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园老师学习材料

幼儿园老师学习材料

时间:2022-11-15 11:21: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园老师学习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园老师学习材料

第1篇

关键词:家长顾虑; 协调沟通; 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106-002

由于许多新入园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比较陌生,因此会产生不放心的心理,带着怀疑一切的眼光看待老师、幼儿园及孩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下面就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做好初入园幼儿的家长工作谈一些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增进家长对配合工作的认识

1.展现幼儿一日生活情景,消除家长顾虑

每年的新小班,我们都会看到家长一步三回头、甚至跟着孩子抹眼泪的家长,有的家长还会躲在角落里偷偷观察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等等。为了消除家长们的种种顾虑,在开学第一天,我就注意拍摄、捕捉每个孩子在一日生活场景中的情形,然后将孩子们的表现布置成展版或在家校通的班级群里,这样家长们不仅能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掌握了哪些本领、养成了哪些良好习惯,还能看到孩子在短短一段时间里取得的进步等。家长们在看得眉开眼笑、感慨万千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老师工作的辛苦。他们逐步消除了顾虑,自然也能放心地让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了。

2.充分利用新学期家长会,做好协调沟通工作

幼儿家长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处理问题的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有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摔痛了或是被别的小朋友咬了,反应就大相径庭。

针对家长们出现的问题,我觉得很有必要向家长做思想工作,于是我选取了平时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典型事例,在家长会时拿出来请大家讨论。家长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我也向家长们详细介绍了老师们在一日活动中对孩子们尽心尽责的看护情形,表达了老师强烈的责任心,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响应。家长们纷纷表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今后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都要共同沟通和互相理解,这样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圆满解决。

3.细心观察每个孩子,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重视

许多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因为有些家长几乎每天都要向老师询问“孩子今天表现怎样?”对于调皮捣蛋或聪明伶俐的孩子,我们都能绘声绘色地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家长也能满意而归;而对于乖巧文静或没有典型表现的孩子,刚开始我们能向家长介绍一些情况,但时间一长难免会出现一些中性词汇的介绍,如“孩子最近还不错”,“还可以”等。因此,我们要尽量做到了解每个孩子,这样才能认真对待家长的询问,在家长询问时,要尽量向家长反应多方面的情况。

在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表现的同时,也要重视向家长渗透有关教育理念,以丰富家长的有关知识。例如班内有位孩子一直喜欢选择做捞珠子的游戏,而且乐此不疲,几乎很少去做别的游戏。我告诉家长,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多次地重复活动,通过专注于一个活动,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进行日常的社会交往、休息、思考,为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打下基础。家长对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很接受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她说:“我们应该支持孩子、相信孩子,他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及时反馈孩子的表现,向家长宣传教育理念,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重视,这也是让家长理解幼儿园的一个重要手段。

4.通过亲身参与,让家长感悟家园配合的重要性

通过参与活动激发家长的积极性,实现殊途同归的教育功效。我们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家长的大力协助,比如在文化区内结合主题活动要创设“新年来到了”的氛围,也为增长孩子们的知识,我们请家长将家中能体现中国人过新年情景的物品带来。家长们都积极配合,纷纷将家中的挂历、中国结、对联、红包、拜年照片等等带来,我们的活动室内、文化区内充满了新年的喜庆气氛,又通过开放半日活动,使家长们在亲身的参与和合作中,真正体会到只有家园密切配合,孩子才会获取更多进步。

二、展现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进一步做好家长工作的关键

对于大多数初入园幼儿的家长来说,首先老师受到孩子的喜爱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老师能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孩子的兴趣,最后就是孩子能很快融入集体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都会牵扯家长们的每一根神经,这就要求我们细致认真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以接受家长的检验。

1.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关心热爱孩子,取得孩子及家长的信任

关心热爱每个孩子,尤其是一些胆小、适应能力弱、自理生活能力较差的孩子更应特别关注。班内有个叫凌凌的小女孩,刚入园时我们就很关心她,经常抱抱她,因此她很快就不哭不闹地上幼儿园了。可过了几天,她突然每天都大哭大闹不愿意上幼儿园。为了解孩子的哭闹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我不敢懈怠,马上联系家长进行交流。原来是凌凌由于胆小,不敢自己取水喝、甚至不敢上厕所,以至于有时还尿在身上。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凌凌不愿意上幼儿园了。找到了原因后,我便时时处处关心凌凌等孩子,从满足孩子们各个层次的需要出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很快我也得到了回报: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停止哭闹、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我们的一日活动也很快走上正轨。孩子们出色的表现让家长们非常高兴,他们对老师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也完全信任了老师。

2.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素养:适时投放学习材料,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

蒙特梭利博士指出:“有准备的环境是为了让儿童通过成功地操作和重复简单的工作,获得一种自我感觉,自我控制感以及对环境的掌握感。但儿童从事的工作必须与她成长环境中的文化期望存在关联。”我在结合五大领域环境创设的基础上又开辟了阅读区、美劳区、宝宝个人才艺展示区等,这样孩子们可以把家中的图书带到阅读区一起分享,喜爱画画剪剪贴贴的孩子可以在美劳区尽情创作,孩子们还可以将自己在休息日学到的各种本领及作品或照片展示在个人才艺展示区里供大家欣赏……

我们还根据幼儿的不同认知发展水平投放材料,激发孩子的内在需要,给予孩子独立工作和获取经验的机会。幼儿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使用它们,引出自发的能力,使智力、意志力和个性都得到发展。例如,在数学区我们根据由简及繁、由易及难等原则投放不同的学习材料,然后观察对数学感兴趣的孩子操作过程,判断何时再投入新的学习材料的最佳时机,以激发孩子进一步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需要。在这样一种学习浓厚、大力协助的环境中,在不断的互动活动中,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都对自己充满自信,通过积极地不断地学习,孩子们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

3.教师教育科学知识的素养:建立良好学习秩序,准确判断敏感期的出现

有个叫澄澄的孩子,上幼儿园从不哭闹。突然有一次在来园时大哭大闹不肯进教室,一连几天都如此,家长也抱怨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如有时她衣服上掉了一粒纽扣,就焦躁不安,妈妈说等会儿再补,她就大声哭叫,直到妈妈找来针线缝好,她才破涕为笑。我反思最近的举措,猛然想起前两天给她调换了座位后,她一到吃饭时间就开始哭,就连早上入园时也哭。蒙特梭利说过:“孩子对秩序的敏感性从一岁半左右开始出现……3~4岁孩子对于物品的位置、时间的经过顺序、约定等,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物品的摆放位置或时间顺序若与平常有异,幼儿便会感到非常困惑、挫折。”显然,我们的做法违反了她对秩序感的需要。于是我把澄澄的座位搬回了原处,她马上开心地笑了,笑得很满足,到吃饭时她也不哭了。我告诉家长澄澄的反应,请她不要责骂孩子,我们一起配合来正确引导,顺应孩子敏感期发展的需要。家长从这件事情也获得了一定的启示,那就是做任何事都要考虑周全,不要给孩子造成混乱的感觉,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秩序。

4.教师教育教学组织能力素养:掌握观察指导时机,提高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

观察法是老师了解孩子的基本方法,老师必须随时观察孩子的行为,老师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在孩子摆弄和操作物体的时间里,了解孩子的真实状况及自由表现,观察孩子对教具材料的兴趣及兴趣持续的时间,甚至还要注意他的面部表情。观察的目的在于了解孩子的发展和需要,然后以此来提供适宜的环境。

第2篇

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4―0068―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区角活动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动和表现的机会,最适合幼儿个性的展现,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其独特的“自由、自主、宽松、愉快”的活动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

笔者多次深入幼儿园区角活动,发现区角活动是在开放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产生的,最能体现幼儿的本体性价值。幼儿园良好的区角活动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容易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一、概念的界定

区角活动是一种教育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动。

二、目标的界定

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通过操作摆弄的方式,在实践中完成自主学习的活动。它能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优势和获得成功经验的机会。

三、区角活动的设计

在开展区角活动的实践中,许多教师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还是非常深刻的,但在实践中却常常还停留在敷衍应付的层面。表现在区角布置得很丰富,但很多时候利用率不高,发挥的作用不大,区角活动的开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区角活动的设计重点不是具体的教育活动,而是活动的材料投放、环境的创设,根据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发展需要以及本班的主题等开设的若干活动区。这些活动区既是幼儿自主操作学习的阵地,也是老师实行活动区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实验基地。因此,选择设计适合幼儿的区角活动至关重要。笔者建议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设计区角活动:

(一)操作材料的选择

1. 幼儿收集。幼儿收集的材料以自然材料为主,顾名思义是自然的,没有经过任何复杂的物理化学处理,它们向幼儿展示的是大自然的最原始的美,如饮料瓶盖、毛线、豆子、纸杯等。

2. 家长收集。家长收集的材料主要是由幼儿不便于收集的或活动开展中需要家长参与制作提供的,如高粱秆、玉米秆、麦秆等。

3. 教师收集。教师收集的材料主要是通过自身或者自己潜在引导的作用而需要的材料,如沙子、广告等这些不易收集的材料。

为幼儿提供和准备安全、卫生、可操作性强,避免不利因素限制幼儿的操作学习材料,能使幼儿在丰富的材料中、在开放的环境下,有更为广阔的创造天地。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

1. 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区角活动是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幼儿体验、建构、发展的媒介。随着不同主题的生成和更换,区角活动也顺应主题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明确每一个区角内容的价值目标,又能让幼儿在全方位整合的环境中互动、游戏、学习和发展。

2. 与幼儿兴趣相结合。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 例如,一个人对跳舞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寻找机会去参加,而且在跳舞时能体会到愉悦、放松的乐趣,表现出积极而自觉自愿的动机。

第3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家长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教育越来越被大家关注、重视。但是许多幼儿园特别是竞争相对激烈地区的幼儿园尤为严重,这其中,家长助推幼儿教育“小W化”的行为不可忽视,主要是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教,过早的传授加减算数和拼音写字,这样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如何有效预防这一现象的产生,还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经过多年的探索,我的体会是:

一、重视培训交流,引导家长转变“小学化”观念

我园通过“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专题培训讲座和家长会,向家长宣讲教育部的通知,并把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向家长讲解。针对部分家长受应试教育影响、缺乏科学的保教知识,对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不理解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理解家长顾虑的同时,对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工作作了解释说明,并从幼儿年龄特点、心理和身体发育状况等方面阐释了学前教育中儿童的成长需求,用一些小故事、生动的名人成长事例消除了家长心中的担忧,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另外,我们组织了家长进行家教经验交流,请教子有方、教育效果好的幼儿家长介绍他们的做法,供大家学习借鉴。这样的方法,对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克服“小学化”倾向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注重认识引领,帮助家长打消“幼小衔接”的焦虑

据相关媒体报道,幼儿教育 “小学化”在幼小衔接教育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家长们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小学生活,在知识的学习上不能赢在起跑线上,因此,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家长们,打消他们存在的种种焦虑:一是鼓励家长激发幼儿上学的自信心,帮助幼儿做好社会适应性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准备:二是调整幼儿学习生活规律,学会守时、自律、自理;三是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幼儿安心学习的氛围;四是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懂得远离危险,确保自身安全;五是学会规范行为,学会自律、自理,懂得安全自我保护,不要给同伴造成危险;六是做好幼儿及家长的心理疏导,加强幼儿社会往能力的培养,使其身心愉悦地渡过幼小衔接的适应期。

三、强化家园合作,促进家长转变“小学化”观念

1.家长开放日:为了转变家长“小学化”观念,我园经常开展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们来园观摩幼儿的晨间锻炼、集体教育活动、游戏、课间操、就餐等半日常规。让家长们亲自体验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看到了在幼儿园的常规活动中,教师是如何以游戏为主组织活动,如何在活动中给幼儿提供学习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与幼儿进行交流互动,如何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不但拉近了幼儿园与家长的距离,而且淡化了家长看重知识学习的做法。

2.家长助教:家长助教活动也是实现家园互动、转变家长观念的又一项举措。我们邀请了“妈妈老师”“妈妈大夫”“警察爸爸”“农民爷爷”等到幼儿园当“老师”,讲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讲如何保护牙齿、讲遇到坏人怎么办……来自各个行业的“老师”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素材,使孩子们开阔了眼界,获得了一些社会知识和经验,与此同时家长也对幼儿园教育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使家长亲身感受到了孩子成长的需要,认识到了“小学化”的危害。

3.亲子游戏活动:亲子活动是一种辅助日常教育活动的有效活动形式,是促进家长转变观念的有效途径。为了帮助家长转变“小学化”观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定期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三八”妇女节,举办了“庆三八,爱妈妈”主题活动。通过给妈妈献歌、捶背,和妈妈一起制作红花、给妈妈戴花等环节,孩子们的心灵播下了一颗美丽的种子,他们懂得了去如何爱自己的亲人,亲子关系进一步增强。再如:秋季亲子运动会、“六一”“元旦”的亲子联欢、日常的亲子手工制作等活动,使家长们在与自己孩子的互动、交流、探讨中,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增进了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淡化“小学化”观念,为孩子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体现了家园合作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总之,在预防幼儿教育 “小学化” 的过程中,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和身体发育规律,认识到“小学化”教育的危害,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用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来培养孩子尤为重要。只有重视家长观念的转变,得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才能得以根除,孩子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本文项目:此文是湖南省2014年立项规划课题《基于去小学化家园合作教育实践研究》(其编号为:XJK0142XX04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家园合作防止幼儿园“小学化”的研究》,郑晓娜,河北石家庄幼儿园.

[2]《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百度文库.

第4篇

区角学习活动作为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正在日益被幼儿园广泛采用,应为它是在幼教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以儿童发展为本这样一种先进理念呼唤下运用而生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无疑是对孩子的发展具有独特的魅力:宽松的学习氛围、丰富的学习材料、自由结伴、自主探索、共享交流——这样的活动是孩子从教师的指挥棒下摆脱出来走向自己的兴趣,在与材料的互动与个体交往中,在兴趣、需要的动力支配下,不断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以满足需要,获得发展;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因为它以期培养的是一种“学力”,而非单纯的教师传授下的知识积累;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孩子潜能的发展,因为宽松的氛围,多层的材料——为孩子提供了发展潜能的机会,帮助孩子走向最近区发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幼儿个别化得发展,使幼儿从教师的统一尺码中摆脱出来,趋向于与自己的起点相吻合的学习内容,从而照顾到孩子个体间的发展差异,如认知风格、认知策略的不同等,因此使孩子得到有效的发展;区角活动所特有的主动性,自由选择,相互交流,持续探索能促使孩子创造,使孩子的创造,使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培养,可见区角学习活动是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好途径,是幼儿园当前教育纲要精神与理念的具体体现。

如何使区角学习活动真正体现孩子的自主学习,让孩子真正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则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试用区角活动这一实践模式,不仅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儿童观,对教师本身的教育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他的《人使教育对象》一书中写到:“如果教育学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它应首先从各方面了解人。”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3—6岁的幼儿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发展较快的时期,这一时期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尤其突出,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学一学,通过亲身尝试获得直接经验,在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受集体活动形式、时间、内容、方法、教具等多方因素的制约,幼儿多种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学习兴趣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抑,而区角活动恰巧符合幼儿的特点,在区角学习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现的特别充分,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水平,不仅要满足幼儿好奇心,还组织幼儿动手动脑,并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故事、实验、看录像、参观、郊游等各种手段,给幼儿创造体验感受学习的机会,不仅括宽了幼儿的知识面,而且找到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答案,从而激发起再次发问的欲望和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区角学习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区角学习活动的作用,接着我们又增设了许多区角,并且每天保证充足的活动时间,让他们感受来源于自然、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经验,我们通过区角学习活动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活动学习兴趣越来越高,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满足了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

在区角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在不断的操作探索中进行自主的学习,老师们投放在活动区的材料,是孩子们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工具,是孩子们进行区角学习活动的物质基础,老师们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就能引发孩子们进行相应的活动,因为在我们投放的材料里,有老师预设的目标,预设的目标为孩子的活动划定了方向,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发现老师希望他们发现的某种规律、某种问题,在幼儿对区角学习的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教师预设的教育目标,因此,区角学习材料的投放不能盲目,必须与具体的目标相联系,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混龄班幼儿年龄相差两岁半左右,班级幼儿年龄段不一样,同一年龄段幼儿的能力又各不相同,这就要求老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要把握好班级幼儿的基本年龄特点,考虑材料对班级幼儿的适宜性,以各年龄段孩子的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力求使投放的区角学习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需要,投放与该幼儿年龄段和实际能力相适应的材料,力求材料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

对于区角学习活动在教育教学中作用的研究,活动既有目标,又能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活动,在观察、了解、引导幼儿活动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指导,讲评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既能帮助幼儿明辨是非,又能提高幼儿自我评价的意识,所以区角学习活动体现了寓教于乐,又充分体现了游戏性、发展性、教育性的有效融合,对于区角学习活动开展,将继续去探讨,并使游戏与教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游戏的质量,完成教育目标,使幼儿的经验在游戏中得到丰富和扩展,当然开展区角学习活动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科学的课程观,并不断地去研究、探讨新纲要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并总结积累经验,以便区角学习活动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5篇

1. 营造快乐学习数学的教学环境

组织教学活动是开展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形式。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预设结构性强、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能够较高效地引导幼儿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幼儿之间思维的碰撞、经验的分享。

1.1 根据幼儿经验创设生动的情境。罗杰斯指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要将数学知识巧妙地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情趣化,让数学内容与幼儿生活产生有机联系,从而促使幼儿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1.2 据幼儿兴趣特点提供学习材料。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幼儿最初就是通过操作材料学习数学的,操作材料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本身的特性以及由这些特性所决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影响着幼儿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的兴趣强度、探索的欲望程度和活动的创造性水平等。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提供他们可能感兴趣的操作材料,以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和学习兴趣。

2. 营造快乐学习数学的区角环境

区角活动可为幼儿提供重要的操作练习机会,是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教师可为幼儿设置能够自由操作和探索的数学活动区角,提供丰富的材料,以发挥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促使幼儿体验独立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乐趣。

2.1 重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区角活动主要以幼儿的个体操作为主。幼儿具有个体差异,教师应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的内容、方式、进度等,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开放的活动环境,从而引导幼儿自主、积极地操作,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不仅要尊重幼儿对问题的选择,还要尊重幼儿对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

2.2 及时更新活动材料。区角活动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可为幼儿提供大量独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幼儿基于自身水平得更多发展机会。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区角活动内容,以促使幼儿有机会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活动。

3. 营造快乐学习数学的生活环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以说,幼儿每时每刻都在和数学打交道,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分散、隐蔽,幼儿难以主动感知。教师如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引导幼儿去关注、去体验,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用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就能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而体验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3.1 数学元素隐于班级环境创设之中。环境是不说话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将数学融入幼儿的生活环境,就能发挥环境“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比如,节日前,小班教师将红、黄两色彩旗间隔排列,悬挂在活动室一角,幼儿看见后也试着用两种颜色的串珠或插塑等间隔着穿成串,挂在脖子上、手腕上,随着音乐扭脖子、翻手腕,快乐无比。

3.2 导幼儿发现身边的数学。幼儿园开展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幼儿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教育可与生活密切联系。如:可引导幼儿发现汽车、电话、门牌、钟面上的数字,使幼儿感受数字的奇妙、数学的有趣,借以激发幼儿对数字产生认知兴趣,进一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就能引导幼儿轻松自然地获取数学经验,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描述周围世界,逐步感受到数学的有趣、美好、有用;就能帮助幼儿将零散的数学经验组织起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让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看得见的事实。

第6篇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教育应来源于生活且存在于生活之中。当前许多幼儿园对乡土资源的利用较少,缺乏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我们幼儿园一直以来使用的是上海教材,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多取材于城市生活,与农村幼儿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开发适合农村幼儿园的乡土课程是一项极具教育意义的工作。

传统手工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工艺,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它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还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幼儿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传统资源中那些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工艺,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我们幼儿园地处连云港市西北部,各种传统民间工艺丰富多样,如:稻草编结的各种玩具和工艺品、玉米皮编结的各种工艺品等。因此,我们试图开发利用乡土工艺资源,以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提出,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创建省优质幼儿园,已成为全省农村幼儿园的首要目标。《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评估标准》中指出:认真贯彻《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形成明确的办园宗旨和鲜明的办园特色。

那么怎么样才能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呢?

我乡是水稻的主产区,利用稻草编结手工艺品是我乡的传统,本地中老年人群会者颇多,我们因地制宜确立了本园特色——传统草编工艺。草编工艺简单易学,美观大方,能较大地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走近自然,亲近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一、做法

(一)集思广益

1.召开教师、家长座谈会,征求大家对草编手工艺活动的想法和看法。

2.收集本地草编手工艺资源,调查老师和家长所掌握的草编工艺,便于开展教研工作。

3.整理资料,把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按难易程度编辑。

(二)了解幼儿的编结基础和兴趣

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重点了解幼儿感兴趣的编结内容和动手能力,为确立草编研究计划做铺垫。

(三)制订计划,开展教研

1.师资培训。挑选编织技能突出的教师对全乡教师进行草编手工艺培训,尽可能让每位教师都能精于此技。

2.三维展开。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才资源,请社会、家庭参和幼儿园共同参与教研活动,尽可能发挥本地优质人力资源的作用。

3.立体活动。分别组织教师和家长的草编玩具评比活动,展开互学互评,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让教科研真正能发挥实效。

4.循序渐进。让幼儿从欣赏入手,培养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逐步喜爱草编活动。同时教学活动不贪多求大,每学期按幼儿的年龄特点安排一些适合幼儿接受水平的草编,每班每学期编三至五种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兴趣加基础,让幼儿爱上草编活动。

5.反思总结。活动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注重让老师进行观察、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和能力。

二、变化

(一)乡土草编活动改变了幼儿的生活

1.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团团稻草在灵巧的双手中神奇地变出长颈鹿、大象、小船、小花帽、小花篮、小乌龟……这许多工艺品让幼儿不由地发出感叹并产生浓厚的编结兴趣,带着对这些工艺品欣赏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他们在动画王国中的伙伴一样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创作出来。

2.发展幼儿的建构能力

柔软的稻草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一根或几根稻草的来回编结就能编出很多工艺品,这就需要幼儿事先在头脑中构思工艺品的模型,再根据构思进行编结,而且每一步的编结都在头脑中事先进行谋划,这样环环相扣,才能编出美丽的草编手工艺。丰富的乡土草编活动蕴藏着许多智慧和活力,在活动中幼儿的建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锻炼。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一根根直直的稻草,如长了魔力的翅膀,不断的编结,就能变幻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小小的稻草让孩子长出了创造和想像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尽情地翱翔。

4.发展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俗话说的好,“心灵手巧”。幼儿经常动手操作,有利于小肌肉群的发展,会变得更聪明。于是我们有意识的开设了草编工艺区,给幼儿有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幼儿在长期的动手编结过程中小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带动了其他学习和游戏活动的顺利操作,孩子们越来越有兴趣,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的连锁效应。

第7篇

关键词:乡土资源;挖掘;建构游戏;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314-01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当前,不少农村幼儿园存在教育经费紧缺、教玩具和操作材料缺乏的问题,开展游戏活动流于形式,内容单一的现象。但是,农村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活动天地大,动植物繁多,有丰富的乡土资源,这又是农村幼儿园的优势。因而,如何挖掘农村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创设丰富的建构游戏材料,促进每个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中获得富有个性化的发展,我对此进行了有效探索,也到实践中去寻求答案。

1 因地制宜科学选取游戏材料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卢姆说过,"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在以往的建构游戏中,教师提供的材料往往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特点,缺乏生活经验,使探索不能深入,家长也不能给予很好的配合。通过开展农村乡土资源大搜索活动,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挖掘利用农村乡土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建构游戏材料,充分发挥具有农村特点的游戏材料与幼儿建构游戏的互动作用。

1.1 走进大自然,巧妙选取材料。我们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褐色的泥土、黄色的稻草、美丽的鲜花、丰收的庄稼、新鲜的果蔬等等,都是孩子们建构游戏材料的"宝贝"。我们与孩子、家长一起寻找搜集材料,并把这些材料经过加工处理,或精心制作成品,或提供半成品让幼儿继续创作,或提供原始材料让幼儿充分施展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幼儿想象、替代。这种来自幼儿生活的游戏材料具有熟悉亲切的感觉,不断吸引孩子投入到游戏中去。他们用石头、瓦片盖房子、铺小路;用黄沙堆砌、塑造各种造型、用黄泥制作小动物……使游戏玩得更逼真,更有趣。

1.2 走进社区,科学选取材料。我们对社区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最大限度地丰富幼儿的建构游戏活动。如:我园附近有一条专门制作竹制品的小巷,我们就组织幼儿去参观,让孩子们了解各种竹制品的制作过程。竹片、竹筒、竹棒等材料,成为他们建构游戏中最为丰富的材料。孩子们利用竹片、竹筒、竹棒等搭建"坦克、火车、飞机、小推车",搭建"桥梁、公园"等,搭建出的物体栩栩如生,富有情趣。在我园不远处,有一家木头加工厂,我们用收集来的木头废料钉成"锄头",让孩子们"锄草";用木条钉成井字形砖头模板,让孩子们用泥土"印砖头";我们收集一些废旧的长短、厚薄不同的木头、木板,让孩子们搭建房子等等。

1.3 扩展游戏场地,增加游戏趣味性。农村户外的小山坡、小树林、收割后的稻田、田间、小径、菜园、沙地等,是大自然赠于孩子的天然礼物,是他们的大游戏场地。我们把游戏搬到户外,孩子们利用小树、土坡,自发地玩堆高山、挖深井等建构游戏;利用田间玩泥巴、印"土坯"盖房子;在小山坡上建构"我们的农庄",挖畦"种树"、"种茶叶"等,在山坡下"种菜"、"种花生"等,利用低凹地造嬉水池,在小树林间开辟鹅卵石小路……整个游戏充满了趣味性。

2 合理投放有效利用游戏材料

《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不同材质、类型、来源的资源,经过老师的改造、加工、组合,成为独具特色的建构游戏材料,并以其丰富性冲击着幼儿的眼球,挑起幼儿强烈的建构欲望。因此老师必须从幼儿的根本需要出发,对建构游戏材料进行多方位地思考,开发设计,合理投放,有效利用,并不断地改进。

2.1 提供适宜的建构材料。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投放、变更和调整建构游戏材料,科学地指导幼儿使用和操作。要通过观察、评估、了解每一位幼儿的发展状况,为不同发展水平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建构材料。如:为有一定建构经验的幼儿提供形状多,体积小的材料;为小班幼儿提供体积较大、形状单一、色彩鲜艳的玩具材料;到中班时,随着幼儿游戏能力的增强,可以将体积较大的积木更换下来,同时增加一些木板、废旧瓶罐、玩具小动物、小木偶等辅助材料。而在大班,辅助材料就更丰富,增添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如纸筒、透明材料等,使幼儿搭建水平有了更高层次的突破。教师还应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时增减材料,注意游戏材料的投放的适宜性。

2.2 自然材料和其他材料要搭配使用。自然材料的玩法具有灵活性和挑战性,不同年龄特征、个体差异的幼儿会对其产生不同的操作效果。因此,自然材料可以和其他材料搭配使用,使材料发挥最大的作用。在"我的家乡"建构游戏中,我们为幼儿提供易拉罐、木板、泡沫板、竹子、稻草、瓶身钻孔并装有沙子的饮料瓶等建构材料,引导幼儿按照个人能力差异,灵活多样地将自然材料和其他材料搭配使用,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搭建"银湖桥"时,能力强的幼儿用奶粉罐搭建桥墩,用泡沫板搭建桥面,用包装带拉成悬索,能力弱的幼儿用废旧笔杆做路灯,用各种纸盒做成桥上来来往往的小汽车。在孩子们的巧手下,"美丽的银湖桥"、"温馨的家"、"古老的钟楼" ……一幅美丽家乡的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看到这些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变成的形象造型,孩子们开心极了。

2.3 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做到一物多用。如何有效地利用材料,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使孩子对材料一直保持着新鲜感,这需要教师的密切关注和适时引导,教师要组织幼儿通过对材料的了解分类,探索出物体的多种用途。如在玩农作物--麦杆时,我们就引导幼儿根据材料的特性,使同种材料变幻多样,在不同的活动中体现不同的价值,可以是编织材料、可以当吹泡泡的管子、可以是小花的茎、搭各种图形的支架等。又如收集到的纸盒,大的可以用来当积木盖房子,小的可制作成小汽车,也可以用来装饰成脸谱等。

3 结语

总之,充分利用具有农村特色的乡土资源有效开展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建构游戏材料,解决农村幼儿园建构游戏材料缺失的现象。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中获得富有个性化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幼儿园整体办园实力的提升。是一条可行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有效途径,我们将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让农村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发挥更大的教育功效。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识字教学 识字方式

识字是学生学习所有学科知识的基础,如何让孩子在幼儿园就对识字感兴趣,快乐识字呢?我们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在小班进行以图文结合为主的识字活动;中班组织从字义到字形等多种形式的识字活动;大班采取游戏比赛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亲子阅读、日常生活识字等活动,积累幼儿园识字教学经验。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

对于幼儿园识字教学,我们首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创造一些新颖的学习方法,同时让孩子在沟通交流、娱乐游戏、模拟情境中自主学习,努力指导孩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识字。课上,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幼儿怎样识字,注重方法的引导启发;课外,老师要鼓励支持幼儿细心观察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成为识字的有心人。只要教师与幼儿相互配合,在合作中学习,就一定可以在合作中进步,逐步提高幼儿的识字能力。幼儿园语文是幼儿第一次与中国文字打交道,语文是日常交流的基础,识字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是阅读写作得以完成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关系幼儿的阅读能力与读写能力。就像学英语注重单词,学语文一定要学习汉字,努力提高孩子学习汉字的热情,让他们喜欢学习汉字,并且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是语文教师工作任务的第一要点。

二、利用沟通交流,激发识字兴趣

一位很有名的教育学家说过,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才是学习的最大兴趣。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一个小朋友都像小精灵一样有着自己富有美好寓意的独一无二的名字。据了解,处于6―7岁年龄阶段的孩子有着对其他人强烈的好奇心,作为启蒙老师,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孩子的这种好奇心,给孩子们创造条件,让他们主动与同伴沟通交流。我通过学生信息表,为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做了名片,并且在名片上写上姓名、年龄及家庭住址,然后发给每一位小朋友,让他们知道这是属于自己的名片。如果他们想认识其他小朋友并和他们成为朋友,就要主动和他们沟通,然后记住对方名片上的名字。通过这样沟通交流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满脸热情地与人沟通,不到一个月,全班孩子都已经相互认识,并且认识和记住彼此的名字。这种看似无意却精心设计的方法,激发了孩子的识字热情与兴趣。

三、创设特殊情境,营造识字氛围

幼儿园语文内容包括一些小故事、韵文或者儿歌,富有情趣,情节生动,内容丰富。教学中,老师可以配上一些背景音乐或者可爱的图片,讲解时多一些肢体动作,孩子的学习效果一定会变得不一样。如学习秋天这个季节时,老师可以出示一些在秋天里拍摄的美丽风景画:蓝蓝的天空、火红的高粱、金色的稻田、雪白的棉花田……让学生亲眼看到秋天的美景,从而学习兴趣更浓厚。这样,看诗一般的画面,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立刻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和识字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另外,老师要注意使用课本中的小故事模拟情景,如学习童话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小角色,自制一些卡片。上面用彩色颜料笔写上这个卡片代表的道具,如桌子、小兔子及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名字,如大灰狼、小红帽等,这样学生将卡片佩戴在身上或者粘贴在道具上,就可以更牢固地记忆这些字。

四、编歌谣识字汉字

一旦和歌谣相结合,枯燥的语言教学就会顿时妙趣横生,让幼儿感受到祖国文字的奇姿异彩,从而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提高学习汉字和运用汉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歌谣识字幽默风趣,朗朗上口,易学好记,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强化了识字效果;歌诀识字融分析、比较、想象为一体,能培养幼儿的分析和想象能力。我国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识字歌谣,例如“其”字的歌诀是“横着两根柴,直着两根柴,老二跳进去,老八跳出来”。又如“碧”字:“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再如“日―月―明,小―大―尖,鱼―羊―鲜,人―木―休。”根据汉字构字成分,把生字编成歌谣、故事、儿歌,使字形在欢快的气氛中扎根于幼儿的脑海,让幼儿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五、变换形式教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否则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熄灭。在引导学生变换形式时,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识字教学中游戏法的使用备受儿童的青睐。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始终处于愉快的状态。我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的游戏方式有:猜谜语、编顺口溜、给字娃娃找家、找朋友、送信、摘苹果、开火车、跨栏等。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运用多种游戏方式,学生从中享受到了知识的乐趣,从内心激起了自主识字的愿望,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六、开展亲子阅读,让汉字有“用武之地”

阅读能力形成越早,幼儿理解能力就发展越快,接受能力越强,学习兴趣越高。我们幼儿园历来都非常重视“亲子阅读活动”,开展识字教育活动后,每个班中的图书架增加了图书的品种,更多地使用图文结合的书目,让孩子在阅读时加深对所学汉字的印象,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加大家长宣传的力度,鼓励、引导家长在家多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活动,让幼儿所学的汉字派上用场,验证汉字从生活中来,同时为生活提供方便的理念。

第9篇

关键词:管理;质量;追求

当前,学前教育正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结合幼儿园保教工作实际,以促进幼儿园办园质量提高为目的,统整各种管理办法的资源,保证科学化管理的顺利实施,为幼儿园创造持久的发展空间。

一、追求精细的管理文化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精细化与人性化的辩证统一才能挖掘人的潜力,要把人看成是资源,才能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坚持自主创新,实施品牌策略,这其中都是人在发挥作用。这种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来进行管理的观点,对现代幼儿园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幼儿园机构中的人,作为一种管理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一方面将组织中有限的人力资源合理安排,优化人力组合则是我们合理用人的重要工作。每个人的知识、能力水平都是不同的,作为管理者,就要通过对人力的结构性配备与用人之长等方面去考虑、尽可能发挥每个员工的专长和潜力,真正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另一方面,幼儿园的人力组合既要考虑管理目标与工作要求,又要考虑组合对象的意愿,管理者的我们应该根据工作的需要采取各种组合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员工根据自己意愿组合;可以采用纵向组合、横向组合。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人际关系中暂时还难以解决的某些矛盾,在组合过程中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有限的人力通过优化组合,实现1+1>2,即“整体大于各份的总和”之目的,使教职员工在工作时开心、愉快,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记得《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一句话:“把事情做大是一种口号,有些务虚;把事情做小,才是真正行动,才是还原生活。”所以,我们要注重实现看得见、摸得着的管理目标,并且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从细节入手,努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通过规范细节,使幼儿园的每一位成员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积淀成特色的细节文化。

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在教学中,可以按照“确立目标——确定促进幼儿园发展的‘最佳思路’,先人后事——创设队伍自我发展的成长空,精细制度——为幼儿园发展提供保障”的思路进行,我认为,把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了,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渡过在园每一天,这才是我们的成绩与荣耀。

精细化的管理,通过各种学习、研讨、培训,使幼儿园的各种办园理念、教育要求不再是文本或书面上的东西,而是已经落实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保教工作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注重人性化的培育,让我们感到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体会到幼儿因精细化而备受关爱,教学因精细化而精彩,管理层次因精细化而提升,幼儿园因精细化而和谐。

二、加强专业化的团队建设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在教育教学这个真实的教学实践情境中闪现,通过园本教研挖掘教师内在的潜力,搭建老师成长的舞台,让老师们在团队互动中充分释放潜在的能量,使之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充满灵性和智慧的工程,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要“创设一种环境提供一种支持”,以“教学为中心”“发展为中心”,在原有教研管理制度上进行修改和创新,建立了适合本园的管理制度,激励着教师的不断成长。在教研内容上,可以采用交流分享制、自我反思制、师徒结对制、因需满足制、一发问题制、一课多研制等,满足不同层级教师的发展需要。在教研组织上可以采用轮流主持制、团体联动制、专家引领制、跟踪追击制、小组研讨制、同伴互助制等,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确:只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就能拥有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也会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在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完善机制、辅助检查,赏罚分明,才能不断推进教学质量。

我们还要营造教研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从细微处深入,开展教研,提高教师教育智慧,促进教师、幼儿快乐成长。在资源共享文化方面,充分调动、挖掘、整合社会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类别管理,建立多元化的园本资源库有效发挥各资源的功能和作用,丰富园本课程的建构;在团体联动文化方面,探索构建一个专业引领下的全面互动平台,推行“提问—研讨—策略获得—行为改进”的研究方式,专家引领、提升,教师思维、对话,保证每个教师有教研活动的建议权、参与权和选择权,注入骨干、经验、新生型不同的智慧,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师的主体能力;在自主管理文化方面,树立“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潜力、都能成功”的理念,针对个人的不同发展,制订个人发展目标,实践个人成长档案袋,追踪个人的纵向发展足迹,从而实现教师的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成长。

教师发展了,幼儿才会发展,幼儿园才会发展!

三、注重特色课程的创建

教育是有目的、有过程地影响人的发展的,抓手就是课程。当前,不同形式的幼儿园纷纷以自己独有的面貌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人人都懂得,只有创办出自己的特色课程,幼儿园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这也是每一位园长、老师都需要努力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对课程精神的领悟、教育特色的理解及再创造的过程,提升教师层面的课程执行力。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营造幼儿玩中学、乐中学的学习生活氛围,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幼儿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孩子的发展中,教师的发展中,形成研究价值,形成园所特色。

四、强化教育过程的质量化

教育要推动儿童的发展,教育更要有注重过程的教育观。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我们现在的教育到底有没有考虑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没有让孩子在学习中树立信心。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体验过程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往往难以克制“教”孩子的冲动,难以约束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习惯。基础教育不是教得多,而是让儿童越学越有趣,越学越成功。我认为,经历学习是孩子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自我建构的过程,“经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们的课程应在丰富孩子“经历”和“体验”上多下工夫。实践证明,孩子经历得越多,收获也就越多。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增强儿童发现的可能。

杰罗姆·凯根说,“儿童的心理成长是积极努力诠释自身经历的结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改变的是,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给儿童适当的时间做“深度思考”。我们要让孩子对工作材料进行各式各样的试验,而不是拘泥于任何“标准答案”,也不要为了图方便、图省事儿而去打搅孩子的操作,儿童应该练习运用多种方式来诠释和使用学习材料。当儿童将自己的思路运用于新的材料时,比他被动地接受已有的思路,更能达到让他学习的效果;要以观察者的身份帮助孩子取得成功,而不是以主导者的姿态去“强制”孩子。儿童必须知道自己想获得什么,必须知道怎样开始工作,并且必须对成功具备一定的期待;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树立自信,努力为他们搭好学习的脚手架。

第10篇

一、环境保护教育注意“两个为主”

1.以渗透为主

环境保护教育没有单独设学科,而是把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及日常生活中去。幼儿园很多的主题活动中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的内容,如,“垃圾的分类”“动物王国”“丰收的季节”,这些主题活动中的内容无一不与环保教育紧密联系,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样的教育契机,渗透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珍惜劳动成绩、勤俭节约等教育内容。

2.以游戏为主

我们认为,环境保护教育也一定要寓于各种游戏之中,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受教育。如在建构游戏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无毒无害的废品,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建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如何减少垃圾和利用废物,回家还能向父母和爷爷奶奶做宣传。生活中很多的废旧物品可以用来自制玩具,环保的纸箱可以用来搭建城堡,塑料瓶可以用来做花盆,做保龄球,月饼盒可以用来做迷宫……在自制玩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其中。这样的废物利用,既节约了开支,又培养了幼儿从小不随手乱丢垃圾的好习惯。

二、环境保护教育要做到“四个结合”

1.认知活动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幼儿园可以开展爱护花草树木,爱清洁讲卫生,爱护公物,节约水、电、粮食、纸等活动,开展这样的活动,既要求幼儿对环境保护的知识有所了解,更注重他们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开展节约用水的教育,可以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有什么用、干净的水是怎么流到我们家的,并组织小朋友进行污水与植物生长、清水与植物生长的优良对比实验,让幼儿知道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的重要性。

2.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幼儿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发放给家长一些学习材料,将一些环保知识介绍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可以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我们还可以提倡让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到公园去游览、写生、表演、游戏,让孩子一方面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幼儿园的环境保护教育虽然应以渗透为主,但也要进行一些必要的甚至是系列的专题教育活动。此外,在“爱鸟周”“粮食周”“世界地球日”等各种环境纪念日中可以组织一些主题活动,如,爱鸟周进行“鸟儿鸟儿天上飞”的主题活动;在植树节组织大班小朋友种树、到大街上宣传、举办“植树造林好”的小展览;在世界环境日,大班可以进行“我最喜欢的环境”“救救地球”等美术创作活动等。

4.环保教育与幼儿年龄特点相结合

幼儿园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时,要时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避免成人化。环境保护教育目标的制定具有层次性,内容是幼儿常见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并且还介绍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同一课题在各年龄段要有不同的教育要求。以认识声音、减少噪声为例,小班要求分辨好听和不好听的声音,懂得保护嗓子;中班要求能分辨多种声音,知道哪些是噪声以及噪声的危害,懂得保护自己的听力;大班则要求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噪声的危害及防止噪声侵扰的办法,要求小朋友当小宣传员。

第11篇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不够。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和重视程度呢?我觉得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本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学材料贴近学生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做适当的贴近生活的补充、加深和拓宽。美国的心理学家布卢姆说: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目前高职高专的《幼儿卫生保健》教材及参考书目版本众多,但多流于编写体例的陈旧,编写进教材的内容多注重知识点的深度剖析,而缺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对学生来说比较单调。教师面对高职这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若照本宣科一味地去讲解知识点,会使教学变得非常乏味,学生很快就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好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找到教材与学生实际联系的突破口,拓展教学空间,增加教学的有趣性。并在课堂上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极大地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如在讲到幼儿营养卫生时,我会延伸吃虾以后吃维C是不是都会中毒?早餐只喝一杯牛奶,营养够吗?同时我也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把想到的问题提出来并汇总,分到各学习小组,课后去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以组为单位汇报。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教学方法的采取得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的高低。适宜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手段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在《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剖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在教学中根据讲授的具体内容安排相关案例进行讨论。案例的选择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难易适度。讨论时要以小组为单位,并进行分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写出简单的分析报告,从而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预防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前儿童常见病的典型特征和护理知识,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病例,提出该幼儿患了哪种疾病,该如何预防?教师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也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学中,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把它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在课堂上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动画和视频材料,把课本上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肺循环时,教师可以通过F lash,把动脉血和静脉血中与肺泡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景以动画形式演不出来,并配合讲解,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有趣性。

三、在实践中学习,在交流中提升

此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要在实际中会运用所学知识,能够在以后保教工作中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所以,要根据所学内容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环节。如讲到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这一章时,可以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去见习,去学习一日生活制度如何安排的,每个环节都是如何操作的等一些和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并思考幼儿园及老师的做法是否合理,还应该有哪些改进措施,回来后写总结,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发现的问题和收获。考虑到去幼儿园的机会毕竟有限,所以教师也要把实践的内容安排进课堂,比如在学到常用护理技术时,老师不要照本宣科,而是真的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际操作如何测体温,如何比鼻血等实操技能。

四、充分利用校外和课外各种资源

校外和课外也为《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我们要努力开发多种途径拓宽学生的眼界。如开展卫生知识竞赛、成立卫生知识宣讲团、系内板报上设卫生知识专栏。还可以请托幼机构有经验的园长、一线教师、保健医生来我系作报告,以实际案例、亲身经历介绍有关幼儿保教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在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保教的意识和责任。还可以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如调查幼儿园园舍建设、设备卫生等等,充分利用校外和课外的资源为幼儿卫生保健教学服务,使学生的观察、思考、练习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保育实践能力。

五、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渠道反馈机制

第12篇

遵循以下六部曲,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能力。

爱心第一

教师应该像妈妈一样,以发自内心爱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老师对孩子的喜欢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平等宽松的精神环境使幼儿产生愉悦的情绪,进而产生自主表达的愿望。

幼儿是完全的人,他们有着比成人更强烈的对被尊重、被理解和被关爱的需求。教师像对待我们欣赏的成年人一样尊重他们,爱和尊重使其产生自信。由于不同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特征,所以教师应以尊重个体、接纳差异为原则,给予鼓励、肯定,使其建立自信,体验语言表达的乐趣。教师应善于学习观察,了解不同孩子的年龄特征及个体差异,给其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空间。

装傻第二

教师对孩子装傻不是欺骗和糊弄,而是尊重孩子的主体性,给孩子自我表达、主动发挥的机会。老师向孩子们不耻下问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

例如,在活动区我和孩子一起玩,请他们教我做小糕点,他们会很认真地为我讲方方面面的内容。在活动中有了活动的目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使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发展了语言能力中班时,我们班开辟了“我是小老师”的活动区域,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把自己擅长的才艺教给老师和同伴们。使他们在展示自己的特长中发展了语言能力。

投入第三

教师在通过各种活动为孩子提供表达机会的同时,自己也应该投入,成为孩子的真正的伙伴,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去感染孩子。教师应该和孩子积极互动,在互动中,要积极运用语言能力,还要积极运用身体语言。因为孩子们对于身体语言反应更敏感。教师的行为、动作、表情、态度等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最简单的微笑、点头、竖大拇指等都会增加幼儿的自信心。正如《纲要》中所说:“为幼儿创设一个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和肯定的环境让幼儿能表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投入不仅包括在活动中投入,而是时刻把自己投入到对孩子的关注中。“生活处处皆教育”,语言的学习更是如此,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学会的语言服务于生活,因此孩子们获得的不只是会背几首儿歌、复述几个故事、认识多少字等有限的知识,而是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逐渐长大,特别是进入大班后,关注点越来越多了,旅游归来、幼儿园有外国客人来访……他们有聊不完的见闻和趣事。于是我们开展了“心语心声”聊天室,孩子们会带来自己旅游的照片,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畅谈自己的趣事和感受,使每个孩子在和别人的交谈中体验着语言交流带来的快乐。教师注重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技能,能更贴近地、更深入地引导幼儿的语言的发展。

物质第四

幼儿园里应该处处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环境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不仅包括教学环境和教具,也要为孩子们开口、自己当小老师准备些合适的玩具、事物、图书等。

为了让孩子能听故事,我们准备了质量优良的音像播放设备。为了让孩子识字写字,我们准备了适合的图书笔纸。为了让孩子自己表达,我们建立了语言区,在那里制作了一些背景箱,放置了一些手指玩偶,为孩子们进行情境讲述提供物质条件。孩子们利用这些玩具材料边表演边讲述,有些儿歌故事甚至是他们自创的。有些器具并不一定多么高档,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观看老师制作玩具器材,孩子也是一种学习。

孩子进入大班后对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要看到文字就喜欢读出来,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问老师。老师要给孩子提供更多学习材料,如在阅读区中我们投放各类精美的图画书来满足不同兴趣的幼儿,我们还订阅了《幼儿画报》等合适的杂志让小朋友自己来阅读。

活动第五

催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活动非常多。几乎各种活动多包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甚至一些不出声的活动也培养了幼儿对语言的控制能力。活动的形式虽然很多,但是每种活动都值得深入挖掘。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语言形式,其中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生动优美的语言、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很有吸引力,但是讲故事也是最常见的幼儿活动,我们通过深入挖掘,可以通过以下多种形式“讲故事

播放故事,利用音响设备播放故事对幼儿好处很多,可以提高倾听能力,丰富词汇量,感知语言的优美,我们利用盥洗前的过渡时间进行听故事的活动。 看DVD或者电视中的合适的故事,可以让孩子建立语言声音符号与具体的事物动作的直接联系。

听教师讲故事,老师面对面地直接传授的信息,使幼儿对故事有更深的理解,有一种亲切感。

孩子与孩子讲,这提供了幼儿的大胆说话的机会,同伴们之间交流的机会,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的表达的能力,大家共同理解消化故事的过程培养了孩子的智能和社会交际能力。

教育第六

教师可以给孩子提供直接的语言教育。这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对语言美感和功能的讲解。

教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教师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养和语言能力,做个孩子们的好榜样。老师应该爱说、爱唱、爱讲故事,给孩子当好榜样。

直接的语言教育要给孩子们提供合适的教材,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等,为孩子们制定出适宜的语言发展目标,提供他们喜欢的读物,激发其认知和表达的内在要求。适合不同的孩子的是不同的图书和故事,适合一个孩子不同时期的也是不同的图书和故事。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认真挑选适合不同孩子不同时期的玩具、教具和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