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7 02:5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反应速率习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反应速率主要是站在化学动力学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对大部分高中生而言,这一课程的学习成效都不是特别好,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处下手,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怎样对反应速率的探究实验进行实践和设计已经成为了众多化学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化学反应速率概述
教材中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容主要包括其概念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定量表述等。在高中化学(必修2)当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就从定性提升至定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为高中化学(选修4)中对微观角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学习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发挥着承上启下作用。该研究的教学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该实验,切身感受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所产生的影响,将定性描述上升至定量表述,使其能够运用温度、催化剂以及浓度等对反应速率进行调控,并能够对其加以解释。同时,培养学生以事实为依据,并得出相关结论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二、高中化学反应速率教学中探究实验的实践和设计
在这个阶段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化学学习基础,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理解和消化与化学速率相关的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进行调控,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不同化学速率所带来的影响。该探究实验的实践和设计一共分为概念引入、概念理解和概念应用者三大环节。第一,概念引入环节。在该环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在教学素材和问题设计方面,可以通过实验小竞赛的方式进行,先选出六名学生,并将其分为三组。第一组学生用Mg和稀硫酸制备氢气,第二组学生用Zn与稀硫酸制备氢气,第三组用Fe与稀硫酸制备氢气,这三组所用的稀硫酸的浓度是相同的。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物的用量应该与颗粒的大小控制在一个相近的水平上。最先收集到一试管纯净氢气的小组为胜利者。第二,概念理解环节。这环节有包括三个阶段,具体如下。在第一阶段,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化学反应的速率进行定性描述。在教学素材和问题设计方面,可以收集一些腐烂的水果、生锈的铁以及爆炸等各种反应速度快慢不一的图片作为素材资料。素材收集完成之后,便进行问题设计,例如,可以通过实验中的哪些现象判断化学反应速度的快慢?此时,学生的认知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在第二阶段,主要就是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探究。在问题设计方面,可以参照如下标准,哪些因素会对化学反应快慢造成影响?这些因素又会对化学反应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实验探究方面,可以以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作为例子,对温度和催化剂这两个因素对该反应快慢的影响进行探究。实验探究完成之后,再加入一个思考和交流环节,从具体的实际事例出发,分析影响反应快慢的各种因素,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此时,学生的认知开始上升至理性和定性的阶段。在第三阶段,教学目的主要是对化学反应的速率进行定量表达,这是在物理运动速度表达公式的角度上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概念和表达进行讨论研究。此时,学生的认知处于定量阶段。第三,概念应用环节。该部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运用和反应速率相关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在这一环节,问题设计就集中在习题设计当中。具体习题设计可作如下参照,已知氯酸钾(KClO3)在进行分解时,会释放出氧气(O2),生成KCl,但是其反应的速率很低。请设想,能够通过何种方式加快其反应的速率。上述三个环节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思路,例如,在对第二环节的第二阶段进行分析时,实验具体情况如下所示。双氧水在实验过程中被作为分解的素材,实验对教材的内容稍微做了一下改动,教材中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被放到了催化剂之后,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二氧化锰(MnO2)能够对双氧水分解产生催化作用,但是对三氯化铁(FeCl3)溶液作为催化剂的情况并不熟悉。另外,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不少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其他因素,怎样同时对这些因素进行处理就是在实践进行之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变量控制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双氧水的分解速率的影响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比较频繁,如下所示。教师:哪些主要因素会对双氧水的分解产生影响?学生:催化剂、温度和浓度等。教师:三氯化铁溶液和二氧化锰都能够对双氧水的分解产生催化作用,除开催化剂这一影响因素,怎样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处理?原因为何?学生:对其他条件加以控制,使其始终保持在相同状态,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其他因素对速率的影响。
三、结束语
除了这一实验外,教师还引导学生做了温度影响实验和上述环节一当中的实验小竞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兴致都非常高,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变量控制的实验方式让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使其原来所掌握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和验证。直观的实验现象和与教师的切身互动让学生对反应速率的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和准确的理解。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也更加明晰了实验教学思路,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也使得化学课堂变得更加灵活,进而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孙黎颖,张国华.化学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教学改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2:42-46.
[2]杨宏伟,周丹丹,刘冬岩.高中化学3套教材“化学反应速率”实验内容的分析及教学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138-139+142.
关键词:反应速率 图像
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图像问题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各类考试的热点。该类试题不仅是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是对读图、识图及应用等综合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通过图像分析,将数学知识和化学知识有机结合,从而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
一、解题指导
1.识图要点
注意三看:一看坐标: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如时间、温度、浓度的变化、百分含量等;二看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增大、减小、渐变、突变还是不变;三看点:曲线的起点、终点、交点、拐点、原点、极值点等。
2.知识联想
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判断。
3.常考题型
基本类型有:已知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的图像,考查速率的相关计算;已知转化率或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图像,考查影响速率的条件等。
二、解题要点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对坐标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纵坐标与横坐标所表示的含义,如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转化率、浓度的变化、体积分数、质量分数、百分含量等,看清线的起点、拐点、终点。起点是从最小值达到终点的最大值或从最大值达到最小值。拐点是表示达到平衡时的点,这一个点很重要,是判断的分界点,也是先达到平衡的点。看曲线的变化趋势要注意看清曲线是连续还是跳跃,分清增大和减小,渐变和突变,大变和小变。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断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其次,利用勒夏特列原理,理清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的改变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温度的影响要搞清楚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压强的影响考虑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参加或生成等。第三,对于复杂的图像题可在图上作辅助线,通常作的辅助线有:等温线、等压线、等时线等。当图像中有三个变量时,可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变量的关系。
三、典例剖析
1.已知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的图像,考查速率的相关计算
■
例1:在T℃时,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上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79 mol・L-1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葑2Z(g)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物质的量,X与Y对应的曲线变化趋势是先逐渐减小后保持不变,Z对应的曲线变化趋势是从0逐渐增大到最大值,然后保持不变。由变化趋势可知,X、Y两种物质是对应的反应物,Z物质是生成物。三条曲线都在10秒时刻出现拐点,说明此时达到平衡状态。
解析:各物质相关物理量的变化如下:
■
根据化学计量系数之比等于浓度变化之比,还等于相同时间内反应速率之比,故上述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葑2Z(g)。答案为C项。
2.已知转化率或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图像,考查影响速率的条件
例2:已知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葑2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升高温度
B. 加大X的投入量
C. 加催化剂
D. 增大体积
分析:图中有两条曲线,虚线A和实线B,相同点是都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相同,不同点是达到平衡时所用的时间不相同。
■
解析:由题目中的图示可知,当改变条件使反应过程中X的转化率由按B曲线进行变为按曲线A进行时,在时间相同时,X的转化率增大,而加大了X的投入量可使X的转化率降低,可排除B。在达到化学平衡前要使X的转化率增大,则必须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而增大体积只可能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又由图示可知,达到平衡时两者的转化率相等,故两者达到平衡时为同一平衡状态,而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对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而言,一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并且是向正方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所以答案为C项。
四、归纳总结
解答有关图像曲线时注意:①斜率:表示变化的快慢和变化的趋势。②起点:表示反应起始时的状态或性质。③转折点:是外界条件或反应性质发生变化的标志。④同一个可逆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可能相同,但意义是一样的。⑤比较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时,应先转化为同一物质、同一单位,然后比较其数值大小,数值越大表明反应越快。
参考文献:
[1] 黄华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09(30).
[2] 杨续文.释疑“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问题[J].教育革新,2008(9).
[3] 郑明.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教学的探索[J].成才之路,2009(11).
[4] 周玉芝.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速率”[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实施的背景
1.1对教学模式中“问题解决”的界定
“问题解决”是具有明确的目的,并有认知成分参与的一系列心理操作过程,可以理解为个人在面对问题之时,综合运用知识技能以期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历程。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就是把“知识问题化”,把本源的、固定的、共性的教材转化为学生变化的、个性的、创新的个性认知体系与认知能力,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该模式强调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知识的构建过程。
1.2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化学反应原理”集中了高中化学最难学、最重要的基本概念、理论。很多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有的学生因为跟不上进度而开始厌学。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还按照原来教授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等偏重记忆性内容时的教法去教,学生也还按照学习上述内容的学法去学。而这部分内容需要从本质上进行理解。需要深层次、高水平的思维。所以,不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进行创造性地教学,难以扭转“教师教得辛苦、学生跟得费劲”的不良现状。
1.3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笔者所教学生为清华附中相对优秀的实验班,“问题解决”模式进行教与学,可以解放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之间优势互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实践
2.1 精心设计“问题”。突破概念理论中的教学难点
在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将“速率”与“平衡”混为一谈。缺乏对“速率”和“平衡”内在联系的理解。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笔者在“化学反应速率”教学时。就开始精心设计“问题”,为后面的“化学平衡”作铺垫。强化“速率”的影响因素时,有意识地举可逆反应作为例子。例如,针对一定条件下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合成氨的反应,笔者设计了3个问题:
①在容器体积固定前提下,通入N2,正反应速率如何变化?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②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正、逆反应速率发生怎样变化?
③该反应焓变小于0,升高体系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发生怎样变化?
看似简单的3个问题,蕴含了较大的思维容量,尤其是对逆反应速率的分析。经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正、逆反应速率要么同增、要么同减”。为后面“化学平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后,笔者仍然以上述合成氨的可逆反应为例,通过下列4个问题引导学生绘制正:逆反应速率随着时间变化关系图(v-t图),让学生在画图的“慢”过程中去体会“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通人N2,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平衡如何移动?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平衡如何移动?
③该反应焓变小于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体系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平衡如何移动?
④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平衡如何移动?绘图的过程。是学生将“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复习的过程,是整理自己思维,使自己对问题理解更加精确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挑战,需要较长的时间。在经历了从“想当然”到“似是而非”再到逐渐清晰的体验后,学生终于认识到: “反应速率”改变是“化学平衡”移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平衡”移动实质上是正、逆反应“速率”改变程度不等导致的,改变后“速率”快的一方主导“平衡”移动的方向。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对两者的关系豁然开朗。
2.2 鼓励学生提问。在“问题”解决中深化对概念理论的理解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鼓励学生质疑,可以激发每个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图1是在实践中日趋完善的“学生提问流程图”。
第一步: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预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提倡学生要尽量提有价值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归纳整理。是课后学生进行反思的一个过程。
第二步:教师整理问题。整理问题过程,教师可以从学生不够成熟的问题中。洞悉他们的知识漏洞以及能力欠缺之处。为下一步更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提供依据。表1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中课后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
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学生不满足教材上现有的结论,不局限于教材给出的解释,而是“刨根问底”,直奔问题的“源头”。虽然表征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提出的问题有的还缺乏科学性,但是这种不迷信权威的学习品质非常可贵,令人欣喜。更重要的,他们的“问题”成了笔者不断提高的源动力。
第三步:课堂展示问题。课堂上教师用PPT展示经过整理的问题。对于来自民间的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遇到十分切中要害的问题,学生会争相询问提问的主人,面对同学们难以掩饰的欣赏,提问者也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同时,对于其他同学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第四步:共同解决问题。心理学理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疑问时,总是倾向于消除这种疑问,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推动力。
学生提出问题的信心。来自于教师的肯定与鼓励。教师要创设民主、宽松的开放环境,让学生有话敢说,实话实说。如果学生的问题难倒了教师,笔者认为这正是教学成功的标志。许多发明创造难道不是突发奇想、钻牛角尖,然后经过去伪存真再深入研究而得出的吗?
2.3基于“问题”。以合作小组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试卷讲评的主人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为了使讲评更有针对性,教师一般都会事先统计每道题的得分情况,综合分析学生出错率高的题目,以便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学生进行点评。这种做法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如果每次测验都这样做,难免力不从心。即使是这样。也不能保证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如果不统计就讲评。则只能凭借教师“经验”,针对性就更打折扣。
我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绝大部分都是化学选修4“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电解质溶液)内容,考试结果显示: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既有144分的高分,又有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及格(90分)水平。于是,笔者对试卷讲评课进行了改革,将讲评的权力下放给了学生。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同学四人一组分好合作小组。尽可能保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每个小组选出化学成绩最好、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最强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负责组织组员进行试卷分析。为了便于学生操作。笔者提出具体要求:针对每道选择题。如果是选正确
选项,要对错误选项逐条找出错误原因;针对每道填空题,分析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预先给出)之间的差距,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对于小组成员出错的题目,首先要由本人讲出他(她)的做题思路,组长带领其他成员帮助他(她)指出其存在的思维障碍,然后共同讨论出正确答案。这些工作都完成后,组长带领组员对每道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拓展,想想能否进行一题多变(发散)?多题一解(归纳)?领了任务的组长热情高涨,很快就把小组成员组织起来,讨论的氛围很快形成。为了保证每个小组的讲评质量以及使尽可能多的同学得到锻炼,笔者提出下节课要精选一些典型试题,在每个小组内随机点将,在全班范围内二次讲评,选手的最后得分就是小组得分。教师将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点评、迁移。引入了竞争机制后,每个小组都不敢怠慢,对每个问题都讨论得十分充分,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主动要求与老师进行讨论。下次课进行二次讲评时,笔者请各组组长担任评委,对每个小组的当众讲评给出分数及理由。结果讲题的学生(笔者有意识地叫了考试没及格的学生)表现都非常出色,组长的评价结果也十分公平。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讲题过程中存在的疑惑、问题作了引领、提升,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轻松自然。
讲评课结束后,笔者对这种试卷讲评方法进行了调查采访,请学生从试卷讲评的针对性、知识覆盖面、问题解决程度、得到锻炼程度等方面谈谈自己对新、旧讲评方式的看法。表2列出了学生对传统试卷讲评模式与合作小组讲评模式的比较。
这样的试卷讲评虽然比教师“一言堂”占用课时,但是能讲深讲透。它能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让他们交流和体验,使他们纠结心底之困在小组合作中消融,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随后的教师点拨中得到提升。尤其是中考不及格的学生收获最大,他们认为这次试卷讲评的收获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
尝到了这次学生讲评试卷的甜头,以后笔者多次在习题课上采用学生合作小组方式,小组内部“地毯式”扫描每个“问题”,逐个问题、逐人落实,小组间二次讲评时再次将问题进行提炼、升华,学生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关键词:学习日记;总结性日记;质疑问难性日记;灵感性日记
在我刚开始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常常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解题的训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多处于被动,而且对化学知识体系缺乏有效的理性思索和整合。由于传统教学手段决定了教学信息的反馈主要是靠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来实现,而这种反馈方式时间长、途径单一,不能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经验、兴趣和学习风格等。鉴于以上的认识,我在近几个学期里把“学习日记”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并且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一些做法。
所谓“学习日记”,就是在化学教学中,学生以日记形式在专门的作业本中记述他们对每节或每章教学内容、知识点的整理、学习的得失及体会,并提出自己对教师后续教学的要求、向老师请教课内、课外学习中遇到的疑惑的一种日记。我常常习惯使用的“学习日记”有以下三种:
一、课内总结性日记
课内总结性日记要求学生在临下课3~5分钟内书写好,下课后马上上交。主要是对本节教学内容的整理;对本节课重、难点的理解及掌握情况,梳理出疑难问题,还可以对本节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等等。例如,在学习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时,当我顺利讲授完新课内容后,我要求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总结性日记并上交。评阅日记时,发现日记中总结到较多的内容是:(1)知道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有三种方法;(2)ΔH、Q、ΔHC三者的关系不能很好地区分;(3)不会合理选择计算方法;(4)建议老师能抽时间给他们再补补。我本以为新课内容讲授得很清楚、很明白,但从学生的总结日记中,我发现了教学的盲点和学生学习的误区。所以,课内总结性日记能反馈回许多有用的信息,能让我及时调节教学进程和做到查漏补缺。通过总结,使学生对该课内容起到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
二、质疑问难性日记
质疑问难性日记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写。主要是针对做作业时遇到的问题、存在困惑及一些解题心得和新思路、新想法等进行总结。我让学生把质疑问难性日记和作业一同交上来批改。例如,我在讲完“化学反应速率”后,布置了如下这道作业题:将气体A、B置于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A(g)+
B(g)=2C(g)反应进行到4 s末,测得A为0.5 mol,B为0.4 mol,C为0.2 mol,则:
(1)用生产物C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2)用反应物A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3)用反应物B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A.0.025 mol/(L・s) B.0.0125 mol/(L・s)
C.0.05 mol/(L・s) D.0.1 mol/(L・s)
其中有一个学生利用公式v=Δc/Δt=Δn/(v・Δt)计算出(1)的答案是A;(3)的答案是B;(2)的答案是0.0625 mol/(L・s)。恰好此答案无选项,所以该同学在作业中只完成(1)(3)两项内容。而在日记中写出(2)的解题详细过程,最后得出课本习题答案错误的结论。很明显,该同学在审题时,把4 s末A、B的物质的量当成了变化量,直接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质疑问难性日记既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照抄作业应付老师的现象,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并积极地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灵感性日记
在学生的学习和解题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巧妙的灵感,往往是教师也难以想到的。灵感性日记就是在学生表现出超乎寻常灵感时,将它及时记录下来的一种“学习日记”,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经常对这些奇思妙想进行记录、综合、总结,这对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例如,我在讲完“化学反应速率”这一节后,给学生补充了“如何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快慢”这个知识。当时用了如下一个例子:对于反应A(g)+3B(g)=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A)=0.01 mol/(L・s) B.v(B)=0.02 mol/(L・s)
C.v(B)=1.7 mol/(L・min) D.v(C)=1.0 mol/(L・min)
在讲解此题时,我是选择v(B)作为标准,把其他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换成v(B),则有:
A答案:v(B)=3v(A)=3×60×0.01=1.8 mol/(L・min)
B答案:v(B)=60×0.02=1.2 mol/(L・min)
C答案:v(B)=1.7 mol/(L・min)
D答案:v(B)=3/2×v(C)=3/2×1.0=1.5 mol/(L・min)
转换之后,一比较就能马上选出正确答案A。听完这节课后,有个学生就在他的“灵感性日记”中写道:“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通过比较速率和其化学计量数的比的大小来判断速率的快慢。上题例子可这样分析:
A答案:v(A)/1=0.01 mol/(L・s)=0.6 mol/(L・min)
B答案:v(B)/3=0.02/3 mol/(L・s)=0.4 mol/(L・min)
C答案:v(B)/3=1.7/3 mol/(L・min)=0.57 mol/(L・min)
D答案:v(C)/2=1.0/2 mol/(L・min)=0.5 mol/(L・min)
通过比较,A正确。”
在评阅该学生的日记时,发现他的方法确实少掉了速率相互转化的过程,更简单、方便了。后来,我把他发现的这种方法推荐给了其他的学生。引起了不少学生这方面的兴趣,并在学习中不断搜集和整理自己这方面的灵感。这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日记”使用好了,可充分发挥以下几个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及知识网络的形成;有利于课堂认知反馈;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的创新。总之,“学习日记”作为化学作业的一种形式,只要我们坚持批阅、及时反馈,对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其独特的功效,是实施优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考思维的整体性思维的科学性
化学教学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举措。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有序性、广阔性、综合性)
教师引导学生将中学化学中掌握的知识点统摄整理,使之由零散到系统、由孤立到整体。
一是通过教师点拨、启发,让学生总结每章知识网络、理解章与章之间的关系及中学化学的体系。做到定期完成、定期检查。如“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共有三节内容,首先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化学反应的快和慢,把速率知识运用到可逆反应中就可以过渡到平衡的建立与移动,再把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并引伸到工农业生产中,就过渡到合成氨工业。其次要把握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如勒沙特列原理是化学平衡中的重要原理,把它运用于“电解质溶液”中,就可准确掌握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和盐的水解程度大小的影响,可以准确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酸碱性知识。再就是要理解整个中学化学的精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实验为基础可建立科学的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可以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然后联系到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所以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把整个中学化学形成有机整体,使之网络化,从而有序地储存方面下功夫。
二是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精选习题,使用三个层次的练习即系列练习(单章知识点习题)、单元练习(如有机化学)、综合练习,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使知识更系统化、网络化。
三是抓整体评价即综合测量与评价的对策,应当把每道题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孤立地看待每句题干。即分析问题的整体逻辑结构;分析问题涉及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法。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针对性、适应性)
引导学生将题设情境分解,找出解答的关键,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将其分解、迁移、重组,使问题得以解决。
首先,利用内含干扰性典型练习及巧算巧解习题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如96年全国高考化学第32题,题目通过某纤维高分子的结构简式来设计,着重考察羧基与氨基间的缩聚反应,将学过的肽键知识迁移,由于题目所给二者的书写方法具有一定的干扰性,通过这些障碍考察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其次,通过专题讲座、专题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针对性。针对某一专题,教师要传授学生解题方法及思维规律。如电解计算,学生不易掌握,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关系式。通过指导,让学生明确两条主线,即通过电极反应把转移电子数、阴阳极产物、原子量等联系起来;通过电解反应把阴阳极产物、质量分数、式量、PH值等联系起来,进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提高思维的针对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逻辑性、深刻性)
引导学生将化学信息按题设情境抽象归纳形成规律,并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通过分析、综合、比较、论证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首先,让学生在实验室验证有关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实验进行质疑,并在教师引导下设计一些简单实验,让学生多动手,通过定性或定量实验形成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其次,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以及全讲全评的习题课教学模式,教师要下功夫备好习题讲评课,通过抽查易错混点、重点习题、分析学生易错的原因以及题目的逻辑关系,让学生自己讲解,最大可能地暴露矛盾,然后教师提示启发,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第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建立易错易混习题库,并对典型问题加以剖析,如96年全国高考化学第9题,题目看起来并不难,但设问形式新颖,很有可能错误地理解题意,从题干中看出,进入装置的是这4种气体之一,尾气也是这4种气体之一,但二者不见得是同一种气体,这是解题的关键,题目着重考察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另外,还可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总之,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教学方法,大胆地向应试教育挑战,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人教版高三上册化学溶液与胶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二、知识点分析
1.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胶体由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表面积大,有强的吸附能力,因而表现出下列特性:
①能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用于悬浊液、胶体、溶液的分离。
②对光的散射作用——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产生一条光亮通路——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③受水分子从各个方向大小不同的撞击作用——胶粒在胶体中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胶体能均一、较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
④胶粒在胶体溶液内对溶液中的离子发生选择吸附使胶体粒子带电(例Fe(OH)3胶粒带正电,硅酸胶体的粒子带负电)——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电泳——除尘——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2)胶粒带电规律
一般来讲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及水化物、金属硫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3)胶体的聚沉方法及应用
①加热——加速胶体粒子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颗粒。
②加入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结成大颗粒。
③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互相中和电性,减小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而使之聚集成大颗粒。
④应用:如制豆腐、工业制肥皂,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三角洲。
2.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方法
(1)温度不变时,蒸发溶剂或加入溶剂时,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解度
(2)若溶剂不变,改变温度,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解度1
(3)溶剂和温度改变时,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先求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再求形成的新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溶质质量,并与新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构成比例关系计算。
(4)加入或析出的溶质带有结晶水:
既要考虑溶质质量的变化,又要考虑溶剂质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先求原饱和溶液的溶质与溶剂,再求构成新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与溶剂。
看了高三上册化学溶液与胶体教案的人还看:
1.高二化学反应速率习题及答案
2.高二化学选修4盐类的水解教案
3.高二上册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用教案
4.高二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
发散性思维实质是思维材料和知识的迁移。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课堂活动,高中化学教师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上合理分配布局,巧妙设计构思,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催化剂教材这样下定义: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笔者设定如下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 “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加快反应速率还是减慢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不变是指始终不变还是指反应过程中也可以改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总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从字面上很难理解其中隐含的深义。我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气体摩尔体积对固体和液体是否也适用?占有的体积是多大?物质的体积跟什么因素有关?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22.4 L/mol那么其他状态下是多少?只有标况下才有气体摩尔体积吗?学生逐一思考,抽象的理论有了实质的再现。采用发散的思维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构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思考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善于总结、归纳、联想,找出同类习题的解法,相似题型的累积可以发现知识点的变通与应对方法,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以及水化物存在、性质、用途”等为主线来学习。对于具体的某一种物质的学习,可以通过“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主线进行思考掌握。同时,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组建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找出规律,加强记忆。又如,对于有机物的学习,可以通过掌握官能团的性质来分类记忆。如掌握了乙烯的性质就可以掌握所有含C=C的物质的性质。通过醇、酚的性质比较,以及苯、甲苯的性质比较等,来理解连接不同的烃基对官能团的性质有什么影响。熟悉了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就可以把握各类有机物之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从而将知识连接成网络。如掌握“卤代烃醇醛羧酸酯”这一主线的变化来掌握有机物之间的衍变。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结成网,串成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三、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理清各知识点的关联,精选质量好的习题来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从而拓宽学生思路,克服思维的单向性和平面性,促进思维的迁移。比如实验室制Cl2时,提出以下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反应中浓盐酸体现了什么性质?可否用浓盐酸与实验室制O2的残渣制取Cl2?如何得到纯净、干燥的Cl2?以H2,O2及Cl2的制备为例总结出气体的发生装置有哪些?如何鉴别盐酸和氯水?“一题多变”的发散思维培养可以拓宽学生思路,便于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使思维和智力得到升华。“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一题多解”所使用的化学知识是多维的,不是在同一认识水平上转圈。 “一题多解”的训练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使思维灵活、认知深刻。例如,鉴别Na2CO3,NaCl,NaBr,KI要求学生根据四种物质的特性设计不同方案。选出几种不同的鉴别方案进行实验探究、鉴别。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不同方案的设计,学生开阔了思维,实现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目标,分析推理能力得到了充分训练。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由直观现象上升到抽象思维。例如,在钠的化学性质教学中,先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响声,火焰黄色的。启发学生思考反应本质。设问:钠可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学生实验验证发现得到的并非是铜,而是Cu(OH)2沉淀。新旧知识的尖锐矛盾摆在学生面前,诱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学生的发散思维也由此展开,分析推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通过判断推理获得真知: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而不是置换出铜。
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课外活动是主课堂教学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它弥补了教材的不足、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比如从植物的花、叶、根中提取花青素,制成酸、碱指示剂;通过测定卷烟中一些有害成分,了解卷烟的危害,等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发明创造:如用注射器、输液管、废药瓶制成可控性固、液发生器;用蜡烛、铁丝制成甲烷、乙烯的球棍模型;用土豆和铁钉制成电池等。通过这些富有创意的探索实验,学生的个性特长、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结语: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和机会很多,如果经常训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卢红徐;化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谭月辉;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境;科技活动;一题多解;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115―01
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新课标指导下,以高中化学课改为契机,化学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掘和培养。
一、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入手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化学课堂上,发现和发掘学生的自由想象潜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积极引导其异想天开的想象力是特别重要的。发挥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其消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讲“氯气的漂白作用”时,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可能会联想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漂白剂是否可以漂白染料?除了能够漂白纸张以外,能否漂白金属呢?在讲到“硬水的软化”时,想到家中的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工厂的锅炉为什么会发生爆炸等。由此及彼,通过联想,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
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催化剂,教材这样下定义: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笔者设定如下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加快反应速率还是减慢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不变是指始终不变还是指反应过程中也可以改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总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从开展科技活动入手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化学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开展化学知识画报的编辑活动,教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设计画报的版块内容,如“班级化学新天地”、“每月一星”等栏目,可以请同学们对班级里有趣的实验进行记录,对在化学探究活动中作出创新的同学进行表扬。还可以定时地组织一些化学实验竞赛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舞台,通过科技活动让学生明确创新意识是受到教师、学校的认可与尊重的,有创新意识的实验成果是可以得到肯定的。
四、从“一题多解”入手
心理学认为,“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一题多解”所使用的化学知识是多维的,“一题多解”的训练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使思维灵活、认知深刻。例如,鉴别Na2CO3,NaCl,NaBr,KI要求学生根据四种物质的特性设计不同方案。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理清各知识点的关联,精选质量好的习题来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从而拓宽学生思路,克服思维的单向性和平面性,促进思维的迁移。比如实验室制Cl2时,提出以下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反应中浓盐酸体现了什么性质?可否用浓盐酸与实验室制O2的残渣制取Cl2?如何得到纯净、干燥的Cl2?以H2、O2及Cl2的制备为例总结出气体的发生装置有哪些?如何鉴别盐酸和氯水?“一题多变”可以拓宽学生思路,便于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思维和智力得到升华。
五、从开展实验教学入手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由直观现象上升到抽象思维。例如,在钠的化学性质教学中,先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响声,火焰呈黄色的,由此启发学生思考反应本质。设问:钠可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得到的并非是铜,而是Cu(OH)2沉淀。新旧知识的尖锐矛盾摆在学生面前,诱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学生的发散思维也由此展开,分析推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通过判断推理获得真知: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而不是置换出铜。
六、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意识
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良好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遇到困惑的问题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养成自主性探究的思维习惯。
1.科学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上的“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知识链接”以及插图等都隐含着“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设计自然真实的学习情境,并把问题蕴含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提出质疑,教师再通过适当的点拨,使学生开动脑筋,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形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课堂教学案例1:激素的分级调节。
激素的分级调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的重要内容,进行该课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本节教科书中“科学・技术・社会”所提供的“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资料进行教学。如利用其中有关口服避孕药的资料内容,让学生产生“为什么孕激素类药物能用于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疑问,再引导学生分析口服避孕药避孕的原理,由于学生被置于一个有真实意义的问题解决活动的情境中,容易产生去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通过对学过的知识的回顾,分析得出:口服避孕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而成,口服吸收后血药浓度增高,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的分泌,可使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抑制了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从而起到了避孕作用。当然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产生“长期服用是否对身体有影响”等问题。这样,学生既回顾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知识,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强化了其探究性思维的发展。
创设的问题要有趣、能吸引学生、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或研究任务,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如果问题太容易,会让学生产生轻视的心理,太难又会使学生容易丧失信心而放弃探究。面对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
2.合理运用习题的问题情境
学生每天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完成作业上。但常常只满足于答案的对错,提出的问题,一般就只有“这题答案是什么?”“这个选项为什么错?”这并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多鼓励学生思考,敢于分析自己的解题思路,以及提出与答案不同的见解。如学生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细胞都会衰老和凋亡”自我检测题产生了质疑,认为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不会衰老和凋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不能因担心上课思路被打断而放任不理,或者学生解题思路错误而直接否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并且给予鼓励,还可以引导全体学生一起分析解决问题。
有些习题,在一个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还能衍生新的问题,应鼓励学生在原来的问题上提出新问题,如可改变题目的设问角度,更改某一条件,变换问题情境,还可以把几个题型进行重组综合,还可以进行图表、曲线、文字表达等形式的相互转化。
课堂教学案例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习题讲评。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课后拓展题:如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在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画出变化后的曲线。如果在B点时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画出相应曲线。
分析:曲线纵坐标代表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下,温度再升高10℃,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变慢。曲线表明,B点的反应物的浓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在B点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加快。
如果仅仅只是上述分析讲解,学生可能得到一个较完整的思路和答案,但A、B、C点分别是受到何种因素的限制与影响,可能还是无法正确判断。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不是问题的发现者,没有主动参与知识构建,无法进行相关知识的迁移,而且时间一久,常常易和图2的曲线图混淆。
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尝试改变条件,在上述两个图上都画出新曲线,找出两个图共同点和差异性。比如,在最适温度下,如果升高温度,酶活性下降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或者减少同种酶的量,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变化情况分别如图3、图4中的虚线所示。
如果从图2的反应时间与生成物量的来看,增加反应物浓度,那么,生成物量的变化如图5虚线所示。学生如果能这样进行自主探究,进行图表的相互转化。知识会掌握更牢固,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开展富有乐趣的探究活动
高中生还需要在游戏中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在乐趣中掌握知识。我们可以把游戏的魅力迁移到教学中来,布置学生开展模型构建,角色扮演、与生活有关的调查活动等等。
课堂教学案例3: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以6-8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组,确定调查病例,比如高度近视、色盲、调查对象、调查地点。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对调查病例如病因、发病率、遗传性等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自主地、个性化地完成任务。小组内部既要合理分工,又要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在学生实施调查方案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调查的进展、调查中遇到的困难等等,及时加以协调和解决,保证调查顺利地进行。调查结束后,各小组要对获得的各种信息资料、调查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分析,完成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资料、形成理论观点的能力。课堂上把调查结果进行展示,组织学生一起交流与分析。这样让全体学生参与完整的自主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整个调查过程,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经常与教师沟通交流反馈情况,比如有学生来问,他的家族中有很多人是高血压,所以想调查高血压,不知道是否一定要遵循教科书中“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的建议。对学生积极活动,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学生的积极性、潜能、创造力被激发出来时,他们就会热情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三、重视实验操作的探究过程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好的途径,高中生物学增加很多学生实验活动。通过实验教学,不但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掌握一定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生学会在实验中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
1.尝试在验证性实验中寻找可探究的内容
教科书中有一些是验证性实验,教师不能单纯把教学目标局限于让学生学会基本实验操作、验证实验原理和结论,仅仅强调“学会使用……”,“掌握……现象”。教师可以从实验材料或试剂选择、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装置改进、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或未曾预料到的生物现象进行讨论,增强实验的探索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自主探究“还可以怎样做?”,充分体现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
课堂教学案例4:“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学习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知识后,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试剂和材料,设计出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并按实验方案开展探究实验。学生尝试了不同的方案后,发现实验结果存在差异,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但不容易复原。用KNO3溶液时,有的学生观察到细胞会自动复原。用醋酸溶液或太低浓度的蔗糖溶液,细胞则无法发生质壁分离。实验结束后,大家互相交流,根据实验证据作出合理判断。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重复科学史上经典实验
教科书中的科学史多以文字形式呈现的经典实验,如“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等,科学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家的探究活动与方法,是理解科学探究、掌握科学方法的范例。
课堂教学案例5: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快课堂教学进度
教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的第一步是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平时接触的化学知识点比较少,因此,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不仅局限了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消磨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对于教师本身也是不小的教学压力。学生上课不用发言就意味着教师不能够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知识的反馈信息,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延误教学进度。而新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就针对传统教学中的这一弊端进行了改进,不仅加强了师生课堂互动,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加快课堂教学进度,达到了师生双赢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典型的离子反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化学方程式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首先,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确离子反应的原则和检查方法。“离子反应讲究三大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所以,离子反应一般是在溶液中或者物质熔融状态下进行的,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都能够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类似的讲解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定向思维,使学生明确离子反应的范围和条件,做到心中有数。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多媒?w教学工具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逐渐取代了传统教学中只依靠教师手写板书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提前备课,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音频或视频等,帮助学生立体直观的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同时,一些最新的信息的展示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和思考,为学生高效完成化学习题提供了更多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的话,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讲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在不同原料配比,和外界条件下化学反应的速率以及现象的短视频,帮助学生直观观察影响反应速率和限度的条件。这样做有利于节约教师用于课堂现场试验的时间,同时可以避免教师演示有危险性的实验,减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负担。“通常情况下,化学反应的添加剂,外界条件例如高温高压等可以起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效果;当化学方程式两端的物质都存在且都溶解在水中时,需要计算化合物的配比,观察溶液中各种溶质的浓度,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类似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达到知识的宏观掌握和细节问题的把握。
三、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化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学科,可以说是一门艺术的学习。化学的学习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学生不仅需要做到理论知识框架的构建,还需要和生活现象、生活原理相结合,做到知识的熟练运用。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知识的深入理解创设学习的情境,促进学生知识的细化和运用。这样做不仅是教师改进教学模式的必要方法,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学习《基本营养物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以及生活中各种食品中营养物质的含量的讲解帮助学生搭建从理论到生活实践的桥梁,达到学有所用的效果。“人类所需要的基营养物质有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油脂和水。鸡肉,虾,豆类,鱼类等都富含蛋白质。糖类主要存在于米面等主食和一些蔬菜中。”类似的讲解增进学生和化学学科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化学学习是存在于生活的每个地方的。
四、突出学生课堂主导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高中化学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严密的理科逻辑思维,同时一些细小琐碎的知识点也需要学生时常进行背诵记忆。因此,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的主导地位,是学生做到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思考。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加快课堂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课堂问答环节,邀请学生进行课堂知识讲解等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使学生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逐渐摆脱教师的督促。
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相关物质的图片,组织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和总结,还可以邀请学生讲解自己的想法观点等,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言讲解,真正做到新课程教学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要求,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着想,促其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化学,教学;反思
在新课标下,教育部除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外,对老师的作用也是很重视的,特别的对于化学教学,老师的作用就更不能忽视,所以很多学校很多老师都开始针对老师的反思作用,从老师的教学态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中进行反思。做教学反思,书籍上对其的解释为: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索、评价的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为目的。
对于老师来说,不管是对新教材的改革前还是改革后,他们都会对他们日常教学作出一定的反思。它是由于教师们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或教学方式根据真确的理论有目的、有计划作持续不断地批判性的思考;同时也打造了教师的专业化。对于在新教材改革前时,老师们的反思是属于理性的反思。这种反思需要一种教学评价的标准,当自己做了什么事情之后,就用自己身上的事和标准作对比,然后判断正确与否。教学经验上没什么教学的标准,选用自认为标准的经历,对于理性的反思标准肯定是不完整的、不系统的和不够科学的,甚至会使得这些老师走向极端。
1、化学教学反思存在的现状
通过了解教学反思的定义与特点,可是教学反思有什么用呢?这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新课标下,虽然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是从不忽略老师的作用,老师在教学中始终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老师在反思中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清自己哪个方面的不足,可以通过哪种方式提升自我,反正在默默的反思中,老师可以真正的得到发展,从而可以使学生也能更好的发展,之所以近几年来,中国在的教育得到全球的关注,这与老师的作用离不开,但是面对着老师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方面都转不过来,例如,课堂上学生的主导地位,老师上课的板书方式,学生的动手能力等等,老师可能表现的不太好,这里就要通过老师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质量。在现在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哪种方式提升自我?笔者从2个反思方式进行分析:1、从上课内容,习题情况进行反思;2、从上课情景,上课方式进行反思。
1.1、从上课内容,习题情况进行反思
因为评价一个老师,上课时的状况和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是比较方便,比较直接。在几轮的高中化学教学,每上完一节课,都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感觉。有时通过自己查找有关材料解决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疑惑,有时通过同行们探讨来达到对某一个问题的一致看法,有时通过学生反馈建议来达到对教学的改进,有时通过实验解决存在问题,有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中成功之处等。总之,教学后的反思,是每一位教师都会经历的环节,它完善了每一位教师学科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捷径。下面,就有关平常教学中所反思的内容,举3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CO2通入Ca(OH)2与SO2通入Ca(OH)2中实验现象相同。
当讲到SO2的性质时,把SO2通入澄清石灰水,看到石灰水变浑浊而后又变澄清。但做实验时却看不到并不像书中描述的那样。有学生就此提出了自己看法:SO2溶解度很大,若SO2通入Ca(OH)2速率较大,就有可能使SO2+Ca(OH)2=Ca(HSO3)2,也就无法看到现象中出现的浑浊。针对上述观点,我就着手做了有关CO2与SO2通入Ca(OH)2溶液中的实验,结果发现SO2通入Ca(OH)2并不像书中描述的那样使之变浑浊又变澄清,而是一直保持澄清,后来,经过多次改变外界条件,如SO2进气速率及浓度大小控制,才能看到浑浊。
1.2、从上课情景,上课方式进行反思
因为上课的时候老师经常提问还有平时老师为了增加趣味性,举行公开课或搞师生给互动;老师要在上课的情景中和上课提问中反思,当然,并不是所有反思都是坏的,反思可以是教学经验中一种回忆、思索。评价。老师可以在尝试中提升自我能力。案例二:碘遇淀粉变蓝色。
有学生提出,淀粉与I2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这里面是否还存在I2?因此,我带领同学们经过探讨,最后得出应存在I2,并在我的带领和指导下完成实验,并且得以验证。
实验设计为:将饱和氯水逐滴滴入KI淀粉溶液中至过量。
观察到现象:①Cl2继续通入,蓝色消失无色。②溶液先呈蓝色;
原因:①Cl2+2I-=I2+2Cl-I2遇到淀粉蓝色。
②5Cl2+I2+6H2O=2IO3-+COCl-+12H2
2、化学教学反思艺术的改良方案
教后反思内容还很多,如实验教学与近几年考实验题相结合,我们就不难总结出近几年考实验题特点及平常教学应注意问题;还有有机合成题通过习题教学中出现题型,就能想到此类型题且多以酯化反应为背景等等,若平常教学中,能够随时记录这些点滴教学,自己将会受益菲浅。
2.1.认真落实反思
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好的老师也不能保证自己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出错,所以,对于老师出错的情况,老师要认真落实。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时候,是为了使学生深化对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和理解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师可以先提问从物质结构(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总结——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组成微粒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也就是说,就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例如,在2HBr+Cl2=2HCl+Br2反应中,H—Br、Cl—Cl断裂,形成H—Cl、Br—Br。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实验书本中的实验2-2。学生完成实验,并汇报现象。加入1mol/L盐酸的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而加入0.1mol/L盐酸的试管气泡很慢。此时教师提问根据这一现象,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思考并归纳——浓度大的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速率比浓度小的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速率大。
2.2、加强化学教学反思力度,提升反思高度,优化教学过程
加强反思力度要靠老师的毅力和上进心,提升反思高度要以坚实的理论知识为前提,老师要认真对待,对于有些学生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到比较难的化学方程式,很多方程式都不能记住;另外有些同学觉得化学有点难度,就拿有机物来说,单单是写化学式就一大堆,同学就想通过老师的帮助,找到学好化学的窍门。笔者想在这里强调的是,老师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同时也要加大自身知识的提升;老师在反思中要注重学生的发展;例如有机物很难学,方程式记不住等等问题,老师可以同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产生兴趣;另一方面提升反思力度,关键看老师的化学知识和见解,还有老师要制定一套教学方法。从以下例子就可以看出:
1、铁的钝化是不是化学反应?
在讲到硝酸的氧化性的时候,当我指出硝酸能够使铁或铝发生钝化现象的时候,有些学生往往不能理解钝化,往往将钝化误是不发生反应。这个时候我就指导让学生去设计实验探究两者的区别。将一铁片放在冷的浓硝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后洗净,再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铁片表面有无铜析出,判断铁在浓硝酸中是被钝化还是不发生反应,如果放到硫酸铜中铁片上有铜生成,那么说明钝化是不发生反应。但是实验结果是没有铜生成,从而说明钝化确实发生了反应。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比直接告知学生这一结论要有效得多。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老师带领并指导学生做实验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更大兴趣。
2、比如高一化学绪言课。
教师在上课之前,认真备课,把导语、考题、提问,包括学生回答,都设计得较为详细。在上课的过程中,却会发现在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教学活动中,有时存在着内容的缺失,有时存在着教学节奏的失衡,有时存在着学生思维角度发生了巨大的偏移。从上课内容,方式,情境中,本以为完整的一节课,却留下诸多遗憾。
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是必修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组成,对于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来说,无机元素化合物内容主要集中在必修化学1中。从教材上来看,似乎比以前的教材简单,但实际上不然,新教材给了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内容标准首先是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角度选择元素化合物;然后再按照元素在周期系中的代表性选择了典型的金属元素钠、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进而综合考虑在周期系中的代表性、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对生产生活与环境保护有着广泛影响的典型元素和化合物。其次,标准没有明确给出和限定要学习这些元素的哪些内容一定要讲,那些内容需要加深,这样给实际教学多一些选择的空间,同时也考虑到学时数的限制。这样,在必修化学实施中应该注意到,与现行高中化学Ⅰ相比,弱化了按照元素自然族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传统做法,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覆盖面上与现行课程的差别不大,但是内容的组织线索、具体化合物知识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方式、学习的重点等都有较大的变化。
在化学教学反思中,教师的反思能提升自我,教师进行认真反思,将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教学反思的高度,缩短教学之间的距离,在师生共同享受“过程优化”所带来轻松愉快的同时,学生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庄启昕.高分子通报[J].中国化学会,2008(11)
一、善待课本,巩固双基,挖掘隐形关系
课本和教材是专家、学者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和修订,现已相当成熟,书本里蕴含着众多科学思想的精华。据初步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也就是说,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例如对催化剂的认识,教材这样定义:“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背诵,粗看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假如我们对其细细品味一番,枯燥的概念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思索一下“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而言,‘改变’一词指加快或是减慢?”“‘化学性质都不改变’,那物理性质会变吗”等问题。经过一番折腾,对催化剂的认识就会达到相当高的层次。
再者,课本中的众多知识点,需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的非常多。例如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质量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等等。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应采用比较复习的方法。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明确其共性,认清其差异,达到真正掌握实质之目的。
透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学生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因此,在老师指导下,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相信你定会大有所获。
二、经常联想,善于总结,把握知识网络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讲究方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考
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八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等。关于高考试题的研究,可以参考高考真题深度研究――《高考真题360°全解密》
基本技能的考查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的横向联系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是一个好办法。高考命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教材,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讲究方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考;因此在选做习题时,要听从老师的安排,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如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习题中的电子守恒等。再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采用顺口溜:“主链从长渐缩短,支链由整到分散,位置由中移到边,写毕命名来检验”,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十分快捷,非常实用。
四、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的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这里就扼要介绍几种常见纠错做法,以供参考。更多纠错可以参考《状元纠错笔记》。
1、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
2、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
3、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或按时间段、或按类别、或按科目地分门别类,加以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