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

时间:2022-07-08 21:29: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草原课文主要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

第1篇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做事全凭兴趣,自主阅读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阅读的水到渠成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然融入到阅读活动中来。其中让阅读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使阅读配合课堂内容承上启下,进行巧妙过渡,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阅读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注重词句训练,带动阅读活动

字组成句,句连成段,段形成文。从这样的逻辑来看,便蕴含了强烈的承上启下思想。字句的理解是理解课文的钥匙,教师可以借助于让学生对字句进行理解,进而过渡到对整篇文章的阅读活动中来,也使学生能从深层次上去感悟课文。比如,在对《草原》这一课文进行教学的时候,文章重点描写的是草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原的快乐心情。教师可以选择以读代讲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进行课文的范读,并让学生思考文章中描写草原景色的特点的词句有那些,同时做好标记。教师的深情朗诵,再现了草原的优美景色,深深地打动着学生的心。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学生迅速找出了“清新”“明朗”、“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等一系列描写草原景色的词语,并且也找到了“是……也是……”、“既……又……”、“连……都……”等的句子。如此,学生便迅速且准确地理解、掌握草原的美丽风光,对草原的美好风景不禁产生向往之情,此时教师在顺水推舟,引导学生齐读并思考课文其他问题,学生因受到之前教师深情朗读及对草原美好景色的向往的影响,朗读的起来兴致勃勃,深情而动人。如此巧妙的过渡引读,感知文本,如此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字句的理解与感悟,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把握全文,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与思想感情,并且起到了顺理成章带动阅读的目的。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二、掌握阅读方法,承接阅读内容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可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来,让阅读衔接更加自如,阅读活动更加高效。培根说:“有的书只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道其中的大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在语文课文中,编撰人员为大家编排精读与略读这两大类的文章内容。所谓的略读就是对课文加以粗略的、迅速的浏览,包括了文体、作者与说明等。略读文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总体了解课文,了解课文中的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但是精读则要求小学生对全文进行深入研究。在精读的时候应该注重语境的结合,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从深层次上理解课文的含义。其中精读的方法包括有:品读、诵读、写心得体会等。教师应该灵活指导学生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阅读,让学生在掌握阅读方法的同时,有目的的对课文进行阅读,促进阅读实效性的提高。比如: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批注阅读。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不理解之处、关键字词句、文章的写作方法、文章的写作顺序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等通过各种不同的阅读的方式来进行批注,同时相应地做好笔记。这种方式的阅读具有很强的衔接性,承上启下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变得秩序井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阅读水平。

三、注重阅读过渡的开放性,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需要充分放手,不能以自己的阅读分析来完全代替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自主阅读,实现对文本的解读。因此,可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将自己的思维判断及情感活动融入到阅读中,从而深化自己对各种文本之理解。显然,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文本已经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平台。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化地阅读课文,激励他们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进行阅读,发展学生的健全的人格。此外,在这一阅读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设置引导学生进行的阅读过渡语,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发挥。例如,在对《云雀的心愿》一文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有心愿吗?如果有,你们的心愿是什么呢?

学生立即开始议论开来。

生1:我的心愿是能够天天见到蓝天碧水。

生2:我的心愿是老师能够带我们去春游。

师:同学们,你们真有想法。那你知道云雀的心愿会是什么呢?请发挥你们的想象,然后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去阅读课文,借助阅读进行思考,而后再把云雀的心愿吐露出来。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云雀心愿的由来,以及云雀和云雀妈妈的具体心愿。此时,教师可以向同学们说:同学们,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你们有谁知道贫瘠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样一来,就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过渡语”的巧妙,使学生创造性地解读课文,即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2篇

一、理解课文是为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是目的、更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手段。这里说理解课文是目的,只是阅读教学近期的目的,而不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说理解课文是手段,意思是,作为教材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凭借这些课文训练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教师教“一”的时候不能只管这个“一”,同时还要想到“三”,要指导学生学会“反三”。能够触类旁通地独立阅读、理解教材以外的书籍、报刊。这是阅读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成功。

二、阅读理解的基本内容

1.理解词语。在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是理解课文的前提。《义务教育大纲》要求:一是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注意积累词语并能运用。理解词语主要是理解重点词语、特别是对表现中心有重要作用的词语。有的熟词在新课文中有了新的含义;有的词语在课文中有特殊的表达作用;有些词语不理解影响理解课文的内容,这些词语应当指导学生准确理解。

2.理解句子。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但并不是说课文的每个句子都要深入理解,要抓重点。以下几类句子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加以理解:一是对表现中心有较大作用的句子;二是含义深刻的句子;三是跟学生生活距离较远的句子;四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主要是理解句子的意思,有的可以揣摩句子的形式,学习说、写这种句式的句子,但小学阶段不宜讲语法、修辞方面的名词述语。

3.理解自然段。理解自然段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从形式上认识自然段;二是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知道句与句在内容上是怎样连起来的;三是知道整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能够归纳自然段的段意。

4.理解篇章。理解篇章是一种综合的阅读能力,要在理解词、句、自然段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篇章包括五项内容:一是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结合课文分段;二是归纳段落大意;三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是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五是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五个方面紧密联系,环环相扣,逐步提高。

三、常用的阅读方法

1.边读边想的方法:阅读和思考相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边读边想,读思结合,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想什么、怎样想,是首要明确的问题。我认为,凡是课文中所包含的词句段篇都是属于阅读时思考的范围。比如,不懂的字词、一些科技名词术语。至于怎样想,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学会用联系的方法进行思考。另外,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想会么可以有所侧重。初读课文,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提出不懂的或想了解的问题;深入理解课文,要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思考理解,进而想全文主要讲什么,要说明什么,给自己有哪些启发、教育;最后还要想想学了这篇课文,在读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在今后作文时可以学习什么。总之,一边读一边想,所想的问题随着阅读的深入应当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单到综合,有梯度、分层次。

2.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课文中有相当多的词语、句子,如果就词解词,就句析句,往往难以理解。如果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琢磨,就能确切地理解。例如:《长城》一课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其中“凝结”一词的意思是:气体变成液体或液体变成固体。而文中不含这个意思,这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把“凝结”放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理解它的含义。启发学生读这一段,把上下文联系起来思考,就会发现,万里长城靠的是劳动人民辛劳和智慧才能建成,因此,这里的“凝结”含有“建成”的意思,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课文。

3.联系生活和自身情感体验。语文课本内容十分丰富,许多课文所描写的事物,所运用的语言,与小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去寻找、发现与课文描写的事物相同的经验,把二者联系起来,帮助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例如《草原》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洒脱”这个词,通过查字典可以了解到,意思是(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理解显然不能到此为止。学生接着读下去,从“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对“洒脱”有了较具体的理解,但是草原的辽阔,感受还不深刻。有个学生和自己生活联系起来,说自己在广场上骑自行车的体会,全班同学对“洒脱”有了实感,就能想象出草原上骑马、开车是怎样无拘无束,从而体会出只有用“洒脱”这个词才能准确、生动地写出草原上开车的感觉,衬托出草原的辽阔。

四、怎样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主要靠教师有意识地把方法渗透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之中,使他们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地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地练习运用。这样才能慢慢形成阅读的能力。

1.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 教师要有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的意识。在备课的时候,把指导阅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的写进教案,并且设计出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在上课的时候,要把阅读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具体做法是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指导,读后引导学生回忆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阅读方法。

2.从感性到理性、到运用逐步掌握 一种阅读方法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必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逐步熟练,最终形成能力。

第3篇

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阶段,大量的语言资料和素材的输入,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讲解,经过学生的消化吸收,最终才能使学生们的说写水平得到提高,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沟通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大量的“听”、“读”,为“说”和“写”打好基础

“听”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快捷方法。“听”的意义在于辨别语音,理解语义,从而立即对听到的内容做出反应,进行语言的沟通与交流。“听”的内容可以非常广泛,首先是课内教材的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常听课文、听教师同学的大声朗读,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快地熟悉课文内容,便于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理解和背诵。如,小学五年级下册《草原》这篇老舍先生的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静听课文的磁带和悠扬的蒙古音乐,体会草原的辽阔与美丽,如再配上逼真的草原风光图,能让同学们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课堂上打好听的基础,可以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使课上的教学更有效率。此外,听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教材中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量的听课外有声读物,或者多借助广播、电视等媒介,提高对语言的辨别能力,从而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为语文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读”分为“精读”和“泛读”。在阅读的教学中,老师应教导学生进行语言素材的积累,其中,应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语的表达和运用,以及词语在不同情境中感彩区别和作用。其次,应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课文中不同句式的表达,以及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在教授字词句技巧的同时,教师应注重引领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律和美感,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要传达的信息或知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例如,五年级上册《窃读记》这篇课文,教师应带领学生认读“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接着,大声朗读课文,通过主要句子,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最后应让学生体会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此外,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对教材内课文进行补充和延伸,拓展课内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语言写作的素材,了解各种文本形式的应用,体会作者文章构思的巧妙。在平时阅读的点滴积累中,逐步提高对字词句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语言的综合素养。

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说写能力

“说”是个体对思想表达的最直接方式,人们通常将心里所想经过修饰表达出来,达到沟通或交际的目的。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应注重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如朗读课文,回答问题等,或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与剖析。此外,老师也可以配合教材内容,通过讲故事、开展辩论赛,或表演剧情等形式加强学生表达技巧,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更有序的表达观点的能力。

例如,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带领同学大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母爱的深沉与宽广,感受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体会文中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饱含的深深的母爱。如“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从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中,让人感受到母亲的辛苦、劳累,给人以深深的震撼。教师还可以组织同学对课文中出现的场景进行表演,揣摩作者各种描写的用意和所要表达的效果。

“写”是学生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与“听”、“说”、“读”相辅相成的。教师应该将听说读写有机地联系起来,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教导学生尽量扩展想象力与创造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按照一定的规律,从点滴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首先,观察生活,从细节开始,教师应在日常的课文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按顺序观察,从细节中体会作者的构思,及对实物或景色的描写。例如,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描写“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生活的情境,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在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的顺序,以及对园子里动物、植物的细节刻画,这时,可以让学生们拿起画笔,跟着“我”的视角,描画出园子里的不同景色,以及“我”在园子中自由游玩的情境。其次,培养学生点滴积累的习惯,教师应带领学生摘抄课文中精妙的词语、句子,并认真体会它们的用法,和在文章中起到的修饰作用。例如,在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中,应让学生学会“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优美词语的应用,体会“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句话所描写出的花团锦簇的优美意境。此外,应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进行摘抄并写读书笔记。通过训练学生记日记,记周记,或者就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发表看法等方式,都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语言的素材。最后,教师应系统地讲授各种文体的区别与所要表达的思想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熟练掌握写作的技巧和应注意的重点、要点。能运用写作技巧和能力表达观点,抒发感情,以达到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

三、结语

“说”、“写”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间能够形成的。教师应抓住学习语言的特点,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语言的立体感和生动性。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循序渐进地掌握说写的技巧,为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4篇

一、以境诱读

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音乐、图片、实物、影视片断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读的情境,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共鸣,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达到"语语悟情"的目的。如《吹泡泡》一课,课前先用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出示一组美丽、神奇的肥皂泡图片,创设情境,吸引孩子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他们引入课文:"孩子们,冰心奶奶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吹肥皂泡,她吹的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吹的肥皂泡是什么样儿的吗?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吧!"此时孩子们欣赏肥皂泡兴致正浓,于是老师"趁热打铁"直接学习课文描写肥皂泡神奇、美丽的部分。

二、以读代讲

通过教师读带动学生读,通过优生读带动差生读,或激发学习情绪,或帮助把握感情基调,或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如有些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感人,可以通过教师范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如《吹泡泡》一文,老师范读意境优美的句子"那一个个球儿,是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它们轻轻地飞越同巅,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通过老师的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通过多读感悟泡泡的美,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有些课文对话较多,可以通过教师读提示语或师生分角色朗读,更好地激发学生读的热情,把握感情基调,从而在读中理解感悟。

三、以说带读

如《翠鸟》一课采用角色体会法,师生都变换了一下角色:学生们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翠鸟,老师则变成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一直以来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然后身为绿色和平组织成员的老师对可爱的"翠鸟"们进行采访:"翠鸟女士,你们的声音为什么那么好听呢?给我们唱一首好吗?""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叼鱼郎',可见你们的叼鱼本领一定很高超了,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噢,你说你们本领高,速度快,有什么可以证明呢?""翠鸟先生,你的家在哪里?能不能去拜访一下?"一系列问题根据需要灵活穿插,有详有略,既把课文内容准确生动地呈现出来,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此时,多读便不仅仅是教学环节的要求了,而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成了学生情感发展的必然需求了。采访结束后,老师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做出总结:"非常感谢你们热情地接受我的采访,最后请问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要提吗?"这样,通过孩子们自己的朗读感悟、思考、体会,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以练导读

通过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读课文、理解课文、领悟规律,并进行迁移运用。如《锡林郭勒大草原》一文的教学中,学习"草原是一个欢腾的世界"这一部分课文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填空:草原上有( )的雄鹰,有( )的百灵鸟,有( )的牛羊,有( )的小马驹,有( )的黄羊,有( )的蒙古包,有( )的牧民。又如《丑小鸭》一课,通过把"哥哥姐姐欺侮他""小伙伴们嘲笑他""妈妈也不喜欢他"三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连……也……"的用法和作用,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再写几句"……连……也……"的句子,如"野鸭不理他,小鸟讥笑他,连猎狗也追赶他。""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连湖水也结了冰。"这样既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五、以评促读

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

第5篇

多媒体进入课堂,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更主要的是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增加了课堂教学知识的容量,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范围,对提高教育质量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字、词、句、段、篇的理解,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去感悟抽象的事理,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在愉悦的心境中对事物进行多方位地感知,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虽然先进有效,但它必竞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不可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多媒体手段,把它的效能发挥到最佳,是我们每个教师都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多媒体运用必须突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 找准最佳切入点。所谓最佳切入点是指在最适宜的地方运用。

课堂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深化。如教语文课本古诗《暮江吟》时,为了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可先让学生找出诗句中难理解的词“瑟瑟”和“可怜”,然后演示课件,让学生在动听乐曲配音中听诗歌朗读,观察诗歌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歌的意境,通过学生看音像课件,并与课文对照,化难为易。教学中认真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欣赏大自然从黄昏到晚上的美景,欣赏夕阳照射下江上半红半绿的景色,领会深秋夜晚实在非常可爱,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瑟”实则是“绿”的意思,“可怜”则是“可爱”的意思。这样,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想象力和分析力。又如教《草原》一文,学生未见过一碧千里的草原景色,因而课文中“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等重点句学生较难理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草原的风光课件,把一碧千里的草原景色带进了课堂,稍一引导观察,学生立即明白“并不茫茫”的意思是不朦胧,“流入云际”实质上是因为草原广大,远望去,草原与天相接,那翠绿色的小草和天相拥抱,就有“流入云际”之意境。这样,学生从直观的画面上理解了课文中较抽象的知识,这对提高学习效果很有益处。

二、突现情感氛围的营造,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每一个年级都有具体的内容。随着年级的增高,除了认知,课文学习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理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情感体验。很多语文教师并没有将领悟思想和获得情感体验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对话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要突出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的获得和表达,因此,使用的多媒体也应该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能够激发学生思想和情感的情景与环境,使学生的原有认知、学习过程与情感体验充分统一。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册有一组关于“生命”的文章,这组文章,很好地强调了生命的至高无上的尊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生命的正确价值观。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对其感受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使学生很好地与这组文章中的人物、和作者、和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自由对话,教师就必须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借助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三、抓住最佳时机。

最佳作用时机就是根据不同的教材确定多媒体使用的时机,以求得“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为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掌握,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一个愉快的、直观的学习情景,把学生“带到”作者所描绘的环境中去,让他们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效果就最佳。如教《鸟的天堂》一文,课文的第二部分写的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赞美大榕树表达的喜爱之情,学习静态描写的方法,可先放课件录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投影幕上的美丽画面,着重抓住画中榕树的枝、叶、根等几种不同的景物特征,启发他们想象当时的情景,从中领略南国翠绿而美丽的榕树,然后体会“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赞美了生长茂盛的大榕树,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喜爱之情。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画中的景物,一下子就把第二部分的内容理解了。尤其足文中的一些词语:“一簇”、“堆”、“不留缝隙”、“翠绿”、“颤动”,学生都从直观现象得到感知,进而理解其意。

四、恰当选择媒体,当用则用。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爱国主义;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9-0166-02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兴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选取恰当的切入点,切实把握教学引导方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它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情怀。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它不仅传承着民族的精神与情怀,而且还要具有启迪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怎样才能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趣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从以下方面来做,效果较为明显。

一、认真钻研教材,寻找切入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现行的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课文内容比比皆是。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渲染着爱国主义思想。以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材选取切入点为例:颂扬艰难环境中一心想着他人,忘我牺牲的革命先烈和优秀党员的《金色的鱼钩》、《桥》,从思想上感染熏陶到情感陶冶升华为切入点;赞美祖国风景秀丽的草原风光、民族风情的《草原》,从移步换景、由景及人到情景交融处切入;讴歌在艰难困苦环境中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祖国的建设者的《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从祖国的建设者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英勇顽强、无私奉献处切入;还有展示我们祖国人民聪明才智文化的《杨氏之子》、《晏子使楚》,从语言严谨、幽默恰当、思维敏捷、言表确切处切入……只要我们抓住文章描写、叙述、情感表达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就能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趣。

二、认真把握教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爱国主义

要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趣,教师必须认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爱国主义情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①学好导读,激发学生的思想情趣。无论是单元导读还是课文的导读,都是教材编写者精心设计的,是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意图的概括。教师必须把好导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用导读去点燃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②介绍课文内容的时代背景,渲染爱国主义情感,给学生一个感悟爱国主义情趣的氛围。譬如在《金色的鱼钩》、《桥》教学中就可通过时代背景介绍创建学习氛围。《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北上抗日的途中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被迫走入绝无人迹的雪山草地。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老班长不惜牺牲自己,照顾生病的三名小战士走出艰难环境,他却长眠在那绝无人迹的草地之中。教学时可为学生学习创建感悟革命战士的崇高品质的氛围。《桥》描述了发生在山洪爆发的生死关头的惊险一幕。危难之时老支书机智沉稳、果断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用他和他的儿子的生命换取了乡亲们的安全。上课时应为学生创建感悟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的氛围。③把握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情意的作用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的情感。譬如《白杨》一课中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白杨这一不择环境、不惧灾害、坚忍不拔的性格就是那些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又如《草原》中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丽的草原风光的流连,又表达了祖国多民族团结的情义。

三、认真体会教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爱国主义情感

陶冶情操是阅读的固有功能。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文质的优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吟诵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情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譬如《晏子使楚》一课中“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和“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三次设计羞辱晏子和齐国均让晏子的机智和巧妙的义正严词、嘲弄戏耍、诙谐反问所挫败。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让其将这多变的语气读出来,来体会晏子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又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充足的氧气沿着长长的管道,源源不断地送进隧洞里。”“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铁龙’在不断向前,向前,拉萨已遥遥在望……”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之中感染爱国主义情趣。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关键在于教师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亲身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点燃爱国主义思想的“火把”,照亮振奋民族精神的道路,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凝聚,在自主学习中迸发,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境中诱读;读中引读;说中带读;练中导读;评中促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则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凭借对具体语境的感悟,从而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感”。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目标的达到,关键在于“读”的训练,读是由语文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学生通过“读”来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读中迁移”的目的。

一、境中诱读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配乐、多媒体图片以及生动的画面,从而引发学生读文的情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语言。例如,《野荷塘》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美丽的野荷塘,进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文本,去感受对野荷塘的向往之情,引感的共鸣,爱作者所爱,深刻领悟文本,达到“语悟其情”的目的。

二、读中引读

通过教师的范读,引领学生进行品读,激发学习情趣,帮助学生把握感情基调,促进学生理解感悟。教师引读:野荷塘白天如此美丽,夜晚的荷塘更别具特色,作者终于按捺不住想要去欣赏那美丽的荷塘月色,引导学生体会:明月下野荷塘的金色(整体美)和霞光下橘红色(朦胧美)还有虫儿鸣唱的(意境美)。又如,“金色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塘叶子和花瓣上。薄薄的青雾浮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橘红色的轻纱。”真的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真美啊!这样,教师再一次把学生融入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中,加上背景音乐,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三、说中带读

谈话带读,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以说话的形式去理解文本的内容结构,通过说的过程,把握文本的主旨。学生本身为了说得更具体清楚,在教师的引导下细读文本,如此对文本的“讲”与“读”就达到和谐。例如,教学《藏羚羊跪拜》一课时,教师抓住重点片段,引导学生感悟“藏羚羊的崇高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同时抓住了“当老猎人拿着枪对准藏羚羊时,藏羚羊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交流,与文本对话,通过与文本对话,交流感悟,让躺着的文本站立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朗读想象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抓住“望、跪、泪”的情感主线反复进行诵读,在读中悟情、动情,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进而达到以读为本的目的。

四、练中导读

语文教学中,教师设置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卡,引导学生读文感悟,例如,《藏羚羊跪拜》一文的结尾部分,教师能抓住时机,要求学生精读感悟的同时,设置这样的问题:藏羚羊跪拜的同时它是怎么想的?此时,你想对藏羚羊和老猎人说什么?你的心情又如何?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表达,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又如,《锡林郭勒大草原》一文的教学中,学习“草原是一个欢腾的世界”这一部分课文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填空:草原上有( )的雄鹰,有( )的百灵鸟,有( )的牛羊,有( )的小马驹,有( )的黄羊,有( )的蒙古包,有( )的牧民。这样既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五、评中促读

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把“以读为本”的基本策略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多读自悟”的目的。必须体现读的多样性,才能使语文教学更扎实、高效,使学生充满学习乐趣,进而达到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实效。

参考文献:

第8篇

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感”.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目标的达到,关键在于“读”的训练,读是由语文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学生通过“读”来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读中迁移”的目的。

一、境中诱读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配乐、多媒体图片以及生动的画面,从而引发学生读文的情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语言。例如,《野荷塘》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美丽的野荷塘,进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文本,去感受对野荷塘的向往之情,引感的共鸣,爱作者所爱,深刻领悟文本,达到“语悟其情”的目的。

二、读中引读

通过教师的范读,引领学生进行品读,激发学习情趣,帮助学生把握感情基调,促进学生理解感悟。教师引读:野荷塘白天如此美丽,夜晚的荷塘更别具特色,作者终于按捺不住想要去欣赏那美丽的荷塘月色,引导学生体会:明月下野荷塘的金色(整体美)和霞光下橘红色(朦胧美)还有虫儿鸣唱的(意境美)。又如,“金色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塘叶子和花瓣上。薄薄的青雾浮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橘红色的轻纱。”真的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真美啊!这样,教师再一次把学生融入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中,加上背景音乐,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三、说中带读

谈话带读,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以说话的形式去理解文本的内容结构,通过说的过程,把握文本的主旨。学生本身为了说得更具体清楚,在教师的引导下细读文本,如此对文本的“讲”与“读”就达到和谐。例如,教学《藏羚羊跪拜》一课时,教师抓住重点片段,引导学生感悟“藏羚羊的崇高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同时抓住了“当老猎人拿着枪对准藏羚羊时,藏羚羊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交流,与文本对话,通过与文本对话,交流感悟,让躺着的文本站立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朗读想象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抓住“望、跪、泪”的情感主线反复进行诵读,在读中悟情、动情,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进而达到以读为本的目的。

>!< 四、练中导读

语文教学中,教师设置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卡,引导学生读文感悟,例如,《藏羚羊跪拜》一文的结尾部分,教师能抓住时机,要求学生精读感悟的同时,设置这样的问题:藏羚羊跪拜的同时它是怎么想的?此时,你想对藏羚羊和老猎人说什么?你的心情又如何?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表达,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又如,《锡林郭勒大草原》一文的教学中,学习“草原是一个欢腾的世界”这一部分课文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填空:草原上有( )的雄鹰,有( )的百灵鸟,有( )的牛羊,有( )的小马驹,有( )的黄羊,有( )的蒙古包,有( )的牧民。这样既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五、评中促读

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把“以读为本”的基本策略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多读自悟”的目的。必须体现读的多样性,才能使语文教学更扎实、高效,使学生充满学习乐趣,进而达到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实效。

第9篇

语文教师词语教学新课改随着课改越来越深入进行,我们会发现,精彩的语文课堂中:对文本中关键词语的教学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品位词语本身的质地和芳香,会使文本解读更为深刻,也是使学生能表现鲜活言语的重要因素。正所谓:教无定法,词语的教学也是如此,因文而定,因词而定。笔者试从如下四个方面略述。

一、归类整合,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

好的词语教学绝不是简单的认识词语的过程,它应该具有多重功能,在考虑音形义的同时,还应该考虑词语的意象、意味、情韵,考虑词语的拓展、运用。这样的词语教学才不会显得单一、单调。

我们可以从下面案例中总结一个词语的教学策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桥》,相信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这篇课文有一些生字比较难读,我们来看看(出示词语):

咆哮狂奔而来狞笑放肆势不可挡

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

清瘦像一座山像只豹子

指名分组朗读,重点理解“狞笑”,书空“肆”,全班读。

师:请同学们思考,老师为什么把上面的词分成三组?

生发现第一组词语是写洪水,第二组词语是写人们的,第三组是写老汉的。

师:原来如此,我们就带着这样的认识来读读这三组词语。

黎明时分——,山洪它——咆哮狂奔而来狞笑放肆势不可挡

而人们——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

这时,站出来一位老汉,他——清瘦像一座山像只豹子

师:你从这些词语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围绕洪水、人们、老汉展开想象并叙说。

最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想象再读词语。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对词语教学做了一番创新,先把课文中的词语作了一番盘点,根据词语的特点作了归类;然后教师立根于文本主要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词语想象画面,让学生想象词语所蕴含的意象。有了质感的画面,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就更深了吗?而且,因为词语教学是立足于文本,借助文本主要内容展开教学的。有了这样的铺垫,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对文中老汉的高大形象自然会有更深的认识。

二、换词比较,“推敲”用词的精当

小学语文课本上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一字一词都经得起推敲。因此在教学时需要让学生体会这些作家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理解了词语的确切含义之后,再换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既加深了对句子的理解,又积累了词语。

请看《草原》一课中对“那么”一词的教学片段:

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作者是怎样写草原的天空的?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师:为什么说“这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生:草原上的空气,非常清新,又没有污染,不像我们城市,受工厂废气浓烟污染,都看不见天空了。

……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深刻,体会得太形象了,而且说明大家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非常关注生活,老师认为我们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中来。好,那作者为什么要在“清鲜”和“明朗”这些词前加上“那么”呢?能否换一个词语?

生:“那么”可以换成“非常”“很”。

生:还可以换成“多么”。

师:大家将换成新词的句子读一读,看意思有没有变化?

生:没有变化。

……

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用词的准确、精炼、贴切。此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换词比较,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让学生明白写作时怎样用词才能准确地表达情感。

三、展开联想,体会词语的意境

课文中的不少词语,蕴含着丰富的形象,而由于理解能力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从词语中得到的往往只是抽象的意义,难以形成具体的画面,因而难以获得真切的感受。为此,对具有丰富形象内涵的词语,可引导学生联系语境,合理想象,显化形象,使词语变成活的画面,化作活的意境,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情境的感受,真切具体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

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对“饱经风霜”一词的精彩教学:

师:请大家把眼睛闭上,回忆在生活中看到过的“饱经风霜”的脸,有了的话,请举手示意。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车夫的这张脸。

生1:额角布满皱纹。

生2:眼眶深深地陷了进去。

生3:颧骨高高地突了出来,脸腊黄腊黄的,嘴唇干裂,露出一道一道的血口子。

生4:头发枯黄枯黄的。

师:从这张脸上你能不能看出别的什么来?

生1:这位车夫家里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生2:他身体不好,体弱多病,拉车的活对他来说很累很累。

师:是啊!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车夫,光着脚在寒冷的大街上拉车,玻璃深深地扎进了他的脚底,地上流了一大滩血,他想站起来,可是,脚底的剧痛,使他只能在地上,假如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

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做法)。师: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是怎么做的?

这样,借助想象,达到词语形象的显化,充实了语言画面,丰富了语言情境,使学生具体,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物的形象。

四、对接生活,唤起丰厚的意蕴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强调“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即语文教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这些理论不但适用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样也可用来指导词语教学。

请看《搭石》之“理所当然”教学片断——

句子: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事?平时在家里,你觉得做哪些事是理所当然的?

生:理所当然的事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平时在家里,我帮妈妈倒茶、洗碗、扫地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我在家给劳累的爸爸捶背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我为自己整理房间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跟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呢?

生:亲人关系。

师:为亲人做事是理所当然、不求回报的。那么课文中理所当然的事是什么事?

生:课文中青年人伏下身体背老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从“伏”“背”看出青年人心灵美。

生:我认为年轻人和老人可能素不相识,却伏身背他,年轻人很尊敬老人。

生:他们总是让对方先走,说明他们相互谦让。

师:是呀,此时此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画面上的美,更是一种看不见的美——心灵美。

……

第10篇

关键词:配乐朗读;插图;大自然;“空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课文配以音乐朗读激发想象

有些文章思想感情深厚,若能借助想象,那么对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领会得就更深刻、更透彻。例如,在学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课时,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合上书,用听磁带唱、男生唱、女生唱、齐唱等各种配乐唱想象出“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的美丽画面。学生边凝神听边发挥想象,仿佛身临其境,这样学生的感情自然地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对景物的想象,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着配衬得体的歌声、音乐,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学生的情感就悠然而生。再通过展开想象,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从而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

二、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画面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画面生动、色彩鲜艳的插图,教师可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指着插图问学生:“小朋友在哪里看见了春天啊?”通过这样的发问,引导学生关注插图和文中的表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语言表达出来。利用好课文的插图,符合低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让学生眼观画面,形象感染,加深理解,达到阅读的效果。在领会的过程中,学生则完成了一次想象的过程。

三、利用大自然的活教材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如,学习《病房里的故事》时,就可以请学生到户外搜寻碧绿的湖水、飞舞的蝴蝶各种各样的鲜花、嬉闹的学生、撒欢的小狗……然后请他们自由讲述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自己是什么心情,学生都开心极了,从而学生更加理解了大卫听到吉姆描述这美丽的外面世界,心情舒畅,身体在慢慢地恢复。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自然界的景象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儿童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学生开启了想象的大门。

四、填补文本空白,训练想象

所谓“空白”,是指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许多地方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只要教师多给他们提供想象的机会,允许学生自由地想象,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想象,他们的创新潜能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如,教学《穷人》一课时,可以合理利用课文有关内容,充分挖掘课文空白,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补白,进行场面、心理、对话描写等片断训练(每课时教学时可安排一个重点)。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美好心灵,又能达到读写的有机结合,使文中的人物品质进一步得升华,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可敬,培养了学生阅读、感悟、想象、写作能力。

五、引导仿写、续写改编,展开想象

低年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仿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其渐渐进入诗歌的佳境。如,学了《秋天来了》,我让学生以课文内容为例进行仿写,学生的想象被点燃了。比如,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乘着火红的枫叶来了,

随着雪白的棉花来了,

伴着迷人的果香来了,

顺着缓缓的小溪来了。

秋天手捧一个宝瓶,

把神奇的颜色向大地挥洒;

火红送给枫叶,

金黄染给。

嫩绿注入豆角,

棕色包住核桃。

美丽的大自然,

展露着丰收的笑脸。

有的学生还配上了图画。多么富有想象啊!

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展开联想,也会有新的情节。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B)―0038―01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本着因材施教,用教材,不唯教材的原则,合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同时,教师还要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坚持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放眼课堂和教材之外。

一、加强学科间联系

小学语文教学要强化“联系性”的特点,形成一个联系性的开放体系。因此,教师要加强语文学科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应结合其他学习内容,有机渗透历史、地理、美术、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教学《称象》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去感悟和理解;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演一演,评出最佳演员;教学《草原》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结合社会课中的《蒙古大草原》去学习,以便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俗民情。教学《咏梅》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来作画,再指导朗读。这样,学生自然会读得入情入境,进行图文对照,很容易就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这样,改变单一的语文教学内容,将它与多种学科融合在一起,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二、 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大的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如教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后,教师可让学生调查家乡周边的环境情况,写出调查报告。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家乡区域的特点,挖掘语文教学资源,如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传说故事都可作为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在广阔的空间学语文、用语文,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如在教学《》后,教师可让学生读读的故事,看看有关的影视作品,唱唱赞颂的歌曲。教学《狱中联欢》一文后,教师可让学生看看《红岩》电影来扩展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采集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作为教材

教师应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如春游活动、“艺术节”活动、班队活动、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容易被激发出来,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认为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与大家交流。这样,学生不仅说话的兴趣浓厚,而且有话可说。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影、电视等多种信息材料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西游记》是人人喜欢看的电视剧,在学生观看后,教师不仅可组织学生说说剧中的精彩情节,以此来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准确性,还可引导学生对剧中空白的情节进行想象说话,让学生转述节目的主要内容。此外,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节目中所涉及的话题,都是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好题材。这样的说话训练,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回顾了电影、电视节目的内容,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还可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演讲、征文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生活,提高认识水平,锻炼实践能力。这样,学生的说话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层次性。

第12篇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是爱因斯坦从事科学研究的宝贵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所以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

    1.教师及时鼓励、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是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甚至是漫无边际。但教师必须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否则,孩子们那种提问的欲望会被我们无情地扼杀在萌芽状态。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后不断地问自己:“苹果为什么不向天上飞?”瓦特看到大壶水开了之后自问:“壶盖为什么会响?”正是这些我们看来有些愚蠢的问题,造就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蒸汽机”的发明。孩子们的提问,我们教师有时可能认为是可笑的。但对于他们来说是经过思考得来的,是严肃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要抱着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及时鼓励,从而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提出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求知的情绪,进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2.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者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景,调动学生提问的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各种形式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比如:角色置换、打擂台等。例如:我在讲《内蒙古草原》这一课时,采取了小竞赛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课前学生们收集大量关于草原牧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资料。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手中资料的内容或自己喜欢的某一方面内容自由结组。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是衣食住行四方面的内容,采取竞赛的形式进行。每组学习其中的一个方面,其他三组的同学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或不明白的问题,向这一组的同学请教。学生们都想提出问题难住对方,这激发了他们提问的兴趣,他们逐渐地想问、敢问,也乐于提问。我还采用角色置换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当老师,向其他学生提问。这样也同样能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提问的形式还有很多,但都要围绕创设情景,培养兴趣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教学生方法,引学生发现问题,学会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发现:让学生提问,可是学生却提不出问题。这是因为学生长期被动的学习,没有掌握提问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他们由不会问到会问,善问。我在教学中先指给学生思维的对象或方向。让他们沿着一定的思维方向去质疑,也就是为学生引路。

    1.根据课题学会提问,确定学习方向。

    在社会课本中,许多课文题目都反映了这课书的主要内容。学生如果能够围绕课题提出相关的问题,那么就会为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例如:我在讲《林则徐虎门硝烟》一课时,出示课题后引生提问。学生提出了:林则徐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硝烟?什么时间在哪里硝烟?经过如何?结果怎样?等许多问题。抓住了课文的主要线索,使学生的学习方向十分的清晰。

    2.抓住独特之处发问。

    研究社会现象和问题,要让学生学会对比,抓住其特点,寻根朔源,探究原因。在课上,我们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的独特之处发问。例如:讲《新疆的沙漠和绿洲》一课时,这里干旱少雨是其主要特点,我让学生与自己生活地区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这里会干旱少雨、沙漠广布?讲藏族地区的服饰特点,我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穿着,让学生产生疑问,进而提出:为什么会有这种“露”一只胳膊的奇特穿着?进而研究人们的穿着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懂得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的形成与其环境密不可分,这样引导学生抓住不同区域特点提问,可以更明确地让学生看到事物间的联系。

    三、正确对待、处理学生的提问。

    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予以重视,哪怕有些问题“不象样”。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需要老师的鼓励,一次提问就是孩子的一次尝试,我们不应该扼杀学生的尝试与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