒,以项目和重大课题为导向,制定研究计划,组建科研团队。现代研究院所制度应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科研院所制度,建立与我国国情和现代科技创新进程相适应的研究院所制度。
3.3高校知识技术转移过程的组织管理。
知识技术创新平台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实现知识技术创新成果的转移和转化。知识技术转化是知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知识技术转化过程中伴随着知识技术创新的专利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孵化机制、技术转化中介服务等关键要素。如高校知识技术创新转化过程模型图(图5)所示,一个完整的知识技术转化是与知识技术创新的提出、研发、评估等过程紧密关联的。
为了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的顺利转化,在科研组织方面首先
要从专利战略实施、成果评估等方面切入,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
智能电网建设对科技团队管理的要求
自2009年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后,国家电网公司加快了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推进步伐,并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规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规划试点阶段(2009—2010年),重点开展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试点工作;第二阶段为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5年),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第三阶段是引领提升阶段(2016—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运行效率,以及电网与电源、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发展正处于第二阶段。纵观世界各国及我国智能发展进程,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呈现出以下特点:(1)要求高。智能电网旨在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这一建设目标决定了智能电网建设的高度。(2)技术难度大。从当前世界各国和我国智能电网研究来看,要实现智能电网发展的目标还需要攻克很多关键技术和设备难题。(3)试点推进。由于目前智能电网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研究阶段,因此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采取试点推进的原则,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存在更多的探索性和试验性。
正是基于以上特点,智能电网建设对科技团队的管理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首先,要有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创新团队是否由最优秀的人才组成是决定该团队创新研发能力大小的关键要素,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富有创造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其次,要有明确的创新发展目标。目标是创新的动力和方向,没有明确的创新发展目标,科技创新团队就是无头苍蝇。智能电网是科技集成应用的综合体,需要在多个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和创新,智能电网建设需要科技创新团队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攻关课题。
再次,要有健全的统筹推进机制。智能电网建设涉及电力、电子、信息化等多个专业知识,需要科技创新团队、企业、科研机构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参与,建立跨专业、跨层面的统筹推进机制是提高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关键。
然后,要有规范的管理流程。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持续的长期工作,特别是作为试点的智能电网建设项目,必须具备可复制性,其建设过程和建设结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有规范的管理流程以指导智能电网建设的持续发展。
最后,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保障。科技创新具有试验性,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体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科技团队创新管理的实践和应用
青山湖科技城是杭州现有的5家国家级孵化器之一,其目标定位是中国自主创新的“示范区”、长三角产业发展的“智库”、浙江省海洋经济带的“枢纽”、杭州市产业升级的“触媒”、临安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代表全国科研高新技术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是浙江省两家智能电网综合工程试点单位之一、浙江省首家由县级供电企业牵头实施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1.9亿,工程建设周期为2011-2013年,由清洁能源接入、储能系统、优质电力园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在内的16个子项目组成。作为该项目的实施单位——临安市供电局,结合企业实际和项目定位,不断探索智能电网建设和科技创新管理方面的新举措、新方法,重点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课题管理、机制建设、基础管理、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实践。
创新团队管理方面
(1)严把准入关。在创新团队成员的选择上,打破了指定团队成员的做法,通过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公开选拔、竞聘的方式,择优录用专业技能高、综合素质好、积极性高的成员,实现了科技创新由部分管理人员参与到全局所有人员积极参与的转变。成立了智能电网建设科研技术小组,组建了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项目团队、技术监督团队、QC团队、状态检修团队、ERP/PMS团队等科技团队,全局39名来自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青年骨干力量通过应聘加入到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16个子项目的科技攻关团队中,充分挖掘了企业内部员工科技创新优势,调动了企业员工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积极性,保证了创新团队的专业性和先进性。
(2)严把培养关。在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上,一方面通过举办临电大讲堂、管理人员培训、班组长培训、学历进修等方式积极拓宽员工视野,提升员工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团队攻关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借助“培训中心”和“劳模工作室”两个培训平台,建立“周期学习制”和“交叉学习制”两种学习交流机制,积极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获取先进专业知识和交流典型经验的平台渠道,助推科技人才能力提升。在科技攻关中,切实挖掘、锻炼并培养了一批新人,在项目攻关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了项目建设的后备军或主力军,建立完善了科技创新人才梯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持续动力。
(3)严把考核关。在科技创新团队的考核管理上,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团队项目激励”和“团队成员激励”两种激励办法,对获得较高荣誉的科技成果和取得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分别实施奖励。建立了团队成员“淘汰更新”机制,对在科技团队中无贡献的成员进行淘汰,并及时吸纳新生力量补充团队新鲜血液,保证了科技创新团队的积极性和先进性。
创新课题选择方面
一是开放式选题。在课题选择上,不设定课题的范围、大小、专业、主题等要素,完全根据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由科技创新团队自主提出攻关课题,自行设定创新方向,自行组织实施课题,保证了课题选择来自工作、创新成果应用于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QC、合理化建议、群创项目等渠道,广泛搜集员工意见建议,丰富创新实施平台。
二是竞争性管理。在课题管理上,实行课题年初申报、过程指导和年终评比,对年初各攻关小组上报的课题进行统一评审和筛选,评定重点课题,调整淘汰无关课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每月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督办和指导,对毫无进展或进展困难的课题进行适当调整;在年终评比中,对优秀成果进行奖励。
统筹推进机制建设方面
(1)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立了由省公司、市局和县局主要领导成员组成的项目推进机构,建立了由局领导、项目负责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广泛参与的月度例会和技术协调会机制,建立项目联络月报制度与上级专业部门紧密联系和沟通,开发智能电网网络交流平台,编制智能电网周刊,及时沟通协调系统上下、专业之间、团队之间的关系和问题。
(2)建立学习调研机制。由各科技创新团队提出各子项目年度调研需求,智能电网协调组对需求进行统一协调并排定年度调研计划,统一监督调研进展。2012年临安市供电局各科技创新团队共外出调研12次,累计90余人次,拓宽了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眼界和思路,吸取了大量的先进经验。
(3)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创新思路,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主动借脑,加强与科研院校、专业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与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英大传媒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智能电网研究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4)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不仅在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选拨、课题管理上采取开放竞争的方式,还建立了科技创新团队与团队之间横向对比、团队自身纵向对比的竞争机制,促进团队之间比学敢拼,促进团队自身的不断进步。同时,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取得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干部选拨、技能评定、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激励,有效提供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方面
(1)建立完善规划体系。积极开展科技规划工作,与中国电科院合作编制我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并在该规划的指导下编制了智能电网规划和青山湖科技城电力专项规划,成为指引临安电力“十二五”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有效引领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2)建立完善标准制度体系。制定《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项目后评估管理办法》,规范科技项目全过程管理,建立科技项目后评估常态机制,对于技术经济价值较高、先进实用的成果进行推广应用。修订《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制定《科技论文、专利成果奖励办法》,建立了适合县局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促进了科技创新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3)建立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由智能电网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各科技创新团队具体负责,从项目立项审批到验收投产各环节加强管理,严格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和过程资料台账管理,确保各项目实施规范有序、资料详实;同时,加强项目的闭环管理,确保所有课题均有立项、有实施、有成果、有应用、有评估、有反馈、有完善。
资金来源保障方面
(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强与省公司、市局的沟通,将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项目列入省公司重点项目,积极争取省公司投资8600余万元。
(2)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积极开展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减免税收工作,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获得财税政策支持,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复评通过获得200万元免税;深入理解浙江省科技创新管理相关政策,积极争取科技创新奖励,近两年获得省、市、县三级科技创新类奖励近200万元;积极争取政府对智能电网建设的参与和支持,临安市政府投资的风光互补路灯项目已建成投产。
(3)积极争取社会和企业用户投资。积极做好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工作,主动为客户提供光伏发电、清洁能源接入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系统内的沟通协调工作,争取社会和企业用户投资融入智能电网建设,目前已有近3000万元的企业用户资金投资智能小区、储能系统、清洁能源接入等项目。
成效分析
自2009年青山湖科技城落户临安以来,临安市供电局即开始谋划建设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并积极研究探索科技团队管理的新模式。至今,科技团队创新管理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已历时三年有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在科技人才管理和智能电网项目推进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丰富。通过科技创新团队开放式竞争性选拨,挖掘锻炼了一批新人,为员工成长成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通过科技创新团队间的沟通协调、外出调研、合作交流等为员工提供了学习知识、开拓眼界、拓宽思路的多元化平台;竞争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体现了人才能效的阶梯分布,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1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
1.1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施工单位要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以公司负责人为主要领导,公司总工程师为直接责任人的科技进步决策层和领导层,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为科技进步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层、以工程项目为科技课题实施的操作层的三级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同时坚持对科技计划课题实行主管部门初审和专家委员会评审的两级评审制度,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加强对科技开发项目的责任合同制管理,明确课题组组长和承担单位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科技开发项目的指导和全过程管理,确保科技开发课题高水平、高效益。
1.2建立健全科技保障制度
要建立适应市场竞争、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发展政策与运行机制,健全科技开发、技术攻关、设备改造、成果推广、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科技投入、奖励与待遇、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制度,从科研项目立项、项目审批、计划下达、经费管理、过程监控、成果评审、成果登记、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和奖励、专利申请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让等诸多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切实做到科技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1.3坚持以人为本,保持创新活力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技术创新观,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始终保持技术创新工作的活力。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采取自主培养、外部引进和内外合作等各种方式聚贤揽才,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总工程师在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强化技术管理、建立技术指挥系统、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1.4加大科技资金投入,保证重点技术突破
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以确保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的突破,要以我为主,面向社会,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层次筹集科技资金,重点扶持有较好前景的项目和产品。同时,要探索建立起完善的科技投入保障体系。为解决具有共性和前瞻性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技术实力,减少和避免重复立项、重复开发的弊端,公司将统一策划和组织重大课题的实施。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实施重大科研课题招投标制,以开放式科研的方式,吸引社会科技资源的广泛参与。
1.5加强技术交流与协作
加强与其他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公司或现场做专题学术报告或咨询讲学,施工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技术难题适时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或现场论证会,以解决技术难题,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发挥科技情报信息在科技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强化科技情报信息的采集、建库、管理和利用,增强信息资源共享意识,缩短与同行业中的技术差距。
2施工过程中的科技创新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科技创新的管理内容也各不相同,现就科技创新管理在不同阶段的工作侧重点进行详细介绍。
2.1工程开工时科技策划
工程伊始,项目经理部要根据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整体策划,以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为主,找出本项目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如10项新技术中没有,列为创新技术,找出项目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列出课题攻关计划,明确技术研发思路,明确责任人。
(1)研究课题概况及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课题方案的比选与制订,选择试验研究过程中各阶段工作的主要工作。
(2)解决关键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及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研究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
(3)组织协调,包括课题组内部分工和相互配合、协作单位之间的合作、试验室和试验基地的结合等。
(4)预计达到的目的与效果,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和产业化已产生经济社会效益情况。为便于项目部人员做好科技管理工作,要求在制订计划的同时,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密切与当地协会和住建委联系,确保科技创新工作的高水平、高收益。
2.2工程施工中课题研究跟踪
对列入科研计划的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每季度或半年要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检查,重大项目可组织专家进行阶段审查,实施过程中对试验数据、试验报告、关键部位影像资料等进行记录和收集,同时还须注意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定期观测。
2.3课题结题时形成科技成果
工程竣工后,对已完成的科技课题,根据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总结验收,编写技术研究报告。报告应全面反映技术研究工作的全貌,阐明该技术的方案论证、技术特征、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比较情况,对比研究的内容,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成熟性和科学性,已达到技术指标和成果推广应用情况等。应从能体现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每个阶段的研究过程、研究内容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阐述,叙述如何会选择和确定该施工方法中的各项参数与研究方法。在试验研究过程中理论上的新发现,及应用技术发明与创新、改进与提高等新颖性和创新性内容,应有对比研究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应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主要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加以归纳说明,并附上必要的对比研究和对比分析图表。同时对关键技术与技术创新点进行总结,阐明推广应用情况。技术研究报告编写完成后,要进行成果鉴定,除按相关格式进行完善外,还需提供技术查新报告、成果应用单位出具成果应用情况证明及经济效益证明,评审时采用演示文稿或录像片的形式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在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审后,形成评审意见。
关键词: 服务型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构建方式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等院校是我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源头。构建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对进一步促进高校发挥在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加快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高校为核心组成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网络系统,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与有关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其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子系统密切配合、互相推动,在不断变化中构成一个有机整体[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并且已经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某些研究领域体现出国际级的水平,但是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究其原因,固然有办学理念、办学水平等方面的因素,但是缺少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与运作平台,也是客观存在的制约环境。在政府层面上,国家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政策在实际执行时走了样,出现了偏差,成效当然不尽如人意。2006年,国家提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如何理解“以企业为主体”的真正内涵,可能是所有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指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最终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少人在理解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简单地理解为任何资源向企业的简单集聚,将途径手段与目的混淆。如在产学研工作中,一些地方科技主管部门一味地将所有科研经费直接拨付至企业,增强企业的研发力量,这样的做法初衷是好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不少私企老板买地建厂房花多少钱都不心疼,可是在研发投入上却不舍得,他们缺的不是资金而是理念。当获得政府的资助后,不把钱用于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上的不在少数。高校科技人员往往怀着满腔热情与企业共同申报科研项目,也做了不少前期预研工作,而在获得经费资助后,被企业随便打发了事,挫伤了很多研发人员的积极性。长此以往,高校的创新能力不仅不会增强反而会弱化。
高校层面,现有的建设体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适应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适应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专业、学科结构基本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设置,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科研人员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平台尚未建全,成果得不到及时转化;开展服务型科学研究的保障机制还未建立,等等。
二、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而且是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更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和实现技术成果转移的生力军。波士顿地区的8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分别是波士顿学院、波士顿大学、布兰德斯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东北大学、塔夫斯大学、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是推动波士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据统计,2000年,这8所大学15亿美元的科研经费,95%都是花在了波士顿地区;2001年,一共签订了280项新科技发明的转让许可协议,这些协议中包括建立41家新公司,等等[2]。放眼世界,我们发现,凡是水平比较高且发挥作用比较好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都是非常强调服务职能。因此,我们提出构建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它与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更加强调服务意识的增强
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并不是没有服务意识,也并不是没有服务功能。之所以强调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我们更加强调增强科技创新的服务意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服务职能。
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服务,更多是为了服务而服务,是“自我中心”,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社会发展的主导者,并不承担为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性和前瞻性策略选择的重任,主要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支持系统,扮演的角色是被动者,没有成为社会的发展中心。而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积极介入到知识经济发展中,主动解决社会发展的问题,大学从被动的服务向主动的服务转变[3],主动为区域的整体发展服务,成为区域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器,体现了从“自我中心”向“社会中心”的价值转变。
高校职能的拓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高校应当走出深闺,走向市场,主动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功能延伸的必然[4]。
2.更加注重服务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注重理论研究,对实际的产业发展需求关心不够。一份教育部安排的研究课题报告显示,由于受到缺乏内在动力机制、缺乏外在经济载体、社会投资机制不畅等三个“瓶颈”制约,近年来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真正实现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反映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服务能力不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不够。
高校专利转化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传统高校的知识生产是在知识生产模式1的方式下进行的。知识生产模式1,是以理论独尊,是纯科学研究,研究问题由学院团体的喜好决定,问题解决很重要的是依赖科学的学科资源。这种知识生产模式侧重于基础研究,较少关注研究的产业化应用。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提高,是在知识生产模式2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应用语境下的知识生产方式,它是应用推动机制,解决问题与成果的某些特定应用有关[6]。
3.更加注重服务制度的创新
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由于注重理论创新,因此在制度设计上,主要是围绕如何激励理论创新而进行的。发表多少篇论文、获得几项专利、出版多少本书、承担或主持多少科研项目成了影响高校教师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的主要依据,这种制度导致教师往往重视论文、专著、专利的数量和质量。
制度问题往往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从而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自己的作用[7]。
三、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举措
1.提升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地位
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企业是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各方面的资源也在不断地向企业集聚;另一个重要的创新主体即高校存在被忽视或被边缘化的现象。忽视高校的创新作用,过于强调政府资源往企业集聚,将使高校科研人员失去服务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一支核心的创新力量,若其作用得不到有效体现和发挥,实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的一大损失。由此,要构建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创新体系,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资源配置和政策倾斜等机制激发高校的创新动力和活力,以服务型科技创新精神为引领,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方面的建设工作。
2.明确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对象和定位
高校应明确科技创新的重点服务对象是企业,只有将创新最终转化为生产力才体现其真正价值,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服务型科技创新研究应为与企业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的应用型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共性技术问题。根据在具体工作中的观察,我们发现,不少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目的是申报政府项目,获取经费资助,而非在技术上占领行业制高点,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少企业对长期发展考虑得较少,往往提不出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当前遇到的问题多数自身可以解决。因此要引导高校开展有较好市场前景,五年内能够实现产业化,对当前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的研究,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用科技创新引领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3.创建和培育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新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以高校为依托,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建设服务型科技创新基地,采取灵活创新的运作机制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校企共同利益最大化,科技和经济一体化。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成立了不少产学研创新联盟,名称很好听,愿景也很好,但是不少联盟成立后,成员还是各行其是,作为技术支持的高校科研院所不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参与合作,结果牌子挂了不少,成效不显著。简单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弊病:一是运作机制不完善,成员间交流和沟通较少;二是建设经费不足,联盟牵头单位掌握的资源太少,没有“盟主”的威望;三联盟牵头单位为企业的,因行业竞争,其他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服务型科技创新基地的构建要吸取现有产学研合作平台的优点和经验,扬长避短,轻形式、重实效。任何合作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缺少交流沟通,就建立不了信任机制,合作将举步维艰。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绩效与合作关系的紧密成正相关。首先,创新基地要设有具体的活动场所和工作人员,使基地成员具有归属感,在固定的场所内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培训、技术难题对接讨论等活动,增进相互间的感情,逐步建立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关系。其次,科技创新基地的牵头单位应为高校,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等共同组建,安排专项资金予以大力投入建设。通过项目攻关、知识产权共享,使参与企业逐步看到技术研发带来的效益,逐步引导企业出资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为企业的成长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和养分;研发中心通过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人员参与科研及产业化,并逐步衍生发展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科性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反哺于科技创新基地,形成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
4.加强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为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学术性学位教育、轻专业学位教育的现象,造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的短缺。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侧重于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的发展重点。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契机,紧密依托高校服务型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开展适合地方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持。
当然,上述举措中,制度建设是贯彻始终的,任何好的举措都需要制度保障和推进。
参考文献:
[1]朱爱胜.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7(12A).
[2]Engines of Economic Growth.The Economic Impact of Boston’s Eight Research Universitieson the Metropolitan Boston Area.
[3]王晓华.大学服务职能拓展的世界性努力.比较教育研究,2002(1).
[4]周济.现代大学要延伸功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5]统计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换率约为10%.http://.cn/c/edu/2007-02-14/160012318715.shtml,2013-3-25.
作者:陈丽娟 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南平监管分局
我国银行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难点
目前,许多地方农业科技发展计划不是实行课题组制,而是过分强调做项目,考核评价标准是课题成果和论文,缺乏退出机制,忽视将研究出的成熟技术转让给企业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人才不济,农技队伍结构优化迫在眉睫。一是农技队伍存在结构“短板”。同时,农技推广队伍专业结构单一,其中农学专业技术人员占44.26%,其他多种专业技术人员偏少,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发展要求。二是农技队伍不稳定。上述科技特派员多为下派单位的技术骨干,必须兼顾本单位工作,加上基层工作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差、福利待遇难以保障,易岗混岗现象较严重,专注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无法保证。我国银行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1.农业科技前期投入高、生产周期长、效益产生慢且不确定性较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介入意愿不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从理论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至少需要经过“研发—推广—应用—产业化”四个阶段。通常来说,一个农业新品种从研发到广泛推广至少需要6~8年时间,一项农业新技术则至少需要4年左右的时间。同时,在农业科技创新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还面临着技术、应用及市场等各种风险,因此其融资需求必然存在资金占用时间长、规模大、风险高等特点。由于农业科技创新诸多的不确定性与信贷资金的“三性”要求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愿深度介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信贷创新产品少、放贷总量有限,企业准入条件不低。从银行方面来看,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抵押物仍以土地、厂房为主,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农产品抵押贷款等少数创新品种,因受限于担保物的流动性,贷款发放规模有限。具体而言,农业科技企业的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存在价值认定标准不统一、转让不便等问题;应收账款、农产品则存在着自然风险、违约风险等,预期收益存有较多变数,银行在发放此类贷款时,普遍要求提供担保且抵押率较低,无形中抬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从企业自身来看,具备一定规模的农业科技型企业,一般都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成熟的创新成果商业化机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金依赖度不高;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高度依赖的小微型农业科技企业,由于其处于初创期,技术不成熟,又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很难达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准入门槛,往往陷入“要想做大做强就要有银行资金,而要想得到银行资金就必须先做大做强”的怪圈。3.农险品种少、补偿认定难,风险分担机制未形成。自1982年我国恢复农业保险以来,基本上是在商业保险的框架内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至今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在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地区推广的品种主要以地方重要及特色农产品为标的,农险品种匮乏。同时,由于农业保险在发展中存在着交易成本高、补偿范围认定难、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补偿机制欠缺等问题,其风险保障与分担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银行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模式选择
笔者认为,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应采取“以政府为主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产、学、研各个阶段,实现互利共赢”的模式。(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优化融资环境1.吸引多元化主体参与。要适当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比例,营造一个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氛围,吸引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农业合作组织、私人等多元化主体的参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有序运转,培育创新主体,孵化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创新技术。2.创新资金运用方式。要鼓励各级财政在自身财力范围内,综合运用无偿及有偿资助、创业投资引导、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探索财政支农资金的金融化运用机制,由政府与民间金融组织合作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3.完善风险保障机制。要探索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贷款的风险分担和奖励补贴机制,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发挥保险在农业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保障及风险分担作用,切实解除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后顾之忧。(二)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作为,满足企业资金需求1.创新丰富服务产品。要探索以农业科技型企业的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为质押的贷款担保方式,扩大办理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开发运用“银行+保险”“银行+担保”“银行+保险+财政补贴”等多种组合融资模式,有效支持农业科技创新。2.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制定专门的农业科技创新类贷款管理办法;加强与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的合作,设计开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信贷品种;加强银行同业之间的合作,对资金需求量庞大的大型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组织银团贷款;加强与农业科技部门的沟通联系,将其推介的优质企业、项目列为关注对象,实时跟踪项目进展和评估项目风险,对不同类别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实施差异化管理。3.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尽量单列规模、单独考核农业科技创新类贷款,合理调整审贷条件,简化信贷流程,适当降低贷款门槛,切实保证相应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银监部门科学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适当放宽农业科技创新类贷款不良比率容忍度,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农业科技创新类贷款投放。(三)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对接科研活动,加快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活动,必须明确界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有效整合资源。目前,全国上市农业企业有100多家,其中60%~70%都有实施科技创新项目,2011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入科研经费超过230亿元,建议由涉农龙头企业来承担和申请可商业化、应用性较强的科研课题,农业院校及农业科研机构则专注于基础研究领域。由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可统筹安排,积极对接,对科技研发贷款、技术改造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分别进行评审,实行不同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对效益好、信誉高的龙头企业以及知名度较高的农业院校、科研机构,扩大贷款利率优惠幅度,有效促成“工厂流水线式”的“研”“产”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