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1 08:24: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一数学教学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 政治思想方面:
本学期,本人认真学习新课改的教育理论,认真钻研课标,不断学习和探索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本人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反思。 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教育的发展,时刻以做为一个优秀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来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更好。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把握住重要的课堂45分钟。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做到全面的备课
新课改使得原来简单的写写教案,列列知识点就算是备课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的要求了,所以我们的备课要认真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⑴、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吃透,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⑵、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⑶、备教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固然重要,但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努力做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注重层次。
3、注重抓好后进生转化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包括辅导学生课业和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本学期在对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先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争取准确的找出导致“差”的原因。并在情感上温暖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在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时,注意阳光语言的使用,使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或自身存在的缺点,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快的赶超其他同学
三、工作考勤方面:
本人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尽力将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得更好。
一、高一数学成绩普遍下降原因分析
针对高一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下滑的实际情况,教师要进行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既是因为客观教学内容造成的,也有师生主观上教与学的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与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梯度过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着重强调实数集内运算教学,在对概念进行严谨定义方面做得不够,没有进行深入阐述。例如函数和三角函数定义等内容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梯度缓冲,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在概念教学过程中都设置了不少的范例和练习题。但是高一数学教材就不一样了,课本第一章内容是集合、映射等,接下来就是幂函数的分类,函数单调性证明又是教学上一个难度较大的环节,加上立体几何教学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高一数学教材存在概念数量多、符号种类多、定义过程严谨等状况,高一新生会感到数学非常难学。另外,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而言,教学内容也多得多,课堂教学容量远大于初中阶段。这就形成了高一数学成绩普遍下降的客观原因。
2.高一学生不太适应高中教师教法。针对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笔者多次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和他们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笔者发现初中数学教学注重直观形象,教师在分析结束后,一般都会安排一些相应的题目,让不少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为了强化解题方法训练效果,一些初中数学教师还会采取一些题型分类的办法,叫学生将解题方法与步骤像背书一样记下来。在初三年级,这种情况尤为常见,一些重点题型都做过若干次。但是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注重的是数学思想引导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喜欢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举一反三式的训练,着重在严谨的数学论证和逻辑推理上做文章。加上高中正常搞循环教学,高一数学教师都是刚送走高三学生的前毕业班教师,他们在教学中习惯于用高三毕业复习时要达到的高度来要求高一学生的学习。所以形成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的较大差异,加之中间又缺少过渡阶梯,造成许多高中一年级新生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一时难以接受。
3.高一学生的学法滞后于数学学习。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当中早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但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重于听讲,很少有学生养成课堂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在思维方式的拓展上也存在一定的惰性,在学习中碰到疑难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独立思考来寻求问题的答案,而是希望老师将整个问题的解题过程全盘托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在自学能力的培养上还有不小的差距,甚至还有学生在上高中后,思想上有所松懈,感觉上轻松了,没有意识到面临着更重的学习压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这些现象或多或少的存在,也影响了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搞好高一数学教学的对策及方法
针对以上存在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弥补不足,解决这个问题。
1.教师要对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深入钻研。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回头看一看初中数学教材,有条件的还可以听几节初中的数学课,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讲课方式有初步了解。在高一新生刚入学的时候,要开展数学摸底检测和召开学生交流会,及时搞清楚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形成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等。在深入了解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特征、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等方面的基础上,同一数学教师应结合高一年级课本及大纲,拟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2.教学工作要适当放缓进度适当降低难度梯度。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实用的经验,高一新生在学习数学时,第一章内容要增加一些教学时间,进一步强化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增强形象与直观程度,例如教学映射时可例举“某连队80名新兵安排到80张单人餐桌的分配方法”等,采用直观手法为教学映射概念奠定认知基础。因为高一学生在严谨的论证能力方面存在欠缺,因此在开展证明函数单调性内容时可开展系列训练,刚开始可进行模仿性证明,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设扮演的机会,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当中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在章节考试拟定试卷时注意难度不要太大。教师可通过这些方式降低教学难度梯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教法 学法 分析 衔接 策略
高一新生都是带着希望,带着梦想,带着追求,兴高采烈地跨入高中大门;都有十足的信心,都有着学好高中课程的美好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易学,而是枯燥、泛味、抽象和晦涩,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又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下手。不少学生都感到听得懂课但做不来题,渐渐地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一、高一学生数学入门难的原因分析
(一)教材的原因。
1、初中教材“浅、少、易”。由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高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初中教材主要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但却加重了高一数学的份量。
2、高中教材“深、难、多”。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符号多,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且概念密集。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而影响了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教法的原因。
进入高中以来,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另一方面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刚人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1、心理原因。高一学生正处在青春时期,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多数高中生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内也不爱讨论,甚至点名回答问题也不够直爽,心理上的封闭自锁,与老师和家长都很难交心。表现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应,加上在家长的高期望下,学生产生的高度判逆,从而不断产生厌学情绪。
2、学法原因。在初中,教师讲得细,反复练习多。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内化的过程,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影响数学的学习。
二、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初高中教材衔接,温故才能知新。
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的,高中的数学知识也涉及初中的内容。在高一第一章节内就大量涉及初中的“因式分解、方程、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知识。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为此在高一数学入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一周的时间,针对上述知识做一次检测,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自然过度。
(二)加强初高中教学方法的衔接、不高估学生。
学生适应高中教学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作为老师千万不能心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科学的认识,让学生自然转变学习方法;有的老师由于不研究学生,不研究教材,不研究教法,总认为内容简单,于是课上得过快、拓展过深、练习过难,一下子就把学生搞“死”了。具体教学可由浅入深地安排,精心安排每节中的练习,层次可以为:“了解性练习一理解性练习一巩固性练习一变式性练习。这样抚平了高初中数学的“台阶”,发展和深化了初中所学的二次函数知识。也为今后的三角、立几、解几的衔接教学树立了模式,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三)克服心理障碍,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1、搞好入学教育。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反复和学生讨论“我来学校做什么?我能做好什么?走出学校后怎么办?”,让学生逐步树立“为自己学习”的理念;要帮助学生消除中考后的松懈情绪,增强紧迫感;还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分析初高中教学方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让学生知道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感受学习的压力和享受学习的快乐。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舻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关键词】高一数学;常见问题;建议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期和转折点。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无论在哪一个阶段的数学学习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是在笔者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学生在高一学习过程中,不少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尖子”学生却无法适应数学学习,都出现了成绩大幅度下滑的情况,更有甚者影响到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学生无法克服高中数学学习过程所遇到的障碍所造成的。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经过长时间的系统总结,将高一学生学习数学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归纳,并且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如下:
1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常见问题
1.1 思想和心理“转型”不成功
初三学生在经历了升学的压力之后,是带着胜利的喜悦和对高中生活的新奇进入新的环境。在自豪感和优越感并存的激动心情下,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大大减弱。一部分同学甚至认为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的模式大同小异,可以通过几个月的突击学习就能将成绩提上来。故而,在这种心态下,很多学生都选择了先玩后学。在高一的前一、两个月对学习的重视不够,而当真正开始学习的时候才发现,课程已经落下很多,追赶困难,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出现学习成绩下滑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初中的时候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在心理上具有很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进入了高中以后,可谓是强手如云,无法再突出自己的优势,造成了自信心丧失,自卑感增加,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给数学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1.2 学习习惯与高中教学不适应
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在学习中保留着初中时养成的学习习惯。认为高中数学的学习中也会有固定的解题模式,解题方法。过分地依赖于课后辅导,导致其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较差。只是单纯的延续了初中的学习习惯,即“课前不预习,上课记笔记,下课不复习”,导致了课前没有对所授课程有简单的了解,课中没有听明白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对知识的讲解、概念内涵的剖析以及重难点的分析,课后无法及时巩固、总结知识点。到最后只能为了写作业而机械记忆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这样必然跟不上高中数学学习的要求。
1.3 初高中学习差异大,学生不适应
高中教学内容相对于初中教学来说,增加了不少内容.加之高考的激烈竞争,高考试题命题方向的调整等多种因素,导致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争取复习时间,赶教学进度,提前结束新课,没有顾及到高一学生的接收水平.另外,高中数学教学重在培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思维的培养训练,代替了初中的强化知识掌握和解题为主的培养训练,这种定位的不同,必然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这是高一新生感到很不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对高一数学学习的几点建议
2.1 调整心态,尽快进入角色
进入了高中,每个学生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初中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而且在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都是经历过中考检验的,在学习上都有自己的长项。所以,需要尽快调整好中考后长达2个月的休息状态,进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在调整身体状态的同时更应该调整心理状态,踏实地学好每一节课,认真地学习每一个知识点,这样就能在学习中逐渐地掌握先机。即使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也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这样就会避免出现自信心丧失和自卑感增强的情况出现。与此同时,数学老师也会在学习上明确指出初高中数学学习的差异和不同要求,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探索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长,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有勇气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保证,如何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总结为:
1)课程学习“三步走”
课程学习的“三步走”简单概括为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这是学好每一科课程的基础。
(1)课前预习。这是上好新课的基础。课前预习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在课前接触到了所学内容,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能够对课程做到初步了解,能够发现疑难点,找出侧重点,从而降低课堂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了学习效率,节省了学习时间。
(2)课中学习。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对于已经理解的地方可以一带而过,把听课的注意力放在重难点和侧重点上,不盲目地记笔记,节约了课堂时间,解决了实际问题,避免了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3)课后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在经过了课堂学习之后,还需要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新知识与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复习巩固,发现新知。这样才能使知识能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2)作业练习要独立,解决问题要及时
独立地进行作业和练习,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理解的必备过程。这一过程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从而在完成作业和练习的过程中,针对暴露出来的对知识理解或者思维受阻的地方在第一时间内的到解答。并且将容易出错或经常出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适当地进行重复性练习,长期坚持可以使知识用会、用熟、用活。
3)系统小结,树立知识结构网络
这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结构,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为我所用。
2.3 利用初高中内容的联系,平稳过渡
高一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和初中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比较的理解,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感觉到相对轻松。在高一的数学学习中,可能仅仅是将概念的叙述同初中学习内容进行对比,就能让学生感觉到高中的定义其实就是从初中的定义中过渡来的,实质并没有改变,这样就形成了对应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增强了理解。
总之,数学的学习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具有难度和挑战性的。高一学期打好数学基础,对高中三年的数学学习甚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使每一名学生都克服学习上的障碍,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郝建华.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太原科技,2004(03).
关键词: 高一新生 数学学情 影响因素 教学策略
高一新生是从初中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高中课程进度及教学方式都没有掌握,况且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对什么都好奇,叛逆心理很强,老师说的他们不一定都会去做。充分考虑此因素,数学学情也是不容乐观的,那么就让我来分析一下高一新生数学学情的现状,影响学情的相关因素,以及消除影响高一新生数学学情因素的对策。
1.高一新生数学学情影响因素分析
1.1高一学生自身影响因素分析。
1.1.1对于刚刚迈进高中校门的高一新生来说,他们中的一些人固守初中的学习模式,什么都要靠老师,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不能勇于发现,不会过多思考。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都十分脆弱,自尊心强,一旦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质疑,就会产生厌学心理。而数学是一门趣味性不强的学科,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倦数学。
1.1.2高一新生不能很快适应高中教学程序,他们需要时间适应和接受,并且不能够自己合理安排好时间,以众多借口逃避不认真的事实。一些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前不预习导致学生在上课时没有基础,跟不上老师讲课的步伐,落下的课程越来越多,越来越不想花时间学习数学,课后又不复习,导致一些本来就没掌握的知识点不会,已掌握的知识点也由于不练习而淡忘。数学是一门需要花时间钻研的学科,不能因为换了一个新环境就给自己找借口,放任自流。虽然现在不提倡应试教育了,但是在大环境下,应试教育还没有完全被素质教育所取代。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课间、课后都能充分地利用好时间,将时间合理安排,争取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难点重点掌握,简单的扎实记牢,从而将课堂上所学都在课后消化掉。
1.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懂得和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老师一定是个好老师。从老师的仪容仪表,到教学方式,再到言谈举止都是学生效仿的对象,这就要求老师在学生面前时刻都保持为人师表的风范。学生所接触的人,除了家长和同学外,最经常接触和容易效仿的就是老师。老师要有让学生喜欢和爱戴的能力,只有学生喜欢你、爱戴你,才会愿意听你的课,愿意与你交流学习上的问题,从而爱上这门学科。
2.消除影响高一新生数学学情因素的对策
2.1学生学会客观评价现实,提高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相信教书每个老师都能做到,但是育人和教书的比重应该各占一半。如果高一打好基础,那么高二、高三将会省时省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初升高的不适中走出来,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培养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2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提高自身情绪管理的能力。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个因生理因素开始逆反的年纪,这个时候的他们更需要理解、关怀和关注,这就要求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以最快的速度发现每个学生的变化,并调整好。要给学生正确的定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潜能,使其发挥所长,健康成长。
2.3加速班集体建设。
教师要能将一个班级作为整体凝聚到一起,通过班会、娱乐活动等使学生增进感情交流,互相熟悉,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到这个整体中,接纳这个整体中的所有人,让学生从初升高的落差中尽快走出来。班集体建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消除陌生感,还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荣誉精神的重要手段。班集体建设可以增进学生的日常交流,使学生不断增长知识,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愿意建设集体,因为是集体的一员而愿意维护集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将班级当家庭,来到课堂上就能身心愉悦地汲取知识。
2.4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
由于高一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就需要高中教师有很强的责任感和爱心,能够配合学校做好对高一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通过学校广播的宣传及定期举办心理辅导的培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适应新事物的能力进行着重培养,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今后的道路上,还需要在更多的陌生的环境中历练,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教师需要配合学校将新生心理辅导工作做好。
总之,对高一数学教学来说,老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这一特殊时期的学生来说,老师起到一个帮助学生将心理落差降到最低的作用,而针对高一数学教学与家长的配合必不可少,通过将学生在学校和在家的情况进行总结、对比,制定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一、为什么要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空白、鸿沟、不对称,成为两者之间的代名词,具体表现如下:
1.教材内容差异
(1)初中数学知识少、浅、易,知识面窄,而高中数学知识多、深、难。高中数学以初中数学知识为基础,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推广和延伸,也是对高中数学教学知识的完善。
(2)高中数学语言比初中数学语言抽象。初中数学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这一点让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造成了对数学学习的恐惧。
(3)初中数学重结论、重应用,而高中数学重过程、重推理。初中数学中大多直接给出定理、结论,学生只需熟记定理、结论就可以做题,解决的题目大多是定量问题。而高中数学不仅给出定理、结论,而且还有它们的推理证明过程,学生只有深入理解,把握规律才能做题,解决的题目大多是变量问题。
2.教学方法差异
初中教材单一直观、难度不大,习题类型较少,教学中采用的大都是模式教学,即老师把各种题型归类,讲授各类题型的解法,为学生示范,供学生模仿,加上课时宽松,教学节奏慢,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对疑难问题进行强调,学生要记住定义、定理、公式和各类题型的解法,一般都能考好。而高一阶段教材容量大,题型多,灵活性强,概念较为抽象,课时相对紧张,教学节奏快,老师只能选重点、抓典型、讲规律,无法讲全各类题型,也无法对各类题型具体归类,一些疑难问题也无法反复强调,这对已习惯了初中学习方式的高一学生来说,是难以适应的。
3.学习方法差异
(1)初中学生学习重模仿,对老师依赖性强,缺乏创新精神,而高中学生学习重创新,打破思维定势,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2)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往往依赖于教师的教和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教多少学多少,留多少做多少,教多少考多少;而高中题型多,题目灵活,光靠老师教绝对不行,还需学生自学自研,大量做题,深刻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怎样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1.抓起点、早准备、打基础
(1)开展入学教育。主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高中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用与初中比照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课程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学法上的根本区别,并给学生介绍些优秀学法;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现场给高一学生以指导。
(2)摸清学生底数,规划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规划自己的教学。一方面通过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课程体系特点,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和区别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
2.重课堂、抓优化、促有效
(1)温故知新,建立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知识衔接点,如函数概念,一元二次方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在高中阶段,这些知识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的在初中成立到高中就不成立了。因此讲授新知识时,要有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区别旧知识,这样才能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2)立足课标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开展分层教学。鉴于高一数学许多知识点抽象难懂的特点,因而在高一教学中,宜采取“低起点,小步子、缓坡度、分层次、多训练”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逐层落实。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先落实课本内容,再落实拓展和延伸知识。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合,对教学计划作出合理的调整,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及时总结归纳方法与规律。
(3)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抽象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死记硬背,这就要求教师应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产生、形成过程,抓住方法,理解本质,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融会贯通。
3.重学法、抓指导、促提高
(1)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认真听课的习惯、独立思考习惯、作笔记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及时定时复习的习惯。教师要有意指导和督促学生养成以上几个好的学习习惯。
(2)具体指导学习方法。结合实际内容,教会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分析、综合、表达等能力,将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给每个环节均留足时间,逐个落实。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34-01
数学作为高考的重要一部分,在教师和学生心中至关重要。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高深莫测、神秘难懂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在高一数学的学习中迷失了自己,不但数学成绩不如人意,出现了直线下滑,甚至因为数学成绩的不理想,还连带其它学科的成绩也出现下滑。数学正成为学生和家长颇感头疼的学科,学之不易,弃之可惜。同时数学的学习正陷入空前的危机,只是迫于升学的压力才不得不学习。
面对众多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佼佼者在高中数学的学习面前败下阵来,甚至碰一鼻子灰,更有那些对数学情有独钟者因为数学成绩的不理想而逐渐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而黯然伤心。本文仅从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方面进行研究:
一、高一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问题
1、学生心理准备不足。首先从心理上,对高一新生来讲,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同学、新的教师、新的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入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从而产生了"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而也有一些学生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产生了畏惧心理,而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学不得法。高中数学对知识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要求很高。但大部分同学不专心听讲,没有弄清老师对知识的来龙去脉的讲解,忽略了老师对概念的内涵的剖析,找不着重点和难点,理不清思想和方法.最终得到的只是是一大堆的笔记和一知半解或者无法下手的问题,甚至有些人连笔记都不记。课后又不能及时总结和整理所学的知识,只是机械模仿和死记硬背。也有的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缺少总结分析环节。进入高中后,学生对作业本和试卷的利用不够,不会认真分析造成错误的深层次原因,仅限于寻找正确答案,以至于屡次在相同的地方出错。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而大多数学生往往是屡战屡败。
高中数学的学习,光停留在想法上是不行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当然,学习也不是时间的积累,要讲究方法和效率,变被动为主动。
4、知识结构改变。高一数学教材内容相对初中数学而言,知识内容和整体数量较初中急剧增加,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光高一数学就包含了集合与简单逻辑、函数三角数列、向量、等差等比等内容,学生在推到公式过程中也出现难度,往往毫无头绪。
二、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给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工作。首先,高一数学教师应在开学初,通过向初中数学教师调研、召开学生的座谈会、分析学生的入学成绩、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基础、学习习惯,摸清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认知结构。另外,认真学习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比较其异同,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从而,根据调研的情况来规划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因为预习是学习的前提,预习就是有准备的学习,有了预习我们的课堂学习才会更加的从容。其次,上课要认真专注,紧跟老师的思路。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最后,要养成定期总结整理的习惯,包括方法上的总结整理以及知识点和知识结构的总结整理。
3、独立思考,积极讨论。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了主动,就能够独当一面。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独立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由“会”到“熟”.独立思考是必须的,跟同学讨论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与同学讨论、辩论乃至争论,在分享各自思路的同时,可以使每个人的反应更加迅捷,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建立错题本,及时总结归纳。将每次作业或者考试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总结整理,在整理错题时要注意以下四点:(1)为什么错?(2)错在哪里?(3)怎么改错?(4)如何保证再次不再出错?整理错题,需要坚持。一本好的错题本,必将引领成功之路。
总之,方法总比问题多,态度决定高度。只要我们拥有平常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只要我们拥有自信和耐力,只要我们拥有知难而进的魄力和勇气,只要我们拥有屡败屡战的韧劲和毅力,通过我们的勤奋、刻苦、踏实和努力,高中数学还是可以驾驭的!
参考文献:
一、熟悉初、高中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除了要对高中数学教材熟悉外,还应该认真看完初中数学教材及教学大纲,熟悉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的目的、要求及所占课时的分量.特别是重要内容及与高中数学联系较多的内容,更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应该多到初中各年级去听课,了解初中一堂课的教学容量及教师教法、学生作业情况和一个初中毕业生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
二、了解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数学成绩差异较大.学生进校后应对他们进行一次摸底考试,了解其运算能力、分析问题等能力,同时应同学生面谈,最好是与不同学校来的学生面谈,从中了解其在初中学习数学的情况以及对高中数学、初中数学的看法,然后对照初、高中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辅导.在教法上,既要考虑到初中教学方法的特点:细讲量少,直观有趣;又要兼顾高中教学方法的特点:容量大、较抽象.这样做使学生既复习了初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心理上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使成绩差的学生感到自己同成绩好的同学是在同一层次上学习,增强了其学习数学的信心,又对高中教师上课及授课的风格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进一步适应了高中教学.
三、让学生明确高中教学目标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就应全面介绍高中数学的学习内
容、教学目标、要求及大致授课时间、本校高考数学成绩等情况,
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主动配合教师完成好教学任务.例如,初中数学课主要讲的内容是数和式的运算、列方程、解方程、平面图形的关系,它们是数、字母、常量及平面内的知识,直观性较强,思维能力要求较低.而高中教材是量多题难,主要是以集合观点、变量运动观点这些方面的内容较多,空间形体较抽象,理论性较强,能力要求比较高.同时,可以将初中的一些结论定理进行推广.告诉学生初中所学的很多知识是高中的特殊情况,如三角函数等.要求学生站在高于初中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从理论的角度去动脑筋思考.
四、培养兴趣,以直观、简单入手加强实例教学
很多高一学生依然沿袭初中的学习习惯,依赖性较强,课外书接触少.他们年龄处于14~17岁,是人生较关键的阶段,好奇心较初中生差些,内心较封闭,但可塑性较强,兴趣容易发生转变,较易走向极端.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从直观、简单入手加强实例教学.例如:映射、集合等概念,高中阶段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和模型,且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动手做几何模型.又如求最大值可用商品的买卖实例进行讲解;讲直观图时,可叫学生到操场上画学校体育馆的直观图,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高中数学有趣且并不难学,并且认识到高中数学的运用比初中数学更广泛,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培养能力,传授学习方法,提高数学成绩
高中数学的要求比初中的高,难度比初中大.从高考和平常测试情况看,同其他科目相比数学成绩明显要差些.因此,高一数学教师一开始就应注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方法的介绍.那么,如何培养好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传授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教师在备课时,要十分清楚本课时应渗透哪些方法,应重点培养何种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授课时应做到知识、能力、方法三不误,使学生在平常授课中了解并掌握.
第二,搞好概念、公理、定理、公式的教学.高中数学的概念比较抽象,同时又是基础的知识,教学时,能直观的便尽可能直观;与初中知识挂钩的,尽可能从初中知识入手,启发学生归纳结论,培养其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第三,讲解例题、习题时,应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了解本题的目的是什么,要求如何,应该运用哪些概念、定理等解题.解答过程中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推理严谨,各步都要知道理论依据.讲完题后应及时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思考是否另有其他解法,并将题设条件或结论作适当变化,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而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例1】已知0≤θ
改变题设条件可得到如下变式题:
(1)已知0
;
(2)已知θ∈R且sinθ=1/2,求θ的值.
将题设结论改变可得:(3)已知0≤θ
将题设条件和结论都改变可得:(4)已知0
第四,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教科书.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的具体化,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而且是学生进行学习,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
第五,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籍,指导学生看课外书籍,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内容,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加大习题难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标 初高中数学 教学衔接 途径
初中生进入到高中数学学校阶段,他们会发现高中数学学习比初中更加深邃化、综合化和系统化,对于思维认知还没有达到高中数学学习所要求水平的高一学生来说,高中数学学习就成了广大高一学生课程学习的障碍。如果高中数学教师不及时对他们进行初高中数学学习进行强化衔接和引导,高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息就会使其高中学习生涯不能够有效得到延续,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深思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思路和途径,以便于拓展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空间。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一)初高中数学不同教学特点要求衔接
随着初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拓展,初高中数学所追求的教学目标的差异性日益凸显。由于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属于九年义务领域的范畴,这就使得初中数学教学偏重于基础数学知识的传授,而高中阶段属于进一步学习深造阶段,这使得高中数学教学注重学生创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势必使两个数学教学阶段存在明显的断层和鸿沟,这不可避免地给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初中生造成了高中数学学习的困扰,如果不及时给予高一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引导,高中数学课程学习就成为高一学生进一步求学深造路上的障碍,就不利于高中生进一步成长成才。这就需要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师,淡化初高中数学课程目标存在的严重差异性,而是基于数学课程范畴中的两者共性而去构建它们之间互通互用的知识平台,从而促使高一学生借助于初中数学理论知识以及思维习惯,去层层剥离高中数学学习的内在客观规律和思维认知要求,进而消化和理解高中数学知识点的传授和应用,最终形成高中数学课程学习所要求达到的思维认知和知识能力水平。
(二)高中数学教学发展要求衔接
综合性地对高中数学课程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和挖掘,会发现高中数学知识对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上要求很高,要求高中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独立思考、综合应用等能力。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生所进行的数学学习,由于自身带有义务教育属性,这使得初中生在学习初中数学学习时缺少独立探究和深化学习思维,相比于高中数学课程学习来说,初中数学学习就容易得多,其结果势必造成两个阶段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上存在断层,这就不利于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只有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高中数学教师有意识地以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为基础去逐渐向高一学生揭开高中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高一学生才能够减少对高中数学学习难度上的不适,也才能够在高中数学教师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活动中开拓思维认知并增强高中数学学习的信心,那么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就能够逐渐打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造成的教学困境,致使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引领高中生不断拓宽数学学习的空间和余地。
二、强化初高中数学教学相衔接的有效途径
(一)接受知识差异,寻找共性
由于初中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存在本质属性上的差异,这不可避免使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和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也致使两个阶段上的学生思维认知和知识能力上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性,那么,高中数学教师要求高一新生完全适应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数学课程理论知识讲授就难以实现。这就需要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师要从心理上平和地认识和接受两个教学阶段的数学差异性,并以积极寻求两者同从属于数学领域的知识理论和学习技巧上等的共性,站在学生学习的思维角度上寻求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点和贯通性,让高一学生在回顾初中数学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去打开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概念理解、理论拓展、以及实践性的应用等学习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高一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也就潜在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集合》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时,高一学生一下子难以接受这一新的数学理论知识以及对其概念的解读,就会显得茫然不知所措,既然高中数学教师一遍又一遍地基于《集合》知识的概念进行深入讲解和挖掘,对于刚接触高中数学理论知识的高一学生来说还是不能够透彻理解和吸收,究其这一学习障碍存在的原因就在于初中数学知识内容比较浅显易懂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联系密切,一旦面临抽象性而深邃性的高中数学知识就会陷入思维困境。这就需要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师寻找《集合》这一数学理论知识点与初中数学理论知识之间的链接性,很快就会发现初中数学中的一元几次方程的解析结果就是《集合》理论知识的基础,那么,高中数学教师就引领高一学生对初中一元几次方程式解析结果讲起,让学生明白一元几次方程解析后得出的几个结果其实就是一个集合,只不过那几个结果是以分散式的形式展出出来,而高中数学理论知识只是把它们集合化而已。这样就让高一学生真正认识到初中数学学习与高中数学学习的差异性,愿意积极寻求不一样的高中数学学习内在客观规律和方法去慢慢化解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难题。
(二)剖析教材和科学衔接教材
相比于初中数学教材来说,高中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系统跨度比较大和范畴比较广,知识点比较繁多、知识点之间综合性比较强,理论理解比较抽象化和逻辑化,这就对高中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显而易见,刚进入高中数学学习阶段的高一新生来说对这一数学教材难以一下子完全适应。这就需要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师,在对高中数学教材的解析过程中,不要站在高中阶段的高度上去展开,而应以初中数学教材解读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展开,要把高中数学教材向初中数学教材编排和展开靠拢,简化教材中知识点概念的抽象性,要从高一学生日常熟悉的生活实践出发尽可能地使教材内容直观化、现实化和可操作化。这样高一新生就能够使自己的学习心态保持在不急不躁的状态,根据高中教材知识内容慢慢地拓展思维和思路展开联想,以便于从日常现实实践活动中高中教材知识应用的范例,并从大量的直观性实践活动去总结这些活动所反映出来的数学知识点的共性且加以概括,这样一下就打开了高一学生对高中数学教材认知的困顿之处。例如:当进行高中《立体几何》这一教学活动时,高中数学教师不先解读《立体几何》是什么,为什么要应用立体几何数学知识,而是先从初中数学中的《平面几何》解读,并指出平面几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能够生动化展示的不足,就借机引入立体几何,适时利用多媒体数学辅助工具以视频形式把现实城市街道规划、道路规划以及家具安装方面等立体几何的优点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初高中数学教材有机剖析和衔接,一下子拓宽了高一学生对平面几何的深化也潜在地引导学生接受了高中立体几何的理论知识和应用。
(三)优化课程设计达成链接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而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拓展。高一新生思维和知识能力正处于直观性向抽象性过渡的阶段,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中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在课程设计中渗透初中数学课程设计的影子,促使高一学生对数学课程设计形成共识,并愿意随高中数学教师的课程设计由浅入深地去探究和吸纳数学理论知识。例如:在进行《函数》这一数学教学活动时,高中数学教师先以初中二次函数来引出新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借助于初中二次函数的图像来进行不同自定义函数的取舍和区间值设定,这一课程设计就实现了直观到抽闲、归纳到分析、以及树形结合的转化,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高中数学思维认知。
三、结语
毋庸置疑, 以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认知为依托而去建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无疑是高中数学教师的一种明智之举。只有初高中数学教学有机相衔接,高一学生的逻辑性、综合性和抽象性思维能力才能够逐渐得以培养,进而他们才能够领悟高中数学学习内在客观规律和技巧,最终他们的独立探究数学学习和深化数学学习能力才能够得以提升,这也是高中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朱玲姿,陈福来.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衔接[J].湖南教育,2016,(01).
[2]陈庆菊.如何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01).
一、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原因
初中的数学内容少,知识单一,最重要的是时间宽松。基本题型及基本方法反复训练,有时一个礼拜专门练习某一个知识点,练到大部分学生熟练掌握为止。再者初中的题型比较有规律,方法比较死,涉及的基本数学思想及思维方法也较具体。
高中的数学内容多,知识复杂、抽象,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最重要的是时间非常紧张,一学期要学习两本较厚的课本。没有过多的时间对一些题型反复训练,很多时候只能点到为止。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这样一来,一些在初中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孩子就不能较快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所以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可能会产生如下问题。
1.有的学生会比较依赖初中学习模式,比如教师会列出中考各类型题目进行反复练习,学生容易养成依赖老师的习惯,甚至是套用题型模式。而这种模式一般来说不适合高中的数学学习。
2.小学、初中、高中知识内容难度逐步增大。有的家长对于小学和初中知识还可以对孩子进行辅导,但是孩子到了高中后,可能局限于自身的水平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
3.学生自身思想松懈,尤其是一些初中数学学习得较好,甚至是拔尖的学生,由于前文所说的初中内容较为简单,故而从思想上没有重视,更加没有在学习方法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导致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没有跟上。并且对于自己非常自信,总觉得自己初一、初二的时候数学也没有很好,但是到了初三一咬牙,成绩就可以迅速地得到提高,迷信自己“临时抱佛脚”的能力,但是在高中学习中,这是很难做到的,原因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初中数学学习和高中不同。并且高一是整个高中数学三年的学习中最关键的一年,其涉及的基础性知识太多了,一旦“开窍”较晚,很容易导致整个高中数学学习跟不上。
二、搞好高一数学教学的对策及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要想大面积地提高高一数学成绩,应采取如下措施。
1.高一教师要钻研初中大纲和教材。
高中教师应多听初中数学课,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开学初,要通过摸底测验和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恰当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新高一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根据我的实践,高一第一章课时数要增加。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50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观例子,为引入映射概念创造阶梯。由于新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因此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开始时可搞模仿性的证明。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章节考试难度不能大。通过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
3.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贯穿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测验及格率不到70%时应重新复习、测验,课前5分钟小测验应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了解各种差异,制订可行的施教计划
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区别.初中教材内容通俗具体,题型少而简单,研究的数量关系以常量为主,较多地侧重于定量计算;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但注重定量计算,而且计算的技巧性强,还注重理论分析,常常需要作定性的研究和说明.
2.课时与课容的区别.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上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强调、训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并在课堂上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练习.而到高中,由于科目增加、知识点增多、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显得课时太短,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巩固强化,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这也使高一新生一开始不太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干何事没有兴趣是干不好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的产生使人有了动力,这时他就会自觉地去观察、分析所面对的问题,进而探究、归纳出一些常用和特殊的解法,久而久之,积累多了,自然方法多了,能力也强了.我们应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并加以推广,鼓励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立志成为学习数学的成功者.当然,要想成功,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二是听课中注意教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是怎样产生的.三是把概念回归自然.只有回归自然才能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多次的高一数学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若要搞好高一的数学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重课本,多探究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有相当多的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刚进入高一年级还是保持初中的学习习惯,总认为:课本中只有不长的公理、定理一段话和几个范例,没必要深钻细研它们,只要会做题目就行了,这固然很对.问题在于你不去认真斟词酌句,分析、探究公、定理及例题的特征,恐怕你在练习习题、考试时不是答不上,就是出错.持有这样的观点就大错特错了,因高一的教材不论从深、广度都高于初中.所以,平时应在注重课堂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课后的复习,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己记忆、应用的最佳方法.
2.以课堂为主阵地,学会课堂笔记
听课要全神贯注,随着老师的讲解积极思维.预习时似懂非懂的概念弄明白了么?疑团化解了么?老师口授的真知灼见、补充的例题、精彩的解法,要抓紧时间记录下来,以便复习.
听课时还要做到不断生疑、质疑,敢于提问.要想想老师的讲解是否完整,解法是否严谨.板书的范例如果懂了,就应思谋新的解法.如果有疑点就应大胆质疑.争着回答问题绝不是“图表现”,而是阐述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即使自己回答错了,将问题暴露后,也便于纠正.听课最忌盲从,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懂装懂.
3.课后及时盘点,归纳解题规律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将面临许多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学生不能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甚至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为此,笔者结合高一实际,对初高中分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衔接,全面提高高一数学教学质量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②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⑤重视专题教学。
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等。
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班会,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①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高一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
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