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

时间:2023-01-09 21:02:07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

第1篇

清明节的由来

1,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2,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习俗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 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 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20xx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十大传统习俗】

清明节传统习俗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节传统习俗二: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节传统习俗三: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清明节传统习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清明节传统习俗五: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

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清明节传统习俗六: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清明节传统习俗七: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清明节传统习俗八: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节传统习俗九: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第2篇

清明节是我们国家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节日,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清明节还有其他别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2清明节的别称,欢迎参阅。

清明节的别称叫什么寒食节

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

踏青节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清明节的来历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鬼节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习俗踏青

踏青又叫做春游、古时候叫做探春、寻找春等,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这时候外出踏春早就已成为风俗。

扫墓祭祖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所以民间就有清明节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家家户户清明节这一天在门头上插柳、在屋檐下挂柳、妇女头上簪柳、男子身上佩柳、儿童吹柳管、墓前插柳挂纸钱。

放风筝

清明节还有放风筝这一习俗,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介绍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第3篇

关键词 节庆活动;民俗民间体育;文化;交融

作者简介 孙曦(1980-),男,宜春学院体育学院讲师;邓卫红(1968-),男,宜春学院体育学院教授。(江西宜春 336000)

节庆民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具有时间、民族(地域)和活动形式多样的性质,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各民族文化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节庆民俗中,民俗民间体育是节庆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各民族、各区域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风尚、行为、习惯等血肉相连。在我国传统节庆活动中,民俗民间体育作为一种以观赏娱怀、休闲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文化现象,无论是其表现形式,还是其内在价值,都充分体现出丰富的内涵。

一、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民间体育

(一)春节-舞龙舞狮

围绕着春节,形成了许多体育习俗,如舞龙、舞狮等,迄今仍广为盛行。舞龙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清乾隆五十五年年编撰的《晃州府志・风俗》晃州即湖南省新晃县载日“舞龙灯沿街盘绕,箫鼓喧天”。舞龙时常伴以“彩龙船”、“渔夫戏蚌”、“西天取经”等故事表演。舞狮也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狮子为百兽之尊,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春节舞狮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二)元宵节-“元宵争看采莲船”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民俗活动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除了燃灯观灯、吃元宵、猜灯谜外,民间还要进行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人们习惯上将元宵节期间的一系列娱乐活动统称为“闹元宵”。

(三)清明节-“忙趁东风放纸莺”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时叫踏青的好时光,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放风筝。

(四)端午节-龙舟竞渡

端午龙舟节是民族节日的一朵奇葩而深受群众喜爱。划龙舟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运动,参赛船只一字排开,船以颜色不同而分别命名为青龙、黄龙、白龙等。各船及其旌旗罗伞、船桨和划手服装俱为同一颜色。一声炮响,船似箭发,两岸欢呼,锣鼓齐鸣,演奏出人与自然和谐吟唱的音符。清江水涨,龙舟舞动,粽子飘香……端午龙舟所具有的民族特色、文化底蕴、健身功能和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体育、旅游和文化结合的美丽画卷。真是“鸣锣急响在船头,划桨争行较优劣,独有游人听不得,翻身直上玉皇楼。”(清乾隆《镇远府志》)

(五)中秋节-“中秋赏月舞气柑”

旧时,成都并川西一带每逢中秋之夜有儿童“舞气柑”之习俗。气柑,是力西坝人对抽子的俗称。清代诗人冯家吉在其《锦城竹枝词百咏》中有一首专写此俗“茶半温时酒半酣,家人夜饮作清谈。儿童月饼才分得,又插香球舞气柑。”时至今日,“舞气柑”之体育习俗虽已不复见,但每逢中秋佳节,阖家欢聚、登台观月、泛舟赏月之俗仍然盛行于民间。

(六)重阳节-九九登高

重阳节登高是合时令、益身体、亲近自然和振奋精神的传统体育习俗活动。中国古代不仅民间风俗中有登高祈寿的传统,文人、士大夫更有登高言志的习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丽胜景,令人叹为观止。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也有生动的描写“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凡写重阳节的诗词,大多要提到登高远眺之事。

二、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民俗民间体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和传统的节庆习俗,其中也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藏族的“望果节”。望果节是农村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一般于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1-3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这天人们会穿上古代武士的服装,请出了吉祥的神灵开始了在本村土地上的绕行,农民们世世代代以这种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保佑,粮食丰收。转田地是万果节最主要的形式,浩浩荡荡的队伍穿行在房舍土地间,融会在一片碧绿与金黄的色调中,构织出一副瑰丽的高原风情图。全村老少汇集村头,献上一杯浓香的青稞酒,迎接转田地的勇士凯旋归来。辛勤了一年的农人们都希望在节日里玩个痛快,他们跑马射箭、彻夜狂欢。在歌与舞的旋律中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

傣族泼水节。傣历的元旦,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

侗族“三月三”抢花炮。在抢花炮的日子里,远近侗寨的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踊向岩坪,花炮为用青细竹篾或藤条编织外面缠以红布的三至五个茶杯口大小的圆圈。主持人宣布抢花炮开始时,将红炮圈放在铁炮的筒口上,然后点上火药放炮,红炮圈被射上高空中,各村寨的选手争先抢夺,顿时全场欢声雷动。哪个村赛连续抢到花炮者,说明该村寨连年五谷丰登,也是侗家姑娘向往的村寨。

三、婚庆中的传统娱乐性体育

中华大地上的许多民族都有在婚庆时进行一些传统娱乐性体育活动的习俗,借此抒发人们在婚庆时幸福、喜悦的情感。

如藏族的“跳歌庄”。藏民“婚嫁以茶为礼,娶亲之日,群妇赴女家,歌舞以为乐,谓‘跳哥庄”’。(陈登龙《里塘志略・风俗》)。

苗族“抢牛尾巴”和塔吉克族“叨羊”的传统体育

项目近似于抢亲习俗。塔吉克人婚礼的第二天,要举行叨羊比赛,男方亲朋簇拥着新郎来到新娘家,双方争夺一只割去头、蹄约两岁的山羊,羊和牛尾巴代替了抢亲中的姑娘,这样的争抢和现存的抢亲一样仍然只是象征性的。而这些民俗体育活动因为能够增加婚庆的欢乐气氛,便传承下来,并且成为有特色的中国民族婚俗的一部分。

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多在婚礼、节日等喜庆之时举行。哈萨克族不同部落或地区的男女青年交错组合,一男一女两人一组。活动开始,二人骑马并辔走向指定地点。到达指定地点以后,小伙子立即纵马急驰往回返,姑娘则在后面紧追不舍,追上后便用马鞭在小伙子的头上频频挥绕,甚至可以抽打,以报复小伙子的调笑,小伙子不能还手。不过姑娘一般是不会真打的,特别是如姑娘本来就喜欢小伙子,那她就会把马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但如果是姑娘不喜欢的小伙子,在去的路上又说了许多脏话或做了不少过分的动作,那姑娘就会毫不客气,挥鞭狠狠抽打。过去,此活动是哈萨克族男女青年反抗宗法封建礼教、摆脱父母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的一种方式,许多人就是通过这种戏谑性的追逐互相认识、互相了解而萌发了爱情,最终结成伴侣的。而今它已成为一项饶有风趣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了,不少已婚的成年男女也喜欢参加。

四、节庆与民俗民间体育相互交融、互相影响。

节庆与民俗民间体育都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二者创造和活动的主体是相同的,其中还有很多的特色和活动规律是相同的,二者在产生、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有着十分密切关系。节庆性是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中华各丰富多彩的年庆活动为民俗民间体育提供了一个表演的机会与舞台,民俗民间在年节中传承、发展,并与中国年节文化相互交融、互相影响。

(一)民俗民间体育在节庆中传承、发展

节庆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载体。节庆是诸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节庆“储存”了不同的民族历史与文化,从而“储存”了具有民族性的共同经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这其中也“储存”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包括传统体育的活动手段、体育价值的评价标准、审美情趣等等。

节庆中的民俗是产生民俗民间体育的土壤,节庆同时也是民俗民间体育传承和发展的土壤。节庆活动,如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藏历年、汉族春节和端午节、仡佬族春节、侗族春节、水族端午节等,在这些节庆活动中,都有民俗民间体育的内容。从节庆习俗活动中透视到古老而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反映出不同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的轨迹,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在节庆习俗中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二)民俗民间体育与中国节庆文化的相互交融

第4篇

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文化常识

【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第5篇

 清明将至,又到了祭拜先人、追忆逝者的传统时节。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少奇异、庸俗的祭奠方式:吹打念经、鸣锣开道、纸灰飞天、阻塞交通;而形形色色低级庸俗的祭品,也让人看了直皱眉头。  在天津东丽区新中村的胡同内,一家祭品作坊的老板介绍,今年最流行的祭品是千娇百媚的“小蜜”,带“游泳池、佣人、保镖、直升机”的“大洋房”,以及“信用卡、旅行支票和国际护照”。在“电脑、轿车、别墅”新三大件外,开始出现“纸扎警察、雇佣军、高尔夫球场”,甚至连“伟哥”、“安全套”竟也粉墨登场。在天津一条被称为“十里冥街”的商业街上,售价3万元的特大“别墅”,能做得像十几平方米的小平房,而且其内“家具、家用电器、美女”一应俱全。  清明祭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古人称这个时节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然而,到了现代社会,祭祀活动中的封建庸俗之风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为清明节平添了污浊之气。  庸俗之风缘何而来?愚昧无知使然。有人认为,先人活在世上享受的和没享用的,在“阴间”也一样不能缺,这是扭曲的虚荣心和奢靡欲在作怪;而被称为“白事大了”的中介们提供的“超前”游说服务,也在推波助澜。传统民俗中掺杂了腐朽和庸俗的东西,就离民俗的本质越来越远;一种背离时代进程的风俗如果为更多人们所接受,迷失了健康的方向,将会带来更大的负面效应,甚至成为先进文化的桎梏。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对殡葬行业进行了检查清理,发布了“禁烧令”,从流通渠道上堵住殡葬迷信品进入市场,并对公共场所的迷信活动进行劝阻、制止或者处罚。然而,“堵”的同时还需要必要的疏导,需要将科学、健康、文明的观念充实到传统民俗习惯中,形成一种文明的社会氛围。  要倡导文明健康、符合时代特点的祭拜方式,让人们祭拜祖先的传统习惯和善良愿望用更加环保、自然的方式得到充分表达。例如,海上祭扫,在海面上凭吊,将对先人的哀思寄托浩瀚的大海中;植树祭扫,栽上纪念树苗,对先人的思念从生机勃勃的绿树上得以延伸;网上祭扫,在网上纪念馆,把对先人的悼念存放在空间无限时间永恒的虚拟世界中。要将这些新兴的祭奠方式推广开来,还需加强多种措施,不但要有人性化的宣传引导,鼓励和补贴公益性的新型祭祀方式,还要为百姓的参与提供更多的方便。如,更多地为人们提供植树的场所和海祭服务;相关部门可开辟文明的纪念网站,等等。  让清明节重现“清洁而明净”,提倡文明、健康、环保、回归自然的祭奠方式,体现着中国人追随现代文明的决心和勇气。要让清明祭拜先人的传统习俗成为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第6篇

20xx清明节小长假加班费怎么算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今年清明节放假安排如下:4月2日至4日放假,共3天。其中,4月4日为法定节假日。

加班工资这样计算: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

清明期间每日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节假日(4日,清明当天)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2日、3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的劳动者,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当视为加班,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加班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是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人员,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其工作的,也要按照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20xx清明节假日加班工资算法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都是占用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都应当严格加以限制,高于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报酬即是国家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

但是,在上述三种情形下组织劳动者劳动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法定休假日对劳动者来说,其休息有着比往常和休息日更为重要的意义,也影响劳动者的精神文体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这是用补休的办法无法弥补的,因此,应当给予更高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遇到上述情况安排劳动者加班时,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及本法的规定支付加班费。属于哪一种情形的加班,就应执行法律对这种情况所作出的规定,相互不能混淆,不能代替,否则都是违反劳动法和本法的行为,都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侵犯,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计算方法:

1、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

2、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

3、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

4、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提成工资、包干工资等工资形式的劳动者,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均按照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的支付办法和标准支付。

清明节习俗起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 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 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传统习俗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传统习俗二: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传统习俗三: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传统习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传统习俗五: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第7篇

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清明节即将到了,现对清明节的起源发展及其习俗分两次作以介绍。

和风暖阳到高台,芳草绿野添春彩。

祭祀先祖追思源,盛世中华继开来。

附件1: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XX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习俗。

历经千余年历史的清明节,它沉淀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它始终是以国家统一和宗族团结为其目的。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在清明节祭祖,孔子曰: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祭祖先是为了事活人,使活着的人道德醇厚。孔子关心的是丧葬问题,看重的却是现实世界。可以说,千百年来的每一个清明节到来时,人们的心情是一样的,那就是向先人表达广泛的尊重与尊敬,对逝去的生命表示深切而又绵绵不绝的哀思。以现代人的眼光来挖掘和理解清明节的种种历史内涵,就是要以祭祀的方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旨在不忘先人,增强民族凝聚力,让我们民族的优良风俗习惯和我们民族共同的记忆因子代代相传,万载永续;都寄托着炎黄子孙崇敬先人、仰慕先贤的民族精神,都延续着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都表达着对先人赐予后人生命的不尽感恩和对先贤道德风范的深切缅怀。清明节,可以让我们活着的人记住我们来自相同的祖先,我们的血管里流着相同的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就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高度的认同,就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亲切的温习。对当今的青少年而言,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更是通过学习先烈获得一次精神的洗礼,通过敬仰先贤获得一次思想的升华,通过追忆先人获得一次灵魂的熏陶。

在中国历史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要在保留这个传统节日的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给它注入新鲜血液,使之与当今时代的需求实现充分的“对接”, 我们依然需要对祖先怀有感恩之心;仍然需要并且充分表达对他们的敬意!为清明节赋予感恩思源、立德树人、放飞希望新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有: 焚香祭祖、扫墓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插柳戴柳等项,具体含意将在之二介绍。

第8篇

关键词:清明节、清明果、起源

清明本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每年的4月4日至6月的某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古人为纪念故去亲人而确定的节日,习俗颇多,有的习俗还延续至今,例如,江浙一带在清明节时期,有一项风俗就是食用清明果。因为主要原料野艾在清明时节长势最旺,也最易采得,因此得名,清明果是以艾草煮烂捣碎后和入糯米粉后做皮子,再包入豆沙或者芝麻等甜成可口馅料的节日食品,历史悠久且深受欢迎。

一、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节日,别称为寒食节,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在这一天,人们不能烧火做饭,吃热食,而要吃冷食,随着社会的发展,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在大部分地区寒食节逐渐与清明节合而为一,断火的习俗也消失了,但寒食节的一些饮食习俗却保留了下来,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在我国古代,主要有两个传说:关于寒食来历的第一种也是最普遍的说法,是把寒食节与春秋时期晋文公的臣子介子推联系在一起,说寒食节是为纪念介子推的。另一种说法认为寒食节来源于周代的禁火与改火。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谁料,介子推对封官加爵的事情根本不屑一顾,三番拒绝相见,后来,晋文公只得亲自去见介子推,可是介子推为了躲避晋文公逃到现今山西介休县东南的绵山,晋文公搜寻无果,怒火中烧,听信谗言,决定放火烧山,逼迫介子推出来见驾,可是后果却不如人所愿,在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后,介子推仍没有出来,被火烧死。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后悔不已,大声痛哭。后在介子推藏身的柳树下找到了介子推写的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这一大功臣,将介子推及他的母亲埋在他藏身的柳树下,并把放火烧山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也就是后来的清明节,昭告天下,这一天,天下都应该禁忌烟火,吃寒食,以纪念介子推以及其精神,自我反省,并用介子推藏身的柳树枝做了一双木屐,用以怀念介子推。第二年,晋文公上介山(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对介子推进行祭拜,发现那颗藏身的被烧死的大柳树,死而复生,便将其成为“清明柳”,又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关于这一传说,古书代蔡邕的《琴操》,《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均有记载。

第二种说法认为寒食节来源于周代的禁火与改火。寒食是仲春之末,正是大火星将出之时,因此要小心火种以免引起火灾,而改火是古代的一个重要习俗,它出于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至迟在周时形成制度。综合这些情况,一些学者认为季春改火的时间可能就是寒食节。后来,改火成了清明寒食的重要习俗。此传说在《荆楚岁时记》、《周礼・夏官・司燧》、《管子・禁藏》、《管子・轻重》均有相关记载。相对于上一种传说,本文主要相信这一种传说,认为清明节时由于古代先人灭火、取火以及对火的祭祀崇拜而来这种说法较之更为科学。

二、清明节的风俗

清明节主要是用来纪念故去的亲人,其主要风俗颇多,在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已经成为一习惯和传统,主要的风俗有上坟扫墓、在坟山植树、插柳、踏青、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风俗、蹴鞠、马球、淘井等,有的风俗还沿袭至今,甚至还广泛流传着。每逢清明,人们都会进行清明节的各种活动,在亲人墓前或是烈士陵园祭扫,以寄托对家人的哀思,同时还缅怀先烈们的业绩。同时由于清明节前后是踏青的好时光,不少人家便会借着扫墓之余,一家人在乡间小路上游玩一番,到大自然间欣赏领略生机昂扬的春景,还可以接游玩之际舒缓心情。

三、什么是清明果

清明果俗称清明团子,也叫青青果,形状像饺子,清明果的皮是用一种叫艾草的植物做成的,在清明前,家中女子便会在田野中采摘艾叶,待采摘完毕后,便用清明草、大米、糯米磨成粉后做成清明果的皮子,白色的米粉加上清明草的绿色汁液立刻就变成了碧绿色,然后包入豆沙馅,将包好的清明果压入模子中,上锅蒸好后的清明果是碧绿的像馅饼一样的东西,没有印花的那一面会垫着一张圆形的竹叶,小小的点心透着股清香,看上去到更像一件精美的玉器,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深受江浙地区的人们的喜爱。

四、清明果的来源

在浙江地区,清明节的时候,家家户户便会做好花样各式的清明果,将做好的清明果带往本家祖坟上祭奠,祭祀完毕后,小孩子总会围坐在坟场附近食用各种食品,从清明果的记载上看,其起源可以追溯南朝梁代,同时也说明其实青团最早应该是寒食节的冷食食品,是寒食节的食俗。关于清明果的起源,很多学者认为跟青鸟的诞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清明果才是青色的,但本文认为这种说法略显牵强,如果是因为青鸟诞生,青鸟的颜色是青色的,所以清明果的颜色才为青色,那也可以说是因为清明节气之始,万物开始从寒冬中复苏、生长,周围一片绿色的生机之感,所以古人取材极有可能也是最为普通、且能被用来食用的青色植物,而艾草、鼠曲草等清明果的原料加其他青色植物而言,药用价值比较高,因此,人们才选它们作为清明果的原料。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土人采茎叶(鼠曲草)和米粉,捣作粑果食”这一句可知,鼠曲草等原料有很大的医用价值,在古代常用于食疗,特别是在江浙地区,由于空气比较湿润,虫兽活动频繁,生活条件比较刻苦,人们经常容易生病,特别是从北方迁到南方的迁徙者。对于这种由于湿热气候引发的病症,对于古代医学不发达的人们来说,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找到那些有些许医药成效的药草,艾草就是这些药草之一,可以帮助人们除湿,主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所以人们便将其与吃食和在一起,这样既可以增加所吃食物的美味度,对常见温热疾病也有较大的帮助。鉴于古代有艾叶去屑的思想和观念,将艾叶加入食料中,是因为人们认为艾叶能去除他们周围的一些不好的鬼怪之类的东西的这一观点,也有其有待考证的一面。总而言之,关于艾叶清明果,它是一种由唐以后发展而来的寒食节的食俗,最初将艾叶用于吃食中,是为了治病,将其作为食疗,同时也有辟邪的功效。(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浦镇综合文化站)

参考文献

[1] 江玉祥.清明节的来历及文化意义.(j).2010.3

[2] 宋立.清明节的民俗变迁及其社会功能.(j).2012.4

第9篇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1.清明扫墓

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

2.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 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3.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5.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 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扫墓期间的五个禁忌1、不带隐形眼镜,烧纸钱时护好眼

医生说,烟灰、粉尘入眼,会引起眼部过敏、角膜炎等症状。万一出现症状,要及时用清水洗眼。另外,扫墓时不要戴隐形眼镜。

2、不要过度悲伤,控制情绪,防心病

医生提醒,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扫墓时要注意稳定情绪,需带上急救药品,身旁最好有亲人陪伴。

3、警惕花粉过敏

眼下正是花粉传播的时期,花粉飘浮在空中,被人吸入体内后,常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鼻腔及全身发痒等过敏症状。医生提醒说,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出游前应带抗过敏的药物,并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

4、不吃野菜,防中毒

扫墓、踏青后,挖野菜带回家也成为不少人的选择。医生提醒,市民如果误食有毒的或被污染的野菜,要进行人工催吐,并及时送医院诊治。

5、不空腹,适当添衣物防感冒

清明节前后,早晚温差大。医生建议,扫墓、踏青时出门不宜过早,不要空腹上路;不要过度劳累,更要注意增添衣物保暖。但“春捂”须有度,如果“捂”过了头,易诱发中暑招惹“春火”。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1.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3. 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4.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5.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

6.朴籽粿

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7.清明饭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叛。

8.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9.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10.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11.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第10篇

苏州旧习俗吃:青团子、焐熟藕

春秋时代,晋文公称王后,为逼介子推出山,放火烧山三天三夜,结果介子推和母亲被活活烧死,文公十分后悔,为纪念介子推,故规定每年这时要“禁火寒食”,不准用火,只准吃冷食,喝凉水。但在精致温雅的苏州,这吃冷食的习俗却也演绎得丰富多彩。

青团子、焐熟藕是苏州清明的节令食品,它正是古老的寒食习俗的文化孑遗。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戈春源介绍说,青团子是用麦苗叶取汁,经石灰点化澄清后调米粉做成的团子,可放入豆沙等馅心。青团子色青而味香,是苏州人清明节必备的食品。

此外,焐熟藕酥中带糯,风味独特,也是苏州人清明的节令食品。据介绍,每到清明节前,人们从藕池中采摘隔年老藕,去节去梢,两头切下一薄片,用糯米灌实,再把薄片用牙签盖上钉牢。将藕放入锅内,加入食碱,面上盖些荷叶,盖上锅盖大火烧煮,至藕呈褐色酥熟为止。冷却后,蘸赤砂糖浆等食用。

祭:新婚夫妇“上花坟”

相传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前,他还要去祭祀介子推,也就形成了寒食上坟扫墓的风俗。

苏州人清明上坟扫墓,更是不敢怠慢,特别是新丧终七而未满周年的人家,要过新清明。新婚夫妇,要一起去上坟,称为“上花坟”。直至今日,清明扫墓的习俗仍在民间流行。

戈春源介绍,除上坟扫墓以外,过去清明节家家还要“过节”祭祀先人。按照苏州的习俗,祭祖有人鬼之分,每年的清明、七月半、十月朝(初一)是“鬼节”,端午、冬至、除夕是“人节”。逢鬼节,祭祀要用面麦制品,烧纸、化锭等迷信活动也以鬼节为盛。

玩:山塘看会“留会饭”

迎神赛会,苏州人俗称为“出会”。苏州过去最有名的就是三节出会,即每年清明、七月半、十月朝(初一)的三次出会。其中尤以清明最为隆盛。

苏州城内一府三县约三十多个土谷神像,清明那一天都要被抬着排了仪仗,经阊门山塘街,到虎丘郡厉坛受祀。到出会那天,城乡居民蜂拥而出,渡僧桥、山塘街一带,这就是过去苏州的山塘看会习俗。苏州人历来热情好客,这一天,住在附近的居民,往往特意杀鸡宰鸭,烧鱼煮肉,要留前来这儿看会的亲友吃饭,俗称为“留会饭”。

出会时的队伍中,地位最高的神像要数城隍老爷了,他非但有轩桥、暖桥相随,还有神马备用。出会队伍除了菩萨神灵的官衙仪仗之外,还有众多的民间杂技、文艺表演,这是出会队伍中最为围观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部分。

台湾习俗清明节前三天为“上巳”原是“祓出不祥”的洗濯仪式之日,大陆清明日则是扫墓日。但台湾所有漳州裔民继承祖先传统,皆是上巳是扫墓日,此俗与郑成功“反清复明”有关。当年郑成功认为“清明”二字是“清在上,明在下”下令废除“清明节”,新定三月初三为扫墓日,至今台湾有人仍称此日为“新清明”。总之,台湾同胞扫墓的时间不尽一致,但都集中在清明节前后。缅怀先祖,寄托哀思,是这个节日的主要内容,至于独特的清明习俗主要有:

做清明稞:用清明的青菜或艾叶和碱或石灰粉,一起煮熟,漂去苦涩味后,捣烂;配上糯米、早米磨成的米浆,制成绿色的稞皮(习称“红龟”)内馅以花生、绿豆、大麦麸、芝麻仁、糯米甜饭等为料,然后用稞皮包之,做好后呈圆形如拳头大小,放入稞模一按,便成为有各种氏族堂号花纹的清明稞。印模的氏族堂号是祖上传下来的,如沈、姚、施、尤等姓刻有“吴兴发祥”字纹;许、白、邓、韩、翟等姓刻有“南阳郡”;王姓刻有“三槐堂”;梁姓刻有“梅镜堂”柯姓刻有“靖山堂”……现在通行的清明稞模花纹多是梅花、菊花、寿龟、如意、鲤鱼等。稞模除圆形外,也有半球型、椭圆型等。这些清明稞在扫墓完毕后,按习惯分送墓地附近村落的牧童,期望他们放牧时不要破坏墓地,也有的送给亲朋好友。

吃薄饼: 台湾扫墓祭祖的物品,多用面粉和馅料做成薄饼(类似春卷)。据传说:古时有个叫蔡莫一的文人是个跛足、眇目、歪口、只有一只挛缩手的残疾人。他天资聪颖,满腹经论,19岁时中状元,皇帝破例重用他。他官很大,要理许多文书案件,常废寝忘食。其妻想出一条妙计,将他那挛缩之手,用绳子悬在嘴边,给予卷的薄饼,便他就餐方便。后来蔡官人在清明日去世,他的后代就用薄饼作为节俗来纪念他。后来闽、台地区仿效之。

踏青:清明之日,时值春回大地,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因此,台湾入借扫墓之机进行郊游称之“踏草青”。

吃蛋斗鸡: 相传,这种习俗是从广东传进台湾的,叫“清明蛋”,即将蛋煮熟后,用茜萆取汁作料,在蛋壳描绘花纹,数日后会呈红色,剥壳后,蛋白有蓝色花纹;另一种是“雕蛋”,即用笔在蛋壳上绘花纹,然后将蛋白蛋黄巧取出,成为永久性欣赏艺术品。台湾清明节还崇尚斗当地民间饲养的一种黑色体大的“军鸡”届时众人围在一起大声喝彩助威。

山东习俗荡秋千

清明这天,青岛有荡秋千的习俗,尤其是闺中女子,所以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

秋千荡得越高,就预示着将来的日子过得越好。于是,女子们便都放下矜持 ,兴高采烈地荡秋千。除此之外,在荡秋千的过程中,男子们在帮忙推、送秋千时,容易获得女子的好感 。因此,这个过程也为年轻男女交往创造了好机会。

据了解,秋千又称“悠千”,是我国北方的一种传统游戏。唐朝时,荡秋千逐渐成为女子中流行的游戏娱乐方式。“这都是以前的习俗。”据姜馆长介绍,由于当时青岛人都住在庭院里,空间比较大,每到清明节来临之前,都会在家里或者户外比较宽敞的地方安置秋千,供家里的女士玩耍。但如今,这个活动就被人淡忘了。

吃面燕有种过年的感觉

早时青岛就有在清明节做“面燕”的习俗。相传为了纪念介子推,民间还将面燕称为“介推燕”。

在过去,妇女们不仅做面燕的技巧娴熟,而且还能做出各式各样、神态各异的面燕。姜馆长介绍,面燕的种类很多,有单头的、双头的、平翅的、别翅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就是大燕背小燕。

以前人们的生活相对比较困难,平时很难吃到白面,因此吃面燕的时候就有种过年的感觉。除了吃面燕,每年清明期间青岛还有做单饼的习俗。所谓单饼,就是一张用面做成的薄薄的小饼,上面放些大葱、煮鸡蛋等,卷起来吃。

第11篇

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节日,而在中秋节的文化当中饮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中秋节必吃的传统食物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中秋节必吃的传统食物介绍,欢迎阅读!

中秋节必吃的传统食物糍粑

糍粑是圆的凝聚,它始终与圆相伴。蒸糯米的蒸笼,打糍粑的碓窝,放糍粑的簸箕,做馅的黄豆、花生、芝麻等等无不与圆同在,在四川民间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捣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黄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风味。

麻饼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烤肉

中秋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烤肉,在内地现在许多商场中秋前夕也搞起了烤肉特卖会,所以很多人光顾。在不知不觉中,中秋节吃烤肉也变成了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菜肴。

吃南瓜

在江南地区非常盛行中秋节吃老南瓜,不仅是因为中秋正值南瓜丰收之时,而且还有一个关于“八月半吃南瓜”的故事。传说,南山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南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两老吃了后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所以在八月十五的那天吃南瓜,也寓意健康成长、延年益寿。

吃菱角

中秋节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节日,有很多饮食习俗,而吃菱角就是其中很常见的一种饮食习俗。在江浙一带,每到中秋节,街上到处都是卖菱角和买菱角的人。菱角长成于七月,但中秋期间,正是菱角最为饱满成熟之时。菱角甘甜,清脆,既可生吃,也可以熟食。而且中秋吃菱角有“聪明伶俐”的寓意,所以很多大人都会在中秋节这天给自己的孩子买菱角吃。

大闸蟹

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一轮满月,一壶清酒,几个老友,一盘大闸蟹,个中滋味让神往。回到世俗的生活:不过今年的大闸蟹一定够贵,不妨吃点别的。

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物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为什么要玩花灯中秋节和春节、元宵节一起被认为是我国三大灯节。虽然比不上元宵节大型灯会那么热闹,但中秋赏灯也是这一传统佳节的习俗之一。

专家介绍,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中秋举办花灯会的习俗。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中,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都形成了树中秋、放天灯等习俗。

花灯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还常常配有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工艺的一种展示。在广州、香港等地,“树中秋”活动就是将彩灯高竖起来之意,璀璨的彩灯不仅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还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线。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而所谓“放天灯”,即孔明灯,用纸扎成的灯,灯下点燃蜡烛,热气上腾便可使灯飞到空中,引人欢笑追逐。

灯象征着希望。中国传统节日中赏灯非常流行,正表明中华民族对生活动美好的祝愿

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饮食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吃。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

南瓜

中秋节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要吃老南瓜。中秋吃南瓜在江南这块比较盛行,中秋正值南瓜丰收之时,此时的南瓜不但个头最大,而且味道醇厚香甜。

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月饼

第12篇

清明节植树的原因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为什么要植树呢?这是因为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植物成活率高,成长快,所以俗语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植树的民俗源于丧葬习俗。早在西周时期,封建统治者便开始在坟头栽种树木,不过那时的植树只是统治者显示地位的一种标志。而平民百姓是不准立坟和植树的,因此,坟头植树尚不普及。到了春秋时期,民间才开始仿照统治者的行为在坟头植树,而此时的植树也只是作为祖坟的一种标志而存在的。

据《礼记》中所述,孔夫子就曾在云游之前,为了将来能够确切辨认祖坟,就在其父母的坟头种植了松柏。但这时的植树与清明节尚无关联,而真正将清明与植树两者结合到一起的,则要归功于汉高祖刘邦了。

相传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因多年在外征战,无暇回故乡,直到他做了皇帝之后才回乡祭祖,但却一时找不到父母的坟墓。后在群僚的帮助下才在乱草丛中找到一块破旧的墓碑,于是便命人修坟立碑,并植以松柏以做标志。

恰巧这天正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刘邦便根据儒士的建议,将清明定为祭祖节。此后每逢清明,他都要荣归故里,举行盛大的祭祖、植树活动。后来此习流传民间,人们便将清明祭祖与植树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民俗。

到了唐代,清明踏青与清明插柳的民俗十分盛行。所谓插柳,原指人们身上插戴柳枝的一种行为,但在田野踏青和坟茔祭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将柳枝往坟头或地上一插,柳便成活,无意中也起到了植树的作用。

清明的农谚1、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2、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3、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4、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有收。

5、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6、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7、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8、 清明冷,好年景。

9、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10、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11、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12、 清明暖,寒露寒。

13、清明起尘,黄土埋人。