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经济管理

农村经济管理

时间:2022-04-15 15:52: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经济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经济管理

第1篇

1、农村基层管理队伍素质欠缺。农村地区,基层管理队伍不大,其管理水平与素质也有待提升,多数为村中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掌握现代化科技能力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从领导方面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难以带领农村经济走向繁荣发展。

2、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问题。村民经济来源少基础薄弱,日常开支庞大。除了用于子女教育上,家用电器,住房条件都有很大需求,而这也是不菲的支出。

3、农村地区人口的总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强。由于受地理条件、交通水平的限制,视野不开阔,缺乏冒险精神,顾忌比较大,难以全副身心对新事物投入。另外,接受高新科技能力差,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科技生产力带来的方便,科技转化率比较低,致使先进科技与农业发展脱节,农业发展缓慢,基本上维持着原有水平和管理模式。

二、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首先应当明确如今经济发展形势下的指导思想以及目标任务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贯穿经济发展始终,从而统揽“农村农业农民”三大问题的工作。把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基本目标。把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大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眼于改革农村经济发展体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相适应的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体制,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有一个稳定可依靠的体制。使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更加完善健全,农村基层管理组织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建设事业保障制度更加完备,经济文化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性不断增强。其次,要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念,不断推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进一步转型,逐步改变农业方面对现代化资源利用的情况,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大农村所有可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使所有资源功效得到最大化发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改善及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努力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完善农村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村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走新型农业经济发展的道路,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

提高科技贡献率,把科技的创新能力转化为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从而不断地增强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利用率,将产品增收从加大成本方面向加大现代化科技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农业方式向现代化发展方式跨越。

2、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让村民更多的了解相关知识,进行科学化的发展经济,永远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素质需要有一个提升。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科技文化水平,从而可以逐步缩小与现代化的差距,带领村民找到经济发展方向。从而提高整个农村的科学文化素养,学会对现代化科技进行运用,增强科技转化率,了解发展的大方向和外界经济发展水平,横向纵向对比,找出优势与不足,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

3、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核心内容进行研究的意义

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只有首先对当前时期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明确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真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2)研究当前形势下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可以从问题中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3)研究当前时期下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有利于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发展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问题;措施;促进作用

现阶段,在我国农村经济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政府相关部门若想进一步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与质量,首先要做的便是及时地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并在符合地区农村经济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其发展需求,进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提供更为充分的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思想根深蒂固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技术不能很好地被应用,最终造成农业生产发展中农产品滞销的情况。长时期的农产品滞留还会造成产品的腐烂与损坏,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环境因素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影响

外部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产生着十分明显的影响。比如,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干旱少雨,能够种植的农作物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由于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不尽相同,很多地区的农作物生产种植需要借助必要的防冻、防寒措施才能健康成长。在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不断实施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城市整体的发展效率,多数地区都会将一些工业企业迁往郊区或农村地区,这使得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占用。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农业机械设备,但是,在工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废气、废水排放量的增加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也因此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这类问题的出现导致农业生产活动的健康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生产活动开展的效率与质量也因此大大降低,最终导致农村经济体系的发展受到较为明显的限制。

三、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乡差距过大

由于城镇化建设发展的不断推进,很多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了城市,农村的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另外,由于城镇化建设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占用,城乡发展建设中的差距越来越大。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其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而当前农村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专业人才缺口较大,使得农业经济管理不能发挥出有效作用,从而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

四、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缺乏完善性

现阶段,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是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落实的重要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管理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与顺利开展,具体表现在:工作人员无法在完成工作任务时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标准与要求进行,降低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同时,没有规范、系统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做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工作理念都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十分明显的滞后性。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的缺失还会导致管理工作人员难以正确地认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最终严重影响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效率。

五、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

近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很多先进、高科技的技术,如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等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经济发展中,为全面构建新农村经济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有利条件。但是,就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工作人员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与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在对相关的农业信息数据传输与利用时产生了诸多问题,造成重要信息数据内容并没有完全被接收与掌握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加之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未能将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重视起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中难以形成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网络体系,从而在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效率的同时,导致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效率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社会新形势背景下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一、积极建立健全相应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对于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相关部门要制订严格的制度与管理目标,有效明确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细则与内容,保证各项工作都能够落实到个人,有效增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效性;2.要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规划,保证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发挥自身的价值,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工作积极性,有效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二、加快对农业经济管理思维的调整与创新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实践中,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加大对农业经济建设中基础公共设施的完善与优化,有效确保农业经济体系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作物肥料、种子的管理工作,有效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统一性与规范性,在全面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农产品、农作物的生产质量与效率,为全面增强区域农业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三、借助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水平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应该从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借助现代化的手段与信息化技术有效管理农业的生产经营与其他各项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为全面促进信息数据的开发、利用与共享搭建良好的平台,尽可能地规避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风险隐患,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信息化、智能化,有效降低农村财务管理成本,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四、构建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队伍整体的专业素养将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质量以及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效用的发挥,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在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效率提升的过程中,需要在组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队伍时,做好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水平的把关工作,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从而在充分保证其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使其能够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及时地改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方式。从工作人员自身的角度来看,其应在深入学习国家农村经济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从而确保自己能够始终满足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最终为农村地区经济体系健康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更为充分的保障。五、丰富农村经济融资渠道现阶段,农村地区经济体系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这也是我国农村经济补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政府部门的补贴力度是不断加大的,但是,仅靠政府补贴,农村经济是难以得到高效发展的,为此,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需在重视这类问题的同时,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科学地拓展农村经济的融资渠道,在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充分资金保障的同时,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性与稳定性。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的良好促进作用一、为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有利条件1.利用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信息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获取,保证在对相关信息数据资源进行利用时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这对于全面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制度条例能够对工作人员起到良好的管理与约束作用,可以有效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为全面促进农业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有序开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现代化思想的普及能够有效转变农民的农业生产理念,对于农民开展各项农业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对于全面引用高科技的农业生产设备、先进科学技术以及提升农村经济作物的生产质量与效率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二、为农村经济的健康长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新形势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呈现出多元化、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相关的农业生产及开展其他经济活动时需要制订明确的管理方向与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1.在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中,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因此,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还缺乏科学依据与规章制度,缺乏规范统一、行之有效的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效率,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2.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挑战,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农业经济健康、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落实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三、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施收到了良好效果。借助新的发展理念与科学技术,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不断提高的农业经济管理效率与农业经济管理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有效促进了农民自主参与农业生产经营的热情与积极性。1.农业经济管理需要大量的专业的技术人才,而这些人才在引导农民开展相关的农业经济工作时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与带头作用,将自己所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理念以及生产管理新模式等有效地渗透到各类农业经济活动中,进而带动当地农民在农作实践中不断感悟与理解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的重要性。2.为了有效增强对当地农业生产资料的应用,他们能够依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内容和细则制订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经济生产目标与计划,从而为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绿色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下,农业经济管理还能够有效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有效减少农民在耕种作物以及开展其他各项农业生产活动时随意喷洒农药、排放废气废水以及乱用化学肥料等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为全面提升农业经济管理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规范农村经济行为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最明显的问题便是缺乏科学、规范的农业经济发展体系,这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与混乱性,甚至还会产生一些影响较为负面的违规行为,最终严重限制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这类问题的存在还会严重影响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而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则能够在有效约束农村经济行为的同时,通过明确农村经济行为标准规范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规范性与发展效率,进而在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运用农业经济管理手段与模式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效增强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性与系统性,而且能够为全面提升基层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善农村区域环境恶化现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露,张越,张俊飚,等.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历史与前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31-38+133.

第3篇

一、农村经济管理概述

在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农民利益为中心,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其主要工作内容包含五个部分。首先,必须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各种惠民政策,降低农民的负担,让农民能够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利益的保障;其次,必须要积极的完善各项管理体制,尤其是对农村财务的审计工作必须要严格监督,对于出现的问题要严厉处理,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利益不被侵害;再次,必须要做好土地承包的管理工作,确保土地能够正常的流转,最大程度的发挥土地的价值,这对于保障我省粮食供应具有战略意义;然后,必须要强化政策的支持,加强各项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农民能够了解到国家的相关信息,推进我省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最后,必须要强化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转变作风,切实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省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将其提到了战略层次,但是由于受到农村环境的影响,很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并不顺利,从而导致政策的落实情况不佳,没有切实改变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为此,我们必须要找出问题所在,才能够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

(一)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

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学历、文化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工作人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对我省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所以在相关问题方面,都是采取瞒报的策略。对于农民切实存在的问题,很多基层领导为了能够讨好上级领导的欢心,都是采取报喜不报忧的态度,从而导致很多问题并没有真实的反映到相关的上级单位,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二)相关法规建设不够完善

我省在各项管理中,都是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确保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是关于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却不够完善,导致很多管理漏洞的出现。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土地的相关承包工作、农民的监督管理工作、农村财务的审计工作都需要借助相关的法规制度,才能够得到落实。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多的法律法规都不完善,导致农村经济管理中,出现土地合同纠纷等类似事件时,都不能给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与国家倡导的农村经济管理目标不相符。

(三)相关工作的权利和义务对等

权利和义务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履行的责任,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而言,它对建设现代化农村,确保农民收益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分析,由于农村经济涉及的因素很多,导致工作面非常大。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倡导农民负责监督的职权,可是在现实工作中,农村经济管理的地位并不高,在对农民利益进行维护时,常常不受重视,这样大大打击了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一旦出现管理问题,那么上级领导就会实施问责,在这样的情况下,权利和义务完全处于不对等的状态。

三、强化农村经济管理的措施

农村经济对于促进我省的经济建设,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措施,为此,我们必须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切实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

(一)加强思想建设工作,提高工作认识水平

在现在形势下,想要彻底的改变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建设工作,提高他们对工作的认识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基层干部是与人民大众直接接触的干部,可以更为深入的体会民情、民生,所以针对农民的需求问题进行工作汇报时,必须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上级领导通过基层干部,能够真实地收集到有用的信息,从而通过层层汇报的方式,让政府能够针对农民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惠民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法规建设工作,实现依法管理目标

农村经济管理中,法规建设工作极为重要,是解决农民矛盾冲突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我国是一个以法为主的国家,所以针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省需要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比如农村财务的审计工作、农村土地承包工作、农民的监督工作等,都必须要在法律法规中有所体现,才能够确保在实施相关行为时,符合法律法规的需求,实现依法管理的建设目标。

(三)加强管理工作职能,确保各项工作实施

由于农村经济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烦琐,工作任务非常的繁重,而在实施相关管理工作时,因为缺少职能支持,所以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不利于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害。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针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实施职能划分,并且采取绩效考核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农村经济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能够顺利实施。

四、总结

自古以来,云南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后,云南的城市化建设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影响。近些年,国家再次将农村建设工作纳入战略计划,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性影响。为此,我们必须要针对农村经济,采取科学的经济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切实改变农民的收入问题,为保障国家的稳定发展,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志达 夏俊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陈雷.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J].吉林农业,2015.

第4篇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思想与传统农业生产思想结合起来,对农村经济管理的投入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不断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需要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增加,还要使农民的素质得到提高,加强对农民的管理约束性,这就要求政府在行政监督、行政管理以及行政执法上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三农”方针。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应该突出表现在对农村机体财产的基础设施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减轻农民负担的层面上。这些工作都体现了党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出进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改革的坚定决心。

1.1强化审计职能,改革财务管理机制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民主管理审计工作上,使审计职能得到强化,并促进农村委托制度的积极推行,对财务管理机制进行积极改革,保证农村资源要素的安全与合理流动。

1.2减轻农民负担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减轻农民负担是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与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结合起来,将经济管理与监督工作做好,同时将农民负担的反弹防治工作做好。

1.3在农村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从提高农民进入农村市场的进入程度着眼,与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联系,积极探索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制度,积极引进现今的合作经验,促进经济资质专业合作的真正实现。

2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途径

2.1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理解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农村经济发展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特别是在农村经济管理上,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得到实现的重要保证,对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对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因为一些干部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所以,应该加强村干部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深入调查研究农村基层工作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想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落后现象得到改变,就要对这些落后现象进行充分认识,对农村经济管理情况展开深入调查。特别是要深入探讨涉及农村稳定的重大问题。要想将经济信息监测搞好,就需要进行调查体系的改革,对农民收入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为以后的经济调查奠定基础。这些工作的落实不仅为政府的农业调整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还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与贯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使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要想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就要将政府和党委的相关要求落实好,这就要求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相关工作要得到逐步的加强,在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中展开培训工作。要针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使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得到真正实现。特别是在我国的一些乡镇地区,经济管理部门应该与当地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展开具体的工作,合理编制经济管理人员,实行定岗定员制度,保证所有地区都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经济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大力推行农业技术推广办法。在经济管理财政预算中涵盖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管理工作与行政监督工作应该由地方农村经济管理机构负责承担,促进农村经济工作得到不断改善与强化,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提供支持。

3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 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40―01

1农村经济管理的简单介绍

1.1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国内的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基本稳定,这样就是需要有着非常合理的宏观调控。对于更好的一个完善。很显然,当前端的农村经济而言,还是稍微欠缺一点。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这个经济体制。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保证国内外的产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1.2农产品出口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存

农产品的出口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因素。为了避免不利因素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应该制定相应的调控手段,加强对于农产品出口中各个因素的分析及掌握,并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农产品出口更加完善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3农民收入将保持恢复性增长

目前,农业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是一农民收入不高。这一难题给农业经济带来一个困难。想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进行农产品的调整,但是目前世界农产品的总价格仍然存在上涨的趋势,而农民也能够从中获利。目前的国内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逐渐强化,更多低收入人群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仅能够促进农产品的销售,还能够提高农民收入,形成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的增长状态。

2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2.1农村经济管理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农民收入

农村经济管理中,应该制定提高农民收入的计划,将农民的困难有效解决,为农民提供商机,并能够对农村经济进行良好的控制与管理,不仅能够使农村的经济得到管理与提高,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应该借鉴其他经济模式的发展,吸取其他行业的经验来增强农村经济管理的完善与发展。

2.2农村经济管理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依靠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对于农村来说,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村生活质量的一部分。而在消费领域中,销售的新鲜及质量影响着销售品的质量。其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发展。

2.3农村经济管理可以进一步的满足人们的要求

对于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来说,进一步的满足人们的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广大人们的生活状况而言,更好的对农村的经济管理进行提高,这样也是对于整个的经济体制的一个革新。能够最大限度的对人们的生活进行一个比较大的改观。

3现阶段需要提高的部分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

3.1加强相关人员的学习意识

农村经济管理是对很多人都有利的,但是如何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也是一个难题。不单单是对于整个的知识性的东西的学习。更多的是对于相关法律性文件的学习。很显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抵制一些不法分子的不法行为。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学习,组织一些人员进行相应的普及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可以定期的开展三下乡活动,或者是开展农村的成人夜校,这样可以利用大家的课余时间,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

3.2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灵活机动性

农村经济管理现阶段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更好的对其中的经济管理进行灵活机动队的变通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需要进行完善,而人们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就需要结合当地的一些特色,以及一些主要性条件。应因地制宜,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经济发展制度,构建产权清晰的多元化市场主体制度,鼓励农村实施农村合作社、土地流转等模式。

3.3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助推了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使繁杂的计算程序变得一目了然,简化了计算过程,减少了人工工作量,大大提升了经济管理的高效性和科学性。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依赖于人、财、物等硬件的管理,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竞争、人才竞争要求必须加强经济管理的软实力,重视计算机软件的学习及运用,以先进的科学知识,增强参与竞争的实力。

第6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水平;途径

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多项科学技术全面发展中,过去传统化经济管理模式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基本要求。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原有的经济管理模式以及发展路径进行优化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1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主要任务

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全面开展中,要突出广大农民主体地位,为农民服务,能有效满足广大农民基本发展需求。在农村经济管理中,要注重强化监督管理力度,保障各项监管措施能全面落实。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要经过较长发展时间,对多个环节发展资金合理控制,对劳动力统筹分配。还要建立完善市场经济发展体制,对市场进行全面监管,做好各项审查工作,保障经济管理中涉及到的多项数据真实性更高。农村经济管理中,要对传统服务体系进行优化,提升经济管理成效。在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要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拟订完善的规章制度,注重应用相应的奖惩措施,保障经济管理工作能高效化开展,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1]。

2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有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我国开始扩大农村经济扶持力度,陆续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对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较大推动作用。从当前区域农村经济管理现状中能得出,在经济管理中仍旧存有较多问题,其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在管理制度设定中时效性以及针对性不足,不能集中对农村经济问题进行控制。此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设定不完善,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限制。例如土地产权不明晰,管理机制科学性不足。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投入的技术与资金量有限,资金投入分散化程度较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收入,其次投入资金利用率不高[2]。

3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路径探析

3.1强化农民经济管理意识,提高农产品市场组织效率

当前相关管理部门要注重通过多个路径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宣传与教育工作,强化农民群众经济管理意识。全面贯彻落实经济管理相关政策,促使广大农民群众能认识到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相关管理人员要基于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现状,整合广大群众意见与需求,针对性选取经济管理措施。目前相关地方政府部门要全面完善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经济管理工作全面执行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其次,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农产品商品经济发展能使得各类产品商品化程度全面提升,所以在经济管理中要对各类经济纠纷进行管理。做好各类产业发展管理、资源合理分配、生产流通环节平衡管理,协调农村地区经济稳定发展。在农产品市场化与商业化发展中,还要注重提升农产品市场组织效率,推动各类产品供销企业以及市场化营销组织全面发展,突出经济管理部门市场调节作用[3]。

3.2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效率,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在现阶段农村地区经济信息化管理中要注重全面遵循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发展观念,以此类观念为主要方向方向。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才能有效提升农村经济综合管理效率。在农村地区经济增长中,实现管理信息化发展是重要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原有的经济结构一直处于调整状态,切入点不同发展现状也具有较大差异。所以,当前在农业生产中,要注重强化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各类发展机制优势与缺点全面整合分析,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不断优化。在经济信息化管理中,管理部门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具有较大影响。针对当前队伍建设不稳定现状,要注重强化人事管理,调节员工基本待遇,做好各项业务培训以及针对性考核。在财务管理人员社会化招聘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公开基本原则,择优录取。通过培训考核才能持证上岗。当前还要逐步扩大财务人员各项补贴力度,补充各项福利待遇。做好针对性考核,对于综合表现能力较强的人员及时基于激励与奖励。确保其掌握财务管理信息化技能,对财务人员自律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进行锻炼。

第7篇

1.1农村经济管理者素质较低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者主要来源于当地的农业从事者,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一方面,他们对于当地的实情较为了解,可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农业经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者受教育水平较低,管理的专业性较差,思想观念陈旧,很难吸收先进的思想或技术,同时,在农村容易产生利用关系,偏袒和袒护的现象。农村经济管理者缺乏竞争意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较滞后,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意识使得农村农民的竞争意识不强。农村经济管理者的意识同样落后,不能有效的了解农村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无法将先进的思想传达至农民。农村仍是原材料的生产基地,利润很低,农民的收入大大降低,丧失了市场竞争的权利。

1.2资源浪费,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土地闲置、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的现象。由于资源约束和农业发展缓慢,农业本身难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农村收入较低,使得很多人放弃土地到城乡务工,大量的土地闲置,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价值,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小规模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但是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者大多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农村经济管理落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致使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1.3农村管理体制落后,国家投入力度不足

农业政策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地区差异使得国家政策很难同时满足所有地区的发展。大部分的国家政策仍然停留在财政补贴的阶段,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其他方面则缺少相应的政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的管理无法落到实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涉农法制建设严重滞后等等。不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就难以很好地发展,技术进步作用难以发挥,许多社会矛盾也难以解决,社会不安定因素就可能产生。

2、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现阶段,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农村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协调,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因此,解决农村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迫在眉睫。

2.1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一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培训,促进科学种田;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二是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人民大众喜爱的大众文化。农村经济管理者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吸收和借鉴各地成功经验。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经济知识培训,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知识,从而提高整个农村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工业化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经之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吸引外来企业投资,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一方面鼓励、支持个体、民营等经济发展,制定相应的优惠和扶持政策,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投资条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环境;最后,发展特色产业,鼓励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

2.3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各项政策,形成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国家应加强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加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入力度。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教育救助;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坚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农村面貌。二是通过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广开创收渠道,化解基层债务,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调动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投机行为,完善农资流通渠道,降低农资价格,切实给农民减负。四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涉农优惠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3、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4.032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村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影响力的部分,一定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完善。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主要负责调节农村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关系着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只有将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做好,农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农村经济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为我国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 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

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建立财务资金管理制度,我国法律规定,政务财务必须公开、透明,接受大众的质疑和监督,目的是加强民主,使干部民众一条心,更重要的也是为了强化监管机制,使资金管理更加安全,使民众的资金得到更好的保障;第二,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要对目前的资金有良好的管理并对未来发展有正确的预算,从而决定经济发展的方向;第三,要选拔优秀的人才担任经济管理工作的职位,使干部素质得到保证,同时,由于不断涌现出新的政策和制度,还要定期的组织干部人员去学习,不断对自己充电,积极学习先进单位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2 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够,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农业一直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新形势下,大多数人思想观念很难转变。对于财政透明,科学的经济发展观以及农业土地承包责任制等重要问题没有深刻的认识,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农村的经济管理较为复杂,涉及多个方面,不仅与农村的财务资金有关联,对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土地的基本情况的监督等都分不开,所以,需要各方面的政策支持与制度管理,但是,就农村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很好的制度去支持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使得管理工作一直止步不前,甚至还经常出现问题。

2.2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报账人员素质不高,数据信息不准确,这样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统计信息,无法进行资金管理以及预算工作的正常运行。农村的经济管理人员通常都是一些村干部担任的,他们缺乏专业的知识与专业的技能,同时,城里的高素质人才一般都不愿到农村去工作,这就造成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缺失,更容易出现财务问题。随着经济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年轻人都到城里去寻求发展,农村只剩下一些年龄偏大的劳动力,即使有技术也无法应用到农业中去,农业的发展无法与科技发展相同步,导致农业的发展相对缓慢,这是经济管理中应该注意的大问题。

2.3 监督管理不到位

一般的会计人员都是同时多个村子的账,只负责最后的核算工作,对前期工作并没有很多的了解,如果前面统计出了问题,后面的核算也就没有意义。同时,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建设不完善,许多职位都空缺,甚至是没有设立,缺乏必要的部门,或者一人身兼数职,管理工作难免出现漏洞。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多数农村管理团队都缺乏必要的监管部门,对于工作过程没有良好的监督管理,出了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堆积到最后出现财务问题,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3 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问题的措施

3.1 提高认识,健全法律法规机制

农村的经济管理与农民的个人利益关系重大,党和政府必须要重视农村的经济发展,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要积极考察,不断提出新的建议和要求,要不断为管理队伍注入新的血液。在农村,农民最重视的是土地问题,在土地承包责任制的保障下,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政府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必要的制度,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

3.2 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经济管理工作相当重要,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才能保障其正常运转,经管工作任务相对繁重,所以管理队伍必须能够胜任管理工作,如果不协调,极易出现问题;加强经济管理队伍建设,要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提升自身专业修养和道德素质,管理人员要有责任意识,对工作认真负责,方可建设一支高能力的管理队伍。

3.3 完善监管体系

任何工作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良好的监督,农村经济建设事关民众的切身利益,更要公平、公正、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要建设一支监督队伍,对财务工作的每笔收入和支付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发生财务混乱现象;对于财务工作的审计和监督工作要随时抽查,如果发生违纪违法行为,必须严惩。

4 结语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民生大计,必须要及时制定一套科学的制度来作为保障,加大经济管理队伍建设的力度,最后,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全力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糯.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06):14-15.

[2]刘新宝.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14+67.

第9篇

首先是要做好农村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一方面应当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符合的监管机制,在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审计职能;另一方面要对目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现状进行革新,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开始电算化试点工作,同时要重点抓好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保证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其次应当尽可能的减轻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达成这一工作目标需要对农民群众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做好监管工作,现阶段农民群众减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避免负担反弹。在监管工作中,主要是做好资金筹集以及劳动统筹管理,做好农民群众负担检测、负担和负担事件的归责探讨,另外还应当组织专门的管理队伍对农民群众负担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最后必须确保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们应当紧密结合现阶段农村地区服务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根据农村经济市场发展的实际要求促进农民专业合作,开展好专业合作示范与试点工作,尤其是要做好本地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积极总结过去经验做好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市场经济的积极性;另外是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当确保工作机制的创新以及队伍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应当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制度,探索科学有效的组织形式。

2新时期农村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农经管理重要性认识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确保国家政府方针对农村地区相关优惠政策得以贯彻落实,保证优惠政策的经常化、制度化以及长期执行,这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做好农经管理对于激发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群众收入和处理农村矛盾等方面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所以,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强化思想认识,积极做好指导领导工作,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内容来落实,各级乡镇政府也应当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

(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首先应当推进农村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调整和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机制,构建产权明确的多元化市场主体制度,支持农村地区积极发展合作社以及土地流转等模式;其次必须要积极树立农村经济发展新理念,相关政府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应当树立现代化发展理念,从而有效促进新农村经济结构转变,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产品的附加值,比如说可以推广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在农民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支持和帮助农民群众和农村生产企业朝着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最后应当健全与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法律法规,比如说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转变来制定出相应的法规。

(三)加强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必须要依靠管理工作人员来实施,所以我们要做好农经管理,其根本在于加强农经管理队伍的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素质能力以及较高管理水平的经济管理队伍。第一应对目前在职的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展开培训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提升机会,确保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具备现代经济管理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第二应当确保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促进政府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培训学习;第三应当进一步普及落实大学生村官制度,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加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利用他们的知识能力为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我们应当保证农经管理队伍的稳定性,科学的定编、定岗、定员,保证各个乡镇都配备有专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

(四)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农业现代化程度逐渐提升,而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逐渐突出,我们必须要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他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是农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引进外资,才能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值发挥出来,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结语

第10篇

1当前的具体状态

农村经管活动是当前经济建设的重点要素,虽说当前国家高度的关注农村,不过要想把此类方法开展好,就要靠着相关的管控机构花费大的代价带起开展管控。它的本质意义是为带动农村进步,处理该项经济事项的重点内容是切实的提升农业的物质生产能力,切实的提升工作的效率,经由合理的管控体系来开展管控活动。不过,当前的状态不是很好。站在特定的层次上来看,它是我们国家农村经济不合理的存在的关键体现。要想开展好该项经济活动,就要认真地分析经管活动中面对的不利现象,比如管控组织的素养交底,农民的竞争思想较差。

2面对的不利现象

工作者的综合素养较低。农村的管控人员一般是所在区域的民众,其可以经由两个层次展示出来。第一,当地人身为管控人员,比对于外来人员来讲,它们具有非常多的资源方面的优点,其对于所在区域的具体状态有着非常深入的掌控,其能够明确所在区域的优点和不利现象。不过,其从一定的层次上干扰到眼界,在分析不利现象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在处理的时候就会出现袒护等现象,不能够精准的分析。此类管控组织面对的不利现象非常多,要靠着不断的吸收有活力的要素来对其充实,同时还要吸收一些有着优秀的综合素养的工作者,不过当前的具体状态是,农村区域的氛围对于人才的引进来讲不是很有力,其要靠着国家政策的指引来开展。农业政策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得国家政策对农村倾斜,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50.32%,乡村分布更是分散,每一地区的发展水平均有差异,而国家的政策就容易产生与农村发展不配套的问题。大部分的国家政策仍然停留在财政补贴的阶段,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其它方面则缺少相应的政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的管理无法落到实处。农民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国农村因经济发展的滞后,造成了农民竞争意识不强,仍然保留着过去分散经营模式,这就无法与现在大规模的企业经营模式相抗衡,并不具备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条件。所以,农村经营的范围受到局限,成为材料原产地而不是产品生产地,大大降低了农村的经济收入水平,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农村经济管理的不足,农村经济管理者没有将市场竞争意识很好的传达给农民,致使他们深陷市场竞争而不知,丧失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二、当前管控活动的关键要素

1设置合乎当前经济状态的法规体系

我们国家积极的开展德治和法制为一体的治国思想。对于农村来讲,更是如此,同时要更加的关注法制,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相关的管控工作者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规条例,以此来确保活动开展顺畅。此类法规条例的落实在很大的层次上维护了农户的权益,同时伴随农村经济的高速前进,又发生了很多的不利现象,此时就规定要设置综合化的法规条例来积极的应对。此类不利现象要借助于管控工作者的综合分析,才能够确保问题得以有效地处理。

2培养一批适应时展的干部队伍

农村的经济管理离不开一批适应时展,了解时代要求的管理者队伍。他们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领导者,主要进行领导、决策的工作,是统筹安排农村经济工作的核心。这批干部必须要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政治觉悟,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农民耐心细致,这样才可以对下属有示范作用。农村经济管理者的专业素质,不仅包括较高的文化素质,还包括对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掌握,特别是与农村、农业、农民相关的经济和法律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而且农村的干部队伍必须要稳定,要有一套完整的人员流动方案,保证在岗的人员都是有能力能办实事的人。

3建立健全民主监督体制

农村经济管理要面向群众,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这就需要一个健全的民主监督体制。农村经济管理归根到底是为农民大众服务的,要接受农民的监督。完善监督体制,既是政治民主的表现,又能及时纠正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健全的民主监督体制能进一步调动农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他们为农村的经济管理献力献策。健全监督体制,能更好的为农民服务,在一方面督促管理干部办好事、办实事,另一方面,为构建服务型的管理模式提供了群众保障。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可以引进信息化的办公模式,信息化的办公模式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通过强大的信息统计系统,制作相应统计表格,便于政务公开。

第11篇

公共事业开展的优质性为衡量社会公平、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利益合理分配的科学路径,可有效的减缩城乡差距。因此,社会主义农村发展建设阶段中,应全面注重公共事业,提升农村公共产品总体质量水平,确保农村经济的规范、健全,农业增效增产、民众增收。然而,纵观我国农业发展不难看出,一些地区虽然应用了对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科学策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教育、巩固社会保障,获取了显著效果。然而,基于我国持续实施的公共产品非均衡管理供应体制,加之一些地区公共事业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弱,欠缺完善的物质基础以及财力资源保障,较多乡镇、村委会并不能持续完善的为农民开展优质的公共服务管理,因此令公共事业的发展步伐相对缓慢。在财政支农的扩充资金内,投入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市场建设的经费虽然有所增多,然而直接投建,服务养老、保障住房的人性化公共服务仍旧较为欠缺。面对财力不足现状,较难快速推进农村公共事业的转型、改革发展并创建城乡一体化建设格局。

伴随工业化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提速,征用农村土地令农民利益受损的状况经常发生,针对土地的纠纷案件愈演愈烈。再加上一些惠农策略无法全面落实,各级单位随意截留、非法挪用,令农民感到维护个人权益力不从心,自发组织的维权机构亦无法发挥良好效能,不能有效整合各个乡镇以及农村的优质资源。农民通常呈现出无组织的散漫状态,无法实施自我管控、完善发展与优质服务,权益保障则较难履行。农民群体之中,百分之六十的比例为新生代力量,其接受过一定的教育,因此呈现出就业、日常生活、经营消费理念同父辈们的显著差异。他们更愿意来到城市,追逐平等待遇,渴望公平就业。同时,对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则热情不高,较为陌生,甚至对土地毫无情感。因此,较多新生代农民进城务工或选择自主经商,进一步导致进行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们具备的文化知识素养有限,仅仅能够从事简单的生产劳动。

优化农村经济建设质量,巩固管理物质基础。新时期,农村地区的文明和谐发展需要巩固物质基础,提升经济建设质量,方能良好的实现既定目标。为此,应有效的优化调节种植业主体结构以及实践模式。应确保农田、粮食播种基础目标,并全面研发高效绿色经济作物,种植培育无公害产品,优化生产加工工艺,提升专用农业产品总体百分比。同时,应全面发展第三产业,例如开发农业旅游、生态观光、娱乐休闲等一体化农业园区,推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丰富化发展。

实施产业化经营,扩充合作经济组织。实施产业化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应实现生产以及加工的并重发展,推进市场化管理、国际化合作、信息化交流,引入工业化组织形式。同时,应通过继续培育与针对性建设培养骨干企业,发挥推动作用,注重基础建设,带领农户实现一体化建设。另外,新时期农村应扩充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村经济建设巩固核心保障,实现各类资源的良好调节与优化配置,进而全面推广与普及新型农业技术,实现持续创新发展。可建设规范健全的合作社,吸引社员参与,扩充农村人口比重,并可通过丰富形式,遵循民办、管理、农民受益的科学原则,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完善优化发展。

创建服务型政府,优化管理体制,完善培训管理。农村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并非单纯的致力于GDP提升,而应全面推进农民实际经济收入的扩充。应确保乡镇以及农村社区的健康和谐,做好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应用。为此,可实现乡镇管理与执政资源的全面整合,依据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更新当前乡镇工作体制,实现职能机构与站所资源的全面整合,完成乡镇机构的整体改革。例如,乡镇单位可组建办公室与管理中心,实现政府职能的科学转变,便能够实现社会服务及管理的统筹统揽。可创建党政办公室,应对乡镇实施社会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行使统筹协调、组织建设权利。还可组建城乡服务管理办公室,进行机构、环保单位的有效整合,并负责社区建设、生活环境治理等问题。再者,可组建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做好行政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开展合作医疗、巩固基础设施发展建设以及管理。应创建有效科学的利益协调管理制度,有效化解内部矛盾,协调各方关系。应积极承担经济管理以及服务建设职能,保护农民根本利益,汇集大众力量,积极引导民众参与优质经济管理,并给与必要的辅助帮衬。应实施有效的村务公开管理,发挥群众积极参与的核心效用。

同时应制定自治管理制度,确保民主有效监督。领导决策层应深入探究、快速发掘存在的隐患问题,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还应紧密联系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并积极为群众解决困难问题。应打造服务型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创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适应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综合需要。为解决增效增收以及劳动力流动问题,可创建土地流转、劳动力以及科技服务管理中心,并可依托职教学院,实现资源整合,扩充培训管理,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水平,通过定期培训、走进农村教育的多样化手段,提升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水平。尤其应强化对农经干部的管理培训,创建高素质、业务专精,具备责任心,积极研发、不断进取提升的工作团队。应积极引导鼓励工作人员参与高水平的学历培养教育,令文化素养实现全面提升,并强化掌控应用当前经济发展特征规律的综合技能。应全面激发干部人员的楷模、向导作用,通过创造性学习,提升团队工作绩效,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总之,针对农村经济管理现实状况问题,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弥补不足,淡化矛盾影响,方能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作者:耿积文单位:青岛胶州市胶北街道办事处

第12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新农村战略的稳步实施,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管理理论也应运而生,农村经济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流通性的增强,受市场经济影响日益增大,因此对于农村经济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农业科技的不断应用,农副产品的转型与升级,农村经济的有效管理能够从社会层面提高农村收入水平,缩小我国收入差距。

一、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概述

农村经济管理对于提升农村整体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村管理人员要对乡镇企业发展进行一定的引导和规划,从而提升农村经济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实际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农村经济管理理念陈旧、缺乏专业管理体制,这些都难以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问题探析

第一,农村经济管理理念落后,我国大部分农村因为经济管理方式和理念陈旧,所以对农村经济管理提供了阻力,我国农村管理阶层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意识,对创新经济管理理念的落实没有引起重视,还是给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缺乏长久效益,这就导致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混乱不堪,导致了恶性循环。第二,农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因为部分农村在经济管理中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和农民集体出现断层,沟通能力和凝聚能力不足,导致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缺乏战斗力,其经济管理与规划缺乏正确的思想与理论引导,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健全与畸形化,甚至部分农村地区经济管理无法做到因地制宜,而是死钻牛角尖,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办法不能灵活变通,使得经济规划与经济发展模式不具备可操作性,从而造成当地农业发展方向阻力明显的情况。第三,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可以说农村经济管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延伸下的产物,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对于农业生产的规划具有市场导向型,需要根据市场引导而确定其经济发展模式,然而一些农村地区对于当地经济的管理仍然沿用几十年不变的计划经济模式,与当前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农村生产力水平出现较大的反差,从而造成了当前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方式落后,无法从正面指导当地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的策略

首先,要对农村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当前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对于机械的依赖性逐步增强,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方法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当前的农业生产力与市场规律对当地农业发展的方式做出合理的规划,使农村经济发展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的市场规律。第二,要不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做到因地制宜,我国当前时期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农业生产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的规划与发展需要面向市场与社会,传统的农业因地制宜是狭义的根据当地的水源、土壤、气候等情况发展符合本地区水土特点的种植也,而当前时期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其经济管理与农业指导需要立足于市场与当地社会,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选择性进行种植或养殖,同时,要开发当地农村地区的资源与潜力,发展多种经济模式,如田园旅游业、采摘园、生态种植示范园等,根据农村地区所具有的社会资源与财力,发展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村经济系统。第三,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农村经济管理不能只停留在传统制度方面,对于其管理方法必须得到创新,现代农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契机,而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当前形势下农业生产力与生产要求的发展,如果一味的固步自封只会导致该地区更加落后,农村地区想要脱贫致富,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使之适应当地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同样,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农业经济市场,要根据农业经济市场导向适时制定新方法,新思路,确保农村经济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四、总结

在本次研究中,市场经济体制形势下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在不断的创新进行了探析,并根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较为完整的管理创新模式,不仅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层次,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