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2 00:48: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健美操课;女大学生;心理素质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学生处于学校与社会接轨的特殊阶段,他们即将面临工作的挑选、社会的考验或更高学历的深造,这无疑使他们的身体与心理承受了巨大压力。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中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心理问题成为大学生休学或退学的主要原因,跳楼、自杀等极端现象时常见诸报端,这类情况多发生在女生身上。随着新时期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社会也赋予了女大学生更高的期望,如何帮助女大学生健康健全心理成为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在各大高校,健美操课作为深受女大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在我校开设十分普及。它在健身的同时又能健美、健心,具有多重功能。鉴于我校对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十分有限的情况,本研究拟从一个方面充分调查我校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既健美操课对其的影响。为我校健美操课的发展及女生心理素质现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大一、大二年级女大学生,年龄:20±2岁,人数:200人(公选150人,专选5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查阅了多篇有关于心理素质影响的学术论文及期刊,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了解了我国女大学生心理素质以及健美操课程开展的现状,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视野。2.2.2问卷调查法通过向女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女大学生对于健美操课的直观感受,本次调查进行的时间为2015年11月第一次发放问卷,2016年2月第二次发放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94份,有效率97%。2.2.3数据统计法根据学生返回的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且用工具excel整理数据。2.2.4访谈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相关老师和参与调查的女大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健美操课对改善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原因,使本次调查研究的可信度较大提高。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健美操课开展现状
3.1.1健美操课开设情况湖北工程学院作为一所综合类的高等院校,从我校的男女人数比例来看,再从健美操自身的功能及特点来看,它更适用于女生,所以这与我从专业老师那里了解到的选修健美操课的学生大多以女生为主的情况基本符合。从女学生选择健美操课的目的来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对健美操课学习兴趣的驱动;第二是增强体质,健美的同时减肥;第三是调节心理,培养意志品质。3.1.2健美操训练与比赛情况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推广便迅速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在高校发展较为普遍,也是我国目前重点发展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可以健身健体,还能调节心理、休闲娱乐,它特有的表演竞赛性更是成为女大学生热烈追捧的重要成因。调查过程中得知:健美操专选班有固定的训练时间,她们的训练时间为每周3次早操,每周3次专项课,每次1.5小时。如果有比赛,会在节假日及周末增加训练。3.1.3女大学生参与课余健美操锻炼的情况在被调查的女大学生中,36人会每天坚持健美操锻炼,占被调查人数的18%;偶尔在课余时间进行健美操锻炼的占48%;还有34%的女生从未参与其中(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健美操运动在我校被大多数女生接受并主动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3.1.4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课的动机从女生参与健美操课的动机可以看出,减肥健美是对女生参加健美操课影响最大的,占有29%的比例;爱美是每个女生的天性。影响学生选择健美操课的因素中,兴趣爱好占23%的较大比重。还有一部分女生希望通过健美操课的学习来调节心理(如表2所示)。虽然学生参与健美操课的动机不一样,但是可以看出健美操课在我校还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3.2女大学生对学习健美操课兴趣的结果分析
3.2.1健美操专选学生学习兴趣的结果分析从调查得知,大多数女生是出于对健美操的喜爱而选择了这门课。同时调查中体现出68%的人认为专业老师对她们选择健美操课的影响最大,可以看出对于健美操专选的学生来讲,老师的专业技能对她们是否选择这门课尤其重要。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85%的人在健美操课的学习过程中感觉心情愉悦畅快,有较少数学生感觉一般,心情没有明显起伏。3.2.2健美操公选学生学习兴趣的结果分析从调查得知,喜欢健美操课的占60%,是被调查人数的大多数,不喜欢的占40%,也占有较大的比例。26%的人认为专业老师对她们选择健美操课有较大影响,而74%的人选择健美操课是因为同学的影响,说明对于公选课的女生来说老师的专业素质并非特别重要,她们更加关注于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健美操课的学习中是否感受过心情愉悦畅快,有57%的人持肯定态度,而将近一半的人认为心情一般,对自己没有太大影响。具体数据如下表:大多是被调查者都喜欢上健美操课并能从中获益。
3.3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结果分析
3.3.1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及精神压力的影响从表7可以看出,参加健美操课学习后93%的女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和精神压力有明显改善,只有7%的人认为变化不大。美国健康和人类服务中心的研究报告(1996)指出,体育活动对情绪状态有改善作用,会减少焦虑和抑郁程度。通过与被调查者的访谈发现,可能因为她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常常表现的很忧郁,还表现出不良情绪,又不知从何处发泄。健美操受广大女大学生喜爱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健美操音乐强有力的节奏和热情奔放的动作很能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和动作中去,将其注意力从烦恼的事情上转移开,在锻炼过程中充满艺术享受的乐趣,有利于女大学生缓解精神压力,调节学习生活中的紧张情绪,从而进一步改善心理状态。3.3.2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意志力和性格的影响健美操是一项高强度与高负荷的体育运动项目,一套动作大概4、5分钟,若成套动作完成下来会消耗学生极大体能,这就考验了学生的意志力,很多学生坚持一两分钟便已精疲力竭。下表是健美操对女大学生意志力和性格影响的调查结果。由上表可以看出,70%的女大学生认为参加健美操课学习后自身的意志力和性格明显增强并趋于完善,健美操中有很多复杂的上下肢配合动作,还对动作的幅度、力度都有一定要求,持续时间也较长,特别是持续一个小时的有氧健身操,需要承受一定程度的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磨练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力,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在强有力的音乐伴奏下,学生往往能忘却疲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耐力和意志力。30%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明显改善,在调查中不难发现,有少数女生因为自身体能和动作难度有过放弃坚持的想法。这里30%的人可能是因为没有坚持下来而得不到明显改善。3.3.3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经调查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81%的人认为参加健美操课学习后对自身自信心的培养有提高,健身健美操属于表演娱乐性质,当进行健美操某一动作的展示时获得良好的反响,会使表演者达到一个很满足的状态,自信心也随之形成。随着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力的提高,心理状态也更加稳定,在初步建立心理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完成高质量动作的过程中,使她们更加增强了信心,更勇于表现自我,肯定自我。如下表所示: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第12题(在健美操课的学习中,你是否因为动作的难度或音乐节奏的快慢有过挫折感)可以发现78%的女大学生都或多或少有过挫折感。这就警醒我们不仅要看到完成高质量动作的健美操给我们带来的自信心的提高,更要重视因高难度动作给我们造成的挫折感,并努力克服,锻炼好过硬的心理素质。为了更大程度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教师应充分考虑在健美操课中强度、时间、频率等综合因素的控制,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想出更好的解决对策才能使我校更多的女大学生从中获益。3.3.4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影响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90%的女大学生在参加健美操课学习后社会适应力有所增强,这表明健美操课对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培养有较大作用。通过与一些女生的访谈发现,她们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时常出现敌对与害怕心理,不愿与人深交。而健美操是一项团体运动项目,小到6人一组,大到12人一组,学生之间时常有着联系,这就自然而然的为女大学生提供了满往需要的机会和场所。使她们在团队协作中克服孤独感,逐渐产生对她人的亲近感和信任感,进而学会以诚待人,互相帮助,扩大社交圈,从而提升社会适应力。3.3.5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的影响由上表可以看出,通过健美操课的学习,有87%的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健美操课成绩的认定是小组考核的形式,有助于将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提高学生兴趣,让更多的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全组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能动性,创造新的动作与队形,开发学生智力,体验团队精神。使团队协作和自我创新精神在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进而对培养女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在我校,健美操课受到女大学生的热烈追捧,此次研究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改善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健美操课的学习,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得到了有效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加强;第二,通过健美操课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她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第三,我校健美操课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特别是公选课学生)得不到有效指导;第四,学校领导对健美操课不重视,资金投入少,场地器材缺乏;第五,学生自身投入不够,对健美操课不太重视;第六,学校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重视,心理辅导工作流于形式。
4.2建议
4.2.1加强师资力量和资金的投入在调查中发现,较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的投入存在着疑问。场地器材的缺乏和师资力量的薄弱是限制我校健美操课发展的直接原因,这也说明了学校对健美操课甚至是体育教育的不重视,没有过硬的师资力量与良好的场地器材,全校健美操的推广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学校应该正视这一点,加大对体育教育这一块的资金投入,修建合适的场地器材以供学生使用,发掘充足的优秀教师资源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以此保证我校健美操课的顺利发展以及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步提高。4.2.2加强学校健美操课的组织工作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健美操课在我校的开展对我院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呈优良态势。在健美操课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是困扰较大多数学生的,就是大家会因为动作的难度和节奏的快慢而有挫折感,这便是因为我校健美操组织工作的薄弱。教师安排教学内容应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多照顾后进者的感受,再加上合适的音乐,考虑学生整体的素质,逐步发展。4.2.3加强学生健身意识的培养,重视健美操课程在调查过程中,有较少部分人选修健美操课并不是出于真正的兴趣爱好,而是为了两个学分。在意识上就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现如今,大学生体质令人担忧,能有一门课既能锻炼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又能培养心理素质,就要倡导在校生(特别是女大学生)重视健身意识的培养,珍惜已有的健美操课程,以己之力带动身边的同学都参加到健美操的锻炼中来。4.2.4加强学校对心理辅导工作的监督,重视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心理辅导老师和心理辅导办公室,但这一工作流于形式,几乎没有学生知道心理辅导办公室的具置。在此情形下,学校应狠抓心理辅导这一块工作,加强对心理辅导工作的监督,从根本上重视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让我校的女大学生以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社会上的考验!
参考文献:
[1]汪云.《健身健美操对甘肃省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自信心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2]姚杰.《健美操课程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3]朱妹.《高中女生健美操选项课程内容模块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4]李孟璐.《高校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分析》[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
[5]陈泉宇,徐振文,康华养.《健美操运动对独立学院女大学生心理影响因素的探析》[J].《运动》2012年第35期.
[6]张玉.《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及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7]田甜.《健美操课对我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运动人体科学》2013年(第3卷)第26期.
[论文关键词]拓展训练;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
194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上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1990年,WH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又加以补充,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据统计,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为23.25%,90年代上升为25%,近几年有的大学已达到30%。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最新的调查显示: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因此,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本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对于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所提倡的课程理念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8级大学生200名,其中100名大学生(男生53人,女生47人),在体育课上进行拓展训练,称为实验组,100名大学生(男生45人,女生55人),正常上体育课,称为对照组。实验前,两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无明显差异,体育课为每周一次,一学期32学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需要,广泛查阅有关著作、论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2.问卷调查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量表》(UPI),该量表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者1993年从国外引进并修订的,主要以青年大学生为对象,可以了解大学生的苦恼、心理冲突、迷惘、焦虑,有无心身疾病、神经症、精神病等问题,是目前在我国普遍应用的一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筛选量表。采用《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该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主编的,1999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测量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量表。
一学期结束,同时向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发放问卷。两组各发放问卷100份,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为97.5%,其中实验组96份,有效率为96%;对照组99份,有效率为99%。
3.访谈法
对大学生及相关教师,就拓展训练开展的有关情况进行访谈。
4.数量统计法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2003进行初步的录入和整理,运用SpsslO.0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拓展训练简介
拓展训练,英文名outwardbound,寓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船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二战以后,这种训练的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和职业能力训练等。
(二)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分析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学子们,上大学是一件积极而有意义的事,但环境及各种关系的改变,必然会带来他们所不曾想象的压力和挑战。大学阶段对大学生成年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整个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由表1看以看出,在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类型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很显著,在存在某些心理问题和心理较为健康两个类型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这是因为:拓展训练中的大部分项目都是针对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质设计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断克服心理恐惧战胜自我,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让他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困难保持平和的心态,充分相信自己和队友,挖掘自身的潜能,再困难的任务也能完成,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对自我及他人的认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拓展训练中运用较多的“空中断桥”项目,要求学生在7米高的地方从一块木板跳到另一块木板上,在这种特定环境中能否及时调整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果断、勇敢地跨出一步,将是成功的关键。
(三)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分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未来社会,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做人就是社会适应范畴的内容,由此可见,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今社会新型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体现在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对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从表2可以看出,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性检验中,除了在适应能力很强等级上差异不显著,在适应能力良好、一般、较差三个等级上差异显著,在适应能力很差等级上差异很显著。拓展训练要求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坚定地信心,既需要团队的协作精神,更需要团队问和团队内部的精细分工,学生需要根据训练需要,所扮演的角色、地位也会经常发生变化,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求学生在困难面前竭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在主动寻求帮助与帮助他人的同时,从集体中获得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充分彰显个性。角色的定位、变换与清晰的分工在使学生体力、毅力、交往、分工与协作等全方位得到锻炼的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广泛的社交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提高。例如:“盲人方阵”这个项目要求十几个人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一捆杂乱无章的绳子拉成一个正方形,并且所有的人要平均分配在四条边上,整个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要蒙上眼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与大家进行交流、沟通,阐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集体协商最后达成统一的意见,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个项目,让学生学会了交流、倾听和阐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由此可见,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论文摘要: 随着当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显得愈发重要和急迫。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多重建设,这项工作的合理安排和大力开展必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贯彻落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心理辅导和干预外,校园文化作为营造和谐校园环境、承载心理教育氛围的手段和载体,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起着重要的渗透作用,能够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隐性心理健康教育。
1.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大发展潜力、较强创造能力的群体,新时代的大学生担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贯彻和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大学生除了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修养外,还具备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对心理健康给出了十条标准,分别是: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当地宣泄和控制情绪;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要求作适当的满足。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且处于青春期末期,正是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育由不成熟迅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加之突如其来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激烈竞争、快节奏生活等,容易受到心理冲击,产生心理波动。
据报道,在大学生群体中有17%出现焦虑症状,14%出现抑郁症状,12%存在敌对情绪。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不适的困惑心理,就业压力造成的过度担心的心理,缺乏自信心和学习紧张的心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恋爱、情感问题引发的心理等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日益严重的发展态势,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心理存在障碍,具体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精神衰弱等症状,更为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出现,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人格成长、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而且给学校、家庭及全社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2.校园文化的含义
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究其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论点。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课外文化,包括学校舆论风气、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而广义的校园文化则是指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内容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标准,特有的浓烈而持久的精神氛围,等等。
3.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多重建设。只有将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完成建设健康校园文化的任务,起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3.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化形态,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建造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它映射着整个校园文化的历史积淀水平和文化发展样式。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活动场所建设等,它是育人方略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立足之本。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重视校园地理位置的选择,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合理布局校园内部区域结构,遵循科学规律,打造功能划分合理、学习生活便捷的区域结构,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重视校园绿化工作,营造优美的环境,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其次,塑造富有感染力的校园景观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建造雕塑等来传承学校的悠久历史,凸显景点的纪念意义,激发学生进取、拼搏、团结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通过设置景点来蕴含丰富的哲理,启发学生的思维;善加利用校园的一草一木,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素质。最后,建造现代化的场馆设施是校园物质文化的坚实之根。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健全图书馆强大的功能,建立现代网络管理系统,分门别类完善和规整图书馆数据库,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进行自我补充、开阔视野,为学生学习和科研提供详尽的信息和资料;修建功能齐全的大型体育场馆,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和运动素质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便利条件;建立实验室或实践基地
,使之成为高校培养适应社会所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和高校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基地;完善现代化校园网络,进而满足教学科研和办公现代化的需要,满足大学生快捷多样地汲取知识的迫切需求。
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心理是受客观环境制约和影响的,大学校园物质文化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状态起到一种隐性的引导和影响。因此,从育人理念的视角来看,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便具有陶冶熏陶功能、审美与美育功能、内化与自我教育功能。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最终能够达到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和成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健康的心理状态的目的,产生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起到内化和促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作用。
3.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精神存在和精神价值,是校园显性和隐形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园精神、发展目标、意识形态文化、第二课堂活动、教师人格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大学生课堂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能够对大学生起到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增长见识、展示自我的作用。大学生在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相应的能力,开阔视野,扩大人际交往范围,锻炼人际交往技巧,与志同道合者结交朋友,培养健康积极的精神风貌,从而降低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或在出现一定心理问题时缓解不适感。
随着网络的普及,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负面的效应。积极影响包括促进大学生全球意识、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的强化,促进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的健全,促进大学生民主、平等意识的提高。其负面效应则包括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动摇其固有价值观念,影响其精神意志,扭曲其交际心理,并误导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千方百计占领网络这一主要精神文化建设阵地,使其发挥积极影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校园体育文化、校园生活事件及校园心理剧等都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3.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指的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制度部分,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组织中各种条例化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准则,以及学校组织中无形的习惯、规范、传统、风气、价值观等。
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能够对大学生行为起到强制性作用,从而使学生培养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符合身份的规范行为;能够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其他方面的实施,保障学校稳定的秩序,以及校园内的平等;能够以条令条例的形式制约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以保证校园教学活动、生活秩序的顺利进行。可见,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起到重要的限制和规范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属于育人环境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建设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必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重要的辅助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毅静.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6,(7).
[2]廉海明,高立威.大学生心理现状及研究.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1,(4).
[3]刘昌盛.关注大学校园潜伏的危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国电力教育,2009,(147).
[4]吕业文.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5]苗存龙.创建适宜人才成长的校园物质文化.人才资源开发,2010,(6).
[6]王婷.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3).
[7]孟沛.浅析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6).
[8]白彦民,王嘉惠.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科教论坛,2009,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0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04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也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能力已纳入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考评的重要标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媒介。构建科学合理、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举足轻重。
一、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性认知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他们在社会认知、角色转换、人际交往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马加爵案、药家鑫案、林森浩案等的接连发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而高校所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统计和高校频发的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也不断给教育工作者带来警示和深思。党和国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给予了诸多的关心关注。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求高校“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等。2011年5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又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要使大学生能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真正受到教育、得到启发。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无疑对于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以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为宗旨,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完善健全人格,激发个人内在潜能,提升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二、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现状诉求
(一)课程定位需进一步明晰
尽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在高校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毕竟此项工作的整体推进的时间尚短,仍有部分高校还没有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足够的重视。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视为上级布置的任务开设即可,而没有对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进行细致论证。而在具体操作层面,教师资源短缺,以德育系列或者行政系列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课程课时设置较少,针对性差,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照本宣科,缺乏体验性和互动性,教学效果不明显等情况仍然存在。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从教师数量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职教师比例不高,兼职教师中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学习背景和培训经历;从教师的人格特质角度讲,担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自身必须人格完善且心理状态健康向上,但个别教师存在心理素质较差或者个性存在缺陷等问题;从教师队伍的培训管理分析,许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重视不足,以致教师在继续深造、技术培训、交流学习以及职称晋升等方面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这些原因都导致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保障。
(三)课程考核评价环节尚不完善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目前国内高校大部分是以试卷或撰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倒逼了任课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授方法等环节的设置上发生导向性误区,也使学生更加关注考试成绩,而忽略课程原本对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调节能力和心理技能应用的掌握。现实情况往往上演这样的一幕,在大学生参与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之日,也是告别关注心理健康之时,他们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却无法应用知识进行消化调节,走出阴影;他们出现矛盾困惑,却不能利用技能妥善处理,直面挑战。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在框架上由原理课程、健康课程和活动课程相互依附,在细节层面又与校园文化、课程设计、专兼职教师队伍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因素息息相关。
(一)完善课程设置,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核心建设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适应学生发展需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的一门课程,这就需要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既要注意对共性问题的探索,又要尊重不同年级、不同群体进行个性需求的研究。总体来讲,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随着年级的变化而不同。如大学新生与毕业年级学生表现的心理问题往往截然不同。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切忌搞大锅饭,要在设计共性知识脉络的同时,将每学期的课程内容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独特心理特点相结合,有所专攻,有所侧重。
2.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主导者可以针具不同主题,引导和帮助参与者创建相应的环境活动,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体验感,使同学们在群体互动中主动感知问题,收获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心理测量仪器和工具的有效运用,提升教学效果的针对性和趣味性。根据对应章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标准测量表的填写,使同学们在自填、自评、自测中,从对量表的感性认知,逐渐转化到对知识的理性掌握。这不但能够满足学生自我探索的愿望和兴趣,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优势,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人。优雅舒心的环境往往能够使人的情绪得到舒缓,心情感到愉悦。大学生将在一所校园中度过四年宝贵的青春岁月。如果他所处的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完备,校园景观怡人,管理制度有序,校园处处散发着年轻的朝气,处处彰显着古朴的大学书香亦或是现代的科技之美,那么长期生活在这样宁静与雅致的环境之中,感受着青春向上的气息,可以有效调节大学生的负面情绪,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人。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要经常走近学生,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他们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不论是活动的内容设计,还是活动的载体搭建,都要尽可能照顾到参与学生的心理感受,使我们的校园文化活动真正做到让大学生喜闻乐见。在活动的氛围营造上,我们要积极创建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环境,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有所作为,收获喜悦,也使校园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3.以积极向上的宣传舆论内容鼓舞人。正面积极的宣传能够起到激励大众、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强大向心力。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中,高校应筑牢宣传舆论阵地,充分利用校园BBS、校报、广播电台以及宣传橱窗等校内宣传资源和途径,如开设心理知识专栏,邀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教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宣传普及,广泛传播青春正能量。
论文摘要:大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及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众多要求,但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在为人处事方面常引起心理冲突,产生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凉因与对策。
近十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根据樊富氓等人对清华大学916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70.1%的学生对压力缺乏正确认识。a7范存欣等人在暨南大学1026名大学生作了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有42.83%的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6.22%的在校学生存在各种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其中有24.21%的学生存在病态人格问题。川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广泛性呈越来越大的趋势。“马加爵案”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极端表现。大学生成长阶段是人生的特殊、迷惘期,正进人成年人的社会角色,但对社会、家庭而言,因其经济不独立,实际仍是“未成年人”,又面临学业、就业、学费等心理压力,及人际关系、爱情等成长的烦恼和困惑,容易角色错位,导致心理冲突,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危及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不可等闲视之。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
大学生心理障碍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社会处于新旧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更迭的关键时期。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竞争意识逐渐加强,生活、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这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冲突、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造成大学生心理的不平衡:个人对众多可供选择的生活目标难以兼顾的矛盾心理加剧,了内心冲突;对环境变化的适应不良而出现的种种困惑、迷惘、不安和紧张在明显增加……以上种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正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所指出的:“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改变。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二)家庭因素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都与家庭环境有关。父母离异或不和、亲人病故、家庭主要成员不良行为的直接教唆和间接暗示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也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如:过分地保护和溺爱会导致子女依赖、胆怯、任性、骄横等心理倾向;过分严厉则会使子女产生消极、畏缩和迷惘的个性特征。但人在童年、少年的成长经历对个体的人格特点有很大的影响,有家庭事件对子女的影响是终生挥之不去的。因此,家庭环境也成为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之一。
(三)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生理病变、身体发育状况等。根据材料已知:轻微的神经障碍可能与先天遗传和生长的内部环境有较大关系。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个人的容貌、身材、生理缺陷等也是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诱因。心理因素归根结底是环境和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一经形成,又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些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偏差而爱钻牛角,受到挫折后一撅不振,自暴自弃,对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长期郁闷而产生心理疾病;有些则由于自己缺乏自制力、情绪易冲动或忧郁而产生心理问题。而且现在的青少年生理成熟的年龄普遍提早,而同时社会对人们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一来,人们的求学阶段也越来越长,从而出现了所谓“社会成熟后延现象”。当代大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就是这种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而这种不平衡也是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学校生活因素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同于中学,大学强调自学和独立思考,有许多时间由学生自己支配,这完全不同于中学时老师包办一切的学习情况.因而也就增加了学习上的困难。作为大学生,要独立处理一切生活琐事,协调人际关系等,这都是摆在不少学生面前的突出困难。在高才云集的大学校园,中学时代的优越感被成为芸芸众生的普通学生的感受所代替。“我不是尖子生了”、“我不能得到别人的关注”,“我怎么变得如此笨”等等此类意识引起很痛苦的失落感。有些学生因所学专业不理想而丧失学习兴趣,觉得前途无望。不少大学生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而出现心理障碍。教育部2003年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没有硬性规定,《纲要》在许多地方并没有得到落实。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克服心理障碍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其带来诸多不良影响,而且心理障碍有多种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因此,要预防和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将其与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考虑,不断检查,反省自己,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同时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培养锻炼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自己的“免疫力”,自觉主动地培养、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平时主动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或尽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扩大交往范围,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增强对周围同学的了解,同时也让其‘他同学了解接受自己,以便得到各方面的有力支持。已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要相信自己心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心理疾病是可以治好的。
(二)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主要负责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设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各种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国心理卫生工作尚未普及,心理咨询工作起步较晚,专职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人员还很少。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这个环节还比较薄弱,应多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弥补其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开展了心理咨询工作为学生服务。但是,不少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一种偏见或忌讳.认为进了心理咨询的门就意味着自己是不健康的人,会被指手划脚。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咨询部门应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空间,丰富载体,有效利用QQ,E一mail、博客等网络工具,进行咨询或交流,这样可以避免面谈时向老师暴露个人隐私的尴尬,学生更乐于真心的反映个人心理问题。事实上,心理咨询并不是心理不正常者的专利,这也说明了学校开展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工作的力度不够。 为了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大学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如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心理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科研动手的能力等;通过采用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川同时可以通过广播、讲座、发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另外,在新生人校时,要通过运用心理量表测量,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便于他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疏导。这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自身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在实际生活中予以有效的解决,也有益于大学生形成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我锻炼能力。
(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具有认识和调节心境、育才及娱乐的功能,对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为了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学校应加强环境的美化和管理。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物质环境包括校舍、校园景点、运动场地、甚至教室的墙壁、桌椅的色彩都应认真考虑、精心设计,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品味到宁静恬淡的情趣,有利于学生的心理调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校园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至关重要‘校园的文化环境是指学校精神、制度等,它应该有乐观和谐的气氛、丰富多彩的内容,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气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增强学生信心。
(四)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国家统一分配毕业生的政策不复存在,这就使得双向选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毕业生之间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职场上的择业困难,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在辛苦四年后,找到的工作待遇甚至还不如没上过大学的高,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心理极度失衡;有些毕业生因在竞争中失利而长时间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变得自卑、忧郁、烦躁;还有些毕业生因面临着个人理想与家庭意愿、事业与爱情、就业与深造等方面的两难选择而焦虑困惑,一筹莫展;因此,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也是避免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
我国的就业指导课程相比英、德等西方国家来说,还有很大差距。它仅限于学生毕业前的就业形势分析和教给毕业生一些求职技巧。川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等,而不是仅在毕业班才开设就业指导课。通过就业指导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客观的评价自我,扬长避短,以便找一个满意的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专长和兴趣,根据社会需求,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业生涯观。川这样可以使学生避免就业时的盲巨性和·无准备性,增强他们的择业自信心,从而避免一些毕业生因就业产生心理问题的现象。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教育,创新研究
大学新生从刚踏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在他们学习,沟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别无选择地面临着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带给他们的各种压力,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就已经把一些高校毕业生压得踹不过气来。因此必须不断深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中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自信地走向社会,最终走向成功。
一、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1]。它是现阶段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这是由于它的全新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积极心理学的特点是它可以用积极的态度来解读人生,用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挫折,直击内心并且深层解读人类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为幸福健康乐观的人生提供知识保障。
1.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研究思潮,他主要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等人提出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研究当时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由于该思潮的独特性,它的提出可以说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为之后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更大的交流平台。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美德,品质等方面,它采用大胆积极的态度来解剖人们的内心世界,在积极的认知,感受,分享的过程中来凸显人类本身的价值。积极心理学采用鼓励的教育模式来激发人类未知的潜能,督促人类朝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
2.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意义
传统心理学是靠着承认人类心理疾病的感知去寻求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有别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换了一个角度阐述了人本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它并没有否认人类自身的心理疾病,而是采用积极鼓励的研究态度去理解心理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为一些普通心理障碍的人提升了幸福感,新鲜感,有助于自身心理疾病的治疗。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个体都会面临变好或者是变差的选择,当你感觉自身条件不如平常人的时候,积极心理学教你积极乐观,正确认识自我,而不应该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这样的积极鼓励模式,帮助你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3.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
大学生是心理变化最强烈的一个社会群体,由于青春期的作祟,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如果在校期间没能正确妥善地处理好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对其今后的自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会成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因此在转变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加入以乐观健康为主旋律的积极心理学元素,重点塑造学生的人文品格,培养一种能够适应社会的积极情绪,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这对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都是有着战略性意义。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所谓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指大学生在符合自己年龄状况,心理上能够满足该阶段应有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情绪,整体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2]。大学生心理状态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已经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只有和思想政治,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真正被社会所用的人才。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有着重要学术价值。
1.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尤其是在2011年马加爵事件和2013年复旦大学生投毒案件曝光之后,舆论把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推到了风口浪尖。可能这对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来说,这样的舆论压力是不公平的,但是这些事件背后隐藏着大学生心理存在严重扭曲现象的社会影响还是真实存在的。因此,高校在紧抓专业文化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努力构建一套完整的心理教育体系,切实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难题。
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亮起红灯主要还是因为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而复杂的社会交际圈更使得刚毕业的大学生陷入深深的迷茫当中,从而产生的极度落差感就导致了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及时疏通这类障碍,排除解难,那就很容易造成极端事件的产生。大学生校园生活是开放的,友好的,事物总有两面性,这样独立的校园生活也很容易造成大学生不能自理的生活状况,久而久之,在生活中得不到自我肯定之后,心理问题也会愈发明显。不管是社会,还是校园还是个人,能够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要依靠自己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一起去战胜心理障碍,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大学生。
三、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努力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积极心理学理念致力于从积极乐观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看待一些心理现象,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拓宽了新的思路[3]。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来获得幸福生活的方法,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时展的必经之路。
1.致力于塑造积极的学生品格
塑造学生坚毅的人生品格,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乐观者,学习上的成功者,这是每个人民教师应尽的义务。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认真加强挫折教育,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品格才能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大学生是正在处于青春叛逆期,这段时间内的心理疏通工作尤为关键。而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心,作为高校工作者应该从实处入手,把塑造学生良好品格作为心理健康工作的根本目标。但是良好的个人品格是在平常学习生活中锻炼而来的,并不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工作,从身边的小事抓起,从而塑造学生更适应社会的独立性格。
2.致力于改善校园坏境建设
自古就有孟母三迁,孟子母亲为了能够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坏境,费尽心思,曾两迁三地,这个故事在告诉我们母爱伟大的同时,还在暗示着一个好的文化坏境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当代,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坏境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基础保障,因此致力于建设优美的校园文化坏境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大学校园坏境应该着重体现“干净,整洁,温馨”等字眼,让学校以崭新的面貌面向学生,让学生在舒适的校园坏境中生活,这样的改善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为学生心理品格的培养提供帮助。
3.致力于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都存在积极的心理潜能。所以尊重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发展史正确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不干预,不阻碍是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应用中的现实依据。高校可以通过现阶段拥有的心理课程以及课外的心理辅导来进行心理教育,除此之外,要从根本上分析大学新生的心理特征,把心理课程当做学校的特色课程来做,积极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把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
4.致力于开设具有心理元素的校园文化课程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门优秀的,引人入胜的文化课程是每一位学生的最爱,有些学科正是因为枯燥的课本知识使得学生提不起对于该门课程的任何兴趣。在学科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开设丰富多彩的心理文化课程是构建健康心理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程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寻找良好的机会来对学生进行正确有益的心理辅导,把心理教学渗透到平常的教学中去,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减轻因为文化课程给学生带来的一些影响。
高校管理工作者必须纠正之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能由专业心理学家沟通”的错误理念模式,把积极心理学当成是一门专业文化课程去对待,在枯燥的文化课学习中加入积极心理学的元素,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我相信在积极心理学观念的影响下,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会有本质的改变。对学生自身而言,也只有通过自己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校,最终热爱自己。
参考文献
[1]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心理学[J].(人大复印资料).2012(06).
[2] 陈键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13(02).
[3] 任胜涛.浅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J].论文天下.2011(08).
作者简介:
【关键词】心理健康 有效途径 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校,不仅要强化基础、拓宽专业、提高技能,而且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中心理健康是关系人才质量的重要问题。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大学生要做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就必须既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又要具有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看是好的,绝大部分学生积极进取,热爱生活,乐观豁达,不怕困难,善于合作,体现了较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我们也看到,当代大学生,随着生源的独生子女化,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复杂多元变化,以及学生家庭成长背景、地域贫富的巨大差异和现代媒体的负面效应等因素影响.从中学门迈向大学门的青年学生面临着比过去时代大学生面临的更多的现实问题,部分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因心理疾病导致休学、退学。在对大学生的各个年级段的分析中,几乎都发现有部分群体存在值得我们关注与重视的心理异常问题。主要以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成瘾(含网瘾)、物质依赖、性偏好障碍等神经症、心境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等心理障碍为主。主要表现在:抗挫折能力差,引发压力难以适应症;失恋等情绪困扰,诱发冲动控制障碍症;个性偏执、情绪敏感,易诱发孤独、失落症;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心理落差,引发烦恼、自卑症;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引发焦虑、恐惧症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和改善,将会影响一些学生一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否
作者简介:刘轶强(1966-)。男。汉族。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得到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有效的心理辅导,得以排解心理困扰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主观上的生理、心理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因素。1.客观原因。一是应试教育与独生子女政策。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使得中学教育基本上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学校重视了高考科目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二是社会的压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使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多样,这也对大学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压力;三是学校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思想教育基本上停留在标语、口号式的宏观层次上,缺乏必要的细致和深入的教育。从中小学一直到大学.学生都缺乏良好的心理教育.学校只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没有教会他们怎样去搞好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2.主观原因。一是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理想与现实脱节。目前我国大学生入学时一般在18岁左右毕业时22岁左右.这一时期正是青春后期与成人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富有理想和幻想,对未来充满憧憬。但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他们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及人际关系常常提出过高的要求,忽略客观条件限制,期望一切都是现成的和顺利的,一旦在现实中遇到一些挫折,他们就大失所望。二是自我意识不健全,常出现认知偏差。一个人在自尊、自信基础上建立健康协调的自我统合,即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应对现实的心理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不能独立地整合各方面信息等。三是应对策略与应对能力欠缺。在现在的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对生活事件的应对策略与生活对他们的要求很不相称。当他们遇到某些事情难以处理时,虽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内外原因进行一番分析.但是最后往往会出现“我知道……,可是我该怎么办呢?”的局面。这种策略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使他们不能有效地处理各种生活事件,不能积极地面对各种压力,不能很快地恢复自己的心理平衡.而是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应激状态.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尽管各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些高校甚至编写了校本教材,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冲突,而一些大学生又不能科学对待,且心理冲突调适能力较差,对心理咨询难以启齿,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产生心理烦恼和困惑,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另一方面,虽然高校日益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不当,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不合理、难操作、措施难到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队伍力量不足,专业水平不够;还有就是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结构方面缺乏合理性,有的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安排在课程表上,而没有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去.这种课程的设置首先是不被教师与学生重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很难有创新;再者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靠传统的理论研究去实施教学,而没有注重到心理辅导与健康咨询工作的作用,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仅是走过场,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能给予科学的解决;最后就是缺乏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大学生认识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真实意义所在。因此,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要想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社会、高校、家庭都责无旁贷,要共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思想上重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效地开展,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特别是学校领导要重视。有关部门和领导要从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高度,正确认识加强大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心理健康教育切实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议程,在人、财、物等方面切实给予支持。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一般学科,它关注的对象是大学生及其各种心理调控问题。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时展要求相吻合,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格调高雅的精神生活影响和教育学生,用优美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美感,促使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的机会。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在专业技能、工作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同时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不断进取的勇气,有助于他们重塑自我,准确定位,顺利成才。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提高师资水平。一是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小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为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小组应由热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丰富教学与学生管理经验的老师组成.心理咨询室应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老师和医护人员组成。二是创造融洽的气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搞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和教师工作评价机制,尽可能缓解、疏导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三是创造机会,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提高专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安排教师参加全国心理健康与心理测量培训等,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组织教师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四是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辅导员是和学生接触最多最频繁的教师,有必要定期给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使辅导员的各项工作更加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展的各项活动更加人性化,在处理各种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时具备更强的应变能力。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在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的时代,新型媒体传播工具微博和微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人们的社交平台,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微博和微信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已走进了“微时代”。大学生作为微博和微信使用的主力军,受到的影响就更加明显。微博和微信等媒体工具虽然增强了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扩大了信息的传播面,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网络时代信息宽泛而驳杂,大学生还无法分辨好坏,这就造成一些低劣信息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各大高校的教育者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将微博和微信等传播媒介充分利用起来,以此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研究
1.对“微媒体”有主观心理动机
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会注册微博账号,他们使用微博促进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不断进步。微博和微信是当代大学生扩大人际关系网的一个大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增长见识的机会;与此同时,它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2.对“微媒体”产生依赖心理
目前,从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情况来看,高校大学生几乎都有一部智能手机,作为微信和微博等信息传播的载体,这是学生获取网络信息以及和他人联系的主要载体。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过分地赖新媒体,且已非常严重。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刷微博、聊微信,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休息的时间,这种无节制地使用手机极大地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利于其个人的发展。
3.对新媒介兴趣浓厚
微博和微信具有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新颖性和及时性等特征,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大多数学生。大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年龄,同时也敢于挑战和尝试,经常利用这些新媒介进行多种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因而极大地推动了“微媒体”的发展。
4.在新媒介使用上花费的时间较长
初入大学后,一部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极大降低,空闲时间变得富裕起来。微博和微信等信息传播工具的瞬时性和便捷性受到众多大学生热烈的追捧,并迅速成为大学生空闲时间的主要娱乐方式。他们每天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上网,通过这些媒介进行信息的分享和沟通,关注一些公众号和明星微博,上网的时间长且频率高。
二、“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1.正面影响
社会的进步推动大学生的生活条件逐渐好转,他们都崇尚个性自由,极度渴望被关注,而微博和微信等恰恰满足了他们个性发展的需要,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的发挥平台。在微博平台上,只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在此他们可以找到有共同想法的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在微博上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在一些网友的鼓励下调节情绪,找回自我。此外,微博和微信有极强的互动性,能让大学生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们分享自己身边的新鲜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这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负面影响
首先,由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增多,他们有时间刷微博、查看朋友圈,并逐渐成了微博和微信的重度依赖者,导致降低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还可能产生厌学情绪。其次,网络信息比较庞杂,正面和负面信息充斥其中,而大学生自制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负面信息很容易对他们产生严重影响,致使他们认知出现偏差,不利于其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最后,一些学生只在网络上才能与人正常交流,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能或很少和同学、朋友等进行交流,对身边事也表现得漠不关心,沉迷在虚拟世界里不能自拔,最终迷失自我,变得封闭、迷茫,出现心理问题。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策略
1.利用新媒介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微博和微信方便人们交流想法、实现信息共享,大学生可通过其自由地发表个人看法,也可以单纯地抒发个人情感。目前,从大学生对微博和微信的使用和心理动态分析,大多数人更喜欢这种网络沟通方式,并逐渐对网络环境产生依赖。
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心理教育者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利用新媒体积极地加强与大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以此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
目前,大多高校都有本校的官方微博,但是关注的学生少之又少。由于学校经常新闻类和通知类消息,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访问量较低。因此,学校可以发起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微话题,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并以此启发学生,并对学生积极地展开相应的心理辅导。
此外,在实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还可通过微博和微信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分析,及时并有针对性地对其产生的问题给予有效的心理辅导。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心理防御机制,使其在产生心理危机的时候,可以有效应对。另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可开一些心理健康公开课,让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帮助其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逐步提高心理素质。
2.利用好新媒体,展开微博心理咨询
在现实日常生活中,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与别人不同,往往不会主动去找心理医生咨询相关问题,因为他们羞于对陌生人讲述自己的“古怪”心理,还怕被当做异类。面对面的这种心理咨询方式让学生身心难受,不能轻易卸下心理包袱,也不能做到开诚布公地和心理医生进行正常谈话,还可能因此产生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
当出现此类情况时,大学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和微信等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与交流,这种方式避免了面对面可能出现的尴尬,减轻了学生紧张的情绪,促使他们甩开心理包袱,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真实的想法描述给心理健康教师。在学生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教师与其沟通,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高校还可以聘请一些心理学专业的责任心强的教师和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所思所想向健康方向发展,更好地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对于那些被证实且的确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同时又自愿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咨询的学生,教师需要为其保密,并及时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
3.监管学生形成良好的“微文化”
“微时代”背景下微博和微信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但是在信息监管方面还缺乏一定的局限,导致一些虚假信息和恶劣言论的蓄意传播,甚至诈骗信息的出现。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一情况,帮助他们增强鉴别不良言论的能力,倡导道德言论,督促学生举报微博负面信息,及时遏制这些言论的传播。这利于促使学生建立道德微博观,形成良好的“微文化”现象,并进行自我约束。大学生心理教育者还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定期地组织展开相关主题活动,最好找大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作为主题,通过展开一系列健康积极的“微文化”活动,尽教育者的全力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行为意识,提高其自制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
4.健全校园微博运行制度
高校应聘请专门的人负责微博,并建立相对应的制度,确保微博能正常运行,借助微博相关信息,有效展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出台能确保微博账号可以正常运行的管理方案,在管理、运行和信息等方面,对微博公众平台做出明确严格的规定,以确保高校的微博公众号可以正常、安全、高效运行。
四、“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措施
1.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追求个性化和去中心化的“微时代”,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这些工作者要及时更新心理教育理念,建立起“微时代”意识。首先,要具备防微杜渐意识。“微时代”传播的信息呈碎片化,人们可以在网上共享信息,这些海量信息不乏消极和虚假的成分。这些不良信息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当代高校大学生,不断冲击着他们的心理,并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及时发现这些流传的负面信息,并及时制订应对策略,将大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引导。其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在“微时代”背景下要尤其注重关怀和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微时代”是一个追求自由、彰显个性的时代,网络言论自由使大学生可以尽情地抒感,表达观点。然而,网络毕竟是虚幻的,再充实的网络虚拟情感也填补不了真实世界里的空虚和寂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使他们快速融入现实生活。
2.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务必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相契合,这就对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提出了要求。其内容要结合“微时代”背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信息特点来制订。教学内容应以大学生在个人“微生活”中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一方面要敏锐地捕捉“微言论”中的新鲜内涵,另一方面还要尝试融入其中,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来展现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价值。
处在“微时代”,呈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海量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并且伴随着不断更新和爆点话题的出现,这些都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要想做好“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早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心理健康教师就必修关注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介中传播的热点话题,并尝试将这些话题引进课堂,鼓励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对其展开讨论。教师通过运用心理健康基本理论和原理解释这些现象,可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以达到促进学生提高自我能力、健全心理素质的目标。
五、结语
综上,微博和微信等作为多数大学生心理沟通和日常交流的传播媒介,在传播心理健康和社会正能量等方面,均有相当明显的优势。同时,在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的传播作用和信息的分享功能,这些措施将会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邢丹丹.“微r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基于对某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大学生的调查[J].物流技术,2016(35).
[2]沈培辉.“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传播学视角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5).
[3]樊博,王富,黄基鑫.“微时代”下运用移动互联网创新大学生思想引导的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5(6).
关键词:专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还有一部分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经济收入不高,生活比较困难。生长在这些家庭中的大学生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称贫困大学生,简称贫困生)。有学者调查发现,在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为20%,特困生的比例在5%一l0%之间,且二者还有上升的趋势[1]。李春山等人通过调查发现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提出申请并被评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至少是20%。
陈菊珍[3]、陈秋莉[4]、蔡雨沁[5]、张静[6]、李海星[7]、陈雯[8]、李锐[9]等人的多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人群,且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学生。但是,也有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邓硕宁等人发现大一新生中贫困生某些方面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非贫困生[10]。
笔者曾经从事过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过程中接触了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该群体的学生具有一般大学生的特点,同时又具有特殊的特征。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一群体的心理行为特点,笔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领导、在校大学生、辅导员、心理社团成员、心理学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辅导教师等进行了深入访谈,并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结合个体咨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如下:
一、访谈资料分析
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不少人性格开朗,自强不息,学习刻苦,独立性强,有恒心、有毅力,力争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但是也有些同学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困扰,可以说是人格特征的优劣并存。对访谈资料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后,总结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以下心理、行为特点。
(一)学习压力大,紧张焦虑情绪多
贫困生比普通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求学过程中有着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看重学习成绩,认为好好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在重压之下,许多贫困生在学业上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这一情绪又会对学习产生干扰,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进而学生深感痛苦、自责,对学习更充满焦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有的学生理论课成绩较好,但操作性、实践性科目(如计算机操作、外语听力等)成绩不佳,可能与经济条件有限无力购买相应的学习用品有关。也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窘迫,为了生活而选择做兼职,这又会占用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在学习上,贫困生除了学习压力大,紧张焦虑情绪多之外,还存在某些与学习相关的行为问题,如挂科、沉迷于网络、旷课、考试作弊等,不少贫困生因学业不良而重修甚至无法正常毕业。
(二)自强自立,挫折经验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许多贫困生从小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他们的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强,尽量在生活、情感、学习等方面独立支撑,不给家长添负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各种挫折不可避免,而贫困生又得不到或者得到很少来自家庭的支持,挫折经验比普通学生多的多。许多贫困生陷入无助、无奈的状态。有的学生变得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学习的动力降低;也有的学生变得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甚至有少数学生可能出现行为。
(三)身心俱疲
贫困生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其具有发奋图强的动力,但是现实中又会遇到衣食住行的诸多障碍,有的学生因物质方面匮乏导致影响不良,生了病也没有钱接受治疗,心理上紧张焦虑、无助无望,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压力常使他们的身心俱疲,甚至有的贫困生表现出心身疾病的症候。
(四)人际交往方面渴望关怀又消极退缩
贫困生内心渴望得到温暖的关怀,希望大学生活五彩缤纷,享受美好的情感生活,也希望通过参加多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青春活力。但是贫困生却很少参加集体性活动。因为各种集体活动、社交活动有时需要额外的开销,许多贫困学生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面对此类活动只能消极退缩;此外,许多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并且认为别人会因此而瞧不起自己。但作为一个即将踏上社会、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许多贫困生对某些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感情上的强烈波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容易带来矛盾和冲突。此外,许多贫困生在文艺、体育等方面自幼缺乏锻炼机会,常常“自惭形秽”而与普通同学保持一定距离,时间久了就慢慢脱离了集体,疏远了同学,把自己退缩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情绪低落、抑郁,从而给人以孤僻、不合群的感觉。这又会导致普通同学不敢主动靠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五)羡慕与嫉妒同在,感恩与不满并存
在大学校园中,形形的消费项目越来越多,贫富差距也明@显现出来。在社会流行的影响之下,校园里不时泛起的各种消费热潮让贫困生开了眼界,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许多贫困生羡慕家境好的同学可以衣食无忧、追逐时尚,但有的贫困生“羡慕不成成嫉妒”,甚至产生了“仇富”心理。还有少数贫困生由于贪图虚荣,打肿脸充胖子,用为数不多的生活费或助学金大肆摆阔,最终陷入欠债累累的局面。大多数贫困生对社会、学校、老师的帮助心存感恩,但有些贫困生认为,自己家境贫寒,就应该得到学校、老师的照顾,“等、靠、要”思想较严重,而一旦别人的照顾不够,心里就会不满意、不痛快,烦恼、哀叹甚至不满、愤怒的情绪和心理也随之而生。
二、心理测验结果分析
笔者从本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随机选出445人,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随机抽取445人,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一)SCL-90y验结果分析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10个因子分均高于非贫困生(见表1)。从该数据中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UPI分析结果
利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进行测查,调查发现“有明显心理问题,须尽快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为101名,占22.8%(见表2)。这一比例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有显著差异(p>0.05)。
(三)个体咨询案例分析
在研究期间,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接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咨询128人次。在个体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寻求心理援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问题为就业,学习(含升学)、恋爱、情感,人际交往(含家庭关系),经济压力,其他。详细分布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单纯因经济压力大而前来咨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不是很多,但是家庭经济困难所带来的影响会体现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可忽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贫困生身上存在的心理特点主要是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因经济困难可能导致学习、生活、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困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我们身边,不乏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他们变压力为动力,成为其他学生和社会的榜样和楷模。因此,政府和高校在设法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同时,更应在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压力管理能力,端正其对贫困的正确态度,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等方面做些实事。各高校都有大批优秀和健康的贫困学生,说明贫困并不必然导致心理问题,这也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留下了有所作为的空间。需要我们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认真地研究和解决贫困生身上出现的心理特点,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撑起他们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胡建文.用系统原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8):178-179.
[2]李春山,等.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7).
[3]陈菊珍.株洲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以湖南工业大学冶金校区为对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7-149.
[4]陈秋莉,修丽娟,陈玲燕,吴燕燕,静进.某医科大学贫困生自我和谐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1):66-67.
[5]蔡雨沁.贫困和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5.
[6]张静,汤雅婷,等.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校医,2006,20(5):479-481.
[7]李海星,等.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24-425.
[8]陈雯,陈新,王国平,廖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6).
[9]李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4):385-387.
论文关键词:阅读疗法心理健康大学图书馆
论文摘要:阐述了阅读疗法的概念和作用,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方法和技巧。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13益加剧,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由于成长过程中的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疾患已成为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为数不少的学生在性格、情感上存在缺陷,相对缺乏独立自理能力,而且耐挫力较差,适应能力偏弱,导致在人际交往和面对新环境时引发出许多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们还存在着许多心理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很多方面,有社会各种舆论带来的压力,有家庭传统观念和教育观念与自身观念的冲突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因心理障碍而休学、退学的占总退、休学人数的30%左右,自杀、犯罪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以上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担忧和如何应对的思考。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地方,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为使图书馆发挥预防、化解、排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的教育职能,近些年兴起了“阅读疗法”,用以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有效资源,拓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开展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治疗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
一、阅读疗法的概念与作用
所谓阅读疗法,是运用生理学、医学和读者心理学的原理,通过有选择的读物和指导性阅读,来寻求心理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办法。阅读疗法能够排除读者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改善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以达到辅助医疗的治疗目的。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心理自助疗法,其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美国科学家斯塔克在一项全美调查中发现,84%的心理医生在使用阅读疗法,该疗法在增进自信、改变行为和人际关系方面有特别疗效。
阅读疗法通过治疗者向读者推荐一些有益的相关书籍,使读者通过阅读来达到缓解、消除心理失调,促进心身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作为人的精神食粮的书籍,自古以来就有充实人的精神、满足人的欲求、启迪人的心智、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阅读疗法的干预水j可分为四个方面:智力的、社会的、行为的和情绪的。在智力水平上,阅读疗法可激发读者对自己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反思与分析,并意识到处理问题的方法,获得关于人的行为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发展自己的必趣;在社会水平上,阅读疗法能扩展人的认识范围,强化礼会和文化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读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更加有效地生活;在行为水平,阅读疗法可增强人的活动能力,给读者提供机会,以便在想象中体验各种行为模式,考察其可能的结果,也有助于抑制不成熟的行为,促进成长;在情绪水平卜,阅读疗法可使读者获得许多经验,在阅读过程巾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从而使被压抑的情感和体验进入意识之中,开通情绪和冲动表达的渠道,获得领悟,为读者提供机会以了解自己的动机和他人特定情况下的动机,找到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阅读疗法既可以单‘地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疗法…起使用。阅读疗法的关键是推荐的书籍应符合治疗目的、当事人的病情和病凶以及阅读水平、阅读兴趣。要避免观点模糊甚至错误的书籍。阅读过程中,读者若能撰写读书笔记,并得到治疗者积极的关注和指导,则效果更好。因为阅读疗法有无压力、无顾虑、无强制性、具有暗示作用的独特优势,使读者易于接受。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
1.通过阅读疗法使大学生及时排除心理困扰。大学生目前患心理障碍疾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应当采取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防重丁治的原则,以便有效地抑制住患病率二升的不良趋势。读者到图书馆可以无精神压力、无顾虑地进行阅读治疗,也不必支付咨询费用就能解决心理问题。因此阅读疗法相埘于心理咨询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阅读疗法具有娱乐、信息、益智、领悟等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治,如同英格兰布里斯托尔大学医生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的:“阅读诗歌比吞服药丸能更有效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情绪”。调查显示大学生70%曾经通过读书来解决心理困扰、排除心理障碍。所以阅读疗法不失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好办法。
2.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方式。治疗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图书馆是责无旁贷的。阅读疗法服务的丌展是对几十年传统、被动的图书馆阅览服务方式的一种挑战,它顺应了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增强r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信息市场的竞争力。
3.发挥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除肩负着信息眼务的职能外,还宿负着对火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文化、信息素质等多种教育职能。图书馆作为人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能,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以书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有利于逐步完善阅读疗法的理论与应用。阅读疗法在同的研究历史较短,理论与应用研究十分匮乏,它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可以积累经验,在实践用中加强对阅读疗法的研究。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阅读疗法
1.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由心理咨询师对馆员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人员要极大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心理学、医学等基本知识,不断地加强自身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
2.广泛宣传阅读疗法。我国对阅读疗法的研究还很少,研究进展较迟缓。图=馆可以利用宣传栏、校,播站,举办讲座等大力推介阅读疗法,向学生介绍阅读疗法的作用与基本常识。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一般都能从图书馆收藏的书刊资料中找到排解方法。这有助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乃至今后到社会上能够自觉而有效地利用图书这种特殊的药石预防和凋适心理障碍,使之终身受益。例如,某图书馆举办j,“阅读疗法”展览,以“现代生活的第二起居室——健康阅读——快乐生活”为主题,推广“以书为药”的阅读疗法,并向读耆推荐古代阅读疗法处方一一清代张潮开列的阅读疗法书目书本草和改编的常用对症阅读疗法书日。
3.图书馆设立专门的闭读台疗室。阅读治疗室应为专的阅览室,环境应布置得轻松幽雅,使读者感到精神放松。藏书要经过精心选择,放置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帮助的文献。由经过培训的咨询靖员,提供心理咨询书刊目录和专题文章,辅导读者进行有效阅读。
4.进行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在校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传具有启发意义的佳作。让更多的网者来学习。推荐优秀书目,以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还可以和来访者在网络进行交流,解答他们的困惑,使更多的大学生获益。
5.丰富馆藏资源,编制专题书目。阅读疗法必须有相应的馆藏资源,应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文献配置。还要根据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刊目、专题文章,开展导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53-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浙江理工大学从2012年9月开始面向全校4300多名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利用相关的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心理测评工具等丰富教学手段。其中,4A网络课程平台的辅助教学在2012年教学开展实际中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以其信息快捷、共享方便、符合90后大学生心理接受和发展机制的特点,深受师生好评。
一、课程开发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目标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情商、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
(一)课程资源建设方面,重视教学内容呈现,有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实现资源优化;尊重课程特色,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课程的网络电子资源,通过网上教学和辅导,积累素材,使网上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将本课程的电子教案、自测练习、电子书、课程录像和网络自主学习资源等教学资料进行共享;将网络课程教学经验加以总结和凝练,上升至理论高度,从而公开发表和推广。
(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网络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研究,解决网络课程教学的几种教学方式;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提出解决分层、自主、协作学习方法;利用学习活动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研究,网络课程的SWOT分析。具体:
第一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或优质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资源,即整合现有资源、添加自制资源,进行新的网络自主学习区学习资源配置,并有效监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活动。
第二步,广泛征求授课学生意见,边使用网络课程边优化调整,即结合课程内容的需求,设计习题、测试题,并上传到网络课程中;设置网络作业和测试,同时在网络课程讨论区设立讨论主题,吸引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
第三步,总结网络课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经验教训,提炼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和教学改革模式成果,同时撰写相关教研教改论文。
二、课程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托4A网络平台很好实现了课程资源的优化共享与交流,也是公共必修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符合课程实践性、体验性、自的互动特点,有效提升了公共必修课的效率和课堂实效。实践、探索证明,基于4A网络平台辅助教学的课程契合学生发展需求实际,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资讯,集优、丰富的专业学习资源,方便快捷的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拓展成全程的学习资源,网络平台以心理专题学习型社区的形式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四年一贯制”心理课堂成为可能。教学资源在平台空间不仅是直接的积累和传承,师生成了教学资源的共同创造主体,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创新。
(一)数字化资源建设情况
全景开发,课堂内外资源有效衔接。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充分开发4A平台技术功能。着重做好课件、教案、试题库、视频、电子书等教师团队备课资源库的建设,打造与课程主讲同步的网络课程体系和内容,打造学生轻松预习、复习的精品自助学习平台。同时,建设师生课程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师生一起围绕课程主题寻找、丰富、共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开发课程讨论区、作业管理、资源库功能。在平台发起课程相关讨论、研讨话题,作业设计、布置,学生练习,教师答疑、批改等全线无障碍网上交流。同时借助资源库,深化讨论成果,共享研讨资源。
项目建设完成相对完整的集课程导航、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资源、课程互动于一体的网络互动平台。教师团队拥有教学资源交流互助空间,学生有学习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师生互动、答疑很好实现。
(二)教学应用情况
1.实现全校性公共课的有效辅助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辐射普及4000多名学生,教师团队成员也近60人。4A网络平台很好实现了辅助教学作用,所有学生选修网络课程、所有教学班级纳入网络平台管理,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把控。网络教学平台的同步建设,也体现了课程开放性、发展性、普及性的教学理念。基本教学内容(含大纲、教案、PPT等)通过平台权威,建有规范练习题库,所有考试题目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课程作业统一提交平台批阅。
2.实现第一、第二课堂无缝对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商实践环节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心理健康主题调研、心理情景剧、团体辅导实践、心理健康讲座等,要实现4000多新生的信息同步和实践指导、质量把关,4A平台可以发挥很好作用。首先,可以作为学生公认和优选的信息、获取平台,所有讲座、活动信息上网公布,所有调研主题、成果,活动进展和总结上网共享。
同时,平台提供了学生课前复习、课后自助学习的资源共享平台,也是固定的心理健康学习、服务社区,是课程结束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触角的有效延伸和拓展。
3.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把控和教学反馈。以网络平台为抓手,全部教学资源和教学指导过程累积完整,可以方便查阅学生作业提交情况和教师批改情况,把控教学质量。所有学生主题调研报告的汇总上传也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和针对性教育策略的制定。平台也可以作为师生互相反馈教学经验、教学评价,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沟通渠道,有助于良性教研氛围和创新教学实践的生成。网络互动辅助教学也符合90后学生学习接受习惯,良性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优化循环。
三、课程创新和特色
(一)4A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个性化课程定制功能,有灵活的自测策略支持和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对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并能实现多模式的教学和智能化答疑,非常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种一门课程几十个教学班级的现状,有利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也助于教学交流和质量把控。
(二)课程在4A网络平台上进行教学活动以来,一年多的建设和使用,就已有近万名师生直接受益。网络资源共享模块初具规模,相关教学课件、资源已全部上网;课程专题讨论区初具人气,师生畅通交流心理健康话题;课外作业互动平台初现成效,全部学生作业上传,教师答疑均在网上实现。网络课程基本内容也已比较完善,练习系统已经形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互、资源共享的网络学习环境。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模式
国内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现状的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基于部分学者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展开的调查研究,笔者总结出国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心理健康状态良好占主导。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形势较好,大部分学生心理发展积极向上。朱水龙采用UPI对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者占80%。①天津市5所高职院校2007级新生的调查显示,天津市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者占75.88%。②笔者于2009年在上海10所高职院校所作的SCL-90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强迫症状、敌对因子上,超过国内常模均值的大学生人数相对较多(约占8%~9.7%),焦虑、偏执、人际敏感和抑郁因子上,超过国内常模均值的大学生人数次之(在7%~8%之间)。在各因子及总均分上,超过国内常模均值一个或两个标准差的大学生所占比例都很小。可见,上海高校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
第二,心理健康问题令人堪忧。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占据相当比重,现状堪忧。卫根泉等采用SCL-90以兰州教育学院高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存在中等程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25.05%。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显示,只有8.06%的学生感觉良好,认为“一般”和“较差”分别为76.88%、15.06%,14%和82%的学生“经常有”或“偶尔有”心理压力。④在笔者对上海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中发现,5.0%的大学生曾经或现在有很严重的心理困惑,14.4%的大学生曾经或现在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惑,62.5%的大学生曾经或现在有轻微的心理困惑,18.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困惑。可见,81.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着严重或者轻微的心理困惑,剩余的18.1%的大学生虽然自认为没有心理困惑,但也不能排除他们中的部分人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第三,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内部差异。笔者通过对国内已有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农村生源学生水平低于城市;毕业班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比例最大,高于新生,新生则高于二年级;性别间无显著差异,女生水平略低于男生。在对上海男女大学生在SCL-90上的总均分进行统计检验结果显示,P=0.301>0.05,男女大学生在该量表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对各因子的差异检验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在偏执因子上的P值为0.008**
第四,存在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自卑心理较为普遍;很多来自农村的高职生更是感到低人一等;懒散心理,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空虚、抑郁与焦虑,学业压力减轻让人产生无所事事的空虚感,随之而来的是对人际关系、未来就业的恐惧所导致的抑郁和焦虑心理。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讨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一方面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低,学生极易产生认知偏差。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较差,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现象严重存在。这些因素综合导致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现实。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一部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重视力度不够,水平不足,尚未形成一定的教育模式和体系。
以江西省高职院校为例,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多数高等职业院校一定程度上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整体水平落后,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各项工作的落实率分别为23%、18%;发展不平衡,院校间差异大,其中有9%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好,41%的开展得很差;人员、设施和经费投入少,做法传统,只有27%的学校有专职人员,物质不齐全的学校占77%,同时也未利用网络和学生社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科研。⑤同时,广东省73%的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选修课,开课率为13.11%,仅有15%的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师,可设讲座率不到3.2%。⑥
笔者调研发现,上海总体状况良好,有62%的学校对学生进行过心理普查,有71%的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和心理讲座,有80%的学校建立心理咨询机构网站。但校与校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硬件设施上,如领导的重视程度、资金的到位、设备及人员的配备等,部分高职院校设施、设备比较齐全,而民办高校情况不容乐观。其次上海高职院校服务的覆盖面不广,主要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没有覆盖到全校的师生。就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校与校之间的联系较少,缺乏统一的管理。
总体而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较差,如何系统有效地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
依据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教育现状,在此,笔者借鉴发达国家一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自己对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几点建议: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机构。国外高职院校都设有独立的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并下属于学生生活健康指导中心。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国内高职院校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必不可少。同时,这一机构的职能范围较广,主要有: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并建立学生档案,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积极开展心理课程、讲座之类的教育活动;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社团并组织活动;建立心理学知识和辅导网站;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组织心理辅导人员的培训工作,开展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活动,提高心理辅导队伍的整体水平。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首先,应明确课程的性质和定位。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规定,可明确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给予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水平。而根据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问题,可将具体的课程目标定位于通过对学生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辅导,增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和整体素质。
其次,应突出课程的活动性。美国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讲授身心健康知识,又开展各类游戏活动和技能培训。笔者亦倡导这种活动型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以班级为主体展开活动性课程,注重实践,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在活动开展中传递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可以自我探索、体验、感悟和成长。课程活动形式有情境式、讨论式、游戏式、讲授式和调查测试式等,将教师讲授、学生讨论、角色扮演、课内游戏等融为一体。与此同时,课程评价也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最后,丰富和开发课程资源。教材的编写应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突出心理问题解决策略的探讨;将文本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相结合,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平台;鼓励学生建构和拓展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引导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加入课程资源开发中。
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美国高校尤其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笔者认为,要构建适合国情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应做到以下几点: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定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促进师资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教师相配合,心理专家与心理辅导员相结合,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各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间相互借鉴和学习。
总之,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相当比例高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表现出内部差异和不同的问题。同时,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总体较差,亟待提升。笔者认为可通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机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等途径加以实践和探索,从而增强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作者单位: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注释
①朱水龙:“高职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②陆洪,蔡丽娜,宋彤:“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其对策”,《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8期。
③卫根泉,孟欣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④阮书云:“新时期高职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今日南国》,200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