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饮用水调查报告

农村饮用水调查报告

时间:2022-04-18 21:39: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饮用水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饮用水调查报告

第1篇

Abstract: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blem, and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ingxia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view of the existence question,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关键词: 农村饮用水源地;现状;问题;对策;宁夏

Key words: rural source of drinking water;present situation;the problem;countermeasures;Ningxia

中图分类号:TU99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318-03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受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等条件的制约,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突出[1],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危机的核心问题是农村饮用水源保护问题[2]。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的投资力度。“十一五”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列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先后投巨资用于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共下达资金13.58亿元建成农村集中饮水工程182处,分散供水工程5.3万处,完成7项重点人饮安全工程建设,解决了15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2010年共完成投资28702万元,建设中小型集中饮水工程47处,集雨场4200处,解决41.7万困难群众饮水安全,计划至2013年将解决全区2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1 宁夏农村饮用水源的类型

宁夏农村饮用水源地依据供水方式不同可分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分散式饮用水源地(表1)。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指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和具有一定供水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大于1000人)的农村饮用水源地;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源地指供水小于一定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在1000人以下)的现用、备用和规划饮用水水源地,可分为联村、联片、单村、联户或单户等形式。宁夏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157.7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36.06%,其中地下水供水人口129.23万人,地表水供水人口28.5万人;分散式供水人口267.93万人,占农村总供水人口62.94%,其中有供水设施的人口总数为196.33万人,无供水设施的人口总数为71.6万人。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2006-2010年完成的宁夏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基础环境调查报告[3],宁夏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供水覆盖面已占城市总人口90%以上,即城市生活饮用水基本实现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覆盖,宁夏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已由原来37%提高至55%,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 宁夏农村饮用水源地现状

2.1 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现状 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以“加强农村重点水源地管理,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为中心,对36处重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有效保护,对新增的试点县(区)52处重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制定了保护规划。2009年,对全区110处农村重点饮用水源地采取措施进行了有效保护,制定《宁夏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4]。2010年对230处农村重点饮用水源地通过水质监测、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设置标志碑、警示牌和界桩,逐步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以保障农村群众饮水水源安全。

2010年8月-2011年11月间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对230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环境状况评估。调查评估结果表明:

①参评的230处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48.23%。参评水源地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氯化物、总大肠菌群、锰、氨氮、铬(六价)、铁、pH值、硝酸盐氮等。超标原因以环境地质因素为主,人为污染物以氨氮影响为辅,此外部分集中式水源地毒理性指标六价铬、砷、镉有超标现象。

②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及审批滞后。226处水源地划分保护区并已批复仅有4个,仅占参评水源地总数1.77%;初步划分的142个,占62.83%;未划分80个,占35.40%。超过90%参评水源地尚没有设置保护区标志;水源地保护区管理工作未得到有效开展,水源保护仅限于供水设施管理,多以县水利(务)部门为主,占水源地总数的89.82%。保护区划定、水质监管工作滞后。

③参评水源地保护区(调查范围)内年排废水122.7147万吨,化学需氧量455.02吨,氨氮100.08吨,主要污染源为生活和农业面源。

2.2 分散式饮用水源地现状 宁夏分散式饮用水源地域特征鲜明。沿黄灌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位埋深浅,银川、石嘴山、吴忠地区的黄河两岸以及中卫沙坡头区、中宁县等地多以小型地下水供水设施、手压井为主;中南部干旱带水资源短缺地区则以收集雨(雪)水和拉水(黄河水、水库、泉水)的水窖、圆口井、泉水为主。泾源县和隆德县降水量大,泉水、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以截引泉水、窖水、圆口井为主。①灌区手压井:采水层均为地下潜水,井深5-10米左右,为上世纪70-80年代农村供水方式。目前沿黄灌区人口相对分散区域和交通不便、尚未接通自来水的村户仍在使用。由于水源水口周边环境差,总大肠菌群超标率高;受地下水污染影响,氨氮、亚硝酸盐等项目有超标现象,受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局部地区铁、锰、硬度、氟化物等超标现象较为突出;水源包气带防污性较差。②窖水:多位于干旱、半干旱的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位低,周边环境人为活动少。水质受到积水场地土质、岩性及来水水质影响。由于长期存放,卫生指标普遍欠佳。③黄河水:来水均为引黄河水工程,分散式饮用水主要用于水窖水的补水,一般直接从引水渠道取水,没有沉淀、消毒处理工艺,水质受到黄河来水水质及沿途环境影响,居民普遍反映口感不佳,且受季节限制。④南部山区截潜(山泉):多处深山大沟,生态环境良好。但由于取水口缺乏必要保护,夏天极易滋生藻类及蚊虫;受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影响,部分地区水质中硫酸盐、硬度本底值高。⑤圆口井:多为严重缺水地区零星散布地下深层水源,水量有限,水质主要受当地自然背景影响,局部地区氟化物、硬度甚至六价铬有超标现象。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村水源地整体环境禀赋较差,水质达标率低

由于宁夏当地优质水资源匮乏,水质受自然环境影响氟化物、硫酸盐等较高;农村水库型水源地水量受限于降水量影响,供水保证率较低,河流型水源绝大部分为引扬黄河水,水质、水量受限于黄河来水水质和提水设施影响,水源地区位条件较差;地下水水源地,南部和中部饮用水资源严重短缺,苦咸水、高氟水广布,灌区水源地防污性能较差,水源地整体环境禀赋较差。

3.2 面源污染加重,卫生防护堪忧,饮水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近年农村水源地保护研究结果表明,以“三氮”污染为主的面源污染现已成为宁夏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主要污染源并呈逐年加重趋势,特别是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源由于受到农业种植、养殖、生活污染源的直接影响,水质普遍较差;此外由于没有较好的防护设施和卫生隔离带,部分农村水源地卫生条件较差,因畜禽饮水、生活污染造成的大肠杆菌等细菌学指标超标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用水安全已成为农村上访案件的突出问题。

3.3 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滞后 宁夏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工作整体滞后,亟待提高。目前虽然多部门均有相应管理职能,并开展工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及硬性管理指标,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水源地管理依然处于多头管理状态。环保部门对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能力较弱。目前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缺乏科技支撑,划分完成率较低,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严重滞后,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严重制约农村饮用水源地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3.4 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加大 一是随着各地城市人口持续增加、经济建设跨越式发展,建设用地挤占水源地保护区用地现象普遍存在;二是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周边的设施农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水源地的污染威胁远大于传统农业;三是农村排水管网、生活污染物的处置设施缺失直接影响地下水水源地安全;四是水源地周边的墓地、排水沟和工业园区对水源地影响亟待评估;五是区域地下潜水的大面积污染加大了水源地保护风险。

3.5 水源地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滞后 宁夏至今尚未出台自治区级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缺少针对各类水源地保护的措施及规定,导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难以依法有效开展,保护措施也难以依法落实,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农村水源地尚处于无人监管状态。

4 对策及建议

4.1 完善水源地管理机制,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农村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应从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入手,加强节水、综合水污染防控和生态保护工作,建立统筹城乡与区域的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和体系。加强部门协调,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及管理权限,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彻底杜绝管理盲区;提升农村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落实经费和人员编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强化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联防机制,推动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村饮用水源环境管理及安全保障工作。针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薄弱、人民群众水源地保护意识淡薄,建议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册等多种媒介普及有关知识,研究促进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公众监督对策,推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转变成社会参与、人人有责的全民行动。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使更多的人参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逐步形成公众参与机制。在严格的监管和强大的社会压力下,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逐步迈入轨道,有效的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和安全。

4.2 完善政策法规建设、解决立法滞后问题

尽快建立和完善地方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强化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管理,利用法律约束机制调节各方利益冲突,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

4.3 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完善水源地标识与防护建设

全面建立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体系,尽快完善农村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设立与完善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标志,是保障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重要举措。对于较大范围农村饮用水源供水区应按规范要求划分水源保护区范围,设置水源标识、警示和宣传牌,告之公众保护内容。通过在保护区周围建设防护林带,采用物理隔离和生物隔离等措施避免水源水质受到污染。

4.4 全面规划,加强污染源防治

建议按照国家《水污染防治法》中对水源地保护区的相关规定,对农村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污染源、违章建筑限期拆迁,将保护区内的住宅、养殖、旱厕等违章建筑通过搬迁、置换等方式迁出保护区,确保保护区内无违章建筑、无排污口。对保护区内短时期内无法置换的耕地,严控作物种植种类,严格限制引排水量。积极推行生态农业,无公害种植,测土施肥,严控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减少面源污染。加强水源地保护区监管力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区卫生防护隔离带建设,严禁畜禽直接饮用,保障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严禁地下水源地保护区内进行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和畜禽养殖活动,确保水源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铁光,宋实,潘丽雯.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12).

[2]李仰斌,张国华,谢崇宝.我国农村饮用水源现状及相关保护对策建议[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1).

第2篇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卫生质量 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R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031-03

Drinking Water Safety Droject for Rural Areas:Investigation Rrport on Quality and Sanitation of Water Supply In Hechuan District (2009)

YangweiTangxiaofuQinxiaohongBaiyuXuxinYekui

(Hech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District, Chongqing Hechuan 401,520)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 Eleventh Five-Year Plan"(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planning), regul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and management, protecting the health of the rural masses, and promote the cause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upply development, protecting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of rural residents, strengthening health evaluation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 analyzing the health monitoring result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quality will definitely be of use for China's public health development.Methods According to "People's Republic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Law," "The State Council’s notice on the work of strengthening the security of drinking water" (SCS 〔2005〕 No.45), "Drinking water health standards" (GB/T5749-2006),the Quan Ai Wei Zi (91) No. 21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ing drinking water health standards in rural areas” issued jointly by the National Patriotic Health Campaign Committee and Ministry of Health, etc. we develop this program of work. Water sample collection, preserv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water quality testing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rinking water standard test method" (GB/T5750-2006) implementation, and the water quality analysis result i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Requirement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drinking water quality in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ing the drinking water health standards in rural areas". ResultsIn 2009, 426 water samples were tested by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monitoring network in Hechuan of which 49 samples passed all the testing items (19 items) with a pass rate of 11.50%. The low pass rate is mainly due to the serious microbial pollution, the pass rate of 24.65% for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and the pass rate of 23.24% for total coliform bacteria followed by sensory indicators, chemical indicators, and the toxicology examination found no abnormalities in particular, the overall water quality is acceptable to achieve the secondary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Conclusion In the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 of 2009, Hechuan obtained a low water quality result and the microbiological pollution was serious. We must strengthen rural drinking water disinfection, which deserves great attention of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Key words】hygienic quality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人类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它不仅孕育了生命,而且还密切关系着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健康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日常生活中饮用水的卫生质量,并逐渐成为政府、社会和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正是基于国家对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于2009年对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合川区水质卫生质量进行了卫生监测分析,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合川区监测网点的农村饮用水水质检验报告,此报告现专存于合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管理科。水质检验样品包括镇、街集中式供水之出厂水和未梢水,农村居民自备水(地下水和地表水)。

1.2 方法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05〕45号)、《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制定本工作方案。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运输,水质卫生检验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执行。

1.3 检验项目

我中心根据有关要求和历年工作经验,确定本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合川区的水质检验项目共计19项,即微生物指标3项: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感官及化学性指标13项: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耗氧量、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氨氮、溶解性总固体、铁、锰;毒理学指标3项:氟化物、硝酸盐氮、砷。

1.4 评价标准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评价,按照全国爱卫会、卫生部联合发放的全爱卫字(91)第21号文“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中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分级要求”事项进行评价。若有一项为不合格,即判定该水样为不合格。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9年合川区监测网点水质各检验项目检测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所检项目中,以微生物指标的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分别为24.65%,23.24%,感官性指标中混浊度合格率为67.61%,其次为肉眼可见物82.39%,耗氧量86.62%,色度91.78%,总硬度94.13%,其它指标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

2.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9年合川区不同水源水质各项检验指标检测结果,见表2。

表2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合川区监测点不同水源监测情况

由表2可见,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水质合格率低,仅为11.50%,其中镇、街集中式供水的出厂水水质合格率为27.94%,其次是未梢水,合格率为13.74%,最差的是农村居民自备水,其合格率仅为5.29%。

2.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合川区水质分级情况,见表3。

由表3 分析情况可知,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水质情况不容乐观(我区地处长江上游,应属南方水系),而一级水质仅占10.80%,二级水质为31.92%,三级水质为57.28%。从表中分类情况看,微生物指标分级情况是一级水质为14.79%,二级水质为29.34%,三级水质为55.87%;理化指标分级情况中感官指标:一级水质为74.18%,二级水质为22.06%,三级水质为3.76%,毒理学指标:一级水质为99.06%,二级水质为0.70%,三级水质为0.24%。

3 讨论

从我区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分析情况看,其水质总体合格率低仅为11.50%,其中又以农村自备水的水质合格率最低为5.29%,导致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总体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微生物污染严重 从调查结果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24.65%,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23.24%,说明我区农村饮水水质已受到微生物的严重污染。我区一些镇、街集中式供水的合格率分别是出厂水27.94%,未梢水13.74%,说明供水单位的消毒处理不到位,一是加氯量不够,二是工作责任心不强,三是经常性的自我监测未落实,从而导致未经消毒处理或消毒处理不彻底的饮用水供应给镇、街居民饮用;而农村自备水则基本没有进行消毒处理,甚至有一些水源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2 感官性指标中浑浊度和肉眼可见物不合格率高分别为67.61%和82.39%。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调查监测分析中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即水源水大多数未经制水处理,农村改水中绝大多数是机压入户饮用,几乎没有过滤、消毒等措施,这也是一个导致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总体合格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耗氧量是水被污染的标志之一,这主要是来自植物或动物残骸分解产物(即腐败物质),也有来自地面或浅层地下水的有机物,这类物质是细菌繁殖的良好介质,并可能引起传染病的散布,是有害的污染水源,它虽不能完全指示水的污染程度,但作为一个参考因素并不失去其重要作用。从调查监测分析看,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的耗氧量合格率为86.62%。说明有部分水源受到了污染,可见保护水源免受外界污染的重要性。

3.4 我区农村改水的分级情况。从总体来说,大多数处于2、3级水质。若按理化指标分级则大多数为1、2级水质;按微生物指标分级,其水质又大多数为2、3级水质。从这方面来说,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23.24%)对我区水质卫生质量有严重的影响。

4 建议

4.1 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宣传力度,切实保护水源不受污染,有效阻止传染病的以水为介质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饮用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4. 2 各级职能主管部门应切实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履行职责,加强饮水的监督检查,经常性的对镇、乡等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给予科学、合理的帮助和指导。

4.3 虽然我区农村饮水水质总体合格率低,且大多数为2.3级水质,但我们不难看出,引起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污染,所以必须加强对饮水的消毒处理,严格执行消毒管理措施,确保生活饮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4 还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点自备水的支持和关心,帮助他们了解水质污染和水性介质传播疾病的危害性,指导他们正确处理水质,比如过滤和消毒,保护水源卫生。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生活饮用水卫生法规 标准 规范汇编2003.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2006

第3篇

关键词:梅雨季节; 井水; 感染性腹泻; 暴发

2012年6月,浙中某村先后出现了47例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病人,经现场流行病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是一起因梅雨季节持续降雨导致自备井水受粪便污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现场流行病学及卫生学调查数据。

1.2 调查方法 按《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271-2007)》,对所有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性状异常的村民使用统一的腹泻病人登记表进行登记,用感染性腹泻病个案调查表进行调查, 并现场调查与发病相关的因素。

1.3 数据分析 用EXCEL软件对现场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

2.1.3 卫生学调查 全村整体环境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已完成污水管道改造、自来水管网改造和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调查发现,该村村民饮用水基本为自来水,但仍有20余户家庭留有自备井,作为日常生活洗漱用水;村民的自备井均在房前屋后,与化粪池及污染管道距离较近,最短直线距离约2米,最长约8米,平均约为3.5米。在梅雨季节雨量增多的情况下,存在化粪池污水溢出并渗入自备井中的风险。根据气象部门数据显示,6月以来,该市持续降雨,并于6月17日进入梅雨季节。

2.2 实验室检测

2.2.1水质检测 6月27日采集该村自来水管网水、自备井水各2份进行水质和病原微生物检测,2份井水的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杆菌及大肠埃希氏菌超标,提示有粪便污染。沙门、志贺菌未检出。

2.2.2 病人粪便标本检验 采得病人肛拭子标本3份(已服药)送实验室培养检测,未检出致病菌。

2.3 控制措施

6月27日发现疫情后,市疾控中心立即联系了当地街道办事处、村两委人员,采取了综合防制措施:①由村两委负责,立即通知该村各户停止使用自备井水,全部改用自来水;并于28日联系专业卫生服务公司指导农户对自备井进行抽干清洁和消毒;②向该村各户发放了漂精片,并指导其对生活饮用水及餐具进行消毒处理;③28日起,由当地中心卫生院防保人员、责任医生对该村病人进行了为期1周的治疗随访,并对病家厕所等易受污染场所采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④市疾控中心及当地卫生院在该村就本起疫情的发生原因及相关的肠道传染病防病要点进行了健康宣传,发放宣教资料300余份。

通过各项措施的采取,28日起该村未再发生新病例。7月4日市疾控中心组织人员对该村周边的村庄及就诊的诊所、村卫生室进行了腹泻病人主动搜索,未发现的新病例就诊,疫情得到控制。

3 讨论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定这是一起由于持续降雨导致自备井水受粪便污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暴雨后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在国内文献中多有报道,疫情发生发展经过与本起疫情基本一致[1] [2][3]。此外,本次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3.1 在本起疫情发生的初期,病例基本是在附近药店购药服用或是在个体诊所就诊,直到指示病例向责任医生报告后疫情才得以发现,此时疫情已经在该村持续1个月时间,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的时间较晚。所以,亟需加强对个体诊所(村卫生室)、药店从业人员的培训指导,使其树立“短期内接诊的相同症状病人增多”或“购买同类药物病人异常增多”时要及时向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责任意识,提高疫情的早发现能力。

3.2 造成本起疫情的根本原因是村民使用了被粪便污染的井水。当前我市大部分地区都完成了自来水管网的改造,村民喝上了自来水,但留有自备井的家庭将井水作为洗漱等生活辅助用水的现象仍广泛存在,如果这一情况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类似事件仍有可能发生。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安全用水的健康宣教活动,特别是梅雨季节,有必需对地势低洼、人口密集以及自备井水仍在广泛使用的村居加大疫情监测随访力度,提前做好宣传干预,减少暴露风险,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洪元,李文花,苏世元.一起因水污染引起的群体性感染性腹泻的调查报告[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63~366.

[2] 刘圣文,胡永兴,黄生贵.一起产毒型大肠杆菌致腹泻暴发调查与处理[J].实用预防医学, 2007,14(4):1118~1119.

[3] 江肖蔚,黄官平.一起由台风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 13(4):54~55.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 义乌 322000

第4篇

关键词:广州市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防治;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3.15 文献标识码:A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大幅增加,畜禽养殖总量不断扩大,农村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垃圾的无序排放,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水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广州市加大对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力度,在污水治理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效益。但农村水环境保护涉及的面较宽,农村生活污染、面源污染逐步加剧,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剧,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农村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不健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凸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合作,需要从政策角度来保障水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果。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的同时,需制定相关的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政策,做到持续有效改善农村水环境,保障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 广州市农村地区水环境现状及其治理措施

1.1 广州市农村地区基本现状调查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全市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过境客水资源量1860.24亿立方米,为本地水资源总量的23倍。

根据广州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2006年广州市农村住户人口316.59万人,其中常住户人口233.57万人,集体户人口82.41万人。

2010年,广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2,676元,比上年增长12.7%,连续5年超过两位数增长,并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上年的2.58∶1缩小到2.49∶1。

1.2 广州市农村水环境现状及其评价

广州市农村水环境受到污染较严重,其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乡镇工业迅速崛起,其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导致水质状况直线下降,随着广州市水环境治理的投入加大,总体水环境质量在好转,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011年2月的《广州市环境状况公众评价年度调查报告》显示水环境污染为公众认为最为严重的污染。

广州市农村水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居民生活污水污染、居民生活垃圾污染、禽畜养殖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和乡镇企业工业污染。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广州市农村水环境污染源及

其排放情况表[3]

许多乡镇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达标处理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向河沟、水库和农田,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水环境。大量杂乱堆放的工业固体废物又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了二次污染。

2 广州市农村地区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政策建议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虽然我国已颁布了一些有关农村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整体而言农村环境保护体系不完善,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针对广州市农村水环境的现状及特点,制定因地制宜的条文政策。

2.1 成立由广州市政府牵头,环保、水利、财政、农业、卫生、发改委、国土、建设等部门参加的环境保护小组,负责具体工程的协调、整合、配套资金落实等工作,科学地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制定农村水环境保护规划。

2.2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在环境管理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止新污染源产生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有效的执行对于抑制污染的增长速度和蔓延程度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2.3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大环境执法监督的力度,从法律制度上保护农村环境。农业部门要狠抓农业投入的管理,杜绝违禁的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产品在市场出现,净化农资市场,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污染源。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污染源的源头控制和水源的监测工作,建设污水沟渠和管道,禁止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河流。取缔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工业排污口,关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

2.4 坚决惩处各类违法排污行为,严格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对企业偷排、超标排放的违规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加强管理,限期治理,并要适时加大经济处罚力度。通过经济制裁使工厂企业实现合理排污,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必须严格责令关闭或停产。

2.5 设立奖励机制,对在污水处理技术上有所创新的组织和对当地农村水环境保护和宣传工作做出杰出贡献者给予奖励;对主动采用环保型设备处理生活污水的居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等。

2.6 建设农村环境保护协会,负责在村民中广泛开展旨在普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全民在心中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能自觉地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3 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

3.1 生活污水治理

3.1.1 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工艺方案选择

在对污水处理方案进行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工艺应先进可靠,处理效果良好,保证达到排放标准;②基建投资省,能耗和运行费用低;③尽量减少占地面积;④污泥产量少且性质稳定;⑤操作运行管理简单。

各类污水分散处理工艺的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各种污水分散处理工艺的比较

四池净化系统由四个处理单元构成:污水收集池、厌氧发酵池、沉淀池、植物土壤渗滤系统。多用于处理单户家庭的生活污水,四池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具有以下优点:成本低,占地小,可美化环境,维护方便,处理效果稳定。该工艺在浙江省安吉县、诸暨市等地已得到推广应用,近几年在长沙市也已得到一定的示范和应用 。缺点在于处理负荷较小,不适合处理污染负荷较高的污水。

3.1.2 集中式生活污水治理工艺方案选择

下表列出了几种主要的污水集中处理工艺的特点。

第5篇

关键词 水利建设;农民生活;生产条件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5-0045-02

同心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这里的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冻害、风沙等危害时常发生。一遇干旱,便颗粒无收,当地群众仍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境地。多年来,我县在上级业务部门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统一规划,有序展开,启动了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加快了中南部地区重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高效节水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有效地缓解了我县干旱带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大山里的老百姓也喝上了爽口的自来水,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对抗击旱灾、促进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

1中部干旱带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水资源短缺,持续干旱加剧了供需矛盾

我县处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地区,干旱缺水是中部干旱带的主要表现。过去是五年一大旱、三年一小旱,现在已成为十年九旱、十年十旱,天不下雨是一个定律。建国以来,我县干旱年数达48 年,干旱几率达72% ,旱是必然的,不旱是偶然的。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重大旱灾频繁发生、间隔时间缩短、危害加重,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降水最枯年份。如此少的降水,无法满足需水要求,从而造成部分基础设施受损、水环境继续恶化。

1.2水土流失严重,使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首先,恶劣的自然条件伴随着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具体表现有:一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造成沟头延伸,沟底下切,沟坡滑塌,使一些沟掌、沟坡、沟沿较好耕地遭到冲刷流失,并使不少土地丧失利用价值。加之有些地方因水蚀和重力侵蚀作用,经常发生滑坡崩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二是土地质量下降,危害农业生产。干旱是我县山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又进一步加剧了干旱,造成当地群众长期贫困,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之中;三是人为水土流失还极大的破坏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成果,造成国家大量治理资金的重复使用和浪费,影响了各行各业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形成了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水保行业治理,其他行业破坏的不利局面。

1.3水利工程体系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我县人畜饮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干旱山区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尤为突出,这种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平衡发展,影响着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主要表现为氟超标,苦咸水,水质严重污染,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长期饮用不达标水,容易发生和传染各种疾病,如氟骨症、肠胃病、氟斑牙。同时,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达标排放,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相当多的饮用水源又受到污染,特别是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饮用水中微生物严重超标,极易引起水质传染病爆发。根据我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县农村目前仍有十万余人饮用有水质问题的水,由于资金、意识等因素,很多水源水质污染得不到根本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2 解决中部干旱带突出问题的措施

2.1合理利用水资源,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

多年来,我县结合全县水环境实际情况,在水资源利用上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地表水方面,主要是水库与骨干坝的建设,在发挥工程水保效益的同时,可改善局部地区水环境现状。二是地下水方面,罗山地下水水源作为我县原东部引水工程的水源地,近年来,在解决我县东部旱作区广大群众人畜饮水困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扬黄客水利用方面,近年来,我们以扬黄水为水源,在人饮及高效节水灌溉等扬水工程建设中,依托建设净化水厂来解决东部地区部分乡镇的生产生活用水。同时积极开展“三条红线”指标体系,稳步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

2.2全面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首先,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力争通过“开源、节流、保护”的治水思路,实现河畅其流、水复其动。其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示范工程,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上报和应对工作。第三,推动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的开展。严格取水许可证发放,开展取水工程验收管理,强化取水计量设施安装,规范取用水统计,严厉查处违法取水行为,加强取水、用水、退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各环节的监管以及水资源费征收、管理。第四,全面实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从规划源头严把水资源开发利用关。

2.3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坚持以水保生存,以水为主轴线调整经济结构,依托已建成和拟建的水利工程新建延伸水源工程,通过调整用水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扩大供水范围,通过水利设施将自来水供给居住在地域偏远分散、生态失衡、干旱缺水地区的贫困人口,发展设施农业、优势特色农业和节水高效农业,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干旱带贫困问题。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管理是关键。为此,在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我局相继制定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目前,各项水利工程都已落实了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各种水利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3 解决中部干旱带水利发展的目标

3.1加大水源工程建设力度

加快骨干工程建设,努力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以满足我县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生态用水需要。充分利用过境的扬黄水的分布特点,合理布局,有计划建设若干骨干工程和雨水集蓄利用建设,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使工程恢复原有的设计防洪能力。

3.2重点实施农村安全用水专项工程

实施农村安全用水专项工程,解决和改善干旱带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届时,将形成东、中、西三大供水网络,实现安全饮水工程全覆盖。

3.3发展高效节水补灌工程

为了解决位于干旱带上的人畜饮水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马铃薯、枣署间作、枣瓜间作等特色农业经济作物,利用已建成的高效节水工程为水源,规划建设周边乡镇的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发展高效节水补灌面积。

4 结论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要按照节约优先、立足挖潜,合理使用、优化结构,改革体制、创新机制的原则,充分发挥水利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加快实施以保护水生态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千方百计用重点水利骨干工程支撑起同心治水、治土和民生水利的主框架,举全县之力,唱响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主旋律,来支撑我县中部干旱带经济的发展。

第6篇

关键词:金属铅,铅的分析测定,铅污染,原子吸收,消解,互助

 

1.金属铅在环境中分布与污染综述

1.1金属铅的理化性质

铅(Pb)是一种银灰色质软的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为207.19,相对密度为11.35,熔点为327.4℃,沸点1620℃。。在400-500℃时可蒸发,形成气溶胶污染环境。铅蒸汽在空气中可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Pb2O),并凝结为烟尘。铅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氢氧化铅薄膜,使铅不能进一步氧化。铅在水中可形成一层铅盐防止溶解。铅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层难溶的铅盐覆盖于表面,可防止继续腐蚀。除乙酸铅、氯酸铅、亚硝酸铅和氯化铅外,一般铅盐都难溶或不溶于水。。铅及其化合物的毒性与其分散度和溶解度有关。硫化铅难溶于水,毒性小。三氧化二铅、氧化铅等较易溶于水,毒性较大。铅蒸气形成的烟,颗粒较小,化学性质活泼,且易经呼吸道吸入,毒性较铅尘大。

1.2.铅对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调查报告(1970年)结果证明,每年排入大气中的铅约为1.8万吨,主要来自城市工业生产的“三废”排放和交通运输的汽油燃烧两大方面。目前,欧洲的大气含铅量为0.055-0.34μg/m3,平均0.12μg/m3;北美为0.045-13μg/m3,平均2.7μg/m3;日本为0.2μg/m3。空气中的含铅量随地理位置、时间、气象变化。已有报道,农村的空气含铅量为0.04μg/m3,而城市为0.27μg/m3。水中的铅可来自土壤、岩石、飘尘和机动车的废气。铅化合物在天然水体中不易溶解。天然淡水中的含量平均为3μg/L,海水为0.03μg/L。。饮用水中的铅大部分来自各种管道和容器,并受水与这些容器接触时间长短的影响,也受水本身的pH值、硬度、氯和硝酸盐含量等理化性质的影响。据英国调查报告,居民饮用自来水的含铅量大于50μg/L,超过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规定的标准

一般未污染的土壤平均铅浓度为3.5mg/kg,在城市、矿山和冶炼厂附近的农田,其含铅量可因大气降尘而剧增,英国一大型锌冶炼厂附近,土壤含铅量达1500mg/kg,40Km以外才降到100 mg/kg以下,在一个铅矿区,土壤含铅量高达6680 mg/kg。但是在铅污染土壤中种植的马铃薯皮中只有4 mg/kg的铅,皮肉部分含铅0.2 mg/kg;其余的18种水果和蔬菜中,含铅量也很少超过1 mg/kg。通常食物罐头的焊料是食物中铅的一种主要来源。水生贝壳类食物一般比其他食物含有较多的铅。

1.3铅对人体的影响

铅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毒和神经毒,对人体有很高的毒性,一旦中毒,将会对人体全身各个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尤其影响婴幼儿和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记忆等脑功能,历史上铅中毒不乏其事,如中国古代君王吃食所谓的长生丹药致死,实际上是服用了过量的铅的缘故,另外,古代罗马帝国的灭亡与其喜欢用铅制的餐具也有密切的关系。

1.4铅中毒机理和中毒症状

能导致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殖功能下降、生殖器肿瘤免疫力降低,并引以各种生理异常。铅中毒可引起铅性贫血及心脏和血管的改变、血循环障碍一系列血液系统症状,还可以引起消化不良、腹绞痛、高血压。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可引起神经衰弱症侯群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周围神经炎以及中毒性脑病。长期低剂量接触铅会加强体内脂质过氧化,久而久之,会诱发肿瘤的发生。

环境重金属污染损害人体健康的病因学表明,当环境污染使局部地区的重金属元素浓度过高时,当地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元素交换就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即人体从环境中摄入的某些金属元素的量超过人体所适应的变动范围,体内不同元素之间的固有比例破坏了,这时金属就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危害,引起疾病,发生金属中毒。甚至死亡。铅不仅使人中毒,甚至死亡,同时还具有致癌,致畸并损害神经系统等危害。成年人平均每日铅摄入量为0.3-0.5 mg,儿童对铅的吸收和积累大于成人,有人建议,儿童的铅日容许摄入量为0.1 mg/kg体重。少数敏感人群长期饮用0.04-0.1 mg/L水可引起慢性铅中毒,我国地面水铅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1 mg/L。当铅浓度大于0.1 mg/L时即可抑制水体自净能力,并对活性和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产生抑制作用。

2.互助县土壤中金属铅的测定

2.1 实验目的、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对土壤需求的扩展,土壤开发强度越来越大,向土壤排放的污染物也成倍增加。目前,我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农田已达100万km2,对农业生态系统已造成极大的威胁。其中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物(如Hg、Cr、Pb、Cd、Cu、Zn、As等)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这些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达一定量引起人体病变,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土壤含铅量通常为2~200mg/kg,平均含量变化幅度为13~42mg/kg,铅对人体神经系统、血液和血管有毒害作用。引起慢性中毒后,出现贫血、高血压、生殖能力和智能减弱(特别是儿童脑机能减退)等症状。通过测定土壤中的铅的含量分析该土壤是否被污染以及是否对人类健康已造成危害。

2.2 实验原理

土壤或底质中Pb总量的测定,可将土壤试样经过盐酸、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或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消解处理后,将试样溶液直接吸入空气—乙炔火焰,在火焰中形成铅基态原子蒸汽对光源发射的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试样溶液吸光度扣除全程序试剂空白吸光度,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土壤试样中铅的含量。

2.3 取样地点,东沟,西山,东山,南门峡,高寨的土样各0.500g

2.4 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E-700),铅单元素空心阴极灯、消煮管、消煮炉、小漏斗、容量瓶等。

2.5 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高背景土壤和受污染土壤中铅的测定。适用浓度范围与方法的检测限与仪器性能及所用试剂的纯度有关。其测定的最佳浓度范围为0.4-10 mg/kg,检测限为0.06 mg/kg

2.6 土壤中铅含量的测定结果,东沟含量0.0203,西山含量0.0210,东山含量0.0366,南门峡含量0.0127,高寨含量0.0429.

2.7 结论及讨论

当铅含量高于56.1mg/kg的土壤很可能已经受到铅的污染或者是属于铅的高背景值,一般未污染的土壤平均铅浓度为3.5 mg/kg,经过测定分析互助县不同地区土壤中的铅含量,结果表明该土壤中铅含量没有超标,即没有造成污染。未对居民健康造成危害。

参考文献

[1]惠秀娟.环境毒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80-99.

[2]刘绮.环境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236-239.

[3]陈怀满.环境土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16-219.

第7篇

根据省政府9月30日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和市政府10月11日召开的动员会议精神,全省要在第四季度全面开展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现状调查工作,以进一步摸清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建设现状,了解社情民意,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工作提供依据。为了贯彻落实好省市会议的精神,顺利完成省、市政府布置的调查任务,下面我就如何组织实施好这项工作,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这次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现状调查,是要摸清全区和各镇街道范围内村庄通路、水、电、广播、电视、电信,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现状,摸清农民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事项,进一步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的具体内容,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因此,搞好这项调查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在下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依据实情,把握全局,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科学决策,切实解决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群众反映的迫切问题;有利于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调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统一思想认识,重视这项工作。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份内事。区里已建立专项调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组织专门力量,集中精力和时间,负责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数据汇总分析等。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调查工作,分管领导要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这次调查是全省性、全面性的专项普查,内容分为基本情况、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问卷调查等三大部分。调查对象为全区范围内所有自然村及以上的村庄,对每个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现状进行全面、专项、详实的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个村庄通路、水、电、广播、电视、电信,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现状。为切实做好这次调查工作,必须进一步落实责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调查的牵头和组织工作,负责全区面上工作的指导和督促,组织骨干培训、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区发展改革与统计局、规划与建设局、财政局、交通局、水利局、农经局、环保局、国土分局、电信秀洲分局、城郊供电分局等部门和单位必须紧密配合,齐心协力,组织好调查力量,对调查工作进行指导和对调查数据进行核实。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是这次调查工作的主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近期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加强领导的基础上,配足配强办公室具体工作人员,配好审核员和电脑录入人员,并注重选派熟悉村庄情况、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下村指导和帮助调查人员开展调查工作。同时,各镇、街道要落实工作经费、办公设施和场所等保障措施,以确保调查工作顺利开展。要精心组织区域内各行政村开展调查工作。各行政村要集中村干部和农村工作指导员等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分工负责,分片负责,扎实做好所在村的调查填表和及时上报工作。各调查人员在调查时一定要进村入户,实事求是,耐心细致地按照附表(件)要求以行政村为单位逐栏、逐项据实统计填表,既不要掺杂水分,也不要缩小数字。要明确调查责任,填表后村会计和驻村工作指导员要签名,村委会要盖章确认。各镇、街道要对村庄报送的表格逐村逐张审核,并形成统一的电子文档通过农民信箱上报区。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组织好对镇、街道报送情况的审核、汇总、统计和分析,并就如何完善村庄规划、实施分类指导、调整工作重点、突破制约瓶颈等方面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调查报告要分类、具体,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三)搞好培训,打好基础。这次调查工作内容多、指标新、范围广、时间紧、要求高,与以往的常规调查有所不同。在调查内容上,涉及所有村庄的基础设施和部分公共服务事业情况;在指导设置上,涉及到城乡统一供给饮用水、污水治理、垃圾处理、通信网络等;在调查对象上,涉及所有行政村、自然村和农户;在工作要求上,时间紧而且要求保质保量,并尽可能采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因此,抓好人员培训,特别是对村会计和驻村指导员的培训是基础和关键,直接关系到调查人员能否准确理解和掌握概念界定、统计填表,及浙江农民信箱的使用方法和本次调查方案的具体操作等实务。所以,培训工作必须做到应训尽训,凡训必会,务必使每一位参加调查工作的人员对调查指标的概念理解正确、填写规范完整,确保调查数据准确无误。省对各县市区的培训工作已经在10月11—13日完成,我区、镇两级的培训工作要在这次动员会结束后尽快开展。各镇(街道)、村的调查业务骨干由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培训。其它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由各镇(街道)组织培训和指导。通过区、镇(街道)两级培训和指导,要求参加调查的工作人员准确掌握调查指标体系的设置要求、概念界定和填写方法。

(四)精心安排,确保进度。根据省、市两级政府要求,为了给明年各级党委、政府部署新农村建设相关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调查工作在四季度必须全面完成,村里的调查工作务必在11月5日前完成;镇、街道的审核、汇总、统计和分析工作务必在11月10日前完成;区的审核、汇总、统计和分析工作务必在11月15日前完成。为了按时完成调查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整个调查工作大致分四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10月11日—10月16日)。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订全区开展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现状调查的实施方案,做好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2、动员培训阶段(10月17日—10月23日)。召开动员会议,开展培训工作。区组织对各镇(街道)、村的调查业务骨干进行培训,镇、街道组织对各村参与调查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3、调查实施阶段(10月24日—11月5日)。以各村村干部和驻村指导员为主要力量,开展全面调查,村级调查填表的基础工作务必在11月5日前完成;区、镇(街道)两级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督查、指导和帮助。

4、汇总分析阶段(11月6日—11月15日)。各镇、街道在11月10日前完成对村调查情况的审核、汇总、统计和分析,并真实客观地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区在11月15日前完成对各镇、街道调查情况的审核、汇总、统计和分析,在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后,于11月30日前写出调查分析报告上报至市委农办,并做好资料整理归档等工作。

同志们,全省村庄基础设施调查工作是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的基础性工作,任务艰巨,难度较大。大家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振奋精神,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我区村庄基础设施调查工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8篇

2008年工作目标:完成主要污染物指标年度削减任务,COD和SO2排放量在2007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3%。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西安不少于295天、宝鸡、咸阳、安康、杨凌不少于292天,铜川不少于256天,渭南不少于260天,延安不少于270天,榆林不少于250天,汉中不少于305天,商洛不少于290天;渭河水质继续好转;汉江、丹江出境水质继续保持在Ⅱ类和Ⅲ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核与辐射环境保持在控状态。

主要工作任务:

一、强化三大措施,全力打好污染减排攻坚战

1、结构减排。年计划关闭小焦化企业146家,淘汰产能1113万吨;关闭火电机组6台,淘汰产能25.5万千瓦;关闭小水泥生产线38条,淘汰产能388.8万吨。

2、工程减排。开工建设宝鸡第二发电有限公司、秦岭秦华发电有限公司等电力企业脱硫工程,新建和改造燃煤电厂脱硫机组460万千瓦,形成削减二氧化硫能力10万吨;10个设区市在建城市污水处理厂争取半数以上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渭河流域未建成或未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县(市)争取年内开工建设,陕北两市和陕南三市半数左右县级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配合建设部门加快建设县城垃圾处理厂,一半以上县城开工建设。建成并运行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汉中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年内完成土建工程,7个市级医疗垃圾处理厂部分建成并投入运营。

3、管理减排。按照国务院批转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和省委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定的环保工作“一票否决”的规定,严格污染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强化总量控制和容量管理相耦合的机制。围绕减排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列入结构减排和工程减排项目后督查力度,并加强对现有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企业达标率。做好2006、2007年两年关闭企业的核查工作;严格环境准入,推进规划环评,强化“三同时”监管和重点项目环境工程监理;通过推进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创新等促进企业清洁发展;围绕污染减排工作,有针对性的遴选先进成熟的环保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使规模化畜禽养殖无害化处理、皂素、果汁加工、石油开采和炼化企业废水治理以及电石和有色冶炼等重点行业的有毒有害烟气治理等工程科技水平和建设质量得到提高。加大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在继续抓好5个区域(杨凌示范区、神木锦界开发区、渭北生态农业区、韩城龙门工业园区、西安高新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同时,再抓一批点、线、面相结合的示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废物排放。

二、紧紧围绕民生,继续解决“一山两水三大区块”的环境问题

4、认真贯彻《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落实功能区划,规范各种开发利用活动,大力整治秦岭沿山采石和采矿企业,基本控制秦岭生态功能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5、推进河流“休养生息”,着力打造“生态渭河”。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准入。杜绝新上造纸、果汁等重污染项目鼓励新上高科技项目,使渭河流域的产业结构整体上由高污染集中型向低污染环保型转变;严格限制和规范入渭排污口,严格执行造纸、果汁等重点行业的地方环境排放标准。对不能稳定达标的排污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停产治理或挂牌督办。抓好对排污企业的重点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总量控制;定期公布水质监测结果。基本完成对国控、省控重点污染企业建设水量水质自动监控装置,建成渭河流域河流和排污单位水质水量监控体系;推广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提高渭河生态功能;结合实施国家水专项,控制干流污染,加强支流整治,重点实施皂河、太平河、小韦河治理工程。

6、抓住国家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治理工程机遇,推进汉丹江流域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抓好黄姜皂素、化肥、酿造、医药和选矿行业的水污染防治,提高中药材、绿色农产品加工业排放标准,确保汉丹江出境水质稳定达标。

7、切实抓好陕北石油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继续开展煤炭、石油企业开发和高耗能企业专项整顿。抓好“关小上大”结构调整,配合有关部门关停现有小型兰炭企业,腾出环境容量,促使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企业逐步进入工业园区。提升电石、铁合金等传统工业生产水平,淘汰落后工艺、生产设备和产品;严格环境准入,继续推行规划环评、区域环评;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艺,控制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对榆林市电石、铁合金、焦化、煤炭行业开展一次执法检查,重点是小型兰炭企业的关停工作,切实做好兰炭企业关停后的污染治理工作;督促长庆、延长两大石油集团落实治理资金和项目进度。

8、扩大铜川水泥企业污染治理成果,逐步向渭北地区延伸,再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按新的产业规定和排放标准,建设新型企业。

9、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巩固渭南、韩城区域限批成果,抓好韩城龙门等区域的落后产能淘汰以及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加强对韩城龙门工业园区的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按照《韩城市环境整改工作方案》、《韩城市焦化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加强对限批区域和督办企业的后督查工作,确保落实焦化水泥行业关停计划,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三、建设生态文明,大力推进生态保护

10、按照抓点带面、示范引导的原则,积极开展以生态示范县、环境优美乡镇、农村污染防治示范村为内容的三级创建活动,重点指导支持宝鸡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在全省组织验收3-5个生态示范区;争取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有所突破。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积极发挥示范区带动作用,拓展示范区创建成果,努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开展自然保护区执法检查,督促落实保护措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认真做好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

11、完成全省土壤污染调查第二阶段工作,编制《陕西省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报告》;继续抓好杨凌土壤修复试点工程。

四、加强环境管理,把好污染控制“闸门”

12、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由“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慎审批、严监管、重验收”。通过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把总量控制指标,坚持“以新带老”等措施,严格控制新建项目环境准入,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和“增产减污”。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条件、清洁生产水平不高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严格限制在汉丹江流域建设重污染项目;严格审批能源、资源开发中涉及水资源利用和影响生态的项目。深入开展规划环评,从决策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为重点,加强规划环评工作。

13、加强“三同时”监管,完善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加大对违反环评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狠抓一批未执行环评制度的典型案件。严格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依法查处未经试生产批准或未经环保竣工验收擅自投入生产的违法行为。

14、着力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对施工周期长、生态环境影响大的水利、交通、电力、化工、矿产资源五个行业的建设项目全面开展工程环境监理。

五、加大执法力度,着力解决各类突出环境问题

15、配合国家水专项实施,以治水为重点,继续加大对各地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和区域、流域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治力度,加强重点县(市)的环境监察工作,确保环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继续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的清理、取缔工作,环保重点城市要率先进行了水质全分析监测,每年要公布结果;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

16、继续加大对渭河流域重点水污染企业的日常监管力度。继续加强对陕南黄姜皂素加工企业的执法力度,做好陕南小水泥关停的调研工作,确保南水北调北线工程中线水质稳定。

17、确保辐射环境安全。巩固2007年输变电系统电磁辐射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成果,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39家重点放射源应用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大全省闲置放射源处置力度,消除安全隐患。继续开展全省辐射污染源普查。

18、加强危险废物监管,规范处置利用行为。深入贯彻宣传《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一次电子废弃物环保专项执法行动,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启动陕西省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蒙特利尔议定书》工作,完成全省淘汰臭氧层物质调研摸底工作,加速淘汰全省消耗臭氧层物质。

19、积极推行环境违法有奖举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应急处置制度。成立全省12369环境投诉指挥中心。

六、深化环境宣传,开展全民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行动

20、围绕污染减排、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等主题,配合全省环保重点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宣传优势,组织新闻媒体和《环保在线》栏目,跟踪报道各地、各行业及重点企业节能减排行动、进程和做法。及时宣传报道各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做好先进典型的树立和宣传。举办专题讲座、短训班或综合知识培训班,以专业的新理论、新思维、新理念武装各级政府官员,企业经理头脑。

21、密切联系相关部门、企业、高校、非政府组织,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环境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办好“与绿色同行,与环境友好”环保交友沙龙。加强青少年、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农村地区的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参与程度,让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22、继续推进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和环境文化建设,以点带面推进与国际计划中国合作的WES项目,开展“环保一条街”活动,推出一批感染人、激励人的环境文学艺术精品,大力开展各类环境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在中小学开展环保行为习惯课题调研。

七、强化环保基础,基本完成三大战略性任务

23、建成三大体系,实现环保能力再提升。配备环境执法、监测、应急有关设备,不断提高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加快全省环境监察、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建成市级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陕北5个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省内国控、省控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实现70%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与省市平台的联网;进一步完善减排的统计、考核体系。

24、认真做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认真查清、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情况,建立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科学管理、宏观决策和污染减排提供准确、翔实、科学的环境基础信息。

25、完成《陕西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战略研究》,努力推进环境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两委”作用,加强环境重大课题调查研究,实施环保科研成果和污染防治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在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方面建设一批示范典型。

八、弘扬环保精神,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党的工作

26、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弘扬陕西环保精神,继续开展思想、组织、作风、业务、制度“五大建设”。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适应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强环境政策等调查研究,不断掌握统筹兼顾、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和主动权;狠抓落实,不断取得工作实效,努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历史性转变上迈出更大步伐,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上做出更大成绩。

第9篇

有哪些关于环境调查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调查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环境调查报告一】

这是一张人们破坏环境的照片。照片里是一堵被画花的墙壁,照片旁边还写着一句话:“还墙壁一张的脸。”它提醒我们无时无刻都要爱护环境。

我在活动中,尝到了现代科技的甜头,用数码相机更加清晰;电邮让沟通更加舒畅。环境调查报告。

环境你我他,环境靠大家。只要人人都爱环保,我们的周围环境就更美好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

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

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化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垃圾污染

垃圾侵占土地,堵塞江湖,有碍卫生,影响景观,危害农作物生长及人体健康的现象,叫做垃圾污染。

垃圾包括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两部分。环境调查报告。工业废渣是指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煤研石、粉煤灰、钢渣、高炉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废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张、碎玻璃、金属制品等等。在城市,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构成一大公害。

垃圾的严重危害,首先是侵占大量土地。二是污染农田。三是污染地下水。四是污染大气。工业废渣中的有些有机物质,能在一定温度下通过生物分解产生恶臭,从而污染大气。五是传播疾病。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虫,如果直接用来作为农家肥料,人吃了施用过这种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传染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紧迫问题。

食品污染

食品使成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类的健康。食品污染是指人们吃的各种食品,如粮食、水果、蔬菜、鱼、肉、蛋等,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过程中,混进了有害有毒物质或者病菌。

食品污染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属于微生物的细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鸡蛋变臭,蔬菜烂掉,主要是细菌、真菌在起作用。细菌有许多种类,有些细菌如变形杆菌、黄色杆菌、肠杆菌可以直接污染动物性食品,也能通过工具、容器、洗涤水等途径污染动物性食品,使食品-变质。真菌的种类很多,有5万多种。最早为人类服务的霉菌,就是真菌的一种。

现在,人们吃的腐乳、酱制品都离不开霉菌。但其中百余种菌株会产生毒素,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食品被这种毒素污染以后,会引起动物原发性肝癌。据调查,食物中黄曲霉素较高的地区,肝癌发病率比其他地区高几十倍。英国科学家认为,乳腺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有关。

我国华东、中南地区气候温湿,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比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绦虫、旋毛虫等,这些寄生虫一般都是通过病人、病畜的粪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后再使鱼类、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后会引起寄生虫病。

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一大来源,还有含铅、镉、铬、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废气及废渣;食用色素、防腐剂、发色剂、甜味剂、固化剂、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作食品包装用的塑料、纸张、金属容器等。

如用废报纸、旧杂志包装食品,这些纸张中含有的多氯联苯就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引起病症。多氯联苯是200多种氯代芳香烃的总称,当今世界生产和使用这种东西的数量相当大。

有资料证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气、野生动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极的企鹅、北冰洋的鲸体内,都发现了多氯联苯的踪迹。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鲜艳色泽。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防止食品污染,不仅要注意饮食卫生,还要从生产、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土壤污染

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本,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土地却遭受到空前的破坏。其中,土壤污染像一把软刀子,正在剥夺大片肥田沃土的生产力。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质大大超出正常含量,土地无法消除这些有害物影响的现象。严重的土壤污染可以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减退甚至枯萎死亡,这些污染后果是可以及时发现的。更多的土壤污染并无明显表现,却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特别是通过农作物对有害物的富集作用,暗地里危害牲畜和人体健康,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和人畜粪尿中含有许多植物需要的养分,用污水灌田或施用粪肥一般会使农作物增产。但这些废水、废物中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及虫卵等则进入农田,沉积于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人接触了污染的土壤和农产品,会引起破伤风、流行性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等。

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致使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物大量残留在土壤中。它们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板结和盐渍化,从而使农作物减产。使用农药则使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有机物沉降在土壤中,毒害动植物和人。

大气中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放射性尘埃等有害物质会自然地或随雨雪沉降在土壤中。冶炼厂和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镉、铅等有害物也会被土壤吸附,造成污染。

因此在工厂周围和公路两侧的土壤最容易受污染。

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铬、锰、镍等还能在人体不同部位引起癌症。

土壤中金属含量过高也会使植物受害。据实验,每公斤土壤含铜20毫克时,小麦就会枯死,达到250毫克时,水稻也会枯死。每公斤土壤含锌超过50毫克,就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土壤一旦被污染,其影响很难被消除。有机农药分解很慢,重金属根本不分解,污染的土地即使在不再继续污染的情况下,三五年内仍含较高的有害物质,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人类。所以,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地上的植物不但不能食用,也不能作饲料或肥料。

【环境调查报告二】

设区市“城考”取得实质进展

[空气质量]20xx年,全省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34天,比上年增加10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1、93,比上年下降10、23%。秦皇岛、廊坊、承德、沧州、衡水、邢台、保定、张家口等8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比上年增加3个。石家庄、唐山、邯郸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标准。

[水环境]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平均为82、58%,比2012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有8个城市超过了平均水平,其中秦皇岛、沧州、石家庄、唐山、衡水、邯郸、承德7市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为100%。

[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7、03%,比2012年上升2、68个百分点,其中秦皇岛、邢台、邯郸、张家口等4市增幅较大,分别比上年提高14、26、9、55、9、3和8、39个百分点。

[医疗废物]唐山、廊坊、邯郸、张家口、承德5市建成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其中唐山、廊坊、邯郸3市经环保验收后稳定运行一年以上,张家口市2012年12月通过环保验收,承德市未通过环保验收),比上年增加两个市,其余6个设区城市尚未建成,除衡水外其他5市采用的是“非典”期间建设的焚烧处理设施进行处置。

[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81、76%,比上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承德、张家口、衡水等3个城市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增幅较大,均在10%以上。

[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值为81、76%,比上年提高了1、95个百分点。除邢台、衡水外,其余9个设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在85%以上,唐山、张家口等两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增幅较大。

[绿化]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1、89%,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廊坊、秦皇岛、唐山、邯郸、承德、石家庄、邢台等7个城市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40%以上,比上年增加了两个城市。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11个设区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平均为80、71%,比上年提高了1、76个百分点。廊坊、邢台、唐山等3个城市的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超过了85%。

县级“城考”指标有较大进步

2012年,22个县级城市中13个城市上报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9个上报了手动监测数据,安国、高碑店两市2012年新建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并投入运行。依据监测结果,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状况良好,平均达标率为90、91%。除涿州、三河两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0外,其余各市均为100%。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9、67%,比2012年增加了0、3个百分点,有18个市的工业固体废物得到了全部处置,处置利用率达到了100%。

医疗废物处置方面,迁安建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辛集、藁城、晋州、新乐、鹿泉、任丘、河间、霸州、三河等9个县级城市均通过合法途径将全部医疗废物送往所在的设区城市进行集中处置。liuxue86.com

22个县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72、84%,比2012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其中15个城市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了80%,比2012年增加3个城市;遵化、安国、高碑店、泊头、黄骅、霸州等6个县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增幅较大。定州、河间两市未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

22个县级城市中,迁安市、辛集市、遵化市、武安市、霸州市、冀州市等6家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成并通过验收,藁城市、鹿泉市、沙河市、深州市等4家已建成,晋州市、泊头市等两家正在建设。

22个县级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值达到41、14%,比2012年提高了4、76个百分点,其中南宫、霸州、高碑店、遵化、新乐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2012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河间、新乐、任丘等3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足35%。

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二级标准,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升级改造才能确保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厂建设亟待加强,近一半县级城市未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零。11个设区城市中目前只有廊坊、唐山、邯郸、张家口、承德5市按有关规划建成了医废集中处置中心。

县级城市环境监测能力薄弱。一是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率较低。目前,仍有新乐市、南宫市、定州市、泊头市、黄骅市、河间市、深州市等7个县级城市采取手动监测空气质量,个别已建成自动监测站的城市存在着缺项的情况;二是基本不具备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监控项目的监测能力,大部分均是委托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测;三是部分城市不能实现对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外排废水、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全部监控项目的监测。

一些城市对“城考”重视程度不够。在“城考”各项指标填报上,存在错填、漏填等情况;在材料准备上,相关的说明、证明材料提供不全;存在软件上报的数据与文字版数据不一致等情况。

【环境调查报告三】

[环境的基本状况]

寒假,学校大学生实践调查的作业,因此,我对我家乡-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多年了一直在外面读书,很少回家,回家也从来没有好好的了解家乡环境的变化,这一次的调查和实地走访,说实在话家乡的环境让我打吃一惊。小时候,经常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听到这样的说唱:“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鱼虫绝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滥”。

我记得小时候,家乡的河水是清澈见底的,河里鱼虾成群结队,傍晚时分河里的石头上会有螃蟹停留在上面,我们就这样一边捡着螃蟹,一边嬉戏,这里曾是我童年快乐的回忆,是我童年迷恋的地方。那时从来不曾想过这一切都会逝去。可是现在却应征了“鱼虫绝代”、“河水泛滥”的说法。

河道里满是废器、垃圾,由于垃圾的堆积,没有清理,河水变得臭气难闻,河里没有了鱼虾,更别说小孩嬉戏了。而且许多水资源也因为人类的过度索取和开发已经枯竭。不仅仅在于河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是有是无得污染。今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天气也变得异常炎热,特别是在夏天令人难以接受。

[环境污染的原因]

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村镇住宅建设的激增,不仅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许多地区的乡镇工业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一方面各种工业任意布点;另一方面又因经济能力和技术力量的薄弱,企业无力处理“三废”,污染问题相当严重。

农村地区对自然资源利用多,培育少,目前兴建的水利设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灾害的威胁。随着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任意排放,使各种污染物在农村地区内循环,造成大面积农村面源污染,水体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小城镇卫生条件差,交通拥挤,居住紧张。

村镇或布局分散,或延展过长,于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的安排都极为不便。村庄内部结构松散,空间混杂,生活用水不卫生,道路不规范等。但城镇建设费用很少,无力改变 这种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家乡环境污染的原因有:

(一)、“白色污染”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幸好国家新出台了“禁塑令”,但效果还不显著。希望能有大的作为。)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二)、森林遭受迫坏,水资源污染严重:

1、森林面积减少,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还有就是认为造成的森林面积减少。人类大量开发森林资源,然而又没有及时的进行补进;

2、由于森林面积的减少,土壤变得松散,雨水下来,泥土冲进河道,造成河道,河水可以的道换新,形成污染;

3、森林减少,造成了水土流失问题;

(四)整治仍不彻底。在城区,鸡鸭屠宰点和烧肉摊点污染严重;花盆和盆景中烟头、纸屑较多;摊点商户占道经营较多;车辆乱停乱靠现象依然存在;牛皮癣仍然很多;向河道里倾倒垃圾依然严重,河水污浊。在乡镇街道,乱丢乱吐乱倒现象严重;农贸市场垃圾较多;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小食店清洁卫生问题突出;存在重城镇轻农村、重干道公路沿线轻边远村社的现象;部分乡镇对场镇和主要公路沿线外的村社还未开始环境整治。在农村,农户院坝散养家禽严重;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较为普遍。

(五)设施不够完善。一是环卫设施数量不够多,尤其是垃圾池、垃圾桶、果皮箱、垃圾清运车、路灯、人行道板等环卫设施配套不足,破损严重;二是部分设施布置不合理,有的修(洗、停)车场、水果市场、畜禽交易市场布局不合理,造成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影响市容市貌;有的垃圾池设置、垃圾桶摆放位置不合理,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

(六)、交通工具(车辆、轮船、飞机等)废气和噪音;

(七)、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八)、废水、废渣

[境污染的危害]

人类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环境污染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吸入有害的气体,影响呼吸,影响健康;“白色污染”的危害有:1、视觉危害,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2、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保护环境的措施]

通过调查的我得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虽然家乡现在在的环境状况不是很乐观,但是据调查,我们的政府正在努力进行环境保护的工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向老百姓宣传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的环境白虎意识等;在政府的努力下,作为这片土地主任的人们,外面更应该努力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爱护它,保护它,从手上的事做起,不乱扔、乱折、乱吐;从身边的是做起,共同把我们的家乡建成美好的家园。

[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

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牢记心中!

【环境调查报告四】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了,但人们的健康问题却越来越令人担忧,这是为什么呢?

当你漫步街头时,会发现脚下踩的是各种腐烂的水果,鼻子里闻到的是各种难闻的气味,耳朵听到的是各种小型加工厂传来的刺耳的机器声,眼睛看到的道路上流着的又脏又臭的污水。唉!原来是这些环境问题悄悄地成为人们健康的黑杀手。

以下是我实地调查出来的报告: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有:1、人们到处丢垃圾。2、车辆排放的尾气。3、从厕所里排放的的污水、粪便。4、各种加工厂制造的噪声。5、焚烧垃圾散发的难闻气味。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有:废气、废水、粪便、塑料袋、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等等。

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我们应该赶快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建议使用环保用品,保护水资源,多植树造林。我呼吁大家,共同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让山更绿,水更清,天空更蓝,大地更美。

【环境调查报告五】

呼伦贝尔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环境污染给它涂抹上不和谐的“污点”。

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几个同学约好了,到市区、河边、街道调查家乡的环境情况。

下面是我们调查的结果,如下: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满大街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一刮风,满天飞舞的塑料袋把人们的视线挡住。有的挂在树枝上,有的落到草坪中,原本清新、整洁的环境,像是感染上白色的病毒一样,危在旦夕。我希望人们改掉乱垃圾的坏毛病,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整洁。

一、河水污染

河水污染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不利,清澈见底的小河不见了,人们为了图方便,把装有剩菜剩饭的饭盒和那些塑料袋、鸡毛、磕头等都往河里扔,到了夏天,河水会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工厂排放出来的污水,又黑又臭,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他人的危害。造成河流污染,一条美丽的伊敏河变成了垃圾河。

二、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也非常严重,我市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气,直入云宵,蔚蓝的天空不见了,被浓浓的黑烟挡住了。它直接影响到人伞兵身体健康。

第10篇

一、卫生监督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要求

㈠食品卫生工作规划、人大、政府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

内容:

1.每年人大、政府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有关文件

(2003年、2004年、2005年);

2.政府的贯彻食品卫生工作规划;

(规划范围要涵盖2003-2005年)

3.市、区领导对食品卫生工作的讲话;

(2003-2005年)

4.卫生部门向人大、政府作的食品卫生执法情况汇报;

(2003-2005年)

参考样板:

1.《关于召开××市食品卫生工作会议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关于印发××市农村2004—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3.《××市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市卫生局

4.*副市长在2005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㈡食品卫生计划总结

内容:

1.食品卫生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食品卫生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3.近三年食品卫生工作总结

近三年食品卫生工作总结撰写要求

⑴题目:“××市**区食品卫生工作汇报”

⑵内容包括:

a.基本情况概述

b.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各项创卫指标的完成情况,注意采用的数据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一致;

c.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亮点,如基层建设、量化、专项整治等);

d.采取措施取得的成效;

e.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⑶食品卫生工作汇报要包含以下内容:人大、政协及其常委会每年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情况;每年开展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活动情况;食物中毒趋势、食物中毒原因查明率;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食品从业人员体检率、卫生知识培训率、传染病调离率;餐饮业、集体食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等食品门店的食具抽检合格率、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等。

参考资料:××市**区食品卫生工作汇报(市卫生局)

㈢食品卫生技术规范文件

内容:

1.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食品安全整治方案

(2003-2005年)

2.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3.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卫生系统2005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市卫生局;

2.《转发关于印发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的通知》-市卫生局;

3.《关于印发熟肉制品专项整治卫生要求的通知》-市卫生监督所

㈣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内容:

1.相关规范文件(含各类食品经营单位评分表)

2.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方案

3.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培训情况

4.量化分级情况通报和总结

5.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进度及进度表

(餐饮业实施食品卫生管理量化分级管理≥95%)

6.宣传资料

㈤食品卫生监督专项检查资料

1.检查方案、通知(2003-2005年)

2.检查情况总结

3.年度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计划和抽检情况报告

参考样板:

4.《关于印发2005年××市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的通知》

㈥食物中毒控制和报告

1.食物中毒相关文件

―《关于进一步规范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制度的通知》

―《××市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方案》

2.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注意数据要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相符(2003-2005年)

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注意数据要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相符(2003-2005年)

4.预防食物中毒宣传资料

㈦开展食品卫生宣传活动资料

1.食品卫生宣传简报(2003-2005年)

2.宣传周活动文件、图片(2003-2005年)

3.报刊、电台、电视台报道

4.监督所网站及网上报道

(含文字、图片、影像等)

㈧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资料

1.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2.企业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含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培训证明等)

3.患“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

√“五病”的从业人员体检结果

√“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通知书

√相关企业“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报告

√现场核实“五病”人员调离情况的现场检查笔录

㈨食品卫生报表

1.被监督单位一览表;注意数据要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相符。

2.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5)

㈩其他相关部门的食品卫生管理情况

1.农产品、兽药及畜产品、水产品违禁药物的专项治理。无药物滥用情况,药物残留超标得到有效控制。

(可向农业部门了解相关资料)

2.生猪定点屠宰,无注水和病畜肉上市,已开展牛、羊、禽类定点屠宰。

(可向经贸委和工商部门了解相关资料)

3.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无固定加工、就餐场所的食品摊点的查处情况

(可向工商部门、行政执法局等了解相关资料)

4.建筑工地食堂管理情况

(可向建委等了解相关资料)

(十一)随机抽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个案资料

每个单位的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卫生许可证申请书

2.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资料

3.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

4.每年至少2次的现场监督笔录

5.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评分表;

6.五病人员体检调离通知书(如无体检不合格人员,不用填写)。

注意事项:

1.卫生许可证申请书、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评分表、卫生监督意见书、五病人员体检调离通知书等监督文书无漏项、缺项;

2.卫生许可证申请书中“经办监督员意见”项监督员必须签名;必须有卫生监督所领导签发;有卫生等级评级结果。

注意事项:

1.提交资料的首页要有资料目录

2.资料收集要符合《××市全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工作指引》的要求

3.数据要认真核实,特别注意各种数据、时间的合理性;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中的数据相应、不能出现逻辑错误。

资料的规格与形式

1.表格:标题用小二号宋粗体字,表格内文字用小四号或五号字宋体

2.普通文档:标题用二号宋粗体,正文用三号仿宋体,行距25。

3.所送资料、报表要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检查单位现场卫生要求

㈠中型以上餐饮业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加工场所(含辅助场所)面积与就餐人数和供应品种相适应,不少于1m2/人、且厨餐比≥1:2。

⑶加工场所按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顺序予以布局。

⑷墙壁铺贴瓷砖1.8米以上,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

⑸操作台、灶台面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瓷砖贴面,设置排气抽烟设备,正常使用。

设置专用粗加工间,加工肉类(包括水产品)与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在加工经营场所外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25m以上。

⑺设置专用餐具洗消间,内设餐具清洗池,配专用餐具消毒池,并明显标志,以热力消毒为主,消毒方法张贴上墙,配置餐具保洁柜。

销售熟食或凉菜必须设置专间,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专人使用、专用工具、专用冷藏设备、专用消毒设施,并有明显标志。应设置紫外线消毒灯,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3设置,强度大于70μw/cm2,距离地面2m以内。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必须生熟分开;库房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㈡小饮食店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总面积不得小于40平方米,厨餐比≥1:2,厨房内设置烹调间与清洗间,推荐肉菜清洗加工与餐具清洗分间操作。

⑶设置专用粗加工间(区),至少配置两个水池,荤素分开使用,并明显标志。

设置专用餐具清洗间(区),配置餐具清洗池,配专用餐具消毒池,并明显标志,推荐使用热力消毒,药物消毒者备有两瓶以上消毒剂,消毒方法张贴上墙,在厨房与餐厅分别配置餐具保洁柜。

⑸操作台、灶台面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瓷砖贴面,操作台下设置离地20cm以上餐具保洁柜,设置排气抽烟设备,正常使用。

⑹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在加工经营场所外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25m以上。

⑺墙壁铺贴瓷砖1.8米以上,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墙壁制作吊柜。

⑻销售熟食或快餐必须设置专间,砧板必须生熟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必须生熟分开;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健全卫生管理组织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㈢集体食堂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供餐人数100人以下食品处理区面积不小于30m2,100人以上每增加1人增加0.3m2,1000人以上超过部分每增加1人增加0.2m2。

⑶不使用燃煤炉灶,使用液化气等清洁能源。

⑷墙壁铺贴瓷砖1.8米以上,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

⑸操作台、灶台面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瓷砖贴面,设置排气抽烟设备,正常使用。

⑹设置专用粗加工间(区),至少配置各两个水池,荤素分开使用,并明显标志。

⑺设置专用餐具洗消间,内设餐具清洗池,配专用餐具消毒池,并明显标志,以热力消毒为主,消毒方法张贴上墙,配置餐具保洁柜。

必须设置专门的配餐间,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专人使用、专用工具、专用冷藏设备、专用消毒设施,并有明显标志。应设置紫外线消毒灯,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3设置,强度大于70μw/cm2,距离地面2m以内。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必须生熟分开;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健全卫生管理组织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㈣小食品商店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货架柜台。

⑶食品与百货等其它物品分开存放。

⑷经营冷饮等食品,配置冷藏设施。

⑸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⑹设置纱门纱窗等防蝇、防尘设施和防潮、防霉、防鼠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

⑺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健全卫生管理组织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经营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㈤肉食、冷饮、糕点加工厂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生产场所与生活区分开,有原处理、食品加工、食品存放等生产用房。

⑶工艺流程按原料、配料、加工、包装、成品一条龙设置,车间布局合理,无交叉污染。

⑷操作台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铺贴贴瓷砖。

⑸墙壁铺贴瓷砖到顶,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

⑹车间内不得存放与食品生产无关的物品。

⑺配料、灌装、包装车间设置空气消毒设施。

⑻建立化验室,由专业检验人员负责检验工作,检验资料齐全。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自备水源每年进行检测,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并张贴上墙,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原料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加工项目和范围经营。

⑼每批产品均有完整配料记录,可追踪溯源。

⑽得使用非食品添加剂和滥用、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加工食品。

(11)所有食品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㈥集贸市场卫生要求

1.集贸市场卫生管理要求

⑴集贸市场25m内不得有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影响食品卫生的污染源。

⑵集贸市场的建筑和设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ü具备与食品卫生要求和经营品种、规模相适应的给排水设施;

ü采光和照明设施符合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需要;

ü有防尘、防蝇、防鼠和垃圾收集设施;

ü市场的地面应当平整结实、易于冲洗、排水通畅。

为避免交叉污染,同一区域的食品摊位设置要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合理划定功能区域,分类设置摊位,并在不同区域作明显标示。摊位分区和分类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ü食品经营区域与非食品经营区域分开设置;

ü经营鲜活畜禽、水产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区域隔开,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ü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分开;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相互分开;

ü经营餐饮服务应设置在专门区域,并相对集中;周围不得有污水或其他污染源,25米范围内不得经营鲜活畜禽。

集贸市场应指定一名负责人为集贸市场食品卫生责任人,负责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并配备专职食品卫生管理员,负责对进入集贸市场的食品和集贸市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卫生检查。食品卫生负责人和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当接受卫生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食品卫生管理员的数量应当与集贸市场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数量相适应。

⑸集贸市场应制定食品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制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ü对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和经营条件审查制度;

ü对进场食品的检查和防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场管理制度;

ü日常食品卫生检查制度;

ü食品卫生违规处理制度;

ü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集贸市场应当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配备的快速检测设备和人员能够开展对可疑受农药或其他污染物污染的蔬菜、农副产品、食品原料和食品进行快速抽样检测。无检测能力的,应委托有检测能力的机构定期检测。

⑺集贸市场内应当配备卫生保洁人员,保证市场内的环境清洁,维护市场内卫生设施与设备正常使用。

集贸市场应设立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公示栏,建立食品卫生公示制度,公布食品卫生检查、检测情况,对检查、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及进场经营者应在公示栏公告。

⑼集贸市场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厕和垃圾站。

⑽活禽宰杀场所应与其它区域分开设置,宰杀场所应集中、封闭,污水、垃圾及时收集、清理。

(11)集贸市场设集中粗加工间,粗加工间设水池、货架、垃圾桶,食品净菜上架销售。

2.市场举办者卫生管理要求

市场举办者应当做好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维护好市场的设施、设备和环境卫生,对市场所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食品进行检查、指导。

⑵市场举办者应对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经营条件进行审查,建立进场经营者的卫生管理档案。

⑶市场举办者应当与进场经营者签订食品卫生保证协议书,约定违法经营的责任,加强对进场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⑷市场举办者应对所有进场的食品进行检查,对可疑受污染的食品进行快速抽样检测,禁止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销售。

⑸市场举办者及其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当每天对进场经营者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记录。检查和记录的内容有:

ü是否按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及经营内容与许可范围是否一致;

ü经营人员是否按规定接受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ü是否落实进出货台账制度;

ü禽畜肉类是否经过兽医卫生检疫,并查验检疫证明与肉类数量是否相符;

ü食品进货是否按规定进行索证;

ü生产、加工或经营过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ü

是否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尤其要对食品加工、经营中使用的原料进行检查,防止使用非食用物质或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原料;

ü是否有其他违反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

市场举办者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督促进场经营者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对怀疑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应及时向当地卫生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对发现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应立即对该食品采取控制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认真处理群众举报投诉,必要时报告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市场内的食品卫生违法案件。

3.进场经营者卫生要求

进场经营者按照规定需要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在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展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其从业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并接受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进场经营者应建立进出货台帐制度,台帐中应注明所销售食品的来源、数量、保质期,并定期查验所销售食品的保质期限。

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定型包装食品及加工半成品的进场经营者均必须持有产品生产者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产品检验合格证或检验结果报告单。

顾客需要了解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的,销售者必须保证能够提供。

经营食品,要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货架柜台,经营定型包装食品的,所销售的食品包装、标识应当真实,符合食品标签、标识的卫生要求;经营散装食品,设置防尘罩,配备售货工具和分装食品袋;经营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具有卫生部颁发的该产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

三、企业自身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类别内容餐饮业小食店小商店食堂加工厂

度食品卫生管理小组机构人员名单√√√√

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管理制度√√√√

卫生检查制度√√√√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预防食物中毒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采购检查验收、索证管理制度√√√√√

过期食品退市制度√√√√√

制烹调间岗位责任制√√√

粗加工间岗位责任制√√√

洗消间岗位责任制√√√

食品仓库卫生岗位责任制√√√√

熟食(凉菜)间卫生岗位责任制√√

配餐间的卫生岗位责任制√√

包装(罐装)间卫生岗位责任制√

产品检验岗位责任制√

料卫生许可证√√√√√

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

从业人员健康培训证明√√√√√

卫生检查记录(每月至少一份)√√√√√

食品采购索证资料√√√√√

肉类购货凭证√√√

仓库物品进出货台账√√√

仓库物品记录卡√√√

四、各区卫生监督所上报给市卫生监督所的创卫资料

(资料上报时间:2005年9月20日前)

㈠食品卫生计划总结(2003、2004、2005)

1.食品卫生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食品卫生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3.近三年食品卫生工作总结

㈡食品卫生技术规范文件

1.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03-2005年)

2.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方案;

㈣食品卫生监督专项检查资料(2003-2005)

1.检查方案、通知(2003-2005年)

2.检查情况总结

㈤开展食品卫生宣传活动资料(2003-2005)

㈥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4、2005)

附件2: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部分工作指引

一、卫生监督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要求

公共场所部分

㈠公共场所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应创卫标准5.1)

内容:

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3.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部分

4.《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

5.《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6.

各类型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gb9663--9673-1996,gb16153-1996,gb/t17220-1998,ws205-2001)

7.国家标准《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gb19085-2003)

㈡××市、区政府相关的工作规划、领导讲话、工作汇报等文件(2003-2005年)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农村2004—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市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市卫生局

3.*副市长在2005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关于做好公共场所卫生工作的通知――××市卫生监督所

㈢××市**区三年来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1)

内容:

1.××市**区近三年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总结。

2.2003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3.2004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4.2005年上半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近三年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总结撰写要求

题目:“××市**区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汇报”

内容包括:

a.基本情况概述

b.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各项创卫指标的完成情况,注意采用的数据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一致;

c.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亮点,如基层建设、专项整治等);

d.采取措施取得的成效;

e.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汇报要包含以下内容:7类28种公共场所的体检率、茶具、用品用具、空气质量监测及达标情况等。

参考资料:××市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汇报(市卫生局)

㈣每年上级布置和自己制订的公共场所专项检查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1)

参考样板:

1.2005年××市健康相关产品抽检计划和总结

2.2003年**区游泳场所卫生监督抽检计划和总结

㈤各类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技术指导规范。(对应创卫标准5.1)

参考样板:

1.××市**类公共场所卫生要求

2.××市旅业客房卫生操作规程

㈥从业人员体检培训资料(对应创卫标准5.2)

1.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2.企业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含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培训证明等)

㈦患“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对应创卫标准5.2)

1.“五病”的从业人员体检结果(复印部分资料)

2.“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通知书

3.相关企业“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报告

4.现场核实“五病”人员调离情况的现场检查笔录

㈧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数字相符、包括单位名称、电话、地址、负责人、从业人员数)(对应创卫标准5.2)

1.××区2003年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版权所有

2.××区2004年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

3.××区2005年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

4.××区《卫生城市信息报表》公卫表1-3(2003年-2005年)

㈨随机抽取公共场所单位个案10个(对应创卫标准5.2)。

每个单位的资料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资料

2.各年卫生许可证申请资料

3.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

4.自身卫生管理体系(卫生管理小组、卫生管理制度、检查记录等)

5.每年至少2次的现场监督笔录

6.发证前卫生监测资料

7.“五病”调离资料

生活饮用水部分

㈠生活饮用水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应创卫标准5.4)

1.《传染病防治法》

2.《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4.《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5.《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6.《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

㈡××市、区政府的相关文件(对应创卫标准5.4)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区城市供用水管理规定》的通知--××市人民政府文件(*府﹝1997)132号)

2.关于加强市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通知――××市人民政府文件(*府﹝1995)098号)

3.关于印发《××市市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和卫生监督规定》的通知――××市城市建设局(*城建字﹝1998)90号)

4.××市实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办法――1999年12月28日××市人大通过

㈢××市××区三年来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4)

1.××市××区近三年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总结。

2.2003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3.2004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4.2005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和上半年工作总结。

近三年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汇报撰写要求

题目:“××市**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汇报”

内容包括:

⑴基本情况概述

⑵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各项创卫指标的完成情况,注意采用的数据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一致;

⑶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亮点,如基层建设、专项整治等);

⑷采取措施取得的成效;

⑸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汇报要包含以下内容:直接从事供水人员体检率、卫生知识培训率、传染病调离率、水源水及出厂水每年两次水质全分析项目数和合格率,管网水各指标(浑浊度、色度、臭和味、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codmn。(管网末梢点))每月一次监测的布点情况和合格率、二次供水监测情况等。

㈣每年生活饮用水专项检查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4)

1.上级布置的抽检计划和总结

2.各区自己制订的专项工作计划和总结

㈤从业人员体检培训资料(对应创卫标准5.4)版权所有

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㈥患“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对应创卫标准5.4)

1.“五病”的从业人员体检结果(复印部分资料)

2.“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通知书

3.企业“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报告

4.现场核实“五病”人员调离情况的现场检查笔录

㈦集中式供水企业档案(抽取部分企业档案)

每个单位的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资料

2.各年卫生许可证申请资料

3.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

4.自身卫生管理体系(卫生管理小组、卫生管理制度、检查记录各岗位工作规程等)、

5.每年至少2次的现场监督笔录,

6.“五病”调离资料。

㈧二次供水设施的登记表

**区**街道二次供水设施的登记表(数量较多时可选取部分街道)。

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水质检测报告(对应创卫标准5.4)

1、2003年-2005年××水厂出厂水水质全分析结果(每年2次)

2、末梢水7项水质指标(浑浊度、色度、臭和味、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codmn。(管网末梢点))结果,检测频率为每月1次,采样点按每2万人1个点设置。

3、对二次供水设施的水质抽检结果。

㈩水质全分析检测报告

2003-2005年××水厂出厂水水质全分析检测结果(每月一份)。

注意事项:

1.提交资料的首页要有资料目录

2.资料收集要符合《××市全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工作指引》的要求

3.

数据要认真核实,特别注意各种数据、时间的合理性;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中的数据相应、不能出现逻辑错误。

资料的规格与形式

1.表格:标题用三号宋粗体字,表格内文字用小四号或五号字宋体

2.普通文档:标题用三号宋粗体,正文用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

3.所送资料、报表要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单位现场卫生要求

公共场所

㈠小型旅店卫生要求

基础卫生设施

1.消毒间:客房每层楼设独立的洗涤消毒间(小于30个床位的旅店,可以集中设立),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漂洗池、洗涤池、热力消毒柜,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

2.草间:每层设置独立布草间、每层楼客房数少于10间可隔层设立,内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密闭布草柜,布草柜容量能放置正常配置数量的3倍。

3.洗消池:无卫生间或使用公用拖鞋、脸脚盆的旅店分设拖鞋、脸脚盆清洗和消毒池,并标识明确。

4.客房卫生间洗涤消毒设施:配备面盆、浴盆和恭桶二套清洗消毒用具(不同颜色的洗刷用具),分别用二个独立容器盛装清洁液、消毒药,另备二副不同颜色的橡胶手套和干净抹布。

5.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6.客房内卫生间配备独立排风装置。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布草车符合要求,物品分类存放,干净布草与污物分开,有两套工具(手套、桶、刷等各2套)。

7.设有清洗消毒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床上用品登记本。(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人每周一换)

8.客房内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9.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消毒药物使用方法。

10.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1.客房无卫生间的旅店配有易于分辨,标识清楚的脸盆和脚盆。

12.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毛发、无污迹。

㈡小理发、美容店卫生要求

基础卫生设施

1、消毒设施

毛巾浸泡消毒桶、洗涤池(或洗衣机),使用蒸汽消毒柜或含氯消毒制剂对毛巾、面巾进行消毒;

紫外线消毒柜或臭氧消毒柜:针对理发用刀、剪、梳子等的消毒;

搪瓷或不锈钢灭菌缸:用医用戊二醛浸泡消毒痤疮针、眉夹等美容工具。

2、

皮肤病患者专用工具:备有专门理发用具箱,存放供患头皮癣等皮肤传染病顾客专用的齐全理发工具,用后即时消毒,并单独存放。有明显标志。

3、机械性通风装置:烫发、染发工作区应相对独立,烫发场所设有机械性通风装置。

4、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清面时需戴口罩)。

6.理发刀具、胡刷用后及时消毒,毛巾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毛发、无污迹。

㈢小公共浴室卫生要求

基础卫生设施

1.有更衣室、淋浴室、卫生间。

2.

独立的茶具洗涤消毒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漂洗池、洗涤池、热力消毒柜,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

3.设置独立布草间,内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密闭布草柜,布草柜容量能放置正常配置数量的3倍。

4.洗消池:使用公用拖鞋设拖鞋清洗和消毒池,并标识明确。

5.

果盘制作间:要有更衣(预进)、洗涤消毒和保洁制作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无条件设置者,不得制售水果盘。

6.紫外线消毒箱:针对梳头用具。

7.浸泡修脚工具设施:用搪瓷或不锈钢灭菌缸使用医用戊二醛浸泡消毒修脚工具。

8.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9.排风装置: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进风口应设室外,有防虫网)。

10.门口有禁止禁止皮肤病和传染病人进入的标志。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设有清洗消毒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床上用品和拖鞋、茶杯的登记本。(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0.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㈣小歌舞厅卫生要求

基本卫生设施

1.设独立的茶具洗涤消毒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柜及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

2.吸烟室:设专门吸烟室,内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

3.公共厕所:应设为蹲厕,如用坐厕须配一次性坐垫,设置独立排放到室外的排风系统。

4.果盘制作间:要有更衣(预进)、洗涤消毒和保洁制作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无条件设置者,不得制售水果盘。

5.排风装置: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进风口应设室外,有防虫网)。

6.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7.含有食品制作的其卫生设施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卫生管理

1.

《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茶杯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0.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㈤小网吧卫生要求

基本卫生设施

1.设独立的茶具洗涤消毒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柜及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使用一次性杯具可不设)

2.洗手设施:设有供顾客洗手的水龙头,水龙头为非接触式,并提供洗手消毒液。

3.排风装置: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进风口应设室外,有防虫网)。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茶杯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0.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㈥各项卫生操作规程

客房清洁卫生操作规程

客房的卫生清洁按以下步骤进行:

1.备齐各类布草、客用品、清洁消毒工具等,分类摆放,洁污分开。

2.进房后拉开窗帘,开启空调或排气系统或开窗通风。

3.撤去杯具、开水瓶、盆桶、拖鞋、烟灰盅及已使用过的布草,倒垃圾,清理完毕后洗手。

4.按规定整理床铺,检查有否污迹和头发,换上干净布草,铺上床罩。

5.

分别用干湿两块抹布按从上到下的原则清洁进出风口、排风扇、电器表面、窗台、家具、门等房内物品;用消毒水抹拭电话;清扫地面或进行地毯吸尘(硬底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注意清除床底和死角的杂物);清洗空调机滤网(每周一次)、换洗窗帘、床罩和毛毯(不少于两周一次)。

6.清洗垃圾桶、烟灰盅,抹干后放回原处;

7.按卫生间清洁操作规程清洗消毒卫生间“三缸”。

8.补充应配备杯具、食品、文具、日常用品。

9.对房间整体进行自查,防止疏漏,让房间通风一定时间后关门关窗。

10.对顾客使用过的布草,杯具,脸(脚)盆(桶)、拖鞋进行清洗消毒后备用。

布草清洗和保管工作规程

一、布草(床上用品、毛巾、衣裤)的清洗消毒必须有专人负责,布草必须有足够周转数量。

二、布草清洗必须做到一洗涤、二消毒、三漂洗晾干、四保洁。一洗涤顾客用过的布草及时收集,清洗干净。

二消毒将洗涤完的布草用配制好的消毒药水浸泡(必须严格按照消毒药物的有效浓度和浸泡时间来进行)。

三漂洗晾干用水将已消毒布草漂洗干净并放在干净衣架中晾干。

四保洁干净布草存放在有门衣柜内,由专人保管。

三、如送到干洗店清洗的,必须选择卫生状况较好的干洗店,并与其签订干洗合同。保证干洗后的毛巾达到消毒的效果。

四、清洗消毒后的布草必须洁净,无污渍。无异味。并应做到抽检合格。

五、干净的布草不得与用过的存放在一起,不能将用过的布草拿给顾客使用。

六、布草存放必须有专间、专柜、保持干净,做到无杂物、无苍蝇、无蟑螂活动。

茶具洗涤消毒及保管工作规程

一、茶具的清洗消毒必须有专人负责,茶具必须有足够周转数量。

二、茶具清洗要做到一洗涤、二浸、三消毒、四保洁。

一洗涤将顾客用过的茶具及时收集,清洗。

二浸洗有茶渍的茶具用药水浸泡并漂洗干净。

三消毒洗净的茶具放在远红外线消毒柜经过120℃20分钟进行消毒。

四保洁干净茶具存放在保洁柜内,由专人保管。

三、清洗完的茶具必须无污垢,无茶渍。

四、消毒后的茶具应该无水干爽,无污垢,无茶渍,无异味。并应做到抽检合格。

五、干净的茶具不得与用过的茶具存放在一起,不能将用过的茶具拿给顾客使用。

六、茶具洗涤消毒必须有专间、两个专用的茶具洗涤消毒池。

七、保洁柜必须每天用消毒水清洁一次,做到无杂物、无苍蝇、无蟑螂活动。

八、使用一次性杯具的门店要将杯具保管好,不得重复使用。

旅业客房卫生间“三缸”清洗消毒工作规程

一、旅业客房卫生间“三缸”指的是洗面盆、浴缸、马桶。“三缸”清洗消毒必须要有专人负责。

二、清洗消毒“三缸”要配备二套不同的工具(包括手套、抹布、刷、洗涤剂、消毒药),二套工具之间要有明显的识别并将工具放于不同的桶。并标明使用对象。一套工具用于洗涤消毒洗面盆、浴缸,另一套用于洗涤消毒马桶。

三、“三缸”清洗消毒程序(洗涤消毒时使用各自的工具):

四、清洗:用洗涤剂将洗面盆、浴缸、马桶的污垢清洗干净

五、消毒:用配制好的消毒药水抹拭“三缸”,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六、清洗消毒后的“三缸”表面必须干爽无水、无污垢、无异味。

七、消毒药要严格按照药效来配制,配制好的药物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洗涤工具要经常清洗消毒,保持干净。

理发美容工具清洁工作规程

一、供顾客使用的理发美容工具必须保持清洁,干净。

二、理发工具、围布必须每天进行清洗,清洗干净的工具无污渍、无头发。

三、理发工具必须做到每客用后消毒。消毒方法可用有效消毒剂擦拭或采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柜消毒。清洗消毒后的工具应分类存放。

四、配备一套头癣病人专用理发工具,使用后所有工具清洗消毒后再单独存放,有明显标志。

五、美容用具应一客一换,并用戊二醛进行浸泡消毒,保持干净整洁。

空调器、排气扇清洁工作规程

一、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必须加强通风换气。

二、在搞卫生时,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先将窗户打开。

三、在使用空调器的季节,每月检查空调器一次,保证其正常运转,及时清洗空调器滤尘网,每月至少一次,空调器滤尘网不得有明显积尘。

四、每周检查和清洁排气扇、送风扇一次,保证其正常运转和无明显积尘。

五、经常检查设在室外的新风口,防止异物阻塞新风口。

生活饮用水

㈠集中式供水企业卫生要求

基本卫生设施

符合《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企业卫生规范》的卫生要求

卫生管理

1.有《卫生许可证》,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

7.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8.

水质实验室检测资料齐全,能出示2003年-2005年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检测资料,检测项目、检测频率、采样点数、检测结果符合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年)和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2005年6月)的要求。

㈡二次供水设施

基本卫生设施

符合《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卫生要求

卫生管理

1.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有建立卫生档案(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2.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3.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4.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

6.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7.每年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后有水质检测报告。

三、企业自身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目录

1.成立卫生管理组织(小组)的文件。

2.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3.各岗位责任制及各岗位的卫生操作规程。

4.顾客用物品的清洗消毒记录。

5.卫生管理小组进行卫生检查、检查考评、奖惩记录的书面记录簿。

6.从业人员名单,含健康检查、卫生培训情况。

7.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书。

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记录。

9.其他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或者顾客、消费者反映的卫生问题记录簿。

10、化妆品、消毒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报告。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档案目录

1.成立卫生管理组织(小组)的文件。

2.卫生管理制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3.各岗位责任制及各岗位的卫生操作规程。

4.卫生管理小组进行卫生检查、检查考评、奖惩记录的书面记录簿。

5.从业人员名单,含健康检查、卫生培训情况。

6.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书。

7.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记录。

8.涉水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报告。

二次供水设施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档案目录

1.成立卫生管理组织(小组)的文件。

2.卫生管理制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3.各岗位责任制及各岗位的卫生操作规程。

4.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记录(每年二次)。

5.清洗消毒后水质检测结果。

6.卫生管理小组进行卫生检查、检查考评、奖惩记录的书面记录簿。

7.从业人员名单,含健康检查、卫生培训情况。

8.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书。

9.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记录。

10.涉水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报告。

四、各区卫生监督所上报市所的上报资料内容

1、各区公共场所单位、集中式供水企业、二次供水设施一览表(2003-2005年)

2、各区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5年公卫表1-5)

3、××市**区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工作总结(2003-2005年)

附件3.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传染病卫生监督部分工作指引

一、卫生监督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要求

㈠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规划、人大、政府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

内容:

1.每年人大、政府对传染病卫生执法检查活动有关文件

(2003年、2004年、2005年);

2.政府的贯彻穿染病卫生监督工作规划;

(规划范围要涵盖2003-2005年)

3.市、区领导对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的讲话;

(2003-2005年)

4.卫生部门向人大、政府作的传染病卫生执法情况汇报;

(2003-2005年)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农村2004—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市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市卫生局

3.冼瑞伦副市长在防控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㈡传染病卫生监督计划总结

内容:

1.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㈢传染病卫生监督技术规范文件

内容:

1.有关法律法规、规范

2.各类传染病卫生监督应急预案

3.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参考样板: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消毒管理办法》;

3.《××市卫生监督所重大传染病卫生监督应急工作预案》-市卫生监督所

4.××市卫生监督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制度-市卫生监督所

5.医院感染流行爆发的调查处理规程-市卫生监督所

㈣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专题)相关文件(2003-2005年度)

参考样板:

1.转发关于开展流感和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督察的通知-××市卫生局

2.《关于全市开展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质量监督检查的通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

㈤开展传染病卫生监督宣传活动资料

1.传染病卫生监督宣传简报(2003-2005年)

2.宣传周活动文件、图片(2003-2005年)

3.报刊、电台、电视台报道

4.监督所网站及网上报道

(含文字、图片、影像等)

㈥卫生城市信息报表

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5):

传染病防治基本情况统计表传染病防治表1

传染病防治经费投入情况统计表传染病防治表4

传染病防治执法情况统计表传染病防治表5

注意事项:

1.提交资料的首页要有资料目录

2.资料收集要符合《××市全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工作指引》的要求

3.数据要认真核实,特别注意各种数据、时间的合理性;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中的数据相应、不能出现逻辑错误。

资料的规格与形式

1.表格:标题用小二号宋粗体字,表格内文字用小四号或五号字宋体

2.普通文档:标题用二号宋粗体,正文用三号仿宋体,行距25。

3.所送资料、报表要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检查单位现场卫生要求

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医院中心供应室

供应室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形成相对独立区域;

供应室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和生活区,物品运行路线采取强制通过方式,不准逆行;

供应室内清洁与污染物品,消毒与未消毒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放置,标有明显标记,设发物和收物二个窗口;

清洁区和无菌区应有空气消毒设备;

供应室内物体表面应光滑,不积灰,便于清洗和消毒。

输血器具、敷料、注射器等制作应在专用室内进行。

⑵医院血液透析室

血透室选址、设计合理,周围无污染源,符合设置卫生学要求;

血液透析室应设置在相对独立区域,并开设hbv、hcv阳性患者专室;

血透室内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无交叉,各区门口应设置浸湿消毒液的擦脚垫并经常保持湿润;

新开设的血透室应包括:

污染区:患者更衣室、休息室、血透室、洗涤消毒室

半污染区:治疗室

清洁区:工作人员更衣室、工作人员休息室、水处理室、清洁库房

血透室内的地面、墙面应光洁、平整,便于消毒和清洁;

血透室内应配备基本消毒设备和措施。

⑶隔离门诊(肝、肠道)

选址、设计合理,应尽量与普通门诊分开;

隔离门诊应有足够的业务用房,以满足医疗活动的需要;

肠道门诊与肝炎门诊应分开设置,不能合用,不得在肠道门诊内诊治其他科的病人;

医务人员和病人应分门进出;

挂号、化验、配药、注射、收费等均应在门诊内完成,做到“五不出门”;

门诊内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无交叉,各区门口应设置浸湿消毒液的擦脚垫并经常保持湿润;

新开设的隔离门诊应包括:

污染区:诊疗室、二三级医院观察室、化验、厕所、洗涤消毒室

半污染区:挂号收费、注射治疗等

清洁区:医务人员更衣室、休息室、库房、药房等

室内的地面、墙面应光洁、平整,便于消毒和清洁;

⑷计划免疫接种门诊

接种门诊应设立在底层或二层清洁区内,远离肝肠门诊及普通门诊,并有醒目标志。

接种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做到分门进出,门诊内应有候诊、预检、登记、接种、留观场所和宣传栏等,并有明确标志。各项规章制度上墙。

接种门诊设备配备:冰箱、冷背包、操作台、登记台、接种器械、椅子、紫外线消毒灯、脚踏式或感应式水龙头等必需物品。

⑸医院检验科(血库)、手术室、内窥镜室、产房、母婴同室等选址、设计合理

室内布局应分为清洁区和检查区,区域划分清楚,不得交叉

区域内应配备必要的消毒和基本卫生设施

区域工作流程应符合消毒隔离要求

污水污物或其他医院废弃物应得到妥善处理,并应遵循有关规定。

2.卫生管理要求:

⑴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

⑵有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制度

⑶有健全的疫情登记制度和报告制度、门诊日志齐全

计划免疫实行周门诊制度,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100%。有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95%。儿童计划免疫单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5%。

⑸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90%。无有偿献血。

⑹医疗废弃物、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三、医疗卫生机构自身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⑴基本资料:医院名称、诊疗科目及科室设置、人员情况、主要消毒设施、预防院内感染设施、卫生监督部门卫生监督意见书等

⑵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

⑶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机构及人员组成名单

⑷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机构及人员的职责

⑸医疗卫生单位制定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相关制度。如: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院感消毒制度等。

⑹院感、消毒专业人员的组成及职责。

⑺医护人员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院感消毒知识的培训制度及培训纪录。

⑻医院使用的消毒剂、医疗卫生用品采购的索证制度。

⑼医疗废弃物、医源性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制度

四、各区卫生监督所上报给市卫生监督所创卫资料目录

(资料上报时间:2005年9月20日前)

㈠传染病卫生监督计划总结(2003、2004、2005)

1.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㈡传染病卫生监督技术规范文件

1.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实施方案;

(2003-2005年)

2.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㈢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专题)相关文件(2003-2005年度)

第11篇

关键词:课改 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实践 更新知识

在偏远的农村中学,如何克服教育教学资源的限制,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的探索: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有限,

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僵化的学习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被动接受。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的活动,旨在以课堂为主阵地,教师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意识。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充分发挥政治课的优势,因势利导克服农村中学存在的困难,结合当前的热点、焦点拓宽知识面,增强固有知识的延展性和活性,让本来死的知识焕发异彩,让学生大胆发表独特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巧妙地把参与式教学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质变。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师生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唱主角,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副教师“主体性”的做派,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例如:初三政治课本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了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拿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地联系初三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2、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要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第12篇

然而,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给全市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压力在进一步加剧,水、电、土地等要素供给压力持续上升,部分区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日渐恶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面临形势更加严峻,难度在进一步加大。主要表现为:一是水环境方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农业非点源污染依然严峻,主要湖库、河流、河网的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水质总体上逐年恶化,20*年*流域的水质达标率仅为80%,甚至还出现了水质性缺水现象;二是大气环境方面,尽管总体良好,但是各种常规污染物浓度水平仍在逐年上升,酸雨污染问题突出;三是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垃圾填埋场、城市污泥的处理还没有好的技术措施,对生态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威胁;四是海洋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近海海域水质明显恶化,镇海、北仑港区的监港工业,以及象山港海域水产养殖对海洋水体的污染严重。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全市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直接关系到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关系到全市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市一直重视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将*建设成为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系统服务功能强大,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人居和谐,生态文化繁荣,具有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高度国际化开放格局、浓郁江南水乡特色、适宜于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生态型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的科研工作基本上处于被动跟踪状态,对全市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以及生态市建设中面临的关键性技术还缺乏系统研究,科技储备不足,技术支撑能力不强,迫切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生态市建设科技支撑能力。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两创”战略,以《*市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市十一五环保规划》为依据,以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目标,针对*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从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利用、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环境安全与综合管理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与示范工程,开发与推广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成套技术、与工艺装备,建立我市污染物控制、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管理科学决策技术体系,提出解决我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战略思路和技术措施,为生态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二)发展目标

计划到2011年,通过本专项的实施,着力在5个重点领域组织实施20余个重大重点科技项目与科技示范工程,突破50余项关键技术,示范推广100余项先进适用技术和成套装备,显著增强科技对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支撑能力。力争到2012年,使我市COD排放指标下降,下降强度降至1.1千克/万元GDP以下;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达到国家生态城市考核的水(环境)功能区要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争取达到50%以上;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55天/年;工业固废得到有效处置和利用,处置和利用率达到99%以上;全市生态社区(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环境优美乡镇达到80%以上。

三、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

根据专项的总体目标和生态市建设的实际需要,未来4年,我市环境保护科技专项重点确定5个方面的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

1、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利用

农村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及农业排水污染控制技术;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饮用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和控制技术;农田N、P优化管理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建设技术;湖库生态控制技术。

2、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治理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达标排放及污染物削减控制技术;燃煤设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同步控制与治理技术;工业排放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汞污染、二恶英、VOC等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脱硫副产物(CaSO4、CaSO3)资源化利用技术。

3、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固体废物在社会循环与生态循环中的转化形态与污染途径识别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的产业化经济技术政策和管理机制;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城市污水厂污泥减量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农村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4、环境安全与综合管理

以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虚拟地理环境等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市规划、评价与管理的信息与决策系统;环境质量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环境质量监测和预警技术;危险化学品排放源调查识别及泄漏后应急评价与污染修复技术;环境容量与排污权交易相关的政策法律保障技术体系。

5、典型区域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舟山港海洋生态环境数据库、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港口海域突发性污染预警和迁移控制技术;象山港生态变迁、海域生态评价、纳污总量控制和生态修复技术;典型滩涂湿地-杭州湾河海岸湿地生态保护与管理技术;生态社区(新农村)资源与环境建设模式支撑技术。

四、重点研究项目

围绕专项目标与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按照支撑和引领相结合、研究与示范同步推进的原则,未来4年,全市着力组织实施20个重大重点环境保护科技项目与示范工程。

(一)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利用

1、饮用水源污染生态控制技术集成及示范工程

研究内容:调查、评价全市饮用水源水质现状和成因,以及水体中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风险,研究典型库区水质管理与预警模型;研究主要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生态工程模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及农业污水污染控制技术的集成与优化方案;开展典型水源地小流域污染与水土流失的生态控制工程示范,研究各种技术措施对小流域污染与水土流失控制、脱氮、除磷、杀菌的效果及其机理;利用RS、GIS和在线监测及无线传输系统,研究环境因子对甲藻、硅藻水华形成的影响,开发甲藻、硅藻、微囊藻水华暴发预测、预警模型以及藻类暴发后的补救方法和应急措施;研究典型富营养化水源地水生物生态修复。

预期目标:提交《*市饮用水源污染控制与应急处理方案》及*市典型饮用水源水库水质管理与预警模型;以小流域为控制范围,建立污染控制与水土流失控制示范工程1个,日处理入库水量100t/d;建立典型水源地水体生态修复示范基地1个,示范水体面积≥1万m2;提供典型饮用水源污染控制工程模式或技术方案2套。

2、农田N、P管理与污染控制的关键技术和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通过农田N、P利用和作物生长过程的定位监测,分析农田N、P的使用、迁移、转化和流失的规律;分析总结农田N、P转化和利用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小区的定位观测,通过农田N、P形态转化和迁移的机理试验,建立模拟农田N、P循环转化过程的定量模拟模型;根据农田N、P的迁移、转化规律的分析,在农田N、P的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和污染控制措施上提出控制技术和减排方案;对已建立的农田养分管理与推荐施肥系统进行修正,同时集成农田N、P迁移转化机理模型、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农田灌溉预报模型和分布式面源模型,建立农田养分管理与污染控制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

预期目标:根据*市主要农田耕作制度的特点,建立农田N、P迁移转化、农田水分管理、作物生长过程的模拟模型;提出主要农作制度下农田N、P优化管理的方案和减排方法;建立面源控制措施筛选的指标体系;建立研究区农田N、P管理和污染控制信息化平台,并进行百亩田间示范试验区建设。

3、*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开发农田径流氮磷污染控制技术,设计与优化农田径流汇集与缓冲的沟渠系统;高效富集氮磷耐水本土植物的选型与净化效果研究,开发去除氮磷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研究农村生活污水氮磷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开发管理方便、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和适用小户型的污水处理设备与装置;研究受污染农田的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结合*土壤污染现状提出实用、有效、经济的解决方案;进行农村废弃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污染防治研究;提出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政策体系框架及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科学管理措施。

预期目标:提供*市典型示范案例,农田氮磷污染物去除率达60-80%;生活污水要求BOD5、COD、TN和TP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中一级标准;提供不同类型受污染农田的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提出农村废弃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污染防治对策;构建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政策法规管理体系框架。

4、高难度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我市化工、医药、制革、印染、造纸等重点行业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种类多等特征,开展典型的工业废水高效低费处理技术攻关,攻克高浓度、高毒性、高盐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并开展示范工程建设。重点研究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印染/造纸行业的中水回用技术、废塑料清洗废水处理技术和资源化、高效悬浮生物载体的研发及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规模化养殖污水处理技术。

预期目标:针对以上不同行业的废水,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的处理工艺,确定最佳的运行参数、处理效率和经济指标,并建设10个相应的示范工程,开发2种以上新型高效悬浮生物载体产品。

5、*市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与尾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现有污水处理工艺改造为多模式A/A/O工艺的关键控制参数与实施方案;活性污泥-生物膜法联合工艺提高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硝化功能与容积负荷的关键技术参数与实施方案;化学除磷与生物氧化耦合技术;研究填料低氧A/A/O改造工艺的实际应用效果与出水稳定性;好氧池溶解氧智能化控制与运行方式;现有尾水深度处理工艺的技术改进,解决中水异味、水质稳定性的技术方案;中水输配与使用过程的水质安全性监测与评估体系。

预期目标:技术成果应用于*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一级B排放标准;提出适合于际情况的升级改造技术流程与方案;建设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示范工程和中水回用示范工程;明显提高全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水平。

6、*市河流环境流量研究

研究内容:调查、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在*市樟溪河环境流量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市河流环境流量机理研究、评价测算以及环境流量维护改善等问题;构建河段水文水利数学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相关参数的率定;结合研究区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生物生态与水文、水质综合分析,确定各类生态环境需水范围;根据各类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成果,结合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保护目标,以及地区发展相关规划,探讨保证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对策及措施。

预期目标:通过樟溪河环境流量课题研究经验推广应用,发展完善生态环境需水机理研究基础理论;构建适合于*半山区(原)河流的环境流量计算模型和评测方法体系;提交*市河流环境流量研究报告。

(二)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治理

7、*市重工业区大气中恶臭污染物控制对策研究

研究内容:进行*市环境大气中恶臭污染源调查,收集各类采样方法的规范和资料,建立切实可行的采样方法;按照恶臭分析的标准,建立大气中恶臭监测技术方法,使实验室分析测试人员正确熟练地掌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质量控制程序;利用感官测试法(三点比较式嗅袋法)或仪器分析法(分光光度法、GC、LC、IC等)对环境大气中恶臭污染物各项指标进行全分析;研究编制恶臭污染控制的法规、标准和政策;探讨恶臭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控制对策等;确定大气中恶臭物质的成分,摸清恶臭污染源,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降低大气中恶臭污染物浓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预期目标:配备高水平的恶臭分析仪器,建设恶臭治理实验中心,完善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丰富和健全*市环境大气监测体系;建立环境大气中恶臭污染物分析及防治方法;提交*市重工业区大气中恶臭污染物控制对策研究报告,为环境大气中恶臭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8、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推广及设备研制

研究内容:了解国内外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目前国内处于试验阶段的电子束法、脉冲等离子体法和活性炭法脱硫脱硝技术,通过实验室模拟分析,深入研究其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为实现工业化应用提供充分、有利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各种工艺应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净化率、装置成本、运行费用以及副产物处理和二次污染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开发出能够在燃煤锅炉上广泛应用的、高效、低耗能、易操作的同时脱硫脱硝工艺,为实现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目标提供可靠的技术和装备。

预期目标:了解摸清我国目前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进展情况,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煤设施烟气脱硫脱硝控制技术与装置,进行技术集成和设备研制,重点开发结构紧凑、投资与运行费用低、效率高的新型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和设备,并建示范工程2个。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9、*市简易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市简易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现状,对其污染物产生途径、污染类型、污染对象等提出科学的评估。探索简易垃圾填埋场生态景观与植被恢复、土地再利用途径与技术,包括特殊环境下耐性植物的筛选与种间适配种植技术研发。根据*市简易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特征,通过实验室模拟分析,研究污染治理新工艺最新研究技术,建立简易垃圾填埋场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预期目标:提交*市废弃简单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现状和环境影响评估技术文件;开发出*地区简单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提交相关技术文件;建立垃圾渗滤液治理示范工程,其环境治理水平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中的要求。

10、*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及河道污泥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调查研究*市城市污泥(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与河道疏浚污泥)现状,了解污泥的性质、产生量、处理处置现状并进行分类,对国内外其它城市现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高温好氧堆肥资源化关键处理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堆熟污泥回料关键技术、最佳供氧技术及策略、一次仓堆与二次条堆条件控制、温度与湿度控制、堆肥一体化处理设备等关键技术,实现堆熟污泥稳定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利用疏浚污泥及工业固废制造保温节能建材的关键性技术研究,提出最佳材料配合比、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

预期目标:建立剩余污泥高温好氧堆肥示范基地1处;将剩余污泥或疏浚污泥制成保温节能建材,实现技术产业化;完成*市城市污泥现状调查报告及国内外现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对比分析报告;提供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2套、制定企业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四)环境安全与综合管理

11、*市数字生态建设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利用

研究内容:构建“数字生态”的框架体系,建立*生态市建设的决策支持系统平台软件,利用该平台软件,可增加专题数据、插入专业决策模型,从而快速地构建示范应用系统,同时可以对各类数据进行与共享,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共享平台、生态建设决策支持平台和平台。在此基础上提供管理者对*生态市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生态和环境问题进行决策以及建设效益评估的会商决策平台;并针对水环境污染物排放监管、水污染物减排和总量控制、污染事故预警机制建设的需求,建立基于GIS系统的水环境数据库,发展基于GIS的的水环境安全监管和应急决策系统示范。

预期目标:将*生态市建设中的基础信息进行“综合集成”,构建*生态地理信息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把社会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过程相联系,建立各类管理和决策的应用系统,开发“过程模拟-评价-决策-可视”一体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软件2-3套。

12、*市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研究

研究内容: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环境监测组织机构;建立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规范;制定环境监测评价的环境标准和相关规范;培养适用于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技术人员队伍;选设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监测网点;构建先进的环境室内分析技术设备、自动监测设备及在线监测网络;提高监测环境污染新问题和应急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能力;建立能满足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环境信息系统和满足区域生态系统安全风险或预警评价的评估模型系统;研究环境监测运行机制。

预期目标:培养一支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技术人员,构建生态系统安全风险或预警评价的评估模型系统,编制《*市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和《*市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实施计划》。

13、化学品泄漏后环境应急评价和化学污染环境修复研究

13-1、化学品泄漏后环境应急评价和环境修复研究

研究内容:建立*市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周围环境、气象条件、水系情况等因素)和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数据库,研究开展应急环境监测的布点原则、采样分析方法、监测频次等,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提出各类事故污染范围的确定、后果评价及应急处置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受损环境修复的措施和对策。

预期目标:掌握*市自然环境、主要化学危险品品种及使用管理情况,建立应急环境监测及后果评价的布点、采样分析、监测频次原则和方法,通过筛选确定环境污染后果评估数模,提出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置和环境修复方法。

13-2、化学污染土壤评估及修复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我国现有对污染土壤调查评估技术如国标、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等,对被化学污染的土壤进行调查评估,提出化工、农药类企业污染场地分类方法与管理对策,并研究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包括微生物降解、植物修复和化学-生物联合修复)等修复技术。

预期目标:通过研究提出化学污染场地的调查和风险评估方法,优化筛选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典型化学污染场地土壤污染修复实用技术,提出治理对策,恢复其生态功能对策和措施,为土壤环境安全管理和土地功能转换提供技术支撑。

14、*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市面临的艰巨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节能减排任务,借助排污权交易制度这种以市场为基础的且被初步证明行之有效的环境经济手段,从*市最紧迫的废水COD总量控制工作入手,以*流域COD总量削减为目标,构建*COD排污权交易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调查研究*COD排污收费制度现状,构建*流域COD排污权交易体系,经污染源分析及选择,确定COD排放总量目标,进行COD初始排放权分配,制定排污权交易规则,构建排污监测系统模式、排污权交易平台及排污权交易的监管体系和交易绩效评价体系;确定*COD排污权交易类型和政府角色定位;研究*COD排污权交易配套政策与服务体系。

预期目标:在污染源系统调查和环境容量分析基础上,建立*市*流域的COD允许排放量的分配原则和核定程序,构建*COD排污权交易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旨在保证排污权交易体系高效运转的配套政策与服务体系。

15、*流域重点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推进计划

研究内容:对*流域印染行业的重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市印染行业生产技术特点以及环境保护对印染行业发展的要求,提出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根据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的评估体系对*流域重点印染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并结合*流域工业污染源削减分配方案,制订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推进计划,确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和源削减计划。

预期目标:建立*市印染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制订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推进计划,推进*流域工业污染源削减分配方案;提出相应的考核措施和对策。

(五)典型区域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16、*舟山港海域环境监控体系及突发污染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建立*舟山港区典型海域的海水理化、石油、化学品、生物多样性的特征数据库;研究典型污染物来源快速识别技术与实时监控技术;进行海域典型污染物的迁移、转运、扩散研究,建立能模拟港口泄漏化学品污染物及溢油污染扩散迁移过程的三维水动力模型;研究突发污染的预警与应急预案,建立典型污染物突发事故的仿真模拟系统;研究*港船舶压载水外来生物风险及对策。

预期目标:建立1套*舟山港生态安全数据库;建立30种典型有机污染物的高通量快速分析技术;建立10个重金属的高灵敏度分析技术;建立2-3个重点污染源区域的现场在线检测新技术;建立2-3套应急预案,提供相关应急处理的技术示范;构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成1个港口海域生态环境安全研究平台。

17、象山港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针对象山港目前富营养化、热电厂温排水对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港内围垦工程及港内工、农业生产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调查象山港热电厂邻近水域环境生态基础信息,研究和建立基于灵敏指标的区域海洋环境生态损害精确评价指标体系和海洋环境生态修复综合技术;研究象山港高温期大型海藻的生态养殖及综合利用技术;分析象山港水动力变化规律,建立涵盖整个象山港在内的三维数值模式,并利用三维数值模式计算分析已有和拟建围垦工程对象山港水动力影响;研究象山港区域海洋纳污总量控制技术。

预期目标:建立热电厂邻近水域环境生态基础信息数据库;确立生态损害的物化和量化精确灵敏指标体系和1-2项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建立不同水温(6℃-30℃)环境下海藻间养、轮养新模式以及海藻与鱼类生态养殖模式各1套;建立三维数值模式;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区域环境容量优化分配方案和区域海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总量控制与分配方案。

18、东钱湖生态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改善东钱湖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在充分了解东钱湖水资源、水环境、生态环境状况、污染状况以及渔业养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研究的成果,进行东钱湖环境容量研究;选择合理的环保底泥疏浚,控制内源污染;通过针对性的生态修复试验,从生态系统角度,重建水生生态系统结构,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河口区湖泊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价值;建立东钱湖水域管理政策框架体系。

预期目标:经过调查研究,得出已实施措施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通过针对性的生态修复试验,完善目前的生态修复方案;提出更全面更完善又切实可行的东钱湖综合整治措施。

19、*市滩涂湿地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

研究内容:调查和获取湿地的相关生态、环境、地貌因子等数据,实现各类生态资源数据库的集成,建立滩涂湿地GIS管理系统;进行滩涂湿地演变趋势分析、湿地生态功能评估、滩涂湿地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具体方案。

预期目标:建立滩涂湿地GIS管理系统;滩涂湿地演变趋势分析;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制订滩涂湿地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具体方案与措施;滩涂湿地动态保护与利用方案实施的管理措施研究。

20、*市生态社区(新农村)资源与环境建设模式支撑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内容:从*市生态社区(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和发展现状出发,针对新社区(农村)建设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和技术瓶颈问题,把“节能、节水、节地、治污、循环利用”等生态技术要素融入社区(新农村)建设中,进行关键性支撑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集成与示范,全面推进*市生态社区(新农村)资源与环境建设的水平。重点开展*市社区(新农村)环境与资源现状调查研究、社区(新农村)优质杂排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社区(新农村)及小城镇生活污水实用型处理技术研究及示范、社区(新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及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预期目标:提供*市社区(新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调研报告;开发适合于社区(新农村)推广使用的优质杂排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技术;开发适合于社区(新农村)以及小城镇地区的半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及工艺,形成技术规程,建设2-3处示范工程;解决*新农村废弃垃圾堆场的污染问题,建设生态修复示范工程2处。

五、创新平台建设

以支撑科技发展、改善创新环境、提升研发水平为目标,加快构建适合我市环保科研发展和资源共享的环保科研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建成四大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平台。

1、加快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加快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增强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服务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能力为目标,不断加强对研究中心的管理和指导,推进研究中心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大对研究中心的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实验装备。力争将中心建设成为我市工业水处理、水生态修复、烟气脱硫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多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高地和创新源头。

2、组建*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科研重点实验室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下简称“POPs”)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类污染物之一。我市目前拥有众多化工企业(如镇海炼化、台塑台化、LG甬兴等)和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在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的同时,其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我市环境安全的威胁正在逐年增加。根据我国履行POPs公约和全国POPs调查、土壤调查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在依托市环境监测中心现有检测和科研力量的基础上,着手组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开展POPs的检测、监测以及安全处置和科学管理。

3、启动建设*市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依托*大学并联合具备设备生产能力和良好经济技术实力的环保企业,启动建设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着力在工业废水和含持久性污染物废水处理、工业中水回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饮用水安全领域开展技术研究,为农村、社区生态建设提高关键工艺和与成套设备;为企业污染控制提供工程工艺设计、技术检测服务推动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

4、培育发展环保技术咨询服务平台

以现有*市环境工程技术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咨询机构、清洁生产审核中心、环境监测中心等为依托,培育发展一批环保技术咨询服务平台。运用共建共享的机制,对大型科研仪器与设备、环境科技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战略重组与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技术保障服务系统,增强服务平台对企业和个人的数据、技术和人才共享服务,为环境科技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

六、分年度计划安排

实施年限:20*年6月~2010年12月

20*年6月~20*年12月:编制年度项目申请指南,启动第一批7个左右专项重点项目,2~3个重大项目。

2009年1月~2009年12月:启动第二批7个左右专项重点项目,2~3个重大项目。开展第一批重点项目的中期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予以适当调整。

2010年1月~2010年12月:启动第三批6个左右专项重点项目,2~3个重大项目。前几批重点项目结题验收,总结实施经验;开展示范推广、应用;“十一五”总结,绩效评估。

七、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

由市科技局和市环保局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领导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协调处理专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企业要积极参与专项的实施,实行市县联动、部门互动,共同组织实施专项中的重大、重点项目。领导小组下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的制订,各项目的组织评审、咨询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推荐与遴选,指导监督重点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开展项目的中期评估和绩效考核。专项中明确的重点项目在组织方式上实行课题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以择优委托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2、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全社会对环保科技的投入,着力改善投融资环境,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市科技三项经费、环保专项资金等经费将作相应安排,支持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环保部门也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支持本地区开展的重点项目。进一步树立企业是创新主体的思想意识,加强企业对本专项的科技投入,凡参加承担本专项实施的示范企业,要求企业科技投入经费不低于财政科技投入的经费。

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将专项的实施与人才使用、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科研院所及相关高校、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及各类研发人才,增强我市环境科研技术力量,力争形成一批从事环境技术研发、示范和应用推广的环保技术骨干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