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1 22:46: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英语知识点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法;微课;教学设计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256
0 引言
我国的高等教育比较重视英语的学习,在大学开设的课程当中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学好英语对学生毕业后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体现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因此如何利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学习英语语法,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整体的英语水平,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正是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探索的。
1 微课的概述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北爱荷华大学和英国的纳皮尔大学就提出了1分钟课程的概念,这就是微课最早的雏形。在中国,胡铁生老师属于这方面的专家,也是比较早研究微课并将其推广壮大的。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抓手载体,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整合。通过有图片、有故事、有视频、有动画的方式将学习要点进行穿插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 英语语法微课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主题的选择和设计
微课的难点就是教师在短时间内教会学生一个知识点,也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学则是要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因此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在讲课之前一定要认真选择重点的知识点,然后精心的设计教学主题,微课的教学时间大约在10分钟之内,教师一开始就要抓住知识点的方向,找到切入点,有效利用这十分钟将知识点讲解清楚,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2.2 新语法知识点的引入
微课要在10分钟之内讲清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学会讲授的知识点就要求教师要讲解的简单明了,教师在讲解新的语法之前,注意知识点的引入和设计,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和贯穿。英语语法的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把握好新课的引入才能做到学好英语语法的知识点。
2.3 恰当的引入例句练习
语法的学习虽然较其他英语课程来说有些困难,但是微课恰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好选择。微课的在时间设计上较短,但是让学生记忆的内容也不会太多,恰当的引入例句练习就十分的必要。教师在讲解完语法之后,安排一个或几个经典的例句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通过习题进行复习巩固,达到掌握语法知识点的目的。
2.4 课堂总结
为了防止知识点的混乱,教师要定期对语法进行总结。无论是之前学的语法,还是之后学习的新的语法,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联系,微课讲求的是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知识点总结的必要性。教师要将复习语法加入进去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提高对知识点的记忆。经过以上短时间内的“一讲、一练、一总结”,一定会让学生记住本节微课所讲授的语法知识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微课的重要性
3.1 微课学习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
多个细小的英语知识点通过视频吸引每个学生来学习相对枯燥的英语语法。这种授课形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微课这种学习形式有助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传播,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的梳理。学生可以课前预习,也可以课后复习之前学习过的英语语法知识点。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有针对性的观看微课学习语法。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观看形式,除了上课时观看微课视频,还可以下载到手机里随时学习,学习不只拘泥于课堂。做到随时想学习英语语法马上就可以看到微课。微课这种学习方式一定优于以往传统的方法,那么教学效果也会稳步提高。
3.2 微课可以提高学生们对英语语法学习的兴趣
信息时代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影响着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也走进了高校英语课堂。现在的大学课堂还是以PPT为主导的二维信息化教学方式,而微课完全打破了这个局面,微课是有图片、有故事、有视频、有动画的三维立体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中一定会极大的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英语语法又是相对无趣和枯燥的一门课程,那么更需要更学生一种新的学习尝试。学生通过简短的视频进行语法的学习,随时记忆随时看,对学生和教师来讲都是一种好的尝试。
3.3 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微课有一个环节是学生的反馈,对微课的学习进行反馈,学生通过学习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视频中的不足及时进行反馈,教师在这之后可以思考自己的授课方式、授课进度、讲解程度方面的问题并且逐一地进行修改,这样就督促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在不断的改进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 结语
微课的出现是对传统的教学形式的一次重大挑战,在英语语法课堂中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整个课程的新亮点。英语语法知识点通过微课视频被无限的放大,瞬间锁定了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学习时间的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反复推敲,解决了英语语法学习的难点,也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在大学英语语法微课的内容设计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斟酌,在时间和讲解环节上还需要反复演练。在预见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和问题方面要有针对的练习。课程设计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最终完成适合学生学习的一门优秀课、精品课。把微课引入到大学英语语法课堂不仅紧跟信息时代的移动学习方式,也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搭起了通往兴趣王国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刘荣园.高校英语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J].科技咨询,2016.
[2]张芳琳.微课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施[J].鄂州大学学报,2015.
[3]闫芳.浅谈微课与高职英语语法课堂的有效整合[J].海外英语,2015.
[4]程菁.\谈微课在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改革与开放,2016.
【关键词】微课 大学英语 教学方法改革
互联网已经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巨大推力,同时也是变革教育的一大契机。“95后”作为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更依赖网络,并习惯碎片化的学习。微课的产生不仅是“互联网+”时代下的重要应用,更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微课因其自身小而精、生动形象、随时随地学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欢迎。这是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将微课这种新型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中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尝试。
一、国内外微课的相关研究
微课这一概念起源于国外,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提出。他认为微课是教师制作的1-3分钟的视频,内容是介绍某个知识点或概念。因此,后来人们称他为“一分钟教授”。在国外,基于微课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典范当属TED演讲和可汗学院。在该公共教育平台上,有着丰富多样的视频资源,以TED演讲为例,截止到2016年,该平台提供了大约2300多个微课视频,视频的点击量突破亿次,而且无论是学习者的人数还是视频资源的数量都在不断增长。在国内,许多学者会提到“2011年初,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选活动”并将其作为国内微课的萌芽。而正式提出“微课”这个概念的的是佛山教育界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他长期从事基础教育资源研究,根据他在2011年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的文章《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猜测,应该是受到国外“微”元素的影响触动了灵感,他认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和凤凰卫视合作的 “凤凰微课”正式上线。首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顺利举行。该赛事参与人数众多,影响广泛。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这门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及未来职业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尽管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却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根据笔者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亲身体会,现将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由于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修读的是非英语专业,他们往往会形成这样的印象,即认为英语课不是专业课,和所学的专业知识也没有任何联系,因此,越发放松了对英语这门学科的重视。除了普遍的“哑巴英语”外,读写能力也不佳。口语对话听不懂或答非所问的大有人在,考试作文无从下笔,此外,许多学生的词汇量还停留在高中,甚至初中水平,远远没有到达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词汇量要求。
2.大学英语课时较少。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有效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但是大学英语课时逐渐减少却是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大学英语的周课时由原来的6节减到4节。虽然课时数减少了,但教学内容依然不变。有些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而加快课堂教学节奏。甚至删减教学内容。这必然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多数高校的英语教师仍注重语言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多是被动的去听记教学内容。这些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学生早已熟悉而不再有新鲜感。另外,大学英语课多是大班教学,教师很难让每个学生都有在课堂上锻炼实践的机会,再加上课时的缩短和限制,教师无法给学生补充一些新鲜实用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大学英语微课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将微课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本文将以《职通英语2》unit5 Fashion为例,探讨如何实施大学英语微课教学模式。
1.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相对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者来说,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学习方法。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录制相应的教学微视频,上传到班级公共邮箱供学生下载,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新单元的学习。这样在课程开始后,学生能带着问题更快的进入课堂角色。以 Fashion这个单元为例,主题跟谈论时尚有关,笔者在网上找到了《穿普拉达的女王》这部电影,截取了其中关于时尚元素的片段,加上教师旁边,最后制成一个视频放到网上,让学生课前观看。要求学生对几个主角的穿衣打扮分别做出评价。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内容设计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思考,例如:Why did Andrea Sachs think she was not fit in the job with the fashion magazine?
Why did Miranda’s attitudes towards Andrea change after seeing her clothing? 这种微视频形式的课前准备,不同于传统的说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体验到了和主题相关的真实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顺利进入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课中教学阶段。在课中学习阶段,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课前的微课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检测方式可以是回答视频中的思考题,为了方便开展课堂讨论,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组4-6名成员,5分钟自由讨论,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最后要做出评价。评价部分应包括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其次,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内容精心制作学生感兴趣的微课视频,以吸引学生进入新的主题中来。在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有了更多的发言机会和真实情境体验,他们的兴趣被极大的激发,自信心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3.课后反思总结。在经过课堂上的讨论互动后,课后师生都应该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同学们的意见对微视频做出进一步调整和修改,以更好地适应同学们的不同需要。教师课后布置的思考题要具有创新发散性思维,不能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课本中,比如在Fashion 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如下思考题:In our daily life, many people spend a lot of money following the latest fashion. Some girls even spend two months’ salary on a fashionable handbag. Is it necessary to follow the latest fashion? Why or why not? 另外,教师还可以找几个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共同制作一个微课。微课情景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共鸣。比如可以设置两个角色Lily和Sara, 她们是好朋友,喜欢一起逛街。Lily不太懂时尚,而Sara是一个时尚达人,Lily在买衣服时寻求Sara给出的时尚建议。通过这个微视频,学生又再次体验到了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交际的乐趣。对学生而言,课后则可以针对自己还不理解的知识点反复观看、研究微视频,以到达彻底掌握单元知识点的目的。总之,课下时间对于师生来说都是反思、总结、进步的关键时刻,应该被充分的重视。
四、微课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越来越多的高校正积极投身于微课的学习和制作当中,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有几点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微课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及教学内容的特点,选取有代表性、难度较高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不是任何知识点都适于制作成视频,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以致失去兴趣。另外,教师要意识到微课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其次,微课的制作是以一定的技术条件为依托的,虽然高校大部分教师能够掌握一般的多媒体技术,但是制作微课并非一件易事。前期的选题和脚本、录制用的设备、后期的制作等都关乎微课视频效果的好坏。如果视频录制得不好,学生就不会有去看的兴趣。
再次,如何监管学生微课学习效果也是教师正面临的问题。虽说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后自主完成微课学习,但仍有些学生打开视频后,却做其他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学习效果不佳。有的学生甚至从头至尾都没看过课程视频,到学期末是一无所获。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迎合了当下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作为新生事物,尚未成熟,许多地方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现代高校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微课,使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拓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8).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13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64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英语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在移动学习环境下,观看大学英语微课视频,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翻转,将大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效改善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一、 移动学习与翻转课堂
移动学习(M-Learning)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是适应时展的新型数字化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依托网络,借助如智能手机、ipad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知识学习与信息交流。网络的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有力工具,各种网络课程的建设也是大力开展。如我校4A网络课程的应用就是对网络课程建设的一项尝试,实现了学习的“任何人物、任何内容、任何时间、任何地点”(Anyone, Anything, Anytime, Anywhere)。它“的应用不仅可以辅助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更为师生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随着4G网络及无线网络的普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手机的可携带性和无线性,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局限于电脑终端,开始选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移动学习或娱乐。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将课堂内外的学习内容“翻转”或“颠倒”过来,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的学习内容。最初是由贝克(J. Wesley Baker)在2000年的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提出。2007年,美国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录制视频课程,并传到网上,帮助缺席学生补课。后来,两位教师逐渐尝试改变课内外的学习形式,他们的尝试推动了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应用与发展。TedED、Coursera和可汗学院是国外最具影响力的微课典范。我国的微课先驱则当属佛山市教育局信息网络中心在2010年首创的全国网络“微课堂”。
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基于微课,开展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将学习的自主权回归给学生,必将大力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课堂外,学生可以利用课间、睡前等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随身,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大学英语微课的反复学习。课上,教师则指导学生展示交流、探究实践,实现知识的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重新分配课间、课中、课后的时间,实现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效翻转。
二、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认知规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在实验班级的教学模式设计为课前学习资源、课中点拨交流、课后评价探究三大模块。
(一)课前学习资源模块
1.课程设计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对微课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由于人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又因微课要适应碎片化观看和移动学习,因此微课必须短小、精悍,时长一般为5至8分钟,不宜超过10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微课前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认真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般就本节课的某一个知识点为主题展开,实现知识点的学习;但也可从本节课内容加以延伸,实现知识的拓展。微课的教学内容不必面面俱到,而要突出课程的某一知识点或技能,使微课的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内容具体、相对完整。例如,在为选取的音体美A班实验班级的第一章内容制作微课时,既可以以“常见标点符号误用的几种情况”为题制作微课作为写作部分知识点的学习内容,也可选取“英语信件的写法”作为本章的知识拓展。若以“第一章”为主题则显然过于宽泛,不够合理。
选题确定后,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微课脚本,即微课教学环节可包括新课导入、知识讲解、评估测试、课程小结等。首先,新课导入可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采用问题导入、练习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目标导入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程主题。第二,知识讲解是微课的重点。教师在设计课程时,需要将核心知识浓缩,教学语言务必精炼,富有逻辑性和条理性。为了帮助学生在短时间记忆核心知识,教师可以提炼内容,利用问题、公式等学生熟知或易记的信息将课程内容串联起来。例如,在讲解笔记的记法时,教师可利用K(key words)、F(figures)、C(conjunctions)三个字母将笔记需记录的内容串联起来。学生想到KFC,就会联想到笔记的内容,记得必然又快又牢。第三,评估测试可以加强微课的交互性,引导学生参与内容学习,帮助学生巩固微课内容。测试结果也可作为教师评估微课质量的重要指标。第四,微课的最后环节为课程小结。此环节中,教师可将本节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更加明确,也令微课更具完整性。
2.微课制作
微课视频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因此,微课视频的制作是重中之重。微课的制作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设备,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储备。按照使用技术,微课可以分为PPT课件类微课、录屏类微课、录像类微课、电子白板类微课等。微课制作前,教师需明确所制作的微课类型,以便准确地进行录前准备和课程设计。如,若制作录屏类微课,需提前制作好PPT课件,电脑需要安装录屏软件,还需要有耳机、话筒、摄像头等录音录像设备;若制作录像类微课,则需要准备录像机或具有录像功能的手机,有条件的最好在具有录播系统的录播教室进行拍摄。对于微课录制中将会用到的如Camtasia Studio、会声会影,课件制作中将会用到的Power Point、格式工厂等软件的应用,教师们务必认真钻研,为制作出优秀的微课作好技术储备。制作的微课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视频内容需重点突出。微课的内容需要完整、紧凑。微课需要短而精,因此微课需要导入迅速,讲解清晰,总结快捷。
第二,课程内容要趣味十足。由于学生一般在课外完成微课学习,因此,内容是否具有趣味性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观看热情。若微课内容过于枯燥,学生将很难就知识点进行反复观看学习,手机等移动终端中的其它丰富内容将很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教师旁白要言简意赅。一节微课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这就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表达能力,教师旁白务必精简、重点突出,较难或重要的部分可用字幕的方式打出关键词,每节课的结束部分要有对重、难点的简要梳理。
第四,PPT制作力求美观和谐。PPT是微课的重要部分,因此课件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微课的使用效果。PPT的细节在制作时需要十分注意,如字体和背景的颜色需搭配和谐、PPT的界面需简洁,无关的图标、内容需删除。
第五,方便移动终端播放。微课的制作要充分考虑到手机存储空间小,屏幕大小有限的特点。考虑到swf、wmv格式文件存储空间小,微课资源可采用此种格式文件。音频文件则尽量采用单声道,可采用mp3格式文件。每个画面的内容不宜过多,重点部分可以适当放大或采用近景录制。
微课录制完成后,需要对微课进行后期编辑。如,可添加片头、声音处理、增加字幕等。后期加工后,微课即制作完成。
3.视频分享
微课制作完成后,教师需将微课及相关的学习资料、评估测试等上传到教学平台或QQ群、QQ空间、微信公众号、或各种云服务平台中,并将地址分享给学生。此外,还可通过所开发的相关英语学习APP,将微课内容分享给学生。学生可以在移动环境下,利用碎片化或整块时间,随时、随地完成微课学习和测试。视频可以暂停、回放、反复播放,这对于学生复习和掌握重、难点大有裨益。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布置学习任务,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同学交流,向教师提问,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二)课中点拨交流模块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取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应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翻转课堂正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主动运用微课资源建构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索和建构新知识。具体来说,通过课前的微课学习,学生对于知识点已有所了解和掌握。在课上,教师会有更充分的时间对过指导学生参加学习活动、讨论、测试等课堂活动,对微课内容进行点拨和交流。例如,在音体美A班实验班级的第三章B篇课文题目为:《这是真正的微笑么?》。微课部分的内容可设计为对相关背景知识,即对达?芬奇和其画作“蒙娜丽莎”的介绍。课堂上,教师可有充分时间对课文知识点加以点拨,让学生展开对“蒙娜丽莎”画作的探讨。学生通过讨论完成微课内容的复习。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微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说,课上讨论是学生对微课学习的反馈。学生通过讨论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能力,还可通过深层次的探讨形成思维碰撞,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课后评价探究模块
通过课前的微课学习,课中的协作讨论,学生对知识点已有了一定的掌握。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也为了教师能够完善微课内容,课后的评价和探究十分必要。课后的评价探究模块通一般?^测试、撰写论文或报告等方式完成学习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后台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学生所提交的作业得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课程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修改、补充、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十分重要。除了通过课后的评价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得到信息反馈。如,可以通过如QQ、微信、学习平台等网络平台了解,或通过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方式获得反馈信息。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微课;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教学选题;教学设计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视频制作为依托,以网络为平台,以具体的某个知识点为教学内容的微课应运而生。而随着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效补充,英语微课可以辅助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总体而言重输入而轻输出。英语写作,作为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一直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和弱点。本文结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题目的相关要求和内容,从教学选题和教学设计两个方面出发,提供关于大学英语四级写作微课的教学设计和研究。
二、大学英语写作微课教学选题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应以语言应用为教学目的,多维度地设计教学方案。 本文结合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内容及要求,拟从以下方面确定写作微课的选题:
1.对考试的基本了解
大一新生在入学第一年即可报考大学英语四级,由于刚刚入学,很多大一新生并不了解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因此有必要向学生清楚地介绍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的基本要求、主要涉及的写作话题、写作形式、考试注意事项和如何准备考试。针对每个话题,教师可以都可以设计一堂微课。
2.四级作文的结构
由于缺乏组织,“一段式”的作文在学生当中仍然屡见不鲜。结合大学英语四级作文的命题要求,教师可以在微课当中向学生演示如何审题、划出关键词、了解写作任务、并根据题意写出作文提纲。大学英语四级作文可分成以下三个任务:
(1)对现象、漫画、对话、话题等的描述。
(2)针对以上描述发表个人观点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进行总结。
按照此思路,针对每一环节,教师可以制作微课完成教学。
3.写作范例分析及作业布置
因为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在介绍完作文结构后可以提供范文结合前面的微课内容进行分析。同时,应突出强调文章中语义的衔接、连贯和转承,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表达技巧在写作当中的作用,通过微课后的作业来进行演练。
4.写作后的修改与提高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有一个误区,即“写完作文就等于完成了所有任务”。如果真的要有效提高写作质量,应当在完成写作之后进行内容、语法的检查,甚至改写、重写。
首先,教师应在微课中指导学生完成对写作内容检查:是否有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评论或者描述,个人发表的观点是否与中心思想一致,是否按照题目要求提出建议,是否有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总结。
其次,教师可以在微课中用学生的典型作文对文章结构、衔接、连贯和转承等进行点评,给予肯定或者提出修改建议。
三、大学英语写作微课教学设计
针对不同的微课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微课教学设计,以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多样性和趣味性。
1.陈述类
教学内容以知识点设计微课,可以采用陈述式的教学方式。例如: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要求的讲解、如何审题、如何安排段落内容等。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自主学习,掌握要点。
2.讨论类
教学内容为某一话题或者某一语言点的探析,可以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例如,对于某些词汇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视频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再给出教师的理解和写作建议。
3.实践类
教学内容为写作内容的布置,可以采用实践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微课中给出写作要点提示,并且给出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实际写作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再给出范文让学生参考,真正达到“演”、“练”结合。
4.互动类
教师可以在技术人员的辅助之下建立交互式的学习界面,增强师生的互动。教师通过后台的数据统计,了解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长度,处理学生的疑难点及留言。针对突出问题,有正对性的补充更多的微课教学内容。
四、结语
对于学习者而言,微课的音、画同步,内容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吸引力远远高于传统的电子文本和图片。生动的教学视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笔者所提供的大学英语四级写作微课教学设计为大学英语教师分享自身的教学经验并提供了一些教学建议。同时,微课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课外完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方面的准备,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效课外补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要求[Z].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2]王海啸(2009).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界,(4):6-13.
[3]王海啸(2014).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3):66-72.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因材施教
目前,大学英语采取分级教学的方式较为普遍,它能够更加适应相关的扩招政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级教学的模式不仅能够实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分级教学慢慢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走出来,走向了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大学英语在教学上就存在着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教师授课无法面面俱到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通常是采用以中等学生为主的方式,保障大部分学生听课的有效程度。这种授课方式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应采用分级教学的方法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教育。分级教学方式实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根据学生的成绩或是性格划分为多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授课。这样一来,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听课时更能够达到共鸣,且课堂讨论能够更有效的开展。分层授课模式下,学生更能够更好的发挥个性,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实现学生全面化的发展。由于分级教学的难度对于学生而言是更适合自己的,因此在学习上不会因为那太简单而懈怠,或是因为太难而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去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二、了解学生差异,科学划分层次
大学课堂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并不能够保证学生在45分钟的每一分钟都是在有效听课的。由于存在听课时间差,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相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将对同一知识点有疑惑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让这种复习更具有效性。在平时的练习上,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布置不同的习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联系。若是教师没有经过调查就盲目的对全班学生布置一样的练习任务,会导致学生做无用功。
在层次的划分上,注意千万不能将学生“标签化”,要及时根据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分组进行相应调整。传统教学中,教师也会对学生进行分组,但那种分组是仅仅基于学生成绩来划分的,教师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并且为了升学率只注重对成绩好的学生的培优,这样一来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整。
三、分级考核以及动态管理
大学英语课堂实行分级教学后,能够更加真实、客观的将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反应出来,同时还应该遵循分级教学和分级考试的原则,分级考试能够帮助成绩处于中、下等的学生重新获得学习的信心,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比较,根据试卷的不同难易度,按照一定的系数折算为三个级别的考核分数,另外,实施分级考核后,应该采取动态管理的办法对学生进行管理,每个学期根据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自我的意愿对其调整,学习成绩有较大进步的可以到上一级进行学习,反之,就降到下一级。这种动态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醒成绩好的学生不能掉以轻心,不努力就会被淘汰,同时也给成绩一般的学生提供奋斗的动力。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教学时的规范,自我的语言等细节,使学生更好的吸收英语专业知识。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加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要激励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英语课堂的学习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四、课堂练习的分层
课堂练习是教师掌握学生当堂课程学习情况的最好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掌握的掌握情况,分层次的布置练习,并且在题量、难度以及时间上进行规定。根据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布置相应的习题,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适应在新课改下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要求。
五、结束语
分级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实践、探索,总结经验。分级教学的实行是一次重要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其理论及本质,认真做好分级教学中每个环节的工作,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的服务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使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促进大学英语改革往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攀攀.浅析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网络财富,2010(02)
[2]姬艳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
基金项目:此论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课题《河北省省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调查》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8100021。
摘要:本调查是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河北省省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调查”成果之一。调查采用问卷形式,了解教师知识水平、教育理念、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职业满意度方面的情况。本文基于调查报告进行分析,阐述教学实践能力与年龄、职称、学历之间的内在关系,旨在使大学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现状进行反省和评估,并为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实践能力 年龄 职称 学历
作者简介:马晓莉(1983―),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农业大学助教。
前言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为了使大学英语教师对自身知识水平、教育理念、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教师职业满意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反省和评估,笔者作为“河北省省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调查”(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课题规划)项目的参与者,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并针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进行分析总结。
一、问卷内容与设计目的
本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河北省属本科院校英语教师个人简介、知识水平、教育理念、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目的一方面使大学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现状进行反省和评估;另一方面为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提供参考。
本次问卷调查调查分为七大部分(45问),教学实践能力是问卷的第四部分(13-25问),分别是:我能够将外语教育理论充分应用于日常教学中;我的教案非常详细,上课时完全按照教案完成教学任务:我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备课、上课,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设计多种课堂活动,通过听说读写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我能够有效控制课堂秩序,学生听课认真;我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能运用提问、及时的表扬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能够通过全面、细致、合理的分析使学生掌握课文的篇章结构;我能够详细归纳重点、难点,为学生提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我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培养;在教学设备允许的情况下,我经常设计多媒体课件来丰富课堂内容;经过我的引导,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课下自主学习。
教师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1-5分别代表完全不适台、通常不适合、部分适合,部分不适合、通常适合和完全适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共调查六所学校(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铁道学院、河北医科大学、保定金融学院),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21份,有效问卷111份。
2.1 高校英语教师基本信息
从年龄来看,31~40岁38人占34.2%,30岁以下57人占51.4%,绝大多数为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精力充沛,专业知识扎实,但是,他们同时也缺乏教学经验,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提高。41岁以上16人占14.4%,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但是有时太过注重理论。
从职称来看,教授2人占1.8%,副教授32人占28.8%,讲师40人占36.0%,助教37人占33.4%。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学校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间的比例应为1:2:2:1。可见,这几所学校教师职称比例明显不平衡。
从学历来看,学历为硕士(全日制)的24人占21.6%,硕士(在职)的49人占44.1%本科的38人占34.3%。由此可见,绝大部分老师都具备专业素质和知识。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所有老师中没有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这说明学校应该提供更多机会给老师去深造,而教师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2.2 高校英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涉及课前、课上和课后三部分。调查表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与其年龄、职称、学历存在紧密联系。
2.2.1 教学实践能力与年龄
三个年龄段(由大到小)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均值分别为4.26、3.77、3.65。由此可见,年龄大的教师比青年教师在对于课堂的整体把握方面更占据优势。他们在教案准备、教育理论应用方面表现良好,能很好的控制课堂节奏。而青年教师则对于课堂的整体把握有所欠缺。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例如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等。
2.2.2 教学实践能力与职称
副教授级以上、讲师、助教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均值分别为3.98、3.86、3.78,职称高的教师比职称低的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更具优势。由于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授、副教授能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在对于课文的整体分析和知识点总结方面。
2.2.3 教学实践能力与学历
硕士、在职硕士、学士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均值分别为3.98、3.96、3.79,教学实践能力与学历之间成正比。学历越高,专业知识越掌握的越精细,视野越开阔,教学实践能力越高。比如,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学历高的教师由于具有较好的科研水平,更善于把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实践中去。相反,学历低的老师则有所欠缺。
三、调查结果引起的启发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其年龄、职称、学历联系密切,并成正比。年龄大、职称高、学历高的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实践能力,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活动的节奏,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应采取措施改变大学英语教师职称失衡现象,更应该多为青年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机会,使其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自身素质。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称反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 或颠倒课堂,简称FCM,许多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从实践流程的角度与学习本质过程两方面来定义翻转课堂的,是指任课教师基于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和部分新知识融合,创建相关教学视频;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预先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新的课程,实现其知识传递的过程;随后,学生应通过教学视频自主完成在线测试,充分的掌握英语新知识,在预习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疑问,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大胆提问,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合作交流,实现其对新知识的完全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完成学习的过程[1]。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翻转课堂”的运用,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使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把握更加透彻、更加全面,同时,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为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在老师讲解社科类英语文章时的时候,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难懂的词汇和复杂的语法结构,如果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没有认真的预习,对于社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全然不了解,就可能会对老师的教学进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使得课堂效率极低;如果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对这些知识有个大概的把握,在课上,学生可能就会学的轻松,老师讲的也会轻松,使得英语的教学质量大大的提高。
(二)有利于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在这种环境之下,此类模式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这种模式是面向全体师生,老师也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的思考
英语同我们汉语在表达方式与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难,对于英语没有探索兴趣,然而,“翻转课堂”可以有效的改进这样缺点,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充分的进行情感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转变了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灵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还可以保持愉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求知欲望,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
三、“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注重学生展示机会
在进行“翻转课堂”时,老师应该注意重点讲解,适当拓展,合作讨论,及时总结与学生展示等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课前老师利用几分钟时间先快速讲解课本重点,然后再针对同学们在课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老师进行答疑解惑;随后,组织同学进行讨论后,老师进行总结;最后,学生展示环节。通过一些具体的课堂展示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故事性较强的戏剧或小说,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社科类文章中的名人、事物或社会现象等,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通过实物或者多媒体介绍;再或者,可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录制相关内容的视频或制作相关内容的画报等进行展示。
(二)增加课堂师生交流
在运用“翻转课堂时”,必然会存在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疑问,如果得不到有效指导,可能就会使学生走很多弯路,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应该及时的了解,发现学生面临的问题做到及时的解决。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如本课文的主题是“友谊”,交流的内容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大胆鼓励学生发言,例如讨论Do you think the money worship has an influence on friendship? What is the true meaning of friendship? Could you appear timely when your friend is in trouble? 等实际社会话题,为学生语言创造表达环境,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通过学生在翻转课堂上频繁的练习,促使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这样就会时学生英语水平得到提升,进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明确教师课堂角色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依然需要体现学生主体性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应该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平等对待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和平相处与学生做真正的好朋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认真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的发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为学生解决疑难困惑,促进其个性发展,摒弃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教师应该具有足够的认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需要教师提高专业知识的认知水平,还应该要求教师发展自己全方位教学能力,包括整合资源能力、判断能力、专业素养、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转课堂”发挥出更大的作用[3]。
关键词:专业特色;大学英语;积极主动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是现阶段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外,我们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专业特色,增强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的应用能力。
一、现阶段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
现在我们国家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大学英语教学,二是大学专业英语教学。虽然我们大学英语教学通过两种渠道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弊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校并不划分专业教学的课本,是学校统一的教材,所有专业的学生都用同一个版本的教材。而承担大学英语教学的老师,主要是学校英语专业的老师,因为这部分英语老师的英语水平较高,能够承担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任。但是,由于缺乏与专业相连的知识结构,只能力求完成授课任务。除此之外,在专业英语授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专业英语的教学主要是专业课教师中英语基础较好的老师来承担,但是教材没有统一的规定,教师也不是专业英语出身,在英语教学方面缺乏专业的教学技巧,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所以综合两方面的教学英语缺陷,要达到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目标,我们应该探索一些新的方法。
二、体现专业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教材为了完成大学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和任务,注重对学生实用英语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各种英语的实践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现在根据国家对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通常都是遵循降低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品味的思路,从而渗透学生对英语文化精神的培养等;除此之外,我们要不断树立“适用型英语”的关键意识,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本领。这些足以说明大学英语教材教学的工作目标,掌握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方向和目标。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改善大学英语教学中与专业相结合的问题。Graddol在2006年提出:“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不会只是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方法,一种学习动机,一种教学大纲,一种英语教材,一种测试方法,甚至一种英语供学习。”所以,这可以说明英语教学与专业结合极其重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体现专业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在具备专业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上的创新
在新教学大纲的指引下,面对新的大学英语教材,英语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实行创新和改革。根据英语教学经验总结,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
1.运用不同方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
在学学英语的时候,大学英语教师先采用英语课文对话方法,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英语对话,从而锻炼个人的口语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大学英语教师通过这种教法,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打下基础,然后还结合配套练习册对学生进行英语习题练习,不断巩固英语知识点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
2.运用不同方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组内相互之间展开讨论与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互动是十分重要的,互动不仅可以交流情感,联系师生感情,更可以使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加紧密,学生在心态上会很放松,学习也就更加自然和积极主动。
(二)具备专业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新与效果的协调统一,尤其在大学英语教材编订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应该及时将具有专业特色的英语知识融入大学英语教材中。在此前提下再进行大学英语的创新,主要途径包括:(1)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树立问题强化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式上,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出适合学生的大学英语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情况表现,不断将教学问题进行延伸,从而达到大学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相互联系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英语专业知识,达到就业的目的。(2)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实际英语的运用能力也非常关键。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学生对英语课堂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英语知识的重点内容。其次使学生具有最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对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联系和延伸,能够与自身所学的专业进行结合,为就业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对于大学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未来的就业中。老师应该多多与学生交流,实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因材施教,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同时,也能够自己主动探索英语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为国家与社会培养综合型与实用性人才,具备专业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是现阶段我们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需要出发,强化大学生实用英语能力的培养,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达到教学育人成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慕课 大学英语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应用
近年来,“慕课”、“微课”、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均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流行语,它们的出现带来了一场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的革命。近年来,国内顶尖大学纷纷推出各自的“慕课”课程,凭借其优质的教学资源,带来了网络时代新型的革命性的教育范式。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类课程,如何基于“慕课”理念,构建“慕课”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的高校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将“慕课”和翻转课堂两种先进教学要素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构建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期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成效有所裨益。
一、理论概述
1.“慕课”的内涵。“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课程。慕课是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以每段视频不超过15分钟的微型课程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保证了学习的有效性。慕课最早提出是在2008年,由加拿大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Bryan Alexander和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Dave Cormier两位联合提出的。2011年,以美国“慕课”为典型代表“慕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正式崛起。随着“慕课”进入我国,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课程体系正在悄然形成,通过“慕课”学生可以实现个性化、工具化和多自由化的学习,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学习,教学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应用,同时也使学生可以更加便捷、高效的进行学习。
2.翻转课堂的内涵。翻转课堂,也称为颠倒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结构的重构,对传统课堂局限的突破,是一种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颠倒的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实现了通过课前知识学习、课堂知识内化、思维碰撞、知识运用、练习提升等方式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创新。
3.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内涵。目前,高校实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外完成知识学习,在课堂与学生,与老师进行有效互动,具体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体现在: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教学资源的传递与共享,便于学生随时查阅等方面。在“慕课”浪潮席卷我国教育领域的背景下,研究者看到了“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二者各自的优势体现如下:“慕课”的优势在于可以丰富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大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丰富的课程;翻转课堂则优势则是实现学生与教师角色的转化,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评价者。
二、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方法
1.准备阶段及课前练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之前,学生依据老师要求注册“慕课”平台,通过观看“慕课”视频了解大学英语的基本知识点及一些关于英语的新知识。对“慕课”课程中找不到合适视频的知识点,翻转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制作“慕课”教学视频,并将大学英语教学涉及的“慕课”对应的课程概要、PPT作业、测试、试验PPT训练作业上传至“慕课”学习平台。
2.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施。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结合个人需要自定进度、节奏、速度与方式自主学习。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在观看“慕课”之前进行整理,进而带着问题观看慕课,寻找答案。学生在浏览 “慕课”视频基础上进行PPT作业训练和测试。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作业测试。对于未达标的,“慕课”系统会自动聚合相关教学视频供学生进行矫正性学习。在学习完毕后,学生可以针对自主学习进行相应的评价。
3.教学成果的反思。最后,学生需通过研讨成果的报告、质疑或评价等活动提升思维品质,拓展创新能力。教学的评价环节是对这个教学的反馈。通过最终的成果评价,教师可以反思慕课理念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分析实施环节存在的问题。而学生通过评价过程,可以提升自己对“慕课”的兴趣程度和利用“慕课”进行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随着“慕课”风暴席卷全球教育领域,其凭借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知识分享,实现学科教与学的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慕课”在效率和生命力等方面的优势,实现翻转课堂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教学,并结借助“慕课”的特点,发挥其在推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和运用方面的推动力,实现大学英语在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全面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仇慧.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
关键词: 陌生化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互补
1.引言
“陌生化”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增加感受难度,延长感受时间,来强化审美,在文学、翻译、美术设计等领域被广泛运用。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陌生化”理论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思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陌生化”,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促进教师多创新,从而保持教学的“陌生感”、“新鲜感”。
2.关于“陌生化”
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马佐尼、黑格尔分别提出了各自对“陌生化”的认识。亚里士多德最早强调赋予平常事物于不平常,给观众新奇感。意大利16世纪美学家马佐尼在此基础上提出诗学理论观,强调诗应采用令人惊奇的题材,给读者超乎寻常的冲击和震撼,进而获得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进一步发展“陌生化”的诗学理论,认为惊奇感有助于艺术的起源并推动它的发展,文学领域只有更新惯常使用的、失去新鲜感的抽象表现,才能产生具体的生动。在此基础上,俄国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了“陌生化”,认为“陌生化的实质是在于不断更新对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那种狭隘的实用、认知、交流等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摆脱无意识性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各种控制,使人们即使是面临熟视无睹的事物时也不断地有新的发现,不断地推陈出新,从而感受到事物的异乎寻常,非同一般,为之震颤,为之激奋,重新回到观察世界的原始感受之中”(胡经之、王岳川:224)。另外,布莱希特1936年在《中国戏曲艺术的陌生化》中也提出了与传统戏剧理论对立的“陌生化”,就是将众所周知的对象表现为陌生的对象,还要通过作品布局和人物塑造,以及演员表演、背景设置及音乐等的陌生化来制造陌生的效果。总之,戏剧要做到使观众吃惊,必须依靠对熟悉事物加以陌生化的技巧。
不难看出,“陌生化”理论的实质就是把熟悉的东西通过加工变得不熟悉,使读者感到陌生、新鲜、奇特,从而对它发生兴趣,产生去仔细观察了解的强烈愿望。如果把这一理念应用到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否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从而保持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新鲜感呢?
3.“陌生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现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越来越功利。或迫于考试,或迫于就业,为四级证书而学,为学位证书而学,相当多的学生上课心不在焉,有的干脆逃课,寄希望于各种辅导班来通过考试,觉得英语课枯燥、没用。
保罗・弗雷勒说,教学是一种创造性体验,需要围绕理解与沟通展开,而大学英语教学更需要有引导、启发和尊重。因此,教师改变自身惯常思维,根据学生需求和实际学习水平来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将陌生化的视角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探讨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教师创新这一问题。
3.1教师自身思维的“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谈到:“当感知变成习惯性的动作时,它就是机械的了。”(拉曼、赛尔登:290)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的感觉趋于麻木。教师是所要教授课程的主体接受者,对于这些知识再熟悉不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与这种感知的机械性作斗争,首先要清空自己大脑中的熟知的知识,把它们陌生化,以摆脱习以为常的自动化。只有这样,才会有独特的、新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入学生的思维状态,努力感受学生刚接触这个新知识时的感觉,才能在课堂上想学生之所想,以最佳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师生之间的思想才容易沟通,达到师生和谐的最佳状态。而教师在经历了这样一个陌生化过程后,对所传授的知识也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提高,在课堂上适当地引入,和学生一起分享,比起单纯的外在输入,更有效果。而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开阔的视野。
3.2教学内容的陌生化
现在市面上,教材自配光盘、配套参考书,比比皆是,网络学习资源也很丰富。单纯就知识点而言,学生均有据可循。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继续照本宣科,无非是参考资料的重复,教师重复早已烂熟于心的句法、句义,味同嚼蜡;学生面对刻板的英文单词、枯燥的句法,兴趣索然。英语课堂因此没有生机,缺乏活力。长此以往,不仅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教师也会丧失教学热情,有再强的责任感也会力不从心。英语教师需要将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普遍联系,灵活串讲,有效整合,实现课本知识“陌生化”,避免学生“见木不见林”。
课本知识离不开我们生活的世界,需要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教材光盘、参考书再丰富,还远远不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有责任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应时、应景的材料,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认识和体验。通过对时事新闻的关注、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欣赏、为人处世之道的分享等,英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学习、巩固语言点,学生则可以带着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原本枯燥的知识点,慢慢学会联系自己的积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内心探索相关学科的愿望,变有限的“死”知识为无限的“活”资料。其实,基本内容没变,通过尽可能全面地广泛联系,改变了它所呈现的形式,增加了学生对英语教学材料感受的难度,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迫不得已”到“自觉”、乐意地学英语,这就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陌生化”。
3.3教学方式的陌生化
英语教师固然需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帮助他们消化、吸收相关内容更重要。如果教师提供的信息不能为学生吸收并转变为学生的积累,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那种只灌输知识点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结果造成,学生背了不少单词、短语,就是不知道如何用来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阅读的文章不少,却就是懒得动脑做进一步思考,形成英语学习中的“浅阅读”状态。
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除了穿插基本阅读技巧、基础知识的传授,保证学生了解材料的基本意思外,英语教师还需要通过图表、提问等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在理解文章谋篇布局、领会作者写作目的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或说或写,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能融会贯通,自己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其中,问题的设置,必须是贴近现实的、真实的。所提问题越真实,与生活的联系越紧密,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就越容易作出积极反应。回答问题,没有完全的对错之分,只要学生认真思考过,就给予足够肯定,培养起他们养成遇事积极思考的习惯,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将单纯的“传输――接受”模式变为“接收+归纳总结+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学会思考,成为信息再生产的主体,而不只作为信息传输的授受者。这就是教学方式的“陌生化”。
另外,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有助于教学情境“陌生化”。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从戏剧角度谈陌生化理论,他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和周围的事物、人物在我们的眼里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对它已习以为常,对它们陌生化就意味着把它们放在一段距离之外”(范方俊:125)。将学生熟悉的书面文字的形式,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它换成动漫或图片演绎的形式,以这种形式的陌生使主体和客体之间产生距离感,也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
4.结束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进程中随时出现的灵感,并及时反思、总结,植根于学生的求知欲望来安排自身的学习和教学工作。另外,教师还要勇于承认自身不足,给学生一定展示才华、拓展兴趣的空间,这么做,有利于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形成有效互动,以“教”促“学”。就是说,学生愿意学习英语,愿意参与英语教学中来,对老师是一种无形的促动,促其改进教学方法,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更具技巧,以“学”促“教”。原本的“教师教+学生学”模式变成了“教师尽全力促进学生有兴趣学+学生乐意学促进教师更出色地教”模式,原本教、学双方缺激情、少动力变成了教师、学生相互促进,这就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陌生化”和教学方式“陌生化”要创造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胡经之,王岳川.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24.
[2]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66.
[3]保罗,弗雷勒.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4.
[4]拉曼・塞尔登著.刘象愚等译.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90.
[5]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8.
[6]范方俊.陌生化的旅程:从什克洛夫斯基到布莱希一特[J].中国比较文学,1998:125.
[7]李开复.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8]段建军.西方文论选读[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201.
[9]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出版社,1989.
[10]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1]滕守尧著.艺术社会学描述.南京出版社,2006.
[12]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3]张世君.文学史精品课程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14]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高职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内涵,应具有高职精品课程的普遍性,重视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以及教学管理,努力实现示范性课程教学;此外,还应具有其特殊性。针对大学英语科目,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英语能力,并着重培养学生这五个方面中的两个方面的特长,加强高职学生英语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
而笔者以为,高职英语精品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必须务实求真;课程的设计必须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须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应用性教学;必须体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学生的英语专业课基础教学。
二、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课程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
纵观高职高专的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其中最为重视的,是英语词汇的积累。
例如,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许多教师都会以课本中的文章为蓝本,先逐词逐句地讲解,然后便是课后习题,最后就是布置课后作业,记单词或者背文章,以便更好地完成下节课的课堂任务——单词听写或者文章背诵。
这种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与高中英语教学如出一辙。虽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能会积累很多英语词汇,会有很好的英语基础,然而,这样的课程毫无趣味性,并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课堂效率也会很低,会让学生觉得英语学习很乏味,而且缺乏互动的教学课堂,学生的参与性也很低,学习的过程会很枯燥无味。
2.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多年教学经验表明,如果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没有高职院校的特色,而是使用普遍单一的教学内容,不但会使课堂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会比较匮乏。
比如,涉及到大学英语时态的讲解。由于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就接触到了英语时态。如果高职英语课堂还是使用一贯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时,不诱导启发学生深度挖掘英语时态的实用性,还有口语对话中时态的变化,那么,很多学生就不会自发地去思考,这样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则还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表面上,学习也没有了自主性和创造性。
3.教学内容适应市场需求率低
现在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大部分都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例如,英文简历的制作和面试时的英文自我介绍。英文简历的制作,非常体现英文的简洁性和应用性,而且英文简历的格式也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英文自我介绍则是对面试者的口语要求比较高。然而现在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大都也没有把这样的实用性作为重点。这正是当前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比较缺乏的能力。
三、高职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
1.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完善,是高职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以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优化高职大学里的教学硬件设备。比如,多媒体教室教学以及语音室教学,要普及这样先进的教学模式,语音室教学更能促进英语课堂的互动,实现教师和每一位学生的语音对讲,并且方便课堂上观看英文电影及音标发音的视频,利于学生提高英语口语,并且使英语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2.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为宗旨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高职大学英语精品课程,要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为宗旨设计其教学内容。
首先,要注重英语口语的训练和提升。教学中,教师要增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性,要学生多开口,增加情景对话或者角色扮演的课堂小活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更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其次,要注重英语实用性教学。例如,现在有许多专业都会涉及到专业英语,因此,在每个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应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推荐一些实用性很高的书籍给学生们。这样,无论是在就业或者以后工作时,这些提前积累的英语知识就是优势。再次,教学内容要适应当代的市场需求。当代社会,需要的都是多功能型人才,特别是外贸行业对于英语的要求非常高。所以,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应该注重应用性教学。例如,课堂中应该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一些基本的商务信函的格式和写作,都应该作为应用型教学的重点。
另外,英语精品课程还应该重视英语考级证书的培训和讲解。课程的设计应该更加偏重于关于考级内容的积累,以英语B级考试或者是英语其他证书的考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备考的过程,能够使学生确立阶段性目标,并且更好地落实学习的知识点,更好地夯实英语的基础知识。考级证书和其他一些英语证书,在就业求职方面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优势。
3.以英语基础理论融合职业素质要求为原则设置教学课程
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由于大学课程紧迫,所以更要提前培养自我的职业素质,也要注重学习英语的基础理论。以英语基础理论融合职业素质要求为原则设置教学课程,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策略之一。
我国自从加入WTO以来,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日增月益。频繁地进出口贸易,使当代的大学生更要注重英语的基础理论。会写英文,能用流畅的英语和老外对话,已经成为了求职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所以,在设置教学课程时,更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可以在高职高专每个专业都增加英语口语选修课,如果每个专业都增设英语口语专业课,则可能耗资巨大而不现实,增设选修课则机动性更大,能够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其二,在每个专业努力举办英语角的活动,注意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这样也会在学校中形成一个很好的学习口语的氛围,让学生的口语得到很大的提升。
其三,增设就业培训课程,提前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训,也可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或者模拟面试的活动,使学生更早地强化自我的职场应变能力。
四、总结
本文在简要分析当代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和特点、现状和问题的前提下,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以就业为导向,精品课程设计的策略。教学中,应突出英语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孟丽娟.高职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3.
\[2\]刘洪文.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05.
关键词:多元文化 少数民族 医学院校 大学英语教学 策略
现如今,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多元化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为了更好的实现民族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进而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本文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有一定的文化理论和现实意义。[1]
一、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融入文化背景的必要性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多,同时其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更是一座瑰丽的宝藏,等待着更多人的挖掘。同时现代化经济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逐渐实现了跨文化交际,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融入文化背景有着一定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体现:
1.适应当今时展的潮流
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文化的建设以及经济文化的交流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时代主题,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经济。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往往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用心去看。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融入文化背景适应了当今时展的潮流。
2.帮助学生了解民族之间的社会文化、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少数民族地区医院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背景,不仅仅加强了学生对民族之间社会文化、生活习惯的了解,同时学生在文化背景下英语学习中,在注重英语语法和英语知识学习的同时,其时代背景下英语文化理论的掌握对于自身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2]
3.文化背景的介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就我国英语教学而言,由于英语是我国的第二语言,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没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其枯燥的英语单词,复杂的语法结构让学生逐渐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以至于从心理上对英语学习有着极大的排斥和厌倦。但是基于学生对新鲜事物渴求的心理,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一定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文化背景进行介绍,进而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3]
4.了解民族文化以及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提高学生英语语法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语法在一定程度上是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重要因素,是对连字成词、组词成句以及句合成篇基本规律的揭示。往往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尤其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我国少数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背景文化的融入,其独特的思维对于学生英语语法的掌握有着积极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英语的准确性表达。
总而言之,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背景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对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注重对学生英语知识点的培养,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文化以及课外知识的培养,以至于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相对较低。就目前而言,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着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其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则是对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英语基本的听、说、写、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英语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随着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应试考试很难适应当今时展的潮流,很难与当今时展的主题相接轨。虽然我国医学院校对英语教学有着极高的重视,但就其实质性而言,学生对于学习英语并没有从自身实际的未来发展方向出发,在某种程度上仅仅是为了今后四六级英语考试的通过。
2.英语四六级考试由来已久
就目前而言,大学英语教学最普遍的教学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则是帮助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本着英语考试的最主要目标出发,从根本上仅仅加强英语考试的重点考查知识点的传授,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虽然学生英语考试顺利的过关,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仅仅局限于词、句之间的语法知识结构,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3.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简单和传统
就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英语教学而言,其实际的教学中仅仅注重知识的是否传授,进行填鸭式教学和传统的满堂灌教学,一方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缺乏对英语的实质性训练。
4.英语教学方法与实际脱离
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学中最普遍的一个教学现象则是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的脱节,一方面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却处于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主讲师的角色,进行长篇大论的教学,以至于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处于相对被动,进而降低了其英语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医院院校缺乏一定的英语实践环境,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
5.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被忽视
一般来说,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同时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又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但是就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而言,其实质性的文化教学往往被忽略,尤其是学生在英语跨文化交际中,其薄弱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交际的失败,言语表达不明以及话语不当。大学英语教学中仅仅对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加以重视买单时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往往有着极大的忽视,以至于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颇低。
6.学生文化知识不足,跨文化交际薄弱
对于少数民族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教学的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的艰巨的,同时其枯燥的英语学习以及复杂的语法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注重英语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没有从根本上对其知识点的文化背景作必要的讲解,不仅仅使得学生有着相对匮乏的文化知识,同时使得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很难提上来,以至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弱,其教学效果不佳。[4]
7.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英语教师队伍的教龄、学历职称结构相对不合理,老年教师虽然有着相对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一定形式的创新性教学,而年轻教师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着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是其教学经验存在一定的欠缺。同时医学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严重匮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较低,往往医学院校对医学专业英语教师的师资培养有着较低的重视度,以至于医学专业的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相对低下。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将文化教学融入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同时对于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极其不足。在现代化多元文化背景下时代经济的发展中,高校英语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以及跨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探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般来说,语言是社会的一种标记,又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主要是对民族文化特性的体现,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语言上的差异。就我国少数民族而言,我国主要有56个少数民族,同时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独特的语言特点。就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而言,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关于社会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对历史、宗教、文学、影视以及社会习俗的涵盖。从根本上说,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加强文化素养,不仅仅是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满足,同时也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5]
语言相关理论的出现和发展构成了文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后结构主义哲学思潮,跨文化交际学等。20世纪80、90年代后结构主义思潮被广泛地运用于语言文化教学领域。语言并非孤立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和文化之外。我们使用的话语被社会和文化所具有的力量控制着。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提倡多元文化共存是文化教学的基点。跨文化交际学把交际、文化、社会、教育和心理学的原则相互贯通,用新的观点看待和学习不同的文化。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1.改变英语教师教育观念,加强英语教师的策略培训
作为少数民族医学院校的一名英语教师,就要本着服务教育的理念,对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有着较为熟识的了解,同时还要对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充分的进行把握,并对自身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进行提高。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学生学习策略意识进行培养,通过阅读一定的书籍,或者是举办一些语言文化学习策略的专题讲座,开展语言文化学习策略的活动,进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
2.激发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兴趣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要想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就要从实际出发,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克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以及消极心理,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向学生讲解英语学习的方法。
3.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在时代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要想从根本上适应当今时展的潮流,就要注重教学课堂上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在对学生讲解语言意义内容的同时,还要对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文化背景作一定的讲解,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而走出母语根深蒂固的思维。
4.针对具体英语具体课型采取过重文化背景渗透方式
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英语教学要从根本上提高对英语文化传播的认识。在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的同时,运用英语进行讲解,同时学生对课外英语书籍的阅读能力,提倡学生对经典应美文作品进行阅读,同时在英语阅读课上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阅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在英语学习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一方面则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则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对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根本上对英语教学每个环节进行策略性的指导,培养学生英语主动学习的意识,制定监督和评价机制,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听策略意识的培养提高重视度。
结语:
总而言之,在时代经济多元化共同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更应该立足于当前,在实际的教学中融入一定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颖,吴志玲 等.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与策略探讨 [J]. 绥化学院学报,2013,33(11):132-136.
[2] 谢芳.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口语障碍与教学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7):162-163.
[3] 蒋宇红. 课堂互动情景中的教学效能感水平探究――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J]. 民族教育研究,2011,(3):86-90.
[4] 田莎. 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口译教学定位的思考 [J]. 教师,2012,(1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