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制度创新论文

制度创新论文

时间:2022-02-07 16:39: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制度创新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制度创新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制度创新,保险投资,资本市场

保险制度创新是指顺应现代保险金融化的发展潮流,改变传统保险经营理念,突破保险经营仅局限保险承保范畴的制度安排,实现保险保障与保险投资并举,构建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保险业与金融市场协同发展的新的制度安排。高效的保险投资是保险制度创新的动因,也是保险制度创新的结果。

一、保险制度创新的背景和趋势

目前,国际保险业保险制度创新,是在国际经济、金融出现金融保险服务一体化趋势背景下的一场保险制度的变革。金融和保险服务的一体化是指各自的产品及服务被相互采用,从而形成业务交叉与融合。近来年,“一站式”金融服务成为金融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对客户来讲,通过一个金融服务机构获得所需的各种金融产品与服务,这的确是非常便捷。金融与保险一体化客观上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金融管制放松、客户寻求成本更为低、更便捷的金融服务等多种原因。随着国际金融和保险集团在不同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与保险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了保险业在保险制度、产品开发和增值服务方面的完善与创新。

保险制度包括保险业运作的基本原则,如最大诚信原则、可保利益原则、损害赔偿原则、近因原则等;险种设计、保险合同的制定、产品定价、展业、承保、理赔、投资、准备金的提取等方面的共同做法。20世纪后期,国际保险业在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进行了保险制度的重大变革,完成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整合,保险金融化、证券化成为基本发展趋势。目前,国际保险业在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高度融合的新的平台上运作,实现了保险经营的一次“质”的飞跃。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保险业在运作中存在很多缺陷,有很多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作法。特别是在保险投资问题上,与现代国际保险业发展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保险经营长期“一条腿”走路的制度安排,制约了我国保险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影响了我国保险业健康和持续发展。未来的国际竞争要求我们遵循同一个游戏规则。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及早地融入世界,熟悉国际游戏规则,才能在日益严酷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进行保险制度创新,构建全新的保险经营平台,实现保险业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是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环境分析

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经验表明,保险制度创新是建立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基础上的。因此,进行保险制度的重大变革,需要逐步完善我国保险制度创新所需要的企业基础和市场环境。首先,要建立现代化的保险企业制度。要解决好保险企业组织形式、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及其经营状况的基本评价指标、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竞争原则、税收政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其次,要完善保险经营的市场环境,尤其是保险投资环境,重点是完善保险投资所必须的政策法规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完善的资本市场环境,是实现我国保险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险创新的平台。

目前,我国《保险法》对保险投资的规定十分严格。从表面上来看,这些规定似乎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但问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都处于转型期、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变量波动率相对都很高的国家中,这样一种规定有可能将保险公司置于巨大的负。债风险之中。然而,如果只是简单地改变或放松保险投资的监管规定,在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很不成熟、投机性很强,保险公司投资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又有可能使保险公司面临重大的资产风险。因此,需要积极稳妥地改革和完善政策法规环境。

要解决保险投资的两难问题,满足保险业的资金运用需求,必须将保险投资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具体讲,就是应当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同时推动保险投资的多元化。第一,政府要调整对资本市场的政策,从总体上看,要重点发展包括寿险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第二,逐步扩大寿险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业务范围,放开投资业务和允许其直接经营证券业,对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应区别对待,逐步放宽寿险公司的投资业务范围。第三,逐步放宽投资政策,允许国内保险公司选择海外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进行投资。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内资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大其投资组合,降低风险程度。

目前,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受到严格的分业经营限制,保险企业的经营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的基础。鉴于此,对于全球金融业务一体化趋势,我门要从容面对,认真研究,既不可视而不见,又不可盲目追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一体化,为保险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基础

实现保险业与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保险制度创新的基本目标。保险投资是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衔接的纽带,是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基础。国际保险业发展的趋势表明,现代保险越来越离不开保险投资,保险投资是保险业的重要利润来源,是保险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保险公司是金融市场上一个正在不断成长的重要参与者。它们承保各种不同的企业和家庭风险,从而推动其参与经济与金融活动。在盈利性的驱动下,它们也已成为全球广阔金融市场上日趋重要的投资者和金融媒介。它们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创新的保险方式,为金融风险提供保险保障,并在新金融工具的开发进程中搭起了银行与保险产品间的桥梁。保险与再保险公司拓宽了金融工具的范畴,提高了市场参与者的多样性,并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融资和规避风险创造了新的机会。与此同时,它们还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及其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

保险业参与资本市场有着深厚的经济背景。回顾上世纪的90年代,我们可以看到,费率疲软与低债券收益的环境刺激着创新,从而促使保险与资本市场之间出现了某种对接。保险公司在这一时期致力于将其庞大的投资组合与融资渠道进行多元化。例如,在信贷衍生市场上它们正成为日益重要的参与者,帮助银行对其信贷风险暴露头寸进行套期与多元配置。在融资方面,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已经发行了融资安排(FAs)与担保投资契约(GICs),这一发行量很快上升到大约400-500亿美金的规模(J.PMorgan,2001)。对市场参与者的调查表明,这些基金一般都投向与FA/GIC有相近到期期限的高收益证券,以便得到正向的收益。在保险需求增加过程中,对新活动中风险的日益重视,对保险费率的稳定这些考虑导致许多保险公司开始重新评估他们的资本市场活动。

其次,金融市场为保险业摆脱困境提供了必要的市场环境,为保险资金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有效运作提供了空间,为保险业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共发展,最终达到利益共享创造了条件。保险业介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一方面表现为保险资金介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保险资金介入货币市场,即保险资金存入银行可以商谈利率,允许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使保险资金进入消费信贷领域和房地产按揭业务,允许保险资金投向有长期稳定回报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允许保险资金涉足风险投资领域等;保险资金介入资本市场,即允许保险公司单独或者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组建独立的保险基金进入股市,或者支持保险资金从目前间接进入股市转为直接进入股市。另一方面,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对保险市场有三大拉动作用。一是保险产品更趋向投资型;二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范围发生变化;三是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由互助型向股份制转变。

四、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目标

随着国际金融保险服务一体化的推进,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的日益融合,成为当今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它为我国保险业摆脱困境提供了必要的宏观环境,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完善提供了契机。资产收益率低、“利差损”问题使中国保险业将面临偿付能力不足的困境;市场结构不完善、功能存在缺陷使资本市场发展陷入泥潭。为摆脱这一困境,需营造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整合的基础环境,制定符合国情的制度安排,使中国保险市场深度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与资本市场共同发展,以达到利益共享,并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最终摆脱各自的困境。

首先,中国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保险业的竞争使得保险经营利润空间日趋窄小,保险投资利润成为维持保险生存发展的基础。根据新修改的《保险法》,保险资金主要运用于资本市场中。现阶段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规范,不完善,但是资本市场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规范和完善。中国保险业不能坐等资本市场规范和完善以后再发展,必须与资本市场同步发展;觎范和完善。保险业急需的资金运用人才只有在发展中才能不断吸收引进和培养提高。

其次,保险业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中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规范和发展需要一大批理性的机构投资者,需要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保险业就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主要的资金来源。同时,中国金融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并不影响保险业在资本市场上发挥作用。随着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和地位会越来越大。

五、推动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措施

实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效的资金营运、高效的保险投资,因此,必须在完善资金运用管理体系上进行专业化资金营运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构建全新的保险经营平台,探索并建立高效的保险投资运作管理体系,是当前重大的保险制度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并不一定等于资金投资收益的提高。积极探索合适的保险投资的组织管理体系,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设立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是保险业进入资本市场,提高投资收益率,防范风险的内部条件。

由于保险公司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所管理的都是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资金,而不像一般资产管理公司那样吸收社会各界的自由资金,这种资产管理公司应该被认定为保险相关企业。保险公司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并不违反《保险法》的规定。可以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是现阶段我国保险投资的组织管理体系的新的制度安排。

当然,在现有体制下,要充分释放我国保险业所蕴涵的巨大创新能量,还应该注重处理好几个关系:创新与WTO规则的关系;创新与市场的关系;创新与运作条件的关系;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因为保险创新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创新扩大市场来获取更多的新资源,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得到保险市场的认同,因此,研究和分析市场需求是保险创新的关键。

保险创新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备相应的运行条件和制度条件;缺乏一定的客观条件或者监管制度的保证,是难以充分发挥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特别是保险创新,一般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加大了监管难度。而以逃避监管为目的的保险创新与原有监管体制有着更为直接的冲突。因此,尽快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体系,既是控制保险创新风险的需要,也是推动保险创新发展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

公益金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期。公益金制度的设立,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低工资、高福利的分配政策,但仍没有完全包括必要的生活福利方面的内容。其中,住房支出尤为明显。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国家在废止原会计制度的同时,不得不考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职工集体福利设施尤其是职工住房的资金来源。作为一项过渡性安排,公益金应运而生。(2)公益金制度的安排也有提高企业员工的参与意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初衷。(3)按国际惯例,企业的税后利润归投资者所有,而我国社会制度的特殊性又要求企业利润的分享不能完全将工人排除在外,于是便有了公益金制度这一折衷安排——属于股东权益但是用于职工集体福利。

二、公益金职能的萎缩

公益金作为一种过渡性、折衷性的制度安排是与其产生时的工资制度、福利制度以及政治环境相适应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有制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企业的出资者日益社会化,公益金制度的利益矛盾开始凸显出来。首先,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归企业的投资者所有,要从中硬性划定一块用于并非企业投资者的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支出,无疑损害了企业投资者的权益。其次,公益金作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项,决定了其使用的决策权在于企业所有者而非职工,企业管理当局也可以只提不用,将提取的公益金继续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周转,职工得不到实惠。这样一来,公益金便成为一种无效率的制度安排。

从公益金的职能来看,公益金本是一项专门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的资金来源。随着分配制度以及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福利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实物性分房改为货币性分房,职工住房商品化,企业的社会职能逐步分解脱离,公益金的职能也在逐步萎缩。首先,尽管企业仍然承担为职工缴纳一部分住房公积金的义务,但这是一项可以精确计量的,与企业的盈利状况无关的法定义务,是企业的一项费用,从成本费用中列支更为合理,无需由从税后净利润中计提的公益金来开支。其次,企业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或者处于开办初期等一些原因,无可避免地要兴建一些职工集体福利设施,如职工集体宿舍、食堂、澡堂等,这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提条件,它直接形成企业的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无需有诸如公益金的专项资金来源。再者,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何争取到本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员工福利也是企业竞争的手段之一,如企业自愿向某些员工无偿或优惠提供住房,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居住环境等,但企业有“自愿”提供的动力,无须强制性的制度安排;而且这种福利设施的提供更多是针对某些个体而非“职工集体”,如果将这些福利支出作为公益金的开支项目,显然有违“公益”的初衷;这些福利设施如果所有权归企业,应该计列为企业的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如果所有权归个人则可以由“应付福利费”开支或者由企业从成本费用中计提。总之,职工集体福利不论是法定的还是企业自愿提供的,其本质都是职工为企业提供劳务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是企业获得未来收益的一种代价,应将其直接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中,或予以资本化。在目前情况下,从税后利润中计提公益金作为职工集体福利的资金来源,似无必要。

三、公益金制度的创新安排

以上论述表明,现行公益金制度的历史使命似已终结。那么,公益金该向何处去?简单的做法是废止现行公益金制度,相应的福利支出由成本、费用中列支,或予以资本化。但这样做会在政治层面上造成不良影响,最好是在现行公益金制度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的。更符合企业效率的制度安排。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现行《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等均只列明公益金从税后利润中计提,却没有明确公益金的性质,公益金的所有者权益性质只不过是财政部的一种司法解释而已。在公益金的性质问题上,现行法规为公益金的制度创新预留了空间。联系到当前人力资本中心观的确立和企业产权治理结构的改革,以及人力资源会计的蓬勃兴起,我们能否将现行公益金制度转换成一种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的制度呢?

自从西奥多·舒尔茨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理论,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由原来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的竞争,人们日益认识到人力资源才是第一位的资源。“市场里的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周其仁,1996)。这样企业的剩余支配权和剩余索取权应该由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共享。在会计领域,与客观实践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相对应的是人力资源会计的蓬勃兴起。理论上,人力资源会计可以通过其三大范畴(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权益会计)将人力资源视作会计的一项重要要素加以数量化、价值化,并通过劳动者权益和所有者权益分享企业剩余的机制来解决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员工的激励以至企业的效率问题。但是迄今为止,由于人力资源会计在现实性和操作性方面还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仍只在极少数企业作为管理会计的一种方法加以运用,而未被纳入财务会计领域广泛推广。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将难以看到我们所理想的那种状况的出现——财务会计承认人力资源的价值和权益,并对其进行确认、计量和反映,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共享企业的剩余。这样,也就难以在可预见的期间指望人力资源会计来彻底解决企业员工的激励问题。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员工的激励和约束问题,从而提高企业效率呢?与现行公益金制度使命的终结相联系,一条现实可行的思路是将原公益金制度改造成企业普通员工分享企业剩余的制度,从而形成企业普通员工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具体设想如下:

1.《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提取利润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仍然有效,只是公益金的用途不再是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支出,而是企业普通员工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表现。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分享比例的确定并没有太多的理论基础,只是为了与原制度相衔接,便于过渡。

2.公益金仍为所有者权益,但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所有者权益,而是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其所有权归属企业普通员工。相应地,在会计核算上,公益金不再是盈余公积的一个子自,而应与盈余公积平行。

3.公益金主要是为了解决普通员工的激励问题。因普通员工的人力资本拥有量差别不大,所以在帐目上公益金应均分给每一位普通员工,体现出政治权力上的公平。

4.为达到对普通员工进行激励与约束的初衷,尽管将公益金的所有权界定给普通员工,但并不意味着普通员工可以随意抽走这部分资金,当然也不能让普通员工永远只是在名义上拥有公益金的所有权。可行的办法是当公益金积累到一定份额后,将其转换成股本,再对员工的股份转让作出一些限制。

以上制度安排与当今国际上盛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异曲同工,但员工持股计划侧重于既得利益的分享,新公益金制度着眼于利润的创造。企业是否实行员工持股计划需由资本(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决定,没有强制性的制度保证;新公益金制度则为企业普通员工参与剩余分享提供了制度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公益金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更为重大。在我们这样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国家,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稀缺,而人力资源相对充裕,人们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有着特别现实的意义,新公益金制度的实施,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新公益金制度至少还有以下一些优点和作用:

1.新公益金制度直接从原制度基础上过渡而来,原有法规无需作重大修改,而且公益金作为人力资本对企业剩余的分享,师出有名,实施的困难不大,利益矛盾不明显。

第3篇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技术决定论 制度决定论

1912年,著名经济学家约色夫·熊彼特在其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按照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的定义,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的内容有: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新组织。

战后计量经济学的广泛应用和产权理论的兴起,给创新理论在两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一是技术创新与扩散、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得到了深入研究,综合成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Technical Innovation)经济学。二是,道·诺思等人把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概念引入到对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的分析中,形成制度创新(Institution Innovation)经济学。从此,创新研究沿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两条轨迹发展,由此也引发了一场关于二者孰重孰轻的争论。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理论综述

1、技术创新决定论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以凡勃仑与阿里斯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认为,是技术创新决定制度创新,而不是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即主张“技术决定论”。

凡勃仑的“技术决定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物质环境(技术)决定制度,因为制度就其性质而言,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反应时的一种思想的习惯方式。因而,制度必然随着物质环境(技术)的变化而变化。二是物质环境(技术)是不断变化的,制度是以往过程的产物,同过去的环境相适应,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天天都在变化的环境(技术)。三是制度具有保守的倾向,除非是出于环境(技术)的压迫而不得不改变,一般总是想无限期地坚持下去。在强调技术变迁决定制度创新的同时,凡勃仑并不否认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有一定影响。凡勃仑指出,价格体系的发展中所包含的思想习惯“跟现代机器技术的兴起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商业制度导致新技术的引进,导致新技术在私人利益而非社会利益基础上的利用。

阿里斯的技术决定论比凡勃仑的更为彻底。在阿里斯看来,制度对技术创新只有阻碍作用。阿里斯认为,人类行为本质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工具使用或称影响生产的技术活动,另一种是强化地位与权威的礼仪活动,即制度。前者是动态的,不断前进的,而后者是静态的、保守的。制度始终是日益进步的变革的障碍。

支持和发展技术创新决定论的还有阿布拉莫维茨(1956)、索罗(1957)和丹尼斯(1962),特别是索洛于1957年8月发表在《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上的“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Technical Changes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从长期的角度看,正是技术创新而非规模经济或资本的投入(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因素。索洛说:“我认为,在现实经济中,这两个因素(指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一一引者注)中的技术进步更为重要。难以相信美国主要依靠未被利用的规模经济能使人均产量的提高每年超过2%。这并不意味着否认在比美国更小的经济中更应存在着规模经济,而只是说规模经济的作用在技术进步的作用面前相形见绌。”洛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较长时期美国实际经济数据的准确分析,令人信服地支持了他的理论观点,使“技术创新决定沦”成为六、七十年代流行的观点(这也有助于解释人们为什么长期偏执于对技术创新的研究)。

2、制度创新决定论

1973年,诺思和托马斯的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对“技术创新决定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他们不同凡响的论点是:与技术创新相比,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具决定性。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首页,作者即开宗明义:“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作为经济史学家,诺思教授对于产业革命起源的缜密观察,使他得出了产业革命是一系列制度创新的结果的结论。他认为:“产业革命是以前一系列事件逐步累积的结果,”并指出,“创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统年代(1750—l830年)。正是较充分界定的产权(与自由放任不同)改善了我们在前章所述的要素和产品市场。其结果,市场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更高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从而增加了交易费用。组织的变迁旨在降低这些交易费用……正是这一系列变化为联结科学与技术的真正技术革命——第二次经济革命铺平了道路。”这就是诺思在经济增长问题上的“制度决定论”观点。

3、互不决定论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新制度经济学家拉坦则认为,争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谁决定谁没有什么意义,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他认为,引起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原因是非常相似的。一是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需求的原因是非常相似的。二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供给的转变是由类似的力量形成的。科学与技术知识的进步降低了由技术创新所形成的新收入流的成本,社会科学及有关专业的知识的进步降低了由制度效率的收益(包括在解决冲突时的技能的提高)所形成的新收人流的成本。 由此可见,拉坦既不赞成“技术决定论”,也不赞成“制度决定论”,实际上是主张“互不决定论”。

4、马克思观点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并没有明确使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这样的概念,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辨证关系的原理实际上就是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在马克思的生产力范畴中,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是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着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劳动对象的革新和利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劳动者也必须掌握和利用科学技术,才能不断地解决人和物的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认为,技术创新属于生产力范畴,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创新的结果。马克思的生产关系范畴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实际上是有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经济规则和合约,即各种制度安排。可以认为,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变革实际上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即技术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制度的变迁,是技术和生产力的内在变化引起了原有的生产关系的外在不适应,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

马克思不仅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还十分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即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在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时,马克思指出,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它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与状况时,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只有通过革命等手段旧的生产关系即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创新。

二、评价与结论

从以上各种理论可以看出,人们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本文认为,科学地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动态地、辩证地看,二者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演进和发展的;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制度创新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1、动态地、辩证地看待二者关系

在所有有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中,只有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才是惟一动态地、辨证地看待二者关系的理论。在凡勃仑与艾尔斯的理论中,动态技术与静态制度之间始终处于冲突之中,而马克思却认为,技术与制度之间有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生产关系在适应生产力方面,总是从适应到排斥再到适应,从相对稳定到变革再到相对稳定的过程。在诺思的理论中,过于强调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完全否定了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的决定作用,他把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夸大为技术创新的唯一决定因素,制度创新被看作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始终坚持的是,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起基始作用的决定因素,正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是渐变和剧变的交替过程。渐变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阶段的特征,生产力的变化更呈现出动态性;剧变是二者不相适应时生产力突破生产关系束缚阶段的特征,生产关系的变化更呈现出动态性。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无论是技术决定论还是制度决定论都是极端的理论。科学的认识,应该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看作是一个交互决定的动态演进过程。其中,技术创新在从根本上要求制度创新的意义上,对制度创新起着基始性的决定作用;而制度创新在作为技术创新实现的前提条件的意义上,对技术创新起着先决性的作用。

2、充分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

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就是要充分认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研究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一个重要目的。所以,我们认为艾尔斯的“技术决定论”是不科学的,是因为它完全否定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在凡勃仑那里,我们还能看到承认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影响的论述,而到了艾尔斯那里,制度则成了“始终起消极作用”的力量。同样,我们也认为诺思的“制度决定论”是有缺陷的,不是因为诺思肯定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而是因为它把制度创新的作用过于夸大和绝对化了。

我们应充分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当现存的制度成了技术创新的障碍或不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时,制度创新便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力量。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过去就存在过深刻的教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数十年来中国多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运动,都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制定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开发新技术和组织新产品试制生产问题上,而没有在创造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的潜力、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上下功夫。当出现了科研成果向生产转移的速度过慢、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等老大难问题时,也不从克服企业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缺陷着眼去解决体制和政策问题,而是希图通过‘提高创新意识’……等措施直接干预技术开发的进程,结果往往劳而无功。”正因为如此,吴敬琏提出“制度重于技术”。其意思是说,当现存制度不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时,制度的创新便是决定性的,必须优先考虑。

要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行制度创新。过去,我国搞了几十年计划经济,原有的制度体系很不适应我国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进行制度创新势在必行。而在进行制度创新时,一定要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决定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制度创新的进程。

(注: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2011B42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 凡勃仑:有闲阶级论[M].商务印书馆,1964.

[3] 罗伯特·M·索罗: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4] 道·诺思、罗·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华夏出版社,1999.

[5] 道·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6] 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政府;作用

一、引言

区域创新系统就是在一定区域.由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等创新要素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旨在通过创新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大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

区域创新系统强调的是把整个区域看作是一个有机的创新系统在这个有机的创新系统中各行为主体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政府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完成其他创新主体无法实现的系统功能。我们必须认清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确保政府科学实施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着力为区域创新活动提供创新的环境,营造创新的氛围,通过激励性政策、引导性政策、保护性政策、协调性政策等.从宏观上为区域创新创造制度上的条件,以维持区域创新系统的正常运行,最终达到促进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二、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的作用

1.国外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的作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逐渐开始发挥着建立、维持并且发展一个稳定、开放、富有活力、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宏观经济体系的作用,并使之成为良好的创新环境,使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参与要素之间都能够紧密互动。因此,各地区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为本地的创新活动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美国政府致力于修正和完善有关企业创新的相关事宜.力图通过法律的健全来严格规范创新主体的市场行为,使各大小企业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某些行业给予相应保护、将一些高新军事技术转向普通民用技术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硅谷的发展.另外还在法律、税收、政府采购方面进行了有利于高科技和创业投资发展的相应调整。另外,美国政府还通过研发投人和相关政策促进硅谷技术发展。硅谷所在的加州有明确的科技政策,如鼓励政府内部和政府外部的研究发展工作。设立科学技术办公室,鼓励发展教育尤其是技术教育,设立“四城市计划”等与地方政府机构间的联系机制以及直接的金钱资助等。为体现机会均等,扶持中小企业,美国联邦政府采购局内还专门设有小企业采购代表处。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向中小企业的采购。

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措施使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企业、研发机构、金融机构与系统外的国际产业进行转移。技术、知识和信息流在这个创新网络中扩散、细化、专业化、再集聚,从而提高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与创新能力。事实上。日本政府早在2O世纪60年代就把“技术立国”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并于1995年公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成为日本科技政策的基本法律。日本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进和吸收,政府先后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其中包含的各种各样的地域振兴政策和对研究开发据点整治政策极大促进了日本的技术整体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此外。日本还十分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与有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联系。大学、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联合创新项目人和资源培育.还衍生出不少创新企业参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企业为研究机构和高校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进行产业化,两者互相促进,共生共荣。真正做到了产学研相结合,共享人才资源,促进人才流动,提高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生产力。欧盟的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区域创新文化的发展。各政府改进培训方式和内容.促进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合作.鼓励在企业与培训机构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欧盟建立培训与创新论坛,以促进信息和经验交流.并继续落实教育与培训白皮书,促进欧洲各学校的联系。欧盟还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制度创新.并对区域创新系统内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都进行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通过实施“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的计划,在青年一代中推广、普及知识并使其掌握传播知识的技术。政府部门和公共部门在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欧盟要求各国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人员、公共项目与各类基金的管理人员进行有关创新的培训,增强其创新意识:努力促进政府部门和公共部门在创新方面的经验交流。

2.区域创新系统中我国各级政府应发挥的作用通过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认为我国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应发挥的作用:

1)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区域创新系统各行为主体自身利益不能达到一致时.最好的手段是用各种法律法规、政策予以规范、协调。法律、政策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规范性的特征.是政府规范和调节各行为主体创新活动的重要手段健全的法律制度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保护区域创新系统内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规范区域经济、市场活动起到了监督管理的作用保护知识产权是创新的核心问题国家应开通“知识产权服务热线”.并要求各级政府采取具体措施.为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有关知识产权的信息和咨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制定并实施了《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成果法》等政策法规,国家还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相比.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尤其缺少包括技术创新在内的各种中小企业的特别法。因此。应建立、健全促进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包括与创新直接相关的法律规范制度等。为鼓励创办新企业提高创新项目的资助效率。减轻企业的负担。各级政府还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分析现有法规对创新的影响.进一步简化创办企业的企业申请资助手续.推广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信息与咨询综合服务:在立法上。组织专家研究和提出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现行法律法规的建议.以解决由于目前法律法规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和各种问题。

(2)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区域刨新系统的核心在于政府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区域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普遍的、持续的、富有效率的实现创新,从而推动本地区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区域竞争力在促进创新体系的进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地方公共政策。配合并促进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影响或改变区域内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引导适合自身区域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重大创新性项目和课题,通过资金投入来引导智力资源之间的有机组合。共同进行研究和开发.共同完成创新.以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地方政府出于区域建设、区域创新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大的项目和课题.并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科技资源共同承担、共同完成,促进区域特色的形成;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推动以区域创新中介组织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中介组织的建设,包括技术转化机构、工程中心、技术咨询和技术诊断组织等,就是使之成为连接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使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在现实生产力中发挥催化剂和加速器的作用。

(3)加强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引导。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其运行的速度、方向和效率主要取决于创新主体的力量.但是政府的某些合理干预行动也的确能有效地推进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激发创新主体的动力.使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活力。政府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转换职能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对区域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并维护和优化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通过调控、监管、服务等措施力求区域创新系统高效能运行。引导区域创新活动,首先政府应制定外资全方位进入的引资政策。构造有利于外商发展的制度。以吸引外资进入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政府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或者根据制定的发展规划目标.对区域内的创新活动给予积极鼓励和引导,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从目前实践中看,政府在制定战略规划、突破体制、机制“瓶颈”、完善创新支持体系、实施产业技术攻关以及加强“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承担起组织发动和系统整合等重要角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区域创新系统各组成部分合作、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主导区域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应按照由直接向间接、由微观向宏观、由行政向经济、法律手段转变的原则,通过宏观调控、创造条件、环境以及提供服务等多种方式扶持、引导创新。

第5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资本市场

这篇论文

科技对经济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科技发展与产业化主要依靠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作为风险投资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只有建立顺畅完善的退出机制,资本循环和资本增值才能实现。我国风险投资领域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还未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因此为我国风险投资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刻不容缓。

一、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现状分析

截至2006年底,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总量过少,有过半的投资资金固化在项目上;退出结构也有问题,表现为并购退出比例严重过少。过于简单化、缺乏效率的退出机制严重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退出机制已成为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瓶颈,风险投资成了“即使跑到终点也得不到奖赏的马拉松式长跑”。

二、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问题

为对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及时发现问题,本研究从退出机制构成角度设计调研问卷,选择了广东、上海、浙江、北京等地的风司经理、高管人员进行电子邮件问卷调研。这些人是我国风投领域的专家,有较多的风投理论知识,同时在退出运行方面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研究样本有足够的代表性,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问题。

问卷设置的9个退出障碍获得的票数都超过10票,说明9个退出机制问题在现阶段都存在,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而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缺乏多层次资本市场和缺乏风险投资人才队伍是目前影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主要的因素。

1.退出场所不完善制约退出

(1)证券市场制度不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门槛高,风险资本投资的中小风险企业很难达到上市的要求。而且我国创业板市场“千呼万唤不出来”,即使实现了出台,要建设适合风险投资退出的创业板我们还要走一段艰辛的长路。我国证券市场建立时间较短,相关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市场主体亟待规范。

(2)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曾经走过一段弯路,主要是由于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比较严重的违规行为,与真正的产权交易市场偏差较大。产权交易市场管理混乱,导致了资源过度分散,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交易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运作效率,对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十分不利。产权交易市场自身的发育不全严重影响了风险企业以兼并收购方式退出。

2.退出环境不健全制约退出

(1)法律环境不健全。目前我国不少现行法律滞后于实践,有关风险投资退出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甚至相互冲突,同时在退出机制一些方面的立法又呈现出大量空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制定主要针对风险投资机构,一些风险投资退出行为还没有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我国亟需制定专门的《风险投资法》。

(2)政策环境低效率。我国风险投资退出中政府的色彩十分浓厚,官僚作风盛行,退出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行政部门的强大阻力,政府的低效率监管和过多介入使得交易规则大为扭曲。

(3)中介服务环境不规范。目前我国中介机构的服务职能、估值科学性和真实性都远不能满足退出要求,其服务不到位、评估准确性不够均在退出时给退出双方造成严重的损失。

(4)文化环境落后和诚信缺失。我国的大型公司通常倾向自己研究项目,不乐意进行兼并;中小风险企业的管理层和创业者也不愿意通过被兼并实现退出。诚信缺失的文化环境也严重制约了退出,退出时常常会出现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不真实等问题。

3.退出主体有缺陷制约退出

(1)投资机构产权结构有缺陷。我国大部分风投机构均由政府出资设立,并按国有企业模式运作。这种情况下的退出决策往往不是最佳的,风投机构的产权结构问题严重制约了风险资本的顺利退出。

(2)投资机构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在我国的经济运行模式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职能基本是分开的,造成国内缺乏集企业管理、技术研发、金融知识为一身的管理人才和创业者。正是由于缺少相关的高素质人才,风险投资机构在进行退出决策和退出实务操作时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影响风险投资的顺利退出。

(3)风险企业产权不明晰。我国不少风险企业脱胎于研究机构、高校等,与原单位的产权关系模糊,难以在法律的基础上用合同的形式界定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难以塑造合格的风险投资退出交易主体,制约了退出。

三、对策

基于我国国情,要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必须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产权交易市场,尽快推出创业板,进一步建设证券市场;完善退出环境建设,诸如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市场服务中介,营造良好的退出文化环境;优化风险投资主体,调投机构的组织形态,培育风险投资人才队伍,推动新型风险企业的发展;最终构建一个多层次、运作有效、功能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关键词:科学精神;公民文化;理性

科学精神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其中包含着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作风诸因素,是作为文化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进步必然会促进人们的自然观、道德观、宗教观、审美观等各种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科学精神指适于科学的,或关于科学的精神。科学精神首先在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的“科学的规范结构”(1942)一文中出现:“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四种作为惯例的规则——普遍性(Uni.versalism)、公有性(Communism)、无偏见性(Disinterested.ness)、有条理的怀疑论(OrganizedSkeptcism卜被认为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嘲。此后,默顿在“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科学社会学的一章”(1957)、“科学家的行为模式”(1968)等文章中将创新性和谦逊的价值观念也看作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造就了人格化的气质,并提升、泛化、衍化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信仰体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科学家所需要遵守的伦理观念和价值规范,作为一种独特的规范要求,它约束科学家的行为准则必须服从于科学活动的目标要求。科学精神往往首先被科学工作者内化为个人品格,成为其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原则。进而升华为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显然,科学精神既包含了科学自身发展的目的,也体现了社会对科学的要求。

科学家在工作中要处理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物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即R·K·默顿提出的“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所谓人与物的关系,指科学家对科研成果的判断标准。所谓人与人的关系,在狭义上指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其他成员的交往与联系,在广义上指科学家面对全人类的态度。科学家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需要遵循不同的价值规范。

1.科学家在处理与科研成果的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时,需要有求实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

第一,求实精神——科学研究的支点。求实精神就是我们平常所熟知的实事求是精神。科学的特点是实事求是,依靠人的感官经验和科学仪器的验证,采取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方法。不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的求实精神要求科学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排除主观性。坚持客观性,以唯实的思维法则进行科学探索。

第二,理性精神——科学活动的精神支柱。理性精神首先强调的基本信条是相信自然界有秩序,并认为人类可以认识自然界秩序。这是科学存在的前提。其次,科学理论的构建也应符合理性规则,概念、原理和经验事实必须合乎逻辑地组织在一起。所以理性精神既是科学家必须遵守的价值规范,也是他们在科学活动中的精神支柱,“承认理性之至高无上的威力是科学社会组织的一个中心精神价值”。

第三.批判的怀疑精神——科学的生命。批判精神在科学内部表现为不迷信、不盲从的反权威主义。科学家应该坚信自己的判断,它是一种“个人主义”: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没有终极真理。人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其智力活动的局限性和科学认识的阶段性,永远不可能穷尽真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体。因此科学要获得进步.必然要对以往的理论学说、观念持以批判的怀疑。因此科学的怀疑就成为科学研究的起点。

第四,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的本质和灵魂。创新精神既是由人类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也是科学体制的规范原则,而且还是现代社会对科学事业的必然要求。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所在,科学发现与物质生产不同,物质生产可以成批地复制,而在科学研究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对科学家独创性的承认与尊重是科学体制首要的功能表现。

2.科学家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需要有自由精神、平等精神、合作精神与宽容精神

第一,自由精神——科学自由发展的向度空间。科学研究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活动。任何给科学研究设定框架的行为都会阻碍科学的发展。科学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科学的繁荣必须自由地在各领域进行耕耘。

第二,平等与合作精神——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平等精神强调的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没有权威存在。合作精神强调的是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需要通过合作与交流达到提高。科学发展的进程表明,随着科学研究逐渐深入,难度也在增加,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跨学科知识,各个学科间移植渗透、一体化、综合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内在地要求合作与交流成为自觉的行为。个人智慧与集体力量的有机融合,构成了促进科学加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公民文化

公民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和民主政治文化相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人们权利义务关系中的民主自觉意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个人逐渐以公民身份自主地参与社会生活,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同时也是人的解放。但是.新的社会变革又对人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通过加强公民文化的建设,才能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完善以及推动社会的整体文明。

科学精神作为文化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深深地影响了人类近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革命力量,而且,科学精神与现代社会的许多价值,如宽容、理解、民主、开放、合作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精神是公民文化的基本要素。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提倡和促进公民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对公民文化和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科学精神能够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

科学与民主从来都是生死相依,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科学的发展绝对需要民主政治对学术自由的保护和对学术专制的制裁。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确定,完善和进步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持,规范和渗透。因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依靠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的广大社会公民的实践。而科学精神能够有效地内化为实践主体的科学态度,唤起和强化实践主体的民主意识.提高实践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政治活动能力。如果没有科学精神的这种主导地位,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政治的建设。

科学是一种自由探索,各个学派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要求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科学只有通过不同观点的自由争取才能向前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于向宗教权威的挑战,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科学真理也从不借助于权威而让人去信仰。科学认为,凡是压制细研深察和认真讨论的地方,真理就会被掩盖。科学的民主精神要求公民在对待公共生活时既不迷信权威,又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和偏爱癖性。要求公民有这样的胸怀和诚意,即当有了新的证据和新论据时.就要彻底而公开地改变自己原有观点。

2.科学精神能够内化成公民的批判的怀疑精神

科学的怀疑意识,其灵魂与作为时代精华的哲学是相通的,并不是科学所独有的,也是公民文化的内容之一。例如,理论的真理性要由实践来检验,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就是一个反复确认和不断修正的过程.它的认识论前提也是对已被认定具有真理性的理论的怀疑意识。如此才谈得上在实践检验中体会、确认、修改或发展理论。如果没有怀疑的意识,那就常常会把哲人或伟人的思想、意见、见解、看法甚至愿望认定为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视为可代替自己思考的指路明灯,最后的结果就必然会形成“文化宗教”或步入“个人崇拜”与“个人迷信”的误区“实事求是”就表达了一种怀疑精神。怀疑意识是科学精神的起点,它的对面是信仰,反面是轻信和盲从。有了怀疑意识,人们才能独立地判断和思考,排除轻信和盲从,接近科学的理性。

3.科学的理性精神是公民文化的基本要素

如果说怀疑是科学精神的出发点,理性就是科学精神的主要体现。失去了批判的理性,科学就失去了创新的生命力。科学的理性是批判的,而科学的批判也必须是理性的。没有理性的批判是不科学的。

理性是人认识把握世界,创造人类生活的主体能动力量,是人在本质方面的重要特征。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理性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一种价值、一种状态。理性文化是人类理性追求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成熟、社会迈向文明的标准,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科学相契合的文化。科学精神、社会契约观念、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等既是理性文化的要素也是公民文化的内容。无论政治制度的设计,法律的制定和对政治参与的宽容,都需要理性的力量。文明政治的实现是需要理性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需要理性.通过缓和社会矛盾,抑制社会冲突,建立起双方都能容忍、接受的社会秩序。公民文化表达的是尊重个人,尊重他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及尊重他作为自主的道德行为者的地位.坚持以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肯定和尊重人的价值,使公民政治文化体现了理性的追求和蕴涵着理性的目的。

4.创新精神既是对科学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公民文化的内核之一

创新意识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科学得以创造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灵魂。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它更是一种行动。不论是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文化创新关键在于将这种意识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之中。创新不仅是人类文明成就的必备元素,更是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没有创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会失去动力,没有创新,民主政治和法治也就不会出现在人类的巧尘罐台上。公民文化的优势之一就是具有创新品格。具有这种文化的社会可以塑造出普遍民利的、具有理性意识的社会公民,引导社会政治良性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现代社会是民利主导的社会,民利在使人们创造最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又使人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不断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因此成为公民文化的品格,正是具有这样的品格,公民文化才是与时俱进的,才是一种优势文化。

5.宽容和谦恭是公民文化推崇的品格

科学与宽容、理解、民主、开放、合作紧密联系着。宽容乃是一种博大的精神。科学的开放性必然带来科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或者说科学体系经过人的归类分工之后,才便于深入研究。科学研究必然会有差异和分歧,而宽容在这里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科学中的宽容精神的实质是尊重他人的观点,哪怕我们认为它是错误的。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多一份宽容也就是不对它们进行扼杀,而静观其变,其自身本身是会说明的。

第7篇

关键词:会计控制;信息技术;内部控制;企业资源计划

会计控制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对于界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理论界对它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会计控制却从来没有如会计核算的研究那么研究起来得心应手。自80年代始至21世纪初,机、远程通讯及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它们在管理中的运用,使得会计控制的进一步实施与效果提升成为可能。CAD、CAM、MRP、MRP2、ERP等渐次推广,使得会计职能侧重点逐步转向会计控制。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最初是面向任务与职能,模仿手工处理;接着是用它来进行财务管理,嵌入一些财务管理的思想观念;后来是从国外泊来ERP(企业资源计划)新的概念。会计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可以说是手工记帐、双轨制、完全甩帐、会计与业务协同管理多种管理成分并存。在此信息技术条件下,研究企业会计控制的本质与性,机遇和挑战是适逢其时的,这是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和决策有用性的需要,也是规范会计信息处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秩序的要求。可见会计控制研究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一、会计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研究会计控制不能不联系到内部控制,因为会计控制包含于内部控制。会计控制要很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在内部控制的框架环境中,对会计控制的内在要求作深入的研究。可见,会计控制研究是贯穿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之中的。

在我国,有关内部控制的规范有:1986年财政部颁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该规范提到了会计控制,并作出如下定义:“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程序”。1997年1月,注协《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为:“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该定义是审计的定义,它明显地套用了美国AICPA(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88年所下定义。1997年1月国家审计署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其中将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当作作业准则予以规定;1999年新会计法将内部控制看作是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和完整的基本手段;2001年6月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试行)》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

在国外,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已出现内部会计控制的术语。1949年AICPA在一份特别报告中,首次将内部控制界定为:“一个企业为保护资产完整、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可靠、提高经营效率、贯彻管理部门既定决策,所制定的政策、程序、方法和措施”。该定义界定的范围已超出会计控制的范围。1958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的报告,其中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即所谓的内部控制二分法的由来。1986年INTOSAI(最高国家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12界国际审计会议上发表《总声明》,把会计控制界定为:“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它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它是由管理者根据总体目标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纪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1988年AIPCA《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为:“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1995年AICPA又以《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再次发表。该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它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报告中首次提出内部控制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要素组成的结构。COSO三目标与五要素报告是至今为止权威性最强的文件。著名的巴塞尔委员会也曾在COSO的成果基础上结合银行业发表过《银行组织中内控制度的框架》,概括出适合于银行业的十三条原则。

从上述国内外对会计控制及内部控制的研究演进过程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重新认识会计控制问题对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是具有脾益的。

二、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区分

在研究会计控制时,常因为其与内部控制的密不可分而等量齐观。从前面对内部控制与会计控制的定义可以看出,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似乎难以区分。其实,会计控制既与内部控制相联系,同时又有严格的区别。两者的主要联系点是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即可概括为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与效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控制的方法基本是相同的,如内部牵制、职务分离、监管等。控制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控制程序是相同的,都是建立制度、控制活动、分析差异、奖惩等。但从会计控制角度看,会计控制作为管理活动和信息处理活动,有其特殊化的方面。会计控制可分为业务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会计的业务控制是属于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在计算机大量使用后,许多控制活动是以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嵌入到企业信息系统之中,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比如交易授权控制,它是由程序而不是由员工来触发,具有授权控制不明显的特点。再比如在采购系统中,控制能否符合目标只能在出现大的负面时才能被察觉。管理者对交易授权的关注已转向对相关计算机程序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检查上。对于职务分离,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许多手工系统下舞弊和差错不复存在,因而这些活动的职务分离也就消失了。总之,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在新的环境中,由于通信技术、大型数据库、应用软件、商务等的广泛采用,控制的方式、方法、侧重点与效果也将发生质变。

会计控制从不同的层面看具体内涵不同,按照前面介绍的美国的定义,其内涵是十分广泛的甚至是无所不包的。从宏观管理的角度看,内部控制是国家政府的行政监管控制,主要是监控企业法律法规的遵循性,属于外部审计范畴。从公司治理角度看,内部控制是股东人———董事会对经管负责人———总经理的监控。从企业角度看,内部控制则是企业经管人对内部各部门的监控,一般借助于内部审计,其目的还在于提高组织的效率。会计控制主要是一种价值控制,即代表企业利益对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的监控,主要是在整个资金循环过程中对资金使用和资金分配的控制及信息系统的控制。会计控制包含了对企业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控制,涵盖了对企业经济活动从起点到终点的全方位的控制。实际上,一旦企业的价值活动得到控制,在会计事项处理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系统性、完整性就可以得到保证。

三、会计实时控制

按照阎达五教授的定义,会计控制的实时控制是指“在IT环境中财会人员利用化技术手段和三量(时间量、实物量、货币量)信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进行实时对比和实时分析,通过指导、调节、约束、促进等环节干预企业的经营业务,以实现提高经营效益从而达到价值增值这一终极目标。”该定义概括了实施控制的信息来源、基本方法和目标,并且把指导协调等纳入到控制范畴,具有代表性。笔者认为:准确理解会计实时控制主要体现其跨越时空,进行动态的控制方面。实际上如果没有企业深层次的改革,在原有会计处理环境下、原有组成要素基础和业务流程基础上,要达到真正的实时控制是不可能的。

目前,这种改革主要体现在对ERP的使用上。针对目前会计信息渠道已不能及时提供信息和满足信息使用者个性化需求,采用ERP或类似的现代化程度更高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唯有如此,才能最终实现会计由适时控制向实时控制转变。该系统吸收并内嵌了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如支持凭证的集中式审核,加快了期末封账的速度;财务系统不仅在内部的各模块充分集成,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也达到了无缝集成,使得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从而加强了对资金流的全局控制;强调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使财务系统能支持重组后的业务流程,并做到对业务活动的成本控制;更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包括战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需要服务。能提供财务报表外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并提供了易于最终用户使用的财务建模分析;支持企业的全球化经营。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平台,能提供多币种会计处理能力, 支持各币种间的转换;支持多国会计实体的财务报表合并等。

一般地说,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实时交互式的网上模型,首先要建立一个会计数据库,该数据库由分布在各地的内部会计人员通过企业内部网共同以最原始的水平录入数据和维护。其次,根据不同的会计信息处理和流程建立一个模型库。该模型库实现模型的生成、组合、运算及模型的增、删、改一体化运作。该模型主要有分类汇总模型、财务报告模型、财务模型、预测模型、决策模型等。采用事件驱动的原理,将模型库与源数据信息库相连接,在事件驱动的方式下,可以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相应驱动不同事件程序,得到相应信息。这种方式使得会计业务流程和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加工经过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由于工作重点的转移,必然要求对会计业务流程作相应的重组。具有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应集中在INTERNET或企业专用网上的源数据库中,称之为源数据信息库。经授权任何人均能够在线收集、分析和提取。在美国SEC(证券交易委员会)1983年开始建立一个全国性上市公司会计数据库,称为EDGAR(数据收集、分布和提取系统)。1992年正式进入运行阶段。Oracle公司提出的系统的ICA结构(体系),也是这方面的应用。长期以来,由于实时控制的IT环境尚不具备(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倍息加工远离业务流程,AIS(会计信息系统)仍是一个信息孤岛,无法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实时控制。在ERP系统实施后,会计系统与其他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的相互交换,及信息的计算机集成,集团内部数据共享,财务系统有良好的开放性,同业务系统有灵活的数据接口,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相同信息在各部门手工重复输入的传统缺陷,只要在一个终端输入一次即可。可减轻财务人员日常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会计核算质量。按照金蝶总裁徐少春的观点:“未来的财务系统在组织建制方面将不再有专门的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工作大有可能由ERP系统来取代。

四、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控制

按照财政部博导杨周南的定义:“信息系统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信息系统效率、完整一致性和安全性而采取的控制措施。”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体现了会计控制的内涵,与业务控制的对象是生产经营过程不同。信息系统控制的对象是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应用系统、数据和相关人员等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控制目的是保证效率、安全性和完全一致性。信息系统控制的手段是系统自动控制和手工控制相结合,仍以手工控制为主。在会计控制的两个分支中,业务控制的有效性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1.网络环境下会计控制活动的变化

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则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随着IT技术特别是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和运用,无疑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会计信息化之后,会计控制的目标、遵循的基本原则、会计控制的对象等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由于会计系统运行机制和远行环境的变化,会计控制的侧重点、会计控制的与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裂变。并且这种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发生作用。企业原有的会计内控制度会发生消失、弱化、转化。

(1)会计数据输入。在电算化会计中,计算机输出的数据是在程序控制之下,对输入的数据源自动进行加工处理,并储存于磁性介质上。所有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及分析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然而,电脑中的原始数据必须是由人工事先进行审核和输入计算机的,一旦原始数据在输入中发生错误,计算机无法识别,只会将错就错地进行各种计算工作。因而自动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原始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正因为会计电算化的这一固有弱点,所以对内部控制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要求:一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过程都必须规范化,并保持准确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电脑操作无形化。在手工方式下,会计信息以账、证、表等形式存储在不同的纸质上,增、删、修改了的会计凭证或会计账册都可以从各自的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但实行了会计信息化后,有形记录较传统手工会计系统大为减少,凭证、业务事项的说明和账簿等大多要依赖计算机方可录入、阅读或查询。数据的载体不同了,储息来源于数据和程序,并且从一开始就存储在各种磁性介质上。有些业务或处理结果可能不被打印出来,只有依靠计算机才能阅读这些数据。如果缺乏适当的内控,那么未经批准擅自改动数据的可能性就明显增大,而且数据改动后能不留下任何痕迹。电磁介质也易受损坏,且有丢失或毁损的危险。所以会计电算化、信息化对会计档案管理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存纸介质会计核算资料,而且要保存、保管好以磁性介质方式存储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及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和其他会计资料。电脑操作无形化和会计档案无纸化带来的风险,是内部控制在会计电算化、信息化条件下面对的新。

(3)传统内部控制措施部分消失。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试算平衡的检查,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凭证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等,这些控制在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已嵌入于企业信息系统中,对业务控制由计算机自动执行。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控制也由手工条件下的单一制度控制转变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

(4)一批具有特殊技能员工的出现。授权、批准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内部控制。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和签章。但会计电算化后,职能划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业务处理全部都是以电算化系统为主,因而电算化功能和知识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的集中,某些人员对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或数据拥有特权,既可从事数据的输入,又可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因此,如果不加强内部控制,就会使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修改,操纵处理结果,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由于操作人员是一批只有特殊技能的员工,他们的失误或故意破坏具有突发性、毁灭性和隐蔽性特点。因此,控制操作人员的职能,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

2.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内部控制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会计控制可以有多种分类,从会计信息系统角度分类,应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

一般控制是指会计电算系统普遍适用的,为了系统的安全可靠对系统构成要素(人、硬件、软件)及环境进行的控制,包括:

(1)组织与管理控制。指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以及权根的划分等进行的控制。其基本目标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或减少错蔽的发生。在新的会计软件投入正式使用后,对原有会计机构必须做相应调整,对各类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系统管理、操作、维修等工作环节。机构调整必须同组织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如规定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或管理人员等。

(2)系统开发和维护控制。系统开发控制是针对系统开发阶段而言的,具体包括:系统开发前进行可行性和需求分析,开发过程中进行适当的人员分工,收集和保管有关资料并加以保密等。系统维护是指为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对系统硬件、软件进行的安装、修正、更新、扩展、备份等方面工作。系统维护控制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硬件维护主要包括:1.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2.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要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并做好记录。而软件维护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等。

(3)硬件、软件控制。硬件控制是指计算机制造商随机配置的某些控制功能或技术手段。软件控制是指为保证系统软件运行正常而预先在系统中设计的各种处理故障、纠正错误、保证系统安全的控制。

(4)系统安全控制。是为保证计算机资源的安全可靠而进行的控制。主要是为防止减少工作疏忽、蓄意破坏等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系统安全控制是其它控制的先决条件。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会计控制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如对进入机房内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机房设备安全的防火规定;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的机房防潮、防磁及恒温等方面的规定;数据备份规定及不准在计算机上玩电脑游戏规定;会计核算软件的修改需报经单位总会计师批准等等规定。

应用控制是指对会计信息系统中具体数据处理活动而进行的控制,包括:

(1)输入控制。是为了防止输入数据的遗漏或重复的检查控制。常见的有:建立科目名称和代码对照文件,防止科目出错。设计科目代码校验,以保证科目代码的正确性。设立对应关系参照文件,用来判断对应账户是否发生错误。试算平衡控制,对每笔记录和借贷方进行平衡校验,防止输入金额出错。顺序检查法,防止凭证编号重复。二次输入法,将数据先后两次输入或同时由两人输入,经对比后确定输入是否正确等。

(2)处理控制。操作过程控制主要通过制订一套完整而严格的操作规定来实现。操作规程应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形成一套电算化系统文件。如规定交接班手续和登记运行日志,规定数据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规定软盘专用以防病毒感染。具体的控制措施有:登账条件检验,即对输入数据,经复合后才能登账的控制。防错纠错控制即系统要有防止或及时发现在处理过程中数据丢失、重复或出错的控制措施。修改权限和修改痕迹控制,即对已入账的凭证,系统只能提供留有痕迹的更改功能,对已结帐的凭证与账簿生成的报表数据,系统不提供更改功能等。操作环境包括系统操作过程以及系统的维护。

(3)输出控制。在输出环节可能发生未经授权输出,未送给指定部门或未及时送到,输出结果不正确、不完整或不易懂等错误或问题。控制措施是:要求只具有相应权限的人才能执行输出操作,并要登记操作记录,从而达到限制输出信息的目的。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其要点包括:1.存档的手续必须有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2.各种安全保证措施,如备份软盘应贴上保护标签,应存放在安全、洁净、防潮的地方;3.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定期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阎达五,张瑞君,2003:《会计控制新论:会计实时控制研究》,《会计研究》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