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2 18:54: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品析文中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深入细致分析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感。
2、学会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获得运用修辞描写景物的语言的特点,体悟句中所蕴涵的作者所表达出来的丰富情感。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的情感。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七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学生都比较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正好可以利用学生学习美文的兴趣,从本文运用的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透过语言美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同时,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含义、运用及其在语言中的表达效果,进而探究思想感情。
2、界定相关概念:
(1)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它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
(2)拟人: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把事物人格化,变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的。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3)衬托:衬托是语文学科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即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使能目标]
1、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3、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的情感之间有何相通之处。
4、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
一、原型定向阶段
(一)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
典型例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解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1、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景物的特点。
(1)分析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景物与比喻中的喻体、拟人中被人格化的事物之间的关联。
如上述例子:一圈小山有什么特点?摇篮的形态又是怎样的?
[解析]一圈小山和摇篮二者从形态上看是一样的,四面高,中间低,都是四面边缘起伏舒缓,中间平坦舒适,所以把一圈小山比作是摇篮。
那些小山低声说话,把小山人格化,赋予了人的有语言、有情感的特点。
(2)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使得所描写的景物更加具体、形象。
如上述例子:把小山比成摇篮,摇篮是给谁睡的啊?摇篮给人以什么感觉呢?
[解析]摇篮是婴儿睡的,很舒适柔软,给人以安全感,使得小山亦很温馨。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的句子的语言特点。
(1)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达到何种特点。
[解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一圈小山和摇篮有相似之处,即二者边缘起伏舒缓,四面高,中间平坦,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舒适温暖的感觉。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即“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独具魅力的语言给人以温和之感,使文章语言更加具体可感,突出济南的冬天是让人感到安适的。
(三)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修辞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情感之间存在着何种相通之处。
(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句子在语言上给人以何种感觉、体悟。
如上述例子:济南城能够感受到小山给予的什么?小山又能给予济南人们什么呢?
[解析]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山比喻成舒适而柔软的摇篮,给予人们的温暖闲适的感觉,老城还在“安适地睡着”,小山不忍打扰,只是像哼唱摇篮曲一样和济南城“低声地说”。不仅是对躺在摇篮里的济南城说的,还是对生活在城里的人们说的,并且语言上呈现出清新流动的特点。
(2)比喻和拟人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指出其表达的感情。
如上述例子:运用了修辞手法达到流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从各个角度入手,生动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温暖、舒适的喜爱之感,欢喜之情。
(四)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表达出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
[解析]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更加形象生动、真切深挚地表达作者对济南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赞赏、惊叹之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感人的脉脉温情,潜藏着朦胧的春意,所以人们才会想象“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使得写景的整个画面灵动起来了,想着想着也温馨、暖和起来了。
二、原型操作阶段
在原型定向阶段通过学习目标获得了原型。此阶段要求操作活动以“捕捉初感―粗解情意―联想比较―品味感悟”这一原型的整体框架展开的方式出现,依次按照模型的操作要求做出每个动作,不遗漏或跳跃,形成完备的动作动觉映象。
基于上述原型,逐一分析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的所有句子: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②“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⑥“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⑦“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⑧“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⑨“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⑩“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三、原型内化阶段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教育;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曹明海先生在著作《语文教育文化学》中指出:"如果说基础教育是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母语教育课程,则是陶冶人性,建构灵魂,完善心智,促进生命个体成长的摇篮。"在所有学科中,语文可以说是最贴近人的心灵,最接近人的生命的学科。每一个文学作品的诞生,都凝聚着作者对生活的感知,对生命的体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里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在探讨审美,在思索如何将新课标中对审美的要求落到实处。于是,大部分的老师借助多媒体,通过音频、视频,将文本转化为灵动的音乐,转变为可观可看的影视剧,为了美而美,部分老师觉得改变了课堂形式,就达到了培养审美情趣的要求,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形似创新,实则换汤不换药,结果只是让语文课变成成了一堂音乐课、影视剧品评课,学生站立在文本面前,依然不知道这样的文本究竟美在何处,他们都认为这样的文学作品是美的,但是这种美不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田芳曾说:"国语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所以,究其语文审美教学的最重指向,是对生命的思考,我们通过教材中的文本,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去感受生命的律动,要让学生知道摆在我们面前的生活无论是光鲜的,还是晦涩的,无论是令人欢欣的,还是让人沮丧的,无论是一路鲜花,还是满路荆棘,都会让我们懂得生命的厚重,都会让我们体验到成长的快乐,都一样值得我们珍视。所以语文的教学就应该直抵人的生命,直达人的灵魂深处。
一、 告别"大一统"式的教学
学术界一直都没停止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大讨论,20世纪50年代,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语文课成了一种变相的政治课,后来当人们意识到这样的错误性时,在1956年又将语文课本中教材的选材选定为经典名著,于是语文课又成了活生生的纯文学课,然而又有人提出这种纯粹的文学欣赏忽略了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在对语文学科不断的认识和改革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介入对语文教学的讨论、深思、探究,渐渐的语文的教学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工具性胜利的压倒了人文性,对于人的培养,对于情感的教育慢慢淡化出语文课堂,开始出现了以教参中的观点为主流观点,进而操控整个课堂的"大一统"教学,不同教师对同一文本的解读是完全相同的,不同学生对同一文本的理解也是完全相同的,所谓的"标准答案"压制着学生的声音,语文文本的理解渐渐成了一种公式化的解读,古诗词中只要出现怀古,就是诗人昔盛今衰的感慨,看到鲁迅的小说就是对封建礼教的批判,这种刻板的"大一统"教学,让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教条,于是造成学生在不认真阅读文本的前提下,就先入为主的对文本进行"准确无误"的解析。这些现象都让当今的语文教学走向尴尬的境地,更多的学生认为,对于语文我学与不学,听与不听都是一个样,我只需要背一背老师讲的答题技巧,同样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样的"大一统"教学的确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分数,本是以"立人"为主的语文教育,慢慢成了"积分"的呆板化教育,"成绩至上"论压抑了许多孩子心灵的成长和个性的解放,不要说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就是最基本的人文关怀都在这样"大一统"的教育中慢慢消失,在这样枯燥的课堂里,学生的个人情感得不到重视,心灵得不到解放,个性无法张扬,于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漠视生命,轻生的现象屡见报端。由此,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我们的语文教育,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生命的思考太少太少,对生命的尊重度也太轻,我们一味的追求着升学率,却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我们一味的强调着标准化,却忽略了学生是个有独特思想的生命个体,我们始终在谈论人文关怀,我们始终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摆在最前端,可是在最为基础教育组成部分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中,我们却将生命教育淹没在了这标准化的、"大一统"的教学里,我们生生将生命的美的体验、对生命的尊重剥离出了我们的课堂,我们成了客观的、非生命性知识的搬运工,却忘了我们的文学是生命的载体,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对生命的审视和解读。将生命意蕴导向教育,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是最有意义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怜爱"。
二、 师生对话--生命里的遇见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性,不仅仅要改变"大一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做学生的倾听者,而学生则应该做一个教学的参与者。
(一)教师要做学生的倾听者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故而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这种声音不是教师灌输的,不是教参约束出来的。就像伽达默尔所说的"理解一个文本就是使自己在某种对话中理解自己",我们要做的就是去用心倾听学生对自己的理解,对自己心灵感悟的表达。作家之所以能将平淡无奇的生活转换成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在于作者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对生活中痛感的切身体察。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倾听学生自己对生活的领悟。郁达夫《故都的秋》,朱自清《荷塘月色》,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等等,不论哪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缜密的思考,我们通过对这些文本的解读,要让学生学会观审自己的心灵,表达内心对生命的感受。春之明媚,夏之绚烂,秋之静穆,冬之凛冽,不同的季节会带给人不同的生命体验;月华皎皎,光影交织的画卷带给人的感受并不非得是教参中所谓的作者由悲到喜,又由喜转悲的情感变化;童年、少年、青年,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是一本巨大的深刻的教科书,所有的生活经历都叫我们认清什么是成长。因此我们在解读教材中的文本时,不能总是以教参为中心,将文本的内涵"读"给学生听,而是我们去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以自己的个体体验去思考文本,表达内心,在文字与自己的生命体验之间,学生才能真正的探究作者的内心,读懂作者的灵魂,感受到作者心灵的搏动,最终唤醒学生真实的生命情感。
(二)学生要做教学的参与者
我们的课堂是师生间心灵的对话,言语的互动,缺失了任何一方的引导、表达,这个课堂都不能称之为是一个成功的课堂。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在对课文进行解读和处理的时候始终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将学生引进课文中来,比如李镇西老师再教授《沁园春长沙》时,对学生说:把自己当做青年,去读这首词。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告诉学生:在朗读时,你就是朱自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不是一个单纯的倾听者,不是对文章的欣赏者,亦不是文章的评论者,而是整个教学的参与者,是文本的当事人,将自己放进文章中去,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作者,才能真正体悟到文中的情思,才能擦出智慧之光,才能激起心灵的碰撞。以置身事外的姿态去看待一个文本,以事不关己的心态去聆听一个故事,永远无法真正体会什么是生活的真谛,什么是生命的厚重,什么是内心的隐忍,什么是情感的爆发。从这样的层面来说,我们的课堂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她更像是一个人生舞台,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了世间万象、人生百态。学生、教师,我们都是参与这百态人生的重要角色。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生命审视的过程,是精神成长的过程,没有生命情怀的语文教学注定不会激起学生的共鸣,更无法让学生获得生命精神体验与满足。法国作家孔巴兹说:"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是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人。"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终极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冯梅、禹永红.生命教育视域下语文教学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8)
【关键词】语文味教师读写品
从2009年以来,我学校都在尝试昌乐二中、洋思中学的课堂模式,形成了基本的“学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质疑师生互动、展示交流教师精讲、总结提升达标检测”课堂四模块,我们的语文课堂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自主、质疑、展示、精讲,成了新形势下课堂的主流。在这样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中,我们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好像语文课原来特有的那种品、赏功能缺失了。不可否认,课改后我们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为了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但我们始终坚信,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有位名家曾说过:“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情,要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教师享受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一句话,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语文的本体是什么?——听说读写练、字词句段篇。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些。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那么,语文课怎样才能上出语文味?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浅谈以下几点拙见。
一、语文教师必须先有“语文味”
在课改中,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教师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不是德育课,不是审美教育课,不是纯粹的思维训练课,不是花哨的综艺活动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知识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或文学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那一种课,都与语文味是背道而驰的,或者说不是我们所提倡和期待的。
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的味道,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必须先有“语文味”: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感悟汉语言的一些基本规律与特点。其次,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汉语言的素养和语感水平,需要教师有对语言敏锐的把握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二、语文课上读出语文味
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识字、读书、做文章,中国古代教育就干这三件事。”语文课是一门“抑扬顿挫”的艺术,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读要贯穿教学整体。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让学生通过范读、默读、诵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离不开诵读,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诵读者与文本言语之声的碰撞、交流、融合,以读代讲、代问;以读传知、悟情;以读启思、悟理;以读赏美悟神,通过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能力,提高他们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语文素养。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我设计了三个大的教学板块,1、初读,理思路。2、再读,悟感情。3、细读,品语言。以读贯穿教学始终,在读的同时用班得瑞的钢琴曲《春野》作为背景音乐,从而使学生在反复的朗读活动中感悟到了文章的情感美,细细品味了文本节奏明快、朴实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寓教于读,寓学于读中,使学生如临其境,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语言特色。
三、语文课上写出语文味
语文教学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落脚点在于写,写是对听、说、读的综合检验,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如何通过阅读教学给学生一些写作的引领,这得看教师的专业功底,教师能走进文本赏析,走出文本导写,学生就会写作,就能写作,就能写好,读中学写,学以致用,这是语文教学的真谛之所在。
为此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就应当集中把握三个问题,其一,写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研究内容——一句话、一个段落、一个层次乃至全篇,都应有个正确的认识。其二,是怎样写的:引导学生研究写法——练字遣词、辞格运用、详略处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形式问题,应根据需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地解释清楚,使学生悟其“道”,得其“法”,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教学功力。其三,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提高品味、鉴赏作品的能力,搞清之所以“这样写”的作用和功效,增强其理性认识。当然,还应该引导学生在具体篇章中去认识形式,借鉴形式进而学会运用形式,真正把语文课上出语文的味道,体现出文本色彩。
四、语文课上品出语文味
语文课姓语,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基本。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语文课要关注文字,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要“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重视文字语言的赏析,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
1、品“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透过题目,可以捕捉到许许多多的信息:文章的体裁,故事的梗概,写作的脉络,作者的观点……文章,通过题目这一眼睛,向读者暗送秋波,眉目传情。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就要品读文题,抓住了这一点就牵住了牛鼻子。
2、品“词语”。“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教学中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跟他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比较,推敲感悟课文语言,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极为有利。
2、品“语句”。理解性探索阅读是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一步,只有对关键句、重点句理解透彻,才能准确把握文意;只有弄清疑难句,才能扫清理解全文的障碍。
一、结合人物形象分析、揭示人物的精神美
人物形象分析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对作家塑造的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揭示形象最本质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从而了解作者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对人物形象进行鉴赏、评价,不仅有助于把握人物形象的美学意义,并通过对人物情感的体验,促使学生受到振奋、震动,看到人物精神世界中最美的内涵,影响其心理行为。《小桔灯》中的“小姑娘”这个人物形象非常典型,在她幼小、瘦弱的外表下隐藏着美丽的精神世界,小小年纪就承受贫寒的不幸重压,要面对的恶劣环境。然而她用“笑”,挺直身子来迎接不幸,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来对待现实、憧憬未来,表现出镇定、乐观、勇敢的精神。对光明,对幸福的渴望支撑起小姑娘灿烂、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透过人物形象的表象,去发掘人物形象丰裕的精神之美,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完整、立体的人物形象,而且可以通过学生的体验领会,产生情感的共振及对形象美学意义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人物形象的特点,剖析人物形象的精神世界,把那些无序的美学内容串联起来,给学生展示具有质感的完整的精神美的内容,这样可以触动学生审美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通过语言分析来感受意境美
语言是构建意境的材料,作家为文达意,为了做到“毫发无遗恨”,对语言的运用是颇费心思。苏霍姆林斯基曾要求学生成为“词的音乐家”,说明了表达在创设意境中的作用。所以,抓住语言分析,口嚼其词、品其味,往往能使文章的“境界”全出。这时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用审美的经验感知,就可以欣赏到意境美,发现作家的审美追求。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里的“山”,作者把它比成一个“小摇篮”,烘托看护者的“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的抚慰,济南人“含笑”的欣慰和“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的憧憬,构筑了“慈善”的济南冬天的意境,折射出甜美安适,温情宁宁的美学内涵。这种清新、静美的意境,无疑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感悟意境的深邃的力量。
再来看朱自清名篇《春》中对雨景的描绘,那在暮色之中的雨,朦朦胧胧。写灯光,家家一灯如豆,隔着蒙蒙的细雨望去,灯火四周呈黄晕的光芒:写乡村景色,农人有“撑着伞慢慢走着”,有“披蓑戴笠”,一派田园风光;写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作者用拟人手法,着力渲染春雨沐浴的温馨,传达出春天雨中安静和平的气象,表现繁复的静态美,营造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通过语言分析,结合运用联想思维,可以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体会和发现美,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三、通过对环境的分析来透视生活美
环境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分,共同构成人类生活的舞台。这些环境既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舞台又决定了人们的爱好、习惯和作风,影响了性格的形成。所以,环境描写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艺术价值。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不同环境描写和小主人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作者对儿童生活的意义诠释。热爱自然,自由快乐,成为作品之中儿童生活的美的基本内容。然而作品的意义不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它借助这个小小的生活侧面,反映了封建教育的弊端和作者对生活美的追求。
通过环境分析来透视生活美,不仅仅可以拓展语文教学的审美领域,还可以启迪学生领略文学艺术作品的巨大魅力。正确把握生活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来发现美
朗读是书面语文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美感,唤起内心视像,感受作品意境,并能引起群体效应。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解析,能以声音增强原作的力量,诱发通感,起到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作用。听别人读,可以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产生共鸣,受到感染,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教育,如,鲁彦《听潮》描绘的落潮图是:“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叶飘零在水中,海睡熟了,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慷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读这些句子,语音要轻柔,语调要低而舒缓,从而体会作者的愉悦甜蜜之情,进入梦一般的意境中。而大涨潮到高峰时,情态变了:“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去,冲进了岩石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音响越来越大,战鼓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起来。”读这些句子,语音要加重,语调要高昂,速度要稍快,从中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情怀,脑中再现大海涨潮到高峰时的雄壮美。
因此,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和情感的蕴含,做到“物以情观”“情以物兴”。用心去感受作者对人生的深深思考与精美巧妙的艺术构思,进而产生审美的愉悦。
五、运用教学实践活动创造美
从一个农村少年成长为一名北京市年轻的特级教师,一个大家称之为“名师”的人,许多朋友向我讨招儿,问怎样才能更快成为名师。23年的成长经历使我深切地感到,要做“名师”,先得做“明”师:明确自己的志向,明白自己的价值,明晰自己的专业追求。
一、明确自己的志向
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专业境界和事业追求不断提升,就要从工作的第一天起立下志向。
“莫当平庸教书匠,要做育人好教师。”这种想法我在1988年工作时就萌生了。那时,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都还很低,小学男教师少得可怜,更是被人看不起。有句老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我记得刚刚工作不久,就有一位家长“同情”地对我说:“您哄这帮孩子真是不容易。”我当时只是望着他笑笑,没有说什么,但我从这份“同情”中深感到了小学教师的地位之低。于是,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工作,绝不能让人看不起小学教师。也就是从那时起,我萌生了要做好教育工作、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志向。
教育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做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不都是所谓的“孩子王”吗?但他们依然是大家公认的真正的教育家。我也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为什么不能向他们学习,把教育教学工作干好呢?我不想做一个一辈子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在语文教学上有所研究、有所建树。这个志向立下后,多年来从未改变过,反而随着我对教育工作的认识、理解,更加强烈了。正是有了这个志向,社会上几次下海经商热潮都没动摇教育工作的决心;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志向,我把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作为研究的对象,不断地反思、认识、改进、创造;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志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不断地摈弃旧的、落后的教育观念、方法,弘扬新的教育理念;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志向,我远离了急功近利,能够沉稳心境,研究育人的方法。
二、明白自己的价值
语文教师工作的价值何在?有的教师认为,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认识不能算错,但是,确实是片面的。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育人。语文教师必须明白,我们教授的是母语课程,不是仅仅教听说读写,而是通过语文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语文教师应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让母语教育深入学生的心中。
记得我教过的一个男孩子,是个学困生。有一天,学生向我反映,他骂唐朝诗人李白。我找他谈心,问他为什么要骂一个一千多年前的伟大诗人呢?他皱着眉说:“我这人记忆力差。四年级时背李白的诗《赠汪伦》就特费劲,好不容易背下来了。现在,上五年级他又写了首《望庐山瀑布》。他没事老写诗干什么?!我背不下来,着急,所以骂他了。”听了他的话,我想:语文教材中编写了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祖国灿烂的文化,了解古代伟大的诗人,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现在,这个学生不但没有激发起民族的自豪感,反而痛恨祖国的文化。如果简单处理,采用批评的办法,不但不能提高他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会使他更加讨厌语文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于是,我一方面教育他骂人是不对的,另一方面帮助、指导他背诵古诗,允许他比别的同学晚几天背下来,并且在课上给他创造展示的机会,增强了他学习语文的信心,他对语文的兴趣也逐渐浓厚了。
一个语文教师,绝不是简单教写几个字、读几篇文章,而是传承祖国灿烂的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因你的语文教学感到校园生活是那么的有意思,感到祖国的语言是那样的充满魅力。这是一种高远的教学价值追求。记得1998年的元旦,我收到过一个毕业学生的信,她告诉我没能考进自己理想中的重点大学,而是上了另外一所大学。她曾一度失落,但她用我送给她的“做有骨气的人”的话勉励自己,要走好今后的路。这使我回想起多年前,我发现她很爱读文学方面的书,于是送她一本《朱自清散文选》,并在书的扉页写了一句勉励她的话语。谁想,今天她还记得。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师育人的力量所在吧。
我常想,一名成熟的语文教师应当力避学科本位的倾向。我们不能只重视教书不重视育人,仅仅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作为己任。不明白语文教师的价值所在,就容易急功近利,在语文教学中做出许多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那些一门心思教知识,而心目中全然无人的语文教师,是不称职的语文教师,他们的教学也应该是不成功的语文教学。
三、明晰自己的专业追求
语文教学是门专业,是门学问。想在语文天地有所作为的教师,还必须明晰自己的专业追求,走好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我在多年的专业发展中有三点体会:勤于学习,专于课题,勇于创新。
一是勤于学习。要把语文教学搞好,首先,就得学习。刚参加工作不久,我便横下心,一头扎进学校的图书馆,以“课文”为中心,进行拓展性阅读。北京小学的图书馆当时的藏书就很丰富,有不少全国各地的教育刊物。我就围绕要教的课文查阅资料,把优秀教师的教材解析、教案设计等进行比较、分析,模仿、借鉴、改造、创新。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我渐渐明白了什么叫课文,什么叫语文教学,什么是语文训练……;我也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教学做了许多无用功。豁然开朗的喜悦让我迷上了学校图书馆,迷上了研读教学经验文集。从斯霞、霍懋征、袁、张光璎、许通儒、王企贤、靳家彦、左友仁等名优教师的经验中,我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学习使我的教学设计开始发生变化。1991年,北京市宣武区组织评优课活动。在学校层面的评优中,我以老舍先生《猫》一课的教学赢得了领导、老师们的称赞。学校推荐我参加区评优课活动。于是,我执教了叶老的《赶集》,没想到竟获得了一等奖,还让我向全区上了公开汇报课,这对我的激励是巨大的!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为了上好课,我把晚上的时间交给了图书馆和办公室,甚至索性睡在办公室里,四把椅子一凑就是临时床。至于吃饭,更是凑合。晚上一忙,不是馒头就酱豆腐,就是泡方便面吃了事。天天如此!胃病就是那时落下的。不过,那时一点都不觉得苦,常常会为学习中发现和萌生的好的教学思路、好的教学方法而兴奋不已!
直至今日,我也须臾不敢放松自己的学习,哪怕已经做了校长,当上了特级教师,我也从没有给自己“放假”的想法,反而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时间总是不够用。实践告诉我,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不断地探索,对儿童的教育工作的研究永无止境!
二是专于研究。研究是学习的深化。我想,小学教师之所以社会地位低,与自身的工作模式有关。为什么许多人看不起你的工作,就因为你自身的工作方式、方法证明了自己的工作层次低,缺乏专业研究的特征。重复过去、重复经验、重复自己是以往许多教师容易走的道路。
然而,现实的工作中,更多的教师却失去了教学研究的意识与积极性,只是在重复着“匠”的劳作:最糟糕的一种是把教参上的东西,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一种是在重复使用自己多年前的教案,乃至一词一句都不加变动;另有一种是四处搜寻精选教案,不动脑子、不加改造地“拿”来便用。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大量存在。
面对更新的教育理念,面对发展的时代,面对变化的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经验往往在教育对象面前显得软弱无力。教育需要不断更新的经验,教育需要研究型教师。因此,只有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益。
要进行专业研究,就要逼着自己“带着课题走进教室”,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就是我研究的课题。比如,有一年,我新接了一个四年级的班,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都很怵作文,在学生眼中,作文是语文的堡垒,作文是折磨人的学习,甚至作文是教师惩罚学生的手段。记得朱晓阳同学写作文时,眉头皱成了疙瘩,赌气地趴在桌子上一字不写。当我走到他面前时,他求我:“老师,您干脆让我抄几遍课文吧!我真不会写。”我说:“那你就写写你的暑假生活吧。”他说:“没生活。”我说:“怎么没生活呢?”朱晓阳说:“暑假天天待在家里,哪也没去,所以也没碰上谁掉到水里,也没救人。这让我怎么写?”当时我忍不住笑了,他竟然认为写暑假生活就是写做好事,写英勇救人。可见,学生把作文与生活割裂开了。所以,我把调动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能力作为研究的课题,从激发作文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入手,使学生逐步消除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在研究中,我发现学生作文要写得好,一定要有一种表达的冲动、一种倾吐的欲望,否则,就会生编硬套。因此,我经常抓契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记得春天到来时,许多学生在课间提出了想春游的愿望。于是,我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描绘初春的美景,用古诗颂春,以歌声赞春。学生情绪高涨时,我问:“有许多同学提出要春游,谁说说春游的好处?”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正在学生说得兴致浓时,我一本正经地说:“这么大好时光别荒废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是珍惜春光,多读几篇课文,多学点知识多好啊!因此,我决定,今年我们班不搞春游了,继续上课。”话音未落,班里已像炸开了锅,许多学生一下子站起来坚决表示反对,有的涨红了脸和我辩理,有的表示下课找校长反映情况,还有的干脆说要上教育局告我。我说:“咱们毕竟是师生关系,别动不动就告我。你能不能给我写封信,讲讲道理,让我改变这个决定。谁写得好,谁为全班立了大功了。”学生马上表示:好,就这么办。于是,教室安静下来,只听见刷刷的写字声。田晓晔同学下了课也不休息,用了40分钟,一气呵成,写了一封长达一千多字的信,语言委婉,对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他同学也写出了情理相融的好作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正因为坚持这样的课题研究,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提高。
三是勇于创新。要不断创新,就必须敢于否定自我,正视自身以往教学中的不足,不故步自封。否定自我是战胜自我的过程,是生成教育智慧的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也是这样实践的。我所教的课,没有一节是完全相同的,总是在不断改进、调整。当年,我执教的《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获得了北京市比赛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然而,在后来的教学中一直在改进它,使它适应每一个“具体的班级”。1995年,我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第一届小学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在市区教研员的指导下,我以袁鹰的著名散文《白杨》一课教学,赢得了专家和上千名听课教师的一致称赞,获得了一等奖。这节课尽管被崔峦理事长称为“经典的教学”,尽管靳家彦老师认为应该从美学的角度来剖析它,我仍然在用新的教学理念在评价和分析它的问题:严丝合缝的教学,环环相扣的环节,与其说是教师对教学的高水平的驾驭,不如说是教师对课堂的严密的控制——训练的意味压过了对话的意味。完美本身就是问题!今天,如果让我再讲《白杨》一课,应该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我的教学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否定、肯定、创新中渐渐成熟了起来。2003年初,在教育部和中央教科所举办的课改实验课堂教学研讨课上,我执教的《语言的魅力》的教学改变了以往的分析式教学,以语文的理解、感悟、运用为主线组织教学,引起了语文教师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教授、语文课改组专家张美妮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充分体现课改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并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关系的语文教学。我想,没有否定自己的勇气,就会视野狭窄,就会思想僵化,就会使研究停止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