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04:23: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众音乐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失真;机械复制;本雅明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274-01
法兰克福学派,是二战期间流亡美国的著名学者群体,其中包括哲学家、社会学家、精神分析学家以及文学理论家。他们反对视大众文化为对社会经济基础的简单反映,指出美国文化是一个通过流水线作业批量生产虚假意识的工业。在法兰克福学派中,几乎所有成员都将高雅艺术的真实性与大众文化的政治欺骗性对立起来,但瓦尔特.本雅明却另辟蹊径,指出机械复制破坏了“原本”的“灵韵”。比如,随着艺术作品的大量复制与发行,卢浮宫“圣地”般的地位荡然无存,“本身处于中心位置的事物如今被边缘化”。于是在1936年,本雅明发表了论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欧洲和北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重大变迁的时期。随着一系列全新休闲消费品的诞生和大众市场的确立,我们如今所谓的“消费资本主义”已具雏形。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前所未有的电子传播方式(电话、广播)和大众娱乐产品(电影、唱片)向社会生活地疯狂渗透。当时,大部分知识分子对大众文化充满敌意。关于“大众文化有哪些潜在作用”的讨论层出不穷,其中心问题在于:大众娱乐究竟是对“乌合之众”的另一种剥削,还是解放大众的工具?艺术该不该、能不能直接卷入现代生活和社会事务当中?
对此,本雅明在《机械复制》中提出,现代条件下,艺术的“灵韵”已然被机械复制与大众生产所破坏。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它的独一无二性,且与日常生活保持了一定距离。比如,世上只有一副《蒙娜丽莎》画,其作为艺术品的重要性就被确定了,因为独一无二;再如博物馆、画廊、音乐厅等装载艺术的场所也是远离日常生活的。然而,大众文化的出现破坏了艺术的独特性和距离感,从而导致了“灵韵”的消失。摄影、电脑绘图技术的出现使图像可以被无限度复制。或许人间只有一副《蒙娜丽莎》,但它的复制品却可遍布世界各处。由于独一无二的“原本”被复制、传播,随手易得,人们自然不必前往各类博物馆、音乐厅去欣赏艺术作品,这样一来,艺术的距离感就遭到破坏。人们对艺术灵韵的敬畏感也渐渐消解。试想,我们若是置身于悉尼歌剧院或卢浮宫中,必定是聚精会神地虔诚欣赏;但在大众文化领域,人们对待艺术的态度就轻松自如得多。我们再不用衣着隆重、神情肃穆地去感受艺术的灵韵,而只需动动手指头,点开音频、视频,或坐或卧地听歌看图。
此后,西奥多・阿多诺为其做了补充。他认为,音乐工业化是对音乐生活的冲击。诞生于19世纪末的录音与广播技术,在20世纪早期,对当时的音乐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那以前,音乐是一种“活的艺术”,如上文所述,人们如果想听音乐就必须亲临现场,这“表演”本身就是及其重要的审美体验。其实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听音乐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无论是生产音乐还是体验音乐,都要求表演者和听众的共同参与。然而,录音和广播技术的出现使音乐的表演环节遭到破坏,音乐生活与社会之间的直接关联被切断了。如阿多诺所言,“录音和广播这两项新生的‘社会性声音技术’将音乐物化了”。表演“物化”表现为人们对“天籁之音”的崇拜,对伟大作曲家、指挥家的着魔,对高保真音乐的追求,等等。表演拜物教①同时存在于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领域。人们对音乐本真性的追求和崇拜,是“机械复制”时代下工业标准化生产与工业复制品同一性导致的必然结果,其主要特征是拒绝接受音乐品的任何瑕疵。而通过流水化作业生产出来的音乐则将音乐变成一个“可以轻松收听的东西”②。从此,听音乐成了一种随时随地、毫不费力的消费行为。
如今,年轻人对流行音乐的痴迷,对“听音乐”这一行为的崇拜也证实了本雅明和阿多诺的理论。例如,粉丝对偶像歌手的个人崇拜,他们对偶像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还会写信要求电视台、电台多多播放偶像的音乐,在演唱会上疯狂尖叫、呐喊,等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导致“粉丝”沉溺于“明星”这一客体不能自拔的“拜物教”现象。在阿多诺看来,真正的音乐爱好者已经不复存在。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音乐似乎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想听就能通过广播、电视、手机、MP3等各种电子产品听到。但事实上,音乐确实是铺天盖地,而真正懂得音乐的人却越来越少。
在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复制技术已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和移动媒体为我们带来的触手可得的视听饕餮之余,也开始试图重新回归到追随艺术本身的道路上。我们删除MP3里的低音质音乐,转而走进唱片行或者音乐会现场;我们从电脑屏幕前离身,转而落座于影院大银幕前。这说明,人们正在有意无意地驱使自己置身于离艺术本身更近的地方。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被大众化、普及化,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曾为经典文化的丧失和庸俗文化的泛滥而痛心疾首,然而,他们依然期待着科技发展能带给这个社会不一样的精彩。
注释:
①阿多诺针对“机械复制”理论于1978年发表了名为《论音乐的拜物教特性与听觉的退化》的论文,进一步论述了大众文化的问题,其中提到了“音乐拜物教”这一概念。
②出自阿多诺《论音乐的拜物教特性与听觉的退化》。
(1)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有多种定义。威廉斯认为流行音乐“1)意味着为多数人所喜闻乐见的。2)处在高级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比较之中。3)用于描述一种人们自身自定的文化。4)意味着大众媒介通过商业利益对人们的强力”。《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认为流行音乐的形式在于“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综合以上界定,我们认为流行音乐,专指那些在我们当今生活中广泛流传、内容通俗、贴近生活,主要为青年人所喜欢,且伴有较强商业目的的音乐作品。(2)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指的是吸收、借鉴和利用了古典文学、古典文化元素,具有意境美、语言美特点,高雅含蓄的流行音乐歌词。
2新时期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
(1)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的产生与发展。古典美歌词是伴随着流行歌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新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较早的有20世纪80年代邓丽君的个人专辑《淡淡幽情》(1983),收录的12首歌曲的歌词全部选自中国古典文学唐诗宋词里的名作。此外,还有香港的词作家黄霑的作品《沧海一声笑》和《梁祝》等。20世纪90年代有陈小奇的《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巴山夜雨》和黄安作的词作《新鸳鸯蝴蝶梦》等。随着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词作家方文山、陶喆、王力宏等新一代音乐人也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古典美的歌词,如《千里之外》《东风破》《青花瓷》等。最近又出现了霍尊的《卷珠帘》,被刘欢誉为“具备大家闺秀风范的中国风”。(2)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的特点。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汲取了古典文化的长处,语言考究化、意象精致化、意境整体化、人文精神大众化,给人带来独特的美感享受。与很多流行音乐的歌词毫无意义,创作低俗、浮躁、无病、没有逻辑、无聊烦琐,意义表达模糊、感情表达直白低下,缺乏意境美形成鲜明对比。(3)流行音乐歌词与古典文学、古典文化元素的融合形式。在流行音乐歌词的创作中,不少词作者尝试着将古典文学、古典文化运用于歌词的创作中,不仅提高了歌曲的艺术欣赏价值,也从侧面间接地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流行音乐歌词与古典文学、古典文化元素的融合有以下三种形式:1)直接运用古典文学诗词。这类形式以邓丽君为代表,如《但愿人长久》的歌词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独上西楼》的歌词出自《相见欢》等。在这之后,又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这样的歌曲,如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李清照的《一剪梅》等诗词谱写的歌曲。这些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散发着浓厚的古典文学的清雅意境,最终成为经典歌曲而广为流传。2)化用古典文学诗句。作词家在创作中,将古典文学中的美词妙句穿插其中,使得歌曲意境优美,更符合时代特点。例如,陈小奇的《涛声依旧》,借用了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化用了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3)采用古典文学的形式或意境。词作家直接采用古典文学的形式意境进行创作,把中国文学含蓄、委婉的特点,巧妙地用于现代的白话文中,增加了歌曲的意境美。例如,由黄霑作词的《沧海一声笑》《上海滩》等,都模仿了古典文学的形式与意境;此外如以方文山为代表的“中国风”歌词,《发如雪》《千里之外》《台》《青花瓷》《东风破》等。这类歌词通过词中的意境或情境,体现了流行音乐歌词与古典文学的关联所在。
3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研究现状
根据掌握的文献,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邓丽君的歌曲和以方文山为代表的“中国风”歌曲上。由于研究点处于文学和音乐的交叉领域,研究者们有从音乐学角度出发,有从文学角度出发,还有从文化学或社会学角度出发来研究的。而对于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的研究,研究者们大多从文学角度来加以研究。对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到的文章分类后,可以得到关于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曲的研究现状。对于邓丽君歌曲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音乐方面的研究,如杨艳丽《从城市民族音乐学视角看“邓丽君现象”——关于邓丽君歌曲在大陆、台湾和日本的流行原因研究》,黄金蝉、揭冰《邓丽君音乐形象的建构与塑造探析——以古典专辑<淡淡幽情>为例》、陈奕虹《邓丽君音乐中的美学研究》、彭英姿的硕士论文《邓丽君音乐对中国内地流行乐坛的影响研究》等。二是文学方面的研究,如陈湘辉《淡淡幽情声律兼美——邓丽君与张晓农古典诗词歌曲专辑演唱风格之比较研究》、庄宏道《一缕芬芳,几丝情愁——聆听<邓丽君歌曲精选80首>的随想》等。具有古典美的“中国风”歌曲的研究性论文,有以下几类:(1)音乐学研究。例如,潘存奎《“中国风”——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遇》和李娜娜《“流行歌坛中国风”歌曲的民族化研究》。(2)文学研究。例如,宋秋敏《试论周杰伦专辑中歌词意象的古典化倾向》、赵澜涛《日月潭洗青瓷——浅析周杰伦歌词对古典诗歌的传承》、罗涵的《从文学与语言的角度分析周杰伦成功的原因》、段丽的《方文山“中国风”歌词的艺术质感》等文章从古典诗词出发,阐释中国古典诗词对以“中国风”为代表的现代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的影响,以及“中国风”歌词如何继承古典诗词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3)文化学研究。例如,黄彩萍《返回古典与文化乡愁——方文山歌词的文化阐释》、曹军英《论方文山歌词中的文化意蕴》等论文认为方文山创作“中国风”歌曲是一种文化上的“寻根”。(4)社会学研究。例如,马珺的《“中国风”流行歌曲的文化研究》、赵[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 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dylw.net]朴的《从“西北风”到“中国风”——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影响刍议》等论文,主要从社会文化经济和文化环境、传媒、明星影响力、听众的审美趣味、创作者的观念以及音乐方面分析“中国风”产生和流行的原因。
综合以上,从文学角度对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的研究文献还很缺乏,尚存在较多的研究空间。参考文献:
雷蒙·威廉斯.文化社会的词汇山.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356.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蔡音颖.略论流行音乐歌词创作中的古典文学元素.艺术评论,2007(7).
晨枫.中国当代歌词史.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
刘芳智.方文山“中国风”歌词研究.湘潭大学,2011.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最新|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计算机|公文|
论文搜索:[热门]素质教育写作总结说课计划心得体会教案操行评语
首页>>语文论文>>各种文体课文中心的概括方法
-
【加入收藏夹】【搜索相关的文章】【关闭窗口】
(一)记叙文
1.分析人物性格。
有时人物性格与文章中心相一致。故分析人物性格,就能看出中心。比如《第二次考试》,主人公陈伊玲的性格特点是勤学苦练、公而忘私。抓住这一性格特点,也就分析出了全文中心:赞扬了勤学苦练的精神和公而忘私的品质。
2.找出行文线索。
行文线索常常与文章中心有关。故找出线索,就能断出中心。比如《醉翁亭记),以“乐”为线索,贯穿了山水之乐、四时之乐、游宴之乐、醉归之乐、与民同乐五个片断。找出这一线索,就能断出中心:突出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3.综合各片断意义。
各片断意义常常跟文章中心相关。故综合揭示各片断意义,就能点明中心。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依次记叙了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人、吃雪时对话三个片断,其意义依次是表现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而综合这些意义,自然就能形成中心。
(二)议论文
1.注意文章引论
在三段论或引议联结中,引论常常要提出论题。故注意论题,就能寻出中心。比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引论部分提出了论题:“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据此,可将中心归纳为:改造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2.概括各小论点。
小论点往往是中心论点的几条理由。故概括各小论点,就能确定中心。比如《给青年们的一封信》,设有三个小论点:[1]要循序渐进。[2]要虚心。[3]要有热情。概括这三个小论点,就可推出中心:表达了巴甫洛夫对青年的希望。
3.抓住文后结论
在总分结构中,结论往往与中心合为一体。故抓住了结论,也就抓住了中心。比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分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之后,推出了结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很显然,全文中心就在这一结论中。
(三)说明文
1.依据事物特征。
一般说来,说明文总要抓住特征来说明。故依据事物特征,就能概括中心。比如《珍珠》依次说明了“天然珍珠的形成”、“人工养殖珍珠”、“珠珍的用途”三个特征。依据这三个特征,中心可概括为:本文说明了人工养殖珍珠的原理、过程和珍珠的用途。
2.理清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是为说明中心服务的。故理清说明顺序,就能找出中心。比如《爆玉米花》,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16世纪初”、“1621年”、“一百年前”、“本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五个阶段。据此,可归纳出中心:本文说明了爆玉米花的演变历史。
关键词:音乐艺术网络传播创作观念
一、音乐的传播既是音乐得以产生和生存的原动力,也是推动音乐艺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音乐的网络传播已成为当下音乐艺术传播的全新手段。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传播具有海量信息和高速传播、综合性传播手段、整合传播模式、多元化传播者以及跨国传播等重要特征,并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形成了新的传播模式和文化理念。作为网络传播子系统的音乐网络传播,在传播实践中除了传播音乐作品外,还传播音乐的创作、演奏、制作技术,传播各种音乐新闻、音乐学术论文、音乐思想,以及提供各类音乐软件的共享等。这种音乐的传播方式,把每一个人所面对的计算机世界,变成了一个音乐的虚拟大社区。
音乐的网络传播,既具有上述传播共性,也具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即:“即时性、反复性、时差性、主动性、交流性、自由性”(曾遂今语)。此外,我们认为,基于网络传播的强大效应,以及复制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文化的生产被驱回到一种精神空间之内,但这种空间不再是旧的单个主体的空间,而是某种被降低了的集体的‘客观精神’的空间”(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或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又如阿多诺所批判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艺术的审美深度、个性价值、历史感等“经典”标准逐渐“削平”,大众娱乐功能和商品消费功能得到大大加强。再者,由于传播技术、使用环境、欣赏心理等因素的存在,使得音乐网络传播只能以在线获取(pull)为主,而非在线欣赏(take),如曾遂今所讲的只不过是“音乐复制的自来水效应”罢了。由此必然带给人们音乐审美观、价值观的变化,并最终使得整个音乐艺术范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给当代和未来人类的音乐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如上文所述,音乐的网络传播将给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接受等带来深刻的变化,促进当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和范式转换
对音乐艺术创作观念而言,其影响和变化具体表现为:
首先,创作观念的丰富性、前瞻性。网络传播的海量信息和高速传播,资料、信息获取的广泛性和即时性,导致了音乐创作观念的丰富和前瞻性。互联网络为人们构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现实”世界和信息宝库,使得艺术创作可以坐享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便利,迅速获得当今世界不同风格、各种类型的艺术信息和音乐作品。可以说,当今艺术创作者的视界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开阔和广博。反过来,一部音乐艺术作品只要问世,就有可能随着网络和其他数字多媒体传遍世界的任一角落,艺术创作者可以很快听到、看到受众的评价,与他们展开双向的交流和艺术观念的碰撞。与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目的的人们的交流和互动,将极大促进创作观念的丰富性和前瞻性。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交流带来的艺术创作的观念和创作意识的趋同,对艺术创作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其次,创作观念的个性化、技术化。网络是一个自由空间,网络的创作和传播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每一个创作者都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艺术激情,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创造并直接进行自由的传播。过去传播中的人为导向、人为干扰基本消失了,创作者也不必考虑为了博得某些组织、评委的肯定和爱好,其个性化创作思想、创作观念得到极大解放,将会创作产生大量不同特色、独具一格的网络原创音乐作品。另外,在音乐网络传播中,技术对音乐创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许多以前难以实现的个性化艺术构思和设想,通过网络及数字多媒体技术与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协同配合,现在已经可以做得干净利落、无懈可击了。如利用计算机动画制作、音乐制作、音频处理的技术优势,创作出现了大量的flash音乐文件,把音乐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同时,技术的进步和使用也加深了人们对技术的依赖性。
再次,创作观念的生活化、娱乐化。作为大众传播的强势媒介,网络传播在引导大众的艺术接受、消费过程中,促进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相互亲近,艺术不再是少部分人的精神领地,而成为当代大众可以共享的日常生活对象。这种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的广泛对话,直接促使音乐创作走向生活化、娱乐化。比如《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特务小强》《芙蓉姐姐》《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网络歌曲,多数作品以通俗易唱的生活化曲调和趣味幽默、娱乐搞笑的歌词为主(歌曲常被称为“口水歌”;歌词如“翠花,上酸菜”以及“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等),表达的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自娱自乐,展现的是艺术的消费功能和大众娱乐功能。从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从心灵审美到感官消费,音乐艺术的创作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最后,创作观念以大众(受众)为本。“当代艺术不仅仅要求观众证明自己,而是要激发观众,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观众的支持”,“今天的作品并不需要成为绝对权威或受人顶礼膜拜,它们把观众作为朋友”(杜夫海纳《当代艺术科学主潮》)。在网络传播和网络艺术中也是如此。雪村、香香、庞龙、杨臣刚等歌手及其演唱的歌曲一夜走红,无不是网络大众的点击和支持所赐。同时,网络传播非常强调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强调沟通。这种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和大众评价的巨大威力,使得创作者(艺术家)为了赢得更多的支持率(点击率),将会尽可能地从大众的层面出发,以大众的审美标准为本,创作更多适合大众艺术情趣的作品,即所谓的“民间性情之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大众(受众)为本的创作观念,与接受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相一致,延续了文艺理论从“作家创作——作品文本——读者接受”的历史演进,也进一步提升了网络传播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笔者认为,网络传播为音乐创作观念带来的变化具有普遍的意义。这种从经典到通俗、从审美到娱乐、从精英到大众的变化,已逐渐成为当代音乐艺术的基本范式。为此,我们有必要在理论上重新审视,在实践上作出更为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2004年在西班牙举办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中,参会的中国代表只有3个人,然而今年这届会议中,我们的学术团体发展得很快,中方有160多名代表和演员参会。我们可喜地看到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中的阵容越来越强大。”
音乐教育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第28届世界大会于7月15日至25日在意大利举行。此次会议共举办了400多场学术报告、240多个展板宣讲,40多台音乐会,开设了30多个音乐教育展台。这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大会。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等80多个国家的1500多名会员和1000多位演员参加了此次盛会。
中国阵容 历史最强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附属机构,是世界上拥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音乐教育机构。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音乐艺术院校的50余名师生的积极参与,中国大陆学者入选论文多达20多篇,举办宣讲和报告10余场。
与往届相比,此次中国学术团队的参会人数多、讲演精彩,备受关注。提起飞速发展的中国音乐教育学术团队,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颇有感慨,他说,“2004年在西班牙举办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中,参会的中国代表只有3个人,然而这届会议中,我们的学术团体发展得很快,这次中方有160多名代表和演员参会。我们可喜地看到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中的阵容越来越强大”。
先于大会召开的7个专业委员会于7月15日至19日在罗马和博洛尼亚举行,会议议题分别为学校音乐与教师教育、职业音乐家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特殊音乐教育、音乐治疗与音乐医学、社区音乐活动以及文化、教育与大众传媒中的音乐等,体现了各国学者从教育视角出发,从音乐活动的不同视角探索和研究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向。
专家学者 讲演精彩
中国专家学者周世斌、谢嘉幸、王懿颖、许卓娅、赖达富等精彩的发言获得了诸多外国同行的赞许。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在文化、教育与大众传媒中的音乐专业委员会中,宣讲的《妈妈你在哪里?――从中国大陆母亲音乐教育的兴起看音乐教育基本政策存在的局限》反响强烈。外国学者对中国大陆新兴的“母亲音乐教育工程”倍感兴趣,母亲如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周世斌在音乐治疗与音乐医学专业委员会中作了《让音乐激发出生命的动力――音乐治疗在中国汶川地震灾区中的运用》的报告,也一度掀起会场讨论的。与会人员高度赞叹中国学者在抗灾前线组织灾后心理重建工作,充分体现了音乐的作用与价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孙绿怡在社区音乐活动专业委员会中介绍了中央电大在开展社区音乐活动的相关情况。当得知中央电大创建了“天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网络教学环境,拥有一系列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时,一些外国同行提出希望会后加强校际和区域的联系,共享特色资源。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许卓娅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与哥伦比亚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劳瑞共同合作,讲演了《教师作为研究者:以视频分析为早期音乐教育者做准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懿颖也宣讲了早教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外国学者对中国在早教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过程中不仅关注儿童个体,还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深表赞许。
青年学者 收获颇丰
在大会上,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研究者、青年学者满怀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情相聚一堂,通过座谈会、工作坊、教学展示、论文报告、展板等形式参与讨论。
中国大陆各地的许多青年学者作为青年学术委员会中的一员,也积极参与其中。赖达富、赵洪啸、李小莹、张烁、谭莉、刘姝、段海疆、崔玉扬、杨阳等在会上作了《柯达伊教法的创造性反思与实践音乐教育透视》《系列自制乐器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德彪西钢琴音乐在中国备受欢迎之缘由》《语境和人文――电视剧音乐对大学课堂的影响》《寻找家乡的音乐――看国家统编教材在安徽地区的乡土化努力》等专题论文宣讲。这是历届ISME世界大会里,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论文入选和宣讲最多的一次。这些论文都被收入大会论文集,以书本和数据光盘形式同时出版。
很多年轻人都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参与论文宣讲,他们得到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开阔了学术视野。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常慧娈在学校音乐与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尤其深刻地感受到浓烈的学术研究氛围。每当一个讲演结束后,与会者就会被随机分为4个小组,进行深入讨论,进而再将每一组的观点进行汇总。这就真正实现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讨论。上海音乐学院10人学术团队对此颇有感慨,她们认为通过观摩、参与大会,对音乐教育事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八千年的音乐文明,在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无数优秀的璀灿文化,其中民间歌曲就是一颗闪亮的明珠,闪耀着与众不同的光芒。民间歌曲表达一种无以言表的深刻情感,那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感情,只有民歌才能诠释的淋漓尽致。在民间歌曲的众多组成部分当中,号子、山歌、小调是最基础、最典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以俭朴生动的艺术形式,丰富淳朴的表现内容,活跃在人民的生产,生活当中。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在使用“民间歌曲”与“民族歌曲”,某种民族歌曲和某些地区的民间歌曲等名词时,经常会出现含糊不清或混淆的现象,像“维族歌曲”与“新疆歌曲”,“信天游”与”山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都是同一个意思,但是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叫法是不专业和不正确的。那么,什么是民间歌曲,它又和民族歌曲有什么区别呢?
一、中国民间歌曲的起源民间歌曲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因为民间歌曲源自中国原始乐舞,原始乐舞是最古老的歌、舞、乐三者结合的形式,民间歌曲含有原始乐舞的遗留成份。原始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原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通过模拟动作来进行狩猎,游牧,战争以及爱情,逐渐形成了原始乐舞的雏形。
民间歌曲伴随着人类劳动而来,自古就有“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之说,这便是反映原始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的歌舞。民间歌曲从原始艺术萌芽发展而来,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生活的反映。自古历代皇帝与王公贵族们经常通过采风把民间歌曲加工改编为宫廷歌曲,使得民间歌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愈发的完美和成熟起来,《诗经》、《楚辞》无一不是民间歌曲的总集。各种民间音乐艺术多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民歌,包括歌舞,说唱,戏曲,器乐乃至其他艺术门类等,无不从民间歌曲中汲取营养和素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民间歌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触,像:敬酒歌,哭嫁歌,洗衣歌,打硪歌和采茶歌等等,它们那淳朴的表现风格,热情生动的表现形式,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当之无愧的音乐艺术之基础。
二、民间歌曲的概念
周青青老师对民间歌曲的释意是:“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歌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持续不断地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和情感体验,日臻完美,成为人民群众思想情感表达的结晶。”音乐界的一些专家,学者以及对民歌感兴趣的人在不同的书籍、著作、论文当中,在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深度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更大的拓宽了人们了解民间歌曲的途径,也使得民间歌曲方面的理论知识更加丰富。
我认为民间歌曲,就是源自民间的歌曲。它是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诸多歌曲艺术形式的来源,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劳作过程中诞生,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具有鲜明的人文风俗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反映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状况,并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注入新的成份的歌曲形式,表达着人们最真实、最淳朴的情感,并有着独特的歌曲风格和地方特色。它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来源,并由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口头传承的一种传统歌曲形式,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同时又情贯古今的艺术,是歌曲中的一颗“活化石”。
三、民间歌曲的特性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民间歌曲也随着社会在不断发展、前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性:
1、继承性。民间歌曲保存着历代生活的形象特征,积淀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它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世代相传,不断发展。
2、大众性。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成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自娱性。它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自人们心中最真挚的情感流露。
4、即兴性。它歌唱方式规范性不强,歌曲唱腔因人而异,随情而发。
5、适应性。它是以历史时代为背景,适应着潮流与发展,有着与时俱进的特点。
6、地域民族性。它受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和地域文化色彩。
7、口头性。它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且口耳相传的歌曲。
8、变异性。民间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被不断的加工而有所变化。
四、中国民族歌曲的概念与特性
民族歌曲作为反映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广义上讲,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代表性歌曲,这种在自己民族当中流传和发展的歌曲,就是民族歌曲。从狭义上讲,一个民族特有的或专有的歌曲形式,就是民族歌曲。民族歌曲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人文秉性和民族特质。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地理、气候、环境、习俗都各不相同,每个民族受这些因素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歌曲风格,比如:蒙古族的歌曲。从音乐节奏特点上看,长调或短调是区别蒙族民歌的特点。这是因为蒙古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长期的马背生活,养成了他们歌唱的习惯。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的苍穹,则形成了蒙族民歌节奏自由、曲调有偿、深沉委婉的特点。蒙族人民诚实、淳朴、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决定了蒙古族民间歌曲“粗犷、沉稳”的风格。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构成了蒙古民族歌曲特有的语汇,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使得民族歌曲形成了具有个性化、人文化、民族化的艺术表现风格,而这样的风格特点成为民族歌曲的点睛之笔、灵魂所在。
五、中国民间歌曲与中国民族歌曲的关系
在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聚居、杂居、交错居住的情况很多,日常生活中,民族一词习惯上多指少数民族。因此,民族歌曲也常指的是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相应之下民间歌曲就成为汉族民间歌曲的代词了。
其实并非如此,民间歌曲自己就是一个庞大的歌唱文化系统,它本身含有各个民族的民间歌曲。反过来说,民间歌曲是由各个民族具有不同特点、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歌曲所组成的,民间歌曲与民族歌曲并不是两个毫不相连的整体。正相反,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融合,两者的含义虽不相同,但却同属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5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交织出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文化,其中每个民族又以自己各个地区不同的地方风貌、人文景观、生活习惯,孕育出多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歌曲。
在我们明确了民间歌曲和民族歌曲的概念与关系之后,可以得知,民间歌曲是一个庞大的歌唱文化系统,它含有各个民族的民间歌曲,同时民间歌曲又是民族歌曲的一部分。两者相互依存,却并不矛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当听到人们习惯的把“新疆歌曲”叫作“维族歌曲”时,我们就可以判断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新疆歌曲”一词,严格地说,它是新疆地区包括维吾尔民族在内的各族民间歌曲。像:塔吉克族歌曲、哈撒克族歌曲、维吾尔族歌曲等等。它们在音乐、节奏、风格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
作为音乐工作者,应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发掘民间歌曲中更深层的文化。使民间歌曲在中国歌唱文化事业中蓬勃发展,成为闪光的艺术精品。
结论
关键词钢琴演奏钢琴艺术钢琴产业
钢琴自其诞生之日起,已历时三百年。钢琴历史三百年,就是人类文化所经历的三百年。钢琴几乎无处不在,哪里有音乐,哪里就需要钢琴。当谈论钢琴时,我们也许不只是谈论一件乐器,而是在谈论与之有关的千头万绪。它涉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的和精神的,世俗的和宗教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具体的和抽象的,以及个别的和一般的。
从古钢琴到钢琴的发明,钢琴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到风靡全球。钢琴的诞生,给人类的音乐和生活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涵盖了与之有关的时代精神与流行元素。它曾经担任过西方文明东征的使者,从而在东方社会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琴如今已经不只是乐器,它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商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产业。与之有关的钢琴厂,琴行在市场上不断地得到需求,进而增多和发展,专职钢琴教师的出现和与日俱增的学生人数,成为一个新型音乐文化市场的推动者。加上行政因素,官方考级等使钢琴市场的含金量日益剧增。而与此同时,钢琴琴谱和教材及钢琴唱片的大量使用也使得出版商分得了一杯羹。钢琴俨然成为了一个超级的百变明星活跃在现代化社会的流行文化之中。
一、钢琴的演变
通常人们认为钢琴有近300年的历史,即1709年由意大利制琴大师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所创制的现代钢琴为前身。在以后的200年,又不断改进完善,方成为我们看到的现代钢琴。
然而,事实上,钢琴的整个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即现代钢琴出现之前,毕业论文钢琴已存在了300多年,我们称这一阶段的钢琴为古钢琴。现代钢琴的前身只是1709年古钢琴的发展与飞跃。若没有古钢琴发展的“量”的积累,也就不会产生1709年古钢琴“质”的飞跃。
钢琴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与古希腊的弦什,将弦什的琴弦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多弦乐器,进而多弦乐器又演变成两种演奏形式的乐器。一是以手指拨动琴弦发音的多弦乐器,后与键盘结合成为拨弦古钢琴。另一种是以手指拨动琴键,装置于键尾的小缒击弦发音的钢琴。这两种乐器都是现代化钢琴的鼻祖,故统称为古钢琴。
随着现代化钢琴的不断完善,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而出现的爵士乐,摇滚乐的需要,古钢琴一似柔弱纤细而又羞涩的贵妇人——也只能归隐于现代社会舞台的大幕之后了。
钢琴的发明者是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他是意大利佛洛伦萨美第奇家庭的一位乐器制作师。1709年,他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了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钢琴的英文名字叫做piano,piano是意大利文,原义为“弱”,与之相对的是forte,也是意大利文,意为“强”。“可以演奏强弱的新发明的羽管琴键”(arpicembalodinuovainvention,chelapianoeilforte)这个长长的名字后来缩写为“pianoforte”,一直过了大约有一个世纪,才完全简化为今天的钢琴(piano)。克利斯托福里在钢琴上以弦槌击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代替了过去拨弦古钢琴用动物羽管拨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从而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触键或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德国管风琴师,制作师戈特弗里德希尔伯曼,在1730年根据一份绘制极不准确的意大利钢琴草图,借鉴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制造出德国第一架钢琴。接着,在英国也制造了钢琴。后人对克里斯托福里的钢琴进行了一些改进。1783年,也就是在第一架钢琴诞生83年后,英国人布罗德·伍德发明了踏板获得了专利权。
钢琴在它诞生的头一个世纪中经历了多次改良。虽然开始被形容为锅炉工制造出的粗糙机械,但随着音乐由巴罗克风格向古典主义演变,音响丰富,细腻,洪亮的钢琴在19世纪已经登上了“乐器之王”的宝座。
1732年,在佛罗伦萨,洛多维克·朱斯蒂尼发表了第一首钢琴作品《奏鸣曲》,钢琴已经传播到了一些国家,专门为钢琴而作的音乐已经出现。十八世纪60年代以后,钢琴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钢琴走出了私家音乐沙龙,进入了大众音乐厅,许多作曲家开始投人钢琴曲的制作。
从十九世纪末至今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除了对现代钢琴的音质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外,并未对乐器本身做出重大的改革。20世纪初曾风靡一时的自动钢琴也很快被唱机、录音机所淘汰。
二、钢琴艺术的发展
“世无钢琴,我们也就没有莫扎特的几十部钢琴协奏曲了,也就没有贝多芬的奏鸣曲了,硕士论文没有肖邦的钢琴诗了,没有德彪西的钢琴画了,也就不能得而赏之了。”
钢琴之所以成为乐器家族中的王者,是人类精神文明及科技文明的发展赋予它的。钢琴作为乐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钢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精神生活不断发展的状态。
(一)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除宫廷、教堂内的音乐活动之外,社会上的活动也很普遍,还有很多专业和业余的音乐家组成的各类音乐团体,广泛开展音乐活动。在这一时期,在器乐领域获得重大发展的就包括古钢琴音乐,故钢琴音乐所用的主要题材就是变奏曲和组曲。
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构思巨大,结构严谨,感情表现单一而强烈,具有震撼的效力。巴赫是巴洛克时期钢琴的奠基人,他的钢琴音乐可分为五类:舞曲、前奏曲、赋格、即兴曲、协奏曲。
(二)18世纪下半叶的古典音乐
18世纪下半叶,在歌剧艺术发展的同时,也确立了古典交响乐和奏鸣曲的体裁,把音乐推向高峰的是维也纳的古典音乐派,其中也包括钢琴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钢琴乐是明朗的、乐观的,充满诗意和温暖的情调,其代表人物是海顿和莫扎特。
(三)19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音乐
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风格优雅,手法上追求和谐与均衡,音乐色彩细腻,趣味高雅,富有幽默感,代表人物是肖邦。
钢琴的创造者不愧是万物之灵!演奏家们也是值得人们倾倒的。钢筋铁骨的一架五生命的机器,在他们的指尖下一金色的声音歌唱了。我们赞美钢琴,是因为这架机器样的物件能够用各种曲调、风格表达以及传达人们的心声,这才是钢琴文化的起始和终结。钢琴是为了钢琴音乐,也因为有了钢琴音乐而存在的。
20世纪下半叶,钢琴遇到了键盘乐器的劲敌——电子琴,电子琴开阔了广阔的音乐空间,职称论文但这一切都是由机器装置操纵人,而不是由演奏者的指触来变化。虽然演奏者的劳动被大大解放,但乐器和人类处于最间接的状态下,人类难以直接通过电子琴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电子琴的出现如同变异了的钢琴文化的怪胎,就向现代社会的快餐文化,简单却乏味。对于真正音乐耳朵而言,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钢琴音乐,那里没有心灵、感情、人气。而钢琴依旧以其“音乐之王”的高姿态站在钢琴文化的前端,带给我们钢琴音乐的盛宴。
无论哪一时期,那种风格的钢琴音乐,都让人们享受了钢琴文化的内涵,且与其所在的时代紧密相连,具有一定民族色彩和时代精神。钢琴音乐的发展史也可看作是一个世界时代的变迁过程。爱因斯坦曾说;“现实世界只有一个,想象力可以创造千百个世界。”钢琴音乐可以创造千百种音乐I界。这种暗示性的色彩指引人们进入一个音乐更高层次的境界。
三、钢琴产业
钢琴在18世纪还只是手工业的产品,工匠们尽力在那里发挥他们对音乐的想象力,在那里体现他们对手工艺作品的完美化。可到了十九世纪,钢琴已经成为大工业和大商业了。1827年,巴黎的普莱耶尔雇用了30名工人,生产100架钢琴,有过了几年,生产量的增长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百。也就是说,十九世纪中叶,钢琴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商业行为,从而这一行业也出现了激烈的竞争。
十九世纪70年代,钢琴市场不断扩展,尤其是在美国,购买钢琴的人几乎像汹涌的洪水滚滚而来。威伯钢琴的销售量如同税收的增长率,以百分之三百六十八的速度递增。钢琴成为巨大的工业后,各类钢琴制造厂风起云涌。当时著名的钢琴品牌包括:Baldwin、Bechstein、Bosendorfer、Brodwood、Chickering等,这些品牌商家和市场上的其他行业一样,为争取更多的买者而相互竞争。而其制造的钢琴也各具特色,各有优点。
从钢琴的产生到1850年之问,钢琴还只是高档奢侈品,那时的产量并不大,但利润却不小,那时的价格,一个熟练的工人需要付出相当于他一年的所得,才买得起。而到十九世纪中叶后。钢琴产量大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市场的需求,1894年,琴价只抵1850年的一半。那时,便是西方钢琴消费的黄金时期,同时期的产量也在很高的一个点上(如图2)而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自动钢琴留声机的冲击,钢琴的占粮一落干丈。从1927年到1932年之间,美国从年产二十五万台跌到了两万五千,英国此时也减产了三分之二。但此时的钢琴厂商不会闲着,“乡村女人弹奏钢琴”成为刺激美国钢琴生产的一个动力,如同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广告一样来做产品销售。而这样,我们也可以将李斯特等钢琴大师看作是“钢琴促销员”。
钢琴制造业在市场浪潮中蓬勃发展,其间伴有价格与产量的涨涨落落,但在当今社会其依旧“欣欣向荣”。而伴随着钢琴制造,钢琴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一些行业的发展比如出版商,由于越来越多的学琴者和大量的钢琴教材的出现,一批批的钢琴教学书籍的出版,而这样又必然带动劳动印刷产业的发展,钢琴教师也是与日俱增,当然也包括钢琴调音师的出现。
如今社会中演奏钢琴,从根本上说是娱乐(指大众概念中的钢琴活动),英语论文它是一种集教育投资、社会风尚及经济价值的复杂现象。
虽然在这样的活动中非常缺乏智慧,想象和个性,但它的确成为了巨大的产业和市场,一个具有强烈娱乐性的活动是“双钢琴之战”,最早的“双钢琴之战”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1836年,李斯特和塔尔贝格的“对抗赛”,二者都想通过“竞赛”来获得自己欧洲最强的钢琴手称号。现代社会的钢琴考级和各种钢琴比赛也是这种形式的帆板和延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下表是2006上半年国际钢琴比赛的赛事。
这仅是2006上半年的国际性钢琴比赛,而在全国各地国内的钢琴比赛更是多如牛毛。
钢琴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是纯粹古典的形象。在流动文化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好莱坞导演将钢琴作为浪漫的道具。留学生论文在大量的现代电影中,钢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浪漫爱情场面中导演都安置了钢琴作为必要的道具。钢琴也曾担任过西方文明东征的使者,正如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乒乓一样。
钢琴及其钢琴音乐带给人类一个不一样的音乐世界,带给人类一个色彩缤纷的精神享受。钢琴就像个超级明星一样,一直活跃在人类社会的舞台上彰显其华丽的绚烂!
参考文献:
[1]钢琴艺术(合订本下半期)[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辛丰年,钢琴文化三百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论文摘要:我国的艺术类教育已经从精英艺术教育转向了大众艺术教育,将有越来越多的接受过大众艺术教育的学子毕业后从事艺术类或与艺术类相关的工作。
从古至今,艺术都以各种形式带给人美的享受,或是时间的艺术,如音乐、舞蹈、电影,或是空间的艺术,如建筑、雕塑、绘画等。而作为综合艺术形式存在的戏剧艺术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而各种艺术门类都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各艺术门类之中都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比如,文学、诗歌中有着优美的音乐韵律;建筑有着雕塑的空间美感;电影是集文学、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于一体,而作为戏剧艺术,除了需要音乐、舞台美术、绘画、雕塑、建筑、文学等艺术形式的参与,还需要演员参与创作。
目前,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综合类甚至理工类院校都相继扩大招生并开放了戏剧影视表演等专业。作为一名大众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才能适应新的挑战?是一味照搬国内顶尖艺术院校的教育方法,还是不断探索并寻求一条独特的适合大众艺术教育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之路呢?答案当然是后者是,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适合新时期大众艺术教育新背景下的艺术教育新方法。
在大众艺术教育背景下,我们的培养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开设了表演艺术专业,培养专业应用型艺术从业人员,这与培养艺术家为宗旨的精英教育背景下的专业艺术院校形成互补,这也说明我国艺术教育结构得到了逐步的完善。这就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将走向社会中的各种艺术岗位,那么,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就成了表演专业学生的首要任务。
一、扎实的专业基础训练
戏剧表演艺术有它固有的艺术创作规律,专业基础训练也应遵循戏剧表演艺术的基础训练方法,主要是内部素质训练,李月、梁伯龙就提出表演基础训练要对“七力四感”进行训练。七力: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力、积极而稳定的注意力、丰富而活跃的想象力、敏锐而真挚的感受力、真实准确而合理的判断与思考力、灵敏而有细腻的适应力、鲜明的形体与语言的表现力;四感:真实感、形象感、幽默感、节奏感。作为大众艺术教育背景下的表演艺术教学,在众多的内部素质的训练中,“七力”中的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活跃的想象力、“四感”中的真实感与形象感显得更加重要。
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力、积极、稳定的持续的注意力不是天生的,这必须是长期、正确的专业训练的结果。另外,表演艺术创作尤其离不开想象力的参与。首先,这是由表演艺术特性之一——假定性决定的,演员必须在剧作家、导演等规定的规定情境中,当众的情况下,假设、假使的环境中展开真实的舞台行动,从而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以,作为演员就必须应用自己的相信里,把舞台上、摄(影)像机前的“假”的规定情境当做“真”的来做。再者,尽管表演艺术的创作是在剧作家笔下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再创作,但是要想把剧本中的文学形象再创作成为舞台或者银(莹)幕人物形象,演员必须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把剧作家提供的情境、事件、人物等都变得具体和丰富起来,使剧本中简单的舞台提示、人物的动作和语言都在演员的想象力的帮助下得到充实和深化,并得以形象的表现。同时,演员的想象力不能在创作中对假定的情境进行补充和深化,还能促使演员对情绪产生体验,产生更丰富,更准确的行动从而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 转贴于
二、充实的生活
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戏剧表演艺术都是通过对生活的加工和提炼而产生的,在大众教育背景下,所培养的表演艺术从业者将走向社会的各个层面,从事表演艺术相关工作,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拥有充实的生活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必须正确引导学生有目的的了解、体验生活:
(一)生活是一个大宝库,里面有着各种各样性格特征的人,各种各样有趣的事。其中有的人物,有的事件是我们能够亲身体验的,如社会中各种环境中的人物、职业,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不仅要保持一颗童心,有目的地体验生活,还要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找到适合艺术创作的源泉。
(二)有的事件是我们不能直接体验的,如,犯罪、不同时代的人物、事件等。我们就必须引导学生用间接生活体验,如读书,采访,了解当时留下了的文物,展开想象等来达到对生活的了解。对戏剧表演来说,戏剧表演创作的素质就是生活与艺术的统一,学习戏剧表演艺术应该具备充实的生活。
三、独特的艺术审美
表演艺术所承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艺术即是美的产物,我们要提倡舞台上真、善、美的展现,所以在表演艺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建立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一)了解下社会大众审美趋向。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我们的审美观都是不一样的,审美是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人们对美的认知。哲学上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时代在在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审美观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作为在大众艺术教育背景下的学生,首先要了解当下符合通行的审美原则,或者说是迎合大众审美。其次要对大众审美进行适当引导。
(二)审美要有自己个性。作为演员要对大众的审美趋向进行适当引导,建立的艺术审美就必须独特,必须具有自己的个性。
四、厚实的文化底蕴
文化是戏剧表演艺术创作的根基。演员的创作是在文学家、剧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的,这就要求演员具备相当的理解能力。表演艺术是研究人的艺术,演员要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就必须研究所扮演的人物当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信息。所以,加强文化知识的摄入以丰富相应的文化内涵对表演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二人转;起源;审美
二人转在中国音乐词典上的释意为:“曲艺的一种,属走唱类,流行于东北各地,有两百多年历史。”作为一个地道的东北女孩,对二人转的记忆就是二人转的小戏班。十几年前,在并不发达的家乡,似乎不论什么都跟不上大时展的脚步,但唯一的好处是可以让东北的传统文化变更得慢一些。虽然如今的家乡里也没有小戏班演出了,但庆幸的是,笔者的记忆里有原汁原味的二人转。带着对记忆中二人转的怀念和黑土地的热爱,笔者决定写这篇综述。并通过中国知网、读秀这两个网站进行综述的文章和著作的搜索整理。
1 二人转音乐研究文献统计
1.1 期刊论文
对2014年以及之前的文章进行整理统计,共查找到学术论文63篇,2006年之前共17篇;2006年以后共有46篇。涉及的期刊有《戏剧文学》《北方音乐》《中国音乐》《戏剧之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音乐期刊。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二人转音乐的起源、审美、曲牌、唱腔研究、与其他艺术的比较等方面。
1.2 硕士论文
通过“中国知网”()对2014年以前的硕士论文进行检索,共检索到10篇相关论文。分类如下:
(1)二人转音乐审美研究,共2篇:任佳颖《二人转艺术的审美特征》;李鑫宇《当代二人转审美特征与流变》。
(2)二人转唱法研究,共3篇:邢珊珊《浅论东北二人转的“咬字吐字”技巧及其特色》;苗艳《东北汉族民间小调演唱风格探析》;钱芳《二人转与二人台演唱方法比较研究》。
(3)现状研究,共2篇:李露《地方剧场二人转现状研究―长春市和平大戏院个案剖析》;于玲《二人转的调查与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地区为例》。
(4)其他研究,共3篇:于宛冬《东北二人转研究》;王静《浅论二人转人物性格》;张静雅《论东北地方戏―以二人转为例》。
1.3 图书著作
关于二人转音乐的著作,共检索到相关著作21部,主要有专著、曲集、集成词典、教程4类。
(1)专著类,共13部:那炳晨《东北二人转》;那炳晨,杨修生著《东北二人转》;冯娴著《东北二人转》;李玉珍著《二人转概论》;马力著《二人转舞蹈・中国传统民间舞蹈选》;冯光珏著《双年文录》;冯光珏与李明正,周来达共同编著《曲艺音乐》;耿瑛著《正说东北二人转》;曹保明,张洪江共同编著《泥土灵气・东北二人转》;刘振德主编《二人转艺术》;张成德主编《中国古今名书大观》;耿家林,张希玲著《二人转艺术文化研究》;颜培金,颜硕编著《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东北二人转》。
(2)曲集类,共2部:金士贵编写的《金士贵经典二人转作品集》和裘柳钦编写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曲选》。
(3)集成词典类,共5部:《中国曲艺志・黑龙江卷》;《中国曲艺志・吉林卷》;《中国曲艺志・辽宁卷》;《中国戏曲志・吉林卷》;田连云,崔凯主编《辽宁当代曲艺词典》;盛广志主编《中国古今工具书大词典》。
(4)教程类,共1部:吉林艺术学院音乐系民族民间教研室编写的《二人转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教材之三》。
2 二人转音乐研究
研究以期刊论文为主,同时也兼顾了部分硕士、博士论文和图书专著。从二人转音乐的起源、审美两个方面展开。
2.1 二人转音乐的起源探究
关于二人转音乐的起源,学界中的主要观点是源自萨满神歌,除此之外,还有起源于莲花落和东北秧歌两种说法。陈明大认为,“东北‘二人转’是萨满音乐的继续与发展”。他在《萨满音乐――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之源》中提到“二人转音返暮枚喟迩惶宓拇丛炀褪抢丛从谌满祭祀”。文中有三个例子:第一,“二人转”中的《红柳子》《秧歌柳子》来源于萨满的祭柳。第二,“二人转”中的四平调,来源于萨满神曲《烧太平香神歌》(跳家神),“十八调”中的其他曲调来源于萨满神曲《背灯调》《请神调》《接神调》《念杆子调》(萨满佛调)等等。第三,“七十二嗨嗨”源自于萨满神曲及萨满音乐中的《镶神词武嗨嗨》。韩立民,王冬岩对陈明大的说法进行了反驳,他们认为:二人转吸收了莲花落的众多曲牌,并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改造之后,形成了地方化的新面貌。在《二人转唱腔与莲花落的渊源关系》中针对莲花落曲牌成为二人转唱腔之后的实际运用情况,分为了3种情况:第一,直接运用,即旋律、节奏、节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二人转之中的应用。例如,“最早形成的莲花落曲牌《喇叭牌子》,进入二人转之后,整体旋律框架未变,只是过门间奏采用了加花变奏。”第二,变化运用,即“增,减衬腔的应用”。例如,“二人转的主要唱腔曲牌《胡胡腔》,是以莲花落的商调式散花调为基础发展而成的。它与母曲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上下句的衬腔,将原来的‘哩留莲花一朵梅花’改为秧歌中常用的虚字衬腔‘哎咳哎咳呀……’。”第三,“结构与起唱的借鉴运用,包括两分句结构运用,闪板起唱以及抒情与叙事曲牌的组合。”分别举例,如“《武嗨嗨・排字句》《红柳子・排字句》等,其上下句中的上句或下句旋律,均为两个分句,两小节句式。此种句式承袭了莲花落曲牌的结构形式”。韩立民与王冬岩虽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想法,但杨朴认为,不能因为二人转中的曲目与山西等地的莲花落相近就证明二人转起源于莲花落,在《二人转的亲子鉴定――二人转起源于东北大秧歌而并非山西莲花落》中,他坚持认为,二人转起源于东北秧歌。他写道:“一种艺术被一种艺术吸收融合,是常见的文艺创作现象。莲花落虽然有很多曲牌被二人转吸收了,但却吸收了东北秧歌和东北民歌的曲调,不是以莲花落原本的形式直接进入。”而且通过二人转的曲目对比发现,从整体上看,二人转的曲目与东北大秧歌和东北民歌相符,与山西等地莲花落不符。
2.2 二人转音乐的审美
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发现,学界对于二人转音乐的审美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人转音乐的美学价值和音乐美学特征两个方面。张金彪在《二人转的音乐魅力――浅谈东北二人转音乐的审美价值》中,对二人转音乐的美学价值从三个方面展开探究。张金彪认为,二人转不单单具有东北风格,还融进了许多其他省市的风格。例如,二人转曲牌音乐中常用的《对花》《清水河》均为河北民歌。通过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二人转音乐从一开始就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关于二人转音乐美学特征,苍越在《二人转音乐美学特征三题》中总结了三个方面:第一,审美的短距性;第二,审美活动的集体性,合一性和自发性;第三,审美对象的朴素性、生活性和生动性。
1 谁是作者?
无疑,关于作者的身份,除了他本人的地域血缘与人文处境已经有所预设之外,新的因素也必须考虑,比如,对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中国作曲家来说,本土和海外是一个可以考量的因素,就此进一步关联海外,也许经受美国移民文化洗礼与经历欧洲纯种文化过滤又有不同。由此,能否在古今、中西、雅俗这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的基本关系前提下,进一步根据中国国情设定以下关系:不同的人文资源:来自平民社会的民俗资源,来自书斋文献的文人资源,合起来就是:文质关系;不同的潜在情结:缘于中国的政治情结,缘于西方的技术情结,合起来就是:政夷关系:不同的美学意向:作为深度话语的表现别的,作为表面纹章的给出自己,合起来就是:意象关系;不同的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份:有丰富艺术手法的音乐家,具强烈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合起来就是:伶士关系。
2 作品在哪里?
一般而言,这里包含有:声音材料,音响结构,个性风格,历史踪迹。深入一步看,又可以分别为:通过内容识别结构性标示,通过形式识别结构性变换,通过功能识别结构性驱动。再进一步,感性识别边界以及相应概念,处于历史范畴当中的音乐(作为意识形态的西方音乐以声音至上作为绝对原则),德国19世纪绝对音乐(相比较标题音乐而言的纯用音乐本身构思而作成的纯音乐,相比较相对音乐而言的独一无二(单数)与不由自主(无缘)的声音存在)。
3 听是什么?
通过理解的听是理念,直接介入的听是行为。进一步的问 题是听众,听众是什么?有人说,这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无论小众,还是大众,他们究竟又在哪里?我的理解,就在一个个具体的听者乃至一次次听的动作过程当中。必经的路径,只能是:通过临响(Living soundscope),哪怕是面对纯粹声音陈述的绝对临响(Absolute Living soundscope)。就像古代典籍《文子》有说:听道,已然关联声本体与听本体。
4 学院音乐厅――
它限定在专业围墙之中。
5 学术音乐会一
它必须是艺术乃至审美趣味相投。
问题是,即便在专业围墙之中,哪怕是艺术乃至审美趣味相投,依然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通过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音乐作品乃至绝对音响与纯粹声音?由此,我想到了音乐学系本科入学考试命题:听音乐写论文。有一年,有一个考生问我,写什么?怎么写?我的回答:首先是你听到什么,然后是你想到什么,再后是你除了听到和想到的东西之外还应该有些什么,简约而言,就是听想悟。当然,无疑听是关键。尤其对归属于现代的新作品来说,几乎就是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临响状态之中。
二、又一个难以回避的悖论
1 置疑中国本土――
交响乐体裁源自西方古典时期,始终处于学习借鉴乃至有限创新过程中的中国交响乐,严格意义上没有本土可言。尤其进入20世纪,在告别共性写作之后的个性写作历史进程当中,甚至连原有的西方印迹也逐渐褪去,其文化边界愈益模糊。
2 关切中国制造――
毕竟由于作者血缘身份与文化脉络设定,古代范型的陶冶自我性情的文人传统,近代范型的干预社会现实的知识分子传统,当代范型的面对音响敞开的职业音乐家传统,依稀可见。由此,深度关切的中国情结同样难以完全彻底开解。
举例一个学生正在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接受及其理论反思》,提出三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会接受西方音乐,什么样的中国人接受什么样的西方音乐,中国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接受这样的西方音乐。后续形成前后括弧,并包含这样两个具学术含量的理论问题:什么是近代中国人?一个可以纳入史学范畴的美学概念,通过如是方式接受的西方音乐还是原本意义上的西方音乐吗?一个可以纳入美学范畴的史学概念。
三、再一个难以借用的工具
1 针对作品修辞(整体结构描写与纯粹感性表述)的音乐学写作一
到底应该是浓墨重彩、铺垫叠加?还是应该轻描淡写、单刀直入?之所以呈现不同的写作样式,显然,有写作策略的原因。关键在于:如何通过语言去描写与表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以及能否通过文字语言去描写与表述一个并非由文字语言构成的别的东西?即如何通过音乐吐露人的生活感受及其情感体验?又如何通过诗意进行人的生活感受及其情感体验的表述?
2 有没有特定学科语言――
真正通过音乐学方式切中音乐艺术作品,,必须通过特定学科以及特定专业甚至特定研究方向的独特语言来加以描写与表述,不然的话,除了借用别种学科成果进行转述,或者通过别种学科方式进行重复作业之外,只能是出现低水平的取代,甚至是不及学科本质的替换。
3 历史人文个性之后的to be问题――
所谓“历史人文个性之后的to be问题”,即针对作者的是与写作的是进行形而上的追问。具体而言,在始端:什么是音乐?通过形而下的描写;在终端:音乐是什么?通过形而上的表述。其间,以音乐应该有的方式去面对音乐,进而,切中人的音乐感性直觉经验。折返回来去回答与表述:how:如何写作?why:为什么写作?in this way:之所以这样写作。
一句话,音乐学写作:
不是用别的方式写音乐,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077-01
“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最初的备受指责、边缘化状态逐渐地被社会认同,并从文化的边缘逐步走向文化中心地带,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文化样式 ”。一代又一代人,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行音乐的伴随下成长,王思琦学者也不例外。正是凭借着对流行音乐的切身体验与浓厚兴趣,使得王思琦开始了对流行音乐研究与思考,而《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以下简称《流行音乐》)一书是其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笔者认为此书的价值和特征可总结如下:
一、“厚重”的史料价值
所谓“厚重”,一方面是因为《流行音乐》一书仅正文就达282页之多,再加上序言、后记等已接近300页,拿在手中分量确实不轻。其次,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也非一般,“由于论文写作中参考的文献数量极大,参考文献的目录有70多页。……因此不再将参考文献尽数列出”。除此之外,编者在前期资料搜集和整理的工作过程中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在硕士论文写作阶段,他已经搜集了约七百万字的资料。在博士论文写作阶段……重点查阅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重镇北京、上海、广州三市晚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刊载的所有流行音乐活动资料。……这些晚报叠加起来可相当于十几层楼高”。
另一方面,《流行音乐》一书系统介绍了1978-2003三十年间中国城市地区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与历史演变,全书共七章可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第一章至第五章;(二)、第六章至第七章。在第一部分的五个章节中,编者以时间为线索,将流行音乐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5年),第一个期(1986-1988年),调整期(1989-1992年),第二个期(1993-1996年),新的发展期(1997-2003年)。将散落在各处的纷繁杂乱的纸张碎片串联成一本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长卷,在客观呈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进行概况和总结,为后人研究和了解流行音乐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和大量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
二、“严谨”的治学态度
关于治学的态度问题,曾有过这样一句浅显而又深刻的话语,即“做学问之前,要先学会如何做人”。然而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因追求个人利益导致学术界的不正之风越加猖狂。即使是公然在网络数据库中出现的文章,雷同之事也是屡见不鲜。
在《流行音乐》一书中,编者引用了大量与流行音乐相关的多种样式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在前五章的论述中,某些页面上近2/3的篇幅都为引文内容。但是,几乎每页页脚下都附有引文注释,多则十几条,少则三五条,所有引文一律严格标明出处。相对于报刊杂志而言,有关流行音乐研究方面的论著可谓是屈指可数。因此,要想完成对当代流行音乐不同时期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就需要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大量散乱的报刊信息的查阅之上。正如编者在后记中提到的那样“只有在“描述”与“归纳”基础上产生的“解释”与“演绎”才是具有说服力的!”“书如其人”,从这本书中不难发现,编者在治学过程中的严谨,而这种治学态度的严谨很是值得我们推崇与学习。
三、“独特”的研究视角
论文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堂 流行音乐 意义
论文摘要:在当今这个开放、多元的时代,中学音乐课堂不可避免地受到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外界冲击,能否正确对待这一现象,将流行音乐中的某些元素引入到中学音乐教育中来,是一个值得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是否应该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中来,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今这个开放、多元的时代,如果完全将流行音乐摒弃在中学音乐教育的高墙之外,无异于采取“堙堵”之法治水,其结果必定不如人意。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因势利导”,要正视流行音乐对中学音乐教育的冲击,将其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元素巧妙地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中来,使之成为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中学生音乐素养贡献力量。
1 中学音乐教学发展及流行音乐的教学意义
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探究,同时也会尝试着用并未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审视各种社会现象。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载体,要重视各阶段学校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流行音乐” (Pop Music),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流行音乐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对象是平民阶层,特别是在校学生。它不像少儿歌曲那样单纯,流行音乐具有很浓的时代气息,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旋律通俗上口,结构短小精练、易学易记,节奏时而欢快激烈、热情四射,时而低沉婉转、如泣如诉,加上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运用迷笛、电声乐器做出奇特的音效更容易吸引中学生的注意;而那些表现欢乐、憧憬友谊爱情、苦闷、伤感等情绪的作品特别能引起中学生情感的交融与共鸣。因此,如果能够将流行音乐中的一些积极元素巧妙地运用在中学音乐课堂中来,将会有助于更好的实施音乐教学,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2 流行音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原则
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要注重对流行音乐的甄别和选择,一定要把握以下原则,使流行音乐更好地为中学音乐教育服务。
2.1 甄选原则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与大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复杂的音乐类型,其内容积极消极兼而有之,必然有不适合在中学音乐课堂上进行宣扬的部分,例如,那些过分渲染孤独、忧伤、失落情绪、表现游戏人生态度、描述情爱的流行歌曲等。同时,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开始建立但不成熟的阶段,对于一些社会现象还不能够进行正确判断。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引用流行音乐,排斥和拒绝的是那些内容消极、格调不高的流行音乐作品,选择一些内容积极向上、风格清新别致、格调较高、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作品。
2.2 适量原则
中学音乐教育使用固定的教材,是经过教学实践验证了的具有一定科学行的体系。流行音乐元素作为其有益的补充,将会对中学音乐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果教师一味偏好流行音乐,忽略原有的音乐课程内容的讲授,将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种典型的本末倒置;当然,如果教师忽略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好和热爱,完全将其排除在音乐课堂之外,置中学音乐教育现实情况于不顾,则将流于“闭门造车”的境地,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中来,教师要把握适量原则,促使流行音乐中积极上进的一部分元素更好地为中学音乐教育服务。
2.3 恰当原则
在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教育课堂中时,教师要重视对教育契机的把握,要充分利用流行音乐中对音乐教育有益的因素,促使流行音乐为教育教学目标的生成和实现所用,为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和音乐技能的获得所用。这需要教师对中学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学生的心理实际和当前的音乐流行趋势有全面的把握,从而能够将这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最终形成以中学音乐课程为主、流行音乐为辅,促进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好局面。
3 发挥流行音乐积极作用的有效策略
如果能够把握好甄别、适量、恰当的原则,对于中学音乐教育来说,在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是十分有益的。教师也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策略,促进流行音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中来,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一面。
3.1 组织学生进行流行音乐“采风”活动
教师作为学生音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虽然可以尽量的进行换位思考,但也未必能够真正的做到“思学生所思”。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流行音乐“采风”活动,这种“采风”并不是传统意义的采风,而是教师对学生所喜爱的流行歌曲进行调查,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曲目。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前提下,正确评价流行歌曲的审美价值,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辨别,使其自觉摒弃其中的负面因素,最终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可以教授或引用这些流行歌曲,更好的丰富自己的音乐教学。
3.2 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进行辨析和理解
中学生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喜爱流行歌曲,但可能只是一种单纯的喜好,对于流行歌曲本身及其所代表的一些具体内容并不理解。当然,这并不排除因为流行歌曲因其本身的大众化、通俗化,所呈现出来的浅俗性。学生喜爱流行歌曲,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意义,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流行音乐,引导他们感受到某些流行音乐中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就应该能够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例如,偶像歌星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歌词简单却深情:“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美丽的白发,幸福中发芽。天使的魔法,温暖中慈祥……”学生们大多十分喜欢周杰伦,这首歌曲必然会对学生思想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4 结语
流行音乐大多以歌曲形式出现,与社会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是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中学音乐教学其目标就是在于培养学生有表情地歌唱和对音乐的感觉能力。通过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理想,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由于流行歌曲都是学生日常所思所想所见所感而又存贮与心灵深处的东西,所以一旦用歌声表达,很容易就会在歌唱者与倾听者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流行音乐中积极的音乐元素,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人类音乐文化的丰厚与博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接受流行音乐,提高和丰富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培养具有高尚音乐审美情趣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