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时间:2022-10-01 13:17: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咬文嚼字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咬文嚼字教案

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课评课;有效

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成长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听课评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听课、评课,教师间可以进行相互的学习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与评课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让听课评课更有效,更能促进教师的成长,这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本文拟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就“重庆市首届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展示暨研讨活动”来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听课评课。

一、要看得懂

1.看得懂,就是要听课者评课者看教师教了什么,学科内容包括信息、知识、方法和思想

而信息对于处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学生而言,是不需要教师教的。方法是指能运用于实际的策略;思想是指学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形成价值判断的思路。因此,在语文课的有效课堂上,教师应把教学重心放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思维和思想方面。

涪陵实验中学周波教师执教的《声声慢》,通过教学会让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来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研究作者的隐秘。在教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来体会作者情感时,周老师以“大雁”这一意象为例,还特意让学生将方法归纳出来并用在后面的几个意象(如黄花、梧桐、酒等)的分析中。学生通过自我归纳和练习,总结出了意象分析法的方法:抓意象,寻找意象的特征,体味情感;抓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画面和情致。学生经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和练习,掌握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江北十八中的刘盛浪教师执教的《咬文嚼字》,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咀嚼语言的思路。通过咀嚼文章标点,比较分析改编与原著文字,于平淡处见深情等方法的指导,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会更热爱我们的母语,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刘老师指导学生咀嚼文章标点引用了鲁迅的《祝福》中的句子。“我喊阿毛!”这个句子表达了祥林嫂讲述自己故事时内心的悲伤绝望。而“我喊:阿毛!”表现了祥林嫂发现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多后,她内心有所满足,含着喜悦喊阿毛。这两个句子标点不同,反映出人物的心理的不同,也证明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重庆南开中学龚春华教师执教的《张衡传》,不仅给我们呈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更为可贵的是他给学生灌输了学习中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理念,真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龚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求助同学而不能解决的,最后由老师提供方法再来解决。比如,有学生不理解“连辟公府不就”的“就”字,龚老师让学生组“就”字的词,学生组了“就餐”“就位”等词,然后龚老师顺势归纳出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一种方法:双音组词法。这节课,龚老师带动全班学生一共归纳整理出了五种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双音组词法、搭配得当法、语意翻译法(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通过成语联想来寻找词类活用和词语的基本意义的方法、因形求意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可以自主学习其他文言文。

西南大学附中的张万全教师执教的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张老师的课以鲁迅的“删夷枝叶的人,绝对得不到花果”作为教学灵感,通过引领学生对删减文本的阅读和分析,领会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教会学生解读文本的一种方法,就是尊重原文,从文本中发掘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看教师怎样教的

(1)听课者要看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学习交流的氛围

教学中能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是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是否活跃,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能否相互启发、补充、批评。

(2)看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考的平台,能否拓展学生的经验,是否能提升学生的智能

刘老师用少儿版《红楼梦》给学生提供“咬文嚼字”的平台;张老师用契诃夫的原文《装在套子里的人》给学生提供文本阅读的平台。

(3)看教师是否和学生一起读书,把自己经验形成的过程拿来和学生一起分享

刘老师执教《咬文嚼字》时,以分析为主,通过“分析—总结—提炼”的过程,将思维活动的展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也形成这样的思维过程,以后再分析问题就会更深入、更全面。

张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以讨论为主,强调学生个性化理解,但在其中穿插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而不是直接把教师的个人理解强塞给学生。

3.看学生收获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学生如果获得的只是信息,那这堂课是失败的,信息不是语文课的目标。看学生是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看学生是否有思想。这里的思想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作名词就是学生上了这堂语文课后在认识上有什么提高,作动词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即我们常说的思维和方法。

学生听了周老师执教的《声声慢》以后,明白了一首诗词该如何去读,明白了去抓意象、品情感。听了刘老师的课,学生知道了如何从生活中、阅读中去发现美的句子,并用语文的方式去感受美。听了张老师的课,学生懂得阅读文学作品要进入作者的隐性世界,用今天的眼光读出现实意义。

二、要想得透

1.听课者揣摩课堂隐含了语文教育的哪些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

这几位教师的教案很简洁,但备课很充分,都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和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的。

如,龚老师执教《张衡传》时,把学生难于理解的关于介绍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方面的内容删掉,这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

2.听课者要从各位执教教师的课上看出个性与共性

每堂课都有很多上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切入点,每个教师都会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计教学重难点,这是每个教师的个性。

但语文教学都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有规律。这几位教师都对文本进行了研究,有自己对文本的独到的理解;他们自己做了很多功课,读了很多好书,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高,这样他们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信手拈来,营造课堂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春风化雨般地实现文化熏陶,达到给学生“补钙”的目的;他们能回到学生,教学都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通过语文教学来传递情感、熏陶文化、呈现价值。

对于语文课,情感传递和文化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而最终要完成的,则是学生的价值呈现。如,语文课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理念,促成其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对自身、他人以及自身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作出正确的思考,使其能够正确地面对世界,面对当前与未来的生活;另外,从方法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换。

刘老师在执教《咬文嚼字》时,既教会学生咀嚼文字的方法,又广泛举例,旁征博引,对于文本的解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对文字的敏感性,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张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堂课为契机,将学生对奴性的认识引向深入,以此来塑造新时代知识分子的脊梁;龚老师执教《张衡传》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以“你读出了什么样的张衡”为主问题,带领学生去领略张衡的伟大人格,以“天才全才奇才,才华横溢;文品官品人品,品行高标“来总结张衡,最后学生呈现出了我们要“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的价值观。这样,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高度,情感和思想也达到。

三、要说得清

1.说得出教学的规律

听课者要能从课堂中领悟到教学规律,把必然的东西提示出来。这几堂精彩的课,都符合教学规律,引入自然,不再是声频视频齐上台;讲析准确精练,富有启发性;学生的讨论有广度和深度;问题的设计紧扣文本,新颖;课堂结构自然合理,做到了顺其自然(“其”指学生)、从心所欲(丢开教案)、随机应变、教学相长。

2.说得清好在哪里

每堂课要有自己的判断。《声声慢》细腻柔美,《咬文嚼字》通彻,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装在套子里的人》厚重渊博,《张衡传》给我们展示了文言文教学如何将文与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有效地听课评课,那么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教育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第2篇

扭亮台灯,在昏黄的光下铺一张稿纸,提起笔来想写些东西,又无从下手,只感觉心中涌动着什么。窗外刮着风,树叶沙沙作响,小屋内仍暖意融融,使我体味到家的温馨。我索性放下笔,让思绪飘回那过去的一幕一幕。

我念小学时候,由于父母工作调动,我们一家4口人临时住在郊区一所小房子里。房子并不怎么大,但对于我们家来说已是特别的宽敞。屋里除了一张很大的木板床,一只木箱,4张小板凳外,再没有什么称得上家具的了。我们并没有什么奢望,只想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书桌,这也是4口人共同的希望。真的,不是夸张,每天晚上大家都会为了那一个唯一可以作书桌的木箱让来让去。母亲是教师,要备课写教案,父亲是编辑,要改稿写文章,我和哥哥又要写作业,复习功课。4张小板凳一人一张容易分配,只是书桌却成了大难题。最终考虑到父亲那一摞摞的槁子,便把木箱让给了他,其他三人并排趴在床边学习。一盏昏暗的孤灯下近视了4双眼睛,不过4副眼镜倒成了我们家的一大景致。终于梦想成真,母亲的学校考虑我们家的困难,送来了4张课桌。我们4口人高兴得不亦乐乎,每人有了自己的“写字台”,可家中的摆设便更不像家了,邻居的孩子把我们家叫“教室”。

有了书桌,我们这个“教室”似乎完美无缺,然而我们一家又有了新的向往——书。在父母的影响下,我和哥哥从小就变成了“书痴”。平时周围农村孩子养大狼狗,上树掏鸟蛋,下地偷萝卜……我和哥哥没有胆子,自然少了朋友,只好待在家里翻出木箱里衣服底下的书看,从书中寻找乐趣。看完了所有的,但想看没有的。父母当然理解,因为他们也少不了书这个朋友。于是一家人省吃俭用,将钱全部用于智力投资——买书。父亲戒了烟,晚上写稿熬到顶不住就喝茶。母亲统管全家,压缩开支。我和哥哥也贡献出一份力量,为了节省一根冰棍钱,喝自来水,拉了肚子。一本书来之不易,全家人更加珍惜,订了制度,排队轮流看。家中处处都是书,没有地方,干脆堆上了床。养成了习惯,晚上不靠着书竟睡不着。真应了父亲那篇《陋室书香》文章中所写的,“斯是陋室,唯‘书’德馨!”

我和哥哥挺想搬家,希望有一天能住进家属区。不是因为我们的小屋条件差,实在为父母担心。每天父母都要骑着自行车,一人一个带着我和哥哥走很长很长的凹凸不平的土路,来往于学校、单位和我们家之间。到了下雨天,那路上的泥泞就更别提了。父母却说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让我们好好安心学习。父母是能安于这简陋的小屋的,可家中的那些书太娇气了。农村土地潮,书放在地上时间长会发霉。父亲只好把它们放到顶棚上,又担心老鼠光临,没办法就打开米桶,实行“门户开放”,请老鼠放过那些书,然而老鼠吃饱了大米还是要上房钻进书箱“咬文嚼字”。父亲气得只有盼望早些解放这些书了。

等到单位给我们家分了新房,我们的书也有了一个安全的家。旁人都劝父母该装修房子,换换家具,享享福了。而我们这个小家却又有了共同的希望:为了我和哥哥学习,为了母亲搞教学,父亲写稿子,我们家打算购置一台486电脑,迈入“家庭现代化”。

是啊,希望实现了,便又有了新希望,正是在不断的希望与实现中构成了我们这个小小的家。希望也就成为我们不变的家事。我又重新拿起笔,也许这是永远也写不完的故事,但毕竟是一个不很美丽却很美好的希望。

 

第3篇

关键词:精品细读;梯度问题设计;读中品;读中悟

第一次设计:

(一)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奥楚蔑洛夫的“变”呢?

1.对小狗的称呼:

(1)请同学们拿起笔,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奥楚蔑洛夫对小狗的称呼画出来,选择一个表情来表现。

(2)请同学们选择一处“变”,大声地读一读,一定要读出奥楚蔑洛夫的“变”。

2.军大衣的细节描写:四次写到军大衣。

(二)你觉得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次设计:

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变”,或独自朗读,或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态度变化过程,并思考:奥楚蔑洛夫是一个 的人?从 (词或句)可以看出。

1.自由读。

2.师生交流。

师:下面大家交流一下,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奥楚蔑洛夫,你从哪一句读出来的?

指名读、分析,生评(从轻重缓急、语气、语调方面进行评价)。

3.专家引领读:观看视频朗读(第三次和第四次审判)你觉得专家是如何处理句子的轻重缓急的?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语句、词语看出奥楚蔑洛夫的性格。

4.师生共读:最后两次审判。师读普洛诃尔,生读“奥楚蔑洛夫”。

老师指导:在这两次审判中,奥楚蔑洛夫的厚颜、趋炎附势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大家通过哪些语句或词语可以看出呢?

第三次设计:

1.学生自主选择作批注,围绕“奥楚蔑洛夫是一个 的人”进行批注。

2.师生交流对话(20分钟)。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最喜欢的一处描写是××页的第×自然段,从这一处描写中,我看到了 一个 的奥楚蔑洛夫。(以第一次变为例)。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你能把它读一下吗?

生答、读,生评。

师:其实声情并茂地朗读小说是有技巧的。(出示“朗读小说的技巧”)

师:下面我们从分析奥楚蔑洛夫的心理入手再次品读这段文字,探究一下应如何处理朗读时的轻重缓急。下面哪位同学来揣摩一下此时奥楚蔑洛夫的心里在想什么?

生答。

师:那么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揭示这种心理呢?

生答。

师:那么××(词语)就应重读。现在大家已经知道哪些词语是关键词,我们在朗读时这些词语要重点表现,或重读,或延长读音……请××同学再把这段文字朗读一下,好吗?

师:××同学读得非常好,为我们读出了一个貌似公正、充满正义感,实际却是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沙皇警官的形象。

同一环节,三种风格迥异的设计:

第一次的设计粗枝大叶,缺乏具体细致的内容,对课堂的预期结果没有进行设想,这样的课堂随意性就非常大,往往会有一种华而不实、虎头蛇尾的感觉。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也会很少,只是热热闹闹一节课,糊里糊涂学语文。读,没有读彻底;品,没有品出滋味。实在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第二次的设计就详细了许多,而且在朗读环节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朗读设计丰富而成阶梯状:自由读―指名读―专家引领读―师生共读,形成朗朗书声。在读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了品味,而且具体到了某些词语、标点符号,能够指导学生深入文本,体味作者的情感,做到了“与文本对话”。但是从这个教案的设置来看,仍然是老师做主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

第三次的设计重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的步步引导体现在问题的设计上,如:

――“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你能把它读一下吗?”

――“下面哪位同学来揣摩一下此时奥楚蔑洛夫的心里在想什么?”

――“那么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揭示这种心理呢?”

这些有梯度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进行思考,进而发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掌握朗读小说的技巧及品析人物性格的方法。同时,关注语文本体性的课堂教学对话从抓文本、重语感、咬文嚼字、品味语言、关注语文思维能力方面进行培养。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渴望与人交流的心理,个个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来,又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平等对话”原则,构建出“尊重、理解、平等”的课堂。

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需要;精挑细选;实用语文能力

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课堂是现代信息技术向语文教学渗透的必然。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为主要授课工具,这也就确定了教学形式主要以黑板板书与口述传授的单一模式为主,教学注重的是“咬文嚼字”,我们面对的中职学生已经历了九年的“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重点语段”等传统教学环节的“洗礼”,而变得麻木,大多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模式能让学生从浅显的直观的具象化事物的认识,逐渐转向对抽象的文字内容的理解。

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各环节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其中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中非常常见的工具,它是集图、文、声三位一体,形象、直观、信息量大,而我们在实际教学的备课阶段需要注意许多细节。

一、课件的表现形式需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

1.具体来说,可根据个人的喜好,挑选合适的背景和自定义动画方案,但不必太过花哨

背景可以统一用纯色,字体可以简单地用黑体字。每页切换动画模式和文字、图片等出现形式可以结合实际的内容相应地变化,不必拘泥于特定形式,但也不可太过复杂,从而忽视实际教学的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配色是一件比较讲究的事

作为直观性的展现形式,色彩往往是给观看者的第一印象,多媒体课件的配色需注重亲和力与观看课件的持久性,黄金分割配色法是配色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但这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试验,才能得出满意配色效果。

二、课件中用到的图片、音频和视频需要“精挑细选”

就图片而言应具有代表性,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选择图片时,一般以荷塘为主,但背景需在晚上,而且是满月,荷塘中的荷花应符合“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

对于音频来说,人声、音乐、音响是声音的三大元素,这三者在表达知识信息时应分清主次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时间最好只使用两种声音。在同一时间运用多种声音,易造成画面声音过于嘈杂,声音信息过于拥挤,使听者难以承受,从而降低了以声音方式接收信息的效率。如:在课件中加入字词教读的人声,此时因取消其他声效的设定。而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能调动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利于学生获取和保持知识,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构建十分有益。但在时间控制方面尽可能简短,不能使视频内容“喧宾夺主”,所以,可以事先用视频编辑工具进行适当的剪辑。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源建议用嵌入形式直接保存在PowerPoint内,以免在更换课件播放硬件时出现丢失或者链接出错的情况。

这些媒体的选材可以由学生来提供,这样也可使学生能在课前愿意花时间去认真预习。但对于学生上交的资料,必须在课前做好筛选。如果在班级中以小组为单位,可先让各组组长进行比较,最后由课代表汇总上交。

三、课件的内容并非越多越好

一节40分钟或45分钟的语文课,以PowerPoint所做的课件为例,10页左右为佳,每页的字数以10~20字为好,因为内容过多,或者只是教案内容的照搬,或造成信息量冗余,而学生并未能全部获取上面的信息。以人社版《语文》(第五版)下册中的《劳动合同》应用文写作为例,我因实际教学需要,制作过一个课件,该课件共30页,适合2~3课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问题:

1.结构分配不合理

本课件围绕“劳动合同”分成三个部分:劳动合同的由来、劳动合同的定义与分类和劳动合同的结构。其中劳动合同的由来用了9页,主要内容为劳动立法和劳动合同的历史发展,内容较多,大多为课外补充,实际教学以讲授为主,占用时间近30分钟,大多学生不能全部“消化”这些“充实”的内容,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2.重点内容不突出

本课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劳动合同的结构”,课件中除了纯文字的介绍,还有少许插图,表现内容较单一,以至于与书本内容相差不大。要使重点授课内容突出,不在于增加文字量,可用精炼的文字概括出关键字。课件的内容与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相比,如作为辅助补充内容为佳,也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3.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并不局限于用课件上课

所谓多媒体,通俗来讲就是多种媒体,而本身媒体就包括了书籍报刊、杂志画册、广播电视。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前,我们同样可以用多媒体的形式来上课。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先让学生听范读,那此时课本书是媒体甲,录音机是媒体乙,再加上黑板上的板书为媒体丙,这样以三种媒体形式的教学方式,同样可以称之为“多媒体”教学,不过我们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更多的是用到了计算机网络这些电子设备,有的甚至还要用上投影仪器,实际的教学成本也相应增加了。

多媒体技术放在十年前应该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而今在互联网普遍运用的时代,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一个PowerPoint课件已经不是“高科技”的象征了。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适合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教学,语文课堂传统授课方法是讲授为主,如果还是局限于这一种方法,那么其实只不过是把黑板板书以另一种形式转到电视或投影屏幕上而已。

现今的职业教育本身提倡交流式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必须突显职业特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服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让他们今后能“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文化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魏玉龙.多媒体课件与语文课堂教学.许昌师专学报,2000.

[2]罗月念,冉怀敏.色彩黄金分割配色法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8).

[3]关明勇,徐奎.多媒体课件中声音效果的特点及设计.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1).

第5篇

一、激发兴趣引领入门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一门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踏上物理科学之旅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

比如:通过演示“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么样”、“会跳舞的小人”、“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让学生觉得不可思议,引起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感受身边的物理现象,激发探索欲望

曾经有专家讲过,学生学习是分阶段的,小学是模仿,初中是感受……初中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或演示,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物理现象。如:

学习“声的利用”时,可找来一些碗,敲击它们,让学生从声音判断碗的好坏。学生自己总结出: “叮叮”的声音传说明碗是完好的,“咔咔”的声音表示碗是坏的。

学习“惯性”时,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乘公共汽车的情形。很多学生会讲车启动时身体会向后倾,急刹车的时候身体会向前倾。

学习“熔化和凝固”时,让学生描述夏天吃冰棒的情形:冰棒在嘴里熔化,但温度不会升高,嘴里觉得很凉爽。这里学生感受到两个物理现象,一个是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另一个是熔化要吸热。

身边的物理现象很多,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等方式去体会感悟,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三、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物理规律

现行初中物理课本中的物理规律很多是需要让学生经历探究得到的。探究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等。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这些环节的引导。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做出猜想。

例如,在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下列问题:

(1)如果花样滑冰在草地上,能滑行吗?

(2)如果花样滑冰是在水泥地上,可行吗?

(3)如果花样滑冰在冰地上,可以吗?

还可以让学生猜想,在完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运动员会怎样运动。

在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这两个环节,先让学生思考要验证这个猜想需要设计什么实验方案(如果是电学的要画出电路图),选用什么器材(注意器材的规格)等,再进行实验。这样,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过程获得的物理规律,往往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四、指导阅读理解

学生对物理定义、定律的理解,在物理教学中尤其重要。因此,在阅读教材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增强对教材概念原理的理解。

对重要的、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等要咬文嚼字,仔细推敲,打破沙锅问到底。

如:定义功时“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阅读时要咬住关键词“力的方向上”,还要仔细推敲“功”的含义是什么?又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把“或”换成“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或”表示在“运动”、 “静止”两种状态中只存在一种情况,而“和”表示两种状态并存,这是不可能的。

此外,告诉学生尽可能联系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在阅读中,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插图与文段的联系,以阅读文段来诠释插图,以阅读插图来加强对原理的理解。

五、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物理学知识就在身边,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物理学不仅是物理学家要研究的科学,而且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要知晓的科普知识。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

例如: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几种测定方形铁块密度的方法,并亲自做一做,比较一下结果,并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同学们积极地想办法、互相交流、讨论,综合运用刚学的知识,设计出了四、五种方案,并一一实现,较简单有趣的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根据ρ=m/V,只要测出给定较规则方形铁块的体积V和质量m,便可由ρ=m/V求出。这种方法从原理到实际操作都十分简单,但由于不是完美的规则,因而误差较大。

方法二:利用铁块体积不易变化的特点,先测出其重力G。把其完全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再次测得它在水中时候弹簧秤的读数G’,测出其排出水的体积V。利用V=V,列出:

(1)直接算式ρ=G/(gv);

(2)间接算式:F=G-G’,F=ρvg,从而得出:ρ=G/(G-G’)×ρ。

第6篇

一、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教学语言的表达应准确无误,只有清晰、准确、合乎逻辑系统的语言,才最有科学性。科学性是物理课堂的重要原则之一,因为决定了教师对重要的物理概念或规律的阐述,例如: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提到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由此必须确切指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这一个问题在后面学习了光的折射后一目了然。又如教材中二力平衡的内容很简单,但学生做题时总会出错,此时应必须强调对此定义的掌握,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但语言的科学性,并不是过分强调用科学语言表述的重要性,甚至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考察学生对某些重要的概念、规律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对其物理意义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区别生活中的含义与物理中的含义。如“功”“体重与重力”等。

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要求推理具有逻辑性,论述具有系统性,教师提前备好课,不能前言不搭后语、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语言层次要清楚,结构条理,抓住精华,突出重点,最好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每门课程都对学生有着教育意义,物理学能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物理发展史能够启迪学生敢于质疑、追求真理、热爱科学的品质,物理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怕失败、追求真理的毅力和爱护实验仪器、团结协作的品质。物理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追溯科学思想的历史,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例如: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教材是经过高度的抽象概括十分精炼的表述出来的,让学生认为是十分轻而易举的得到这些结论,从而失去观察、研究问题的兴趣。通过这一节让他们明白从伽利略的实验,到笛卡儿的补充,再到牛顿的总结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语言的思想性是寓教育于知识内容之中,但脱离教材内容的生拉硬扯,穿凿附会的空洞说教不可取,教师必须杜绝恶言秽语对待学生。

二、教学语言的严谨性、针对性

物理教材中用来表示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的语言都是十分恰当,“过犹不及”而有些时候学生“本末倒置”。例如探究欧姆定律时,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而我们选5Ω、10Ω、15Ω等不同的定值电阻,最后的结论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而学生常常写成“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甚至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可以,但本人认为不能把“电流”与“电阻”倒置。这是物理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不能把“或”换成“和”,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原来它静止,将一直静止。原来它只要运动,无论做什么运动,将匀速直线运动下去。这样学生可以在做题中很好的应用,例如: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对它停止施力,它将怎样?很多学生认为做曲线运动,而对牛顿第一定律彻底理解后,自知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恰当、正确的表述,简要合理的补充,会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注重严谨性的同时,需要我们找出捷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师的语言应该精辟、简练,但也应考虑针对性,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物理教学语言的针对性首先应受教学内容的制约,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其次还受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的制约,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必须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否则就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再次受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语言要灵敏、随机。

三、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鼓动性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心求通而未得”称之“愤”,“口欲言而不能达”谓之“悱”,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常处于“愤”的“悱”的境地。

新课中的启发教师各有妙招,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某一现象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经教师一点通,使之豁然开朗从而“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在我们九年级复习当中,学生在反复对已学知识巩固,第一次出现某个新题型时,便束手无策,此时教师不能直接说出做法,应该适当给予启发,让他们自己找到解法,培养其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06年河南省《说明与检测》中,第58页有一居民楼电梯问题,学生对此题都感到无从下手,而只须告诉他们此电梯问题与我们常做的动滑轮提重物问题相同,让他们画出简易的示意图,此题迎刃而解,很多同学都感觉有了眉目,并最终解决问题。

四、教学语言的直观性、趣味性

物理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的直观性,要运用语言艺术,使抽象的感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书面文字口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物理教学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教师的教案、讲稿必须转化为口头的教学语言,把那些抽象难懂的文字转化成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更具有直观性。物理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理趣、情趣,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

第7篇

关键词: 中学 化学教学 语言艺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赖语言这信息载体来支配、调节学生的认识活动。教师的语言表达的直观性、准备性、幽默性等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

语言的艺术化不但可以使学生增强记忆材料的直观性、形象化,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案例,在此谈谈在教学语言艺术性方面的一些探索。

一、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在上课的初始阶段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所以教师应该在引入的时候多下点功夫,如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表演化学魔术或讲个化学笑话等。这样不但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而且能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比如,在讲“酯”这一节的内容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些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什么炒菜的时候加点醋和酒,味道更香?”“为什么酒年代越久越香?”来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就有了求知的欲望,也就会认真地往下听课。

二、注意化学用语的准确性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因此教学语言应该注意其科学准确性.科学的,准确的教学语言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正确。比如,在进行酸碱盐的概念教学时,“酸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这里“完全”代表了唯一性,如果省略掉,就与酸的真实内涵相违背了。如NaHSO4能电离出氢离子,但它不属于酸,因为它除了能电离氢离子,还能电离出别一种阳离子钠离子。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些定义时,应该具有咬文嚼字的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方式。

总的来说,教师在讲授概念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确性,对“只有”“一般”“基本上”“都是”“完全”这些字眼要加以强调解释。在归纳学生易混淆的知识时,应该注意语言的严密性与科学性。这样,在传递化学信息时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传授概念、判断、推理时的模棱两可会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混乱,导致科学上的错误。当然,在教学中还应该考虑到学生认知的阶段性,比如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条件不同,教师应适时给予正确描述。

三、诙谐幽默的语言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有一些抽象难懂难记忆的内容,所以上课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注意容易分散。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采取一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脱离乏味疲惫的状态。

比如,在记忆生石膏(CaSO•2HO)和熟石膏(2CaSO•HO)的化学式时,学生很容易搞混淆。我就教学生跟据CaSO前系数的不同,结合俗语“一回生,二回熟”去记忆。这样学生既觉得有趣,又容易牢记于心。

再如,在比较取代和加成这两种反应类型时,我用“取而代之,有进有出”来形容取代反应,表扬它礼尚往来,很懂礼貌,用“进而加之,只进不出”来形容加成反应,感叹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学生在笑声中就轻松地掌握了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再例,物质的量是化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物理量,但是比较抽象。我是这么解释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量的。我们买烟的时候,会说买一包烟,而不说买二十支烟,虽然两者数量相等;我们会说买一双袜子,不说买两只袜子。我们常常用大的单位(代表一定数目集体的单位)来代替小的单位的集合。

四、启发性的提问

提问也是课堂上重要的环节,教师应该在课堂中精心准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搞清思路,最后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和热情参与课堂活动。

比如,在讲钠与乙醇的反应的时候,我首先做了一组对比实验:把两块大小差不多的钠分别投入到两个分别装有乙醇和水的烧杯中,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两个烧杯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谁反应更激烈?水的酸碱性如何?能与钠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酸吗?乙醇是酸吗?乙醇能与NaOH反应吗?通过讨论以上问题,学生便可以自己得出结论――乙醇不是酸,不与NaOH反应。

五、形象的比喻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恰当的比喻,有时能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难点,并增加趣味性,从而使学生记忆深刻。

例如,0.1mol/LCHCOOH和0.1mol/LCH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写出该溶液的物料守恒。

答案:C(CHCOOH)+C(CHCOO)=2C(Na)=0.1mol/L。

讲解:该混合溶液中主要研究两个过程,一个是醋酸的电离过程,可以电离生成醋酸根离子一个是醋酸钠中醋酸根的水解过程,水解可生成醋酸。因此不管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如何,一定有C(CHCOOH)+C(CHCOO)=2C(Na)=0.1mol/L。我是这样给学生解释的:A同学和B同学身上各有100块钱,总共200块钱,然后A同学借给B同学20块钱,B同学借给A同学30块钱,这时A同学有110块钱,B同学有90块钱,两位同学口袋里的钱不一样了,但总数仍为200块钱。即总数与他们互相给予的多少无关。

再例:一定量的盐酸跟足理镁粉反应时,加入CHCOONa固体为什么能减缓化学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H的总量?我是这样解释的:加入CHCOONa,CHCOO会结合H,这里CH3COO就相当于银行,盐酸把H+储存在CHCOO这个银行里,这样溶液中H的浓度就减小了,反应速率也就减小了,但储存在银行里的东西是可以再被取出来的,而且能被全部取出来,所以最终H的总量都会参加反应。因此,生成的H的量不会变。这样,就轻松化解了难题,学生也将印象深刻。

教学语言是一门高级的艺术,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本身的再学习再深造,并且有意识地在平时备好教案的基础上,对教学语言进行设计。

艺术性语言能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使学生思维经常处于活动的状态。教师若能巧妙地把化学教学的艺术得体的表现出来,不仅能添增教学活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而且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调动其积极性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能审时度势地抓住机会巧用语言艺术,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大仁.浅谈化学教学语言能力的培养[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2,4.

[2]向竣.注意教学语言提高课堂质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8.

第8篇

关键词: 科学预设 语文高效课堂 发展空间 质疑平台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有疑而不疑者,不曾学, 学则须疑。”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问题生成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生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才会真正进步。问题生成对提高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促进语文课堂问题的生成,从而创建高效语文课堂呢?

一、促进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动态生成。预设体现对教材的尊重,而生成则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与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在教学中所强调的内容是不同的。预设与生成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没有生成的预设是低效的。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呢?

1.深研教材、洞悉学生,为科学预设与生成奠定基础。

以情境展示教学目标是北师大版教材的一大特色。教材的编写特色给老师更大的研读教材的空间,同时也给教师很大的挑战。因此,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懂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对教材的独到见解,把握教材的精髓,把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最终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且既要有深入教材的能力,又要有走出教材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为科学预设和课堂有效生成打下基础。其次要了解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一堂课能否实现多维教学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优劣。教学设计的优与劣就要看教师所进行的预设适不适合所面对的学生。同一种教学设计方案在A班教学可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设计,但在B班却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学设计没有针对性,不适合自己所面对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深刻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真实地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因此,深研教材、洞悉学生是教师科学预设有效激发生成的前提和基础。

2.预设要给生成留有空间,将预设与生成有机统一。

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如何将这两个矛盾体有机统一起来?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的生成留有足够的生成的空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预设课堂上的一切,把“意外情况”、“节外生枝”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除或有效控制,生成自然就没有立足之地。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生成意识。教师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生成的动态性,上课不是执行课前的教学设计而是教案的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比如,《死海不死》这篇课文可以这样处理:

(1)学生用18分钟读几遍课文,教师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①为什么将之称为“死海”;②为什么“死海”不死;③你认为“死海”会不会“死”。

(2)师生共同整理并解决主要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几个问题:

①课文第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神话故事,它不是虚构的,不能作为不死的理由。这一段与文章中心联系不紧密。

②课文最后给我们阐述了死海不死的原因,但又写到“死海真的要死了”,是否偏离了中心呢?

③“死海真的要死了”,我能怎么办呢?

学生主要针对是与不是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内容涉及神话与现实的关系,神话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写作中中心内容与次要内容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问题等。

这样的教学预设,教师在教学过程只是给学生指明学生学习的大方向,掌握学习的大节奏,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就不断有新知火花的迸发,这些火花就是课堂生成。预设要给生成留有足够的空间,使生成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的预设不会因为教师的课前设计而限制学生课堂的生成,让课堂成为封闭僵死的操练,学生的课堂生成不会因为教师课前的预设而成为胡乱无序的盲动,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教育目标。

二、创建质疑的平台,开垦生成的土壤

1.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新课程设计必须注重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可亲的教态和饱满的精神,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即使有的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或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老师也要对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教师更要重视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表扬。有一次,我在板书“看着”这个词,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指出了我把“着”写成“差”的错误,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使他找到自信,学习劲头更足。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常说:“没想好,不要急于发言。”“想好了再举手。”或者有时把没回答出来问题的学生撂一边等。显然这些做法都是不妥当的。一个人说错了,其他同学就会积极思考,很快能找到正确答案,从这一点看,说错的同学还有大功。这样就体现了新课程要求下的宽容性。

2.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质疑的欲望。

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的学校教育结束后,将会独立地前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始终遵循“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的原则,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合适的问题环境。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因为知识的局限性与阅历的有限性,往往不知道如何提问。教学中,教师应启发、鼓励学生质疑。对每位提出问题的学生都给予表扬、夸奖;对提得好的进行奖励,号召同学们学习;对不爱提问的,多让他回答问题,启发他发现问题,甚至可以故意出错让他改错;对在旁边笑话的同学进行私下教育,引导他们向敢于提问的同学学习。

3.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第9篇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弊端

Abstract: the multimedia is the symbol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t and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changing the world.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multimedia teaching has gradually entered the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minority areas, the teachers often use the teaching tools. Although the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can make the language more learning time and wider spac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However, multimedia has many disadvantage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it is only an auxiliary means of teaching, but not all of language teaching.

Keywords: multimedia;teaching; problems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推广,多媒体教学技术已逐渐进入了民族地区高中语文的教学课堂,成了教师们常常使用的教学工具,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必备因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通过多年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既有促进教学的一面,也有不利于教学的一面。

先说说有利的一面:

1、恰当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的声音、图片、动画、文字、视频和音乐等教学方式,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觉系统,弥补了传统教学仅有教师的一张嘴一只粉笔的枯燥乏味。民族地区的学生相对来说,接触外界较少,知识面窄。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博大精深,很多知识蕴含其间,对于基础差思维不大灵活的民族学生,大都无法接受。特别是与现实生活脱离太远的抽象的东西,如果光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听了就会一头雾水,不辨东西。这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物体形象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在教学新课标必修五的《作为生物的社会》一课,学生对关于生物的社会组织的知识一无所知,或根本没有这一概念,也没有有意识近距离地观察过,如果只凭教师作抽象的讲解,学生是不会明白的。于是我借助多媒体先向学生展示他们熟悉的蚂蚁、蜜蜂等生物生活图片,使原本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学生很快明白了什么是生物的社会组织,再讲解课文内容就得心应手得多了。

2、恰当运用多媒体,启发想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因素。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即使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得多么细,点拨得多么透彻,民族学生囿于贫困落后的生活生长环境与狭窄的视野见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非常稚嫩,不管怎么鼓励引导都很难飞翔起来,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多媒体教学则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和新颖性,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很适合民族学生的接受特点。例如学习中外名著的节选课文,可以播放部分相关的视频或录像,就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3、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化解课文的教学难点语文学科内容涵盖广、时空跨度大,如何更好地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轻松快乐地学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难题,而多媒体教学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操作平台。因为多媒体具有大容量的信息存储能力和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和传递大量的信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增强课堂的密度,大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多媒体课件的图、文、音并茂,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例如很多教学文本的背景资料与相关故事,都可以用多媒体来搜寻展示,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在这方面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一些不足。

4、在进行说话或作文训练时,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想象

在说话写作训练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幻灯片展示的文本故事画面情节,或想象故事的开头,或交代故事的结尾,逆向推想故事的起因和经过;看录像,引导学生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来进行描述。例如:我在教学生写宽容的作文时,就播放了官渡之战后曹操一把火烧掉部下私通袁绍的信件的画面与《六尺巷的由来》的动画片,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复述故事情节,并把它们作为例证用在作文中,学生兴趣很浓,写作态度也很积极。

再讲讲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它忽略了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不像其他科目越直观越好,学语文需要发挥大量的想象。多媒体运用过程中,如果老师把自己或他人的教案或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这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必然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民族学生的基础和悟性都还很差,多媒体的使用大大挤掉他们阅读思考的时间,使他们缺少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也没有得到发挥。学生缺少了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就让师生情感难以交流,教师不能因材施教。

2、它忽视了学生语感的培养 汉语的教学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统的语言文字。但是,语文多媒体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常常替代了文本教学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渐渐消失了。很多学生因为深受民族母语的影响,到高中了讲普通话还磕磕巴巴,辞不达意,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很差,语文教学在字词句的基础训练上还任重而道远,学生需要更多的阅读、思考和积累,培养语感。如果教师频繁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就明显违背了语文课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教学规律。

第10篇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会发现总有一些学生不会提问,自上学期以来,笔者对我校初一年级小班240名学生的调查表明,经常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占6.9%,有时会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占65.2%,从来没有问过问题的学生占28%。

难道我们的学生真的把教学内容全都理解、没有任何疑难问题可问了吗?回答是否定的。青少年思维活跃,他们头脑中弄不懂的问题很多。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向老师质疑呢?据了解,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胆小、紧张,害怕提不好而受到责备或被同学取笑;二是有些学生不善于提问,他们只是虔诚而认真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不善于思索和怀疑,因而也就感到无问题和无疑问;三是学生受知识、年龄的限制,难以把握知识要点,难以生疑;四是有的老师不鼓励不支持学生质疑。出于狭隘的师道尊严,有的老师怕被学生问住,面子上不好看,久而久之,限制了学生质疑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对此,教师应采取措施,对具体问题作出具体的指导,使学生真正做到敢问、乐问、善问。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粗浅之见。

一、明确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目标阅读一项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见具有提问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技能。

2、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主体性教学的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离开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学活动将一事无成,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其主动自觉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失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好方法。

3、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学生阅读的需要。

从阅读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提出问题的是有价值的。它的最大的价值就是有助于理解本身。辛格认为,积极的理解包括用问题来对课文进行反应,并在随后的阅读中去寻求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因此,学生提出问题比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更有助于理解。所以,培养提问能力可以更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4、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亚里士多德曾经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一个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活跃的、积极的、主动的,说明他善于联想,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说明他有一种勇气和探索精神,至于大胆质疑的,更是表现其果敢的创新意识,而这一点,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具备的重要素质。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对策

1、创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有“疑”敢“问”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许多问题,有问题就会有求知的欲望。但是,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课堂中的提问是教师的专利,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按教案设计的环节一步步地进行,学生就可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教学中只求课堂纪律好,不求真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只求传授知识,不求探究理由;对学生问题意识的萌芽视而不见,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致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存在,导致课堂无法形成浓厚的质疑氛围,不能真正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局面。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有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提问。许多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示以满意的微笑,点头称赞,拍肩鼓励,以及口头表扬,都会给学生增强新的动机力量。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无数次的追求,就会消除心理障碍,毫无顾忌地勇于提问。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当然,面对学生的提问,我们一定要坚持正面引导、表扬为主的原则。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质量不高的问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这种适时、真诚的鼓励,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支撑点,是加快思维的兴奋剂,是开窍的电火花。”千万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一些幼稚的,自己不满意的问题就训斥、批评,要知道,一旦挫伤、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提问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 转贴于 2、激发良好的兴趣,使学生想“疑”乐“问”。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着的。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因素。学习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对感兴趣的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认识过程或活动过程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它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某种学习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会给学生带来疲倦,没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苏霍姆林斯基语)

对此,教师平时要深入学生,具体了解他们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路脉搏,因势利导把握好问题空间,学会运用下列办法:(1)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形式的多样性;(2)善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3)教学难度水平要适中,使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学生乐问的兴趣。

3、创设条件,让学生见“疑”必“问”

传统的教学模式“满堂灌”,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自由地思考,也就难以提出问题。要引导学生有“问”,首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不独占课堂。教师应知道哪些东西要讲,哪些知识应留给学生去探索,尽量采用少讲、精讲、讲重点、破难点的方法,给予学生时间、机会去阅读,思考、讨论、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采用教师——学生,学生——教师这种纵向提问的形式,也要采用学生——学生横向提问的形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质问、讨论、辩论,从而造成一种既有独立思考,又有相互探讨;既有自主学习,又有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其次,创设情境。成功地创设问题情境能造成学生认知失调,使学生产生一种知识的“缺陷感”和“饥饿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学习《斑羚飞渡》时问学生: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个狩猎者,目睹了斑羚飞渡的壮烈场面后,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活跃,议论纷纷,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故意出“错”,给学生创设思考的机会,从而愿意思考问题,多提问题。这种“错”的教学方式应用好,其效果不亚于正面的阐述。

4、启发引导示范,让学生能“疑”会“问”

许多学生觉得没有问题可问,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引导示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找准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提问。如教《死海不死》一课时,我问学生:“题目中两个‘死’的含义是否相同?最后一句‘死海真的要死了’中,后一个‘死’又作何解释?”当学生对此问题作出合理解释时,教材的重点便把握住了。

(2)揭疑式提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本身就容易让学生产生疑问。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已死了的确切消息)。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通过提问,让学生体味到咬文嚼字的甘甜。

(3)转弯式提问。在课堂提问中,要善于将问题拐弯抹角、改头换面地提出,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钱梦龙老师在教《愚公移山》时,对“北山愚公,年且九十”中的“且”字,没有直问其意,而是来了个曲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感到疑惑之余,悟出“且”是将近的意思,愚公没满九十岁。这样既使课堂妙趣横生,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何乐而不为呢?

(4)创造式提问。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一位教师在教《故乡》时,讲到少年闰土月夜看瓜的一个细节,问:少年闰土聪明机灵,可为什么没有刺到猹?生1答:猹皮太滑,难以刺中。生2答:月光下瓜朦胧,看不太清。生3答:作者要表现的不是少年闰土的刺猹技能,而是少年闰土纯真活泼的童趣。生4答:这晚月色太美,刺死猹岂不太煞风景?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多角度思维,推出了各种各样答案,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