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7 22:01: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课堂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科学的课堂常规是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应当共同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课堂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制订课堂常规时,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它是为了维护同学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订,这样的课堂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特别是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作业习惯上都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生性好动,坐不住,管不住自己的嘴;二是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面对初中数学课堂知识容量的改变,一部分同学无法适应,选择逃避,容易开小差;三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学科增多,知识变难,作业量变大,容易形成学生抄作业的现象。一个科学合理的课堂常规,可以有效预防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二、做好深入的学情调查
一个科学的课堂常规可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确保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步骤得以顺利实施,但还不能说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来,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只有学生具备了主人翁意识,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课堂气氛,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课堂气氛按照师生之间所表现出来的表现特征,大体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要建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基础;平时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各种想法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对学习的期望值。特别是在刚刚进入初中学习阶段,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和对自我的学习目标,半期或期末考试后,可以布置学生写试卷分析和自我总结,从这些信息中可以客观的分析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为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在与学生有较多接触以后,还可以就“我心目中的数学老师”这个话题让学生写一个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你会了解到学生普遍喜欢那些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形象,富有激情和幽默感,平易近人,能和学生交朋友的老师;而不喜欢那些衣着不整、无精打采,处事不公正,体罚学生的老师。不同层次的学生还会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会可能会提出多讲学习方法,经典题型以及解题技巧等;而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会提出放慢讲课速度,多讲基础题目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业基础的教学目标,分层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达到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把他们融一个整体,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有效的课堂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形成思想共鸣、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达成的认同度和情感状态就形成了本堂课的课堂氛围,它对课堂教学的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一种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树立一种理性的教师权威,师生彼此之间就会有较多的相容性,会产生积极主动的促进作用;学生越是尊重、喜欢教师,就会主动接受老师的指导,接纳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教师的语言和行为越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活动就可以顺利高效地进行。我们大多数学校都是采取班级授课制,班级是一个由不同学生组成的群体,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正能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容易形成良好的学风,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很容易为课堂教学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而对于学风不浓、学生问题行为较多的班集体,教师则应当采取一些控制性的管理措施,通过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多培养一些学习骨干,守纪骨干,在骨干的带领下逐渐引导班级的走向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作者:邹品贵 单位:重庆市礼嘉中学校
继续贯彻新课程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研究;围绕我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提升科学教学的教研质量与教研水平;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有效资源,强化教师业务学习水平,实施专业化指导与学术性、群众性研讨并行,增进我校科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一、加强学习与研究,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1、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本学期拟围绕以下专题开展学习活动:
继续组织科学教师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两本最基本的导向性书,把握科学教学的基本方向与目标。
组织学习《科学课》等专业性杂志,加强平时的总结与反思。
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要求科学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参加“教海探航”论文评比活动。
3、“上网学习”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的能力,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强网上学习实践活动。
二、继续深化科学课程改革,提高科学教育教学质量。
1、本学期要抓好实验教材的研究工作,利用好“江苏教育网”中的教材教法培训资料,对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仍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亮点与精华,向全镇科学教师展示一些精品课例、精典案例等。
3、加强与溧阳市教研室的联系,积极争取各种培训的机会。
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依托远程教学资源,带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1、调动教师参与科学教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挖掘广大教师的研究意识,组织教师学习远程教育资源,通过不断学习,汲取营养,共同协商、互动交流,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
2、积极探索“看中学”的形式、内容,依托远程教育资源,自主开发一批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教学资源。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记工作。
6、继续做好小小气象台的指导工作。
四、具体工作:
九月份:
1、制订课题组计划。
2、制订各年级教学计划
十月份:
1、 中学《科学》新教材分析与培训活动。
2、组建科学兴趣小组并开展活动。
十一月份:
1、积极参加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组实验教师研讨活动。
2、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优秀课”评比活动;
2、科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元月份:
工作中,备课坚持“五”“四”“三”原则,即坚持“五备”:备新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活动单”设计;考虑“四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散难点、分析疑点;做到“三有”: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具体的教学流程、有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
教学中,尽量给学生一个轻松的环境,逐渐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创造条件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 激活学生,让学生享受创新的乐趣。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如何让一堂课“活”起来?如何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地激活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针对这些问题,可这样做:每堂课设计好开头,精心设计导语,设疑激趣,活跃思维。这种教学氛围的创设,使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也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畅游知识的海洋。
(二) 激励学生,让学生享受争议的乐趣。记得某位名人说过,“没有争议,就无法别异同、分是非、治曲直。”因此,争议也就成了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使数学课堂成为碰撞出智慧火花的精神乐园。
(三) 放飞心灵,让学生享受自主的乐趣。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已有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活动单导学的要求,迅速变换角色,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以活动为引领,以课堂为中心,横向拓展,以教材为例子,纵向延伸。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突破重点,在突破中学习方法,培养能力。这样,数学学习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成了自主的乐园。
包逢祺老师简介
包逢祺,江苏省如皋市丁堰小学教师,主要从事数学教学以及珠心算辅导工作。论文《引领学生体验数学文本的有效策略》荣获江苏省南通市第四届教师专业成长论文二等奖,论文《对科学课实验的六点看法》和《科学课教学“六”法》分别荣获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另有多篇文章在省级和市级教育主管部门举行的论文比赛中获奖。指导学生写作和比赛,有100多篇学生的文章发表在国家和省级的报纸和杂志上,有10多篇学生的文章在省级和市级教育主管部门举行的比赛中获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2011年7月,在江苏省如皋市财政局和教育局举办的珠心算比赛中,指导的学生获得二、三等奖,本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
论文关键词:科学课堂 探究活动 科学素养
论文摘要:科学素养培养要依靠科学课堂上开展的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进行的,摆在我们每一个科学教师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构建出一个个高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培养要依靠科学课堂上开展的—个个科学探究活动,它也是科学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精神、方法以及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摆在我们每—个科学教师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构建出一个个高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第一,在科学课堂上,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营造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课堂环境,一个自由开放的探究氛围。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并让他们有大胆出色的表现。在一节《光的传播》的科学公开课上,教师在上课后首先做的是拉上了所有的窗帘,关闭了教室内所有的灯,将学生带入了一个黑暗的环境之中,接着问学生:今天的教室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在黑暗的环境中,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也就集中到了光的研究上了。
第二,课堂上的科学探究活动应体现趣味性,富有生活性,还要简单、易操作。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绝不能枯燥无味,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他们对探究活动的热情和投入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对此项活动的兴趣。如果失去了“兴趣”这一强有力的支撑点,我们在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就会流于形式,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了。为此,我们在设计和进行探究活动时,应紧扣“趣味性”,在活动的内容上选择那些贴近儿童生活的,让他们觉得科学课不仅好玩,而且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时也能用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如自行制作的指南针、手掌日晷还能帮助识别方向和估计时间。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来做科学,但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小学生,在短短的课堂40分钟里,不宜将探究活动搞的太复杂,而要简单、典型并易操作。我在上《热空气与冷空气》这一课时,让学生研究空气受热后会怎样流动。其中有个小实验探究活动,用纸蛇转动来证明空气受热向上流动。每—个学生都饶有兴趣的把纸蛇放在蜡烛火焰的不同部位进行实验。当放到火焰上方,看到纸蛇向上转动的那一刻,大家十分兴奋,有人甚至欢呼起来:“纸蛇活了!”学生在自己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兴奋感,这为他们或独立思考,或合作研究去“跳一跳摘果子”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但如果我们在课堂上的活动和实验让许多学生手忙脚乱,一片狼籍之后毫无所得,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
第三,1984年6月,应邀来华的兰本达教授给北京育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自然课——《蜗牛》。兰本达教授上课后在提示了“放大镜”后便立马放手让学生研究蜗牛去了。—连15分钟,教授没有对整个班级的学生说过一句话,而是不时地穿插到每个小组观察孩子们的活动,常常单跪式地蹲在小组桌旁与孩子们一起观察。在孩子们的观察活动中,不时的、引发孩子的思维,“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认为?”“能不能再看看,加以肯定。”……在此过程中,兰本达教授成为一个学生研究活动的参与者,一个激发他们思维火花的诱导者,一个当学生面临问题、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的支持者。当孩子们的探究进入“蜗牛”吃东西这一步时,兰本达教授及时地给孩子们提供食物的材料。当他觉得孩子们的观察研究快要衰减下来的时候,兰本达教授将材料从孩子们那里拿开了(以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将孩子带人到这一课的研讨阶段。孩子们以教授为中心,围坐成一圈。在讨论中,孩子们提出了许多事实和问题,但没有一个是教授提出的。兰本达教授针对孩子们对蜗牛的黏液较感兴趣,而该研究方向又是中心问题,便将准备好的“粗糙/光滑、潮湿/干燥”等材料和蜗牛一起发给孩子们,让他们进一步研究黏液起什么作用。在上述活动中,教授又成了学生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环节的调控者,学生交流问题、看法的组织者,探究活动进一步深入的引导促进者。从兰本达教授的这一课上,我们应该得到一些启示。首先,在探究活动中,我们要把问的机会让给学生,鼓励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探究起点交给学生;其次,在课堂上将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拥有充分的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再次,我们要把“动手做”的权利留给学生,并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科学探究就是通过“动手做”的方式来进行的,学生只有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起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观察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的精神等等,这些都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在探究活动中重过程而轻结果。苏教版《科学》教材中有一个评价表,就是评价学生该观察的是不是都观察了,该记录的有没有记录,该测量的有没有测量……如果这些学生都做了,那就说明我们的科学目标达成了。而且,科学课程的编写者也说,在科学课程中,很多结果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科学素养的形成不在于探究的结果,而在于探究的过程之中。在课堂上,我们要悉心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反馈和指导。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我们要把我们的科学课堂变成活动的课堂,探究的课堂,只有在课堂上构建出高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每一个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与发展的优良土壤。
关键词:小课题;科学;“三结合”;“四方法”;五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6-0070-03
从教科学十余年,多次参加培训和学习。纵观现在的科学课教学,对照《课程标准》,仍存在以下不足:
1.课堂不自由。科学课教材从表面上看内容不多,教学时间很宽裕,而实际上其含量非常大,内容方面涉及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多领域的知识,而且有些研究活动跨越时间长,甚至一个学期都无法完成。由于教学时间的仓促,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影响了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2.课程不开放。《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学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但现实教学中,我们的科学课还基本上都停留在教师主导的课堂,对象单一、内容封闭,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
3.探究不深入。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参与探究时,学生要描述物体和事件,提出问题,作出解释,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对所作解释加以检验,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与别人交流。但现在我们很多科学探究活动中,孩子们都是在教师的设计下进行所谓的“为探究而探究”,孩子们的探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探究。
4.目标难落实。《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教科学不能只教结论、教答案,而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既学会科学知识,又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但由于种种原因,束缚了我们许多教师,使得以上很多目标难以落实。
因此,需要我们更多考虑革新学习科学的方式。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都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有时需要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探究活动。课外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能充实学生的科学生活经验。小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性学习,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探究性学习。其目的营造探究活动的天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笔者从2005年开始,根据学校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需要,让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与学校科技教育紧密结合,尝试小学科学小课题研究。
一、“三个结合”――引导学生提出课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老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为了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应做到“三个结合”,让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确立研究小课题的内容。
1.小课题研究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结合。小课题研究的活动内容设置要紧扣小学科学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例如,学生在学习《我们的食物安全吗》一课时,对“食物的安全问题”产生了兴趣,教师就组织学生以这个问题作为探究课题,让他们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探究活动。
2.小课题研究与日常生活问题结合。小学科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情况,让大自然与社会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大课堂。例如,2008年结合丹阳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以《身边的绿色》为主题,组织学生深入社区进行各类小课题研究活动;2009年,在教学“水资源”时,以《丹阳水资源》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3.小课题研究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科技教育是学校教育内容之一,红红火火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活动平台,也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实践创新的舞台。小课题研究与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成为我校科技活动的特色。为了创建绿色学校,科学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课题调查活动,学生纷纷自立课题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有《美丽的香草河》、《护城河在》、《一次性筷子调查报告》等。
二、“四种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在选好课题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课题探究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提出的课题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推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依据方案落实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提醒学生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并强调做好有关科学实践活动的记录。根据小学生实际,我们开展的科学实践活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收集资料法。资料的来源很多,有书籍的、生活中的、网络的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应用资料。例如,学生围绕“丹阳水资源调查”这个课题,他们针对丹阳市降雨量和家庭用水情况,设计了表格,通过观察和走访等获取资料。
2.参观访问法。这种方法打破课堂限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例如,学习“养蚕”一课后,学生确立了“丹阳养蚕情况调查活动”课题,他们通过参观养蚕户,采访农技人员等,了解提高蚕品质及预防蚕病等科学养蚕方法,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与养殖员、农技人员交流。
3.观察实验法。这是学生最喜欢、也是最能体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活动,学生围绕探究主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认真观察实验,进行探究。例如,一个学生为了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想了许多办法观察蚂蚁,有强迫法、引诱法等,多角度了解蚂蚁,并且坚持观察了半年,记录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居室内空气质量调查活动组的学生为了了解空气污染的害处,采用植物对比实验法和人体体验法等获取第一手资料。
4.尝试实践操作法。小学科学常见的实践活动是观察与实验,但学生尝试性操作也是实践。《丹阳护城河的污染及处理》课题组的学生,为了解决污水问题,提出植物治污的设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养殖水葫芦治污实践活动。
三、“五条途径”――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1.利用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在科学三上教学中有“植物的一生”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单元。我们结合课堂教学,鼓励全体学生开展养蚕和养凤仙花活动,并将养殖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写出观察日记。例如,张丹妮同学在日记中写到:“蚕宝宝的“脖子”上有一个‘( )’的标记,就像数学里面学的小括号,难道蚕宝宝也要学数学?这个“( )”形的标记到底有什么用啊?” 又如史珊珊同学在日记里写到:“今天,我正在为凤仙花浇水,突然,我的脑海中跳出了一个问题:芽叶与真叶有什么不同?于是,我拿起放大镜,寻找着答案。从形状上看,芽叶是圆形的,而真叶是椭圆形的,而且一边有点尖尖的;从颜色上看,芽叶是淡绿色的,而真叶是绿色的;从外表上看,真叶的叶脉清晰一点,而且边是齿形的;从大小上看,真叶比芽叶大;从厚薄上看,芽叶摸过去厚一点,而真叶有点薄,我都不敢太用力了。”
2.利用假期号召学生参与。我们在2007年暑假和2008年寒假分别向学生分发《开展小学科学小课题研究比赛》的通知,要求学生从自身的真实的生活入手,做生活的有心人,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如四(2)班同学利用暑期组成课题小组,分工合作,制定调查计划,拟订调查问卷,进行采访,完成了《小学生的暑假生活调查报告》。在调查报告中他们向家长、老师提出建议:“你们应该使孩子的暑假劳逸结合,选择补习班也要考虑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使其快乐学习。家长也应该多陪陪孩子,比如和孩子一起看看书、给孩子讲讲故事、和孩子玩玩游戏等等。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们出去旅游,使孩子们能够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3.利用第二课堂精心指导。在每周星期二下午第二节课后,我们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专门辅导,并指导他们写出了《君子兰怎么了》、《为什么蚂蚁不会迷路》、《水域的污染和保护》等文章。在《为什么蚂蚁不会迷路》中,黄凯同学抓住蚂蚁的特性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和同学一起寻找资料,得出科学的结论。
4.利用多种载体激励学生参与。在“黑板报”、“学习园地”、“宣传橱窗”中开辟“科学栏目”,在栏目的前言中我们就写道:“同学们,你是不是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神秘,认为写论文是科学工作者的事,那你就错了!我们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来。写科学小论文虽然是一件很艰辛的工作,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我们以此鼓励学生多投稿。在“小小探索者”版块,我们就刊登了《为什么蚂蚁不会迷路》、《文竹为什么会快速产生枯叶》、《海水是咸的,海鱼为什么不是咸的》等文章。此外,我们还把学生的一些小课题研究报告推荐到其他教育刊物。
从前教电脑课的我,已经习惯了领学生用“玩”的方式尝试一些用电脑和玩电脑的本领。学生在课上找到了乐趣,但这些好奇心十足的学生更加关注的好像不是老师,而是电脑。对我而言,有时显得很被动,也很无奈,更多的是失落。但我现在所教的科学课,激发了我教育的灵感,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下面是我与小学三年级学生在科学课上的点滴小事。
“它像飞翔的鸽子”“不,是小姑娘的裙子”“还像小金鱼的尾巴”……这是讲《叶子的形状》时学生的发言。他们想象的树叶的样子远比教科书上的“卵、心、掌”形状要丰富得多。孩子们用无拘无束的语言把叶子描述得是那样的美,我为孩子们的精彩发言而叹服。我渐渐喜欢上了科学课堂,更喜欢上了这些无拘束的学生。因为他们让我找到了孩提时的感觉,激发了我工作的动力。
学习《蜗牛》时,谈到蜗牛腹足分泌的黏液的作用。我问学生:“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黏黏的液体,这些粘液的作用是什么呢?”一个小男孩很自信地举起了手,说:“蜗牛想回家的时候,黏液可帮助它找到回家的路呀!”当然这不是正确答案,但我不忍心当面指出,因为这是充满爱心和童真的回答。这不正是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做到的吗?我只能说:“你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小蜗牛会谢谢你的!”
现在的课堂,教师是学生的伙伴、裁判、鼓励者,但更应该是欣赏者。欣赏学生的一言一行,欣赏学生的点滴进步。
在我的科学课堂上,我没有什么教师的架子,充当的只是一个和学生一起“玩”的玩伴,和学生一起自由地畅想。有时,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的确调动起来了,但课堂太“活跃”。导致个别不善言辞、不乐于“张扬”的学生钻了空子、偷了懒,加入不到学习的行列。在学习《蝗虫的呼吸》时,我从网上下载了关于“蝗虫呼吸”的实验视频放给大家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等待两只蝗虫最后的命运。他们太认真了,教室里静到了极点。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找到了驾驭课堂的秘诀,了解了学生的心思。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够让学生像玩游戏和看动画片一样着迷,那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用老师去刻意激发吗?
在以后的科学课上,为了满足学生的“欲望”,我想尽了方法应对他们,因为他们可是几十个小脑袋在跟我一个“斗”啊!讲到《我们的身体》时,我认真地分析了教材,无非就是让学生认识人体的大致结构并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为了让学生每一堂课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测肺活量的大小时,我抛开课本提供的方法,买了很多同样大小的气球,上课时发给每一个学生。简单介绍了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后,还没等我说“开始”,他们一个个都迅速地拿出气球并迫不及待地吹了起来。我马上喊“停”,因为测的可是“一口气”呀!他们又重新吹起了气球,怎样比较大小呢?我提示:“只用眼睛看是不行的。”同时我提出了准备好的盛了半桶水的水桶。我问学生:“下一步该怎么办呢?”他们个个都显得特别专注,我仿佛感觉到几十个小脑袋在飞速地运转。这时,我突然把我的气球放到了水桶里,双手用力往下压,一个学生焦急地喊道:“老师,你的手!”这是多么仔细的观察呀!我们的学生真是了不起。我也学着他的语气喊了一声:“你真厉害,太棒了!”
我和学生在课堂上是竞争的对手,是合作的伙伴,他们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惊喜。孩子们注意到,去医院看病,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先进仪器,可脉搏的诊断,有时还是人工。于是,我提议在级部进行《我的脉搏测量仪》科技小论文比赛。学生竟然能根据小时候玩的跷跷板的原理,写出了脉搏测量仪的制作过程。他们的分析是那样的细致,考虑是那样的周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不得不让我甘拜下风。在学《我们的感官》时,我和我的学生通过对苹果的看、摸、闻、尝等活动,很容易地了解了我们各个感官的作用。
一次,有个特调皮的学生,我要他写出他家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可他把电话号码写成了“电说号马”。这样的学生在语文课上肯定是学困生,甚至是教育学生的反面教材。但在科学课上,他却是最活跃、点子最多的一个。在所谓的不被重视的“小学科”课堂上,没有不聪明的学生,因为把学生的思维放开,学生会显出无穷的潜力。
什么是教学的成果?当学生走出校门,不再是学生时,经过遗忘和沉淀后的东西才是教育的真正成果。在我的科学课上,我尝试着把尊重、鼓励、方法和创造性带进课堂。学生可能不会从我这里学到太多的理论知识,但他们会养成一种习惯,那便是学着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科学课的目的不正是引导学生在试一试的过程中,通过动脑筋、想办法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获得认知的一般规律,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在和学生的交往中,我会认真地观察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试着欣赏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尽量营造一个充满兴趣的课堂,和孩子们一起享受我们课堂上的点点滴滴。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人文教育;融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95-01
一、课程体系的改革
科学课程要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统一。教科书是科学与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现在的教科书在编写上都增设了许多充满人文色彩的内容,既有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科学故事、还有科学小诗……在教学中,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不仅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还必须充分发挥教育机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实际需求出发,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内容,有效挖掘人文教育素材。
此外,小学科学教材的课时在学习内容安排上偏多,按一周2节科学课算,一册内容通常无法在规定学时中完成。课程结构上采用的大单元形式在指导教师教学行为上也表现出来较强的流程性,各年级教材中前一次的教学是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准备的,教学是为了未来学习做准备的,也即所谓“垂直相关”,这类内容成为教学重点。而所学的内容能帮助学生处理眼下所遇到问题的内容较少,即“水平相关”。也不易为教师和家长关注,也就是缺少些对“教学即生活”的关注。小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多元化课程体系,此外,积极开发有利于丰富学生体验的校本教材也是一个的途径。
二、在教学设计中落实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活动中,教师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直接关系到学科教学活动的实施,小学科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摆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建立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目标导向。使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目标中达到有机统一。
2.尊重主体,以人为本: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小学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要求教师在人文理念指引下,彼此敞开心灵,沟通接纳,吸引包容,互动分享。教学过程不再是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教学相长的过程。
3.要有亲身经历的过程: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真枪实弹”式的探究过程中经历、感悟、体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从而领悟科学的本质。
4.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科学研究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我们要帮助学生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容,追求“课堂生活化,生活课堂化”,于是科学就回到了它本应依存的天地――生活中。
三、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人文内涵的彰显已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
1.课堂教学中重“身教”。言教不如身教,这要求教师自身首先要有人文思想,行为上努力从自身做起,随时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如不能随意乱掉扔一些实验的材料、在课堂上要反复使用纸张等。这样的行为有利于人文思想的渗透。
2.教师要蹲下来教科学。蹲下来教科学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理念。它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教师要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未成年状态,关注每个学生的问答,并及时予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
3.要善于利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信息。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的鲜活整体,每时每刻都会有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在其中有许多可以进行人文精神养育的契机,这就需要教师去捕捉、去发现,并因势利导进行教育。
四、改革评价体系
1.对科学知识、技能的评价。通常我们可以用测验、作业、实验操作等方式对科学知识、技能进行评价。还可以用访问、小论文、成长记录袋等进行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对基本的科学概念、原理等知识的理解、表述状况,及运用科学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及讨论、探究、创新等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重点评价学生“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评价时要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体验。
五、营造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对师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对于促进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也有着重要作用。精心设计的校园布局、绿化、美化、人文景点等,能被赋予育人的意义,对人们能够起到感染、激励、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由精美图片、精辟文字与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的栏目如“中华美德”、“中华贤哲”,“中华科技”、“百年诺贝尔科学奖”等可使学生在课间休息的同时得到心灵、思维上的启迪。
总之,小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使科学返朴归真,使学生在科学性和人文性两方面都得到均衡的教育。强调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知识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统一,以培养科学与人文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科学》课堂中隐性课程的探讨,提出隐性课程的实施策略,深化隐性课程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为形成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提供指导策略。
一、引言
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在西方已有近四十年的时间,而隐性课程在中国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日益引起我国教育学者的兴趣。总结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发现,对于其概念的研究已较详实。如:(1)实践—结果说认为:“潜在课程是指那些在课程指导和学校政策中并不明确的学校教育实践和结果。”(2)知识观念说认为:“潜在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或态度。”(3)校园文化说认为:“隐性课程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和风气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的作用。”[1]但是具体到某一学科中的隐性课程研究则相对较少,这一领域也会越来越受到教育学家的重视,使学科隐性课程不断得到充实。
我国新世纪《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不仅把“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同时也提出“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科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方面,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应该贯穿在科学教育的全过程”的重要目标[2]。《科学》课程的实施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对科学教师也是一大挑战,这也要求教师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习得,而且要求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态度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难以通过直接的书本知识达成,大多数体现在科学教师的教语教态、课堂布置、学生的相互学习之中。探讨科学课程中的隐性课程,有助于科学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更好地达成《标准》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目标。
二、《科学》课堂中隐性课程教学策略简析
在《科学》课堂中,良好的教室环境布置、共同学习科学的氛围、科学教师积极的引导都能促进班里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课程学习中,从而通过科学探究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认识。笔者通过走访认识到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感染、潜移默化、暗示、认同、模仿等方式发挥教育作用。在科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科学教学中对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有多种策略,如创设《科学》课堂真实教学情景策略、培养学生形成现代科学理念策略、营造学生自主式科学探究氛围策略等。而营造学生自主式科学探究氛围策略则又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课堂中的隐性课程是以潜移默化、非显现的方式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也把《科学》课堂中的隐性课程称为“无声之教”。教师应营造这样一种环境:教师和学生一起以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自然界[3]。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自然的活动中。《科学》课程的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积极探索解决自身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在《科学》课堂内外所习得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及科学过程与方法,能让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而这一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便会成为未来学生终生受用的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更多的科学实践活动,进行科学创新。
从笔者对某中学科学课堂的实际调查中,可以发现营造自主探究式氛围策略是如何进行隐性课程教授的:
教师在复习制乙烯的实验时问:“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
很多学生脱口而出:“防止暴沸。”
一个学生忽然大声问道:“为什么加碎瓷片就可以防止暴沸呢,加其它物质可不可以呢?”
教师惊讶,反问学生:“有没有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这时另一位学生讲了中央电视台节目曾经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买一瓶纯净水放到冰箱的冷冻室(-18℃左右)中,2小时之后把它拿出来,你会发现水的温度已经低于零度,但是水并没有结冰!为什么?是不是冻的时间不够长?把它小心地放回冷冻室,轻轻地关上冰箱的门,再冷冻1个小时,然后取出来。你会发现水的温度已经远远低于0℃,但仍然没有结冰!这时拿起瓶子用力摇晃或在桌子上用力磕一下,你会观察到水迅速结冰,在数秒内,整瓶的水都结冰了!实在是太神了!是不是真的,老师?”
从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该教师发现实验中一个小小的举动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于是将这一疑问的解决分配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查资料、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
一个星期以后,笔者再一次进入他们的课堂,记录他们的探究结果。
第一组的学生探究发现:水在冷冻过程中没有外界的扰动,那么每个水分子周围的情况相同,在0℃时没有哪些分子会率先结冰;又因为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很低,于是水的温度继续降低,成为过冷的水。在用力摇晃或磕瓶子的过程中,水分子受强烈震动或外部挤压,有些率先结冰,由于水的温度已经远低于0℃,所以瓶中的水分子会以它们为中心迅速结冰。
第二组学生发现:液体中的气泡在沸腾过程中起着汽化核的作用,如果液体中缺少了气泡,就发生了温度达到并超过了沸点,也不会沸腾,形成了过热液体。过热液体是不稳定的,如果过热液体的外部环境温度突然急剧下降或侵入气泡,则会形成剧烈的沸腾,并伴有爆裂声,就会暴沸。暴沸的结果是使液体的温度回到沸点,暴沸有时是危险的,应当增加液体中的气泡。
这时教师补充道:“在液体中加入碎瓷片的原理与加入杂质相同,主要是通过孔隙凝聚水蒸汽,使成为气泡浮出,防止爆沸。”
为了让学生增加生活中的常识,教师提醒学生们水绝对不能在微波炉中单独加热,如果要用这种方法加热水,杯子里应该放些东西,例如:木制的搅伴棒或茶包等东西,来帮助扩散能量,无论如何,将水放在茶壶内烹煮是较安全的加热方式。
这两堂课的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与暴沸的相关知识,更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自主进行探索学习,在课堂中形成了自主学习氛围。此种氛围有利于创设隐性课程的学习,在学生的后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隐性课程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有机结合。如果缺乏有意识的个体,面对有利于素质提高的环境与氛围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积极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氛围,构建科学环境网络,以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内化环境中的教育因素,提高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学课;启迪心灵;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197-01
笔者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探索,从科学教学内容之中巧妙地挖掘、点拨和利用科学第二课堂,把知识、技能、思想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科学教学的特点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利用科学课的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会有良好的效果。现就如何利用科学课启迪学生美的心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1.把抽象美变成直观美
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美,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活动,把书本上讲到的大好河山抽象的美,变成学生心灵中直观的具体的美。有的学生谈到他的家乡原来山上光秃秃的、退耕还林后,现在都种上了果树,每年树上果实累累。有的说家乡安装了闭路电视、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有的学生说:我们贵州省的余庆县是“四在农家”的发源地,家乡政府搞“四在农家”活动,村村、户户通水泥路、家家建起小别墅!有的说自己家里承包了养鱼塘、鱼塘里游鱼成群,波光闪闪。有的说在我们农村到处可以看到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各种现代化的游乐场所,山上郁郁葱葱,瓦蓝瓦蓝的湖水波浪起伏。这一切都激荡起他们对家乡的爱恋。
2.把爱家乡变成爱祖国
在科学课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家乡美看到祖国美,感受到祖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科学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例如,利用磁铁制成的指南针是我国最早发明的。养蚕是最先从我国传到西方的,因此,我国素有“丝国”的美称。煤炭、石油及各种稀有金属的蕴藏量在世界上我国也是屈指可数的。印刷术、火药、造纸术也起源我国。这些内容结合有关教材进行讲解,可以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3.把爱祖国的思想变成爱祖国的行为
科学课的教学,可使学生知道大自然中的各种物体,都跟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都包含着科学道理。只有认识大自然的物体和现象,懂得科学道理,才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为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早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历史的重担就落在我们少年儿童的肩上。因此,要让学生明白,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把爱祖国的思想变成爱祖国的行为。正确的思想认识,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在上课讨论问题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在实验课中,学生兴趣更浓,积极准备实验器材,并且认真进行试验操作。有的为了亲自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亲自种了向日葵,并记下了观察日记,有的玻璃瓶里种了蚕豆,观察种子发芽的情况。由此看来,只要教师根据科学课的特点,加强思想教育,就能很好地塑造学生没的心灵。
4.利用科学课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4.1 走出去,让学生目睹。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我们把课内教学作为第一课堂,尔后,选择相应的地点或单位作为第二课堂,把学生带出去,实地参观、考察,最后组织一思想教育方面内容为主题的讨论会,这样,一是会使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听到的抽象知识在第二课堂得到了具体的印证和拓展;二是通过亲身经历,是学生受到了形象、生动、具体的思想教育。
如《水的进化》,教师首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对水的进化过程进行认识,然后带领学生参观自来水厂。通过参观,学生亲自目睹了实际生活中水的进化过程,在“参观之后你,我的感想”的主题讨论会上,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以前我以为自来水来得很容易,只要把水龙头一拧,水边哗哗地流出来了,所以平时我看见学校水龙头不关,水一个劲地往外流也不心疼,通过参观我知道自来水来自不易,今后我要珍惜每一滴水”。有的说:“光是自己节约水还不够,还要向大家宣传,让大家都来节约用水。”通过参观讨论,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节约用水的认识,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同时还付诸行动,看到水龙头在滴水,会主动跑过去拧紧,看见有人玩水枪仗,就会去劝阻,向他们讲道理。回到家后还监督家长节约用水。
4.2 走出去(听听看看),让学生耳闻。限于我们农村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对某些难一目睹的教材内容,学校应该请有关专家、学者来做报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之产生更加丰富的、具体的联想(我们农村学校请不起专家、也请不来学者,教师就下载点有关方面的视频看、听。)以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科学作业设计是学科教学活动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传统的科学作业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记忆和机械性理解,强调双基落实,机械单调,教师统一要求,统一命题,学生统一完成任务,这种形式还不足以挖掘潜能,还经常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分层设计的作业
分层作业是面向全体的,旨在增强各层次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要促进学生发展,并非要让每个学生,乃至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是有差异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差异,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着力点。
为此,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注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既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搞到“桃子”,又能保证学优生免受“饥饿”之苦。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作业设计也相应分层,可分为:基础题、选做题、探究题。
二、学以致用的作业形式
学用结合的作业能充分体现学以致用,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课标》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把所学的本学科及与其它学科知识予以综合应用,这类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此类形式的作业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从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取材,确定中心或主题,再围绕中心设计作业大纲。
学生从自己的父母、电视、报纸及网络等途径了解这些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调查访问、生活体验、资料查阅等实践活动,然后用小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方式来证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实践性作业,强调实践操作,更具综合与开放性。此类作业对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作用明显,学生情绪体验强烈。如果说传统作业强调的是一种虚拟情景,那么实践性作业强调的则是写实情景。
三、培养创新思维的实验作业
实验作业表现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科学课标》也明确指出:“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知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据此,科学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实验是需要得到大力提倡,实验应该成为一种作业。
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实验作业,领会科学思想,养成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方法,形成科学学习与研究的态度。这类作业以较完整的研究性学习为背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一个学生对某件事一产生兴趣,其做事的持久性是任何其他方法所无法比的,它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而这些类型的题目设计的优点恰能使学生始终对科学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提高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四、具体情景下的探究作业
具体情景下的探究作业引导学生探究,并从中经历探究,学会探究,学会交流讨论,并能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很有必要在传统单一作业中增加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合作讨论为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学生在探究作业过程中,由于其知识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的区别,每位学生对所见所闻都会有不同的所感所思,每位学习伙伴的探究积累就是一种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针对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五、评价要多元而开放
科学作业是完成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作业评价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正确的科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完成科学作业的热情。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发挥评价的诊断,教育和发展功能。
传统的评价要从主体、方法、内容来源各方面改进,使之多元化,让评价起到激励作用,并发展持久学习动力。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科学课程的作业有探究性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的撰写、调查、查找资料等等,与其多样性相对应,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者可以是老师、家长、学生本人,或者是小组的其他同学等,特别是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间的相互评价。通过相互合作、相互观察、相互认识、积极发现评价伙伴的优点,达到相互学习、激励、提高的目的。
2.学生自评和教师延时评判延时。 评价即对错的题目暂时不给评价,通过学生订正后再做评价的方法。传统的作业评价用“√”或“×”很直观、很冷漠,当学生拿到作业后看到“√”很高兴,而看见“×”会很生气,特别是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好不容易将作业完成交上来,却被老师无情地满纸打上一连串的“×”,心理严重受挫,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提倡延时性评价,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当学生订正对了再给打上“√”,并写上激励性评语。
3.日常、阶段、期末评价相结合。 作业评价不仅只重视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对于一些科学探究性作业打破以往只重结果的评价方法,更注重探究过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如调查噪声污染等可以根据学生在调查讨论过程中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以及能否从科学、技术和社会多个角度分析噪声污染的来源和提出解决方法作出评价。与次同时,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评定期末成绩时,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的导向作用是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精神,并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
六、实践总结
科学新课程教学,合理地设计科学作业,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年来新科学课程教学实践,对于科学作业设计及评价,得到以下几点的体会:
1.笔答式作业要注重巩固基础。
2.课堂作业应该注重感性新知。
3.课外作业要注重知识的扩展。
4.作业评价要注重过程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自觉运用新作业设计和评价手段,改变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多方式多渠道完成作业,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一、立足课堂,开发与利用学校课程资源
学校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科学教室、实验室、劳技制作室、图书馆、阅览室、校园网络、电子阅览室及其配备的资料,学校内的各种建筑、走廊、操场等的环境布置;树木花草、生物角等等。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发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呢?我们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长期的规划和措施,并逐一落实到位:
1.充分发掘现有资源条件,提高学校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如科学教学场地、仪器装置与设备、图表、实物、模型、标本、教具等。
2.更新科学教育设备。今年我们新建了专门的科学教室、实验室,使之适应科学课程教学需求;增添更新了科学课程所必需的实验仪器、设备。
3.增添科技图书资料,不断丰富藏书资源,制定了学生图书借阅制度,提高科技图书资源和利用率。
4.充分利用校内的土地,开辟了科技、劳技教育基地(如百草园、气象站、饲养园地等)。
5.利用在科技方面有特长的教师,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在我校的科技兴趣小组活动中,我们有一项定期的活动:利用双休日到生物考察基地开展“机器人的制作与研究”活动。
二、联系生活,开发与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家庭里存在的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是学校科学课程资源的补充和扩展。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和每个孩子密切相联,如家庭里住房面积、家具、物品陈设、电器,居室的空气、光线、温度等,天天的洗脸、刷牙、吃饭、喝水……都包含着潜在的科学素材资源。关于开发家庭资源,我们的做法是:
1.启发和引导孩子从自己家庭中去发现、开发和利用更多的家庭科学教育资源,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并鼓励家长关心和参与孩子的科学探究活动。
例如:我们在教《蚕》时,课前先请学生自己在家养几条蚕,精心饲养,仔细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课内进行集体交流汇报。这样一来,学生对蚕的一生非常了解,课堂上人人有话说,个个举手发言。在交流会上,各学生纷纷拿着自己的实验记录,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述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用文字表格形式,有的用生动图画形式。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把学校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过程、方法,复制或迁移到课堂以外甚至自己家里,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必要的辅导工作。
3.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培养子女的责任感,要求家长为子女挑好书,丰富家庭的科普读物,关注科技资讯信息,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小小图书馆并提高其利用率,引导孩子按内容分类整理图书、自制简易卡片登记图书、使用书签标记所喜爱的阅读章节、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等等。
三、发挥地理优势,开发与利用地方资源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我校地处武夷山市市区。武夷山既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地,同时又是革命老区根据地,我们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科学活动。
在我校的实地科学考察活动中,我们定期开展一项到城村实践基地的实地科学考察活动,我们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以培养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看问题、想问题。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1.参观闽越王城遗址和博物馆,以及城村古村落、古建筑。通过基地指导教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汉城遗址、城村古村落、古建筑的一些历史文化和历史风貌,穿过时空的隧道,在现实与历史的场景中,孩子们发现了这震撼人心的中华文明原来就在我们的眼前。队员陈颖在日记中写道:真没想到,这一砖一瓦都是历史的见证人,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我真为自己是武夷山人而自豪。
2.利用当地的农田、菜地、茶山、茶叶等作坊,让孩子们到现场观察或与当地庄稼人交流,让他们对植物的生长获得直观的印象,组织孩子们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孩子们在体验与探究中懂得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从而推动他们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
3.组织孩子对城村周边的生态、地质、水文、气候等进行考察,开展生态保护活动。如开展林间巡逻、防火、给珍稀植物挂牌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的美,了解到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更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4.开展科技活动。如观察天象,自制天文望远镜、显微镜,制作标本,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等,提倡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推广科学研究(小论文)和小发明活动。
5.开展野外生存与竞技训练。如野炊、跳坑、爬网、搭帐篷、阅读信号、急救、辨别方向、识别有毒植物、预防雷电等等。通过这些训练,孩子们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科学教育兴趣点施教侧重点
一、科学课的课标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小学生在有了学习的兴趣之后,会更加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学习中”[2]。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妙。学生的兴趣决定了他们学习科学的方向、方式方法以及效率和效果,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前提,也是小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所谓的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点是指学生在科学的学习中感兴趣的方面,擅长的方面,能够轻松掌握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可能就是打开他们学习科学的钥匙,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来设计教学无疑是将教学效果最优化,然而实际教学中老师更多的是根据课程标准来制定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诞生的,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后,《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始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小学生在该阶段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学的依据,以及教学评估的依据。“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3]。
大多数的科学教师都是根据《标准》来设计课程,需要让孩子们通过科学课的学习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第一是“人人都能学的科学”,“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性别、天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科学潜能发展的基础”[4]。这也就要求科学老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必须要有能够吸引任何层次学生兴趣并使他们都能理解接受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科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内容理论难度不能太大,形式要有吸引力,是科学学习的基础。所以现实教学中科学老师经常把重点放在纠正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强化更为科学的理论,而把有难度的深化探究放在课程主要内容之外。
二、小学生对科学课兴趣点的统计分析(略)
三、科学课教师授课侧重点统计分析(略)
四、师生统计结果比较与建议对策
除了针对小学生和科学老师的问卷之外,论文还对非科学教师的成人做了问卷,这些人可以算是接受过科学教育的成人。样本总数为35,其中男性13人,占样本总数的34%,女性23人,占样本总数66%。在20-30年龄段的有29人,在30-40年龄段的有3人,在40-50年龄段的有3人。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他们对科学课的兴趣点在哪,再加上上文对小学生和老师的调查结果,分析三者来比较师生在科学学习中的兴趣点差异。
问卷结果发现学生和成人在科学课中都最喜欢动手实验环节,其次成人比较喜欢的还有课外知识拓展和解决生活问题,然而超过90%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侧重的是探究思考与讨论的环节。探究思考是课标要求的重点,老师在设计课程中肯定也是把这个放在首位。可是对于孩子而言探究思考不如动手实验有趣,探究需要的是缜密的思维和逻辑,思考需要的是对知识的掌握和了解,讨论需要的是总结和语言概括能力,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掌握学生的这种心理,把探究过程和动手过程穿行,适当的引导,降低探究过程的难度,让学生容易接受。学习过程中要怎样设计训练“三动”的活动是每个科学老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所谓的“三动”即为“动脑”、“动手”和“动口”。在实验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动脑”,思考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实验的原理、材料、步骤以及每一步的目的,注意事项等,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减少了动手实验时走弯路的几率,增加了实验成功的概率,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动手之后还应该再有一个动脑的过程,记忆实验过程步骤,思考实验中的现象,概括总结实验结论,最后才是动口。动口培养的是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当众发言的勇气,是让孩子把知识内化成自己东西的重要一步。这样把孩子们喜欢的动手实验同教学重点探究思考与讨论相结合,既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乐在其中不产生排斥厌学的心理。但是有超过40%的科学老师认为现在一周两节的课时太少。课时太少导致很多内容不能仔细讲解,所以为了达到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老师有时就会缩减动手实验的时间,把需要学生动手的部分变成演示实验。如果再加上学校硬件设施较差,那别说每个孩子都能动手实验了,可能连演示实验都不能做而变成视频介绍或者教师口述实验。所以如果要想在教学中实施更多学生感兴趣的动手实验,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安排,更需要校方的硬件设施保障和教育部关于课时安排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