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1 17:32: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评工程师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多层次;专业职称资格证书;模式;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涉及学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等诸要素。结合地方高校的定位和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在我院IT类专业实行以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提升IT类人才培养质量。
1新模式内涵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计算机软硬件应用人才为定位和目标,以100%通过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50%以上通过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为专业特色,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完美结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考试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工业与信息产业部共同组织的考试,它将资格考试和水平考试合并,采用水平考试的形式(与国际接轨,报考不限学历与资历条件),执行资格考试政策(各用人单位可以从考试合格者中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即学生参加该考试通过后即可获得由国家人事部颁发的相应职称资格:初级资格为助理工程师级别,中级资格为工程师级别,高级资格为高级工程师级别。
我院IT类专业的特色是把初职称资格证作为合格毕业生的条件;以中级职称资格证带动各门课程的学习,以50%以上的学生能取得中级职称资格证作
为努力的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了这一点,就使学生掌握了牢固的理论基础,并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使就业能力和就业后的工作能力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2模式实施的意义
2.1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接轨”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考试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信息产业部共同组织的考试,是到目前为止工业与信息产业部实施得非常成熟的岗位或职称证书,该项考试已于国际接轨,国外IT行业认可,设三个级别层次,共有20种岗位资格考试,高级资格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设计师;中级资格包括:软件评测师、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师、电子商务设计师、信息系统监理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信息技术支持工程师;初级资格包括:程序员、网络管理员、多媒体应用制作技术员、电子商务技术员、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信息处理技术员[1]。这些“以考代评”的专业职称考试与岗位或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相适应,必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促使我们的培养方案符合企业人才的需求,使我们的“产品”走出学校就能上岗,缩短了学生的适应期,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育研究项目(20070337);黄冈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07CE01,2008AE01)。
作者简介:吴定雪(1971-),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智能图像处理、模式识别、高教研究。
2.2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
据了解,将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资格证书纳入培养方案且由学校组织具体实施的院校很少。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证书的考试内容与IT企业实际工作紧密相关,学生必须通过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的锻炼才能通过考试,获得相关证书。所以,如能有效实施该模式,必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能使我们的学生从众多的就业者中脱颖而出。从我院近几年的学生就业岗位来看,取得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证书的学生大部分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就业岗位、就业地点好,起薪3000~5000元;取得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证书的学生就业岗位、就业地点较好,起薪在2000~3000元;其余的学生就业岗位一般,有的很难就业。
2.3提高学生起点,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将资格考试和水平考试合并,采用水平考试的形式,执行资格考试政策(各用人单位可以从考试合格者中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即学生参加该考试通过后即可获得由国家人事部颁发的相应职称资格:初级资格为助理工程师级别,中级资格为工程师级别,高级资格为高级工程师级别。 按照国家计算机系列职称考试规定,大学本科毕业一年后才能获得助理工程师,获得助理工程师职称后,需在实际工作岗位工作5年以及达到用人单位另外规定的条件后方可参评工程师职称。如果学生在校能通过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取得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证书比大学本科毕业后参评助理工程师的时间要提前两年;在校能通过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取得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证书比大学本科毕业后参评工程师的时间要提前5年,大大缩短学生的入职年限。
3模式实践
3.1构建教学计划核心课程
我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专业,为保证该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顺利实施,我们选择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考试中级资格中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软件设计师考试内容和考试大纲分别作为三个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依据,设计该专业教学计划中核心课程体系,将初、中级水平(职称)考试内容嵌入式及课程化。
按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集约型、开放型的课程体系的原则,设置平台――模块――课程组三级指标课程体系。前两年按计算机类一级学科打通培养设置课程,主要安排全校性公共必修课、通选课和学科基础课,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专业英语等。三年级起,根据学科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地、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课程并据此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一级指标中设四个平台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平台、计算机学科基础核心平台、各专业主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二级指标(四个平台课程体系下)中设五个模块化课程:公共必修课程模块、通选课程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课程模块等;三级指标中设四个专业方向课程组等。在构筑该课程体系中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一是常规教学中的软件工程课程只是在作为软件工程专业和计科专业大四学生的选修课程,但在我院IT类专业实行以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中,软件工程课程是作为这几个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开设的;二是将计算机专业英语纳入了学科基础课,该课程对学生参加此项考试和阅读IT技术文章非常有利,我院对此高度重视和关注。
3.2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1) 深化改革,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首先,将实验课程按内容分段、分级,建立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提高型实验、课程设计、IT企业实习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七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加强其实践能力的训练。其次,独立设置实验课,整合实验教学内容[2]。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改变过去实验课主要限于验证理论、单纯掌握操作技术、“照方抓药”的做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自拟题目的实验内容。其三,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自主实验课题、毕业论文(设计)实验等活动场所。
(2) 加强建设,夯实实践能力培养基地。自2006年以来,我院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3]。我院相继与中软国际、四川华迪等公司和企业建立了实践实训基地,建立了校院两级实验室、大学生软件创新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共计30多个,这些基地每年能够容纳近200余名本专科学生进驻实习,完全解决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瓶颈问题,形成了集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基地。这些基地对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了解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基本过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加强管理,强化毕业论文(设计)和能力训练。加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一是突出选题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确保综合训练的要求。二是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指导工作。三是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实施院、校二级答辩、审核制度,修订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分标准,形成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按6:3:1的比例,评定最终成绩的制度和考核体系,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4) 搭建平台,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空间。以探索工学结合[4]为突破口,首先让骨干教师参与到企业单位实际项目开发过程当中,然后将实际项目开发流程和实现过程带到课堂分组实践,建立以实际项目为主导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以教师的实际行动来熏陶和培养学生健康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与实际开发项目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一致,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和职业性。我院在2006年建立了黄冈师范学院软件创新实践基地,每年学生在该基地进行公司化管理和训练,为地方相关部门开发一些管理软件,如:黄冈网校、黄冈师范学院校友网、黄冈市教育局师资管理系统等,项目教学完全按IT公司工程项目运作,由指导老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负责管理和指导,设立项目开发部,项目经理、项目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等全部由学生组成,由我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项目完成后聘请企业专家对该项目的质量和功能等进行考评,最后该项目小组对该项目进行展示,接受学院的全体学生的的质疑和Bug寻找的挑战[5]。
3.3加强师资培养
为了深入实施IT类专业实行以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我院早在2005年初就开始了师资贮备,主要的措施和手段有:一是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实施“讲师+X工程师”双师型工程,青年教师必须至少取得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考试中级资格中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软件设计师的一种资格,到2006年底35岁以下教师全部达到了上述规定;二是从2006年初开始,我院每年寒暑假安排青年教师到如中软国际、东软集团、华为等IT企业参与项目开发达一月之余;三是专人负责辅导学生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级别的考试工作。
4模式改革的成绩及问题与不足
4.1模式改革取得的成绩
通过以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显著增强,学生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取得一些成绩。
(1) 近几年的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中我院学生的通过率逐年攀升。在2009年5月的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我院一本科学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系统分析师”级资格(水平)考试。据统计,在开考的十余年间,湖北省全省获得该资格的在校本科生不足3人。200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210人中有204人通过了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通过率97%,有38人通过了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通过率19%;200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163人中有160人通过了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通过率98%,有42人通过了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通过率26%;200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138人中有136人通过了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通过率98%,有41人通过了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通过率30%。
(2) 极大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从我院近几年的学生就业岗位来看,取得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证书的学生大部分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就业岗位、就业地点好,起薪3000~5000元;取得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证书的学生就业岗位、就业地点较好,起薪在2000~3000元;其余的学生就业岗位一般,有的很难就业。
(3) 大学生科研成果丰硕,科研氛围日趋浓厚。学生参与项目训练的人数越来越多,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初步统计,学生已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
(4) 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不错成绩。我院连续两年参加的由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举办的“正保教育杯”第四届、第五届全国ITAT就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不俗成绩。我院学生在2008年取得了C、Java语言程序设计组10项国家三等奖,16项优秀奖;2009年取得了C、Java语言程序设计组3项国家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在2007、2008、2009年我院学生参加的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累计荣获国家二等奖3项,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
4.2问题与不足
(1) 对以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认识不足。还有不少教师对教学计划中根据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资格考试的要求构建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的归属性质以及与理论教学的关系认识不一,存在一定的异议,为此对某些
教学任务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2) 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束缚,以及长时间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影响,现在还有不少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总认为实践教学仅作为理论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片面地认为学生质量主要看理论知识水平,而实践能力则无足轻重。
(3) 对实践教学的投入还有待加强。随着我院新专业的设置、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量越来越大,而教学基础设施实验仪器设备不足,实验教学基地建设滞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严重不足,给实践教学开展带来许多困难。以上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5结语
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整体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开展计算机本科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研究是迫切的现实需要。希望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抛砖引玉,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胡圣明,褚华. 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09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SWEBOK. 2007 Guide to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 [EB/OL]. [2009-10-10]. .
[3] Tony Greening.21世纪计算机教育[M]. 麦中凡,译.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 李发伸.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与思考[C]//教育部中外校长论坛领导小组. 中外校长论坛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7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8[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raining Pattern of Multi-level Computer Professional Credentials
WU Ding-xue, FAN Wen-ping, FANG Yuan, CHEN Xiao-li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 China)
1.1紧密联系行业实际设置课程
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课程体系中,包括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部分,在较短的时间内,要达到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需要将这两方面的课程有机结合,总体来说,与工学硕士相比,政治和英语所占学分有所下降,专业课比重增大,同时开设了更为丰富的专业选修课。围绕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对于公共基础课设置进行了改革,整合了目前的政治课程授课内容,减少了政治理论内容的重复度,减少了传统的公共外语课程,加强了专业外语教学,外语课程注重实用性,注重口语训练及英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教学既要培养学生掌握工程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更强调学生要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及工程管理方法,因此专业课设置兼顾学科和行业需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结合行业需求,反映工程前沿,突出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教学以实际工程应用为导向,以未来工程人才需具备的综合素养为目标,以激发其创新能力为核心,设置了包括“环境工程招标投标”、“场地污染修复技术”、“清洁生产审核”、“有机污染分析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实务”等与学科和行业实际紧密结合,涉及研究、开发、生产等诸多领域的实用性和综合性环保技术专业课程,增加实用性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紧扣行业发展。
1.2课程教学多样化
专业课程教学的师资除选派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师,还聘请国内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教学方式上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课堂学习和课本为主的传统方式,代之以案例、问题、项目和课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参与式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团队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贯穿教学过程,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实务性、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和教师相互交流,对感兴趣的领域做充分准备,并将自己的认识和同学分享,由于行业专家的参与,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紧密接触行业实际。如“场地污染修复技术”的课程教学由行业专家在氮肥厂、油制气厂等场地污染修复项目现场授课,学生有机会亲身见识包括土壤清洗、化学反应格栅、生物堆积、现场固化、植物复垦等污染场地修复的多种技术,还可以亲身参与污染修复的采样、样品分析以及污染评价等修复流程。为了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写作能力,还专门开设了“实用工程与科技写作”课程,其中包含专利申请书、科技项目申报书、技术总结报告及标书等文件写作内容,学生对课程内容印象深刻,真正达到了“学有所获,日学日进”的效果,深受学生欢迎。课程学习的考核采用案例设计、案例报告书等方式,如“环境工程招标投标”的考核就是对某一招标文件编写标书,突出应用性,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更能获得将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力求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对职业领域的技术工作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感性认识,为后续的职业实践奠定基础。
2培养方式
根据教育部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指导精神,学科点充分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工程硕士培养,与企事业等实际部门紧密合作,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的企事业专家担任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在相关企事业单位设立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依托“双基地”、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共同承担完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
2.1建设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核心,学生在校完成课程学习后,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践工作,结合单位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或技术难题,逐步深入地应用理论、方法和技术去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专业工作的感性认知,加深对职业的体验,同时完成毕业论文。建设专业实践基地,是落实专业实践环节,成功培养工程硕士的重要基础保证,目前暨南大学环境工程学科点已与包括广东圣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水务公司、广州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李坑垃圾发电厂、珠海水质监测中心、广东省清洁生产中心、惠州环科所、东莞市农检所等在内的数十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通过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共同建立研发平台、构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等方式,研究生在实习和校企横向课题研究中,真正深入企事业单位管理过程,解决其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此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研究生借助实践基地平台可以完成工程设计、技术研究、技术创新或技术改造方案等实际专业技术工作,同时了解行业的工作流程和职业规范,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实践单位接纳研究生实践,在投入资金的同时,也能为单位发展和创新获得效益。可以订单式培养切实满足企业需求,毕业就能上岗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实践基地成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联系纽带,促进院系、导师和企业的长期、紧密的合作。
通过建立在企事业单位实践平台,我们还尝试进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探索,强化研究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工程项目设计,强调实用性,包括熟练掌握工程实践中多种专业软件、绘图软件的使用;实施了包括环评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能源审核、清洁生产审核资格认证等在内的环境保护领域的职业技术考试和认证,使全日制工程硕士在一毕业即可上岗工作。
2.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推进落实双导师指导制导师的素质与指导能力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导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导师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指导能力,也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推进落实校内与校外双导师制是保障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我们建立健全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导师评聘制度,其中校内导师的评聘条件注重考察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不仅包括发表学术论文、纵向科研项目等指标,还注重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科研情况、为企事业单位解决问题能力;对于校外导师的评聘通过自荐或校内导师推荐,一般要求具有副高技术职称或在单位担任中层领导职务,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技术专长,或具体负责某部门管理,主要考察其专业技能的水平、组织管理的能力,具有指导研究生的专业水平、组织管理经验和资源条件,并且与校内导师有一定的合作研究基础。同时加强对导师特别是校外导师的培训,内容包括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相关政策和规定进行解读,明确包括授课、讲座、论文指导、工程实践指导、实践基地建设等在内的导师职责,使导师充分认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和规律,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发导师参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热情。建立校内、校外导师有效沟通机制,定期举办导师工作座谈会。座谈会既可充分讨论交流研究生培养中课题选定、论文指导、毕业答辩等环节的问题,也对企业、行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战略、相关技术和工艺等专业学术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导师工作座谈会的交流探讨,一方面促进了导师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更新,使校内外导师都能更好地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给予研究生更加细心和精心的指导,为校内外导师进行研究生合作培养架起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也为学科点与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渠道。
很多人觉得车间行政事务员的工作是琐碎的机械的,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的。我觉得其实未必,这份工作是个与人打交道的活,做好了也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我所面对的员工大体分为三类:刚进厂的以及入厂没几年的新员工,正在奋斗路上日见成熟的中青年,还有离岗退养的老同志。
新进厂的员工来自全国不同大中专学校,家乡有远有近,有来自城市的有来自农村的,来自农村的我首先提醒他们公司有一项政策,那就是可以给没有养老保险的父母一方办理补充医疗保险。如果他们身体有恙可以报销发生费用总和的40%多,而且不妨碍农村新农合医疗保险,告诉他们每年比较小的付出会得到比较大的保障,对于一个没有多少保障的农民这应该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员工的经济负担不管是眼前和以后都会因为这个政策减轻许多。我总记得他们在听我叙述后向我打听细节的那种意外的表情。
新员工进入岗位有条件的话应该给他们配备一些基本的办公用品,比如纸、笔、本、信封、订书机、裁纸刀等等,尽可能的齐全一些,我记得当我把准备好的这些交给他们时,他们起先一愣,既而就是微笑。
走过了新入职前几年的懵懂青春,无论从工作上、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他们都逐渐走向了成熟,工作中他们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技术职称的晋级,这个时候我所能做的也很简单,比如提供一些单位的内部刊物,以便他们了解论文的格式,了解一下同专业的高水平,以便于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去找寻自己的积淀与突破点,最后就一定可以做到胸有成竹。再者需要提醒一下他们职称计算机和英语考试的报名时间。其实我觉得这么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年轻人的鼓励与鞭策,也许你的提醒对他来讲是很高兴的事,他会觉得你对他的工作是很认可的,对他的能力是很肯定的,由此他们会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更有追求。
过去就有一个成功案例,10多年前车间里有一个女孩,中专毕业进厂,不间断地自学了专科,接着又上夜校学习了本科,现场活干的又勤快又钻研。我查看了她的个人简历发现她是小中专毕业分配来的,按说评工程师职称她的硬件还不靠前,但是我看好她,报名英语职称考试的时候催了她几次,她总说算了,还说评中级职称轮到她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结果几乎被我推进考场的她第二年凭借出众的工作业绩打败了同年分来的本科生成功晋级,之后一发而不可收,个人发展很棒,如今已成为行业内的翘楚,女汉子般的人物。还记得当年评上工程师时她很高兴地送了一个小纪念品给我,我也毫不客气的欣然笑纳,由衷的为她高兴。
可是日常工作也有让我犯难的时候。记得有一年,作为福利厂里给我们安排了接种预防乙肝疫苗,肝功能正常的员工分阶段接种三次,不太正常的接种一次,按计划我要把他们每个人每次的接种时间排定并在车间公告栏中张贴。这下麻烦了,有一个女员工是只需要接种一次,如果名单贴出去不就告诉所有人她肝功能不正常吗,不行,我想了想,决定这么做:先把接种说明贴出去,然后把第一次接种人员时间安排公布,再加一句话:第二次接种和第三次皆按这个顺序。
当然基层行政事务工作对于我来讲也不全是做对的,印象中也犯过很离谱很低级的错。有一次登记发劳保用品,是伞和雨披,每人只能选择一种,统计完了以后上报给了HSE科,等到发放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出问题了,我把上报的伞的数量和雨披的数量搞反了,要知道现在人生活水平提高了,骑车上班的人越来越少了,订雨披的人很少,怎么办?和上面沟通调换也无果,太晚了来不及了,硬着头皮主动在车间调度会上做自我检讨,请求原谅,我的同事们给了我极大的理解和支持,许多人主动要求领雨披,不好意思的我把深深的感激一直留存至今,同时告诫自己不能再出这样的错误了。
对于离岗退休的老同志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尽量减少他们的麻烦,发放和订购的福利请离得近的同志捎带一下,需要交付的费用垫付一下,举手之劳,记挂一下留心一点即好。
2013年是中石化扬子石化公司成立30周年,2014年是我进入扬子公司工作整整30周年。《工作着是美丽的》这是我小时候看的一本小说,是位女作家写的,几十年了这本小说的具体内容已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这本书的名字却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永不磨灭。因为工作来到了扬子,这辈子就这样和扬子走到了一起,和中石化走到了一起。
关键词: 给水排水专业 给水排水工程 应用型人才
1.前言
我国水资源拥有量“天生”不足(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地区分布极不平衡,这为水的供需矛盾埋下了隐患。据199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1],全国113600km河长评价结果表明,有62.4%的河段达到或优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级标准,37.6%河段的水质超过Ⅳ级水质标准,失去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污染严重的河流比例则更大。目前我国90%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滇池、太湖等淡水湖泊普遍富营养化,50%以上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全国有65%以上的人饮用受污染的水[2]。近年来与饮水有关的传染病及疑难病症在我国出现,使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这充分说明,水质问题已成为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矛盾。
给水排水专业自1952年在3所高校建立以来一直是土木工程的一部分。给水排水工程是多学科(如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的内容是人类从自然界取水、净水、供给使用后污废水收集、处理、排放构成的人类用水的社会循环,其研究的任务和目标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用水量的需求和所用水质的安全可靠性。改革开放前,我国给水排水一直是福利性的公益设施,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给水工程数量小、规模小,排水处理工程近于空白,我国建立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主要套用前苏联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科学体系。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的需求日益增长,迄今为止,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给水排水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1997年清华大学许保玖教授提出了水工业概念[3]。根据我国给水排水事业的发展需求,全国给排水协会和给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曾多次对学科内涵及外延调整工作进行研讨,1999年6月将该专业名称确定为“水工艺与工程”。2000年8月指导委员会在乌鲁木齐再次研讨专业名称,较一致地认为以“水科学与工程”名称较适宜。水科学与工程、水质科学与工程将是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延伸、发展趋势和方向。
2.给水排水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水工业概念的提出与被认同,明确了给水排水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水工业是以水的社会循环(以给水和排水两个部分共同构成一个循环系统,主要是城市和工业)为研究对象,以水质为中心,从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的特殊产业。水工业的提出,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给排水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化的要求,标志给水排水工程学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社会化的要求对我们地方性工科院校给排水专业的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重点高校的精英教育模式不适合我们这样的高校,我们这样的省属地方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与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而应用型人才应该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
因此,我们将给水排水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工业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初步具备相关注册工程师的基本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3.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由于我校给水排水专业是新办专业,到2008年首届毕业生才毕业,专业改革的路子才起步,我们根据我校给水排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构建给水排水专业的课程体系。
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调研各兄弟院校给水排水专业的课程设置,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建立如下的课程体系。
(1)主干课程。通过《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使学生掌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形成支撑专业理论体系的坚实支柱。
(2)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给水排水工程技术领域内共同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很快吸收专业主干课程要学习的内容,并且在整个土木工程范围内有广泛的适应性。
(3)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主要从学生的素质教育及考虑主干课程的需要入手,通过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打下坚实理论和技能基础,特别是对外语、计算机的要求,对计算机要求学生必须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要求学生必须用计算机设计绘图。在外语方面,除了科技与专业英语外,还设置了双语教学“电工学”,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英语的不间断学习。
(4)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让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确保学生在给水排水专业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深度的同时也能熟悉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具体体现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我们将选修课程分为三个方向群,即建设法规、建设监理等课程可供将来准备从事监理工作的学生重点选修,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可供将来从事环评工作的学生重点选修,而鉴于不少学生将来会从事与建筑工程相关的施工工作,我们为学生开设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暖通电器等选修课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毕业后就业意向进行重点课程的选修,同时可以根据兴趣选修那些能够拓宽知识面的课程,通过几年的实践,这一举措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4.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
前面已经述及,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在我校还是个新办专业,所以其教学模式还在摸索之中,目前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仍然采用通用的教学模式,即前3.5学年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主要是公共基础课、学科主干课、学科基础课及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接下来的0.5学年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第八学期专门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学期,使学生能够在这期间很好地运用所学的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或者毕业设计(论文)的地点可根据学生的就业情况而定,这样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的需求。
5.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设想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社会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引起了国内各高校重视,而实验教学是实践性环节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在实验教学环节采取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模式。
实验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操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往的实验教学基本是以基本操作和验证性实验为主,而开放式实验增加思考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为从事实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教学开放的具体模式如下。
(1)实验形式。由学生根据实验设计操作过程,带着问题进入实验室,并准备试剂、仪器,同时完成实验内容。
(2)实验时间。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为满足学生的实验兴趣,增加学生操作动手的能力,实验室可全天开放(但实验人数有限制),学生与实验室预约实验时间,由实验室教师统一调配实验时间。
(3)实验内容。学生自由选择必修课程的实验,自主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选定的实验题目。
开放式实验将给学生极大的自,促进学生完成自行设计实验,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实验室要开放,其前提条件是实验室要具备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基础设施,包括实验药品、水质分析检测、水处理实验装置等。另外,实验室要开放,还必须以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在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对于给排水专业的学生来说,距实验室开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6.结语
总之,水工业及其科学体系已经得到了公论,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说明该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了一定保障和良好环境。从发达国家的给水排水专业状况和发展看,该专业是一个稳定的专业;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看,给水排水专业将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机遇的专业,但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专业建设晚、师资力量短缺、实验室建设均面临很重的学科建设任务。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紧迫感,否则,就可能在严峻的竞争形势下失去机遇,甚至被淘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J].新华文摘,2000,(12):146-147.
关键词:电力;人力资源
一、电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的主要表现
1.电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构成特点
由于电力行业相对垄断,电力施工企业的出现主要是电力行业分化出来,最早的人力资源来源于电力行业内部人员,这些人员至今在企业经营中发挥主导作用。随着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电力施工企业涉足电力外行业,外部人员不断进入企业,为企业增添新的活力,创造更多的效益。总体上,电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构成总体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国有电力企业职工,另一部分为外聘员工,其中外聘员工又分为长期合同员工(3年以上),短期合同员工(1~3年),临时聘用合同(以一个工程或少于1年为期限)。
2.电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I下的主要表现人员来源的复杂性,为电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留下不少难题,加上工程业务量不确定性,工程周期长,工程点分散的牦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1)具有较高工程技术资格的人员不足。具有较高工程职称资格证的人员工资待遇高,为控制成本,企业无法拥有过多的总监人才。
(2)工程人员缺乏或配置不及时。工程现场专业工程师不能及时配备将给工程带来质量隐患。对电力行业的一些偏僻专业,快速、有效的聘用到有工作能力、有工程技术资格的工程师是极其困难的。
(3)工程人员的越级使用。专业工程师的不够,。(4)绩效考核体系管理粗放。大多数电力施工企业虽然初步建立了绩效考核体系, 可操作性不强,薪酬激励与绩效联系不紧密,不能全面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5)人才流失严重。电力工程一般地处偏远地区,工作环境恶劣,造成电力施工企业监理人才流失情况较严重。
二、电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1.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的认识
电力施工企业在管理上,主要是以事为中心,因事择人,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投入不足。即使是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也因为缺乏科学的认识,缺乏完整的人才规划。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
电力施工企业管理要求项目管理与监理人员的调配,这必然在企业内部形成人才流动。人才流动,要求企业内部用人制度和分配机制完善。
(1)用人制度不完善。电力施工企业部分岗位设置未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把适合的人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按才录用和因事设岗。人员构成的不同使得企业的重要职务、总监一般由正式员工担任,而在一线工地的监理师和监理员一般由外聘员工来担任,造成员工内部流动不畅,人才难尽其用,使员工对所在部门、监理部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的接受不够主动积极,造成员工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不高,特别是那些个人技术素质较高、业务能力强的工程人员更是如此。
(2)工资与福利待遇不佳、绩效考核不规范。由于长期以来,电力施工企业人员构成的不同,员工收入形成类似金字塔形状的架构,正式员工位于塔尖,工资、奖金、福利等极高;外聘员工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文化素质低,工资、奖金低,情况严重的企业产生两级分化现象。
同时,绩效考评体系不完善,绩效考核不规范。企业制定的考核标准不规范、不量化,实际考评难以操作,考评结果精度不高,考评工作客观上流于形式。导致“大锅饭”思维在企业内部盛行,不能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5.忽视人才培养和培训
电力施工企业不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忽略了对员工的继续教育,没有在财务上投入支持。这种现象使企业内相当一部分员工认为在企业内不受重用,没有了工作和学习的动力,给企业造成了隐性的人才闲置和浪费,也增大了人员流动性。
三,电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高的对策建议
电力施工企业必需从自身经营特点出发,从战略角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增强人力资源管控能力,做到管控有效、支撑有力、协调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电力施工企业应该改变以往―直沿用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方式,树立“以人为本” 的管理思想,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加大人力资源管理投入,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改变过去因事择人,强调人去适应工作的思路和方式,重视员工潜能的开发和利用,为员工设计完整的人才规划。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提高用工效率
电力施工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首先应重视提高用工效率。企业首要任务,就是核查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制定企业劳动定员、劳动用工管理办法和规范劳动用工管理,防范用工风险的意见,加强员工入口和过程管控。企业要提高用工效率,就要建立良好的用工信息沟通渠道。工程项目总监应及时根据工程现场情况,提早做出人才需求预测,报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定期将公司的人事资源信息下发给各项目工程部。使工程部掌握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合理地利用资源,
以免重复聘用造成浪费。
2.重视和尊重员工,提倡人是管理之本
(1)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电力施工企业为一线监理人员创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配备必要的工作硬件,制定配置标准。对于外地人员公司应该统一安排居所,使其安居才能乐业。对于在本地工作的人员,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方便监理人员上下班,或者应发给相应的交通补贴。
(2)提高员工收入,完善员工保障制度。监理工作是高智能服务性工作,必须给予相应的高收入,低收入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 工资分配要实行年薪递增制,让监理人员深感长期留在单位有奔头,让他们深切感到资历的增长和个人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
解决好工程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问题,提供住房公积金补贴,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打消跳槽念头,安心工作。
(3)建立员工沟通平台,鼓励有成就的员工。电力施工企业应创办内部刊物和鼓励员工在网络上进行有关技术、经验交流,为员工提供一个了解发表意见、交流心声的平台。积极鼓励广大监理人员参与公司的民主管理,让广大员工及时了解公司的组织运行状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司的管理,满足其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深感自己在公司的份量。
电力施工企业应积极支持员工向国内有关专业刊物发表专业论文,鼓励他们参加国家、省、市有关学术活动,对于在专业刊物上和有关学术活动中获奖的作者,给予奖励。对在企业内部管理上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对为工程项目减少投资,提高进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员工,对为企业获得荣誉的员工给予重奖。
(4)开展各类层次员工培训,重视员工职业规划。制定培训经费管理办法,满足 工程建设工程规范对工程人员继续教育的要求,对各类监理人员定时进行专业技术知识、管理知识、法律、标准等方面培训,以提高监理水平。开展工程师等的取证培训工作以及低学历人员学历教育,鼓励员工参加有关国家注册资格考试。
电力施工企业要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要能考虑每一位监理人员的发展前途,要发挥他们的特长,把每一位工程人员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公司要主动地、积极地为他们创造平台,让每一位人员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他们的个人能量、素质伴随着公司的发展而不断成长,提高企业与监理人员之间的相互认同感,增加企业凝聚力。
5.严格绩效管理,公开绩效考核结果
电力施工企业应严格绩效管理工作;制定表彰奖励工作管理办法,防止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现象。每年对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考评,根据考评情况适当拉开收入分配的差距,考核要实事求是,切不可流于形式。考核一定要拉开档次,并与员工收入挂钩。考核优秀的人员,应该给予考核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员工考核的结果最终应体现在个人薪酬中的绩效奖金上。绩效奖金因其员工工作的工程等级、工作岗位、公司当年度的经济效益面不同,因此要将绩效考核结果和绩效奖金全部公开,让全部员工了解并参与监督,使每个人知道自己的差距和奋斗的目标,使绩效考核更加有意义。
【关键词】招聘流程外包;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一、引言
随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逐渐被提上日程,公司内部人员需要集中精力思考和处理核心问题,从而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开展每项人力资源工作,尤其是基础性、事务性的工作,此时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应运而生。现在人力资源外包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部分常规性人力资源工作外包出去,且外包的业务范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其中招聘流程外包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开展最早,也是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招聘流程外包不仅可以提高招聘质量、加快填补职位空缺的进程,还能改善整体行政流程、进而削减总体成本,许多企业都开始利用招聘流程外包完成招聘任务。
招聘流程外包利用的好,可以大幅削减成本和提高招聘流程的成效与效率;但是作为人力资源经理还需要谨慎的预防招聘流程外包中可能风险,实现外包效益最大化。
二、招聘流程外包简介
1.招聘流程外包的含义
招聘流程外包(RPO)是指企业将整个或部分招聘流程交付外部机构来完成,它涉及从人力搜寻到最后的招聘录取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个集成化的过程。1
2.招聘流程外包服务的主要内容
企业招聘:主要针对企业招聘需求量较大,负责招聘的人员不足,以及新组建企业的人员招聘,可以省去企业招聘广告、信息、面试等时间和成本。
应届生招聘外包:大型企业进行应届生校园招聘工作往往时间紧、准备工作烦琐,可将前期准备工作外包,如招聘信息和推广、校园宣讲、笔试和首轮面试等工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可专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考察和最终面试录用,这样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招聘效率。
批量招聘和人才供应方案:指为企业提供某一职位或不同职位批量招聘的服务,如销售代表、工作属性类似的工程师等职位,或销售代表、技术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不同职位一定数量的招聘。
专业测评服务:指为企业提供内部选拔、中高级人才外部选聘提供的测评服务,包括帮助企业构建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实施测评并撰写测评报告,为客户做招聘决策提供依据。
整体招聘解决方案:指为企业提供整体招聘服务,包括招聘项目全程设计、组织和实施,根据岗位任职要求设计笔试、面试方案以及相应的测评工具。
三、企业选择招聘流程外包的优势
(一)节约招聘成本
人才招聘专业机构可以通过在某一行业中选取多个客户公司,实现多次利用候选人资源,有机整合行业内部相似职位。另外企业可以选定某个外包公司作为整体外包商,从而以合理的价位得到更加客制化的服务。
(二)优化招聘流程
招聘外包公司多数拥有较为全面人才招聘体系和专业的招聘顾问团队,人力资源部可以借用他们的专业性,深化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对于招聘工作的认识,使公司招聘具有科学的可操作性,进而优化公司人才招聘流程。
(三)提高应聘者总体质量
招聘到合适人才有两个前提:一是企业能够招募和吸引到一定数量的潜在合格候选人,二是企业能够采用适当的甄选方法从众多候选人中挑选出最为合适的人才。外包公司多数专注于某个或某些行业,因此具有一定的人才资源储备,且外包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招聘渠道,广为招聘信息,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候选人。在甄选环节,外包公司提供笔试、面试和测评等人才甄选服务,企业可以利用外包公司的专业性优势帮助其把控人才质量。
四、企业如何做出外包决策
(一)确定外包内容与方式
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确定需要外包的招聘业务,并据此确定外包方式。外包方式有整体外包和通过中介外包,整体外包是指把所有需要外包的招聘业务交给一个外包商来做,这样的外包商通常能提供综合的服务,这种外包方式能够让外包商熟悉公司的业务、更好的掌握人才需求,进而提供最贴切公司需要的外包服务。通过中介外包是指公司不直接选择某个外包公司,而是跟外包经纪公司联系,根据公司需要的招聘外包业务,由经纪公司为公司选择专业性强、服务好且价格合适的外包公司,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降低公司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降低企业外包服务的成本。
(二)选择外包服务商
市场上人力资源专业服务企业众多,公司需要从业务、价格、服务质量等多个维度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首先,要考虑服务的价格,即是否在企业可以成本预算范围之内,行业市场价格水平等。
其次,重点了解和考察服务商的信誉和质量,它将对整个外包工作的完成质量乃至对企业的正常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公司在对涉及企业机密或敏感性工作(比如工作分析与岗位描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选择服务商时,必须调查其可靠性。调查的方法包括网上搜索有关该公司的评价和报道,看外包商网站的成功客户名单,了解该公司的专业实力、是否具备相关的业务和行业经验,如果客户名单中有自己熟识的,不妨打电话给该企业做一个背景调查。
五、外包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一)主动防备源于外包商的风险
招聘流程外包能使管理者集中精力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从而达到管理绩效最优化,但是人力资源经理需要注意到外包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谨慎利用和管理,可能会将企业置于风险之中甚至产生不良后果:
首先,如果将招聘工作外包出去,外包商的一些理念和文化可能跟公司存在差异。如招聘外包,就存在不同价值观标准问题,若外包机构不熟悉公司的运作、企业文化、企业目标与政策,就不可能设置到位的服务,通过其招聘的人才,也有可能与企业的文化不匹配。
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合作中,外包商掌握了大量的公司信息、机密,外包商也可能与将来客户分享此次合作中的知识产权,泄露来公司方面的机密。而我国尚未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去规范这些外包公司的行为,因此企业一定要防范于未然,避免企业机密遭泄露对公司产生危害。
(二)内部风险防范
不少公司出现招聘经理与外包公司串通的情况,招聘经理会与外包商约定,按照招聘人员数目或同聘金额提取回扣,人力资源经理需要加以重视和预防。
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公司内部监管不严,授予招聘经理权力过大,导致其利用手中的权力“寻租”。建议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是同时选择两家及以上外包商,通过部门会议确定外包商选择和评价指标,比如根据其招聘的员工的素质、考核结果、流动率和服务价格等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选择外包供应商。采用这种动态管理的模式,可有效避免采购过程中的人为操作。
二是成立采购组。如果是经常性的采用招聘外包,成本支出较大,则可以实施采购管理的运作方式。采购组中商务谈判人员负责流程、价格等合同条款的决定;项目技术组可由HR和用人部门的人员组成,从招聘管理层面和专业的角度提出采购意见;财务负责人负责成本监管并拥有最后的决定权。与外包公司进行谈判时,三个小组各司其职,但最终决定权在财务部。这样就让权力处于相互牵制的状态,避免可能的行贿和寻租行为。
如果觉得将招聘经理有谋私或者受贿行为,可考虑对其进行调岗。
六、小结
任何一种管理方法的出现,都会给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变革,我们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认识和迎接变革,利用变革推动招聘工作上升到新的水平。在享受招聘外包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我们也应理智的看到其中可能伴随的风险,并预先给予防范。
注释:
①关于招聘流程外包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所用定义引自MBA智库.
参考文献:
[1]关培兰,胡志林.人力资源外包管理[J].企业管理,2005(2).
[2]肖云端,张翔.人事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之路[J].经济与管理,2005(8).
[3]黄显.人事外包: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05(4).
据统计,20*年建筑工程报建量34.12亿元,报建面积365.19万平方米,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总投入7.56亿元不包括公路建设投资,园林绿化新增投资9200万元,园林绿化率为33.15%,完成招标项目283项,中标价11.01亿元。以上各项指标与2001年同期对比都有减少,主要是过去两年是*建设的高峰期,各项建设投入较大,但20*年的投入也不算少,也有一定的规模。一年来,我们围绕职能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了有形建设市场的管理
我们将建设有形市场管理作为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有效措施,使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1、改进评标定标办法,简化工程交易程序。
在工程交易过程中,评标定标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我们认真总结了评标定标工作,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招投标的询标制度,建立了评标定标专家库。在询标过程中,对投标者的报价是否合理、低价投标是否有根据、工程质量是否有切实措施等进行当面质询,减少了过去在评标定标工作中的人为因素,使评标定标工作更趋合理。我们还建立了评标定标预结果公示制度,对所有招标项目,评标定标后,在信息网、中心公示栏等公示评标定标预结果,为交易各方提供了意见交流的渠道,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
为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进一步简化了交易程序,对于公开招投标的建设项目,其标底不再要求审核;在招标项目登记时只作资料备案,不再进行资料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公告申请,在半个工作日内完成编制工作。通过简化工作程序后,缩短了招投标时间,提高了招投标的工作效率。
2、完善工程造价改革,做好各项配套管理。
为了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我们积极做好各项完善和配套工作:一是抓好工程合同备案和跟踪管理。为保护建设双方合法权益,我们与天津大学合作修订了《*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并结合实际制订了《*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简明格式)》,为工程管理和建设各方履约、竣工结算办理、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索赔等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调整计价依据。在省建筑、市政、安装专业出台新的综合定额后,我们及时发出了《关于使用广东省综合定额的通知》,明确规定了三个专业统一执行的工程量计量规则和计价办法,并在市政、安装专业全面推行电子标书招投标,效果很好。三是规范行业管理。针对造价咨询单位自律意识薄弱,执业人员行为不规范,投标报价竞争不合理等情况,先后制定了《*市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年度评审(试行)》办法》、《*市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执业行业准则》、《*市建设工程造价工程师、报价员、概算员违规扣分管理(试行)办法》、《*建设工程造价师职业道德准则》等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的颁布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健康发展。
3、推进村镇建设工程的招投标管理。
根据顺府发20*33号《关于加强镇村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我们进一步加强村镇一级的招投标管理,出台了《*市镇村建设工程招投标操作程序工作指引》,并举办了镇村建设工程招投标操作指引培训班,具体指导各镇区切实做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真正体现招投标的公平、公正、合理、择优的原则,使村镇小型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4、做好工程交易的监督管理。
去年,我们对工程交易的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整,撤销了市造价管理站与市招标投标办公室,重新组建了建设市场管理站,明确了市场站具有“监督管理、备案审查、调解鉴定”的工作职能,实施对建设项目从审查到发标、开标、询标、评标、定标全过程监督,改变过去多头管理,漏洞较多的现象,使建设工程交易的监督管理更到位。一年来,对涉嫌违法违规的9个招标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核实,作出了相应处理,维护了建筑市场秩序,保障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法利益。
二、加强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是建筑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年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1、规范勘察设计市场管理。
勘察设计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为了把好这个关,我们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召开*勘察设计工作会议,总结多年的工作成绩,分析存在问题,对今后进一步规范勘察设计市场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成立了审图中心,加强了工程设计图纸的质量管理。一年来,共完成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230多宗,审查工程面积约320万平方米,查出并纠正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重大结构安全隐患5宗;重大消防安全隐患7宗;纠正违反强制性条文1200多条次。三是出台了《*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市勘察设计违法违规处罚试行办法》等规范性管理文件,加大了施工现场使用的设计图纸抽查,查处了超资质设计10多宗,及时发现并制止了存在较严重设计问题的工程2项,违反技术标准的工程20多项,对3家违规勘察单位作出暂停承揽业务的处罚,维护了勘察设计市场秩序,促进了勘察设计水平提高。
2、推进工程监理制度的实施。
随着政府质量监督职能的转变,工程质量具体实物监督的管理主要是靠建设监理来落实,因此要进一步规范监理行为,提高监理水平。去年,我们试行了监理项目的招投标,为创造公平竞争的监理市场环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加大了监督检查的力度,实施总监违章扣分和监理工作评价管理办法,通过对在监工地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使监理单位按质量管理的要求,做到管理程序化、报表制度化、人员职责明确,有效地控制了工程质量、工期和造价。同时,进一步发挥建筑业协会监理分会的作用,制定了《*市监理行为公约》,更好地约束不规范行为,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3、强化了现场监督管理。
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是否到位的重要环节,我们坚持以现场的监督管理为重点:一是开展了安全大检查。经常定期和不定期对工地现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检查,在5、6月份还开展了“安全生产月”系统活动,组织了施工安全达标检查,共检查在建工地157项,查出了违法违规工程36项,查处存在安全隐患工程143项,均发出整改通知书并督促落实整改。二是开展以“讲诚信、保质量”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除了对在建工程进行质量抽查外,还对从业人员进行法定建设程序、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培训,增强了质量意识。三是淘汰落后施工工艺。从4月1日起,禁止在工地上使用落地式竹脚手架、使用变形较大的杂枝作支顶和使用镀锌铁皮做模板等,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四是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施工现场召开了安全和文明施工现场交流会,通过参观学习,推广经验,进一步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水平。五是开展了施工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系统性较强的安全管理模式,能针对工程在不同施工时期的特点,更好完成安全监督管理。去年共对66项单位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实施了安全评价,对消除事故隐患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4、做好了工程竣工备案验收。
竣工验收备案是把好质量关的重要手段。我们修订了《*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验收备案实施办法》,加强了对竣工工程质量的监控,对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工程实体质量、工程使用安全和功能、工程执行强制性标准和验收标准情况等进行严格把关,杜绝了不合格的工程流向社会。20*年通过竣工验收备案的工程共有1339项,面积340万平方米。7月份省建设厅在*召开了全省备案工作会议,我局的备案工作受到上级的肯定和同行的好评。
5、实施了奖优罚劣。
继续贯彻落实《*市建设工程质量评优试行办法》,积极支持和帮助企业开展创优工作。一年来,我们组织企业进行各项创优申报,中泓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装修的华桂园C座获得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新顺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一中附小教学楼C区和承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绅宝豪庭获省优良样板工程,有五项工程获省“双优”工程,54项工程获市优良工程。我们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去年共处罚企业18家,罚款11.8万元,有5家企业受到责令停业整顿3-6个月的处罚,2家企业被降低资质等级,3家企业被取消资质等级。
三、开展了建筑科技创新工作
建筑科技创新是促进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组织了科技项目的申报。
我们组织了市场管理站的《建设工程综合价格计价及管理信息系统》等5个项目申报并获市科技进步奖,推荐了顺冠防水补强公司《SG型轻质防水隔热板》等3项应用技术列入了国家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0*年这种推广项目全国有104项,广东省只有12项,而*占了3项,这充分说明了*建筑科技项目的推广应用有了新的发展。
2、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是提高科技专业人员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一年来,我们组织业内技术骨干分别到中山、广州等地区开展学术交流活动5次;组织了12篇高质量的论文参加了第2届*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有7名专业技术人员申请加入中国建筑学会;邀请了建设领域的两位院士亲临*指导,并作了专题报告。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学术活动,使广大科技人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3、推进建设信息化工作。
建筑行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必须创造条件推进信息化工作。去年我们在多项管理工作中实施了计算机辅助技术,成功地应用了机关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企业收发文电子邮箱系统、工程报建网络管理系统、工程质监电脑管理系统和工程交易信息服务系统,还正在筹建监理信息化管理和勘察信息管理系统,这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有效地改变了我们以往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积极做好企业资质管理工作
资质管理是建筑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根据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资质重新就位和勘察设计企业进行换证的工作要求,积极做好资质管理工作。
1、顺利推进施工企业资质就位。
按国家建设部要求,去年7月1日前,对全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进行重新就位,由于*建筑企业94年已全部转制,多年来,按市场经济规律来经营,经营业绩相对较好,但对照国家资质就位新标准,它主要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机械设备配置等方面要求高,而*的施工企业普遍是根据业务量吸收人员和添置设备。因此,*施工企业要就高等级资质困难较大。为了帮助企业做好资质就位工作,使他们有较好的生存空间,我们一方面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主动帮助企业做好各方面人员的培训,加强对企业申报资料的指导。目前*建设施工企业资质就位工作已全部完成,通过资质就位审批的一级资质施工企业2家,特种专业2家;二级资质企业47家,三级(含暂定三级)资质企业218家,专业承包企业9家;共注销企业117家。通过资质重新就位,达到了调控行业规模,优化企业结构,增强企业实力的要求。
2、帮助勘察设计、园林绿化、物业管理等企业做好资质申报工作。
20*年上级管理部门对勘察设计企业进行换证,园林绿化、物业管理等企业也实行了资质管理方面的新措施,我们积极指导帮助这些企业做好资质申报工作,共完成了8家丙级建筑设计单位的转正,5家企业批准了装饰设计资质,4家勘察企业申报已获初审通过,有2家园林绿化企业晋升二级。4家物业管理企业晋升为三级。
五、认真抓了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管理
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与低,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建设管理的水平。因此,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抓好了从业人员的管理。
1、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实行持证上岗。
我们结合企业的实际,组织开展了大量的业务培训工作。一年来先后开展了项目经理、质安员、施工员、资料员、监理员、物业管理人员、绿化人员等培训班33个,共培训4300人次,通过培训核发各类上岗证3003个。同时,我们争取了上级的重视和支持,成立了建设技术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站,为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开展岗前培训打下了良好基础。
2、出台多项扣分办法,规范从业人员行为。
为了加强对建筑行业关键岗位人员的行为规范管理,我们先后出台了《建筑行业项目经理、质安员及总监理工程师违章扣分管理办法》、《*市建设工程造价工程师、报价员、概算员违规扣分管理(试行)办法》等多项扣分管理办法,明确了对相关从业人员违反管理规定的实行扣分处理,扣分累积超过一定数量的,要停止上岗资格,必须重新经过培训考核方可再上岗。去年因违章被扣分的人员有264人次,其中项目经理87人次、质安员138人次、施工员33人次、总监理工程师6人次,被扣满分的有46人。违章扣分办法的实施,规范了岗位人员的行为,贯彻落实了各项建设管理法规。
六、加大了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力度
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我们围绕创造良好生产与生活环境的目标,加强了各项市政公用事业的管理。
1、全力推进了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
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全面修编了*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在原有排水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专项规划进行了修编。修订的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的位置、数量、规模以及收集范围、主要输水管道等,并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上报,已审批。二是顺利推进了大门污水处理厂建设。为实现*生活污水处理零的突破,我们采用BOT的办法确定投资经营单位后,积极协助投资单位办理建厂有关手续。4月1日大门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破土动工,现工程已完成。同时,还组织完成了外污水管网施工图的设计和概算编制工作。三是开征了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的开征,涉及到国计民生。为了使开征工作顺利进行,我们除了加强有关政策宣传外,还会同物价部门召开了听证会,确定了污水排放收费的价格,使污水处理费开征工作进展顺利。20*年污水处理费共收到3000多万元。
2、进一步开展了燃气管理工作。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市燃气管理规定》。20*年5月,市政府颁布了《*市燃气管理规定》。为了使这个规定更好地实施,我们以政府的名义召开了燃气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多年来的燃气管理工作成绩,分析了存在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工作任务。会后各镇(区)把这项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加大了人财物的投入,保证了燃气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切实抓了安全整治。一方面对设置在城区内不符合消防要求的燃气销售点进行了整顿,限期重新选址迁出。另一个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自供单位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整治,凡有问题的责令整改,有效地防止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严肃查处了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经营的企业和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实行了严肃的处理。全年共取缔无证销售点47个,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43个销售点进行了整改,罚款48万,没收超期气瓶400多个,依法立案88宗。通过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维护了燃气市场的秩序。
3、物业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主要抓了规范化管理,开展了优秀物业管理项目考评工作。根据上级有关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大厦考评标准及评分细则》,成立了考评小组,对*部份优秀物业管理项目进行了考评,评出御景园等6个住宅小区和商业大厦为*物业管理优秀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注意处理好投诉,及时制止违规的物业管理行为。为了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去年还成立了有47家企业参加的物业管理协会。
4、落实市容环境卫生工作。
我们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境模范城市为工作重点,认真开展了市容环境卫生各项工作:一是实施市容环境卫生市场化管理。在总结推广大良、容桂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各镇的具体指导。目前,除了个别镇外,绝大部分镇已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施市场化管理。二是完成了创省卫生城市的各项工作任务,使*顺利通过省、市各项检查,为今年创国家卫生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推动镇村环卫工作全面开展。据统计,去年*环卫管理经费投入6682万元,城镇环卫保洁人员达4000多人,城区保洁面积1228万平方米,各类大型环卫机械设备165台(套),每日收集垃圾1100多吨,使环卫清扫保洁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此外,我们进一步规范了供水、园林绿化、市政道路等行业管理工作,取得比较大的成效。
七、提高了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1、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我们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通过上辅导课、观看录像、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后,认真组织学习了十六大精神,提高了思想觉悟。为了以实际行动落实“十六大”精神,努力建立公开透明的办事制度,我们不但健全了原有的各项工作制度,还重新建立了“局领导联系企业”、“问责制”“工作考评”等三项制度,设立投诉专用电话和投诉信箱,简化了审批手续,公开了办事程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2、理顺管理架构,明确管理职责。
为适应管理需要,我们进一步理顺了管理的架构:一是实行了质监体制改革。按照“理顺关系、明确职责、规范管理”的要求,重新明确了建工科、质监站、各建管站和分站的职责和层级关系,建立了职责清晰、层级负责、运转协调的质监管理体制,更好地推进了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地开展。二是调整了有形建设市场管理架构。撤销工程造价管理站、招标投标办公室,成立了建设市场管理站,保留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调整后,交易中心主要是信息和服务职能,市场管理站行使监督管理职能,避免了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现象,使管理工作更加到位。
3、抓好人才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机关干部的素质关系到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我们十分注重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全年共安排21人参加省建设厅举办的建设法规知识培训,3人参加全省普法骨干培训,选送了15个中青年干部参加清华大学的业务培训。还积极鼓励在职员工参加各种业余学习,目前有6人参加大专升本科的进修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