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9 03:02: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保留意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盈余管理 审计意见变通 审计质量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至今得到快速的发展,对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审计质量不高一直是困扰和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来探讨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文献回顾
有关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章永奎、刘峰(2002)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越厉害,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周兵、王德义(2005)选取200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通过非经营性收益进行盈余管理是否会影响其收到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意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即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但统计上并不显著。有关审计意见变通的研究:李爽、吴溪(2002)以1998年至2000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和发表保留意见之间做出选择的因素,发现注册会计师在出具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时存在变通审计意见行为。陈关亭(2005)以2000年至2002年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审计意见变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注册会计师很可能存在利用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代替保留意见的变通行为,并倾向于对ROE处于重亏区间和应收账款比重较高的公司出具保留意见。通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发现,较多的学者从盈余管理的角度,也有部分学者从审计意见变通的角度来考察审计质量,而较少从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变通两个角度同时来研究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鉴于此,本文以2002年至2004年度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审计意见对盈余管理的识别和审计变通行为两个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
二、审计意见对盈余管理的识别
由于审计质量不可直接观察,故只能以替代指标来衡量审计质量,本文采用审计意见代替审计质量。通常将审计意见划分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和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所谓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是包括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带强调说明事项的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注册会计师是否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常作为衡量独立审计质量高低的替代变量。
(一)研究假设我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惩罚和配股政策均规定要评价盈余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要看公司的会计利润是否大于零;而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新股的规定始终要看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因此,上市公司中存在围绕监管政策而发生的盈余操纵行为,最终表现为ROE区间现象。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如果注册会计师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就应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为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处于[0,1%]、[6%,7%]和[10%。11%],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运用应计项目和线下项目,即通过应收账款、存货和非核心收益的管理盈余。针对盈余操纵手段与审计意见的关系,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上市公司应计项目和线下项目越大。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当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时,国家股人缺位必然形成管理层内部控制,进而造成对审计独立性缺乏自愿需求;当其为法人股时,法人股更关注公司的投资价值和经营绩效,对审计服务的独立性有更高自愿需求。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当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时。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更小
异地审计是指上市公司办公地点与其主审事务所不在同一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当上市公司聘请与其办公地点不在同一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时,独立性强的审计师可能会因为怀疑上市公司的变更动机而变得更加谨慎,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增加。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当上市公司聘请异地的事务所来审计时。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较大。
(二)研究方法经过变量筛选,本文建立以下审计质量的回归模型:
OP=β0+β1(DE-HST)+β2(DE-RINGTt)+β3(DE-RINGT2)+β4RRt+β5AINVt+β6NCRt+β7CN+β8 YIDI+β9LNASSET+β10DR+β11EPS+β12LOSS+β13REMOD+β14REQUA+β15AUDCHG+β16BIG4+ε
其中OP表示审计意见类型。当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时,OP取1,否则取0。其余的变量见(表1)。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2年至2004年期间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及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对象。样本数据的资料来自中国经济网、巨潮信息网等。剔除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样本:金融类公司;各年度首次公开发行(IP0)公司;没有连续两年财务数据的公司;净资产为负的公司;财务数据不完整、不确定的公司。经过筛选最终得到3390个样本。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除AINVT以外,其他变量均显著。这说明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还是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时,要受到这些显著因素的影响。通过单因素T检验分析,初步得到部分证据对假设进行判断。但注册会计师在决定出具何种审计意见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此,要对前面提出的假设进行严格的检验,需要从多因素角度进行分析。为此,笔者对总样本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模型的Nagelkerke R2为0.438、一2LL为1254.821、Chi-squre为730.415、模型正确判别率为.93.45%,模型的拟和度较好,正确预测率在整体上很好,Logistic回归效果整体上可以接受。
(1)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与分析。假设l的检验结果与分析:OP与DE-HST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OP与DE-RIGHTI、DE-RIGH~相关性均不显著,且为负相关,这与预期符号相反,检
验结果部分验证假设1,即注册会计师能够揭示“保盈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对于“保配动机”和“保增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则没有很好的揭示。假设2的检验结果与分析:OP与ARRt、AINVt和NCRt均为负相关,这与预期符号和假设相反,检验结果拒绝假设2。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近年来监管部门对利用应计项目和线下项目操纵盈余的现象特别关注,出台一系列的治理政策,应计项目和线下项目已经不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因而出现系数符号与预期相反的现象。假设3的检验结果与分析:OP与CN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时,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更小,验证通过假设3。反映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审计意见的负面影响。假设4的检验结果与分析:OP与YIDI正相关,但是不显著。不能支持上市公司异地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的结论。因此拒绝假设4。
(2)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与分析。与公司有关的控制变量的结果与分析:公司盈利能力和资产状况越差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越大,反映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审计时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与会计师事务所有关的控制变量的结果与分析:OP与PREMOD、PREQUA、AUDCHG、BIG4均为显著正相关,说明上年度的审计意见、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以及事务所的规模对本年出具何种审计意见产生显著的影响。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但不能揭示所有的盈余管理,因此笔者期待通过对审计意见变通行为的研究,进一步来验证上市公司审计质量。
三、审计意见变通行为的分析
常见的审计意见变通行为主要包括:用标准无保留意见代替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用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代替保留意见;用保留意见代替否定意见;用无法表示意见代替保留或否定意见。本文主要针对第一、第二种的变通行为进行研究。
(一)研究方法审计意见变通的实证模型同前面盈余管理识别的模型,两者的解释变量、控制变量的定义均相同,所不同的是两者对被解释变量审计意见OP的定义,审计意见变通模型中被解释变量OP的定义如下:
针对Group Ⅰ:标准无保留VS(无保留+强调)而言,上市公司被出具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审计意见时,OP为1,否则为0。
针对Gwup Ⅱ:(无保留+强调)VS保留意见而言,上市公司被出具保留审计意见时,OP为1,否则为O。
样本选取的区间仍为2002年至2004年三个会计年度,剔除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共22家。笔者选择所有被出具保留意见(包括带强调说明事项的保留意见)的样本83家,同时选择所有被出具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的样本186家来建立一分组样本;为了便于比较对照,还选择所有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样本3099家建立另一分组样本,分析其与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样本组之间的差异。由此将上市公司分为两组配对样本来进行研究:首先,将标准无保留VS(无保留+强调)定义为Group Ⅰ;其次,将(无保留+强调)VS保留意见定义为Group Ⅱ。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首先对分组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统计结果见(表4)。(表4)中Group 列(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VS保留意见)的样本组,只在五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影响。而与之相对照,Group Ⅰ(标准无保留VS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的样本组,则在十四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影响。由此可见,被出具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与保留意见之间差别较小,说明Group Ⅱ中的两种审计意见更可能存在审计意见变通行为。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在Group Ⅰ和Group Ⅱ中各自的两种审计意见之间存在变通的可能。但本文更为关注的是影响注册会计师在两种意见之间作出选择的因素,因此,采用审计意见变通的模型进行逻辑回归,其结果见(表5)。
从(表5)中Group Ⅰ列可以看出,对于标准无保留意见与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之间审计意见变通模型的Nagelkerke R2、-2LL、Chi-square以及模型的判别率来看,Logistic回归的效果整体上可以接受。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还是出具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时,受到DE-LIST、ARRt、AINVt、LNASSET、DR、EPS、LOSS、PREMOD、PRE-QUA等变量的显著影响;OP与DE-LIST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预期的一致。注册会计师能够揭示“保盈动机”的盈余管理,不会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发生审计意见变通行为;OP与ARRt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OP与AINVt也是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与预期的相反。OP与NCRt正相关但不显著,说明注册会计师容易在应计项目、线下项目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发生审计意见变通行为;OP与LNASSET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与预期是一致的。说明资产规模小的上市公司较容易获得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OP与DR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OP与EPS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OP与LOSS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公司财务状况越差,注册会计师发生审计意见变通行为的可能越小;OP与PREMOD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上年度被出具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本年度更可能被出具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OP与PREQUA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上年被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公司本年度更可能被出具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
从(表5)中Group Ⅱ列可以看出,对于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与保留意见之间审计意见变通模型的NagelkerkeR2、-2LL、Chi-square和模型的判别率可以看出,Logistic回归的效果整体上可以接受。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出具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还是出具保留意见时,受到YIDI、LOSS、PREMOD、PREQUA四个变量的显著影响;OP与YIDI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与预期的一致,即异地审计时,独立性强的审计师可能会怀疑上市公司的变更动机从而更加谨慎;OP与LOSS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财务状况越差的公司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越大;OP与PREMOD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上年被出具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本年更可能被出具带强调说明事项的无保留意见,反映审计意见的连续性;OP与PRE-QuA在10%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上年被出具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本年更可能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反映审计意见的连续性。
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注册会计师较好地扮演了“经济警察”的角色,为提高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和决策相关性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随着我国中小股东保护机制的进步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还有待进步强化。
按照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结果和被审计单位对有关的处理情况,形成不同的审计意见,可以出具四种基本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即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针对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情况逐渐增多的现象,证监会于2001年12月25日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以下简称规则),以规范该类事项的运作。规则指出,如果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因明显违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有关信息披露规范,经注册会计师指出后,公司应当进行调整。如果公司拒绝调整,并因此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则当其定期报告披露后,证券交易所将立即对上市公司的股票实施停牌处理,中国证监会在股票停牌期间将依法对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作出处理。同时,如果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公司利润,并且注册会计师指出了该影响数的,公司应在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扣除该影响数;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上市公司,由于难以确定其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故上市公司当年不得进行利润分配。
上市公司披露年度财务报告的目的是向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作为独立第三者的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鉴证,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报告信息的可靠性,增加投资者的决策相关性,以减轻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成本。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以及国家相关监管措施的进一步出台,加之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所处的特定、经济环境及相关政策约束较往年有了较大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存在明显的年度特征。本文在分析1992—2000年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基础上,探讨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所传递的信息含量。
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统计分析
本文以沪、深两交易所1993—2000年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意见按类型进行了统计,我们发现如下特征:
1.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在全部样本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在1999年达到最高峰。
2.1992、1993和1994年度报告中,非标准无保留意见较少,分别为2家、4家和6家,且集中于深市。这可能是因为深圳特区毗邻香港,该地区注册会计师与国际交流较多,审计工作比较接近国际惯例。
3.1995年,意见数明显增加。这是因为1995年12月我国公布了第一批《独立审计准则》,并于1996年1月1日开始实行。注册会计师在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时有章可循,同时《独立审计准则》的公布规范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4.1997年报中,首次出现了否定意见(渝钛白A)和拒绝表示意见(宝石A)的审计报告各一份。这是因为1997年我国公布了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会计处理和程序作了具体规定,审计依据更加充分;1997年1月公布施行了第二批《独立审计准则》,同年末财政部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的要求,使审计独立性更强,审计行为更加规范。
5.1998年报中,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比重继续增加。这是因为1998年1月1日我国施行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替代了原来的《股份制试点会计制度》,与后者相比,《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更接近国际会计惯例;同年我国先后公布了《现金流量表》等七个具体准则,我国会计制度在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同时1998年末,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均已实现了脱钩改制,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审计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不断增强。
6.1999年年报中,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比重仍在提高。这是因为1999年7月我国公布施行了第三批《独立审计准则》。至此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大大提高。
7.2000年度财务报告中,非标准保留意见的比重比1999年度有所下降。
被出具否定和拒绝
表示意见的公司特征
自1997年报开始,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1997—2000年年报共有28家上市公司、49次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否定和拒绝表示的审计意见。
是什么促使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否定或拒绝表示的审计意见?这些上市公司有何特征?对此笔者进行了分析:
1.盈利能力差。在这28家公司中,2000年度每股收益(以下简称EPS)大于0的只有7家公司,其余的公司的年报中均显示其EPS为亏损,且有18家公司为巨亏(EPS
2.资产质量差。在这28家公司中,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的有20家,其中15家为负值,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根据《上市规则》的规定,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则需对公司实行ST处理,以提示风险。
3.经营风险大。除金帝建设(1998)因为审计范围受限制而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外,在其余的29份审计报告中,均对公司的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质疑。如PT农商社1999年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司连续4年亏损,已资不抵债,并存在大量的逾期借款和大股东及关联单位应收款项无法偿还等现象,无法确认其依据持续经营原则而编制的会计报表的合理性”;注册会计师认为ST郑百文(2000)、ST深中浩(2000)等公司的持续经营假设存在重大不确定性;ST商业网点(2000)等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已受到极大影响。
4.财务风险大。分析这28家公司,发现这些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较高,平均资产负债率为127.61%。其中资产负债率高于100%的有15家,9家已严重资不抵债,而ST琼华侨、ST粤金曼、ST郑百文和ST九州的资产负债率更分别高达289.37%、262.31%、235.75%和216.31%。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加上企业本身资产状况不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使许多企业面临破产的威胁。
5,市场风险大。在这28家公司,有14家为ST公司,5家为PT公司。ST、PT制度是对那些连续亏损、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所实行的处理,目的是通过限制交易时间和股价波动幅度,向投资者提示风险,防止过度投机行为。实行这两个制度虽有利于释放市场风险,但与总体样本相比,其市场风险仍较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和拒绝意见的公司,基本上都属于业绩差、资产质量差且高风险的公司。
被出具说明段和保留意见公司的特征
1997、1998、1999、2000年年报中分别有92家、137家、175家和154家公司被注册师出具了带说明段的无保留和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那么这些公司具有什么特征呢?笔者对它们的净资产收益率(以下简秆ROE)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1999年报有4家公司因净资产为负值而无法ROE)。
ROE作为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一直被监管部门用做控制参数以决定一家公司是否具有配股资格。1996年1月4日证监会公布《关于1996年上市公司配股工作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要配股最近3年内ROE每年均须在10%以上,从而保证ROE10%成了上市公司行为的重要因素,出现了所谓的“10%现象”。
我们统计发现,在1997年年报中,有26家公司的ROE分布在10—11%区间内(占92家的28.26%),而ROE在9~10%区间的公司仅2家。在1998年度的ROE分布中,ROE在10、11%的上市公司仍较多(占133家的53%),但与1997年相比,这种现象有所改观,而分布在6~10%区间的上市公司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是因为1999年3月25日证监会公布了《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的配股条件为“上市超过3个完整会计年度,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ROE平均在10%以上;上述指标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ROE不得低于6%”,从而对1999年3月25日后公布的1998年报产生了影响。而对于该日前公布的1998年报,其仍受1996年公布的《通知》的影响。
在1999年度的ROE分布中,6—7%区间的上市公司数(占161家的11.80%)开始多于10~11%区间,出现了所谓的“保六现象”。但由于3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的压力仍然存在,所以ROE在7、10%区间的上市公司数仍相对较多。
在2000年度的ROE分布中,6~7%区间的上市公司数高达25家,而10~11%区间的上市公司仅为12家,“6%现象”十分明显。另外,在以上的ROE分布图中,1997、1998年度ROE在0~10%区间的上市公司分别为32家、6l家,1999年度ROE在0~6%区间的上市公司为38家,2000年度ROE在0~6%区间的上市公司郁6家,但ROE0~1%区间的上市公司1997、1998、1999年、2000年却分别有11家、24家、15家、16家,也即各年度ROE在0~1%区间的上市公司较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上市规则》规定对连续两年、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要分别予以ST、PT处理,从而保证ROE>0也成了影响上市公司行为的另一重要因素。为了实现“保配”、“保牌”的目的,上市公司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利润操纵,而这些却违背了《会计准则》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注册会计师对此提出了异议,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其会计报表。但是,如果根据审计意见进行调整,这些公司将因此丧失配股资格或上市资格,在权衡了得失后,企业宁愿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于是就造成了ROE在0~1%区间和9~10%区间密集分布的异常情况。
解释性说明段的运用分析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带解释性说明段审计报告日渐增多。从表1可以看出,“无保留意见+说明段”的审计报告,1992年度有2家,所占比例为3.77%;到了2000年度,则有99家,所占比例为9.1%。而“保留意见牛说明段”的审计报告,1992年度没有;2000年度有34家,所占比例为3.13%。
“无保留+说明段”与“保留意见”存在着重大的质的区别。前者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结果令人满意,财务报表的表达也是公允的、合法的,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和也是前后一贯的,但认为还有必要披露更多的信息以引起报表使用者特别注意的情形下提出的。而后者则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出具的:(1)个别重要财务会计事项的处理或个别重要会计报表项目的编制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而被审单位又拒绝进行调整。(2)审计范围受局部限制,无法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取得应有的审计证据。(3)个别会计处理的方法不符合一贯性原则
非标准保留意见保留
或说明事项的归类 通过对1992—2000年度非标准保留意见的分析,我们可以将保留或说明事项归纳如下:
1.会计政策变更
要确定一项会计政策变更对审计报告的影响,应取决于该项变更是否符合一被公认会计原则。如符合,则审计人员可对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暗示他赞同该项变更。但他不能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而应在无保意见后附注一说明段以表明该项变更应引起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注意。若该项变更不符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那么审计人员应根据变更的重要性程度来确定应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2.审计范围受限制
当审计人员未能收集到足够的证据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根据公认会计原则编制,即表明审计范围受到了限制。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客户造成的,如由于种种原因,客户不允许审计人员盘点存货或对国外子公司进行实地审计;另一类是由于客户或审计人员均无法控制的情况造成的,如审计约定书在资产负债表后较长一时间才签定,从而使存货的盘点、应收账款的函证等重要审计程序均无法实沲。
在审计范围受限制时,审计人员若能采用其他替代程序来证明被审查的信息是允当表达的,则仍可发表无保留报告。若不能执行替代手续,或即使执行替代手续也达不到预期审计目标,则应根据其受限制程度的重要性程度发表相应的审计意见。一般而言,对于客户主观原因而造成的限制,审计人员应注意客户试图隐瞒舞弊信息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惯例一般支持注册会计师出具拒绝表示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如为审计人员和客户均无法控制情况造成的限制,则应根据其重要性程度作出相应判断。
3.或有损失
一般而言,或有事项既可能带来或有收益(如客户向侵犯自己专利权的单位或个人索赔),也有可能带来或有损失。但对审计人员而言,或有收益并不重要,这是因为按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规定,或有收益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加以记录。导致或有损失的事项有未决诉讼、税务纠纷、债务担保和产品质量担保等。
4.期后事项的影响
所谓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即外勤工作结束日)发生的,以及审计报告日至审计报表公布日(即被审计单位对外披露已审会计报表的日期)之间发生的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其重点在于资产负债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期后事项。
根据独立审计准则,期后事项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期后事项是指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就已经存在,并且对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有关估计提供补充证据的情况。对于这一类期后事项,审计人员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若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则应作为未调整事项处理。第二类期后事项,是指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并不存在,而是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出现的情况。这些事项虽不影响会计报表金额,但可能会影响对会计报表的正确理解,因而应提请被审计单位披露。
对于第一类期后事项,若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则审计人员可根据该未调整事项的重大性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对于第二类期后事项,若被审计单位已经披露且不太重要,那么审计人员可发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报告。若该事项甚为重要,即使被审计单位已经披露,审计人员也应在审计报告中加以说明,发表无保留加说明段的审计报告。
5.未调整事项
未调整事项是那些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注册会计师的看法不一致,又不愿进行调整,而且这种不一致所产生的差异能够准确地计量的事项。未调整事项通常是由于客户未遵照《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所造成的。
6.涉及其他审计人员工作的报告
由于上市公司一般都有大量分布很广的子公司、孙公司、联营公司、分支机构或附属公司等,所以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在对成本和收益的考虑下,常会依靠其他会计师事务所代为完成部分审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一般有三种选择:
第一,在审计中不提,发表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其一,由其他审计人员审查的部分在整个财务报表中并不重要;其二,其他审计人员声誉较好,如该事务所也是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事务所,或其审计工作系在主审人员的严密监督下完成。其三,主审人员已对其他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彻底的复查。第二,在报告中披露,并发表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这种报告通常称为共同意见或共同报告,在对其他审计人员的工作无法复查,或由其他事务所代为审核的部分在整个报表中较为重要时,采用这种类型的报告较为合适。第三,保留意见。如果主审计人员不愿意为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承担责任,他就可以根据问题的重要程度,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另一可行办法是由主审计人员扩大审计范围,审计原本由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审查的)。如其他事务所对他们所审查的部分持保留意见的话,主审人员也可以决定是否在总报告中持保留意见。
7.未充分披露:财务报表或附注不完整
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必须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三张主要报表,以及其他附表及附注说明。如财务报表及附注未按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充分披露,那么这些报表也称为“未能公允地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应发表保留意见或反对意见的审计报告。如公司的财务报表只表达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略去了相应的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那么审计人员通常也会因为这一省略的报表发表保留意见。
8.对以前年度的期初余额表示保留
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充分考虑期初余额对所审财务报表的影响。如期初余额对本期会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影响,但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或是注册会计师已查明期初余额存在严重影响本期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或披露,但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本期会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9.重大事项或不确定事项说明
有的时候,审计人员可能希望在无保留审计报告别强调已得到适当说明和充分披露的某一事项,以在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同时引起报表信息使用者的关注。这些重大事项通常包括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的披露,期后事项以及影响财务报表可比性的会计事项等。
不确定事项则是指某个财务报表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之前,无法合理估计。不确定事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或有事项。不确定事项可能与未知的诉讼结果、征税机关对客户、纳税申报单的审计、营运资本的严重短缺或不能遵守借款合同条文等事项相关。根据我们的,重大事项的披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的披露;第二,说明重大诉讼的执行结果;第三,重点说明利润构成情况,以提醒投资者注意本年利润中的非常项目;第四,重点说明亏损形成原因,或影响主营业务利润之重大不利因素;第五,说明违反《公司法》的情况;第六,说明去年保留事项已消除;第七,其他事项说明。
一、1999年度年报审计意见总体情况
截止2000年4月30日,深、沪两节共计965家公司公布了年报,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各种审计意见如下表:
项目标准无保留意见带解释性说明段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
*拒绝表示意见否定意见合计
家数78510958121965
99年占总家数比率81.34%11.30%6.01%1.24%0.1%100%
98年占总家数比率84%11.28%4.05%0.67%100%
*说明:保留意见中已包括带解释性说明的保留意见。
上表表明:1999年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有180家,占全部已公布年报公司的18·56%,比上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如此高比率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报告,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令人堪忧。
笔者认为,被出具非标准意见公司增多的原因有:(1)财政部、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的要求越加严格和规范,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2)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进一步深入,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独立审计准则陆续出台,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意识得到加强,业务水平有所提高;(3)上市公司整体素质偏低,水平参差不齐。各种经营管理问题越来越多,不少公司连续多年被注册会计师就同一问题出具非标准意见报告;有些公司以前年度的问题尚禾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显现;也有些公司的旧问题解决了,但新问题又出来了;还有些公司问题由来已久,尽管以前末被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意见报告,但终究还是被查出。
尽管带解释性说明段无保留意见与标准的无保留意见有所不同,但考虑到报告中披露的情况或做法已经得到注册会计师的认可,注册会计师将有关公司的具体情况用解释性文字予以特别说明,目的是提醒有关报告使用者予以特别关注,因此本文在分析注册会计师对各上市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的原因时,不将带解释性说明段无保留意见的原因纳入分析范围。
二、被出具保留意见的主要原因
1999年度深、沪两市有58家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占全部已公布年报公司的6·01%,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这些公司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原因主要包括:
(一)上市公司持续经营的会计核算前提条件存在不确定性。该类公司一般都是由于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和外部经营环境不利的影响,亏损严重,财务状况恶化,导致持续经营能力受到注册会计师的质疑。
(二)提前确定收益,虚增当期利润。提前确认收益包括提前确认营业收入和提前确认营业外收入两种做法。提前确认营业收人的情况主要出现在房地产类或其控股子公司为房地产企业的上市公司中。根据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规定,房地产企业营业收入应在办理相应的产权移交手续,开具发票或结算单后方能予以确认。但现实中经常出现上市公司在未办理相应的产权移交手续前就确认营业收入,与制度规定不符。提前确认营业外收人的情况主要为有关部门给予上市公司各种补贴收入,在相关款项尚未收到前,就将其全额收入计人当期会计报表。有些公司甚至上年度的补贴款尚未收讫,本年度又将补贴收入全额预提计人当年损益,岂能不出问题?
(三)有关费用未按规定列支和摊销,可能的损失计提不足,影响了当期损益,这类公司的主要做法有:(1)不计提或少计提有关损失准备HZ)将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支出计作长期性资产,分期摊销迸大成本;(叨不将相关损失计人当期成本等。
(四)资产处置依据不足,欠缺必要的法律手续,或处理方法明显存在偏差。这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活动中,受让或出让有关股权时经常出现。
另外,还有上市公司因其他一些原因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主要包括:(1)会计核算方法前后期不一致,或不按历史成本原则核算资产成本刊2)重大债权债务得不到足够的证据予以确认;(3)公司陷人法律纠纷,或有损失重大而报告未能真实披露等。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质量、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情况是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作为在证券市场中担任警察角色的注册会计师,其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1999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情况,就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后,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报告的原因进行总结,以引起投资者在分析公司经营情况、盈利能力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重视。
一、1999年度年报审计意见总体情况
截止2000年4月30日,深、沪两节共计965家公司公布了年报,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各种审计意见如下表:
项目标准无保留意见带解释性说明段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
*拒绝表示意见否定意见合计
家数78510958121965
99年占总家数比率81.34%11.30%6.01%1.24%0.1%100%
98年占总家数比率84%11.28%4.05%0.67%100%
*说明:保留意见中已包括带解释性说明的保留意见。
上表表明:1999年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有180家,占全部已公布年报公司的18·56%,比上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如此高比率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报告,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令人堪忧。
笔者认为,被出具非标准意见公司增多的原因有:(1)财政部、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的要求越加严格和规范,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2)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进一步深入,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独立审计准则陆续出台,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意识得到加强,业务水平有所提高;(3)上市公司整体素质偏低,水平参差不齐。各种经营管理问题越来越多,不少公司连续多年被注册会计师就同一问题出具非标准意见报告;有些公司以前年度的问题尚禾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显现;也有些公司的旧问题解决了,但新问题又出来了;还有些公司问题由来已久,尽管以前末被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意见报告,但终究还是被查出。
尽管带解释性说明段无保留意见与标准的无保留意见有所不同,但考虑到报告中披露的情况或做法已经得到注册会计师的认可,注册会计师将有关公司的具体情况用解释性文字予以特别说明,目的是提醒有关报告使用者予以特别关注,因此本文在分析注册会计师对各上市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的原因时,不将带解释性说明段无保留意见的原因纳入分析范围。
二、被出具保留意见的主要原因
1999年度深、沪两市有58家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占全部已公布年报公司的6·01%,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这些公司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原因主要包括:
(一)上市公司持续经营的会计核算前提条件存在不确定性。该类公司一般都是由于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和外部经营环境不利的影响,亏损严重,财务状况恶化,导致持续经营能力受到注册会计师的质疑。
(二)提前确定收益,虚增当期利润。提前确认收益包括提前确认营业收入和提前确认营业外收入两种做法。提前确认营业收人的情况主要出现在房地产类或其控股子公司为房地产企业的上市公司中。根据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规定,房地产企业营业收入应在办理相应的产权移交手续,开具发票或结算单后方能予以确认。但现实中经常出现上市公司在未办理相应的产权移交手续前就确认营业收入,与制度规定不符。提前确认营业外收人的情况主要为有关部门给予上市公司各种补贴收入,在相关款项尚未收到前,就将其全额收入计人当期会计报表。有些公司甚至上年度的补贴款尚未收讫,本年度又将补贴收入全额预提计人当年损益,岂能不出问题?
(三)有关费用未按规定列支和摊销,可能的损失计提不足,影响了当期损益,这类公司的主要做法有:(1)不计提或少计提有关损失准备HZ)将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支出计作长期性资产,分期摊销迸大成本;(叨不将相关损失计人当期成本等。
(四)资产处置依据不足,欠缺必要的法律手续,或处理方法明显存在偏差。这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活动中,受让或出让有关股权时经常出现。
另外,还有上市公司因其他一些原因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主要包括:(1)会计核算方法前后期不一致,或不按历史成本原则核算资产成本刊2)重大债权债务得不到足够的证据予以确认;(3)公司陷人法律纠纷,或有损失重大而报告未能真实披露等。
三、被出具拒绝表示讯见的主要原因
12家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拒绝表示意见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包括:ST东海、ST粤金曼、ST渤化、PT农商社、ST红光、ST郑百文、PT中浩、ST闽阎东、ST东北电、ST金马。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公司全部为被ST或W特别处理的公司,这些公司被出具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多具备以下共同特征:
(一)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出现严重问题。持续经营是上市公司进行会计核算的四大基本前提之一,如果失去这一前提,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就必须按企业清算方法处理所有资产和负债,否则就无法真实,准确和完整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期末应收款项严重不实,坏帐准备计提不充分,潜在亏损重大。多家上市公司利用应收款项调节损益,对应收款项的真实状况未能予以适当的反映。坏帐准备计提依据不足,从而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及当期经营成果的准确披露。
(三)经营不善,诉讼官司缠身。多家上市公司由于经营风险失控、导致陷人法律纠纷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或有损失巨大,使公司本就困难的财务状况更趋恶化。
(四)关联交易频繁,关联公司占用巨额资金。关联交易本身无可厚非,但该类上市公司的关联公司(其中主要为控股母公司)却通过关联交易为手段,以套线为目的,长期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致使上市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正常经营活动无法维继。
另外,这些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拒绝发表审计意见的其他原因主要有:(1)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致使相关资产、负债或损益项目无法确认叫2)上市公司末根据财政部财会字11999135号文的规定计提四项准备或相关帐务处理与规定存在冲突;(幻对外投资当,债务担保过重,存在巨大不确定损失等。
四、被出具否定意见的主要原因
a company's annual report must contain three key financial
statements -- the balance sheet (bs), the income statement
(is), and the statement of changes in financial positions
(scfp). an unqualified audit opinion from the auditor will
not be possible if any of the three statements is absent.
in an unqualified audit report, the auditor certifies that the
audi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prepared in accordance with
of the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 and
are able to fairly presentthe company's financial position
at the end of the financial year and its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changes in financial positions for the financial
year. an unqualified audit report is also known as a "clean"
report.
the bs is the statement that presents the company's
financial position at the year-end. the company's performance
and changes in financial positions for the year are respectively
presented by the is and the scfp.
for a financial year, the company has a bs at the start,
another at the end. they are like two pictures of the company,
one taken at the start of the year, the other at the end of the
year. how the company changed from the first picture to the
second picture is captured by the is and scfp of the year.
according to the opinion expressed by the auditor, there
are essentially three types of audit reports, the unqualified
or clean report mentioned above, the qualified report, and the
disclaimer. when an auditor cannot certify the fair-presentation
quality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he will issue a qualified
opinion or a disclaimer depending on the seriousness of the
matter. if in his opinio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so misleading that they are not able to fairly present the
company's year-end financial position, the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position changes for the year, he should issue a
disclaimer.
if he has problem with some (but material) part(s)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 qualified opinion is in order. a
qualified opin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that the accounting
figure in question is false. as long as the auditor i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fair-presentation quality of any material
financial, he should qualify his audit opinion with respect to
that financial. for example, if the audit work on a subsidiary
of the company, due to war, natural disaster, or some other
reasons, cannot be carried out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auditor,
the auditor may have to qualify his opinion on the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writer is a resource panellist of sph's chinese newspapers.)
主要财务报表及审计意见书
每一个公司的年度报告都包括了三个财务报表,它们是资产负债
表、损益表及财务状况变动表,三表任缺其一,审计师就不可能签发
无保留审计意见书。在无保留审计意见书里,审计师确证公司的财务
报表系依据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编制,可以公正表达公司在该财务年年
底的财务状况、该财务年度的经营成
果及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形。无保
留审计意见书也称“洁净意见书”。
表达公司财务年年底财务状况的报表就是资产负债表。公司在财
务年度里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情况则分别由损益表及财务状
况变动表来表达。必须特别强调的是,所谓的报表除了表内的数字外
,也包括表后的附注说明。我们将在接连下来的几期分别介绍这三个
报表。
公司在财务年度之初有个资产负债表,在财务年度之末有另一个
资产负债表,就好像在年初及年尾各拍了一张照片。至于公司究竟如
何从年初的样子变成年末的样子,就概括在该年度的损益表及财务状
况变动表里了。
审计意见的种类除了前述的“无保留意见”外,还有“保留意见
”及“反面意见”。当审计师无法确证公司的财务报表具有公正表达
性时,他将视其严重程度,签发保留意见或反面意见。如果他认为受
审的财务报表具有重大的误导性,根本无法公正表达公司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变动,他应该签发反面意见书。
保留意见适用于审计师无法确证报表中少数,但重要项目的公正
表达性。保留意见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的这些会计数字有假,只要审
计师无法满意这些数字的公正表达,他就应该对这些项目保留意见。
例如,公司在某国之子公司,由于战争或天灾,查帐工作无法正常进
行,以致于审计师无从判断该子公司报表的可信度。包括了此子公司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年报; 审计报告; 检查公告; 质量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上市公司需在规定时间内公布季度报、半年报和年报,以公布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供政府部门、监管机构、投资者及经营者全面了解上市公司情况。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是否充分?质量如何?监管机制是否可行有效?这些均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2007—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质量分析
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验并出具的审计报告是上市公司年报的质量鉴定书。本文以2007—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报告,以及财政部对全国重点行业和企业(主要是国家控股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报告为权威研究资料,对上市公司的年报质量进行分析。
(一)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分析
上市公司的年报,均需先由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而后在公司挂牌交易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所报审计快报披露,本文统计列出2007—2011年各年审计报告的统计数据。
2007年:64家具有证券资格的事务所为1 570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审计报告,其中标准审计报告1 449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90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4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17份。非标意见审计报告占全部审计报告的7.71%,同2006年上市公司被出具的非标意见审计报告相比下降了2.53%。从保留意见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就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项目实施函证,无法确认应收款的可收回性;无法核实长期股权投资及投资收益项目;存在诉讼等不确定性事项;无法就坏账准备、子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作出合理的判断;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等。从无法表示意见的内容来看,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判断公司按照持续经营能力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否适当,无法证实公司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能否成功,无法判断关联方占用资金的可收回性、预计负债计提的充分性等。
2008年:会计师事务所共为1 624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审计报告,其中标准审计报告1 514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75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8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17份。另外未能在法定期限披露年报的公司1家。非标意见审计报告占全部审计报告的6.77%,同2007年上市公司被出具的非标意见审计报告相比下降了0.94%。从保留意见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无法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无法就公司财务报表的完整性作出判断;无法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确定相关单位的款项余额是否真实、可靠,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合理判断有关事项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影响等。从无法表示意见的内容来看,主要存在难以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导致无法判断公司披露的或有事项和诉讼事项是否完整及该事项可能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等。
2009年:会计师事务所共为1 774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审计报告,其中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 655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87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3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19份。非标意见审计报告占全部审计报告的4.26%,同2008年上市公司被出具的非标意见审计报告相比下降了2.51%。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存货资料记录不完整,无法实施盘点及替代等审计程序,无法对部分存货期初和期末的数量、状况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多数公司因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从无法表示意见的内容来看,主要存在无法实施存货监盘以及重大资产重组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
2010年:会计师事务所共为2 129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审计报告,其中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 011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86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5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7份。非标意见审计报告占全部审计报告的5.54%,同2009年上市公司被出具的非标意见审计报告相比上升了1.28%。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主要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函证等必要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判断某些事项对财务报表或公司经营产生的重大影响。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些事项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判断管理层继续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是否适当,也无法证明公司拟采取或已采取的相关措施能否有效改善公司经营等。
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共为2 362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审计报告,其中标准审计报告2 247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91份,带其他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9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4份。非标意见审计报告占全部审计报告的4.87%,同2010年上市公司被出具的非标意见审计报告相比下降了0.67%。本年度新增加了对内部控制报告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共为230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其中,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25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4份,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份。在230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非标报告的比例为2.17%。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均是因无法获取有关特定事项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由此事项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无法判断管理层继续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是否适当,往来款项及或有事项的账面金额与重整最终审查确认的金额是否存在重大差异等。
根据年报审计意见进行分析和整理,形成《2007 —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汇总表》,如表1。
(二)来自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分析
财政部每年都由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及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涉及国计民生的能源资源、交通运输、医药卫生、大型房地产企业、主板上市公司、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小板上市公司及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等行业、企业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每年定期在财政部网页公布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因为财政部检查的能源资源、交通运输、医药卫生和大型房地产企业等主要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因此其检查结果可以并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范畴之内。本文选取2007—2011年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形成《2007—2011年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汇总表》,如表2。
二、2007—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质量评价
通过对2007—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年报披露及质量评价。
(一)年报披露评价
1.逐年简化年报内容,突出关键内容
根据中国证监会及证券交易所关于年报披露规则,各年度逐渐特别是2011年上市公司的年报内容做到了删繁就简,更加突出和透明了利润分配、内部控制、投资理财、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有效信息披露。2011年年报摘要得到了极大简化,仅包括“重要提示、公司基本情况、会计数据与财务指标摘要、股东持股情况和控制框图、董事会报告、财务报告”6节,提高了关键信息的可读性和有效性,满足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的需要。
2.利润分配信息更加透明
年报较为注重上市公司披露利润分配的信息,增强利润分配的透明度。特别是2011年着重强调有关现金分红的信息披露,公布公司前3年股利分配情况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情况;前3年现金分红的数额、与净利润的比率;本次股利分配预案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现金分红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情况;对现金分红政策进行调整或变更的,应详细说明调整或变更的条件和程序是否合规和透明;报告期内盈利但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的,应详细说明未分红的原因、未分红资金留存公司的用途。
3.详细披露闲置资金投资理财情况
逐年重视对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使用情况,特别是在2011年新规则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报告期内投资理财的详细情况。投资者可以在年报的“董事会报告”部分看到包括投资理财的资金来源、签约方、投资份额等信息,存在委托贷款的公司,除上述内容外,投资者还可以了解到委托贷款的对象。
4.对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要求强制性披露
对个别上市公司因产品质量、营销服务、环保问题、安全事故等社会事件,会引起市场的连锁负面反应,对公司投资价值产生重大影响,投资者亦十分关注。2010年前的年报是闭口不提的,从2011年起,要求上市公司应充分认识和披露社会责任履行中的差距和不足,同时结合所处行业特点,重点就社会责任履行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计划等进行强制性的披露。
5.内控信息被强制在年报中披露
2011年A+H公司在披露年报的同时被要求披露董事会出具的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控审计报告,要求其他公司至少应披露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公司应当至少每两年披露一次内控审计报告。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公司建立内部控制的依据以及内控重大缺陷情况,包括缺陷发生的时间、缺陷的具体情况、缺陷对财务报告的潜在影响、整改措施、整改效果等。
(二)年报质量评价
1.审计严格,年报质量整体较高
2007—2011年,年报无保留审计意见分别为92.29%、93.23%、95.74%,94.46%、95.13%,2007—2011年各年占比基本维持在92%~96%之间小幅上下波动。2007—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报无保留审计意见平均比例为94.17%,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平均比例为4.35%,保留审计意见平均比例为0.83%,否定审计意见平均比例为0,无法表示审计意见平均比例为0.63%。以上数据说明,上市公司编报的年报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无保留审计意见高达94.17%,说明年报的整体质量很高。
2.监管升级,年报信息可信度提高
证监委、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单位对上市公司的监管逐年升级,监管措施不断推出,证券交易所每年颁布年报编报规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及时公告年报审计信息,年报公告期间做到及时监控,相关分析机构及时对年报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使上市公司年报得到及时和准确的披露,上市公司的信息可信度有明显提高,有利于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和决策。
3.机构评比,年报质量社会评鉴
2012年6月15日,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奖组委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第一次评审会,标志着由投资者报和香港管理专业协会联合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提供学术支持的“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奖”正式开始。组委会制定了《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奖评审细则》,确定了评选流程和评选细则,力争打造公开、公正的权威评选,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出版内容详实、形式简单的年报及财务报告给股东、员工及投资者,促进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和信息披露方面更加完善。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奖评选将进一步激励我国上市公司编制高质量的年报,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有关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防范经营风险提供重要依据。这种由第三方机构评鉴的机制,将会促进年报质量的提高。
尽管本文通过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 —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报告以及财政部2007—2011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的分析,得出了上市公司年报质量的述评,但限于一是年报质量评价体系尚无确切标准;二是上市公司或许对年报有粉饰行为,因此本文对上市公司年报质量述评尚有未及之处,这亦是本文未尽事宜及未来的努力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 田志刚,刘秋生.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8(10).
[2] 杜兴强.会计信息产权的逻辑及其博弈[J].会计研究,2002(2).
[3] 乔旭东.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一种框架分析[J].会计研究,2003(1).
[4] 李文梅.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及实现途径[J].中国农业会计,2006(2).
[5] 杨有红,汪薇.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2008(3).
[6] 蒋尧明.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与会计信息失真[J].会计研究,2003(5).
[7] 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J].会计研究,2004(1).
[8]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年报审计快报[EB/OL].
http://.cn/ industry_regulation/ annual_audit/.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EB/OL]. http:///zhengwuxinxi/jian
chagonggao/.
[关键词]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分析
一、引言
企业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难度,导致了审计风险。因此,企业持续经营审计问题也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1].我国自1997年出现首份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来①,这类审计报告大量出现。从1998年12月《独立审计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以下简称《准则》)征求意见稿到2003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准则》修订稿[2],几年来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发表的审计意见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的研究根据《准则》修订前(1997~2001年)和修订后(2002—2004年)两个时间段,对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展开研究。
二、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总体情况
(一)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数量
根据笔者统计,我国从1997年第一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意见审计报告出现以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从1997年的3份,到2004年的68份,占各年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比重由3.19%上升到50%左右②[3].其中两次较大幅度的增长出现在1998年和2003年。由1997年的3份增加到1998年的20份,明显地折射出1998年《准则》的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审计意见的影响。尽管《准则》对1998年的审计报告没有法定约束,但已产生实质性的影响。2003年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报告较2002有较大增长,而2002年相对于2001年则变化不大,这也部分地折射出2003年《准则》修订稿的颁布实施对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影响。2003年独立审计准则修订稿颁布实施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审计报告占当年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比重高达52.34%。
(二)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的类型
1997~2004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有298份出现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其中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共107份,保留意见18份,带解释说明段的保留意见74份,否定意见4份,无法表示意见的95份。
通过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类型的进一步分析,有两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和思考。
一是出现了否定意见。重庆会计师事务所对渝钛白1997年度的财务报告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成为我国第一份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发表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这份颇具“勇气”的否定意见恰恰是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事项的。随后1998年、1999年、2000年各出现一份。其中代码600833的上市公司商业网点连续两年(1999、2000)被出具了否定意见,且均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事项有关。
笔者发现,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在1997~2004年的8年问仅仅出具了4份,且均发生在2003年《准则》修订之前。值得思考的是,修订后的准则是否使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逃离”了否定意见的条件范围,还是修订后的《准则》进一步明确了判定审计意见类型的条件,使注册会计师发表该种意见类型的比率大大降低了。
二是无法表示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出现率居高不下。在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带解释说明段的保留意见、否定意见与无法表示意见五种审计意见类型中,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占总数最多,其次就是无法表示意见类型。《准则》修订前上市公司因持续经营不确定性而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所占当年持续经营不确定审计报告的比例较高,在1/3以上。
无法表示意见对注册会计师而言是比较乐意选择的,但这种意见在西方国家受到一定程度的批评和限制。
无法表示意见,无疑是承认注册会计师在经过一番劳动后并无收获,这是报告使用者所不愿看到的,但可以把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无法表示意见看成审计委托双方的一种计谋:对注册会计师而言,规避了一定的审计风险;对委托人而言,完成了委托、对报告使用者有了交代。
值得关注的是,审计中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无法表示意见,2002年较2000年和2001年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且2002—2004年的出具情况稳定在23.21-27.94%之间,由此也可以推论,《准则》修订稿关于对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修改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为有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表述出现的位置
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意见中明确提及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能够运用专业判断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和经营困境等发表意见,但另一方面也看出注册会计师所发表的此类意见在意见类型上存在差异,在表述形式上也各有不同。有相当比重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属于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或带解释说明段的保留意见。
《准则》修订前,有55份审计报告在意见段之后提及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占这一期间130份此类意见的42.31%。《准则》修订后,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表述在意见段之后的要远远多于在意见段之前的,有107份审计意见在意见段之后提及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占这一期间168份意见的63.69%。
在注册会计师明确提及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问题上,由于通常把注册会计师以拒绝表示意见或保留意见类型出具的报告视为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而如果仅仅出具了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或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说明段列于带解释说明段保留意见的意见段之后,那么很可能给信息使用者造成一些误解甚至误导。这种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表述差异可能由于被审计的上市公司在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上确实存在着差异,但也有可能是由于注册会计师以严重程度较低的意见表述方式向被审计上市公司妥协造成的。
以往文献对上述问题已经作出了一定的关注和研究。陈朝晖认为,在持续经营不确定性较大、财务报告又没有进行充分披露的情况下,发表保留意见或带说明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是不正确的[4].孙铮、王跃堂通过描述性分析提出,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中确实存在着运用说明段改变审计意见性质的倾向,他们认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上市公司的要求和压力,另一方面是注册会计师主观上认为说明段为其改变审计意见的性质、推卸法律责任提供了途径[5].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会计师办公室也认为对于持续经营审计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量刑不准”[6].如果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表述形式不当,很可能对投资者准确理解会计信息造成误导,产生不利的经济后果。
由此,笔者认为《准则》在此方面的规范作用并不如所期望的那样。有必要在考察上市公司财务因素的基础上考察其他因素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表述行为的影响,为审计报告使
用者正确理解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进一步规范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发表审计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行为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来源
审计报告是审计的最终产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上市公司、会计准则或制度、审计准则及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修订后的《准则》进一步明确了注册会计师考虑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的落脚点,即充分关注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
这一变化贯穿于修订后的全部准则,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为此,这里仍根据《准则》修订前和修订后两个时间段,分析检验修订后的《准则》在评价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方面的可操作性是否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来自《准则》修订前的证据
通过对《准则》修订前的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类型的分析,笔者发现,这一期间因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和公司停产而被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怀疑的情况占绝大多数,超过了60%,其余依次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而无法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发表意见,大股东及其关联公司占用资金或提供帮助的承诺、存在数额巨大的或有损失影响了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子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没有遵守银行贷款协议、公司的股权置换频繁、募集的资金未按规定使用以及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影响了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等③。
(二)来自《准则》修订后的证据
在进行《准则》修订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来源分析时,我们将来源按照修订后的《准则》中所列示的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可能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加以分类,更加具体地检验修订后的《准则》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准则》修订后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是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修订后《准则》仍以被审计公司的财务状况作为注册会计师需充分关注的中心,表明公司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是注册会计师在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笔者也注意到,因存在“对外巨额担保等或有事项引发的或有负债”事项而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的数量较之《准则》修订前大为增加④。修订前的《准则》将“存在数额巨大的或有损失”一项列为注册会计师应予以关注的“其他方面”,而修订后的《准则》将其作为“存在因对外巨额担保等或有事项引发的或有负债”列入“财务方面”需关注的事项,更加具体化了。
通过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来源分析,有几点值得注意:
1.注册会计师比较注意分析资产质量,例如关注资产的获利能力。另外,因存在大量巨额担保或债务诉讼,被审计公司的资产冻结、抵押、质押现象较多,注册会计师对此表示关注也是重视资产质量的表现。这也可以进一步说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尽可能“揭开现象看本质”。
2.上市公司不仅存在《准则》所提及的大股东长期占用巨额资金的现象,关联方占用资金的现象也较为严重,且存在一部分因应收关联方款项的收回的重大不确定性被注册会计师提出持续经营疑虑的审计报告。由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准则》完善过程中应进一步关注关联方。
3.被审计单位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在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段中被多次提到,说明存在着通过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
四、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我国1997-2004年期间注册会计师明确提及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报告状况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揭示问题,这里主要揭示《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布以来的审计报告所存在的问题。
[NextPage]
(一)审计意见没有明确提及持续经营不确定性
笔者在收集2001-2004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资料过程中发现,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是:通过审计意见表述,可以发现存在对被审计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注册会计师对事项作了说明,说明的理由完全符合《准则》规定的范围之内,但却没有明确提及持续经营存在不确定性,也未指明被审计公司是否对此进行披露。2001-2004年期间共有21份这样的审计报告,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意见类型,如带强调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带强调说明段的保留意见,同时还发现一例带强调事项段的无法表示意见。
意见的理由也非常充分,可以归纳为:(1)子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停顿;(2)因巨额担保涉及诉讼引发的或有负债;(3)巨额逾期借款,且未办理展期手续;(4)连续三年亏损,遭受退市警告,股权置换;(5)资不抵债;(6)累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严重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存在因对外巨额担保等或有事项引发的或有负债;(7)主营业务萎缩,现金流量不足;(8)营运资金出现负数;(9)母公司长期占用巨额资金;(10)应收关联方欠款;(11)经营活动停顿。
如果注册会计师未对被审计单位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的合理性做出评价,甚至连“持续经营”的字眼都没出现。笔者认为这是没有尽到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表现。
(二)强调事项段的运用不符合要求
大多数注册会计师在无保留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提及持续经营问题,但是笔者发现无论用修订前或修订后的《准则》衡量,有相当一部分带强调事项段的运用是不符合要求的。根据《准则》规定,强调事项段的表述应包括:(1)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事实,以表述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2)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报表中进行了适当披露,这才能构成出具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理由;(3)不应使用附加条件的措辞。这三要点缺一不可,但经过分析,笔者发现部分审计报告在这几方面做得却差强人意。
一是理由不充分,判断不明确。一些审计报告对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或没有充分披露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事项;有的披露了部分重要事项或情况,而对其他重要事项或情况只字不提,给会计报表使用人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一些审计报告在强调事项段中没有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作出实质性判断,只是提及上市公司认为可以保证持续经营。
二是存在带有附加条件措辞的强调事项段。一些审计报告在强调事项段中使用了附加条件的措辞,例如,某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为:“……若未来上述担保事项无法妥善解决,往来占款不能及时收回,贵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将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还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措辞“除非能够获取财务支持,否则公司的持续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这种假设对审计报告使用者没有任何意义。任何一家公司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持续经营都不能进行下去。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注册会计师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的判断变得模糊,使审计报告使用者更加疑虑,违背了对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评价的初衷。
(三)对管理当局相关披露的表述
根据《准则》的规定,被审计管理当局是否在会计报表中适当披露对自身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成为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还是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分界点。其中有两点是要求注册会计师重点关注并作出明确表述的,一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是否作了披露;二是所作的披露是否符合准则要求。
对于前一点的关注尤为重要,因为这将涉及审计意见类型的选择。如果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报表中进行了适当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未作适当披露,则应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意见段之前的说明段中描述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事实,同时指明被审计单位未在会计报表中进行适当披露。
由此,应关注意见段之后的强调事项段,是否存在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中未作披露却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及未作披露应在保留意见段前说明却在强调事项段中评价的审计报告。另外,出具的保留意见中,是否存在没有在意见段前指明被审计单位未在会计报表中进行适当披露的现象。笔者在分析《准则》修订后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与保留意见后发现,对于未在强调事项段中指明管理当局是否披露的情况,2002年共有10份,2003年7份,2004年仅有1份,而这一期间带有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与保留意见、且在意见段后表述持续经营情况的分别为28份、38份、46份,无论从数量还是比重来看,这种现象均呈好转之势。
笔者对《准则》修订后三年沪沪市强调说明段中对管理当局的表述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统计分析,发现《准则》修订后沪市分别有4家、3家和2家上市公司的年报,虽发表了无保留意见,但经查阅会计报表,管理当局并未对持续经营事项作出披露。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的4家中有1家注册会计师在强调事项段中指明管理当局已作披露,而2004年的2家也为同类情况。由此可以看出确实存在利用强调事项段改变意见类型的情况。这9家上市公司本应被出具保留或否定意见,如此的结果只能大大降低审计意见的质量。对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的情况分析中发现,2004年有了改观,4家上市公司应在保留意见段前的说明,却出现在强调事项段,这也呼应了上述问题中强调事项段的运用。
同时笔者也发现部分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虽然对持续经营情况作了披露,但是并不符合《准则》要求的“适当披露”。《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中适当披露:(1)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管理当局拟采取的改善措施;(2)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无法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
可见需做出披露的有三要点:(1)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或情况;(2)改善措施;(3)明确指出自身存在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此三点均具备,才能称之为“适当”。
部分披露不适当的原因是出于管理当局改善措施表述不当,有的没有任何改善措施,有的虽有改善措施却不能令人信服,形同虚设。例如,一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报表中是这样披露的:“目前,虽然公司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如申请银行贷款核销,寻找目标公司拟进行资产重组,以便公司摆脱财务困境,为公司今后发展寻求出路。但是,基于上述事项的存在,本公司的持续经营将受到重大影响,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无法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大部分表述不当的情况是不能满足上述要点(3),对于这一点,可以理解,被审计单位当然不想主动承认自身在持续经营能力方面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但是这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如果此方面揭示不当,无形之中扩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审计风险加大。2004年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当局的披露情况的说明情况较往年有了进步,但对其披露的质量的把关仍不能令人感到乐观。
同时笔者也对发表了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但在意见段前发表持续经营意见的情况作了分析,《准则》修订后,此类意见并不多,其中2002年4份,2004年1份,2003年没有。5份中,2002年的3份未指明管理当局是否在会计报表中对持续经营情况作出披露,其余两例,均指明管理当局已在会计报表中作了披露。面对后面的情形,到底在意见段后表述还是在意见段前表示值得注意,审计意见的质量值得思考。
(四)评价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的表述
在关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表述中,有两点是不能或缺的:一是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理由;二是对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的明确判断。在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部分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在这两方面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1.表述过于“委婉”。部分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在持续经营问题上表述得过于委婉,简单提及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编制基础,但又不直接触及持续经营问题,以至于审计报告使用者无法读懂注册会计师到底要告诉人们什么信息。人们要通过查阅会计报表才能知道这些审计意见是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的重大不确定性进行说明。
2.无法表示意见的理由未作充分说明。在上面关于审计意见来源的分析中,将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理由,根据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在财务、经营、其他等方面的重大疑虑事项或情况作了详细的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虽有个别无法表示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充分说明了无法表示意见的理由,大多数审计报告在这方面也作了一定的说明,但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导致许多审计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理由不充分,不能令人信服。
审计报告行为的规范离不开《准则》的规范和约束,从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关于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还很不规范,应加强跟踪研究,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①本文的分析限于A股上市公司,所指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提及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
②1997~2000年数据来源于李爽,吴溪。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报告行为:监管角度与经验证据。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47—150;2001~2004年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数据是笔者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资料查阅得到。
③1997—2000年数据来源于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首席会计师办公室、上海证券交易所编著。注册会计师说“不”——中国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分析(1992-2000)。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02年;2001年数据由笔者根据当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分析得出。
④笔者根据2002—2004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分析得出。
[参考文献]
[1]庄恩岳。中外审计准则比较[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2004[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李爽,吴溪。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报告行为:监管角度与经验证据[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陈朝晖。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J].会计研究,1999(7):15—22.
关键词:非标准审计意见 个体特征 谨慎性 人才培养
一、引言
非标准审计意见的谨慎性与个体特征在学界引起关注有多年,当前已有诸多对审计师个体特征和审计质量的研究。其中,唐跃军(2005)从多角度对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分布和行业差异之关系进行了研究。肖序(2006)对非标准审计意见价值相关性做了研究。侯国民(2007)对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进行了研究。郭婷等(2008)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及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白宪生(2009)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关联性因素做了研究。冯延超(2010)对审计师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判断进行了比较研究。叶琼燕等(2011)对自1991年以来有关签字注册会计师性别、年龄、从业经历、教育背景、是否为合伙人、是否为党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审计师个人层面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施丹等(2011)以2001到2008年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签字审计师性别和性别组成对审计质量和审计费用的影响。赵国宇(2011)对盈余管理和关联交易以及审计师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王兵(2011)以2001到2009年被处罚的注册会计师为研究对象,从市场反应、市场份额和审计收费三方面对注册会计师个人声誉受损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李江涛等(2012)以2009年深、沪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审计业务供给方特别是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人特征对审计费用率的影响。张敦力(2012)以1999到200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行业专长审计师能否鉴别不同属性、不同错报风险的盈余管理。
在当前的证券市场中,因投资者掌握的信息并不对称,很难有效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做出合理的判断,这需要独立的第三方审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意见。审计需求理论认为,审计产生不是外部力量强制结果,而是社会力量选择所致,是委托人与人的共同需求。在审计关系中,审计师有着减少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和评价经营者经营业绩及出具审计报告的责任,即扮演隐性社会监督角色。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并预防审计风险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作用在不断放大,这要求审计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而审计师做出审计意见会受文化程度、专业能力等个人特征影响。虽然目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主要因素是公司自身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盈余管理,但审计师因素依然重要。本研究从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是否为合伙人情况、执业年限、审计师签字顺序和工作单位是否为“四大”等环节对审计师出具的非标准报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二、问题提出
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规定,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意见的书面文件。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结论出具下列类型之一的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该准则同时对非标准审计报告意见的签署条件进行了规定:(1)如果审计师认为会计报表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但还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做出或会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由于审计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如果审计师认为会计报表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未能从整体上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注册会计师应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3)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无法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4)当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应在意见段之前增加说明段,并清楚说明导致所发表意见或无法发表意见的所有原因,指出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本研究对1993年以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被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情况统计见表1。
备注:1、52*中包含20份带强调事项的保留意见,57*中包含10份带强调事项的保留意见,92*中包含1项带其他事项无保留意见。 2、1999年以前的数据参考《谁审计中国证券市场―审计市场分析》(1997―1999)以及2000年以后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http://.cn/)中的年报审计快报。
三、研究假设的提出
影响审计师做出审计结论的两大关键因素是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McClelland(1973)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个体所拥有的能在某一岗位上取得业绩的潜在、深层次特质,它表现在与工作、业绩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相似或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等方面。审计师进行审计工作需经过专业培训,在执业过程和后续教育中形成并巩固专业胜任能力。学者Claus(2000)认为,审计的知识性理论是通过正规课堂教育获得的,而程序性知识是在执业过程中形成的,后续教育是对前两个阶段审计知识的强化和更新。一般而言,独立性有两层含义:它意味着正直性的一个方面,使所有职业人员接受责任,另一方面意味着避免可能损害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人员的客观性(John L C,1956),该研究包括了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Thoms G H,196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师抵制客户选择性披露压力的能力(DeAngelo,1981)。Tom Lee(1991)认为,审计独立性是审计职业公正性的特点,是人类诚实天性总特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精神状态,不容许本人观点和结论变得依赖或屈从利害冲突方面压力和影响。这要求审计师在执行委托业务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要能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关于年龄,样本中的签字注册会计师35岁以下的占6.40%,36到45岁之间占45.40%,45岁以上占48.2%,研究求的所有审计师的平均年龄为45岁,平均数之下的年龄变量取值0,平均数之上取值1。关于性别,样本中男性的比例为66.83%,女性为33.17%。本文将签字注册会计师中有女性审计师的观测值设为0,男性设为1。关于签字顺序,样本中第一签字注册会计师(含独立注册会计师)占54.15 %,第二签字注册会计师占45.36 %,第三签字注册会计师占 0.50 %。本文设定第一签字注册会计师为1,第二签字注册会计师为2,第三签字注册会计师为3。关于政治面貌,样本中党员占94.57%,其他占5.43 %。本文设定党员为1,其他为0。关于学历,样本中的博士毕业生的审计师占1.20%,硕士毕业生的审计师占11.48%,本科毕业所占比例为50.60%,大专学历占31.54%,大专以下学历占5.18%。本研究将学历分成三个部分:硕士及以上、本科、大专及以下。当审计师的学历为大专及以下时取值为1,本科学历时取值为2,硕士及上学历取值为3。关于毕业院校,样本中的审计师最终学历毕业院校为重点院校占76.05%,重点院校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关于所学专业,根据我国学科分类法,并考虑与会计、审计专业等相关程度,本研究分为相关专业和不相关专业。其中经济、管理类专业为相关专业,占67.61%;其他为不相关专业,占32.39。本研究把观测变量都为相关专业时取值为1,其他取值为0。关于是否为合伙人,样本中的合伙人占25.73%,本研究将观测变量为合伙人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关于执业年限,样本中的执业年限10年以下者占20.41%,10年到20年者占74.84%,20年以上的占4.75%。研究中的审计师执业年限平均值为15年,执业年限平均值以下取值为0,否则取值1。关于工作单位是否为“四大”,在样本中,审计师的工作单位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占4.25 %,研究取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人员观测变量为1,其他取值为0。
3.模型设计
4.实证检验
实证检验的结果跟本文假设大体一致,但审计师的年龄、性别、专业、是否合伙人和工作单位等因素与本文假设有出入,分析原因是审计师更容易受到第一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影响,而第一签字注册会计师在公司一般为德高望重者,因此年龄因素影响不很明显。在性别方面,女性所独有的在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时,是出具无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段)还是非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更具温和性。审计师所学专业对审计师影响不大的原因是当前注册会计师准入制度需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需要考过专业课六门,并需通过综合阶段考试,这种考试获取的知识影响力已经超越在学生阶段所学专业。审计师是否为合伙人对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影响不大的原因是因为,合伙人身为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之一对企业出具非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影响更为深刻,因此在道德允许范围内,合伙人可能出具无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的)。工作单位是否是“四大”对审计师的影响不明显,是因为签字注册会计师在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时,受其本人知识水平和经历的影响,而工作环境影响有限。
五、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个人因素对审计师在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时候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审计师的签字顺序、执业年限等个人特征都对审计师的谨慎性有显著影响,经验丰富和第一签字注册会计师比其他审计师更谨慎。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我国的会计教育和会计人才培养以及审计公司的员工培训等提供一定的启示,可为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进行审计业务提供实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叶琼燕,于忠泊.审计师个人特征与审计质量[J].陕西财经学报,2011(2)
[2]王玉荣.商务预测方法(修订版)[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
[3]吴粒,赵秀梅,郭涛,张明喜.影响审计意见因素的实证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5(4)
[4]陆正飞,童盼.审计意见、审计师变更与监管政策:一项以14号规则为例的经验研究[J].审计研究,2003(3)
【摘要】2011 年以来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的数量逐年递增,与此同时,非标准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报告所占比例也有所上升。本文选取了2013 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以及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均为非标准意见的代表企业华锐风电,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非标准意见但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代表企业上海家化进行案例分析。对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财务报表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审计意见 审计报告 内部控制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
一、引言
2007 年,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公开了第5 号审计准则,《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审计》,准则规定了内部控制审计程序以及内部控制的方法,准则还表示要尽量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之前找出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2008 年,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等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要求在深市和沪市上市的公司应对本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且公开披露企业年度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在进行审计业务时,需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活动。2014 年,财政部联合证监会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 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明确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构成要素,需要披露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要求。
被出具非标准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数量自2011 年以来逐年递减,且所占百分比也在逐年降低,然而被出具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的上市公司数量自2011 年以来却逐年增加,且所占百分比也逐年增加。本文选取了2013 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以及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均为非标准意见的代表企业华锐风电,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非标准意见但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代表企业上海家化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探究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影响。
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披露现状分析
(一)2011—2013 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意见汇总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数据,截止2014 年4月30 日,共有40 家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为来自深市与沪市的2 534 家上市公司出具了2013 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在这些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中,包含有2 450 份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57 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22 份保留意见,以及5 份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见表(1)。
与此同时,截至2014 年4 月30 日,共有40 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为来自深市与沪市的1 141家上市公司出具了2013 年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在这一千多份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有1 096 份是标准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35 份是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9 份否定意见,以及1 份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见表(2)。
(二)2011—2013 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汇总
(三)2011—2013 年被出具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意见汇总
同时被出具非标准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2011 年没有,2012年只有6 家,在2013 年却达到了21 家。
(四)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增加原因分析
(1)内部控制缺陷造成影响逐渐增大。近年来内部控制的相关法规细则不断颁布出来,从框架结构到具体内容不断细化。尤其是在2014 年最新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明确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构成要素,说明了需披露的内容及要求,并且还提供了可供注册会计师参考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模板。因此,内部控制评价向着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2)审计意见的客观性进一步提高。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的专业性越来越高,经验越来越丰富,同时职业道德也有所提高,敢于披露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缺陷。
(3)企业内部控制重视程度提高。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接受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并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计划和方案。
三、内部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审计报表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企业,主要进行不同风电机组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华锐风电公司在2013 年度被同时出具了非标准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其中,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为否定意见,财务报表审计意见为保留意见。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化妆品行业中第一家上市企业,产品覆盖化妆品、家居护理用品等,拥有国际水准研发以及广大的消费市场。上海家化2013 年年度审计报告中,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为否定意见,但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却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二)案例分析
1. 华锐风电
(1)华锐风电公司未能对实物资产实行有效控制,在对2013 年年末的存货进行了全面清查后,发现了账实不符的情况,实物相比较账面金额,存在126 853.54 万元的短缺。由于公司对于存货盘点结果尚未核对完成,因此,在尚未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必要审计程序,从而对于盘点结果以及由此所影响的存货、资产减值损失、管理费用等会计科目无法确认。并且在对应付账款进行函证时,发现了较多往来不符的情形,在该情形下注册会计师认为无法实施替代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华锐风电公司2013 年年末在其母公司财务报表上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32 924.13 万元。但在此之前华锐风电已连续两年出现亏损。其中母公司在 2012 年与2013 年分别取得利润总额为-71 011.26万元和-331 244.50 万元。因对华锐风电公司未来的盈利情况不确定,注册会计师认为无法确定这一事项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是否恰当。
(3)华锐风电公司于2013 年 5 月、 以及2014年 1 月分别收到来自中国证监会的两封《立案调查通知书》,证监会决定开始对华锐风电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截至到审计报告签发日,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仍未结束,因此,注册会计师无法判断调查结论可能对华锐风电公司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
2. 上海家化
(1)由于上海家化并没有披露与吴江市黎里沪江日用化学品厂的关联交易事项,并且于2013 年11 月收到了来自中国证监会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认定上海家化在2009 年至2013 年与沪江日化发生的关联交易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认为,上海家化对关联交易未能进行有效控制,并且由于关联方交易的未能及时识别会影响财务报表中与关联方有关的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导致内部控制设计的失效。虽然上海家化在2013 年12 月表示对上述缺陷已进行了整改,但因为运行时间不长,因此不能认定整改有效。
(2)注册会计师认为上海家化在2013 年以前及之后与代加工厂发生的委托加工交易在会计处理方法上不一致,由此认定部分上海家化子公司并未建立销售返利以及运输费等有关的内部控制。这一缺陷会导致财务报表中涉及销售费用和运输费用等相关交易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截止性产生偏差,因此认定相关内部控制设计失效。
(3)注册会计师发现在2013 年12 月31 日的财务报表中,财务人员将本应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的费用计入了应付账款科目,影响到财务报表多个会计科目的准确性,因此认为上海家化的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造成会计处理的差错。注册会计师说明在2013 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中,已经考虑了上述重大缺陷对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影响。因此,否定的内控审计意见并未对上海家化2013 年年度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意见产生影响。然而在华锐风电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看出,由于对存货等实物资产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导致了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中保留意见事项一、二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应收账款”“资产减值损失”“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会计科目产生重大影响,这些重大缺陷都是属于财务报表层次产生的。因此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关系紧密,内部控制财务报表层次的缺陷会对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意见产生重大影响。
四、结论
华锐风电公司与上海家化公司2013 年度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均被出具了否定的意见,华锐风电被出具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是保留意见,上海家化被出具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却是标准无保留意见。本文分析,只有当内部控制出现财务报表层次缺陷时,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从而引发财务报表审计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现。在关注非标准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时,应注意报告中所涉及的缺陷是否为财务报表层次的缺陷,如果是则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影响大;如果否则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影响较小。另外,即使企业当年被出具了非标准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并且内部控制缺陷为非财务报表层次,但由于其所具有的滞后性,仍然有可能会影响到以后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蔡吉甫.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05).
[2] 潘芹. 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基于2009 年我国A 股公司数据[J]. 财会月刊,2011,(09).
[3] 李颖琦,陈春华,俞俊利.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评价信息披露:问题与改进——来自2011 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证据[J]. 会计研究,2013(08).
[4] 吴寿元.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及相关建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0).
[5] 张龙平,陈作习.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研究(上)[J]. 审计月刊,2009,(05).
[6] 张龙平,陈作习.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研究(下)[J]. 审计月刊,2009,(06) .
[7] 李晓红. 2012 年度上市公司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分析[J]. 中国总会计师,2013,(09).
[8] 王美英.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分析[J]. 会计之友,2013,(02).
[9] 刘玉廷,王宏.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制度安排[J]. 会计研究,2010,(07).
[10] Songtao Mo.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udit opinions in the post-SOX [D]. Department of Accountancy of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2009 .
关键词:审计意见购买;会计师事务;审计收费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109-03
引言
审计意见不仅是监管部门监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投资者判断公司价值、进行投资决策以及公司防错纠弊、加强管理的重要依据。审计意见购买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关系到经济的正常发展秩序。审计意见购买是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重要通道,它不仅使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受损、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而且会危及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不利于整个审计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国外学者较早研究了上市公司审计意见购买行为,Chow 和 Rice通过 2×2 列联表的卡方检验,证实了上一期收到保留意见与接下来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然而,Krishnan在改进了Chow和Rice的研究方法后,通过控制其他可能会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因素,发现在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以后,其前任和后任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的处理并无差异。从审计收费视角相关研究来看,De Fondetal对陷入财务困境和收到持续经营强调意见段的公司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正相关。
国内学者陈武朝、张泓选取1997—2002年的样本,通过对盈余管理的比较,发现变更事务所后,新任事务所并未完全配合公司,前任与新任事务所的独立性均很强。国内学者伍利娜在研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公司被出具的审计意见由“不清洁”变为“清洁”与审计收费的变动呈正相关的关系。陈杰平等以2000—2002年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公司为样本,探讨这些公司在下一年度不利审计意见的改善与异常审计费用变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异常审计收费的提高与不利审计意见的改善显著正相关。
二、数据来源
本章实证检验部分所选取的数据样本为2009—2011年中国深市、沪市A股市场的全部上市公司数据的财务数据。对初始样本按研究需要剔除了不符合要求的上市公司的数据。
三、变量设置与模型建立
四、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
表1结果显示,变更会计师事事务所的上司公司家数占总体样本的9.06%,变更后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占比8.46%,获得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占比12.96%,获得有保留意见的占比29.55%,获得无法表示或否定意见的占比19.23;有保留意见是四类审计类型中变更后样本数占该类型总样本数比例最高的审计意见类型,其次分别为无法表示或否定意见、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和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当年获取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上市公司中16%的公司在审计年度大幅度增加了审计收费;当年获取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公司中12.50%的公司在审计年度大幅度增加了审计收费;当年获取有保留审计意见的公司在审计年度大幅度增加了审计收费的占9.09%;考虑公司规模后,支付相对年报审计费用平均值最高的是标准无保留意见,其次是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2.多元回归分析
表2给出了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模型有序回归结果,从该表得到的因子变量AC的估计系数为负,说明会计师事务所不发生变更时,取得较差一级审计意见的概率小;从该表得到的Wald统计量及显著性水平可以看出变量AC在模型中并不十分显著,因此,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有效地改善上市公司审计意见,且对其影响有限。从上页表3年报审计费用变动率模型有序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因子变量DeltaAF系数为正,说明该变量与审计意见类型呈正相关,即年报审计费用变化率处于正常阶段时,取得较差一级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从该表得到的Wald统计量及显著性水平可以看出变量DeltaAF在模型中十分显著,因此,审计意见变动率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影响显著,异常年报审计费用变动率能够成功实现上市公司审计意见购买。
表4相对审计费用模型有序回归结果显示,变量AF系数为负,该变量与审计意见类型负相关,即相对年报审计费用越低,收到较差一级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从该表得到的Wald统计量及显著性水平可以看出变量AF在模型中十分显著,因此,可以得出上市公司通过支付相对高额的审计费用能够成功实现审计意见购买的结论。
结论
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三年数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影响有限,虽然是上市公司购买审计意见时可能采取的路径,但其并不能有效地改善审计意见类型,不能成功实现审计意见购买。(2)提高审计收费显著影响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无论是异常年报审计费用变动率还是相对高额年报审计费用,都能有效地改善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提高年报审计收费是上市公司成功实现审计意见购买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Chow,C.W.and Rice,SJ.Qualified audit opinions and auditor switching [J].The Accounting Review,1982,(57).
[2] Krishnan,J.and Stephens,R.G Evidence on opinion shopping from audit opinion conservatism[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1995,(14).
[3] Ariel Markelevich and Charles A.Barragato.Auditor fees and audit quality[J].Managerial Auditing Joumal.2007,(8):761-786.
[4] De Fond.M.L.K.Raghunandan and K.R.Subramanyam.Do non-audit service Fees impair auditor independence? Evidence from going con-
cern Audit opinions[J].Journal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2,40:1247-1274.
[5] 杨和雄.A股上市公司审计意见购买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1):40-45.
[6] 陈武朝,张泓.盈余管理、审计师变更与审计师独立性[J].会计研究,2004,(8):81-86.
【关键词】 财务状况;财务指标;审计意见;因子分析
一、引言
企业的财务状况一直是各个利益主体关注的重点,然而,对于许多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他们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不能准确鉴别财务信息质量的高低。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第三人”,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审计意见类型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所重视,并能对其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审计意见一般分为两大类:标准无保留意见和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其中,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指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任何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修正性用语。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包括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加强调说明段、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
那么,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同审计意见类型的财务报告是否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存在相关性呢?Chen和Church(1992);Louwers(1998)研究得出审计师变更,上市公司危机程度严重,上市公司危机显性化时,审计师不仅比较容易察觉公司持续经营危机,而且相对容易说服客户从而出具“非标”意见。朱小平、余谦(2003)研究发现资产规模、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流量比率与公司收到非标准类型审计意见的概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项目占总资产比例的变化量与公司收到非标准类型审计意见的概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方军雄等(2004)研究表明,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十分关注客户的风险程度,越是出现亏损,资产负债率和股东占款比重越高,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康艳利等(2009)实证研究发现,净资产收益率和现金再投资比率对审计意见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权益乘数对审计意见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已有研究都是采用几个不同的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现金流量等代表公司财务状况,研究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但是代表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指标有很多,单独采用某几个指标作为变量,并不能全面代表企业财务状况,而且财务指标之间相关性较强,信息重叠比较严重,多个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会造成模型的多重共线,不利于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因子分析将众多彼此相关的财务指标变量转换成几个彼此不相关的综合因子,可以有效克服指标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问题,不仅大大减少了变量的个数,而且尽可能地保留原始指标的财务信息。本文基于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财务状况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首先从代表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中初步选取了13个财务指标作为原始指标,然后分别提取公共因子,最后建立这些因子与审计意见之间的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理论下,注册会计师要确保审计质量必须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低水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如果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财务报表能够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那么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比较小,管理者粉饰报表的动机较小,注册会计师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可以将检查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内,那么审计风险较低,财务报告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类型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如果公司财务状况较差,那么管理者面临的业绩评价、融资、监管、税收等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大,进行利润操纵和粉饰报表的动机越大,那么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就比较大,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的时候面临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作为理性人的注册会计师更倾向于对财务报告出具非标准类型的审计意见来降低自身的审计风险和可能带来的诉讼成本。
财务指标是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体现,一般包括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四个方面。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分别提出财务状况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假设。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资金周转及资产利用效率的能力,反映了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和资产的运用能力。企业营运能力较好说明管理层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资产运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财务报表舞弊的可能性较低;当企业的营运能力不佳时,其正常的持续经营能力也就值得怀疑,从而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注册会计师基于成本收益原则权衡后,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故假设:
H1:营运能力指标与标准审计意见类型正相关。
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它的强弱是企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应有的经营策略,通过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自有资金的不足,还可以用借贷资金来实现盈利。但是,如果企业资金来源中债务比例过大,面临的偿债压力较大,则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和持续经营。因而,当企业偿债能力较差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不佳,偿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差,企业违反债务契约的可能性增加,进行财务报表舞弊的动机越大,被注册会计师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故假设:
H2:偿债能力指标与标准审计意见类型正相关。
企业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包括企业规模的扩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等。通过对企业发展能力分析,可以考察企业通过逐年收益增加或通过其他融资方式获取资金从而扩大经营的能力。企业发展能力越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越好,应付风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强,因而财务报表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故假设:
H3:发展能力指标与标准审计意见类型正相关。
盈利能力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企业必须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盈利体现了企业的出发点和归缩,是投资者获取投资收益的重要保证。在企业的盈利能力不佳时,管理层面临被处罚或者融资等压力,有可能存在虚增利润的行为,影响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因而财务报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故假设:
H4:盈利能力指标与标准审计意见类型正相关。
此外,上期审计意见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本期审计意见的类型,上期得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的企业本期更易得到非标准审计意见,故假设:
H5:上期审计意见类型与本期审计意见类型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与模型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09年深沪两市A股市场证监会分类为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剔除了ST公司、*ST公司、数据不全的公司,总共755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所用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Wind数据库。数据处理运用Excel 2003和SPSS Statistics16.0统计软件。
(二)因子分析
1.财务指标选取
首先,从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入手,从中挑选出13个财务指标作为因子分析的原始指标并编号,见表1。
2.考察财务指标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
首先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判断所选取的财务指标是否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公共因子。由表2,Bartlett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4.925E3,相应的概率P值Sig.=0.000,说明检验结果可以作因子分析。KMO值为0.704,说明各个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根据Kaiser给出的KOM度量标准可知,所选取的财务指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提取公共因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X1、X2、X3中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公共因子,方差贡献率为46.423%,将这个因子命名为F1(见表3),并将因子得分保存到SPSS中(见表4)。用同样的方法分别从X4、X5、X6中提取因子F2,从X7、X8、X9中提取因子F3,从X10、X11、X12、X13中提取因子F4。
4.因子命名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见表5)可以说明所提取的各因子在各财务指标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从表中可以看出:存货周转率X2、流动资产周转率X3在第一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F1可解释为营运能力因子。流动比率X4、息税前利润债务比X5、现金比率X6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F2可解释为偿债能力因子。资本积累率X8、总资产增长率X9在第三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F3可解释为发展能力因子。总资产净利率X11、投入资本回报率X13在第四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F4可解释为盈利能力因子。
(三)变量定义及模型设计
1.被解释变量:本期审计意见类型OPN。标准无保留意见取1,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取0。其中,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包括无保留意见加强调说明段、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
2.解释变量:代表企业财务状况四个因子F1、F2、F3、F4。
3.控制变量:上期审计意见类型PREOPN。标准无保留意见取1,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取0。
4.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如下:
OPN=β1F1+β2F2+β3F3+β4F4+PREOPN+ε
其中,F1、F2、F3、F4代表从选取的原始变量中提取的各个财务因子,β1、β2 、β3 、β4代表各个因子的回归系数,PREOPN代表上期审计意见类型,ε为随机误差项。
四、研究结论及局限
从方程的回归结果来看,拟合优度为0.453(见表6),说明模型对变量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从回归结果来看(见表7),上期审计意见类型PREOPN的回归系数最大,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从而证明了假设H5,即上期审计意见类型对本期审计意见类型有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上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在本期可能仍然存在影响上年审计意见类型的重大事项,从而更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报告。
盈利能力因子F4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从而证明了假设H4,即盈利能力与标准审计意见类型正相关。这表明代表盈利能力的指标总资产净利率、投入资本回报率越大,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越有可能收到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
营运能力因子F1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营运能力越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营运能力因子由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提取得来。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营运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好。回归结果与预期相反,可能是由于企业出于粉饰报表的目的虚增收入,导致这些反映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分子偏大,指标偏高,从而使得各项资产的营运状况比实际情况偏好。
偿债能力指标因子F2与发展能力指标因子F3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不显著,没有通过检验,不具有研究意义。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企业财务状况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提取的因子能够反映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有效削减了变量个数,克服了财务指标之间信息的高度相关和重叠问题。但是,由于在选取财务指标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人为因素,以及没有对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非财务因素进行控制,因此本文在实证检验部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得出更加全面、客观的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 陈丽蓉,潘芹.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研究综述与启示[J].会计之友,2010(9):68-70.
[2] 朱小平,余谦.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与审计意见类型相关性的实证检验[J].中国会计评论,2003(7):29-48.
[3] 方军雄,洪剑峭,李若山.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和启示 [J].审计研究,2004(6):38-46.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查阅2004年5月至2006年11月间被深交所和上交所因年报信息披露问题而遭到谴责的部分上市公司95家,其中深市45家,沪市50家。被谴责的上市公司,多为前一年信息披露不实。审计意见分为两类,一类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另一类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中包括无保留意见加解释说明段,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加解释说明和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理论上,带有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审计报告与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具有相同性质,但实际上,注册会计师在需要对客户出具保留意见时,一方面迫于客户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规避职业风险,两者权衡,往往出具带有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来自证券市场的现有经验证据表明,审计报告意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并报告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迹象或行为。所以,我们假设该公司该年度会计报告被深交所和上交所谴责且在审计报告中出现非标准审计意见,则把其定为会计信息虚假的样本,查得符合规定的上市公司共计39家,其中无保留加解释意见明显偏多,可以看出注册会计是比较青睐这种意见的表示类型,这是由于他们规避风险的选择。
以2006年年报公布的总资产数额为标准,分别对选取的2006年样本的选取对照样本,具体步骤为:(1)分别选定每家样本所属行业。(2)在同一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中,生成与样本公司具有相同的期初资产规模的上市公司若干家。(3)挑选出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并选择与样本公司期初资产规模最为相近,且所在同一行业的上市公司。(4)样本公司与对照样本进行T―检验与Z检验,测试样本公司与对照样本期初资产规模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同时,根据所选样本进行监事会人数、会议频率、持股人数、监事会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有关的检验,证明监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到底有无监督会计信息质量的功能。从监事会规模来看,样本公司的监事会人数的最大值、标准差及均值都高于对照样本,但两者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监事会规模的大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并没有太多的影响。
在监事会会议次数方面,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我国的监事会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方面并未其到应尽的职责,原因可能是由于由于监事会的选举是由股东大会选举,因而他们必然会代表大股东利益,难以保证其独立性,开会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可能只是一种形式,他们会议的召开对会计信息的审核并未起到良好的作用。
监事会的样本公司持股人数明显低于对照样本的持股人数,并且在概率90%时,通过检验,而从监事会中监事的持股比例中来看,样本公司的持股比例要低于对照样本的持股比例,并且在概率为95%时,通过检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的监事会中的监事如果能够在上市公司中持有一定的比例有利于他们监督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其原因应该是当他们在公司持有股份时,为了长期利益,他们会选择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从而会采取主动的态度监督经理层,防止他们,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假。
二、通过实证分析,我国的监事会能监督不到位的原因
1、监事会组成的先天性不足,难以保证其独立性。监事会的基本职能就是监督董事、董事会和经理层的,保障上市公司利益,故而相对独立是首要坚持的。而依“公司法”的规定,由股东大会选举监事会。根据资本多数决的原则,结合我国国有股权占绝大多数的现实,大股东必然能选出绝大部分的监事,毫无疑问这样的监事也必定代表大股东的利益,他们必然会与大股东一起维护自身利益,从而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2、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制约不力。公司董事兼任其控股公司董事,对董事公司被收购中的权力义务以及反收购措施缺乏限制性规定,董事会享有股东大会唯一的召集权,中小股东权益受到损害后救济无法可依等。
三、面对我国监事会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国国情,提出几点建议
1、提倡监事的激励制度。加强监事会中监事的持股比例,让他们的经济效益与公司的经营业绩直接挂钩,使他们自主地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公司的经济效益,从而他们会去关心经理层对公司的业绩,关心公司的会计信息,所以能够有效的防范经理层造假,降低经理层隐瞒,漏报信息的可能。
一、期初余额审计的前提
所审计会计期间的期初余额是被审计年度会计报表数据形成的基础,期初余额公允与否,对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意见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时,必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充分考虑期初余额对所审计会计报表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在考虑期初余额对本期会计报表的影响时,应区别对待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被审计单位上期会计报表是由本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那么一般无须对本期期初余额再作专门审计。但值得注意的是,如对上期会计报表出具的是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那么注册会计师则应当考虑相关事项对本期会计报表的影响。如其影响尚未消除,注册会计师还应在审计报告中进行适当的反映。
2、如果被审计单位上期会计报表是由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则不管本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国有企业以前年度会计报表是否作过审计,注册会计师均应将审计本期会计报表视为“首次接受委托”,必须对本期期初余额作必要的审计。因为前任注册会计师对上期会计报表的审计并不能替代本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对本期期初余额应作的必要审计。
3、如果被审计单位上期会计报表未经任何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那么注册会计师首次接受委托审计本期会计报表时,必须对本期期初余额作必要的审计,否则就无法对本期会计报表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
二、期初余额审计中的特殊考虑
1、只能追溯一个期初余额。对于已成立多年的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在实施了对本期期初余额的审计后,实际上还会有上期的期初余额问题。若追溯上去,就会不断产生新的期初余额,增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在实务中可根据期初余额对所审计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在审计报告中作类似“我们只追溯了一个期初余额”等适当的说明。
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的公式不可倒推。一些注册会计师认为既然“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是成立的,那么,“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自然也成立,于是期初余额不需专门审计,只要审计了本期期末余额,根据本期业务的发生额,也自然验证了期初余额。这种本末倒置的作法,在实践中极为有害。虽然报表中的某些项目,如现金、银行存款、存货结存成本等可以根据本期期末的盘点、计价测试等程序确定期末余额,并据以推测期初余额的正确性,但更多的项目是不能这样倒推的,因为在未确认期初余额之前,期末余额的正确与否是不可知的,它正是审计的内容。
三、期初余额审计的目标及程序
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对期初余额进行审计,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证实:(1)会计报表期初余额是否存在对本期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错报和漏报;(2)上期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结转至本期,或者已按要求恰当地重新表述;(3)上期适用的会计政策是否恰当,是否一贯遵循,变更是否合理;(4)上期期末存在的或有事项是否已作恰当处理。在证实以上目标时,最难的是证实第一个目标。不少注册会计师认为要想证实期初余额是否存在对本期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错报和漏报,就须对期初余额作广泛的审计,审计成本与难度非常大,在实务中难以做到。其实,准则并不要求注册会计师尽一切努力查出期初余额可能存在的对本期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所有错报和漏报,而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对期初余额实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4号——期初余额》所规定的审计程序,获取必要的证据,再根据获取的证据确定期初余额是否存在对本期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错报、漏报。
1、在被审计单位上期会计报表未经过独立审计,注册会计师首次接受委托时,应对期初余额实施以下审计程序:(1)注册会计师可就对本期经营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政府新颁布的影响行业发展的法规以及其他重要事项向管理当局询问。(2)审阅上期会计资料及相关资料。(3)通过对本期会计报表实施的审计程序进行证实。如对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的期初余额的审计,可通过审计本期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的收回或支付的事实来证实。(4)在必要时,补充实施其他适当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如对存货期初结存成本的审计,可以通过对比结存存货单位成本和本期增加的存货单位成本来确认,如果两者存在重大偏差,则要追根溯源,确认其是由于购进或生产成本升降还是期初结存成本不合理。对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要在掌握原始发生额、已开业营运年限和摊销期限等基础上,测算出累计应摊销金额,将其与已摊销金额对比,据此确定期初余额的公允性。
2.如果被审计单位上期会计报表已经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注册会计师可在征得被审计单位同意后,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联系,通过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获取有关期初余额的必要审计证据,但应当考虑前任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如果前任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后任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判断前任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基础上,一般应予信任其期初余额,而不必再实施实质性测试。如果上期的审计报告是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或者是其他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则后任注册会计师应特别注意其中与本期会计报表有关的部分,并与前任注册会计师取得联系,以了解其出具该种审计报告的原因,必要时应实施一定的审计程序,据以确定期初余额对本期会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后任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本年度会计报表时,应当注意上期会计报表是否存在调整事项,并且被审计单位是否已按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意见正确调账,以及上期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结转至本期等情况。
四、期初余额的审计结论及其处理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已获取的审计证据,形成对期初余额的审计结论,并确定其对本期会计报表审计意见的影响:
1、如期初余额对本期会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影响,但无法对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视其为审计范围受到严重限制,对本期会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