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8 17:37: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二上学期生物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学年我担任高二(1)班、(2)班、(3)班、(4)班、和(5)5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其中有文科班也有理科班,由于学生基础不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有所不同,需要不断地调整角色和情绪。
我积累了一点点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它的教学确实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我想在这里谈谈对生物教学方法的反思。
生物课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同时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以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进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生物课堂教学应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老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物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
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象分析。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课中反思,以下是我在以后的课堂中自己应该完善的地方。
应该多做练习,这样能迅速把握重点、难点和常考点。每节课讲完后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相关重点知识背下来。对平时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本、不带课本的同学及时补救。可以让他们在自习课时抄笔记或课本,或者背课本。
及时对每章进行总结和测试,并及时评讲,对于考差了的学生多给予鼓励。
在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时间,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题目,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多举例子让学生更明白。比如讲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时,课本上是这样举例的: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学生对于“太多”“过多”“十分”“非常”之类的程度词能基本理解,但如果老师在讲课时把这个例子改为:如果适合放牧1000只羊的草场,你放了2000只将会怎么样?这样学生就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本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等等。
对于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生物;课堂
一、生物课堂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生物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生物新课程提倡:在课堂上生与生及师与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老师的教学活动大致是: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课程设计,积累教育素材,提高教育水平;②引导、布置探索内容,参与讨论;⑧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④完善评价体系和实施评价。学生应实施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生物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生物教学从“文本教学”回归到“人本教育”,老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老师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方面“尊重’、“保护”、“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唤醒”、“激励”、”发展”学生。老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二、生物课堂是活动的课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课、做练习之外,也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演示、表情等活动获取知识:可深人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可动手设计、制作和做实验。现代生物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生物学习是现实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生物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新课程中,每个知识点基本贯穿在一个现实情境中,注意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和知识探究过程,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立足社会需求,力求学习内容生活化以及学习内容经历化,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高二上学期,关于氨基酸的计算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把数学的排列与组合规律用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进行理解。学生亲自经历在静态中研究动态问题、在动态中找出静态规律的研究探索过程,明确了排列和组合问题的内涵,提高了生物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学到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一节时,我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一对常见的遗传病与伴性遗传病作比较研究,学生的积极性高,98%的学生参加了社会调查全过程,88%的学生写出了小论文。学生论文的触角之广、内容之深,是老师远远没有想到的,其中涉及到环境问题、医疗问题、地区文化问题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查阅了各种资料,积极交流,互帮互助,伴性遗传规律的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得到有效强化,而最主要的是学生明白了生物学习的重要意义和获得了学习生物的乐趣,许多学生事后说自己有“长大了”的感受。
三、生物课堂是讨论、合作、交流的课堂
合作讨论是学习小组成员商讨、分工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交流则促进学生智慧共享。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有许多积极作用。首先,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在讨论和交流中饱会活跃起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其次,它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这也是输快学习的一种形式。最后,它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这正是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生存的必备条件。
四、生物裸堂是承认差异的课堂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课堂目标是单一的,要求所有人都达到同一目标要求,都成为“精英”,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别。有调查反映出以上做法的直接后果是:传统生物课堂只成就了10%的精英(高分低能〉,约40%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而少数学生则完全放弃生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教育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后进生是一种教育权利的变相剥夺。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不同的学生在生物上得到不同的发展Ⅱ,这从客观上肯定人的差异性,认为不同的人在学习上会有不同的效果,每个学生只要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就是巨大的成功。阔时,新课程又认为“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Ⅱ的教育,每个人都要学习知识,根据能力大小可多可少。这种理念下的评价机制,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持久保持,能让后进生吃得着、优生吃得饱。
五、生物课堂是德育的课堂
生物教学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内容。讲生物史,可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讲生物思想、方法,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新课程每一处知识、每一处背景材料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资料。学习生物所体现的意志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欲望,培养生物的审美观等诸多方面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一起构成一个立体的德育渗透体系。
六、生物课堂是现代性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 体育类高考考生 选材 培养 持续关注
体育类高考考生是学校为社会各级输送体育类工作者的重要途径。他们虽然在学校被很多同学和老师看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但在学校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个国家国民身体素质发展的引领者。我在沿海省会城市从教十多年,共带过三届体育类高考考生,向高校输送了20多名体育类人才,其中不乏北体、华东师大、上体等名校。在此,我和各位同仁交流一下培养体育类高考生的心得体会。
1.选材的标准与方法
当代的体育类高材生应该是肌肉发达、头脑绝对不简单的一类,所以我们在选材与培养体育类考生的时候应考虑与关注的不仅仅是能否考上大学,而是将来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
兴趣。必须热衷于体育运动,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选择报考体育类训练是一件辛苦之事,没有坚强的毅力是不可能有一番作为的,必须将兴趣爱好作为首要支撑才有可能坚持到底。而毕业以后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烙上副科老师标记,做着没有“钱”途的工作,风吹雨打太阳晒,劳筋伤骨病缠身,必须有一颗奉献之心,必须以“兴趣”作为恒久的支撑。只有热爱、热衷,才能无所求、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地坚守在这个岗位上。
人品。会做人才能会做事,人品是做人的基础。很多老师都喜欢把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列入坏学生行列,甚至与人品挂上钩。体育教师不应以经常犯错误来评价学生,我的观点是:犯可以原谅的错误应包容,犯该年龄段身心特性固有特点的错误应予以理解与引导,犯可以纠正的错误一定要给予改正的机会。犯以上错误的学生不能说就是坏学生,只要是思想健康、敢作敢当、有错能改的就是好学生。
成绩。毕竟是向高校输送人才,只有品、学、体兼优的学生才能成为高校的体育类人才。近些年来,对体育类考生的文化分要求越来越高,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即需要知识化的体育人才,也是对体育教育工作者“一专多能”的延伸。一般是目前的学习成绩不低于预计的高考文化分数线100分的学生都可以作为选拔对象,但对于个别在文化高考重点无望的情况下破罐破摔的学生,要果断挑选,一般这类学生在有了明确目标之后,其文化分提升潜力往往巨大。
贯彻以上三点选择体育类高考考生,在方法上我一般采用:盯、渡、疏、选、扩。
盯:就是在高一的时候关注身体素质好、热衷于运动、学习成绩不理想、人品较好、思维敏捷、有责任心或是讲义气的一类学生。
渡: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高二上学期给予这些学生多一些“关照”。多一点交流,多一点任用,多一点辅导,最后的目的是多一点感情。
疏:就是疏通理念。召集预备的候选人,向他们介绍报考体育类高考的相关情况,让他们利用自己的特长圆大学梦,让他们有一个清晰的奋斗方向,人生追求有一个质的蜕变。同时也要和他们的班主任做好沟通,这样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做这类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和其家长沟通,另一方面得到班主任的支持,将这类可能让班主任因管理或是高考“头疼”的学生交由体育老师来培养。
2.培养的过程与侧重点
虽然体育测试成绩对于体育生非常重要,但培养体育类考生的整个过程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运动项目训练,而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是塑造一个人才的过程,很多看起来与体育成绩无关的因素往往能决定对该类学生培养的成效。
2.1注重德育教育。
我认为:“体育教师就是人身和人性美的工程师。”体育教师在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方面有着特别的贡献,所以培养未来的体育类考生――未来的体育工作者,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类考生精力旺盛,好动,敢“做”,敢为人“先”,情绪化更加明显,爱憎分明,讲江湖义气,这些是不利于管理的因子,也是有利的因子。换个角度思考,不利的一面往往是有利的因素。好动:那是性格开朗、阳光。班级很多活动如文艺、体育相关活动、班级课堂氛围等都需要好动者引领,所以开明、理性的班主任会给这类学生委以“重用”,将尽其才;敢做,讲江湖义气:加以引导便是敢做要敢当,加以提升便是富有责任心之人;情绪化明显,爱憎分明:一般的是你敬他一尺,他会敬你一丈,尊重体育类考生,再调皮的学生你也能发现他的可爱。
2.2经常与班主任和家长交流。
培养一个人是一个过程,是漫长的过程。高中生,想要改掉十多年来形成的习惯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面对的困难,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对体育类考生的培养与管理需要班主任和家长的协作,甚至还要经常和一些任课老师交流,以共同关注他们的成长、动态,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当然和任课老师及家长交流最忌讳的就是打小报告,这样会导致学生对你失去信任。也不要把家长、班主任或是任课老师讲的一些话一股脑地告诉学生,有些话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这些话修饰一下可以讲;有些话会引起隔阂,使学生产生敌对情绪,这些话就不能说。
2.3长期跟踪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情绪波动。
体育类高考不仅对体育成绩要求很高,对文化成绩要求也很高。很多考生虽然说体育专业成绩非常突出,但忽略了文化成绩的跟进,致使文化分达不到省控分数线而名落孙山。长期关注体育类考生的学习情况与素质训练同等重要。很多教练往往是在训练上花了很多功夫,自己也投入了很多精力,而忽略学生的学习情况,或是关心得太少,致使最终不能功德圆满。跟踪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2.3.1召开考生座谈会,向他们介绍体育类录取的标准与往届的分数,让学生明白文化分和体育分同等重要,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2.3.2寻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帮助,帮助这类考生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在课堂上给予关注,课后多为其答惑解疑,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与期盼。
2.3.3对于每次文化课检测,体育教师都要拿到第一手成绩材料,集中(利用训练休息时间)交流考后总结,积极帮助学生分析与归纳。
2.3.4面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关注,不要因学生成绩而加以区别对待。这种关注要一直持续到文化高考结束。尤其是体育高考结束的那段时间,对体育成绩考得好的要防止沾沾自喜而放松,对体育成绩考得差的要防治自暴自弃,失去斗志。
2.3.5高考体育生在学校内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开放性群体,他们不仅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文化学习压力,而且承受着沉重的运动训练负荷,更承载着不同寻常的双过线双重心理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情绪波动是难免之事,这种特殊性要求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对他们施以特殊的关怀与双重的呵护。
2.4训练规章制度、方法与技巧。
训练的规章制度一般就是对学生的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出勤、遵守校规等方面作出一些要求。而训练方法与技巧是要结合理论知识、气候因素,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领悟能力、心理变化、心理素质,场地、训练的有效时间来加以选择和制定的,方法不一定很复杂或是深奥,但一定要有效。
2.4.1制订训练的规章制度,是教练常见的管理措施,在此不一一列举内容,但是要求学生做到,而且是必须做到,同时老师也要以身作则,不要靠体罚来作为处理手段,更不能动辄就开除体训队而了事,一定要有爱心和宽容之心,采用合理的方法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前途负责。
2.4.2刚组建体育类训练队的时候要在实施训练的头一个月注意量与强度的过渡,保证学生吃得消,以免学生打退堂鼓。训练的环境要经常变化,如越野跑、有山的景区跳台阶、有坡度的公路练习上或下坡跑、实验楼跑跳台阶,等等。
2.4.3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如:训练800米跑的节奏,必须让学生建立一个速度的概念,开始采用领头学生拿秒表跑,400米一组,每100米14―15秒的速度,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使学生不看秒表也能跑准(800米2分10秒左右的成绩水平);又如:男女混合训练。男女分组,分别由不同的教练带领训练,不交流不交往很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男女混合训练能充分地利用女生来提升男生吃苦耐劳的毅力,女生能充分利用男生的保护与帮助,进而使训练氛围活跃,不至于呆板。
2.5每周练习内容搭配。
因为是在短时间里培养体育类的人才,所以体育高考生与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不能雷同。一般的是周一三耐力、周二四力量、周五速度、周六(或是周日)跳跃与投掷技术。当然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调整,如:一周安排一次耐力或是一周一次大强度的,一次小强度的耐力训练。过一段时间要安排一次调整,也就是娱乐一下,以免学生身心疲惫。
2.6加强理论指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训练学生体能和技术动作时,把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贯彻于整个过程中,如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拉柔韧、放松等,这些内容都可以用生理学和康复保健学方面的知识加以解释。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体育有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这些环节的练习加以重视。又如原地推铅球为什么要交换步和顶肩,我们可以从物理学W=F*S加以解释;还有临场测试心理暗示法的培养等。一般来说,体育类考生训练,必须把生物学、物理力学、康复保健学、心理学相关的一些内容贯彻于训练过程中贯彻进去,充分利用理论服务实践的原则。
2.7没有专项要培养专长。
现在体育高考很多省份没有专项考试,现实却是大学毕业后无论去哪类的学校任教,拥有一项专长是必不可少的,高中训练阶段时间又很紧迫,没有更多的时间训练这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我们可以利用给学生“身”、“心”调整的时候进行练习,这时同样需要老师陪同,如一起打篮球、一起踢足球、一起打打乒乓球,等等,在娱乐的过程中达到培养的目的。
2.8细节决定成败。
在我们带领学生训练的过程中很多细节尤其不能忽视,它关系到考生的成才,在此我列举以下内容仅供参考:柔韧、准备活动、放松、饮食、休息、训练后的保暖、冬训、临赛式的心理训练、平常按测试规则要求各种动作、呼吸、左手拿球(原地推铅球右手的学生)、动作固定化、选定领头羊、累了晚自修可以睡10分钟等。
2.9体育专业高考期间与结束后复习期间。
体育高考前一个礼拜进行一次全真测试,规定好测试内容、时间与测试顺序(测试顺序与高考相同),老师不再进行任何指导,而是由学生自行安排饮食、休息、准备活动、服装、考试用品。考后总结与归纳要简洁、清晰,突出每个人注意事项的重点。考前一个月杜绝学生参加容易受伤的任何活动,考前一个礼拜调整强度,体育类高考后要禁止学生进行过多的体育娱乐活动,为文化分考试冲刺。这也是培养心静的一种方式。对于压力过重的学生则系统安排一些内容调整,方式要缓和一些,不能再给学生压力。
3.持续关注学生的成长
将自己辛辛苦苦带的体育类考生送进高校,对于教练来说算是功德圆满,但继续关注自己的学生在大学的成长也非常重要。现在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因为环境变化、学习方式变化,好似四年时间充足,很多都会迷失方向,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知学什么,更不知道主动去学,也不知道怎么利用充足的空余时间,就更谈不上利用大学得天独厚的资源进行科研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回访母校、QQ聊天、短信联系,或是学生主动求助时,结合学校发展对体育教师需要的一些必备能力加以指点。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